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2678A - 生物药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生物药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2678A
CN1192678A CN96196107A CN96196107A CN1192678A CN 1192678 A CN1192678 A CN 1192678A CN 96196107 A CN96196107 A CN 96196107A CN 96196107 A CN96196107 A CN 96196107A CN 1192678 A CN1192678 A CN 1192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s
block copolymer
carbon atoms
alkyl
polyether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6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V·Y·阿拉克霍夫
P·G·斯韦什尼科夫
E·S·泽韦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ratek Pharma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pratek Pharm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ratek Pharma Inc filed Critical Supratek Pharm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92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2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07Emulsions ; Emulsion preconcentrates; Micelles
    • A61K9/1075Microemulsions or submicron emulsions; Preconcentrates or solids thereof; Micelles, e.g. made of phospholipids or block copoly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0Antimyco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5/00Nanobiotechnology or nanomedicine, e.g. protein engineering or drug delive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Virolog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含有化学治疗用药剂和聚醚嵌段共聚物的新型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治疗方法。

Description

生物药剂组合物
本申请是1995年1月17日提交的标题为“改进的化学治疗组合物”的美国专利申请No.08/374,406的部分继续申请,后者又是1992年10月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为No.07/957,998的继续申请。
本发明主要涉及(1)用于化学治疗剂的药物组合物和方法,以及(2)用于生物药剂,特别是用于那些靶细胞或组织对生物药剂具有抗性的生物药剂的药物组合物。
许多化学治疗剂在生理流体中显示出低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通常,化学治疗剂通过细胞膜迁移的能力很差。而且,在它们能到达靶癌之前,许多药剂在血流中与血浆蛋白,以及其他非特异性相互作用物结合在一起。
有效进行化学治疗的一个主要难题是许多肿瘤和微生物感染对生物药剂产生抗药性。肿瘤细胞对抗癌药剂的敏感性在一个化学疗程中可以高达103的系数降低。当对一种药剂产生抗药性时,通常发现靶细胞也对许多以前未遇到的其他生物药剂产生抗药性。参见Goldstein等人,Crit.Rev.Oncol.Hematol.,12:243~253,1992;Goodman and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第8版,McGraw-Hill,纽约,1994。抗药性产生的机理被认为涉及膜泵蛋白gp-170(一种糖蛋白P或P-gp蛋白)。参见Goldstein等人,Crit Rev.Oncol.Hematol.,12:243~253,1992。
现在已经发现,这些困难可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克服,即,以含有具有下述特征的一种或多种嵌段共聚物胶束的制剂将所用生物药剂给药。而且,现在已经发现,这些嵌段共聚物的某些小类在输送药物和消除对生物药剂的抗性方面特别有效。
发明概述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
(a)一种生物药剂;和
(b)一种聚醚嵌段共聚物,包括一种一端连接到B型线性聚合物链段上的A型线性聚合物链段,其中,A型链段为相对亲水性的,其重复单元贡献的平均Hansch-Leo碎片常数(fragmental constant)约-0.4或更低,所具有的分子量贡献介于约30和约500之间;其中B型链段是相对疏水性的,其重复单元贡献的平均Hansch-Leo碎片常数约-0.4或更高,所具有的分子量贡献介于约30和约500之间;其中,用于连接每种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至少约80%的键包括一个醚键。在优选的第一实施方案中,聚醚嵌段共聚物选自下述通式的聚合物:
A-B-A',A-B,B-A-B',或L(R1)(R2)(R3)(R4)
(I)      (II) (III)               (IV)其中,A和A′为A型线性聚合物链段,B和B′为B型线性聚合物链段,并且R1、R2、R3和R4为通式(I)、(II)或(III)的嵌段共聚物或为氢,L为连接基团,条件是R1、R2、R3和R4中不多于两个基团为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括嵌段共聚物的胶束或者在给药时或随后的过程中形成嵌段共聚物的胶束。优选地,至少约0.1%生物药剂,更优选至少约1%生物药剂,更加优选至少约5%生物药剂掺混在胶束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共聚物的疏水部分百分比至少约50%,更优选至少约60%,更加优选7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共聚物疏水部分重量至少约900,更优选至少约1700,更加优选至少约2000,还最优选至少约2300。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疏水部分重量至少约2000,疏水部分百分比至少约20%,优选35%;或者疏水部分重量至少约2300,疏水部分百分比至少约20%,优选35%。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37℃等渗压水溶液中,组合物中一种或多种共聚物显示出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不高于约0.5%wt/vol(重量/体积),优选不高于约0.05%wt/vol,更优选不高于约0.01%wt/vol,最优选不高于约0.003%wt/vol。
优选地,组合物中共聚物与下文中列出的通式(V)相一致。这些共聚物中,特别优选疏水部分重量为约1500~约2000,优选约1710~1780,而且疏水部分百分比为约85%~约95%,优选约88%~约92%的共聚物。而且这些共聚物中,特别优选疏水部分重量为约3000~约3500,优选约3200~约3300,疏水部分百分比为约15%~约25%,优选约18%~约22%的共聚物。另外这些聚合物中特别优选疏水部分重量为约3500~约4000,优选约3700~约3800,疏水部分百分比为约25%~约35%,优选约28%~约32%。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括一种化学治疗剂。
在第二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溶解在聚合物胶束中的细胞毒素药物。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将第一或第二实施方案的药物组合物给药来治疗微生物感染或肿瘤的方法。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用这种生物药剂或其他生物药剂治疗期间对生物药剂有抗药性的患病组织进行治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这样一种组合物给药,所说组合物包括(a)一种与已使组织产生抗性的第一生物药剂可相同或不同的第二生物药剂,(b)一种本发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案中描述的形成胶束的共聚物组合物。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将本发明的抗癌组合物之一给药以防止或限制肿瘤转移的方法。
附图简述
图1显示出用处于自由状态或胶束状态下的道诺红菌素处理抗SK细胞或SK细胞的细胞毒素。
图2显示出分别用处于自由状态或胶束状态下的道诺红菌素处理抗SK细胞或SK细胞的道诺红菌素积聚的动力学。
图3A和3B显示出用各种浓度的阿霉素和Pluronic L61培养的MCF7-ADR细胞的抑制作用。
图3C显示出Pluronic L61对MCF7-ADR细胞的细胞毒性。
图4显示出从血液中清除[3H]-Pluronic P85和在肝脏中积聚的时间历程。
图5显示出静脉内给药或口服给药的[3H]-Pluronic P85在血液中浓度的比较。
图6A显示出道诺红菌素在肝脏中的浓度。
图6B显示出道诺红菌素醇在注射后的时间在血液中的浓度。
图6C显示出道诺红菌素在注射后的时间在血液中的浓度。
图7显示出在治疗期间,抗多种药物的BALB/c小鼠Sp2/0dnt骨髓瘤肿块的体积变化。体积被定量为超出治疗第一天时平均体积(V0)的给定天数时平均肿瘤体积(V)。
图8显示出在治疗期间,抗多种药物的BALB/c小鼠Sp2/0dnt骨髓瘤肿块的体积变化。
图9显示出用阿霉素和Pluronic P85一起对小鼠进行处理与只用阿霉素单独对小鼠进行处理时的肿瘤转移抑制的比较。定义
以下列出的术语或短语具有如下含义:
·生物药剂:一种可用于诊断或造影或可作用于细胞、器官或有机体上的药剂,包括但不限定于使细胞、器官或有机体的功能发生改变的药物(医药)。这种药剂可包括但不限定于核酸、多核苷酸、抗菌药、抗病毒剂、抗真菌剂、防寄生虫剂、抗肿瘤或抗癌剂、蛋白质、毒素、酶、激素、神经传递质、糖蛋白、免疫球蛋白、免疫调节药、染料、放射性标记物、不透射线化合物、荧光化合物、多糖、细胞受体结合分子、抗炎症药、抗青光眼制剂、散瞳剂化合物和局部麻醉剂。
·化学治疗剂:一种生物药剂,抑制肿瘤或病原微生物细胞的生长或降低存活率,或者抑制病毒的繁殖(包括但不限于复制、病毒装配或细胞感染)。
·细胞毒素药:一种化学治疗剂,可用于治疗特别是对于快速分裂细胞为细胞毒性的癌症。
·疏水部分百分比:B型嵌段形成的嵌段共聚物的分子量百分比。该数值也被定义为“疏水部分重量百分比”。
·疏水部分重量:由嵌段共聚物的B型嵌段所贡献的分子量。该数值也被定义为“疏水部分分子量”。
·IC50:获得50%细胞毒素时的浓度。细胞毒素可采用Alley等人的方法(Cancer Res.,48:589~601,1988)或者Scudiero等人的方法(Cancer Res.,48:4827,1988)来测定。特别地,可根据观察到线粒体酶的活性降低50%时的药物浓度来测定。
·亲油部分:一种亲油取代基,它连接到寻靶部分(targetingmoiety),并且分布到共聚物胶束的亲油部分,以使寻靶部分与这种胶束结合起来。
·微生物:细菌、支原体、酵母或真菌、病毒或寄生菌(如疟疾寄生菌)。
·MDR:如果对作用于MDR细胞的亲本细胞系的生物药剂的活性有抗性,则这些细胞即为多药物抗性的(MDR)。
·寻靶部分:一种分子结构,它通过细胞、组织、病毒或底物成分如细胞表面受体或受体分子等识别。
详细描述
已经发现,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在增强化学治疗药的药效和消除MDR方面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疏水部分百分比和(b)疏水部分重量。这种效果随着百分比(a)的增加或者随着重量(b)的增加或者随着二者的增加而增强。这些疏水部分百分比和疏水部分重量的增加也与改进的胶束形成性质有关,其中这些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在较低浓度下出现。参见,Hurter等人,Macromolecules,26:5030,1993;Hurter等人,Macromolecules,26:5592,1993;Alexandris等人,Macromolecules,27:2414,1994。虽不希望囿于特定理论,但可认为胶束的形成作用可用来代替物理性质的测定,即改善生物药剂的释放性能的物理性质。另外,不希望受到特定理论的限制,可以认为不是胶束本身导致改善生物药剂的效率和消除对多种药物的抗性。如果使用阿霉素作为模拟的生物药剂,将(a)含共聚物组合物的IC50(有效细胞毒素浓度的量度)与(b)单独阿霉素的IC50的比例对共聚物浓度制成曲线图,则该曲线图为两阶段的,其中随着共聚物浓度提高,但仍在共聚物的CMC以下,比例出现急剧下降。在CMC以上,观察到比例快速达到平衡。参看图6B。对于共聚物Pluronic L61来说,虽然如0.0001%wt/vol那样低或更低的浓度处皆观察到增强的活性,但最大的生物药剂活性的增强出现在CMC以上。由于其他原因,还认为胶束形式对在药物释放中使用共聚物是重要的,正如下文所讨论的那样。
以下简图有助于理解共聚物的疏水部分百分比和疏水部分重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该简图中,疏水部分重量(聚(氧丙烯))和共聚物重量直接示出在每个标出的共聚物下。这些数值旁边是每个共聚物的疏水部分百分比。在增强生物药剂的药效方面,已测定出Pluronic F68仅具有适中的活性。Pluronic L61具有与Pluronic F68相同的疏水部分重量、但其疏水部分百分比却比后者高得多,在简图中示出的几种嵌段共聚物中,Pluronic L61是最有效的共聚物。Pluronic F108具有与Pluronic F68相同的疏水部分百分比,但其疏水部分重量却比后者高得多,虽然它也是一种有效的共聚物,可是其效力却比Pluronic L61小得多。Pluronic P85具有比Pluronic F68更高的疏水部分重量和更高的疏水部分百分比,但每一数值差分别低于Pluronic F108和L61的数值差。Pluronic P85的增强生物药剂药效的效果处于Pluronic F108和Pluronic L61之间。将浓度在CMC以上的各种共聚物及阿霉素与抗药物细胞一起在体外进行培养时,效果上的区别就会显示出来。阿霉素在无共聚物存在下的IC50值对有共聚物存在下相应值的比例为“抗药性逆转指数(resistance reversionindex)”。各种共聚物的抗药性逆转指数为:
    阿霉素制剂   IC50,ng/ml 抗药性逆转指数
    单独药物     60,000     无
  +5%(w/v)Pluronic F68     60,000     1
  0.01%(w/v)Pluronic F108     10,000     6
  0.01%(w/v)Pluronic P85     2,000     30
  0.01%(w/v)Pluronic L61     60     1000
在体内试验中也显示出胶束形态在释放生物药剂时的重要性。在胶束形态中,生物药剂位于胶束疏水的核中,从而被胶束周围的亲水壳层(由A型链段组成)阻隔。这一阻隔降低了与肝脏、血浆蛋白、其他非靶组织和其他可与药剂结合或使药剂失活或将药剂转化成毒性代谢物的分子的相互作用。例如,蒽环型抗菌素的肝脏快速代谢作用导致形成一种可在C13位置上进行变化的对心脏毒性的代谢物,参见Mushlin等人,Br.J.Pharmacol.110:975~982,1993。使用阿霉素作为模拟药物,胶束形态降低肝脏的吸收,降低向阿霉素醇的转化,并且降低阿霉素在血液中浓度的降低速度。参看图4和5。
共聚物在下述两方面的效果按同一方式增强(也就是随着疏水部分重量和百分比增加):(a)形成胶束(其中在降低的CMCs的情况下测得更高效果);以及(b)胶束形式比单独药物形式更有助于将各种不同的生物药剂进行分配。从而得出,效果的等级为L61>P85>F108>>F68。假设生物药剂与胶束相结合,可以认为在低浓度下存在胶束有助于保证生物药剂和共聚物一起到达靶组织。有利于胶束状态的分配系数将有助于保证上述假定的真实性,也就是生物药剂仍然与胶束相结合。还可认为生物药剂的胶束状态能防止生物药剂被非靶组织吸收,该组织可以将生物药剂代谢成无效的或有毒的代谢物,以及防止非特异地吸附到血液成分、细胞成分等上。
