CN1244129C - 阴极射线管 - Google Patents
阴极射线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44129C CN1244129C CNB981187781A CN98118778A CN1244129C CN 1244129 C CN1244129 C CN 1244129C CN B981187781 A CNB981187781 A CN B981187781A CN 98118778 A CN98118778 A CN 98118778A CN 1244129 C CN1244129 C CN 124412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 beam
- electron
- hole
- control electrode
- ray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48—Electron gu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02—Electrodes; Screens; Mounting, supporting, spacing or insulating thereof
- H01J29/04—Cath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46—Arrangements of electrodes and associated parts for generating or controlling the ray or beam, e.g. electron-optical arrangement
- H01J29/48—Electron guns
- H01J29/50—Electron guns two or more guns in a single vacuum space, e.g. for plural-ray tube
- H01J29/503—Three or more guns, the axes of which lay in a common plan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9/00—Details of 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29/48—Electron guns
- H01J2229/50—Plurality of guns or beams
- H01J2229/507—Multi-beam groups, e.g. number of beams greater than number of cathodes
Landscapes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提供形成超过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的高电流密度的电子束,降低阴极驱动电压的高画质的阴极射线管。该阴极射线管(1)由屏盘(3)、锥体(4)、和电子枪(6)构成。在锥体(4)的外周面上,安装偏转系统(13)。在屏盘(3)的内表面,涂敷红、绿和蓝的三色荧光体点(2a),形成荧光体屏面(2)。在屏盘(3)的内表面附近,配置荫罩(14)。在屏盘(3)的荧光体屏面(2)和阴极之间,设有用于把多个电子束重叠在预定的荧光体点(2a)上的电子束重叠装置(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接收机、计算机显示器等使用的阴极射线管。
背景技术
以往的阴极射线管配有在内表面带有红、绿和蓝荧光体的玻璃外壳,和在所述玻璃外壳的内部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该电子枪配有在水平方向上一字排列的发射多条电子束的阴极,带有与所述阴极分别相对设置的第一电子束通孔的第一控制电极,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第二控制电极,和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二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第三控制电极。
在阴极射线管中,一般来说,与荧光体碰撞的电子束点径和电子束的电流值大小是决定图象好坏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电子束点径越小,清晰度就越高,电子束的电流值越大,荧光体的发光亮度就越高,可获得明亮清晰的图象。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阴极射线管中,如果使电子束点径较小,并且电子束的电流值较大,那么由于从阴极取出电流的电流密度变高,所以使由阴极产生的电子发射变得困难,在图象的高亮度化上有限度。此外,由于阴极的驱动电压变高,所以产生驱动电路的负担变大等问题。相反地,在把从阴极取出电流的电流密度抑制在某一定值以下,且使电子束的电流值较大的情况下,电子束点径变大,会产生图象的高清晰度化变得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形成可超过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的高电流密度的电子束,并且能够降低阴极驱动电压的高画质的阴极射线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配有在内表面形成荧光体屏面的屏盘,与所述屏盘的后面连接的锥体,和内装在所述锥体的管颈部分用于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设有把多个所述电子束重叠在所述荧光体屏面上的预定荧光体上的电子束重叠装置。按照该阴极射线管的结构,由于多个电子束按重叠的状态照射在荧光体屏面上的预定荧光体上,所以在将电子束点径抑制得较小的状态下,能够使荧光体的发光亮度大幅度地提高。其结果,能够获得高亮度并且高清晰度的阴极射线管。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结构中,把电子束重叠装置设置在荧光体屏面与电子枪的阴极之间较好。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结构中,从电子枪的一个阴极中取出多个电子束较好。