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111187A -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111187A
CN118111187A CN202211527232.3A CN202211527232A CN118111187A CN 118111187 A CN118111187 A CN 118111187A CN 202211527232 A CN202211527232 A CN 202211527232A CN 118111187 A CN118111187 A CN 118111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device
preset
sterilization
storage compartm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272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睿龙
刘浩泉
苗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111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111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该冰箱包括箱体、制冷系统和杀菌除味装置,杀菌除味装置包括电极组、催化涂层和加热装置,电极组通电以产生向储物间室释放的离子风,催化涂层用于催化分解伴随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催化涂层,该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包括:在电极组累计运行预设时长t1时,获取制冷系统的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处于制冷状态时,判断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差,在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情况下,禁止电极组启动,并以预设启动时长t2运行加热装置。本发明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在加热催化涂层时能够降低对储物间室温度影响。

Description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杀菌除味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因而越来越愿意买很多食物放置在冰箱中,冰箱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之一。
但是将大量食物存放在冰箱中后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用户可能会忘记冰箱中存放有某些食物,导致食物过期造成浪费。储物空间中过期变质的食物会散发腐烂难闻的气味,影响整个储物空间的空气环境。储物空间较差的空气环境也会导致其他未变质的食物也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腐烂变质的食物会滋生大量细菌,导致用户的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开启冰箱门体后储物空间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杀菌除味装置的冰箱,以向储物间室释放离子风的冰箱,实现杀菌除味,并针对该冰箱提供一种在加热催化涂层时降低对储物间室温度影响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弥补加热时间不足,充分恢复催化涂层的催化活性。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冰箱包括箱体、制冷系统和杀菌除味装置,箱体具有储物间室,制冷系统用于为储物间室提供冷量,杀菌除味装置包括电极组、催化涂层和加热装置,电极组配置成通电以产生向储物间室释放的离子风,催化涂层用于催化分解伴随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催化涂层,以提升催化涂层的催化活性;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包括:在电极组累计运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t1时,获取制冷系统的制冷状态,制冷状态包括相互切换的制冷状态和非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处于制冷状态时,判断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差;在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情况下,禁止电极组启动,并以预设启动时长t2运行加热装置。
可选地,以预设启动时长t2运行加热装置之后的步骤还包括:获取触发加热装置停运的事件;解除对电极组的禁止启动,停运加热装置,并根据事件配置下一次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t2'。
可选地,事件包括加热装置启动时间未满预设启动时长时,储物间室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第一事件。
可选地,根据第一事件配置下一次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的步骤还包括:记录加热装置的实际启动时长t3;将下一次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配置成t2'=2×t2-t3。
可选地,根据第一事件配置下一次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的步骤还包括:记录加热装置从本次停运时刻至下一次启动时刻的时间段内,电极组的运行时长t4;将下一次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配置成t2'=t4×x+t2,其中x为修正系数。
可选地,事件还包括加热装置启动时间达到预设启动时长t2时,储物间室的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的第二事件;根据第二事件配置下一次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的步骤还包括:将加热装置本次的预设启动时长t2作为加热装置下一次的预设启动时长。
可选地,判断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步骤还包括:在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情况下,禁止加热装置启动,并使电极组按预定的程序工作。
可选地,在电极组累计运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t1,且获取到制冷系统处于非制冷状态时,禁止加热装置启动,并使电极组按预定的程序工作,直至制冷系统由非制冷状态切换至制冷状态,解除加热装置禁止启动。
