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5788C - 乘客输送设备间隙监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设备间隙监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5788C
CN1235788C CNB008146799A CN00814679A CN1235788C CN 1235788 C CN1235788 C CN 1235788C CN B008146799 A CNB008146799 A CN B008146799A CN 00814679 A CN00814679 A CN 00814679A CN 1235788 C CN1235788 C CN 123578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pedal
unit
gap width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146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82102A (zh
Inventor
O·斯托克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tis Elevator Co
Original Assignee
Otis Elevator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tis Elevator Co filed Critical Otis Eleva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382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82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578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578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7/00Indicat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用于监视乘客输送设备的侧护板(4)与乘客输送设备的踏板元件带上的各个踏板元件(2)之间间隙(12)的一种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19),其特征在于用一个间隙传感器(18;34)测量侧护板(4)与至少一个踏板元件(2)之间的间隙。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设备间隙监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诸如自动扶梯和移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设备,特别涉及到对乘客输送设备的脚踏板与乘客输送设备的踏板元件带上的各个踏板元件之间的间隙宽度的控制。
背景技术
依据踏板元件是否是自动扶梯或移动人行道的一部分,它们是台阶带的台阶或踏板带的踏板。各个踏板元件相对于静止的横向侧护板或脚踏板移动。为了实施低磨损操作,这些零件之间的间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零件之间有相对运动。然而,在操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诸如手包,衣服的某一部分,或者是鞋的橡胶底等等特别容易成为滑动摩擦因素的物体可能会落入这一间隙并且被卡住。这种风险对自动扶梯特别大,因为踏板除了水平运动之外还有相对于踏板的垂直运动,这样就会明显增大卡在间隙中的风险。
由于结构上的条件,间隙不可能象理想的那样小。在带上的各个踏板元件之间必须有一定的缝隙。踏板元件随着横向附着在横向导轨上的导向轮依次运动。由设置在导轨两侧的运转边缘引导台阶的方向。出于技术上的原因,固定式强制导向是不可能的。间隙通常被调节到1.5至2.5mm的一个参考量。由于操作中不可避免的磨损,间隙会随着时间而增大。安全规则需要建立这一最大间隙尺寸。例如,欧洲技术标准EN115允许的最大间隙宽度是一侧4mm,而允许的踏板元件两侧间隙之和的最大值是7mm。
另一种方案是各独立踏板元件的间隙大小沿着其移动路径并不是恒定的,但是能因横向的往复运动或“滚动”而连续改变。另外,踏板元件之间的间隙大小也可以改变。为了能满足相应的法定规范,在测量这些间隙大小的过程中需要按规则控制间隙大小。由于上述可能的变化,这是一项代价昂贵的工作。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在踏板元件上安装一个塑性罩,使弹簧负载能够横向偏移。这种装置采用弹簧作用将塑性罩挤压到侧护板上从而使间隙闭合。这样做的缺点是塑性罩会摩擦侧护板而造成讨厌的噪声。摩擦还会造成塑性罩磨损,并且也会磨损侧护板的金属表面,例如是因为塑性罩将尘埃颗粒挤压到金属表面上。磨损的金属表面会进一步磨损塑性罩。另外,许多侧护板为防止夹带包括了一种低摩擦涂层,而与塑性罩接触所造成的磨损会损伤或破坏这一低摩擦涂层。
