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073878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073878A
CN118073878A CN202311301211.4A CN202311301211A CN118073878A CN 118073878 A CN118073878 A CN 118073878A CN 202311301211 A CN202311301211 A CN 202311301211A CN 118073878 A CN118073878 A CN 118073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nector
plug
recess
ext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012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惠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8073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738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92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ons to contact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65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
    • H01R12/6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 deformable terminals, e.g. crimp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7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论导体在连接对象物的表面还是背面露出均能将触头与连接对象物的导体电连接的连接器。内触头(18)具有:第一接点部(P1),与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侧面接触而与插头触头(13)电连接;第二接点部(P2),隔着嵌合轴(C)在第一接点部(P1)相反侧且与比第一接点部(P1)更靠近凹部(13C)基端的位置的凹部(13C)的内表面接触;以及第三接点部(P3),与插头触头(13)的凸缘(13B)的背面相对,片状导电部件(15)的一部分在沿着嵌合轴(C)的方向上被夹在凸缘(13B)的背面与内触头(18)的第三接点部(P3)之间,凸缘(13B)的背面与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接触,第三接点部(P3)与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接触。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导体在至少一面露出的片状的连接对象物连接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仅通过穿着就能够取得心率、体温等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所谓智能衣料受到关注。该智能衣料具备配置在计测部位的电极,通过将作为计测设备的可穿戴设备与电极电连接,能够将生物体信息传输到可穿戴设备。
电极与可穿戴设备的连接例如能够通过使用与从电极引出的导体连接的连接器来进行。
作为这种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图25所示的连接器。连接器具有将柔性基板1夹在中间而配置在柔性基板1的两侧的壳体2和基座部件3,触头4的筒状部4A穿过壳体2的触头用贯通孔2A,触头4的凸缘4B被夹在壳体2与在柔性基板1的表面露出的导体1A之间。
在该状态下,通过将基座部件3向壳体2推入,如图26所示,基座部件3的突起3A以将柔性基板1夹在中间的方式插入到触头4的突起容纳部4C中,突起容纳部4C的内表面以规定的接触力与导体1A接触,由此触头4与导体1A电连接。
此外,如图25所示,通过将突出形成于基座部件3的壳体固定用柱3B压入到壳体2的柱容纳部2B中,壳体2和基座部件3相互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9244号公报
通过将可穿戴设备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嵌合,能够将可穿戴设备连接于由导体构成的电极。
但是,在导体1A在柔性基板1的背面上露出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存在不能将导体1A与触头4电连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以往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即使导体在连接对象物的表面和背面中的任一面露出,也能够将触头与连接对象物的导体电连接。
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
导电性的插头触头,具有形成沿嵌合轴延伸的凹部的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轴向伸长部、以及与轴向伸长部连结且从凹部的基端向与嵌合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正交方向伸长部;以及
导电性的内触头,以一部分插入到凹部内的状态被支承且能够弹性变形,
内触头具有:第一接点部,与由轴向伸长部形成的凹部的内侧面接触而与插头触头电连接;第二接点部,隔着嵌合轴在第一接点部相反侧且与比第一接点部更靠近凹部的基端的位置的凹部的内侧面接触;以及第三接点部,在与嵌合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且与正交方向伸长部的背面相对,
导体在至少一面露出的片状的连接对象物的一部分在沿着嵌合轴的方向上被夹在插头触头的正交方向伸长部的背面与内触头的第三接点部之间,正交方向伸长部的背面与连接对象物的表面接触,第三接点部与连接对象物的背面接触,由此,在导体在连接对象物的表面露出的情况下,插头触头直接与导体电连接,在导体在连接对象物的背面露出的情况下,插头触头经由内触头与导体电连接。
优选的是,内触头由弯曲的一片带状金属板形成,在带状金属板的一端配置有第二接点部,在带状金属板的另一端配置有第三接点部,在带状金属板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配置有第一接点部。
此外,优选的是,内触头具有:横贯部,以横切嵌合轴的方式在与嵌合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第一伸长部,从横贯部的一端沿嵌合轴且朝向凹部的基端延伸;臂部,从第一伸长部的前端向与嵌合轴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二伸长部,从横贯部的另一端沿嵌合轴且朝向凹部的基端延伸,第一接点部配置在横贯部与第一伸长部的连结部分,第二接点部配置在第二伸长部的前端,第三接点部配置在臂部的前端。
