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7255C -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7255C
CN1197255C CNB008041075A CN00804107A CN1197255C CN 1197255 C CN1197255 C CN 1197255C CN B008041075 A CNB008041075 A CN B008041075A CN 00804107 A CN00804107 A CN 00804107A CN 1197255 C CN1197255 C CN 119725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sequence
signal bit
information
decoder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041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41294A (zh
Inventor
松本涉
宫田好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41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1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72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72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 H03M13/258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with turbo codes, e.g. Turbo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TCM]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03M13/296Particular turbo code structure
    • H03M13/2966Turbo codes concatenated with another code, e.g. an outer block cod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03M13/2975Judging correct decoding, e.g. iteration stopping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03M13/15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 H03M13/151Cyclic codes, i.e. cyclic shifts of codewords produce other codewords, e.g. codes defined by a generator polynomial, Bose-Chaudhuri-Hocquenghem [BCH] codes using error loca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polynomials
    • H03M13/1515Reed-Solomon c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具备有turbo编码器(1)、turbo译码器以及第三判定器(2)。Turbo编码器(1)通过对发送数据的较低2位执行turbo编码,可输出2比特的信息位、具有对各个信息位的纠错能力一致的2比特的冗余位。Turbo译码器(第一译码器(11)、第二译码器(15)等),对有特性恶化可能性的接收信号的低2位执行软判定处理,并且,通过利用里德-索罗门编码执行纠错,而估测出前述低2位的信息位。第三判定器(22),对接收信号中的其它位进行硬判定处理,并估测出其它较高位。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多载波调制解调方式的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特别是,采用DMT(离散多音频)调制解调方式和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解调方式等的,能使用原有通信线路实现数据通信的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适用于使用DMT调制解调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装置,还有可能适用于利用普通的通信线路,使用多载波调制解调方式和单载波调制解调方式进行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所有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下,将说明已有的通信方法。例如,在使用SS(扩频)技术的宽带CDMA(W-CDMA:码分多址)中,提出了作为大大超过卷积码性能的纠错码的turbo编码方案。这种trubo编码是由于将对信息序列已实施了交错的序列与已知编码序列一起进行并行编码,因而得到了接近所谓仙农临界特性,它是现在最引入注目的纠错码的一种。在上述W-CDMA中,由于纠错码的性能会大大影响音频传送、数据传送等方面的传送性能,因而可通过利用turbo编码而使传送性能大幅提高。
这里,将具体说明使用上述turbo编码的已有通信装置的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的操作。图6是显示了发送系统中使用的turbo编码器的示意图。图6(a)中,101是对信息序列进行卷积编码并输出其冗余位的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102是交错器,103是对经过交错器102交错的信息序列进行卷积编码,并输出其冗余位的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图6(b)显示了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101以及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103的内部结构,两个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分别是只输出冗余位的编码器。在由上述turbo编码器所使用的交错器102中,执行了对信息位序列的随机交错处理。
在上述这样构成的turbo编码器中,同时输出了信息位序列x1、根据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101的处理,对前述信息位序列进行编码后产生的冗余位序列x2、以及根据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103的处理,对经过交错处理后的信息位序列进行编码后产生的冗余位序列x3
图7是显示了接收系统中使用的turbo译码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中,111是由接收信号:y1和接收信号y2,计算其对数似然比的第1译码器,112和116是加法器,113和114是交错器,115是由接收信号y1和接收信号y3,计算其对数似然比的第2译码器,117是交错器,118是判定第2译码器115的输出,并输出初始信息位序列的推定值的判定器。此外,接收信号y1、y2、y3分别是在前述信息位序列:x1、冗余位序列:x2、x3上产生传输通路中的噪声和衰落影响的信号。
在上述这样构成的turbo译码器中,首先,由第1译码器111,根据接收信号y1k和接收信号y2k,推导出估测信息位x1k′的对数似然比L(x1k′)(k表示时刻)。这时,能用以下方式来表示对数似然比L(x1k′)。
L ( x 1 k ′ ) = y 1 k + La ( x 1 k ) + Le ( x lk )
= Ln Pr ( x 1 k = 1 | { Y } ) Pr ( x 1 k = 0 | { Y } ) · · · ( 1 )
其中,Le(x1k)表示外部信息,La(x1k)表示作为前一个外部信息的先验信息,Pr(x1k=1|{Y})表示在接收到接收信号的整个序列{Y}的情况下,实际传送的信息位x1k为1的概率,Pr(x1k=0|{Y})表示在接收了整个序列{Y}的情况下,实际传送的信息位x1k为0的概率。就是说,(1)式用于求出相对于信息位x1k为0的概率,信息位x1k为1的概率。
接着,在加法器112处,从作为上述计算结果的对数似然比,计算出对于第2译码器115的外部信息。可以根据上述(1)式,用以下方式表示外部信息Le(x1k)。
Le(x1k)=L(x1k′)-y1k-La(x1k)     ……(2)
但是,在第1次译码中,由于未求出先验信息,因而La(x1k)=0。
接下来,在交错器113和114中,为使接收信号y1k和外部信息Le(x1k)的时刻与接收信号y3的时刻相符,而进行信号的重新排列。之后,第2译码器115与第1译码器111一样,依据接收信号y1和接收信号y3,还有先前算出的外部信息Le(x1k),计算出对数似然比L(x1k′)。此后,加法器116和加法器112相同,利用(2)式,计算出外部信息Le(x1k)。此时,在去交错器117中重新排列的外部信息作为先验信息La(x1k)反馈到前述第1译码器111中。
最后,在turbo译码器中,重复执行规定次数的上述处理,计算出较高精度的对数似然比,之后,判定器118依据这个对数似然比进行判定,估测出原始的信息位。具体来说,如果对数似然比“L(x1k′)>0”,则所估测的信息位x1k′被判定为1,如果“L(x1k′)≤0”,则所估测的信息位x1k′被判定为0。
这样,在已有的通信方法中,由于使用turbo编码作为纠错码,即使在对应调制方式的多值化使得信号点间距离变近的情况下,在音频传送和数据传送方面的传送特性也能大幅提高,从而得到比已知的卷积编码更好的特性。