相同形式的共聚物效果适用于以抗癌药物治疗试验性肿瘤,如实施例中所解释的那样。
在高浓度情况下,嵌段共聚物可能对肝脏、肾脏和其他机体的细胞有毒。参看BASF公司,Pluronic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and DrugMaster Files。嵌段共聚物的毒性随着嵌段共聚物的疏水性参数而增加,其增加的方式同于在增强生物药剂药效中表现出的效力增加。幸运的是,当这些疏水性参数改变时,药效的增长率远高于共聚物毒性的增长。例如,如实施例8中所解释的,BALB/c小鼠中L61的LD50相当于Pluronic F108的LD50的1/10倍。然而,Pluronic L61与Pluronic F108相比,最佳治疗剂量的差别高达100倍以上(参见实施例9B)。因此,Pluronic L61与Pluronic F108相比,可保持增强生物药剂活性的有效性、同时避免由于共聚物的作用而致毒性的浓度范围增加。
一般认为膜蛋白质的糖蛋白P家族成员是造成许多肿瘤对多种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可改变其抗药性。参见Goldstein等人,Cancer Treatment Res.57:101~119,1991。认为这些蛋白质起着泵的功能,它输出肿瘤已对之成为抗性的生物药剂。认为同一蛋白质家族的成员位于脑血管的内皮细胞的膜上,并且导致“血-脑屏障(BBB)”,所述屏障阻碍多种有效量的生物药剂进入大脑。参见例如Tatsuta等人,J.Biol Chem.267:20383~20391。本发明的组合物可被用来增强药物向大脑的渗透性,如1995年6月7日与本申请同时提交的、题目为“用于寻靶生物药剂的组合物”、代理人卷号313257-103A的美国专利申请No.______中更详细讨论的那样,其全部公开内容包括在此作为参考。另外,还认为该蛋白质家族成员导致在某些念珠菌属、疟疾和其他微生物感染方面产生抗药性。不希望被限定于特殊理论,认为本发明组合物可使由糖蛋白P家族成员介导的外排(efflux)机理和其他抗药性机理逆转。
本发明是参考Hansch和Leo提出的碎片常数来描述的。参见Hansch和Leo,Substituent constants for Correlation Analysis in Chemistry andBiology,Wiley,纽约,1979;James,Solubility and Related Properties,Marcel Dekker,纽约,1986,pp.320-325。这些常数被提出用于估计分子中一个部分对分子在由辛醇-水混合物形成的两相之间的分配趋势的贡献。这些常数通常称作Hansch-Leo碎片分配常数(以下称为“Hansch-Leo碎片常数”)。
本发明组合物拟通常包括带有溶解在其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的生物药剂的预先形成胶束,或者包括在将生物药剂向患者给药时或给药之后形成带有相当大一部分溶解在其中的药剂的胶束的共聚物组合物。对于其中寻靶部分与胶束结合的本发明实施方案,寻靶部分或是与胶束一起预先结合,或是在给药过程中与胶束结合在一起。特别优选那些在生理温度下的等渗溶液中具有低CMC值的嵌段共聚物。这种嵌段共聚物甚至在基本上稀释成如治疗对象的血液等生理流体之后,也会保持用于生物药剂的胶束输送载体。这种低CMC值允许将降低了的嵌段共聚物含量用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
于1995年1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08/374,406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包括作为参考文献。
聚醚共聚物的全部亲水(A型)嵌段或全部疏水(B型)嵌段重复单元的数量优选为约4~约400。更优选重复单元数为约4~约200,最优选为约5~约80。构成嵌段的重复单元,对于A型和B型嵌段来说,通常所具有的分子量为约30~约500,优选为约30~约100,更优选为约30~约60。通常情况下,每个A型或B型嵌段中,重复单元之间的键至少约80%为醚键,优选至少约90%为醚键,更优选至少约95%为醚键。根据本申请的目的,醚键包括配糖键(即,糖键)。然而,在一个方面,优选简单的醚键。
优选地,构成A型嵌段的全部重复单元所具有的Hansch-Leo碎片常数低于约-0.4,较优选低于约-0.5,更优选低于约-0.7。优选地,构成B型嵌段的全部重复单元所具有的Hansch-Leo碎片常数约为-0.30或更高,更优选约为-0.20或更高。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聚合物的例子为具有如下通式的嵌段共聚物:
Figure A9619610700181
或,
Figure A9619610700182
或,
Figure A9619610700183
或,
其中,x、y、z、i和j的数值与上述聚醚共聚物参数一致,并且其中每个R1、R2对中,一个为氢,另一个则为甲基。通式(V)至(VII)过于简化,其原因在于实际上异亚丙基在B型嵌段中的取向是无规的。这一无规取向在更全的通式(VIII)中表示出来。这种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曾被描述于Santon,Am.Perfumer cosmet.72(4):54~58(1958);Schmolka,Loc.cit.82(7):25~30(196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n-ionic Surfactants),Schick,ed.(Dekker,NY,1967),pp.300~371。许多这种化合物可以以商标类名“poloxamers”、“pluronics”和“synperonics”购得。B-A-B通式内的Pluronic聚合物通常称作“逆向的”(reversed)pluronic、“pluronic R”或“meroxapol”。通式(VIII)的“polyoxamine”聚合物可以从BASF(Wyandotte,MI)以商标名TetronicTM获得。通式(VIII)表示的聚氧乙烯和聚氧丙烯嵌段的次序可以改变,以便制造Tetronic RTM,也可以从BASF公司获得。参见Schmolka,《美国油品协会期刊》(J.Am.Oil Soc.),59:110(1979)。也可以将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共聚物设计成具有包括氧乙烯和氧丙烯重复单元的无规混合物的亲水嵌段。为了保持嵌段的亲水特性,氧乙烯应占主要份额。同样地,疏水嵌段可以是氧乙烯和氧丙烯重复单元的混合物。这种嵌段共聚物可从BASF公司以商标名PluradotTM获得。
许多pluronics被设计成满足以下通式:
Figure A9619610700191
当然,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m和n的值通常表示统计平均,一种给定分子的第一嵌段的重复单元数通常不会恰好是第三嵌段的重复单元数。参考通式(IX)描述的许多pluronics的特征如下:
    共聚物 疏水部分重量    CMC(%w/v) 疏水部分百分比
  Pluronic L61     1750     0.0003     90
  Pluronic L64     1750     0.002     60
  Pluronic F68     1750     4~5     20
  Pluronic P85     2250    0.005~0.007     50
  Pluronic F127     4000    0.003~0.005     30
  Pluronic F108     3250     .003~0.007     20
采用Kabanov等人在Macromolecules 28:2303~2314,1995中描述的表面张力方法测定这些CMC值。
与本发明有关的另外的特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包括:
Pluronic    疏水部分重量    疏水部分百分比
L31            950           90%
F35            950           50%
L42           1200           80%
L43           1200           70%
L44           1200           60%
L62           1750           80%
L63           1750           70%
L64           1750           60%
P65           1750           50%
L72           2050           80%
P75           2050           50%
L81           2250           90%
P84           2250           60%
F87           2250           30%
F88           2250           20%
L92           2750           80%
F98     2750    20%
L101    3250    90%
P103    3250    70%
P104    3250    60%
P105    3250    50%
F108    3250    20%
L121    4000    90%
L122    4000    80%
L123    4000    70%
F127    4000    30%
10R5    1000    50%
10R8    1000    20%
12R3    1200    70%
17R2    1700    80%
17R1    1700    90%
17R2    1700    80%
17R4    1700    60%
17R8    1700    20%
22R4    2200    60%
25R1    2500    90%
25R2    2500    80%
25R4    2500    60%
25R5    2500    50%
25R8    2500    50%
31R1    3100    90%
31R2    3100    80%
31R4    3100    60%
*在此以上的所有共聚物都符合通式(IX),本共聚物和以下的共聚物符合通式(VII)。
通式(VIII)的二胺连接的pluronic也可以是如下通式的二胺连接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合物家族的成员:
其中,虚线表示由第二个氮原子延伸出的聚醚的对称复制物,R*为一种约2至约6个碳的亚烷基,一种约5~约8个碳的亚环烷基或亚苯基,对于R1和R2,(a)二者皆为氢或(b)一个为氢,另一个为甲基,对于R3和R4,(a)二者皆为氢或(b)一个为氢,另一个为甲基,如果R3和R4都为氢,那么R5和R6中一个为氢,另一个为甲基,如果R3和R4之一为甲基,那么R5和R6二者皆为氢。通式(VIII)的-NH2-CH2CH2-NH2-基团和通式(X)的N-R*-N基团为通式(IV)的连接基团L的实例。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根据本文的讨论,甚至当本发明的实施限于例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化合物时,上述举例的通式也限制得太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A型嵌段的单体平均Hansch-Leo碎片常数约为-0.4或更低。因此,构成第一嵌段的单元不必完全由氧化乙烯组成。类似地,并非所有B型嵌段都必须完全由氧化丙烯单元构成。而是嵌段可以包括通式(V)-(X)所定义的单体之外的单体,只要保持第一实施方案的参数即可。因此,最简单的实例中,嵌段A中至少一种单体可以被上述支链取代。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它由通式(I)-(X)所示的至少一种嵌段共聚物构成,其中,A型和B型嵌段基本上由通式-O-R5重复单元构成,其中,R5为:
(1)-(CH2)n-CH(R6)-,其中n为0或从约1~约5的整数,R6为氢、约3~约8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其中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羟基、其中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羟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约2~约7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其中烷氧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羰基、其中烷氧基和烷基各自独立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羰基烷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羧基烷基、其中烷基部分具有约1~约6碳原子的氨基烷基、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胺或二烷基氨基、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单-或二-烷基氨基烷基、氯、烷基部分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氯代烷基、氟、烷基部分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氟代烷基、氰基或烷基具有约1~约6碳原子的氰基烷基,或羧基;
(2)具有约3~约8元环碳原子的碳环基团,其中基团可以是例如环烷基或芳基,可以包括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氨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二烷基氨基、氨基、磺酰基、羟基、羧基、氟或氯取代基,或者
(3)具有约3~约8元环原子的杂环基团,其中可以包括杂环烷基或杂环芳基,可包括具有约1~约4个选自氧、氮、硫及其混合物的杂原子,可以包括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氨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二烷基氨基、氨基、磺酰基、羟基、羧基、氟或氯取代基。
优选地,n为约1~约3的整数。构成R5的碳环或杂环基团优选具有约4~约7环碳原子,更优选约5约6环碳原子。杂环优选包括约1~约2杂原子,更优选地,杂环具有一个杂环原子。优选地,杂环为碳水化合物或碳水化合物类似物。
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制备这些聚合物所需的单体是可合成得到的。参见Vaughn等人,《美国油化协会期刊)》(J.Am.Oil Chem.Soc.)28:294,1951。在某些情况下,单体的聚合需要使用合适的保护基,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认识到的那样。通常情况下,A型和B型嵌段至少约80%,更优选至少约90%,还更优选至少约95%由-OR5-重复单元构成。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它是由通式(I)-(X)之一的嵌段共聚物构成,其中A型和B型嵌段基本上由通式-O-R7-重复单元构成,其中R7为C1~C6亚烷基。
有机分子在辛醇-水中分配系数(P)的Hansch-Leo评价采用以下通式计算:
         Log P=Σanfn+ΣbmFm其中,fn值为分子中不同基团的碎片常数,an值为分子中任何形式基团的数目,Fm值为某些分子特征如单键或双键等的因素,bm值为任何分子特征的数目。例如,乙烯氧化物重复单元(-CH2CH2O-)的Hansch-Leo碎片常数将为:
2fC+4fH+fO+(4-1)Fb=2(0.20)+4(0.23)+(-1.82)+3(-0.12)=-0.86氧丙烯(-CH2CH(CH3)O-)重复单元的Hansch-Leo碎片常数将为:
2fC+fCH3+3fH+fO+(4-1)Fb=2(0.2)+0.89+3(0.23)+(-1.82)+3(-0.12)=-0.2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Hansch-Leo估计分配常数时应用Hansch-Leo碎片常数,这样并不精确地导出经验分配常数。参见Hansch and Leo,《化学和生物中用于相关分析的取代基常数》(Substituent Constants for Correlation Analysis in Chemistry andBiology),Wiley,纽约,1979;James,《溶解性和相关性质)》(Solubility and Related Properties),Marcel Dekker,纽约,1986,pp.320~325。然而,该方法的精确度足以确定聚合物输送载体的疏水特性。