按照该优选例,通过提高一个阴极的驱动电压,就能够形成可超过一个阴极电子发射能力的高电流密度的重叠电子束。其结果,能够降低阴极驱动电路的负担。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阴极射线管的结构中,电子枪配有电子束重叠装置较好。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枪最好配有用于发射电子束的阴极,带有与所述阴极相对,并且在相对于所述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电子束通孔的第一控制电极,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第二控制电极,和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二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第三控制电极。按照该优选例,用与以往相同的零件数,能够实现高清晰度和高亮度的阴极射线管。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阴极带有与第一电子束通孔相对的多个电子发射部分较好。在这种情况下,按小于沿第二控制电极的在相对于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的间距,设定第三控制电极的在相对于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多个排列设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的间距较好。按照该优选例,用第二控制电极和第三控制电极能够形成电子透镜。这种情况下,各控制电极的在相对于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的电子束通孔为三个较好,而且把位于上下位置的电子束通孔的直径,按小于位于中央位置的电子束通孔直径来设定较好。按照该优选例,能够降低穿过位于上下位置的电子束通孔的电子束的象差。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枪最好配有在水平方向上一字排列的用于发射电子束的多个阴极,带有与所述多个阴极分别相对,并且在相对于所述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电子束通孔的第一控制电极,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第二控制电极,和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二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第三控制电极。按照该优选例,用与以往相同的零件数,能够实现高清晰度和高亮度的阴极射线管。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按小于第二控制电极的在相对于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二电子束通孔的间距,设定第三控制电极的在相对于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三电子束通孔的间距较好。在这种情况下,各控制电极的在相对于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的电子束通孔有三个较好,而且按小于位于中央位置的电子束通孔的直径来设定位于上下位置的电子束通孔的直径较好。此外,电子枪最好配有用于发射电子束的带有多个电子发射部分的阴极,带有与所述电子发射部分共用的第一电子束通孔的第一控制电极,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第二控制电极,和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二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第三控制电极。按照该优选例,用与以往相同的零件数,能够实现高清晰度和高亮度的阴极射线管,同时能够使控制电极穿孔工序的时间缩短。在这种情况下,按小于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直径来设定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直径较好。按照该优选例,能够用第二控制电极和第三控制电极形成电子透镜。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枪最好配有在水平方向上一字排列的带有用于发射各个电子束的多个电子发射部分的多个阴极,分别与所述多个阴极对置的,带有与多个电子发射部分共用的第一电子束通孔的第一控制电极,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第二控制电极,和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二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第三控制电极。按照该优选例,用与以往相同的零件数,能够实现高清晰度和高亮度的阴极射线管,同时能够使控制电极穿孔工序的时间缩短。在这种情况下,按小于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直径来设定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直径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各尺寸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与以往的阴极射线管比较,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阳极电流与电子束点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与以往的阴极射线管比较,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阴极驱动电压和阳极电流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束重叠装置的其它结构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束重叠装置的另一其它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相同的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各尺寸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阴极射线管的剖面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1配有玻璃制成的屏盘3,与屏盘3的后面连接的玻璃制成的锥体4,和内装在锥体4的管颈部分7中用于发射电子束5的电子枪6。