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6959C - 液晶面板、液晶装置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面板、液晶装置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6959C
CN1196959C CNB021276854A CN02127685A CN1196959C CN 1196959 C CN1196959 C CN 1196959C CN B021276854 A CNB021276854 A CN B021276854A CN 02127685 A CN02127685 A CN 02127685A CN 1196959 C CN1196959 C CN 119695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crystal panel
dyed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76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2060A (zh
Inventor
金子英树
田中千浩
露木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02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2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69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9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with construc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splay region and the peripheral reg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6Cell terminal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display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晶面板、液晶装置和电子装置。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形成有导电材料和布线的液晶面板中,提供一种能在有效显示区的周围毫无障碍地形成遮光区的结构。该液晶面板包括:各自具有电极(14a、14b)的一对基板(2a、2b);将基板(2a、2b)贴合起来的密封材料(3);设置在一块基板(2a)上的第1端子;设置在另一块基板(2b)上且与该基板(2b)上的电极(14b)连接的第2端子;使第1端子与第2端子电连接的导电材料(21);设置在基板(2a)上且与第1端子连接的布线(19b);以及设置在另一块基板(2b)上的与布线(19b)对应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内的遮光膜(23)。

Description

液晶面板、液晶装置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液晶对光进行调制来显示文字、数字和图形等图像的液晶装置。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该液晶装置构成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装置作为移动电话机、便携式信息终端机等各种电子装置的显示部,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该液晶装置中,一般将各自具有电极的一对基板贴合,使它们保持恒定的间隔(所谓盒隙),并使其电极面相互对置,进而在该盒隙内封入液晶。
作为该液晶装置,已知的有利用开关元件驱动液晶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和不用开关元件驱动液晶的简单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此外,在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中,作为开关元件,有使用TFT(薄膜晶体管)等3端型有源元件的,也有使用TFD(薄膜二极管)等2端型有源元件的。
作为现有的液晶装置,例如,已知的有图10所示的结构的装置。该液晶装置51具有由密封材料52贴合的一对基板53a和53b,如图11所示,在这些基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即盒隙内,形成封入液晶的液晶层L。盒隙利用分散在第1基板53a或第2基板53b的表面的衬垫67来维持恒定的尺寸。
在图10中,在第1基板53a的液晶L测的表面,呈条状且相互平行排列多条直线状的行布线56,经TFD元件57在各行布线56上形成像素电极54。通过使行布线56形成为条状,使像素电极54排列成矩阵状。如图11所示,在已形成像素电极54的第1基板53a的表面形成取向膜58a。
再有,在图10中原理性地示出,为了容易看懂像素电极54和TFD元件57的结构,它们的尺寸比实际的尺寸大,进而,相邻元件之间的间隔也比实际的大。
第1基板53a具有向第2基板53b的外侧伸出的基板伸出部59a,利用ACF(各向异性导电膜)65将液晶驱动用IC61a安装在该基板伸出部59a的表面。即,形成COG(芯片键合在玻璃上)方式的安装。而且,各行布线56向密封材料52的外侧延伸,其前端与液晶驱动用IC61a的端子、即凸点(未图示)连接。
在第2基板53b的液晶L测的表面,呈条状且相互平行排列多个直线状的电极62。这些电极62相对于第1基板53a上的行布线56大致形成为直角,进而,按与各像素电极54对置的位置关系形成。
第2基板53b具有向第1基板53a的外侧伸出的基板伸出部59b,利用ACF65将液晶驱动用IC61b安装在该基板伸出部59b的表面。即,形成COG(芯片键合在玻璃上)方式的安装。而且,各电极62向密封材料52的外侧延伸,其前端与液晶驱动用IC61b的端子、即凸点(未图示)连接。
如图11所示,在第2基板53b的液晶L侧的表面形成半透射反射膜63,进而在其上形成滤色片膜64,进而在其上形成外覆盖层66。上述电极62在其外覆盖层66上形成,并在这些电极62上形成取向膜58b。
