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737974A - 滚筒式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滚筒式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37974A
CN117737974A CN202311220433.3A CN202311220433A CN117737974A CN 117737974 A CN117737974 A CN 117737974A CN 202311220433 A CN202311220433 A CN 202311220433A CN 117737974 A CN117737974 A CN 117737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oor
latch
joint memb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04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澁谷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737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37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in Body Construction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Laundry Dry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滚筒式洗涤,其具有兼顾了便利性和结构性的强度以及可靠性的门。滚筒式洗衣机(1)具有向前开的门(20)。门(20)包括:把手(23),其能够相对于框架部件移动,使用者在打开门(20)时能够挂住手;闩锁爪(24),其能够在闩锁状态和闩锁解除状态之间移动,并保持在闩锁状态下被关闭状态的门(20);以及接头部件(25),其将把手(23)和闩锁爪(24)之间连结,使闩锁爪(24)的移动动作与把手(23)的移动动作联动。接头部件(25)是将圆棒形状的金属材料弯折而形成的,通过绕旋转轴的转动位移,使闩锁爪(24)的移动动作与把手(23)的移动动作联动。

Description

滚筒式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筒式洗衣机。
背景技术
在前表面侧具有洗涤物投入口的滚筒式洗衣机中,设置有在大致水平方向上转动的前开门。这样的前开门在水平方向的一端侧具有旋转铰链,在另一端侧具有用于将门以闭锁状态保持的闩锁爪和在使用者打开门时供手抓住的把手。
在现有的门中,存在把手与闩锁爪不连结而由使用者通过拉开门的力而解除闩锁的类型的门、和把手与闩锁爪连结而由使用者用手抓住把手而拉拽从而解除闩锁的类型的门。作为后者的类型,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279679号公报中有公开。
发明内容
近年来,通过在门上设置操作面板等,市售有具有大型化的门的滚筒式洗衣机。对于使用者来说,这样的大型门在便利性上希望在门的上方端配置把手。另一方面,在构造上,在闩锁爪附近(开口部中央附近)设置把手时,用于防止门打开动作时门变形的强度和可靠性变高。因此,在大型化的门中,存在门上的把手与闩锁爪之间的距离增大的倾向。在该情况下,难以兼顾门的便利性和结构性的强度以及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兼顾了便利性和结构性的强度以及可靠性的门的滚筒式洗衣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机是具有前开门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具备:把手,其能够相对于所述门的框架部件移动,使用者在打开所述门时能够挂住手;闩锁部件,其能够在闩锁状态与闩锁解除状态之间移动,对在闩锁状态下被关闭状态的所述门进行保持;以及接头部件,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闩锁部件之间连结,使所述闩锁部件的移动动作与所述把手的移动动作联动,所述接头部件是将圆棒形状的金属材料弯折而形成的,通过绕旋转轴的转动位移,使所述闩锁部件的移动动作与所述把手的移动动作联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拉手和闩锁部件利用接头部件互相连结,当使用者打开门时进行拉手的操作时,闩锁部件的闩锁状态与此联动地被解除。此时的接头部件通过转动位移而在把手与闩锁构件之间传递位移,接头部件产生扭转应力。通过在该接头部件中使用金属材料,即使把手与闩锁部件的位置分开,也能够防止接头部件自身的变形,能够使闩锁部件的闩锁解除动作与把手的拉拽动作顺畅地联动。另外,接头部件是将金属圆棒弯折而形成的部件,所以构造简单,能够低成本地制造。
另外,在上述滚筒式洗衣机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接头部件通过夹着所述把手而形成的两处的支轴部来支撑转动。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以夹着在门开放时施加大负荷的把手的方式形成两处支轴部,因此能够以使把手的移动稳定的方式来支撑接头部件。
