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1370C - 移动终端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41370C CN1241370C CNB028064925A CN02806492A CN1241370C CN 1241370 C CN1241370 C CN 1241370C CN B028064925 A CNB028064925 A CN B028064925A CN 02806492 A CN02806492 A CN 02806492A CN 1241370 C CN1241370 C CN 124137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rtable terminal
- base station
- radio base
- district
-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6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39 memory spa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6—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network management agents or mobile agents therefor
- H04L41/048—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network management agents or mobile agents therefor mobile ag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34—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adapted for mobile IP [M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2—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s or mobility ser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2—Mobility data transfer for traffic bypassing of mobility servers, e.g. location registers, home PLMNs or home ag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在移动通信网中,将进行了少量移动的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一个无线电基站中,并且把进行了大量移动的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利用与通过无线电基站连接的移动终端建立和管理无线电接入链路的第一节点中,从而防止了区外代理功能集中在第一节点上。当一个移动终端(MN)检测到移动到一个要连接的区外链路时,它取得一个新c/o地址,并且把附接有通信方列表的联接更新请求发送到本地代理。本地代理发送联接更新请求,以把移动终端的一对新c/o地址和本地地址报告给通信方列表中的通信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诸如个人数字助理和蜂窝电话之类移动终端网络(特别是,数据包网络),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预先将一个移动终端的c/o地址通知一个通信方,从而能够管理移动终端的运动,并且能够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移动终端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IP(Mobile IP)的目的是要在移动终端从移动终端已经链接的一个子网移动到另一个子网时,使得该移动终端能够不用在其IP地址中有任何改变地与一个通信方通信。在移动IP中,将一个连续移动并且改变连接的子网的节点称为“移动终端”(移动节点(Mobile Node):缩写为MN),将移动终端最初链接的子网称为“本地链路”(本地链路(HomeLink):缩写为HL),将一个本地链路中存在的并且在移动终端不在的过程中负责的节点称为“本地代理”(本地代理(Home Agent):缩写为HA),将一个移动终端实际链接的子网称为“区外链路”(区外链路(ForeignLink);缩写为FL),将一个存在在区外链路中,以在移动终端在区外链路中时照看该移动终端的节点称为“区外代理”(区外代理(ForeignAgent);缩写为FA),将一个在区外链路中分配给移动终端的地址称为“c/o地址”(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缩写为COA),并且将一个独立于连接的子网、惟一地分配给移动终端的地址称为“本地地址”。顺便说明一下,移动终端的通信方(通信节点(Correspondence Node);缩写为CN)包括固定终端以及移动终端。
在基于移动IP、IPv4和IPv6的网络中,一般执行以下处理过程。
下面列出的是根据移动IP的处理过程。
(1)在移动终端在本地链路中的情况下
如普通TCP/IP的情况一样,移动终端用普通方式与通信方通信。
(2)在移动终端不在本地链路中的情况下
移动终端检测到它在某个不是本地链路的位置,并且执行“本地登记”,即,通过区外代理向本地代理通知一个新的c/o地址,以便能够将发送到移动终端的本地地址的所有数据包转发到移动终端。
(2-1)数据包的到达
从通信方发送到本地地址的数据包通过正常IP路由选择机构到达本地链路。本地代理通过Proxy ARP(代理地址转换协议)捕获到数据包,并且通过隧道(tunneling)将数据包转发到移动终端所在的网中的区外代理。因此,移动终端接收数据包。
(2-2)数据包的发送
当移动终端将数据包发送到通信方时,每个IP数据包的报头仍然包含作为源地址的本地地址。在途中发生任何错误的情况下,将数据包发送到本地地址,然后通过上述机构返回到移动终端。
顺便说明一下,对于提供更高速的宽带接入的移动通信服务,现在正在促进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的标准化,主要的服务之一是提供IP数据包通信。现在正在考察将移动IP用作IMT2000网上的移动终端的位置管理的方法。
图9是显示设想作为IMT2000网的一个IP数据包交换网的构造的示意图。在图9中,移动终端1121和1122各具有一个由作为管理主体的IMT2000的IP数据包交换网分配的IP地址(本地地址),并且经过无线电基站1102至1105利用一个它们移动到的位置中的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Packet Data Support Node:PDSN)1106或1107建立/管理无线电接入链路。
数据包数据网关节点(Packet Data Gateway Node:PDGN)1108提供移动IP的本地代理功能,以及将IMT2000数据包交换网与一个诸如因特网之类的IP核心网1111连接的网关路由器的功能。
每个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和1107位于IMT2000数据包交换网中的每个规定的区中,并且支持特定数量的无线电基站1102至1105。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和1107经过无线电基站1102至1105利用与它们连接的移动终端1121和1122建立/管理无线电接入链路,并且也提供移动IP的区外代理功能。此外,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和1107起到从移动终端1121和1122发送的数据包的默认路由器的作用。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IMT2000网中,执行以下处理过程。
首先,移动终端1121利用相对于每个无线电基站惟一地分配的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建立无线电接入链路,以发送一个移动IP登记请求。接收到移动IP登记请求之后,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将请求转发到数据包数据网关节点1108。当接收到移动IP登记请求时,数据包数据网关节点1108管理移动终端1121的IP地址与终端1121当前连接的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的IP地址之间的关联性,并且将一个移动IP登记响应返回到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将接收的移动IP登记响应转发到移动终端1121,并且管理移动终端1121的IP地址与无线电接入链路的链路ID之间的关联性。
数据包数据网关节点1108捕获到从连接到IP核心网1111的一个通信方发送到移动终端1121的所有IP数据包,并且通过IP隧道(tunnel)将数据包转发到用作移动终端1121的区外代理的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重构收到IP隧道的IP数据包,并且利用关联的链路ID把数据包经过无线电接入链路转发到移动终端1121。另一方面,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根据它们的目的地执行路由选择,并且把从移动终端1121发送的IP数据包转发到通信方1112。此外,将从移动终端1121发送到另一个移动终端1122的IP数据包从用作发射端中的移动终端1121的区外代理的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6发送到数据包数据网关节点1108。数据包数据网关节点1108通过IP隧道将IP数据包转发到用作接收端的移动终端1122的区外代理的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1107。因此,移动终端1122接收到IP数据包。
用于处理移动终端的网络协议的例子包括移动IPv4和IPv6。但是,由于移动终端和IPv6机构起到区外代理的作用,因此在移动IPv6中没有区外代理。
下面列出的是根据移动IPv4和IPv6的处理过程。
(1)在移动终端在本地链路中的情况下
如普通TCP/IP的情况一样,移动终端用通常的方式与通信方通信。
(当采用IPv6时,移动终端将登记请求直接发送到本地代理。)
(2-1)数据包的到达
在IPv6中,已经接收到经过隧道转发的数据包的移动终端将一个新的登记请求发送到发送数据包的通信方,并且把c/o地址通知给通信方。此后,通信方根据c/o地址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移动终端。
(2-2)数据包的发送
当采用IPv6时,将c/o地址设置为源地址,并且将本地地址指定为一个新定义的目的地选项。
发明内容
利用设想为基于移动IP的IMT2000网的IP数据包网络的结构,支持特定数量的无线电基站的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具有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的功能。结果,当IP数据包从一个外部网突然到达属于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的无线电基站覆盖的区域中的多个移动终端时,数据包数据支持节点上的负载迅速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防止用作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的节点上的负载集中。
此外,采用移动IPv4或IPv6的网络也具有一些问题。在IPv4的情况下,由于寻址到移动终端的数据包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本地代理发送,因而存在着所谓的三角路由的问题。在IPv6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三角路由的问题,已经接收到通过隧道发送的数据包的移动终端通过确定通信方不知道c/o地址,将c/o地址作为联接更新选项通知给通信方,通信方根据c/o地址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移动终端。但是,从尚不知道c/o地址的通信方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本地代理转发,因此造成信息量过大。此外,假设许多通信方突然开始将数据包发送到同一移动终端或本地代理建立在同一节点上的多个移动终端,负载集中在本地代理或相关节点上。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在这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中,将移动终端的最近的c/o地址通知给多个通信方,从而使通信方能够不干扰本地代理,直接将第一个数据包发送到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要在把c/o地址事先通知给多个通信方时,减小移动终端上的负载。
发明内容