此外,优选的是,内触头被第一接点部、第二接点部和第三接点部三点支承于插头触头。
可以是,内触头具有向与嵌合轴正交的方向突出且在前端配置有第一接点部的钩挂部,插头触头具有形成在凹部的内侧且阻挡钩挂部的阻挡部。
优选的是,第一接点部与第二接点部之间的沿着嵌合轴的方向上的距离LZ相对于第一接点部与第三接点部之间的与嵌合轴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LX的比率LZ/LX为,钩挂部被阻挡部阻挡的情况下的、与由相互接触的钩挂部和阻挡部形成的切平面垂直的法线相对于与嵌合轴正交的方向的斜率S以下。
可以是,具备底部绝缘体,该底部绝缘体具有插入到凹部内的突起,突起具有容纳内触头的容纳槽。
可以构成为,插头触头具有沿嵌合轴延伸且在内侧形成有凹部的筒状部、以及从简状部的基端向与嵌合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凸缘,轴向伸长部由筒状部构成,正交方向伸长部由凸缘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具备顶部绝缘体,该顶部绝缘体形成有供插头触头的筒状部贯通且比凸缘小的触头用贯通孔。
也可以是,插头触头由弯曲的板状部件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为,插头触头具有在隔着嵌合轴与嵌合轴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轴向伸长部,凹部形成在一对轴向伸长部之间,第一接点部与一对轴向伸长部中的一个轴向伸长部接触,第二接点部与一对轴向伸长部中的另一个轴向伸长部接触。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具备保持插头触头的顶部绝缘体,凹部由插头触头的轴向伸长部和顶部绝缘体形成,第二接点部与形成凹部的一部分的顶部绝缘体接触。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内触头具有:第一接点部,与由轴向伸长部形成的凹部的内侧面接触而与插头触头电连接;第二接点部,隔着嵌合轴在第一接点部相反侧且与比第一接点部更靠近插头触头的凹部的基端的位置的凹部的内侧面接触;以及第三接点部,在与嵌合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且与正交方向伸长部的背面相对,连接对象物的一部分在沿着嵌合轴的方向上被夹在插头触头的正交方向伸长部的背面与内触头的第三接点部之间,正交方向伸长部的背面与连接对象物的表面接触,第三接点部与连接对象物的背面接触,由此,在导体在连接对象物的表面露出的情况下,插头触头直接与导体电连接,在导体在连接对象物的背面露出的情况下,插头触头经由内触头与导体电连接,因此,即使导体在连接对象物的表面和背面中的任一面露出,也能够将触头与连接对象物的导体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使用的顶部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使用的底部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形成于底部绝缘体的突起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触头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触头的剖视图。
图8是从斜上方观察到的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的立体图。
图9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使用的内触头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与图10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使用的内触头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使用的内触头的侧视图。
图13是从斜下方观察到的组装中途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15是图14的要部放大部。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触头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触头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19是示出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触头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22是示出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中使用的插头触头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的局部侧面剖视图。
图25是现有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6是示出现有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柔性基板,1A导体,2壳体,2A触头用贯通孔,2B柱容纳部,3基座部件,3A突起,3B壳体固定用柱,4触头,4A筒状部,4B凸缘,4C突起容纳部,11、21、31、41连接器,12壳体,13、23、33、43插头触头,13A、23A筒状部,13B、23B凸缘,13C、23C、33F、R凹部,13D阻挡部,15片状导电部件,15A开口部,15B、15D布线层,15C、15E绝缘层,15F贯通孔,16、36、46顶部绝缘体,16A凹部,16B触头用贯通孔,16C凸起,17、37、47底部绝缘体,17A平板部,17B触头配置区域,17C突起,17D贯通孔,17E容纳槽,18内触头,18A横贯部,18B第一伸长部,18C臂部,18D第二伸长部,18E钩挂部,18F、18G弯曲部,33A顶板部,33B、33C、43A轴向伸长部,33D、33E、43B正交方向伸长部,C嵌合轴,P1第一接点部,P2第二接点部,P3第三接点部,L11、L12、L21、L22间隔,F1、F2、F3力,F1X、F1Z分力,LX、LZ、LX2、LX3、LZ2距离,T切平面,N法线,S斜率,F1A、F2A静摩擦力,M静摩擦系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1。连接器11例如用作用于嵌合可穿戴设备的衣服侧连接器,具有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壳体12。在壳体12保持有四个插头触头13,此外,通过壳体12保持有片状导电部件15。片状导电部件15构成连接连接器11的片状的连接对象物。
四个插头触头13以排列成相互平行的两列的状态配置成相对于片状导电部件15垂直地突出。
在此,为了方便,片状导电部件15沿XY面延伸,将四个插头触头13的排列方向称为Y方向,将四个插头触头13分别突出的方向称为+Z方向。Z方向是连接器11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嵌合方向。
