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84668A - 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84668A CN117984668A CN202310901840.4A CN202310901840A CN117984668A CN 117984668 A CN117984668 A CN 117984668A CN 202310901840 A CN202310901840 A CN 202310901840A CN 117984668 A CN117984668 A CN 1179846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bel
- printer
- roll paper
- end state
- label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8010000126 Gabolysat PC60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0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special character, e.g. for Chinese characters or barco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5—Low-paper indication, i.e. indicating the state when copy material has been used up nearly or complete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6—Printing mechanism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roviding a visual indication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打印机,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卷筒纸的残余量检测,包括:保持件,其以使以规定间隔粘贴有标签的卷筒纸能够转动的方式予以支承;打印部,其对从所述保持件陆续放出的卷筒纸的标签进行打印;传感器,其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保持件上的卷筒纸的径向外周面成为规定位置时输出检测信号;近端状态检测部,其基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对一个标签发放动作中的近端状态进行检测;残余量判定部,在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针对规定张数以上的标签连续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卷筒纸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
Description
本申请主张申请日为2022年11月2日、申请号为JP2022-176302的日本申请为优先权,并引用上述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将公开内容全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打印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在卷绕成卷筒状的卷筒纸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机。例如,已知一种对以规定间隔附加了标签的卷筒纸的该标签进行打印的打印机。在这种打印机中,对卷筒纸残余量减少的情况进行检测(以下也称为“残余量检测”),并告知给用户。
卷筒纸的残余量检测使用与该卷筒纸的侧面相对配置的传感器进行。具体而言,传感器对卷筒纸的径向外周面的位置达到规定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由此,打印机检测出卷筒纸的卷绕量减少的情况,即检测卷筒纸的残余量减少的情况。
提案了如下的打印机:通过在打印机的打印动作中以卷筒纸不沿径向移动的方式按压从而正确地进行该卷筒纸的残余量检测。但是,该打印机需要对转动的卷筒纸进行按压的结构,因此打印机的结构复杂化。因此,希望有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卷筒纸的残余量检测的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卷筒纸的残余量检测的打印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实施例的打印机包括:保持件,其以使以规定间隔粘贴有标签的卷筒纸能够转动的方式予以支承;打印部,其对从所述保持件陆续放出的卷筒纸的标签进行打印;传感器,其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保持件上的卷筒纸的径向外周面成为规定位置时输出检测信号;近端状态检测部,其基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对一个标签发放动作中的近端状态进行检测;残余量判定部,在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针对规定张数以上的标签连续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卷筒纸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无需设置按压转动的卷筒纸的结构,就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卷筒纸的残余量检测。
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基于输送所述卷筒纸的输送电动机的驱动信号,判断为处于正在进行一个标签发放动作中。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判断为处于正在进行一个标签发放动作中。
在上述的打印机中,还包括:标签间距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标签的输送方向一端与下一标签的输送方向一端之间的间隔,其中,所述残余量判定部根据所述标签间距检测部检测出的间隔,设定所述规定次数。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能够根据标签间距来变更张数。
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规定张数是标签间距越大则张数越小。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能够防止在使用标签间距长的卷筒纸的情况下花费超过残余量检测的判断所需的时间。
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打印机具有连续发放模式、切断发放模式以及剥离发放模式,所述连续发放模式是对所设定张数的所述标签进行连续打印的模式,所述切断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所述标签逐张地切断的模式,所述剥离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所述标签从底纸剥离的模式,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在能够正转和反转的输送电动机进行正转时检测近端状态。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即使是使用能够正转和反转的输送电动机的打印机,也能在进行正转时检测近端状态。
