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1372C - 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及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及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1372C
CN1221372C CNB011224878A CN01122487A CN1221372C CN 1221372 C CN1221372 C CN 1221372C CN B011224878 A CNB011224878 A CN B011224878A CN 01122487 A CN01122487 A CN 01122487A CN 1221372 C CN1221372 C CN 122137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material
resin
epidermal area
sandwich construction
moulded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224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3119A (zh
Inventor
佐伯大志
松久裕英
熊谷直久
浦木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333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3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13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137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42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having a "sandwich"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2045/0093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provided with an attach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56Cold runner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1/00Use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101/12Thermoplastic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26Scrap or recycled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008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fastener for attaching to external surfa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008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fastener for attaching to external surface
    • Y10T428/24017Hook or barb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10T428/2495Thickness [relative or absolu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6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the element or component having a specified physical dimension
    • Y10T428/263Coating layer not in excess of 5 mils thick or equivalent
    • Y10T428/264Up to 3 mils
    • Y10T428/2651 mil or le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507Of polycarbon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通过再利用树脂模塑产品而成形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为了达到该目的,通过对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模塑成的模塑产品进行粉碎,形成一种粉碎的树脂材料,将其用作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并用新材料作为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从而模塑形成一种包括核芯层和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

Description

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及多层结构树脂模塑 产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用于形成一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和用于形成一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的具有多层模塑结构的树脂模塑产品。
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所谓的夹心结构的模塑产品,其中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模塑部分被表皮层树脂材料的模塑部分所包围。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对树脂材料的再利用而形成的树脂模塑产品,该树脂材料是一种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的树脂模塑产品。
还有,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上面所描述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的模塑产品进行粉碎,以及将粉碎的树脂材料用作一种注模法用的树脂材料的方法。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将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和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进行注模形成一种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树脂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过对热塑性树脂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获得的粉碎的树脂材料作为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