图2示出连接器11的分解立体图。连接器11具有顶部绝缘体16和底部绝缘体17,由这些顶部绝缘体16和底部绝缘体17构成壳体12。
在顶部绝缘体16的-Z方向侧配置有四个插头触头13,在四个插头触头13的-Z方向侧配置有片状导电部件15。此外,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Z方向侧配置有四个内触头18,在四个内触头18的-Z方向侧配置有底部绝缘体17。四个内触头18分别对应于四个插头触头13。
如图3所示,顶部绝缘体16具有朝向+Z方向敞开的凹部16A、以及形成在凹部16A内的四个触头用贯通孔16B。凹部16A构成容纳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对方侧连接器容纳部,四个触头用贯通孔16B对应于四个插头触头13。此外,在顶部绝缘体16的朝向-Z方向的面形成有分别向-Z方向突出的多个凸起16C。
如图4所示,底部绝缘体17具有平板部17A,在平板部17A的朝向+Z方向的表面上划分有四个触头配置区域17B。触头配置区域17B是用于隔着片状导电部件15配置对应的插头触头13的圆形区域。在四个触头配置区域17B分别形成有从触头配置区域17B的中央部向+Z方向突出的四个突起17C。
此外,在平板部17A形成有与顶部绝缘体16的多个凸起16C对应的多个贯通孔17D。
如图5所示,形成于底部绝缘体17的触头配置区域17B的突起17C具有沿与触头配置区域17B对应配置的插头触头13的嵌合轴C在Z方向上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在突起17C的X方向的两个侧面和+Z方向端部形成有容纳对应的内触头18的容纳槽17E。容纳槽17E连续延伸到突起17C的-X方向侧的触头配置区域17B的表面。
四个插头触头13分别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在顶部绝缘体16的凹部16A容纳有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对应的触头连接。
如图6所示,插头触头13具有沿嵌合轴C在Z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状的筒状部13A、以及从简状部13A的-Z方向端部沿XY面延伸的平板形状的凸缘13B。筒状部13A构成轴向伸长部,凸缘13B构成正交方向伸长部。
如图7所示,在筒状部13A的内部形成有朝向-Z方向敞开的凹部13C,在凹部13C的内侧形成有由沿凹部13C的内表面在XY面上以环状延伸的凹陷构成的阻挡部13D。
另外,嵌合轴C是通过筒状部13A的中心且在作为连接器11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方向的Z方向上延伸的轴。
此外,筒状部13A具有圆筒形状,但只要在内部具有凹部13C,则截面形状不限于圆形,也可以具有椭圆、多边形等各种截面形状。
另外,四个插头触头13均能够用作用于传输电信号的端子。
片状导电部件15具有层叠有分别由导体形成的多个布线层和多个绝缘层的多层结构。
如图8所示,在片状导电部件15形成有分别在Z方向上贯通片状导电部件15的四个圆形的开口部15A。四个开口部15A对应于四个插头触头13。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朝向+Z方向的表面上,布线层15B以与各个开口部15A的-X方向侧相邻的方式朝向+Z方向露出,绝缘层15C在四个开口部15A和与这些开口部15A相邻的四个布线层15B以外的区域露出。
开口部15A在Z方向上贯通片状导电部件15,因此如图9所示,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朝向-Z方向的背面也能够观察到四个开口部15A。
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朝向-Z方向的背面,布线层15D以与四个开口部15A的-X方向侧相邻的方式朝向-Z方向露出,绝缘层15E在四个开口部15A和与这些开口部15A相邻的四个布线层15D以外的区域露出。
此外,如图8和图9所示,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周缘部形成有与顶部绝缘体16的多个凸起16C对应的多个贯通孔15F。
如图10和图11所示,内触头18由弯曲的一片具有导电性的带状金属板构成,具有在X方向上延伸的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从横贯部18A的-X方向端部向-Z方向延伸,臂部18C从第一伸长部18B的-Z方向端部向-X方向延伸,此外,第二伸长部18D从横贯部18A的+X方向端部向-Z方向延伸。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和第二伸长部18D在组装了连接器11的情况下,插入到对应的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内。
在横贯部18A与第一伸长部18B的连结部分形成有向-X方向突出的钩挂部18E。钩挂部18E朝向-X方向以角状或山形状突出,在钩挂部18E的-X方向端部设定有朝向-Z方向的第一接点部P1。
此外,在第二伸长部18D的-Z方向端部形成有以朝向+X方向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18F,在弯曲部18F的+X方向侧的表面设定有朝向+X方向的第二接点部P2。
此外,在臂部18C的-X方向端部形成有以朝向+Z方向凸出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18G,在弯曲部18G的+Z方向侧的表面设定有朝向+Z方向的第三接点部P3。
如图12所示,在以横贯部18A横切嵌合轴C的方式使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和第二伸长部18D插入到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内的情况下,内触头18成为相对于嵌合轴C稍许倾斜的姿势,但在外力未作用于内触头18的自然状态下,从第一接点部P1到第二接点部P2的沿着X方向的间隔L11设定为比从插头触头13的阻挡部13D到对向的凹部13C的内表面的沿着X方向的间隔L21长。
同样,在外力未作用于内触头18的自然状态下,从第一接点部P1到第三接点部P3的沿着Z方向的间隔L12设定为比从插头触头13的阻挡部13D到配置于凸缘13B的-Z方向侧的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的沿着Z方向的间隔L22短。
因此,如果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和第二伸长部18D插入到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内,则内触头18如图12中虚线所示那样弹性变形,第二接点部P2与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表面接触,第三接点部P3与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接触。
这种结构的内触头18例如能够通过对切成规定形状的金属板实施弯曲加工而容易地制作。
顶部绝缘体16的四个触头用贯通孔16B、四个插头触头13、片状导电部件15的四个开口部15A、四个内触头18、底部绝缘体17的四个触头配置区域17B配置在相互在Z方向上对齐的位置。