然而,在上述已有的通信方法中,为了执行高精度的纠错,在发送端,要对所有的信息序列执行turbo编码,另外,还要在接收端,对被编码的所有信号进行译码,之后,执行软判定。具体来说,例如,若为16 QAM,则对4位的全部数据(0000-1111:4位构像)进行判定,若为256 QAM,则对8位的全部数据进行判定。因此,如上所述,在用已有的通信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判定的情况下,在通信装置中,存在对应于多值化增大了编码器以及译码器的计算量的问题。
在上述已有通信方法中,由于不管是在受噪声影响的状态,还是在不受噪声影响的状态,即不管传送通路中的状态,都进行反复运算的解调,因此,即便是在传送通路的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也存在需要与其状态不好情况下相同的运算量以及延迟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它能够适用于使用多载波调制解调方式以及单载波调制解调方式的所有通信,即使是在伴随多值化而增大构像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计算量的削减以及良好的传送特性,进而,可以实现在传送通路的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大幅削减运算量以及该运算处理时间。
因而,依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一个turbo编码装置(与后续实施例中的turbo编码器相当),采用turbo编码作为纠错码,通过对发送数据的较低2位进行turbo编码,并输出前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在把前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作为输入的第1卷积码编码器中生成的第1冗余位序列、以及在交替输入的经交错处理后的各信息位序列的第2卷积码编码器中生成的第2冗余位序列;第1译码装置(与第1译码器11、加法器12、交错器13和14相当),用于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第1冗余位序列,利用这一提取结果以及作为先验信息给出的概率信息(包含没有的情况),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一个第2译码装置(与第2译码器15、加法器16、交错器17相当),用于提取出前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第2冗余位序列,利用该提取结果,以及来自前述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再次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进而,将该结果作为前述先验信息,通知给前述第1译码装置;第1估测装置(与第1判定器18、第2判定器20相当),用于依据反复执行的通过前述第1和第2译码装置而计算出的概率信息的处理结果,每执行一次操作,都估测出原始的较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一个纠错装置(相当于第1R/S译码器19、第2R/S译码器21),针对前述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利用纠错码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为所估测的精度超过规定标准时,则结束前述的反复处理,同时,利用纠错码,对前述所估测出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纠错;一个第2估测装置(相当于第3判定器22),用于通过对前述接收信号中的其它较高位进行硬判定,从而估测出原始的较高位的信息位序列。
本发明的下一种通信装置,用作接收机,它采用了turbo编码作为纠错码,该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第1译码装置,用于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第1冗余位序列,利用这一提取结果,以及作为先验信息给出的概率信息(包含没有的情况),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一个第2译码装置,用于提取出前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第2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结果以及来自前述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再次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进而,将该结果作为前述先验信息,通知给前述第1译码装置;一个第1估测装置,依据反复执行的前述第1以及第2译码装置而计算出的概率信息的处理结果,每执行一次操作,都估测出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一个纠错装置,针对前述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利用纠错码进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所估测的精度超过规定标准时,则结束前述反复执行的操作,同时,利用纠错码,对前述估测出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纠错;以及一个第2估测装置,通过对前述接收信号中的其它较高位的硬判定,估测出原始较高位的信息位序列。
对于本发明的下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纠错装置中,每次估测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时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所估测的信息位序列中“没有错误”时,就结束前述反复操作。
本发明的下一个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纠错装置,对每个估测出的前述低2位的信息位执行误差校验,当判断出由来自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由来自第2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这两个序列中,都“没有误差”时,结束所述反复操作。
本发明的下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纠错装置中,仅仅按照预先确定的次数执行上述反复处理,降低了误码率,之后,利用纠错码对上述估测出的原始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纠 错。
本发明的另一种通信装置,作为采用turbo编码作为纠错码的发送机,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turbo编码装置,用于对发送数据的低2位执行turbo编码,输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在输入了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的第1卷积码编码器所生成的第1冗余位序列、在交替输入了经交错处理后的各信息位序列的第2卷积码编码器中所产生的第2冗余位序列。
接下来,是与本发明相关的一种通信方法,它采用了作为纠错码的turbo编码,其特征在于包括:turbo编码步骤,用于对发送数据的低2位进行turbo编码,并输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输入了所述2位信息位序列的第1卷积码编码器所产生的第1冗余位序列、交替输入了经交错处理后的各信息位序列的第2卷积码编码器所产生的第2冗余位序列;第1译码步骤,用于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所述第1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结果,以及作为先验信息给出的概率信息(包含没有的情况),计算出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的概率信息;第2译码步骤,用于提取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前述第2冗余位序列,并利用所提取出的结果,以及来自前述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再次算出估测出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并将该结果作为所述先验信息,反馈回所述第1译码步骤;第1估测步骤,用于依据反复执行的所述第1和第2译码步骤计算出的概率信息的计算处理结果,每次都 估测出原始较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纠错步骤,其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的信息位序列进行错误校验,在判断出估测精度超出规定基准时,结束所述反复处理,同时,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较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纠错;第2估测步骤,用于通过对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其它较高位进行硬判定,估测出原始较高位的信息位序列。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通信方法中,所述纠错步骤的特征在于,在每次估测出所述较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时执行错误校验,当在所估测的信息位序列中判断出“没有错误”时,就结束所述反复处理。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通信方法中,所述纠错步骤的特征在于,在每次估测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时执行错误校验,并在依据所述第1译码步骤得到的概率信息而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以及依据所述第2译码步骤得到的概率信息而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两者中都判定出“没有错误”时,结束所述反复处理。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通信方法中,所述纠错步骤的特征在于,执行预定的指定次数的所述反复处理,降低了误码率,之后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较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纠错。
