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4740A - 格栅组件、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格栅组件、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84740A
CN117984740A CN202211331352.6A CN202211331352A CN117984740A CN 117984740 A CN117984740 A CN 117984740A CN 202211331352 A CN202211331352 A CN 202211331352A CN 117984740 A CN117984740 A CN 1179847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ir
temperature
air supply
suppl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313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云辉
孟祥东
张俊岩
李�诚
郗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313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9847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984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847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格栅组件、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格栅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在风道出风口处的固定件,以及并排间隔分布且转动连接于固定件的多个格栅叶片。多个格栅叶片的间隔方向与每一格栅叶片的长度方向相交,每一格栅叶片沿厚度方向开设多个通风孔。其中,每一通风孔自进风侧至出风侧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和/或,多个通风孔自所在格栅叶片的中部至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本发明提供的格栅组件中,每一格栅叶片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该多个通风孔可以对风道吹出的气流起到打散作用,从而能够减小设有该格栅组件的风道的出风速率。

Description

格栅组件、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格栅组件、包括所述格栅组件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包括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大都设置有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用于向车厢内吹送冷风或者热风,以调节车厢内的温度,从而满足驾驶员及乘客对温度的要求。一般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的出风口处会设置由若干平行间隔且可同步转动的格栅叶片组成的格栅组件,两两相邻的栅格叶片之间形成导风通道,通过转动格栅叶片即可改变该导风通道的朝向,进而实现出风口处风向的调节。
然而,现有格栅组件的格栅叶片转动到任意角度时,相邻格栅叶片之间形成的导风通道的朝向即唯一,通过该出风通道吹送的冷风或者热风也即只能朝一个方向吹,出风口处的风速较大时,会使得被吹到的驾乘人员有冷感或者燥热感,极大地降低了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体验,特别是对于老人和儿童而言,容易引发感冒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格栅组件、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每一格栅叶片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多个通风孔可以起到打散气流的作用,从而能够减小设有所述格栅组件的风道的出风速率,避免所述风道吹出的气流以较大的风速直吹驾乘人员等用户,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格栅组件,所述格栅组件包括:
固定件,用于安装在风道的出风口处;以及
并排间隔分布的多个格栅叶片,所述多个格栅叶片的间隔方向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的长度方向相交,每一所述格栅叶片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且每一所述格栅叶片沿厚度方向开设多个通风孔,其中,每一所述通风孔自进风侧至出风侧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和/或,所述多个通风孔自所在格栅叶片的中部至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包括空调箱和风道,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空调箱的出风口,所述风道包括设于车辆前排中控的第一出风口以及设于车辆后排顶部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连通车厢内部,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设有上述的格栅组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的控制器中,所述格栅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环境参数的检测元件,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空调箱、所述驱动件以及所述检测元件,所述控制器内预存有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启动送风系统的指令,控制空调箱吹送的冷气经风道后通过所述风道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吹出;
获取检测元件检测到的车辆的当前环境参数,并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预存的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箱的鼓风机的工作档位,同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格栅组件中的驱动件驱动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的角度,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格栅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在风道出风口处的固定件、以及并排间隔分布且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的多个格栅叶片,每一所述格栅叶片沿厚度方向开设多个通风孔,通过将每一所述通风孔自进风侧至出风侧的横截面积和/或所述多个通风孔自所在格栅叶片的中部至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排布密度设计为逐渐增大,使得开设有所述多个通风孔的每一所述格栅叶片均可以对通过的气流起到多重打散效果,从而减小设有所述格栅组件的所述风道的出风速率,使得所述风道吹出的气流能够调节车厢内部空间的温度,同时避免所述气流以较大的风速直吹用户,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的空调箱、风道、控制器以及控制面板在车辆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在车辆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格栅组件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格栅叶片上的通风孔的轴向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格栅叶片上的多个通风孔的分布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检测元件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的结构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结构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车载空调送风系统;20、空调箱;30、风道;31、第一出风口;32、第二出风口;
40、格栅组件;41、固定件;42、格栅叶片;421、通风孔;422、连接片;423、第一转动销;424、第二转动销;43、驱动件;44、联动件;50、外部格栅;60、控制器;70、检测元件;71、车内温度传感器;72、车外温度传感器;80、控制面板;100、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者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包括空调箱20、风道30以及格栅组件40。其中,所述空调箱20用于产生气流(热风或冷风);所述风道30连通所述空调箱20的出风口,以用于将所述空调箱20吹出的气流输送至车厢内;所述格栅组件40设置于所述风道30的出风口处,以用于对所述空调箱20通过所述风道30吹出的气流起到导向和打散作用,使所述气流能够以较小的风速吹向车厢内,以对车厢内部空间的温度进行调节,同时避免所述气流以较大的风速直吹车厢内的驾乘人员,有助于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体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空调箱20和所述风道30的具体结构及功能分别与现有空调箱和风道的结构及功能类似,对此不作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30包括设置于车辆前排中控的第一出风口31,以及设置于车辆后排顶部的第二出风口32。所述第一出风口3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32分别连通车厢内部,且所述第一出风口3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32分别设有所述格栅组件40(图中未示)。所述风道30在车辆的前排区域和后排区域分别设置有出风口,可以将所述空调箱20吹出的气流吹向车厢内部的不同空间,从而同时对车厢的前排空间和后排空间的温度进行调节,有助于提升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工作效率。
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31的数量为多个(如图3所示的3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31间隔设置于车辆前排中控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箱20吹出的气流能够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31吹向车厢前排空间,增大了所述空调箱20在单一时间内向车厢前排空间吹出的气流的出风量,有利于对车厢前排空间的温度进行快速调节,再者,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31分布于车辆前排中控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可以使所述空调箱20吹出的气流同时吹向前排区域的主驾驶空间和副驾驶空间,从而使得主驾驶空间和副驾驶空间的温度同时得到调节,提高了车厢前排空间的温度调节的均匀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风口31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对此不作限定。
