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0350A - 集装箱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0350A
CN1200350A CN98108952A CN98108952A CN1200350A CN 1200350 A CN1200350 A CN 1200350A CN 98108952 A CN98108952 A CN 98108952A CN 98108952 A CN98108952 A CN 98108952A CN 1200350 A CN1200350 A CN 1200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arrying
carrying dolly
crane arm
cross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8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一郎
牧野和央
桥本直人
宫长义明
佐川年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200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0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B66C19/002Container 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7/00Runways, tracks or trackways for trolleys or cranes
    • B66C7/0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unway rails or rail moun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700/00Cranes
    • B66C2700/01General aspects of mobile cranes, overhead travelling cranes, gantry cranes, loading bridges, cranes for building ships on slipways, cranes for foundries or cranes for public works
    • B66C2700/012Trolleys or runways
    • B66C2700/018Construction details related to the trolley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eg Units, Guards, And Driving Tracks Of Cranes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在沿横梁和起重臂移动的三架载重小车中,中央小车包括一个从两架侧小车的提升装置处装载集装箱的平台。中央小车通过钢丝绳降下平台。在装载情况下,一侧小车提升集装箱并将其装在平台上,然后由中心小车升高并在陆地侧被卸下。平台的高度是当考虑了集装箱被升起时载重小车可移动的最低高度形成基准高度时的高度。一辅助梁位于在拉杆与起重臂间的连接点的陆地侧。可以获得轻型的集装箱起重机并可以缩短集装箱起重机的搬运时间。

Description

集装箱起重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搬运或装卸集装箱的集装箱起重机。
近年来,要求高效率地搬运集装箱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如在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平7-68036所示的那样,披露了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其上装有两架用于吊升集装箱的载重小车和一架用于在上述两架载重小车间装载集装箱的载重小车(中央载重小车)。上述的三架载重小车在集装箱起重机的横梁(其中包括一个起重臂)上滑行。中央载重小车转送集装箱,并且从中央载重小车降下一个集装箱接收平台。
通过靠海边的载重小车将集装箱从船只上提起,通过驱动此载重小车和一转送用载重小车(中央载重小车)或其中一架载重小车而使用于接收转送用载重小车的平台位于集装箱的底部,通过载重小车将此集装箱降下并接着将集装箱放在平台上。
随后,通过驱动转送用载重小车和一靠陆地侧的载重小车中的一架载重小车而使在转送用载重小车上的集装箱位于陆地侧载重小车的下部,并将集装箱转运到陆地侧载重小车上。陆地侧载重小车将集装箱卸在地上。
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昭59-149889所示的集装箱起重机的传统技术中,升降自由地设有用于接收转送用载重小车的平台。但是,构架(钢架)在平台和转送用载重小车之间横向伸展。另外,在此集装箱起重机的传统技术中,陆地侧的载重小车不移动。
在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平5-97251所示的集装箱起重机的传统技术中,设有第二横梁且此第二横梁位于载重小车沿其移动的起重臂的底部。第二横梁的长度等于起重臂的长度并且其上装有集装箱的一台车或搬运车在此第二横梁中移动。
通过载重小车吊起集装箱并将其装到台车上。台车在集装箱起重机支腿的一侧移动且在采用提升机的地面侧运输台车。升高或降低台车在其上移动的第二横梁。
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昭61-39749所示的集装箱起重机的传统技术中,设有一第二横梁且此第二横梁在两架载重小车的移动范围内的底部具有一个运输机构。使这个第二横梁沿着上述两架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移动并使其升降。第二横梁的前端位于船上的集装箱的上部。
在由日本专利说明书平7-68036和上述日本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昭59-149889所示的集装箱起重机的传统技术中,位于集装箱装载平台和在所述横梁上移动的载重小车之间的转送用载重小车与构架或钢架相连。在平台和载重小车之间有一段相当的高度和距离。数吨重的集装箱被装在此平台上。
特别是,由于转送用载重小车因装载集装箱而移动,所以上述构架或钢架的尺寸变大且还具有重型结构。结果造成载重小车、横梁、起重臂和构架(钢架)的支承支腿变成很笨重的结构。
另外,用于接收在上述日本专利说明书平7-68036中所示的集装箱起重机传统技术的转送用载重小车的平台的高度高于堆放在船只甲板上的集装箱的高度。结果,转送用载重小车可位于船只的上部。但是,由于通过构架使平台下降,不可能改变平台的高度。
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昭59-149889中所示的集装箱起重机传统技术中的转送用载重小车的平台是可以升降的,但平台不能降低到船只甲板的附近。结果,在码头卸货过程中需要将靠海侧载重小车的提升装置和陆地侧载重小车的提升装置升高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上,这占用了卸货时间。在将集装箱装上船时也有相似的情况。
由于在上述日本专利说明书平5-97251和上述日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昭61-39749所示的集装箱起重机传统技术中的第二横梁较长,所以所述横梁变成大型构件且还具有笨重的结构。
由于在上述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平5-97251所示的集装箱起重机传统技术中的靠海侧载重小车的提升装置是通过穿过第二横梁的方式升降的,所以需要防止提升装置与移动的台车相撞,还需要实施充分的控制,以提高搬运效率或装卸效率。