本发明还可包括:
一种通信装置,设有发送机和接收机,所述发送机具有作为纠错码采用turbo码的turbo编码器,所述接收机具有turbo译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发送机具有这样的turbo编码器,通过对发送数据中的低2位执行turbo编码,输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在把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作为输入的第1卷积码编码器中生成的第1冗余位序列、以及在交替输入了经过交错处理的各个信息位序列的第2卷积码编码器中生成的第2冗余位序列,所述第1卷积编码器具有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其一的位数据的第1前级加法器(60),和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的另一位数据的第1后级加法器(61),所述第2卷积编码器具有输入所述第2位信息系列其一的位的交错处理后的数据的第2后级加法器(62),和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的另一位的交错处理后的数据的第2前级加法器(63);
所述接收机具有:
第1译码装置,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第1冗余位序列,并利用所提取出的结果,以及作为先验信息提供的概率信息,计算出第2译码装置,连接在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输出部,用于提取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第2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结果以及来自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再次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并将该结果作为所述先验信息,通知给所述第1译码装置,
第1判定器和第2判定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输出部和所述第2译码装置的输出部,依据由所述第1译码装置和第2译码装置反复执行的的概率信息的计算处理结果,此时,估测出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
第1译码器和第2译码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1判定器和所述第2判定器,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进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该估测精度超过所定基准时,就结束所述反复操作,同时,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执行纠错,
具有第3判定器的接收机,所述第3判定器与所述第1译码装置、第2译码装置、所述第1判定器和所述第2判定器、所述第1译码器和所述第2译码器独立地设置,并通过对所述接收信号的其它较高位进行硬判定,估测出原始的较高位的信息位序列。
一种通信装置,作为接收机进行工作,所述接收机设有作为纠错码采用turbo码的turbo译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译码装置,用于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2位的信息位序列和第1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结果以及作为先验信息提供的概率信息,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
第2译码装置,连接在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输出部,用于提取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第2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结果以及来自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再次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并将该结果作为先验信息,通知给所述第1译码装置,
第1判定器和第2判定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输出部和所述第2译码装置的输出部,依据由所述第1译码装置和所述第2译码装置反复进行的对概率信息的计算处理结果,此时,估测原始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
第1译码器 和第2译码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1判定器和所述第2判定器,用于利用纠错码,对所述 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该估测精度超过所定基准时,就结束所述反复操作,同时,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执行纠错,
第3判定器,与所述第1译码装置、第2译码装置、所述第1判定器和所述第2判定器、所述第1译码器和所述第2译码器独立地设置,通过对所述接收信号的其它高位进行硬判定,并估测出原始的较高位的信息位序列。
一种通信装置,作为发送机进行工作,所述发送机设有作为纠错码采用turbo码的turbo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机具有这样的turbo编码器,通过对发送数据中的低2位执行turbo编码,输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在把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作为输入的第1卷积码编码器中生成的第1冗余位序列、以及在交替输入了经过交错处理后的各个信息位序列的第2卷积码编码器中生成的第2冗余位序列,所述第1卷积编码器具有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其一的位数据的第1前级加法器(60),和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的另一位数据的第1后级加法器(61),所述第2卷积编码器具有输入所述第2位信息系列其一的位的交错处理后的数据的第2后级加法器(62),和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的另一位的交错处理后的数据的第2前级加法器(63)。
一种用于采用turbo编码作为纠错码的通信方法的、用作发送机的通信装置,该通信方法包括:发送步骤,对发送数据的低2位进行turbo编码并输出: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对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卷积编码处理的第1冗余位序列、对交错处理后的各信息位序列进行卷积编码处理的第2冗余位序列;接 收步骤,从包含高位、所述低2位信息序列、所述第1冗余位序列、所述第2冗余位序列的接收信号中提取出所述低2位的信息序列、所述第1冗余位序列和所述第2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结果和概率信息反复执行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的译码处理,估测出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纠错,通过对所述接收信号的其他高位进行硬判定,从而对原始的高位信息位序列进行估测,其特征在于,
包括turbo编码器,该turbo编码器具有对发送数据进行卷积处理并输出第1冗余位序列的第1卷积码编码器和对交错的发送数据进行卷积处理并输出第2冗余位序列的第2卷积码编码器,
发送数据的较低2位被输入到所述turbo编码器,所述第1卷积码编码器输入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并生成第1冗余位序列,所述第2卷积码编码器交替输入交错处理后的各个信息位序列并生成第2冗余位序列,所述turbo编码器输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所述第1冗余位序列和所述第2冗余位序列。
