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5359C - 印版插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版插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25359C CN1225359C CN03154846.6A CN03154846A CN1225359C CN 1225359 C CN1225359 C CN 1225359C CN 03154846 A CN03154846 A CN 03154846A CN 1225359 C CN1225359 C CN 122535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e
- new
- loader
- bar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7/00—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 B41F27/12—Devices for attaching printing elements or formes to supports for attaching flexible printing formes
- B41F27/1206—Feeding to or removing from the forme cylinder
Landscapes
- Supply, Installation And Extraction Of Printed Sheets Or Plate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一种印版插入装置,其包括装载器、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支撑板、摆动辊、汽缸、轴和杆。装载器保持沿着横向方向插入的新印版,并把新印版供给到印版滚筒。第一调节件调节插入到装载器中的新印版的一个侧边的位置。第二调节件调节插入到装载器中的新印版的另一个侧边的位置,从而与第一调节件协作把新印版沿着宽度方向定位。支撑板、摆动辊、汽缸、轴和杆沿着大致垂直于印版表面的方向移动插入到装载器中的新印版,从而把新印版供给到第一和第二调节件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新版插入到印刷机的印版滚筒中的印版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公开号No.2001-80041中公开了一个这种类型的印版插入装置。在此参考文献中公开的印版插入装置具有用于保持将被供给到印版滚筒的新印版的印版保持装置,和用于定位从印版保持装置供给的新印版并将其导引到印版滚筒的导引装置。在传统的印版插入装置中,在印版保持装置通过摆动运动移动到可以把新的印版供给到印版滚筒的印版供给位置之后,导引装置通过摆动运动移动到导引位置,新的印版通过导引装置被供给到印版滚筒。
在上述传统的印版插入装置中,用于在新印版被插入到印版滚筒中之前对其进行定位的导引装置是与印版保持装置单独提供的,导引装置设置在印版保持装置和印版滚筒之间。当把新印版安装到印版滚筒上时,必须通过分别驱动导引装置和印版保持装置把新印版固定在印版插入位置。因此,作为驱动源的汽缸之类的数量增加了。这就增大了制造成本,并影响了整个装置尺寸的减小。
当印版变大时,印刷单元中的印版滚筒的直径并不随着印版尺寸增大成比例地增大,上墨器件等的轮廓形状也不会增大。因此,印刷单元本身的轮廓形状也不会增加。因此,在传统的印版插入装置中,当印版变大时,用于安装导引器件的空间就变短了,因而无法应付印版尺寸的增大。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就在于提供一种尺寸减小的印版插入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就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应对印版尺寸增大的印版插入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印版插入装置,其包括用于保持沿横向插入的新印版并把新印版供给到印版滚筒的装载器,用于调节插入到装载器中的新印版的一个侧边的位置的第一调节件,用于调节插入到装载器中的新印版的另一个侧边的位置以便与第一调节件协作沿宽度方向定位新印版的第二调节件,和第一移动装置,其用于把插入到装载器中的新印版沿着垂直于印版表面的方向移动从而把新印版容纳在第一和第二调节件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双面印刷机的印版更换装置的示意性构造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印版更换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印版更换装置中的上部印版更换装置的示意性构造视图;
图4是形成图3中所示的上部印版更换装置的上部装载器的展开的主视图;
图5A是图3中所示的上部装载器的示意性构造视图,图5B和5C分别是第一和第二上部调节件的视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上部装载器的远端部分的放大的视图;
图7A是图3中的部分IV的放大视图,用于解释上部装载器的印版供给操作,图7B是用于详细解释第二旧印版推出机构的视图;
图8是图3中的部分VIII的放大视图;
图9是从图3中的箭头IX方向看去的视图;
图10A至10E是在图1中的印版更换装置的印版去除和印版供给期间装载器状态的视图;
图11是显示图1中所示的印版更换装置的下部印版更换器件的示意性构造视图;
图12是从图11的箭头XII方向看去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3是从图12的箭头XIII方向看去的视图;
图14是图11中所示的下部装载器的示意性构造视图;
图15是图11中所示的下部装载器的展开的主视图;
图16是图14中的部分XVI的展开视图,用于解释下部印版更换装置的印版去除操作;
图17是图14中部分XVI的放大视图,用于解释了下部印版更换装置的印版供给操作;
图18是图14中部分XVIII的放大了的视图;
图19是显示图1中所示的上部印版更换装置的印版去除路线和印版供给路线的视图;
图20是图1中所示的下部印版更换装置的印版去除路线和印版供给路线的视图;
图21A和21B是示出了把图8中所示的新印版的杆和弯曲部分分离开的另一种方法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1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印版更换装置。在此实施例中,将描述把印版更换装置用于双面印刷机的情况。
参照图1和2,用于在印刷产品的正面印刷的上部印刷部件5A和用于在印刷产品的反面印刷的下部印刷部件5B,设置在印刷单元1的一对相对的框架3和4之中。上部印刷部件5A具有带有用于安装印版的外表面的上部印版滚筒6A,和用于与上部印版滚筒6A相对接触的上部胶印滚筒7A。下部的印刷部件5B具有带有用于安装印版的外表面的下部印版滚筒6B,和用于与下部印版滚筒6B相对接触的下部胶印滚筒7B。胶印滚筒7A和7B被排列成相互相对接触的方式,印刷目标物体,例如一个卷筒纸(web)通过它们之间。
当墨水和润版水(dampening water)被分别从墨水供给装置(未示出)和润版装置(未示出)供给到印版滚筒6A和6B上时,对应于安装在印版滚筒6A和6B上的印版的图案的墨水部分就被分别传递到胶印滚筒7A和7B上。当印刷目标物体经过胶印滚筒7A和7B之间时,图案就被印刷到了其两面。
上部印刷部件5A还具有上部印版更换装置17,用于把安装在上部印版滚筒6A上的旧印版去除,并把新印版供给到上部印版滚筒6A。下部印刷部件5B还具有下部印版更换装置217,用于去除安装在下部印版滚筒6B上的旧印版,并把新印版供给到下部印版滚筒6B。
<上部印版更换装置>
上部印版更换装置17是由固定到框架3和4上的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30,和用于导引从上部印版滚筒6A上移除到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30的旧印版并把新版供给到上部印版滚筒6A的上部装载器20构成。
如图1所示,上部装载器20是由一对外部框架22和23支撑(图2),从而使其可以在大致垂直于卷筒纸的传送方向(箭头A-B的方向)的等待位置(图1中实线所指示的位置)和其倾斜于等待位置以便其下端移动靠近上部印版滚筒6A的外表面的印版供给位置(图1中的点划线所指示的位置)之间摆动,从而使得装载器20中的新版可以被供给到上部印版滚筒6A。外部框架22和23被竖直地置于一对彼此相对的基座24上。