在上述的打印机中,还包括:告知部,其根据所述残余量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告知所述卷筒纸的残余量已成为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能够使用户得知卷筒纸的残余量已成为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打印机,包括:保持件,其以使卷绕成卷筒状的卷筒纸能够转动的方式予以支承;打印部,其对从所述保持件放出的卷筒纸进行打印;传感器,其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保持件上的卷筒纸的径向外周面成为规定位置时输出检测信号;输送电动机,其通过正转而沿输送方向输送所述卷筒纸,并且通过反转而沿与该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所述卷筒纸;近端状态检测部,其基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对近端状态进行检测;以及残余量判定部,在所述输送电动机未正转的状态下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卷筒纸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无需特别设置按压卷筒纸的结构,就能够防止由于施加在卷筒纸上的张力引起的卷筒纸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
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卷筒纸以规定间隔贴附有标签,所述打印机具有连续发放模式、切断发放模式以及剥离发放模式,所述连续发放模式是对所设定张数的所述标签进行连续打印的模式,所述切断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所述标签逐张地切断的模式,所述剥离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所述标签从底纸剥离的模式,在所述切断发放模式和所述剥离发放模式时执行所述残余量判定部。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用具有连续发放模式、切断发放模式以及剥离发放模式的打印机,能够防止由在切断发放模式和剥离发放模式时的张力引起的卷筒纸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
在上述的打印机中,所述残余量判定部在使所述输送电动机反转而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在将所述标签反向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之后,进一步反向输送规定的量,判定近端状态检测部是否检测到近端状态。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能够防止由于具有标签的卷筒纸的张力引起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
在上述的打印机中,还包括:告知部,其根据所述残余量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告知所述卷筒纸的残余量已成为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
根据上述的打印机,能够使用户得知卷筒纸的残余量已成为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涉及的卷筒纸的一部分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中标签发放动作中的卷筒纸的移动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中的近端传感器的输出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存储部中存储的规定次数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存储部中存储的步数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控制部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9是表示利用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控制部进行的残余量检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利用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控制部进行的变形例的残余量检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标签打印机(打印机)13热敏头(打印部)30保持件40输送电动机41近端传感器(传感器)43显示部(告知部)1005标签间距检测部1006近端状态检测部1007残余量判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的打印机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受以下说明的实施例的限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对将在任一动作模式下都对标签进行打印的标签打印机设为打印机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如后述的变形例那样,在输送卷筒纸的输送电动机进行反转动作的打印机中,打印机也可以是对未附加标签的卷筒纸进行打印的打印机。
首先,说明标签打印机的概略构成。图1是表示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的概略构成的示意图。
标签打印机1在壳体2的内部收容将标签纸张LP卷绕成卷筒状的卷筒纸RP。卷筒纸RP可旋转地支承在后述的保持件30(参照图3)上。卷筒纸RP具有卷筒支承体RS和卷绕在该卷筒支承体RS上的标签纸张LP。标签打印机1一边从卷筒支承体RS拉出标签纸张LP一边在标签上进行打印。
从卷筒支承体RS拉出的标签纸张LP经由阻尼辊50沿图3所示的箭头方向依次输送。阻尼辊50与保持件30的支承轴31(参照图3)同样地通过轴向的一端安装在壳体2上的悬臂支承结构安装在壳体2上。阻尼辊50通过挂上从卷筒纸RP拉出的标签纸张LP,由此缓和在打印动作中标签纸张LP松弛消失的瞬间施加在卷筒纸RP上的冲击。具体而言,在标签纸张LP存在松弛的状态下输送电动机40被驱动而向正方向输送标签纸张LP时,阻尼辊50缓和在该标签纸张LP的松弛消失的瞬间施加到卷筒纸RP上的冲击。
如图2所示,标签纸张LP具有底纸M和以规定间隔粘贴在该底纸M上的多个标签L。多个标签L以规定的标签间距P等间隔地粘贴。在此,标签间距P是标签L的输送方向前端与同该标签L相邻的标签L的输送方向前端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箭头表示标签纸张LP的输送方向,是后述的输送电动机40(参照图5)正转时输送的方向。
标签打印机1在壳体2的内部具有输送辊11、压纸滚筒12、热敏头13、标签传感器14、剥离引导件15、卷取辊16、剥离传感器17、阻尼辊50。另外,标签打印机1在壳体2的内部具有色带保持轴21、色带卷取轴22和引导轴23。
输送辊11具有主动辊111和两个辅助辊112。从卷筒支承体RS拉出的标签纸张LP插通到主动辊111和辅助辊112之间。压纸滚筒12配置在与热敏头13相对的位置。标签纸张LP插通到压纸滚筒12和热敏头13之间。
