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80875B - 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80875B
CN117780875B CN202410211894.2A CN202410211894A CN117780875B CN 117780875 B CN117780875 B CN 117780875B CN 202410211894 A CN202410211894 A CN 202410211894A CN 117780875 B CN117780875 B CN 117780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bin body
pipeline
sleeve
ai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21189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80875A (zh
Inventor
谢桂福
杨正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irhorse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irhorse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irhorse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irhorse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1021189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80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780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0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80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80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本体和驱动电机,压缩机本体和驱动电机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压缩机本体和驱动电机之间且对应传动皮带的位置处设有皮带张紧机构,皮带张紧机构设有一对气流管件和一个加压仓体,压缩机本体和加压仓体之间,以及驱动电机和加压仓体之间分别设有引风组件,加压仓体上设有间距调节组件,本发明通过气流管件对传动皮带内外侧的吹风与施压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了因传动皮带过松引起的打滑现象,又防止了传动皮带因灰尘发生磨损的现象,并通过间距调节组件精确地调节,保证了传动皮带始终处于合适的张紧状态,避免了传动皮带表面的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用空调压缩机皮带张紧调节方式主要是通过设置张紧轮对空调压缩机皮带压迫进行调整,需要在正时链罩或缸体上安装张紧轮并针对张紧轮设置张紧调节机构,张紧力控制不准确会导致皮带摩擦力增加,皮带易磨损,张紧轮本身的磨损或者损坏也可能会对皮带造成影响,寿命缩短,并产生一定的噪音。
目前公开的中国专利CN108194593B一种用于大中心距平带传动的非接触式张紧装置,包括设备从动带轮、驱动带轮、传动平皮带、燕尾槽、燕尾滑块、支撑立柱、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皮带张紧压气流管、下皮带张紧压气流管、左支撑座、右支撑座、调节螺杆、调节手柄、上调节螺栓、下调节螺栓、驱动电机、设备、设备驱动轴、电机座、接头、上高压气流管、下高压气流管、高压储气罐、连接管、高压空气压缩机、调节阀、气压表、设备载板,所述的设备从动带轮安装在设备驱动轴上,驱动带轮安装在驱动电机上,传动平皮带缠绕在设备从动带轮和驱动带轮上,所述的设备载板上加工燕尾槽,燕尾滑块安装在燕尾槽内,燕尾滑块能够在燕尾槽内滑动,所述的支撑立柱焊接在燕尾滑块上,上支撑板焊接在支撑立柱的上部,下支撑板焊接在支撑立柱的下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设置在传动平皮带的上下两侧,上支撑板上加工上安装孔,下支撑板上加工下安装孔。
根据上述专利所述,该专利上皮带张紧压气流管和下皮带张紧压气流管喷射出的高压气流作用在传动平皮带上,在气流作用力下,传动平皮带上部分向下张紧,传动皮带下部分向上张紧,实现传动皮带的非接触式张紧,消除了传统张紧结构对传动皮带的磨损,然而该专利需要通过高压气流发生装置时刻保持对皮带的压力,成本过高,并且皮带的内侧会存在灰尘积聚的情况,当内侧堆积的灰尘使皮带变厚时,原本合适的张紧力可能变得过大或过小,导致传动效率下降、振动增大或者出现打滑现象,而灰尘颗粒往往较硬且具有磨蚀性,在皮带内部摩擦运动时,这些颗粒会像研磨剂一样加速皮带及与之接触部件的磨损,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清理皮带内侧的灰尘和具有压力调节的皮带张紧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本发明通过气流管件对传动皮带内外侧的吹风与施压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了因传动皮带过松引起的打滑现象,又防止了传动皮带与压缩机本体和驱动电机之间的接触因灰尘发生磨损的现象,并通过间距调节组件精确、动态地调节气流管件对传动皮带的张紧度,保证了传动皮带始终处于合适的张紧状态,有效避免了传动皮带表面的磨损。