此外,在阴极射线管1的锥体4的外周表面上,安装用于偏转从电子枪6中发射出的电子束5的偏转系统13。在屏盘3上,在其内表面涂敷红、绿和蓝三色荧光体点2a,由此形成荧光体屏面2。在屏盘3的内表面(荧光体屏面2)附近,配置与荧光体屏面2大致平行的荫罩14。在屏盘3的荧光体屏面2和电子枪6的阴极9R、9G、9B之间,设有用于把多个电子束5R、5G、5B重叠在预定的荧光体点2a上的电子束重叠装置8。
电子枪6配有电子束重叠装置8,并如下构成。也就是说,电子枪6配有在水平方向上一字排列的用于发射红、绿和蓝电子束5R、5G、5B的三个阴极9R、9G、9B,与阴极9R、9G、9B对置排列的,在阴极9R、9G、9B侧开口的箱状的第一控制电极10,与第一控制电极10对置配置的平板状的第二控制电极11,和与第二控制电极11对置配置的,在荧光体点2a侧开口的箱状的第三控制电极12(图1中,荧光体2a侧被省略了一部分)。
在第一控制电极10中,在分别与阴极9R、9G、9B对置的位置上,设有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0G、10B。第一电子束通孔10R由在电子束5的水平扫描线方向和垂直方向(铅垂方向)上排列的三个圆形孔10R1、10R2、10R3构成。此外,第一电子束通孔10G、10B也与第一电子束通孔10R同样,分别由在电子束5的相对于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铅垂方向)上排列的三个圆形孔10G1、10G2、10G3和10B1、10B2、10B3构成。
在第二控制电极11中,在分别与第一控制电极10中设置的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0G、10B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二电子束通孔11R、11G、11B。第二电子束通孔11R由在电子束5的相对于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铅垂方向)上排列的三个圆形孔11R1、11R2、11R 3构成。此外,第二电子束通孔11G、11B也与第二电子束通孔11R同样,分别由在电子束5的水平扫描线方向和垂直方向(铅垂方向)上排列的三个圆形孔11G1、11G2、11G3和11B1、11B2、11B3构成。其中,在第二控制电极11上设置的孔11R1~11B3,分别与第一控制电极10上设置的孔10R1~10B3对置配置。
在第三控制电极12中,在分别与第二控制电极11中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11R、11G、11B相对的位置上,设有第三电子束通孔12R、12G、12B。第三电子束通孔12R由在电子束5的相对于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铅垂方向)上排列的三个圆形孔12R1、12R2、12R 3构成。此外,第三电子束通孔12G、12B也与第三电子束通孔12R同样,分别由在电子束5的相对于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铅垂方向)上排列的三个圆形孔12G1、12G2、12G3和12B1、12B2、12B3构成。其中,在第三控制电极12上设置的孔12R1~12B3,分别与第二控制电极11上设置的孔11R1~11B3对置配置。
把电子束5R、5G、5B在荧光体照射面上的大致直径称为点径,作为投射阴极9R、9G、9B的电子发射面。通过用驱动电路改变外加在阴极9R、9G、9B上的正电压,可把电子束5R、5G、5B的电流值调整到期望的值。
如图2所示,用第二控制电极11和第三控制电极12形成电子透镜,为了把三束电子束5R1~5R3(5G1~5G3、5B1~5B3)重叠在预定的荧光体点2a的一点上,按小于第一控制电极10的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10R3(10G1~10G3、10B1~10B3)的铅垂方向的间距P1和第二控制电极11的第二电子束通孔11R1~11R3(11G1~11G3、11B1~11B3)的铅垂方向的间距P2,设定第三控制电极12的第三电子束通孔12R1~12R3(12G1~12G3、12B1~12B3)的铅垂方向的间距P3(向内侧偏心的状态)。此外,为了降低穿过位于上下位置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10R3(10G1、10G3、10B1、10B3)的电子束5R1、5R3(5G1、5G3、5B1、5B3)的象差,按小于位于中央位置第一电子束通孔10R2(10G2、10B2)的直径,设定位于上下位置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10R3(10G1、10G3、10B1、10B3)的直径。同样地,按小于位于中央位置第二电子束通孔11R2(11G2、11B2)和第三电子束通孔12R2(12G2、12B2)的直径,设定位于上下位置第二电子束通孔11R1、11R3(12G1、12G3、11B1、11B3)和第三电子束通孔12R1、12R3(12G1、12G3、12B1、12B3)的直径。
下面,说明上述结构的阴极射线管工作。
从阴极9R、9G、9B发射的电子,首先利用第一控制电极10的各个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10B3,形成剖面圆形的电子束,从第一控制电极10发射形成为圆形剖面的各个电子束5R1、5R2、5R3、5G1、5G2、5G3、5B1、5B2、5B3。接着,用第二控制电极11加速形成为圆形剖面的各个电子束5R1~5B3。随后,利用由第二控制电极11和第三控制电极12形成的电子透镜,把铅垂方向上排列的各色的三束电子束5R1~5R3、5G1~5G3和5B1~5B3分别重叠成一束。被重叠的各色的一束电子束5R、5G、5B在水平方向上扫描,把各个电子束5R、5G、5B照射在预定的荧光体点2a上。由此,得到彩色图象。
