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4311A - 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 - Google Patents

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4311A
CN1194311A CN98105231A CN98105231A CN1194311A CN 1194311 A CN1194311 A CN 1194311A CN 98105231 A CN98105231 A CN 98105231A CN 98105231 A CN98105231 A CN 98105231A CN 1194311 A CN1194311 A CN 11943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bbon
combing
drafting system
combing machine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5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894C (zh
Inventor
R·雷布沙门
A·卢斯
P·内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194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4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89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89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3/00Mixing, e.g. blending, fibres; Mixing non-fibrous materials with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1/00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e.g. f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或一种装置,以实行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成纤维条(10)的方法,该方法是用一台装有多个精梳头(K)的精梳机(1)加工天然纤维条(F)并且各纤维条喂入随后的牵伸装置(4),在该装置上紧接着的拉伸工序形成一个精梳条(10)。通常,为得到一种混纺纱(例如棉纤维和聚酯纤维),纤维条在随后的并条道上紧接着的精梳机(1)上进行混合。为了获得足够的彻底混合,一般要求至少有三个这样的道数。

Description

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
本发明涉及生产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的方法和装置。
不同的装置从实践中已熟知,例如从美国专利US-PS3,987,615,其中,为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混纺纱,将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在一台装在精梳机后的并条机上进行混合。为了使纤维得到良好的彻底混合,必须经过2或3个工序的拉伸。
此外,US-PS-5,155,989已公开过一种方法,将不同纤维在精梳机加工前就已进行混合。精梳机是用于生产一种优质纤维混合物的,短纤维从纤维混合物中被分离出。在美国专利权说明(US-PS)的举例中,所有纤维混合物,即也有合成纤维,被导引过精梳工具。因为合成纤维在机器上保持其纤维长度,即具有一种恒定的短纤维,故该纤维实际上不必要进行精梳。这意味着,在精梳机上加工已混合的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制的纤维量,为了将合成纤维通过精梳工序,需耗去不必要的能量。
专用装置,如一个混条并条机,也已从实践中公开过,不同原料是在该装置上进行混合的。如前所述,为了使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得到均匀的混合,必须采用不超过3次并条道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建议一种方法或一种装置,为了以简单的方式用已现有的装置并可能在减少其它并条道次的情况下,生产一种由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或由天然纤维的不同纤维混合物制的纤维条,以供随后纺纱工序的进一步加工用。
本目的一方面是如此达到的,即未参与精梳工序的一种纤维混合物与从一台精梳机精梳头输出的纤维条在其进入牵伸装置主拉伸区之前进行混合。
在此,已混合的纤维混合物,例如可由分开精梳的和接着染色的天然纤维,或最好由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构成。
另外建议,由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从为精梳机准备的容器中拉出并经一个输入装置定位地与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混合。
当由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数目至少相当于由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数目与由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混合时,可达到良好的混合比。
最好是将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经纤级条束宽度均匀地分配。
为了得到一种均匀的纤维条和为了减少一个装在后并条机上的自动调节装置,建议在牵伸装置中的拉伸以调节方式在精梳机上进行,为了平衡由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制的喂入的纤维的物料波动。此平衡是根据一个预定的额定值完成的。