还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32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如图3所示的5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32呈U型间隔设置于车辆后排顶部的不同位置,所述U型的开口朝向车辆前排中控。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箱20吹出的气流能够通过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32吹向车厢后排空间,增大了所述空调箱20在单一时间内向车厢后排空间吹出的气流的出风量,有利于对车厢后排空间的温度进行快速调节,再者,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32呈U型分布于车辆后排顶部的不同位置,可以使所述空调箱20吹出的气流同时从不同位置吹向车厢后排空间,进而使车厢后排空间的温度得到均匀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32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对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组件40包括固定件41以及并排间隔分布的多个格栅叶片42,所述固定件41用于安装在所述风道30的出风口(即前述第一出风口31和第二出风口32)处,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41。其中,所述固定件41可以是固定杆或者固定框等任一结构形式的固定件,只要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能够通过所述固定件41设置于所述风道30的出风口处即可,对此不作限定;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的间隔方向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的长度方向相交,可以是相互垂直,也可以是呈一定夹角相互倾斜。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的间隔方向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固定件41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固定杆,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在长度方向的每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一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一对固定杆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合连接等任一方式固定于所述风道30的出风口处,从而将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设置于所述风道30的出风口处。本领域技术人员悉知的是,所述格栅组件40工作时,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一般能相对所述固定件41同步转动,使得两两相邻的所述格栅叶片42之间形成导风通道,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中沿所述间隔方向位于外侧的两个格栅叶片42与所述风道30的内壁之间也会形成导风通道,所述风道30中的气流通过所述导风通道朝车厢内吹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风道30吹出的气流的风向与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于所述固定件41转动的角度有关,即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相对于所述固定件41转动不同角度,可以使所述风道30吹出的气流沿不同风向吹出,从而对所述风道30吹出的气流起到导向作用。其中,所述格栅叶片42的数量可以是2个及以上的任一数量,一般为6-8个,只要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可以在相对所述固定件41转动后形成导风通道以对气流起到导向作用即可,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沿厚度方向开设多个通风孔421,如此,所述风道30吹出的气流可以通过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在所述间隔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的导风通道以及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上的所述多个通风孔421吹出。其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在所述间隔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的导风通道,即前述的每相邻两个所述格栅叶片42之间形成的导风通道,以及外侧的所述格栅叶片42与所述风道3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导风通道。不难理解,现有格栅组件中的格栅叶片没有开设通风孔,因此出风口设置现有格栅组件的风道中的气流仅能通过每一格栅叶片相对两侧的导风通道吹出,相比之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风道30中的气流还可以通过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上的所述多个通风孔421吹出,增大了所述风道30吹出气流的出风面积,从而可以在出风量不变时减小设有所述格栅组件40的所述风道30的出风速率。再者,所述多个通风孔421还可以将流经所述多个通风孔421的气流打碎、打散,同样可以减小风速。
可选地,请参阅图5,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每一所述通风孔421自进风侧至出风侧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即所述通风孔421呈扩口状。将所述通风孔421设计为扩口状的通风孔,可以使流经所述通风孔421的气流在出风方向上的出风通道逐渐增大,进而使流经所述通风孔421的气流发散开来,同样能够起到打散作用。
还可选地,请参阅图6,在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所述多个通风孔421自所在格栅叶片42的中部至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即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上的所述多个通风孔421呈两端密集、中部稀疏的排布方式。对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而言,自其中部至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通风孔421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使得所述格栅叶片42的开孔面积逐渐增大,所述格栅叶片42上的所述多个通风孔421允许通过的气流量也随之逐渐增大。换言之,通过所述格栅叶片42上的所述多个通风孔421吹出的气流在所述格栅叶片4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出风量较大、而在所述格栅叶片42的中部出风量较少,即气流通过所述格栅叶片42的所述多个通风孔421吹出时呈发散式吹出,也可以起到打散气流的作用,从而减小出风速率。再者,将所述多个通风孔421的排布密度设置为渐变,使得气流的通过量也渐变,还不会引起气流的波动,确保气流的流动顺畅。
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通风孔421自进风侧至出风侧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且所述多个通风孔421自所在格栅叶片42的中部至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本实施例中,开设有所述多个通风孔421的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均可以对通过的气流起到多重打散效果,从而减小设有所述格栅组件40的所述风道30的出风速率,使得所述风道30吹出的气流能够调节车厢内部空间的温度,同时避免吹出的气流以较大的风速直吹驾乘人员,有助于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体验。
其中,所述通风孔421的垂直于轴向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是圆形、椭圆形以及多边形中的其中一种,且所述通风孔421不限于是锥形孔、喇叭孔等任一形状的通风孔,对此不作限定。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风孔421均为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锥形孔,便于加工制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通风孔42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组合,例如部分所述通风孔42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另一部所述通风孔421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对此不作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能够对气流起到导向作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的开孔面积不能过大。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的开孔率为30%至40%,并且每一所述通风孔421的进风孔口的直径为2mm至3mm,所述通风孔421的出风孔口的直径大于其进风孔口的直径(例如大1mm左右)。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格栅叶片42的开孔率以及每一所述通风孔421的直径设计在合理的取值范围内,可以保证开设有所述多个通风孔421的所述格栅叶片42能够对通过的气流起到多重打散效果,实现减小所述风道30的出风速率的目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的开孔面积过大而影响所述格栅叶片42对气流的导向作用。此外,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共面时,即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沿厚度方向的两个外表面共面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栅叶片42在所述间隔方向上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1mm至3mm。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计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栅叶片42之间的间距,不仅可以避免相邻两个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转动时出现互相妨碍的问题,还能够降低灰尘等杂质通过该间隙进入没有吹出气流时的所述风道30中的可能性。经发明人试验得知,通过合理设计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的开孔率、所述多个通风孔421的排布方式、每一所述通风孔421的直径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格栅叶片42的间距,可以使得所述格栅组件40具有较好的出风效果,所述风道30吹出的气流通过所述格栅组件40的多重打散作用后,其风速可以减小至0.15m/s至0.5m/s,实现无风感送风。