另外,在上述滚筒式洗衣机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接头部件具有与所述闩锁部件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在闩锁解除动作时,从所述闩锁部件受到的反作用力成为与所述闩锁部件的抵接面正交的方向。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闩锁解除动作时,难以产生因接头部件从锁定部件受到的反作用力而引起的变形。
另外,在上述滚筒式洗衣机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框架部件具有正面罩部件和背面罩部件,所述接头部件的旋转轴使用所述正面罩部件和所述背面罩部件的双方进行轴支撑。
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对由具有多个弯曲部的金属圆棒形成的接头部件进行轴支撑。
另外,在上述滚筒式洗衣机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接头部件具有作为将所述闩锁部件与所述正面罩部件之间的间隔分离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件而发挥作用的部分。
根据上述的结构,对由于闩锁部件的安装面的变形而引起的闩锁部件的位移进行限制,能够防止闩锁不良。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滚筒式洗衣机通过在接头部件使用钢材等的金属材料,从而即使把手与闩锁部件的位置分离,也能够防止接头部件自身的变形,能够使闩锁部件的闩锁解除动作与把手的拉拽动作顺畅地联动,接头部件是将金属圆棒弯折而形成的部件,因此起到构造简单且能够低成本地制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表示关闭了滚筒式洗衣机的门的状态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打开了图1的滚筒式洗衣机的门的状态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门的背面的把手及闩锁爪的配置部位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表示卸下门的背面罩、把手及闩锁爪附近的内部构造的放大背面图。
图5是接头部件的立体图。
图6是把手附近的剖视图,是表示把手未接受使用者的拉动动作的状态的图。
图7是把手附近的剖视图,是表示把手接受使用者的拉动动作的状态的图。
图8是闩锁爪附近的剖视图,是表示门被闩锁的状态的图。
图9是闩锁爪附近的剖视图,是表示门被解除闩锁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门的接头部件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接头部件的第二支轴部的安装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第二支轴部的轴支撑中使用的凸台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接头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使用图13的接头部件时的闩锁爪附近的剖视图,是表示门被闩锁的状态的图。
图15是使用图13的接头部件时的闩锁爪附近的剖视图,是表示门被闩锁解除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接头部件的立体图。
图17是使用图16的接头部件时的闩锁爪附近的剖视图,是表示门被闩锁的状态的图。
图18是拆下背面罩部件的状态下的门的把手附近的立体图。
图19是从与把手相对的面侧观察背面罩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20是从门的背面侧观察把手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21是从门的侧面侧观察把手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以及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1(以下,简称为洗衣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表示关闭了门20的状态,图2表示打开了门20的状态。另外,在本申请中,将能够进行洗涤和干燥的滚筒式洗涤干燥机和不进行干燥而仅进行洗涤的滚筒式洗衣机统称为滚筒式洗衣机。
洗衣机1具备装置主体10和设置在装置主体10的前面侧的门20。装置主体10在内部具有旋转槽11,能够从装置主体10的前面的开口(洗涤物投入口)将衣物等的洗涤物取出放入到旋转槽11中。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而使用的各方向(前后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与图1的洗衣机1的各方向一致。即,与门20相关的各方向在关闭了门20的状态下与洗衣机1的各方向一致。