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所使用的塑性树脂材料进行再循环的方法,例如,用于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和打印机,信息通讯设备例如传真机和计算机,以及家用电器中的塑性树脂材料。
背景技术
所谓的夹心结构注模法是注模技术之一。在这种注模法中,将两种类型的树脂材料注入模腔中以便模塑成一种包含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和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的多层结构。
可以得到许多有关这种夹心结构的现有技术的参考资料,它们按照国际专利分类属于B29C45/16的领域。实例有日本专利NO.3017052和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No.8-22475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对模塑的塑性材料和树脂材料进行再利用的方法。涉及对树脂材料进行再利用的现有技术的参考资料有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Nos.5-301222,5-147036和10-202694。
日本专利NO.3031357描述了一个实例,其中将一种再循环材料用作夹心结构的模塑产品的核芯材料以及用作表面材料。
最近,工业循环受到保护全球环境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有,对塑性材料和树脂材料进行再利用从而作为石油资源已经被要求付诸实践。
为满足这种要求,树脂模塑产品的再循环技术的开发正在广泛进行。
特别是,相当大数量的大尺寸的热塑性材料被用于各种类型的电子装置,例如,成像设备比如复印机和打印机,办公机器和信息通讯设备比如传真机和计算机,以及家用电器比如空调、视频和音频设备。
从这些设备所使用过的产品中拆除的热塑性材料的各种物理性能都很差,比如机械强度,阻燃性和外观颜色。
还有,其表面会沾上各种夹杂物质从而会污染它。
因此,作为这些材料的一种再循环的方法,已经有人建议采用一种将模塑产品进行粉碎,清理和重新做成粒料的方法,并且将一种未使用过的树脂材料(新粒料)和使用过的树脂材料以一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使之重新恢复物理性能。
然而,在这种方法中,是将一种使用过的退化的树脂材料混合于一种未使用过的树脂材料之中。因此,所制成的再循环材料在机械强度,阻燃性和外观颜色方面的性能均劣于100%新粒料的树指材料制成的模塑产品。
为了通过有效地利用上述资源和尽可能多地降低工业废料的数量而解决环境问题,可采用一种多层结构模塑法,即所谓的夹心模塑法作为一种将使用过的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模塑产品的材料的方法。
也就是说,这种多层模塑产品是通过将用来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和用来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注入一模具来实现的,因此形成一种带有多层结构的树脂模塑产品,其中核芯层由表皮层所覆盖。
这种方法使用上面所描述的使用过的树脂材料作为这种多层结构的核芯层树脂材料。
为了通过对使用过的树脂材料进行再利用作为上面所提及的多层结构模塑产品,即所谓的夹心模塑产品的原材料而提高树脂材料的再循环率,作为再循环材料的核芯层树脂部分的填充率是重要的。
当核芯层结构部分的填充量增加和表皮层树脂材料沿核芯层结构部分注入时,核芯层树脂有时会从覆盖有表皮层部分的某部分溢流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塑产品,它被尽可能多的核芯层树脂材料均匀地填充,其中这种核芯层树脂材料完全被表皮层树脂材料所覆盖。本发明并且提供一种制造这种产品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方法,它使用一种通过对树脂模塑产品进行粉碎以便进行再利用而形成的材料,从而由于核芯层树脂材料的热滞现象可以避免物理性能的恶化并且会降低材料的费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防止当再循环材料被用作夹心模塑产品(多层模塑结构)的核芯材料时所引起的局部强度的降低,以解决上述问题。
也就是说,作为成像设备和信息通讯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的组件的表面部件,外壳和机械部件除平板结构外还形成功能部分,例如用于与其它部件相连接的螺纹部分和固定部分。
必须确保这种功能部分的很高的机械强度。然而,如果核芯材料使用一种再循环材料的话,这种再循环材料的物理性能的退化很难确保这些功能部分的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确保当一外部结构部件的模塑产品通过使用一种再循环材料作为多层结构模塑产品的核芯材料来形成时其具有很高的质量。
也就是说,当核芯层材料使用一种具有低亮度的颜色(深色)的再循环材料,而核芯层表面的表皮层使用一种具有高亮度的颜色的未使用过的新材料时,很有必要防止核芯层颜色对外观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树脂模塑产品通过使用粉碎的树脂材料作为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使用新材料作为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模塑而成,所述粉碎的树脂材料是对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模塑形成的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形成的。
上述发明具有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一种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树脂模塑产品是办公设备、电子设备或者信息通讯设备的表面部件、外壳部件或者组成部件。