请再次参阅图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设有连接片422,所述连接片422向所述通风孔421的出风侧延伸,所述连接片422转动连接相邻的所述固定杆。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片422远离另一所述连接片422的一侧凸设第一转动销423,所述第一转动销423与所在连接片422相邻的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固定杆可以开设销孔或者设置销套,所述第一转动销423转动收容于所述销孔或者所述销套中,如此,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通过一对连接片422转动连接于对应的一对所述固定杆(即所述固定件41)。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件41,例如所述固定杆凸设转动销而所述格栅叶片42对应设置销孔或者销套,同样可以实现所述格栅叶片42与所述固定件41的转动连接,对此不作赘述。
不难理解,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件41,可以通过手动拨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转动不同的角度,也可以通过驱动件驱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转动不同的角度,从而调节所述风道30吹出的气流的风向。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组件40还包括电连接于控制器(图中未示)的驱动件43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件43的联动件44,所述联动件44活动连接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联动件44运动,以使所述联动件44带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同步转动。通过所述控制器来控制所述驱动件43驱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转动,可以实现自动化调整所述格栅叶片42的转动角度。
其中,所述控制器可以是车辆的整车控制器,也可以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独立控制器,对此不作具体赘述。
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43设于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在所述间隔方向上的其中一侧,所述联动件44包括设于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在长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沿所述间隔方向延伸且活动连接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的邻近所述联动杆的所述连接片422,如此,所述驱动件43即可驱动所述联动杆带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的转动由同一所述联动杆带动,实现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的同步转动,可以确保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栅叶片42之间的导风通道朝向相同,从而避免因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之间的多个导风通道朝向不同而产生气流干扰的问题,确保气流顺畅流动。
更具体地,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的邻近所述联动杆的所述连接片422上还凸设第二转动销424,所述第二转动销424位于所在连接片422上的所述第一转动销423靠近所述驱动件43的一侧、同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销423远离所述通风孔421的进风孔口的一侧,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销424转动连接于所述联动杆,所述驱动件43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杆沿所述间隔方向移动以带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转动。
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43为具有伸缩杆的气缸,所述联动杆连接于所述伸缩杆,从而在所述伸缩杆的伸缩运动下带动所述联动杆沿所述间隔方向移动,进而使所述联动杆带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绕所述第一转动销423的轴线转动,即相对于所述固定件41转动。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43为具有输出轴的电机,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联动杆的轴线重合,且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联动杆相互靠近的端部对应设置有外螺纹以实现啮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从而驱动与所述输出轴啮合的所述联动杆沿所述间隔方向移动,同样可以带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绕所述第一转动销423的轴线转动而相对于所述固定件41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绕所述第一转动销423的轴线转动时,所述第二转动销424及其连接的所述联动杆会在垂直于所述联动杆和所述固定杆的方向上相对所述固定杆移动,因此与所述联动杆连接的所述驱动件43也会相对所述固定杆移动,也即意味着,将所述格栅组件40安装于所述风道30的出风口处时,所述驱动件43需活动设置于所述风道30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43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驱动方式带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转动。例如,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的邻近所述联动杆的所述连接片422上的第一转动销423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联动杆对应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的第一斜齿轮设置一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轴线与所述联动杆的轴线相同,所述第一斜齿轮和所述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且轴向垂直,所述驱动件43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杆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二斜齿轮和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啮合运动带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转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绕所述第一转动销423的轴线转动时,所述联动杆不需要在垂直于所述联动杆和所述固定杆的方向上相对所述固定杆移动,因此,所述驱动件43可以固定设置于所述风道30内。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合理设计所述格栅叶片42与所述固定件41的连接结构,可以使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在0度至180度之间转动,因此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能够在0度至90度的开合角度内进行导风,实现所述格栅组件40的多角度导风作用。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风道30的第一出风口31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被配置为相对所述固定件41转动至预设俯仰角度,以使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31吹出的气流倾斜朝向车厢顶部流动。其中,所述预设俯仰角度的取值范围可以合理设计为45度至75度。通过将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31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固定至预设俯仰角度,且将所述预设俯仰角度设计为合理角度,可以使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31吹出的气流吹向车厢前排区域的驾乘人员的头顶上方,避免直吹人体,从而不会给用户带来冷感或者燥热感。再者,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31吹出的气流吹向车厢顶部,会与设置在车厢后排顶部区域的所述第二出风口32吹出的气流汇聚,当所述风道30吹出的是前述空调箱20产生的冷风时,根据气体的热升冷降原理,汇聚的冷风气流会从车厢的顶部空间向下沉降并且与车厢内的空气混合后流回至所述空调箱20内,多次循环后即可降低车厢内部的温度,将车厢内部的温度调节至人体舒适的温度,实现无感降温,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请再次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还包括至少一个外部格栅50,所述外部格栅50设置于至少一所述第一出风口31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的出风侧,所述外部格栅50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出风口31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同时还用于对所述风道30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31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吹出的气流起到二次导向作用。考虑到车辆前排中控的结构复杂性,以及为了保证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31吹出的气流能够倾斜朝向车厢顶部流动,所述第一出风口31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的出风侧一般不设置所述外部格栅50,而只在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的出风侧设置所述外部格栅50。