采用turbo编码作为纠错码的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发送步骤,通过对发送数据的低2位执行turbo编码,从而输出: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在对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卷积编码处理而生成的第1冗余位序列、以及对交错处理后的各个信息位序列进行卷积编码处理而生成的第2冗余位序列;以及
接收步骤,该接收步骤包括下述过程:
进行第1译码处理,从包含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所述第1冗余位序列以及所述第2冗余位序列的接收信号中,提取出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和所述第1冗余位序列,并利用所提取出的结果以及作为先验信息提供的概率信息,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
进行第2译码处理,用于提取出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所述第2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出的结果以及由第1译码装置计算出的概率信息,再次计算出所估测信息位的概率信息,并将该结果作为所述先验信息,反馈回所述第1译码处理;
反复执行所述第1译码处理和所述第2译码处理并根据概率信息的计算处理结果,此时,估测出原始的较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
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执行错误校验,并在判断出该估测精度超过所定基准时,结束所述反复操作,同时,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执行纠错;
通过对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其它较高位执行硬判定,估测出原始较高位的信息位序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所使用的编码器以及译码器的结构示图,
图2是本发明通信装置的发送系统的结构示图,
图3是本发明通信装置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图,
图4显示了经各种数字调制的信号点的排列,
图5显示了turbo编码器1的电路结构,
图6显示了已有turbo编码器的结构,
图7显示了已有turbo译码器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依据附图对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的实施形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不能依据该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中使用的编码器(turbo编码器)以及译码器(turbo译码器以及硬判定器和R/S(里德-索罗门编码)译码器的组合)的结构,更详细地说,图1(a)是本实施例中的一个编码器的结构,图1(b)是本实施例中的一个译码器的结构。在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中,具有上述编码器和译码器两种结构,由于拥有高精度的数据纠错能力,因此,在数据通信以及音频通信方面具有优良的传送特性。此外,在本实 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例如具有上述两者结构的装置,可假定:仅仅具有2个编码器的发送机或是仅仅具有译码器的接收机。
另外,在图1(a)的编码器中,1是一个turbo编码器,它通过采用作为纠错码的turbo编码,而得到仙农临界特性,例如,turbo编码器1响应所输入的2位的信息位,输出2位的信息位以及2位的冗余位,此外,在这里,为了接收端对各个信息位采用相同的校正能力,而产生各个冗余位。
另一方面,在图1(b)的译码器中,11是从接收信号Lcy(相当于后述的接收信号y2、y1、ya)中计算出对数似然比的第1译码器。12和16是加法器。13和14是交错器。15是从接收信号Lcy(相当于后述的接收信号y2、y1、yb)中计算出对数似然比的第2译码器。17是去交错器,18是对第1译码器15的输出进行判定,并输出原始的信息位序列的估测值的第1判定器。19是对里德-索罗门编码进行译码,同时输出高精度信息位序列的第1R/S译码器。20是对第2译码器15的输出进行判定,并输出原始的信息位序列的估测值的第2判定器。21是对里德-索罗门编码进行译码,同时输出高精度信息位序列的第2R/S译码器。22是对Lcy(相当于后述的y3、y4、……)进行硬判定,并输出原始的信息位序列的估测值的第3判定器。
这里,在说明上述编码器以及译码器的操作之前,先参照附图,对本发明通信装置的基本操作进行简单说明。举例来说,对于采用DMT(离散多音频)调制解调方式进行数据通信的有线系统的数字通 信方式而言,它可以是使用原有电话线路执行数兆位/秒的高速数字通信的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通信方式,以及HDSL(高位率数字用户线)通信方式等的xDSL通信方式。另外,这种方式,有标准化的ANSI的T1.413等。以下,关于说明的本实施例,例如,假定其使用可能适合上述ADSL的通信装置。
图2是显示本发明通信装置的发送系统的结构示图。图2中,在发送系统中,在多路复用/同步控制(相当于图示的多路/同步控制)单元41中,对发送数据多路复用,在循环冗余校验(相当于CRC:循环冗余校验)单元42、43中,对经过多路复用的发送数据附加上错误检测用码,并在前向错误收集(forwarderror collection)(相当于SCREAM&FEC)单元44、45中,执行对其附加上FEC用码,并执行加扰处理。
另外,从多路复用/同步控制单元41到音调排序单元49有2条路径,一条是含有交错器(交错)46的交错数据缓冲器(Interleaved Data Buffer)线路,另一条是不含有交错器的快速数据缓冲器(Fast Data Buffer)线路,其中,执行交错处理的交错数据缓冲器线路上的延迟较大。
此后,在速率转换器(相当于图2中的速率转换器)47、48中,对发送数据进行速率变换处理,并在音调排序(相当于音调排序)单元49中执行音调排序处理。之后,依据经过音调排序处理的发送数据,在构像/增益定标(相当于构像编码器及增益定标)单元50中生成构像数据,并在快速傅立叶逆变换部(相当于IFFT:快速傅立叶逆变换)51中执行快速傅立叶逆变换。
最后,在输入并行/串行缓冲器(相当于图2中的输入并行/串行缓冲器)52中将经傅立叶变换后的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在模拟处理/数字-模拟转换器(相当于模拟处理及DAC)53中,将数字波形变换为模拟波形,执行滤波处理后,将发送数据发送到电话线路上。
图3是本发明通信装置的接收系统的结构示图。在图3中,接收系统在模拟处理/模拟-数字转换器(相当于图中的模拟处理及ADC)141中,对接收数据(即前述的发送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将模拟波形转换为数字波形,并在时域均衡器(相当于TEQ)142中,执行时域的适应处理。
对于执行了时域适应处理的数据来说,它在输入串行/并行缓冲器(相当于输入串行/并行缓冲器)143中被从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并在快速傅立叶变换部(相当于FFT:快速傅立叶变换)144中,对该并行数据执行快速傅立叶变换,之后,在频域均衡器(相当于FEQ)145中,执行频域的适应处理。
随后,对于执行了频域适应处理的数据来说,在构像译码器/增益定标(相当于构像译码器/增益定标)单元146以及音调排序(相当于音调排序)单元147中,对其执行译码处理(最佳译码法)以及音调排序处理,并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此后,在速率转换器(相当于速率转换器)148、149中执行速率转换处理,在去交错器(相当于去交错)150中执行去交错处理,在前向纠错(相当于解扰和FEC)单元151、152中执行FEC处理以及解扰处理,并在循环冗余校验(相当于循环冗余校验)单元153、154中执行循环冗余校验等处理,最后,从多路复用/同步控制(相当于多路复用/同步控制)单元155中再现出接收数据。
在上述通信装置中,接收系统和发送系统分别都具有2条线路,或是通过分别使用这2条线路,或是通过同时使用这2条线路,有可能实现低传输延迟以及高速率的数据通信。
另外,对于如上所述构成的通信装置,图1(a)中显示的编码器位于上述发送系统的构像编码器/增益定标单元50的位置,图1(b)中显示的译码器位于上述接收系统的构像译码器/增益定标单元146的位置。
以下,将依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编码器(发送系统)以及译码器(接收系统)的操作。首先,说明有关图1(a)所示的编码器的操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可以采用16 QAM方式作为多值正交调幅(QAM: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但是,对于本实施例的编码器而言,它与对所有输入数据进行turbo编码的已有技术不同,正如图1(a)所示,它对较低2位的输入数据执行turbo编码,而对其它较高位,则按照输入数据的原样予以输出。
这里,将说明仅仅对输入数据的较低2位执行turbo编码的理由。图4是显示了各种经数字调制的信号点配置图,详细来说,图4(a)是4相位PSK(相移键控)方式的信号点配置图,图4(b)是16 QAM方式的信号点配置图,图4(c)是64 QAM方式的信号点配置图。
举例来说,在上述所有调制方式的信号点配置中,当接收信号点为a或b的位置的情况下,通常,在接收端,通过软判定,估测出最可能的数据,作为信息位序列(发送数据)。也就是说,将距离接收信号点最近的信号点判定为发送数据。但是,此时,例如着眼于图4的接收信号点a以及b,不论何种情况(相当于图4(a)、4(b)和4(c)),可以看到,与接收信号点最接近的4点的较低2位为(0,0)、(0,1)、(1,0)、(1,1)。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是对其特性有可能恶化的某4个信号点(即信号点间距离最近的4个点)的较低的2位,实施具有优良纠错能力的turbo编码,并在接收端执行软判定。另一方面,对于特性恶化的可能性较低的其它较高位,则原样输出,并在接收端执行硬判定。