为了达到均匀的混合,将需混合的纤维混合物以一种纤维网喂入牵伸装置的预拉伸与主拉伸区之间。
还建议,未参与精梳工序的纤维条经牵伸装置由放在精梳机旁的容器拉出并喂入位于导向台上的导向装置以输出到由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的纤维束中,分开喂入的纤维条由合成纤维构成。
喂入装置最好如此排列,使喂入的由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均匀地分配在由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的宽度上。喂入装置可装有一个相应的传感器装置,为了监控或控制纤维条的输出。
还建议,牵伸装置装有一个自动调节装置。因为一方面它有助于达到喂入纤维物料的均匀性,并且另一方面在一个随后的牵伸过程中可因而省略一个附加的自动调节装置。
尤其是也能探测并平衡短时间的物料波动(例如接合处),建议至少装有两个前后操作的牵伸装置,其中至少有一个牵伸装置装有自动调节装置。在此,一般在第一个牵伸装置后已形成一个纤维条,它可用一个附加的测量机构扫描,为了探测短波的厚度波动。然后任何短波波动都可在随后的牵伸装置中通过一自动调节装置达到平衡。
由于混合由合成纤维制的附加纤维条,精梳机上的牵伸装置上被供给了较大量的原料用于加工。为了能较好地加工这些物料,建议,牵伸装置至少由两个平行操作的牵伸装置组成,喂入的纤维物料可在其中按比例地加工。
因此建议,牵伸装置各装有一个自动调节装置。
如果两个牵伸装置上装有两个前后操作的牵伸装置,则至少有一个牵伸装置装有一个自动调节装置。
当采用两个平行操作的牵伸装置时,所形成的精梳机条可被存放在一个共同的或两个分开的容器中。
也可设想的是,将由平行操作的牵伸装置输出的纤维条喂入随后的牵伸装置,它从两个喂入的纤维条形成一个单独的纤维条。
为了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目的也可通过单独的方法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特征而达到。
根据下述实例进一步阐明和解释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其中:
图1一台精梳机具有按本发明的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喂入装置的示意顶视图;
图2一台精梳机按图1具有调节的牵伸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3一台精梳机具有一个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喂入用特殊的容器安装方案的示意顶视图;
图4按图1具有一个牵伸装置特殊结构的剖面图;
图5按图1具有一个牵伸装置的特殊结构的顶视图;
图6按图1具有一个牵伸单元的特殊结构的顶视图;
图7一台精梳机具有一个牵伸装置特殊结构和合成纤维条喂入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8工序步骤的示意图。
图1表明精梳机1的示意顶视图,在显示的例子中,精梳机装有8个精梳头K。正如示意图进一步表明,在每个精梳头上放有一个棉卷W。棉卷W,在显示的例子中,由棉纤维(天然纤维)卷绕的卷带构成。为了加工卷条,每个精梳头的棉卷被退卷并经过未详细显示的精梳装置进行精梳。短纤维(精梳短毛)被分离,同样杂质和棉结在此被分离使纤维互相平行。紧接着精梳工序(这里无需做详细介绍),在每个精梳头K上形成一纤维网V。此纤维网V用虚线表明。纤维网V并合成纤维条F并输出到一个喂料台2上,纤维网在喂料台上用导向轮R转向90°并按牵伸装置4的方向继续被输送。
平行的单个纤维条F在喂料台2上放着并以一个纤维条束形式喂入牵伸装置4。然而,在纤维条F输入牵伸装置4之前,它被导过一个喂入装置6。喂入装置横向地延伸跨过纤维条束。喂入装置6的特殊结构在此不作详细说明,主要是类似的装置已人所共知。这样一种装置,例如已由EP-A1-679741公开过。在此例子中,由提供的条筒拉出的纤维条被喂入随后的牵伸装置。在本发明的现有例子中,由条筒B拉出的由合成纤维组成的纤维条S经图示表明的牵拉装置4牵拉出并喂入喂个装置6。纤维条S向下按纤维条F(棉花)的纤维条束方向导引并接触此纤维束。通过纤维条F的纤维束来按输送方向T的移动,纤维条S即被带走。因此,形成了一根新的纤维条束8,它由棉花制的纤维条F和由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S组成的,此纤维条束8于是到达牵伸装置4,它在其中进行牵伸。由牵伸装置出来的纤维网9并合成一根纤维条10(也称精梳机条)并经一个图示表明的存放装置以一对轧花滚筒39的形式放入一个条筒B1中。
图2表明精梳机1的示意侧视图,它具有一个调节的牵伸装置4和喂入装置6。在一个图示表明的支架14上,表明了一个牵拉装置A,它由2个在支架上支承的牵拉辊15,16组成。至少两个牵拉辊15,16中的一个是被驱动的或装有一个直接驱动装置,而第二个牵拉辊用弹簧加压于第一个被传动的牵拉辊上。
通过牵拉装置A由条筒B拉出的纤维条S(合成纤维)被导引至喂入装置6的一个导向辊18。此外,纤维条S和其它纤维条被输送至一对辊20处,它把喂入的纤维条S带至纤维条F的纤维条束。对辊20的两个辊之一是装有一个未表明的传动装置的。为了同步的目的,牵拉装置A、喂入装置6及对辊20的传动与精梳机的传动以控制或传动的方式进行连接。为了监控和控制由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的并合可在转移位置17的范围内装有传感器(图上未示明),通过它可控制或监控转移时间。
在显示的例子中,由合成纤维构成的纤维条束8到达喂料辊对22,通过喂料辊纤维物料被喂入到现有的牵伸装置4。喂料辊对22,如图示表明的,是与牵伸装置4的传动相连接的。纤维条束现导引通过一个测量机构24,纤维物料在其中受到检测,由测量机构24输出的测量数值经过导线25输入到一个控制装置26。根据一个预定的额定值SW,电机M2通过控制装置26来控制,为了驱动牵伸装置4的输出辊32。输入辊对30和对辊31经电机M1驱动,它同样由控制装置26控制。在输入辊对30和辊对31的传动之间装有一个图示表明的减速箱33,辊对30和31之间的纤维条物料的预拉伸就是通过它来调节的。喂料辊对22和辊对30具有相同的圆周速度。辊对31和32之间完成主拉伸,其大小产生于电机M1与电机M2转速之差。在牵伸装置4的输出端连接着辊对32处,装有另一个测量机构34,用于检验调节干涉。此外,因此测量机构34也可检验短波的物料波动。在测量机构34上产生的信号经一导线35喂入控制装置26,如所周知,它们通过控制装置26对调节干涉产生影响。