其中,所述外部格栅50可以有多种结构。可选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格栅50是具有单一导风方向的外部格栅,所述外部格栅50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导风条和/或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导风条,所述第一导风条和所述第二导风条固定设置于对应的出风口处,且所述第一导风条和所述第二导风条的延伸方向相交,可以相互垂直或者呈一定夹角相互倾斜。可选地,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格栅50还可以是具有不同导风方向的外部格栅,所述外部格栅50可以包括多个导风片,所述多个导风片可转动地设置于对应的出风口处,从而通过转动所述多个导风片即可实现不同方向的导风效果。所述外部格栅50可以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格栅部件,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还包括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空调箱20和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的控制器60,所述控制器60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箱20的鼓风机的工作档位,还用于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的角度,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其中,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快速制冷模式以及无感送风模式,当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的角度不同。不难理解,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转动的角度不同,所述风道30通过所述格栅组件40吹出的气流的出风量也不同。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控制器60控制所述空调箱20的鼓风机的工作档位,以及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多个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转动的角度,可以调整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向车厢内部空间输送气流的出风量,从而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以满足驾乘人员的不同需求,提升了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实用性。当然,所述控制器60也可以用于控制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31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多个格栅叶片42的转动,从而可以调节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的预设俯仰角度。
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60的检测元件70,所述检测元件70用于检测车辆的当前环境参数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60,所述控制器60内预存有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所述控制器60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驱动件43,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对应的工作模式。换言之,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60可以根据所述检测元件70检测到的车辆的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的比较结果,自动控制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驱动件43,可以实现对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工作模式的智能切换,使得车内环境参数被调节至更精准的数值,也更快捷便利的满足驾乘人员的需求,再者所述控制器60智能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工作模式,还有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
其中,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包括预设的多个温差值、多个温度值以及多个目标角度,所述目标角度为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的角度。
具体地,请参阅图7,在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元件70包括车内温度传感器71和车外温度传感器72,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包括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71检测到的车内温度以及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72检测到的车外温度。所述空调箱20的鼓风机具有N个工作档位,N≥2,即所述鼓风机具有至少两个工作档位,所述鼓风机处于不同工作档位时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流总量不同,所述空调箱20及所述风道30的出风量也即不同。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检测元件70检测到的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差值(例如8℃),且车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值(例如29℃)时,所述控制器60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一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N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第一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快速制冷模式,从而快速降低车内温度;当所述检测元件70检测到的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60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二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M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第二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无感送风模式,从而实现无感降温。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角度不限于是90度,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开合角度较大,以使所述风道30通过所述格栅组件40吹出的气流的出风量较大,利于快鱼降温,所述第二目标角度是小于所述第一目标角度的一个角度,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开合角度减小,使得所述风道30通过所述格栅组件40吹出的气流的出风量减小,进而减小出风速率。
其中,前述的M和N满足1≤M<N,即所述鼓风机在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无感送风模式时的工作档位数要少于所述鼓风机在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快速制冷模式时的工作档位数,例如,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快速制冷模式和无感送风模式时,所述鼓风机可以分别具有7个工作档位和4个工作档位。
换言之,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由快速制冷模式切换为无感送风模式时,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的开合角度减小,所述空调箱20的鼓风机的工作档位的可调档位数量也减小,优选所述鼓风机在无感送风模式下的工作档位低于所述鼓风机在快速制冷模式下的工作档位。如此,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快速制冷模式时,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的开合角度大且所述鼓风机的工作档位高,使得所述空调箱20及所述风道30的出风量较大,利于快速制冷;而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无感送风模式时,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的开合角度小且所述鼓风机的工作档位低,使得所述空调箱20及所述风道30的出风量较小,有利于减小出风速率,实现无感降温,提高用户舒适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M和N满足2≤M<N,即所述鼓风机在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无感送风模式时具有至少两个工作档位数,所述无感送风模式可以包括第一无感送风模式、第二无感送风模式以及第三无感送风模式,所述第二目标角度包括依次减小的第一子目标角度、第二子目标角度以及第三子目标角度。当所述检测元件70检测到的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差值(例如5℃),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值(例如27℃)时,所述控制器60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M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第一子目标角度(例如10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第一无感送风模式;当所述检测元件70检测到的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二温差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温差值(例如3℃),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二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温度值(例如25℃)时,所述控制器60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i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第二子目标角度(例如5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第二无感送风模式,其中,前述M和i满足1≤i<M;当所述检测元件70检测到的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三温差值,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三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四温度值(例如22℃)时,所述控制器60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k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第三子目标角度(例如0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第三无感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k个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i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前述i和K满足1≤k≤i。