主动辊111和压纸滚筒12由输送电动机40驱动旋转。输送电动机40例如由能够正反旋转的步进电动机构成。输送电动机40在正转时使主动辊111及压纸滚筒12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将标签纸张LP向排出口3输送。另外,输送电动机40在反转时使主动辊111及压纸滚筒12沿图中的顺时针旋转,向相反方向输送标签纸张LP。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向排出口3输送标签纸张LP称为“向正方向输送”,将向相反方向输送标签纸张LP称为“向相反方向输送”。
标签打印机1具有连续发放模式、切断发放模式以及剥离发放模式。连续发放模式是对所设定张数的标签L进行连续打印,并从排出口3排出标签纸张LP的动作模式。从排出口3排出的标签纸张LP保持打印后的多个标签L粘贴在底纸M上的状态。在连续发放模式中,输送电动机40正转,仅向正方向输送标签纸张LP。
切断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标签L逐张地切断的动作模式。具体而言,切断发放模式是在从排出口3排出粘贴有打印后的标签L的标签纸张LP的状态下,利用未图示的切割器将位于标签L之间的底纸M切断的模式。其结果,打印后的标签L在贴附于底纸M的状态下被逐张地排出。输送电动机40在切割器切断底纸M后,向反方向旋转而将标签纸张LP向反方向输送,将接着要打印的标签L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
剥离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标签L从底纸M剥离的动作模式。具体而言,剥离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标签L的大部分从底纸M剥离并从排出口3排出的模式。当用户取出一部分粘贴在底纸M上的状态的标签L时,标签打印机1进行下一标签L的打印。当用户取出被剥离的标签L时,输送电动机40向反方向旋转而将标签纸张LP向反方向输送,将接着要打印的标签L输送至打印开始位置。由于切断发放模式及剥离发放模式向反方向输送标签纸张LP,所以有时将两者统称为“反转输送模式”。
热敏头13是对从保持件30陆续放出的卷筒纸RP的标签L进行打印的打印部的一例。即,热敏头13对从卷筒支承体RS拉出的标签纸张LP的标签L进行打印。热敏头13也可以对没有附加标签L的卷筒纸RP进行打印。热敏头13具有使多个发热体整齐排列的结构。热敏头13通过使与打印图案对应的发热体发热,从而对夹持在压纸滚筒12与热敏头13之间的卷筒纸RP的标签L进行打印。
具体而言,在压纸滚筒12与热敏头13之间插通墨带IR。涂布在墨带IR上的墨水通过热的热敏头13转印到卷筒纸RP的标签L上。
墨带IR悬挂在色带保持轴21和色带卷取轴22之间。色带保持轴21将未使用的墨带IR卷绕成卷筒状。色带卷取轴22是卷绕色带IR的轴。另外,引导轴23是用于将悬挂在色带保持轴21与色带卷取轴22之间的墨带IR向规定位置引导的引导部件。色带卷取轴22在打印标签纸张LP时由未图示的第1驱动电动机向图中顺时针旋转驱动,卷绕墨带IR。
需要说明的是,热敏头13通过螺线管等未图示的移动机构而上下移动。由此,在标签打印机1中,能够切换热敏头13经由墨带IR和卷筒纸RP压接于压纸滚筒12的状态和热敏头13离开压纸滚筒12的非压接状态。热敏头13在进行卷筒纸RP的打印时,经由墨带IR压接在压纸滚筒12上。另外,色带卷取轴22在进行打印的期间,以与标签纸张LP的输送速度对应的速度卷绕墨带IR,当热敏头13成为上述非压接的状态时,停止卷绕。
标签传感器14设置在输送辊11与压纸滚筒12之间的标签纸张LP的输送路径上。标签传感器14从标签纸张LP检测标签L的输送方向前端部(以下也简称为“标签L的前端部”)。由此,标签传感器14能够检测标签间距P(参照图2)。例如,标签传感器14可以通过由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构成的透射型传感器来实现。标签传感器14在标签纸张LP的输送时,基于受光元件的受光电平检测标签L的前端部。
标签打印机1从标签传感器14检测出的标签L的前端部的位置推测该标签L的位置,在各动作模式下,将标签L输送到热敏头13的打印开始位置。
剥离引导件15将在剥离发放模式下打印后的标签L从底纸M上剥离。剥离引导件15形成为具有相互以锐角交叉的两个表面的V字形。剥离引导件15使向排出口3输送的标签纸张LP弯曲,将底纸M和标签L剥离。剥离了标签L的底纸M被卷取辊16卷绕,另一方面,从底纸M剥离的标签L从设置于壳体2的排出口3排出(发放)。
卷取辊16在剥离发放模式下,保持卷筒纸RP的一端且将剥离了标签L的底纸M卷绕。卷取辊16由未图示的第2驱动电动机旋转驱动。例如,第2驱动电动机在进行标签纸张LP的打印时,使卷取辊16沿图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将标签被剥离的底纸M卷绕在卷取辊16上。卷取辊16在连续发放模式和切断发放模式下不保持卷筒纸RP而未被利用。
剥离传感器17设置在排出口3的附近,检测有无在剥离发放模式下从底纸M剥离了大部分的标签L。剥离传感器17例如可以用由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构成的透射型传感器实现。
当剥离传感器17检测到标签L时,标签打印机1暂停标签纸张LP的输送和打印。然后,当用户从排出口3取出标签L时,剥离传感器17对不存在标签L的情况进行检测。当剥离传感器17检测到标签不存在时,标签打印机1重新开始标签纸张LP的输送和打印。
具体而言,标签打印机1在重新开始打印的情况下,为了使进行了剥离的标签的下一个标签返回到热敏头13的打印开始位置,将标签纸张LP向反方向输送规定量。然后,标签打印机1在向反方向的输送完成后,进行下一标签的打印,从排出口3发放打印完成的标签。
接着,说明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图3是用于说明标签发放动作中的卷筒纸的移动的图。在图3中,可转动地支承卷筒纸RP的保持件30具有支承轴31。支承轴31通过轴向的一端安装在壳体2上的悬臂支承结构安装在壳体2上。支承轴31插通卷筒纸RP的卷筒支承体RS,可转动地支承该卷筒纸RP。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但在支承轴31的另一端设置有限制卷筒纸RP向轴向移动的引导件。
在标签打印机1上设有近端传感器41。近端传感器41设置在与卷筒纸RP的侧面相对的位置,检测卷筒纸RP的径向外周面成为规定位置的近端状态。换言之,近端传感器41对认为是通过拉出标签纸张LP而使卷筒纸RP的直径成为规定量以下的近端状态进行检测。近端传感器41例如可以用由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构成的反射型传感器来实现。
在上述卷筒纸RP的支承结构中,当标签纸张LP从卷筒支承体RS被拉出并经由阻尼辊50时,成为相对于假想线LPL偏移的轨道。具体而言,标签纸张LP具有卷绕惯性,由于粘贴有标签L的部分与未粘贴有标签的标签L之间的部分的卷绕惯性的强度差异,成为图中虚线所示的轨道。更详细地说,成为标签L的两端部分向内侧凹陷的状态。
因此,在图中A所示的点处,支承在支承轴31上的卷筒纸RP被从卷筒支承体RS拉出的标签纸张LP(位于标签L的端部的部分)按压。将卷筒纸RP被从卷筒支承体RS拉出的标签纸张LP按压的现象在每一张标签的发放动作中发生。由于卷筒纸RP被从卷筒支承体RS拉出的标签纸张LP按压,由此产生从正常位置移动(以下也称为“转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近端传感器41即使在卷筒纸RP的卷绕量不是规定量以下的状态下也检测出近端状态。
由从卷筒支承体RS拉出的标签纸张LP对卷筒纸RP的按压力,根据标签L的卷绕惯性的程度等而不是一定的。因此,卷筒纸RP在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上且质量大的状态下,有时即使被拉出的标签纸张LP按压也不发生转动。