可选地,制冷状态由非制冷状态向制冷状态切换的条件为: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二预设温差;第一预设温差配置成小于第二预设温差。
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具有储物间室;制冷系统,配置成为储物间室提供冷量;杀菌除味装置,包括电极组、催化涂层和加热装置,电极组配置成通电以产生向储物间室释放的离子风,催化涂层配置成催化分解伴随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加热装置配置成加热催化涂层,以提升催化涂层的催化活性;和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程序,机器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任意一项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获取到制冷系统处于制冷状态的基础上,判断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根据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与第一预设温差来决定是否启动加热装置。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则说明制冷状态距离结束还有一段时间,此时禁止电极组启动,以预设启动时长运行加热装置,这样即是一边进行制冷,一边加热恢复催化涂层,尽管制冷过程中付出一定额外能耗,但是尽量降低了对储物间室温度的影响,防止由于加热装置启动,引起储物间室温度波动大,制冷系统频繁启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本发明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当加热装置启动时间未满预设启动时长时,储物间室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时,记录加热装置的实际启动时长t3,将下一次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配置成t2'=2×t2-t3,t2-t3即为由于发生了第一事件而导致加热装置未完成的加热时间,在下一次运行加热装置时弥补上未完成的加热时间,以充分恢复催化涂层的催化活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杀菌除味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杀菌除味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杀菌除味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杀菌除味装置的分解图,其隐去了壳体;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的截面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1,该冰箱1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20和门体30。
箱体20可包括外壳28和一个或多个内胆22,外壳28位于整体冰箱1的最外侧,以保护整个冰箱1。内胆22与外壳28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形成发泡层26),以降低内胆22向外散热。每个内胆22可以限定出一个或多个储物间室24,并且储物间室24可以被配置成冷藏室、冷冻室、变温室等等。例如图1至图3所示的,内胆22可为两个,两个内胆22的储物间室24可被分别配置成冷藏室和冷冻室。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具体的储物间室24的数量、功能、布置方式均可以根据预先的需求进行配置,本文对此不作赘述。
门体30可以设置于箱体20前部,用于开闭储物间室24,门体30可以通过铰接的方式设置箱体20一侧,通过枢转的方式开闭储物间室24,门体30的数量可以与储物间室24的数量匹配,从而可以将储物间室24逐一单独开启。
参见图2,进一步地,该冰箱1还可包括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可用于向每个储物间室24提供冷量。具体地,制冷系统可包括串接于冷媒回路中的压缩机60、冷凝器(图中未示出)、蒸发器70。
压缩机60作为制冷系统的动力,箱体20的后侧底部设置有压机舱,压缩机60可设置于压机舱内。压缩机60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制冷剂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创造将制冷剂蒸气的热量向外界环境介质转移的条件,即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以便能用常温的空气或水作冷却介质来冷凝制冷剂蒸气。
冷凝器也可设置于压机舱内,冷凝器是一个热交换设备,利用环境将来自压缩机60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气的热量带走,使高温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制冷剂液体。
蒸发器70可设置在箱体20内,以向冰箱1的储物间室24提供冷量。箱体20内可设置有具有蒸发器室29,蒸发器室29通过风路系统与各储物间室24连通,且蒸发器室29内设置蒸发器70。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是本实施例冰箱1中制冷系统各部件一种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现有技术获取到其他设置方式,例如压缩机60、冷凝器设置于箱体20的顶部等方式,本文在此不做赘述。
参见图2,进一步地,该冰箱1还可包括杀菌除味装置10。该杀菌除味装置10可设置在储物间室24内,并能够向储物间室24释放用于杀菌除味的离子风,有效消除细菌和异味,保障用户食品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见图3至图5,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中杀菌除味装置10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中杀菌除味装置10的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中杀菌除味装置10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地,该杀菌除味装置10还可包括壳体100、电极组200、催化涂层(图中未示出)和加热装置300。
壳体100其内部限定有空腔,壳体100还具有连通空腔与储物间室24的多个进风口124c和多个排风口112a。储物间室24的空气可以由多个进风口124c进入空腔,由多个排风口112a重新排入储物间室24。
电极组200设置于空腔内,其可包括至少一个激发电极210和一个接收电极220,接收电极220位于靠近排风口112a的一侧,激发电极210间隔地位于接收电极220背离多个排风口112a的一侧。