此外,顶部绝缘体16的多个凸起16C、片状导电部件15的多个贯通孔15F、底部绝缘体17的多个贯通孔17D配置在相互在Z方向上对齐的位置。
在组装连接器11时,首先,四个内触头18分别容纳于底部绝缘体17的四个突起17C的容纳槽17E。
接着,与顶部绝缘体16的四个触头用贯通孔16B分别对应的插头触头13的筒状部13A从-Z方向插入到四个触头用贯通孔16B中,底部绝缘体17将片状导电部件15夹在中间朝向顶部绝缘体16向+Z方向被按压。
此时,容纳于底部绝缘体17的突起17C的容纳槽17E的内触头18向+Z方向被上推,内触头18的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和第二伸长部18D通过片状导电部件15的开口部15B插入到对应的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内。此外,插头触头13的凸缘13B位于片状导电部件15的对应的开口部15B的周边,片状导电部件15被夹在形成于内触头18的臂部18C的-X方向端部的弯曲部18G的+Z方向侧的表面与插头触头13的凸缘13B的-Z方向侧的背面之间。
此外,通过将底部绝缘体17按压于顶部绝缘体16,顶部绝缘体16的多个凸起16C依次贯通片状导电部件15的多个贯通孔15F和底部绝缘体17的多个贯通孔17D。并且,如图13所示,通过使向底部绝缘体17的-Z方向侧突出的多个凸起16C的前端热变形,顶部绝缘体16和底部绝缘体17相互固定,完成连接器11的组装。
如图14所示,如果内触头18被底部绝缘体17的突起17C向+Z方向上推,则在弹性变形的同时,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和第二伸长部18D在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内向+Z方向移动,钩挂部18E被形成在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侧的阻挡部13D阻挡。
在此,如图12所示,在外力未作用于内触头18的自然状态下,从第一接点部P1到第二接点部P2的沿着X方向的间隔L11设定为比从插头触头13的阻挡部13D到相对的凹部13C的内表面的沿着X方向的间隔L21长。
因此,如图14所示,如果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和第二伸长部18D插入到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内,则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以相互的X方向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弹性位移,分别被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表面按压。
具体而言,第一接点部P1被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内的阻挡部13D按压,第二接点部P2隔着嵌合轴C在第一接点部P1的相反侧被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表面按压。这些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被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表面按压并与其接触,由此内触头18与插头触头13电连接。
此外,如图12所示,在外力未作用于内触头18的自然状态下,从第一接点部P1到第三接点部P3的沿着Z方向的间隔L12设定为比从插头触头13的阻挡部13D到配置于凸缘13B的-Z方向侧的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的沿着Z方向的间隔L22短。
因此,如图14所示,如果以横贯部18A横切嵌合轴C的方式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和第二伸长部18D插入到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内,则第三接点部P3向-Z方向弹性位移,与配置在插头触头13的凸缘13B的-Z方向侧的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接触。因此,片状导电部件15的+Z方向侧的表面被插头触头13的凸缘13B的背面按压,片状导电部件15的-Z方向侧的背面被内触头18的第三接点部P3按压。
在此,如图8和图9所示,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布线层15B以与开口部15A的-X方向侧相邻的方式露出,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布线层15D以与开口部15A的-X方向侧相邻的方式露出。
因此,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的布线层15B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插头触头13的凸缘13B的背面接触,此外,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的布线层15D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内触头18的第三接点部P3接触。
因此,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露出的布线层15B直接与插头触头13电连接,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露出的布线层15D经由内触头18与插头触头13电连接。即,布线层15B、15D这两方与插头触头13连接。
这样,根据连接器11,通过使用内触头18,能够将由配置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侧的导体构成的布线层15B和由配置在背面侧的导体构成的布线层15D这两方与一个插头触头13电连接。
因此,如果将连接器11连接于导体仅在表面侧露出的片状导电部件,则能够将插头触头13与片状导电部件的表面侧的导体电连接,此外,如果将连接器11连接于导体仅在背面侧露出的片状导电部件,则能够将插头触头13与片状导电部件的背面侧的导体电连接。
此外,如果将连接器11连接于如该实施方式1中的片状导电部件15那样、导体分别在表面侧和背面侧露出的片状导电部件,则能够将插头触头13与片状导电部件的表面侧的导体和背面侧的导体这两方电连接。例如,分别构成屏蔽层的导体在表面侧和背面侧露出,如果将在这些屏蔽层之间以构成信号布线层的导体与两方的屏蔽层绝缘的状态层叠的多层结构的片状导电部件作为连接对象物,则通过将与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屏蔽层连接的插头触头13与接地电位连接,能够发挥对信号布线层的屏蔽效果,能够进行抑制了由电磁波等引起的干扰的影响的高精度的信号传输。
另外,各个插头触头13通过凸缘13B被夹在顶部绝缘体16与底部绝缘体17之间而固定于顶部绝缘体16和底部绝缘体17。
