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3894C - 一种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3894C
CN1223894C CNB021085404A CN02108540A CN1223894C CN 1223894 C CN1223894 C CN 1223894C CN B021085404 A CNB021085404 A CN B021085404A CN 02108540 A CN02108540 A CN 02108540A CN 1223894 C CN1223894 C CN 122389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clamps
bearing
dwang
action button
pro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85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8099A (zh
Inventor
田中芳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78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8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38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38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2Locking means
    • F16M2200/021Locking means for rotational movement
    • F16M2200/024Locking means for rotational movement by positive interaction, e.g. male-female connections

Abstract

提出一种投影仪,其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的操作按钮(62)位于下壳体(23)前侧的一角,因此在调整投影仪的俯仰角时,能够在用双手支承住下壳体(23)前侧两角的同时,用一只手的手指操作该操作按钮(62),从而使调整工作能够在投影仪被稳固支承的情况下进行,而不会使投影仪在垂直于其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产生倾斜,因此提高了投影仪俯仰角调整过程的可操作性。

Description

一种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仪,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俯仰角调整装置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
通常,投影仪用来在会议、学术讲座、展览会等中作演示。。投影仪根据图象信息调制由光源发射的光束以形成一光学图象,并以放大的方式将光学图象投射到屏幕等上面。
近来,投影仪已经用于更加广泛的领域,比如在正式会议和商务旅行中的图象展示。此外,投影仪现在还用于研究和开发部门的技术评估会议中,取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方面的资料进行投影,并用于各种讲座和研讨会中,以及进行视听教育的学校教室中。此外,投影仪通过投影医学图象和资料如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CT)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资料而用来评审医疗过程,可有效地用于登台展览和各种场合以吸引大量的人群。
由于投影仪目前用于如此多的环境当中,所以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来设置投影仪的俯仰角以及与屏幕的相互位置关系,使得光学图象能够以放大的方式投影到屏幕上。
因此,为了更容易看到由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的光学图象,必须根据各种环境来适当地调整投影仪相对于屏幕的俯仰角。
为了进行俯仰角的调整,已经知道有可用来调整投影仪相对于屏幕俯仰角的俯仰角调整装置。
其中有一种俯仰角调整装置是通过调整投影仪前侧相对于其后侧的高度位置来调整投影仪的俯仰角。
具体地说,这种俯仰角调整装置设在投影仪前面的中央,并带有可相对于投影仪(其壳体)上下伸缩的支座和用来松开支座的固定伸缩位置的操作按钮,该操作按钮设在投影仪前侧的中央并靠近所述支座。
在这种布置方式中,使用者首先用一只手抓住投影仪前侧的一角以提起投影仪的前侧。接着,使用者在用一只手支承住投影仪前侧中央的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按压操作按钮,在保持这种状态的情况下改变投影仪的倾斜度,并在所要求的位置松开操作按钮。于是,支座被固定在所要求的相对于投影仪的伸缩位置上,由此可以调整投影仪在前后方向上的俯仰角。顺便提一下,使用者通常是在观察屏幕上光学图象的同时进行这种调整工作的。
然而,按照上述俯仰角调整装置,由于操作按钮布置在投影仪前侧的中央,为了调整投影仪的俯仰角,使用者必须在用一只手支承住投影仪前侧其中一角的同时,用另一只手支承住投影仪前侧的中央,所以投影仪前侧的另一角没有被支撑。
因此,在调整投影仪的俯仰角时,投影仪的支承是十分不稳固的。所以,在大致上垂直于投影仪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上可能产生很大的倾斜,使得在前后方向上的俯仰角调整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俯仰角调整工作可操作性的投影仪。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投影仪包括:一光学系统,用来调制由光源发射的光束,并以放大的方式投射所述光束形成一投影图象;和容纳所述光学系统的壳体,投影图象的投射方向是从该壳体的后侧到其前侧,壳体中包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用来调整壳体的俯仰角,该俯仰角调整装置包括:一支座,大致上布置在壳体前侧的中央,该支座相对于壳体可以上下伸缩移动;一夹具,可与设在支座上并沿支座的上下伸缩方向布置的若干接合凹槽相接合,用来将支座固定在所要求的伸缩位置上;一操作按钮,布置在壳体前侧的一角,用来使夹具脱离与接合凹槽的接合状态;和一连杆机构,用来使操作按钮的操作与所述夹具的运动联动。
根据本发明,夹具平常是与支座的接合凹槽相接合的,使支座相对壳体的伸缩位置固定在的预定位置上,从而使投影仪在前后方向上的俯仰角固定在预定的角度上。
当调整壳体的俯仰角时,按压操作按钮使得夹具的接合状态通过连杆机构得以脱离,从而使支座相对于壳体的固定伸缩位置松开。当适当地调整支座的伸缩位置后停止对操作按钮的操作时,夹具又与支座的接合凹槽相接合使支座固定在所要求的伸缩位置上,从而使投影仪的俯仰角固定在所要求的角度上。
由于用来松开夹具接合状态的操作按钮位于壳体前侧的角上,所以在用一只手支承住壳体前侧其中一角(没有设置操作按钮的一角),另一只手支承住壳体前侧另一角(布置有操作按钮的一角)的同时,可以通过操纵操作按钮来调整投影仪的俯仰角。
换句话,当调整投影仪的俯仰角时,由于可以在双手支承住投影仪(壳体)两角的同时进行调整工作,所以投影仪可以稳固地支承。因此,在大致上垂直于投影仪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不会产生倾斜,从而提高投影仪俯仰角调整工作的可操作性。
在本发明的投影仪中,夹具最好以可相对于壳体转动的方式保持,连杆机构最好包括以可相对于壳体转动的方式保持的转动杆,当操纵操作按钮时,夹具的接合状态最好通过夹具和转动杆的组合转动得以脱离。