在第1基板53a的外侧表面设置延迟片68a,进而在其上设置偏振片69a。此外,在第2基板53b的外侧表面设置延迟片68b,进而在其上设置偏振片69b。此外,在与设置有半透射反射片63的第2基板53b的外侧表面相向的位置上配置起背光作用的照明装置71。
在图10中,像素电极54与对置电极62重叠的点构成1个点,与该1个点对应配置图11的滤色片膜64的1个色像元,例如R、G、B中的1个色像元。而且,R、G、B的3色点作为1个单元形成1个像素。
在图10中,液晶驱动用IC61a和61b的一方对对应的像素电极54或对置电极62供给扫描信号,这些液晶驱动用IC61a和61b的另一方对对应的像素电极54或对置电极62供给数据信号,由此控制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内的液晶的取向。
在图11中,当液晶装置51的周围明亮时,从第1基板53a侧入射的外部光经半透射反射膜63反射后供给液晶层L。而当液晶装置51的周围暗时,照明装置71发光,该光透过半透射反射片63供给液晶层L。这样一来,向液晶层L供给的光通过按每一个像素进行取向控制的液晶对每一个像素进行调制,由此,在第1基板53a的外侧显示出图像。
在图10中,由排列成矩阵状的多个像素电极54区分的区域是驱动区域,即有效显示区V,在该有效显示区V内形成文字、数字等图像。此外,在有效显示区V的外侧与其连续地形成虚拟像素区W1,进而,在该虚拟像素区W1的外侧与其连续地形成金属膜区W2。
在虚拟像素区W1内,在形式上形成与像素电极54相同形状的图形。但是,这里形成的图形不是ITO(氧化铟锡)等透明电极材料,在与电极相当的部分覆盖不透明的金属膜。因此,该虚拟像素区W1便变成遮光区。
此外,金属膜区W2例如由构成TFD元件57的金属,例如Ta(钽)形成,也变成遮光区。这样,在有效显示区V与密封材料52之间形成遮光区W1和W2。该遮光区W1和W2通过使有效显示区V的周围变暗,即透光率下降,可以提高有效显示区V的对比度,从而提供显示品质。
但是,对于图10所示的现有的液晶装置51,因安装液晶驱动用IC61a的基板伸出部59a和安装液晶驱动用IC61b的基板伸出部59b分别向不同的方向伸出,故液晶装置51的外形形状对有效显示区V呈左右不对称,因此,存在液晶装置51处理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消除这一问题,如图12所示,本发明人提出一种结构,只在第1基板53a上设置基板伸出部59,将第1基板53a侧的液晶驱动用IC61a和第2基板53b侧的液晶驱动用IC61b两者共同安装在该基板伸出部59上。在该液晶装置81中,因液晶驱动用IC61a和IC61b两者集中安装在1个基板伸出部59上,故液晶装置81的外形形状对有效显示区V呈左右对称,因此,处理起来很方便。
在该液晶装置81中,在密封材料52的内部分散掺入导电材料72。而且,一端与第2基板53b侧的液晶驱动用IC61b的端子、即凸点(未图示)连接,另一端进入密封材料52的内部,在第1基板53a的液晶侧表面上,和行布线56同时形成与导电材料72接触的布线73。另一方面,使在第2基板53b上形成的对置电极62的前端延伸到密封材料52的内部,使之与导电材料72接触。因此,第1基板53a侧的布线73与第2基板53b侧的对置电极62经导电材料72互相导电连接。
在图12所示结构的液晶装置81中,希望在有效显示区V的周围设置遮光区以提高显示品质。对于图10所示的现有的液晶装置51,因在有效显示区V的周围设置有遮光区,故在形成有TFD元件54的第1基板53a的表面,在其有效显示区V的周围形成虚拟像素区W1和金属膜区W2。鉴于这一点,若对图12的液晶装置81,也在第1基板53a的有效显示区V的周围形成虚拟像素区W1和金属膜区W2,则可以在有效显示区V的周围设置遮光区以提高显示品质。
但是,在图12所示结构的液晶装置81中,因在形成有TFD元件57和像素电极54的第1基板53a的表面,在其有效显示区V与密封材料52之间形成布线73,故在该区域不能形成虚拟像素区W1和金属膜区W2,因此,发生在该区域不能设置遮光区的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在可以形成导电材料和布线的结构的液晶装置中,可以毫无困难地在有效显示区的周围形成遮光区。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各自具有电极的一对基板;将上述一对基板贴合的密封材料;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块基板上的第1端子;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块基板上且与上述另一块基板上的上述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使上述第1端子与上述第2端子电连接而将上述一对基板之间导通的导电材料;具有在上述另一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域上形成的将光透过的开口的反射膜;设置在上述一块基板上且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布线;以及设置在上述另一块基板上的与上述布线对应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内、由与上述反射膜相同的膜构成的遮光膜。
若按照该液晶面板,遮光膜不在形成布线的基板上形成,而在与该布线相向的基板侧形成。因此,即使对于必须在一块基板的表面形成布线的结构的液晶面板,也可以毫无困难地在有效显示区的周围设置遮光区。
再有,在具有图12所示结构的液晶装置81中,在有效显示区V与密封材料52之间的区域设置布线73。本发明当然可应用于这一结构的液晶装置,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具有在有效显示区V与密封材料52之间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例如在密封材料52的外侧设置布线73的结构的液晶装置。
(2)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遮光膜可以由半透射反射膜形成。若按照该液晶面板,因在形成半透射反射膜的同时形成遮光膜,故能够简单、迅速并且正确地形成遮光膜。
(3)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遮光膜可以由滤色片膜形成。若按照该液晶面板,因在形成滤色片膜的同时形成遮光膜,故能够简单、迅速并且正确地形成遮光膜。
