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77840A - 电解质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解质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77840A
CN117677840A CN202280050990.2A CN202280050990A CN117677840A CN 117677840 A CN117677840 A CN 117677840A CN 202280050990 A CN202280050990 A CN 202280050990A CN 117677840 A CN117677840 A CN 1176778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concentration
water quality
diluent
analysi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509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塔米·拉哈尤·拉赫马
三宅雅文
山本遇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6778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778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电解质分析装置,具有:电解质分析部,其包含用于测定特定离子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和比较电极;稀释液供给部,其供给用于稀释试剂或检体的稀释液;以及控制装置,该电解质分析装置测定液体中的离子浓度,控制装置分别测定利用稀释液稀释已知浓度的试剂而生成的不同的多种浓度的、特定离子的浓度已知的稀释试剂,基于根据测定结果得到的斜率,进行稀释液的水质判定处理。由此,能够抑制测定结果的精度的降低,并且抑制测定的负担。

Description

电解质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质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质分析装置是测定人体的血液、尿等电解质溶液(以下,有时称为检体)中包含的特定的电解质浓度的装置,例如有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的装置,该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ISE:Ion Selective Electrode)进行浓度测定。作为电解质分析装置,例如已知有流动型电解质分析装置。在流动型电解质分析装置中,将直接或利用检体稀释液稀释作为电解质溶液的血清而得到的样品溶液供给至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比较电极液的液体间电位。接着(或在测定之前),向离子选择性电极供给电解质浓度已知的标准液,与血清(或样品溶液)同样地测定与比较电极液的液体间电位。然后,可以由标准液的液体间电位和血清(或样品溶液)的液体间电位这2个液体间电位来计算血清(或样品溶液)的电解质浓度。
作为基于这样的电解质分析装置的测定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基准电极浸渍于被测定液,在利用所述两电极的电位差测定被测定液中的氯离子浓度时,使用银/氯化银电极作为所述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并且在与电极接触的溶液中溶解有饱和浓度的氯化银的氯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电解质浓度测定装置,其具备:原药供给部,其供给与收容于瓶的试剂相应的原药;纯水供给部,其向瓶供给纯水;以及搅拌机构部,其在从原药供给部供给原药且从纯水供给部供给纯水的瓶的内部与原药纯水搅拌混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110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175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现有技术中,使用硝酸银溶液(AgNO3)作为稀释液。但是,在稀释液中使用硝酸银溶液的情况下,考虑到环境负荷,排水处理是必不可少的,该排水处理导致处理成本和处理时间的增大。特别是,在进行多项测定处理的大规模的医院和临床检查中心等中,由于稀释液的使用量和排水量变多,因此运行成本等负担变得庞大。
另外,在所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将稀释液的原液与纯水混合而生成稀释液。然而,在该情况下,若考虑环境负荷,则排水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原液的稀释中使用纯水,但在临床检查领域中纯水不是标准化的,因此由于该纯水中包含的不确定的离子,电解质分析装置中的测定结果有可能产生误差。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测定结果的精度降低的同时抑制测定的负担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包含多个解决所述课题的手段,若列举其一例,则是一种电解质分析装置,其具有:电解质分析部,其包含用于测定特定离子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和比较电极;稀释液供给部,其供给用于稀释试剂或检体的稀释液;以及控制装置,该电解质分析装置测定液体中的离子浓度,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分别测定利用所述稀释液稀释已知浓度的试剂而生成的不同的多种浓度的、所述特定的离子的浓度已知的稀释试剂,基于根据测定结果得到的斜率,进行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判定处理。