另外,在上述日本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昭61-39749所示的集装箱起重机传统技术中,由于第二横梁水平移动,所以在陆地侧的搬运位置或装卸位置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一转送用载重小车的集装箱起重机,其中可以获得轻型的集装箱起重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被设计成具有一转送用载重小车的集装箱起重机,其中可以获得轻型的集装箱起重机。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被设计成具有一转送用载重小车的集装箱起重机,其中可以缩短移送用载重小车的移动的集装箱的装卸或搬运时间。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具有一第一轨道和一第二轨道的横梁和起重臂实现的,其中两架侧载重小车可沿第一轨道移动,而中央载重小车可沿第二轨道移动,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位于第二轨道的靠海侧的末端时,第二轨道的所述靠海侧末端位于可以提升或降低该靠海侧载重小车的有关提升装置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通过提供具有一第一轨道和一第二轨道的横梁和起重臂实现的,其中第一载重小车可沿第一轨道移动,而第二载重小车可沿第二轨道移动,而且所述第二轨道的靠海侧末端位于第一轨道的靠海侧末端的陆地侧。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悬挂在转送用载重小车下方的平台实现的,可以通过钢丝绳升降此平台,而且所述钢丝绳是倾斜的。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且说明一种装载方式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且说明另一个装载方式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横梁位置从起重臂下方看时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起重臂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载重小车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横梁与起重臂之间的连接部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横梁与起重臂之间的连接部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的纵向横截面图。
以下将参见图1-图8来描述本发明的集装箱起重机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中,集装箱起重机20在船只S和陆地侧的机动车(未示出)等之间装卸集装箱。集装箱起重机20在四个支腿21、22的上部水平地设有一根横梁31。在横梁31的靠海侧上设有一根起重臂32,该起重臂32可从水平状态转向上部。
位于支腿22上部的桅杆24的上端和在支腿21一侧的横梁31通过拉杆27彼此相连。桅杆24的上端和起重臂32由拉杆28、29彼此相连。各拉杆28、29是由连杆件或钢丝绳件构成的。另外,还安装有用于使起重臂32转动的钢丝绳,但此钢丝绳未在图中画出。
集装箱起重机20具有三架载重小车41、45和60,它们在横梁31和起重臂32上移动。起重臂32是横梁31的一种。另外,起重臂32被称作“起重梁”。载重小车41安装在陆地侧并在陆地侧和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平台61之间装卸集装箱C。载重小车45在船只S和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平台61之间装卸集装箱C。载重小车45从起重臂32靠海侧的末端几乎移动到横梁31陆地侧的末端处。
载重小车41可在从位于陆地侧的搬运位置或装卸位置到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转送位置的范围内移动。在陆地侧的搬运位置位于陆地侧支腿21和靠海侧支腿22之间或者是在陆地侧支腿21的陆地侧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在支腿21和22之间有一个搬运位置且还设有一个用于引导提升装置42和集装箱C的升降运动的导向机构35G。上述搬运位置的范围是从支腿21、22之间到船只S的上部(起重臂32的位置)。
载重小车45主要地在船只S的上部(起重臂32的位置)和转送用载重小车60之间移动。载重小车45和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转送位置范围在支腿21和22之间而且是近似地从船只S的上部到支腿22的位置的范围。
载重小车41、45通过提升装置42、46降下集装箱C,提升装置通过钢丝绳连接或卸下集装箱。通过卷扬机(未示出)使各提升装置42、46升降。
转送用载重小车60通过钢丝绳62降下集装箱C的装载平台61。当集装箱C在下表面与一装料锥台相连的情况下,平台61可以装载集装箱C。平台61是可以升降的。在考虑到交换钢丝绳62的情况下,可将平台61降至地面。
如图4和图5所示,载重小车45和41可以沿轨道47移动。所述轨道安装在横梁31和起重臂32的内侧面上。
有关的横梁31和起重臂32分别由两个平行件构成。这两个部件与许多侧梁33相连。此部件内侧面的各下部具有一条轨道35,载重小车41和45可在此轨道上运动。
在所述横梁31和起重臂32的部件的外侧面上固定有一根用于支承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辅助梁37。在辅助梁37的相应部件外侧的上、下表面上装有轨道38、39。
由于辅助梁37与横梁31和起重臂32组成一整体,所以辅助梁37可以形成横梁31形的结构,辅助梁37也可以形成起重臂32形的结构。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方便区分各部件而命名辅助梁37、横梁31和起重臂32。另外,在考虑到横梁31和起重臂32的情况下命名辅助梁37。可简单地将辅助梁37称为横梁。
转送用载重小车60安装在辅助梁37的外侧上且它被分成左侧和右侧。各转送用载重小车60在轨道38、39上运动。相应的转送用载重小车60在轨道38和39上运行,而且它具有一个安装在轨道38的上表面上的轮子、一个与轨道38的内侧面(另一个转送用载重小车60侧的表面)接触的轮子以及一个与轨道39的侧面接触的轮子(在图中未示出这些部件)。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集装箱起重机中,可以防止转送用载重小车60倾覆而且转送用载重小车60是可以移动的。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支架具有L形的纵向横截面。该支架包括一个带有轮子等的垂直部件81、一个装有一随动驱动机构和一卷扬机70的水平部件82和一个将垂直部件81和水平部件82连在一起的倾斜部件83。
换句话说,上述集装箱起重机结构可形成一个悬臂系统。结果,可以在水平部件82的上部获得大的空间。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安装象卷扬机70等的机器和设备。另外,在象卷扬机70等这样的机器和设备被安装在机房50的系统(一个钢丝绳小车型系统和一个半绳索牵引小车型系统)中,由于可以使用上部的宽敞空间,从而可以简单地布置钢丝绳。
各转送用载重小车60具有一个用于驱动转送用载重小车60和使提升装置61升降的卷扬机70(其中包括电机等)的驱动机构(其中包括电机等)。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控制机构安置于装在横梁31上的机房50内,上述两架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运行(包括停止)是同步的而且提升装置61的升降运动也是同步的。