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本体和驱动电机,压缩机本体和驱动电机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压缩机本体和驱动电机之间且对应传动皮带的位置处设有皮带张紧机构,皮带张紧机构设有一对气流管件和一个加压仓体,气流管件用于对传动皮带的内侧吹风和对传动皮带的外侧施压,一对气流管件以传动皮带的中间截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在传动皮带的两侧,加压仓体设置在一对气流管件之间,每个气流管件均与加压仓体连通,压缩机本体和加压仓体之间,以及驱动电机和加压仓体之间分别设有用于通过工作状态产生的动能将气流引入加压仓体中的引风组件,加压仓体上设有用于同步调整一对气流管件对传动皮带上下部施压状态的间距调节组件,引风组件设有风扇和引流通道,压缩机本体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同轴向外延伸设有一个转轴,风扇固定连接在转轴上,风扇上套设有一个罩壳,罩壳为敞口结构,转轴能够相对于罩壳旋转,引流通道固定连接在罩壳和加压仓体之间,罩壳和加压仓体上均开设有与引流通道连通的开口,气流管件设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用于对传动皮带的外侧施压,第二管道用于对传动皮带的内侧吹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连通设置在加压仓体上,第一管道具有一体连接的直管段和弯管段,加压仓体上对应传动皮带的上部和下部均延伸设有一个套管,第一管道的直管段插入套管中,第一管道的弯管段的管口正对传动皮带的表面,第一管道与间距调节组件连接,第二管道垂直连接在套管的表面,套管的内壁沿着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与第二管道连通的窄道,第二管道的管口正对传动皮带的侧边,加压仓体中设有充气腔室,充气腔室上设有充气接口,充气腔室的边缘且靠近每个套管的部分均开设有一个出气口,充气腔室与加压仓体之间形成了供气体流通的流动通道,充气腔室和加压仓体之间且分别靠近每个引流通道的通道口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隔板,间距调节组件设有一对滑板,一个滑板与一个第一管道的直管段固定连接,滑板的表面与套管的表面之间处于滑动接触状态,每个滑板与对应的套管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套设在直管段上的弹簧,间距调节组件还设有一个与一对滑板共同连接的同步推动器,同步推动器设有一个滑轨和两个连杆,滑轨固定连接在一个引流通道的外侧,滑轨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引流通道的通道方向,滑轨上滑动设有一个滑块,两个连杆的一端均与滑块转动连接,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滑板转动连接,加压仓体的充气接口上转动套设有一个旋转环套,旋转环套与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绳,滑轨靠近旋转环套的端部对称且转动设有两个导轮,拉绳的端部穿过两个导轮,旋转环套上固定套设有一个齿圈,齿圈的旁侧设有一个与齿圈啮合的主动齿轮。
优选地,罩壳的敞口处设有一个用于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或杂物进入罩壳中的滤网。
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气流管件对传动皮带内外侧的吹风与施压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了因传动皮带过松引起的打滑现象,又防止了传动皮带与压缩机本体和驱动电机之间的接触因灰尘发生磨损的现象,并通过间距调节组件精确、动态地调节气流管件对传动皮带的张紧度,保证了传动皮带始终处于合适的张紧状态,实现了以非接触的方式对传动皮带进行张紧调节和灰尘清理,有效避免了传动皮带表面的磨损,提高了传动皮带的工作寿命,确保了整个压缩机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的右视图。
图4是图2的A-A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的传动皮带和间距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的传动皮带和引风组件的平面剖视图。