沿着箭头A-B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25分别被固定在框架3和4上,基座24被支撑在导轨25上以便可以沿着箭头A-B的方向移动。基座24通过固定到框架4上并沿着箭头A-B方向延伸的无杆第一汽缸26沿着箭头A-B方向移动。
当基座24移动时,上部装载器20能够在印刷单元1和相邻的印刷单元2之间的工作空间21中,笔直地从图1中实线所指示的等待位置向着由双点划线所指示的撤出位置移动。在空间21之下,设置有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左右框架3和4上的台阶27。
<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
如图3中所示,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30具有固定在框架3和4之间的扁平的去除印版导引板40。去除印版导引板40由下部倾斜部分41和与倾斜部分41连续的上部竖直部分42构成。倾斜部分41的倾斜角大致等于当上部装载器20处于印版供给位置时的倾斜角,其下端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外表面相对接触。竖直部分42沿着印刷单元1的前表面大致竖直。
在框架3和4之间延伸且当从上方看去具有U字形形状的导杆43被固定在倾斜部分41上。导引杆43具有许多距倾斜部分41的表面有一间隙的可转动的导辊44。一对可拆卸的防护件45(只示出了一个)被固定在外部框架22和23上,以便在去除印版导引板40的竖直部分42的水平方向上相对两端。
在此构造中,从上部印版滚筒6A去除的旧印版10在导辊44和去除印版导引板40的竖直部分42之间被导引向上运动,随后被竖直部分42和去除防护件45导引,以便被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30回收。被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30回收的旧印版10沿着图3中的箭头B的方向被去除。
<第一旧印版引出机构>
如图8所示,去除印版导向部分40的上部竖直部分42具有第一旧印版引出机构50。第一旧印版引出机构50大致由一对作为驱动源的无杆第二汽缸51(图9),和用于与从上部印版滚筒6A上去除的旧版10的尾边10b的弯曲部分相接合的钩状件52构成。
如图9所示,汽缸5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分别被固定到框架3和4(仅示出一个)上,活动件53在其上作垂直运动。在框架3和4之间延伸的连接件54由导杆56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撑,所述导杆56通过支架55分别固定到汽缸51上。当活动件53移动时,通过从活动件53向上站立的连接件57,连接件54与之一体地运动。
支撑件58被连接到连接件54上,钩状件52的近端由从支撑件58向上站立的轴59枢轴支撑。如图8所示,钩状件52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在竖直部分42和可去除防护件45之间,从竖直部分42的槽口60向前运动。从支撑件58向上站立的止动销61,与在竖直部分42和活动防护件45之间向前运动的钩状件52相接合,从而保持其向前的状态。
在此构造中,当去除的旧印版被导引到竖直部分42和活动防护件45之间时,尾边10b的弯曲部分就与钩状件52邻接。此时,钩状件52克服其自重绕轴59枢转,从而暂时从竖直部分42和活动防护件45之间撤出。当旧印版10继续向上运动时,钩状件52和尾边10b的弯曲部分就相互脱离,钩状件52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再次向前移动到竖直部分42和活动防护件45之间。
在此状态下,当汽缸51的活动件53向上移动时,钩状件52也向上移动。当钩状件52向上移动时,它就与旧印版10的尾边10b的弯曲部分的下表面相接合,从而把旧印版10向上拉。根据此实施例,钩状件52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到竖直部分42和活动防护件45之间。因此,无需驱动源来使钩状件52运动,结果结构得到简化和尺寸减小。
<上部装载器>
如图4所示,上部装载器20具有一对彼此相对的间隙大于新印版11宽度的内部框架71和72。如图5A所示,内部框架72具有沿着其纵向方向形成的狭缝形状的狭长孔(狭缝)73,从而使得新印版11可以从上述上部装载器20的表面插入。如图4所示,扁平板状的第一调节件74被固定在内部框架71的内部,以便平行于内部框架71。从狭缝73插入的新印版11的一个侧边与第一调节件74相邻接。
与第一调节件74相对的扁平板状的第二调节件75设置在框架72的内部。在狭缝73的旁边,第二调节件75小于第一调节件74,如图5B和5C所示,从而使得它不会规制从狭缝73插入的新印版11的插入。更详细的说,第一调节件74具有与狭缝73相重叠的形状,从而使得当印版插入时,新印版11的一个侧边与第一调节件74相邻接。第二调节件75比第一调节件74小一个相当于狭缝73宽度的尺寸,从而使得当插入印版时,新印版11的一个侧边不与第二调节件75相邻接。
第二调节件75由内部框架72支撑,以便可沿着接近和远离第一调节件74的方向移动。第二调节件75通过固定于内侧框架72上的第三汽缸77(图4)从起始位置向着第一调节件74略微移动(图4中的箭头C的方向)。第一和第二调节件74和75中的每一个都被分成上部和下部调节件,图4中只显示了其中的一部分。
在此构造中,从狭缝73插入的新印版11的一个侧边与第一调节件74相邻接,并在摆动机构(将在后面描述)的作用下,沿着与朝向新印版11表面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并被松散地容纳在在两个调节件74和75之间形成的印版容纳部分78之中。然后,汽缸77推动第二调节件75朝着第一调节件74移动,从而使得调节件74和75在宽度方向上对新印版进行定位。
换种方式,可以通过使第二调节件75的内侧面,也就是与新印版11的另一个侧边相邻接的第二调节件75的表面逐渐变细对新印版11进行定位。在此情况下,第二调节件75无需移动。如果仅仅通过摆动机构的操作新印版11能够被容纳在两个调节件74和75之间,可以把两个调节件74和75之间的间隙设置为等于新印版11宽度方向的长度。在此情况下,第二调节件75无需移动,或者说第二调节件75的内侧面无需成锥形。
<上部摆动机构>
轴81在内部框架71和72的上端之间水平延伸,如图4所示。一对薄的狭长的矩形支撑板82具有由轴81枢轴支撑的上端,和延伸到上部装载器20的下端附近的下端。如图5A所示,支撑板82具有许多与从狭缝73插入并与杆108支撑的新印版11保持接触的摆动辊83。
如图4所示,一对第四汽缸85被固定在内部框架71和72的内部。每个杠杆86的一端枢轴安装在相应第四汽缸85的缸杆的端部,如图5A所示。每个杠杆86的另一端被固定到可转动地支撑在内部框架71和72之间的轴87上。这样,轴87随着所述汽缸85的杆的向前或向后运动沿着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
一对杠杆88的最近端被固定到轴87上,狭缝89形成在杠杆88的枢转部分上。在内部框架71和72之间延伸的轴90,通过轴承被可转动地支撑在狭缝89之间。多个杠杆91中的每一个的一端都被固定到轴90上,每个杠杆9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着一个对应的压辊92。支撑板82的下端通过板93被固定到轴90上。
在此构造中,当所述汽缸85的杆向后运动时,图6中的轴87就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结果杠杆88以轴87为中心与轴87一起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杠杆88枢转时,图5A中支撑板8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结果摆动辊83也沿着箭头E的方向运动。这样,新印版11被作为摆动机构(件)的辊83支撑,并被容纳在两个调节件74和75之间,如以上所描述。
当支撑板82的下端沿着箭头E的方向运动时,杠杆91通过轴90沿着箭头E的方向运动。因此,压辊92沿着箭头E的方向压迫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从而使新印版11相对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印版夹持器8A定位。
<新印版支撑机构>
一对无杆第五汽缸100被固定在内部框架71和72内部,如图4所示。第五汽缸100驱动活动件101沿垂直方向运动。在内部框架71和72之间延伸的活动杆102的两端通过连接件101a被连接到活动件101上。当活动件101运动时,活动杆102由于受到一对导引杆103的导引而整体地向上运动。
