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3581A - 用于移动自动络筒机的筒子和纱管的改进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自动络筒机的筒子和纱管的改进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3581A
CN1233581A CN99107734.2A CN99107734A CN1233581A CN 1233581 A CN1233581 A CN 1233581A CN 99107734 A CN99107734 A CN 99107734A CN 1233581 A CN1233581 A CN 1233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path
supporting disk
station
sp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77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343C (zh
Inventor
罗伯托·巴迪亚里
詹尼·圣罗萨
卢恰诺·贝尔托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vio Macchine Tessili SpA
Original Assignee
Savio Macchine Tessil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vio Macchine Tessili SpA filed Critical Savio Macchine Tessili SpA
Publication of CN1233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3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3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3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Supply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用于移动自动络筒机的支撑盘上的筒子和纱管的系统,其中,络筒装置在其出口与一个卸载环线相连,它与一个转换机构相配合,其能够使支撑盘在返回通路上运行或者将它们在所说的环线上转换成“等待”的循环。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自动络筒机的 筒子和纱管的改进的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高级纱线卷绕或络筒的加工系统。
络筒比纺纱具有更高的生产力,这是由于络筒时纱线的线速度要远高于纺纱时的线速度,因此,相对于大数量的纺纱工位处理的纱线采用较少数目的络筒工位就够了,例如在环路式纺纱系统中生产的纱线被卷绕在大量的小尺寸的筒子上;它们然后在络筒机上进行处理,在此纱线被退绕并去除疵点,再卷绕到较小数量的大尺寸的筒子上。
络筒机中的移动操作不仅包括由纺纱机提供给络筒机满的筒子以及由络筒机将空的纱管返回以形成新的筒子,而且还包括移动为数不少的不规则的筒子。
这种不规则的筒子通常是没有充分卷绕上纱线的纱管而且络筒装置不能够通过自身重新获得新的纱线,例如不能捕获绞纱的端部来恢复退绕工艺。这些不规则筒子的重新使用,需要将它们重新循环到筒子的生头工位重新找到它们绞纱的端头,用于在纺纱加工的退绕(unreeling)。为了将它们喂入到纺纱加工中,筒子必须使其绞纱端头处于预定的位置上,例如插入其卷绕的纱管上。从而在络筒工位能够单独地捕获绞纱的端头并在没有操作者辅助的情况下开始自动的络筒加工。
在络筒环线中,纺纱机要求有大量的材料被循环移动和控制:空的纱管被返回到纺纱工艺中以重新卷绕成筒子,一个新的筒子被生头以便喂给络筒机,退绕了的筒子被再循环。在最新设计的络筒机中,每小时上千个筒子能被移动。
因此机器的移动和常规的处理将尽可能的依靠自动装置而人工操作将仅限于监督和处理机器固障。
对于筒子和纱管移动的技术解决方案都有很好的优点,例如根据法国专利FR1571158或美国专利US4463909,公开了在支撑盘上对筒子和纱管进行移动,它们通常是采用一个安装有筒子或纱管握持销的圆盘,或者采用一个中心垂直的栓,它能够在垂直位置上握持住筒子或纱管,将它们靠在一个卡圈上,该卡圈的直径大于纱管直径。在这种工位中,筒子可以被进行机器所要求的所有的操作。
这个结构可以使筒子筒在没有与机器部件产生任何弄脏的接触的情况下进行传送和处理。这种由支撑盘构成的设备对在络筒加工中同时处理多批不同的纱线也是很有用的,这是因为筒子可以根据它们的携带支撑盘被区分开并且还可以根据被处理的纱批来寻找到专门为它们设定的络筒工位。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了的系统,该系统用于由所述盘式支撑体来移动满的或者空的筒子。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图2-4所示的典型实例进行描述,但并不局限于此,其中图1显示了一个络筒机的简图。