对于移动IP,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包括:支持多个无线电基站、并且利用通过无线电基站连接的每个移动终端建立和管理无线电接入链路的第一节点;和提供连接到IP核心网的网关路由器装置和移动终端的本地代理装置的第二节点,其中,在向多个移动终端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移动通信网中,将一些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安排在移动终端当前正使用的无线电基站中,并且把其它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安排到支持移动终端当前正使用的无线电基站的第一节点中。
在登记每个移动终端的位置时,作出有关是把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是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中还是安排在第一节点中的决定。在移动终端和它的通信方之间对话期间,可以改变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的位置。
可以根据存储在移动终端用户数据中的信息,作出有关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是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中还是安排在第一节点中的决定。在这种场合,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或移动特性,或移动终端上每单位时间区外代理装置转换的频率作出决定。此外,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型号或类型,或根据移动通信的数据包网络中的资源的可用性或使用作出决定。
此外,在下一个位置登记请求之前,可以改变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的位置。在这种场合,可以在移动终端和它的通信方之间对话期间改变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的位置。可以根据移动通信网的数据包网络中的资源的可用性或使用,或响应来自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应用程序的延迟请求,改变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的位置。
对于使用移动IPv4和IPv6的网络,根据本发明,在包括多个互联的子网,并且处理每个都具有一个取决于移动终端当前连接的子网的c/o地址和一个与之无关的本地地址的移动终端的网络中,当移动终端改变到另一个要连接的子网时,将移动终端的最近的c/o地址和本地地址对通知给多个通信方。更具体地讲,移动终端包括用于存储和管理一个通信方列表的装置,和用于在连接的子网改变时发送一个联接更新请求以报告带有通信方列表的新c/o地址的装置,并且带有一个用于接收联接更新请求和把最近c/o地址和本地地址对通知给通信方列表中的各通信方的代理。
用于存储和管理通信方列表的装置包括用于通过监视移动终端上的通信建立一个固定数量的最频繁通信的通信方的列表的装置。
本发明可应用于基于移动IPv6以及IPv4的网络。在移动IPv6的情况下,代理对应于移动终端的本地代理,而在移动IPv4的情况下,代理对应于移动终端的本地代理或区外代理。
功能
对于移动IP,在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中,将多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分配给第一节点和属于第一节点的每个无线电基站。因此,即使当来自一个诸如因特网之类的核心网的IP数据包突然到达由属于第一节点的无线电基站覆盖的区域中的多个移动终端时,也可以防止负载集中在提供区外代理功能的节点上(无线电基站和第一节点)。
对于使用移动IPv4和IPv6的网络,根据本发明,当移动终端改变到另一个要连接的子网时,将移动终端的最近的c/o地址和本地地址对通知给多个通信方,例如,固定数量的最频繁通信的通信方。结果,各通信方可以直接把第一数据包发送到c/o地址,这防止了本地代理和相关节点上的负载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由监视器存储和管理的移动终端用户数据的内容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定位在一个无线电基站中的处理过程的顺序图;
图4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定位在第一节点中的处理过程的顺序图;
图5是显示当把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中时,移动终端与其通信方之间的数据包通信期间的处理过程的顺序图;
图6是显示当把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第一节点中时,移动终端与其通信方之间的数据包通信期间的处理过程的顺序图;
图7是显示区外代理功能分别安排在无线电基站和第一节点中的移动终端之间的数据包通信期间的处理过程的顺序图;
图8是显示当移动终端从一个无线电基站移动到另一个时转换区外代理的处理过程的顺序图;
图9是显示设想为IMT2000网的一个IP数据包网络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构造的示意图;
图11是显示通信方列表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过程的顺序图;
图1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处理过程的顺序图;
图14是显示从移动终端发送到本地代理的,或从本地代理发送到通信方的一个联接更新请求的数据包格式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5是显示在知道移动终端的c/o地址的通信方将数据包发送到移动终端时的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16是显示在不知道移动终端的c/o地址的通信方将数据包发送到移动终端时的处理过程的示意图;
图17是显示提供给移动终端的通信方列表存储/管理机构的方框图;和
图18是显示一种用于分类构成通信方列表存储/管理机构的关联表的一个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和一个循环部分相联存储器中的条目的方法的示意图。
顺便说明一下,数字11代表一个移动通信系统。数字12至15代表无线电基站。数字16和17代表第一节点。数字18代表第二节点。数字19代表监视器。数字21代表IP核心网。数字22代表通信方(CN)。数字31和32代表移动终端(MN)。数字41至43,51至54,和61至64代表路径。
数字200代表IP核心网。数字201代表移动终端204的本地链路(HL)。数字202和203代表移动终端204的区外链路(FL)。数字204代表一个移动终端(MN)。数字205和207代表移动终端204的通信方(CN)。数字206代表一个本地代理(HA)。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系统配置的示意图。参考图1,移动通信系统11包括无线电基站12至15、提供给无线电基站12和13的第一节点16、提供给无线电基站14和15的第一节点17、连接到外部IP核心网21的第二节点18、和与第二节点18连接的监视器19,并且移动通信系统11通过数据包通信向移动终端31和32提供移动通信服务。在移动通信系统11是IMT2000的情况下,第一节点16和17对应于数据包数据服务节点,第二节点18对应于数据包数据网关节点,和IP核心网21对应于外部因特网。
移动终端31和32每个都具有一个由作为管理主体的移动通信系统11分配的IP地址(本地地址),并且等价于移动IP的移动终端。此外,移动终端31和32经过最靠近的无线电基站12至15利用第一节点16和17建立和管理无线电接入链路。
第二节点18提供了移动IP的本地代理功能,以及用于连接移动通信系统11的数据包网络和IP核心网21的网关路由器功能。此外,第二节点18具有用于确定将各个移动终端31和32的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到无线电基站12至15、第一节点16、或第一节点17之一中的功能。第二节点18分别经过路径41和42连接到第一节点16和17,并且也分别经过路径51、52、53和54直接连接到无线电基站12、13、14和15。
第一节点16和17中的每一个定位在移动通信系统11的数据包网络中的每个规定区域中,并且支持特定数量的无线电基站12至15(图1中,两个无线电基站)。第一节点16和17经过无线电基站12至15利用连接节点16和17的移动终端31和32建立/管理无线电接入链路,并且还提供移动IP的区外代理功能。此外,第一节点16和17具有对从移动终端31和32发送的数据包进行IP路由的功能。第一节点16分别经过路径41、43、61和62连接到第二节点18、第一节点17、无线电基站12、和无线电基站13。第一节点17分别经过路径42、43、63和64连接到第二节点18、第一节点16、无线电基站14和无线电基站15。
无线电基站12至15中的每一个定位在无线电区中的每个规定的区域中,并且通过无线电接入链路与移动终端31和32链接。无线电基站12至15还连接到第一节点16和17。除了移动IP的区外代理功能之外,无线电基站12至15还提供IP路由功能。
监视器19存储和管理有关每个移动终端31和32的用户数据。图2显示了一个移动终端的用户数据的例子。移动终端IDNO(标识号码)1091是用于惟一地识别该移动终端的号码,并且把包括运动/移动特性数据1092的用户数据对应地存储到移动终端IDNO 1091。运动/移动特性数据1092显示了在过去固定时间周期中移动终端的运动/移动特性。运动/移动特性数据1092包括一个包含带有使用日期的被使用无线电基站的标识符的列表1094,和一个从列表1094确定的移动终端的运动/移动属性标志1093。例如,当移动终端在过去的固定时间周期中改变无线电基站的频率低于一个规定阈值时,把运动/移动属性标志1093设置为“0”,表示进行了少量的移动或没有移动,而当无线电基站改变的频率超过阈值时,设置到“1”表示移动终端进行了大量的移动或有时进行移动。当移动终端请求移动IP登记时,更新并且参考运动/移动特性数据1092。
图3至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理过程顺序图,并且示出了由移动终端、第一和第二节点、和通信方执行的处理过程的例子。顺便说明一下,这些处理过程是由构成移动终端、第一和第二节点、以及通信方的计算机在存储在它们的存储器中的程序的控制下执行的。在下面,参考对应的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操作。
首先,参考图3,以图1中移动终端31为例,说明将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中的处理过程。
开始,移动终端31经过无线电基站12利用负责最靠近的无线电基站12的第一节点16建立无线电接入链路(S101)。接下来,移动终端31通过无线电接入链路将移动IP登记请求发送到第一节点16(S102)。移动IP登记请求涉及设置移动终端31的IP地址和标识符。当接收到移动IP登记请求时,第一节点16把该请求转发到具有用于指定无线电基站12的无线电基站标识符的第二节点18(S103)。
当接收到移动IP登记请求时,第二节点18确定将移动终端31的区外代理定位在哪里(S104)。更具体地讲,第二节点18通过监视器19接入到对应于请求中设置的移动终端31的标识符的用户数据,并且把请求中设置的无线电基站12的标识符和当前日期对登记在列表1094中。此后,第二节点18从列表1094中找出过去固定时间周期中移动终端使用的无线电基站中的改变频率,并且将这个频率与一个规定阈值比较。当频率低于阈值时,第二节点18将运动/移动属性标志1093的值设置为“0”,而当频率超过阈值时,将值设置为“1”。当运动/移动属性标志1093的值是“0”时,第二节点18确定将代理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中。另一方面,当值是“1”时,第二节点18确定将代理安排在支持无线电基站的第一节点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运动/移动属性标志1093的值是“0”,并且移动终端31的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无线电基站12中。
第二节点18通过附图中见不到的它的内部存储器,管理移动终端31的IP地址与区外代理的IP地址(在本例中,设置在登记请求中的无线电基站标识符指示的无线电基站12)之间的关联性(S105)。顺便说明一下,由于第二节点18事先知道无线电基站12至15、第一节点16和17的IP地址,因而第二节点18使用这些地址中的一个作为区外代理的IP地址。然后,第二节点18将指定移动终端31的标识符和IP地址的移动IP登记请求发送到确定为区外代理的无线电基站12(S106)。发送是经过路径51直接进行的。
接收到移动IP登记请求时,无线电基站12通过它的在附图中看不见的内部存储器,管理请求指定的移动终端31的IP地址与在移动终端31和第一节点16之间建立的无线电接入链路的链路ID之间的关联性,并且本身产生移动终端31的区外代理功能(S107)。也就是说,无线电基站12例示区外代理。此后,无线电基站12将指定它的标识符的移动IP登记响应发送到移动终端31(S108)。移动终端31通过接收登记响应,知道了移动IP登记请求完成,和作为区外代理的无线电基站12。
接下来,参考图4,以图1中的移动终端32为例,说明将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第一节点中的处理过程。