一对基座105被固定到活动杆102上,且相互之间相隔预定的距离,具有倒L型横截面的压迫部分105a被固定在基座105上,如图8所示。支撑件107分别被在基座105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轴106可转动地支撑,在内部框架71和72之间沿水平方向连续延伸的一对杆108被固定在支撑件107上,如图4所示。
如图8所示,用于与支撑件107相接合的止动销109分别从基座105上站立。止动销109通过它们的重量调节各个支撑件107的向下转动,从而使支撑件107被保持在大致水平的状态,即处于已经向前移动到印版接纳部分78中的状态。方环形的锁定件111在杆112上垂直地延伸,而所述杆112在内部框架71和72之间水平延伸,以便与支撑件107相对应,如图4所示。
在此构造中,当汽缸100的活动件101向下移动且支撑件107也向下运动时,由杆108支撑的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与上部印版滚筒6A和印版保持辊135相邻接。然后,当支撑件107邻接锁定件111的上端并进一步向下运动时,它们就克服自重以轴106为中心作逆时针枢转,如图8所示。
支撑件107以轴106为中心作逆时针枢轴,从而使得新印版11与杆108相互脱离接合。换种方式,如图21A和21B所示,支撑件107可以沿顺时针方向枢转使新印版11和杆108脱离接合。在此情况下,轴106可以被设置得比支撑件107更接近于新印版11。
因此,杆108从印版接纳部分78中撤回,杆108和新印版11的尾边11b的弯曲部分之间就相互脱离接合。然后,压迫部分105a就压迫新印版11的尾边11b,从而导引边11a可以插入到上部印版滚筒6A中。以这种方式,当杆108和新印版11要相互脱离接合时,就无需用于转动杆108的驱动机构。这样,结构可以得到简化。
导引杆120被水平连接到靠近具有狭缝73的内部框架72的外部框架23的上端,如图4所示。导引杆120设置在略高于杆108的位置上。因此,当新印版11要被从狭缝73插入到上部装载器20中时,就如以后所要描述的那样,新印版11的尾边11b的弯曲部分被暂时放在导引杆120上,从而使尾边11b的弯曲部分被杆108平稳而可靠地导引和支撑。
<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
如图4所示,第六汽缸130被固定在内部框架71和72内。每个杠杆131的一端被可枢轴安装在对应的汽缸130的杆端,如图6所示。杠杆131被从内部框架71和72向上站立的轴132可转动地支撑。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133被连接到一个杠杆131的另一端以及另一个杠杆131的另一端。
在此构造中,当汽缸130的杆向后运动时,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133围绕作为枢转中心的轴132沿着箭头E的方向枢转,如图6中的实线所指示,从而使新印版11可以被插入到上部印版滚筒6A中。当汽缸130的杆向前运动时,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133就以轴132为枢转中心沿着箭头F的方向枢转,从而使得旧印版10可以被从上部印版滚筒6A中去除。
印版保持辊135通过汽缸(未示出)移动接近和远离上部滚筒6A。在印版供给过程中,当印版保持辊135与上部印版辊6A的外表面相对接触时,它就把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和尾边11b的弯曲部分插入到上部印版滚筒6A的印版夹持器8A中,并压迫新印版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外表面保持紧密接触。
<第二旧版引出机构>
如图4所示,第七汽缸140被固定在内部框架71和72的外部。如图7B所示,每个杠杆141的一端都被枢轴安装在对应汽缸140的杆端,对应杠杆142的一端被可枢转的安装在杠杆141的另一端。杠杆142的另一端被轴向地安装在一个对应的轴143上,所述轴143被枢轴支撑在内部框架71和72上。在内部框架71和72之间延伸的第二旧印版引出杠杆144的最近端被沿轴向安装在轴143上。
在此构造中,当汽缸140的杆向前运动时,图7B中的轴143通过杠杆141和14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随着轴143的枢转,第二旧印版引出杠杆144的摆动端144a,沿着箭头F的方向从由实线所指示的位置向着由点划线所指示的位置运动。这样,第二旧印版引出杠杆144的摆动端144a就与旧印版10的导引边10a相接合,旧印版10的导引边10a的弯曲部分被强行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印版夹8A抽出。
如图4所示,具有枢轴支撑汽缸端的第八汽缸150被固定在内部框架71和72内部。每个杠杆151的一端被枢轴安装在对应的汽缸150的杆端,如图7A所示。杠杆151分别被内部框架71和72轴向支撑,以便绕作为枢转中心的轴152枢转,在内部框架71和72之间延伸的导杆153,在一个杠杆151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杠杆151的另一端之间水平延伸,如图4所示。导杆153可转动地支撑着许多支点辊155。
在此构造中,当汽缸150的杆向前运动时,杠杆151以轴152作为枢转中心作顺时针转动。随着杠杆151的转动,支点辊155沿着图7A中的箭头E的方向从实线所指示的位置向着由双点划线所指示的位置运动。随着支点辊155的运动,它们把从上部印版辊6A去除的旧印版10向着上部印版辊6A压迫。这样,通过以上描述的第二印版引出杠杆144,利用支点辊155作为支点,旧印版10可以被可靠地去除。
如图5A所示,三个去除印版导引板161、162和163被固定在上部装载器20的下端,顺序位于内部框架71和72之间。去除印版导引板161与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133相对,而去除印版导引板162和163与固定在框架3和4上的去除印版导引板40的倾斜部分41相对。在此构造中,从上部印版滚筒6A上去除的旧印版10通过去除印版导引板161和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133之间,并被导引到去除印版导引板162和163以及去除印版导引板40的倾斜部分41之间。
<上部装载器的摆动>
上部装载器20通过支撑轴170被外部框架22和23可摆动地支撑,如图3所示。具有杆172的一对第九汽缸171的汽缸端被可转动的支撑在外部框架22和23内侧,如图4所示。杆172的杆端分别被可转动地安装在内部框架71和72上。
在此构造中,当汽缸171的杆172向前运动时,上部装载器20倾斜,其下端被定位在靠近上部印版滚筒6A的外表面的印版供给位置,如图3所示。当汽缸171的杆172向后运动时,上部装载器20变成垂直状态,并被定位于等待位置。
<上部印版滚筒的印版更换过程>
首先,上部印版装载器20从撤回位置移动到等待位置,如图10A所示。更详细的说,由于汽缸26(图2)致动,上部装载器20沿着箭头A的方向从图1中双点划线所指示的撤回位置移动到由实线所指示的等待位置,从而靠近印刷单元1。
在处于等待位置的上部装载器20中,新印版11的尾边11b的弯曲部分被导引杆120所捕获,新印版11沿着箭头C的方向运动,从而使之通过内部框架72的狭缝73插入上部装载器20。随后,新印版11的尾边11b的弯曲部分被从导引杆120传递到杆108(图4),结果使得新印版11因其自身重量而被垂直吊起,并被杆108支撑。
然后,汽缸171的杆172向前运动,上部装载器20因此而倾斜,并被定位在印版供给位置,如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在此状态下,上部和下部的胶印滚筒7A和7B相互脱离,处于印刷单元2的驱动机构和折叠机(未示出)的驱动机构之间的离合器(未示出)脱开连接。随后,印刷机的驱动器被驱动,结果上部和下部印版滚筒6A和6B就沿着向前的方向转动几乎一整圈(图10B中的顺时针方向),如图10B所示。
此时,位于印刷单元1和折叠机之间的卷筒纸15松弛,松弛的量大致对应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圆周长度。一个汽缸(未示出)被致动而使张紧辊16向下运动,从而使松弛得到消除。随后,汽缸130(图7A)的杆向前运动,结果使得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133沿着箭头F的方向运动,以便被定位在印版去除位置。印版保持辊135然后开始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外表面相对接触。
