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6647C - 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及媒体搭载用托盘 - Google Patents
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及媒体搭载用托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06647C CN1206647C CNB951213245A CN95121324A CN1206647C CN 1206647 C CN1206647 C CN 1206647C CN B951213245 A CNB951213245 A CN B951213245A CN 95121324 A CN95121324 A CN 95121324A CN 1206647 C CN1206647 C CN 120664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llet
- medium
- disc
- changover
- drive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 plurality of record carriers or indexed parts, e.g. tracks, thereof, e.g. for edit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25—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herein the disks are transferred from a fixed magazine to a fixed playing unit using a moving carriag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可载置、处理单放媒体与可录放媒体中的任何一种的录放装置;可装于录放装置,具有能判别所述单放媒体与所述录放媒体的媒体种类判别孔的媒体用托盘;可收容多张媒体用托盘的托盘收容部;可把收容的媒体用托盘从该托盘收容部取出和插入,把所述媒体用托盘移送往所述录放装置的托盘移送装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CD-ROM、光磁盘(magneto-optical disk)、相变光盘等的,单放或录放两用的多张光盘的自动交换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盘片用的托盘。又涉及数字视盘(下称DVD)等的、双面高密度单放或可录放的光盘的自动媒体交换装置。
近来,光盘由于大容量和数据录放高速度,用作电脑的外部存储器是很自然的,作为图像处理用的介质也非常引入注目。因而,容纳多张这种光盘,可管理、运用大量数据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已经大量上市。
这种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如所周知,包括有容纳逐张收容于卡盘(cartridge)中的状态下的光盘的类型,和把单张的盘片置于托盘,将多个托盘收容于可装卸的所谓片盒中的类型。前者多数是光磁盘、相变光盘等可录放光盘用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后者多为CD-ROM等的单放光盘用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
处理卡盘式的光盘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例如像日本实用新案公报平3-45319号所示,用拣选器(picker)取出收容部容纳的卡盘,移送到进行数据处理的驱动装置。然后,由该驱动器进行数据记录或放出等处理。而对于盘片两面都能录放的情况,也可通过拣选器翻转使卡盘翻转,装于驱动装置,进行双面录、放等。又,日本实用新案公开公报平2-92887号报告了设有用于对收容于内部的可录放光盘可录与否进行选择的Write Protect tug(写入保护链)的卡盘。设定该Write protect tug,使用与其相对的驱动装置,可以事前防止发生因失误而消除掉数据等情况发生。
但是,这样的媒体自动变换装置中每一盘片占有的体积无论如何是偏大了,由于大容量化产生了装置大型化的问题。而且,驱动装置只能与光磁盘、相变光盘等可录放的光盘相对应,因而对于CD-ROM等只能放的光盘不能同时收容及处理,存在不能与今后的多媒体时代的应用相适应的问题。
另一方面,处理托盘式的光盘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示于例如日本特许公开公报平3-212847号。这种类型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中,多个搭载光盘的托盘被收容于片盒中,保持于装置内。然后,用拣选器取出其中的一个托盘装于驱动装置进行处理。这种类型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与先前的卡盘式的相比,每一张盘片的占有体积要小,具有让使用它的装置小型化的优点。
但是,由于驱动装置只能适应CD-ROM等单放光盘,所以不能用于光磁盘、相变光盘等可录放光盘,存在着不能记录、保管包含图像等的大容量数据的问题。而且使用于这种装置的托盘也只能搭载单放媒体,原封不动使用的话,存在不能将它与录放两用媒体加以区别的问题。再者,预计今后将上市DVD等那样的、两面上都有数据面的光盘,由于没有光盘翻转机构,在装置内就无法自动处理,例如有,必须用手取出片盒翻转一次之类的使用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把单放的光盘和录放两用的光盘混在一起使用的小型媒体自动交换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处理双面都具有单放功能或都能录放的光盘的小型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判别上述装置中混在一起的光盘的类别的托盘。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短时间内以低价格收集或更新关于收容于装置内的光盘媒体的管理信息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
本发明的结构包含:可以装载、处理单放光盘或可录放光盘的录放装置;具有装于所述录放装置,可承载前述媒体,且可判别前述媒体的承载信息的承载判别装置,以及能判别前述单放的媒体与前述可录放媒体的媒体种类判别装置的托盘;收容前述托盘的收容部;以及可取出和插入前述收容部收容的前述托盘,将前述托盘送往前述录入装置的托盘移送部。
采用本发明,单放光盘和可录放光盘可以混在一起使用,不止限于数据保存、保管、还可适用于利用包括CD-ROM等图像、声音的多媒体数据的情况。而且,采用托盘方式、收容效率提高,同时可实现小型、大容量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
而且,最好是包含:可处理载置于托盘的媒体的录放装置;收容载置前述媒体的托盘的第一托盘收容器;在与该托盘收容部背离的位置上,能将媒体收容部与前述托盘上下相反地收容的第二托盘收容部;将媒体收容部与前述托盘上下相反地收容于前述第二托盘收容部的托盘;将这些托盘从上述第一、第二托盘收容部移送往录放装置的托盘移送部。
采用本发明,即使对于DVD等双面都记录着数据的光盘的放出,也维持采取托盘方式的小型大容量的特征,又可以在装置内自动进行两面处理而不用举手之劳。
下面用包括理想的实施例在内的附图、和详细的实施例说明、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特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搭载的录放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使用的托盘平面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使用的另一托盘的平面图。
图5(A)、图5(B)是图4所示的托盘的部分放大图。
图6是收容图4所示的托盘的、实施例2的片盒的斜视图。
图7(A)、图7(B)是图6的状态下的托盘中的记录可否设定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8(A)是收容图4所示的托盘的、实施例3的片盒的斜视图。
图8(B)是图8(A)的状态下的托盘中记录可否设定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构成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构成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搭载的录放装置的平面图。
图12是用于图10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托盘的平面图。
图13(A)、(B)、(C)、(D)、(E)是图10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构成图。