图1为一个络筒机实例的简化构造的平面示图。
根据图1,其中,络筒机可分为两个部分,用于络筒的第一部分1和用于筒子生头的第二部分2。在两部分之间,承载筒子的支撑盘P的循环系统用来输送支撑盘P,它可以将下述各种情形中的纱管进行输送,即新的筒子或仍然存有一定长度的被再使用纱线的纱管,或者完全退绕干净的筒子的纱管,或最终被污染的纱管,其仅有很少量的纱线需要被去除。这种循环系统在已有技术中被公开描述为输送系统,例如它们可以由传送带,旋转板或小的皮带构成,它们用来支撑和移动支撑盘,支撑盘与横向的导向装置相连,该导向装置与支撑盘的基座相接触,通常与其卡圈相接触。通过将支撑盘放于光滑的平面上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构,通过设置在它们一侧的推动和定位元件使它们沿着所述平面滑动,例如本发明人的欧洲专利EP-A-721910公开的那样。图1实施例所显示的系统是基于一个传送带或小传送带,其上带有叠置的定位导向装置其作为主要的传送通路3和4,用于引入需络筒的指定的筒子以及送出络筒过程中被完成或部分使用了的筒子。
络筒部分1由一系列的络筒装置5构成,其中,筒子按照内通路6在其等待工位、松开工位和卸载工位之间移动,该内通路6将筒子喂入环线7与卸载线路4相连,该卸载线路4用于部分或全部用尽的筒子。在每个络筒装置5内筒子通过已知技术中的杠杆系统进行移动和准确的定位,例如本申请人的欧洲专利EP-A-721909所公开的那样。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喂入环线7可带有一对传送带8和9,如图中点划线所示,传送带之一向左运动,另外一个向右运动,它们被侧向导向装置的弯曲部分相连接;另外,它也可以由欧洲专利EP-A-721910中的推动和导向装置的放置表面的拖拉操作来进行。所说的喂入环线7支撑着多个筒子进行循环,每个筒子被装载在它的筒子支撑盘上,以备络筒装置5使用。一旦这些装置中的一个带有在返回通路4用尽了的筒子的卸载支撑盘P时,它就可以从环线7上获取一个带有新的筒子的支撑盘P,并将它握持在络筒装置中使之处于直立状态,并且因此要执行一个退绕的过程,通过络筒将纱线卷绕在它自己的纱管上。
部分2包括一个纱线的生头装置(Setting-up),该装置包括筒子和纱管的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辅助络筒。
该部分包括筒子加载装置11,其从返回通路接收卸载了的支撑盘P并给它们装上新的筒子。在同时加工几批纱线时该加载装置可以包括几个加载工位,其中每一个从本身的纱批上放松筒子并同时一对一(case-to-case)地识别接收支撑盘。
在生头部分2中被装上新筒子的支撑盘在传送线3上朝筒子生头装置12移动。在滑动到要被移到络筒工位的支撑盘上之前,要排除所谓的次级筒子(sub-spool),在生头工位12处,卷绕着的纱束的端部被捕获,然后抬起并切割成一个控制的长度进而被引入纱管的上开口,从该工位处它将被在装置5的释放步骤的起始点处抬起。在筒子从生头工位12释放之前,生头过程中筒子良好的输出通过一个适当的传感器来进行控制,如果这种控制结果是真,则筒子的支撑盘将沿通路3朝环线7进行输送,如果是假,则说明筒子的生头的失败,不是一个正确输出,并且要将绞纱的端部正确的插入纱管,则其支撑盘通过一个未示的开关被切换到循环通路13,该通路13将这些支撑盘送至返回路径4。即使生头工位12被分开成几个生头工位也是如此。因为多种原因,这种分开是适用甚至是必须的,其中,如果每小时的生头数超过每个装置的能力时,或同时要解决几个纱线且都需要一个适当的生头的过程时,在任何情况下这都是必须的。这种分开进一步还能提供潜在的额外的容限,这对于工作周期的早期,其备用装置有故障时以及加工低级或次级纱线时是十分有用的。
返回通路4上同时还包括有来自络筒部分1的支撑盘并且其装载着需再循环的不满的筒子A,或用尽的筒子B以及带有需去除剩余纱线的筒子C,需要处理的脏的纱管和直接来自装置12的支撑盘和其带有的筒子,该筒子没有被成功的生头其也像筒子A一样进行再循环。
所有在返回通路4上移动的支撑盘都在一个选择工位14进行控制,其用来识别A型筒子并且确定打开它们的支撑盘P(使用图中未示的已知型式的开关),使其移到通路15,在此将它们直接的重新集合在通路3上,其恰好为生头装置12的上游工位。这种识别是通过光学仪器检测纱管上卷绕的纱线底部直径来进行的。如果其直径超过了预定的尺寸则筒子为A型,该筒子的支撑盘被移至通路15再循环。
另一方面携带有干净的和被弄脏纱线的纱管的支撑盘因剩余纱线的存在继续沿通路4移动并且进入进一步的选择工位16,该工位可以识别纱管C,因此它可以在打开其支撑盘(用未示的已知型式的开关)使其朝纱管清洁装置17移动,该清洁装置位于通路18上。例如使用本申请人的意大利专利申请M196A001608中相同的清洁装置。
脏纱管的检测通常是由传感器控制其表面特征,例如如果其使凹状传感器(dented sensor)具有足够的抓紧则该纱管被确定为“脏的”。
在装置17中被清洁过的纱管的支撑盘在通路18上继续运行并再进入通路4,并在此它们重新加入携带有已被清洁过的纱管B的支撑盘中,这是由于它们在装置5中通过络筒已经完全被用尽。
通路4连续的延伸至卸载装置19,该装置能被装有无剩余纺纱的纱管的支撑盘到达,在这一工位纱管被从支撑盘的栓上去掉并且被返回至纺纱工艺。在装置19的下游卸载获得的支撑盘P进入筒子喂入通路3,从而在加载装置11处换上新的卷绕筒子。