按照本实施例,由于通过设置电子束重叠装置8,把铅垂方向上排列的各色的三束电子束5R1~5R3、5G1~5G3和5B1~5B3分别重叠成一束,被重叠的各色的一束电子束5R、5G、5B照射在各色的预定荧光体点2a上,所以与以往的阴极射线管相比,在将电子束5R、5G、5B的点径抑制得较小的状态下,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荧光体点2a的发光亮度。结果能获得高亮度和高清晰度的阴极射管。此外,由于未提高阴极9R、9G、9B的驱动电压,就可形成超过阴极9R、9G、9B的电子发射能力的高电流密度的电子束5R、5G、5B,所以能够降低阴极9R、9G、9B的驱动电路负担(也就是说,能够简化驱动电路)。再有,在使荧光体点2a的发光亮度与以往的阴极射线管相同的情况下,电子束5R、5G、5B的点径变得更小,能够获得高清晰度的阴极射线管1。
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由于利用第一控制电极10的铅垂方向上排列的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10R3(10G1~10G3、10B1~10B3),从一个阴极9R(9G、9B)中取出三束电子束5R1~5R3(5G1~5G3、5B1~5B3)后,通过用第二控制电极11和第三控制电极12形成的电子透镜,重叠这三束电子束5R1~5R3(5G1~5G3、5B1~5B3),可形成电子束5R(5G、5B),所以不超过阴极9R、9G、9B的电子发射能力,也能够形成高电流密度的电子束5R、5G、5B。其结果,能够获得高亮度的阴极射线管1。
此外,按照本实施例,由于利用在铅垂方向增加构成以往的一字形电子枪的第一控制电极、第二控制电极和第三控制电极的电子束通孔的改造来获得电子束重叠装置8,所以用与以往相同的零件数能够实现高清晰度和高亮度的阴极射线管1。
下面,列举具体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在本实施例中,制作带有图1、图3所示结构的28英寸电视机使用的阴极射线管。
在第一控制电极10中,把位于中央位置的第一电子束通孔10R2、10G2、10B2的直径设定为0.5mm,位于上下位置的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10R3、10G1、10G3、10B1、10B3的间距P1设定为0.95mm,直径设定为0.35mm。在第二控制电极11中,把位于中央位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11R2、11G2、11B2的直径设定为0.5mm,位于上下位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11R1、11R3、11G1、11G3、11B1、11B 3的间距P2设定为0.95mm,直径设定为0.35mm。在第三控制电极12中,把位于中央位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12R2、12G2、12B2的直径设定为0.9mm,位于上下位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12R1、12R3、12G1、12G3、12B1、12B3的间距P3设定为0.9mm,直径设定为0.8mm。此外,把第一控制电极10和第二控制电极11的间隔l1设定为0.28mm,第二控制电极11和第三控制电极12的间隔l2设定为1mm,并且把阳极电压设定为29.5kV,第三控制电极12的电压为8.3kV,第二控制电极11的电压为930V,阴极9R、9G、9B的截止电压为190V。
为了与其比较,除去位于图1所示结构上下位置的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10R3、10G1、10G3、10B1、10B3,位于上下位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11R1、11R3、11G1、11G3、11B1、11B3和位于上下位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12R1、12R3、12G1、12G3、12B1、12B3,还制作其它规格与上述同样的以往类型的阴极射线管。
在本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以下称“本发明产品”)和以往的阴极射线管(以下称“现有产品”)中,通过调查阳极电流和电子束点径的关系,以及阴极驱动电压和阳极电流的关系,可得到以下的结果。
图4表示改变阴极9R的驱动电压时的阳极电流(阳极电流值与图象的亮度成正比)与电子束点径(以画面中心部分的垂直直径进行评价,该点径越小,图象的清晰度就变得越高)的关系。图4中,实线表示本发明产品的特性,虚线表示现有产品的特性。
如图4所示,本发明产品的电子束点径在1mA以下的小电流时约1.5mm,与现有产品的程度相同,在2mA的电流时变成约1.7mm,与约2.3mm的现有产品相比变小约26%。此外,4mA电流时变为2.4mm,与3.6mm的现有产品相比约变小33%。也就是说,按照本发明产品的结构,能够实现高清晰度化。
此外,本发明产品的阳极电流,在1.5mm的电子束点径时变成约1.4mA,这是约0.8mA的现有产品的约1.75倍的值。此外,2.0mm的电子束点径时变为约2.8mA,这是约1.5mA的现有产品的约1.9倍的值。这样,按照本发明产品的结构,能够取出比现有产品大的阳极电流。也就是说,按照本发明产品的结构可知,例如,在1.5mm的电子束点径时,可实现比现有产品提高约1.75倍的亮度。
此外,例如,在从阴极9R取出1.4mA的阳极电流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产品中,穿过直径0.5mm的位于中央位置的第一电子束通孔10R2的电子束的阳极电流值约0.8mA,阴极面取出的电流密度变为约0.4A/cm2。此外,穿过直径0.35mm的位于上下位置的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10R3的电子束的阳极电流值约0.3mA,阴极面取出的电流密度变为约0.3A/cm2。
与此不同,在现有产品中,在从各阴极9R、9G、9B中取出1.4mA的阳极电流的情况下,穿过直径0.5mm的第一电子束通孔、第二电子束通孔和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电子束的电流密度变为约0.7A/cm2。