图15(A)、(B)、(C)是图14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构成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构成图。
图18(A)是图17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上使用的可录放盘片用的托盘的平面图。
图18(B)是图17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上使用的单放盘片用的托盘的平面图。
图19是判定图17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中有无媒体、什么种类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图19的、判别有无媒体、什么种类时的传感器输出图形的例子的信号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构成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构成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上使用的托盘的平面图。
实施例1
下面用图1、图2、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加以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在图1中,托盘移送部1由导向轴4导向,由驱动电动机7通过皮带轮6用皮带5驱动。托盘移送部1取出位于托盘收容部2的、载放盘片(未图示)的托盘8a,向箭头所示方向移动,移送到驱动装置3。在这里,驱动装置3既可以处理可录放盘片,也可以处理单放盘片。
如图3所示,在托盘8a形成盘片收容凹部9,在此载置盘片。而托盘8a设有驱动装置3的拾波器16和转台15可能进入的开口10,以及相对于驱动装置3决定位置的位置决定孔13。又设置表示单放盘片的传感器孔11于与设在驱动装置3的,作为检测器的开关17相对应的位置上,以及设置缺口12以便让托盘移送部1能从托盘收容部2取出/插入。
又在图2所示的驱动装置3设置装着盘片转动的转台15和由拾波器导轨19引导,由例如线性电动机等在半径方向上驱动,从该盘片读取信号的拾波器16。还设置与托盘8a的位置决定孔13对应的定位销14,检测是单放盘片还是可录放盘片的开关17,以及在可录放盘片的情况下用作检测可否记录/消除的检测器的开关18。
下面就其动作加以说明。
托盘移送部1由驱动电动机7通过皮带5朝箭头a、b方向驱动,朝与指定的托盘8a相对应的位置移动。然后,利用缺口12把收容凹部9载放着盘片(未图示)的托盘8a从托盘收容部取出。接着,沿箭头a的方向移动收容着托盘8a的托盘移送部1,使托盘8a的定位孔13啮合于驱动装置3的定位销14,相对于驱动装置3决定托盘8a的位置。这时,驱动装置3的转台15和拾波器16进入开口10,同时,用构成于托盘移送部1的夹紧部(未图示)将载放于托盘8a的盘片固定于转台15。与此动作进行的同时,开关17检测出设定于托盘8a的传感器孔11,识别载放于驱动装置3的盘片是CD-ROM等的单放盘片。于是切换对应于该盘片的旋转控制电路(例如CLV控制电路)、控制增益和位相补偿电路等控制电路和放(音)像用的解调电路,然后拾波器33开始读出信号。而且,在该状态下托盘8a定位于驱动装置3,并且在托盘移送部1内保持与盘片不接触的高度关系。
放(音)像终了的托盘8a的返回动作如下。一旦转台停住,托盘移送部1由驱动电动机7向箭头b的方向移送。而一旦将盘片夹在载台15上的夹紧部松开,托盘移送部1即将载放盘片于其收容凹部10的托盘8a移送至托盘收容部2的规定位置。然后,利用缺口12将其退回托盘收容部2。
图4表示可录放盘片用的托盘,图5为其部分放大图。下面利用这些附图对可录放盘片用的托盘进行详细说明。并对与单放盘片用的托盘相同的另件使用相同的编号,且省略其说明。
在托盘8b设定传感器孔26于与驱动装置3的检测可否记录/消除的开关18对应的位置上。然后安装滑块20,使其覆盖该传感器孔26。该滑块20由托盘8b的导槽25滑动自如地导向。通常整体构成于滑块20的卡爪21嵌入设于托盘8b的凹部22,处于覆盖传感器孔26的状态,载放于托盘8b上的可录放盘片处于可以记录/消除的状态。用户要使载放于托盘8b的可录放盘片处于不能记录/消除的状态只要进行如下操作即可。
用滑块20的操作孔24,使滑块20朝图5的箭头所示方向,克服卡爪21与凹部22嵌合形成的阻力移动到卡爪21与凹部23嵌合的位置。在这一状态下传感器孔26露出于表面,因而可以由驱动装置3的开关18检测出来,可认识到,这种盘片的记录/消除是不可能的。当然,也可做成该传感器孔26与检测用的开关18的关系与在这里说明的相反,在传感器孔26露出时可以记录/消除的结构。
使用这种可录放盘片用的托盘8b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动作,基本上与使用前述单放盘片用的托盘8a的情况相同,下面就其不同点加以说明。在托盘8b的传感器孔26被滑块20覆盖的状态下,托盘8b被移送到驱动装置3的上面时,开关18判断为可记录/消除的状态。于是进行通常的录/放或者消除的动作。另一方面,在托盘8b的传感器孔26露出于表面的状态下,开关18判断为不能记录/消除的状态。于是,在例如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对主电脑退还错误信息等之后,使托盘8b退还原来的收容部2。
如上所述,可以提供借助于用托盘方式,能有效地利用空间,而且借助于在该托盘上设置盘片类别判定手段,可在一个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内,将单放盘片与可录放两用的盘片混在一起使用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以此,可显著扩大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用途。在这里,还将单放盘片用的与可录放盘片用的托盘的结构作为略有不同的东西加以说明。但是,将单放盘片用的托盘8a的传感器孔11的结构做成像可录放盘片用的托盘8b的传感器孔26的构造那样,可以用滑块进行设定变更,并将两个传感器孔并排,以此使1种托盘可以兼用也是有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与上面所述不同,但只要对滑块与传感器孔的检测极性妥善设计,例如采取传感器孔11、26一起闭锁时为可录放状态,传感器孔11开放、传感器孔26闭锁时为记录/消除状态,传感器孔11、26一起开放时为单放盘片用这样的区别就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起始处开始装放同一空托盘于托盘收容部2中,在使用时根据需要如前所述那样设定即可。
而托盘的缺口12是移送时保持用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与12对称的另一端设置相同的缺口。而且,在单放盘片或可录放盘片中任何一种被装于确定形状的卡盘等容器中的情况下,使本发明的托盘的外形、各缺口和各种检测孔的位置形状能配合该卡盘、以便能将前述卡盘原封不动地用于本发明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中,这是可能的。
实施例2
图6是表示使收容实施例1所述的托盘8b的托盘收容部装卸自如的所谓片盒的斜视图,这里用其部分放大图图7与图6加以说明。
图6中,片盒27收容着6张托盘8b,滑块20在片盒主体27的前面整齐排列着。在托盘8b完全被收容的状态下,锁定机构(未图示出)起作用,使用者不能轻易取出托盘8b。在片盒主体27设有凹入部28,以使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托盘移送机构易于取出托盘,由于凹入部的设置,缺口12从片盒主体27露出。图7(A)是托盘8b完全被收容于片盒主体27的状态下滑块部的放大图,使用这图对滑块20的操作加以说明。例如用户设定从上面起第2张托盘上的盘片为不能记录/消除时,利用操作孔24,用笔尖细的钢笔,或例如自动铅笔29,使第2张的滑块20朝箭头N的方向移动,移动到前项中说明的位置。移动后的状态示于图7(B)。用这样的结构,在托盘被收容于片盒中的状态下,很容易逐张设定盘片的记录/消除的可否。
实施例3
图8所示为与实施例2不同的片盒结构,下面用图8(A)、(B)加以说明。
图8(A)所示的可录放盘片用的托盘8c,在开口10朝片盒30的开口侧的情况下被收容。而将传感器孔26、滑块20设于与托盘8b的情况相反的,对角线上的内侧,在将搭载于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驱动装置前后反向搭载时可以与之对应。这托盘8c的特征在于,盘片记录/消除可否的设定易于送行。在片盒主体30的后面部设有图8(B)所示的操作窗31,构成托盘8c的滑块20完全可以通过这窗口31操作。总之,使用者可以不取出插入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片盒,而能够从片盒后面设定盘片可否记录/消除。这些操作与用图6、图7说明的前一例子相同。
实施例4
图9是使用以图6说明过的片盒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实施例。
在收容托盘的片盒27,设置了如前所述,使利用托盘移送部1取出/插入托盘变得容易的凹入部28。在驱动装置3设置支持托盘,把盘片载放于转台15并夹紧的装片装置32。在本实施例中,装着两台驱动装置。