由牵伸装置4出来的纤维网9通过一个图示表明的导向装置37并合成一个纤维条10(又称精梳机条)并喂入一对轧光辊筒39。轧光辊筒39将纤维条传入一个锥形轮38,通过它纤维条被存放在一个条筒或一个容器中。放入条筒B1的纤维条,一旦条筒B1装满,就被喂入随后的并条道供进一步加工用。详细情况在图7中还将说明。
图3表明用于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条筒B的另一个安装方案。在此,纤维条S用前已说明的牵拉装置A从条筒B拉出并用未详细表明的导向装置传送到喂入装置6的范围内。纤维条S的传送是在喂料台2上导引的纤维条F之上并可用一个或多个传送带进行的。同样,也可用一个支架进行传送,在支架上装有多个导向辊以导引纤维条S。在喂入装置6范围内纤维条S的喂入可按图2表明的结构实行。
图4表明牵伸装置4的另一种结构方案,由一个牵伸装置40和一个随后的牵伸装置41组成的。牵伸装置40是用一个固定拉伸量而牵伸装置41装有一个自动调节装置44以平衡物料波动。这里没有对自动调节装置的特殊结构做进一步讨论,因为这种调节装置属于一般技术水平。由纤维条S(合成纤维)和纤维条F(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束8在牵伸装置40内牵伸到一定数值,并合成纤维网42,然后并合成纤维条43。纤维条的物料经过一测量机构45扫描,根据其信号,自动调节装置44以调节方式干涉牵伸装置41。由牵伸装置41输出的纤维条经过一个轧花辊筒对39,如前所述,喂入一个条筒B1进行存放。
图5表明牵伸装置4另一个结构的可能性。纤维条束8经一分离件47分成两个相同大小的喂料8a和8b。假定,在单个精梳头上形成的纤维条具有8克/米物料,则8个精梳头和纤维条F的总物料达64克/米。如果此纤维物料与合成纤维制的同样是8克/米的纤维条混合,则在喂入同样是8个纤维条S的情况下,纤维条束8的总物料达128克/米。
为了达到5克/米的精梳机条供随后的工序进一步加工用,则必须在牵伸装置4上用至少25的拉伸操作。然而,此拉伸量,就有关需加工的纤维物料量而言,用传统的牵伸装置是不能以控制的方式完成的。因此,在按图5所表明的例子中建议,将纤维条物料8分成两股物料流8a和8b。通过示明的分离件47进行分离。现在,随后的牵伸装置48,49被喂入需加工的物料为64克/米,为达到需形成的5克/米的纤维条要求拉伸为13。此拉伸量可毫无问题地用传统的牵伸装置完成。在牵伸装置48,49中接着形成的纤维条被存放在条筒B2和B3中。
图6表明牵伸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按图5的结构,纤维条束8在此也通过分离件47分成两股分流8a和8b并喂入两个平行操作的牵伸装置48和49。在牵伸装置48上加工的纤维网51并合成一个纤维条54和牵伸装置49的纤维网52并合成一个纤维条55。这两个纤维条54,55在辊对57上并合并传送给下面的牵伸装置59。牵伸装置59它也可装有一个自动调节装置,形成一个纤维条10,它可被放入条筒B1中。
不各形成一个纤维条54,55,也可将在牵伸装置48和49输出的纤维网51,52重叠或并合导引并且作为并合的纤维网喂入下面的牵伸装置59进行拉伸。这类纤维网并合,例如已由EP-A1 478 992公开过并在图7中做详细说明。
图7表明另一个实施例,例中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混合是通过两种纤维的已拉伸纤维网的并合完成的。换言之,第一次混合不是以单个纤维条而是以纤维网形成进行的。由精梳头K输出纤维条下通过一喂料辊对22喂入牵伸装置4。此牵伸装置4是作为牵伸工具4通过4形成的。换言之,牵伸装置4的预拉伸在辊对60与61之间,而主拉伸在辊对65与64之间完成。紧接着辊对64,通过导向装置37,输出的纤维网8并合成一个纤维条10并经过一个轧花辊对39或经过一个锥形轮38放入条筒B1。输出辊对64由一电机M2传动,该电机由一个控制装置63控制。此控制装置63接受从测量机构64的信号,该测量机构位于预拉伸VV或主拉伸HV的辊对61与63之间。根据此信号,可改变辊对64的传动,为了根据因此达到的拉伸变化达到在牵伸装置的输出处要求的额定值。通过控制装置63来控制电机M1。在使用在这里没有详细表明的变速箱的情况下,电机M1负责辊对22、60、61和63的传动。由条筒B输出的纤维条S(合成纤维)经牵拉装置A传送至导引装置66,纤维条从导引装置以平行直线式输给牵伸装置68,形成一个纤维网70,它通过导板71被导入辊对63的夹紧间隙。在辊对63的夹紧间隙中,合成纤维制的纤维网70与天然纤维制的纤维网并合或合股。在下面的主拉伸区HV,合成纤维就与天然纤维进行实际的混合。
如果谈及天然纤维,则基本上指棉纤维或其它天然纤维。在合成纤维方面例如可涉及聚酯纤维。
图8以图示表明,根据按本发明的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在精梳机上混合得到一种混纺纱的方法。在这里没有表明的清棉车间加工的棉花在梳棉机KA上加工并合成一根纤维条。所表明的框图仅可看成示意图,因为没有提供有关个别工序的机器数量。由多个梳棉机输出的纤维条在并条机ST上进一步加工,为形成棉卷,它将在梳棉机上形成的纤维条传送到一台成卷机KV。来自成卷机KV的8个这种棉卷W被喂入随后的精梳机1供精梳用。一般在加工过程中包括几台成卷机和精梳机。机器的台数取决于各个机器的生产或生产能力。在准备工序SV生产的由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放在条筒B中并用后者输送给精梳机1。条筒B的安装是与已说明的图3实施例是一致的。
如前所述,在精梳机或多个精梳机上形成的由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以条筒的形式喂入一台并条机ST/供进一步加工用。并条机ST1对喂入的纤维条进行合股并使其均匀并在牵伸工序后放入条筒B4中。条筒B4被送入下一个并条机STII供进一步加工用。在并条机STII上形成的纤维条被放入条筒B5它例如被送给下一个精纱机FL以生产粗纱管纱。此粗纱管纱,在此没有详细说明,接着经已知的输送系统喂入环锭纺纱机RS,纱即在环锭纺纱机上纺成。至少两个并条道STI和STII中的一个可装有自动调节装置使纤维条达到均匀。
通过所建议的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在精梳上的混合,至少可减少装有精梳后的一个并条道数。

Claims (18)