为此,转送用载重小车60装有各种传感器。例如,这样的传感器是轮子的转动量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卷扬机70的转数传感器等。转送用载重小车60和机房50与其它载重小车41、45相似地通过拖曳式电缆(未示出)相连。
当沿移动方向观察转送用载重小车60时,其中一架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钢丝绳62a、62b与另一架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钢丝绳62a、62b之间的距离大于有关提升装置42、46的长度和集装箱C的长度。
两个支腿22安置在钢丝绳62a、62b的外侧。从各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卷扬机70中拉出的钢丝绳62a、62b的端部通过筛网(sieve)63a、63b被固定到平台61各端部的一点上。
如图6清楚地示出的那样,在一架转送用载重小车60中设有四条钢丝绳62a、62b和62a、62b以及四个筛网63a、63b和63a、63b。另外,上述的“在一点固定”是指当从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移动方向看时的情况,但实际上存在四个固定点。如图6所示,筛网63a、63b的位置是相同的,钢丝绳62a、62b在平台61上的固定点可位于同一位置上。
当沿移动方向观察转送用载重小车60时,钢丝绳62a、62b相对上述各固定点的垂直线对称地向左和向右倾斜。
用于构成垂直线的各钢丝绳62a、62b的角度θ1和θ2相同。因此,可以根据集装箱C纵向的卷绕情况防止平台61晃动。
用于使转送用载重小车60移动和平台61升降的设备没有安置在转送用载重小车60上,但它可以安置在机房50内。在这种情况下,钢丝绳62a、62b的固定点不在平台61上。
用于使载重小车41、45移动和提升提升装置42、46的相应设备可安置在载重小车45、41上和横梁31的机房50内。
图6示出了沿垂直于载重小车运动方向的水平方向观察时的视图。从卷扬机70中引出的四条钢丝绳62a、62b和62a、62b通过筛网63a、63b和63a、63b固定在平台61上。
在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运动方向上,钢丝绳从转送用载重小车60上悬垂下来的距离远大于平台61上固定点的间距(悬挂平台61的间距)。各钢丝绳朝各固定点的垂直线倾斜的角度θ1是相同的。在本说明书中,参考数字“62a、62b”和“63a、63b”可总的由“62”和“63”表示。另外,可用链条代替钢丝绳62。
在按照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上述集装箱起重机结构中,转送用载重小车60和平台61之间的钢丝绳62a、62b是倾斜的,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因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运动而引起的平台61的晃动。另外,由于钢丝绳62a、62b被固定在平台61上,所以可以很容易地限制平台61的晃动。
由于设有具有两个系统的钢丝绳62a、62b,所以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平台61的晃动。另外,各钢丝绳62a、62b的倾斜角度θ1相同,由卷筒71卷绕钢丝绳62a、62b的卷绕量可以是一样的。
如图7和8所示,横梁31、37和起重臂32、37通过一个销30相连。一从横梁31、37和起重臂32、37伸向上部的支架由销30连接。所有的轨道35、38和39安装在销30的安装位置的下部。由于销30设置在轨道35、38和39的安装位置的上部,所以可以使支架结构变得简单。
另外,可以将轨道35、38和39的相应连接部设计成垂直的。在这种情况下,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轮子安装在轨道38的上表面的水平面上,但轨道38可向内侧倾斜。
销30可以安装在轨道38的安装位置的下部。在这种情况下,横梁31的轨道35和起重臂32的轨道38之间的连接部设置在销30的横梁31侧或销30的起重臂32侧。使连接部向垂直线倾斜。
在连接部装于横梁31侧的情况下,在横梁31侧的轨道38的端部的斜面位于在起重臂32侧的轨道端部的斜面的上部。在连接部装在起重臂32侧的情况下,倾斜关系是相反的。
在按照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上述集装箱起重机结构的情况下,以下将描述集装箱C从船只S到陆地侧的搬运(装卸)情况。使转送用载重小车60停在卸下集装箱C的位置和陆地侧卸货位置之间。使载重小车45升高承载集装箱C的提升装置46。
当集装箱C的下表面升高到集装箱C可移向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高度时,停止升高。在此情况下,转送用载重小车60开始了向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移动。当转送用载重小车60停在停止的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位置上时,将提升装置46降至平台61并卸下集装箱C。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将集装箱C从船只S转移到集装箱起重机20上。
随后,略微升高提升装置46,使载重小车45向着下一个集装箱C的位置地移向靠海侧。在载重小车45同时进行升降和移动的情况下,允许进行这样的操作。
当载重小车45开始移向船只S侧时,载重小车41开始移动且停在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位置上。在使提升装置42的高度保持在放在平台61上的集装箱C的上表面的高度的情况下驱动载重小车41且使载重小车41到达平台61的上部。
此后,使载重小车41降下提升装置42且提升装置抓住平台61上的集装箱C。在提升集装箱C时,使载重小车41移向陆地侧。使载重小车41在导向机构35G的位置上下降并将集装箱C卸到地面上的机动车等上。
在载重小车41同时移动和降下提升装置42的情况下,可允许进行这样的操作。如上所述,通过集装箱起重机20将集装箱C转移到陆地上。
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静止位置和平台61的高度位置是通过使载重小车45从船只S至平台61的装载时间和载重小车41从平台61到在陆地侧的卸载位置的卸载时间基本一致而决定的。
根据规定,载重小车41和45之一不能长时间等候。为此,载重小车45与转送用载重小车60之间的转送位置视情况而定地决定了船只S上部的位置。
通常,在船只S的甲板上装卸集装箱时,转送用载重小车60位于在支腿22附近的靠海侧。在搬运装在船只S上的集装箱C时,转送用载重小车60位于船只S的上部。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静止位置在使提升装置42升降到船只S的储藏库的位置的附近。
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静止位置和平台61的高度位置是通过由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操作人员选定下一个集装箱搬运位置而计算和确定的。或者,它们是由第一次的搬运计划逐次得出的。转送用载重小车60是自动运行的。
随后将描述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平台61的高度位置。载重小车45提升集装箱C并把集装箱C升高到转送用载重小车60可移向平台61的高度上。在考虑了最低高度的情况下将移动高度设定为基准高度。
接着,在使提升装置46的高度保持在上述高度的情况下,使转送用载重小车60移向平台61。转送用载重小车60停在载重小车45的上方且下降提升装置46。平台61的高度位置是在使集装箱C悬垂且其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载重小车45可移动的高度。