下面对其动作加以说明。与在图1说明过的第一实施例一样,取出、收容托盘的托盘移送部1向a方向移动,将托盘插入指定的驱动装置3的装片装置32。装片装置32把盘片夹紧于转动员15上,同时用开关18检测盘片可否记录/消除,若是可以,即进行录/放或消除的动作。若是不可以,则将错误信息返还主电脑,将托盘退回原来的片盒27。用这种方式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可以有选择地将盘片插入各驱动装置。在图9,对使用图6所示的片金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但构成采用图8(A)所示的片盒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情况下,搭载的驱动装置的方向与图9前后相反安装,构成与此相应的托盘的装片装置即可。
如上面所述,由于在可录放盘片用的托盘上设置了可任意设定的、可否记录/消除设定装置,因而省去用软件进行盘片可否记录/消除的管理的麻烦,设定变得方便了。再者,把这些托盘收容于片盒时,使用者可以不必取出托盘,从片盒外操作,对盘片可否记录/消除进行设定,这是非常优异的特点。
又,在本实施例中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与实施例1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一样,借助于托盘方式,有效地利用空间,而且借助于在该托盘设置盘片种类判别装置,使在一个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内单放盘片与录放两用盘片混在一起使用成为可能。
而且,在这里将盘片种类、可否记录/消除的检测作为用驱动装置的检测加以说明,由于托盘移送部1或图1中的托盘收容部2都附有检测机构,因而也有可能在装于驱动装置之前完成该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在图9的例子等以1台为再生专用驱动装置,以另一台为录放用驱动装置等情况下,可在装上之前判定,对防止插错等非常有效。
实施例5
图10表示实施例5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在图10中,托盘移送部34取出在托盘收容部的、载放盘片33的托盘8d,朝箭头a方向移动,向驱动装置3移送。托盘移送部34可同时收容两个托盘8d,且可借助于反转电动机35旋转180度。而后,由导向轴4导向,由驱动电动机7通过皮带轮用皮带驱动。在托盘收容部2收容预先载放盘片33的多张托盘8d,同时,在其下部以把托盘8d上下逆转的状态收容空托盘8e。在图12所示的托盘8d上,构成盘片收容凹部9,同时,设置图11所示的驱动装置3的拾波器16及转台15可进入的开口10。又设置对驱动装置3决定位置的定位孔13;显示在与设于驱动装置3的开关17对应的位置上设定的单放盘片的传感器孔11;以及托盘移送部34从托盘收容部2取出/插入用的缺口12。又在图11所示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所搭载的驱动装置3上设置装着盘片旋转的转台15,以及由拾波器导杆19引导,用例如线性电动机等在盘片的半径方向上驱动,从该盘片读取信号的拾波器16。还设置与托盘8d的定位孔13对应的定位销14;以及检测是单放盘片还是可录放盘片的开关17。
下面用图10、图11、图12、图13(A)-(E)对这一动作加以说明。
托盘移送部34由驱动电动机7通过皮带5在箭头a、b方向上驱动,向对应于指定的托盘8d的位置移动。然后利用缺口12从托盘收容部2取出在盘片收容凹部9载放盘片33的托盘8d。当该取出盘片以一面或两面载置进行录/放时,收容托盘8d的托盘移送部34向箭头a的方向移动,使托盘8d的定位孔13与驱动装置3的定位销14啮合,将托盘8d对驱动装置3定位。此时,驱动装置3的转台15与拾波器16进入开口10,同时,将载置于托盘8d的盘片33在转台15上对好中心,用构成于托盘移送部34的夹紧部(未图示)固定于转台15上。与这一动作同时,用开关17检测设定于托盘8d上的传感器孔11,判别载放于驱动装置3上的盘片是CD-ROM等单放盘片还是可录放盘片。然后,在对应于该盘片的旋转控制(例如CLV)电路切换后,用拾波器16进行信号读出。并且,在该状态下托盘8d由驱动装置3决定位置,并在托盘移送部34内保持着与盘片不接触的高度关系。
放(音)像后的托盘8d的返回动作如下。转台15一停止,驱动电动机7将托盘移送部34朝箭头b的方向移动,松开夹紧在转台15上的盘片。然后将盘片载放于盘片收容凹部9的托盘8d被送往托盘收容部的规定位置上,利用缺口12回到托盘收容部。
下面对被引入盘片移送部34的盘片33为两面可用盘片,且录/放面与载置方向相反的情况的动作(即里侧进行录/放的动作)加以说明。将载放盘片33的托盘8d引入的托盘移送部34由皮带5驱动朝箭头a的方向移动,停止于与空托盘8e对应的位置上。这个位置用光耦合器与反射板等定位,但未图示。在该状态下托盘移送部34将空托盘8e引入在先引入的盘片33载放的托盘8d的上方。然后,反转电动机35反转使托盘移送部34反转180度,盘片33被移置到空托盘8e上。总而言之,盘片33处于反转、被载放于空托盘8e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托盘移送部34向前述驱动装置3的方向移动,以此使盘片里侧能够录/放(音)像。
盘片33的收容动作变成如下状况。在前述返回动作的途中,由反转电动机35将托盘移送部34翻转180度,盘片33移置于当初的托盘8d后,收容于托盘收容部2的规定位置。以这一动作,将盘片33收容、维持于与初期状态相同的状态。此后,将空托盘8e收容于托盘收容部2的规定位置。一连串动作结束。采用将空托盘搭载于托盘收容部的结构,也有可能根据需要增加驱动装置的搭载台数,借助于搭载与该数目相对应的空托盘,有可以用各驱动装置进行里侧的录/放动作的效果。
如上所述,用使托盘移送部具有翻转功能的办法,能够以托盘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且有可能进行两面具有数据的盘片的录放。
实施例6
实施例6示于图14。图15(A)-(C)是说明其动作的图。与实施例5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编号并省略其说明。在这一例子中,采取在托盘移送部36内预先搭载空托盘8e的结构。采用这一结构,对盘片33内侧进行录/放时,不需要在实施例5说明的空托盘8e的引入动作,所以能够缩短盘片33的交换时间。从而,在动作上,除了没有将空托盘8e从托盘收容部2引入的动作外,其他都与实施例5相同。
实施例7
图16表示用装卸自如的片盒27构成托盘收容部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例子。
27号是收容载放盘片的托盘的片盒;36号是在实施例6说明过的,预先搭载有空托盘的托盘移送部;3号是驱动装置。驱动装置3具有支持托盘,将盘片载置于转台15,并加以夹紧的装片装置32。媒体自动交换装置搭载有两台驱动装置3。
下面就其动作进行说明。与实施例6相同,取出托盘加以收容的托盘移送部36,录/放是按照该盘片的载置面或其里侧的不同情况,用载置面的情况下保持原样,用里侧的情况下借助于反转电动机35的动作,将盘片移向空托盘。而后,向a方向移动,把托盘插入指定的驱动器3的装片装置32。装片装置32将盘片夹紧于转台15上,进行录/放动作。关于盘片的退还动作,是托盘移送部36从驱动装置3引出托盘,沿箭头b的方向移动,把托盘退回到片盒27的规定位置。在使用盘片里侧的情况下,以反转电动机35的动作向原来的托盘移动盘片后,将托盘退回片盒的规定位置。采用这种方式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可以根据驱动装置的台数,有选择地把盘片插入各驱动装置。图16对使用图14所示的托盘移送部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结构作了说明。也可以做成把图10的实施例5说明的空托盘收容于托盘收容部的结构(这种情况下是在片盒27下方收容数目等于驱动装置台数的空托盘的结构),这时,可借助于实施例5说明的动作,对各驱动装置进行盘片里侧的录/放。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5、6、7的说明中,以相同的形状对空托盘和收容盘片的托盘加以说明,但是,使其具有例如缺口部12的不同形状,或增加传感器孔11等,在托盘移送部34、36或驱动装置3能够总是把握住现有的放(音)像面,有使具有多个驱动装置和少量托盘移送部的应用装置中能经常在托盘移送部2内保持盘片方向一定的作用。
而且,虽然未图示出,但为了在托盘8d与空托盘8e围成的空间内移动盘片这种纤细的媒体,也可以在各托盘表面铺垫橡胶或纤维等缓冲材料。而且也可以追加在托盘位于托盘移送部上时压住盘片的机构,以此,可以把盘片旋转180度时受到损伤的可能性减到极少。
实施例8
下面用图17、图18对实施例8的结构与动作加以说明。在图17中,托盘移送部1取出收容于片盒2的,载放盘片(未图示出)的托盘8f或8g,向箭头a的方向移动,向装片装置32、驱动装置3移送,托盘移送部1由导向轴4导向,由驱动电动机7通过皮带轮6用皮带5驱动。如图18(A)、(B)所示,托盘8f、8g上设有盘片收容凹部9,同时,还设置有可以让驱动装置3的拾波器16及转台15进入的开口10;相对于驱动装置定位的定位孔13;以及托盘移送部1进行从片盒2的取出/插入用的缺口12。而在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上搭载的驱动装置3上设置有装着盘片转动的转台15;从该盘片读取信号的拾波器16;以及与托盘8f、8g的定位孔13相对应的定位销14。传感器37a、37b是在对应于设在托盘8f、8g的媒体种类判别孔39及媒体有无判定孔40的位置上设置的传感器。图18(A)的托盘8f是可录放盘片用的托盘,图18(B)的托盘8g是单放盘片用的托盘,在该托盘8g的情况下,媒体类别判定孔39被堵住。而控制部38是根据主电脑(未图示)和操作键盘(未图示)等的输入,对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动作和盘片信息进行控制、管理的控制部。