上述发明还具有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一种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是通过对办公设备的表面部件、外壳部件或者组成部件的树脂模塑件进行粉碎来获得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通过一种制造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来实现上述目的的,其特征在于成型是通过将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的粘度设定为小于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的粘度来完成的,该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被注入用于成型树脂模塑产品的模腔之中。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过对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模塑成的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形成的粉碎的树脂材料作为一种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将一种新材料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成型是通过将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的树脂温度设定为高于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的树脂温度来完成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是在注入过程中,通过将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的每单位时间注入体积设定为大于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的每单位时间注入体积来完成的。
上述发明具有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一种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将通过对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模塑成的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获得的粉碎的树脂材料用作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制造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将一种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和一种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注入一模具来完成的,其特征在于将通过对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模塑成的树脂模塑产品进行粉碎和通过将粉碎的树脂材料的尺寸设定成一预定尺寸而获得的粉碎的树脂材料用作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
上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是一种成像设备的表面部件、外壳部件和组成部件。
本发明提出一种实施方式,其中被用作核芯层树脂材料的粉碎的树脂材料的尺寸最好为10mm或者小于10mm,尤其是最好为4至10mm。
还有,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将一种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和一种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注入一模具来完成的,其特征在于在将一预定体积的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注入之后,然后将通过对树脂材料的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获得的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和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新树脂材料同时注入,再注入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新树脂材料。
本发明具有一种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将通过对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模塑成的树脂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获得的材料用作核芯层树脂材料。
被用作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的粉碎的树脂材料在该粉碎的树脂材料熔化并注入模具之前并不是被一步加热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将通过对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的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形成的粉碎的树脂材料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将新材料用作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通过使用一种与粉碎的树脂材料相同类型的树脂材料进行模塑。
为了解决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所述的外观方面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将树脂模塑产品装到一设备上作为该设备的表面部件,表皮层距该设备的表面的厚度定在使核芯层树脂材料部分的颜色不能透过的数值范围之内。
上述发明具有一种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一种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树脂模塑产品的表皮层的厚度为0.3mm或者大于0.3mm。
为了确保上述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功能部件的强度,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树脂模塑产品的一部分具有一用来安装功能部件的安装部分,整个的树脂模塑产品具有一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的多层结构,功能部件的安装部分由表皮层树脂材料制成。
当上面的树脂模塑部件被用作机械结构部件时,本发明提出一种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树脂模塑产品的一部分具有用来安装另一部件的安装部分,整个的树脂模塑产品具有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的多层结构,安装部分由表皮层树脂材料制成。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一种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分是一具有弹性的连接部分。
而且,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一种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安装部分是一螺钉连接部分。