该杀菌除味装置10还可包括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该控制电路产生激发电极210和接收电极220之间电势差,利用该电势差产生促使与进入空腔的空气分子碰撞并从多个排风口排出的离子风。
需要说明的是,电晕放电按照所用电源电压极性可分为正极性和负极性。无论是正极性还是负极性,离子风的方向都是由高压电极指向低电极。本实施例中的激发电极210可以是高压电极,接收电极220可以是低电极。也就是说,离子风是由激发电极210吹向接收电极220。
结合图5,图5中的箭头方向指的是空气的流动方向,圆形代表电子,方形代表悬浮生物,三角形代表异味分子,椭圆代表空气分子。以下对杀菌除味装置10实现杀菌除味功能的具体过程进行介绍:储物间室24中的空气可由多个进风口124c进入空腔内,激发电极210的尖端电离产生高能电子,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与空气分子碰撞,使空气分子移动,产生向接收电极220一侧吹的离子风。电子在定向移动的同时击碎异味分子,激发氧气产生臭氧,且激发电极210高压电离放电击穿悬浮生物的细胞以进行杀菌。
此外,由于电离出的电子在电场中高速定向运动,因此电子能够将自身动量传递给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形成温和(较小风速)的离子风,实现对储物间室24的杀菌除味,这样杀菌除味装置10无需设置额外的机械风机促使离子风扩散。
接收电极220还可呈网孔状(图中未示出),以便在允许经过杀菌除味之后的空气通过,进而便于从排风口112a排出。由于在放电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可被氧化为臭氧,大量的臭氧会引起用户不适,因此接收电极220上(或附近)还可设置有催化涂层(图中未示出)。催化涂层具有催化活性,在离子风经过接收电极220后接触到催化涂层,在催化涂层的催化下,大量臭氧和少量异味分子被催化反应消除,以防止过量臭氧排入外部环境导致臭氧中毒。
进一步地,该催化涂层可设置在离子风通向排风口112a的气流路径上,可以在离子风排出排风口112a的之前分解掉至少一部分伴随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从而控制进入储物间室24中臭氧含量,避免对外部环境中过度杀菌,并降低用户“臭氧中毒”的风险。
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催化涂层直接涂覆于接收电极220的表面和/或网孔的内壁。由于离子风形成于激发电极210与接收电极220之间的电场中,激发电极210位于临近排风口112a的位置,催化涂层涂覆于接收电极220或网孔的内壁,因此催化涂层处于离子风通向至排风口112a的气流路径上,能够对离子风中的臭氧进行分解。
参见图6,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中杀菌除味装置10的分解图,其隐去了壳体100。再例如在另外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接收电极220与排风口112a之间还可设置催化模块90,以用于设置催化涂层,同样能够对离子风中的臭氧进行分解。
进一步地,由于催化涂层需要受热到一定的工作温度区间才能提升(恢复)其催化活性,因此,在分解臭氧时需要利用加热装置300对催化涂层进行加热,使其恢复催化剂活性,并提高催化效率。
加热装置300可为电加热形式,加热装置300的具体设置形式可根据催化涂层的设置位置、设置形式而确定。
参见图4,例如在催化涂层直接涂覆于接收电极220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00可为用于支撑、固定接收电极220的支架400。支架400可采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如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等),对支架400单独通电后使其发热,支架400上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接收电极220传递至其上的催化涂层,使催化涂层恢复催化活性。
参见图6,再例如,在催化涂层设置在催化模块90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00可为催化模块90。催化模块90为由陶瓷或者金属材料制成,在使用时可对催化模块90进行通电,使其产生热量,热量会通过催化模块90传递至其上的催化涂层,进而使得催化涂层恢复催化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是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对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知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灵活设置催化涂层的位置、以及加热装置300的形式,例如灯光加热灯形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参见图4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杀菌除味装置10还可以包括紫外灯80,紫外灯80设置于空腔内,配置成开启时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在催化涂层的紫外光,以消除经过从催化涂层的臭氧。
紫外灯80可配合催化涂层对臭氧进行分解。催化涂层能够消除离子风中的大量臭氧和少量异味分子,但是离子风还会含有少量臭氧。通过设置紫外灯80可以将这部分臭氧彻底分解,完全消除。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紫外灯80发出的紫外光为253.6nm,臭氧受到253.6nm紫外光照射被彻底分解。253.6nm的紫外光照射在催化涂层上,可以产生光电效应,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激发周围的水分子和氧分子发生电离,吹入外部环境还可以有效分解有机物、污染物。
参见图6,在将催化涂层设置在催化模块90上的实施例中,紫外灯80还可设置在催化模块90背离接收电极220的一侧,以直接照射催化模块90。
参见图7,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的控制原理示意图。进一步地,该冰箱1还可包括控制器500,控制器500可包括处理器510和存储器520,其中存储器520存储有机器可执行程序522,机器可执行程序522被处理器510执行时实现一种杀菌除味控制方法。该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可优化加热装置300的启动时机,以降低其发出的热量对储物间室24温度的影响。
参见图8,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S810、在电极组200累计运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t1时,获取制冷系统的制冷状态,制冷状态包括相互切换的制冷状态和非制冷状态。
步骤S820、当制冷系统处于制冷状态时,判断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