下面就其动作加以说明。对从外部向控制部38输入将规定的盘片装于驱动装置的指令的情况加以叙述。首先根据控制部38的输出信号,驱动电动机7通过皮带5朝箭头a、b方向驱动托盘移送部1。然后向与指定的托盘8f、8g对应的位置移动。于是,托盘移送部1利用缺口12从片盒2取出托盘8f、8g。接着,收容托盘8f、8g的托盘移送部1朝箭头a的方向移动,向装片装置32插入托盘。装片装置32使托盘8f、8g的定位孔13啮合于驱动装置3的定位销14,使托盘8f、8g对驱动装置3定位。在这一阶段,控制部38对驱动装置3输出指令信号,在驱动装置3的转台15和拾波器16进入开口10的同时,使载放于托盘8f、8g的盘片在转台15上对中心,然后用构成于装片装置32的夹紧部(未图示出)固定于转台15上。而后,转台旋转,拾波器16读出信号。而且,在该状态下,托盘8f、8g被定位于驱动装置3,且在装片装置32内保持与盘片不接触的高度关系。
放(音)像后的托盘8f、8g的退回动作如下所述。同样、根据控制部38的指令信号,使转台15停止转动,于是被压紧于转台15的盘片被松开,托盘移送部1从装片装置16拉出托盘和盘片。然后,在载放于托盘8f、8g的状态下把盘片移送往片盒2的规定位置上,利用缺口12返回片盒2。
下面利用图19、图20对用这种媒体自动交换装置进行的盘片管理(盘片的有无、盘片的种类信息等)加以说明。图19利用可录放盘片用的托盘8f进行说明。电源接通时和片盒交换的情况下,或由于主电脑的命令等,而把各托盘上有无载放盘片,盘片的种类等储存于控制部38的一连串动作被称为初始化。而在有些状况下,盘片或托盘有从托盘和片盒飞出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进行上面所述的正常的盘片交换动作,因而预先采用飞出传感器37a、37b监视盘片或托盘的飞出情况,这一信号通常由控制部38监控。
假如搭载例如实施例1所示那样的驱动装置,在初始化时,控制部38用托盘移送部1把所有的托盘依序向驱动装置移送,可以进行盘片有无和盘片种类的判别。但是,这样做移送时间和把盘片装上驱动装置所需时间很长。这在收容的盘片多的情况下特别显著,初始化时不能做其他动作,因而包括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在内的系统全体的开动效率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在连接于网络使用的环境中,其影响非常之大。而所谓监视盘片或托盘从片盒中飞出的传感器,必须在驱动装置上独立设置盘片信息传感器,因而招致零件成本、安装成本的上升。
在这里,本实施例采用前述结构按如下方式进行初始化。首先,控制部38向托盘移送部1送达指令,从片盒2按次序朝箭头d的方向引出全部托盘8f(图19)。这时,传感器37a、37b,分别用发光元件、受光元件构成,如图17所示上下相向配置,如图19所示,在对应于设在托盘8f上的媒体种类判别孔39、媒体有无判别孔40的位置上设置。从而,能够检测出托盘8f上的孔39、40的开口状况。而且又在托盘移送部1设置中间开关41于托盘8f的媒体有无判别孔40通过传感器37b时动作的位置上。在这里中间开关是使用机械式的微型开关,但也可利用磁性的开关或光学开关。图19(A)表示托盘8f被收容的状态,图19(B)表示托盘8f被拉出,中间开关41动作时的状态。
图20的(0)-(5)表示托盘8f被拉出时的中间开关41及传感器37b输出的变化。在这里,(0)是中间开关的输出信号,(1)-(5)是盘片种类、盘片有无、托盘有无等组合的各种情况下,传感器37b的输出信号。中间开关动作时用H,除此以外用人,传感器37b的输出在受光时用H,在不受光时用L分别表示。而控制部38一旦向托盘移送部1发出拉出托盘的指令,即对中间开关41及传感器37b的输出进行监控。图中A点对应于图19(A),C点对应于图19(B)的位置,B点对应于媒体有无判定孔40通过传感器37b上面的时刻。而媒体种类判别孔39一般是开闭状态,与可录放盘片、单放盘片不管怎样都能对应,但在本实施例中,孔开着的情况为可录放盘片,孔关闭的情况为单放盘片。在表1,表示在图20的(1)-(5)的输出被得到时,对于各种情况,控制部38判别托盘有无、盘片类别、盘片有无的判别基准表。
表1
状态 | 到中间开关41动作时为止,传感器37b的H→L次数 | 中间开关41为H时传感器37b的输出 | 盘片管理信息 | ||
托盘有无 | 盘片类别 | 盘片有无 |
(1) | 2 | L | 有 | R/W | 有 |
(2) | 1 | L | 有 | R | 有 |
(3) | 2 | H | 有 | R/W | 无 |
(4) | 1 | H | 有 | R | 无 |
(5) | 0 | H | 无 | - | - |
注:R/W为可录放盘片
R为单放盘片
控制部38监控传感器37b及中间开关41的输出,存储传感器37b的输出从H变成L的次数。然后,同时检测中间开关41的输出变为H时传感器37b的输出电平,以此从表1判别托盘有无;判别是可录放盘片还是单放盘片中的哪一种;有无盘片。具体地说,中间开关41到动作为止传感器37b从H变为L的次数为0次以外时,判定为有托盘、再根据其次数,在2次时判断为可录放盘片,在1次时判断为单放盘片。而该次数为0时判断为无托盘,从而,盘片类别和盘片有无的信息都不特地判定。而对于盘片有无的信息,在中间开关41为H时传感器37b的输出为L的情况判定为有盘片,在H的情况下判别为无盘片。而虽然表1没有记载,但是,在托盘或盘片从片盒2飞出时,在初始状态下(在A点以前)传感器37b的信号变成L,因而表1所示的任何情况都能区别。亦即,在这种情况下,托盘/盘片飞出,可以作为出错处理。把上述处理对所有的托盘反复进行,用一对传感器(37a、37b)检测有无托盘、盘别类别,有无盘片,将其存储于控制部,以此可以进行初始化处理。而且同时可以检测出托盘/盘片飞出的异常情况。从而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并将媒体一张一张地移送到驱动装置,不需安装时间,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初始化动作。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可以使用能处理可录放盘片及单放盘片的两用驱动器,或是使用能处理其中某一种的驱动装置等。即使是只使用可录放盘片专用驱动装置,或只使用单放盘片专用驱动装置,也可分别使用专用的托盘,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管理盘片信息。这样,即使以后增设驱动装置时也可以用使用的托盘判定盘片的种类,因而装置的扩展变得容易。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托盘来管理盘片类别信息,而在使用既可处理可录放盘片又可处理单放盘片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驱动装置上设置媒体种类判别装置。借此,可以在由于某种重要原因而造成控制部的盘片类别信息发生差错的情况下最后由驱动装置判别,从而更加提高可靠性。这种驱动装置的盘片种类判别装置既可以使用托盘的媒体种类判别孔39,也可以另外在托盘上设置判别孔等供判别使用的结构。
实施例9
图21表示实施例9。在图21,片盒和驱动装置各有2台,托盘移送部1具有能同时保持多张盘片的结构,这是与实施例8的不同的。托盘移送部1由托盘移送部1a、1b构成,具有能同时保持2张盘片的结构。
下面就其动作加以说明。对将驱动装置3处理的盘片换成收容于片盒2中的其他盘片的交换动作加以说明。这是盘片交换装置通常最频繁进行的动作。首先是控制部38发出换成下面要处理的盘片的交换命令,一有这一命令、托盘移送部1即移向载置下次要处理的盘片的托盘的收容位置,用托盘移送部1a取出规定的托盘向箭头a的方向移送。这时,托盘移送部1b仍旧是空的。接着,将托盘移送部1b对装片装置32进行定位。在这里借助于装片装置32把载放在驱动装置3处理过的盘片的托盘取出送到托盘移送部1b。然后,接着把托盘移送部1a定位于与装片装置32对应的位置上,把载置接着将要处理的盘片的托盘插入装片装置32。装片装置32把盘片卡紧在转台15上、转台15旋转,拾波器16读出信号。
使托盘移送部1b收容的托盘返回的返回动作如下。首先决定托盘移送部1b应返回的、规定的托盘收容位置,再利用缺口12返回。
本实施例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更换盘片不是逐步的,没有使先前处理过的盘片返回规定的收容位置的动作,而能够换成下一张盘片,因而可以显著缩短更换时间。而且因为装有两台驱动装置3,是可以同时处理两张盘片,能够同时提供更多的信息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中的盘片信息管理方法与实施例8相同,因而省略其详细说明。但是,在为了盘片信息的管理而从片盒2提出全部托盘时,必须使用托盘移送部1a、1b中的某一个,而不是时使用两者,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托盘移送部1a。在本实施例中当然也是,用一对传感器(37a、37b)检测托盘的有无、盘片的类别、以及盘片的有无、将其存储于控制部,以此可以进行初始化处理。而且,由于能够检测托盘/盘片的飞出异常,显然能够提供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在短时间内进行初始化动作的自动媒体交换装置。
实施例10