图8是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的传动皮带和皮带张紧机构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9是图7的C-C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10是图7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E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压缩机本体;2、驱动电机;3、传动皮带;4、皮带张紧机构;41、气流管件;411、第一管道;4111、直管段;4112、弯管段;412、第二管道;4121、窄道;42、加压仓体;421、套管;422、充气腔室;4221、充气接口;4222、出气口;423、隔板;5、引风组件;51、风扇;511、罩壳;512、滤网;52、引流通道;53、转轴;6、间距调节组件;61、滑板;611、弹簧;62、同步推动器;621、滑轨;6211、滑块;622、连杆;63、旋转环套;631、拉绳;6311、导轮;632、齿圈;6321、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9所示,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3,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之间且对应传动皮带3的位置处设有皮带张紧机构4,皮带张紧机构4设有一对气流管件41和一个加压仓体42,气流管件41用于对传动皮带3的内侧吹风和对传动皮带3的外侧施压,一对气流管件41以传动皮带3的中间截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在传动皮带3的两侧,加压仓体42设置在一对气流管件41之间,每个气流管件41均与加压仓体42连通,压缩机本体1和加压仓体42之间,以及驱动电机2和加压仓体42之间分别设有用于通过工作状态产生的动能将气流引入加压仓体42中的引风组件5,加压仓体42上设有用于同步调整一对气流管件41对传动皮带3上下部施压状态的间距调节组件6。
当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工作时,引风组件5会捕捉并利用其工作状态产生的动能,将气流引入加压仓体42中,在加压仓体42内,气流被聚集并增压后,通过一对对称设置在传动皮带3两侧的气流管件41作用于皮带上,间距调节组件6根据传动皮带3的实际张紧需求,同步调整一对气流管件41对传动皮带3上下部施加的压力大小与位置,即改变两者之间的间距,当调小间距时,气流对传动皮带3受到向内的推力增大,实现皮带的张紧,反之,调大间距,则减小对传动皮带3的施压力度,同样达到张紧效果,保证传动皮带3的张紧度稳定,非接触的方式防止了对传动皮带3造成磨损,而在气流对皮带张紧度调整时,还对传动皮带3起到的灰尘清理效果,防止传动皮带3内部与之接触部件产生磨损。
参见图2-图9所示,引风组件5设有风扇51和引流通道52,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均同轴向外延伸设有一个转轴53,风扇51固定连接在转轴53上,风扇51上套设有一个罩壳511,罩壳511为敞口结构,转轴53能够相对于罩壳511旋转,引流通道52固定连接在罩壳511和加压仓体42之间,罩壳511和加压仓体42上均开设有与引流通道52连通的开口。
风扇51的作用是通过旋转吸入外部空气,风扇51被固定连接在转轴53上,随着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的旋转带动转轴53转动而产生气流,为了保护风扇51并引导气流方向,风扇51外设置的罩壳511,允许风扇51在其内部自由旋转而不受阻碍,引流通道52起到了传输和导向气流的作用,同时,在罩壳511和加压仓体42上都设置了开口,使得引流通道52与罩壳511和加压仓体42内部连通,这样,风扇51产生的气流就能通过引流通道52进入加压仓体42,从而实现将气流引入气流管件41中对传动皮带3进行张紧调节。
参见图4-图11所示,气流管件41设有第一管道411和第二管道412,第一管道411用于对传动皮带3的外侧施压,第二管道412用于对传动皮带3的内侧吹风,第一管道411和第二管道412均连通设置在加压仓体42上。
第一管道411的目的是对传动皮带3的外侧施加压力,通过输送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以此实现对传动皮带3的施压,调整传动皮带3的张紧度,能够确保传动皮带3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适宜的张力,防止因过松或过紧导致的打滑、磨损等问题,而非接触的调节方式还防止了对传动皮带3造成磨损,第二管道412则是用于对传动皮带3的内侧进行吹风操作,这有助于从内部去除传动皮带3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杂质,保持传动皮带3内部的洁净,输送的气体可为热气,以利于防止空气中的湿气对传动皮带3造成腐蚀,从而延长传动皮带3的使用寿命,并维持设备运行效率。
参见图2、图4和图11所示,第一管道411具有一体连接的直管段4111和弯管段4112,加压仓体42上对应传动皮带3的上部和下部均延伸设有一个套管421,第一管道411的直管段4111插入套管421中,第一管道411的弯管段4112的管口正对传动皮带3的表面,第一管道411与间距调节组件6连接。
第一管道411的直管段4111被设置在加压仓体42上的套管421中,套管421对应于传动皮带3的上部和下部,确保了加压的气体可以准确地作用在传动皮带3的外侧,而第一管道411的弯管段4112则直接对准传动皮带3的表面,当气体从第一管道411内输送出来时,能精准、有效地施加在传动皮带3上,实现对其张紧度的精确控制和调整,第一管道411与间距调节组件6的相连,使得第一管道411的弯管段4112可以根据传动皮带3的张紧情况进行灵活的位置和压力调节,而传动皮带3的张紧情况能够通过检测相机拍照进行检测,观察传动皮带3是否过松,从而调整至合适状态。
参见图11所示,第二管道412垂直连接在套管421的表面,套管421的内壁沿着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与第二管道412连通的窄道4121,第二管道412的管口正对传动皮带3的侧边。