(4)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遮光膜具有半透射反射膜和配置在上述半透射反射膜上的滤色片膜。
若按照该液晶面板,在将液晶面板作为透射光型使用时,可以利用半透射反射膜的延伸部分充分地遮住透射光。另一方面,在将液晶面板作为反射型使用时,可以利用滤色片膜的延伸部分充分地遮住反射光。因此,对于能以半透光反射型的方式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面板,可以在有效显示区的周围形成充分的遮光区域。
(5)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滤色片膜由第1着色层和配置在上述第1着色层上的第2着色层构成,上述第1着色层的颜色是红、绿和蓝中的某一种颜色或深蓝、深红和黄中的某一种颜色,上述第2着色层的颜色与上述第1着色层不同,上述第1着色层和上述第2着色层的颜色有一部分不同。
这样的着色层的结构例如可以利用图5所示的红、绿、蓝3色中选择的2色的叠层色的平面排列来构成。若按照这里所示的结构的液晶面板,与单单在涂满单一颜色的状态下形成遮光膜的情况相比,可以得到均匀色调的遮光膜。
(6)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第1着色层和上述第2着色层的颜色按照与有效显示区内的点距相同的间距而不同。这样一来,可以使遮光膜的颜色在平面内更加均匀。
(7)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在上述一块基板上具有电子部件,上述布线与上述电子部件连接。该液晶面板是在基板上直接安装电子元件的结构、即所谓COG(芯片键合在玻璃上)方式的液晶面板。作为这里使用的电子部件,可以是IC芯片、芯片电容、芯片线圈、芯片电阻和其它各种芯片部件。
(8)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电子部件是IC芯片。作为电子部件,除IC芯片之外,还可以考虑芯片电容、芯片线圈、芯片电阻和其它各种芯片部件,但在液晶面板领域,大多将驱动用IC直接安装在基板上。当是这样的液晶面板时,因有时对IC芯片设置多个输出凸点,故与它们连接的布线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因此,若将本发明应用于这种结构的液晶面板,尽管布线的数量增多,也能在有效显示区的周围形成充分的遮光区域。
(9)其次,本发明的另一液晶面板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与像素电极、与上述像素电极连接的有源元件和第1端子的第1基板;具有与上述像素电极相向的条状电极和与上述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的第2基板;将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贴合的密封材料;使上述第1端子与上述第2端子电连接的导电材料;设置在上述第1基板上且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布线;以及设置在上述第2基板上的与上述布线对应的区域内的遮光膜。
这种结构的液晶面板相当于将有源元件作为开关元件使用的结构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面板。作为有源元件,例如可以考虑TFD元件和TFT元件等。在这样的液晶面板中,即使是在形成有源元件的基板上形成布线的情况,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不受布线的影响,能在有效显示区的周围正确地形成遮光区。
(10)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遮光膜可以由半透射反射膜形成。若按照该液晶面板,因在形成半透射反射膜的同时形成遮光膜,故能够简单、迅速并且正确地形成遮光膜。
(11)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遮光膜可以由滤色片膜形成。若按照该液晶面板,因在形成滤色片膜的同时形成遮光膜,故能够简单、迅速、并且正确地形成遮光膜。
(12)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遮光膜由半透射反射膜和配置在上述半透射反射膜上的滤色片膜形成。
若按照该液晶面板,在将液晶面板作为透射光型液晶面板使用时,可以利用半透射反射膜的延伸部分对透射光充分进行遮光。另一方面,在将液晶面板作为反射型液晶面板使用时,可以利用滤色片膜的延伸部分对反射光充分进行遮光。因此,对于能以半透光反射型的方式显示颜色的液晶面板,可以在有效显示区的周围形成能充分遮光的区域。
(13)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滤色片膜由第1着色层和配置在上述第1着色层上的第2着色层构成,上述第1着色层的颜色是红、绿和蓝中的某一种颜色或深蓝、深红和黄中的某一种颜色,上述第2着色层的颜色与上述第1着色层不同,上述第1着色层和上述第2着色层的颜色有一部分不同。
这样的着色层的结构例如可以利用红、绿、兰3色中选择的2色的积层色的平面排列来构成。若按照这里所示的结构的液晶面板,与单单在涂满单一色的状态下形成遮光膜的情况相比,可以得到均匀色调的遮光膜。
(14)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第1着色层和上述第2着色层的颜色按照与有效显示区内的点距相同的间距而不同。这样一来,可以使遮光膜的颜色在平面内更加均匀。
(15)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在上述第1基板上具有电子部件,上述布线与上述电子部件连接。该液晶面板是在基板上直接安装电子部件的结构、即所谓COG(芯片键合在玻璃上)方式的液晶面板。作为这里使用的电子部件,可以是IC芯片、芯片电容、芯片线圈、芯片电阻和其它各种芯片部件。
(16)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电子部件由IC芯片构成。作为电子部件,除IC芯片之外,还可以考虑芯片电容、芯片线圈、芯片电阻和其它各种芯片部件,但在液晶面板领域,大多将驱动用IC直接安装在基板上。当是这样的液晶面板时,因有时对IC芯片设置多个输出凸点,故与它们连接的布线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因此,若将本发明应用于这种结构的液晶面板,尽管布线的数量增多,也能在有效显示区的周围形成充分的遮光区域。