1.用一台带有用于加工天然纤维如棉花的、多个精梳头(K)的精梳机(1)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成纤维条(10)的方法,其中,在每个精梳头(K)上的精梳机纤维网(V)并合成一根纤维条(F),同时各纤维条被喂入随后的牵伸装置(4),该牵伸装置至少装有一个预拉伸和主拉伸区,并在其中拉伸过程后形成一个精梳机条(10),其特征在于:由精梳头(K)输出的纤维条(F)在其进入牵伸装置(4)的主拉伸区(HV)之前,与未参与精梳过程的一种纤维混合物(S)混合。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混合物含有由合成纤维制成的纤维条(S)。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S)系由放在精梳机(1)旁的容器(B)拉伸出并经一台喂条装置(6)定位地与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F)混合。
4.按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S)数目至少相当于由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数目,与由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F)混合。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S)与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F)均匀地经纤维束宽(b)进行混合。
6.按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牵伸装置(4)中的拉伸是以调节方式完成的,根据一预定的额定值(SW)来平衡喂入纤维物(8)中物料波动。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混合物以牵伸装置(4)的预拉伸和主拉伸区(VV,HV)之间的一个纤维网形式混合。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具有用于加工天然纤维(F)(例如棉花)的多个精梳头(K),在那里形成精梳纤维网(V)经一导向件与一纤维条(F)并合并经一牵拉装置被置于导向台(2)上,纤维网通过导向台与来自其它精梳头的纤维条相邻地在一个纤维条束中被喂入牵伸装置(4)并且在牵伸装置(4)上形成纤维网(9),经一导向装置并合成一精梳机条(10),其特征在于:未参与精梳过程的纤维条(S)经一牵拉装置(A)由放在精梳机(1)旁的容器(B)牵拉出并喂入位于导向台(2)上的导向装置(6)以输出到由天然纤维制经精梳的纤维条(F)的纤维束中。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单独喂入的纤维条(S)由合成纤维构成。
10.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4)装有一个自动调节装置(27,44)。
11.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4)由至少两个前后操作的牵伸装置(40,41)组成,至少有一个牵伸装置(41)装有一个自动调节装置(44)。
12.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4)至少是由两个前后操作的牵伸装置(48,49)组成的,喂入的纤维束(8a,8b)按比例地被分配到牵伸装置供进一步加工。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牵伸装置(48,49)各装有一个自动调节装置。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平行操作的牵伸装置至少具有两个相继的牵伸装置,其中至少有一个牵伸装置装有一个自动调节装置。
15.按权利要求11至14中所述的一项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在各牵伸装置上形成的纤维条(10)经一存放装置(39,38)被存放在一个有关的容器(B1,B2,B3)中。
16.按权利要求11至14中所述的一项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在各牵伸装置(48,49)上形成的精梳条(54,55)经一装置合并成一个共同的纤维条(10)并经一存放装置(39)存放到一个容器(B1)中。
17.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束(10)的方法,供随后的纺纱机进一步加工用:
-制成一种由天然纤维制的喂料(棉卷W),供纺纱机(1)上进一步加工用。
-制造由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S)。
-在精梳机(1)上精梳喂料(W)。
-由梳理的喂料(W)在精梳机(1)的各精梳头(K)上形成纤维条(F)。
-将纤维条(F)喂入精梳机上的一个牵伸装置(4)。
-将由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S)与由天然纤维制的纤维条(F)在进入精梳机(1)上的牵伸装置的主拉伸区(HV)之前进行混合。
-拉伸纤维条混合物,
-形成一个精梳机条(10)。
-将精梳机条(10)转移至一个随后的第一并条道(ST1)上。
-第一拉伸多个喂入并条道(STI)的精梳机条(10)。
-将在第一并条道(STI)上形成的纤维条转移至第二并条道(STII)上。
-牵伸由第一并条道(STI)喂入的纤维条并形成一个新纤维条。
-将所形成的纤维条转移至随后的纺纱机(FL,RS),供进一步加工用。
18.按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精梳机(1)上的牵伸装置(4)和至少两个随后的并条道(STI,STII)之一上装有一自动调节装置以平衡物料中的波动。
CN98105231A 1997-02-24 1998-02-24 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89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7107206 DE19707206A1 (de) 1997-02-24 1997-02-24 Herstellung eines Faserbandes aus Natur- und Kunstfasern