在图4中,程序步骤S201至203与图3中的程序步骤S101至103相同,在这些程序步骤中,移动终端32经过最靠近的无线电基站15利用第一节点17建立无线电接入链路,并且把移动IP登记请求发送到第二节点18。接收到移动IP登记请求时,第二节点18通过监视器19接入到对应于请求中设置的移动终端32的标识符的用户数据,并且将无线电基站15的标识符和当前日期对登记在列表1094中。此后,如果需要的话,第二节点18更新运动/移动属性标志1093,并且根据更新的运动/移动属性标志1093确定将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安排在哪里(S204)。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运动/移动属性标志1093的值是“1”,并且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第一节点17中。
第二节点18通过它的附图中看不见的内部存储器管理移动终端32的IP地址与区外代理(在本例中,是转发登记请求的第一节点17)的IP地址之间的关联性(S205)。然后,第二节点18将指定移动终端32的标识符和IP地址的移动IP登记响应发送到确定为区外代理的第一节点17(S206)。
接收到移动IP登记响应之后,第一节点17通过它的附图中看不见的内部存储器来管理该响应指定的移动终端32的IP地址与移动终端32和第一节点17之间建立的无线电接入链路的链路ID之间的关联性,并且本身产生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S207)。此后,第一节点17经过无线电基站15把指定它的标识符的移动IP登记响应发送到移动终端32。移动终端32通过接收登记响应知道了移动IP请求完成,并且将第一节点识别为区外代理。
以下参考图5说明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无线电基站12中的移动终端31与连接到IP核心网21的通信方22之间的数据包通信期间的处理过程。
当通信方22把一个其中把移动终端31的IP地址设置为一个目的地IP地址的数据包发送到IP核心网21时(S301),具有移动终端31的本地代理功能的第二节点18捕获到数据包(S302)。第二节点18参考内部存储器以得到对应于数据包的目的地IP地址的区外代理(在本例中,是无线电基站12)的IP地址,并且把包含一个作为目的地IP地址的无线电基站12的IP地址和作为源IP地址的第二节点18的IP地址的隧道报头添加到数据包的顶部,以通过隧道把数据包转发到无线电基站12(S303)。
无线电基站12从数据包删除隧道报头,以把数据包恢复到其原始形式(S304),并且参考内部存储器以获得对应于数据包的目的地IP地址的无线电接入链路的链路ID,从而经过具有相关链路ID的无线电接入链路将数据包转发到移动终端31(S305)。
另一方面,当移动终端31经过无线电接入链路将一个数据包发送到通信方22时(S306),具有移动终端31的区外代理功能的无线电基站12捕获到数据包(S307),并且通过IP路由的方法把数据包直接转送到通信方22(S308)。
接下来,参考图6,说明区外代理安排在第一节点17中的移动终端32与连接到IP核心网21的通信方22之间的数据包通信期间的处理过程。
当通信方22把一个其中将移动终端32的IP地址设置为一个目的地IP地址的数据包发送到IP核心网21时(S401),具有移动终端32的本地代理功能的第二节点18捕获到数据包(S402)。第二节点18参考内部存储器以获得对应于数据包的目的地IP地址的区外代理(在本例中,是第一节点17)的IP地址,并且把包含作为一个目的地IP地址的第一节点17的IP地址和作为一个源地址的第二节点18的IP地址的隧道报头添加到数据包的顶部,以通过隧道把数据包转送到第一节点17。
第一节点17从数据包删除隧道报头以把数据包恢复到其原始形式(S404),并且参考内部存储器以获得对应于数据包的目的地IP地址的无线电接入链路的链路ID,以便将数据包经过具有相关链路ID的无线电接入链路转发到移动终端32(S405)。
另一方面,当移动终端32经过无线电接入链路把数据包发送到通信方22时(S406),没有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的无线电基站15不捕获数据包,数据包被第一节点17接收。第一节点17通过IP选择方法把数据包直接转发到通信方22(S407)。
以下参考图7,说明其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无线电基站12中的移动终端31与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第一节点17中的移动终端32之间的数据包通信期间的处理过程。
当移动终端31发送一个其中把移动终端32的IP地址设置为目的地IP地址的数据包时(S501),具有移动终端31的区外代理功能的无线电基站12捕获数据包(S502),并且通过IP路由的方法把数据包直接转发到作为移动终端32的本地代理的第二节点18(S503)。第二节点18参考内部存储器,以获得对应于数据包的目的地IP地址的区外代理(在本例中,是第一节点17)的IP地址,并且把包含作为一个目的地IP地址的第一节点17的IP地址和作为源IP地址的第二节点18的IP地址的隧道报头添加到数据包的顶部,以通过隧道把数据包转发到第一节点17(S504)。第一节点17从数据包删除隧道报头,以把数据包恢复到其原始形式(S505),并且参考内部存储器,以获得对应于数据包的目的地IP地址的无线电接入链路的链路ID,从而经过具有相关链路ID的无线电接入链路将数据包转发到移动终端32(S506)。
另一方面,当移动终端32经过无线电接入链路把一个数据包发送到移动终端31时(S507),不具有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的无线电基站15不捕获数据包,数据包被第一节点17接收。第一节点17通过IP路由的方法把数据包直接转发到作为移动终端31的本地代理的第二节点18(S508)。第二节点18参考内部存储器,以获得对应于数据包的目的地IP地址的区外代理(在本例中,是无线电基站12)的IP地址,并且把包含作为一个目的地IP地址的无线电基站12的IP地址和作为源IP地址的第二节点18的IP地址的隧道报头添加到数据包的顶部,以便通过隧道把数据包转发到无线电基站12(S509)。无线电基站12从数据包删除隧道报头,以把数据包恢复到其原始形式(S510),并且参考内部存储器,以获得对应于数据包的目的地IP地址的无线电接入链路的链路ID,从而经过具有相关链路ID的无线电接入链路将数据包转发到移动终端31(S511)。
接下来,说明当移动终端从一个无线电基站移动到另一个基站时的转换区外代理的处理过程。区外代理转换存在着以下变化。
(1)在移动终端在属于同一第一节点的无线电基站之间移动的情况下
(A)当已经把区外代理安排在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前通信的无线电基站中时:
(a)把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后通信的无线电基站中;或
(b)把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第一节点中。
(B)当已经把区外代理安排在第一节点中时:
(a)把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后通信的无线电基站中。顺便说明一下,当区外代理没有重新定位在无线电基站中时,即,当把区外代理留在第一节点中时,区外代理转换不发生。
(2)在移动终端在属于不同的第一节点的无线电基站之间移动的情况下
(A)当已经把区外代理安排在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之前通信的无线电基站中时:
(a)把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之后通信的无线电基站中;或
(b)把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支持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之后通信的无线电基站的第一节点中。
(B)当已经把区外代理安排在支持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之前通信的无线电基站的第一节点中时:
(a)把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后通信的无线电基站中;或
(b)把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支持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后通信的无线电基站的第一节点中。
以下参考图8,以移动终端32为例,说明当移动终端从一个无线电基站移动到另一个时转换区外代理的处理过程。
当移动终端32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其它无线电基站1i(i=2,3或4)时,经过无线电基站1i把无线电接入链路重建在移动终端32和支持无线电基站1i的第一节点1j(j=6或7)之间(S601)。在建立了无线电接入链路之后,移动终端32通过新的无线电接入链路把移动IP登记请求发送到第一节点1j(S602)。移动IP登记请求涉及设置移动终端32的IP地址和标识符。在接收到移动IP登记请求之后,第一节点1j将请求转发到带有用于指定无线电基站1i的无线电基站标识符的第二节点18(S603)。
当接收到移动IP登记请求时,第二节点18通过监视器19接入到对应于添加到请求中的移动终端32的标识符的用户数据,并且如上所述地更新运动/移动特性数据1092,从而确定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的位置(S604)。然后,第二节点18根据确定的区外代理功能的位置,更新移动终端32的IP地址与区外代理的IP地址之间的当前关联性(S605)。此后,第二节点18再次判断区外代理是否定位在第一节点17中(S606),并且根据判断的结果操作。
在移动终端32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无线电基站14并且当把它的区外代理功能安排在第一节点17上时运动/移动属性标志1093是“1”的情况下(S606,是),第二节点18将指定移动终端32的IP地址的链路ID更新请求发送到第一节点17(S607)。在接收到链路ID更新请求之后,第一节点17更新对应于移动终端32的IP地址的无线电接入链路的链路ID,并且把它改正到与移动终端32的新无线电接入链接的链路ID(S608)。然后,第一节点17经过无线电接入链路将一个登记响应发送到移动终端32(S609)。因此,在移动终端32在与通信方22对话的同时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无线电基站14的情况下,移动终端32与通信方22之间的通信数据包的路由从经过无线电基站15的路由改变到经过无线电基站14的路由。
当在步骤S606中判断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的位置与在前位置不一样时,第二节点18建立一个新的区外代理并且与无线电基站和第一节点协作删除(清除)旧的区外代(S610)。下面详细说明在步骤S610的处理过程。
(1)在移动终端32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属于第一节点17的无线电基站14的情况下
(A)当区外代理已经安排在其中移动终端32在进行移动之前通信的无线电基站15中时:
(a)将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无线电基站14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遵循与图3中步骤S106至S108相同的程序,在无线电基站14中产生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并且删除已经安排在无线电基站15中的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因此,例如,当移动终端32在与通信方22对话的同时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无线电基站14时,移动终端32与通信方22之间的通信信息报的路由从经过无线电基站15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5←→第二节点18)改变到经过无线电基站14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4←→第二节点18);或
(b)将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第一节点17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遵循图4中步骤S206至S208相同的程序,在第一节点17中产生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并且删除安排在无线电基站15中的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因此,例如,当移动终端32与通信方22对话的同时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无线电基站14时,移动终端32与通信方22之间的通信信息报的路由从经过无线电基站15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5←→第二节点18)改变到经过无线电基站14和第一节点17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4←→第一节点17←→第二节点18)。