每个络筒操作和辅助操作都需要有其自身的加工时间,对于每一个加工阶段,为了限制运动停止,在任何速率下都需要为每个处理阶段设一定数目的“等待”支撑盘,进一步还要注意,为了操作者干涉运动状况,在旁边需要设置小的而明显的筒子的部位。
构成最新自动络筒机的每个络筒装置5所需要的等待支撑盘座可以是络筒机上的4-8个不等的支撑盘;这意味着有几百个支撑盘可以同时在络筒机上应用和循环。如果络筒机是直接与纺纱机相连形成所谓的纺纱络筒机,则机器上的支撑盘的数目将会上升到更大的数值。
在支撑盘P上循环的大量纱管和筒子占有大量的空间,其在络筒机正常的操作过程中不会引起什么困难,但它确是初始和结束时分批处理阶段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同时加工几批的情况以及在靠近络筒部分1的生头部分2中的设备发生任何故障时,至少在操作者来不及进行干预时。
例如在一批开始时,所有的上一批带有用尽的纱管的支撑盘被排放在返回通路4上,接下来用新一批的筒子替换掉上一批的纱管,它们进行生头并被送至喂入环线7。络筒只有当返回通路4能对来自络筒装置的支撑盘进行随意的卸载时才会开始。
所谓的“一批的结束”可以由以下两个因素确定,其一,现存一批的加工停止并制造一个空间用于不同的批次,一批被用尽或所谓的被很好的用尽,其在消耗完的时间点处将剩余纱线集中在完成最大可能数量的筒子。同时,逐渐地停止完成络筒的装置,并且将仍然存在的筒子喂给等待卷满筒子的装置。这些各种情况的“一批的结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不管哪种情况下它们的处理需要在新的一批开始之前,在返回通路4上聚集支撑盘。等待的支撑盘将导致通路的塞满,在传送阶段造成困难和滞留。例如假如在通路4上发生排队的现象的话,同样是由需要再循环的筒子A、弄脏的纱管C和干净的纱管B的传送组成并且即使是专用于它们装置之单个也是无效的,则所有的支撑盘都必需被停止。如果在通路4上停止的支撑盘排队长度超过了阻塞输出络筒装置5的点时,从最靠近部分2的装置开始(也即,在图1最右端的装置),这些装置将逐渐被阻死变得不能完成它们的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为改进络筒装置1中的支撑盘的移动以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并且权利要求1在一个大的范围上进行了定义而优选实施例则由从属权利要求进行限定。为了较好的表述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同样将参考图2-4对典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但并不仅局限于此。
在部分1的络筒装置5内的通路6的出口处,支撑盘的方向相对于返回通路4的方向是倾斜的并具有一个由支撑盘定向导件确定的出口通道21。出口通道21在通路22处相互连接,该通路22沿着络筒部分1的表面延伸从而连接上述通道,该通道也是由横向定向的导件构成。具有适当宽度的传送带23设置在通道21和通路22的下方并且移动从络筒装置卸载的支撑盘到左侧工位,这就意味着是以与返回通路4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络筒装置表面的一端通路22由一个U形的转向装置24反向,通过它的导向件使其方向反转约180°,并且沿通路25移动这些支撑盘,其通路25是由横向导件确定的并且运行方向与通路4相同。
传送带或带子系统26被设置在通路4和25的下方从而对其上停留的支撑盘进行移动。返回通路因此是由通路22、25和4接续排列构成的,辅助的通路22和25允许集放络筒机的全部通常的支撑盘基座,同时在任何速度下都不会发生络筒机的出口处阻塞,纺纱的开始和结尾操作就被简化和提速了。在整个返回通路上的支撑盘密度可以根据需要和环境进行调节。
在通路25的端头,在其与通路4结合之前应用一个开关30,其为U形的运动反转装置以及一个类似于转向装置24的装置,从而使通过开关30被偏离的支撑盘返回到通路22的皮带上,该通路22面对着络筒工位5的出口。
一个转换机构29设置在U形开关30之前并且当具有筒子和纱管的支撑盘不允许继续朝通路4移动时被驱动。这时支撑盘就沿着通路所形成的环线进行循环运动,该环线是由22至25的部分与转向装置24至30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同时等候着向着生头部分2的通路4被疏通开。这种将支撑盘保持环形运动的状况将避免永久的阻塞,即使是在支撑盘一个接一个排队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样能够使络筒装置的出口甚至在通路4不通畅的期间下仍然通畅。
现在借助于图3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但这仅是一个实例并不局限于此,该附图描述了在通路3和4上的传送的驱动,其使用了传统型的下设的传送带,其中通路的方向是由上面的导向件确定的,这些导向件之间的距离要小于支撑盘的卡圈。