平台61的高度略低于升高的集装箱C的下表面。由于具有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结构,在平台61位于船只S的甲板的集装箱C上时,集装箱C的下表面高于平台61的高度。当载重小车45停在平台61的上部时,使提升装置42下降。
以下将描述放在堆积的集装箱C上部上的集装箱C的装载情况。图1示出了装载的初期情况,此时在C1处装载集装箱C且将C1处的集装箱C抬起。平台61的高度略高于在平台61侧的C2处的最高集装箱C的上表面,C2处的集装箱C比C1处的集装箱C高。由提升装置46提起的集装箱C的下表面高于平台61。C2处的集装箱C的高度是载重小车45的移动受阻碍的高度。
在图1中,当转送用载重小车60侧的集装箱C不是从C2处移出的集装箱C时,平台61的高度低于C2处集装箱C的上表面。在此情况下,载重小车46超过C2处的集装箱C,同时进行向平台61的移动和提升装置46的降低。
在完成装载过程后,如图2所示,集装箱C垛的高度变低,且在装载C2处的集装箱C的情况下,平台61的高度略高于在平台61侧的C4处的最高集装箱C的上表面,C4处的集装箱高于在位置C3处的集装箱C。C4处的集装箱高度是使移动载重小车45受阻的高度。图2示出了C3处的集装箱C被提起时的状态。
随着装载过程的进一步进行,如图3所示,在船只S的甲板上的集装箱C被运完了,而且当装载位于船只S的舱房中的C5处集装箱C时,可以使C5处的升高了的集装箱C移动的高度是载重小车可在船只S的甲板上移动的高度。
如上所述,由于平台61的高度随着集装箱C的装载过程的进行而降低,所以升高载重小车45的提升装置46的操作变得不必要了,因而可以缩短搬运(装卸)时间。
另外,由于平台61的高度降低,所以载重小车41的提升装置42的高度也可以降低。结果,可以缩短载重小车41的搬运(装卸)时间。
载重小车41的提升装置42的高度基本上等于载重小车45的提升装置46的高度。但是,用于抓取放在平台61上的集装箱C的提升装置42的高度与抓取方式一致地变成位于下方。
例如,在载重小车41的移动方向上和在一后侧升降装置伸向下部的情况下,载重小车41移向平台61且上述升降装置与平台61上的集装箱C接触。在此情况下,平台61可能晃动,但可以根据倾斜地延伸的钢丝绳62抑制这种晃动。
平台61的高度在上部高于载重小车45移动时集装箱C的下表面,但这不是绝对必要的。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平台61的高度在搬运过程中是用于提升集装箱C的载重小车45移向平台61的高度被定为基准高度的高度。
在同时进行载重小车45的移动和提升装置46的降低的情况下,平台61的高度完全可以在由提升装置46装载的集装箱C的下表面的下方。
从卸载位置移向平台61的载重小车41在卸载位置处升高提升装置42且在高于平台61的高度的位置上停止这种升高操作。随后,开始移动载重小车41,并在平台61上方停止所述移动,然后降低提升装置42。
使用于抓取放在平台61上的集装箱C的载重小车41略微升高且使之向卸载位置移动。在卸载位置上,停止载重小车41的移动并降低提升装置42。
自动控制或手动操作载重小车41和45。可以同时使载重小车41、45移动和升降。在载重小车45、41的移动和升降不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可以在移动过程中简单地进行对提升装置42的晃动检查的控制。
另外,由于从船只S上的集装箱C起到平台61的高度较低,所以利用载重小车45进行移动和升降的效果差。但是,载重小车41很可能同时进行移动和升降。转送用载重小车60可以自动地移动而且也可以自动地升降。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结构中,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移动方向上的静止位置是根据从船只S上装载下一个集装箱C的位置变化的,但可以针对许多集装箱C设定一个移动位置。这样作是为了防止平台61晃动。可以相似地选择平台61升降的静止位置。
由于采用钢丝绳62使平台61从转送用载重小车60降下,所以与构架(钢架)相比,可以减轻重量并缩小结构尺寸。
在载重小车41、45的提升装置42、46收放平台61和集装箱C的情况下,平台61可能因提升装置42、46晃动等原因而晃动。为了防止上述晃动,将用于降低平台61的钢丝绳62的延伸角设定得较大。
如从以上描述中了解到的那样,当将陆地侧的集装箱C装上船S时,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平台61的高度将在船只S侧的装载位置定为基准高度,此高度是这样确定的,即从平台61上提起集装箱C的载重小车45移向船只S的高度被定义为基准高度。在考虑了最低高度的情况下选取上述移动高度。平台61逐渐地升高。
在图1和图5中,起重臂32的辅助梁37(导轨38、39)只在横梁31那侧位于在起重臂32和拉杆28之间的连接点28b的附近。但是,转送用载重小车60不能超过上述连接点28b。
因此,辅助梁37和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负载被施加到拉杆28上,但是所述负载不施加在拉杆29上。结果,无需制成大型拉杆29,因此可以低成本地生产此拉杆。
另外,可以制成轻型起重臂32。也可以形成轻型辅助梁37。希望转送用载重小车60超过位于转送用载重小车60和拉杆28之间的连接点28b运行。但是,在连接点28b的位置上,载重小车41和45的搬运时间可基本上相同。
在普通的集装箱起重机结构中,确定连接点28b的位置以使载重小车41和45的搬运时间基本相同。相反地,选择连接点28b的位置,以便将载重小车41和45的搬运时间调节得基本相同。
另外,只将负载作用于拉杆28上的范围是这样的,即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移动方向的中心位置是拉杆28的延长线与轨道38相交的位置。
辅助梁37在靠海侧的末端位置(其中包括轨道38、39)是这样的位置,即当转送用载重小车60位于上述末端时,在靠海侧远离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载重小车45的选取器46可以升降。
需要将上述末端的位置确定在辅助梁37的陆地侧(其中包括轨道38、39),即转送用载重小车60在陆地侧远离至少靠海侧的支腿22。在陆地侧不存在从陆地侧的支腿22伸出的辅助梁37。因此,可以降低集装箱起重机20倾倒的可能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集装箱起重机结构中,在安置或装载集装箱C的情况下,转送用载重小车60不移动,但是为了缩短时间,其上装有集装箱C的转送用载重小车60可以移动。在此情况下,陆地侧的载重小车41可采用一种其中使载重小车41被固定且例如如上述日本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昭59-149889所述的结构。
以下将更确切地描述转送用载重小车60和载重小车41的安装情况。在载重小车41和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移动范围内的横梁31和起重臂32通过焊接或使用螺栓而被安装在辅助梁37的水平外侧面上。轨道38、39被安置在辅助梁37上。
用于操作载重小车41和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机房50单独地安装在横梁31上。另外,辅助梁37被焊接到部件的下表面上,此部件被焊接在横梁31和起重臂32的上表面上且向外突出。辅助梁37是横梁31和起重臂32中的一种。
另外,在第一构造阶段,将集装箱起重机转送到安装第二横梁(根据情况,安装转送用载重小车60的轨道38、39)的地点,接着用一架载重小车进行搬运。随后,在搬运量增大的第二构造阶段内,加入另外两架载重小车。
参见图9来描述本发明的集装箱起重机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9所示,转送用载重小车60可采用一种起重臂支承型结构。此起重臂支承型转送用载重小车60b从辅助梁37b的两条轨道处降下。辅助梁37的下部位于离开横梁31和起重臂32的下部的下方且轨道安装在此位置上。
