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40698A - 流体输送用软管 - Google Patents

流体输送用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40698A
CN117940698A CN202280061542.2A CN202280061542A CN117940698A CN 117940698 A CN117940698 A CN 117940698A CN 202280061542 A CN202280061542 A CN 202280061542A CN 117940698 A CN117940698 A CN 117940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ermoplastic resin
hose
rubber
polya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15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百百濑爱
佐藤峻
佐藤彩
与那霸智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940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40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00Layered products having a general shape other than plane
    • B32B1/08Tubular pro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 B32B2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comprising rubber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comprising rubber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04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 F16L11/08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with reinforcements embedded in the wal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但柔软而且扭曲性也优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是含有内层、增强层和外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内层含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形成的(A)层、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形成的(B)层和由橡胶组合物cx形成的(C)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ar的基体am和含有橡胶ae的结构域ad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br的基体bm和含有橡胶be的结构域bd形成,(A)层为最内层,(B)层配置于(A)层的外侧,(C)层配置于(B)层的外侧,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的10%模量M10(AB)与100%模量M100(AB)之比超过0.5且低于1.2,满足关系式:(C)层的100%模量<(A)层的100%模量<(B)层的100%模量。

Description

流体输送用软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输送用软管。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被用于输送汽油和燃料等流体的软管。
背景技术
作为流体输送用软管,已知有含有脂肪族聚酰胺组合物的层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皂化物组合物的层的层叠管(日本特开2019-73025号公报)。
该层叠管能够维持药液阻挡性、低温耐冲击性、以及单体、低聚物的耐溶出性这样的诸多特性,且耐化学药品性、层间粘接性及其耐久性优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730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流体输送用软管从操作性的观点考虑要求柔软,但另一方面期望在以小的曲率弯曲时难以引起软管被压瘪堵塞、即不易发生扭曲(キンク)。
本发明的课题提供一种不但柔软而且耐扭曲性也优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将阻挡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的层用由热塑性树脂基体和橡胶结构域构成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与橡胶组合物的层夹持,能够得到在保持热塑性树脂的阻挡性的状态下,耐扭曲性优异的软管,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以提供柔软且耐扭曲性也优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作为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将阻挡性优异的热塑性树脂的层用由热塑性树脂基体和橡胶结构域形成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层与橡胶组合物的层夹持,从而可以在保持热塑性树脂的阻挡性的状态下得到耐扭曲性优异的软管,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是含有内层、增强层和外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内层含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形成的(A)层、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形成的(B)层和由橡胶组合物cx形成的(C)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ar的基体am和含有橡胶ae的结构域ad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br的基体bm和含有橡胶be的结构域bd形成,