如上所述,如果使用本发明产品,电流密度达到约0.3~0.4A/cm2,与电流密度达到约0.7A/cm2的以往产品相比,由于变为1/2,所以能够降低加给阴极9R的负荷。
图5表示阴极驱动电压与阳极电流的关系。图5中,实线表示本发明产品的特性,虚线表示以往产品的特性。再有,图5中,该曲线的斜率越大,就能用越小的驱动电压进行大的电流调整。
如图5所示,本发明产品的阳极电流值在50V的阴极驱动电压时约0.8mA,达到约0.4mA的现有产品的约2倍。此外,本发明产品的阳极电流值在100V的阴极驱动电压时约2.7mA,达到约1.4mA的以往产品的约2倍。再有,本发明产品的阳极电流值在150V的阴极驱动电压时约6.5mA,达到约3.3mA的以往产品的约2倍。也就是说,由此可知,本发明产品是其亮度为以往产品2倍的高亮度化的阴极射线管。能够达到这样的高亮度化的原因,是通过从一个阴极9R中取出三束电子束5R1~5R3,未超过阴极9R的电子发射能力,就能够形成高电流密度的电子束5R的缘故。
此外,例如,在取出2mA的阳极电流的情况下,本发明产品的阴极驱动电压是约80V,仅为约120V的以往产品的约76%。再有,在取出5mA的阳极电流的情况下,本发明产品的阴极驱动电压是约130V,仅为约190V的以往产品的约68%。也就是说,由此可知,按照本发明产品,能够用比以往产品小的阴极驱动电压获得大的电流调整。因此,按照本发明产品,能够使阴极驱动电压(阴极截止电压)减低到以往产品的约70%。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彩色阴极射线管1,但本发明并不仅适用于彩色阴极射线管,还适用于黑白、单色等其它阴极射线管。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以从一个阴极中取出三束电子束,使该三束电子束重叠在预定的荧光体点上那样构成的电子束重叠装置8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作为电子束重叠装置,并不一定限于这种结构,从一个阴极中取出两束或四束以上的多束电子束,构成使多束该电子束重叠在预定的荧光体点上的电子束重叠装置也可以。此外,如图6所示,在各阴极9R(9G、9B)上,通过设置与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10R2、10R3(10G1、10G2、10G3、10B1、10B2、10B3)相对的多个电子发射部分9R1、9R2、9R3(9G1、9G2、9G3、9B1、9B2、9B3),构成从各阴极9R(9G、9B)中取出多束电子束5R1、5R2、5R3(5G1、5G2、5G3、5B1、5B2、5B3),使各电子束重叠在预定的荧光体点上的电子束重叠装置也可以。再有,如图7所示,通过在各阴极9R(9G、9B)中设置多个电子发射部分9R1、9R2、9R3(9G1、9G2、9G3、9B1、9B2、9B3),同时在各控制电极上设置与多个电子发射部分9R1、9R2、9R3(9G1、9G2、9G3、9B1、9B2、9B3)共用的电子束通孔,构成从各阴极9R(9G、9B)中取出多束电子束5R1、5R2、5R3(5G1、5G2、5G3、5B1、5B2、5B3),使各电子束重叠在预定的荧光体点上的电子束重叠装置也可以。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控制电极10上,设有与多个电子发射部分9R1、9R2、9R3(9G1、9G2、9G3、9B1、9B2、9B3)共用的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0G、10B),在第二控制电极11上,设有与第一电子束通孔10R(10G、10B)相对的第二电子束通孔11R(11G、11B),在第三控制电极12上,设有与第二电子束通孔11R(11G、11B)相对的第三电子束通孔12R(12G、12B)。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用第二控制电极11和第三控制电极12形成电子透镜,按小于第二电子束通孔11R(11G、11B)的直径,设定第三电子束通孔12R(12G、12B)的直径,由此,能够把电子束5R1~5R3(5G1~5G3、5B1~5B3)重叠在预定的荧光体的一点上。再有,阴极无论是热阴极还是冷阴极都可以。在冷阴极的情况下,能够使尺寸较小,制造也容易。此外,阴极的电子发射部分并不限于图6、图7所示的突起形状,只要发射电子,用什么结构都可以。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以把电子束重叠装置8设置在电子枪6内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一定限于该结构。例如,把外部偏转磁场等的电子束重叠装置设置在阴极射线管内的荧光面与电子枪阴极之间的阴极射线管外周面等上也可以。
电子束重叠装置除用于黑白、彩色阴极射管之外,还能用于场致发射显示元件等的电子束中。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由于多束电子束以重叠的状态照射在荧光体屏面上的预定荧光体上,所以在将电子束点径抑制得较小的状态下,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荧光体的发光亮度。其结果,能够获得高亮度和高清晰度的阴极射线管。
Claims (11)
1.一种阴极射线管,它配有在内表面形成荧光体屏面的屏盘,与所述屏盘的后面连接的锥体,和内装在所述锥体的管颈部分用于发射多介电子束的电子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子束从电子枪的一个阴极获得,并且设有指导所述多个电子束重叠在所述荧光体屏面上的预定荧光体上的电子束重叠装置,所述电子束重叠装置由所述电子枪内的多个电极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重叠装置并且配有:用于发射电子束的阴极;带有分别与所述每一个阴极相对、并且在相对于所述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的第一电子束通孔的第一控制电极,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第二控制电极;和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二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第三控制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带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相对的多个电子发射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按窄于在相对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的电子束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的所述多个第二电子束通孔的间距,设定在相对于所述第三控制电极的电子束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的所述多个第三电子束通孔的间距。