在本发明的集装箱起重机的上述实施例中,假设在集装箱起重机20的移动路面之间进行载重小车41的装卸(搬运)。但是,在位于移动路面上方的情况下,如在位于具有船只S的甲板高度的机器和设备之间的情况下,采用基本相似的搬运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局限于逐项要求的各权利要求所述的字面含义以及在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中的字面含义,其范围可以参照本技术领域人员能够简单替换各要素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起重机结构,由于转送用载重小车的移动范围可受到限制,所以可以获得轻型结构。
另外,由于使用钢丝绳使平台从转送用载重小车降下,所以平台晃动因结构较轻而受到了限制,而且还可以缩短搬运时间。

Claims (26)

1.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一根横梁;一根与所述横梁的末端部分相连并且用于在水平状态和升高状态之间转动的起重臂;三架用于在所述横梁和起重臂上移动的载重小车;在这三架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上,两架载重小车位于两端且各自具有一个用于提升集装箱的提升装置;一架载重小车沿所述移动方向位于中央且具有一个用于从所述两架载重小车的相应提升装置处装载集装箱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起重臂具有所述两架载重小车沿其移动的第一轨道和所述中央载重小车沿其移动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的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轨道的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的陆地侧;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位于所述第二轨道的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所述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轨道的靠海侧的所述末端部分的所述位置是这样的一个位置,即将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靠海侧的靠海侧的所述载重小车的相应提升装置定位成可以从所述中央载重小车所处的高度上升和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位于所述第一轨道沿水平方向的外侧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由四条支腿支承;所述第二轨道在陆地侧的末端部分位于靠海侧的支腿和陆地侧的支腿之间。
4.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一根横梁;一根与所述横梁的末端部分相连并且用于在水平状态和升高状态之间转动的起重臂;三架在所述横梁和起重臂上移动的载重小车;在所述三架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上,两架载重小车位于两端且各自具有一个用于提升集装箱的提升装置;一架载重小车在所述移动方向上位于中央且具有一个用于从所述两架载重小车的相应提升装置处装载集装箱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起重臂具有所述两架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一梁和中央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二梁;所述第二梁安装在所述第一梁上;所述第二梁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是所述第一梁靠海侧的末端部分位置的陆地侧;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位于所述第二梁的靠海侧的末端的所述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梁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所述位置是这样的,即将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靠海侧的所述载重小车靠海侧的相应提升装置定位成可以从所述中央载重小车所处的高度朝上和朝下上升和降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的侧面与在所述第一梁的水平方向上的两个侧面固定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由四条支腿支承;所述第二梁陆地侧的末端部分位于靠海侧的支腿和陆地侧的支腿之间。
7.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一根由四条支腿支承的横梁;一根与所述横梁的端部相连且其在使用状态下水平地延伸的起重臂;一根用于将在所述支腿上部的桅杆的上端部分与所述起重臂连在一起的拉杆;三架在所述横梁和起重臂上移动的载重小车;在所述三架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上,两架载重小车位于两端且各自具有一个用于提升集装箱的提升装置;在所述移动方向上,一架中央载重小车具有一个用于从所述两架载重小车的相应提升装置处装载所述集装箱的平台;所述两架载重小车的所述相应的提升装置位于所述平台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起重臂具有所述两架载重小车沿其移动的第一轨道和所述中央载重小车沿其移动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靠海侧的所述末端部分的位置是所述拉杆与起重臂之间的连接点在此处形成一基准点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一第一拉杆和一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起重臂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起重臂和第二拉杆的连接点的陆地侧;所述第二轨道的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位于在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起重臂之间的所述连接点形成一基准点的位置上。
9.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一根由四条支腿支承的横梁;一根与所述横梁的端部相连且其在使用状态下水平地延伸的起重臂;一根用于将位于所述支腿上部的桅杆的上端部分与所述起重臂连接在一起的拉杆;三架用于在所述横梁和起重臂上移动的载重小车;在所述三架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上,两架载重小车位于两端且各自具有一个用于提升集装箱的提升装置;在此移动方向上,一架中央载重小车具有一个用于从所述两架载重小车的相应提升装置处装载所述集装箱的平台;所述两架载重小车的所述相应的提升装置位于所述平台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起重臂具有所述两架载重小车沿其移动的第一梁和中央载重小车沿其移动的第二梁;所述第二梁的靠海侧的所述末端部分的位置是位于所述拉杆与起重臂之间的连接点在此形成一基准点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一第一拉杆和一第二拉杆;在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起重臂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起重臂和第二拉杆的连接点的陆地侧;所述第二梁的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位于在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起重臂之间的所述连接点形成一基准点的位置上。