与返回通路4上的相类似的筒子和纱管的识别工位被设置在通路25上且在偏转装置30的前面。具体地说,识别工位31最好是由支撑盘识别工位32构成的,其用来识别筒子的类型,特别是用于同时处理几批纱线的时候,它们是通过一个筒子传感工位33和传感工位34来进行的,该工位33被设计用来识别带有将被再循环至生头工位12的筒子A的支撑盘,并随后将它们是返回到络筒装置,而工位34被设计用来识别带有需送至工位17进行清洁的脏的纱管C的支撑盘,同时将它们从带有干净纱管的支撑盘中区别出来,也就是说在工位19处将它们从支撑盘中去除。
一个与前面所述开关29完全一致的转换机构36被设置在识别工位31的下游,根据工位31产生的识别和络筒机控制装置的命令,络筒机控制装置由图上的数字35表示,这种转换机构36将根据需要和输送的筒子和纱管的类型来确定每个支撑盘P的路径。
换句话说识别工位31与控制装置相连,其根据识别工位31对支撑盘基座一个一个的识别,识别工位31命令开关31根据各种环境选择确定每个支撑盘的通路。
在满操作的情况下络筒机将支撑盘从通路22上的络筒装置上释放直到最左边的U形的转向装置24并且继续在通路25和4上向右移动,这里无需在工位31上进行识别并不需要用开关36进行偏转。
本发明的络筒机的组成部件将在机器传送过程中进行操作,也即,在一批纺纱的开始或结束的阶段以及络筒机的部件发生干扰和故障的阶段。例如如果该批纱是在其结束的阶段并且整个络筒机仅处理这一批纱线时,筒子A在工位33的识别将按如下进行:只有带有筒子A的支撑盘不被停止并且继续朝着用于筒子A的识别和转换工位14移动,该筒子A将被再循环至生头工位12,因此它们在络筒装置上随后就被用尽。另一方面带有干净纱管B或脏的纱管C的支撑盘被转至转向装置30上,从而使它们在所谓的“等待”环线上循环,也就是使支撑盘在工位22-24-25-30部分内循环支撑盘的停止环线,同时等待着更换纱批,这样逐渐释放了被用尽筒子的机器。无论在支撑盘卸载工位19中发生故障或产生干扰都可以采用同样的处理。
另一方面,假如同时加工几批纱并且其中之一批纱接近最终阶段时,将通过驱动一个纱批识别工位32执行拦截和选择操作,并且仅对于用尽纱线的干净的纱管B及脏的纱管C才在所说的环线上使用循环存储装置,另一方面允许其它纱批的支撑盘处于不受干扰的循环状态。
另一个例子,如果支撑盘选择工位14操作不正常并且因而不能够正确的识别和确定用于筒子A的支撑盘的转换并且调节操作正在进行时,工位33就被驱动用于识别通路25上的筒子A,从而将它的支撑盘进行转换并使它以“等待”的形式进行循环直至工位14被返回正常的操作时,同时另一方面带有纱管B和C的支撑盘能继续进行,而不受干扰。
如果在纱管清洁工位17处发生任何的干扰的话,纱管C,也即,脏的纱管能够被识别。工位34被驱动以便在通路25上识别纱管C并将它们的支撑盘转换,使它们以“等待”形式循环直至工位17恢复到操作状态,同时另一方面带有筒子A和干净的纱管B的支撑盘能不受干扰地继续。
根据图4所显示的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识别工位31被保持在连续的操作状态,以识别通路25上所有的筒子或纱管,甚至在满操作状态下也是如此,以代替工位14和16。在这实施例中在工位31上每个支撑盘P都由一个记录编码(recorded code)进行识别并检查其是否带有筒子A或纱管B或C,例如根据本发明人的欧洲专利申请No 796812中同样的处理和编码记录系统。对于部分2的转换工位而言也能够以上述方式识别。代替选择工位14,工位40只限于识别经过的支撑盘P并且将它的记录编码与控制装置35相连,控制装置从工位31获取信息,并且识别携带的筒子A以及将它们在支撑盘P上转移到通路15。为了识别通路13上带有筒子的支撑盘P,也存在一个与控制装置35连接在生头装置12出口处的控制装置的部分上。如果控制装置显示存在一个不正常生头的筒子,其支撑盘被检测到,这个记录的识别数据被传输给控制装置35,然后转换至再循环通路13。
代替选择工位16,工位41只限于识别通过的支撑盘P并且将它的记录编码传送给控制装置35,根据从工位31接收的信息来识别带有纱管C的支撑盘P并且将它们朝装置17进行转换并对它们进行清洁。

Claims (6)

1、一个用于移动自动络筒机的筒子或纱管的系统,借此将位于传送支撑盘(P)上的筒子或纱管进行循环移动,其中,所说的自动络筒机包括络筒部分(1)和生头部分(2),它们分别通过通路(3、4)相互连接,用于给进、出络纱机的支撑盘(P)分别进行加载和卸载;部分(1)包括多个络筒装置(5)它在前面排成一行并被喂入已经准备好退绕的筒子,喂入是通过喂入环线(7)进行的;生头部分(2)包括沿其通路(3)上的若干筒子加载装置(11),该加载装置给卸载了的支撑盘进行加载,以及一些筒子生头装置(12),其对环线(7)进行喂入,并且,沿其通路(4)具有一个第一选择工位(14)其能够识别将被再循环的筒子并且使它们朝生头装置(12)转换到通路(15)上,一个附加的选择工位(16)能够识别由剩余的纱线弄脏的筒子并且能够使它们朝着在通路(18)上纱管的清洁装置(17)转换,以及一个工位(19)它用于对返回络筒机喂入通路(3)的释放支撑盘的纱管卸载,其特征在于,部分(1)的络筒装置(5)在其出口通过通道(21)与一个卸载环线相连,该环线依次包括沿络筒工位(1)全长沿伸的通路(22),U形弯曲转向装置(24),大致平行于通路(22)的反向的通路(25),并且在通路(25)的端部在与通路(4)连接之前一个U形的转换开关(30)与通路(22)和(25)相连,所说的环线安装有转换装置(29、36),其根据一个命令允许支撑盘在通路(4)上向前移动或者避免带有筒子或纱管的支撑盘在所说的环线上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移动自动络筒机的筒子和纱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筒子或纱管的识别工位(31)被设置在卸载环线(25)的通路上并在转换机构(29、26)的前面,该转换机构能够使带有筒子或纱管的支撑盘沿通路(4)向前移动,或者朝包括转换开关(30)的通路(22)返回。