随后,印版夹8A的卷绕杆转动,旧印版10的尾边10b与上部印版滚筒6A脱离接合,并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外表面弹出。然后,当上部印版滚筒6A沿相反方向转动时(图7A中的逆时针方向),旧版10的尾边10b就穿过去除印版导引版161和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版133之间,并被导引到去除印版导引板162和163以及去除印版导引板40的倾斜部分41之间。图19显示了此状态下的印版去除路线X。
以这种方式,由于用于导引从上部印版滚筒6A和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133去除的旧印版10的去除印版导引板161被设置在上部装载器20的远端,而所述上部装载器20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外表面相对接触,旧印版10通过上部装载器20被可靠地导引到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30。随后,上部印版滚筒6A沿着反方向转动(图7A中的逆时针方向),旧印版10的尾边10b因而被导引到去除印版导引板40的竖直部分42和活动防护件45之间,如图8所示。
此时,旧印版10的弯曲部分与钩状件52相邻接,钩状件52暂时从去除印版导引板40的竖直部分42和活动防护件45之间撤回。随后,当此邻接状态随着尾边10b的弯曲部分通过而被释放时,钩状件52再次在自重的作用下从印版去除路径向前运动。当钩状件52复位时,伴随着上部印版滚筒6A的转动运动的印版去除动作同时被完全停止(旧印版10向上运动),尾边10b的弯曲部分的底面就与钩状件52相接合。
同时,如图7A所示,印版保持辊135与上部印版滚筒6A脱离,汽缸150的杆向前运动,结果使得支点辊155沿着箭头E的方向运动,从而把从上部印版滚筒6A去除的旧印版10的尾边10b压向上部印版滚筒6A。
随后,汽缸140的杆向前运动,结果第二旧印版引出杠杆144就沿着箭头F的方向运动,从而把旧印版10的导引边10a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印版夹持器8A上去除。然后,汽缸51的活动件53(图9)向上运动,钩状件52因此把旧印版10向上拉动。
以这种方式,受到支点辊155压迫的旧印版10的导引边10a被第二旧印版引出杠杆144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印版夹持器8A处引出,此后旧印版10的尾边10b被钩状件52向上拉动。因此,旧印版10会被从上部印版滚筒6A上可靠地去除。去除的旧印版10得到回收,并被保存在位于框架3和4侧面的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30之中。当下一次印版供给操作结束时,回收到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30之中的旧印版10被操作者拿走,这将在以后描述。
<印版供给操作>
在汽缸(未示出)的致动下,印版保持辊135开始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外表面相对接触,如图6所示。随后,汽缸130的杆向后运动,结果使得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133沿着箭头E的方向运动,并被定位在印版供给位置。随后,汽缸85的杆向后运动,为了促进,在两个调节件74和75之间,从狭缝73插入的新印版11被挂在杆108上,且其一个侧边与第一调节件74相接触。
由于所述汽缸85的杆向后运动,支撑板82就以轴81为枢转中心绕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5A所示。然后,摆动辊83也沿着图5A中的箭头E的方向运动,与摆动辊83接触的新印版11就被容纳在两个调节件74和75之间。此时,当支撑板82的下端沿着箭头E的方向运动时,杠杆91就通过轴90沿着箭头E的方向运动。因此,压辊92就沿着箭头E的方向压迫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从而使之对应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印版夹持器8A定位。
同时,汽缸77(图4)被驱动而使第二调节件75朝着第一调节件74运动,结果两个调节件74和75沿着宽度方向对新印版11进行定位。以这种方式,由于用于在新印版11插入到上部印版滚筒6A中之前对其进行定位的机构被设置在上部装载器20之中,所以无需安装用于把新印版11导引到上部装载器20和上部印版滚筒6A之间的导引单元,这不同于现有技术。结果,不仅装置可以被小型化,也解决了印版尺寸增大的问题。
汽缸100(图8)的活动件101向下运动,支撑件107因而向下运动。然后,由杆108所支撑的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就与上部印版滚筒6A和印版保持辊135相邻接,结果使得新印版11的向下运动被停止。此后,支撑件107就与锁定件111的上端相邻接。当支撑件107继续向下运动时,它们就以轴106为中心作逆时针转动,杆108就从印版容纳部分78中撤回。随后,尾边11b受到压迫部分105a的挤压,从而使导引边11a可以被插入到上部印版滚筒6A的印版夹持器8A中。
在此状态下,当上部印版滚筒6A沿着图6中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转动时,与上部印版滚筒6A和印版保持辊135相邻接的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就被印版保持辊135插入到印版夹持器8A中。上部印版滚筒6A转动了几乎一整圈,印版11的尾边11b因而被插入到了印版夹持器8A中。当夹持器8A的卷绕杆随后被转动时,新印版11就被安装在了上部印版滚筒6A的外表面上。图19显示了这种情况下的印版供给路线Y。
当新印版11的安装结束时,汽缸171的杆172(图3)向后运动,结果上部装载器20被置于竖直的状态并被定位于等待位置。随后,汽缸26(图2)被致动,从而把上部装载器20与印刷单元1分离并将其定位到等待位置,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指示。图10E显示了这种状态。此后,处于印刷单元2的驱动机构和折叠机(未示出)的驱动机构之间的离合器被连接起来,如图10E所示,以便驱动印刷机的驱动器。随后,张紧辊16向上运动,操作者沿着箭头B的方向拉动回收在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30中的旧印版10,以便把它从工作空间21中引出。
以这种方式,由于旧印版10被回收在设置在框架3和4上的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分30中,在上部装载器20中就不必设置用于回收旧印版10的单元,上部装载器20在纸张传递方向(箭头A-B方向)上就可以被小型化。由于上部装载器20被移向撤回位置,被固定在框架3和4上的上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30的工作空间变大了,旧印版10因而会方便的从上部印版装载器20上去除。
由于上部装载器20本身可以被小型化并做得重量很轻,用于使上部装载器20摆动和移动的汽缸171和26可以得到小型化,从而使得装置尺寸减小。
<下部印版更换装置>
如图1所示,下部印版更换装置217由固定在框架3和4上的下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30,和用于把从下部印版滚筒6B去除的旧印版导引到下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30并把新印版供给到下部印版滚筒6B上的下部装载器220构成。
下部装载器220由一对外部框架222和223支撑,从而使其可以在等待位置(图1中实线所指示的位置)和印版供给位置(图1中的点划线所指示的位置)之间摆动,在所述等待位置上下部装载器220大致垂直于卷筒纸的传输方向(箭头A-B的方向),而在所述印版供给位置上下部装载器220与等待位置之间处于倾斜状态且其上端靠近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在印版供给位置,下部装载器220中的新印版可以被供给到下部印版滚筒6B中。
如图2所示,外部框架222和223彼此相对笔直站立在一对基座224上。沿着箭头A-B方向,即印刷单元1和印刷单元2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导轨225(图1),被分别固定在框架3和4上,基座224被支撑在导轨225上从而可以沿箭头A-B方向移动。基座224可以被固定在框架3上的无杆第十汽缸226沿着箭头A-B的方向移动。