本发明的任务是找到一种解决方案,尽量减少为控制乘客输送设备的踏板元件与侧护板之间的间隙所需要的代价,并且不包括与上述设备有关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此而提供的一种间隙宽度监视装置的特征在于用一个间隙传感器测量侧护板与至少一个踏板元件之间的间隙宽度。最好该间隙传感器被连接到乘客输送设备控制器上并且向后者发送间隙数据,使得在超过最大距离或最大间隙宽度时,使乘客输送设备驱动器自动关闭。间隙传感器预期可以采取不同的构造。例如可以是一种机械探针,或者是电容或电感间隙测量装置。也可以采用光学测量装置,最好是按一定角度检测由入射到踏板元件表面上的光束反射的反向散射光的那种光学测量装置,并且用来确定距离。这种间隙宽度监视的优点在于乘客输送设备一直可以工作到实际超过最大间隙宽度时为止。也就是说,观察间隔不是根据一定的规律按检查间隙宽度的需要来确定的。
最好将间隙传感器附着在乘客输送设备的踏板元件上,使得在运行过程中测量该踏板元件与脚踏板之间的间隙。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可以用固定的传输站提供一种无线传输装置,由附着在踏板元件上的传输站从移动的踏板元件向固定的传输站发送间隙数据。数据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摩擦接触,红外光范围的光学方法,电感或电容等手段。间隙传感器结合着踏板元件传输站,另外还应该提供一个用来存储间隙数据的存储装置,将踏板元件传输站设计成在踏板通过时能够向固定传输站发送存储的数据。固定传输站例如可以位于乘客输送设备的一或两个转向区内。另一方面还可以想到仅仅检测和评估运行的最大值。然而也可以检测和评估许多运行值。因此,间隙宽度监视装置最基本的设计要求是要沿着踏板元件的移动路径根据位置来评估间隙宽度。为此,有利地将传感器连接到一个用来提供理想数据的综合监视电路。
这种间隙宽度监视装置的特征最好在于提供有为踏板元件一侧的部件提供电流的一个电池,并且将传输装置设计成能够在踏板元件传输站通过固定传输站时从固定传输站向踏板元件传输站传送储存在电池中的电力。电池的尺寸可以比较小,因为仅仅需要储存供短时间使用的电流,例如是一整圈或半圈。电池可以是蓄电池或者是电容器。可以通过摩擦接触或电感方式传送电流。在利用电感传输数据时最好采用后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时由两个通道在不同方向上传送,例如一个方向是数据,而另一个方向是电力。
最好是在踏板元件相对的两侧各设一个间隙传感器。这样就能监视间隙宽度或间隙宽度的总和。在第一种方案中,还可以假设间隙宽度的总和随时间的磨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由于这个值是规定的,一侧的单个传感器也能提供与两侧的间隙宽度有关的信息。例如,规定的总间隙宽度是5mm,当间隙传感器指示出4mm以上的值(超过了传感器一侧允许的间隙宽度)或者是1mm以下的值(传感器对面一侧的间隙宽度变短)时,乘客输送设备控制器就必须关闭其驱动器电机。
当自动扶梯的台阶在上升过程中彼此间高度有偏移时,随着踏板表面上升,台阶与脚踏板之间的间隙在踏板表面上与同一个台阶在该台阶前部与下一较低台阶的踏板表面持平的那一区域内的间隙也会有所不同。因为这一间隙宽度也是重要的,有利地应该至少在一侧设置一个间隙传感器。
最好在踏板元件上设置另一个间隙传感器,用来测量两个相邻踏板元件之间的间隙宽度,最好是在踏板元件上再设置一个变形传感器来测量踏板元件因重负荷而发生的变形。有利地将各个传感器耦合到间隙宽度监视装置的监视电路上,发送给乘客输送设备控制器。
在乘客输送设备上最好至少设置一个静止间隙传感器来测量侧护板与踏板元件之间的间隙。这样就能在侧护板的一定区域内确定相对于各踏板元件的间隙,例如是凭经验认为是容易出现比较大间隙的一个区域内。在这种情况下,有利地提供一种装置,能够将测量的间隙值精确地分配给各个踏板元件。例如,各个踏板元件可以具有可供间隙传感器检测和识别的代码,特别是采用光学间隙传感器,并且在检测到下一个代码之前将有用的值分配给各个台阶。
附图说明
以下要参照附图用一个实施例来详细解释本发明。唯一的一幅图示意性地表示了按照本发明装在移动人行道上的一种间隙宽度监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在两个侧护板4之间布置有一个刮板2。为了更好地表示移动人行道的这一段,图中表示了固定在侧护板4上的一部分玻璃扶手6,并且没有表示用于上端扶手的导轨。用所谓的台阶或刮板轴将图示的刮板2在传送方向上的前、后端连接到前一个或后一个刮板上。刮板轴和/或刮板具有横向刮板支撑滚筒8,利用对应的导轨10沿着移动人行道的框架引导刮板。相互连接的刮板2形成所谓的刮板带。这一刮板带自身封闭,并且围绕各自处在移动人行道端部的两个偏转链轮移动。刮板带的回转部大致位于刮板带的输送区下面。
重要的是将踏板元件也就是刮板2与侧护板4之间的间隙宽度保持在刮板带的输送区内规定的公差限度之内。刮板2的踏板元件14与刮板2两侧的侧护板4之间的间隙12特别重要。在安装时通过调节导轨10和支撑滚筒8来调节刮板2在刮板带的输送区内的移动路径,使得正常间隙宽度是1.5到2.5mm。为了在运行中监视这一间隙,在刮板2上安装一个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并/或在侧护板4上安装一个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9。
刮板2上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具有相互连接的间隙传感器18,监视电路20和传输装置22。监视电路20具有微处理器和存储器,例如是用RAM存储器存储一个台阶在通过刮板带的输送区时的最大和最小间隙。传输装置22包括固定传输站24和随刮板2移动的传输站26。固定传输站24例如可以安装在刮板带的一个转向区内。当移动传输站26通过固定传输站24时,将存储在监视电路20中的间隙数据传送给固定传输站24。当超过间隙宽度的一个规定的最大距离时,控制器就关闭移动人行道驱动器。在移动人行道恢复乘客服务工作之前必须要检查间隙宽度,并且可能要执行移动人行道维护工作。