由此,在本实施例中,随多值化而存在恶化可能性的某个特性得以改善,且,由于只对发送信号的较低2位执行turbo编码,因此,与将所有位当作turbo编码对象的已有技术相比,能大大削减计算量。
接下来,对图1(a)所示的turbo编码器1的操作进行说明,所述操作是对输入的较低2位的发送数据u1、u2执行turbo编码。图5是turbo编码器1的电路结构示图。图5中,31是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2和33是交错器,34是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Turbo编码器1同时输出相当于信息序列的发送数据u1、u2,以及经过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1处理已编码的前述发送数据的冗余数据ua,还有经过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4处理已编码的经过交错处理后的发送数据(与其它数据的时刻不同)的冗余数据ub
但通常,在已知的turbo编码器中,例如,发送数据u2分别输入到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1和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4中的前级加法器60、62中,而另一个发送数据u1则分别输入到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1和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4中的后级加法器61、63中,并输出冗余数据ua、ub,作为各编码器的输出。但是,在这种turbo编码器中,由于发送数据u1、u2之间的延迟器数目不同,而在冗余位中发生了加权偏移,因而,存在在使用冗余数据ua、ub的接收端,对发送数据u1、u2进行估测的精度不一致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发送数据u1、u2的估测精度一致,例如,可以将发送数据u2输入到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1的前级加法器60,而将交错后的发送数据u2输入到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4的后级加法器63中,同时,将另一个发送数据u1输入到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1的后级加法器61,并将交错后的发送数据u1输入到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4的前级加法器62。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执行交错的效果就是可以提高对突发的数据错误的错误校正能力,而且,由于发送数据u1和u2是交替输入到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1和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34的,从而使得在接收端,对发送数据u1和u2的估测精度有可能一致。
接下来,说明图1(b)所示的译码器的操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采用例如是16 QAM方式的多值正交调幅(QAM)的情况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译码器,对接收数据的较低2位进行turbo译码,并通过软判定推测出原始的发送数据,对于其它的较高位,则是通过在第3判定器22中对接收数据的硬判定,而估测出原始的发送数据。但是,接收信号Lcy:y4,y3,y2,y1,ya,yb是将传输通路中的噪声和衰落的影响施加到前述发送端的输出u4,u3,u2,u1,ua,ub上所得到的信号。
首先,在接收了接收信号Lcy:y2,y1,ya,yb的turbo译码器中,第1译码器11首先提取出接收信号Lcy:y2,y1,ya,并从这些接收信号中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相当于原始发送数据:u1k、u2k):U1k′、U2k′的对数似然比:L(U1k′)、L(U2k′)(k表示时刻)。此外,作为计算出对数似然比的译码器,例如可以使用已知的最大后验概率译码器(MAP算法:Maximum A-Posteriori),也可以使用已知的维特比译码器。
此时,可以用以下表达式来表示对数似然比L(U1k′)、L(U2k′):
L ( U 1 k ′ ) = Lcy + La ( U 1 k ) + Le ( U 1 k )
= Ln Pr ( u 1 k = 1 | { Lcy } | ) Pr ( u 1 k = 0 | { Lcy } ) · · · ( 3 )
L ( U 2 k ′ ) = Lcy + La ( U 2 k ) + Le ( U 2 k )
= Ln Pr ( u 2 k = 1 | { Lcy } ) Pr ( u 2 k = 0 | { Lcy } ) · · · ( 4 )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Le(U1k)和Le(U2k)表示外部信息,La(U1k)、La(U1k)表示作为前一个外部信息的先验信息,Pr(U1k=1|{Lcy})表示在接收了接收信号Lcy:y2,y1,ya的条件下,实际发送的信息位U1k为1的后验概率,Pr(U1k=0|{Lcy})表示U1k为0的后验概率,Pr(U2k=1|{Lcy})表示在接收了接收信号Lcy:y2,y1,ya的条件下,实际发送的信息位U2k为1的后验概率,Pr(U2k=0|{Lcy})表示U2k为0的后验概率。也就是说,式(3)和(4)是用于求取U2k为1的概率相对于U2k为0的概率,以及U1k为1的概率相对于U1k为0的概率。
接着,加法器12从作为前述计算出的对数似然比,计算出第2译码器15的外部信息。基于式(3)和(4),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外部信息Le(U1k)和Le(U2k):
Le(U1k)=L(U1k′)-Lcy-La(U1k)    ……(5)
Le(U2k)=L(U2k′)-Lcy-La(U2k)    ……(6)
但是,在第1次译码中,由于没有求出先验信息,所以La(U1k)=0,La(U2k)=0。
接着,交错器13和14将接收信号Lcy和外部信息Le(U1k)、Le(U2k)交错排列。接着,第2译码器15与第1译码器11相同,依据接收信号Lcy和先前计算出的先验信息La(U1k)、La(U2k),利用式(3)和(4),计算出对数似然比L(U1k′)、L(U2k′)。其中,Pr(U1k=1|{Lcy})表示在接收了信号Lcy:y2,y1,ya的条件下,实际发送的信息位U1k为1的后验概率,Pr(U1k=0|{Lcy})表示U1k为0的后验概率,Pr(U2k=1|{Lcy})表示在接收了接收信号Lcy:y2,y1,yb的条件下,实际发送的信息位U2k为1的后验概率,Pr(U2k=0|{Lcy})表示U2k为0的后验概率。
此后,加法器16与加法器12一样,利用式(5)、(6),计算出外部信息Le(U1k)、Le(U2k)。此时,在去交错器17中,将交错排列的外部信息当作先验信息La(U1k)、La(U2k),并反馈给前述第1译码器11。
接着,上述turbo译码器中,上述处理经过了规定次数(迭代次数)的反复操作,计算出精度较高的对数似然比,之后,第1判定器18和第2判定器20,依据这个对数似然比,对信号进行判定,从而估测出原始的发送数据。具体而言,例如,如果对数似然比“L(U1k′)>0”,则判断出估测信息位U1k′为1,如果“L(U1k′)≤0”,则判断出估测信息位U1k′为0,同样,如果对数似然比“L(U2k′)>0”,则判断出估测信息位U2k′为1,如果“L(U2k′)≤0”,则判断出估测信息位U2k′为0。另外,对于同时接收的接收信号Lcy:y3,y4……等,则是利用第3判定器33对其进行硬判定。
最后,第1R/S译码器19和第2R/S译码器21,通过规定方法,利用里德-索罗门编码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所估测出的精度超出某个特定基准时,则结束上述反复操作处理。接着,利用里德-索罗门编码,对各个判定器中前述估测出的原始的发送数据执行纠错,并输出估测精度较高的发送数据。
在这里,将对利用第1R/S译码器19和第2R/S译码器21估测出原始发送数据的估测方法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这里,提供了3种方法,作为具体例子。第1种方法中,例如,每当在第1判定器18或第2判定器20中估测出原始发送数据时,相对应的第1R/S译码器19或第2R/S译码器21,交错地执行 错误校验,任何一方的R/S译码器判断出“没有错误”时,则trubo编码器结束上述反复操作处理,接着,利用里德-索罗门编码,对前述估测出的原始发送数据执行纠错,并输出估测精度较高的发送数据。
在第2种方法中,每当第1判定器18或第2判定器20估测出原始发送数据时,对应的第1R/S译码器19或第2R/S译码器21就交错地执行错误校验,当两个R/S译码器都判断出“没有错误”时,turbo编码器就结束上述反复操作处理,接着,利用里德-索罗门编码,对前述估测出的原始的发送数据进行纠错,并输出具有较高估测精度的发送数据。
另外,在第3种方法中,改善了在上述第1和第2种方法中,当错误地判断出“没有错误”,而不执行反复操作的情况下的纠错,例如,执行预定的规定次数的反复操作,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误码率,利用里德-索罗门编码,能对前述估测出的原始发送数据执行纠错,从而输出 估测精度较高的发送数据。