(B)当区外代理已经安排到第一节点17中的情况下:
(a)将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无线电基站14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遵循图3中步骤S106至S108相同的程序,在无线电基站14中产生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并且删除已经安排在第一节点17中的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因此,例如,当移动终端32在与通信方22通信的同时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无线电基站14时,移动终端32与通信方22之间的通信数据包的路由从经过无线电基站15和第一节点17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5←→第一节点17←→第二节点18)改变到经过无线电基站14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4←→第二节点18)。
(2)在移动终端32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属于第一节点16的另一个无线电基站(例如,无线电基站13)的情况下
(A)当已经把区外代理安排在其中移动终端32在进行移动以前通信的无线电基站中时:
(a)重新把区外代理定位在无线电基站13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遵循图3中步骤S106至S108相同的程序,在无线电基站13中产生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并且删除已经安排在无线电基站15中的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因此,例如,当移动终端在与通信方22对话的同时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无线电基站13时,移动终端32与通信方22之间的通信数据包的路由从经过无线电基站15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5←→第二节点18)改变到经过无线电基站13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3←→第二节点18);或
(b)将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支持其中移动终端32在进行移动之后通信的无线电基站13的第一节点16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遵循图4中步骤S206至S208相同的程序,在第一节点16中产生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并且删除已经安排在无线电基站15中的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因此,例如,当移动终端32在与通信方22对话的同时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无线电基站13时,移动终端32与通信方22之间的通信信息报的路由从经过无线电基站15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5←→第二节点18)改变到经过无线电基站13和第一节点16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3←→第一节点16←→第二节点18)。
(B)当把区外代理安排在支持其中移动终端在进行移动之前通信的无线电基站15的第一节点17中时:
(a)把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无线电基站13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遵循图3中步骤S106至S108相同的程序,在无线电基站13中产生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并且删除已经安排在第一节点17中的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因此,例如,当移动终端32与通信方22对话的同时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无线电基站13时,移动终端32与通信方22之间的通信数据包的路由从经过基站15和第一节点17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5←→第一节点17←→第二节点18)改变到经过无线电基站13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3←→第二节点18);或
(b)把区外代理重新定位在支持其中移动终端32在进行移动之后通信的无线电基站13的第一节点16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遵循图4中的步骤S206至S208相同的程序,在第一节点16中产生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并且删除已经安排在第一节点17中的移动终端32的区外代理功能,因此,例如,当移动终端与通信方22对话的同时从无线电基站15移动到无线电基站13时,移动终端32与通信方22之间的通信数据包的路由从经过无线电基站15和第一节点17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5←→第一节点17←→第二节点18)改变到经过无线电基站13和第一节点16的路由(移动终端32←→无线电基站13←→第一节点16←→第二节点18)。
[第二实施例]
尽管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改变和修改。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监视移动终端的运动/移动特性,并且根据监视的结果确定区外代理的位置,区外代理的确定可以根据:(1)每个移动终端上每单位时间的区外代理转换频率;(2)每个移动终端的型号类型;和/或(3)移动通信的数据包交换网中资源的可用性/利用,而不是运动/移动特性。
在(1)的情况下,需要注意每个移动终端的每单位时间的区外代理转换频率,而不是图2中所示的运动/移动特性1092。当频率小于规定阈值时,将区外代理安排在移动终端移动到的区域中的无线电基站中。否则,将区外代理安排在支持移动终端移动到的区域中的无线电基站的第一节点中。
在(2)的情况下,建立移动终端的型号类型取代图2中所示的运动/移动特性数据1902。型号类型指示移动终端是一个PHS、蜂窝电话、等等。由于运动频率可以根据型号类型静态地预测到某种程度,因而,对于进行了少量移动的移动终端类型,将区外代理安排在移动终端移动到的区域中的无线电基站中。否则,将区外代理安排在支持移动终端移动的区域中的无线电基站的第一节点中。
在(3)情况下,用一个监视数据包交换网中诸如链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路径之类的资源的使用的监视器代替监视器19。当移动终端请求移动IP登记时,第二节点从监视的信息中找出支持移动终端移动的区域中的无线电基站的第一节点中的资源使用量(CPU、存储器等的利用率)和可用于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路径的自由频带,并且如果第一节点具有足够的资源,那么确定将区外代理安排在第一节点中。否则,将区外代理安排在移动终端移动的区域中的无线电基站中。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是把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安排在第一节点中还是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中的决定是在登记每个移动终端的位置时作出的,并且将区外代理固定地安排在确定的位置,直到下一个位置登记发生。但是,区外代理的位置可以在下一个位置登记之前改变。可以如同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在移动终端与通信方之间对话期间进行区外代理位置的改变。例如,可以(4)根据移动通信网的数据包交换网中资源的可用性/使用;和/或(5)响应来自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应用程序的延迟请求,改变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的位置。
在(4)的情况下,用一个监视数据包交换网中诸如链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的路径之类的资源的使用的监视器来代替监视器19。第二节点从监视的信息中找出第一节点中使用的资源量(CPU、存储器等的利用率)和可以用作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的路径的自由频带,并且当判断第一节点没有足够的资源时,将安排在第一节点中的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到移动终端链接的无线电基站中。另一方面,如果第一节点具有足够的资源,那么第二节点将安排在属于第一节点的无线电基站中的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转移到第一节点。
现在考虑移动终端与通信方具有对话并且通信的同时移动的情况,区外代理转换频率根据区外代理是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中还是安排在第一节点中而改变。如果区外代理频繁改变,将对发送允许很小的延迟的话音信号的数据包十分不利,因为该改变延迟了数据包的发送。另一方面,当发送文本或字符的数据包时,某种程度的延迟是没有问题的。在(5)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的位置影响移动终端的使用者应用程序的延迟请求而改变。例如,当移动终端通知第二节点通信必须只有很小的延迟并且它的区外代理已经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上时,第二节点将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转移到支持无线电基站的第一节点。与此相反,当移动终端通知第二节点通信允许有一定的延迟时,如果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已经安排在第一节点上,那么第二节点把它转移到移动终端使用的无线电基站。
[第三实施例]
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个系统的构造的示意图。该系统是一个以前的利用以移动IPv6为基础的网络的系统的改进系统,并且包括多个子网,链路201至203,它们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IP核心网相互连接。在图10中,尽管为了说明方便仅示出了一个移动终端204和一个通信方205,但是可以把一个以上的移动终端连接到每个链路210至203。至于本地代理,图中仅示出了移动终端204的一个本地代理206。在链路201上用虚线指示的位置/定位是移动终端204的本地位置。即,等于移动终端204,链路201是本地链路,链路202和203是区外链路。参考图10,移动终端204与区外链路203链接。除了其它移动终端之外,移动终端204的通信方的例子包括个人计算机之类的固定终端。在图10中,将通信方207显示为与移动终端204通信的固定终端。顺便说明一下,图10的系统中本地代理206与移动终端204之间的关系相当于3G移动网中G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和一个移动终端的之间的关系。
除了提供给利用移动IPv6的移动终端相同的功能之外,移动终端204还具有存储和管理通信方列表的功能,和当连接的链路改变时向本地代理206发送联接更新请求以报告一个带有通信方列表的新的c/o地址的功能。如图11中所示,通信方列表包含每个通信方的本地地址。
除了具有提供给利用移动IPv6的本地代理的相同的功能之外,本地代理206还带有当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204的联接更新请求时,发送联接更新请求以将移动终端204的新c/o地址报告给通信方列表中每个通信方的功能。
图12和1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本地代理和通信方执行的处理过程的顺序图。这些处理过程是由计算机在存储在包括在移动终端、本地代理和通信终端中的存储器中的程序的控制下执行的。以下参考对应附图说明这个实施例的操作。
(1)在移动终端204移动到区外链路的情况下
当从本地链路201移动到区外链路202或203时,或从一个区外链路移动到另一个区外链路时,如同使用移动IPv6的移动终端一样,移动终端204通过一个路由广告检测移动到区外链路,并且获得一个新的c/o地址(图12中的S101)。c/o地址可以通过根据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v6(RFC 1971)的全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或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获得。用X:a表示移动终端204获得的新c/o地址。X:a指示一个128位长度的IPv6地址,其中X指示新连接的链路的网络前缀,a指示移动终端204的界面ID。