用于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优选在生理温度的等渗水溶液中形成直径为约10nm~约100nm的胶束。由于两亲性物的非极性部分的微观分离,胶束为某些在水溶液中形成的两亲性分子的大分子复合物。在两亲物的浓度在给定温度下达到为两亲性物特征的CMC时,胶束形成。通过改变嵌段共聚物的亲水和疏水链段的大小,共聚物在生理条件下形成胶束的倾向以及在生理条件下形成的胶束的平均大小可以被改变。这种倾向也可以通过将共聚物与不同的疏水和亲水嵌段混合物掺混来调节。胶束具有由B型嵌段的水不溶性重复单元和溶解在其中的生物药剂亲油部分形成的致密芯核,以及由A型嵌段和生物药剂的疏水部分形成的亲水壳层。胶束在水溶液环境中具有平移的和旋转的两种自由度,而且含有胶束的水溶液环境具有低得类似于水的粘度。胶束形成一般出现在共聚物浓度约为0.0001%~5%(w/v)的范围内。
认为由本发明嵌段共聚物形成的小粒径胶束可使这些胶束渗入细小的毛细管并被细胞吸收。胶束也可以掺混大量的适当生物药剂。例如,由Pluronic L61形成的胶束每2mg共聚物中可以掺混至少1mg阿霉素。
药物在本发明胶束中的有效保留可以用分配系数(P)来定量,该分配系数使用下式来测定:
P=[药剂]m/[药剂]水溶液
其中[药剂]水溶液为生物药剂在胶束外部的水溶液环境中的浓度,[药剂]m为药剂在胶束内的浓度。在某些情况下,根据在水溶液及更疏水的环境中某些药剂的荧光性质差别,很容易且精确地估计出P。
某些情况下希望通过非共价键掺混寻靶分子。参见例如Kabanov等人《控制释放期刊》(J.Controlled Release)22:141(1992)和1995年6月7日与本申请同时提交、题目为“用于寻靶生物药剂的组合物”的美国专利申请No.______,代理人卷号313257-103A。可与组合物结合的寻靶分子一般具有与细胞位点有亲合力的寻靶部分和亲油部分。寻靶分子自发地与胶束结合,并且通过亲油部分被固定在其上。这些寻靶分子一般占组合物中共聚物的约10%或更低。
寻靶分子中,亲油部分可以是主要如脂肪族酰基等类脂类基团。一个优选的方案中,亲油部分为具有约3~约41个碳原子的烃类,更优选具有约5~约25个碳原子的烃类,还更优选具有约9~约17个碳原子的烃类。另外,它可以是一种嵌段共聚物或其他天然合成的聚合物。寻靶分子的寻靶基团经常包括一种抗体,一般对某些细胞表面抗原具有特异性。它可以是例如与细胞表面受体具有特异性作用的激素,或者一种具有细胞表面受体的药物。例如,糖脂可用于靶向多糖受体。寻靶部分的一个非限制性的实例是Chekhonin等人在FEBS Lett.287:149~152,1991中描述的大脑胶质细胞的抗-α2GP抗体(α2-糖蛋白)。
对于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的亲水/疏水性,和胶束形成性质与比值n有关。该比值n定义为:
  n=(|B|/|A|)×(b/a)=(|B|/|A|)×1.32
其中,|B|和|A|分别为共聚物的疏水和亲水嵌段中的重复单元数,b和a分别为重复单元的分子量。n值一般为约0.2~约9.0,更优选约0.2~约1.5。使用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时,使用一个N值,该值为每一作贡献的共聚物的n的加权平均值,其中平均计算在组分共聚物的重量部分的基础上进行。N值可以用来评价共聚物混合物的胶束形成性。当使用除了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以外的共聚物时,也可利用类似的方法使聚合物类成员之一的疏水/亲水性与该类其他成员的性质相关。
第二实施方案中,聚合物胶束优选由无毒的可药用的聚合物形成的。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给药,包括但不限定于口服给药、局部给药、直肠给药、阴道给药,通过肺的途径,例如通过使用气雾剂,或肠胃外给药,包括但不限定于肌内给药、皮下给药、腹腔给药或静脉给药。组合物可以单独给药,或者可以按照标准药学惯例与可药用的载体或赋形剂结合给药。对于口服给药的方式,组合物可以以片剂、胶囊剂、糖锭剂、锭剂、粉剂、糖浆剂、酏剂、水溶液和悬浮剂等给药。在片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载体包括乳糖、柠檬酸钠和磷酸盐。诸如淀粉等各种分解剂和诸如硬脂酸镁、月桂基硫酸钠和滑石等润滑剂通常用于片剂。对于以胶囊形式口服给药,可用的稀释剂是乳糖和高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当需要水溶液悬浮剂口服给药时,组合物可以与乳化剂和悬浮剂结合使用。如果需要,可以加入某些甜味剂和/或香味剂。对于肠胃外给药,通常制备配合的无菌溶液,而且将溶液调节并缓冲到合适的pH值。对于静脉给药,溶质总浓度应控制在配制成等渗溶液。对于眼部给药,软膏或可滴液体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公知的眼部输送系统输送,如敷贴器或滴眼器。这种组合物可以包括mucomimetics,如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聚乙烯醇,防腐剂如山梨酸、EDTA或苄基铬氯,以及常量的稀释剂和/或载体。对于肺部给药,选择稀释剂和/或载体以适于形成气雾剂。
本发明组合物的栓剂形式可用于阴道给药、尿道给药和直肠给药。这种栓剂通常由室温下为固体而在体温下熔融的物质的混合物制成。通常用来制造这类载体的物质包括可可豆油、含甘油的明胶、氢化的植物油、各种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以及聚乙二醇的脂肪酸酯的混合物。要想参看栓剂剂量形式进一步的论述,可参见Remington著的《医药科学》(Pharmaceutical Sciences)16th Ed.,Mack Publishing,Easton,PA,1980,pp.1530~1533。类似的胶体或膏体可用于阴道给药、尿道给药和直肠给药。
适用于本发明的化学治疗剂包括但不限定于长春花生物碱如长春新碱和长春花碱、丝裂霉素型抗菌素如丝裂霉素C和N-甲基丝裂霉素C、争光霉素型抗菌素如争光霉素A2、抗叶酸剂如氨甲喋呤、氨基碟呤,以及dideaza-四氢叶酸、秋水仙素、demecoline、依托泊甙,taxanes如紫杉酚(TaxolR)、蒽环型药抗菌素等。蒽环型药抗菌素为由于稳定性低、靶组织产生抗药性或代谢迅速而具有释放问题的药物的例子。这些抗菌素一般包括在7位上连接六碳氨糖的四环素糖苷配基稠环体系。它们包括例如由以下通式表示的化合物:其中R1为羟基或甲氧基;R2为氢或羟基;R3为乙基、乙酰基、羟乙酰基或羟乙酰基的酯。这些四环素抗菌素,与许多抗肿瘤制剂类似,被认为是通过插入到DNA的芳环平面结构之间而起作用,由此干扰DNA的复制。参见Neidle和Waring,《分子在抗癌药物方面的作用》(MolecularAspects of Anti-Cancer Drug Action),Pitman Press,1983。由于它们一直在积极复制并由此合成其DNA复制品,因此肿瘤细胞通常是特别易受影响的。这种四环素抗菌素包括但不限定于阿霉素、道诺红菌素、洋红霉素、表柔比星、伊达比星、米托蒽醌、4-脱甲氧基-道诺霉素、11-脱氧道诺红菌素、13-脱氧道诺红菌素、阿霉素-14-苯甲酸盐、阿霉素-14-辛酸盐或阿霉素-14-萘乙酸盐。
生物药剂的优选类型(包括化学治疗剂)包括抗肿瘤制剂、抗菌剂、防寄生虫剂、抗真菌剂、CNS剂、免疫调节药和细胞因子、毒素和神经肽。靶细胞易于产生抗药性机理的生物药剂也是优选的。特别优选的生物药剂包括蒽环型药如阿霉素、道诺红菌素、表柔比星、伊达比星、米托蒽醌或洋红霉素、长春花生物碱、丝裂霉素型抗菌素、争光霉素型抗菌素、唑类抗真菌素如氟康唑、多烯抗真菌素如两性霉素B、taxane-相关的抗肿瘤制剂如紫杉酚以及免疫调节药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和细胞因子。
优选的生物药剂(包括化学治疗剂)包括但不限定于其他的抗真菌剂如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灰黄霉素、克霉唑、氯苯甲氧咪唑、特康唑、布康唑、环己吡酮氨乙醇、乙醇胺、卤丙炔氧苯、托萘酯、萘替芳、制真菌素、游霉素、十一碳烯酸、苯甲酸、水杨酸、丙酸和辛酸。这种药剂进一步包括但不限定于抗病毒素如齐多夫定、阿昔洛韦、更昔洛韦、阿糖腺苷、疱疹净、曲氟尿苷、fbxcarnet、金刚胺、金刚乙胺和利巴韦林。这种药剂还包括但不限定于抗菌制剂如与青霉素有关的化合物,包括β-内酰胺抗菌素、广谱青霉素和抗青霉素酶的青霉素(如甲氧苯青霉素、萘夫西林、异恶唑青霉素、氯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舒巴坦、阿洛西林、巴氨西林、羧苄青霉素、茚满基羧苄青霉素、环青霉素、美洛西林、青霉素G、青霉素V、哌拉西林、替卡西林、亚胺培南和氨曲南)、头孢菌素(头孢菌素包括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吡啶硫乙酰头孢菌素、头孢唑啉、氨基苯乙酰去乙酸头孢菌素、芑氨基乙酰去乙酸头孢菌素、和头孢羟氨苄;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头孢尼西、头孢替坦和头孢雷特;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四环素(如脱甲四环素、强力霉素、甲烯土霉素、二甲胺四环素和氧四环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氨基糖苷(如氨基羟丁基卡那霉素A、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A、新霉素B、萘替米星、链霉素和托普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大观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氨苯砜、阿地砜钠、氯法齐明、氨苯磺胺(如氨苯磺胺、磺胺甲噁唑、乙酰磺胺、磺胺嘧啶和硫代异噁唑)、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喹诺酮(如萘啶酮酸、西诺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乌洛托品、呋喃妥英和非那吡啶。这种药剂还包括对抗原生动物感染有活性的药剂,如氯奎、安特酰胺糠酸盐、吐根碱或去氢土根碱、8-羟基喹啉、灭滴灵、芥子喹吖因、硫胂密胺、硝呋莫司、戊双脒、锑酰葡糖酸钠和苏拉明。
胶束组合物中的生物药剂剂量通常约为单独生物药剂的本身剂量;剂量是由处方医药专业人员考虑许多因素之后确定的,这些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自身条件以及药剂的药物动力学等。有效治疗所需的胶束状态药剂的剂量常可以低于使用处于自由状态的生物药剂所需的剂量。对于用于治疗癌症的道诺红菌素来说,一般剂量约为1mg/kg体重。长春花碱一般按0.1~0.2mg/kg体重的剂量给药。
通常情况下,将用于本发明的生物药剂按有效剂量向动物给药。用于组合物的共聚物在药效上的作用在确定有效剂量时必须加以考虑。通常地,有效剂量为对这样两方面之一有效的量,即,(1)减轻要治疗的疾病的症状,或(2)导致与治疗要治疗的疾病相关的药理学改变。对于癌症来说,有效剂量包括对以下方面有效的量:降低肿瘤的大小;减缓肿瘤的生长;防止或抑制转移的形成;或者增强患病动物的预期寿命。
许多情况下,各种生物药剂的代谢产物产生或增强由投与药剂所产生的不希望有的效果。这对使用蒽环型药类的药物的场合是无疑的,其中认为代谢产物导致了心脏毒性。参见,Mushlin等人,Br.J.Pharmacol.110:975~982,1993。本发明的共聚物组合物可降低生物药剂代谢作用的速率,由此降低潜在的有害副作用。
各种抗真菌剂成功地治疗了人类的真菌感染。然而,治疗剂量通常兼顾达到有效药物含量和避免毒副作用两方面。最近几年,如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等本身敏感物种中出现抗药性以及如克柔氏念珠菌(Candida Kruset)等固有的抗药性物种的影响增强,推动研究更新的抗真菌剂。
虽然氟康唑的副作用影向很小,但其抗药性的影响是一个日益增长的问题。因此希望将能有效增强化学治疗作用和转变对这类药剂的抗药性的输送载体用于该药剂以及其他抗微生物药剂。
以下举出非限制性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实施例1-脂肪族乙酰基结合物(coniugate)
将2mg/ml的对胶质细胞α2-糖蛋白(Chekhomim等人,FEBSLett.287:149~152,1991)特异性的抗α2GP抗体在0.1M硼酸盐缓冲液(pH8.5)中的50μl溶液混合到2ml 0.1M AOT{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可从德国的Serva化学公司处获得}的辛烷溶液中。向混合物中加入(对多肽)2倍摩尔过量的硬脂酰氯在0.2ml0.1M AOT的辛烷溶液来引发反应。如Kabanov等人在《分子生物学》(Molek Biologiya)(俄罗斯),22:473~484(英文版本:382~391)1988中所述,由硬脂酸(可从俄罗斯Reakhim处获得)获取硬脂酰氯。该反应在25℃下进行过夜。产物用冷丙酮沉淀3次,溶解于RPMI 1640介质中并经0.22μm过滤器过滤灭菌。(用于本实验的多克隆抗体也与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反应。)
实施例2-碘化的寻靶部分
如Slepnev V.I.等人在《生物结合物化学)》(Bioconjugate Chem.),3,273~274(1992)中所述,在辛烷中AOT的转变胶束的体系中,用Bolton-Hunter试剂,用125I标记抗α2GP抗体。125I标记的蛋白质的比放射性范围为19~21 Ci/mol。
将1.5%(w/v)共聚物Pluronic P85和2.5%(w/v)共聚物PluronicL64溶解在RPMI 1640介质中形成混合物,再将125I标记的抗α2GP抗体(1mCi/ml)溶解在上述混合物中,用由此构成的组合物经腹膜内(i.p.)注射(0.1ml/10g体重)到Wistar大鼠(80g体重,8只/组)体内。这些共聚物和实施例中给出的所有共聚物皆从德国的Serva化学公司处获得。将溶解于RPMI 1640介质中的125I标记的多肽以相同浓度给药。三天后杀死大鼠,如Chekhonin等人在FEBS Lett.287 149~152(1991)中所述,将组织样本取出用于分析组织中的放射性分布。用液体闪烁计数器定量分析放射性分布。重复实验至少两次,结果具有偏差低于10%的可重复性。其结果如下,表示为大脑放射性与给定组织的放射性之比(±标准偏差):
    器官            标记物的相对含量
    胶束     对比
    脑/心脏     1.22±0.91     0.11±0.02
    脑/肾     7.42±0.56     0.05±0.01
    脑/肝脏     9.02±0.75     0.01±0.00
    脑/肺     12.1±0.92     0.04±0.01
    脑/脾     6.48±0.39     0.01±0.00
    脑/血液     8.85±0.67     0.01±0.00
实施例3A-对抗性癌细胞的细胞毒性
将Pluronic P85溶解于RPMI 1640介质(ICN Biomedicals Inc.,Costa Mesa,CA)中,使最终浓度为1%,然后将溶液过滤灭菌以除去细菌或真菌污染物。该Pluronic P85溶液用于制备在下述细胞培养实验中使用的灭菌药物溶液的合适稀释液。
使用转化细胞(以下称为“SK细胞”)的SKOV3系以及由其衍生的SKVLB细胞系(以下称为“SK-抗性细胞”)来研究细胞毒性。这两种细胞系由多伦多大学的Dr.V.Ling提供。SK-抗性细胞系是由SK细胞系在长春花碱存在下长期培养而衍生的抗多种药物的细胞系。
在上述的RPMI介质中或在Pluronic P85溶液中制备许多各种浓度的抗癌剂。将等体积的细胞悬浮液(2000~3000个细胞)放入96孔微型滴定板(Costar,Cambridge,MA)的孔中,并培养2天,由此制备用于这些实验的细胞。所有细胞培养皆在37℃和5%CO2气氛中进行。此后,每个板中加入100μl新鲜介质(补充有10%胎儿牛血清的RPMI1630介质)。将100μl体积的单独抗癌剂或共聚物+抗癌剂的稀释液加入孔中。使细胞暴露在单独状态或胶束状态的药物中2小时。培养结束后,用新鲜介质洗涤细胞3次。然后,在新鲜介质中另外培养细胞4天。
采用标准的XTT分析测定每个培养基中能存活的细胞数,XXT分析法测定线粒体酶的活性。参见,Scudiero等人,《癌的研究》(CancerRes.),48:4827(1988)。将每孔50μl无菌的1mg/ml XTT(2,3-二[2-甲氧基-4-硝基-5-磺苯基]-2H-四唑鎓-5-N-羧酰苯胺内盐,Sigma,St.Louis,MO)的PRMI-1640溶液加入细胞中,而PRMI-1640中含有5μl/ml的1.54mg/ml吩嗪硫酸甲酯(Sigma)的PBS溶液。将细胞培养16小时,然后在450nm处测定每个孔的吸收峰。测得的任何数据的SEM(三次测定的平均值)总处于数值的10%之内。从能存活细胞数(即,线粒体酶活性)对用于细胞的药物浓度的曲线图中,采用外推法测定IC50值(即,达到50%抑制时的浓度)。SK-抗性细胞的结果如下:
    药剂 道诺红菌素  长春花碱  丝裂霉素C  氨甲喋呤  秋水仙素
                        IC50,(ng/ml)
    单独药剂     6000     1200     2650     280     720
1%P85中的药剂     16     1.1     5.0     17.5     45.0
上表中导出道诺红菌素数据的原始数据以图的形式示于图1中,其中,将药物浓度与SK-抗性细胞中单独状态药物(线1)和胶束状态药物(线2)对线粒体活性的抑制百分比绘图。与单独状态和胶束状态的道诺红菌素(分别为线3和4)对应的SK细胞数据示于图1中。
实施例3B-用各种药剂处理的SK-抗性细胞
将实施例3A中描述的步骤用于SK-抗性细胞。这些细胞由多伦多大学的Dr.V.Ling提供。结果如下:
    细胞毒素药剂     IC50,ng/ml
    单独药剂     药剂+1%P85
    阿霉素     60,000     3,000
    表柔比星     60,000     2,000
    长春花碱     1,200     1.1
    丝裂霉素C     800     10
    氨甲喋呤     500     90
    秋水仙素     720     45
实施例3C-道诺红菌素的累积动力学
通过测定细胞中积累的道诺红菌素荧光来对用10ng/ml道诺红菌素处理的细胞测定道诺红菌素在SK细胞和SK-抗性细胞中的累积动力学(λax=471nm,λem=556nm)。SK-抗性细胞的药物累积数据显示于图2中(线1:单独药物;线2:胶束状态);SK细胞的数据也显示于图2中(线3:单独药物;线4:胶束状态)。
实施例3D-用不同Pluronic滴定阿霉素
这些实验使用CH1C5系的中国仓鼠卵巢癌细胞(由多伦多大学的Dr.V.Ling提供)以及实施例3A的方法。用于细胞的共聚物Pluronic L61的浓度为0.01%(w/v);Pluronic P85的浓度为0.01%(w/v);Pluronic F108的浓度为0.01%(w/v);Pluronic F68的浓度为5.0%(w/v)。IC50值为:
    生物药剂的形式     IC50,(ng/ml)
    单独阿霉素     60,000
    Pluronic L61     70
    Pluronic P85     1000
    Pluronic F108     2000
    Pluronic F68     60,000
实施例3E-共聚物滴定
除了两个细节以外,其余皆使用实施例3A的方法。第一个区别是使用抗阿霉素的MCF7细胞(MCF7-ADR细胞,实施例21中有进一步描述)代替SK细胞。第二个区别是除了改变阿霉素的浓度,还改变共聚物的浓度。图3A中示出对于在各种浓度Pluronic L61中的培养物,在改变阿霉素浓度时的抑制百分率。曲线1为单独的阿霉素;曲线2为在0.61×10-6M Pluronic L61存在下的阿霉素;曲线3为在0.3×10-5M Pluronic L61存在下的阿霉素;曲线4为在0.16×10-4M PluronicL61存在下的阿霉素;曲线5为在0.8×10-4M Pluronic L61存在下的阿霉素;曲线6为在0.4×10-3M Pluronic L61存在下的阿霉素;曲线7为在0.4×10-1M Pluronic L61存在下的阿霉素。图3B中,将这些数据汇总,以便使该图显示出在指明的Pluronic L61浓度下用于细胞的阿霉素的IC50值。
实施例4-共聚物细胞毒性
将MCF7-ADR细胞(实施例21中描述的抗阿霉素的细胞)与各种浓度的Pluronic L61一起培养,如实施例3A所述测定细胞毒性。结果示于图3C中。
实施例5A-共聚物生物分布
从俄罗斯莫斯科原子能Kurchatov研究所获得Pluronic P85聚合物的含氚的放射性衍生物。将放射性共聚物的1%w/v等渗溶液按每20g体重100μl的量(2×107cpm/20g体重)静脉(i.v.)给药到(a)BALB/c小鼠(来自俄罗斯医药科学研究院的Kriukovo兽医系,俄罗斯莫斯科)和(b)6周前皮下注射了3×108SP2/0dnr鼠的骨髓瘤细胞(实施例9A有描述)的BALB/c小鼠。在各时间点上杀死治疗的小鼠,切开下表所列的组织,并用液体闪烁计数器确定放射性分布,以便测定注射后各时间点的放射性共聚物的聚合物生物分布。为了制备用于闪烁计数器测定的组织样品,将样品放置于1ml组织增溶剂(可从德国的Serva化学公司处获得)中,并在冷却中将其均浆化。将均浆物在室温下培养14小时,用50μl的30%过氧化氢脱色,并在室温下培养过夜。
对于没有注射肿瘤细胞的BALB/c小鼠,结果为:
    器官     聚合物含量  (每个器官的最初剂量%)
    73小时   92.5小时   121小时
    脾脏     0.23     0.2     0.12
    肝脏     3.69     3.27     1.8
对于注射了肿瘤细胞的BALB/c小鼠,结果为:
    器官     聚合物含量(每个器官的最初剂量%)
    73小时   92.5小时   121小时
    脾脏     0.35     0.47     0.36
    肝脏     3.71     3.35     3.35
    肿瘤     1.53     6.24     1.50
从该组实验观察中还得出:(1)在聚合物给药24小时后才观察到聚合物的降解产物,和(2)小鼠在给药后250~300小时将聚合物全部排出。
实施例6A-共聚物的血液浓度
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将实施例4的[3H]-Pluronic P85按100μl/20g体重的剂量投与6周龄BALB/c小鼠。图4显示出在注射后(黑线)各时间点发现的小鼠血液中和肝脏中(虚线)的放射性剂量。
实施例6B-共聚物的血液浓度
采用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方式,将实施例4的[3H]-Pluronic P85按100μl/20g体重的剂量投与6周龄BALB/c小鼠。在注射后各时间点发现的小鼠血液中的放射性剂量示于图5中,其中,每对中的第一根柱形线为静脉注射的聚合物,第二根柱形线为口服给药的聚合物。
实施例7-道诺红菌素和道诺红菌素醇的药物动力学
用HPLC监测道诺红菌素的代谢。使用盐水载体或含1%w/vPluronic P85的盐水载体,按10mg/kg体重的剂量将道诺红菌素(Sigma,St.Louis,MO)静脉注射到7周龄的C57B1/6小鼠体内。注射体积为100μl/20g体重。在注射后各时间点,将小鼠杀死,用氯仿∶甲醇9∶1的溶液萃取血液和肝脏的均浆物。将该萃取物干燥,并再次溶解于0.1%三氟乙酸(TFA)的水溶液中。将溶解的萃取物注射到4.6×150mm的C18反相HPLC柱色谱(15微米Ultrasphere,Beckman,CA)上。柱子用0~40乙腈梯度的0.1%TFA溶液洗脱,对道诺红菌素的峰及其代谢产物道诺红菌素醇进行鉴别和定量。图6A示出在注射后150分钟时道诺红菌素在肝脏中的浓度,其中柱形A表示单独道诺红菌素的含量(μg/10μg肝脏组织),柱形B表示共聚物制剂的含量。图6B显示出在投与单独道诺红菌素(线1)或共聚物形式(线2)时小鼠血液中道诺红菌素醇累积的时间历程。图6C显示出在投与单独道诺红菌素(线1)或共聚物形式(线2)时小鼠血液中道诺红菌素累积的时间历程。
实施例8-急性毒性
用5周龄的BALB/c雄性小鼠研究Pluronic F108、P85和L61的急性毒性。每个实验组包括6只小鼠。将各种剂量的等渗Pluronic溶液进行腹膜内投药。14天内每天监测动物死亡率。用概率单位分析法计算LD50和最大容许剂量(“MTD”,即,在6只同样处理的动物中无动物死亡时的最大剂量)。参见,Chan和Hayes在《毒理学的原理和方法》(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oxicology)中的论述,Hayes,A.W.,ed.,Raven Press,纽约,1989,pp.169~189。结果如下:
    Pluronic     MTD,g/kg     LD50,g/kg
    Pluronic L61     0.1     0.8
    Pluronic P85     0.2     0.8
    Pluronic F108     5.0     9.0
实施例9A-肿瘤治疗
在100ng/ml道诺红菌素的存在下多次通过鼠骨髓瘤SP2/0细胞系,由此产生抗多种药物的肿瘤细胞系。发现该抗药性细胞系SP2/0dnr为对表柔比星(母体细胞系为IC50=0.7μg/ml;SP2/0dnr系列为IC50=8.0μg/ml)10倍以上更具抗药性。当将这些抗药性细胞用于在小鼠体内形成肿瘤,并且在整块肿瘤(solid tumor)形成50天后,从肿瘤上获取细胞,该获取的细胞显示出同样的抗药性。
将SP2/0dnr细胞(3×106个细胞)皮下注射到6周龄BALB/c小鼠体内。在注射肿瘤细胞14天后开始治疗,当作治疗第0天,按20μl/20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1)盐水,(2)表柔比星的等渗溶液(5mg/kg体重),或者(3)表柔比星溶解于1%Pluronic P85(1mg/kg体重)的等渗溶液。结果示于图7中,以60天治疗经历中肿瘤平均体积(V)与治疗第0天的肿瘤平均体积(V0)之比表示。用道诺红菌素和PluronicL61及F108获得类似的结果。
实施例9B-最佳治疗剂量
除了使用母体细胞系(SP2/0,一种无抗药性的细胞系)细胞系以外,其余使用实施例9A所述的相同步骤,所用的共聚物及其浓度如下:
    共聚物     浓度(%w/v)
  Pluronic F108     10%     5%     3%
  Pluronic P85     10%     1%     0.5%
  Pluronic L61     1%     0.1%     0.01%
对于Pluronic F108,使用10%共聚物可达到最佳抗肿瘤效率。对于Pluronic P85,使用1%共聚物可达到最佳抗肿瘤效率。对于PluronicL61,使用0.1%共聚物可达到最佳抗肿瘤效率。将这些数值定为相应共聚物的最佳治疗剂量(OTDs)。
实施例9C-使用OTD剂量的共聚物的时间历程
实施例9B的相同步骤中,将Pluronic F108、PIuronic P85和PluronicL61各自的OTD剂量作为表柔比星的载体。所获结果示于图8(纵坐标表示v/v0)。
实施例10
将Pluronic F68用RPMI 1640介质在4℃下稀释至最终浓度为2.0%。在37℃下将混合物培养30分钟,然后经0.22μm过滤器过滤灭菌。加入200μg道诺红菌素在RPMI 1640介质中的等体积溶液,将该混合物在37℃下培养30分钟。
将人类卵巢癌细胞(CRL157细胞)预先在添加有10%胎儿牛血清的Pluronic F68在RPMI 1640介质中的1%溶液中培养。加入道诺红菌素/Pluronic溶液,在37℃下将混合物培养60分钟,然后用RPMI 1640洗涤细胞3次,在添加有10%胎儿牛血清的RPMI 1640中培养3天。对该制剂和单独道诺红菌素的平行制剂皆采用Alley等人在《癌的研究》(Cancer Res.),48,589~601(1988)中所述的方法测定细胞毒性。结果如下:
  浓度(ng/ml) 50000  10000  2000  400     80     16
                               %抑制
化学治疗药+Pluronic     100     100     92     24     6     2
    单独药物     100     81     53     38     20     1
按照相同步骤,测定对于人类T-淋巴瘤(Jurkat)细胞的细胞毒性:
  浓度(ng/ml) 50000  10000  200  400     80     16     3.2
                           %抑制
  化学治疗药+Pluronic     100     100     100     100     92     33     3
    单独药物     100     100     100     84     51     44     22
按照相同步骤,测定对于人类小细胞肺癌(H-69)的细胞毒性:
  浓度(ng/ml) 50000  10000  200  400  80  16     3.2
                        %抑制
  化学治疗药+Pluronic     100     100     100     100     100     42     12
    单独药物     100     100     100     91     69     42     20
实施例11
将具有下面指出的聚(氧丙烯)与聚(氧乙烯)比的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分散在下面指定浓度的RPMI 1640介质中。将该混合物在30℃下培养40分钟。采用准弹性光散射法测定胶束的平均直径。参见Kabanov等人,《大分子》(Macromolecules)28:2303~2314,1995。结果如下:
    共聚物     浓度     平均直径
    F-68     1.0%     726.0nm
    P-85     1.0%     18.0nm
    L-64     1.0%     20.4nm
    1∶1.5  P-85∶L-64     0.01%     17.0nm
    1∶2.5  F-68∶L-64     1.0%     33.5nm
实施例12
Pluronic P85与Pluronic L64各自具有的(氧丙烯)与(氧乙烯)嵌段的比(n)分别为1.00和1.50、结合值(combined value)(N)为1.3的1∶1.5混合物,将该混合物用RPMI 1640介质在4℃下稀释至最终浓度为2.0%。将该混合物在37℃下培养30分钟,然后经0.22μm过滤器过滤灭菌。加入等体积的200μg道诺红菌素在RPMI 1640介质中的溶液,将该混合物在37℃下培养30分钟。
如实施例3A中所述,对该制剂和单独道诺红菌素的平行制剂二者皆测定对人类卵巢癌细胞(CRL157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如下:
  浓度(ng/ml) 50000  10000  2000  400  80  16  3.2
                        %抑制
  化学治疗药+Pluronic     100     100     100     100     94     53     8
    单独药物     100     100     81     50     29     10     2
评价道诺红菌素组合物在(i)人类T-淋巴瘤(Jurkat)细胞和(ii)正常的人类单核细胞中的细胞毒性。结果如下:
  浓度(ng/ml)     50000   10000   2000   400     80     16     3.2
细胞                                                %抑制
    Jur.1     100     100     100     100     100     74     28
    Jur.2     100     100     100     83     59     36     21
    正常1     100     100     91     60     21     5     2
    正常2     100     100     80     58     23     18     1
1用化学治疗药+pluronic处理。
2用单独(非胶束形态)的化学治疗药处理。
实施例13
测定实施例12的道诺红菌素组合物对(i)人类T-淋巴瘤(Jurkat)细胞和(ii)正常人类单核细胞的IC50值,并且与单独道诺红菌素的IC50值相比较。按指定的药物与细胞接触的时间间隔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时间(小时)    0.25     0.50     0.75     1.0     2.0     4.0     8.0     12
细胞                              IC50(ng/ml)
Jur.1 150  46  25  17  9.0  0.80  0.50  0.30
Jur.2 120  68  35  25  19  16  3.0  5.2
正常1 3570  950  620  450  250  220  160  140
正常2 4900  980  405  310  290  275  280  240
1用化学治疗药+pluronic处理。
2用单独(非胶束形态)的化学治疗药处理。
实施例14
将抗肿瘤剂长春花碱掺混到实施例12中描述的嵌段共聚物混合物中。测定出该制剂对SK细胞的IC50为0.121μg/ml;对SK-抗性细胞的IC50为0.0012μg/ml。测定出单独的长春花碱抗SK细胞的IC50值为0.095μg/ml,抗SK-抗性细胞的IC50值为0.615μg/ml。
实施例15
将抗肿瘤剂丝裂霉素C掺混到实施例12中描述的嵌段共聚物混合物中。测定出该制剂抗SK细胞的IC50为0.265μg/ml;抗SK-抗性细胞的IC50为0.005μg/ml。测定出单独的丝裂霉素C抗SK细胞的IC50值为0.320μg/ml;抗SK-抗性细胞的IC50值为1.120μg/ml。