因此,由于在将俯仰角调整装置装配到投影仪上时,夹具和转动杆可以通过其转轴来安放,所以使装配工作更加容易。
由于所使用的是夹具和转动杆的转动组合机构,所以与线性运动的组合机构相比,不需要提供导轨及其所占空间,因此可以简化结构和减小空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中,操作按钮最好以可相对于壳体转动的方式保持,操作按钮的转动可传递到转动杆上。
因此,由于操作按钮是以可相对于壳体转动的方式保持的,所以当装配操作按钮时,可以通过转轴将操作按钮安装到壳体中,从而使装配工作更加容易。
在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中,支座最好大致上做成平板形状,若干接合凹槽最好设在平板的中间部分上,而可相对于壳体滑动的滑动面最好设在夹住该中间部分的平板两侧。
因此,由于支座做成平板形状,且滑动面设置在支座平板的两侧,所以支座相对于壳体可以稳定地滑动,于是支座上接合凹槽相对于夹具的姿势能够大致上保持不变,从而确实保证夹具相对于接合凹槽能够接合和分开。
此外,由于支座是做成平板形状的,所以当支座固定在预定的伸缩位置上时,投影仪的前侧可以被稳固地支承住。
在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中,壳体中最好设有支承夹具转轴的支承件,而在支座平板的中间部分和两侧之间最好设有沿其伸缩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支承件布置在该凹槽中。
因此,由于用来支承夹具转轴的支承件位于沿支座上下伸缩方向延伸的凹槽中,可以使支承件靠近支座,从而使夹具靠近支座,因此,当转动夹具使其与支座接合或分开时,可以减少转动量从而也可以减少所需的空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中,用来支承操作按钮转轴的支承件最好是在壳体中整体形成的。
这样,可以减少零件的数目,而且只需将操作按钮的转轴安装到壳体的支承件上,所以可以使操作按钮的安装变得更为容易。
在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中,转动杆的第一端与夹具最好是点接触,且转动杆的第二端与操作按钮最好是点接触。
按照上述布置方式,由于转动杆的第一端和夹具是点接触的,而转动杆的第二端和操作按钮是点接触的,所以作用在转动杆的第一端和夹具之间的力以及作用在转动杆的第二端和操作按钮之间的力可以施加在相应的接触点上。因此,可以使操纵操作按钮时转动杆的转动量和夹具的转动量成恒量关系,从而确实保证操作按钮的操作与夹具的运动之间的联锁关系。
在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中,连杆机构中最好设有一偏置机构,使转动杆沿其转动方向偏置而使转动杆的第二端与操作按钮保持接触。
因此,由于利用偏置机构可以使转动杆的第二端与操作按钮之间保持接触,所以可以防止转动杆和操作按钮之间的的颤动。
在根据本发明的投影仪中,偏置机构最好是一拉力弹簧。
由于偏置机构是拉力弹簧,当拉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的时候,通过拉伸拉力弹簧的一端可以将拉力弹簧固定到转动杆上,所以不必象压缩弹簧那样要通过压缩来进行固定,从而使偏置机构的安装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面看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投影仪的整体透视图;
图2是从下面看的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投影仪的整体透视图;
图3是图1中投影仪拆去上壳体后的透视图;
图4是图3中投影仪拆去屏蔽板、驱动线路板和上光导盒后,从后侧看的透视图;
图5是图4中投影仪拆去光学单元后的透视图;
图6是上述实施例中光学单元的透视图;
图7是上述实施例中光学单元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8是从前侧看的上述实施例中下壳体和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的透视图;
图9是从后侧看的上述实施例中下壳体和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的透视图;
图10是上述实施例中下壳体主要部分和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的平面图;
图11是从前侧看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12是从后侧看的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13是图11中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沿图8中XIV-XIV剖面的剖视图(其中夹具与支座的接合凹槽相接合);
图15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另一个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图16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还有一个主要部分的端视图;
图17是说明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功能的平面图;
图18是说明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功能的另一平面图;和
图19是沿图8中XIV-XIV剖面的剖视图(其中夹具脱离了与支座接合凹槽的接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介绍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1.投影仪的主要构造
图1是从上面看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投影仪1的整体透视图,图2是从下面看的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投影仪1的整体透视图;而图3至5是投影仪1内部的透视图。具体地说,图3是图1中投影仪1拆去上壳体21后的透视图,图4是图3中投影仪1拆去屏蔽板80、驱动线路板90和上光导盒472后从后侧看的透视图,而图5是图4中投影仪1拆去光学单元4后的透视图。构成投影仪的部件4、21、80、90和472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在图1至3中,投影仪1包括外壳体2、装在外壳体2中的电源单元3、以及放置在壳体2中的平面U形的光学单元4,且整个投影仪1大致上做成长方体的形状。
外壳体2由树脂制的上壳体21、前壳体22、下壳体23和接口盖板213组成。上壳体21和前壳体22是整体模制的。接口盖板213位于投影仪1的背面。
上壳体21带有顶面211和环绕顶面211的侧面212。
灯罩24可拆卸地安装在顶面211的前侧。在顶面211上灯罩24的侧边设有一凹口211A,投影透镜46的上端从那里暴露出来,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杆手动进行投影透镜46的缩放和调焦操作。操作面板25设在凹口211A的后侧。
前壳体22上设有从上壳体21的凹口211A延续过来的圆形开口212A,且投影透镜46位于对应于圆形开口212A的位置。位于内部电源单元3前面的排气孔212B设在与圆形开口212A相对的另一侧。排气孔212B上装有用来朝远离图象投射区的方向,即朝图1中左侧,排出冷却空气并遮挡光线的排气百叶窗26。
下壳体23由底面231和围绕底面231的侧面232、背面233构成。