套管421内壁沿着其轴线方向开设的一条与第二管道412相通的窄道4121,确保了套管421和第二管道412之间的气体能够顺畅流通,在大量气体通过第一管道411时,会有一部分气体进入第二管道412中,更进一步,第二管道412的管口精准对准传动皮带3的侧边,可以对传动皮带3侧面吹风操作,起到对传动皮带3清洁效果和加热效果,保证传动皮带3洁净的同时,防止周围的湿气影响皮带的运行,从而实现对传动皮带3更为全面和细致的管理与控制,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见图6-图10所示,加压仓体42中设有充气腔室422,充气腔室422上设有充气接口4221,充气腔室422的边缘且靠近每个套管421的部分均开设有一个出气口4222,充气腔室422与加压仓体42之间形成了供气体流通的流动通道,充气腔室422和加压仓体42之间且分别靠近每个引流通道52的通道口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隔板423。
加压仓体42的设置为了汇集气体以及充入气体,而加压仓体42中的充气腔室422主要用于接收和储存气体,充气接口4221用于通过气管连接充气设备,通过其上配备的充气接口4221实现对充气腔室422内部气体的注入,随着气体的充入,充气腔室422中的气体压力升高,并对所汇集的气体起到了推进作用,当充气腔室422内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可以通过出气口4222向各个套管421输送气体,使得气体压力有效作用在传动皮带3的表面,此外,在充气腔室422与加压仓体42交界处,且分别靠近每个引流通道52的通道口的位置,设置的隔板423结构,能够有效地引导和调控气体流向,防止气体紊流或反流,确保气流分别进入两个气流管件41中。
参见图2、图6和图11所示,间距调节组件6设有一对滑板61,一个滑板61与一个第一管道411的直管段4111固定连接,滑板61的表面与套管421的表面之间处于滑动接触状态,每个滑板61与对应的套管42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套设在直管段4111上的弹簧611,间距调节组件6还设有一个与一对滑板61共同连接的同步推动器62。
滑板61能够随着直管段4111的位置变化而同步移动,并且滑板61的表面始终与套管421表面保持着精密的滑动接触状态,确保了在调节过程中第一管道411不会发生偏转的情况,始终保持弯管段4112正对传动皮带3的表面,每个滑板61都通过一个弹簧611与对应的套管421相连,其作用是在需要调节间距时提供弹力支撑和缓冲效果,既能保证套管421与直管段4111之间保持恒定的压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因外力引起的位移或振动,从而实现灵活且稳定的间距控制,为了实现滑板61之间的联动调节,同步推动器62同时驱动一对滑板61进行同步动作,确保两个第一管道411同步调节与传动皮带3之间的距离。
参见图4、图6和图11所示,同步推动器62设有一个滑轨621和两个连杆622,滑轨621固定连接在一个引流通道52的外侧,滑轨6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引流通道52的通道方向,滑轨621上滑动设有一个滑块6211,两个连杆622的一端均与滑块6211转动连接,两个连杆62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滑板61转动连接。
当滑块6211在滑轨621上移动时,会通过连杆622同步驱动两个滑板61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对第一管道411与传动皮带3之间的间距同时、精确调节。
参见图6和图9所示,加压仓体42的充气接口4221上转动套设有一个旋转环套63,旋转环套63与滑块6211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绳631,滑轨621靠近旋转环套63的端部对称且转动设有两个导轮6311,拉绳631的端部穿过两个导轮6311,旋转环套63上固定套设有一个齿圈632,齿圈632的旁侧设有一个与齿圈632啮合的主动齿轮6321。
导轮6311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稳定拉绳631的运动轨迹,当主动齿轮6321通过驱动装置转动时,会带动与其啮合的齿圈632同步转动,进而实现旋转环套63的旋转动作,旋转环套63从而会卷收拉绳631,间接调控滑块6211在滑轨621上的移动,从而实现对连杆622及滑板61位置的精确调整,实现了第一管道411的活动调节。
参见图9所示,罩壳511的敞口处设有一个用于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或杂物进入罩壳511中的滤网512。
滤网512作用是阻挡和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杂物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内部设备正常运行的微粒物质,从而有效防止这些杂质进入罩壳511内部,确保了内部环境的洁净度和风扇51运行的稳定可靠性,滤网512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一定的过滤精度,既保证了空气流通,又起到了理想的防护效果,为了保证长期使用效果,滤网512需要定期进行清洁或更换维护。
本发明通过气流管件41对传动皮带3内外侧的吹风与施压结合的方式,既避免了因传动皮带3过松引起的打滑现象,又防止了传动皮带3与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之间的接触因灰尘发生磨损的现象,并通过间距调节组件6精确、动态地调节气流管件41对传动皮带3的张紧度,保证了传动皮带3始终处于合适的张紧状态,有效避免了传动皮带3表面的磨损,提高了传动皮带3的工作寿命,确保了整个压缩机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