(17)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有源元件可以由TFD构成。
(18)另外,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中,上述遮光膜的至少一部分可构成为与上述密封材料重叠。
若遮光膜在密封材料跟前的位置上终止,就会在遮光膜的前端与密封材料之间形成间隙,光有可能从该间隙漏出,使有效显示区内的图像的对比度降低,从而使显示品质下降。对此,若像本发明那样,使遮光膜与密封材料重叠而构成,则因遮光膜与密封材料之间不形成间隙,故能够可靠地避免因光泄漏而使显示品质下降。
(19)其次,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以上说明了的结构的液晶面板。
(20)其次,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液晶装置。若按照这种结构的电子装置,通过在液晶面板或液晶装置的有效显示区的周围设置遮光区,可以看到鲜明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晶装置局部剖开后示出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液晶装置沿II-II线剖开的剖面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液晶装置沿III-III线剖开的剖面结构的剖面图。
图4是将图1的用箭头VI表示的TFD元件放大后示出的斜视图。
图5是原理性地示出图1的液晶装置中使用的遮光膜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液晶装置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电话机之一例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10是将一例现有的液晶装置局部剖开后示出的平面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液晶装置沿XI-XI线剖开的剖面结构的剖面图。
图12是将与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相关的一例液晶装置局部剖开后示出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1实施例)
下面,举将本发明用于在采用将TFD元件作为开关元件使用的有源矩阵方式下的COG方式的液晶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图1示出该液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这里示出的液晶装置1是利用密封材料3将配置在图面跟前一侧的第1基板2a与配置在图面内侧的第2基板2b互相粘合、即贴合后形成的。
由密封材料3、第1基板2a和第2基板2b包围的区域构成高度恒定的间隙、即所谓盒隙。进而,在密封材料3的一部分上形成液晶注入用开口3a。在上述盒隙内,通过上述液晶注入用开口3a注入液晶,注入结束之后,用树脂将液晶注入用开口3a密封。图2是表示图1的液晶装置1沿II-II线剖开的剖面结构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在第2基板2B的背面(图2所示的结构的下侧),设置具有光源7和导光体8的照明装置10作为背光源。
在图1中,第1基板2a具有向第2基板2B的外侧伸出的的基板伸出部2c,利用导电连接元件,例如ACF(各向异性导电膜)6在该基板伸出部2c上安装液晶驱动用IC4a和IC4b。液晶驱动用IC4a和液晶驱动用IC4b的特性不同,像这样使用特性不同的2种液晶驱动用IC是因为在第1基板2a与第2基板2b之间,换言之,在扫描线驱动系统与信号线驱动系统之间所使用的电压值不同,不能用1个IC芯片来供给那些电压。
在图2中,第1基板2a具有基体材料9a,在该基体材料9a的内侧表面,即液晶L侧的表面形成多个像素电极14a。此外,如图1所示,在第1基板2a的内侧表面相互平行呈条状形成直线状的多条行布线32,并形成TFD元件33以与这些行布线32导通,经这些TFD元件33多个像素电极14a被形成为矩阵状。此外,如图2所示,在像素电极14a、TFD元件33和行布线32的上面形成取向膜16a。此外,在基体材料9a的外侧表面形成延迟片17a,进而在其上形成偏振片18a。
在图1和图2中,用箭头IV示出的1个TFD元件附近的结构例如如图4所示那样。图4示出的是使用了所谓背靠背(Back-to-Back)结构的TFD元件的情况。在图4中,行布线32形成包括例如由TaW(钽·钨)形成的第1层32a、例如由作为阳极氧化膜的Ta2O5(氧化钽)形成的第2层32b和例如由Cr形成的第3层32c而构成的3层结构。
此外,TFD元件33由第1 TFD部33a和第2 TFD部33b串联连接构成。第1 TFD部33a和第2 TFD部33b包括由TaW形成的第1金属层36、由阳极氧化形成的Ta2O5的绝缘层37以及与行布线32的第3层32c相同的层的Cr的第2金属层38的3层结构构成。
第1 TFD部33a形成叠层结构,使从行布线32一侧来的电流按第2金属层38→绝缘层37→第1金属层36的顺序流动。另一方面,第2 TFD部33b形成叠层结构,使从行布线32一侧来的电流按第1金属层36→绝缘层37→第2金属层38的顺序流动。这样,通过将一对TFD部33a和33b反向串联电连接,构成背靠背结构的TFD元件,可以使TFD元件的开关特性稳定。像素电极14a例如由ITO形成,与第2TFD部33b的第2金属层38导通。
在图2中,第2基板2b具有基体材料9b,在该基体材料9b的内侧表面,即液晶L侧的表面形成半透射反射膜11,在其上形成滤色片膜12,再在其上形成外覆盖膜13,再在其上形成第2电极14b,进而在其上形成取向膜16b。此外,在基体材料9b的外侧表面形成延迟片17b,进而在其上形成偏振片18b。
第2电极14b如图1所示,借助于相互平行排列形成为条状,使多个直线状的电极与行布线32交叉。再有,在图1中,为了容易明白地示出电极图案,将第2电极14b的间隔放大后原理性地画出,实际上,第2电极14b的间隔非常窄地被形成,与像素电极14a的点距相一致。
像素电极14a与第2电极14b的交叉点排列成矩阵形状,这些交叉点的每一个分别构成1个点,图2的滤色片膜12的各个色图形与其1个点对应。滤色片膜12例如将R(红)、G(绿)、B(蓝)3原色形成1个单元,构成1个像素。即,3个点形成1个单元,构成1个像素。