在底面231的前侧设有用来在投影仪1的前后方向上调整倾斜度以调整投影图象位置的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在底面231后侧的一角设有用来在基本上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上调整投影仪1倾斜度的第二俯仰角调整装置28。在另一角上设有对应于第二俯仰角调整装置28的后脚231A,其位置是不能调整的。
所述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是根据本发明的俯仰角调整装置,将在下面加以详细介绍。
底面231上设有冷却空气的进气孔231B。
用来可转动地固定一C形把手29的连接件232A设在其中一个侧面232上。
当投影仪1处于把手29在上的竖直状态时可作为支腿的侧面底脚2A(图2)分别设在壳体2一侧的上壳体21侧面212和下壳体23侧面232上。
在壳体2的后侧设有一界面2B,由在界面盖板213延和下壳体23背面233上延伸的凹进部分组成,另外,装有各种接插件的界面板(未示出)设置在接口面2B的内侧。扬声器孔2C和排气孔2D设置在界面盖板213和下壳体23背面233的两侧。排气孔2D位于内部电源单元3的后侧。
如图4所示,电源单元3由电源31和位于电源31侧边的光源驱动电路(镇流器)32组成。
电源31把通过电源线输送来的电力供应给光源驱动电路32和驱动线路板90(图3)等,而且还包括用来插入电源线的输入插座33(图2)。
光源驱动电路32将电力供应给光学单元4的光源灯411。
如图4、6和7所示,光学单元4对由光源灯411照射的光束进行光学处理以形成对应于图象信息的光学图象,它包括照明光学积分器系统41、分色光学系统42、中继光学系统43、电光学装置44、作为组色光学系统的正交二向棱镜45(图7)和作为投影光学系统的投影透镜46。
电源单元3和光学单元4被周围的(包括上下侧)铝屏蔽板80(图3和5)覆盖,从而可防止来自电源单元3等发电磁噪声泄漏到外面。
2.光学系统的详细构造
在图4和7中,照明光学积分器系统41是用来均匀照亮三个液晶板441(对于色光红、绿、蓝的每一种分别表示为液晶板441R、441G和441B)上成象区域的光学系统,它包括光源413、第一透镜阵列418、第二透镜阵列414、偏振转换器415、第一聚光透镜416、反射镜424和第二聚光透镜419。
光源413包括作为照射光源发射放射光束的光源灯411和一反射镜412,反射镜用来反射从光源灯411发出的放射光线。卤素灯、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汞灯常常被用作光源灯411。抛物面镜被用作反射镜412,不过除抛物面镜之外还可以使用椭圆形球面镜和平行放置的透镜(凹透镜)。
第一透镜阵列418包括从光轴方向看基本上是矩形断面的成矩阵排列的透镜。各个透镜把从光源灯411发出的光束分成若干子光束。各透镜的断面形状大致上类似于液晶板441上成象区域的形状。比如,当液晶板441的长宽比(水平和垂直尺寸的比率)为4∶3时,各透镜的长宽比也设置为4∶3。
第二透镜阵列414的布置方式大致上与第一透镜阵列418的相同,其中的透镜也以矩阵排列。第二透镜阵列414以及第一聚光透镜416和第二聚光透镜419把第一透镜阵列418中各个透镜形成的图象聚焦到液晶板441上。
偏振转换器415布置在第二透镜阵列414和第一聚光透镜416之间,并与第二透镜阵列414结合成为一个单元。偏振转换器415将来自第二透镜阵列414的光线转换成单一偏振光以提高电光学装置44中的光利用效率。
具体地说,由偏振转换器415转换为单一偏振光的各子光束通过第一聚光透镜416和第二聚光透镜419都叠加在电光学装置44的液晶板441R、441G和441B上。由于利用液晶板441来调制偏振光的本实施例的投影仪1(电光学装置44)只能使用单一的偏振光,所以大约有一半来自光源灯411的光线不能被利用。
因此,通过使用偏振转换器415,从光源灯411发出的全部光线被转换成单一偏振光以提高电光学装置44中的光利用效率。顺便提一下,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Hei 8-304739披露了这种偏振转换器415。
分色光学系统42包括两个二向色镜421、422和一个反射镜423,其中二向色镜421和422把从照明光学积分器系统41照射的这些子光束分成红、绿、蓝三色光线。
中继光学系统43包括入射侧透镜431、中继透镜433和反射镜432、434,用来将分色光学系统42所分开的色光中的蓝光传入液晶板441B中。
此时,从照明光学积分器系统41照射的蓝光组分和绿光组分通过分色光学系统42的二向色镜421传递,而红光组分被二向色镜421反射。由二向色镜421反射的红光又被反射镜423反射,并通过场镜417到达红色光的液晶板441R。场镜417将第二透镜阵列414发出的各子光束转换成平行于中心轴(主光束)的光束。设在其它两个液晶板441G和441B前面的场镜417起到同样的作用。
在穿过二向色镜421传递的蓝光和绿光中,绿光被二向色镜422反射并通过场镜417到达绿色光的液晶板441G。另一方面,蓝光穿过二向色镜422传递并通过中继光学系统43和场镜417到达蓝色光的液晶板441B。顺便说一下,由于蓝光的光程比其它色光的光程长,用于蓝色光的中继光学系统43可防止由于光漫射引起的光利用效率的下降,换句话说,是为了将入射到入射侧透镜431的子光束直接传递到场镜417。
电光学装置44包括作为光学调制器的三个液晶板441R、441G和441B,比如它们可以将多晶硅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开关元件。被分色光学系统42分开的色光由三个液晶板441R、441G和441B根据图象信息进行调制以形成光学图象。
正交二向棱镜45把三个液晶板441R、441G、441B调制和发射的图象组合起来形成彩色图象。顺便提一下,在棱镜45上沿四个大致以X形成直角相交的棱镜的边界上形成一种用来反射红光的电介质多层薄膜和另一种用来反射蓝光的电介质多层薄膜,电介质多层薄膜将三色光组合起来。由棱镜45组合的彩色图象通过投影透镜46发射出来,并被放大和投射到屏幕上。
上述各光学部件41至45装在合成树脂的作为光学部件壳体的光导盒中,如图4至6所示。
光导盒47由设有凹槽的下光导盒471和盖子状的上光导盒472组成,下光导盒471中的凹槽用来从上面可滑动地装入上述各光学部件414至419、421至423、以及431至434,上光导盒472用来关闭下光导盒471的向上开口。
在光导盒47的发光侧设有一顶部49。投影透镜46固定在顶部49的前侧,而连接液晶板441R、441G和441B的棱镜45固定在顶部49的后侧。
3.冷却装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投影仪1中包括主要用来冷却液晶板441R、441G和441B的液晶板冷却系统A、主要用来冷却光源灯411的光源灯冷却系统B、以及主要用来冷却电源31的电源冷却系统C。
在图2、4和5中,位于投影透镜46两侧的一对筒形(silocco)风扇用于液晶板冷却系统A。由筒形风扇51和52从底面上的进气孔231B吸入的冷却空气由下至上冷却液晶板441R、441G和441B,在冷却驱动线路板90(图3)下侧的同时接近位于前面角部的轴流排气风扇53,最后从前侧的排气孔212B排出。
在图4至6中,设在光学单元4下面的筒形风扇54用于光源灯冷却系统B。由筒形风扇54吸入的投影仪1中冷却空气从设在上光导盒472上的开口(未示出)进入光导盒47中,在通过的同时冷却单元化的第二透镜阵列414和偏振转换器415。然后,冷却空气从下光导盒471的排气口471A出来后被筒形风扇54吸入并排出。排出的冷却空气又从下光导盒471的进气口471B进入光导盒47中,并进入光源413冷却光源灯411,接着从光导盒47中出来后由轴流排气风扇53从排气孔212B排出。
在图4中,设在电源31后侧的轴流进气风扇55用于电源冷却系统C中。轴流进气风扇55从后侧的进气孔2D吸入的冷却空气用来冷却电源31和光源灯驱动电路32。接着,冷却空气以与其它冷却系统A和B相同的方式由轴流排气风扇53从排气孔212B排出。
4.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的构造