内触头18的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以相互的X方向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弹性位移,并且与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表面接触,第三接点部P3向-Z方向弹性位移并与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接触,因此如图14所示,第一接点部P1从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阻挡部13D受到朝向+X方向和+Z方向的力F1,第二接点部P2从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表面受到朝向-X方向的力F2,第三接点部P3从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受到朝向-Z方向的力F3,内触头18在上述状态下保持于插头触头13。
即,在忽略摩擦力的情况下,这些三个力F1、F2、F3处于平衡的状态,如果将力F1的X方向的分力设为F1X,将力F1的Z方向的分力设为F1Z,则
F2=F1X…(1)
F3=F1Z…(2)
的关系成立。另外,F1、F2、F3、F1X、F1Z均由绝对值表示。
此外,根据以第一接点部P1为中心的力矩的平衡,如果将第一接点部P1与第三接点部P3之间的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X,将第一接点部P1与第二接点部P2之间的Z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Z,则
(F2×LZ)=(F3×LX)…(3)
的关系成立。
根据上述式(1)、(2)、(3),
(F3/F2)=(F1Z/F1X)=(LZ/LX)…(4)。
如图15所示,将内触头18的钩挂部18E被插头触头13的阻挡部13D阻挡的情况下的、由相互接触的钩挂部18E和阻挡部13D形成的切平面设为T,将与切平面T垂直的法线设为N。假设忽略作用于内触头18与插头触头13之间的摩擦力,则从插头触头13的阻挡部13D向设定于钩挂部18E的-X方向端部的第一接点部P1作用有沿着法线N的力F1。
即,力F1的Z方向的分力F1Z相对于X方向的分力F1X的比率(F1Z/F1X)与法线N的斜率S相等。
由此,作用于内触头18的力F1、F2、F3平衡,此外,在力矩平衡的状态下,内触头18被第一接点部P1、第二接点部P2、第三接点部P3三点支承于插头触头13。
在此,例如,假设使用臂部18C的X方向的长度比内触头18长、其他部分与内触头18相同的内触头来代替内触头18。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的弹性位移与内触头18的情况相同,从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表面作用于第二接点部P2的力F2的大小也不变。
第一接点部P1与第三接点部P3之间的X方向上的距离LX随着臂部18C的长度而变长,因此为了使以第一接点部P1为中心的力矩平衡,根据上述式(3),作用于第三接点部P3的朝向-Z方向的力F3变小,伴随于此,力F1的Z方向的分力F1Z也降低。另一方面,力F1的X方向的分力F1X与力F2相同且不变,因此比率(F1Z/F1X)要小于法线N的斜率S。
但是,如果忽略摩擦力,则作为来自切平面T的垂直阻力,沿着法线N的力F1作用于第一接点部P1,与力F1的Z方向的分力F1Z的降低量相当的朝向+Z方向力作用于第一接点部P1。其结果,防止内触头18从插头触头13向-Z方向脱落。
接着,假设使用臂部18C的X方向的长度比内触头18短、其他部分与内触头18相同的内触头来代替内触头18。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的弹性位移与内触头18的情况相同,从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表面作用于第二接点部P2的力F2的大小也不变。
第一接点部P1与第三接点部P3之间的X方向上的距离LX随着臂部18C的长度的缩小化而变短,因此为了使以第一接点部P1为中心的力矩平衡,根据上述式(3),作用于第三接点部P3的朝向-Z方向的力F3变大,伴随于此,力F1的Z方向的分力F1Z也增大。另一方面,力F1的X方向的分力F1X与力F2相同且不变,因此比率(F1Z/F1X)要大于法线N的斜率S。
但是,如果忽略摩擦力,则作为来自切平面T的垂直阻力,沿着法线N的力F1作用于第一接点部P1,与力F1的Z方向的分力F1Z的增大量相当的朝向-Z方向的力作用于第一接点部P1。其结果,内触头18容易从插头触头13向-Z方向脱落。
即,为了将内触头18稳定地三点支承于插头触头13,第一接点部P1与第二接点部P2之间的Z方向上的距离LZ相对于第一接点部P1与第三接点部P3之间的X方向上的距离LX的比率LZ/LX优选为钩挂部18E被阻挡部13D阻挡的情况下的、与由相互接触的钩挂部18E和阻挡部13D形成的切平面T垂直的法线N相对于X方向的斜率S以下。
即使在内触头18与插头触头13之间作用不能忽略的摩擦力的情况下,通过使比率LZ/LX为法线N的斜率S以下,也能够将内触头18稳定地支承于插头触头13。
实施方式2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内触头18的钩挂部18E被形成在插头触头13的凹部13C的内侧的阻挡部13D阻挡,但并不限于此,通过利用静摩擦力,也能够使用不具有阻挡部13D的插头触头。
图16示出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21中使用的插头触头23。插头触头23与实施方式1中的插头触头13同样,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具有沿嵌合轴C在Z方向上延伸的圆筒形状的筒状部23A、以及从简状部23A的-Z方向端部沿XY面延伸的凸缘23B。
如图17所示,在筒状部23A的内部形成有朝向-Z方向敞开的凹部23C,但在凹部23C的内侧没有形成由实施方式1中的插头触头13所具有的凹陷构成的阻挡部。
图18示出与片状导电部件15连接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21。该连接器21在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1中使用插头触头23来代替插头触头13,其他部件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1相同。
如果内触头18的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和第二伸长部18D插入到插头触头23的凹部23C内,则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以相互的X方向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弹性位移。由此,从插头触头23的凹部23C的内表面朝向+X方向的力F1作用于第一接点部P1,从插头触头23的凹部23C的内表面朝向-X方向的力F2作用于第二接点部P2。
此外,设定在臂部18C的前端的第三接点部P3与配置在插头触头23的凸缘23B的-Z方向侧的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接触并向-Z方向弹性位移,从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朝向-Z方向的力F3作用于第三接点部P3。