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无感送风模式依次划分为第一无感送风模式、第二无感送风模式以及第三无感送风模式,对应地,通过控制所述鼓风机的工作档位降低或者保持不变,并将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的转动角度配置为依次减小的第一子目标角度、第二子目标角度以及第三子目标角度,进而控制所述空调箱20及所述风道30的出风量随车内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实现了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无感送风模式下对车内温度更精准的调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内容中的各温差值、各温度值以及各目标角度即包含于预存在所述控制器60中的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中,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限定,对此不作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元件70还可以包括车内湿度传感器、热源传感器以及阳光传感器等其他检测元件,以使所述控制器60能够根据所述检测元件70检测到的其他参数对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进行适应性调节。例如,所述热源传感器检测到驾乘人员在车厢内的位置后,所述控制器60可以根据驾乘人员的位置控制至少一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的转动角度,以使通过所述格栅组件40吹出的气流吹向所述驾乘人员,从而实现对驾乘人员所在区域的温度的快速调节;再例如,所述车内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车厢内的湿度值超过预设阈值(可以预存在所述控制器60中)时,所述控制器60可以控制至少一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的开合角度增大,从而增大所述风道30的出风量,通过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气流循环功能,可以实现除湿的功能。通过在所述检测元件70中增设除温度传感器以外的其他检测元件,有助于提升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60的控制面板80,所述控制面板80用于在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的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时显示控制界面,所述控制界面包括触发按钮,所述控制面板80用于在用户触发所述触发按钮时生成触发指令,所述控制器60接收所述触发指令并控制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驱动件43,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能够由快速制冷模式切换为无感送风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也即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转换为所述无感送风模式时车辆当前环境参数应满足的条件。本实施例中,车辆的当前环境参数满足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转换为所述无感送风模式时条件时,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控制面板80下达触发指令,进而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由快速制冷模式切换为无感送风模式,而不是由所述控制器60直接自动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工作模式进行智能切换,增加了用户的智能化舒适性体验,也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可以不设置检测元件70,用户直接通过所述控制面板80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由快速制冷模式切换为无感送风模式,同样可以实现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切换。
其中,所述控制面板80可以但不限于是车辆前排的中控面板、车辆后排的中控面板,所述控制面板80可以采用现有的控制面板以实现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转换,其控制逻辑和工作原理分别与现有控制面板的控制逻辑和工作原理基本类似,在此不作具体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中,通过在所述格栅组件40的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上沿厚度方向开设多个通风孔421,并将每一所述通风孔421自进风侧至出风侧的横截面积和/或所述多个通风孔421自所在格栅叶片42的中部至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排布密度设计为逐渐增大,使得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均可以对通过的气流起到多重打散效果,从而减小设有所述格栅组件40的所述风道30的出风速率,使得所述风道30吹出的气流能够调节车厢内部空间的温度,同时避免所述气流以较大的风速直吹驾乘人员等用户,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再者,所述控制器60可以根据所述检测元件70检测到的车辆的当前环境参数与预存的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的比较结果,自动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进行智能切换,有利于更精准地调节车内环境参数,也更快捷便利的满足驾乘人员的需求,而且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此外,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还可以设置供用户下达触发指令给所述控制器60的控制面板80,进而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由快速制冷模式切换为无感送风模式,而不是由所述控制器60直接自动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工作模式进行智能切换,增加了用户的智能化舒适性体验,也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控制器60中,所述格栅组件40包括有用于驱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转动的驱动件43,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包括有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环境参数的检测元件70,所述控制器60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空调箱20、所述驱动件43以及所述检测元件70,所述控制器60内预存有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具体地,如图8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接收启动送风系统的指令,控制空调箱20吹送的冷气经风道30后通过所述风道的第一出风口31和第二出风口32吹出。
步骤S2,获取检测元件70检测到的车辆的当前环境参数,并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预存的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进行比较。
步骤S3,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箱20的鼓风机的工作档位,同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的格栅组件40中的驱动件43驱动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的角度,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控制方法,所述控制器60可以根据所述检测元件70检测到的车辆的当前环境参数与预存的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的比较结果,自动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进行智能切换,有利于更精准地调节车内环境参数,也更快捷便利的满足驾乘人员的需求,而且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再者,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格栅组件40中,开设有多个通风孔421的每一所述格栅叶片42均可以对通过的气流起到多重打散效果,从而减小设有所述格栅组件40的所述风道30的出风速率,使得所述风道30吹出的气流能够调节车厢内部空间的温度,同时避免气流以较大的风速直吹驾乘人员等用户,有助于提高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请再次参阅图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元件70包括车内温度传感器71和车外温度传感器72,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包括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71检测到的车内温度以及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72检测到的车外温度。所述鼓风机具有N个工作档位,N≥2,即所述鼓风机具有至少两个工作档位。不难理解,所述鼓风机处于不同工作档位时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流总量不同,所述空调箱20及所述风道30的出风量也即不同。