图8至10示出了上述装有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的下壳体23。图8是从前面上方看去的下壳体23和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的透视图,图9是从后面上方看去的下壳体23和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的透视图,而图10是下壳体23主要部分和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的放大平面图。
在图8至10中,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包括:一支座61,大致上位于下壳体23前侧的中央;一操作按钮62,位于下壳体23前侧的一角;和一连杆机构63,安置在下壳体23中,位于支座61和操作按钮62之间,并带有断面大致上是L形的转动杆631。
在图11和12中还示出,支座61包括放在投影仪1支承面上的薄板形底板611和垂直安装在底板611上的平板612。
底板611的纵向与投影仪1的左右方向(基本上与投影仪1前后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一致。在底板611下面的两端各设有一防滑件611A,当放置投影仪1时,这些防滑件611A可防止支座61产生滑动。
支座61的平板612插入设在下壳体23的插入孔23A中(图8至10),并可相对于下壳体23沿上下方向伸缩移动。
在平板612前侧的中间设有若干沿平板612上下移动方向布置的接合凹槽612A。可相对于下壳体23滑动的滑动面612B位于设有接合凹槽612A的中间部分的两侧。
在平板612的前侧,在设有接合凹槽612A的中间部分与设有滑动面612B的两侧之间还设有沿平板612上下移动方向延伸的两个凹槽612C。
顺便提一下,在平板612两侧的其中一侧的前面设有一下落挡块612D,在另一侧的后面也设有一下落挡块612D。
通过夹具64可以使支座61相对于下壳体23的伸缩位置固定在所要求的位置上(图11)。如图13所示,夹具64的一部分位于夹具承座65中。
如图14所示,夹具承座65设在大致上位于下壳体23前侧中央且开口向下的凹进部分23B(见图8)中。顺便提一下,上述用于支座61平板612的下壳体23中的插入孔23A也设在凹进部分23B的底面上。
夹具承座65由上面打开的盒部651和作为盒部651盖子的盖部652组成。插入孔651A和652A分别设在盒部651和盖部652上,支座61的平板612插入到插入孔651A和652A中,因此支座61相对于夹具承座65可以沿上下方向伸缩移动。
上述支座61的滑动面612B相对于夹具承座65的插入孔651A和652A滑动,滑动面612B使支座61和夹具承座65之间保持了良好的滑动性。
顺便提一下,下落挡块612D可防止支座61从夹具承座65中脱落下来。
在图13和14中,夹具64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盒部651里面,而且用来支承夹具64转轴64A两端的支承件651B是与盒部651整体形成的。
支承件651B布置在上述支座61的两个凹槽612C中,因此支承件651B和夹具64可以邻近支座61。
盒部651的一侧部分切开以形成切口651C,夹具64的一部分可以从那里暴露于盒子部分651的外面(图11)。
若干(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定位销652B从盖部652的上面突出。定位销652B插入到设在下壳体23的凹进部分23B底面上的定位孔23C中(见图10)。
在盖部652固定到盒部651上之后,用螺丝67将夹具承座65安装在下壳体23凹进部分23B的底面上(图8和10)。顺便提一下,螺丝67是穿过下壳体23凹进部分23B的底面和盖部652后固定在盒部651上的。
如上所述,夹具64的转轴64A支承在夹具承座65上。转轴64A基本上处于水平方向并平行于支座61平板612的前侧。
如图14所示,在对着支座61平板612前侧的夹具64表面上设有可与支座61的接合凹槽612A相接合的接合部分64B。接合部分64B由若干沿支座61上下伸缩方向布置的突出条纹641组成。
压缩弹簧66安置在夹具64和夹具承座65的盖部652之间。在夹具64上设有用来承受压缩弹簧66一端的弹簧承受面64C。
顺便提一下,转轴64A、接合部分64B和弹簧承受面64C都设在安置于夹具承座65中的夹具64的某一部分上。
另一方面,在从夹具承座65的切口651C暴露于外面的那部分夹具64上设有向上及向一侧(图11和13中的右侧)开口的凹进部分64D。上述连杆机构63中的转动杆631的第一端631E安置在凹进部分64D中。
在与转动杆631的第一端631E接触的凹进部分64D的内侧设有大致上是球形的凸块64E(图11)。
顺便提一下,在下壳体23的凹进部分23B上设有一切口23H,对应于夹具64的凹进部分64D中向上及向侧面的开口。在夹具承座65的盖部652上设有一切口652C,对应于夹具64的凹进部分64D中向上及向侧面的开口。
回到图8至10,操作按钮62制成平板形状并可相对于下壳体23转动。操作按钮62的转轴62A两端支承在与下壳体23整体形成的支承件23D上,虽然没有示出,但其支承方式应利用上壳体21使得转轴62A不能向上脱出来。
操作按钮62的转轴62A与夹具64的转轴64A一样大致上处于水平方向,并基本上平行于支座61的平板612的前表面。顺便提一下,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一种方式来设置操作按钮62的转轴62A的方向,只要将操作按钮从前侧向后(内)侧转动时能够使转动杆631的第二端631F也从前侧向后侧转动,操作按钮62的转轴62A方向可以与夹具64的转轴64A方向不同。
按钮部分62B从操作按钮62前面的下端突出。另一方面,在下壳体23前面的角部设有用来安置操作按钮62的按钮孔23E,因此当操作按钮62安装在下壳体23中时,按钮部分62B从按钮孔23E暴露于外面。
在操作按钮62背面的下部设有从背面突出的大致上是球形的凸块62C,该凸块62C与连杆机构63中转动杆631的第二端631F接触。
连杆机构63包括可相对于下壳体23转动的转动杆631和作为偏置机构使转动杆631向某个方向偏移的拉力弹簧632。
转动杆631形成大致上是L形的断面,由垂直部分631A和水平部分631B组成。垂直部分631A和水平部分631B是整体形成的。
安置在夹具64凹进部分64D中的转动杆631第一端631E的水平部分631B宽度比其它部分的窄,因此可以减小夹具64凹进部分64D的尺寸,亦即可以减小夹具64的整体尺寸。
转动杆631的水平部分631B可转动地安装在沿垂直方向设于下壳体23上的转轴23F上。在水平部分631B上设有一滑动孔631D,其纵向基本上与转动方向一致,从下壳体23顶面突出的导向销23G插入到滑动孔631D中。导向销23G可沿滑动孔631D的纵向滑动,导向销23G和滑动孔631D使转动杆631的转动量限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如图15所示,通过将转动杆631的第一端631E放在夹具64的凹进部分64D中,可使转动杆631的垂直部分631A与夹具64上的凸块64E点接触;如图16所示,在转动杆631第二端631F的垂直部分631A与操作按钮62上的凸块62C点接触。在转动杆631第一端631E的垂直部分631A上设有用来固定拉力弹簧632一端的弹簧固定孔631C。拉力弹簧632的一端固定在转动杆631的弹簧固定孔631C中,另一端固定在下壳体23上。
在这样布置的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中,当没有按压操作按钮62的按钮部分62B时,不会有外力从操作按钮62施加到转动杆631上,如图17所示。
因此,借助于拉力弹簧632的偏置力,使转动杆631的第一端631E位于转动内端(后侧),第二端631F位于转动前端。操作按钮62被转动杆631的第二端631F压向下壳体23的内侧,使按钮部分62B很明显地从下壳体23的按钮孔23E中暴露到外面。
通过利用拉力弹簧632的偏置力使转动杆631的第二端631F压向操作按钮62上的凸块62C,可以防止转动杆631和操作按钮62之间的颤动。此外,由于按钮部分62B很明显地从下壳体23的按钮孔23E中暴露到外面,所以从按钮孔23E不容易看到投影仪1的内部,从而改进了其外观效果。