用于形成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核芯层的树脂材料是一种通过对树脂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获得的再循环树脂材料。
还有,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包括一核芯层和一表皮层以及具有用于与另一部件相连接的连接部分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绕树脂模塑产品的连接部分的周围形成一个小厚度的部分。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上述之外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在随后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很明显。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参照了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这些附图用来解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然而,这种例子并不是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穷举,因此要参照说明书之后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多层树脂模塑产品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方向的剖面图;
图3是用于解释按照本发明的用来成型树脂模塑产品的铸模机的主要部件的布置图;
图4是用于解释对作为本发明的核芯层树脂材料的再循环树脂材料进行粉碎的步骤图;
图5是用于解释制造一种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方法的图;
图6是用于解释注入表皮层树脂材料和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步骤的图;
图7是用于解释在一模腔中的表皮层树脂材料和核芯层树脂材料的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解释一种在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板表面上形成用来与另一部件相连接的功能部分的结构的视图;
图9是用于解释一螺钉连接的结构的视图;
图10是用于解释树脂材料流进模腔的状态的图;
图11是用于解释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b-b方向的剖面图;
图13是用于解释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14是沿图13中的C-C方向的剖面图;
图15是用于解释另一实施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相应的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面部件1的立体图,该表面部件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目的的多层模塑结构模塑产品。
图2是沿图1中的A-A方向的用于解释主要部件的视图。
图3是用于解释用于注入成型示于图1和2的多层模塑结构构件1的铸模机的主要部件的视图。
参考图3,标号2表示一挡板;4表示一活动挡板;6表示一连接到挡板2上的前部空腔板构件;8表示一连接到活动挡板4上的后部空腔板构件;10表示具有在前部空腔板构件6和后部空腔板构件8之间成型的模塑产品的形状的空腔。
标号12表示一前部夹板;14表示一后部夹板。
标号16表示一起模杆固定板(ejector fixing plate);18表示一起模板(ejector plate);20表示一垫块;22表示一起模杆。
标号24表示一弹簧起模板(spring ejector);26表示一流道锁销;28表示一定位环;30表示注射缸(图中未示出)的注口收集器;32表示一注口;34表示一注入口;36表示一流道;38表示一浇口。
标号40表示一导销。
标号42表示一与注口相连接的注入设备,用于注入核芯层树脂材料和表皮层树脂材料。作为这种注入设备,可以使用比如在日本专利NO.3017052和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8-224754和9-52256中公开的设备。
核芯层结构部分的材料是一种按照本发明的树脂材料的原材料,它是在对已使用过的回收产品例如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进行拆卸的过程中收集表面部件1,或者与表面部件1同样的树脂材料的模塑部件1,并对收集的模塑部件1进行拆卸、粉碎、清理和分选而获得的一种再循环材料。
使用一种未使用过的新树脂材料作为表皮层树脂材料。
图4是显示对核芯层树脂材料进行再循环从而作为本发明的原材料的一种系统的布置图。
粉碎机50将所收集的复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的表面部件1粉碎至一预定的尺寸。
表面部件1的树脂材料包括聚碳酸酯树脂(PC)和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混合模塑树脂材料(alloy molded resin material)(ABS)。在该实施例中,粉碎物的尺寸为4至10mm。
粉碎物尺寸的设定数值范围是考虑到当核芯层树脂材料的粉碎的原材料提供到漏斗时,塑炼机的漏斗的堵塞或者在传输/供给的过程中的堵塞来确定的。
传输机设备52将粉碎的材料以预定的数量一次性输送给振动筛54。
收集罐56将未被粉碎的材料转送回粉碎机。
标号58表示一细颗粒的收集罐。
磁性选择器60将金属物质从通过振动筛54的粉碎材料中除去。
通过磁性选择器60的材料通过漏斗62和给料机64被输送至清洗机66。
由清洗机66进行清洗过的粉碎的树脂材料用一空气鼓风机70通过清洗/脱水机68输送至旋风分离器72。
标号74表示清洗溶液浓度调节步骤;76表示循环装置。
输送至旋风分离器72的粉碎的树脂材料由一空气分选机78进行分选。具有较小的特定密度的杂质被一鼓风机80排出至收集罐82。
这样经过分选的粉碎的树脂材料通过一磁性选择器84,并且由一鼓风机86输送至贮存罐88。
然后,由金属分离器90分离出来的金属被输送至收集罐92。
粉碎的树脂材料中除去杂质例如金属之后,作为一种再循环的塑性材料被收集于收集罐94之中。
(成型操作的说明)
本发明的制造多层树脂模塑产品的方法将在随后参考图5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例的成型条件如下。前部空腔板构件6和后部空腔板构件8的空腔表面温度通过一加热设备(图中未示出)被设定为60℃+1℃。
表皮层树脂材料的注入温度为250℃。
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注入温度为270℃。
表皮层树脂材料的注入速率为10mm/秒。
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注入速率为20mm/秒。
在上述设定的条件下,将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注入温度设定为高于表皮层树脂材料的注入温度,因此核芯层树脂材料的粘度小于表皮层树脂材料的粘度。