随着基座224的移动,下部装载器220也可以通过形成在印刷单元1和2之间的工作空间221分别在由图1中的实线和双点划线所指示的等待位置和撤回位置之间运动。在工作空间221之下,台阶227通过支撑件(未示出)被水平固定到框架3和4上。
<下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
如图11所示,下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30具有固定在框架3和4上并大致垂直于印刷单元的前面设置的平板型的去除印版导引板231。去除印版导引板231的上端被弯曲,结果使得其上端接近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一对可去除防护件232(只示出了一个)被固定在外部框架222和223上,其两端沿着去除印版导引板231的水平方向相对。
在此构造中,从下部印版滚筒6B去除的旧印版10被在去除印版导引板231和可去除防护件232之间向下导引。回收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10中的旧印版10沿着由图11中的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被去除。
<第一旧印版引出机构>
如图12所示,第一印版引出机构240设置在去除印版导引板231和可去除防护件232之下,以便在去除过程中把旧印版10的导引边10a从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夹持器8B引出。
如图13所示,基座242固定在从框架4凸出的两个支柱241上,第十一汽缸243的汽缸端被枢轴安装在底板242上。汽缸243的杆244被枢轴安装在弯曲的摆动件245上,如图12所示。摆动件245的最近端被可以轴246为中心摆动的底板242支撑。钩状件247通过轴248被枢轴支撑在摆动件245的摆动端上。
在图12中,钩状件247被绕在轴248上并可以沿逆时针转动的螺旋扭簧249(图13)偏压,其枢轴转动被从底板242上凸出的止动销250止动。在此构造中,在汽缸243的杆244已经向后运动的初始状态下,图12中的钩状件247通过止动销250与螺旋扭簧249之间的配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如图12中所实线所指示的那样从去除印版导引板231撤回。当汽缸243的杆244稍微向前运动时,摆动件245以轴246为枢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略微转动,从而使钩状件245在转动的同时与止动销250脱离。
因此,钩状件247在螺旋扭簧的偏压力的作用下,从去除印版导引板231向前移动到印版去除路径之中,并被从摆动件245向上站立的另一个止动销251水平保持在向前的状态。固定在框架3和4上的接收导引板252保持从下部印版滚筒6B上去除的旧印版10的尾边10b。
在此构造中,在印版去除过程中,当在去除印版导引板231和可去除防护件232之间被导引的旧印版10的尾边10b通过钩状件247时,汽缸243的杆244几乎同时向前运动。由于杆244的向前运动,钩状件247从去除印版导引板231向前移动到印版去除路径之中,旧印版10的尾边10b的弯曲部分的底面与钩状件247相接合。当汽缸243的杆244进一步向前运动时,摆动件245以轴246为中心作顺时针转动。因此,摆动件245的摆动端沿着接收导引板252运动,结果使得以其尾边10b与钩状件247相接合的旧印版10被强行向下拉。
<下部装载器>
下部装载器220具有一对彼此相对设置的内部框架261和262,它们之间的间隙大于新印版11的宽度,如图15所示。如图14中所示,内部框架261具有沿着框架的纵向方向的狭缝型的长孔(狭缝)263,以便允许新印版11插入。平板型的第一调节件264被固定在内部框架262的之内并与之平行,如图15所示。从狭缝263插入的新印版11的一个侧边与第一调节件264相邻接。
板状的第二调节件265设置在内部框架261之内并与第一调节件264相对。如图14所示,第二调节件265具有小于第一调节件264的外形,两者相差一个狭缝263,因此它不会规制新印版11经狭缝263的插入。通过固定在内部框架261上的第十二汽缸266,第二调节件265可以向着第一调节件264稍微移动(沿着图15中的箭头D的方向)。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和第二调节件264和265中的每一个都被分成两个件,即上部调节件和下部调节件,图15中仅显示了其中的一部分。
在此构造中,经狭缝263插入的新印版11的一个侧边与第一调节件264相邻接,并在摆动机构(将在后面描述)(杆295)的作用下沿着垂直于朝向新印版11表面的方向的方向运动,并被存储在形成于两个调节件264和265之间的印版存储部分267之中。此后,汽缸266使第二调节件265朝着第一调节件264移动,于是两个调节件264和265把新印版11沿着宽度方向定位。
<第二旧印版引出机构>
如图15所示,一对第十三汽缸270固定在内部框架261和262的外侧。如图16所示,汽缸270的杆端可转动的安装在三角形的相应的杠杆271的一端,当从侧面看时,被从内部框架261和262中相对应的一个向上站立的对应轴272可转动地支撑。
杠杆271的另一端和相应杠杆274a的一端通过连接件273相互连接,由内部框架261和262轴向可转动地支撑的销子274被轴向安装在杠杆274a的另一端。第二旧印版引出杠杆275的最近端轴向安装在销子274上。在此构造中,当汽缸270的杆向前运动时,杠杆271分别以轴272为中心沿着图16中的逆时针方向枢转,轴274通过连接件273和杠杆274a作顺时针枢转。
轴向安装在轴274上的第二旧印版去除件275以轴274为中心与轴一同作顺时针枢转,其摆动端275a从由实线所指示的位置移动到由双点划线所指示的位置。这样,在印版去除期间第二旧印版引出件275的摆动端275a与旧印版10的导引边10a相接合,从而使旧印版10被强行从下部印版滚筒6B的印版夹持器8B上引出。
如图15所示,一对第十四汽缸280的汽缸体端枢轴支撑在内部框架261和262的内侧。每个杠杆282的一端枢轴安装在相应汽缸280的杆端,如图16所示。杠杆282由内部框架261和262支撑从而以轴281为中心枢转。在内部框架261和262之间延伸的支撑杆282a的两端被固定在一个杠杆282的另一端和另一个杠杆282的另一端,如图15所示。许多支点辊由支撑杆282a可转动地支撑着。
在此构造中,当汽缸280(图16)的杆向前运动时,杠杆282以轴281为枢转中心作逆时针枢转,支点辊283沿着箭头H的方向运动。支点辊283靠紧在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上,从而把从下部印版滚筒6B上去除的旧印版10的导引边10a朝着下部印版滚筒6B压迫。这样,旧印版10被上述以支点辊283作为支点的第二旧印版引出杠杆275可靠地引出。
<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
一对带枢轴支撑汽缸端的汽缸290被配置在框架261和262的内侧,如图15所示。每个杠杆291的一端枢轴安装在对应汽缸290杆的端部,如图17中所示。由内部框架261和262枢轴支撑着的轴292轴向安装在一个杠杆291的另一端以及另一个杠杆291的另一端,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的最近端被固定在轴292上。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在内部框架261和262之间延伸,其摆动端以轴292为枢转中心摆动。
在此构造中,当汽缸290的杆向前运动时,图17中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以轴292作为枢转中心作顺时针枢转,从而移动到由双点划线所指示的印版去除位置。当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处于印版去除位置时,它可以把从下部印版滚筒6B去除的旧印版10导引到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30中。当汽缸290的杆向后运动时,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以轴292作为枢转中心作逆时针(沿着图17中的箭头J的方向)枢转,从而把新印版11供给到可以把新印版11插入到下部印版滚筒6B中的印版供给位置(实线)上。
如图17所示,一对杆295被固定在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的摆动端,并在内部框架261和262之间延伸,如图15所示。当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被定位在图17中的印版去除位置(双点划线)时,杆295就处于狭缝263的上端。当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处于印版供给位置(实线)时,杆295就接近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以便把悬挂在从杆295的旧印版10移动到插入位置,在所述的插入位置旧印版10可以被插入到下部印版6B的印版夹持器8B中。