接下来,移动终端204将得到的带有如图11中所示的通信方列表的c/o地址作为一个联接更新请求发送到本地代理206(S102)。图14(a)是显示从移动终端204发送到本地代理206的联接更新请求的数据包的格式的例子。IPv6报头包含作为一个源地址(SA)的c/o地址和作为一个目的地地址(DA)的本地代理206的地址,并且报头后面附接着移动终端204的本地地址和通信方列表。
在接收到来自移动终端204的联接更新请求时,本地代理206更新它的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并且登记移动终端204的一对通知的c/o地址和本地地址(S103)。此后,本地代206反复地将指定由移动终端204通知的c/o地址的联接更新请求发送到包括在附接在联接更新请求后面的通信方列表中的各个通信方(S104)。在图11中所示的通信方列表的一个例子中,将联接更新请求发送到m个通信方CN1至CNm。图14(b)是显示从本地代206发送到通信方的联接更新请求的数据包的格式的例子的示意图。IPv6报头包含作为一个源地址(SA)的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和作为一个目的地地址(DA)的每个通信方的本地地址,以及附接在其后的移动终端204的本地地址。
接收到联接更新请求的每个通信方CN1至CNm更新它的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并且登记移动终端204的一对通知的c/o地址和本地地址(S105)。
顺便说明一下,可以把移动IPv6中的联接更新选项用作从本地代理206发送到通信方的联接更新请求。此外,可以通过把通信方列表加到移动IPv6的联接更新选项中实现从移动终端204发送的本地代204的联接更新请求。
(2)向移动终端204发送数据包
在通信方将数据包发送到移动终端204的情况下,通信方的上层协议和应用程序使用本地地址作为移动终端204的地址。根据通信方的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是否存在对应于本地地址的c/o地址,区别地处理一个其中将移动终端204的本地地址指定为接收方的数据包。当如同图12中所示的通信方CN1至CNm的情况一样,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存在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时,立即根据c/o地址从第一数据包开始直接发送(S106)。另一方面,如同图12中所示的通信方CNn的情况一样,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中没有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时,经过本地代理206发送第一数据包(S107,S108),并且当移动终端204把报告它的c/o地址的联接更新请求发送到通信方CNn时(S109),通信方CNn更新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S110),从而根据c/o地址开始从第二数据包直接发送(S111)。
接下来,用图10中所示的通信方205将数据包发送到移动终端204的情况作为例子,说明两个处理过程。在以下的说明中,用Xh代表移动终端204的本地地址,用Y代表通信方的本地地址,和用H代表本地代理206的地址。
(2-1)在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存在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的情况下(见图15)
在从一个上层接收到其中把移动终端204的本地地址Xh指定为一个接收方的数据包时,通信方205的IP层搜索带有本地地址Xh的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1051,并且获得c/o地址X:a(图15中的(a))。接下来,IP层将目的地地址改正到c/o地址X:a,将移动终端204的本地地址Xh设置为路径控制报头的中继点,并且发送数据包((b))。在接收到数据包时,移动终端204处理路径控制报头((c)),从而把它的本地地址设置为一个接收方。因此,移动终端204识别出数据包是定址到移动终端204的,并且接收数据包((d))。
(2-2)在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不存在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的情况下(见图16)
在从一个上层接收到其中把移动终端204的本地地址Xh指定为一个接收方的数据包时,通信方205的IP层搜索带有本地地址Xh的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1051(图16中的(a))。由于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1051中不存在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所以IP层保留设定为一个接收方的本地地址Xh,并且发送数据包((b))。本地代206捕获数据包((c))。本地代206从它的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未示出)得到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X:a,把一个包含作为一个源地址的本地代理的地址H和作为一个目的地地址的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的IPv6报头(隧道报头)添加到得到的数据包的顶部,并且发送数据包((d))。也就是说,通过隧道把数据包发送到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在从数据包删除了隧道报头之后((e)),把数据包作为一个普通IPv6数据包处理((f))。此外,移动终端204把联接更新选项发送到通信方205((g)),以便把移动终端204的一对本地地址Xh和c/o地址X:a登记在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1051中。此后,通信方205把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X:a。
(3)从移动终端204发送数据包
在移动终端204把数据包发送到通信方的情况下,上层使用本地地址Xh作为源地址。IP层把数据包的源地址Xh存储在一个本地地址选项中,把源地址转换到c/o地址X:a,并且发送数据包。接收到数据包的通信方的IP层进行相反的操作。也就是说,IP层从数据包的本地地址选项得到移动终端204的本地地址Xh,用本地地址替换源地址X:a,并且把数据包发送到上层。
(4)当移动终端204返回到本地链路时(见图13)
当移动终端204识别出它已经用上述(1)的相同方式返回到本地链路时(图13中的S201),移动终端204把带有图11中所示的通信方列表的如同图14(a)中所示的格式的联接更新请求发送到本地代理206(S202)。顺便说明一下,用本地地址Xh代替图14(a)中的c/o地址X:a。此外,移动终端204将一个主动提供的邻居广告多点传送到本地地址中的所有节点,以便接收发送到它的本地地址Xh的数据包(S203)。
在从已经返回到本地链路的移动终端204接收到联接更新请求之后,本地代理206更新它的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并且登记移动终端204存在在本地链路中(S204)。接下来,本地代理206反复地发送图14(b)中所示的联接更新请求,以把移动终端204已经返回到本地链路报告给包括在附接在联接更新请求上的通信方列表中的各个通信方(S205)。顺便说明一下,使用本地地址Xh代替图14(b)中c/o地址X:a。此后,本地代理206终止数据包捕获和数据包转发服务。
已经接收到来自本地代理206的联接更新请求的每个通信方CN1至CNm从它的联接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删除移动终端204的一对c/o地址和本地地址(S206)。此后,当对其发送数据包时,通信方CN1至CNm把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移动终端204的本地地址(S207)。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当移动终端204的连接链路改变时,将移动终端204的最近c/o地址通知给多个通信方。接下来,已经接收到c/o地址通知的通信方可以立即从第一数据包开始,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移动终端204的c/o地址。从而,可以减少由于通过本地代理发送造成的额外开销。此外,即使在许多通信方突然向同一个移动终端或多个其本地代理安排在同一个节点中的移动终端发送数据包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负载集中在本地代理或相关节点上。至于移动终端204中的处理过程,仅需要移动终端204把带有通信方列表的联接更新请求发送到本地代理206,并且委托本地代理206把联接更新请求发送到通信方列表上的各个通信方。因此,可以减小移动终端204上的负载。
接下来,说明存储/管理提供到移动终端204的通信方列表的功能。如果不存在有关用于存储通信方列表的存储器容量以及发送列表的通信成本方面的限制,那么可以保持移动终端204对其发送/从其接收数据包的所有通信方的列表。但是,在下面要说明一个对列表中通信方的数量设置了上限(n),以存储在管理移动终端204最频繁向/从其发送/接收数据包的n个通信方的列表的情况的例子。
图17是显示提供给移动终端204的通信方列表存储/管理机构的方框图。通信方列表存储/管理机构包括关联表301,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替换候选者确定电路303,接入控制电路304,和更新指令电路305。
关联表301是一个具有n+m个条目的全相联存储器,其中连续的n个条目构成一个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306,剩下的m个条目构成了一个循环部分相联存储器307。在最后的结果中,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306存储n个最常通信的通信方的列表。循环部分相联存储器307用于临时存储没有列入n个最常通信的通信方的通信方的列表。
关联表301的每个条目是由一个相联关键字部分308和一个数据部分309构成的,并且数据部分309进一步分割成一个通信计数部分310和一个顺序/LRU信息部分311。相联关键字部分308具有通信方的本地地址的记录,通信计数部分310具有通信数量的记录,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306的顺序/LRU信息部分311具有顺序信息的记录。也就是说,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306中的各个条目是根据登记在顺序/LRU信息部分311中的顺序信息,按照图18中所示的通信计数顺序逻辑列出的。顺便说明一下,在图18中,数字401代表一个用于指示具有n个条目中最小通信计数的条目(最小通信计数条目400)的指针,并且提供在替代候选者确定电路303中。
此外,循环部分相联存储器307的顺序/LRU信息部分311具有LRU信息的记录,并且根据LRU算法(最近很少使用算法)替换最近很少参考的条目。即,循环部分相联存储器307中的m个条目是按照图18中所示的最近参考顺序逻辑列出的。带有一个指示最近很少参考的条目402的指针403的替换候选者确定电路303根据LRU规则,使用指针403决定要从循环部分相联存储器307清除的条目。
更新指令电路305经过一个更新指令总线312与包括在移动终端204中的MPU(未示出)连接。当在MPU上执行的通信应用程序经过更新指令总线312将移动终端204已经向/从其发送/接收了数据包的一个通信方的本地地址通知给更新指令电路305时,更新指令电路305将本地地址输出到一个地址线313,并且把它发送到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地址线313与关联表301中的各个条目的相联关键字部分308连接。每个相联关键字部分308中的一个比较器将相联关键字部分308中登记的本地地址与地址线313上的本地地址比较,并且通过每个比较结果线314把比较结果发送到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
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是一个用于更新关联表301中各个条目的通信计数部分310的电路。当通过比较结果线314报告了一个条目的两个本地地址之间匹配时,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通过把它的通信计数递增1而更新条目。此后,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指定更新的条目,并且启动替换候选者确定电路303。当没有比较结果线314报告任何条目的匹配时,即,当输出到地址线313的本地地址没有登记在关联表301中时,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请求替换候选者确定电路303将条目保留在循环部分相联存储器307中,并且把保留的条目的通信计数初始化到1。