门20不是与旋转槽11的开口相匹配的大致圆形,而是从正面观察时为大致矩形。由此,门20成为覆盖装置主体10前表面的大部分的大型的门。另外,门20也可以具有门主体部21和倾斜部22。门主体部21在主视观察时呈矩形形状,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延伸。倾斜部22向门主体部21的上方延伸的同时,相对于门主体部21向后方倾斜。在倾斜部22,能够在其前面侧配设洗衣机1的显示操作部(操作面板)。
门20通过铰链将侧方的一边安装成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10转动。另外,在门20的侧方的另一边上设有把手23,该把手23用于使用者打开门20时勾住手。把手23设置在门20的上部附近(至少垂直方向上的门20的中央的上方),以使使用者容易勾住把手。
在门20的背面,在设置有把手23的一侧的边附近设有用于保持关闭状态的门20的闩锁爪(闩锁部件)24。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当门20关闭时,闩锁爪24插入设置于装置主体10的前表面的闩锁孔12,承受闩锁孔12内的卡止而能够将门20保持在闭锁状态。另外,闩锁爪24设置成与垂直方向上的开口的中央相同的高度,以使门20能够可靠地封闭装置主体10的前面的开口(洗涤物投入口)。另一方面,门20为覆盖开口的配置,因此在垂直方向上的开口的高度是必要的,其结果是,在门20的中央附近配置闩锁爪24。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门20在上部配设有显示操作部的情况下,与门20中的开口相对的位置有下降的倾向,结果,闩锁爪24有时配置在比门20的中央稍低的位置。
图3是在门20的背面上,表示把手23及闩锁爪24的配置位置附近的放大立体图。门20为如下类型的门:把手23和闩锁爪24相互连结,当使用者打开门20时,手抓住把手23而向前方侧拉时,闩锁爪24与之联动而转动,闩锁被解除。使用者能够在解除闩锁之后打开门20,能够以较小的力操作性良好地打开门20。
另一方面,在门20中,如图3所示,把手23和闩锁爪24在垂直方向上配置成稍微隔开距离。这是因为,除了门20被大型化之外,如上所述,把手23设于门20的上部附近,闩锁爪24设于垂直方向上的门20的中央附近或比中央稍靠下方的位置。这样,当把手23和闩锁爪24成为距离离开的配置时,在把手23和闩锁爪24的连接机构中,需要设法使闩锁爪24的闩锁解除动作与把手23的拉拽动作顺畅地联动。本发明的一方面在该连接机构上具有特征,以下对其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将门20的背面罩(后述的背面罩部件27)拆下、把手23及闩锁爪24附近的内部构造的放大后视图。另外,虽然闩锁爪24实际上安装于背面罩部件27(旋转轴241的轴支撑通过背面罩部件27进行),但在图4中图示了闩锁爪24,以便知道把手23与闩锁爪24的位置关系。如图4所示,把手23及闩锁爪24通过金属制的接头部件25连结。图5是接头部件25的立体图。如图5示出,接头部件25具有:第一连结部251,其通过弯折圆棒形状的金属材料(优选为钢材)而形成,并与把手23连结;第二连结部252,其与闩锁爪24连结;以及第一支轴部253和第二支轴部254,其轴支撑于门20的框架部件。更具体而言,从棒的一端侧(图5中左侧)开始依次形成有第一支轴部253、第一连结部251、第二支轴部254以及第二连结部252。
图6及图7是把手23附近的剖面图,图6示出把手23未受到使用者的拉拽动作的状态,图7示出把手23受到使用者的拉拽动作的状态。另外,图6以及图7与图4的A-A剖面对应,但也图示了门20中的背面罩。
接头部件25中的第一支轴部253和第二支轴部254的中心轴存在于同一直线上,接头部件25以第一支轴部253和第二支轴部254成为旋转轴的方式旋转自如地安装于门20的框架部件。接头部件25在门20打开时从把手23受到的负荷特别大,所以通过夹着把手23而形成的两处的支轴部(第一支轴部253以及第二支轴部254)来支撑转动。
第一连结部251相对于第一支轴部253以及第二支轴部254形成为曲柄状。由此,第一连结部251在连接头部件25绕第一支轴部253以及第二支轴部254旋转时,在其旋转的圆周方向(图中的箭头a1、a2方向)上位移。换言之,通过使第一连结部251在圆周方向上变位,能够使接头部件25绕第一支轴部253以及第二支轴部254旋转。
如图6及图7所示,把手23以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方式安装于门20的框架部件。另外,把手23配置为与接头部件25的第一连结部251抵接,使得第一连结部251能够对把手23作用力,或者反之,把手23能够对第一连结部251作用力。
使用者未对把手23施加力时(即,未进行把手23的拉拽动作时),如图6所示那样,把手23受到来自弹性部件28的作用力而向后方移动。另外,接头部件25利用第二连结部252从闩锁爪24受到的力,被保持为图6所示的状态。即,第二连结部252在其转动范围内向箭头a1方向侧移动。
而且,在使用者进行了把手23的拉拽动作时,如图7所示,把手23抵抗来自弹性部件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移动。另外,第一连结部251被把手23推压而向箭头a2方向侧位移。如上所述,第一连结部251的该位移使接头部件25绕第一支轴部253以及第二支轴部254旋转。即,第一连结部251的位移也会因接头部件25的旋转而使第二连结部252产生位移。
图8及图9是闩锁爪24附近的剖视图,图8表示门20被闩锁的状态,图9表示门20被解除闩锁的状态。此外,图8及图9与图4的B-B剖面对应,但也图示了门20的背面罩。此外,图8中的闩锁状态与图6中的把手23未接受用户的拉拽动作的状态相对应。同样地,图9中的闩锁解除状态与图7中的把手23接受到使用者的拉拽动作的状态对应。