(A)层为最内层,(B)层配置于(A)层的外侧,(C)层配置于(B)层的外侧,
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的10%模量M10(AB)与100%模量M100(AB)之比M10(AB)/M100(AB)超过0.5且低于1.2,
(A)层的100%模量M100(A)、(B)层的100%模量M100(B)与(C)层的100%模量M100(C)满足关系式M100(C)<M100(A)<M100(B)。
本发明包括以下的实施方案。
[1]一种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是含有内层、增强层和外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内层含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形成的(A)层、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形成的(B)层和由橡胶组合物cx形成的(C)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ar的基体am和含有橡胶ae的结构域ad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br的基体bm和含有橡胶be的结构域bd形成,
(A)层为最内层,(B)层配置于(A)层的外侧,(C)层配置于(B)层的外侧,
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的10%模量M10(AB)与100%模量M100(AB)之比M10(AB)/M100(AB)为超过0.5且低于1.2,
(A)层的100%模量M100(A)、(B)层的100%模量M100(B)与(C)层的100%模量M100(C)满足关系式M100(C)<M100(A)<M100(B)。
[2]根据[1]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A)层与(B)层直接粘接、或隔着粘接层粘接。
[3]根据[1]或[2]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A)层和(B)层的合计厚度T(AB)与(C)层的厚度T(C)之比T(AB)/T(C)为0.01~2.0。
[4]根据[1]~[3]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A)层的厚度T(A)和(B)层的厚度T(B)之比T(A)/T(B)超过0.1且低于20,(B)层的厚度T(B)为0.01~0.5mm。
[5]根据[1]~[4]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含有5~70质量%的结构域ad。
[6]根据[1]~[5]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含有0.1质量%以上的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
[7]根据[1]~[6]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br含有选自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胺6、聚酰胺6/66共聚物、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共聚物、聚酰胺1010、聚酰胺11和聚酰胺12中的至少1种。
[8]根据[1]~[7]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橡胶组合物cx中的50质量%以上的橡胶为选自丁腈橡胶、丙烯酸类橡胶和氟橡胶中的至少1种。
[9]根据[1]~[8]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B)层在23℃下的燃料透过率为2.0mm·mg/24h·cm2以下。
[10]根据[1]~[9]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流体为汽油、醇混合汽油、煤油、轻油、重油、植物油、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物。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用软管柔软并且耐扭曲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用软管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流体输送用软管。
输送的流体虽然没有限定,但优选的是液体燃料。
作为液体燃料,可列举出汽油、醇混合汽油、煤油、轻油、重油、植物油、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物。
图1示出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用软管之一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但是,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并不限定于图1所记载的方式。
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用软管1含有内层2、增强层3和外层4,内层含有(A)层2a、(B)层2b和(C)层2c。
(A)层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ar的基体am和含有橡胶ae的结构域ad形成。
(B)层由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br的基体bm和含有橡胶be的结构域bd形成。
(C)层由橡胶组合物cx形成。
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的10%模量M10(AB)与100%模量M100(AB)之比M10(AB)/M100(AB)超过0.5且低于1.2,优选超过0.7且低于1.1,更优选超过0.9且低于1.1。
通过M10(AB)/M100(AB)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从而可以得到具有耐扭曲性的软管。
要想M10(AB)/M100(AB)为上述的数值范围内,则优选将A层设为比B层更具有延展性的材料,且使A层与B层粘接。
层叠体的10%模量和100%模量根据JIS K 6301“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A)层的100%模量M100(A)、(B)层的100%模量M100(B)与(C)层的100%模量M100(C)需要满足关系式:
M100(C)<M100(A)<M100(B)
即,需要(A)层的100%模量M100(A)小于(B)层的100%模量M100(B),且大于(C)层的100%模量M100(C)。
通过满足上述关系式,从而容易兼顾耐扭曲性和柔软性。
(A)层和(B)层的100%模量根据JIS K 6301“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进行测定,(C)层的100%模量根据JIS K 6301“硫化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进行测定。
(A)层2a为最内层,(B)层2b配置于(A)层2a的外侧,(C)层2c配置于(B)层2b的外侧。
通过将(B)层2b用(A)层2a和(C)层2c夹持,从而可以在保持(B)层的阻挡性的状态下抑制扭曲。
(A)层和(B)层的合计厚度T(AB)与(C)层的厚度T(C)之比T(AB)/T(C)优选为0.01~2.0,更优选为0.05~1.5,进一步优选为0.05~1.0。
通过T(AB)/T(C)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从而容易得到所望的耐扭曲性。
(A)层的厚度T(A)与(B)层的厚度T(B)之比T(A)/T(B)优选超过0.1且低于20,更优选超过0.5且低于10,进一步优选超过1.0且低于5.0。
通过T(A)/T(B)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从而容易兼顾抑制输送的流体的泄露的阻挡性、以及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的延展性。
(B)层的厚度T(B)优选为0.01~0.5mm,更优选为0.05~0.3mm,进一步优选为0.05~0.2mm。
通过(B)层的厚度T(B)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从而来自B层的屈服点得以缓和。
(A)层的厚度T(A)只要T(AB)/T(C)、T(A)/T(B)和T(B)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则没有限定,但优选为0.5~0.01mm,更优选为0.4~0.05mm,进一步优选为0.3~0.1mm。
(C)层的厚度T(C)只要T(AB)/T(C)、T(A)/T(B)和T(B)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则没有限定,但优选为0.1~5.0mm,更优选为0.5~4.0mm,进一步优选为1.0~3.0mm。
构成(A)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ar的基体am和含有橡胶ae的结构域ad形成。即,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具有所谓的海岛结构。
热塑性树脂ar只要M10(AB)/M100(AB)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且满足关系式M100(C)<M100(A)<M100(B)则没有限定,但优选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胺6、聚酰胺6/66共聚物、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共聚物、聚酰胺1010、聚酰胺11、聚酰胺12,特别优选为聚酰胺6、聚酰胺6/12共聚物、聚酰胺11、聚酰胺12、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以下也称为“EVOH”。)。
基体am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
橡胶ae只要M10(AB)/M100(AB)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且满足关系式M100(C)<M100(A)<M100(B)则没有限定,但优选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以及这些热塑性弹性体的酸改性物、天然橡胶(NR)、异戊二烯橡胶(IR)、丁二烯橡胶(BR)、1,2-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氯丁二烯橡胶(CR)、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卤代丁基橡胶、溴代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酸类橡胶(ACM)、氟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等二烯橡胶,特别优选马来酸酐改性乙烯-1-丁烯共聚物、溴代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以下也称为“Br-IPMS”。)。
结构域ad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优选含有30~95质量%的基体am,更优选含有30~90质量%的基体am,进一步优选30~85质量%的基体am。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优选含有5~70质量%的结构域ad,更优选含有10~70质量%的结构域ad,进一步优选含有15~70质量%的结构域ad。
通过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中的结构域ad的比例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从而阻挡性、柔软性、由输送流体所带来的体积膨胀的降低等容易平衡。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优选含有0.1质量%以上的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更优选含有0.1~5.0质量%的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含有0.3~5.0质量%的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
通过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含有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从而可以使A层成为具有延展性的材料且减轻在与B层形成层叠体时B层的脆性的行为(例如屈服点),并且变得容易兼顾柔软性和耐扭曲性。