发明效果
能够抑制测定结果的精度的降低,并且抑制测定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解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利用电解质分析装置测定溶解了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对象的离子的系统水时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比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与测定对象的离子的浓度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水质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水质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水质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解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解质分析装置的一例,示出使用了离子选择性电极(ISE:IonSelective Electrode)的流动型电解质分析装置(以下,简称为电解质分析装置)来进行说明。
在图1中,电解质分析装置100大致由检体分注装置101、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比较电极103、内标液瓶104、比较电极液瓶105、稀释槽106、供水箱107、注射器108a~108d、阀109a~109k、废液箱110以及控制装置111构成。
检体分注装置101包含样品探针101a以及样品容器101b。通过样品探针101a,进行吸引保持在样品容器101b内的试样(患者的检体等)并向稀释槽106排出的分注处理。在此,检体是从患者的生物体采集的分析对象的总称,例如是血液、尿等。另外,检体也可以是对这些分析对象进行了预处理的检体。
在供水箱107中贮存有在电解质分析装置内通用使用的纯度高的水(以下称为系统水)。系统水从未图示的纯水制造装置等经由阀109a向供水箱107供给。贮存于供水箱107的系统水通过注射器(系统水注射器)108a及阀109b、109c的动作,经由系统水喷嘴107a向稀释槽106喷出。
在内部标准液瓶104中收容有针对在电解质分析装置100中作为测定对象的离子种类预先决定的已知的离子浓度的标准液。收容于内部标准液瓶104的内部标准液例如被生成为包含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等。收容于内部标准液瓶104的内部标准液通过注射器(内部标准液注射器)108b及阀109d、109e的动作,经由内部标准液喷嘴104a向稀释槽106喷出。
在系统水喷嘴107a以及内部标准液喷嘴104a的流路设置有温度调整器116,在流路内通过的系统水、内部标准液的温度被调整为预先决定的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在比较电极液瓶105中收容有预先确定的已知的离子浓度的比较电极液。收容在比较电极液瓶105中的比较电极液例如是包含钾离子(K+)、氯离子(Cl-)的氯化钾(KCl)的水溶液。收容在比较电极液瓶105中的比较电极液通过注射器(比较电极液注射器)108c及阀109f、109g的动作被输送到比较电极103。
分注到稀释槽106的试样通过注射器(系统水注射器)108a及阀109b、109c的动作从供水箱107经由系统水喷嘴107a向稀释槽106喷出的系统水稀释、搅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系统水作为稀释试样的稀释液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稀释液进行试样的稀释。在稀释槽106中被系统水稀释的试样通过注射器(装运器注射器)108d及阀109h、109i的动作,经由装运器喷嘴102a被输送到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此外,此时,设置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与比较电极103之间的流路的夹管阀112暂时成为打开状态。
另外,向稀释槽106喷出的内部标准液也与稀释后的试样同样地通过注射器(装运器注射器)108d及阀109h、109i的动作,经由装运器喷嘴102a向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送液。
在构成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的多个离子选择性电极上粘贴有离子感应膜,该离子感应膜具有电动势根据样品溶液中的特定离子(例如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等)的浓度而变化的性质。由此,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输出与样品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相应的电动势。
对于被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稀释的试样,若在分别向比较电极103输送比较电极液的状态下打开夹管阀112,则输送到流路的被稀释的试样与比较电极液接触,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与比较电极103在流路中电导通。
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的各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比较电极103之间的电位差由电压计113测量,测量结果(电信号)经由放大器114向控制装置111发送。另外,在稀释后的试样的测定之前或之后,与稀释后的试样的测定同样地进行内部标准液的测定。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控制装置111控制电解质分析装置100的整体的动作,能够由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运算装置、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HH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装置、I/O端口等输入输出装置的计算机构成。存储装置和输入输出装置构成为能够经由内部总线等进行运算部装置数据更换。输入输出装置与电解质分析装置100的各机构连接,控制装置111经由输入输出装置控制各机构的动作。