图4是表示连续发放模式下的近端传感器41的输出的一例的时序图。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卷筒纸RP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在第一张标签发放动作中施加在卷筒纸RP上的按压力小,该卷筒纸RP不转动。因此,近端传感器41未检测到近端状态,而不输出检测信号(高电平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一张标签L的发放动作(一张标签的发放动作)例如是从某个标签L到达打印开始位置的时刻起直到下一个标签L被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为止的标签打印机1的动作。换言之,所谓一张标签L的发放动作,是指在连续发放模式下,标签纸张LP被输送了相当于标签间距P的期间的热敏头13或输送电动机40等的动作。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一张标签L的发放动作中的期间也称为“一个标签发放期间”。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卷筒纸RP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在第2张的一个标签发放期间施加在卷筒纸RP上的按压力大,该卷筒纸RP发生转动。因此,近端传感器41在卷筒纸RP被标签纸张LP按压而转动时检测出近端状态并输出检测信号。另外,在第2张的一个标签发放期间中,卷筒纸RP在点A被标签纸张LP按压之后,卷筒纸RP返回正常位置,因此近端传感器41返回到不输出检测信号的状态。
在该例子中,近端传感器41仅在连续发放N张标签L中的第2张的一个标签发放期间检测出近端状态。换言之,尽管卷筒纸RP为规定量以上,但近端传感器41在第2张的一个标签发放期间检测出近端状态。
在卷筒纸RP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当卷筒纸RP处于正常位置时,近端传感器41检测出近端状态并继续输出检测信号。即使在连续发放模式中卷筒纸RP被标签纸张LP按压而转动,也由于近端传感器41检测出近端状态,因此输出检测信号。因此,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在连续发放模式下,在近端传感器41针对规定张数以上的标签L连续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判断为卷筒纸的残余量减少。另外,在其他动作模式中也同样,能够防止因卷筒纸RP被标签纸LP按压而引起的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
图5是表示标签打印机1的主要硬件构成的框图。标签打印机1包括控制部100、存储部200、热敏头13、标签传感器14、剥离传感器17、输送电动机40、近端传感器41、切割器电动机42、显示部43、操作部44和通信部45。控制部100、存储部200、热敏头13、标签传感器14、剥离传感器17、输送电动机40、近端传感器41、切割器电动机42、显示部43、操作部44以及通信部45经由总线46等相互连接。
控制部100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101、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02、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CPU101、ROM102、RAM103经由总线46相互连接。
CPU101控制标签打印机1的整体动作。CPU101是处理器的一例。ROM102存储用于CPU101驱动的程序等各种程序、各种数据。RAM103被用作CPU101的工作区,并且展开存储在ROM102、存储部200中的各种程序、各种数据。CPU101根据存储在ROM102、存储部200中并在RAM103中展开的控制程序进行动作,由此执行标签打印机1的各种控制处理。
RAM103还包括打印数据部1031。打印数据部1031存储从PC60(参照图8)等外部装置接收到打印数据、打印指示张数等。打印数据是打印在标签L上的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等。打印指示张数是打印打印数据的标签L的张数。
存储部200由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闪存等存储介质构成,即使切断电源也维持存储内容。存储部200存储控制程序201、标签间距部202、规定次数管理表203以及步数管理表204。
控制程序201是用于实现如下功能的程序,即,从PC60等外部装置取得打印数据的功能;驱动热敏头13、输送电动机40将上述打印数据打印在介质(标签L、卷筒纸RP等)上的功能;基于标签传感器14的输出检测标签间距P的功能;基于近端传感器41的输出进行残余量检测的功能;等等。控制程序201包括使标签打印机1动作的其他各种控制程序。
标签间距部202存储所使用的卷筒纸RP的标签间距。标签间距部202存储标签传感器14检测出的标签间距。例如,标签打印机1在卷筒纸RP被新支承在保持件30上时,输送规定量的标签纸张LP,由标签传感器14检测该卷筒纸RP的标签间距,并存储在标签间距部202中。标签间距部202也可以存储用户操作操作部44而输入的标签间距。
规定次数管理表203是根据标签间距存储在残余量检测的判断中使用的近端状态的连续次数(规定次数)的表。规定次数管理表203可以由用户任意设定。图6是表示规定次数管理表203的数据结构的图。规定次数管理表203将标签间距范围和规定次数相关联地予以存储。
标签间距范围是所使用的卷筒纸RP的标签间距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标签间距范围设定为50mm以下、大于50mm且100mm以下、大于100mm这3个范围。
规定次数(规定张数)是在残余量检测的判断中使用的近端状态的连续次数。换言之,标签打印机1在连续规定次数、在一个标签发放期间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了残余量检测,即检测到卷筒纸RP为规定量以下的残余量。通过根据标签间距的范围使规定次数变化,能够防止在使用标签间距P较长的卷筒纸RP的情况下,花费超过残余量检测的判断所需时间的情况。标签间距范围越大则规定次数(规定张数)越小。
步数管理表204是按每个标签间距设定一个标签发放期间所需的输送电动机40的步数的表。图7是表示步数管理表204的数据结构的图。步数管理表204将标签间距和一张所需的步数相关联地予以存储。
标签间距是所使用的卷筒纸RP的标签间距。登记在步数管理表204中的标签间距可以在标签打印机1出厂时预先登记,也可以将存储在标签间距部202中的数据登记。或者,登记在步数管理表204中的标签间距也可以在用户使用卷筒纸RP时从操作部44输入。
一张所需的步数是在一个标签发放期间驱动输送电动机40的步数。步数管理表204中登记的一张所需的步数可以在标签打印机1出厂时预先登记,也可以在登记了标签间距时由控制部100算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输送电动机40的1步的输送距离是确定的,所以控制部100能够算出与标签间距对应的一张所需的步数。
返回图5,说明标签打印机1的硬件构成。关于热敏头13、标签传感器14、剥离传感器17、输送电动机40、近端传感器41如上所述。
切割器电动机42驱动将从排出口3排出的标签纸张LP切断的切割器(未图示)。具体而言,切割器电动机42在切断发放模式下,在从排出口3排出粘贴有打印后的标签L的标签纸张LP的状态下,驱动上述切割器。由此,打印后的标签L在贴附于底纸M的状态下被逐张地排出。
显示部43例如由液晶面板构成,设置在壳体2的外表面。显示部43显示各种信息。例如,显示部43在各动作模式下,显示存储在打印数据部1031中的标签L的打印指示张数以及打印完成张数。另外,显示部43在各动作模式下进行残余量检测时,显示表示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为规定量以下的信息。显示部43是告知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为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的告知部的一例。另外,告知部也可以由输出声音的扬声器等构成。
操作部44例如由设置在显示部43的表面的触摸面板构成。操作部44由标签打印机1的用户操作,向控制部100输入各种信息。例如,操作部44将指示开始打印的信息、设定动作模式的信息等输入到控制部100。