夹具64的弹簧承受面64C被压缩弹簧66的偏置力向下压,使夹具64的接合部分64B与支座61的接合凹槽612A相接合。因此,支座61相对于夹具64不能移动,使其相对于下壳体23的伸缩位置被固定住,从而固定投影仪1的俯仰角。
另一方面,如图18所示,当操作按钮62的按钮部分62B被按压时,操作按钮62从前侧向后侧转动,使转动杆631的第二端631F(与操作按钮62接触的一端)也从前侧向后侧转动,而第一端631E(与夹具64接触的一端)克服拉力弹簧632的作用从后侧向前侧转动。
夹具64与转动杆631的第一端631E接触,从后侧向前侧的外力通过转动杆631作用在夹具64上。于是,如图19所示,夹具64克服压缩弹簧66的作用力从后侧向前侧转动,使得夹具64的接合部分64B与支座61的接合凹槽612A分离而脱离接合状态。
当夹具64的接合部分64B脱离接合状态后,支座61可以相对于夹具64移动,因此通过改变支座61相对于下壳体23的上下伸缩位置可以调整其伸缩程度。
当施加到操作按钮62的按钮部分62B上的外力移去后,夹具64、转动杆631和操作按钮62由于受压缩弹簧66和拉力弹簧632的作用而恢复到图14和17所示的状态,从而使支座61相对于下壳体23的伸缩位置固定在所要求的位置上。
接着,将在下面介绍调整投影仪1俯仰角的具体步骤。
在调整投影仪1前后方向的俯仰角时,先用双手抓住投影仪1前面的两个角以提起投影仪1的前侧,并用一只手的手指按压操作按钮62使支座61相对于下壳体23的固定伸缩位置松开。
保持上述状态,用双手改变投影仪1在前后方向上的倾斜度。当夹具64的固定松开后,支座61由于自重在下壳体23中滑落下去直至下落挡块612D碰到下壳体23。
在适当地调整支座61相对于下壳体23的上下伸缩位置之后,将手指从操作按钮62上松开,于是夹具64又与支座61的接合凹槽612A相接合而使支座61固定在所要求的伸缩位置上,因此通过将投影仪1在前后方向上的俯仰角固定在所要求的角度可以完成俯仰角的调整工作。
根据上面介绍的本实施例,可以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的操作按钮62布置在下壳体23前面的角部,所以在调整投影仪1的俯仰角时,在用双手支撑住下壳体23前面两角的同时可以用一只手的手指操作操作按钮62。所以,由于在进行调整工作时投影仪1被支撑在稳定的状态,不会使投影仪1在垂直于其前后方向的左右方向上产生倾斜,从而提高投影仪1俯仰角调整工作的可操作性。
由于夹具64与支座61的接合状态是通过操作按钮62、夹具64和转动杆631的转动动作的组合来脱离的,所以只需将其各自的转轴62A、64A和23F安放到下壳体23中就可以装配操作按钮62、夹具64和转动杆631,从而使装配工作更加容易。
由于所使用的是操作按钮62、夹具64和转动杆631的转动运动的组合机构,所以与线性运动的组合机构相比,不需要提供导轨及其所占空间,因此可以简化结构和减小空间。
在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中,由于滑动面612B设置在支座61平板612的两侧,所以支座61相对于下壳体23可以稳定地滑动。因此,支座61上接合凹槽612A相对于夹具64的姿态能够大致上保持不变,从而确实保证夹具64相对于接合凹槽612A能够接合和分开。
由于支座61中包括平板612,所以当支座61固定在所要求的伸缩位置上时,投影仪1的前侧可以被稳固地支承住。
在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27中,由于用来支承夹具64上转轴64A的支承件651B布置在支座61的凹槽612C中,所以支承件651B和夹具64可以邻近支座61。因此,当转动夹具64而使其与支座61相接合和分离时,可以减小夹具64的转动量,并且可以减小其所占空间。
由于用来支承操作按钮62上转轴62A的支承件23D是与下壳体23整体形成的,所以可以减少零件的数目。此外,由于在进行装配时只需将操作按钮62的转轴62A安装到下壳体23的支承件23D上,所以提高了装配过程的可操作性。
由于转动杆631的第一端631E和夹具64是点接触的,而转动杆631的第二端631F和操作按钮62是点接触的,所以作用在转动杆631的第一端631E和夹具64之间的力以及作用在转动杆631的第二端631F和操作按钮62之间的力可以施加在相应的接触点上。因此,可以使操纵操作按钮62时转动杆631的转动量和夹具64的转动量成一恒量关系,从而确实保证操作按钮62的操作与夹具64的运动之间的联锁关系。
由于连杆机构63上设有作为偏置机构的拉力弹簧632,所以转动杆631的第二端631F可以压在操作按钮62的凸块62C上,使转动杆631的第二端631F与操作按钮62保持接触,从而防止转动杆631和操作按钮62之间的颤动。
由于当操作按钮62未被按压时,按钮部分62B因受拉力弹簧632的偏置力作用而很明显地从下壳体23的按钮孔23E中暴露于外面,所以从按钮孔23E难以看到投影仪1的内部,从而改进了其外观效果。
由于用来偏置转动杆631的偏置机构是拉力弹簧632,当拉力弹簧632的另一端固定在下壳体23上的时候,通过拉伸拉力弹簧632的一端可以将拉力弹簧632固定到转动杆631的弹簧固定孔631C中,所以不必象压缩弹簧那样要通过压缩来进行固定,从而使偏置机构的安装更加容易。
由于设有用来向下偏压夹具64的弹簧承受面64C的压缩弹簧66,所以借助于压缩弹簧66的偏置力可以牢固地保持夹具64与支座61的接合状态。因此,当投影仪1的俯仰角被固定后,能够牢固地保持不变。另一方面,在调整投影仪1的俯仰角之后,即操作按钮62一松开之后,夹具64能够马上恢复到接合状态,从而在调整之后能够牢固地保持所要求的俯仰角。
顺便提一下,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而是包括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所有修改和改进。
例如,偏置机构并不限于拉力弹簧,而可以是任何一种偏置机构如压缩弹簧、片簧和弹性橡胶。
为了使转动杆的第一端与夹具点接触,转动杆的第二端与操作按钮点接触,凸块也可以不设在夹具和操作按钮上,而是可以设在转动杆上。凸块的形状不限于是球形,而可以是圆锥形的如锥形,或针形的。
转动杆、夹具以及操作按钮间的接触不限于点接触,而可以是线接触和面接触。比如,转动杆、夹具和操作按钮可以是可转动地连接起来。在这种布置方式中,通过转动杆、夹具和操作按钮的转动组合可以松开夹具。
用来支承操作按钮转轴的支承件可以不是在壳体中整体形成的。用来支承夹具转轴的支承件可以不是布置在支座的凹槽中。
支座可以不是做成平板形状的。比如,支座可以由若干沿垂直于支座上下伸缩方向排列的竖杆组成。在这种布置方式中,滑动面可以设在外侧的竖杆上,若干接合凹槽可以设在大致上位于中央的竖杆上。
操作按钮相对于壳体可以不是可转动的,而是固定在转动杆的另一端,或者是相对于壳体可以从前侧滑动到后侧以及从后侧滑动到前侧。在这种布置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按压操作按钮来释放夹具的接合状态。
投影仪并不限于包含三个光学调制器,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使用单个光学调制器、两个光学调制器以及三个以上光学调制器的投影仪中。此外,虽然液晶板被用作光学调制器,但是也可以使用除液晶以外的光学调制器如采用微型镜的装置。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光线入射面与光线发射面不同的传输型光学调制器,但是也可以使用带有相同光线入射面和光线发射面的反射型光学调制器。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介绍了沿观察屏幕的方向投射光束的前投式投影仪的一个实例,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从屏幕观察侧的背面投射光束的背投式投影仪。

Claims (15)

1.一种投影仪,包括:
一光学系统,用来调制由光源照射的光束,并以放大的方式投射所述光束以形成一投影图象;和