当接头部件25绕第一支轴部253以及第二支轴部254旋转时,不仅第一连结部251,第二连结部252也沿其旋转的圆周方向(图中的箭头a1、a2方向)位移。闩锁爪24能够根据第二连结部252的位置取闩锁状态或闩锁解除状态。
如图8以及图9所示,闩锁爪24被安装为能够相对于门20的框架部件绕旋转轴241(图中的箭头b1、b2方向)转动,并且被弹性部件29(参照图4)向箭头b1方向侧施力。另外,闩锁爪24配置为与接头部件25的第二连结部252抵接,第二连结部252能够使力作用于闩锁爪24,相反地,闩锁爪24能够使力作用于第二连结部252。
使用者未对把手23施加力时(即,未进行把手23的拉拽动作时),如图8所示,闩锁爪24通过来自弹性部件的作用力而向箭头b1方向侧移动(闩锁爪24为闩锁状态)。此时,第二连结部252通过与闩锁爪24的抵接,在其转动范围内向箭头a1方向侧移动。
而且,在使用者进行了把手23的拉拽动作时,如图9所示,由于接头部件25的旋转,第二连结部252向箭头a2方向侧移动。通过第二连结部252的移动,闩锁爪24被第二连结部252按压,克服弹性部件的作用力而向箭头b2方向侧移动。由此,闩锁爪24成为闩锁解除状态。
在此,如图5所示,接头部件25中的第二连结部252从第二支轴部254接受三次弯曲而形成。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部252从靠近第二支轴部254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部252a、第二连结部252B以及抵接部252c。抵接部252c与闩锁爪24直接抵接,第一连接部252a和第二连结部252B连接第二支轴部254和抵接部252c之间。这样,利用第一连接部252a和第二连结部252B将第二支轴部254与抵接部252c之间连接。这样,第二支轴部254和抵接部252c之间不是通过一根直线状的连接部,而是通过在其间夹着弯曲部的第一连接部252a和第二连结部252B连接,从而得到以下优点。
即,在图8的状态下,抵接部252c从与闩锁爪24抵接的抵接面正交的方向由第二连结部252B支撑。由此,在闩锁解除动作时,第二连结部252从闩锁爪24受到的反作用力成为平行于第二连结部252B的轴向的方向,因此,难以产生由该反作用力引起的接头部件25的变形。其结果是,即使反复进行基于把手23的操作的闩锁解除,也不会产生接头部件25的变形,能够进行稳定的闩锁解除。
此外,在图7以及图9的状态下,在使用者使手离开把手23时,闩锁爪24通过弹性部件的作用力返回到图8的状态,动作从闩锁爪24传递到接头部件25,接头部件25也返回到图6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洗衣机1中,把手23和闩锁爪24通过接头部件25相互连结,如果使用者打开门20时进行把手23的拉拽动作,则闩锁爪24的闩锁状态与此联动地被解除。但是,在洗衣机1中,把手23和闩锁爪24成为稍微隔开距离的配置,从而在接头部件25中容易产生大的应力。接头部件25通过旋转而在第一连结部251与第二连结部252之间传递位移,因此,特别是在第二支轴部254产生大的扭转应力。因此,若接头部件25由树脂等的强度较低的材料形成,则在第二支轴部254产生扭转变形,无法使闩锁爪24的闩锁解除动作顺畅地与把手23的拉动动作联动。
与此相对,在洗衣机1中,通过将钢材等的金属材料用于接头部件25,即使把手23与闩锁爪24的位置分开,也能够防止接头部件25自身的变形,能够使闩锁爪24的闩锁解除动作与把手23的拉动动作顺畅地联动。另外,接头部件25不是钣金部件,而是将金属圆棒弯折而形成的部件,所以构造简单,能够低成本地制造。
接着,说明接头部件25相对于门20的安装构造。如上所述,由于接头部件25由具有多个弯曲部的金属圆棒形成,所以不能采用沿轴向插入轴支撑接头部件25的轴孔等这样的安装方法。图10是表示门20的接头部件25附近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接头部件25中的第二支轴部254的安装结构的说明图。另外,图11表示卸下背面罩部件27后的门20的内部构造,但用虚拟线(双点划线)表示作为背面罩部件27的一部分的凸起271。
如图10所示,作为框架部件的一部分,门20具有正面罩部件26以及背面罩部件27。在正面罩部件26上设置有保持接头部件25的第一支轴部253的第一保持部261以及保持第二支轴部254的第二保持部262。
第一保持部261及第二保持部262分别具有用于保持接头部件25的保持槽,这些保持槽嵌入接头部件25的方式互相不同。在图10的例子中,通过使第一支轴部253从后方嵌入第一保持部261,使第二支轴部254从侧面(在该情况下为右侧)嵌入第二保持部262这样的顺序,能够将接头部件25安装于正面罩部件26。另外,第二保持部262沿着第二支轴部254的轴向设置于两处。
在将接头部件25安装于正面罩部件26之后,将背面罩部件27覆盖于正面罩部件26而组装门20。接头部件25通过该组装而被轴支撑。在此,背面罩部件27通过螺丝而紧固固定于正面罩部件26,背面罩部件27在由螺丝紧固的紧固部位具有凸起。在门20中,在接头部件25的第二支轴部254的轴支撑中,利用正面罩部件26的第二保持部262和背面罩部件27的凸台。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背面罩部件27中的一个凸起271(参照图12)在组装后的门20中,在第二支轴部254的轴向(上下方向)上位于两处第二保持部262之间。另外,该凸起27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第二支轴部254位于第二保持部262的相反侧。由此,第二支轴部254通过在前后方向上与第二保持部262的保持槽嵌合来阻止移动,在左右方向上被夹在第二保持部262与凸起271之间来阻止移动。即,接头部件25的第二支轴部254利用第二保持部262与凸起271的保持来阻止向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由此抑制晃动的轴支撑成为可能。