在控制装置111中,基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的各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比较电极103之间的电位差,计算试样中包含的特定的电解质的浓度。另外,通过基于针对内部标准液的测定结果进行校正,能够更准确地测定试样的电解质浓度。此外,校正的具体方法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够基于公知技术等适当设计。控制装置111将针对各离子计算出的离子浓度存储在未图示的存储部中,并且输出到输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
残留于稀释槽106的试样、内部标准液通过真空瓶115以及阀109j、109k的动作而被废液喷嘴115a吸引,并被输送至废液罐110。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电解质分析装置100中,由水质测定部200(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比较电极103及电压计113)测定供水箱107的系统水的离子浓度,控制装置111基于该测定结果进行判定系统水的水质是正常还是异常的水质判定处理。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水质判定处理的原理。
图2是表示利用电解质分析装置测定溶解有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对象的离子的系统水(以下称为离子溶液)时的、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比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与测定对象的离子的浓度的关系的图。
如图2所示,例如,在离子溶液中不含阻碍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的离子选择性的离子(以下,称为妨碍离子)的情况下,无论测定对象的离子是高浓度还是低浓度,浓度对数值(mmol/l)和电位差(mV)均示出比例关系。另一方面,在离子溶液中含有一定量以上的干扰离子的情况下,在测定对象的离子为低浓度的情况下,浓度对数值(mmol/l)与电位差(mV)的关系偏离比例关系,浓度对数值(mmol/l)与电位差(mV)的关系的斜率发生变化。妨碍离子的浓度越高,该斜率的变化越显著。此外,在测定对象的离子为高浓度的情况下,无论有无妨碍离子(其中,与测定对象的离子的浓度相比,离子的浓度充分低时),度对数值(mmol/l)与电位差(mV)的关系的斜率几乎没有变化。
因此,使用系统水,针对高浓度区域和低浓度区域分别生成测定对象的离子为已知浓度的多种离子溶液,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与比较电极103之间的电位差,得到度对数值(mmol/l)与电位差(mV)的关系的斜率,由此推定系统水中含有的妨碍离子的浓度。另外,通过使妨碍离子相对于系统水的浓度变化而以实验的方式取得度对数值(mmol/l)与电位差(mV)的关系的斜率,可以得到能够容许对电解质分析装置100的测定精度的影响的妨碍离子的浓度与无法容许的浓度的边界处的斜率,因此通过将该斜率作为阈值,能够进行判定系统水的水质是良好(正常)还是异常的水质判定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离子溶液,以使用通过系统水稀释内标液而生成的稀释内标液测定氯离子(Cl-)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基于在高浓度区域及低浓度区域中分别测定已知的浓度不同的多种(例如2种)稀释内部标准液的结果,进行水质判定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了内标液的氯离子(Cl-)的测定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只要是包含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对象的特定离子的已知浓度的离子溶液,就能够同样地进行水质判定处理,并不限定于离子的种类、试剂的种类。在图1中的电解质分析装置100中,即使是钠离子(Na+)、钾离子(K+)也能够进行水质判定处理。另外,在具有测定镁离子(Mg++)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和测定锂离子(Li+)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镁离子(Mg++)、锂离子(Li+)进行水质判定处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稀释内部标准液用于离子溶液的情况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也可以代替内部标准液而使用比较电极液和用于校准的校准品。也可以在低浓度区域和高浓度区域分别使用内部标准液和校准物等,使用已知浓度不同的试剂。
具体而言,将内部标准液瓶104的内部标准液经由内部标准液喷嘴104a向稀释槽106喷出,并且将供水箱107的系统水经由系统水喷嘴107a向稀释槽106喷出。通过利用系统水以预定的倍率稀释已知浓度的内部标准液来生成稀释内部标准液。稀释内标液的浓度例如为高浓度区域的氯离子(Cl-)浓度为80(mmol/l)和120(mmol/l)这2种。对于这两种浓度的稀释内标液,通过电压计113分别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与比较电极103之间的电位差,将横轴设为电解质浓度(对数),将纵轴设为电位差,绘制测定结果。然后,在测定结果的2点间画出一次回归直线,求出其斜率(斜坡)。将该斜率作为高浓度时的斜率(SL1)。
