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68961B -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68961B
CN117568961B CN202410065502.6A CN202410065502A CN117568961B CN 117568961 B CN117568961 B CN 117568961B CN 202410065502 A CN202410065502 A CN 202410065502A CN 117568961 B CN117568961 B CN 117568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fineness
twist
sub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100655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68961A (zh
Inventor
汪军
李玲
丁倩
张青青
吴丹
万贤福
王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4100655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68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68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8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68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68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4/00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 D01H4/04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twist to independently moving fibres separated from slivers; Piec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vering endless core threads with fibres by open-end spinning techniques imparting twist by contact of fibres with a running surface
    • D01H4/08Rotor spinning, i.e. the running surface being provided by a r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纺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纺制方法利用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纱技术,选取转杯,选取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选取引纱速度,同时设定子纱线段的个数各子纱线段的长度、各子纱线段的捻度、各子纱线段的细度、纱线卷绕速度以及其它参数后,计算纺制各子纱线段所需要的喂给罗拉1的转速、喂给罗拉2的转速以及转杯回转速度,进行纺纱,即得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各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不超过50t·m‑1,各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不超过7.5tex。本发明的纺制方法实现对了纱线的捻度和细度的精准调控。

Description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近几年的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色纺纱、花式纱、以及竹节纱等新型纱线。这些纱线的特征是在纺纱过程中纱线的结构参数(捻度、细度、颜色等)发生动态变化。然而传统的纺纱设备很难适应这些新型纱线的纺纱生产。其中,对于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开发与研究并不多。
现有技术中纺制捻度和细度同时变化的纱线的方法主要如下:
(1)赛络纺技术;原理是在环锭纺纱机上把两根粗纱平行喂入细纱牵伸区,两根粗纱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且处于平行状态下被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前罗拉输出的两束纱条分别受到初步加捻后,再汇聚并经过进一步加捻,形成纱线;在制造捻度和细度同时变化的纱线时,需要手动调整纺纱工艺参数,无法实现对成纱捻度和细度的实时在线控制;此外,赛络纺技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为纤维在经过牵伸奇点后到达中罗拉钳口的时间可能不一致,这可能导致粗细节的产生;当汇聚前的两根纱条太细时,也容易受到意外牵伸而产生细节,这些都可能进而引发纺纱断头,使得纺纱过程变得不稳定,从而影响到纱线的可纺性和成纱的质量;
(2)交变牵伸多通道纺纱技术;该技术是在赛络纺技术的基础上做的改进,原理是将不同原料或不同颜色的多根粗纱作为喂入对象,可在线控制伺服电动机运转,实时改变机器运行参数,实现多个后罗拉、1个中罗拉、1个前罗拉的独立转动,多根不同的纱线分别经多个后罗拉同步喂入、异步牵伸、交互变色、梯度配色,然后经中罗拉、前罗拉牵伸,并在前罗拉处形成加捻三角区,最终形成在形貌上有粗细变化、在颜色上有斑斓变化、在结构上有捻度变化的花式纱线;例如,专利CN109735972A公开了一种交变牵伸双通道纺纱装置以及变捻度以及细度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可以实现两种组分的粗纱分别喂入两个通道,依托PLC协调控制后罗拉、中罗拉相对前罗拉速度交互变化,通过对二根粗纱的交变牵伸实现纱线细度在线变化,依托PLC协调控制前罗拉与锭子速度交互变化,实现纱线捻度在线变化,由此纺制出捻度和细度同时变化的纱线;这项技术在牵伸和加捻过程中表现较为稳定,并有效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然而,如果某组分的粗纱较细时,那么这段纱线就很有可能无法纺制,或者是纺制出来立刻就断,同时,存在纱线过渡衔接的长度还比较长或不稳定等问题,并且由于牵伸奇点的数量尚不稳定,导致成纱时存在一定的断头率问题;此外,交变牵伸多通道纺纱技术需要投入较多数量的PLC控制器、传感器和伺服驱动器等设备,因此成本相对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赛络纺技术还是交变牵伸多通道纺纱技术,它们都属于环锭纺纱范畴,因此在纺纱速度、卷装容量、自动化程度以及工艺流程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纱技术,并构建了纱线的捻度以及细度的调控机理,通过对转杯回转速度进行相应的变化设置,同时保持纱线的捻系数不变,从而实现纱线捻度和细度可动态变化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利用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纱技 