这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具备有在伴随着调制方式的多值化而使构象变大的情况下,对有特性恶化可能的接收信号的低2位进行软判定处理,以及根据里德-索罗门编码执行的纠错的turbo译码器,以及对于接收信号的其余位执行硬判定的判定器,因此有可能减少计算量多的软判定处理,并获得良好的传输特性。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利用了第1R/S译码器19和第2R/S译码器21来估测发送数据,因此能降低迭代次数,所以有可能减少计算量多的软判定处理及其处理时间。还有,象本发明实施例这样,在混有随机误差以及突发误差的传输路径中,通过将以码元为单位执行纠错的R-S编码(里德-索罗门)同其它已知的纠错等一起使用,从而可以得到优良的传送特性。
以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具有上述turbo编码器1以及上述turbo译码器,使其可能适用于多载波的调制解调方式的通信,更进一步地说,即便在伴随着调制方式的多值化,而使构像增大的情况下,也可能削减运算量和运算时间,并得到良好的传输特性。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调制方式是以16 QAM方式为例进行的说明,但这并不仅限于此,即便在使用其它调制方式(256 QAM等)的情况下,也可得到相同的效果。
正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依据本发明,由于含有turbo编码装置的发送机的结构,以及含有各个译码装置的接收机的结构,因此,即便在随调制方式的多值化而使构像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可以削减运算量和运算处理时间、同时具有良好传输特性的通信装置。
依据下一个发明,即便是在伴随调制方式的多值化而使构像增大的情况下,也凭借对特性可能恶化的接收信号的低2位执行软判定处理的第1估测装置、依据里德-索罗门编码而执行纠错的纠错装置、以及对接收信号中的其它位执行 硬判定处理的第2估测装置,从而得到可大大削减计算量多的软判定处理,并具有良好传输特性的通信装置。
依据下一个发明,由于纠错装置在对先前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判断“没有误差”时,会结束对turbo译码的反复操作,所以能够减少递归次数,并能得到可进一步减少计算量多的软判定处理,同时能削减其处理时间的通信装置。
依据下一个发明,由于纠错装置,在依据从基于来自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所估测的信息位序列,以及来自第2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所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这两个序列,判断出“没有错误”时,结束对turbo译码的反复操作,所以可能大大削减计算量多的软判定处理,并削减其处理时间,更进一步说,能得到信息位估测精度得以提高的通信装置。
依据下一个发明,由于纠错装置要执行预定的规定次数的反复操作,因此能减少递归次数,并能得到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多的软判定处理,同时能削减其处理时间的通信装置。
依据下一个发明,由于能对伴随多值化而有恶化可能的特性进行改善,会进一步只对发送信号的低2位执行turbo编码,所以,与将所有位作为turbo编码对象的已有技术相比,能获得可以大幅削减运算量的通信装置。此外,作为交错效果,可以提高对突发的数据误差的校正能力,更进一步说,由于信息位的输入,是在第1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和第2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之间交替进行的,所以能得到接收端上信息位的估测精度一致的通信装置。
依据下一个发明,即便在伴随调制方式的多值化而使构像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得到可以削减运算量以及运算处理的时间,同时能实现良好的传输特性的通信方法。
依据下一个发明,由于在纠错步骤中,当对在先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判断出“没有错误”时,就结束turbo译码中的反复操作,因此能减少递归次数,并能得到可大大减少计算量多的软判定处理,同时能减少其处理时间的通信方法。
依据下一个发明,由于在纠错步骤中,当由依据第1译码器的概率信息所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以及依据第2译码器的概率信息所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这两个序列,判断出“没有错误”时,就结束turbo译码中的反复操作,这样能大大减少计算量多的软判定处理,并能削减其处理时间,从而,可得到信息位的估测精度得以改善的通信方法。
依据下一个发明,由于在纠错步骤中,执行预定的规定次数的反复操作,所以,可以降低递归次数,并能得到可大大减少计算量多的软判定处理,同时能削减其处理时间的通信方法。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是以多载波调制解调方式为例的,它可以用于使用DMT调制解调方式、OFDM调制解调方式等等的多载波调制解调方式的通信(数据、声音、图象)中,特别是,适用于采用turbo编码作为纠错码的通信装置。

Claims (13)

1.一种通信装置,设有发送机和接收机,所述发送机具有作为纠错码采用turbo码的turbo编码器,所述接收机具有turbo译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发送机具有这样的turbo编码器,通过对发送数据中的低2位执行turbo编码,输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在把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作为输入的第1卷积码编码器中生成的第1冗余位序列、以及在交替输入了经过交错处理的各个信息位序列的第2卷积码编码器中生成的第2冗余位序列,所述第1卷积编码器具有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其一的位数据的第1前级加法器(60),和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的另一位数据的第1后级加法器(61),所述第2卷积编码器具有输入所述第2位信息系列其一的位的交错处理后的数据的第2后级加法器(62),和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的另一位的交错处理后的数据的第2前级加法器(63);
所述接收机具有:
第1译码装置,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第1冗余位序列,并利用所提取出的结果,以及作为先验信息提供的概率信息,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
第2译码装置,连接在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输出部,用于提取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第2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结果以及来自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再次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并将该结果作为所述先验信息,通知给所述第1译码装置,
第1判定器和第2判定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输出部和所述第2译码装置的输出部,依据由所述第1译码装置和第2译码装置反复执行的的概率信息的计算处理结果,此时,估测出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
第1译码器和第2译码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1判定器和所述第2判定器,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进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该估测精度超过所定基准时,就结束所述反复操作,同时,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执行纠错,
具有第3判定器的接收机,所述第3判定器与所述第1译码装置、第2译码装置、所述第1判定器和所述第2判定器、所述第1译码器和所述第2译码器独立地设置,并通过对所述接收信号的其它较高位进行硬判定,估测出原始的较高位的信息位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译码器和第2译码器在每次估测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时,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所估测的信息位序列中“没有错误”时,就结束所述反复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译码器和第2译码器在每次估测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时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基于来自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所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以及基于来自所述第2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所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这两个序列中都“没有错误”时,就结束所述反复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译码器和第2译码器中,仅以迭代次数执行所述反复操作,而减小了误码率之后,使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执行纠错。