通信部45是用于进行PC60等外部装置通信的接口。控制部100通过通信部45与外部装置连接,从而能够与该外部装置进行信息(数据)的发送接收。
接着,说明标签打印机1的功能构成。图8是表示标签打印机1的主要功能构成的框图。控制部100通过CPU101按照存储在ROM102或存储部200中的控制程序进行动作,从而作为取得部1001、输入部1002、模式设定部1003、打印控制部1004、标签间距检测部1005、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残余量判定部1007、以及显示控制部1008而发挥功能。另外,这些各功能也可以由专用电路等硬件构成。
取得部1001取得打印数据。具体而言,取得部1001从PC60接收打印在标签L上的文字数据、图像数据等打印数据。此外,取得部1001从PC60接收与打印数据相关联的打印指示张数。取得部1001将取得的打印数据和打印指示张数存储在打印数据部1031中。
从标签传感器14、剥离传感器17、近端传感器41和操作部44向输入部1002输入各种信息。例如,在各操作模式下,从标签传感器14向输入部1002输入所输送的标签L的位置信息。标签L的位置信息包含表示该标签L的输送方向前端部及后端部的位置的信息。控制部100根据输入到输入部1002的标签L的位置信息,进行各动作模式下的打印控制。另外,控制部100在新的卷筒纸RP安装在保持件30上时等,根据输入到输入部1002的标签L的位置信息,进行该卷筒纸RP的标签间距的检测。
在剥离发放模式下,从剥离传感器17向输入部1002输入表示打印后的标签L是否位于排出口3的剥离信息。控制部1002根据输入到输入部1002的剥离信息控制热敏头13、输送电动机40,进行剥离发放模式下的打印控制。
在各动作模式下,从近端传感器41向输入部1002输入表示是否检测到卷筒纸RP的检测信息。另外,从操作部44向输入部1002输入各种信息。例如,从操作部44向输入部1002输入设定动作模式的设定信息。
模式设定部1003设定标签打印机1的动作模式。具体而言,模式设定部1003根据输入到输入部1002的设定信息,将连续发放模式、切断发放模式、剥离发放模式等动作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设定为标签打印机1的动作模式。
打印控制部1004根据由模式设定部1003设定的动作模式控制热敏头13、输送电动机40、切割器电动机42等,进行对卷筒纸RP的打印。
具体而言,打印控制部1004在连续发放模式下控制热敏头13及输送电动机40等,连续地打印标签L,并从排出口3排出标签纸张LP。另外,打印控制部1004在切断发放模式下控制热敏头13、输送电动机40以及切割器电动机42等,将打印后的标签L逐张地切断发放。进而,打印控制部1004在剥离发放模式下控制热敏头13及输送电动机40等,将打印后的标签L从底纸M剥离并发放。
标签间距检测部1005检测卷筒纸RP的标签间距P。具体而言,标签间距检测部1005根据输入到输入部1002的标签L的位置信息,检测贴附在底纸M上的标签L的输送方向一端与下一标签的输送方向一端之间的间隔。标签间距检测部1005将检测出的标签间距存储在标签间距部202中。
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基于近端传感器41的输出检测近端状态。具体而言,当向输入部1002输入表示近端传感器41未检测到卷筒纸RP的检测信息,换言之,当输入高电平的检测信号时,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检测出卷筒纸RP为近端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近端状态的检测,可以始终执行检测,也可以与输送电动机40的旋转方向联动地进行检测。也就是说,可以是仅在输送电动机40正转时执行检测,也可以仅在输送电动机40反转时执行检测。
残余量判定部1007在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在任一动作模式中针对规定张数以上的标签L连续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卷筒纸RP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在各动作模式中,在一个标签发放期间连续规定次数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残余量判定部1007判定为卷筒纸RP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例如,在卷筒纸RP的标签间距P为50mm以下的情况下,若图4所示的近端传感器41的输出在发放第1张~发放第6张为止连续成为高电平,则残余量判定部1007判定为卷筒纸RP的残余量在规定量以下。
显示控制部1008在显示部43上显示各种信息。例如,显示控制部108在由残余量判定部1007判定为卷筒纸RP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的情况下,使显示部43显示该意思的信息。
接着,说明标签打印机1的控制部100执行的第1实施例的残余量检测处理。图9是表示由标签打印机1的控制部100进行的残余量检测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假设在执行残余量检测处理之前在标签间距部202中存储有卷筒纸RP的标签间距P。另外,残余量检测处理在任一动作模式下的发放动作中执行。但是,在输送电动机40正转的情况下执行残余量检测处理。在输送电动机40反向旋转(反转)的情况下,保持累计计数器的值,不变动。也就是说,在连续发放模式、切断发放模式以及剥离发放模式下动作,但在切断发放模式、剥离发放模式下,在输送电动机40正转时执行开头步骤的识别(S3)~最终步骤(S7)。之后,保持累计计数器的值,根据累计计数器的值判断近端状态。然后,使输送电动机反转,将接着要打印的标签L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在此期间,不进行近端状态的检测。保持累计计数器的值。如果设定张数的打印未完成,则再次从开头步骤的识别(S3)开始重复处理。由此,无论哪种模式都能够在输送电动机40正转的状态下,通过相同的处理,判定卷筒纸RP的残余量已成为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近端状态检测部在输送电动机40正转时检测近端状态。当输送电动机40反向旋转时,不检测近端状态。
控制部100从标签间距部202读出卷筒纸RP的标签间距(步骤S1)。接着,控制部100参照规定次数管理表203,将与读出的标签间距对应的规定次数设定为累计计数值N(步骤S2)。例如,如果从标签间距部202读出的标签间距为50mm以下,则累计计数值N设定为6。同样,如果读出的标签间距大于50mm且100mm以下,则累计计数值N设定为4,如果大于100mm,则累计计数值设定为2。
接着,打印控制部1004识别一个标签发放期间中的输送电动机40的驱动信号的开头步骤(步骤S3)。残余量判定部1007判断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是否检测出近端状态(步骤S4)。换言之,残余量判定部1007判断是否从近端传感器41向输入部1002输入了表示未检测到卷筒纸RP这一内容的检测信息。
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检测到近端状态时(步骤S4的“是”),控制部100将检测计数器设定为“1”(步骤S5)。在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未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4的“否”),控制部100将检测计数器设定为“0”(步骤S6)。例如,控制部100将所设定的检测计数值存储在RAM103中。
接着,控制部100判断是否输出了一个标签发放期间的最终步骤的驱动信号(步骤S7)。在没有输出一个标签发放期间的最终步骤的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7的“否”),控制部100返回步骤S4的处理。由此,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能够检测出在一个标签发放期间的某个定时成为近端状态的情况。