当被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启动之后,替换候选者确定电路303如下操作。
(1)在更新的条目在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306中的情况下,如前面结合图18说明的那样,替换候选者确定电路303更新登记在顺序/LRU信息部分311中的顺序信息,并且如果需要的话,更新指针401,从而使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307中的n个条目能够按照通信计数的顺序逻辑地列出。
(2)在更新的条目在循环部分相联存储器307中的情况下,替换候选者确定电路303将条目的通信计数与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306中的图18中所示的指针401指示的条目400的通信计数比较,并且当更新的条目的通信计数高于条目400的通信计数时,用更新的条目的内容替换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306中的条目400的内容。
另一方面,当从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接收到一个条目保留请求的情况下,替换候选者确定电路303决定从循环部分相联存储器307中的m个条目中清除图18中所示的指针403指示的条目402。此外,替换候选者确定电路303通过一个相联关键字更新指令线315将本地地址登记在条目402的相联关键字部分308中,并且把有关条目402的信息通知给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
接入控制电路304经过一个接入总线316连接到MPU,并且也经过包括一个数据线和地址线的接入线317连接到关联表301中的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306,以便根据MPU提供的地址,从关联表301中的提取部分相联存储器306读出各条目的内容。在内容中,登记在相联关键字部分308中的n个本地地址形成了移动终端最频繁地与之通信的n个通信方的列表。
以上结合图17,作为一个例子说明了存储和管理移动终端最频繁地向/从其发送/接收数据包的n个通信方的列表的情况。但是,通信应用程序可以经过更新指令总线312仅把移动终端204从其接收到数据包的通信方的本地地址通知更新指令电路305,而不报告移动终端204对其发送数据包的通信方的本地地址,从而能够存储和管理移动终端最频繁地从其接收数据包的n个通信方的列表。
尽管上述通信方列表存储/管理机构是用硬件实现的,但是,它也可以用软件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将一个指定给该机构的程序存储在它的存储器中。构成移动终端的计算机读取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并且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应于关联表301、通信计数更新电路302、替换侯选者确定电路303、接入控制电路304、和更新指令电路305的功能。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到使用移动IPv6的网络,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到使用移动IPv4网络。在这种场合,当移动终端移动到另一个要连接链路时,它把一个新的c/o地址和一个通信方列表通过区外代理通知给本地代理。然后,本地代理可以把移动终端的一对本地地址c/o地址通知给通信方列表中的各个通信方,或者区外代理可以把移动终端的一对本地地址和c/o地址通知给通信方列表中的各个通信方,以及像移动IPv6的情况一样,把这一对通知给本地代理。每个通信方把移动终端的这对本地地址和c/o地址存储它的存储器中,并且当向移动终端发送数据包时,根据本地地址搜索存储器,以找到c/o地址。如果存在有关的c/o地址,那么通信方直接把数据包发送到c/o地址。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委托代理将移动终端一对最近c/o地址和本地地址报告给通信方列表中各个通信方。但是,报告可以由移动终端自己进行。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负载集中在用作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的节点上。这是由于把多个移动终端区外代理功能分布到第一节点和属于第一节点各个无线电基站。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限制移动终端与它的通信方之间数据包发送和接收延迟。这是由于当把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安排到无线电基站中时,可以不用干扰第一节点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包。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直接从通信方发送定址到移动终端第一数据包。这是由于,当连接的子网改变时,把移动终端的一对最近的c/o地址和本地地址通知给特定数量的,例如,最频繁地与移动终端通信的通信方,从而使通信方能够立即从第一数据包开始,直接把数据包发送到c/o地址。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小事先要把c/o地址通知给多个通信方的移动终端上的负载。这是由于移动终端将附接有通信方列表的联接更新请求发送到代理,从而代理能够执行对移动终端的通信方列表中各个通信方的联接更新请求的发送。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包括:支持多个无线电基站、并且利用通过无线电基站连接的每个移动终端建立和管理无线电接入链路的第一节点;和提供连接到IP核心网的网关路由器装置和移动终端的本地代理装置的第二节点,其中,在向多个移动终端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移动通信网中,将一些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安排在移动终端当前正使用的无线电基站中,并且把其它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安排到支持移动终端当前正使用的无线电基站的第一节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登记移动终端的位置时,决定是把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中还是安排在第一节点中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移动终端与它的通信方之间对话期间改变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的位置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设置在移动终端的用户数据中的信息,决定是把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中,还是安排在第一节点中的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或移动特性,决定是把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中,还是安排在第一节点中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每单位时间移动终端上区外代理装置转换的频率,决定是把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上,还是安排在第一节点上的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移动终端的型号类型,决定是把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上,还是安排在第一节点上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移动通信网的数据包网络中的资源的可用性或使用,决定是把每个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安排在无线电基站上,还是安排在第一节点上的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在下一个位置登记请求之前,改变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的位置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在移动终端与它的通信方之间对话期间,改变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的位置的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其中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的位置是根据移动通信网的数据包网络中的资源的可用性或使用改变的。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移动终端管理系统,其中移动终端的区外代理装置的位置是响应移动终端的用户应用程序的一个延迟请求改变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71882/2001 | 2001-03-14 | ||
JP2001071883A JP3536822B2 (ja) | 2001-03-14 | 2001-03-14 | 移動端末管理システム、移動端末、エージェント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071883/2001 | 2001-03-14 | ||
JP2001071882A JP3555587B2 (ja) | 2001-03-14 | 2001-03-14 | 移動端末管理システム |
JP071883/01 | 2001-03-14 | ||
JP071882/01 | 2001-03-14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185415A Division CN1770780B (zh) | 2001-03-14 | 2002-03-12 | 移动终端管理系统,移动终端,代理,和程序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6637A CN1496637A (zh) | 2004-05-12 |
CN1241370C true CN1241370C (zh) | 2006-02-08 |
Family
ID=26611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0649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1370C (zh) | 2001-03-14 | 2002-03-12 | 移动终端管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23499B2 (zh) |
EP (2) | EP1598992B1 (zh) |
KR (1) | KR100617426B1 (zh) |
CN (1) | CN1241370C (zh) |
DE (2) | DE60227848D1 (zh) |
WO (1) | WO200207390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60100B1 (en) | 1998-09-22 | 2002-03-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for robust handoff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04030271A2 (en) * | 2002-09-24 | 2004-04-08 | Orange Sa | Telecommunications |
JPWO2004059882A1 (ja) * | 2002-12-25 | 2006-05-1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及び移動端末 |
US20040136382A1 (en) * | 2003-01-15 | 2004-07-15 | Jaakko Sundquist | Provision of mobility for IPv4 traffic in an IPv6 network |
US6862446B2 (en) * | 2003-01-31 | 2005-03-01 |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core based nodes for state transfer |
US7668541B2 (en) | 2003-01-31 | 2010-02-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techniques for using core based nodes for state transfer |