5.一种通信装置,作为接收机进行工作,所述接收机设有作为纠错码采用turbo码的turbo译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译码装置,用于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2位的信息位序列和第1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结果以及作为先验信息提供的概率信息,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
第2译码装置,连接在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输出部,用于提取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第2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结果以及来自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再次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并将该结果作为先验信息,通知给所述第1译码装置,
第1判定器和第2判定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输出部和所述第2译码装置的输出部,依据由所述第1译码装置和所述第2译码装置反复进行的对概率信息的计算处理结果,此时,估测原始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
第1译码器和第2译码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1判定器和所述第2判定器,用于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该估测精度超过所定基准时,就结束所述反复操作,同时,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执行纠错,
第3判定器,与所述第1译码装置、第2译码装置、所述第1判定器和所述第2判定器、所述第1译码器和所述第2译码器独立地设置,通过对所述接收信号的其它高位进行硬判定,并估测出原始的较高位的信息位序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译码器和第2译码器,在每次估测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时,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所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中“没有错误”时,就结束所述反复操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译码器和第2译码器,在每次估测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时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基于来自所述第1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所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以及由基于来自第2译码装置的概率信息所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的两个序列中都“没有错误”时,就结束所述反复操作。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译码器和第2译码器中,仅以迭代次数执行所述反复操作,而减小了误码率之后,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纠错。
9.一种通信装置,作为发送机进行工作,所述发送机设有作为纠错码采用turbo码的turbo编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机具有这样的turbo编码器,通过对发送数据中的低2位执行turbo编码,输出: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在把所述2位的信息位序列作为输入的第1卷积码编码器中生成的第1冗余位序列、以及在交替输入了经过交错处理后的各个信息位序列的第2卷积码编码器中生成的第2冗余位序列,所述第1卷积编码器具有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其一的位数据的第1前级加法器(60),和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的另一位数据的第1后级加法器(61),所述第2卷积编码器具有输入所述第2位信息系列其一的位的交错处理后的数据的第2后级加法器(62),和输入所述2位信息位系列的另一位的交错处理后的数据的第2前级加法器(63)。
10.采用turbo编码作为纠错码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发送步骤,通过对发送数据的低2位执行turbo编码,而输出: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在对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卷积编码处理而生成的第1冗余位序列、以及对交错处理后的各个信息位序列进行卷积编码处理而生成的第2冗余位序列;以及
接收步骤,该接收步骤包括下述过程:
进行第1译码处理,从包含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所述第1冗余位序列以及所述第2冗余位序列的接收信号中,提取出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和所述第1冗余位序列,并利用所提取出的结果以及作为先验信息提供的概率信息,计算出所估测的信息位的概率信息;
进行第2译码处理,用于提取出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以及所述第2冗余位序列,并利用该提取出的结果以及由第1译码装置计算出的概率信息,再次计算出所估测信息位的概率信息,并将该结果作为所述先验信息,反馈回所述第1译码处理;
反复执行所述第1译码处理和所述第2译码处理并根据概率信息的计算处理结果,此时,估测出原始的较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
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执行错误校验,并在判断出该估测精度超过所定基准时,结束所述反复操作,同时,利用纠错码,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的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执行纠错;
通过对所述接收信号中的其它较高位执行硬判定,估测出原始较高位的信息位序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纠错时,每当对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估测时,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所估测的信息位序列中“没有错误”时,就结束所述第1译码处理和第2译码处理的反复操作。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纠错时,每当对所述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进行估测时,执行错误校验,当判断出:基于所述第1译码处理的概率信息所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以及基于所述第2译码处理的概率信息所估测出的信息位序列这两个序列中都“没有错误”时,则结束所述第1译码处理和第2译码处理的反复操作。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纠错时,仅以迭代次数执行所述第1译码处理和第2译码处理的反复操作,而降低了误码率之后,利用纠错码,可以对所述估测出的原始的较低2位的信息位序列执行纠错。
CNB008041075A 1999-12-27 2000-12-13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72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0315/1999 1999-12-27
JP37031599A JP2001186023A (ja) 1999-12-27 1999-12-27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370315/99 1999-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1294A CN1341294A (zh) 2002-03-20
CN1197255C true CN1197255C (zh) 2005-04-13

Family

ID=18496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410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7255C (zh) 1999-12-27 2000-12-13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507621B2 (zh)
EP (1) EP1158681A1 (zh)
JP (1) JP2001186023A (zh)
KR (1) KR20010108266A (zh)