在输出了一个标签发放期间的最终步骤的驱动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7的“是”),控制部100判断检测计数值是否为“1”(步骤S8)。换言之,控制部100判断在一个标签发放期间是否检测到近端状态。如果检测计数值为“1”,则控制部100对累计计数器的值加上“1”(步骤S9)。累计计数器的值例如存储在RAM103中。
接着,残余量判定部1007判断累计计数器的值是否为设定的值“N”(步骤S10)。在累计计数器的值为“N”的情况下(步骤S10的“是”),残余量判定部1007判定为卷筒纸RP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然后,显示控制部1008使显示部43显示表示卷筒纸RP的残余量成为规定量以下的少状态这一内容的信息(步骤S11)。显示部43例如进行催促更换新的卷筒纸RP的显示。
接着,控制部100判断取得部1001取得的打印数据中包含的打印指示张数的标签L的发放是否完成(步骤S12)。换言之,控制部100判断是否将一个标签发放动作执行了相应于打印指示张数的次数。当打印指示张数的标签L的发放结束时(步骤S12的“是”),控制部100结束残余量检测处理。在打印指示张数的标签L的发放未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12的“否”),控制部100返回步骤S3的处理,继续残余量检测处理,直到打印指示张数的标签L的发放完成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8的处理中,在检测计数器的值不是“1”的情况下(步骤S8的“否”),控制部100将累计计数器的值设定为“0”(步骤S13),过渡到步骤S12的处理。另外,在步骤S10的处理中,累计计数器的值不是“否”的情况下(步骤S10的“否”),控制部100跳过步骤S11的处理而过渡到步骤S12的处理。
通过上述残余量检测处理,标签打印机1无需设置按压卷筒纸RP的结构等,就能够防止因卷筒纸RP被标签纸张LP按压而引起的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
接着,说明残余量检测处理的变形例(第2实施例)。变形例是防止在标签发放动作中施加在标签纸张LP上的张力引起的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的例子。例如,在输送标签纸张LP时或者用切割器切断标签纸张LP时,对标签纸张LP施加张力,由此存在卷筒纸张RP转动的情况。在变形例中,在标签纸张LP上极力不施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残余量检测,从而抑制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
图10是表示标签打印机1的控制部100的残余量检测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的流程图。变形例的残余量检测处理在切断发放模式、剥离发放模式等反转输送模式下执行,在连续发放模式下不执行。
控制部100判断输送电动机40是否正转(步骤S21)。控制部100根据打印控制部1004是否使输送电动机40正转来进行步骤S21的判断。在输送电动机40未正转的情况下(步骤S21的“否”),控制部100返回步骤S21的处理。
在输送电动机40正转的情况下(步骤S21的“是”),控制部100判断输送电动机40是否有反转(步骤S22)。换言之,控制部100判断输送电动机40是否有反向旋转。控制部100根据打印控制部1004是否使输送电动机40反转,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进行近端状态的检测,进行步骤S22的判断。
在输送电动机40未反转的情况下(步骤S22的“否”),控制部100返回步骤S22的处理。在输送电动机40有反转的情况下(步骤S22的“是”),残余量判定部1007判断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是否检测到近端状态(步骤S23)。换言之,残余量判定部1007判断是否从近端传感器41向输入部1002输入了表示未检测到卷筒纸RP这一内容的检测信息。残余量判定部1007在输送电动机40向反方向旋转而标签纸张LP松弛的状态下,换言之,在标签纸张LP没有拉抻支承在保持件30上的卷筒纸RP的状态下,判断是否为近端状态。
若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检测到近端状态(步骤S23的“是”),则显示控制部1008使显示部43显示表示卷筒纸RP的残余量成为规定量以下的少状态这一内容的信息(步骤S24)。
接着,控制部100判断取得部1001取得的打印数据中包含的打印指示张数的标签L的发放是否完成(步骤S25)。当打印指示张数的标签L的发放完成时(步骤S25的“是”),控制部100结束残余量检测处理。在打印指示张数的标签L的发放未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25的“否”),控制部100返回到步骤S21的处理,继续进行残余量检测处理,直到打印指示张数的标签L的发放完成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23的处理中,在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未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23的“否”),控制部100跳过步骤S24的处理而过渡到步骤S25的处理。
通过上述残余量检测处理,标签打印机1无需设置按压卷筒纸RP的结构等,就能防止在反转输送模式下因施加在标签纸张LP上的张力而引起的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需要说明的是,输送电动机40未正转的状态、即输送电动机40反转的状态是将接下来要打印的标签L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的状态。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在将标签L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的过程、或者在将标签L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的位置检测近端状态。但是,可以想到,在将标签L输送到打印位置的状态下,不能成为未对标签纸张LP施加张力的状态。特别是在标签间距大的情况下,可以想到,即使将标签L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也处于标签纸张LP被施加张力的状态。因此,为了可靠地防止由施加在标签纸张LP上的张力引起的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如下所述。残余量判定部1007在使输送电动机反转而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在将标签L反向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之后,进一步反转输送辊40。相反地输送规定量(例如下一个标签L的量)的标签纸张LP,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判断是否检测到近端状态。之后与S23的处理相同。由此,能够可靠地在标签纸张LP没有施加张力的状态下检测卷筒纸RP的残余量。然后,使输送电动机40正转,将标签L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