如图15所示,导引杆296水平地连接到靠近具有狭缝263的内部框架261的外部框架222的上端。导引杆296安装在略高于杆295的位置上。当从狭缝263把新印版11插入到下部装载器220中时,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的弯曲部分被暂时放在导引杆296上。随后,导引边11a的弯曲部分被从导引杆296平稳而可靠地导引到杆295,并被杆295支撑。
下部装载器220具有与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相对的去除印版导引件297,如图17所示。去除印版导引件297把从下部印版滚筒6B去除的旧印版10导引到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10。印版压辊298可以在汽缸(未示出)的作用下接近和远离下部印版滚筒6B。当供给一个印版时,印版压辊298开始与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相对接触,以便把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和尾边11b插入到下部印版滚筒6B的印版夹持器8B中,并把新印版11紧密接触地安装在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上。
<新印版推出机构>
一对无杆第十六汽缸300通过支架301固定在内部框架261和262内侧,如图15所示。汽缸300具有分别可以沿着导杆303运动的活动件302。在框架261和262之间延伸的活动杆304具有通过连接件302a连接到活动件302上的两端。当被导杆303导引的活动件302运动时,活动杆304连同活动件302一起作垂直运动。
活动杆304具有一对弯曲的压迫部分304a,如图18所示。当活动件302处于下端时,压迫部分304a被通过狭缝263插入,并被定位在紧邻由杆295支撑的新印版11的尾边11b之下。在此状态下,汽缸300的活动件302沿着箭头K的方向向上移动到由双点划线所指示的位置,从而使得压迫部分304a与新印版11的尾边11b相邻接。这样,新印版11的尾边11b被压迫部分304a捕获并向上运动,从而把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定位在可以把导引边11a插入到下部印版滚筒6B的印版夹持器8B中的位置。
<下部装载器的摆动运动>
下部装载器220通过支撑轴312被外部框架222和223可摆动地支撑,如图11所示。一对第十七汽缸310的汽缸体端被枢轴支撑在外部框架222和223的内侧。汽缸310的杆311的杆端分别被枢轴安装在内部框架261和262上,如图15所示。在此构造中,当汽缸310的杆311向前运动时,下部装载器220倾斜并被定位在其上端靠近下部印版滚筒6B的印版供给位置上,如图11中的实线所指示的。当汽缸310的杆311向后运动时,下部装载器220被置于垂直状态,如点划线所指示,并被定位在等待位置。
<下部印版滚筒的印版更换操作>
首先,下部装载器被定位在等待位置,如图10A所示。更详细的说,在由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指示的撤回位置,当汽缸226(图2)被致动时,下部装载器220从由图1中双点划线所指示的位置上沿着箭头A的方向运动,并被定位在靠近印刷单元1并由实线所指示的等待位置上。
在上部装载器220处于等待位置时,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的弯曲部分被导引杆296所捕获,如图2所示,新印版11就沿着箭头D的方向运动,结果使新印版11通过内部框架261的狭缝263被插入到上部装载器220中。随后,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的弯曲部分被从导引杆296传递到杆295(图15),结果使得新印版11通过其自重由杆295支撑。
随后,汽缸310的杆311向前运动,下部装载器220因而倾斜并被定位在印版供给位置上,如图11所示。随后,上部和下部胶印滚筒7A和7B相互脱离接合,印刷机的驱动器被启动。如图10B所示,上部和下部印版滚筒6A和6B沿向前的方向转动了几乎一整圈,以便使印刷单元2的驱动机构和折叠机(未示出)的驱动机构之间的离合器(未示出)脱离连接。此时,处于印刷单元1和折叠机之间的卷筒纸子15松弛下来,松弛的量大致相当于上部印版滚筒6A的圆周的长度。汽缸(未示出)被致动以便使张紧辊向下运动,从而消除松弛。
随后,汽缸290的杆向前运动,结果使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沿着箭头G的方向运动,以便被定位于印版去除位置,如图16所示。然后,汽缸(未示出)被致动,以便使印版保持辊298与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相对接触。
在此状态下,印版夹持器8B的卷绕杆转动,旧印版10的尾边10b与下部印版滚筒6B脱离接合,并从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弹出。如图10B所示,当下部印版滚筒6B沿着反方向(图10B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旧印版10的尾边10b穿过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和去除印版导引件297之间,并被导引到去除印版导引板231和活动防护件232之间,如图11所示。
以这种方式,由于用于导引从下部印版滚筒去除的旧印版10的去除印版导引板297和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设置在下部装载器220的远端,所述远端与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相对接触,通过下部装载器220,旧印版10会被可靠地导引到下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30中。
随后,当下部印版滚筒6B沿着反方向转动时,旧印版10的尾边10b就穿过钩状件247,如图12所示。
随后,印版压辊298与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脱离接合,如图16所示。此外,汽缸280的杆向前运动,结果使支点辊283沿着箭头H的方向运动,以便把从下部印版滚筒6B去除的旧印版10的导引边10a压向下部印版滚筒6B。汽缸270的杆然后向前运动,结果使第二旧印版去除件275的摆动端275a沿着箭头I的方向运动,从而把旧印版10的导引边10a从下部印版滚筒6B的印版夹持器8B引出。汽缸243的杆向前运动,钩状件247因而与旧印版10的尾边10b的弯曲部分相接合。当钩状件247运动时,旧印版10被强制推出。
以这种方式,受到支点辊283压迫的旧印版10的导引边10b被第二旧印版去除件275从下部印版滚筒6B的印版夹持器8B引出,此后,旧印版10的尾边10b被钩状件247向上拉动。因此,旧印版10可以被可靠地从下部印版滚筒6B去除。去除的旧印版10被回收并保存在位于框架3和4侧的下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30中。以这种方式,当下一次印版供给操作结束时,在下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30中所回收的旧印版10被操作者从中移去。
<印版供给操作>
由于汽缸(未示出)的致动,印版保持辊298与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相对接触,如图17所示。随后,汽缸290的杆向后运动,结果使得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沿着箭头J的方向运动,并被定位在印版供给位置。随后,经狭缝263插入的新印版11被定位在两个调节件264和265之间,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沿着箭头J的方向运动,如图17所示,并被定位的同下部印版滚筒6B的印版夹持器8B相对应。
同时,汽缸226被驱动而使第二调节件265沿着箭头D的方向(朝着第一调节件264)运动,结果两个调节件264和265把新印版11在宽度方向上定位。以这种方式,由于用来在新印版11被安装到下部印版滚筒6B之前对其进行定位的机构被安装在下部装载器220中,所以不需要用于把新印版导引到下部装载器220和下部印版滚筒6B之间的导引单元,这与先前技术不同。结果,所述印版插入装置的尺寸可以减小,并可以应对印版尺寸的增加。