下面用图22、图23对实施例10加以说明。托盘移送部1取出片盒2(2a、2b)中的、载置盘片(未图示)的托盘8,朝箭头a的方向移动,送往驱动装置3。而这由导向轴4导向,由驱动电动机7通过皮带轮6用皮带5驱动。在片盒中收容有多张托盘8,开关门43,使用者可以自由地更换片盒。又设置检测各片盒2a、2b的装卸的装卸传感器42a、42b。如图23所示,在托盘8形成盘片收容凹部9,同时设置驱动装置3的拾波器16及转台15进入的开口10;可对于驱动装置3定位的定位孔13;用于托盘移送部1从片盒2取出/插入的缺口12。又在搭载于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上的驱动装置3上设置装着盘片转动的转台15;从该盘片读取信号的拾波器16及与托盘8的定位孔13对应的定位销14。又,43为对驱动电动机7及托盘移送部1进行驱动控制的移送控制部,44是对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控制的驱动装置控制部。而38是或向移送控制部43、驱动装置控制部44发出动作指令,或根据主电脑盘(未图示)和操作键(未图示)等的输入,控制、管理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动作和盘片的信息等的控制部。
下面就其动作加以说明。对从外部向控制部输入要求将规定的盘片装上驱动装置的指令的情况加以叙述。首先,根据控制部38的输出信号,移送控制部43向驱动电动机7、托盘移送部1输出动作指令信号。据此,托盘移送部1由驱动电动机7通过皮带驱动,朝箭头a、b的方向运动,移向对应于指定托盘8的位置。而后,托盘移送部1利用缺口12从片盒2取出托盘8。接着,收容托盘8的托盘移送部1朝箭头a的方向移动,使托盘8的定位孔13啮合于驱动装置3的定位销14,进行托盘8相对于驱动装置3的定位。在这一阶段,控制部38输出指令信号给驱动装置控制部44,与驱动装置3的转台15和拾波器16在进入开口10同时,在转台15上给托盘8载放的盘片对中心。然后,用构成托盘移送部1的夹紧部(未图示)将其固定于转台15。此后,转台15旋转,拾波器16读出信号。并且,在该状态下,托盘8被定位于驱动装置3,且在托盘移送部1内保持与盘片不接触的高度关系。
放(音)像后的托盘8的返回动作如下。同样,一旦根据控制部的指令信号,由驱动装置控制部44使转台15停住,移送控制部43即让驱动电动机7将托盘移送部1朝箭头b的方向移动,并将盘片从转台15松开,在载放于托盘8的状态下把盘片移送到片盒2的规定位置,利用缺口12回到片盒2。
在这一媒体自动交换装置进行的,电源接通时初始化的动作如在实施例8、9所说明的那样,控制部38向移送控制部43发送指令信号,利用托盘移送部,依序取出所有的托盘,检测盘片的信息的传感器(未图示)检测盘片的有无、盘片的类别、以及托盘的有无等。或将托盘移送到驱动装置3,将盘片装设于驱动装置3,进行盘片类别的判定,或者将盘片的记录数据信息,或录放媒体的情况下的管理信息等写入也可以。与实施例8、9一样,也将这些关于盘片的信息存储于控制部38。
下面对使用者只更换片盒2a的情况下的动作加以说明。在更换了片盒2a时,控制部38检测装卸传感器42a的信号。而同时,监控装卸传感器42b的信号,一旦确认片盒2b未被更换,即向移送控制部43、驱动装置控制部44输出指令信号,对被更的片盒2a中收容的托盘、盘片进行前述初始化动作。然后,只更新关于收容于片盒2a的盘片的信息。这时,关于未更换的片盒2b,依然原封不动地保持着以前的信息。
这样,只对更换了的片盒进行初始化设定,进行数据更新可以把花费在初始化上的时间显著缩短。而能提高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开工效率,进而提高连接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系统整体的开工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采取以片盒的单位交换盘片的结构,而以载放盘片的托盘或卡盘为单位收容、管理盘片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情况下,也是当然只要设置检测各托盘、卡盘的交换的传感器、就能同样缩短初始化的时间。
而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9一样,在使用既可处理可录放磁盘,又可处理单放磁盘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下,也可在驱动装置上设置媒体种类判别装置。
在实施例1一实施例10,驱动装置最好是使用能既处理可录放磁盘,又处理单放磁盘的驱动装置,而根据情况,在内藏数台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分别设置可录放盘片专用驱动器和单放盘片专用驱动器也有相同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录放装置(3),具有载置单放媒体与可录放媒体的转台(15)以及读取所述媒体的信号、消去所述媒体的信号、将信号记录到所述媒体上的拾波器(16)以及判别载置在所述转台(15)上的媒体是单放媒体还是可录放媒体的开关(17);
媒体搭载用托盘(8a),具有让所述转台(15)和所述拾波器(16)进入的开口(10)、缺口部(12)以及根据设置在与所述开关(17)相对应的位置上的通孔的有无判定所述媒体是单放媒体还是可录放媒体的媒体种类判别装置(11);
托盘收容部(2),在所述拾波器(16)的旋转轴方向堆积收容多张所述媒体搭载用托盘(8a);
托盘移送部(1),利用所述缺口部(12)将从所述托盘收容部(2)中取出、载置所述托盘收容部(2)中收容的所述媒体搭载用托盘(8a);以及
驱动装置(5,6,7),沿着从所述托盘收容部(2)取出所述媒体搭载用托盘(8a)的方向以及移送所述托盘移送部(1)的方向(a,b),从配置在离开所述录放装置(3)的位置上的所述托盘收容部(2)起,在所述拾波器(16)的旋转轴方向上将所述托盘移送部(1)向所述录放装置(3)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托盘收容部是可装于媒体自动交换装置或卸下的,收容多张托盘的片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具备:可载置媒体,并对媒体的载置信息进行判别的载置判别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自动交换装置还具备:从所述载置判别装置及所述媒体种类判别装置检测出收容于所述托盘收容部的媒体的信息的媒体信息检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媒体信息检测装置配设于能检测作为托盘的载置判别装置及媒体种类判别装置的穿透孔或缺口,且也能检测从托盘或媒体的托盘收容部飞出的东西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在所述托盘被拉出到所述载置判别装置或所述媒体种类判别装置被所述媒体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出的位置时动作的,安装于所述托盘移送部的中间位置检测装置,以及
用中间位置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和媒体信息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检测并处理媒体类别信息、媒体的载置信息、以及托盘的载置信息的判别处理装置。
7.一种托盘,是使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装置(3)的拾波器(16)和转台(15)可进入的开口(10);
相对于驱动装置(3)决定位置的位置决定孔(13);
媒体种类判别装置(11),该媒体种类判别装置(11)是设置在驱动装置(3)的作为检测器的开关(17)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凹部或穿透孔;以及
托盘移送部(1)进行从托盘收容部(2)的取出/插入用的缺口(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在独立于所述媒体种类判别装置的位置上任意设定的媒体的记录可否选择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可否选择装置可按片盒收容的状态设定。
10.一种托盘,是使用于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媒体自动交换装置的托盘,可载置单放媒体或可录放媒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装置(3)的拾波器(16)和转台(15)可进入的开口(10);
相对于驱动装置(3)决定位置的位置决定孔(13);
媒体的载置判别装置(40)及媒体种类判别装置(39),由设于媒体自动交换装置上的媒体信息检测装置检测的位置上所配设的穿透孔或缺口构成;以及
托盘移送部(1)进行从托盘收容部(2)的取出/插入用的缺口(1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10394/94 | 1994-12-14 | ||
JP31039494A JP2940421B2 (ja) | 1994-12-14 | 1994-12-14 | 媒体用トレー、それを用いるマガジン及び媒体自動交換装置 |
JP310394/1994 | 1994-12-14 | ||
JP51257/1995 | 1995-03-10 | ||
JP51257/95 | 1995-03-10 | ||
JP05125795A JP3480100B2 (ja) | 1995-03-10 | 1995-03-10 | 媒体自動交換装置 |
JP160420/95 | 1995-06-27 | ||