基体材料9a、9b例如由玻璃、塑料等形成。此外,半透射反射膜11由反射性材料,例如Al(铝)形成。但是,光反射性材料的厚度要形成得很薄,薄至能透光的程度,以便实现半透射和反射的功能,或者,以适当的面积比例,在半透射反射膜11的适当地方开口,使光通过。
滤色片膜12通过使用众所周知的色像元形成方法,例如,喷墨法或颜料散布法等将颜料涂敷成镶嵌形排列、条形排列和三角形排列等适当的图案而形成。此外,外覆盖膜13通过利用例如旋涂法、辊涂法等均匀地涂敷适当的透光性树脂材料而形成。
电极14a和14b例如使用众所周知的镀膜法,例如溅射法、真空蒸镀法镀成ITO(氧化铟锡)膜,进而利用光刻法形成所要的图形。取向膜16a、16b例如在涂敷聚酰亚胺溶液之后再用烘烤法或胶印印刷法等形成。
在图1中,在第1基板2a的基板伸出部2c上,形成从行布线32直接延伸出来的布线19a和经分散在密封材料中的导电材料21(参照图2)与第2基板2b上的第2电极14b连接的布线19b。此外,在基板伸出部2c的边缘部形成端子22。再有,布线19a与第2电极14b由导电材料21连接的各部分起端子的作用。
在图2中,为了容易明白地示出液晶装置1的整体,原理性地将导电材料21表示为椭圆形状的截面,实际上,导电材料21被形成为球形或圆筒形,其大小与密封材料3的线宽相比非常小。因此,在密封材料3的线宽方向可以存在多个导电材料21。
因本实施例的液晶装置1像上述那样构成,故该液晶装置1可以有选择地实施反射型显示和透射型显示2种类型的显示方法。在反射型显示中,在图2中利用半透射反射膜11使第1基板2a侧的从外部进入的光在反射后,供给液晶L层。在该状态下,对每一个像素控制加在液晶L上的电压,从而对每一个像素控制液晶的取向,由此,对每一个像素调制供给液晶L层的光,并将该调制光供给偏振片18a。由此,向第1基板2a的外侧显示文字等图像。
另一方面,当利用液晶装置1进行透射型显示时,使照明装置10的光源发光。来自光源7的光通过光入射面8a被导入导光体8的内部,光在该导光体8的内部呈平面状扩展传播,同时,通过光射出面8b向外部射出。因此,可以向液晶L层供给面状的光。与反射型显示的情况一样,通过利用液晶对该光调制来进行显示。
无论是反射型显示还是透射型显示的情况,文字等图像都在排列成矩阵状的像素电极14a和与此相向的对置电极14b重叠的部分由所形成的像素划分的区域的有效显示区V,即驱动区域V中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中沿III-III线剖开的剖面图的图3所示那样,在与作为形成TFD元件33的基板的第1基板2a相向的第2基板2b的内侧表面上,在与有效显示区V连续的外侧区域,设置由从半透射反射膜11延伸的延伸部11a和从滤色片膜12延伸的延伸部12a的叠层结构形成的遮光膜23。
在本实施例中,该遮光膜23如图2和图3所示,从有效显示区V连续地延伸出去,通过密封材料3的下面,向密封材料3的外侧扩展,将第2基板2b的差不多整个表面覆盖。因此,在图1中,在有效显示区V的外侧、密封材料3的内侧的周边区域W完全被遮光膜23覆盖。
设置在有效显示区V的周边区域W的遮光膜23在液晶装置1进行透射型显示时,通过从半透射反射膜11延伸的延伸部11a的作用,可以防止照明装置10发出的光从有效显示区V的周边区域W向外部漏泄。此外,遮光膜23在液晶装置1进行反射型显示时,通过从滤色片膜12延伸的延伸部12a的作用,可以防止外部光在有效显示区V的周边区域W内反射。因此,无论是透射型显示还是反射型显示,都可以防止有效显示区V的周边区域W内的光向外部漏出,可以使有效显示区V内形成的图像维持高对比度,从而维持高品质的显示。
在本实施例的液晶装置1中,如图1和图3所示,因在与第1基板2a的内侧表面中的有效显示区V的周边区域W相当的部分形成布线19b,故像图10和图11所示的现有的液晶装置的情况那样,不能利用虚拟像素或金属膜在已形成TFD元件33和像素电极14a的第1基板2a的周边区域W形成遮光膜23。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因在与周边区域W相当的第2基板2b的表面上形成了遮光膜23,故不管布线19b存在与否,都能够毫无障碍地设置遮光膜23。
有效显示区V内的半透射反射膜11例如可以使膜厚很薄,或在适当的地方开孔,以便实现半透射和半反射两种功能。与此相对照,作为遮光膜23而起作用的延伸部11a与半透射反射膜11一样,可以形成为实现半透射和半反射两种功能,或者,也可以不具备半透射功能。
但是,延伸部11a的主要功能是在有效显示区V的周边将从照明装置10来的光遮蔽,所以,延伸部11a形成为不具备半透光功能也许更好些。这样,为了使其不具备半透光功能,要作一些处理,例如在有效显示区V的周边区域W使半透射反射膜11的膜厚增厚,或者在有效显示区V的周边区域W不开透光用的孔。
此外,有效显示区V内的滤色片膜12例如可以通过按照像镶嵌形排列、条形排列、三角形排列那样的规定的重复图案在平面上排列R(红)、G(绿)、B(蓝)3色要素或C(深蓝)、M(深红)、Y(黄)3色要素形成。
与此相对照,作为遮光膜23而起作用的延伸部12a不一定必须是3色要素的组合图案,例如,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通过改变来自R、G、B或C、M、Y之中的组合,选择2种颜色并将它们层叠后形成单元色,在平面上(即图5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交互排列这些不同颜色的单元色来形成。
再有,有效显示区V内的滤色片膜12可以使各色像元与像素对应地排列而形成,但对于作为遮光膜23而起作用的延伸部12a,各色像元的大小不一定必须是与像素对应的大小。也可以形成得比像素大。但是,为了有效地发挥延伸部12A的光反射抑制能力,希望延伸部12a的色调在平面上均匀,因此,希望使例如构成延伸部12a的单元色按与滤色片膜12的像素点距相同的点距来排列。
再有,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半透射反射膜11的延伸部11a和滤色片膜12的延伸部12a的叠层结构形成遮光膜23,但在功能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半透射反射膜11的延伸部11a或滤色片膜12的延伸部12a中的任意一方的单层膜来形成遮光膜23。
此外,虽然液晶装置1的制造工序可能复杂些,但也可以利用与半透射反射膜11或滤色片膜12没有关系的其他材料形成遮光膜23。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使形成遮光膜23的半透射反射膜11的延伸部11a和滤色片膜12的延伸部12a通过密封材料3的下面,扩展形成为将第2基板2b的差不多整个面覆盖。
但是,延伸部11a和延伸部12a的延伸区域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6所示那样,或者延伸到与密封材料3的内壁接触或接近的位置,或者如图7那样,一直延伸到进入密封材料3的内部的位置。