步骤S830、在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情况下,禁止电极组200启动,并以预设启动时长t2运行加热装置300。
在本实施例中,电极组200累计运行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t1之前可按照预定的程序工作。例如该预定的程序可具体为以预设时长和预设时间间隔间歇性地运行。
冰箱1的制冷系统可以是间歇性运行的。当储物间室24的温度高时,制冷系统切换至制冷状态,以使储物间室24的温度达到用户/或系统自动设定的目标温度。当储物间室24的温度低时,制冷系统切换至非制冷状态,节省电量。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制冷系统的制冷状态的手段可以是直接获取压缩机(的驱动电机)的运行状态。
由于电极组200工作的过程中,空气会在高压电场中电离出臭氧,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臭氧需要利用催化涂层进行催化分解,而催化涂层在一段时间后催化活性下降,从而导致催化分解效果下降,排入储物间室24的臭氧浓度过高,有可能造成用户“臭氧中毒”,因此,在电极组200运行一段时间后,及时地对催化涂层加热是必要的。
获取到制冷系统处于制冷状态的基础上,判断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根据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与第一预设温差来决定是否启动加热装置300。
通常,当制冷系统处于制冷状态时,制冷系统向储物间室24提供大量的冷量,在此过程中,储物间室24的温度会逐渐地接近目标温度。如果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的温差较小,则说明制冷状态即将结束;如果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的温差较大,则说明制冷状态距离结束还有一段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差可作为上述判断依据。即,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的温差小于第一预设温差,则说明制冷状态即将结束;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则说明制冷状态距离结束还有一段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情况下,也即制冷状态距离结束还有一段时间的情况下,禁止电极组200启动,以预设启动时长t2运行加热装置300,这样即是一边进行制冷,一边加热恢复催化涂层。
尽管制冷过程中付出一定额外能耗,但是降低了加热装置300对储物间室24温度的影响,防止由于加热装置300启动,引起储物间室24温度波动大,制冷系统频繁启停。
此外,经过发明人试验发现,在不加限制地自由启停加热装置300的情况下,由于制冷系统频繁启停而引起的额外能耗并不必然小于本实施例一边制冷一边加热所付出的额外能耗。因此,本实施例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步骤还可包括:在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情况下,禁止加热装置300启动,并使电极组200按预定的程序工作。
也就是说,在电极组200累计运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t1时,即便制冷系统处于制冷状态,也不一定会启动加热装置300。当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可认为制冷状态即将结束,已经不足以在制冷状态下完成一次催化涂层的充分加热,禁止加热装置300启动,以降低对储物间室24温度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预设启动时长t2运行加热装置300之后的步骤还包括:获取触发加热装置300停运的事件。解除对电极组200的禁止启动,停运加热装置300,并根据事件配置下一次加热装置300的预设启动时长t2'。
也即,当获取到触发加热装置300停运的事件之后,电极组200可按照预先预定的程序工作继续工作,以向储物间室24释放离子风。
进一步地,该事件可包括加热装置300启动时间未满预设启动时长时,储物间室24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第一事件。
也即,加热装置300启动时间未满预设启动时长t2,但是储物间室24的温度已经达到目标温度,此时制冷系统有可能由制冷状态切换至非制冷状态,这样即便加热装置300还没有运行够预设启动时长t2,也需要及时停运,以降低加热装置300对储物间室24温度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事件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次不完整的加热过程。在配置第一预设温差可考虑尽量避免发生第一事件,尽量保证一次加热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举例说明:制冷状态的温降率为2℃/min,加热装置300的预设启动时长t2为2min,那么在配置第一预设温差时,第一预设温差可设置成不小于4℃,这样当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4℃时,开始启动加热装置300。而根据温降率可知,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不小于2min,这样即可避免发生第一事件,进而使得加热装置300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一次完整的加热过程,有利于催化涂层充分地恢复催化活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发生第一事件之后具备弥补措施,以弥补上催化涂层总的加热时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在该杀菌除味控制方法中,根据第一事件配置下一次加热装置300的预设启动时长的步骤可包括:记录加热装置300的实际启动时长t3。将下一次加热装置300的预设启动时长配置成t2'=2×t2-t3。
将上述公式简单变形后不难看出,下一次加热装置300的预设启动时长t2'=t2-t3+t2,t2-t3即为由于发生了第一事件而导致加热装置300未完成的加热时间,在下一次运行加热装置300时弥补上未完成的加热时间,以充分恢复催化涂层的催化活性。
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一事件配置下一次加热装置300的预设启动时长的步骤还可包括:记录加热装置300从本次停运时刻至下一次启动时刻的时间段内,电极组200的运行时长t4。将下一次加热装置300的预设启动时长配置成t2'=t4×x+t2,其中x为修正系数。