传感器18可以是机械,光学,电容或电感式传感器,其测量范围是0到5mm,分辨率至少应达到0.5mm,最好是小到如0.3或0.1mm。可以仅仅在一个或几个刮板上安装这样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在极端情况下也可以在所有刮板上安装。如果假设两个横向间隙12的总间隙宽度不会因磨损有明显的变化,就可以假设在侧护板4和刮板2的横向上没有明显的磨损,这样就能测量刮板2一侧的间隙宽度就足够了。可以用微分来容易地确定另外一侧的间隙宽度。然而,最好还是监视刮板两侧的间隙12。
提供蓄电池或蓄能电容器为刮板2上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的电气部件供电,还在它通过固定传输站24时由传输装置22为其充电。然而,预期还可以提供独立的传输装置为电池充电。还可以设想有用大电容蓄电池操作的其它构形,并且仅仅在移动人行道停止运行时充电。由电源线32从自动扶梯控制器30向固定传输站24供电。在传输站22中发生的信息和/或功率的传输例如是通过摩擦或感应方式执行的。
安装在刮板2上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基本沿着刮板2的整个输送范围检测刮板2与侧护板4之间的间隙宽度。这种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不能直接提供有关其它刮板2的间隙宽度是否处在公差范围内的信息。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9被安装在图中的右侧护板4上,用安装在侧护板4预定位置上的间隙传感器34检测和监视所有通过的刮板2的间隙宽度。间隙传感器34还有利地通过监视电路36向移动人行道控制器30提供其数据。这一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9的电源也可以通过移动人行道控制器30或通过其它电源供给。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9距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基本很近,并且同样可以向移动人行道控制器提供数据。例如可以将间隙传感器34设计成用来检测各个刮板2上各自不同的代码,使得在移动人行道关断的情况下可以把明确地简化服务的间隙信息分发给单个刮板2。同样,由刮板2上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确定的间隙数据还可以和固定传输站24最后一次通过后经过的时间相联系,以便能够将间隙数据与脚踏板的特定区域相关联。类似于前述的结构,当然也可以提供带有用来与检测的间隙数据相关联的代码的不同区域间,而不是时间联系。
为了在刮板带的输送范围内有效地监视所有刮板2的间隙宽度,例如有利地是将安装在刮板2上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和安装在乘客输送设备的脚踏板4上的另一个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9加以组合。例如可以将这些数据发送给一个评估单元,由其组合并且提供间隙宽度沿输送路径的总体图片。
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19可以将测得的间隙数据传送给移动人行道控制器30,或者是仅仅在已经超过最大间隙宽度时产生一个关闭信号,并且将其传送给移动人行道控制器30。这就需要相应地对监视电路的微处理器进行设计和编程。特别是可以为安装在刮板2上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提供其它传感器,例如是检测两个顺序的刮板2的间隙或者是检测刮板负荷,并且也在确定的最大值被超过时关闭移动人行道。
以上针对移动人行道的说明也可以应用于自动扶梯的台阶。也可以为自动扶梯台阶提供一个传感器来监视踏板表面14区域内的间隙宽度,大约是在前一级台阶升高的踏板表面14处相对于更高一级台阶测量该台阶前端的间隙宽度。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监视乘客输送设备的侧护板(4)与乘客输送设备的踏板元件带上的各个踏板元件(2)之间间隙(12)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19),其特征是该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19)包括至少一个:
(a)一个踏板间隙传感器(18)和一个无线传输装置(22),
该踏板间隙传感器(18)适合被安装在乘客输送设备的一个踏板元件(2)上,用来在工作过程中测量该踏板元件(2)与侧护板(4)之间的距离,以及
此无线传输装置(22),它包括适合固定在乘客输送设备上的固定传输站(24)和适合安装在踏板元件(2)上并且连接到踏板间隙传感器(18)上用来接收踏板间隙传感器(18)采集的数据的移动传输站(26),该移动传输站(26)被设计成能够将接收的间隙数据发送给所述固定传输站(24);以及
(b)一适合固定在乘客输送设备上用来测量侧护板(4)和踏板元件(2)之间间隙的面板间隙传感器(34)。
2.按照权利要求1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其特征是该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19)包括所述踏板间隙传感器(18)和所述无线传输装置(22)。