如图18所示,汽缸300的活动件302沿着箭头K的方向运动,压迫部分304a也沿着箭头K的方向运动。此时,压迫部分304a紧靠新印版11的尾边11b,以便使得新印版11向着下部印版滚筒6B运动。
这样,如图17所示,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被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板293导引到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当下部印版滚筒沿着图10C所示的前进方向(图10C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紧靠印版压辊298的新印版11的导引边11a被印版压辊298插入到印版夹持器8B中,如图17所示。
当下部印版滚筒6B转动了大约一整圈时,新印版11的尾边11b就被印版压辊298插入到印版夹持器8B中,此后印版夹持器8B的卷绕杆转动,从而把新印版11安装到下部印版滚筒6B的外表面上。
在图10D所示的新印版安装结束的这种状态下,汽缸310的杆311(图11)向后运动,结果下部装载器220被置于垂直状态并被定位在等待位置(双点划线)。随后,汽缸226(图2)被致动以便使下部装载器220与印刷单元1分离并把它定位在撤回位置(在图1中由双点划线所指示的位置)。此后,处于印刷单元2的驱动机构和折叠机的驱动机构之间的离合器被连接,如图10E所示,以便驱动印刷机的驱动器。随后,张紧辊16向上运动,然后操作者沿着箭头B的方向拉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10中所回收的旧印版10,以便把它引出到工作空间221中。
以这种方式,由于旧印版10被回收在设置于框架3和4上的下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30中,在下部装载器220中就没有设置用于回收旧印版10的单元,下部装载器220可以在纸张的传递方向(箭头A-B的方向)上减小尺寸。由于下部装载器220可以移动到撤回位置,固定在框架3和4上的下部印版回收部件230的工作空间变大了,因而旧印版10可以被方便地从下部去除印版回收部件230中去除。
由于下部装载器220本身可以减小尺寸和做得重量很轻,用于使下部装载器220摆动和移动的汽缸310和226可以减小尺寸,从而可以使所述印版插入装置尺寸减小。
在本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用于在卷筒纸15上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本发明也可以被用于用来在纸张上印刷的纸张供给转动印刷机。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用来在新印版被供给之前对新印版进行定位的机构设置在装载器中,因而在装载器和印版滚筒之间无需设置用于新印版的导引单元。这样,所述印版插入装置可以减小尺寸,并且印版尺寸增加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Claims (15)
1、一种印版插入装置,包括:
用于保持沿横向方向插入的新印版并把新印版供给到印版滚筒的装载器(20;220);
用于调节插入到所述装载器中的新印版的一个侧边的位置的第一调节件(74;264);
用于调节插入到所述装载器中的新印版的另一个侧边的位置,从而与所述第一调节件协作沿着宽度方向定位新印版的第二调节件(75;265);和
第一移动装置(82、83、85、87、88;295),所述第一移动装置用于把插入到所述装载器中的新印版沿着垂直于印版表面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新印版容纳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调节件被支撑在所述装载器中,以便能够沿着接近所述第一调节件和离开所述第一调节件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把所述第二调节件朝着所述第一调节件移动的第二移动装置(77;26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沿着新印版的插入方向延伸并与在插入到所述装载器中的新印版一端的弯曲部分相接合的杆(108;29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随着所述杆的移动,由所述杆支撑的新印版被所述第一移动装置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由所述杆支撑的新印版通过所述第一移动装置绕所述杆为摆动中心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装置还包括被支撑在所述装载器的远端并在印版去除操作和印版供给操作之间切换的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件(293),及
所述杆由所述印版去除/供给切换导引件支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用于紧靠新印版的印版表面以便移动新印版的新印版移动件(82,8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新印版移动件包括被可摆动支撑着的支撑板(82),和由所述支撑板支撑以便与新印版的印版表面相接触的多个辊(83),及
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用于摆动所述支撑板的驱动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装载器外侧以便把新印版一端的弯曲部分导引到所述杆的导杆(120;29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导杆设置在所述杆之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把所述杆沿着接近所述印版滚筒的方向移动,以便使所述杆与容纳在所述印版容纳部分中的新印版相互脱离接合的脱离装置(100、107、11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调节件在其内侧具有锥形表面,新印版的另一侧边靠紧所述锥形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装载器的侧面上具有用于允许新印版插入的狭缝(73,263),及
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在允许新印版插入到所述装载器中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朝着新印版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调节件形成的比所述第一调节件小一个相应于狭缝宽度的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239591 | 2002-08-20 | ||
JP2002239591A JP4181357B2 (ja) | 2002-08-20 | 2002-08-20 | 版挿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0157A CN1490157A (zh) | 2004-04-21 |
CN1225359C true CN1225359C (zh) | 2005-11-02 |
Family
ID=31185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15484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5359C (zh) | 2002-08-20 | 2003-08-20 | 印版插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02257B2 (zh) |
EP (1) | EP1391299B1 (zh) |
JP (1) | JP4181357B2 (zh) |
CN (1) | CN1225359C (zh) |
AT (1) | ATE307723T1 (zh) |
DE (1) | DE60302020T2 (zh) |
ES (1) | ES2250799T3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13530A (en) * | 2004-04-29 | 2005-11-02 | Goss Graphic Systems Ltd | Printing plate module and printing press |