另外,也可以设置控制部,该控制部进行控制在连续发放模式下执行第1实施例,在切断发放模式和剥离发放模式下执行第2实施例。由此,能够根据模式切换与输送电动机40的旋转方向对应的近端状态的检测处理。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包括:保持件30,其以使卷筒纸RP能够转动的方式予以支承,所述卷筒纸RP是卷绕以规定间隔粘贴有标签L的底纸M而构成的;热敏头13,其对从保持件30陆续放出的卷筒纸RP的标签L进行打印;近端传感器41,其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保持件30上的卷筒纸RP的径向外周面成为规定位置时输出检测信号;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其基于近端传感器41的输出,在一个标签发放动作中对所述近端状态进行检测;残余量判定部1007,在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针对规定张数以上的标签连续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卷筒纸RP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
由此,标签打印机1无需特别设置按压卷筒纸RP的结构等,就能够防止因卷筒纸RP被标签纸张LP按压而引起的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中,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根据输送卷筒纸的输送电动机40的驱动信号,判断为处于正在进行一个标签发放动作中。
由此,标签打印机1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判断为处于正在进行一个标签发放动作中。因此,能够使用于防止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的构成简单。
此外,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还具备标签间距检测部1005,该标签间距检测部1005检测贴附在底纸M上的标签L的输送方向一端与下一标签的输送方向一端之间的间隔,残余量判定部1007根据标签间距检测部1005检测出的间隔,设定所述规定次数。
由此,标签打印机1能够防止在使用标签间距P长的卷筒纸RP的情况下花费超过残余量检测的判断所需的时间。
而且,本实施例标签打印机1包括:保持件30,其以使卷绕成卷筒状的卷筒纸RP能够转动的方式予以支承;热敏头13,其对从保持件30陆续放出的卷筒纸RP进行打印;近端传感器41,其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保持件30上的卷筒纸RP的径向外周面成为规定位置时输出检测信号;输送电动机40,其通过正转而沿输送方向输送卷筒纸RP,并且通过反转而沿与该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卷筒纸RP;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其基于近端传感器41的输出,对所述近端状态进行检测;残余量判定部1007,在输送电动机40未正转的状态下近端状态检测部1006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卷筒纸RP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
由此,标签打印机1无需特别设置按压卷筒纸RP的结构等,就能够防止在反转输送模式下施加在标签纸张LP上的张力引起的卷筒纸RP的残余量检测的误检测。
另外,本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还具有显示部43,该显示部43根据残余量判定部1007的判定结果,告知卷筒纸RP的残余量已成为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
由此,标签打印机1能够向用户告知卷筒纸RP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标签打印机1执行的控制程序可以构成为记录在CD-ROM等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来提供。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将由上述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1执行的控制程序存储在与因特网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上,经由网络进行下载来提供,进而还可以构成为经由因特网等网络提供。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上述实施例是作为示例而提示,并不意图限定发明范围。上述新的实施例可以以其他的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组合。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持件,其以使以规定间隔粘贴有标签的卷筒纸能够转动的方式予以支承;
打印部,其对从所述保持件陆续放出的卷筒纸的标签进行打印;
传感器,其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保持件上的卷筒纸的径向外周面成为规定位置时输出检测信号;
近端状态检测部,其基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对一个标签发放动作中的近端状态进行检测;以及
残余量判定部,在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针对规定张数以上的标签连续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卷筒纸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基于输送所述卷筒纸的输送电动机的驱动信号,判断为处于正在进行一个标签发放动作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中,还包括:
标签间距检测部,其检测所述标签的输送方向一端与下一标签的输送方向一端之间的间隔,
其中,所述残余量判定部根据所述标签间距检测部检测出的间隔,设定所述规定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规定张数是标签间距越大则张数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打印机具有连续发放模式、切断发放模式以及剥离发放模式,所述连续发放模式是对所设定张数的所述标签进行连续打印的模式,所述切断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所述标签逐张地切断的模式,所述剥离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所述标签从底纸剥离的模式,
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在能够正转和反转的输送电动机进行正转时检测近端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还包括:
告知部,其根据所述残余量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告知所述卷筒纸的残余量已成为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
7.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持件,其以使卷绕成卷筒状的卷筒纸能够转动的方式予以支承;
打印部,其对从所述保持件放出的卷筒纸进行打印;
传感器,其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保持件上的卷筒纸的径向外周面成为规定位置时输出检测信号;
输送电动机,其通过正转而沿输送方向输送所述卷筒纸,并且通过反转而沿与该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所述卷筒纸;