作为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只要是能够增塑热塑性树脂ar的化合物即可,例如,可以是用于热塑性树脂ar聚合时的单体的残渣和溶于树脂中提高分子运动性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作为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出邻苯二甲酸二辛基酯(DO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基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基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DBP)、己二酸二辛基酯(DOA)、己二酸二异壬基酯(DIDA)、磷酸三甲苯酯、琥珀酸异癸基、二乙二醇二苯甲酸酯、季戊四醇酯、油酸丁酯、乙酰蓖麻油酸酯、己二酸丙二醇聚酯、己二酸丁二醇聚酯、环烷油、三乙酸甘油基酯、N-丁基苯磺酰胺等。
予以说明,表4~表6中将“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简记为“增塑剂”。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以含有热塑性树脂ar、橡胶ae和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以外的成分。
(B)层由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形成。
热塑性树脂b优选阻挡性高的树脂。热塑性树脂b优选含有选自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胺6、聚酰胺6/66共聚物、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共聚物、聚酰胺1010、聚酰胺11和聚酰胺12中的至少1种。
在(B)层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情况下,(B)层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以含有热塑性树脂b以外的成分、例如各种添加剂。
构成(B)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br的基体bm和含有橡胶be的结构域bd形成。即,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具有所谓的海岛结构。
热塑性树脂br优选阻挡性高的树脂。热塑性树脂br优选选自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胺6、聚酰胺6/66共聚物、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共聚物、聚酰胺1010、聚酰胺11和聚酰胺12中至少1种。
基体bm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
橡胶be只要M10(AB)/M100(AB)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且满足关系式M100(C)<M100(A)<M100(B)则没有限定,但优选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以及这些热塑性弹性体的酸改性物、天然橡胶(NR)、异戊二烯橡胶(IR)、丁二烯橡胶(BR)、1,2-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氯丁二烯橡胶(CR)、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卤代丁基橡胶、溴代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丙烯酸类橡胶(ACM)、氟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等二烯橡胶。特别优选马来酸酐改性乙烯-1-丁烯共聚物。
结构域bd在不妨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在不妨碍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可以含有热塑性树脂br和橡胶be以外的成分。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优选含有30~95质量%的基体bm,更优选含有30~90质量%的基体bm,进一步优选含有30~85质量%的基体bm。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优选含有5~70质量%的结构域bd,更优选含有10~70质量%的结构域bd,进一步优选含有15~70质量%的结构域bd。
通过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中的结构域bd的比例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从而容易兼顾抑制输送的流体的泄露的阻挡性和柔软性。
(B)层在23℃下的燃料透过率优选为2.0mm·mg/24h·cm2以下,更优选为1.5mm·mg/24h·c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mm·mg/24h·cm2以下。
通过(B)层在23℃下的燃料透过率位于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从而可得到低燃料透过的软管。
燃料透过率用后述的方法进行测定。
(C)层由橡胶组合物cx形成。
橡胶组合物cx含有橡胶ce。
作为橡胶ce,可列举出天然橡胶(NR)、异戊二烯橡胶(IR)、丁二烯橡胶(BR)、1,2-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氯丁二烯橡胶(CR)、丁基橡胶(IIR)、丁腈橡胶(NBR)、丙烯酸类橡胶(ACM)、氟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等二烯橡胶,其中优选丁腈橡胶(NBR)、丙烯酸类橡胶(ACM)、氟橡胶。
优选橡胶组合物cx中50质量%以上的橡胶为选自丁腈橡胶、丙烯酸类橡胶和氟橡胶中的至少1种。
橡胶组合物cx可以在橡胶以外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列举出交联剂、抗老化剂、增塑剂、加工助剂、交联促进助剂、交联促进剂、增强剂(填料)、抗焦剂、塑炼促进剂、有机改质剂、软化剂、赋粘剂等。
(A)层与(B)层既可以直接粘接,也可以隔着粘接层粘接。
在隔着粘接层粘接的情况下,作为构成粘接层的材料,可列举出酚醛树脂系粘接剂、密胺树脂系粘接剂、聚氨酯树脂系粘接剂、环氧树脂系粘接剂,优选聚氨酯树脂系粘接剂和酚醛树脂系粘接剂。