JP16042095A JPH0917164A (ja) | 1995-06-27 | 1995-06-27 | 媒体自動交換装置 |
JP160420/1995 | 1995-06-27 | ||
JP163452/95 | 1995-06-29 | ||
JP16345295A JP3248396B2 (ja) | 1995-06-29 | 1995-06-29 | 媒体自動交換装置および媒体用トレー |
JP163452/1995 | 1995-06-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392A CN1132392A (zh) | 1996-10-02 |
CN1206647C true CN1206647C (zh) | 2005-06-15 |
Family
ID=27462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512132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6647C (zh) | 1994-12-14 | 1995-12-14 | 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及媒体搭载用托盘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903538A (zh) |
EP (1) | EP0717405B1 (zh) |
CN (1) | CN1206647C (zh) |
DE (1) | DE69523873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36935A (en) * | 1994-07-14 | 1999-08-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k cartridge having a locking means and cartridge coupling means |
US5581540A (en) * | 1995-02-08 | 1996-12-0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ingle disk write protection system for multiple-disk cartridge |
US5841743A (en) * | 1996-03-29 | 1998-11-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disk changer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ing optical disk changer |
JPH10106126A (ja) * | 1996-09-25 | 1998-04-24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スクパッケージ |
JP3338303B2 (ja) * | 1996-09-25 | 2002-10-28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パッケージ |
JP3276566B2 (ja) * | 1996-09-25 | 2002-04-22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3751706B2 (ja) * | 1997-03-31 | 2006-03-01 |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TW469424B (en) * | 1997-04-17 | 2001-12-21 | Alps Electric Co Ltd | Disk discriminating method |
KR100258935B1 (ko) * | 1997-07-29 | 2000-06-15 | 윤종용 | 디스크트레이이송제어장치및방법 |
JPH11110894A (ja) * | 1997-10-02 | 1999-04-23 | Alps Electric Co Ltd | 記録媒体の識別装置 |
JP3269036B2 (ja) * | 1997-12-29 | 2002-03-25 | 株式会社アサカ | 反転機構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自動交換装置 |
JP3543611B2 (ja) * | 1998-03-11 | 2004-07-1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記録媒体搭載体の構造及び該搭載体を使用する記録媒体ライブラリ装置 |
US6111848A (en) * | 1999-01-07 | 2000-08-29 | Hui; John | Compact disc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
WO2002019107A1 (en) * | 1999-01-07 | 2002-03-07 | John Hui | Compact disc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
JP3667140B2 (ja) * | 1999-03-04 | 2005-07-06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装置 |
JP3816277B2 (ja) * | 1999-08-06 | 2006-08-30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 |
DE69908599D1 (de) * | 1999-11-01 | 2003-07-10 | Wing Sang Cheung | Speichersystem für Platten |
KR100745523B1 (ko) * | 2000-02-08 | 2007-08-03 | 톰슨 라이센싱 | 광 디스크용 용기와, 이 용기를 위한 트레이, 이 트레이용 어댑터 및 매거진 타입의 플레이어 |
US7253919B2 (en) * | 2000-11-30 | 2007-08-07 | Ricoh Co., Ltd. | Printer with embedded retrieval and publishing interface |
US7233554B2 (en) * | 2001-04-17 | 2007-06-19 | Ricoh Company, Ltd. | Disk drive system employing effective disk surface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
EP1258875A1 (en) * | 2001-05-18 | 2002-11-20 |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 Disk magazine system |
US7415670B2 (en) * | 2001-11-19 | 2008-08-19 | Ricoh Co., Ltd. | Printer with audio/video localization |
US7314994B2 (en) * | 2001-11-19 | 2008-01-01 | Ricoh Company, Ltd. | Music processing printer |
US7861169B2 (en) * | 2001-11-19 | 2010-12-28 | Ricoh Co. Ltd. | Multimedia print driver dialog interfaces |
US7424129B2 (en) * | 2001-11-19 | 2008-09-09 | Ricoh Company, Ltd | Printing system with embedded audio/video content recognition and processing |
US7747655B2 (en) | 2001-11-19 | 2010-06-29 | Ricoh Co. Ltd. | Printable representations for time-based media |
US20040020980A1 (en) * | 2002-07-31 | 2004-02-05 | Whiteing Vernon N. | System for scanning, processing, and storing disk |
US7536638B2 (en) * | 2003-03-31 | 2009-05-19 | Ricoh Co., Ltd. | Action stickers for identifying and processing stored documents |
US7757162B2 (en) * | 2003-03-31 | 2010-07-13 | Ricoh Co. Ltd. | Document collection manipulation |
US7739583B2 (en) | 2003-03-31 | 2010-06-15 | Ricoh Company, Ltd. | Multimedia document sha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7509569B2 (en) * | 2003-03-31 | 2009-03-24 | Ricoh Co., Ltd. | Action stickers for nested collections |