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移动自动络筒机的筒子和纱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识别工位(31)包括纱批识别工位(32),该纱批为每个支撑盘携带的筒子上的纱批,该识别是通过识别支撑盘(P)自身进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2的移动自动络筒机的筒子和纱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识别工位(31)包括一个筒子传感工位(33)用以识别带有筒子的将被再循环至生头工位(12)的支撑盘,还包括一个筒子传感工位(34)用以识别带有由装置(17)进行清洁的脏的纱管的支撑盘,因而将它们与带有干净筒子的支撑盘区别开。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一个或多个的移动自动络筒机筒子和纱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识别工位(31)与络筒机控制装置(35)相连,其根据来自所说的识别工位的一个一个支撑盘接收到的识别信号,命令转换机构(36)根据情况确定各个支撑盘的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移动自动络筒机的筒子和纱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选择工位(40)和附加选择工位(41)以编码记录的方式识别支撑盘(P)并将所说的识别信号传给控制装置(35),其中根据工位(31)的信息由所说的工位(40、41)的转换装置来确定支撑盘(P)的转移方向,该支撑盘(P)分别带有将在通路(15)上再循环的筒子以及在通路(18)上的剩余纱线弄脏的纱管。
CN99107734A 1998-03-31 1999-03-31 用于移动自动络筒机的筒子和纱管的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1213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000684A/98 1998-03-31
IT000684A/1998 1998-03-31
IT98MI000684A IT1298984B1 (it) 1998-03-31 1998-03-31 Sistema perfezionato di movimentazione delle spole e dei tubetti per le roccatrici automatich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3581A true CN1233581A (zh) 1999-11-03
CN1121343C CN1121343C (zh) 2003-09-17

Family

ID=11379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7734A Expired - Lifetime CN1121343C (zh) 1998-03-31 1999-03-31 用于移动自动络筒机的筒子和纱管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098914A (zh)
EP (1) EP0947459B1 (zh)
CN (1) CN1121343C (zh)
DE (1) DE69902304T2 (zh)
ES (1) ES2180252T3 (zh)
IT (1) IT1298984B1 (zh)
PT (1) PT947459E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0920B (zh) * 2009-04-02 2012-07-25 山东澳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络筒机上纱设备
CN103508161A (zh) * 2013-09-22 2014-01-15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络筒机管纱输送装置
CN103774300A (zh) * 2014-01-13 2014-05-07 青岛天一红旗软控科技有限公司 粗细联合智能粗纱机控制系统
CN106064763A (zh) * 2015-04-21 2016-11-0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单元、具备其的纱线卷绕装置及供纱管供给方法