粘接层的厚度只要能得到充分的粘接力就没有限定,优选为0.5~10μm,更优选为0.5~5.0μm,进一步优选为0.5~3.0μm。
粘接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在A层的外侧将粘接剂溶液涂布、涂敷、喷雾等而设置粘接层。
通过隔着粘接层粘接,从而软管反复变形时A层与B层难以发生剥离,在耐久性上有利。
增强层通常由将金属线材或有机纤维编织而形成的编带层或者螺旋层构成。作为金属线材,可列举出钢线、铜和铜合金的线、铝和铝合金的线、镁合金的线、钛和钛合金的线等,优选钢线。金属线材的线径优选为0.25~0.40mm。作为有机纤维,可列举出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碳纤维等,但优选PBO纤维。有机纤维的线径优选为0.25~0.30mm。
编带层或者螺旋层既可以层叠2层以上,也可以将编带层和螺旋层组合。
外层通常由橡胶组合物、热塑性弹性体或者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
作为橡胶组合物并没有限定的物质,可列举出在丁腈橡胶(NBR)、丁腈橡胶(NBR)/聚氯乙烯(PVC)共混物、氯磺化聚乙烯(CSM)、丁基橡胶(IIR)等的橡胶中,添加了交联剂、抗老化剂、增塑剂、加工助剂、交联促进助剂、交联促进剂、增强剂(填料)、抗焦剂、塑炼促进剂、有机改质剂、软化剂、赋粘剂等添加剂而成的物质。
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列举出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等。
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可列举出由含有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乙烯-乙烯醇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酮树脂、聚缩醛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苯醚树脂、氟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的基体,与含有丁基橡胶、改性丁基橡胶、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乙烯-不饱和羧酸酯共聚物、聚酰胺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等的橡胶的结构域形成的物质。
外层的厚度优选为0.2~5.0mm,更优选为0.2~4.0mm,进一步优选为0.2~3.0mm。
流体输送用软管的制造方法并没有限定,可以例示以下的方法。
在预先涂布了脱模剂的芯棒上,将(A)层用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B)层用的热塑性树脂或者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以(A)层用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为最内层的方式使用挤出机挤出成管状,形成(A)层和(B)层。接着,在(B)层上将(C)层用的橡胶组合物使用挤出机挤出成管状,形成(C)层。然后,在(C)层上涂布粘接剂,并使用编织机编织钢线或者有机纤维,形成增强层。接着,在增强层上将外层用的橡胶组合物使用挤出机挤出成管状,形成外层。接着,可以进行蒸汽硫化,然后通过取出芯棒从而制作软管。
实施例
[原材料]
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原材料如下。
(热塑性树脂)
PA6:聚酰胺6、宇部興産株式会社制“UBEナイロン”(注册商标)1011FB
PA610:聚酰胺610、ダイセル·エボニック株式会社制“ダイアミド”(注册商标)HS16
PA6/12:聚酰胺6/12共聚物、宇部興産株式会社制“UBEナイロン”(注册商标)7024B
PA6/66:聚酰胺6/66共聚物、宇部興産株式会社制“UBEナイロン”5033B
PA66:聚酰胺66、東レ株式会社“アミラン”(注册商标)CM3001-N
PA1010:聚酰胺1010、ダイセル·エボニック株式会社制“ダイアミド”(注册商标)DS16
PA11-1:聚酰胺11、アルケマ社制“RILSAN”(注册商标)BESN P40TL、有增塑剂(增塑剂的种类:N-丁基苯磺酰胺、增塑剂含量:12质量%)
PA11-2:聚酰胺11、アルケマ社制“RILSAN”(注册商标)BESNOTL、无增塑剂
PA12:聚酰胺12、宇部興産株式会社制“UBESTA”(注册商标)3012U
MXD6:聚酰胺MXD6、三菱ガス化学株式会社制“レニー”(注册商标)S6001
EVOH: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株式会社クラレ制“エバール”(注册商标)FP201B
(橡胶)
酸改性PO:马来酸改性乙烯-1-丁烯共聚物、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タフマー”(注册商标)MH7010
Br-IPMS:溴代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エクソンモービル·ケミカル社制“EXXPRO”(注册商标)3745
NBR:丁腈橡胶、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制“NIPOL”(注册商标)1043
NBR-PVC:腈橡胶/聚氯乙烯共混物、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制“NIPOL”(注册商标)DN517
CSM:氯磺化聚乙烯橡胶、デュポン社制“ハイパロン”(注册商标)40S(其他)
ε-己内酰胺:富士フイルム和光純薬株式会社制
炭黑:東海カーボン株式会社制“シースト”(注册商标)V
硫:細井化学工業株式会社制油处理硫
硫化促进剂:二-2-苯并噻唑二硫化物、大内新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制“ノクセラー”(注册商标)DM
抗老化剂:2,2,4-三甲基-1,2-二羟基喹啉聚合物、大内新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制“ノクラック”(注册商标)224
氧化锌:正同化学工業株式会社制锌华3种
硬脂酸:関東化学株式会社硬脂酸鹿一级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基酯、田岡化学工業株式会社制
(1)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将表1示出的配比比率的原材料投入到双螺杆混炼机(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制)中,并在200~240℃混炼3分钟,将得到的混炼物挤出成绳状,水冷后通过线料切粒机切断,从而制备颗粒状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2)橡胶组合物的制备