DE19707206.2 1997-0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4311A true CN1194311A (zh) 1998-09-30
CN1093894C CN1093894C (zh) 2002-11-06

Family

ID=7821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52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3894C (zh) 1997-02-24 1998-02-24 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H10245725A (zh)
CN (1) CN1093894C (zh)
DE (1) DE19707206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161B (zh) * 2005-07-26 2012-04-04 里特机械公司 纺织材料的加工机
CN102453985A (zh) * 2010-10-29 2012-05-16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段彩棉条的高架式并条装置及生产段彩棉条的方法
CN1904163B (zh) * 2005-07-26 2012-08-15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精梳机的驱动装置
CN104213258A (zh) * 2014-09-23 2014-12-17 中原工学院 一种棉纺精梳机两种纤维卷精梳混合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04499118A (zh) * 2014-11-10 2015-04-08 中原工学院 两种不同纤维小卷的精梳加工技术
CN104532414A (zh) * 2014-11-27 2015-04-22 中原工学院 一种用于消除精梳机台面断条的输送装置及方法
CN104818550A (zh) * 2015-05-14 2015-08-05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段彩并条机
CN105332133A (zh) * 2015-12-12 2016-02-17 李先登 一种牵毛混棉条机
CN105705691A (zh) * 2013-10-01 2016-06-22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由纤维带制造棉卷的卷棉机和方法
CN112654737A (zh) * 2018-09-12 2021-04-13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精梳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081097A1 (it) * 2007-06-29 2008-12-30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Apparecchiatura per la cernita di fibre o la selezione di fibre di un fascio di fibre comprendente fibre tessili, specialmente per la pettinatura
CN104746183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宁波康赛妮纺织品有限公司 小批量混条工艺
CN103911690B (zh) * 2014-04-17 2016-03-23 青岛海西龙泰机械有限公司 长纤维并条机
CN106637539B (zh) * 2016-12-20 2018-10-23 绍兴柯桥南红纱业有限公司 多纤维混棉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34564A1 (de) * 1977-07-30 1979-02-08 Schubert & Salzer Maschin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garnes aus kaemmlingen
EP0376002B1 (de) * 1988-12-22 1994-04-06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Kämmaschine
PT93077A (pt) * 1989-02-27 1990-08-31 Rieter Ag Maschf Processo e dispositivo para a preparacao de fio misto
EP0679740B1 (de) * 1994-04-29 1998-07-22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Anordnung von Streckwerkseinheiten
EP0679741B1 (de) * 1994-04-29 1999-01-07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aserbandzuführeinrichtung
IT1282707B1 (it) * 1995-03-28 1998-03-31 Rieter Ag Maschf Pettinatrice tessile a piu' teste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4163B (zh) * 2005-07-26 2012-08-15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精梳机的驱动装置
CN1904161B (zh) * 2005-07-26 2012-04-04 里特机械公司 纺织材料的加工机
CN102453985B (zh) * 2010-10-29 2015-07-29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段彩棉条的高架式并条装置及生产段彩棉条的方法