US7703002B2 (en) * | 2003-03-31 | 2010-04-20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osing multimedia documents |
TW577617U (en) * | 2003-04-25 | 2004-02-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Button structure assembly for optical disk drive |
US7275159B2 (en) * | 2003-08-11 | 2007-09-25 | Ricoh Company, Ltd. | Multimedia output device having embedded encryption functionality |
US7573593B2 (en) | 2003-09-25 | 2009-08-11 | Ricoh Company, Ltd. | Printer wi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terfaces for media devices |
US20050071763A1 (en) * | 2003-09-25 | 2005-03-31 | Hart Peter E. | Stand alone multimedia printer capable of sharing media processing tasks |
US7528976B2 (en) * | 2003-09-25 | 2009-05-05 | Ricoh Co., Ltd. | Stand alone printer with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s for sharing multimedia processing |
JP2005108230A (ja) | 2003-09-25 | 2005-04-21 | Ricoh Co Ltd | オーディオ/ビデオコンテンツ認識・処理機能内蔵印刷システム |
US20050071746A1 (en) * | 2003-09-25 | 2005-03-31 | Hart Peter E. | Networked printer wi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terfaces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US7511846B2 (en) * | 2003-09-25 | 2009-03-31 | Ricoh Co., Ltd. | Printer having embedded functionality for printing time-based media |
US7508535B2 (en) * | 2003-09-25 | 2009-03-24 | Ricoh Co., Ltd. | Stand alone multimedia printer with user interface for allocating processing |
US7505163B2 (en) * | 2003-09-25 | 2009-03-17 | Ricoh Co., Ltd. | User interface for networked printer |
US7570380B2 (en) | 2003-09-25 | 2009-08-04 | Ricoh Company, Ltd. | Printer user interface |
US7864352B2 (en) | 2003-09-25 | 2011-01-04 | Ricoh Co. Ltd. | Printer with multimedia server |
US7440126B2 (en) * | 2003-09-25 | 2008-10-21 | Ricoh Co., Ltd | Printer with document-triggered processing |
US7528977B2 (en) * | 2003-09-25 | 2009-05-05 | Ricoh Co., Ltd. | Printer wi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terfaces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US8077341B2 (en) * | 2003-09-25 | 2011-12-13 | Ricoh Co., Ltd. | Printer with audio or video receiver, recorder, and real-time content-based processing logic |
US8274666B2 (en) | 2004-03-30 | 2012-09-25 | Ricoh Co., Ltd. | Projector/printer for displaying or printing of documents |
US7603615B2 (en) * | 2004-03-30 | 2009-10-13 | Ricoh Co., Ltd. | Multimedia projector-printer |
JP4186876B2 (ja) * | 2004-06-02 | 2008-11-26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チェンジャー型情報記録装置 |
TW200603098A (en) * | 2004-07-07 | 2006-01-16 | Lite On It Corp | Optical disc drive and optical disc cassette |
US7277278B2 (en) * | 2004-10-12 | 2007-10-02 | Thermaltake Inc. | Hinged panel and disc drive for a computer |
US7383560B2 (en) * | 2005-01-18 | 2008-06-03 | Imation Corp. | Multi-disk data cartridge |
US7551312B1 (en) | 2005-03-17 | 2009-06-23 | Ricoh Co., Ltd. | Annotable document printer |
JP2007079164A (ja) * | 2005-09-14 | 2007-03-29 | Fujifilm Corp | 光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記録装置及び光再生装置 |
DE102007018027A1 (de) * | 2006-04-18 | 2008-01-10 | Hitachi Maxell, Ltd., Ibaraki | Gerät zum Be- und Abspielen optischer Platten und automatischer Plattenwechsler |
JP5891434B2 (ja) * | 2012-03-28 | 2016-03-2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7012499B2 (ja) * | 2017-10-18 | 2022-01-28 | 日本通信電材株式会社 | トレイユニット |
CN111798877B (zh) * | 2019-04-09 | 2022-03-04 |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碟片库储存系统及用于此系统的片匣盒 |
CN110931055B (zh) * | 2019-12-09 | 2022-01-04 | 唐山师范学院 | 一种音乐内容可调整式放音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85095A (en) * | 1984-07-11 | 1987-08-04 | Filenet Corporation | Optical storage and retrieval device |
JPS6173265A (ja) * | 1984-09-18 | 1986-04-15 | Sharp Corp | デイスクプレ−ヤにおけるデイスク収納装置 |
FR2575857B1 (fr) * | 1984-11-29 | 1995-03-03 | Canon Kk | Appareil de stockage optique d'informations |
US5289451A (en) * | 1984-11-29 | 1994-02-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the type of recording medium |
US4800554A (en) * | 1986-10-01 | 1989-01-24 |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 Disk magazine |
EP0265167B1 (en) * | 1986-10-15 | 1997-01-02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 Disk player with disk magazine |