另外,对于低浓度区域的稀释内标液的浓度,例如氯离子(Cl-)浓度为8(mmol/l)和12(mmol/1)这2种。与高浓度区域同样地,对于这两种浓度的稀释内标液,利用电压计113分别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与比较电极103之间的电位差,将横轴设为电解质浓度(对数),将纵轴设为电位差,绘制测定结果。然后,在测定结果的2点间画出一次回归直线,求出其斜率(斜坡)。将该斜率作为低浓度时的斜率(SL2)。
例如,在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的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下限值充分低于0.2(mmol/l)的情况下,在系统水中不含妨碍离子的情况下,利用高浓度区域的稀释内标液求出的斜率SL1与利用低浓度区域的稀释内标液求出的斜坡SL2显示相同的值。因此,以斜坡SL1为基准的斜坡SL2的比率为(SL2/SL1×100)=100(%)。另一方面,在系统水中含有妨碍离子的情况下,由于妨碍离子的影响,低浓度区域中的测定灵敏度降低,因此以斜坡SL1为基准的斜坡SL2的比率(SL2/SL1×100)低于100(%)。例如,若将考虑干扰离子对测定精度的影响而设定的干扰离子的浓度的阈值设为1.0(mmol/l),则在斜坡SL2相对于斜坡SL1的比率(SL2/SL1×100)为92(%)以下的情况下,能够判定为无法允许对测定精度的影响、即系统水的水质异常。
以具体的氯离子(Cl-)浓度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不限于所述浓度,只要在高浓度区域和低浓度区域分别求出斜率即可。经研究可知,高浓度区域的浓度范围优选为低浓度区域的约10倍以上。高浓度区域与低浓度区域的浓度差越大,斜率的差异越显著,从而能够以高精度判定水质的异常。
另外,根据离子的种类,适当的浓度范围不同,在利用氯离子(Cl-)进行水质判定处理的情况下,优选高浓度区域为80-120(mmol/l),低浓度区域为8-12(mmol/l),在利用钾离子(K+)进行水质判定处理的情况下,优选3-7(mmol/l),低浓度区域为0.3-0.7(mmol/l),在利用钠离子(Na+)进行水质判定处理的情况下,优选高浓度区域为120-160(mmol/l),低浓度区域为12-16(mmol/l)。此外,通过在上述的浓度范围内进行水质判定处理,能够提高水质判定处理的精度,但在所述浓度范围外也能够进行水质判定处理。
此外,上述的斜坡SL1、SL2能够通过下述的(式1)分别求出。
SL=(EMFH-EMFL)/(Log CH-Log CL)…(式1)
式1中的EMFH是高浓度的稀释内部标准液的测定电动势,EMFL是低浓度的稀释内部标准液的测定电动势,CH是高浓度的稀释内部标准液的浓度预定值,CL是低浓度的稀释内部标准液的浓度预定值。此外,高浓度的稀释内部标准液的浓度预定值和低浓度的稀释内部标准液的浓度预定值是各浓度区域中的高浓度或低浓度的浓度预定值。
另外,内部标准液的浓度通过下述的(式2)(式3)求出。
CIS=CL×10a…(式2)
a=(EMFIS-EMFL)/SL…(式3)
其中,CIS是内部标准液浓度,EMFIS是内部标准液的电动势。
另外,试样的浓度计算通过下述的(式4)进行。
E=E0+(2.303RT/zF)·logCS…(式4)
其中,CS为试样浓度,E为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比较电极之间产生的电位差(mV),E0为基准电位(mV),R为气体常数(8.3144J·mol-1·K-1),T为绝对温度(273.15+℃),n为离子价数,F为法拉第常数(96.485C·mol)。
图3是表示水质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3中,控制装置111在被指示分析开始时,首先进行复位动作(步骤S100)。
接着,生成多种浓度的稀释内标液,用水质测定部200(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比较电极103、电压计113)进行测定,测定各自的电动势(电位差)(步骤S110)。
接着,根据高浓度区域的稀释内部标准液和低浓度区域的稀释内部标准液的测定结果分别计算斜坡SL1、SL2(步骤S120),判定斜坡SL2是否在基准范围内(步骤S130)。在此,斜坡SL2是否在基准范围内是指,例如,如上所述,斜坡SL2相对于斜坡SL1的比率(SL2/SL1×100)是否为92(%)以上。
在步骤S130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为系统水的水质正常(良好),进行检体的浓度测定动作(步骤S140),输出测定结果(步骤S150),结束处理。此时,由于确保了系统水的水质,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得到测定结果。
另外,在步骤S130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定为系统水的水质异常,发出水质异常警报(步骤S131),停止装置的动作(步骤S132),结束处理。此时,检测出系统水的水质异常,不进行检体的测定,因此能够防止进行精度低(可靠性低)的测定,另外,通过向操作者报告异常,能够促进迅速的异常状态的改善以及恢复。
在图3的流程图中,以在分析开始时进行水质判定处理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也可以在任意的时机仅进行水质判定处理。