该力F3朝向-Z方向,助长了内触头18从插头触头23的脱落,但是由于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与插头触头23的凹部23C的内表面接触而受到X方向的力F1、F2,所以朝向+Z方向的静摩擦力F1A、F2A分别作用于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
并且,通过力F1、F2、F3与静摩擦力F1A、F2A成为平衡的状态,内触头18三点支承于插头触头23。
此时,根据力的平衡,
F1=F2…(5)
F3=F1A+F2A…(6)
的关系成立。另外,F1、F2、F3、F1A、F2A均由绝对值表示。
此外,根据以第一接点部P1为中心的力矩的平衡,如果将第一接点部P1与第二接点部P2之间的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X2,将第一接点部P1与第三接点部P3之间的X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X3,将第一接点部P1与第二接点部P2之间的Z方向上的距离设为LZ2,则
(F2×LZ2)=(F3×LX3)+(F2A×LX2)…(7)
的关系成立。
此外,如果将插头触头23的凹部23C的内表面与内触头18的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之间的静摩擦系数设为M,则
F1A=(M×F1)…(8)
F2A=(M×F2)…(9)
的关系成立。
如果根据上述式(5)~(9)求出静摩擦系数M,则
M=LZ2/(LX2+2×LX3)…(10)。
因此,在由第一接点部P1、第二接点部P2、第三接点部P3的相互间的距离LX2、LX3、LZ2表示的比率[LZ2/(LX2+2×LX3)]为插头触头23的凹部23C的内表面与内触头18的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之间的静摩擦系数M以下的情况下,上述式(5)~(9)成立,内触头18保持于插头触头23。
这样,即使使用不具有阻挡部的插头触头23,也能够将内触头18以不会向-Z方向脱落的方式稳定地三点支承于插头触头23。
此外,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1同样,在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21中,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与插头触头23的凹部23C的内表面接触,第三接点部P3与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接触,因此也能够将配置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侧的布线层15B和配置在背面侧的布线层15D这两方与一个插头触头23电连接。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插头触头13、23具有圆筒形状的筒状部13A、23A,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不具有筒状部的插头触头。
图19示出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31的局部立体图。连接器31具有将片状导电部件15夹在中间而配置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Z方向的两侧的顶部绝缘体36和底部绝缘体37,在顶部绝缘体36保持有插头触头33。
如图20所示,插头触头33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且由弯曲的板状部件形成,具有沿XY面延伸的平板形状的顶板部33A。在顶板部33A的-X方向端部和+X方向端部分别连结有沿YZ面向-Z方向延伸的轴向伸长部33B、33C,在轴向伸长部33B的-Z方向端部连结有沿XY面向-X方向延伸的正交方向伸长部33D,在轴向伸长部33C的-Z方向端部连结有沿XY面向+X方向延伸的正交方向伸长部33E。
轴向伸长部33B、33C在X方向上相互对置,在轴向伸长部33B、33C之间形成有凹部33F。
这样的插头触头33例如能够通过压入而保持于顶部绝缘体36。
如图21所示,保持于顶部绝缘体36的插头触头33配置成凹部33F朝向-Z方向敞开,在顶部绝缘体36与底部绝缘体37之间配置有片状导电部件15的状态下,将保持于底部绝缘体37的内触头18通过片状导电部件15的开口部15A向+Z方向推入,由此内触头18的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和第二伸长部18D插入到插头触头33的凹部33F内。
另外,内触头18与上述实施方式1、2中使用的内触头18相同。
内触头18的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分别与插头触头33的轴向伸长部33B、33C接触,由此内触头18与插头触头33电连接,第三接点部P3向-Z方向弹性位移,与配置在插头触头33的正交方向伸长部33D的-Z方向侧的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接触。
由此,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露出的布线层15B直接与插头触头33电连接,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露出的布线层15D经由内触头18与插头触头33电连接。即,能够将配置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侧的布线层15B和配置在背面侧的布线层15D这两方与一个插头触头33电连接。
此外,内触头18的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分别与插头触头33的轴向伸长部33B、33C接触,第三接点部P3与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接触,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2同样,内触头18三点支承于插头触头33。
实施方式4
图22示出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41的局部立体图。连接器41具有将片状导电部件15夹在中间而配置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Z方向的两侧的顶部绝缘体46和底部绝缘体47,在顶部绝缘体46保持有插头触头43。
如图23所示,插头触头43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构成且由弯曲的板状部件形成,具有沿YZ面延伸的轴向伸长部43A、以及从轴向伸长部43A的-Z方向端部弯曲并沿XY面向-X方向延伸的正交方向伸长部43B。
这样的插头触头43例如能够通过压入而保持于顶部绝缘体46。
如图24所示,保持插头触头43的顶部绝缘体46具有面向插头触头43的轴向伸长部43A的+X方向侧的表面的凹陷,通过该顶部绝缘体46的凹陷和插头触头43的轴向伸长部43A形成朝向-Z方向敞开的凹部R。