US8051774B2 (en) | 2004-04-29 | 2011-11-08 | Goss Graphic Systems Limited | Printing plate module, printing press, and method of mounting plates |
GB2425987A (en) | 2005-05-09 | 2006-11-15 | Goss Graphic Systems Ltd | Printing plate unloa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2006334969A (ja) * | 2005-06-03 | 2006-12-14 | Komori Corp | 版取扱装置 |
JP4836686B2 (ja) * | 2006-06-23 | 2011-12-14 | 三菱重工印刷紙工機械株式会社 | 印刷機械の版交換装置 |
DE102009052144A1 (de) * | 2008-11-21 | 2010-05-27 |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Druckplatte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K165527C (da) * | 1990-03-22 | 1993-04-26 | Eskofot As | Fremgangsmaade og apparat til enkeltvis transport af offsettrykplader |
DE4332803C2 (de) * | 1993-09-27 | 1996-10-24 | Roland Man Druckmasch |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Zuführen von Druckplatten zum Plattenzylinder einer Druckmaschine |
JP3592760B2 (ja) | 1994-10-12 | 2004-11-24 |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輪転印刷機の自動版替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DE19620997C2 (de) * | 1996-05-24 | 1998-03-26 | Koenig & Bauer Albert A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xialen Positionieren einer Druckplatte |
JP4410344B2 (ja) | 1999-09-17 | 2010-02-03 |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版保持装置 |
EP1297954B1 (en) * | 2001-09-26 | 2008-11-12 | FUJIFILM Corporation | Sheet member positioning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
JP3910840B2 (ja) * | 2001-12-06 | 2007-04-2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US6772688B2 (en) * | 2002-04-05 | 2004-08-10 | Agfa Corporation | Imaging system with automated plate locat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loading printing plate |
-
2002
- 2002-08-20 JP JP2002239591A patent/JP418135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8-18 EP EP03018589A patent/EP139129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8-18 ES ES03018589T patent/ES2250799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8-18 AT AT03018589T patent/ATE307723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8-18 DE DE60302020T patent/DE60302020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8-19 US US10/644,208 patent/US680225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20 CN CN03154846.6A patent/CN122535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6802257B2 (en) | 2004-10-12 |
ATE307723T1 (de) | 2005-11-15 |
JP4181357B2 (ja) | 2008-11-12 |
CN1490157A (zh) | 2004-04-21 |
US20040168600A1 (en) | 2004-09-02 |
DE60302020T2 (de) | 2006-07-20 |
JP2004074638A (ja) | 2004-03-11 |
EP1391299A1 (en) | 2004-02-25 |
ES2250799T3 (es) | 2006-04-16 |
EP1391299B1 (en) | 2005-10-26 |
DE60302020D1 (de) | 2005-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4450C (zh) | 印版更换装置 | |
CN1021558C (zh) | 实现印版自动更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25359C (zh) | 印版插入装置 | |
CN1236929C (zh) | 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位置调整装置 | |
CN1393343A (zh) | 打印机 | |
CN1765720A (zh) | 喷墨式打印机 | |
CN1872545A (zh) | 印版处理设备 | |
CN1121336A (zh) | 薄膜形成装置及薄膜形成方法 | |
JP7169403B2 (ja) | はんだ印刷機 | |
CN1710169A (zh) | 喷水织机的消极式开口装置 | |
CN1182968C (zh) | 喷墨记录设备及控制清理喷墨记录设备中的记录头的方法 | |
US7552993B2 (en) |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eliminary ejecting method | |
EP2716458B1 (en) | Printer | |
CN1990235A (zh) | 脱开状态下限制卷筒纸卷绕损伤滚筒的印刷单元及印刷机 | |
CN1796147A (zh) | 墨纸盒 | |
CN1919608A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WO2022085268A1 (ja) | 印刷装置 | |
CN1579758A (zh) | 旋转印刷机 | |
CN1323913C (zh) | 成像装置的馈纸装置 | |
JP2016055947A (ja) | 印刷装置 | |
JP2006062209A (ja) |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 |
JP2006224475A (ja) | スクリーン印刷機 | |
CN1693076A (zh) | 用于输送印版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75779C (zh) | 印版收集盒及模版印刷装置 | |
CN1676721A (zh) | 缝纫机的压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1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