CN102453985A (zh) * 2010-10-29 2012-05-16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段彩棉条的高架式并条装置及生产段彩棉条的方法
CN105705691B (zh) * 2013-10-01 2017-12-15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由纤维带制造棉卷的卷棉机和方法
CN105705691A (zh) * 2013-10-01 2016-06-22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由纤维带制造棉卷的卷棉机和方法
CN104213258A (zh) * 2014-09-23 2014-12-17 中原工学院 一种棉纺精梳机两种纤维卷精梳混合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04213258B (zh) * 2014-09-23 2015-12-02 中原工学院 一种棉纺精梳机两种纤维卷精梳混合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04499118A (zh) * 2014-11-10 2015-04-08 中原工学院 两种不同纤维小卷的精梳加工技术
CN104532414A (zh) * 2014-11-27 2015-04-22 中原工学院 一种用于消除精梳机台面断条的输送装置及方法
CN104532414B (zh) * 2014-11-27 2017-09-15 中原工学院 一种用于消除精梳机台面断条的输送装置
CN104818550A (zh) * 2015-05-14 2015-08-05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段彩并条机
CN105332133A (zh) * 2015-12-12 2016-02-17 李先登 一种牵毛混棉条机
CN112654737A (zh) * 2018-09-12 2021-04-13 特吕茨施勒有限及两合公司 精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0245725A (ja) 1998-09-14
DE19707206A1 (de) 1998-08-27
CN1093894C (zh) 2002-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94C (zh) 生产一种由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制的纤维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381C (zh) 形成纤维条子的装置和方法
JP2992042B2 (ja) コーミングマシン
US4484433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rapped yarn, a wrapped yarn, and an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US5230125A (en) Combing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an even combed sliver
CN102741463A (zh) 用于纺纱机的牵伸机构
CN1168863C (zh) 带一个牵伸装置单元的纺织加工机
US20060207238A1 (en) Spinning method without a flyer as well as an apparatus with a draft system
US3913176A (en) Apparatus for the draft and breaking of synthetic textile fibres
US4365464A (en) Apparatus to uniformly control wrapping a filament around the surface of a spun core yarn during ring spinning
CN1082635A (zh) 精梳用棉卷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US3130535A (en) Apparatus for making yarns from picker laps
EP1205588B1 (de) Steuerung von Spinnstellen in einer Spinnmaschine
US3327356A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arallelizing and blending textile fibers
US3358432A (en) Spin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tilizing miniature carding rolls
CN101205656A (zh) 用于生产织物的设备
CZ194491A3 (en) Regeneration process of a device for treating fibers as well as a device for making the same
US3562867A (en) Apparatus for mixing slivers
US3224181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yarn from textile fiber webs
CN112654737B (zh) 精梳机
CN115485424B (zh) 生产精梳纤维条的设备和方法
CN1236404A (zh) 复式梳理机
CN1904162A (zh) 用于精梳机的驱动控制
US4926626A (en) Flamme fancy yar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0324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fib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