通过将表2示出的配比比率的原材料用班伯里混炼机进行混炼,从而制备橡胶组合物。
(3)外层用橡胶组合物的制备
通过将表3示出的配比比率的原材料用班伯里混炼机进行混炼,从而制备外层用橡胶组合物。
(4)软管的制作
在预先涂布了脱模剂的芯棒上将表4~表6示出的(A)层用材料和(B)层用材料以(A)层为最内层的方式,使用挤出机以按照表4~表6示出的厚度那样挤出成管状,形成(A)层和(B)层。将表4~表6示出的(C)层用材料按照表4~表6示出的厚度那样挤到(B)层上形成(C)层。在(C)层上涂布酚醛系粘接剂,使用编织机对钢线进行编织而形成增强层。将表3示出的外层用橡胶组合物按照壁厚2.0mm那样挤到增强层上形成外层。然后,在143℃进行60分钟的蒸汽硫化,取出芯棒而制作软管。
关于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对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的10%模量M10(AB)以及100%模量M100(AB)、(A)层的100%模量M100(A)、(B)层的100%模量M100(B)、(C)层的100%模量M100(C)、(B)层的燃料透过率、扭曲的抑制、软管的弯曲力、常温下的操作性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4~表6中。
予以说明,各评价项目的测定·评价方法如下。
[模量的测定]
热塑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或者层叠体的模量通过如下求出,即将热塑性树脂的片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片材或者层叠体冲切成JIS 3号哑铃形状,在25℃以拉拔速度100mm/min的条件进行拉拔试验,从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将伸长率10%时的应力设为10%模量M10[MPa],将伸长率100%时的应力设为100%模量M100[MPa]。
橡胶的模量根据JIS K 6251通过如下求出,即将硫化橡胶片材冲切成JIS 3号哑铃形状,在25℃以拉拔速度500mm/min的条件进行拉拔试验,从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将伸长率10%时的应力设为10%模量M10[MPa],将伸长率100%时的应力设为100%模量M100[MPa]。
其中,热塑性树脂的片材或者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片材通过如下制作,即将热塑性树脂或者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使用带550mm宽的T型模的Φ40mm单螺杆挤出机(株式会社プラ技研制),将料筒和模具的温度设定为220~245℃,牵引速度设定为0.5~3.0mm/min,挤出平均厚度0.15mm的片材。
硫化橡胶片材通过如下制作,即将用班伯里混炼机制备的橡胶组合物切成规定的大小,使用厚度2mm、长度150mm×150mm的模具夹入铁板,使用加压机在温度143℃、压力3.0MPa下硫化60分钟而制作。
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通过如下制作,即将(A)层用材料的片材和(B)层用材料的片材分别切下150mm×150mm见方,使用设定成(A)层用材料和(B)层用材料中的熔点较高的一者的熔点+10℃的加压机,在3.0MPa热压5分钟而制作。
在比较例3中,在(A)层和(B)层之间设置粘接层,使用加压机,在温度143℃、压力3.0MPa硫化60分钟而制作。
[燃料透过率的测定]
在JIS Z 0208“防湿包装材料的透过湿度试验方法”使用的铝制杯中封入试验燃料CE10(异辛烷/甲苯/乙醇=45/45/10体积%)20mL,将上述[模量的测定]中制作的(B)层用材料的片材以透过面为直径60mm的圆的方式切下,并安装。为了使片材和试验燃料能够总是接触,以片材面向下的状态下在23℃气氛下静置,每天测定杯的重量。从满7天的时刻的重量减少算出燃料透过率。
[扭曲的抑制]
根据JIS K 6330-9,进行23℃条件下的软管的弯曲试验,固定软管的一端并弯曲另一端时,将在弯曲半径R=100mm时没有扭曲的软管记为〇,将发生扭曲的软管记为×。
[常温下的操作性]
根据JIS K 6330-9进行23℃条件下的软管的弯曲试验,在固定软管的一端并弯曲另一端时测定弯曲半径R=130mm时刻的弯曲力。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软管弯曲力以将比较例1的软管弯曲力设为100时的指标表示。关于常温下的操作性,将软管弯曲力的指标为100以上时记为“差”、将软管弯曲力的指标为90以上且低于100时记为“良”,将软管弯曲力的指标低于90时记为“优”。
表2橡胶组合物的配比
表3外层用橡胶组合物的配比
配合比例
NBR-PVC 80质量份
CSM 20质量份
炭黑 60质量份
合计 160质量份
/>
/>
产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可以很好地用作用于输送汽油和燃料等的流体的软管。
附图符号说明
1 流体输送用软管
2 内层
2a (A)层
2b (B)层
2c (C)层
3 增强层
4 外层。

Claims (10)

1.一种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是含有内层、增强层和外层的流体输送用软管,
内层含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形成的(A)层、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形成的(B)层和由橡胶组合物cx形成的(C)层,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ar的基体am和含有橡胶ae的结构域ad形成,热塑性树脂组合物bx由含有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br的基体bm和含有橡胶be的结构域bd形成,
(A)层为最内层,(B)层配置于(A)层的外侧,(C)层配置于(B)层的外侧,
含有(A)层和(B)层的层叠体的10%模量M10(AB)与100%模量M100(AB)之比M10(AB)/M100(AB)超过0.5且低于1.2,