本实施例中,步骤S3所述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箱的鼓风机的工作档位,同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的格栅组件40中的驱动件43驱动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的角度,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包括: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差值(例如8℃),且车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值(例如29℃)时,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一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N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第一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快速制冷模式,从而快速降低车内温度;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二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M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第二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无感送风模式,从而实现无感降温。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角度不限于是90度,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开合角度较大,以使所述风道30通过所述格栅组件40吹出的气流的出风量较大,利于快鱼降温,所述第二目标角度是小于所述第一目标角度的一个角度,所述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开合角度减小,使得所述风道30通过所述格栅组件40吹出的气流的出风量减小,进而减小出风速率。
其中,前述的M和N满足1≤M<N,即所述鼓风机在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无感送风模式时的工作档位数要少于所述鼓风机在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快速制冷模式时的工作档位数,例如,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快速制冷模式和无感送风模式时,所述鼓风机可以分别具有7个工作档位和4个工作档位。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快速制冷模式时,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的开合角度大且所述鼓风机的工作档位高,使得所述空调箱20及所述风道30的出风量较大,利于快速制冷;而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无感送风模式时,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相对所述固定件41的开合角度小且所述鼓风机的工作档位低,使得所述空调箱20及所述风道30的出风量较小,有利于减小出风速率,实现无感降温,提高用户舒适性。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述的M和N满足2≤M<N,即所述鼓风机在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无感送风模式时具有至少两个工作档位数,所述无感送风模式可以包括第一无感送风模式、第二无感送风模式以及第三无感送风模式,所述第二目标角度包括依次减小的第一子目标角度、第二子目标角度以及第三子目标角度。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无感送风模式,具体包括: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差值(例如5℃),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值(例如27℃)时,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M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第一子目标角度(例如10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第一无感送风模式;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二温差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温差值(例如3℃),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二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温度值(例如25℃)时,所述控制器60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i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第二子目标角度(例如5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第二无感送风模式,其中,前述M和i满足1≤i<M;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三温差值,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三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四温度值(例如22℃)时,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k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格栅组件40中的所述驱动件43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转动第三子目标角度(例如0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处于第三无感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k个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i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前述i和K满足1≤k≤i。
所述无感送风模式依次划分为第一无感送风模式、第二无感送风模式以及第三无感送风模式,对应地,通过控制所述鼓风机的工作档位降低或者保持不变,并将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2处的所述多个格栅叶片42的转动角度配置为依次减小的第一子目标角度、第二子目标角度以及第三子目标角度,进而控制所述空调箱20及所述风道30的出风量随车内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实现了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无感送风模式下对车内温度更精准的调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用户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内容中的各温差值、各温度值以及各目标角度即包含于预存在所述控制器60中的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中,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限定,对此不作赘述。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60的控制面板80,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的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时,所述控制面板80显示控制界面,所述控制界面包括触发按钮,所述控制面板80在用户触发所述触发按钮时生成触发指令,所述控制器60接收所述触发指令并控制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驱动件43,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能够由快速制冷模式切换为无感送风模式。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也即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转换为所述无感送风模式时车辆当前环境参数应满足的条件。
本实施例中,在车辆的当前环境参数满足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转换为所述无感送风模式时条件时,用户可以通过所述控制面板80下达触发指令,进而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由快速制冷模式切换为无感送风模式,而不是由所述控制器60直接自动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工作模式进行智能切换,增加了用户的智能化舒适性体验,也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可以不设置检测元件70,用户直接通过所述控制面板80控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由快速制冷模式切换为无感送风模式,同样可以实现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切换。
其中,所述控制面板80可以但不限于是车辆前排的中控面板、车辆后排的中控面板,所述控制面板80可以采用现有的控制面板以实现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转换,其控制逻辑和工作原理分别与现有控制面板的控制逻辑和工作原理基本类似,在此不作具体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见前述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100,所述车辆100包括车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车体中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用于调节所述车体的车厢内部空间的温度。其中,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对此不作赘述。
其中,所述车辆可以是燃油车辆、电动车辆、混动型车辆等任意一种包含车载空调送风系统1的车辆,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3)

1.一种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件,用于安装在风道的出风口处;以及
并排间隔分布的多个格栅叶片,所述多个格栅叶片的间隔方向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的长度方向相交,每一所述格栅叶片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且每一所述格栅叶片沿厚度方向开设多个通风孔,其中,每一所述通风孔自进风侧至出风侧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和/或,所述多个通风孔自所在格栅叶片的中部至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排布密度逐渐增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的开孔率的取值范围为30%至4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以及多边形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通风孔的进风孔口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2mm至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格栅叶片共面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格栅叶片在所述间隔方向上的间距的取值范围为1mm至3mm。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于控制器的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联动件,所述联动件活动连接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联动件运动,以使所述联动件带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同步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多个格栅叶片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的一对固定杆,每一所述格栅叶片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向所述通风孔的出风侧延伸,所述连接片转动连接相邻的所述固定杆;