一壳体,用来容纳所述光学系统,所述投影图象的投射方向是从所述壳体的后侧到其前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用来调整所述壳体的俯仰角,所述俯仰角调整装置包括:
一支座,布置在所述壳体前侧的中央,所述支座相对于所述壳体可以上下伸缩移动;
一夹具,可与设在所述支座上并沿所述支座的上下伸缩方向布置的若干接合凹槽相接合,用来将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要求的伸缩位置上;
一操作按钮,布置在所述壳体前侧的一角,用来使所述夹具脱离与所述接合凹槽的接合状态;和
一连杆机构,用来使所述操作按钮的操作与所述夹具的运动互相联动,
所述支座的形状做成一块平板,
所述若干接合凹槽设在所述平板的中间部分上,且
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的滑动面设在夹住所述中间部分的所述平板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具以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的方式保持,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以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的方式保持,且
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按钮,可使所述夹具和所述转动杆的组合转动,从而使所述夹具脱离接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按钮以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的方式保持,所述操作按钮的转动可传递到所述转动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仪,
其特征在于,用来支承所述操作按钮的一转轴的一支承件是在所述壳体中整体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有用来支承所述夹具转轴的支承件,且
在支座的中间部分和两侧之间设有沿所述支座的伸缩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支承件布置在所述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夹具点接触,且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按钮点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带有一偏置机构,使所述转动杆沿其转动方向偏置而使所述转动杆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操作按钮保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机构是一拉力弹簧。
9.一种投影仪,包括:
一光学系统,用来调制由光源照射的光束,并以放大的方式投射所述光束以形成一投影图象;和
一壳体,用来容纳所述光学系统,所述投影图象的投射方向是从所述壳体的后侧到其前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俯仰角调整装置,用来调整所述壳体的俯仰角,所述俯仰角调整装置包括:
一支座,布置在所述壳体前侧的中央,所述支座相对于所述壳体可以上下伸缩移动;
一夹具,可与设在所述支座上并沿所述支座的上下伸缩方向布置的若干接合凹槽相接合,用来将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要求的伸缩位置上;
一操作按钮,布置在所述壳体前侧的一角,用来使所述夹具脱离与所述接合凹槽的接合状态;和
一连杆机构,用来使所述操作按钮的操作与所述夹具的运动互相联动,
所述夹具以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的方式保持,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以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的方式保持,且
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按钮,可使所述夹具和所述转动杆的组合转动,从而使所述夹具脱离接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按钮以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的方式保持,所述操作按钮的转动可传递到所述转动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投影仪,
其特征在于,用来支承所述操作按钮的一转轴的一支承件是在所述壳体中整体形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有用来支承所述夹具转轴的支承件,且
在支座的中间部分和两侧之间设有沿所述支座的伸缩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支承件布置在所述凹槽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夹具点接触,且所述转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按钮点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投影仪,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带有一偏置机构,使所述转动杆沿其转动方向偏置而使所述转动杆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操作按钮保持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机构是一拉力弹簧。
CNB021085404A 2001-03-27 2002-03-27 一种投影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38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0177/01 2001-03-27
JP2001090177A JP2002287252A (ja) 2001-03-27 2001-03-27 プロ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8099A CN1378099A (zh) 2002-11-06
CN1223894C true CN1223894C (zh) 2005-10-19

Family

ID=18944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854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3894C (zh) 2001-03-27 2002-03-27 一种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56526B2 (zh)
JP (1) JP2002287252A (zh)
KR (1) KR20020076154A (zh)
CN (1) CN1223894C (zh)
TW (1) TW5136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0369B (zh) * 2008-07-03 2011-06-29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升降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56529U (en) * 2001-02-19 2001-09-21 Coretronic Corp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flat-type projector