另外,第一保持部261及第二保持部262的保持接头部件25的方向相互不同,因此,即使在仅由第一保持部261及第二保持部262保持接头部件25的状态下,在门20的组装中途也不易发生接头部件25的脱落。因此,容易进行门20的组装作业(相对于正面罩部件26安装背面罩部件27的作业)。
另外,如图12所示,凸起271的侧面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倒角部271a而成为平面。在该情况下,凸起271通过使倒角部271a与接头部件25的第二支轴部254抵接,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第二支轴部254。
另外,在门20中,只要能够无晃动地轴支撑至少第二支轴部254,则关于第一支轴部253,也可以是仅允许由第一保持部261产生的少许晃动的保持。即,利用第一保持部261对第一支轴部253的保持只能抑制左右方向的晃动,不能抑制前后方向的晃动。但是,关于第一保持部261,也可以使用第一保持部261和背面罩部件27的一部分来抑制前后方向的晃动。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接头部件25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接头部件25A的立体图。图14及图15是使用接头部件25A的情况下的闩锁爪24附近的剖视图,图14表示门20被闩锁的状态,图15表示门20被解除闩锁的状态。
如图13所示,接头部件25A通过将圆棒形状的金属材料(优选为钢材)弯折而形成,并具有第一连结部251、第二连结部252A、第一支轴部253以及第二支轴部254。在接头部件25A中,第一连结部251、第一支轴部253以及第二支轴部254被设为与图5所示的接头部件25相同的结构。但是,接头部件25A中的第二连结部252A形成为与接头部件25中的第二连结部252不同的形状。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部252A从靠近第二支轴部254的一侧起具有连接部252Aa、第二抵接部252Ab以及第一抵接部252Ac。而且,第二抵接部252Ab及第一抵接部252Ac直接与闩锁爪24抵接。
第一抵接部252Ac是以与图5的接头部件25中的抵接部252c同样的方式与闩锁爪24抵接,特别是在闩锁爪24从闩锁状态向闩锁解除状态转移时(从图14向图15的状态转移时),有效地对闩锁爪24施加力。
在此,在图5所示的接头部件25中,由于直接与闩锁爪24抵接的仅是抵接部252c,因此容易进行从闩锁状态向闩锁解除状态的转移,但有时无法良好地进行从闩锁解除状态向闩锁状态的转移(从图9向图8的状态的转移)。即,在图9的状态下,闩锁爪24按压抵接部252c的力朝向接头部件25的旋转轴的附近,在该情况下,用于使接头部件25返回图8的状态的旋转力不易发挥作用。
相对于此,在图13的接头部件25A中,能够使第二抵接部252Ab以及第一抵接部252Ac的双方与闩锁爪24抵接。而且,在闩锁解除状态(图15的状态)下,产生闩锁爪24按压第二抵接部252Ab的力,该力容易成为用于使接头部件25A返回到闩锁状态(图14的状态)的旋转力。即,接头部件25A通过在第二连结部252A设置第二抵接部252Ab,能够容易地进行从闩锁状态向闩锁解除状态的转移。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3中,对接头部件25的其他变形例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接头部件25B的立体图。图17是在使用接头部件25B的情况(门20被闩锁的状态)下的闩锁爪24附近的剖视图。
如图16所示,接头部件25B通过将圆棒形状的金属材料(优选为钢材)弯折而形成,并具有第一连结部251、第二连结部252B、第一支轴部253以及第二支轴部254。在接头部件25B中,第一连结部251、第一支轴部253以及第二支轴部254被设为与图5所示的接头部件25相同的结构。但是,接头部件25B中的第二连结部252B成为与接头部件25中的第二连结部252不同的形状。具体而言,第二连结部252B从靠近第二支轴部254的一侧起具有连接部252Ba、抵接部252Bb以及限制部252Bc。而且,抵接部252Bb直接与闩锁爪24抵接。
接头部件25B通过使抵接部252Bb与闩锁爪24抵接,能够通过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接头部件25A大致相同的作用来切换闩锁爪24的闩锁状态以及闩锁解除状态。而且,接头部件25B中的限制部252Bc限制由安装面的变形所引起的闩锁爪24的位移,防止闩锁爪24处的闩锁不良。以下对该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门20中的闩锁爪24的高度位置(图17中的虚线L与正面罩部件26的间隔)成为装置主体10中的与闩锁孔12嵌合的基准位置,因此要求充分的精度。另一方面,闩锁爪24为安装于背面罩部件27的构造,但背面罩部件27为大型的成形部件,所以由于成形时的翘曲变形或成形不均等,存在闩锁爪24的安装面27a向前面侧下降的情况。如果安装面27a下降,闩锁爪24的高度也变低,则闩锁爪24无法到达装置主体10侧的卡定部件,发生无法进行闩锁的不良。