实施例16
将抗肿瘤剂氨甲喋呤掺混到实施例12中描述的嵌段共聚物混合物中。测定出该制剂抗SK细胞的IC50为0.880μg/ml;抗SK-抗性细胞的IC50为0.0175μg/ml。测定出单独的氨甲喋呤抗SK细胞的IC50值为1.090μg/ml;抗SK-抗性细胞的IC50值为1.340μg/ml。
实施例17
将抗肿瘤剂秋水仙素掺混到实施例12中描述的嵌段共聚物混合物中。测定出该制剂抗SK细胞的IC50为0.720μg/ml;抗SK-抗性细胞的IC50为0.045μg/ml。测定出单独的秋水仙素抗SK细胞的IC50值为0.950μg/ml;抗SK-抗性细胞的IC50值为7.450μg/ml。
实施例18
将抗肿瘤剂道诺红菌素掺混到实施例12中描述的嵌段共聚物混合物中。测定出该制剂抗SK细胞的IC50为0.600μg/ml;抗SK-抗性细胞的IC50为0.0068μg/ml。测定出单独的道诺红菌素抗SK细胞的IC50值为0.620μg/ml;抗SK-抗性细胞的IC50值为5.850μg/ml。
实施例19
向30μl的牛血清白蛋白在磷酸盐缓冲的盐水中的20mg/ml溶液中加入30μl道诺红菌素在实施例12中所述的嵌段共聚物混合物中的溶液。用单独道诺红菌素以平行方式制备第二制剂。
在25℃下将制剂培养10分钟,然后在TSK-3000 SW凝胶-过滤柱上进行HPLC,用含0.3M氯化钠和5%乙腈的PBS分析。在280nm和470nm处检测。与BSA结合的药物部分按如下测定:
           Db=Sb/Sf其中:
Sb为470nm峰(与道诺红菌素对应)的相对面积,它在保留时间内与280nm峰(与BSA对应)相重合;以及
Sf为与道诺红菌素相对应的峰(或多个峰)的相对面积,它在保留时间内不与BSA峰重合。
结果如下:
    组合物     Db
    化学治疗药+Pluronic     0.01
    单独药物     0.39
实施例20
在37℃下在黑暗中培养实施例12中获得的胶束状态的道诺红菌素和单独的道诺红菌素,然后以实施例1中所述方式测定对CRL157细胞(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细胞毒性。
结果如下:
    时间(小时)     2     4     12     24     48     96
                          IC50,μg/ml
化学治疗药+Pluronic     9.1   10.05     9.8     10.4     10.7     11.3
    单独药物     400     475     1120     6300     10180     48900
实施例21
评价实施例12的道诺红菌素组合物和单独的道诺红菌素对道诺红菌素敏感的人类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和两种抗药性细胞系:对道诺红菌素/戊脉安(MCF-7AU)具有抗药性,不表达P-170,对道诺红菌素具有抗药性,但对戊脉安具有敏感性(MCF7-ADR),表达P-170。这些细胞由俄罗斯莫斯科的莫斯科分子诊断学研究中心的细胞库提供。结果如下:
浓度(ng/ml)   50000   10000   2000     400     80     16
                                %抑制
  MCF-71     100     100     84   65   42   12
  MCF-7AU1     100     100     100   96   69   39
 MCF7-ADR1     100     100     100   89   73   45
    MCF-72     100     100     91   69   43   15
 MCF-7AU     100     89     65   37   9   3
 MCF7-ADR2     100     86     62   39   7   2
1用化学治疗药+pluronic处理。
2用单独(非胶束形态)的化学治疗药处理。
单独的道诺红菌素对两种抗药性系显示出较高的IC50值(低毒性)。掺混在嵌段共聚物中的道诺红菌素对两种抗药性系显示出较低的IC50值(毒性高)。
实施例22
将单独的或如实施例12中所述获得的胶束状态的道诺红菌素通过腹膜注射到每组(6只/剂量点)7周龄雌性C57B1/6小鼠体内。观察小鼠14天。调节药物浓度,以便向每只小鼠注射的最大体积为0.5ml。
将MTD定义为不会导致死于道诺红菌素的最大剂量(任何较高剂量将导致每组至少1只动物死于道诺红菌素)。实验重复两次。结果具有偏差低于10%的可重复性。
测定出的单独的和胶束状态的道诺红菌素的MTD分别为2.0和1.0μg/kg体重。
实施例23
道诺红菌素在给药过程中会引起骨髓抑制并导致可逆的白细胞减少,即,白血细胞数降低(白细胞统计数)。道诺红菌素的骨髓抑制作用以及抗癌效果被认为是由于DNA-嵌入活性所致,而蒽环型药的最大毒副作用心脏毒性被认为主要来自代谢产物(具有低的抗癌活性并且不对骨髓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道诺红菌素的MTD的体内给药过程中,白细胞统计数使得可评价药物特异(DNA-嵌入)活性和非特异毒性之比。
将按实施例12所述获得的含单独的或胶束状态的道诺红菌素给每组各6只的C57B1/6的7周龄雌性小鼠预先进行静脉注射。调节含有用于相应制剂的MTD的药物制剂,以便将最大体积0.5ml注射到每只小鼠体内。采集血样并按Michisch等人在Proc.Natl.Acad.Sci.,USA,88,547~551(1991)中所述的方法对活的白细胞进行统计。将0.1ml PBS给药后的WBC数作为对比。该数值为15~16百万个细胞/ml。将实验重复两次。其结果具有偏差低于10%的可重复性。
所获结果如下:
    天数     0     3     7     10     14
                       WBS,%对比
化学治疗药+Pluronic     100     20    46.6    86.6     100
    单独药物     100     40     60     93.8     100
实施例24
按实施例12所述获得的单独的和胶束状态的道诺红菌素对白细胞统计数产生的效果按实施例23所述的方法在给药三天后测定。
所获结果如下:
道诺红菌素的剂量,%MTD     25     50     75     100
                                WBS,%对比
  化学治疗药+Pluronic     85     73     45     21
    单独药物     78     61     36     39
实施例22至24所示的数据表明,道诺红菌素在嵌段共聚物胶束中的溶解作用并不显著影响药物总的毒性(单独的和胶束状态的药物分别为2mg/kg和1mg/kg的MTD),而溶解作用提高了骨髓的抑制作用,这就表示抗癌能力的增强。实施例25
抗肿瘤活性是通过评价预先接种了试验组合物的哺乳动物的血浆的细胞毒活性来测定(参见de Valeriola等人,《癌的化学治疗用药物》(Cancer Chemother.Pharmacol)29,133~140,1991)
将按实施例12所述获得的含单独的或胶束状态的道诺红菌素给一组(每组各6只)C57B1/6的7周龄雌性小鼠预先进行静脉注射(通过尾静脉)。调节含有用于相应制剂的MTD的药物制剂,以便将最大体积0.1ml注射到每只小鼠体内。将实验重复两次。其结果为具有偏差低于10%的可重复性。
为了获得的血浆样品,在给药1小时后从尾部动脉采集血液(10μl),用无菌RPMI 1640介质按1∶10的比例稀释,并以400g的条件离心15分钟。把获得的上层清液按表中所示用类似地由未经药物注射的小鼠身上获得的血浆稀释(未用药物注射的小鼠血浆对H-69细胞不产生任何显著的细胞毒影响),并与等体积的在添加有10%胎儿牛血清的RPMI 1640介质中的H-69细胞悬浮液混合。将该细胞在37℃和5%CO2条件下培养2小时,然后用RPMI 1640洗涤3次。将该预先处理的细胞在添加有10%胎儿牛血清的RPMI 1640中在37℃和5%CO2条件下培养3天,然后按实施例10所述方法测定细胞毒素。所获结果如下:
    血浆稀释液     1∶20     1∶200     1∶2000     1∶20000
                               抑制,%
  化学治疗药+Pluronic   100   58   8   0
    单独药物   42   5   0   0
因此,从用胶束形制剂处理的小鼠身上获得的血清具有高得多的细胞毒素能力。
实施例26
用SK细胞和SK-抗性细胞重复实施例25的步骤。结果如下:
a)当将等于道诺红菌素制剂的MTD的剂量引入小鼠体内并测定所获血浆的细胞毒性时,结果为:
  血浆稀释液     1∶20     1∶200     1∶2000
                       抑制,%
  SK-抗性1     82     61     18
  SK-抗性2     0     0     0
    SK1     11     0     0
    SK2     9     0     0
1用化学治疗药+pluronic处理。
2用单独(非胶束形态)的化学治疗药处理。
b)当将10mg/kg道诺红菌素引入每个小鼠时,所获血浆细胞毒性为:
  血浆稀释液     1∶20     1∶200     1∶2000
                     抑制,%
    抗SK1     100     94     69
    抗SK2     8     0     0
    SK1     62     31     0
    SK2     22     6     0
1用化学治疗药+pluronic处理。
2用单独(非胶束形态)的化学治疗药处理。
实施例27-假丝酵母属的氟康唑处理
培养介质
用于敏感性试验的介质为高溶解度(HR)介质。该介质对氟康唑试验是最佳的,并且按以下步骤以两部分制备。A部分包括0.2M用经高压釜灭菌的Na2HPO4制成的pH7.5的磷酸盐缓冲液。B部分包括2.93g HR粉末(Unipath)和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中的0.2g碳酸氢钠。B部分然后通过滤灭菌并在4℃下储存。在使用之前,将等量的A部分和B部分混合。
有机体
用于本研究的有机体为新鲜的假丝酵母类的临床提取物或用于抗真菌剂的常规敏感性试验的对比有机体。选用该提取物来覆盖氟康唑的敏感性范围,该范围从氟康唑敏感性(0.2μg/ml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到氟康唑抗药性(100μg/ml的MIC)。在进行敏感性试验之前,将全部提取物在Sabourauds琼脂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并培养48小时。
酵母悬浮液的制备
酵母悬浮液的制备方法是蘸取五个单独的菌落并将它们悬浮在灭菌水中以产生轻微混浊的悬浮液。然后将该悬浮液用HR介质按1∶100的比例稀释,以产生含有2×104有机体/ml的悬浮液。
聚合物/氟康唑复合物
从Serva化学公司(德国)获得聚合物。制备聚合物与氟康唑的复合物。在使用之前,用0.4μm过滤器(Sartorius)过滤每个溶液以保证灭菌。
氟康唑/聚合物稀释液的制备
最初评价五种聚醚嵌段共聚物,以便测试在存在和不存在聚合物条件下的氟康唑性能。用含有相同共聚物的溶液制备氟康唑/聚合物溶液的稀释液。通过这种稀释作用,制备含有1250μg/ml氟康唑的储备药液。将该储备药液再用聚合物稀释,以使氟康唑浓度范围为1250~2.5μg/ml。作为对比,将氟康唑溶解在水中,使浓度范围为1250~2.5μg/ml。
最小抑制浓度(MIC)试验
为了进行MIC试验,将8μl的每种氟康唑在聚合物中或水中的稀释液加入无菌的微量滴定板的孔中。同时建立含有8μl水或8μl无氟康唑的聚合物的两组对比试验。前者用作为无药物对比;后者评价聚合物对酵母的任何作用。然后将HR介质加入到每个孔中以使体积提高到100μl。最后,将每个100μl的酵母悬浮液加入相应各排的氟康唑稀释液中。将每个酵母悬浮液接种到血液琼脂培养基和Sabourauds琼脂培养基上,以保证纯度并作为接种物大小的检验。因此测试每种酵母对氟康唑在五个不同聚合物中或水中最终浓度为50μl/ml~0.1μg/ml时的抗性。每个孔中的最终聚合物浓度为4%,最终酵母浓度为1×104有机体/ml。将滴定板上的培养物慢慢地混合,然后在37℃的潮湿大气中培养48小时。24小时后目测滴定板上的培养物。在48小时时,将滴定板置于旋转混合器上振摇5分钟,以使酵母细胞悬浮于介质中,然后用无菌培养介质作为空白测定OD490。
MIC数据整理
评价每种有机体在无药物的正对比孔中的生长,然后将其与聚合物对比孔比较,如果含聚合物孔的OD490小于对比孔OD490的90%,这样就可以认为聚合物对有机体具有自身的抑制效果,MIC结果无效。如果聚合物对比孔的OD490大于正对比孔的90%,这样就可以认为该聚合物无抑制效果,并且整理其余试验结果。
对于每种聚合物和有机体,将MIC作为最低氟康唑浓度,它要比正对比的OD490按≥50%的速度减缓生长(OD490)。将以下区分点用于本研究的提取物:小于6.2μg/ml-敏感,6.2~12.5μg/ml-中等敏感,大于12.5μg/ml-抗药性。结果如下:
有机体     种类     最小抑制浓度(MIC),μg/ml
氟康唑 F68+氟康唑 F108+氟康唑 P85+氟康唑
  1936 白色念珠菌(C.albicans)     >50     50     50     25
  1904 白色念珠菌(C.albicans)     50     50     50     25
  1905 克柔氏念珠菌(C.kruzei)     >50     >50     >50     >50
  1803 白色念珠菌(C.albicans)     1.5     0.g     0.3     0.4
    1961     C.glabrate     3.1     1.5     0.4     0.8
 Y01-09 白色念珠菌(C.albicans)     0.4     0.2     0.1     0.2
  2026 白色念殊菌(C.albicans)     6.2     6.2     0.8     1.5
  1996     C.glabrate     6.2     3.1     1.5     1.5
实施例28-TNFα的活性
按实施例3A所述方法,使用XTT试验测定TNFα对抗药性的SK细胞的细胞毒素活性。将各种浓度的TNFα加入细胞24小时:1)单独TNFα;b)TNFα在0.1%Pluronic P85中,以及c)TNFα在0.01%Pluromc L61中。用TNFα培养24小时后,用RPMI-1640洗涤细胞,并用XTT进行分析。将所有试验点重复三次。所有数据皆是平均值±SEM。结果如下:
TNFα浓度(nM)     细胞毒性,%
    TNFα +Pluronic P85 +Pluronic L61
    0.01     0     7     40
    0.05     4     20     65
    0.2     5     42     90
    1.0     4     80     100
    5     16     98     100
    20     19     100     100
    50     30     100     100
    100     50     100     100
    200     90     100     100
实施例29-用作试验的神经胶质瘤的治疗
按实施例1所述方法将GFAP和α2-糖蛋白的抗体(Ab)用硬脂酸残基改性。而且也按Kabanov等人在《(受控释放杂志》(J.ControlledRelease),22:141(1992)中所述方法将它们共价连接到PluronicP85上。
考察道诺红菌素在治疗神经胶质瘤中的治疗效率。将C6神经胶质瘤细胞接种到由俄罗斯科学研究院繁殖场的Kriukovo部获得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80g~300g)(每组25只)的大脑内。接种10天、15天、20天和25天后,将以下药物通过腹膜给药(体积1ml/300g体重):(a)10mg/kg单独道诺红菌素,(b)1%Pluronic P85中的道诺红菌素,(c)含0.1mg/ml由硬脂酰氯改性的Ab的10%Pluronic P85中的道诺红菌素,(d)含0.1mg/ml连接到Pluronic P85上的Ab的10%Pluronic P85中的道诺红菌素。作为对比,通过腹膜注射等体积的盐水。每日进行临床观察。在头2个月内每星期给动物称重,以后每月称重。核实是否存活的迹象以确信动物已死亡并在动物死亡5分钟内着手进行尸体解剖。分析存活率数据,以便将药物对肿瘤发生率和潜在因素的作用分等级。该数据以治疗组(T)和对比组(C)的平均存活时间比表示。为了进行尸体剖检,将所有器官保存起来并将它们进行整体凝固处理。将尾部(在研究时用于动物存活阶段的标志)与动物组织一起贮存在福尔马林中。取出整个大脑并在三个不同部位切开。在颈部、胸部和腰部收集脊髓的三个部分。将切出的标本放在Tissue Tek箱中,并在组织处理机中进行处理。使用一个切片机将组织部分切成厚度为4~6mm的切片,用苏木紫-曙红染色。按以下标准进行大脑的组织病理学实验评价:(i)动物体内肿瘤的总数;(ii)带肿瘤的动物数;以及(iii)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和等级。实验结果如下:
    动物组 平均存活率,天数 实验/对比×100%
    对比组     11.2     -
    单独道诺红菌素     10.5     -
  胶束形态道诺红菌素     25.3     226
  胶束形态道诺红菌素+硬脂酰化的抗体     41.0     366
  胶束形态道诺红菌素+缀合的(conjugated)抗体     24.5     218
组织病理学实验也显示出:1)与对比组相比,单独的道诺红菌素对肿瘤的大小和数量无作用;2)所有3个胶束形态制剂都显著降低肿瘤的大小和数量;3)在胶束形态道诺红菌素+硬脂酰化抗体的情况下观察到最显著的效果,该情况下几乎观察不到肿瘤。
实施例30-转移过程的抑制
将Lewis肺癌H59细胞(2×105)皮下注射到6周龄雄性C57B1/6小鼠身上。在第21天通过完全暴露在CO2中来杀死小鼠,并按Wilmanns,C;Fan,D.;O’Brian,C.A.等人(1992)在《国际癌症学会杂志》(Int.J.Cancer Inst.)52,98~104中所述方法测定转移肿瘤的数量和大小。注射癌细胞导致在注射部位形成硬块肿瘤,以及在肺和肝脏处形成转移肿瘤。按Dong,Z.;Radinsky,R.;Fan,D.;Tsan,R.;Bucana,C.D.;Wilmanns,C.和Fidler,I.J.(1994)在《国际癌症学会杂志》(Int.J.Cancer Inst.)86,913~920中所述方法,将收集来自2只小鼠的肿瘤样品并使其适应培养。按实施例3A所述方法,采用XTT分析来测定细胞样品在试管内对单独的和胶束状态的道诺红菌素(在0.01%Pluronic L61中)的敏感性。结果示于图9。肺部的转移细胞通过对单独道诺红菌素的抗药性来表征。该抗药性在胶束形态药物的情况下被转变。肝脏中的转移细胞对单独的药物敏感,其IC50接近母体H59细胞系中观察到的IC50。在肝脏转移细胞方面,胶束药物的细胞毒性仍明显高于单独药物的细胞毒性。
实施例31
将400mg Pluronic P-85和600mg Pluronic L-64溶解在4℃的50ml RPMT 1640中,制备适于胃肠外给药的组合物。将混合物在37℃下培养30分钟,然后经0.22μm过滤器过滤灭菌。将滤液与10mg无菌冻干的道诺红菌素粉末溶解在50ml RPMI的溶液混合,并在37℃下培养30分钟。
可将组合物在黑暗中室温下贮存7天而不丧失活性,或者可将其冻干并在黑暗中室温下贮存至少1年。
实施例32
将400mg Pluronic P-85和600mg Pluronic L-64溶解在4℃的50ml PBS中,以此制备另外的适于胃肠外给药的组合物。将混合物在37℃下培养30分钟,然后经0.22μm过滤器过滤灭菌。将滤液与1mg无菌冻干的道诺红菌素粉末和5mg葡萄糖溶解在50ml PBS的溶液混合,并将混合物在37℃下培养30分钟。
可将组合物在黑暗中室温下贮存7天而不丧失活性,或者可将其冻干并在黑暗中室温下贮存至少1年。
实施例33
将100mg抗坏血酸钠溶解在100ml的9%氯化钠水溶液中,以此制备另外的适于胃肠外给药的组合物。在4℃下向该溶液的一半中加入400mg  Pluronic P-85和600mg  Pluronic L-64。将混合物在37℃下培养30分钟,然后经0.22μm过滤器过滤灭菌。分别将10mg无菌冻干的道诺红菌素粉末和50mg葡萄糖溶解在剩余的抗坏血酸钠-氯化钠溶液中,将两个溶液混合并在37℃下培养30分钟。
可将该组合物在黑暗中室温下贮存30天而不丧失活性,或者可将其冻干并在黑暗中室温下贮存至少1年。
实施例34
将100mg抗坏血酸钠溶解在100ml的9%氯化钠水溶液中,制备另外的适于胃肠外给药的组合物。在4℃下向该溶液中加入10mgPluronic L-61。将混合物在37℃下培养30分钟,然后经0.22μm过滤器过滤灭菌。将该溶液用10mg道诺红菌素的容器包装。

Claims (73)

1.一种组合物,包括:
(a)一种抗癌化学治疗剂;和
(b)一种聚醚嵌段共聚物,包括一种A型线性聚合物链段,其重复单元贡献的平均Hansch-Leo碎片常数(fragmental constant)约-0.4或更低,它所具有的分子量介于约30和约500之间,其一端连接至B型线性聚合物链段,后者的重复单元贡献的平均Hansch-Leo碎片常数约-0.4或更高,它所具有的分子量介于约30和约500之间;其中,用于连接每种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键中至少约80%包括一个醚键。
2.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i)包括含聚醚嵌段共聚物的胶束,或者(ii)在向动物给药的过程中或给药之后形成含聚醚嵌段共聚物的胶束。
3.权利要求2的组合物,其中,至少约0.1%的生物药剂在给药前或给药过程中在胶束中。
4.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中,至少约1%的生物药剂在给药前或给药过程中在胶束中。
5.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选自由下述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及其混合物:
    A-B-A',A-B,B-A-B',和L(R1)(R2)(R3)(R4)
      (I)    (II)  (III)   (IV)其中,A和A′为A型线性聚合物链段,B和B′为B型线性聚合物链段,R1、R2、R3和R4为(1)通式(I)、(II)或(III)的嵌段共聚物,或者(2)氢,以及L为连接基团,条件是R1、R2、R3和R4中不多于两个基团为氢。
6.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每个A型聚合物链段和B型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为约30~约100。
7.权利要求6的组合物,其中,用于连接各种A型聚合物链段和B型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键中至少约90%包括醚键。
8.权利要求7的组合物,其中,所有构成B型链段的重复单元的Hansch-Leo碎片常数约为-.30或更多。
9.权利要求8的组合物,其中,所有构成A型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Hansch-Leo碎片常数约为-0.5或更低。
10.权利要求9的组合物,其中,每个A型聚合物链段和B型聚合物链段基本上由通式-O-R5重复单元构成,其中,R5为:
(1)-(CH2)n-CH(R6)-,其中n为0或从约1~约5的整数,R6为氢、约3~约8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其中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羟基、其中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羟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约2~约7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其中烷氧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羰基、其中烷氧基和烷基各自独立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羰基烷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羧基烷基、其中烷基部分具有约1~约6碳原子的氨基烷基、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胺或二烷基氨基、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单-或二-烷基氨基烷基、氯、烷基部分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氯代烷基、氟、烷基部分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氟代烷基、氰基或烷基部分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氰基烷基,或羧基;
(2)具有约3~约8元环碳原子的碳环基团,其中基团可以是例如环烷基或芳基,可以包括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氨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二烷基氨基、氨基、磺酰基、羟基、羧基、氟或氯取代基,或者
(3)具有约3~约8元环原子的杂环基团,其中可以包括杂环烷基或杂环芳基,可包括具有约1~约4个选自氧、氮、硫及其混合物的杂原子,可以包括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氨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二烷基氨基、氨基、磺酰基、羟基、羧基、氟或氯取代基。
11.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50%。
12.权利要求11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60%。
13.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900。
14.权利要求13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1700。
15.权利要求14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20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20%。
16.权利要求15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2300,疏水部分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20%。
17.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包括一种或多种聚醚嵌段共聚物,并且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约为0.5%wt/vol或更低。
18.权利要求17的组合物,其中,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约为0.05%wt/vol或更低。
19.权利要求18的组合物,其中,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约为0.01%wt/vol或更低。
20.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具有如下通式:
Figure A9619610700041
其中,n和m为约4~约400的整数。
21.权利要求20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50%。
22.权利要求21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60%。
23.权利要求20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900。
24.权利要求23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1700。
25.权利要求20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20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20%。
26.权利要求25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23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20%。
27.权利要求20的组合物,其中,组合物包括一种或多种聚醚嵌段共聚物,并且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约为0.5%wt/vol或更低。
28.权利要求27的组合物,其中,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约为0.05%wt/vol或更低。
29.权利要求28的组合物,其中,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约为0.01%wt/vol或更低。
30.权利要求20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为约1500~约20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约85%~约95%。
31.权利要求20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为约3000~约35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约15%~约25%。
32.权利要求20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为约3500~约40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为约25%~约35%。
33.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抗癌化学治疗剂为长春花碱、丝裂霉素型抗菌素、争光霉素型抗菌素、抗叶酸剂、秋水仙素、demecoline、依托泊甙、taxane或蒽环型药抗菌素。
34.权利要求33的组合物,其中,抗癌化学治疗剂为阿霉素、道诺红菌素、洋红霉素、表柔比星、伊达比星、米托蒽醌、4-脱甲氧基-道诺霉素、11-脱氧道诺红菌素、13-脱氧道诺红菌素、阿霉素-14-苯甲酸盐、阿霉素-14-辛酸盐或阿霉素-14-萘乙酸盐。
35.一种组合物,包括:
(a)一种生物药剂;和
(b)一种聚醚嵌段共聚物,包括一种A型线性聚合物链段,其重复单元贡献的平均Hansch-Leo碎片常数约-0.4或更低,它所具有的分子量贡献介于约30和约500之间,其一端连接至B型线性聚合物链段,后者的重复单元贡献的平均Hansch-Leo碎片常数约-0.4或更高,它所具有的分子量贡献介于约30和约500之间;其中,用于连接每种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键中至少约80%包括一个醚键,其中:
(i)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50%;
(ii)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900;或
(iii)组合物包括一种或多种所说聚醚嵌段共聚物,并且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约为0.5%wt/vol或更低。
36.权利要求35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选自由下述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及其混合物:
A-B-A',A-B,B-A-B',和L(R1)(R2)(R3)(R4)
(I)     (II)  (III)     (IV)其中,A和A′为A型线性聚合物链段,B和B′为B型线性聚合物链段,R1、R2、R3和R4为(1)通式(I)、(II)或(III)的嵌段共聚物,或者(2)氢,以及L为连接基团,条件是R1、R2、R3和R4中不多于两个基团为氢。
37.权利要求36的组合物,其中,每种A型聚合物链段和B型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为约30~约100。
38.权利要求37的组合物,其中,用于连接各种A型聚合物链段和B型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键中至少约90%包含醚键。
39.权利要求38的组合物,其中,所有构成B型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Hansch-Leo碎片常数约为-.30或更高。
40.权利要求39的组合物,其中,所有构成A型聚合物链段的重复单元的Hansch-Leo碎片常数约为-0.5或更低。
41.权利要求40的组合物,其中,每种A型聚合物链段和B型聚合物链段基本上由通式-O-R5重复单元构成,其中,R5为:
(1)-(CH2)n-CH(R6)-,其中n为0或从约1~约5的整数,R6为氢、约3~约8个碳原子的环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其中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苯基、羟基、其中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羟烷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约2~约7个碳原子的烷基羰基、其中烷氧基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羰基、其中烷氧基和烷基各自独立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羰基烷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羧基烷基、其中烷基部分具有约1~约6碳原子的氨基烷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胺或二烷基氨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单-或二-烷基氨基烷基、氯、其中烷基部分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氯代烷基、氟、其中烷基部分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氟代烷基、氰基或其中烷基具有约1~约6碳原子的氰基烷基,或羧基;
(2)具有约3~约8个环碳原子的碳环基团,其中基团可以是例如环烷基或芳基,可以包括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氨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二烷基氨基、氨基、磺酰基、羟基、羧基、氟或氯取代基,或者
(3)具有约3~约8个环原子的杂环基团,可以包括杂环烷基或杂芳基,可包括具有约1~约4个选自氧、氮、硫及其混合物的杂原子,可以包括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烷基氨基、其中每一烷基各自独立地具有约1~约6个碳原子的二烷基氨基、氨基、磺酰基、羟基、羧基、氟或氯取代基。
42.权利要求35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60%。
43.权利要求35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1700。
44.权利要求35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20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20%。
45.权利要求44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23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20%。
46.权利要求35的组合物,其中,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约为0.05%wt/vol或更低。
47.权利要求46的组合物,其中,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约为0.01%wt/vol或更低。
48.权利要求35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具有如下通式:其中,n和m为约4~约400的整数。
49.权利要求48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60%。
50.权利要求48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1700。
51.权利要求49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20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20%。
52.权利要求51的组合物,其中,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23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20%。
53.权利要求48的组合物,其中,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约为0.05%wt/vol或更低。
54.权利要求53的组合物,其中,构成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约为0.01%wt/vol或更低。
55.权利要求35的组合物,其中,生物药剂为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三唑、咪唑、β-内酰胺抗菌素、头孢菌素、四环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氯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大观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氨基水杨酸、吡嗪酰胺、乙硫异烟胺、环丝氨酸、氨苯砜、阿地砜钠、氯法齐明、氨苯磺胺、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喹诺酮、乌洛托品、呋喃妥英和非那吡啶。
56.一种对受治者的治疗方法,其中,该受治者对生物药剂具有抗药性,该方法包括将含生物药剂和形成胶束的共聚物组合物的组合物给药,所说共聚物组合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不高于约0.5%wt/vol。
57.权利要求56的方法,其中,共聚物组合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不高于约0.05%wt/vol。
58.权利要求57的方法,其中,共聚物组合物在37℃等渗水溶液中所具有的CMC不高于约0.01%wt/vol。
59.一种治疗受治者的方法,其中,受治者对生物药剂具有抗药性,该方法包括将含生物药剂和包括A-型线性聚合物链段的共聚物的组合物给药,所说A型线性聚合物链段重复单元贡献的平均Hansch-Leo碎片常数约为-0.4或更低,其一端连接至B型线性聚合物链段,后者的重复单元贡献的平均Hansch-Leo碎片常数约为-0.4或更高。
60.权利要求59的方法,其中,投药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50%。
61.权利要求60的组合物,其中,投药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60%。
62.权利要求59的组合物,其中,投药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900。
63.权利要求62的组合物,其中,投药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1700。
64.权利要求63的组合物,其中,投药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20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20%。
65.权利要求64的组合物,其中,投药组合物的聚醚嵌段共聚物疏水部分的分子量至少约为2300,疏水部分的重量百分比至少约为20%。
66.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包括将一种抗癌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向需治疗的动物给药。
67.一种治疗微生物感染的方法,包括将一种抗微生物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向需治疗的动物给药。
68.一种抑制或防止肿瘤转移的方法,包括施用肿瘤转移抑制或防止量的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
69.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包括施用抗癌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
70.权利要求69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其中所说的癌症为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肺癌、骨髓瘤(myoloma)、黑素瘤、神经胶质瘤或星形细胞瘤。
71.权利要求70的治疗癌症的方法,其中所说的癌症为霍奇金氏(Hodgkin)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的淋巴瘤、急性mylocytic淋巴瘤、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卡波西(Karposi)肉瘤、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或胶质星形细胞瘤。
72.一种用于克服癌细胞对细胞毒性药物产生多种抗药性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有效量的,从蒽环型药类和与多种抗药性有关的药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细胞毒性药物,并且所说药物溶解在一种无毒性的,可药用的聚合物胶束中。
73.一种在以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癌症时用于克服癌细胞对细胞毒性药物产生多种抗药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化学治疗有效量的至少一种溶解在无毒性的,可药用的聚合物胶束中的细胞毒性药物向患者投药。
CN96196107A 1995-06-07 1996-06-07 生物药剂组合物 Pending CN11926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8/478,978 US5817321A (en) 1992-10-08 1995-06-07 Biological agent compositions
US08/478,978 1995-06-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2678A true CN1192678A (zh) 1998-09-09

Family

ID=23902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6107A Pending CN1192678A (zh) 1995-06-07 1996-06-07 生物药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5817321A (zh)
EP (2) EP1310244A3 (zh)
JP (1) JP4167299B2 (zh)
CN (1) CN1192678A (zh)
AT (1) ATE253352T1 (zh)
AU (1) AU700021B2 (zh)
BR (1) BR9609176A (zh)
CA (1) CA2222776A1 (zh)
DE (1) DE69630615T2 (zh)
NZ (1) NZ313271A (zh)
RU (1) RU2166934C2 (zh)
WO (1) WO199604005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3391A (en) * 1992-10-08 2000-07-25 Supratek Pharma, Inc. Peptide copolymer compositions
US6221959B1 (en) 1994-11-18 2001-04-24 Supratek Pharma, Inc. Polynucleotide compositions
US6353055B1 (en) 1994-11-18 2002-03-05 Supratek Pharma Inc. Polynucleotide compositions
US6040295A (en) 1995-01-13 2000-03-21 Genemedicine, Inc. Formulated nucleic aci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administering the same for gene therapy
EP0832653A1 (de) * 1996-09-20 1998-04-01 Max-Delbrück-Centrum Für Molekulare Medizin Verwenddung von Cytokinen und cytotoxischen Substanzen in einem neuen Verfahren zur Tumorbehandlung
US20020115609A1 (en) * 1997-07-14 2002-08-22 Hayat Onyuksel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improved micelle compositions
US20050025819A1 (en) * 1997-07-14 2005-02-03 Hayat Onyuksel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improved micelle compositions
US5948896A (en) * 1997-08-13 1999-09-07 Gem Pharmaceuticals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13-deoxy anthracycline derivatives
WO2000069942A1 (en) * 1999-05-19 2000-11-23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Stabilization and acoustic activation of polymeric micelles for drug delivery
US6713454B1 (en) 1999-09-13 2004-03-30 Nobex Corporation Prodrugs of etoposide and etoposide analogs
CA2385528C (en) 1999-10-01 2013-12-10 Immunogen,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using immunoconjugates and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US9616150B2 (en) * 1999-10-29 2017-04-11 Children's Hospital Los Angeles Bone hemostasis method and materials
EP1231869B1 (en) * 1999-10-29 2005-09-21 Children's Hospital of Los Angeles Bone hemostasis method and materials
IL141438A0 (en) * 2000-02-23 2002-03-10 Pfizer Prod Inc Method of increasing the bioavailability and tissue penetration of azithromycin
US6544555B2 (en) 2000-02-24 2003-04-08 Advancis Pharmaceutical Corp. Antibiotic product, use and formulation thereof
US7256180B2 (en) 2000-04-28 2007-08-14 Supratek Pharma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nducing activ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JP4163946B2 (ja) 2000-08-29 2008-10-08 バイオコン・リミテッド 免疫調節性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誘導体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て疾患を治療する方法
US20020068078A1 (en) 2000-10-13 2002-06-06 Rudnic Edward M. Antifungal product, use and formulation thereof