用作表皮层树脂材料的PC+ABS树脂材料在增塑设备42(图3)的第一罐中进行加热和熔化。同时,在图4所示的工艺步骤中被粉碎的用作核芯层树脂材料的再循环树脂材料在第二罐中进行加热和熔化。
如图5所示,在第一注入步骤中,在预定的时间T1之内将一预定数量Q1的表皮层树脂材料的树脂从增塑设备42中注入进去。
随后,在第二注入步骤中,在预定的时间T2之内将一Q2体积的表皮层树脂材料和一P1体积的核芯层树脂材料同时注入进去。
在第二注入步骤中,此前在第一注入步骤中注入进空腔中的表皮层树脂材料受到在第二注入步骤中注入的表皮层树脂材料和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挤压,因此在空腔中沿空腔(图7)的四周壁向前移动。
紧随第二注入步骤,在第三步骤中,在预定的时间T3之内将一预定数量Q3的表皮层树脂材料注入进去。
正如前面所描述的,将表皮层树脂材料的注入温度设定为低于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注入温度。因此,在第二注入步骤中注入进空腔中的核芯层树脂材料在空腔中向前移动的同时推挤此前注入进空腔中的表皮层树脂材料的后侧,从而将表皮层树脂材料均匀地铺展在空腔的表面上。
图6是在各注入步骤中注进空腔中的树脂材料的状态的示意图。在第一注入步骤中只有表皮层树脂材料被注入,在第二步骤中,同时注入表皮层树脂材料和再循环材料的核芯层树脂材料。因此,如图6所示,表皮层树脂材料是这样注入进去的,使其在空腔中包围着核芯层树脂材料。
正如上面所描述的,在第二注入步骤中核芯层树脂材料是这样被注入进去的,使其被表皮层树脂材料所包围。这样就避免了核芯层树脂材料会穿透表皮层树脂材料。
图7所示的是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注入操作而获得的模塑产品。也就是说,图7是一显示表皮层树脂材料和核芯层树脂材料被注入进去和充满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8至15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形成一树脂模塑产品的功能部分。该功能部分具有与另一部件相连接的功能。
为获得较高的强度和较轻的重量,成像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LBP),以及信息/通讯设备,例如传真机,计算机,通讯接口和便携通讯设备的表面部件和组成部件等经常由塑性树脂材料的模塑产品制成。有时在这些表面部件和组成部件上形成用于与其它部件相连接的连接部分。
如图8和9所示,所举的例子分别是用于弹簧连接的弹性突出部分(卡爪)102和用于螺钉连接的突出部分104,它们是在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板100上整体模塑而成的。
这些弹性突出部分102和突出部分104要求具有弹性和韧性以便与对应部件的连接构件机械地相连。
正如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是对树脂材料进行再循环和有效地进行利用。然而,如果将通过对树脂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得到的再循环原材料用作核芯层树脂材料的话,这种再循环树脂材料在机械性能方面,尤其是在韧性方面劣于未使用过的新树脂材料。
因此,再循环树脂材料不足以形成作为上述具有与另一构件相连接的功能部分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结构部件。
参考图8,弹性突出部分102的厚度t1做成小于板100的厚度T1。因此,只有表皮层树脂材料流入空腔,形成弹性突出部分102,而防止了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流入。这样就可以避免粉碎的原材料对核芯层树脂材料的韧性的不利影响。
参考图9,用于螺钉连接的突出部分104的厚度t2做成小于板100的厚度T2。因此,构成突出部分104的树脂材料可以仅以表皮层树脂材料模塑而成。因此,能够确保突出部分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弹性。
图10是将浇口位置基本设置在用于形成板的空腔的中心而模塑板状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时,注入的树脂材料的流动状态的示意图。
正如图2中所示的,通过首先注入表皮层树脂材料然后注入核芯层树脂材料,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表面层由表皮层树脂材料制成。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提及的连接功能部分在空腔中的树脂材料流动极限位置处形成。因此,只有表皮层树脂材料流到这些功能部分。
图11和12所示的是树脂模塑产品100的结构,用于进一步确保弹簧突出部分102的弹性功能,以便实现该功能部分的弹性操作。
在图11和12中,在绕平板100的延伸出一弹簧突出部分的那部分的邻近部分形成一凹槽100A,由于它缩窄了在空腔部分中用于在凹槽附近形成平板的间隙,这样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流动性就降低了。因此,只有表皮层树脂材料流到弹簧突出部分102,而阻止了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流入。
图12是沿图11中的b-b方向的剖面图。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流入量通过相对于板100的厚度T3确定凹槽的深度t3进行调节。
图13和14举例说明了螺钉连接部分104。
为了减小螺钉连接部分104延伸处的平板部分周围邻近部分的厚度,缩窄用于形成板100的空腔以防止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流入。
图15是一自攻螺丝套106的实例。
自攻螺丝套106仅用表皮层树脂材料成型能够确保螺钉连接的较高的机械强度。
特别是当螺丝套106的高度H2设定为板108的厚度T6的三倍或者大于其三倍时,可以防止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流入而只用表皮层形成螺丝套106。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将粉碎模塑产品而获得的材料进行再利用,作为核芯层树脂材料的原材料,而不会由于对其重新制粒而降低其物理性能,因此可以对再循环的效率和环境资源保护作出贡献,并且当使用深色材料作为核芯层树脂时,可避免外观颜色的不合适。
当形成核芯层树脂模塑部分被表皮层树脂模塑部分所包围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时,如果核芯层树脂模塑部分的颜色,特别是核芯层树脂材料的颜色是深色并且其色度与表皮层树脂材料颜色的色度不同时,这种颜色状态在表面的表现与表皮层树脂模塑部分的透明度有关。这就引起了一个外观的问题。
本实施例解决该问题。
颜色的性质有三个特性:色度、饱和度和亮度。色度是颜色的比例,饱和度是颜色的鲜明度。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产品为商业机器,比如复印机和打印机。这些产品的表面部件的颜色在亮度方面要受到控制以不影响使用环境。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产品为稍带白色的。
在本实施例中,内部部件是从由佳能厂制造的用过2-7年的复印机的塑性树脂模塑产品(PC+ABS混合树脂(alloy resin))中拆除的。
树脂的颜色是深灰色。