与此相对,在使用接头部件25B的结构中,当闩锁爪24处于闩锁状态时,即使安装面27a的高度因上述原因而降低,限制部252Bc与存在于安装面27a的前表面侧的其他框架部件(例如,图17中的抵接面27b)抵接,从而能够使闩锁爪24不会下降一定距离以上,能够防止闩锁不良。即,在接头部件25B中,限制部252Bc作为将闩锁爪24与正面罩部件26的间隔分离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件而发挥功能。
此外,作为进一步的变形例,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接头部件25A中,也可以在第一抵接部252Ac的前端侧设置同样的限制部。
〔实施方式4〕
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把手23的优选例进行说明。在上述的门20中,由于把手23相对于框架部件可滑动移动地安装,因此需要引导该滑动移动的引导机构。
图18是将背面罩部件27卸下后的状态的门20的把手23附近的立体图。如图18所示,在正面罩部件26的背面设置有框状肋264,把手23配置在该框状肋264的内部。框状肋264配置成包围把手23的外周的三方(除门20的外周侧以外的三方),把手23能够使外周缘在框状肋264上滑动而进行滑动移动。
另外,把手23具有多个突出肋231,框状肋264具有供突出肋231嵌合的多个引导槽264a。突出肋231及引导槽264a在把手23和框状肋264接触的全部三个方向上至少各设置一处。由此,把手23在前后方向滑动移动时,相对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的晃动被防止。
另外,在把手23的与背面罩部件27相对的面,设置有把手侧外部肋232和把手侧内部肋233。把手侧外部肋232以与框状肋264接触的方式,在外周缘上向后方侧突出地设置于把手23。另外,把手侧内部肋233设置为在把手侧外部肋232的内侧向后方侧突出。此外,如图19所示,在背面罩部件27的与把手23相对的面,以向前方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里侧肋272。
在组装后的门20中,如图6以及图7所示,以在框状肋264与里侧肋272之间夹持把手侧外部肋232的方式配置。另外,里侧肋272以夹在把手侧外部肋232与把手侧内部肋233之间的方式配置。在该结构中,能够将把手23中的滑动移动范围分开为正面罩部件26和背面罩部件27来引导。
即,当把手23处于滑动移动范围的前方附近时(靠近正面罩部件26的状态:参照图7),把手23主要由设置于正面罩部件26的框状肋264引导。另一方面,当把手23处于滑动移动范围的后方附近时(靠近背面罩部件27的状态:参照图6),把手23主要由设于背面罩部件27的里侧肋272引导。在该情况下,由于框状肋264、里侧肋272只要能够引导把手23的滑动移动范围的一部分即可,因此能够将肋的高度抑制得较低。
框状肋264、里侧肋272这样的引导肋存在如下问题:当肋的高度变得过高时,肋的强度下降、肋的成型性变差。与此相对,门20具备框状肋264和里侧肋272这两者,通过从前后方向的两侧引导把手23的结构,能够抑制肋的高度并且确保可靠性。
此外,把手侧内部肋233优选在把手23位于最前方位置的状态(图7的状态)下,肋的前端部分在前后方向上与里侧肋272重叠。由此,当把手23位于最前方位置时,里侧肋272的前端与把手23之间的间隙被把手侧内部肋233覆盖,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手指等夹入该间隙中。或者,在将用于使把手23的动作平滑的润滑脂等涂敷在肋彼此的接触面上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把手侧内部肋233防止该润滑脂涂敷面(例如,把手侧外部肋232的内表面)被看见。
另外,如图20所示,在背面罩部件27上设置有用于在使用者操作把手23时插入手的凹部273。在门20的侧面的凹部273的上下端部分别设有突起273a。通过在凹部273的上下端部设置突起273a,在从侧方观察门20时,把手侧内部肋233的端面难以被目视,能够防止门20的外观受损。
另外,门20在大致垂直方向上延伸,但不限于相对于地面完全垂直,门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相对于地面稍微倾斜。因此,在门20中,把手23的配置位置也有可能相对于地面倾斜或弯曲。在该情况下,把手23的外形部如图21所示,从门20的侧方观察呈与门20的倾斜、弯曲匹配的形状。另一方面,从门20的侧方观察,把手23的操作面可以与把手23的外形部(的长度方向)平行,也可以不平行。例如,把手23的操作面通过作为把手23的滑动移动方向,可以不与把手23的外形部(的长边方向)平行。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不是限定性的解释的根据。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非仅由上述实施方式解释,而是基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画定。此外,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例如,在上述说明的门20中,把手23沿前后方向滑动移动。该结构对于确保与把手23的移动联动的第一连结部251的可动范围是有效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把手23也可以绕铰链轴转动移动。

Claims (5)