(A)层的100%模量M100(A)、(B)层的100%模量M100(B)与(C)层的100%模量M100(C)满足关系式M100(C)<M100(A)<M100(B)。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A)层与(B)层直接粘接、或隔着粘接层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A)层和(B)层的合计厚度T(AB)与(C)层的厚度T(C)之比T(AB)/T(C)为0.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A)层的厚度T(A)和(B)层的厚度T(B)之比T(A)/T(B)超过0.1且低于20,(B)层的厚度T(B)为0.01~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含有5~70质量%的结构域ad。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ax含有0.1质量%以上的具有增塑作用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热塑性树脂b或热塑性树脂br含有选自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酰胺6、聚酰胺6/66共聚物、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共聚物、聚酰胺1010、聚酰胺11和聚酰胺12中的至少1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橡胶组合物cx中的50质量%以上的橡胶为选自丁腈橡胶、丙烯酸类橡胶和氟橡胶中的至少1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B)层在23℃下的燃料透过率为2.0mm·mg/24h·cm 2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流体输送用软管,其特征在于,
流体为汽油、醇混合汽油、煤油、轻油、重油、植物油、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物。
CN202280061542.2A 2021-10-15 2022-06-20 流体输送用软管 Pending CN1179406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9689A JP2023059593A (ja) 2021-10-15 2021-10-15 流体輸送用ホース
JP2021-169689 2021-10-15
PCT/JP2022/024606 WO2023062879A1 (ja) 2021-10-15 2022-06-20 流体輸送用ホー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40698A true CN117940698A (zh) 2024-04-26

Family

ID=85988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1542.2A Pending CN117940698A (zh) 2021-10-15 2022-06-20 流体输送用软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59593A (zh)
CN (1) CN117940698A (zh)
WO (1) WO202306287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38541B2 (ja) * 1990-10-03 1999-08-2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低透過性ホース
JP5662852B2 (ja) * 2010-09-29 2015-02-04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冷媒輸送ホースおよびその製法
BR112014028923B1 (pt) * 2012-06-06 2021-01-12 Saint-Gobain Performance Plastics Corporation tubo de elastômero termoplástico e método para fazê-lo
JP7180448B2 (ja) * 2019-02-28 2022-11-30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ゴム組成物及びホース
JP2021120584A (ja) * 2020-01-30 2021-08-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冷媒輸送用ホー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59593A (ja) 2023-04-27
WO2023062879A1 (ja) 2023-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2479B1 (en) Rubber/resin composite hose
US8344064B2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laminate and tire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EP2620273B1 (en) Hose for transporting refrigerant
EP2311633B1 (en) Hose for transporting refrigerant
KR100205273B1 (ko) 폴리아미드 블럭을 함유하는 열가소성 에라스토머와 조합하여 사용된 가황에라스토머로 구성된 복합튜브 제품, 특히 석유파이프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EP2607071B1 (en) Fuel inlet pipe made of resi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O2012114634A1 (ja) 冷媒輸送ホース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法、並びに冷媒輸送ホース
CN102917871B (zh) 冷媒输送软管
EP2565025B1 (en) Hose for transporting refrigerant
US20230191756A1 (en) Multilayer structure based on recycled polyamide
US6838141B2 (en) Hose
CN117940698A (zh) 流体输送用软管
JP2008265283A (ja) ガソホール燃料用ホース
JP3951651B2 (ja) 自動車用ホース
JP4691913B2 (ja) ジメチルエーテル輸送用ホース
JP5706070B2 (ja) 冷媒輸送用ホース
JPH0753824A (ja) 樹脂組成物
JP2003074759A (ja) ホ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