正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对这些内部部件进行粉碎,重新用作核芯层树脂材料的原材料。
作为表皮层树脂材料,PC+ABS混合树脂的新颗粒被模塑到如图1所示的同一个表面部件。
板的厚度是2.0mm。
对每一个模塑产品的几个部分进行切割,每一部分用工具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结果,由表皮层树脂材料制成的模塑部分的厚度为0.55至0.40mm。这种模塑产品的表皮层的0.4mm厚的部分的外观颜色是用Greta-Macbeth制造的积算球光谱仪(CE-7000A)进行测量的。
测量结果用基于JIS Z 8729的L*a*b*色度系统来表示,为
(L*,a*,b*)=(77.59,0.53,4.44)
当测量仅由表皮层树脂模塑部分组成的部分时,测量结果是
(L*,a*,b*)=(77.72,0.60,4.38)
另外,也要对其它模塑部分的测量片进行测量。
表皮层树脂模塑部分的厚度是0.48至0.30mm。
对表皮层树脂模塑部分的厚0.30mm的部分的外观颜色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是
(L*,a*,b*)=(77.42,0.51,4.24)
而且,成型的表皮层树脂部分的厚度被降低以便提高核芯层树脂材料的填充数量。也就是说,成型是通过将表皮层树脂模塑部分的厚度设定为0.26至0.20mm来完成的。因此,核芯层树脂材料的树脂颜色可以透过表面看到。
测量外观颜色,测量结果是
(L*,a*,b*)=(71.32,-1.02,0.35)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含核芯层和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树脂模塑产品采用粉碎的树脂材料作为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采用新材料作为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模塑而成,所说的粉碎的树脂材料是对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模塑成的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形成的。这种树脂模塑产品使得核芯层树脂材料可以被再利用。
还有,通过使用这种树脂模塑产品作为例如办公机器、电子设备或者信息通讯设备的表面部件或者外壳部件,可以解决环境问题。
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提出一种制造包含核芯层和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方法,来开发各种三明治模塑技术,其特征在于成型是通过将用于形成核芯层的,被注入用于成型树脂模塑产品的模腔中的树脂材料的流动性设定为小于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的成型流动性来完成的。
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提出一种制造包含核芯层和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方法,来避免对树脂材料的再利用产生的影响,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对热塑性树脂材料模塑成的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形成的粉碎的树脂材料用作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将新材料作为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成型是通过将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的树脂温度设定为高于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的温度来完成的。
还有,通过提出一种通过向模具中注入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和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而制造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方法,可以提高再循环树脂材料的利用效率,其特征在于在注入一预定体积的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之后,同时将通过对树脂材料的模塑产品进行粉碎而得到的用于形成核芯层的树脂材料和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新树脂材料注入,再注入用于形成表皮层的新树脂材料。
按照上面的一个实施例,通过提出一种包含核芯层和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可以扩展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功能应用,其特征在于树脂模塑产品的一部分具有用于安装另一部件的安装部分,整个的树脂模塑产品具有一包括核芯层和表皮层的多层结构,所述安装部分由表皮层树脂材料制成。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因此,为了将本发明的范围告知给公众作出了如下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包括核芯层和表皮层,该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采用粉碎的树脂材料作为形成所述核芯层的树脂材料,而用新材料作为形成所述表皮层的树脂材料,通过注射模塑形成,其中所述粉碎的树脂材料通过将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模塑形成的模塑产品粉碎而获得,整个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一个板形部具有一用于安装另一部件的突出部分,通过将所述突出部分的厚度设定得比所述板形部的厚度小,使所述突出部分仅仅由与所述表皮层相同的材料与该表皮层整体形成。
2.如权利要求1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为一具有弹性的连接部分。
3.如权利要求1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为一螺钉连接部分。
4.如权利要求1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围绕着所述突出部分形成一小厚度部。
5.一种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包括核芯层和表皮层,该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采用粉碎的树脂材料作为形成所述核芯层的树脂材料,而用新材料作为形成所述表皮层的树脂材料,通过注射模塑形成,其中所述粉碎的树脂材料通过将由热塑性树脂材料模塑形成的模塑产品粉碎而获得,整个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一个板形部具有一用于安装另一部件的突出部分,当所述突出部分的厚度比所述板形部的厚度大时,通过将所述突出部分的高度设定得比所述板形部的厚度大一个特定值,使得所述突出部分仅仅由与所述表皮层相同的材料与该表皮层整体形成。