1.一种具有前开门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具备:
把手,其能够相对于所述门的框架部件移动,使用者在打开所述门时能够挂住手;
闩锁部件,其能够在闩锁状态与闩锁解除状态之间移动,对在闩锁状态下被关闭状态的所述门进行保持;以及
接头部件,其将所述把手与所述闩锁部件之间连结,使所述闩锁部件的移动动作与所述把手的移动动作联动,
所述接头部件是将圆棒形状的金属材料弯折而形成的,通过绕旋转轴的转动位移,使所述闩锁部件的移动动作与所述把手的移动动作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件利用夹着所述把手而形成的两处的支轴部来支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部件具有与所述闩锁部件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在锁定解除动作时,从所述闩锁部件受到的反作用力成为与所述闩锁部件的抵接面正交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部件具有正面罩部件和背面罩部件,
所述接头部件的旋转轴使用所述正面盖部件及所述背面罩部件这两者被轴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筒式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部件具有作为使所述闩锁部件与所述正面罩部件之间的间隔分离规定距离以上的间隔件而发挥作用的部分。
CN202311220433.3A 2022-09-20 2023-09-20 滚筒式洗衣机 Pending CN1177379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49145 2022-09-20
JP2022149145A JP2024043909A (ja) 2022-09-20 2022-09-20 ドラム式洗濯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37974A true CN117737974A (zh) 2024-03-22

Family

ID=90255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0433.3A Pending CN117737974A (zh) 2022-09-20 2023-09-20 滚筒式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4043909A (zh)
CN (1) CN117737974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43909A (ja)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17823B2 (ja) リッド開閉装置
US8459706B2 (en) Door handle apparatus for vehicle
EP2169149A2 (en)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CN110226016B (zh) 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JP5788253B2 (ja) ロック装置
JP4157583B1 (ja) 車両のキャブロック装置
CN109477350B (zh) 锁止装置
US10030691B2 (en) C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movable member
JP5743912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US10968666B2 (en) Inside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EP3665348B1 (en) A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117737974A (zh) 滚筒式洗衣机
JP6493125B2 (ja) 車両用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装置
CN111630241A (zh) 车门的外把手装置
KR101371985B1 (ko) 누름타입 도어내측핸들
WO2013105408A1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5756360B2 (ja) ロック装置
JP5120941B2 (ja) 車両ドアラッチユニット
JP7000736B2 (ja) 車両用ハンドル装置
JP5743911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12802896U (zh) 连接器
JP3887695B2 (ja) コネクタ
JP4150241B2 (ja) ドアハンドル装置及びドアハンドルの組み付け方法
JP2002203639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097762B2 (ja) 遮蔽カバーの開閉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