US7668145B2 (en) * | 2003-12-22 | 2010-02-23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to support mobile IP mobility in 3GPP networks with SIP established communications |
US7881215B1 (en) * | 2004-03-18 | 2011-02-01 | Avaya Inc. | Stateful and stateless data processing |
US7697489B1 (en) * | 2004-07-12 | 2010-04-13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imer-based mobile IP re-registration in a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
KR100635127B1 (ko) * | 2004-12-20 | 2006-10-1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Ipv6 기반 망이동성 서비스에서 경로 최적화 방법 |
JP4466434B2 (ja) * | 2005-03-30 | 2010-05-2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経路制御方法およびホームエージェント |
ATE479299T1 (de) * | 2005-06-03 | 2010-09-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obil-ipv6-routenoptimierung in verschiedenen adressenräumen |
US7810149B2 (en) * | 2005-08-29 | 2010-10-05 | Junaid Islam | Architecture for mobile IPv6 applications over IPv4 |
US9078084B2 (en) | 2005-12-22 | 2015-07-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d node assisted neighbor discovery |
US8509799B2 (en) | 2005-09-19 | 2013-08-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vision of QoS treatment based upon multiple requests |
US8982778B2 (en) | 2005-09-19 | 2015-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cket rou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
US9736752B2 (en) | 2005-12-22 | 2017-08-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physical attachment point identifiers which support dual communications links |
US9066344B2 (en) | 2005-09-19 | 2015-06-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tate synchronization of access routers |
US8983468B2 (en) | 2005-12-22 | 2015-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physical attachment point identifiers |
US8982835B2 (en) | 2005-09-19 | 2015-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vision of a move indication to a resource requester |
KR100645386B1 (ko) * | 2005-10-07 | 2006-11-14 |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이동 단말을 이용한 이동 에이전트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관리방법 |
GB2434506A (en) * | 2006-01-18 | 2007-07-25 | Orange Personal Comm Serv Ltd | Providing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ession to a mobile node us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
JP4577222B2 (ja) * | 2006-01-20 | 2010-11-1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配信方法 |
US9083355B2 (en) | 2006-02-24 | 2015-07-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d node assisted neighbor discovery |
EP2063576B1 (en) * | 2006-09-28 | 2012-08-01 | Fujitsu Limited | Mobile ip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155008B2 (en) | 2007-03-26 | 2015-10-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 handoff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KR101398908B1 (ko) * | 2007-05-22 | 2014-05-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바일 아이피를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이동성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
US8830818B2 (en) | 2007-06-07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orward handover under radio link failure |
US9094173B2 (en) | 2007-06-25 | 2015-07-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covery from handoff error due to false detection of handoff completion signal at access terminal |
CN101389051A (zh) * | 2007-09-13 | 2009-03-18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网络 |
JP4632104B2 (ja) * | 2008-07-28 | 2011-02-16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端末装置 |
US8756661B2 (en) * | 2009-08-24 | 2014-06-17 | Ufp Identity, Inc. | Dynamic user authentication for access to online services |
US8774153B1 (en) * | 2010-01-21 | 2014-07-08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Base station code processing assistance for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 format |
US8615241B2 (en) | 2010-04-09 | 2013-12-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obust forward handover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606260B2 (en) | 2010-08-18 | 2013-12-10 | Apple Inc. | Location-based profile |
US9173185B1 (en) | 2012-04-10 | 2015-10-27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registration signaling based on off-time duration |
CN104092793A (zh) * | 2014-07-23 | 2014-10-08 | 江苏威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arp的无线局域网移动终端管理系统 |
KR20220103335A (ko) * | 2021-01-15 | 2022-07-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핸드오버를 위한 측정 동작을 수행하는 단말, 이를 포함하는 통신 시스템 및 이들의 동작 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73323B2 (ja) | 1990-08-31 | 1999-03-24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位置登録方式 |
JPH0556472A (ja) | 1991-08-23 | 1993-03-05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可変位置登録方式 |
JPH05145472A (ja) | 1991-11-22 | 1993-06-11 | Nec Corp | 位置登録方式 |
US5325362A (en) * | 1993-09-29 | 1994-06-28 | Sun Microsystems, Inc. | Scalable and efficient intra-domain tunneling mobile-IP scheme |
US5825759A (en) * | 1994-10-26 | 1998-10-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Distributing network services and resour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6335919B1 (en) * | 1996-03-05 | 2002-01-01 | Hirotoshi Maegawa |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of same, and network systems |
JP2853662B2 (ja) * | 1996-06-18 | 1999-02-0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ホスト対応ネットワーク |
JP3651721B2 (ja) * | 1996-11-01 | 2005-05-25 | 株式会社東芝 | 移動計算機装置、パケット処理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JPH11252182A (ja) * | 1998-03-05 | 1999-09-17 | Fujitsu Ltd | 端末収容方法及び端末収容機能付きノード装置 |
JP3581251B2 (ja) * | 1998-06-16 | 2004-10-27 | 株式会社東芝 | 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パケット転送方法、ルータ装置及びパケット中継装置 |
US6434134B1 (en) * | 1998-12-11 | 2002-08-1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Dynamic address assignment for wireless devices accessing packet-based wired networks |
US7239618B1 (en) | 1998-12-11 | 2007-07-0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ingle phase local mobility scheme for wireless access to packet-based networks |
US6654359B1 (en) * | 1998-12-11 | 2003-11-25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Wireless access to packet-based networks |