1.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包括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3),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之间且对应传动皮带(3)的位置处设有皮带张紧机构(4),其特征在于,皮带张紧机构(4)设有一对气流管件(41)和一个加压仓体(42),气流管件(41)用于对传动皮带(3)的内侧吹风和对传动皮带(3)的外侧施压,一对气流管件(41)以传动皮带(3)的中间截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在传动皮带(3)的两侧,加压仓体(42)设置在一对气流管件(41)之间,每个气流管件(41)均与加压仓体(42)连通,压缩机本体(1)和加压仓体(42)之间,以及驱动电机(2)和加压仓体(42)之间分别设有用于通过工作状态产生的动能将气流引入加压仓体(42)中的引风组件(5),加压仓体(42)上设有用于同步调整一对气流管件(41)对传动皮带(3)上下部施压状态的间距调节组件(6);
引风组件(5)设有风扇(51)和引流通道(52),压缩机本体(1)和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均同轴向外延伸设有一个转轴(53),风扇(51)固定连接在转轴(53)上,风扇(51)上套设有一个罩壳(511),罩壳(511)为敞口结构,转轴(53)能够相对于罩壳(511)旋转,引流通道(52)固定连接在罩壳(511)和加压仓体(42)之间,罩壳(511)和加压仓体(42)上均开设有与引流通道(52)连通的开口;
气流管件(41)设有第一管道(411)和第二管道(412),第一管道(411)用于对传动皮带(3)的外侧施压,第二管道(412)用于对传动皮带(3)的内侧吹风,第一管道(411)和第二管道(412)均连通设置在加压仓体(42)上;
第一管道(411)具有一体连接的直管段(4111)和弯管段(4112),加压仓体(42)上对应传动皮带(3)的上部和下部均延伸设有一个套管(421),第一管道(411)的直管段(4111)插入套管(421)中,第一管道(411)的弯管段(4112)的管口正对传动皮带(3)的表面,第一管道(411)与间距调节组件(6)连接;
第二管道(412)垂直连接在套管(421)的表面,套管(421)的内壁沿着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与第二管道(412)连通的窄道(4121),第二管道(412)的管口正对传动皮带(3)的侧边;
加压仓体(42)中设有充气腔室(422),充气腔室(422)上设有充气接口(4221),充气腔室(422)的边缘且靠近每个套管(421)的部分均开设有一个出气口(4222),充气腔室(422)与加压仓体(42)之间形成了供气体流通的流动通道,充气腔室(422)和加压仓体(42)之间且分别靠近每个引流通道(52)的通道口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隔板(423);
间距调节组件(6)设有一对滑板(61),一个滑板(61)与一个第一管道(411)的直管段(4111)固定连接,滑板(61)的表面与套管(421)的表面之间处于滑动接触状态,每个滑板(61)与对应的套管(42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套设在直管段(4111)上的弹簧(611),间距调节组件(6)还设有一个与一对滑板(61)共同连接的同步推动器(62);
同步推动器(62)设有一个滑轨(621)和两个连杆(622),滑轨(621)固定连接在一个引流通道(52)的外侧,滑轨(6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引流通道(52)的通道方向,滑轨(621)上滑动设有一个滑块(6211),两个连杆(622)的一端均与滑块(6211)转动连接,两个连杆(62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滑板(61)转动连接;
加压仓体(42)的充气接口(4221)上转动套设有一个旋转环套(63),旋转环套(63)与滑块(6211)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拉绳(631),滑轨(621)靠近旋转环套(63)的端部对称且转动设有两个导轮(6311),拉绳(631)的端部穿过两个导轮(6311),旋转环套(63)上固定套设有一个齿圈(632),齿圈(632)的旁侧设有一个与齿圈(632)啮合的主动齿轮(6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罩壳(511)的敞口处设有一个用于防止空气中的灰尘或杂物进入罩壳(511)中的滤网(512)。
CN202410211894.2A 2024-02-27 2024-02-27 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 Active CN117780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1894.2A CN117780875B (zh) 2024-02-27 2024-02-27 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211894.2A CN117780875B (zh) 2024-02-27 2024-02-27 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0875A CN117780875A (zh) 2024-03-29