11.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一根横梁;一根与所述横梁的末端部分相连且用于在水平状态和升高状态之间转动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起重臂包括一用于提升集装箱的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一轨道;所述横梁和起重臂包括另一架用于提升集装箱的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的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轨道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的陆地侧。
12.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一根横梁;一根与所述横梁的末端部分相连且用于在水平状态和升高状态之间转动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所述起重臂包括一台用于提升集装箱的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一梁;和装在所述第一梁上而且另一个用于提升集装箱的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二梁;所述第二梁的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在所述第一梁的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的陆地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沿所述第一梁的水平方固定在外侧的两侧面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具有所述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一轨道;所述第二梁具有所述另一架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二轨道。
15.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一根由四条支腿支承的横梁;一根与所述横梁的端部相连且其在使用状态下水平地延伸的起重臂;一根用于将位于所述支腿上部的桅杆与所述起重臂连接在一起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起重臂包括一集装箱提升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一轨道和另一个集装箱提升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的靠海侧的所述末端部分的位置是所述拉杆与起重臂之间的连接点在此形成基准点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一第一拉杆和一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起重臂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起重臂和第二拉杆的连接点的陆地侧;所述第二轨道的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位于在所述第一拉杆和起重臂之间的连接点形成基准点的位置上。
17.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一根由四条支腿支承的横梁;一根与所述横梁的端部相连且其在使用状态下水平地延伸的起重臂;一根用于将位于所述支腿上部的桅杆与所述起重臂连接在一起的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和起重臂包括集装箱提升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的第一梁和另一个集装箱提升载重小车可沿其移动且其安装在所述第一梁上的第二梁;所述第二梁的靠海侧的所述末端部分的位置是所述拉杆与起重臂之间的连接点在此形成基准点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一第一拉杆和一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和起重臂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起重臂和第二拉杆的连接点的陆地侧;所述第二梁的靠海侧的末端部分的位置位于在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起重臂之间的连接点形成基准点的位置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安装在所述第一梁沿水平方向的外侧的两侧面。
20.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三架在一个主横梁上移动的载重小车;在所述三架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上,两架载重小车位于两端且各自具有一个用于提升集装箱的提升装置;一架载重小车在所述移动方向上位于中央且具有一个用于从所述两架载重小车的相应的提升装置处装载集装箱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载重小车通过许多钢丝绳降下所述平台;所述的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和所述平台之间的相应钢丝绳朝一垂直线倾斜。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和所述平台之间的所述相应的钢丝绳被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沿相对于所述中央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观察,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和所述平台之间的所述各条钢丝绳朝一垂直线倾斜。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中央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的水平方向观察,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和所述平台间的所述相应的钢丝绳有四条且这些钢丝绳相对所述垂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和平台之间的所述各条钢丝绳被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沿所述中央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观察,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和平台之间的所述各条钢丝绳朝所述垂直线倾斜。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集装箱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和平台之间的所述各条钢丝绳被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沿所述中央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水平地观察,在所述中央载重小车和平台之间的所述各条钢丝绳朝一垂直线倾斜。