US6842462B1 (en) * | 1998-12-18 | 2005-01-11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Wireless access of packet based networks |
US6578085B1 (en) | 1999-01-27 | 2003-06-1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e optimization in a wireless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
JP2000224233A (ja) * | 1999-02-04 | 2000-08-11 | Kdd Corp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US6560217B1 (en) * | 1999-02-25 | 2003-05-06 | 3Com Corporation | Virtual home agent service using software-replicated home agents |
JP3668047B2 (ja) * | 1999-05-20 | 2005-07-06 | 株式会社東芝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計算機装置及び暗号化通信装置 |
US6424638B1 (en) * | 1999-05-21 | 2002-07-23 | Ericss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inter mobile system handover using the internet telephony system |
US6567664B1 (en) * | 1999-06-02 | 2003-05-20 | Nokia Corporation | Registration for mobile nodes in wireless internet protocols |
FI991597A (fi) * | 1999-07-12 | 2001-01-13 | Nokia Networks Oy | Access-kontekstin hallinta makrotason liikkuvuudenhallintarekisteröinn in yhteydessä access-verkoissa |
US6859448B1 (en) * | 1999-09-16 | 2005-02-22 | At&T Corp. | H.323 mobility protocol for terminal, user and service mobility |
US6366561B1 (en) * | 1999-11-03 | 2002-04-02 | Qualcomm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obility within a network |
US6947401B2 (en) * | 2000-03-08 | 2005-09-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Hierarchical mobility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networks |
US7130629B1 (en) * | 2000-03-08 | 2006-10-3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Enabling services for multiple sessions using a single mobile node |
JP3633430B2 (ja) * | 2000-03-27 | 2005-03-30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
US6992995B2 (en) * | 2000-04-17 | 2006-01-31 |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 Telecommunication enhanced mobile IP architecture for intra-domain mobility |
US6907017B2 (en) * | 2000-05-22 | 2005-06-14 |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Mobilit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
KR100520141B1 (ko) * | 2000-10-26 | 2005-10-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고정 주소를 가지는 이동단말의 핸드오버 방법 |
US6771623B2 (en) * | 2000-12-01 | 2004-08-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ensuring reliable mobile IP service |
US7079511B2 (en) * | 2000-12-06 | 2006-07-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ff of a wireless packet data services connection |
US7031275B1 (en) * | 2000-12-28 | 2006-04-18 | Utstarcom, Inc. | Address management for mobile nodes |
WO2002073907A1 (fr) * | 2001-03-13 | 2002-09-19 | Nec Corporation | Systeme de gestion de noeud mobile dans un reseau de mobiles |
US6954442B2 (en) * | 2001-06-14 | 2005-10-11 |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paging and location server to support session signaling |
US6970445B2 (en) * | 2001-06-14 | 2005-11-29 |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ession signaling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7193985B1 (en) * | 2001-06-14 | 2007-03-20 | Utstarco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oreign agent selections in a mobile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
US7477629B2 (en) * | 2001-06-14 | 2009-01-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ession registration messaging |
US7292558B2 (en) * | 2002-08-27 | 2007-11-06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entralized home agent function |
US7453852B2 (en) * | 2003-07-14 | 2008-11-1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ity across heterogeneous address spaces |
-
2002
- 2002-03-12 EP EP05017876A patent/EP159899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3-12 DE DE60227848T patent/DE60227848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3-12 US US10/471,649 patent/US762349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3-12 KR KR1020037011323A patent/KR10061742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3-12 CN CNB028064925A patent/CN124137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3-12 WO PCT/JP2002/002300 patent/WO2002073906A1/ja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03-12 DE DE60221231T patent/DE60221231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3-12 EP EP02702905A patent/EP137003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2073906A1 (fr) | 2002-09-19 |
US20040151148A1 (en) | 2004-08-05 |
EP1370032A4 (en) | 2004-07-21 |
US7623499B2 (en) | 2009-11-24 |
KR100617426B1 (ko) | 2006-08-30 |
EP1598992B1 (en) | 2008-07-23 |
EP1598992A1 (en) | 2005-11-23 |
KR20030080237A (ko) | 2003-10-11 |
EP1370032B1 (en) | 2007-07-18 |
CN1496637A (zh) | 2004-05-12 |
DE60221231D1 (de) | 2007-08-30 |
DE60227848D1 (de) | 2008-09-04 |
DE60221231T2 (de) | 2008-04-03 |
EP1370032A1 (en) | 2003-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1370C (zh) | 移动终端管理系统 | |
CN1262090C (zh) | 移动网络中管理移动节点的系统 | |
CN1242593C (zh) | 源地址选择系统、路由器装置、通信节点和源地址选择方法 | |
CN1243436C (zh) | 移动通信系统内的越区切换方法和路由器设备 | |
CN1057415C (zh) | 维护所选网络站和移动站之间的路由路径的方法 | |
CN1531263A (zh) | 通信系统、连接装置、通信方法以及认证方法 | |
CN1640074A (zh) | 移动管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 |
CN1543142A (zh) | 路由器和地址标识信息管理服务器 | |
CN100336417C (zh) | 移动节点、移动性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 |
CN1486094A (zh) | 用于采用负载均衡的移动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0459C (zh) | 移动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中分组数据传输的方法 | |
CN1836413A (zh) | 移动终端装置及其切换方法 | |
CN1682510A (zh) | 在通信网络中提供地址保密 | |
CN1703050A (zh) | 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装置 | |
CN1781290A (zh) | 无线专用通信系统、终端、终端中的处理方法 | |
CN1663217A (zh) | 在移动网络中的通信节点和移动节点之间的数据流 | |
CN1870583A (zh) | 实现移动IPv6节点与IPv4通信伙伴通信的方法 | |
CN1496154A (zh) | 移动通信控制系统、移动通信控制方法、路由器、服务器以及数据结构 | |
CN1819580A (zh) | 通信装置、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系统 | |
CN1611037A (zh) | 移动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使用的移动节点、移动控制方法、移动控制程序以及移动控制节点 | |
CN1196370C (zh) | 移动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中的数据传递方法 | |
CN1592273A (zh) | 网络系统、控制设备、路由器装置、接入点和移动终端 | |
CN1659830A (zh) | 用于嵌套移动网络中的路由优化的方法与设备 | |
CN101052055A (zh) | 一种向量数据通信网上建立向量连接的方法 | |
CN1523837A (zh) | 移动通信控制系统、网络管理服务器及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