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电子束通孔在相对于所述每个控制电极的电子束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按小于位于中央位置的电子束通孔的直径来设定位于上下位置的电子束通孔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重叠装置并且配有:水平方向一字形排列的用于发射电子束的多个阴极;带有分别与所述多个阴极的每一个相对、并且在相对于所述电子束的水平扫描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第一电子束通孔的第一控制电极;带有在分别面对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第二控制电极;和带有在分面面对所述第二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第三控制电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各阴极带有在相对于所述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分别与第一电子束通孔相对的多个电子发射部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重叠装置并且配有:带有多个用于发射电子束的电子发射部分的阴极,该多个电子发射部分在相对于所述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带有与所述阴极的多个电子发射部分共用的第一电子束通孔的第一控制电极;带有在面对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第二控制电极;和带有在面对所述第二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第三控制电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按小于所述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直径来设定所述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直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重叠装置并且配有:水平方向一字形排列的多个阴极,该多个阴极的每一个带有多个用于发射电子束的电子发射部分,该多个电子发射部分在相对于所述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带有面对所述多个阴极的每一个的第一电子束通孔的第一控制电极,每一个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共用于一组所述多个电子发射部分,该多个电子发射部分在相对于所述电子束的水平扫描线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排列设置;带有在面对所述第一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二电子束通孔的第二控制电极;和带有在面对所述第二电子束通孔位置处设置的第三电子束通孔的第三控制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9230606A JPH1167121A (ja) | 1997-08-27 | 1997-08-27 | 陰極線管 |
JP230606/97 | 1997-08-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09640A CN1209640A (zh) | 1999-03-03 |
CN1244129C true CN1244129C (zh) | 2006-03-01 |
Family
ID=16910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811877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129C (zh) | 1997-08-27 | 1998-08-27 | 阴极射线管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201345B1 (zh) |
EP (1) | EP0899767A3 (zh) |
JP (1) | JPH1167121A (zh) |
KR (1) | KR100268704B1 (zh) |
CN (1) | CN1244129C (zh) |
TW (1) | TW38128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11624A (ja) | 1999-02-24 | 2000-11-07 | Sony Corp | インライン方式電子銃、カラー陰極線管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
JPWO2002043101A1 (ja) * | 2000-11-21 | 2004-04-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陰極線管 |
KR100418934B1 (ko) * | 2002-02-28 | 2004-02-14 | 엘지.필립스디스플레이(주) | 칼라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