SE0101702D0 (sv) 2001-05-15 2001-05-15 Ardenia Investments Ltd Novel potentiating compounds
GB0120701D0 (en) * 2001-08-24 2001-10-17 Maelor Pharmaceuticals Lt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US8048924B2 (en) 2001-08-29 2011-11-01 Biocon Limited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employing 4-aminophenylacetic acid compounds
IL162118A0 (en) * 2001-12-20 2005-11-20 Bristol Myers Squibb Co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n orally active taxane derivative
AU2003212888A1 (en) * 2002-02-06 2003-09-02 Combinatorx, Incorporated Combin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fungal infections
AR039744A1 (es) * 2002-06-26 2005-03-09 Alza Corp Metodos y formas de dosificacion para aumentar la solubilidad de las composiciones de farmacos para la administracion controlada
US20050175690A1 (en) * 2003-12-29 2005-08-11 David Edgren Novel drug compositions and dosage forms
NZ537543A (en) * 2002-07-29 2007-08-31 Alza Corp Formulations and high dose osmotic dosage form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of topiramate
US20050232995A1 (en) 2002-07-29 2005-10-20 Yam Nyomi V Methods and dosage form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of paliperidone and risperidone
JP5508661B2 (ja) * 2003-02-12 2014-06-04 シンセラ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ランダムおよび非ランダムアルキレンオキシドポリマーアロイ組成物
JP2006528189A (ja) 2003-07-21 2006-12-14 アドバンシス ファーマスーティカ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抗生物質産物、その使用法および製剤
JP2006528185A (ja) 2003-07-21 2006-12-14 アドバンシス ファーマスーティカ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抗生物質製剤、その使用法及び作成方法
JP2006528190A (ja) 2003-07-21 2006-12-14 アドバンシス ファーマスーティカ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抗生物質製剤、その使用法及び作成方法
WO2005016306A2 (en) * 2003-08-06 2005-02-24 Alza Corporation Uniform delivery of topiramate over prolonged period of time with enhanced dispersion formulation
WO2005016311A1 (en) 2003-08-11 2005-02-24 Advancis Pharmaceutical Corporation Robust pellet
CA2535398C (en) 2003-08-12 2013-11-12 Advancis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 Antibiotic product, use and formulation thereof
CA2535780A1 (en) * 2003-08-29 2005-03-17 Advancis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 Antibiotic product, use and formulation thereof
JP2007513869A (ja) 2003-09-15 2007-05-31 アドバンシス ファーマスーティカ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抗生物質製剤、その使用法及び作成方法
US20050112204A1 (en) * 2003-11-25 2005-05-26 Pfizer Inc.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CA2550699A1 (en) * 2003-12-29 2005-07-21 Alza Corporation, Inc. Novel drug compositions and dosage forms of topiramate
US20050175696A1 (en) * 2003-12-29 2005-08-11 David Edgren Drug granule coatings that impart smear resistance during mechanical compression
JP2008505124A (ja) 2004-07-02 2008-02-21 アドバンシス ファーマスーティカ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パルス送達用錠剤
ES2565848T3 (es) 2004-07-07 2016-04-07 Biocon Limited Síntesis de compuestos inmunorreguladores unidos por grupos azoicos
CA2630578C (en) * 2005-11-30 2014-04-15 Generex Pharmaceuticals Inc. Orally absorbed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and method of administration
US8357394B2 (en) 2005-12-08 2013-01-22 Shionogi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efficacy of penicillin-type antibiotics
US8778924B2 (en) 2006-12-04 2014-07-15 Shionogi Inc. Modified release amoxicillin products
JP2009523130A (ja) * 2006-01-10 2009-06-18 イノバフォーム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エルエルシー 殺虫剤伝達システム
US8148338B2 (en) * 2006-02-22 2012-04-03 Supratek Pharma Inc. Doxorubicin formulations for anti-cancer use
US8299052B2 (en) * 2006-05-05 2012-10-30 Shionogi Inc.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bacterial eradication
CA2652656A1 (en) * 2006-05-18 2007-11-29 Nippon Kayaku Kabushiki Kaisha High-molecular weight conjugate of podophyllotoxins
BRPI0603871B8 (pt) * 2006-08-24 2021-05-25 Fundacao Univ De Brasilia composições farmacêuticas para o tratamento de tripanossomíases e de doença de chagas
CN102014870A (zh) 2008-03-07 2011-04-13 犹他州大学研究基金会 活性的一氧化氮供体及其制备和应用的方法
EP2265256A1 (en) * 2008-03-17 2010-12-29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Dithiocarbamate metal chelat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reof
MD4009C2 (ro) * 2008-07-15 2010-08-31 Институт Химии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Молдовы Utilizarea 1-metil-4-(N-metilaminobutil-4)-β-carbolinei în calitate de remediu antituberculos
US8445271B2 (en) 2010-05-03 2013-05-21 Enzo Life Sciences, Inc. Processes and kits for determining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cells
RU2501570C1 (ru) * 2012-05-11 2013-12-2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азанский (Приволжски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ФГАОУВПО КФУ) Трехфункциональные блоксополимеры этиленоксида и пропиленоксида для доставки активных веществ в живые клетки
US10792331B2 (en) * 2015-09-09 2020-10-06 Los Angeles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t Harbor-Ucla Medical Center Methods for reducing cardiotoxicity from chemotherapy by administering humanin analog compositions
CN109324512A (zh) * 2018-12-05 2019-02-12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利用已知模型信息整定降阶自抗扰控制器参数的方法
WO2023220641A2 (en) 2022-05-11 2023-11-16 Juno Therapeutics, Inc. Methods and uses related to t cell therapy and production of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43731A (en) * 1990-08-07 1992-09-01 Mediventures Incorporated Body cavity drug delivery with thermo-irreversible polyoxyalkylene and ionic polysaccharide gels
AU5147193A (en) * 1992-10-08 1994-05-09 Valery Yu Alakhov Composition of antineoplastic agents incorporated in micel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630615T2 (de) 2004-09-30
DE69630615D1 (de) 2003-12-11
WO1996040055A3 (en) 1997-04-24
AU700021B2 (en) 1998-12-17
US5817321A (en) 1998-10-06
JPH11507619A (ja) 1999-07-06
WO1996040055A2 (en) 1996-12-19
RU2166934C2 (ru) 2001-05-20
EP0871432B1 (en) 2003-11-05
JP4167299B2 (ja) 2008-10-15
ATE253352T1 (de) 2003-11-15
AU6529796A (en) 1996-12-30
CA2222776A1 (en) 1996-12-19
EP1310244A2 (en) 2003-05-14
NZ313271A (en) 2001-03-30
BR9609176A (pt) 1999-08-24
EP1310244A3 (en) 2004-01-14
EP0871432A2 (en) 1998-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2678A (zh) 生物药剂组合物
CN1658845A (zh) 隐形脂质纳米胶囊,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活性成分载体的应用
EP0839026B1 (en) Polyether block copolymer micellar compositions for targeting biological agents
EP1053010B1 (en) Copolymer compositions for oral delivery
CN1192135A (zh) 用于输送药剂的连续氟化合物微弥散体
CN1069741A (zh) 具有改进的生物活性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
CN1816331A (zh) 负载肿瘤靶向药物的颗粒
WO1999043343A1 (en) Novel peptide copolymer compositions
CN1729012A (zh) 预防和治疗实体瘤的组合物和方法
US5840319A (en) Biological agent compositions
CN1040205A (zh) 细胞毒性药物结合物
CN1064531C (zh) 制备一种含抗肿瘤氨茴环霉素糖苷的、可注射给药并可随时取用的溶液的方法
CN1388760A (zh) 在疾病治疗中作为胞毒剂,药物预致敏剂和化学致敏剂的透明质酸
CN1761477A (zh)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肽的胃肠道外制剂
CN1080853A (zh) N-(膦酰基乙酰基)-l-天冬氨酸组合物及其作为广谱抗病毒的使用方法
CN1711099A (zh) 具有抗肿瘤和抗毒活性的提取物
CN1909928A (zh) 具有佐剂活性的复合物
CN1578677A (zh) 改良的治疗方案
CN1756533A (zh) 非聚乙二醇化的长期循环的脂质体
US11766462B2 (en) Ganglioside GM3-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as immunomodulators
CN1863507A (zh) 含有靶向性脂质体的炎症性疾病治疗药或诊断药
CN1633306A (zh) 正-二十二烷醇的病毒抑制
CN1582934A (zh) 喜树碱衍生物的纳米微粒、制备方法及其药物用途
Fu et al. An ultra-long circulating nanoparticle for reviving a highly selective BCR-ABL inhibitor in long-term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Khodakarimi et al. Neurotrophic factors loaded TGN-modifi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ameliorate symptoms of MS through GATA3/FOXP3 and targeting Th1/2 cells pathw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156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