6.如权利要求5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为一具有弹性的连接部分。
7.如权利要求5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为一螺钉连接部分。
8.如权利要求5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围绕着所述突出部分形成一小厚度部。
9.一种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包括核芯层和表皮层,该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采用再循环树脂材料作为形成所述核芯层的树脂材料,而用新材料作为形成所述表皮层的树脂材料,通过注射模塑形成,其中所述再循环树脂材料的性能比新材料差,整个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一个板形部具有一用于安装另一部件的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仅由与所述表皮层相同的材料与该表皮层整体形成。
10.如权利要求9的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其特征在于,围绕着所述突出部分形成一小厚度部。
CNB011224878A 2000-07-14 2001-07-13 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及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3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4388/2000 2000-07-14
JP2000214388 2000-07-14
JP2001167194A JP2002086491A (ja) 2000-07-14 2001-06-01 多層構造の樹脂成形品及び多層構造の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167194/2001 2001-06-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3119A CN1333119A (zh) 2002-01-30
CN1221372C true CN1221372C (zh) 2005-10-05

Family

ID=26596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248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1372C (zh) 2000-07-14 2001-07-13 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及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838131B2 (zh)
EP (1) EP1174241B8 (zh)
JP (1) JP2002086491A (zh)
KR (1) KR100465673B1 (zh)
CN (1) CN1221372C (zh)
DE (1) DE60131328T2 (zh)
TW (1) TW592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4657A (ja) * 2004-06-15 2006-0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燃料電池用のセパレ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46304B2 (ja) * 2004-10-27 2011-08-10 積水テクノ成型株式会社 有底箱型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60099424A1 (en) * 2004-11-10 2006-05-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layer 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ing method using recycled material, and molded product molded through the same
US20070009743A1 (en) * 2005-07-06 2007-01-11 Reinhard Kessing Three layer composite panel from recycled polyurethanes
CN102398342A (zh) * 2011-10-28 2012-04-04 宁波帅特龙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夹层注塑方法
DE102012023112A1 (de) * 2012-11-27 2014-05-28 Wittmann Battenfeld Gmbh Verfahren zum Spritzgießen von Kunststoff-Formteilen aus thermoplastischem Kunststoff
US9751263B2 (en) * 2015-04-20 2017-09-05 Xerox Corporation Injection molding to finish parts print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printer
DE102018000233A1 (de) * 2018-01-15 2019-07-18 Georg Menshen Gmbh & Co. Kg Behälterverschluss
KR20220008146A (ko) 2020-07-13 2022-01-20 한국원자력연구원 연동형 유체 이송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3896A (en) * 1975-08-07 1977-05-17 Addressograph Multigraph Corporation Clean margin mechanism for electrostatic copiers
US4493806A (en) * 1981-05-29 1985-01-15 Christopher Hatzikelis Recycling of contaminated plastic
US4546022A (en) * 1981-08-19 1985-10-08 Ciro Madonia Composite molding system
US4448608A (en) * 1982-12-30 1984-05-15 Johnson Matthey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olored inorganic complex for use as a pigment an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it
GB2146920B (en) * 1983-09-27 1987-03-18 Nippon Paint Co Ltd Multi-layer coating method
JPS61297116A (ja) 1985-06-27 1986-12-27 Canon Inc 射出成形機