3.按照权利要求2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其特征是用来存储间隙数据的监视电路(20)适合于设置成与踏板间隙传感器(18)和移动传输站(26)一起使用。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之一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其特征是其被设计成能够沿着踏板元件的移动路径根据位置评估其间隙宽度。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之一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其特征是提供一个电池为踏板元件一侧的消耗装置供电,该传输装置(22)被设计成能够在移动传输站(26)通过固定传输站(24)时从固定传输站(24)向移动传输站(26)传送要储存在电池中的电能。
6.按照权利要求2或3之一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其特征是在踏板元件(2)的相对的每一端各装有一个踏板间隙传感器(18)。
7.按照权利要求2或3之一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其特征是踏板元件(2)上适合地装有另一间隙传感器,用来测量两相邻踏板元件(2)间的间隙宽度。
8.按照权利要求2或3之一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其特征是踏板元件(2)上装有一个变形传感器,用来测量踏板元件因重负荷而发生的变形。
9.按照权利要求1到3之一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19),其特征是该间隙传感器(34)包括所述面板间隙传感器。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间隙宽度监视装置(16,19),其特征是其被设计成将检测到的间隙数据分配给各个踏板元件(2)。
CNB008146799A 1999-10-21 2000-10-13 乘客输送设备间隙监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578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50868A DE19950868A1 (de) 1999-10-21 1999-10-21 Personenbeförderer-Spaltweitenüberwachungseinrichtung
DE19950868.2 1999-10-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2102A CN1382102A (zh) 2002-11-27
CN1235788C true CN1235788C (zh) 2006-01-11

Family

ID=7926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467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5788C (zh) 1999-10-21 2000-10-13 乘客输送设备间隙监视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226086B1 (zh)
JP (1) JP2003512273A (zh)
CN (1) CN1235788C (zh)
AT (1) ATE257807T1 (zh)
DE (2) DE19950868A1 (zh)
WO (1) WO20010289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22204B4 (de) 2001-05-08 2008-10-09 Otis Elevator Co., Farmington Aufzugssicherheitssystem
JP4305342B2 (ja) * 2004-09-10 2009-07-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4728768B2 (ja) * 2005-10-18 2011-07-20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スカートガード間隙調整方法
JP5795088B2 (ja) * 2014-01-09 2015-10-1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JP5797800B2 (ja) * 2014-03-20 2015-10-21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DE112017007759B4 (de) 2017-07-19 2022-07-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nomalieerkennungsvorrichtung für Personenförderer
US11661317B2 (en) * 2019-04-12 2023-05-30 Inventio Ag Side monitoring device for a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37432A (en) * 1949-07-01 1953-05-05 Haughton Elevator Company Safety switch for escalators