JPS63166093A (ja) * | 1986-12-26 | 1988-07-09 | Toshiba Corp | 半導体メモリの制御回路 |
US4827463A (en) * | 1987-04-07 | 1989-05-02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Disc memory device |
DE3715164A1 (de) * | 1987-05-07 | 1988-11-24 | Thomson Brandt Gmbh | Cd-plattenwechsler |
JPH01251367A (ja) * | 1988-03-31 | 1989-10-06 | Toshiba Corp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システム |
JPH0292887U (zh) | 1988-12-29 | 1990-07-24 | ||
JP2637815B2 (ja) * | 1989-02-13 | 1997-08-06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情報再生装置 |
JPH0345319U (zh) | 1989-09-13 | 1991-04-26 | ||
JPH03212847A (ja) | 1990-01-16 | 1991-09-18 | Kenwood Corp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付光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JPH0469860A (ja) * | 1990-07-11 | 1992-03-05 | Nec Corp | 可換性ディスク種類判別方法 |
JPH0474348A (ja) * | 1990-07-14 | 1992-03-09 | Fujitsu Ltd | ライブラリ装置 |
US5255251A (en) * | 1990-10-24 | 1993-10-19 | International Data Engineering, Inc. | Optical disc cartridge handling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magazine |
DE4205912C2 (de) * | 1991-02-26 | 1995-05-18 |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 Automatisches Disk-Abspielgerät |
CA2073400A1 (en) * | 1991-11-08 | 1993-05-09 | Masayuki Hoshi | Disk player |
US5499233A (en) * | 1994-06-20 | 1996-03-1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Optical disk carrier with write-protect mechanism |
US5548571A (en) * | 1994-10-03 | 1996-08-20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data storage disks |
US5581540A (en) * | 1995-02-08 | 1996-12-0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ingle disk write protection system for multiple-disk cartridge |
-
1995
- 1995-12-13 US US08/571,453 patent/US5903538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12-14 DE DE69523873T patent/DE69523873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12-14 EP EP95119742A patent/EP071740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5-12-14 CN CNB951213245A patent/CN120664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5903538A (en) | 1999-05-11 |
DE69523873D1 (de) | 2001-12-20 |
DE69523873T2 (de) | 2002-04-18 |
EP0717405A2 (en) | 1996-06-19 |
EP0717405B1 (en) | 2001-11-14 |
CN1132392A (zh) | 1996-10-02 |
EP0717405A3 (en) | 1997-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06647C (zh) | 媒体自动交换装置及媒体搭载用托盘 | |
US5761161A (en) | Automated library system with vertically translating input/output station | |
US7349175B2 (en) | Media cartridge storage device for an autoloading data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 |
US20080288969A1 (en) | Unattended Data Storage System | |
US20050007898A1 (en) | Large capacity high speed read/write optical disk system | |
JP3469703B2 (ja) | ディスク・ライブラリィを操作する方法 | |
WO2000017870A1 (fr) | Dispositif d'enregistrement et/ou de reproduction pour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du type disque | |
US7882272B2 (en) |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 media processing | |
JP2005259318A (ja) | ディスク処理装置 | |
US6636462B1 (en) | Programmable compact disk duplication system with XYZ transport mechanism | |
JP2007157276A (ja) | 記録媒体の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を有する記録媒体作成装置 | |
JP4260081B2 (ja) | ディスク装置、ディスク装置におけるディスクのチェック方法、排出方法並びにローディング方法 | |
US5748577A (en) | Device for playing back disks | |
EP2006852B1 (en) | Medi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ame | |
CN1122274C (zh) | 可从单面和双面盘重放视频/音频信号的重放设备 | |
US6243332B1 (en) | Input/output periscope station for libraries | |
US5907531A (en) | Read-write, read-only medium automatic interchange apparatus and magazine with tray medium discriminating means | |
WO2019111531A1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
JP4193695B2 (ja) |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の搬送装置及び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 |
EP0927996A2 (en) | Optical disk drive capable of playing card type optical disk | |
JP2003178510A (ja)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ー装置 | |
JPH08212667A (ja) | 媒体自動交換装置とそのマガジン | |
US20050126006A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disc ejecting operation in an optecal disc drive | |
WO2019111532A1 (ja) | ディスクトレイ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 |
JP2940421B2 (ja) | 媒体用トレー、それを用いるマガジン及び媒体自動交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