近端状态检测部,其基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对近端状态进行检测;以及
残余量判定部,在所述输送电动机未正转的状态下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卷筒纸的残余量为规定量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卷筒纸以规定间隔贴附有标签,
所述打印机具有连续发放模式、切断发放模式以及剥离发放模式,所述连续发放模式是对所设定张数的所述标签进行连续打印的模式,所述切断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所述标签逐张地切断的模式,所述剥离发放模式是将打印后的所述标签从底纸剥离的模式,
在所述切断发放模式和所述剥离发放模式时执行所述残余量判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残余量判定部在使所述输送电动机反转而所述近端状态检测部检测到近端状态的情况下,在将所述标签反向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之后,进一步反向输送规定的量,判定近端状态检测部是否检测到近端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中,还包括:
告知部,其根据所述残余量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告知所述卷筒纸的残余量已成为规定量以下这一情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176302 | 2022-11-02 | ||
JP2022176302A JP2024066704A (ja) | 2022-11-02 | 2022-11-02 | プリン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84668A true CN117984668A (zh) | 2024-05-07 |
Family
ID=87845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01840.4A Pending CN117984668A (zh) | 2022-11-02 | 2023-07-21 | 打印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140111A1 (zh) |
EP (1) | EP4364956A1 (zh) |
JP (1) | JP2024066704A (zh) |
CN (1) | CN117984668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071579A (ja) * | 2010-09-03 | 2012-04-12 | Toshiba Tec Corp | プリンタ |
US20160350624A1 (en) * | 2015-05-25 | 2016-12-01 | Daniel T. Liguori | Hand-held qr code label printer using a smartphone |
JP2019202483A (ja) * | 2018-05-24 | 2019-11-28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22173641A (ja) * | 2021-05-10 | 2022-11-22 |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
2022
- 2022-11-02 JP JP2022176302A patent/JP2024066704A/ja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5-31 US US18/326,820 patent/US2024014011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7-21 CN CN202310901840.4A patent/CN117984668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8-25 EP EP23193403.5A patent/EP4364956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364956A1 (en) | 2024-05-08 |
JP2024066704A (ja) | 2024-05-16 |
US20240140111A1 (en) | 2024-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11127B2 (en) | Printing apparatus that cuts off a portion of a sheet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an image | |
JPH08169149A (ja) | 用紙排出装置 | |
JP2010082915A (ja) | ラベルプリンタ | |
JP2014139102A (ja) | プリンタ装置 | |
JP7514977B2 (ja) |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7984668A (zh) | 打印机 | |
JPH07246738A (ja) | プリンタ | |
JP4559588B2 (ja) | ラベルプリンタ | |
JP2021185038A (ja) | プリンタ | |
JP2019064751A (ja) | 媒体供給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媒体セット状態検出方法 | |
JP2001038966A (ja) | ラベ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制御方法 | |
JPH08253219A (ja) | ラベルプリンタ | |
JP2010188628A (ja) | 純正ラベル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 |
JPH09142708A (ja) | 用紙排出装置 | |
JP2013129118A (ja) | ロール紙の誤セット検出機構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
JP6258837B2 (ja) |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2010030088A (ja) | 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 |
JP2014128947A (ja) | リボン残量検知機構及び印刷装置 | |
JP4113701B2 (ja) | ラベル印字装置 | |
US11628678B2 (en) | Tape prin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ape printing device | |
JP2018043524A (ja) |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2001335016A (ja) | ラベルプリンタ | |
JP6202169B2 (ja) | テープ印刷装置、及び、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
JPH0761698A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
JP2023176867A (ja) | プリン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