在顶部绝缘体46与底部绝缘体47之间配置有片状导电部件15的状态下,将保持于底部绝缘体47的内触头18通过片状导电部件15的开口部15A向+Z方向推入,由此内触头18的横贯部18A、第一伸长部18B和第二伸长部18D插入到凹部R内。
内触头18的第一接点部P1与插头触头43的轴向伸长部43A的+X方向侧的表面接触,由此内触头18与插头触头43电连接,第三接点部P3向-Z方向弹性位移,与配置在插头触头43的正交方向伸长部43B的-Z方向侧的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接触。
由此,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露出的布线层15B直接与插头触头43电连接,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露出的布线层15D经由内触头18与插头触头43电连接。即,能够将配置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侧的布线层15B和配置在背面侧的布线层15D这两方与一个插头触头43电连接。
此外,内触头18的第一接点部P1与插头触头43的轴向伸长部43A接触,第二接点部P2与形成凹部R的一部分的顶部绝缘体46的凹陷的表面接触,第三接点部P3与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接触,由此内触头18支承于插头触头4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4中,插头触头33、43不具有由凹陷构成的阻挡部,但与实施方式1中的插头触头13同样,也可以构成为在插头触头33的轴向伸长部33B和插头触头43的轴向伸长部43A形成由凹陷构成的阻挡部,由阻挡部阻挡内触头18的钩挂部18E。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内触头18的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在容纳于插头触头13、23、33、43侧的凹部13C、23C、33F、R时,以相互的X方向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弹性位移,但不一定需要弹性位移。即使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不弹性位移,也通过沿着嵌合轴C的方向的力作用于第三接点部P3,以力矩平衡的方式与嵌合轴C正交的方向的力作用于第一接点部P1和第二接点部P2,从而支承内触头18。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插头触头13、23、33、43与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表面侧露出的布线层15B和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侧露出的布线层15D这两方连接,但是例如也可以将插头触头13、23、33、43与仅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背面侧露出的布线层15D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使用的片状导电部件15具有多层结构,但并不限于此,只要具有在至少一面露出的导体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由片状导电部件15的布线层15B和布线层15D构成的两层导体与一个插头触头13、23、33、43连接,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三层以上的导体与一个插头触头13、23、33、43连接。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1具有四个插头触头13,但不限定于插头触头13的个数,只要至少具有与在片状导电部件15的至少一面露出的导体电连接的一个插头触头13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4的连接器21、31、41中,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构成为具有四个插头触头23、33、43。

Claims (12)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导电性的插头触头,具有形成沿嵌合轴延伸的凹部的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轴向伸长部、以及与所述轴向伸长部连结且从所述凹部的基端向与所述嵌合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正交方向伸长部;以及
导电性的内触头,以一部分插入到所述凹部内的状态被支承且能够弹性变形,
所述内触头具有:第一接点部,与由所述轴向伸长部形成的所述凹部的内侧面接触而与所述插头触头电连接;第二接点部,隔着所述嵌合轴在所述第一接点部的相反侧且与比所述第一接点部更靠近所述凹部的所述基端的位置的所述凹部的内侧面接触;以及第三接点部,在与所述嵌合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正交方向伸长部相对,
导体在至少一面露出的片状的连接对象物的一部分在沿着所述嵌合轴的方向上被夹在所述插头触头的所述正交方向伸长部的背面与所述内触头的所述第三接点部之间,所述正交方向伸长部的背面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表面接触,所述第三接点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的背面接触,由此,在所述导体在所述连接对象物的表面露出的情况下,所述插头触头直接与所述导体电连接,在所述导体在所述连接对象物的背面露出的情况下,所述插头触头经由所述内触头与所述导体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触头由弯曲的一片带状金属板形成,在所述带状金属板的一端配置有所述第二接点部,在所述带状金属板的另一端配置有所述第三接点部,在所述带状金属板的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配置有所述第一接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触头具有:
横贯部,以横切所述嵌合轴的方式在与所述嵌合轴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第一伸长部,从所述横贯部的一端沿所述嵌合轴且朝向所述凹部的所述基端延伸;
臂部,从所述第一伸长部的前端向与所述嵌合轴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伸长部,从所述横贯部的另一端沿所述嵌合轴且朝向所述凹部的所述基端延伸,
所述第一接点部配置在所述横贯部与所述第一伸长部的连结部分,
所述第二接点部配置在所述第二伸长部的前端,
所述第三接点部配置在所述臂部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触头被所述第一接点部、所述第二接点部和所述第三接点部三点支承于所述插头触头。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触头具有向与所述嵌合轴正交的方向突出且在前端配置有所述第一接点部的钩挂部,