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使用硝酸银溶液(AgNO3)作为稀释液的现有技术中,考虑到环境负荷,排水处理是必不可少的,该排水处理会导致处理成本、处理时间的增大。特别是,在进行大量的测定处理的大规模的医院和临床检查中心等中,由于稀释液的使用量、排水量变多,因此运行成本等负担变得庞大。在通过将稀释液的原液与纯水混合而生成稀释液的现有技术中,由于纯水不是标准化的纯水,因此由于该纯水中含有的不特定的离子,电解质分析装置中的测定结果有可能产生误差。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解质分析装置具有:电解质分析部,其包含用于测定特定离子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和比较电极;稀释液供给部,其供给用于稀释试剂或检体的稀释液;以及控制装置,该电解质分析装置测定液体中的离子浓度,其中,控制装置分别测定利用稀释液稀释已知浓度的试剂而生成的不同的多种浓度的、特定离子的浓度已知的稀释试剂,并基于根据测定结果而得到的斜率来进行稀释液的水质判定处理,因此能够抑制测定结果的精度的降低,并且能够抑制测定的负担。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说明在干扰离子浓度不在基准范围内的情况下不发出警报而计算修正系数的例子。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仅说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水质判定处理的流程图。斜坡在基准范围内的情况下的处理(即,步骤S100~S150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对步骤S231~步骤S232的处理进行说明。
在图4中,在步骤S130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定为系统水的水质异常并计算修正系数(步骤S231),进行检体的浓度测定动作(步骤232)。通过对检体的测定结果应用修正系数,修正检体的测定结果(步骤S233),结束处理。
在此,修正系数是指对干扰离子的影响引起的检体的测定结果的变动进行修正的系数,例如,预先通过实验求出检体的测定结果相对于干扰离子浓度的变动量,将与测定出的干扰离子的浓度对应的修正系数应用于检体的测定结果,由此能够得到精度更高的测定结果。即,在检测出系统水的水质异常的情况下,也根据妨碍离子浓度来修正检体的测定结果,因此能够在不停止检体的测定动作的情况下进行高精度的测定。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检测到水质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进行测定。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说明供水箱107清洗后的水质判定处理。
为了正常地保持系统水,供水箱107定期地由用户加入洗涤剂进行清洗。洗涤剂例如是含有氯离子(Cl-)、钠离子(Na+)的次氯酸钠、氯离子(Cl-)二氧化氯,在清洗后的漂洗不充分的情况下,洗涤剂中的离子有可能作为妨碍离子对检体的测定结果造成影响。因此,本实施方式说明在供水箱107的清洗后进行水质判定处理的例子。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清洗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5中,当指示清洗时,首先向供水箱107投入洗涤剂来进行供水箱的清洗(步骤S300),更换加入了洗涤剂的供水箱107内的系统水来进行供水箱内的漂洗(步骤S310)。接着,为了确认在进行漂洗动作后的供水容器内是否残留有洗涤剂,测定多种浓度的离子溶液的电动势(步骤S320),根据测定结果生成斜坡(步骤S330)。接着,判定斜坡SL2是否在基准范围内(步骤S340)。步骤S320~S330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步骤S110~S130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340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判定为洗涤剂未残留(漂洗充分),结束处理。另外,在步骤S340中的判断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判断为漂洗不充分而残留有洗涤剂,返回到步骤310,重复步骤S310~S330的处理直到判断结果为是,由此重复进行漂洗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检测洗涤剂中含有的离子的浓度来检测漂洗是否充分,因此需要在离子溶液中至少包含洗涤剂中含有的且是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对象的离子。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在供水箱107的清洗处理后确认洗涤剂没有残留,因此能够防止洗涤剂对检体的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另外,以上示出了自动进行清洗动作和漂洗动作的例子,但也存在用户手动进行清洗动作和漂洗动作的情况。在用户手动进行的情况下,通过用户指示水质判定处理的实施来进行步骤S320~S330,报告洗涤剂是否残留,在步骤S340中判定为斜坡SL2在基准范围外且洗涤剂残留的情况下,能够促使用户进行追加的漂洗。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包含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例、组合。
例如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测定高浓度区域的离子溶液和低浓度区域的离子溶液来求出SL1和SL2,进行水质判定处理,但不测定高浓度区域的离子溶液。也可以代替SL1而求出理论值。由于理论值与实测值不同,因此与测定离子溶液并求出SL1的情况相比,水质判定的精度降低,但不包含妨碍离子的情况下的斜率能够通过理论值计算,能够节约水质判定处理中使用的试剂。另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高浓度区域和低浓度区域分别测定高浓度的离子溶液和低浓度的离子溶液,但也可以在高浓度区域的低浓度的离子溶液和低浓度区域的高浓度的离子溶液中使用相同浓度的离子溶液分别求出SL1和SL2。如上所述,在高浓度区域和低浓度区域存在10倍左右的浓度范围的差的情况下,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水质判定,但如果能够比较低浓度区域和高浓度区域的斜率,则能够进行水质判定,能够节约用于水质判定处理的试剂。