CN106315140A (zh) * 2016-10-21 2017-01-11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络筒机管纱处理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CN108217303A (zh) * 2016-10-18 2018-06-2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托盘输送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纱线卷绕设备、纱线卷绕系统、及纱线卷绕系统的起动方法
CN108483130A (zh) * 2018-02-12 2018-09-04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络纱输送带、输送设备及输送方法
CN108529337A (zh) * 2018-05-15 2018-09-14 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投纱设备的输送系统
CN108689242A (zh) * 2017-04-06 2018-10-23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用于纺纱线的设备及纺纱线的工作方法
CN110386506A (zh) * 2019-07-19 2019-10-29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系统及输送方法
CN110498296A (zh) * 2018-05-17 2019-11-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纱库式自动络筒机的管纱托盘输送通道
CN111039075A (zh) * 2018-10-11 2020-04-2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设备
CN111646295A (zh) * 2019-03-04 2020-09-11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络筒机管纱输送线的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及输送线
CN111646294A (zh) * 2019-03-04 2020-09-11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用的多品种管纱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59585A (ja) * 2018-10-11 2020-04-1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設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536068A0 (es) * 1983-09-20 1985-11-01 Murata Machinery Ltd Sistema para el tratamiento y transporte de bobinas en una maquina devanadora
JPS6397583A (ja) * 1986-10-14 1988-04-28 Murata Mach Ltd ボビン搬送システム
US4845937A (en) * 1987-05-09 1989-07-1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Bobbin transfer system
DE4011619C1 (zh) * 1990-04-10 1991-05-23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7333 Ebersbach, De
JPH058944A (ja) * 1991-06-29 1993-01-19 Murata Mach Ltd 自動ワインダーの管糸供給システム
DE4142621A1 (de) * 1991-12-21 1993-06-24 Schlafhorst & Co W Speichereinrichtung einer spulmaschine fuer voneinander unabhaengige caddy's
DE4209219B4 (de) * 1992-03-21 2005-08-04 Saurer Gmbh & Co. Kg Spulmaschine mit einem geschlossenen Transportsystem für Spulentransportteller
DE4213122A1 (de) * 1992-04-21 1993-10-28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Hängewagen-Schienensystem
IT1292281B1 (it) * 1996-04-26 1999-01-29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Dispositivo per trasferire bobine di filatori.