25.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一根横梁;一根与所述横梁的末端部分相连且用于在水平状态和升高状态之间转动的起重臂;三架在所述横梁和起重臂上移动的载重小车;在所述三架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上,两架载重小车位于两端且各自具有一个用于提升集装箱的提升装置;一架载重小车在所述移动方向上位于中央且具有一个用于从所述两架载重小车的所述相应的提升装置处装载集装箱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载重小车通过钢丝绳降下所述平台;所述横梁和起重臂具有用于所述两架载重小车的第一轨道和用于所述中央载重小车的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所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轨道安装在用于连接所述横梁和起重臂的销的下方;所述第二轨道安装在所述横梁和起重臂的上表面上且装有所述中央载重小车;所述第三轨道安装在所述横梁和起重臂的侧面的下方且与所述中央载重小车下部的一侧面接触。
26.一种集装箱起重机,它包括:三架在一个主横梁上移动的载重小车;在所述三架载重小车的移动方向上,两架载重小车位于两侧且各自具有一个用于提升集装箱的提升装置;在所述移动方向上,一架中央载重小车具有一个用于从所述两架载重小车的所述相应的提升装置处装载集装箱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载重小车通过许多钢丝绳降下所述平台,从而将所述平台降到地面上。
CN98108952A 1997-05-23 1998-05-22 集装箱起重机 Pending CN12003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3200/97 1997-05-23
JP9133200A JP3039445B2 (ja) 1997-05-23 1997-05-23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0350A true CN1200350A (zh) 1998-12-02

Family

ID=1509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8952A Pending CN1200350A (zh) 1997-05-23 1998-05-22 集装箱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0879785A3 (zh)
JP (1) JP3039445B2 (zh)
KR (1) KR19980086506A (zh)
CN (1) CN1200350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652C (zh) * 2002-05-03 2007-04-11 诺尔起重系统有限公司 吊车上的料斗车
CN100341771C (zh) * 2004-03-31 2007-10-10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吊双40英尺箱的双小车集装箱起重机
CN100345746C (zh) * 2003-03-22 2007-10-31 诺尔起重系统有限公司 多小车集装箱起重机
CN102173365A (zh) * 2011-02-24 2011-09-07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集装箱起重机
CN104229630A (zh) * 2014-09-30 2014-12-24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岸桥小车的横向平移系统
CN110446674A (zh) * 2017-03-15 2019-11-12 科尼起重机全球公司 集装箱的仓储和在这种类型的仓储中操作运输车辆的方法
CN111498692A (zh) * 2020-04-23 2020-08-07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606200A (zh) * 2019-02-25 2020-09-01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器小车以及对应的集装箱起重机
CN114319966A (zh) * 2022-01-10 2022-04-12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及布局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777C (zh) 2001-06-13 2003-12-31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无电缆吊具
DE10244116A1 (de) * 2002-09-12 2004-03-25 Gottwald Port Technology Gmbh Umschlaganlage, insbesondere zum Be- und Entladen von ISO-Containern aus Containerschiffen
CN1297469C (zh) * 2003-07-30 2007-01-31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吊双40英尺箱的集装箱起重机
CN100358796C (zh) * 2004-04-09 2008-01-02 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吊车运行安全控制装置
KR100683583B1 (ko) * 2005-03-29 2007-02-15 (주)해우지엘에스 하나의 가이드레일 상에 두개의 이동수단이 설치된 크레인
CN100375710C (zh) * 2005-04-06 2008-03-19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40英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两卷筒差动式起升机构
CN100375711C (zh) 2005-04-06 2008-03-19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40英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四卷筒差动式起升机构
CN2811252Y (zh) * 2005-04-06 2006-08-30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40英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双起升机构
CN100545065C (zh) 2006-04-20 2009-09-30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装箱码头布置方案及装卸流程
WO2007132416A2 (en) * 2006-05-15 2007-11-22 David Peter Dennison The displacement of containers with respect to a ship
CN101229883A (zh) 2008-01-24 2008-07-30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集装箱码头装卸系统
MX351538B (es) 2011-11-29 2017-10-19 Apm Terminals Bv Una grúa.