TW501743U (en) * 2002-02-06 2002-09-01 Coretronic Corp Elevation adjusting device of projector
TW535484B (en) * 2002-06-11 2003-06-01 Benq Corp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JP4023314B2 (ja) 2002-12-24 2007-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筐体、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US6685149B1 (en) * 2003-04-15 2004-02-03 Benq Corporation Adjustable support stand
JP3990318B2 (ja) * 2003-05-27 2007-10-10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チルトフット機構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WO2004110047A2 (en) * 2003-06-02 2004-12-16 Infocus Corporation Elevator assembly for a projection device
KR100829104B1 (ko) * 2003-11-13 2008-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프로젝터
US7104511B2 (en) * 2004-09-22 2006-09-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djustable support for multimedia display device
US7383885B2 (en) * 2004-09-22 2008-06-10 William von Eberstein Floatation module and method
TWI266946B (en) * 2005-03-09 2006-11-21 Coretronic Corp Elevating mechanism
TWI275898B (en) * 2005-04-29 2007-03-11 Coretronic Corp Elevating structure
JP4353143B2 (ja) * 2005-06-08 2009-10-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TW200736533A (en) * 2006-03-27 2007-10-01 Benq Corp Adjustable supporting device using a sliding block for cliping a supporting foot
TW200736798A (en) * 2006-03-31 2007-10-01 Benq Corp Projector and supporting structure
TWI310868B (en) * 2006-04-19 2009-06-11 Benq Corp Projector
JP2007316320A (ja) * 2006-05-25 2007-12-06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プロジェクタ
JP4024280B1 (ja) * 2006-05-26 2007-12-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1430487B (zh) * 2007-11-09 2010-09-2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高度调整装置
CN101673030B (zh) * 2008-09-12 2011-05-11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升降机构
CN101673034B (zh) * 2008-09-12 2011-05-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机
JP4900408B2 (ja) 2009-03-24 2012-03-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1957548B (zh) * 2009-07-20 2012-01-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升降组件及具有该升降组件的投影机
US8508919B2 (en) * 2009-09-14 2013-08-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paration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omponents
JP5499624B2 (ja) * 2009-10-23 2014-05-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KR100972177B1 (ko) * 2010-01-29 2010-07-23 민범식 열차 하부 점검용 조명장치
JP2011170110A (ja) * 2010-02-18 2011-09-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表示装置、端子カバーおよびカバーユニット
JP5505015B2 (ja) * 2010-03-24 2014-05-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JP2011237724A (ja) * 2010-05-13 2011-1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1866103B (zh) * 2010-06-08 2011-10-12 圆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应用其的实物投影机
CN101840145B (zh) * 2010-06-11 2012-05-23 清华大学 一种落地式电动控制伸缩的投影幕支架
JP5799539B2 (ja) * 2011-03-23 2015-10-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3543592B (zh) * 2012-07-09 2015-06-03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支撑架机构及投影机
JP5392396B2 (ja) * 2012-11-28 2014-01-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CN108413201A (zh) * 2018-05-04 2018-08-17 福清展旭电子有限公司 影像设备安装框架的吊装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61988B (zh) * 2018-09-07 2021-12-03 北京民教信息科学研究院 一种cad仿真教学演示投影设备
US11925360B2 (en) * 2018-11-02 2024-03-12 Conmed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venting kinked tubing in an arthroscopic irrigation pump