US4413719A (en) * 1981-05-28 1983-11-08 White Carl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trapment prevention and lateral guidance in passenger conveyor systems
JPS61114991A (ja) * 1984-11-07 1986-06-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ン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
JP2693854B2 (ja) * 1990-07-04 1997-12-24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乗客コンベアの安全装置
JPH07133088A (ja) * 1993-11-09 1995-05-23 Toshiba Corp 搬送装置
JPH07144866A (ja) * 1993-11-25 1995-06-06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間隔調整装置
JPH0812238A (ja) * 1994-06-30 1996-01-16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スカレータ安全保護装置
JPH0891754A (ja) * 1994-09-29 1996-04-09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ステップ踏板異常検出装置
JPH1192070A (ja) * 1997-09-22 1999-04-06 Hitachi Ltd 車いす用エスカレーター
EP0960847A1 (de) * 1998-05-27 1999-12-01 Inventio Ag Fahrtreppe oder Fahrsteig mit einer Handlaufüberwachungs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82102A (zh) 2002-11-27
EP1226086B1 (en) 2004-01-14
JP2003512273A (ja) 2003-04-02
ATE257807T1 (de) 2004-01-15
EP1226086A1 (en) 2002-07-31
WO2001028912A1 (en) 2001-04-26
DE60007770T2 (de) 2004-06-17
DE19950868A1 (de) 2001-05-10
DE60007770D1 (de) 200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59854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conveyor
US6305503B1 (en) Load detector for elevator cage
CN1235788C (zh) 乘客输送设备间隙监视装置
US5316121A (en) Escalator missing step detection
US9399563B2 (en) People mover
EP3559505A1 (de) Systeme zur überwachung des betriebs einer energieführungskette
CN101023016A (zh) 用于确定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信号带和系统
KR20000052751A (ko) 탑승인 이동 컨베이어용 데이터 수집 및 분석 시스템
KR20000029657A (ko) 컨베이어용탑승인감지기
CN108858651B (zh) 用于监测连续工作式压力机的滚条毯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方法、监测设备和连续工作式压力机
CN1052700C (zh) 检测乘客输送装置中的不规则踏板数的设备和方法
KR20090040824A (ko) 컨베이어 벨트에 의한 상품운반장치
US6601688B1 (en) Passenger conveyor gap monitoring device
EP0718218A2 (en) Conveyor belt
CN108190708B (zh) 载人运输工具
US6415721B1 (en) Storage conveyor for hybrid carrying truck
CN208439877U (zh) 直线电机防撞保护装置及分拣机
CN100400407C (zh) 客运输送机
CN214356367U (zh) 一种多功能多驱式小车
JP2001199666A (ja) エスカレータローラ劣化監視装置
CN213228935U (zh) 一种物流小车托板调节装置
US11661317B2 (en) Side monitoring device for a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US5992212A (e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nd level of lubrication
JP2012188906A (ja) 軌道異常検出システム
JPH11504723A (ja) 運動中のレール車両のそのつどの位置を連続測定するため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11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