ITTV20120116A1 (it) * 2012-06-13 2013-12-14 Dario Toncelli Apparato per la movimentazione di lastre e magazzino con tale apparato
CN108584717B (zh) * 2018-05-22 2023-10-10 江苏凯斯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顶吊式集装箱搬运机
CN113415733B (zh) * 2021-08-24 2021-11-02 新乡学院 一种工业大型储料罐起重吊装设备
CN113979146B (zh) * 2021-10-27 2023-11-03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与岸桥直接交互的轨道式起重机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553842A (zh) * 1967-10-04 1969-01-17
US3630390A (en) * 1969-02-07 1971-12-28 Hans Tax Container-loading crane arrangement
US4531647A (en) * 1976-01-14 1985-07-30 Hitachi, Ltd. Device for stopping the swinging movement of a load hung by a crane
DE3826274A1 (de) * 1988-08-02 1990-02-08 Tax Ingenieurgesellschaft Mbh Einrichtung zum be- und entladen von containern an schiffen
DE4040072A1 (de) * 1990-12-14 1992-08-27 Technologiepark Clausthal Gmbh Schwerlast-transportwagen fuer eine schwerlast-verladebruecke
DE4307254A1 (de) * 1993-03-08 1994-09-15 Tax Ingenieurgesellschaft Mbh Lastenverladekran
US5515982A (en) * 1994-04-11 1996-05-14 Paceco Corp. Telescoping shuttle for a cargo container handling crane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652C (zh) * 2002-05-03 2007-04-11 诺尔起重系统有限公司 吊车上的料斗车
CN100345746C (zh) * 2003-03-22 2007-10-31 诺尔起重系统有限公司 多小车集装箱起重机
CN100341771C (zh) * 2004-03-31 2007-10-10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吊双40英尺箱的双小车集装箱起重机
CN102173365A (zh) * 2011-02-24 2011-09-07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集装箱起重机
CN102173365B (zh) * 2011-02-24 2013-01-09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集装箱起重机
CN104229630A (zh) * 2014-09-30 2014-12-24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岸桥小车的横向平移系统
CN110446674A (zh) * 2017-03-15 2019-11-12 科尼起重机全球公司 集装箱的仓储和在这种类型的仓储中操作运输车辆的方法
CN111606200A (zh) * 2019-02-25 2020-09-01 Abb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器小车以及对应的集装箱起重机
CN111498692A (zh) * 2020-04-23 2020-08-07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98692B (zh) * 2020-04-23 2021-12-31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码头桥吊安全作业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19966A (zh) * 2022-01-10 2022-04-12 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城市更新建设的空间布局结构及布局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79785A2 (en) 1998-11-25
KR19980086506A (ko) 1998-12-05
JP3039445B2 (ja) 2000-05-08
JPH10324493A (ja) 1998-12-08
EP0879785A3 (en) 1999-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0350A (zh) 集装箱起重机
CN100339291C (zh) 移动式起重机及其组装·分解方法
CN103492294B (zh) 装卸载起重机装置以及两个或更多相邻的装卸载起重机装置的组合
CN100436300C (zh) 货物集装箱装卸门式起重机的钢索缠绕支撑系统和方法
CN2753788Y (zh) 辅助导梁式架桥机
CN101062750A (zh) 移动式起重机及其组装·分解方法
CN1116844A (zh) 带有防摇摆装置的集装箱船卸货机
CN1337918A (zh) 具有循环式吊车的搭架起重机
CN1544307A (zh) 多功能工程安装车
KR101908402B1 (ko) 크레인의 제조방법 및 크레인의 상가(上架)구조체의 상가(上架) 시스템
US7370767B2 (en) Mobile crane
CN215048164U (zh) 岸桥
CN2913289Y (zh) 移动式悬链斗卸船机
CN212559195U (zh) 一种跨运车
EP1673304B1 (en) A mobile crane
JP2002332613A (ja) 橋梁撤去作業機
JPH09240988A (ja) 橋型クレーンの組み立て工法
JP2001226073A (ja) 門型クレーンの据付方法
CN2737768Y (zh) 多功能工程安装车
EP0551665A1 (en) Crane relocation and erection
CN112551385B (zh) 一种码头装卸设备
CN113233342B (zh) 岸桥
CN219314363U (zh) 一种大型浮吊海上挂钩辅助装置
CN1051517C (zh) 船舶用移动式旋臂起重机
JP3595361B2 (ja) クレー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