CN109557662A (zh) * 2018-12-12 2019-04-02 无锡和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远距离导光以及光斑的方向和大小可控的显示方法
JP7476643B2 (ja) * 2020-04-22 2024-05-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光学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13074297B (zh) * 2021-03-15 2022-08-16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仓储巡查装置
JP7182067B1 (ja) * 2021-09-15 2022-12-0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投影装置
CN116293327B (zh) * 2023-05-17 2023-08-04 滨州高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园区建设测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25534A (en) * 1947-11-05 1950-10-10 Eastman Kodak Co Elevating mechanism
US2745313A (en) * 1952-05-20 1956-05-15 Stanford E Taylor Controlled reading projector
JPS584091Y2 (ja) * 1977-09-26 1983-01-24 株式会社東芝 投映機の角度調整機構
JPS62141394A (ja) * 1985-12-14 1987-06-24 株式会社東芝 筐体の脚装置
JPH0320331A (ja) 1989-06-16 1991-01-29 Shin Etsu Chem Co Ltd 溶剤可溶性ポリオルガノシルセスキオキサンの製造方法
JP3976812B2 (ja) 1995-03-09 2007-09-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偏光照明装置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349302B2 (ja) 1995-08-14 2002-11-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その高さ調整具
JP3352360B2 (ja) * 1996-07-19 2002-1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素子
JP3876445B2 (ja) * 1996-09-19 2007-01-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JPH11352586A (ja) * 1998-06-10 1999-12-24 Nikon Corp 傾斜角調整機能付きの表示装置
JP3596291B2 (ja) 1998-07-07 2004-1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675195B2 (ja) * 1998-10-01 2005-07-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用筐体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表示装置
JP3031366B1 (ja) * 1998-11-09 2000-04-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機器の傾斜角調整機構
JP3386013B2 (ja) 1999-07-29 2003-03-10 双葉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脚高さ調節装置
US6481855B2 (en) * 2001-01-12 2002-11-19 Infocus Corporation Keystone distortion correction system for use in multimedia projectors
TW456529U (en) * 2001-02-19 2001-09-21 Coretronic Corp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flat-type projec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0369B (zh) * 2008-07-03 2011-06-29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机升降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287252A (ja) 2002-10-03
US20020140909A1 (en) 2002-10-03
US7156526B2 (en) 2007-01-02
TW513610B (en) 2002-12-11
CN1378099A (zh) 2002-11-06
KR20020076154A (ko) 2002-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3894C (zh) 一种投影仪
CN1251018C (zh) 投影仪
CN1310086C (zh) 光学部件用壳体,光学装置及投影机
US9423676B2 (en) Lighting unit and image projector
CN164147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922542A (zh) 图像投射装置
CN1854807A (zh) 发光单元和具有该发光单元的图像投影设备
CN1743943A (zh) 投影机
CN165806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00351660C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924696A (zh) 投影机
CN101063795A (zh) 光学装置及具备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CN1800909A (zh) 投影透镜单元及使用该投影透镜单元的薄投影仪
CN1203366C (zh) 光学部件的安装结构及投影仪
CN1692309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906931A (zh) 显示设备
JP2015018024A (ja) 画像投射装置
CN1692308A (zh) 光调制装置保持体、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920658A (zh) 投影机
CN1287191C (zh) 偏振光变换装置、照明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242277C (zh) 光学装置以及投影机
CN1906929A (zh) 显示设备
CN1849554A (zh) 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573516A (zh) 固定板、光学装置和投影机
CN1882066A (zh) 投影电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