US20110184229A1 (en) * | 2009-05-01 | 2011-07-28 | Allergan, Inc. | Laparoscopic gastric band with active agents |
KR101590230B1 (ko) * | 2013-12-04 | 2016-02-01 | 창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프로그래머블 저역통과필터 및 그 교류전동기 제어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625032A (zh) * | 1961-11-20 | |||
GB1195598A (en) * | 1967-01-14 | 1970-06-17 | Sony Corp | Cathode Ray Tube |
US3638065A (en) * | 1968-12-24 | 1972-01-25 |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 Color television picture-reproducing device |
JPS5521832A (en) | 1978-07-31 | 1980-02-16 |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 Electron gun for color picture tube |
JPS55141051A (en) | 1979-04-23 | 1980-11-04 |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 Electron gun for color picture tube |
JPS5738544A (en) | 1980-08-19 | 1982-03-03 |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 Electromagnetic deflection system picture tube system equipment |
JPS5763750A (en) * | 1980-10-03 | 1982-04-17 | Hitachi Ltd | Control picture tube electron gun |
JPS59111237A (ja) | 1982-12-16 | 1984-06-27 |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 陰極線管装置 |
US4833364A (en) * | 1984-04-04 | 1989-05-23 | Hitachi, Ltd. | Electron gun for color picture tubes having uniquely formed lens apertures |
JPS6199249A (ja) | 1984-10-18 | 1986-05-17 |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 受像管装置 |
CA1270890A (en) | 1985-07-19 | 1990-06-26 | Keiji Watanabe | Cathode for electron tube |
NL8600117A (nl) * | 1986-01-21 | 1987-08-17 | Philips Nv | Kleurenbeeldbuis met verminderde deflectie defocussering. |
EP0241218B1 (en) | 1986-04-03 | 1991-12-18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athode ray tube apparatus |
EP0283904B1 (en) | 1987-03-16 | 1991-05-2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Color cathode ray tube apparatus |
NL8800194A (nl) | 1988-01-27 | 1989-08-16 | Philips Nv | Kathodestraalbuis. |
JP2645061B2 (ja) | 1988-03-11 | 1997-08-25 | 株式会社東芝 |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
JPH02106855A (ja) | 1988-10-13 | 1990-04-18 | Nec Corp | カラー受像管用電子銃 |
GB2227911A (en) * | 1988-12-10 | 1990-08-08 | Ferranti Int Signal | CRT brightness enhanced by multiple beams |
JP2938476B2 (ja) | 1989-09-04 | 1999-08-23 | 松下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
JP2928282B2 (ja) | 1989-09-06 | 1999-08-03 | 松下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
JP3053828B2 (ja) | 1990-02-08 | 2000-06-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カラー陰極線管 |
JP2678076B2 (ja) | 1990-03-29 | 1997-11-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
JP3599765B2 (ja) | 1993-04-20 | 2004-12-08 | 株式会社東芝 | 陰極線管装置 |
JPH076707A (ja) | 1993-06-21 | 1995-01-10 |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
JP3576217B2 (ja) | 1993-09-30 | 2004-10-13 | 株式会社東芝 | 受像管装置 |
JPH07226170A (ja) | 1994-02-08 | 1995-08-22 | Hitachi Ltd | カラー陰極線管用電子銃 |