CN (1) CN1197255C (zh)
CA (1) CA2365126A1 (zh)
IL (1) IL145108A0 (zh)
TW (1) TW507435B (zh)
WO (1) WO20010489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7649A (ja) * 1999-10-29 2001-05-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364405B2 (ja) * 2000-06-12 2009-11-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2044047A (ja) * 2000-07-19 2002-02-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03203435A (ja) * 2002-01-09 2003-07-18 Fujitsu Ltd データ再生装置
KR100444571B1 (ko) 2002-01-11 2004-08-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보디코더와 알에스디코더가 연접된 디코딩장치 및 그의디코딩방법
WO2003061214A1 (fr) * 2002-01-15 2003-07-24 Linkair Communications,Inc. Systeme arq hybride pour la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par paquets sur un canal sans fil
US7971405B2 (en) * 2004-05-10 2011-07-05 The Great Wall Patch Co., Inc. Drywall repair patch
KR100585152B1 (ko) * 2004-08-02 2006-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송신 타임 도메인 이퀄라이저를 사용하는 무선 ofdm기반의 모뎀 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JP4469261B2 (ja) 2004-11-22 2010-05-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信号伝送装置
JP4863519B2 (ja) * 2008-02-14 2012-01-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復号化装置、復号化方法、復号化プログラム、受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121681B2 (ja) * 2008-04-30 2013-01-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生体認証システム、認証クライアント端末、及び生体認証方法
WO2014041596A1 (ja) * 2012-09-11 2014-03-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安全コントローラ
CN109257139B (zh) * 2017-07-14 2021-10-01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层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9861693B (zh) * 2017-11-30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译码处理的方法及译码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629A (en) 1991-07-26 1993-08-03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digital data using trellis coded qam
JP2978792B2 (ja) 1996-10-31 1999-11-15 株式会社次世代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システム研究所 軟判定方式及び受信装置
CA2228714A1 (en) 1997-04-03 1998-10-03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al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cdma modulated signals
KR19990012821A (ko) * 1997-07-31 1999-02-25 홍성용 전자기파 흡수체 조성물과 이의 제조 방법, 전자기파 흡수용도료 조성물과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의 도포 방법
US5907582A (en) 1997-08-11 1999-05-25 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turbo-coded satellite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
US5978365A (en) * 1998-07-07 1999-11-02 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ndoff operation combining turbo coding and soft handoff techniques
US6014411A (en) * 1998-10-29 2000-01-11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Repetitive turbo cod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507621B2 (en) 2003-01-14
EP1158681A1 (en) 2001-11-28
CA2365126A1 (en) 2001-07-05
US20020172303A1 (en) 2002-11-21
TW507435B (en) 2002-10-21
JP2001186023A (ja) 2001-07-06
WO2001048928A1 (fr) 2001-07-05
KR20010108266A (ko) 2001-12-07
IL145108A0 (en) 2002-06-30
CN1341294A (zh) 2002-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240C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方法
CN1197255C (zh)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652493A (zh) 用于控制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设备和方法
CN1839577A (zh) 用于解码的软判决度量的定标和量化
CN1906908A (zh) 高速率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和编码装置及方法
JP2003244257A (ja) 多値変調に適した符号語マッピング方法
CA2698533A1 (en) Multi-layer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462533A (zh)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信道解码装置和方法
CN1237722C (zh) 通信系统中收缩编码码元的方法和装置
CN1395387A (zh) 在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684455A (zh) 在衰落信道上扩频的方法和系统
WO2001097386A1 (fr)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CN1638373A (zh) 多天线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消除干扰信号的装置和方法
CN1389037A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768482A (zh) 无线电发送设备、无线电接收设备和无线电发送方法
CN1798345A (zh) 按通信环境进行不同纠错编码的数字广播发送装置及方法
EP2427973B1 (en) Joint design of discrete multi-tone (DMT)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DSL systems
CN1547339A (zh) Ofdm系统用的高效的迭代编码多用户检测方法
CN1674484A (zh) 多输入多输出单载波分块传输系统的空频迭代检测方法
CN1397120A (zh)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N1227818C (zh)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1202606A (zh)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系统的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756247A (zh) 编码调制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1208905C (zh) 通信系统中收缩编码码元的方法和装置
JP4342674B2 (ja) 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