由于当获取到触发加热装置300停运的第一事件之后,电极组200的禁止启动被解除,电极组200可按照预先预定的程序继续工作。也就是说,在本次停运时刻至下一次启动时刻的时间段内,电极组200还有可能继续工作一段时间。考虑到本次加热时间不充分,且电极组200继续工作时“消耗”的催化涂层活性,因此在原来的预设启动时长t2的基础上加上已经过修正系数x修正的电极组200的运行时长t4,得到下一次加热装置300的预设启动时长配置成t2',弥补上未完成的加热时间,以充分恢复催化涂层的催化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事件还可包括加热装置300启动时间达到预设启动时长t2时,储物间室24的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的第二事件。根据第二事件配置下一次加热装置300的预设启动时长的步骤还可包括:将加热装置300本次的预设启动时长t2作为加热装置300下一次的预设启动时长。
也就是说,以触发第二事件而结束加热是一次完整的加热过程。在此加热过程中,加热装置300连续地、充分地达到预设启动时长,因此也就不需要任何弥补措施,将原来的预设启动时长继续作为下一次的预设启动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极组200累计运行预设时长t1,且获取到制冷系统处于非制冷状态时,禁止加热装置300启动,并使电极组200按预定的程序工作,直至制冷系统由非制冷状态切换至制冷状态,解除加热装置300的禁止启动。
也就是说,在电极组200累计运行预设时长t1时,如果制冷系统处于非制冷状态时,加热装置300暂时不启动,避免影响储物间室24的温度。待制冷系统进入制冷状态后解除加热装置300的禁止启动,这样加热装置300可根据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差来决定何时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状态由非制冷状态向制冷状态切换的条件为: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二预设温差。也即,当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二预设温差时,制冷状态启动。
进一步地,第一预设温差配置成小于第二预设温差。
在电极组200累计运行预设时长t1,且获取到制冷系统处于非制冷状态时,加热装置300暂时不启动,待制冷系统进入制冷状态后解除加热装置300的禁止启动,然后根据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差来决定何时启动。
如果第一预设温差配置成大于第二预设温差,那么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可能永远达不到第一预设温差,那么加热装置300也就不会启动,显然不合理。
例如,如果将第一预设温差设置成2℃,第二预设温差设置成1℃,目标温度为5℃,当储物间室24的温度上升至6℃时,制冷系统由非制冷状态切换至制冷状态,此时储物间室24温度还继续上升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储物间室24的温度与目标温度(5℃)之间的温差可能不会达到2℃,加热装置300也就不会启动。反之,如果第一预设温差配置成小于第二预设温差,则不会出现上述不合理的情况。
此外,对于电极组200累计运行预设时长t1,且获取到制冷系统处于非制冷状态的情况,将第一预设温差配置成小于第二预设温差,还有利于该情况下,加热装置300及时进入加热状态。
例如,如果将第一预设温差设置成1℃,第二预设温差设置成2℃,目标温度为5℃,当储物间室24的温度上升至7℃时,制冷状态由非制冷状态切换至制冷状态,此时储物间室24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差必然大于第一预设温差。也就是说,对于电极组200累计运行预设时长t1,且获取到制冷系统处于非制冷状态的情况,当制冷系统由非制冷状态切换至制冷状态时,储物间室24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即满足大于第一预设温差,加热装置300随制冷系统切换时启动,以避免过度延长加热时机。
参见图9,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冰箱1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冰箱1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还可根据如下步骤执行:
步骤S901、杀菌除味装置10累计运行t1时间后,获取制冷系统的制冷状态。当获取制冷系统处于制冷状态时,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S902、判断储物间室24的温度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差。步骤S902的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S903;步骤S902的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S904。
步骤S903、禁止电极组200启动,以预设启动时长t2运行加热装置300。
步骤S904、电极组200按预定的程序工作。
在步骤S903之后,根据触发加热装置300停运的事件(第一事件和第二事件)执行不同的步骤。当发生触发加热装置300停运的第一事件执行步骤S905。当发生触发加热装置300停运的第二事件时执行步骤S906。
步骤S905、当加热装置300启动时间未满预设启动时长t2时,储物间室24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时,停运加热装置300,电极组200按预定的程序工作。
步骤S906、加热装置300启动时间达到预设启动时长t2时,储物间室24的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停止加热装置300,电极组200按预定的程序工作。
在步骤S905之后,执行步骤S907。在步骤S906之后,执行步骤S908。
步骤S907、记录加热装置300的实际启动时长t3,下一次加热装置300的工作时间为t2'=2t2-t3;或,记录加热装置300从本次停运时刻至下一次启动时刻的时间段内,电极组200的运行时长t4,t2'=t4×x+t2。
步骤S908、以t2作为加热装置300下一次的预设运行时长。
在步骤S901中,杀菌除味装置10累计运行t1时间后,获取到制冷系统处于制冷状态时,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909、禁止加热装置300启动,电极组200按预定的程序工作,直至制冷系统由非制冷状态切换至制冷状态,解除加热装置300禁止启动。之后按照步骤S902继续执行。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冰箱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所述冰箱包括箱体、制冷系统和杀菌除味装置,所述箱体具有储物间室,所述制冷系统用于为所述储物间室提供冷量,所述杀菌除味装置包括电极组、催化涂层和加热装置,所述电极组配置成通电以产生向所述储物间室释放的离子风,所述催化涂层用于催化分解伴随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催化涂层,以提升所述催化涂层的催化活性;
所述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极组累计运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t1时,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制冷状态,所述制冷状态包括相互切换的制冷状态和非制冷状态;