(第2实施例)
图8示出作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电话机。这里示出的移动电话机40通过将天线41、扬声器42、按键开关43、话筒44等各种结构部件装入外壳46中构成。在外壳46的内部还装有起显示作用的液晶装置50和控制电路基板47。
液晶装置50在图的上部是显示面,在与该显示面相向的部分的外壳46中,设置用来保护液晶装置50并确保显示面的视野的透明盖48。液晶装置50例如由图1所示的液晶装置1构成。
在图8所示的移动电话机40中,通过按键开关43和话筒44输入的信号或由天线41接收的接收数据等被输入控制电路基板47的控制电路。而且,该控制电路根据输入的各种数据,在液晶装置50的显示面内显示数字、文字、图形等图像,进而,从天线41发射定送数据。
图9示出图8所示的移动电话机或其它电子装置所使用的电气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这里示出的电气控制系统具有显示信息输出源90、显示信息处理电路91、电源电路92、时序发生器93和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装置94。此外,液晶装置94具有液晶面板95和驱动电路96。液晶装置94例如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液晶装置1构成。
显示信息输出源90具有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存储器、各种盘等存储单元和同步输出数字图像信号的同步电路等,根据由时序发生器93生成的各种时钟信号,向显示信息处理电路91供给规定格式的图像信号等显示信息。
显示信息处理电路91具有串并变换电路、放大及反相电路、旋转电路、灰度系数校正电路和钳位电路等各种熟知的电路,执行对输入的显示信息的处理,将该图像信号与时钟信号CLK一起供给驱动电路96。驱动电路96包含扫描线驱动电路、数据线驱动电路和检查电路。此外,电源电路92向各结构部件供给规定的电压。
(其它实施例)
以上,通过列举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用于将TFD元件作为开关元件使用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但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将TFT(薄膜晶体管)等3端型开关元件作为有源元件使用的结构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或者,也可以用于不使用有源元件的简单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装置不限于图8所示的移动电话机,也可以是其他任何电子装置,例如,便携式信息终端机和数码相机等。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若按照本发明的液晶面板、液晶装置和电子装置,设置在有效显示区周围的遮光膜不在已形成布线的基板上形成,而在与该布线相向的基板一侧形成,所以,即使在具有一方基板的表面必须形成布线的结构的液晶装置中,也可以毫无障碍地在有效显示区的周围设置遮光区。

Claims (16)

1.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各自具有电极的一对基板;
将上述一对基板贴合的密封材料;
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块基板上的第1端子;
设置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块基板上且与上述另一块基板上的上述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
使上述第1端子与上述第2端子电连接而将上述一对基板之间导通的导电材料;
具有在上述另一块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域上形成的将光透过的开口的反射膜;
设置在上述一块基板上且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布线;以及
设置在上述另一块基板上的与上述布线对应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内、由与上述反射膜相同的膜构成的遮光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膜具有与上述反射膜相同的膜,和在与上述反射膜相同的膜的上层重叠而配置的滤色片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滤色片膜由第1着色层和配置在上述第1着色层上的第2着色层构成,上述第1着色层和上述第2着色层分别具有从红、绿和蓝中选择的多种颜色或从深蓝、深红和黄中选择的多种颜色,并将各种颜色配列以使上述第1着色层和上述第2着色层上下不层叠相同的颜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着色层和上述第2着色层的颜色按照与有效显示区内的点距相同的间距而不同。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一块基板上具有电子部件,上述布线与上述电子部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子部件是IC芯片。
7.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像素电极、与上述像素电极连接的有源元件和第1端子的第1基板;
具有与上述像素电极相向的条状电极和与上述条状电极连接的第2端子的第2基板;
将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贴合的密封材料;
使上述第1端子与上述第2端子电连接而将上述一对基板之间导通的导电材料;
具有在上述第2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域上形成的将光透过的开口的反射膜;
设置在上述第1基板上且与上述第1端子连接的布线;以及