CN117780875B true CN117780875B (zh) 2024-04-19

Family

ID=9039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211894.2A Active CN117780875B (zh) 2024-02-27 2024-02-27 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8087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44688A1 (de) * 1971-09-07 1973-03-15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Keilriemen-spannvorrichtung
KR20030028209A (ko) * 2001-09-27 2003-04-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컨 컴프레서의 텐션구조
CN202992065U (zh) * 2012-12-17 2013-06-12 海马轿车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的压缩机皮带张紧机构和汽车空调
CN108194593A (zh) * 2018-01-05 2018-06-22 李涛涛 一种用于大中心距平带传动的非接触式张紧装置
CN116733917A (zh) * 2023-08-15 2023-09-12 广州艾玛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皮带自动预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2351A1 (en) * 2002-11-07 2004-05-13 Arctic Cat, Inc. Rubber cushioned chain tension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44688A1 (de) * 1971-09-07 1973-03-15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Keilriemen-spannvorrichtung
KR20030028209A (ko) * 2001-09-27 2003-04-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컨 컴프레서의 텐션구조
CN202992065U (zh) * 2012-12-17 2013-06-12 海马轿车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的压缩机皮带张紧机构和汽车空调
CN108194593A (zh) * 2018-01-05 2018-06-22 李涛涛 一种用于大中心距平带传动的非接触式张紧装置
CN116733917A (zh) * 2023-08-15 2023-09-12 广州艾玛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空压机皮带自动预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80875A (zh) 2024-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780875B (zh) 一种压缩机皮带张紧用防磨损压力调节装置
CN105361809A (zh) 吸尘器的滚刷装置
CN109751057A (zh) 一种具有开仓换刀换气系统的盾构机
CN102326041B (zh) 用于从排放自至少一个制冷压缩机的致冷剂润滑剂/气体混合物分离润滑剂的装置
US20080194187A1 (en) Elastic drive belt assembly
CN212768577U (zh) 一种链轮传动式关风机
CN219472435U (zh) 一种具有自清理效果的风机设备
CN210829883U (zh) 一种干燥装置用通风风机
CN105586847A (zh) 一种吸尘车吸盘离地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CN112696558A (zh) 一种软管破损处检测并修补的设备
CN2058948U (zh) 一种自动密封水泵轴封装置
CN109997476A (zh) 一种侧身施肥机
CN114483529B (zh) 空压机冷却过滤系统
CN109997480A (zh) 一种动力传递总成
CN214247759U (zh) 一种轴流风机
CN215201195U (zh) 一种段差磨床的空气净化系统
CN220880567U (zh) 电主轴油气润滑装置
CN116793440B (zh) 一种防卡死腰轮流量计的阀体
CN1300454C (zh) 机车空气滤清器除尘装置
JPH11107970A (ja) スクリュ圧縮機の内部圧力調節装置
CN219472202U (zh) 一种燃气轮机进气道
CN216200522U (zh) 一种防堵塞的机械密封组件
AU767441B2 (en) A portable air driven belt planing machine
CN109611583A (zh) 一种用于真空吸料管的阀门切换装置
CN214533536U (zh) 一种高端光伏组件生产用真空泵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