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多个格栅叶片在所述间隔方向上的其中一侧,所述联动件包括设于所述多个格栅叶片在长度方向上的其中一侧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沿所述间隔方向延伸且活动连接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的邻近所述联动杆的所述连接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格栅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片远离另一所述连接片的一侧凸设第一转动销,所述第一转动销与所在连接片相邻的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
每一所述格栅叶片的邻近所述联动杆的所述连接片上还凸设第二转动销,所述第二转动销位于所在连接片上的所述第一转动销靠近所述驱动件的一侧、同时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销远离所述通风孔的进风孔口的一侧,每一所述格栅叶片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销转动连接于所述联动杆,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杆沿所述间隔方向移动以带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转动;
或者,每一所述格栅叶片的邻近所述联动杆的所述连接片上的第一转动销设有第一斜齿轮,所述联动杆对应每一所述格栅叶片的第一斜齿轮设置一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轴线与所述联动杆的轴线相同,所述第一斜齿轮和所述第二斜齿轮相互啮合且轴向垂直,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联动杆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通过所述第二斜齿轮和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啮合运动带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转动。
9.一种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包括空调箱和风道,所述风道连通所述空调箱的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设于车辆前排中控的第一出风口以及设于车辆后排顶部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连通车厢内部,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分别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格栅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所述格栅组件中,每一所述格栅叶片被配置为相对所述固定件转动至预设俯仰角度,以使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吹出的气流倾斜朝向车厢顶部流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俯仰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5度至75度。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间隔设置于车辆前排中控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出风口呈U型间隔设置于车辆后排顶部的不同位置,所述U型的开口朝向所述车辆前排中控。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外部格栅,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的出风侧设有所述外部格栅;
其中,所述外部格栅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导风条和/或并排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导风条,所述第一导风条和所述第二导风条固定设置于对应的出风口处,且所述第一导风条和所述第二导风条的延伸方向相交;或者,所述外部格栅包括多个导风片,所述多个导风片可转动地设置于对应的出风口处。
14.如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组件还包括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件的联动件,所述联动件活动连接于每一所述格栅叶片,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联动件运动,以使所述联动件带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转动;
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还包括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空调箱和所述驱动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空调箱的鼓风机的工作档位,还用于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的角度,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
其中,当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的角度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车辆的当前环境参数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预存有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所述控制器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驱动件,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对应的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包括预设的多个温差值、多个温度值以及多个目标角度,所述目标角度为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的角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包括车内温度传感器和车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包括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以及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外温度;所述鼓风机具有N个工作档位,N≥2;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一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第一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快速制冷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N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二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第二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无感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二目标角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角度,所述第二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M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1≤M<N。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2≤M<N,所述无感送风模式包括第一无感送风模式、第二无感送风模式以及第三无感送风模式,所述第二目标角度包括依次减小的第一子目标角度、第二子目标角度以及第三子目标角度;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差值,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M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第一子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第一无感送风模式;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二温差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温差值,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二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i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第二子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第二无感送风模式,其中,1≤i<M;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三温差值,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三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四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k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第三子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第三无感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k个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i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1≤k≤i。