<附记>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包含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的各种变形例、组合。另外,并不限定于具备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全部结构,也包含删除了该结构的一部分的结构。另外,上述的各结构、功能等也可以通过例如在集成电路中设计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等来实现。另外,上述的各结构、功能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而由软件实现。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100B…电解质分析装置、101…检体分注装置、101a…样品探针、101b…样品容器、102…离子选择性电极组、102a…装运器喷嘴、103…比较电极、104…内部标准液瓶、104a…内部标准液喷嘴、105…比较电极液瓶、106…稀释槽、107…供水箱、107a…系统水喷嘴、108a…系统水注射器、108b…内部标准液注射器、108c…比较电极液注射器、108d…装运器注射器、109a~109k…阀、110…废液罐、111…控制装置、112…夹管阀、113…电压计、114…放大器、115…真空瓶、115a…废液喷嘴、116…温度调整器、200…水质测定部。

Claims (15)

1.一种电解质分析装置,具有:
电解质分析部,其包含用于测定特定离子的离子选择性电极和比较电极;
稀释液供给部,其供给用于稀释试剂或检体的稀释液;以及
控制装置,
所述电解质分析装置测定液体中的离子浓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测定利用所述稀释液稀释已知浓度的试剂而生成的不同的多种浓度的、所述特定离子的浓度已知的稀释试剂,
基于根据测定结果得到的斜率,进行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判定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已知浓度的试剂是内部标准液、校准品或比较电极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测定不同的4种浓度的所述稀释试剂,基于根据高浓度区域的2种浓度的测定结果得到的斜率和根据低浓度区域的2种浓度的测定结果得到的斜率,进行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判定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浓度区域的浓度为所述低浓度区域的浓度的10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特定离子为氯离子(Cl-)的情况下,低浓度区域的浓度范围为8-12(mmol/l),
在所述特定离子为钾离子(K+)的情况下,低浓度区域的浓度范围为0.3-0.7(mmol/l),
在所述特定离子为钠离子(Na+)的情况下,低浓度区域的浓度范围为12-16(m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多种浓度对从所述特定离子是氯离子(Cl-)时为8-12(mmol/l)、所述特定离子是钾离子(K+)时为0.3-0.7(mmol/l)、以及所述特定离子是钠离子(Na+)时为12-16(mmol/l)的范围中选择出的离子浓度的稀释试剂进行测定,基于根据测定出的结果而得到的斜率,进行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判定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质判定处理中判定为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异常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使用根据所述稀释液的离子浓度而预先决定的修正系数来修正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所述检体的测定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质判定处理中,在判定为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异常的情况下,发出警报。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质分析装置具有贮存所述稀释液的供水箱,
在所述供水箱的包含使用洗涤剂的清洗和漂洗的清洗处理后的所述水质判断处理中,在判断为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异常的情况下,判定为残留有洗涤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所述的电解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释液是系统水。
11.一种分析方法,基于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比较电极的电位差来测定液体中的特定离子的离子浓度,其特征在于,