WO1995030997A2 (en) * | 1994-05-10 | 1995-11-16 |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Colour cathode ray tube comprising an in-line electron gun |
JPH0822779A (ja) | 1994-07-06 | 1996-01-23 | Sony Corp | カラー陰極線管用電子銃 |
JP3324282B2 (ja) | 1994-07-11 | 2002-09-1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カラー受像管装置 |
TW272299B (zh) | 1994-08-01 | 1996-03-11 | Toshiba Co Ltd | |
US5773925A (en) | 1994-10-24 | 1998-06-30 | Sony Corporation | Electron gun for a cathode ray tube |
DE19630200A1 (de) | 1996-07-26 | 1998-01-29 | Aeg Elektronische Roehren Gmbh | Kathodenstrahlröhre |
US5905332A (en) * | 1997-09-03 | 1999-05-18 | Samsung Display Devices Co., Ltd. | Electron gun for color cathode ray tube |
-
1997
- 1997-08-27 JP JP9230606A patent/JPH1167121A/ja active Pending
-
1998
- 1998-08-13 TW TW087113346A patent/TW38128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08-18 EP EP98115501A patent/EP0899767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8-08-19 US US09/136,397 patent/US620134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08-25 KR KR1019980034507A patent/KR10026870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8-08-27 CN CNB981187781A patent/CN124412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9990023860A (ko) | 1999-03-25 |
TW381288B (en) | 2000-02-01 |
JPH1167121A (ja) | 1999-03-09 |
CN1209640A (zh) | 1999-03-03 |
US6201345B1 (en) | 2001-03-13 |
EP0899767A2 (en) | 1999-03-03 |
EP0899767A3 (en) | 2003-01-22 |
KR100268704B1 (ko) | 2000-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338570B1 (en) | Improvement in an electron gun assembly for a color cathode ray tube | |
CN1244129C (zh) | 阴极射线管 | |
US6437498B2 (en) | Wide-angle deflection color cathode ray tube with a reduced dynamic focus voltage | |
EP0949649A2 (en) | Color cathode ray tube with a reduced dynamic focus voltage for an electrostatic quadrupole lens thereof | |
US5606216A (en) | Color cathode-ray tube with reduced moire | |
US5942844A (en) | Color cathode ray tube having a small neck diameter | |
CN1071932C (zh) | 彩色阴极射线管 | |
CN1040925C (zh) | 彩色显像管装置 | |
CA1174263A (en) | Electron gun with improved beam forming region | |
CN1261965C (zh) | 阴极射线管的电子枪 | |
CN1144251C (zh) | 阴极射线管用的直列电子枪 | |
US3461342A (en) | Color crt assembly | |
KR20000055518A (ko) | 칼라 음극선관 | |
CN1090805C (zh) | 用于彩色阴极射线管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 | |
KR100414487B1 (ko) | 상하주사형 음극선관 | |
CN1111811A (zh) | 用于阴极射线管的一字排列式电子枪 | |
US6642658B2 (en) | Electron gun for cathode ray tube | |
CN1744265A (zh) | 电子枪组件以及具有该组件的阴极射线管 | |
US20020089277A1 (en) | Beam forming region having an array of emitting areas | |
JPH1064448A (ja) | カラー陰極線管 | |
KR100470340B1 (ko) | 디지털 브라운관 | |
KR100414495B1 (ko) | 상하주사형 음극선관 | |
US20040212327A1 (en) | Cathode-ray tube apparatus | |
KR20030027613A (ko) | 음극선관용 전자총 | |
JPH05303944A (ja) | 複数電子ビーム集束方式およびカラー陰極線管用電子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