当所述制冷系统处于所述制冷状态时,判断所述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温差;
在所述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情况下,禁止所述电极组启动,并以预设启动时长t2运行所述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其中,所述以预设启动时长t2运行所述加热装置之后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触发所述加热装置停运的事件;
解除对所述电极组的禁止启动,停运所述加热装置,并根据所述事件配置下一次所述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t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事件包括所述加热装置启动时间未满所述预设启动时长时,所述储物间室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的第一事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事件配置下一次所述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的步骤还包括:
记录所述加热装置的实际启动时长t3;
将下一次所述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配置成t2'=2×t2-t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事件配置下一次所述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的步骤还包括:
记录所述加热装置从本次停运时刻至下一次启动时刻的时间段内,所述电极组的运行时长t4;
将下一次所述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配置成t2'=t4×x+t2,其中x为修正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事件还包括所述加热装置启动时间达到所述预设启动时长t2时,所述储物间室的温度未达到目标温度的第二事件;
根据所述第二事件配置下一次所述加热装置的预设启动时长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加热装置本次的预设启动时长t2作为所述加热装置下一次的预设启动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判断所述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的情况下,禁止所述加热装置启动,并使所述电极组按预定的程序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其中,
在所述电极组累计运行时长达到预设时长t1时,且获取到所述制冷系统处于所述非制冷状态时,禁止所述加热装置启动,并使所述电极组按预定的程序工作,直至所述制冷系统由所述非制冷状态切换至所述制冷状态,解除所述加热装置禁止启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制冷状态由所述非制冷状态向所述制冷状态切换的条件为:
所述储物间室的温度值与目标温度间的温差大于第二预设温差;
所述第一预设温差配置成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差。
10.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具有储物间室;
制冷系统,配置成为所述储物间室提供冷量;
杀菌除味装置,包括电极组、催化涂层和加热装置,所述电极组配置成通电以产生向所述储物间室释放的离子风,所述催化涂层配置成催化分解伴随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所述加热装置配置成加热所述催化涂层,以提升所述催化涂层的催化活性;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程序,所述机器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的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CN202211527232.3A 2022-11-30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8111187A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111187A true CN118111187A (zh) 2024-05-3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54601B2 (ja) 冷蔵庫
KR100582127B1 (ko) 냉장고
US7056476B2 (en) Refrigerator and deodorizer producing ozone by high-voltage discharge
JP2637693B2 (ja) 冷蔵庫の多機能付加装置
EP1918651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KR20010092700A (ko) 냉장고
JP2005331199A (ja) 冷蔵庫
CN118111187A (zh)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JP2008096039A (ja) 冷蔵庫
JP2002153552A (ja) 脱臭装置
JP4607844B2 (ja) 冷蔵庫
CN118111175A (zh)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CN118111189A (zh)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CN118111173A (zh)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JP2604798B2 (ja) 冷蔵庫
CN216409401U (zh) 冰箱
CN118111166A (zh)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CN118111164A (zh) 冰箱
CN118111188A (zh)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CN118129393A (zh)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控制方法
JP2005121285A (ja) 冷蔵庫
JP2008014572A (ja) 冷蔵庫
CN118111167A (zh) 冰箱
JP2002156182A (ja) 冷蔵庫
CN118111153A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