分别对通过用于稀释试剂或检体的稀释液稀释已知浓度的试剂而生成的多种浓度的、所述特定离子的浓度已知的稀释试剂进行测定,基于根据测定出的结果而得到的斜率,进行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判定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测定不同的4种浓度的所述稀释试剂而得到的测定结果中,基于根据高浓度区域的2种浓度的测定结果得到的斜率和根据低浓度区域的2种浓度的测定结果得到的斜率,进行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判定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多种浓度对从所述特定离子是氯离子(Cl-)时为8-12(mmol/l)、所述特定离子是钾离子(K+)时为0.3-0.7(mmol/l)、以及所述特定离子是钠离子(Na+)时为12-16(mmol/l)的范围中选择出的离子浓度的稀释试剂进行测定,基于根据测定出的结果而得到的斜率,进行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判定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水质判定处理判断为稀释壁的水质异常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所述稀释液的离子浓度而预先决定的修正系数,修正所述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所述检体的测定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分析方法具有:清洗工序,包含贮存稀释液的供水箱的使用了洗涤剂的清洗处理和漂洗处理,
在所述清洗工序后的所述水质判定处理中,在判定为所述稀释液的水质异常的情况下,判定为残留有洗涤剂。
CN202280050990.2A 2021-08-03 2022-05-31 电解质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Pending CN1176778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27816 2021-08-03
JP2021127816 2021-08-03
PCT/JP2022/022023 WO2023013222A1 (ja) 2021-08-03 2022-05-31 電解質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7840A true CN117677840A (zh) 2024-03-08

Family

ID=85154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50990.2A Pending CN117677840A (zh) 2021-08-03 2022-05-31 电解质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13222A1 (zh)
CN (1) CN117677840A (zh)
WO (1) WO202301322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91147A (ja) * 1991-03-20 1992-10-15 Hitachi Ltd 電解質測定装置
JPH08220050A (ja) * 1995-02-08 1996-08-30 Hitachi Ltd 電解質分析装置
JPH1062375A (ja) * 1996-08-26 1998-03-06 Shimadzu Corp 電解質分析装置
JP3801814B2 (ja) * 1999-06-16 2006-07-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解質分析装置
JP2001264283A (ja) * 2000-03-22 2001-09-26 Hitachi Ltd 電解質測定装置および測定方法
JP5331669B2 (ja) * 2009-12-08 2013-10-3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電解質分析装置
US20230075119A1 (en) * 2020-02-14 2023-03-09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Electrolyte Analysis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3013222A1 (zh) 2023-02-09
WO2023013222A1 (ja)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31669B2 (ja) 電解質分析装置
CN112666234B (zh) 电解质浓度测定装置、电解质浓度测定方法
JP5965248B2 (ja) 電解質分析装置
JP6250105B2 (ja) 電解質分析装置及び電解質分析方法
US20230075119A1 (en) Electrolyte Analysis Device
CN108572250B (zh) 确定分析物浓度的方法
EP041796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and an aqueous solution for use therein
CN111788479B (zh) 自动分析装置、自动分析方法
CN117677840A (zh) 电解质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WO2023002729A1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での試薬管理方法
JP7050212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US888898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lyte measurements
WO2021053856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707875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H08220049A (ja) 電解質測定法及び装置
JP2000275207A (ja) 臨床用電解質測定方法
WO2023157421A1 (ja) 電解質濃度測定装置及び選択係数取得方法
JP5427975B2 (ja) 電解質分析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
JPH09127044A (ja) イオン濃度測定装置
JP2017181242A (ja)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