所述插头触头具有形成在所述凹部的内侧且阻挡所述钩挂部的阻挡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点部与所述第二接点部之间的沿着所述嵌合轴的方向上的距离LZ相对于所述第一接点部与所述第三接点部之间的与所述嵌合轴正交的方向上的距离LX的比率LZ/LX为,所述钩挂部被所述阻挡部阻挡的情况下的、与由相互接触的所述钩挂部和所述阻挡部形成的切平面垂直的法线相对于与所述嵌合轴正交的方向的斜率S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具备底部绝缘体,该底部绝缘体具有插入到所述凹部内的突起,
所述突起具有容纳所述内触头的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触头具有沿所述嵌合轴延伸且在内侧形成有所述凹部的筒状部、以及从所述筒状部的基端向与所述嵌合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凸缘,
所述轴向伸长部由所述筒状部构成,
所述正交方向伸长部由所述凸缘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具备顶部绝缘体,该顶部绝缘体形成有供所述插头触头的所述筒状部贯通且比所述凸缘小的触头用贯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触头由弯曲的板状部件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触头具有在隔着所述嵌合轴与所述嵌合轴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所述轴向伸长部,
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一对所述轴向伸长部之间,
所述第一接点部与所述一对所述轴向伸长部中的一个所述轴向伸长部接触,
所述第二接点部与所述一对所述轴向伸长部中的另一个所述轴向伸长部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具备保持所述插头触头的顶部绝缘体,
所述凹部由所述插头触头的所述轴向伸长部和所述顶部绝缘体形成,
所述第二接点部与形成所述凹部的一部分的所述顶部绝缘体接触。
CN202311301211.4A 2022-11-24 2023-10-09 连接器 Pending CN1180738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87363 2022-11-24
JP2022187363A JP2024076024A (ja) 2022-11-24 2022-11-24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073878A true CN118073878A (zh) 2024-05-24

Family

ID=8830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01211.4A Pending CN118073878A (zh) 2022-11-24 2023-10-0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78604A1 (zh)
EP (1) EP4376225A1 (zh)
JP (1) JP2024076024A (zh)
CN (1) CN11807387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03865A1 (de) * 2012-02-22 2013-08-22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Einrichtung mit Anordnung zur Kontaktierung zwischen einem mit zumindest einer elektrisch leitfähigen Funktionsstruktur versehenen biegeweichen Materialstück und einem die Funktionsstruktur betreibenden Steuergerät
US9577374B1 (en) * 2015-10-23 2017-02-21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Textile connector for an electronic textile having a snap fastener with contacts
JP6840559B2 (ja) 2017-02-10 2021-03-1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178956B2 (ja) * 2019-05-17 2022-11-2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接続方法、接続構造および接続端子組立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78604A1 (en) 2024-05-30
EP4376225A1 (en) 2024-05-29
JP2024076024A (ja) 202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19999B2 (ja) 同軸接触子
CN112615173B (zh) 连接器和连接方法
CN112600003A (zh) 连接器
US2007021873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7712729A (zh) 连接器
CN111463597B (zh) 连接器、布线板组装件和连接结构
CN118073878A (zh) 连接器
US4066327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CN118263710A (zh) 连接器和连接方法
CN117791212A (zh) 连接器
CN117638541A (zh) 连接器
CN117638532A (zh) 连接器
CN117525937A (zh) 连接器
CN117638542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JP2024047190A (ja) コネクタ
JP2024003335A (ja) シート状導電部材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24021591A (ja) コネクタ
CN117954909A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装体
JP2024078683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接続方法
JP2024116839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23069607A (ja) コネクタ
CN118367377A (zh) 连接器
CN116598806A (zh) 连接器
JP2002352913A (ja) 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