设置在上述第2基板上的与上述布线对应的区域内、由与上述反射膜相同的膜构成的遮光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膜具有与上述反射膜相同的膜,和在与上述反射膜相同的膜的上层重叠而配置的滤色片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滤色片膜由第1着色层和配置在上述第1着色层上的第2着色层构成,上述第1着色层和上述第2着色层分别具有从红、绿和蓝中选择的多种颜色或从深蓝、深红和黄中选择的多种颜色,并将各种颜色配列以使上述第1着色层和上述第2着色层上下不层叠相同的颜色。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着色层和上述第2着色层的颜色按照与有效显示区内的点距相同的间距而不同。
11.如权利要求7~10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基板上具有电子部件,上述布线与上述电子部件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子部件是IC芯片。
13.如权利要求7~10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有源元件是TFD。
14.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遮光膜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密封材料重叠。
15.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上述液晶面板。
1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上述液晶装置。
CNB021276854A 2001-08-09 2002-08-08 液晶面板、液晶装置和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95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43027A JP3642304B2 (ja) 2001-08-09 2001-08-09 液晶パネル、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43027/2001 2001-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2060A CN1402060A (zh) 2003-03-12
CN1196959C true CN1196959C (zh) 2005-04-13

Family

ID=19073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768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959C (zh) 2001-08-09 2002-08-08 液晶面板、液晶装置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87426B2 (zh)
JP (1) JP3642304B2 (zh)
KR (1) KR100477778B1 (zh)
CN (1) CN1196959C (zh)
TW (1) TWI2503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40989A (ja) * 2001-05-15 2002-11-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測定方法、検査方法及び検査装置
KR100847812B1 (ko) * 2001-12-20 2008-07-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라인 온 글래스형 액정표시패널
JP3966221B2 (ja) 2003-05-01 2007-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052293B2 (ja) 2004-08-20 2008-0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060028536A (ko) * 2004-09-24 2006-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색필터 표시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US7515240B2 (en) * 2004-10-05 2009-04-07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Flat display panel and assembly process or driver components in flat display panel
JP2006276831A (ja) * 2005-03-03 2006-10-12 Sanyo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675785B2 (ja) * 2006-01-17 2011-04-27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
KR101229288B1 (ko) * 2006-06-19 2013-0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기판, 이를 갖는 표시패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7794040B2 (en) * 2006-06-27 2010-09-14 Xerox Corporation Print system motion sensor with feedback control
CN101165573B (zh) * 2006-10-18 2010-05-12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5282372B2 (ja) * 2007-05-11 2013-09-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MX2012002096A (es) * 2009-08-21 2012-04-10 Sharp Kk Dispositivo de visualizacion de cristal liquido.