18.如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用于在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的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时显示控制界面,所述控制界面包括触发按钮,所述控制面板用于在用户触发所述触发按钮时生成触发指令,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触发指令并控制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驱动件,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能够由快速制冷模式切换为无感送风模式;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
19.一种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9至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的控制器中,所述格栅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每一所述格栅叶片转动的驱动件,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当前环境参数的检测元件,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空调箱、所述驱动件以及所述检测元件,所述控制器内预存有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启动送风系统的指令,控制空调箱吹送的冷气经风道后通过所述风道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吹出;
获取检测元件检测到的车辆的当前环境参数,并将获取的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预存的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箱的鼓风机的工作档位,同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格栅组件中的驱动件驱动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的角度,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送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包括车内温度传感器和车外温度传感器,所述当前环境参数包括所述车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内温度以及所述车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外温度;所述鼓风机具有N个工作档位,N≥2;
所述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空调箱的鼓风机的工作档位,同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格栅组件中的驱动件驱动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的角度,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包括: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一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第一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快速制冷模式,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N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二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第二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无感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二目标角度小于所述第一目标角度,所述第二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M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1≤M<N。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送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2≤M<N,所述无感送风模式包括第一无感送风模式、第二无感送风模式以及第三无感送风模式,所述第二目标角度包括依次减小的第一子目标角度、第二子目标角度以及第三子目标角度;
所述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无感送风模式,具体包括: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差值,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M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第一子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第一无感送风模式;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二温差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温差值,并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二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i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第二子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第二无感送风模式,其中,1≤i<M;
当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三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三温度值且大于或者等于第四温度值时,控制所述鼓风机在第k个工作档位工作,并控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所述格栅组件中的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多个格栅叶片转动第三子目标角度,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处于第三无感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k个工作档位选自第1至i个工作档位中的任一个,1≤k≤i。
22.如权利要求19至21任一项所述的送风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环境参数与所述人体舒适性评价标准数据的比较结果符合预设条件时,所述控制面板显示控制界面,所述控制界面包括触发按钮,所述控制面板在用户触发所述触发按钮时生成触发指令,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触发指令并控制所述鼓风机和所述驱动件,以使所述车载空调送风系统能够由快速制冷模式切换为无感送风模式;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是指车内温度和车外温度之差小于第一温差值,且车内温度小于第一温度值。
2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8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送风系统。
CN202211331352.6A 2022-10-28 2022-10-28 格栅组件、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Pending CN1179847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1352.6A CN117984740A (zh) 2022-10-28 2022-10-28 格栅组件、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31352.6A CN117984740A (zh) 2022-10-28 2022-10-28 格栅组件、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84740A true CN117984740A (zh) 2024-05-07

Family

ID=90888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31352.6A Pending CN117984740A (zh) 2022-10-28 2022-10-28 格栅组件、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98474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77473B2 (ja) 自動車の空調風吹出装置
WO2014162670A1 (ja) 空気吹出装置
CN106476563B (zh) 远程出口叶片控制系统
JPH1067218A (ja) 日射に関係して調整できる空気案内装置を備えた走行車の空調装置
CN207657564U (zh) 空调出风结构及车辆
CN109812869B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6346639U (zh) 空调器
CN104608590A (zh) 一种车内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256207A (zh) 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JP200720379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311480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1452589A (zh) 风道分流结构、用于汽车空调的控风系统及控风方法
CN117984740A (zh) 格栅组件、车载空调送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车辆
CN110871657B (zh) 汽车空调的无风感送风系统及送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JP353393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284710B2 (ja) 座席用空調装置
WO2014103610A1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22502309A (ja) 自動車ベンチレータ、熱管理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ような自動車ベンチレータを使用した方法
JP4609216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4564495U (zh) 一种车载自动扫风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JP3709689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2921048U (zh) 风道分流结构、用于汽车空调的控风系统
JPH0694254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JPS60200039A (ja) 空気調和用風向調整装置
WO2020172940A1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