EP0866016A3 (en) * 1997-03-21 2000-04-05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Tray transfer system and tray storage apparatus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0920B (zh) * 2009-04-02 2012-07-25 山东澳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络筒机上纱设备
CN103508161A (zh) * 2013-09-22 2014-01-15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络筒机管纱输送装置
CN103774300A (zh) * 2014-01-13 2014-05-07 青岛天一红旗软控科技有限公司 粗细联合智能粗纱机控制系统
CN103774300B (zh) * 2014-01-13 2016-05-11 青岛天一红旗软控科技有限公司 粗细联合智能粗纱机控制系统
CN106064763A (zh) * 2015-04-21 2016-11-0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单元、具备其的纱线卷绕装置及供纱管供给方法
CN108217303A (zh) * 2016-10-18 2018-06-2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托盘输送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纱线卷绕设备、纱线卷绕系统、及纱线卷绕系统的起动方法
CN106315140A (zh) * 2016-10-21 2017-01-11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络筒机管纱处理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CN106315140B (zh) * 2016-10-21 2023-08-11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自动络筒机管纱处理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CN108689242B (zh) * 2017-04-06 2021-10-01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用于纺纱线的设备及纺纱线的工作方法
CN108689242A (zh) * 2017-04-06 2018-10-23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用于纺纱线的设备及纺纱线的工作方法
CN108483130A (zh) * 2018-02-12 2018-09-04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络纱输送带、输送设备及输送方法
CN108529337A (zh) * 2018-05-15 2018-09-14 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投纱设备的输送系统
CN108529337B (zh) * 2018-05-15 2024-01-09 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投纱设备的输送系统
CN110498296A (zh) * 2018-05-17 2019-11-26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纱库式自动络筒机的管纱托盘输送通道
CN111039075A (zh) * 2018-10-11 2020-04-2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设备
CN111039075B (zh) * 2018-10-11 2022-09-02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处理装置、纱线卷绕设备及筒管处理方法
CN111646295A (zh) * 2019-03-04 2020-09-11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络筒机管纱输送线的多品种管纱处理装置及输送线
CN111646294A (zh) * 2019-03-04 2020-09-11 铜陵松宝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络筒机用的多品种管纱控制方法
CN110386506A (zh) * 2019-07-19 2019-10-29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系统及输送方法
CN110386506B (zh) * 2019-07-19 2023-12-19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系统及输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902304T2 (de) 2003-03-06
US6098914A (en) 2000-08-08
IT1298984B1 (it) 2000-02-07
EP0947459A3 (en) 1999-11-17
DE69902304D1 (de) 2002-09-05
EP0947459A2 (en) 1999-10-06
ITMI980684A1 (it) 1999-10-01
EP0947459B1 (en) 2002-07-31
PT947459E (pt) 2002-12-31
ES2180252T3 (es) 2003-02-01
CN1121343C (zh) 2003-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43C (zh) 用于移动自动络筒机的筒子和纱管的装置
US589493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bank notes
CH660380A5 (de) Spulen-anlieferungsvorrichtung mit einer eine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garnhaspel verbindenden transporteinrichtung.
US5992009A (en)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omponent conveying systems and load/unload devices
US5715669A (en) Bobbin transporting system for roving and spinning machines with apparatus to exchange bobbins of differing pitches
EP0767129A2 (en) Bobbin supply system
JPH0259108B2 (zh)
US3913853A (en)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US6014592A (en) Cheese-producing textile machine
US4646981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simultaneous throwing of several textile threads delivered continuously
US4638956A (en) Textile machine for producing cross-wound bobbins
ITMI950025A1 (it) Sistema di distribuzione e movimentazione delle spole alle stazioni di raccatura di una raccatrice automatica
US4913373A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n automatic winder in changing yarn lot
US5423493A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utomatic bobbin-winding machine during batch changing operations
US5544829A (en) Pallet transport system for a cheese-producing textile machine
US20010004999A1 (en) Interface in the transport system of a textile machine producing cross-wound bobbins
EP0721911A1 (en) Device for automatic spool handling on an automatic coning machine
EP0721909A1 (en) Device for controlled positioning of spools in a coning station of an automatic coning machine
CN111017649B (zh) 纺织机械的卷绕设备
CN1288853A (zh) 自动络纱机
JPH08169537A (ja) 空ボビン返却用コンベア
US5452571A (en) Winder-to-double twister connecting system
US5170955A (en) Textile winding machine having an operator accommodating package readying assembly
CN117120357A (zh) 用于自动卷绕机的纺纱管纱和筒管输送系统
EP0866016A2 (en) Tray transfer system and tray storage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