JPH04267114A (ja) * 1991-02-22 1992-09-22 Mitsui Toatsu Chem Inc 多層構造成形体
JPH05147036A (ja) 1991-11-30 1993-06-15 Yoshiharu Sato 廃プラスチツクの再生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JPH05278068A (ja) 1992-04-02 1993-10-26 Sekisui Chem Co Ltd 射出成形方法
JPH05301222A (ja) 1992-04-27 1993-11-16 Isuzu Motors Ltd プラスチック製品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DE4217005C2 (de) * 1992-05-22 1994-03-03 Himont Inc Verfahren zur Wiedergewinnung des Kunststoffes aus lackierten Kunststoffteilen
US5340614A (en) * 1993-02-11 1994-08-2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s of polymer impregnation
JP3155136B2 (ja) * 1993-10-19 2001-04-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ンパー
JP2704599B2 (ja) 1993-12-20 1998-01-26 日精樹脂工業株式会社 多層成形方法
JP3192341B2 (ja) 1994-12-22 2001-07-2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保温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17052B2 (ja) 1995-08-10 2000-03-06 東京大学長 多層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US5851624A (en) * 1995-08-31 1998-12-22 Chrysler Corporation Soft touch top cov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5702148A (en) * 1996-02-29 1997-12-30 The Standard Products Company Exterior decorative surround molding module
US6068896A (en) * 1996-02-29 2000-05-30 Toyoda Gosei Co., Ltd. Molded colored articles
US5792397A (en) 1996-10-08 1998-08-11 Ritchey; Eugene B. Method of injection molding
JPH10202694A (ja) 1997-01-22 1998-08-04 Asahi Chem Ind Co Ltd 複合型物を成形する方法
JPH1117052A (ja) 1997-06-23 1999-01-22 Seiko Epson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実装方法
JPH11320646A (ja) * 1998-05-12 1999-11-24 Toyoda Gosei Co Ltd 光輝樹脂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74241B8 (en) 2008-01-23
EP1174241A2 (en) 2002-01-23
EP1174241B1 (en) 2007-11-14
KR20020009412A (ko) 2002-02-01
EP1174241A3 (en) 2002-12-11
US6838131B2 (en) 2005-01-04
DE60131328D1 (de) 2007-12-27
KR100465673B1 (ko) 2005-01-13
JP2002086491A (ja) 2002-03-26
US20020015841A1 (en) 2002-02-07
DE60131328T2 (de) 2008-09-11
CN1333119A (zh) 2002-01-30
TW592935B (en) 2004-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1372C (zh) 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及多层结构树脂模塑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104316C (zh) 注射发泡成型的热塑性树脂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JP4680000B2 (ja) 紙含有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942296A (zh) 控制纤维状填充剂长度的树脂组合物颗粒的制造方法
CN1792618A (zh) 一种利用废弃线路板的非金属粉末制作玻璃钢制品的方法
CN1527804A (zh) 包括固体粒子和粘结剂的组合物
CN1942300A (zh) 导电性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注射压缩成型方法
CN1659007A (zh) 塑料的多步分离
CN1222692A (zh) 再循环墨粉分级装置
CN1720124A (zh) 硫化橡胶材料的粉碎方法
CN1098980A (zh) 定向热塑和颗粒物质的复合材料
CN1646280A (zh) 使用过的塑料的循环利用系统、使用过的abs树脂和再生abs树脂的再处理方法
CN1639254A (zh) 树脂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泡沫绝缘电线
CN1280535A (zh) 模塑制造方法和模塑制造的混合装置
CN101044173A (zh) 熔融成型用聚偏氟乙烯树脂粉末和使用该树脂粉末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CN1923883A (zh) 潜油泵用聚丙烯电缆护套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934756A (zh) 平面状连接器
CN1173423A (zh) 环氧树脂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方法和可注射成型的环氧树脂组合物
CN1260053C (zh) 回收的陶瓷原料及使用该回收的陶瓷原料制备堇青石陶瓷体的方法
CN1750918A (zh) 再生树脂的制造方法及含有由该方法制造的再生树脂的树脂材料
CN1171076A (zh) 用于制造包封半导体的预型件的改进方法
CN1758968A (zh) 铸件用发热体成形材料、铸件用发热体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946813A (zh) 待加入于热塑性材料中的具有高滑石含量的细分散的固体组合物
CN1054319C (zh) 气流分选机与生产色粉的方法
CN1683448A (zh) 制备丙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