JP6299783B2 (ja) * 2016-02-15 2018-03-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691873B (zh) * 2016-05-27 2020-04-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面板和觸控顯示裝置
KR20180073194A (ko) * 2016-12-22 2018-07-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212965693U (zh) * 2020-10-16 2021-04-1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装置
CN115985243A (zh) * 2023-01-16 2023-04-18 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集成电路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41886B2 (ja) * 1989-03-08 1998-04-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3251039B2 (ja) 1991-10-15 2002-0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07146481A (ja) * 1993-11-25 1995-06-06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基板
JPH08334787A (ja) 1995-04-04 1996-12-17 Sony Corp 表示装置
US6268895B1 (en) * 1995-10-27 2001-07-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light shield in periphery of display
KR100474194B1 (ko) * 1996-03-14 2005-08-01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장치및이를이용한전자기기
JPH09281476A (ja) 1996-04-16 1997-10-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JP3591676B2 (ja) 1996-08-19 2004-1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3511861B2 (ja) 1996-10-04 2004-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検査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309597B (en) 1996-10-04 1997-07-01 Seiko Epson Corp LCD device
JP4484265B2 (ja) * 1998-04-07 2010-06-16 広島オプト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H11337953A (ja) * 1998-05-25 1999-12-10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6424394B1 (en) * 1998-07-13 2002-07-2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grid-shaped light shielding films in peripheral region
US6690434B1 (en) * 1999-03-15 2004-02-1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3357862B2 (ja) * 1999-07-06 2002-12-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6654084B1 (en) 1999-07-06 2003-11-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a loop of black matrix material surrounding an opposing electrode
JP2001021902A (ja) 1999-07-09 2001-01-26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083504A (ja) 1999-09-14 2001-03-30 Seiko Epson Corp 反射型又は半透過反射型の電気光学装置、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91941A (ja) 1999-09-20 2001-04-06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01133802A (ja) 1999-11-05 2001-05-18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
JP3708770B2 (ja) 1999-12-24 2005-10-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357689B2 (ja) * 2000-03-28 2009-11-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747724B2 (en) * 2000-07-26 2004-06-08 Casio Computer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non-display area with reduced widt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14630A (ko) 2003-02-19
US20030038904A1 (en) 2003-02-27
JP3642304B2 (ja) 2005-04-27
US7187426B2 (en) 2007-03-06
TWI250359B (en) 2006-03-01
CN1402060A (zh) 2003-03-12
KR100477778B1 (ko) 2005-03-21
JP2003057632A (ja) 2003-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6959C (zh) 液晶面板、液晶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324363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滤色片阵列板
US7573548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44645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212034C (zh)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503921A (zh) 液晶显示器
CN1837936A (zh) 液晶显示器及方法
CN1374546A (zh) 液晶显示器
CN1928642A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0863861B1 (ko) 전기 광학 장치, 전기 광학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841143A (zh) 半透反射型液晶显示器
TW200537184A (en) Display device, color filte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866102A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714310A (zh) 用于提高亮度的滤色装置
CN100437246C (zh) 显示设备
CN1343902A (zh) 液晶装置及配备该液晶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484046A (zh) 滤色片、滤色片基板的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CN1866100A (zh) 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841141A (zh)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305591B (zh)
CN1591131A (zh) 液晶显示器
CN1232871C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10308596A (zh) 显示装置
US1157345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861084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