术,纺纱设备包括纤维条子1喂入装置、纤维条子2喂入装置、纤维条子1分梳装置、纤维条子 2分梳装置、转杯、位于转杯两侧的两个输纤通道,纤维条子1喂入装置包括喂给罗拉1,纤维 条子2喂入装置包括喂给罗拉2,选取直径为d的转杯,选取定量为的纤维条子1和定量为的纤维条子2,选取引纱速度v,同时设定子纱线段的个数r、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第x 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第x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纱线卷绕速度vj以及其它参数后,计算纺 制第x个子纱线段所需要的喂给罗拉1的转速、喂给罗拉2的转速以及转杯回转速度,进行纺纱,即得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
r≥2,x=1,2,…,r;
的单位为g·(5m)-1的单位为m·min-1的单位为tex、v的 单位为m·min-1的单位为t·m-1的单位为r·min-1时,其数值满足下式:
纱线卷绕速度vj为引纱速度v的0.98~1.08倍;
纺制过程中,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从各自的条筒中引出后,分别通过两个喂给喇叭口,由喂给罗拉1或喂给罗拉2与喂给板握持,并积极向前输送后,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分梳辊进行梳理形成两股纤维流,两股纤维流通过各自的输纤通道的运输后,分别从两个出纤口进入转杯的凝聚槽,通过转杯的高速旋转加捻后引出,卷绕成纱;
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种类或者颜色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当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种类和颜色均相同时,所纺纱线就是单一组分的纯纺纱,当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种类或者颜色不相同时,所纺纱线为双组分混纺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纺纱设备还包括PLC控制面板、PLC控制器、伺服驱动器1、伺服电机1、伺服驱动器2、伺服电机2、伺服驱动器3、伺服电机3和传感器;PLC控制器同时与PLC控制面板、伺服驱动器1、伺服驱动器2、伺服驱动器3和传感器连接;伺服驱动器1、伺服电机1、喂给罗拉1依次连接;伺服驱动器2、伺服电机2、喂给罗拉2依次连接;伺服驱动器3、伺服电机3、转杯依次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本发明通过PLC控制器、高性能伺服电机、电气控制技术以及程序语言的协同配合,完成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纱机各功能模块的配置,进而实现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整体流程如下:
(i)选取直径为d的转杯,选取定量为的纤维条子1和定量为的纤维条子2;
(ii)在PLC控制面板上输入v、、r、vj以及其它参数后;
(iii)令x=1;
(iv)PLC控制器通过内置的计算程序根据v、计算出,通 过伺服驱动器1控制伺服电机1驱动喂给罗拉1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 动器2控制伺服电机2驱动喂给罗拉2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动器3控 制伺服电机3驱动转杯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按vj以及其它参数进行纺纱;
(v)传感器判断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是否达到,如果否,则PLC控制器不作调 整;反之,则进入下一步;
(vi)PLC控制器判断x>r是否成立,如果否,则令x=x+1,返回步骤(iv);反之,则结束。
如上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的纤维平均长度的取值范围为20~68mm,差值绝对值不超过12mm,纤维平均长度小于20mm时,会造成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纠缠力变小,从而导致纱线的断裂强力变小,纤维平均长度大于68mm时,因为长度过长,在加捻过程中不易被全部加捻进纱体,留在纱体外的那一部分就易成为纱线的毛羽,当两种纤维长度差异过大时(大于12mm),长度偏长的那一组分的纤维容易在纱线表面形成过多的包缠纤维,这样会影响纱线的外观和质量。
如上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的纤维细度的取值范围为1.4~1.8dtex,纤维细度小于1.4dtex会导致纤维强力过低,易被分梳辊的齿条割断,纤维细度大于1.8dtex时纤维不易被分梳辊梳理成单纤维;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纤维细度的差值绝对值占纤维条子1的纤维细度的百分比为0~20%,如果纤维细度差异过大会导致纱线在加捻之后,发生纤维内外转移的程度加深,从而影响两种纤维在成纱的表观分布情况,因此本发明控制K不超过20%。
如上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d的取值范围为32~ 54mm,的取值范围为10~25g·(5m)-1,v的取值范围为40~120m·min-1
如上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0.75m,当子纱 线段的长度过短时,转杯的回转速度需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变速,但是高速旋转中的转杯存 在较大的惯性,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现变速,同时转杯短时间内实现变速也是对纺纱机的 控制系统和伺服驱动系统有了更高的性能要求,经过多次的实践验证,本发明将子纱线段 的长度的临界值定在0.75m;
的取值范围为450~950t·m-1,当子纱线段的捻度小于450t·m-1时,会造成纤维 之间的抱合力过小,从而导致纱线的强力降低,纺纱过程也容易产生断头现象,当子纱线段 的捻度大于950t·m-1时,用其所织造的面料手感偏硬,而且在织造过程中,筒子纱的退绕可 能会造成纱线扭结形成辫子纱,造成断头停机或产生疵布;第x个子纱线段与其后的第1个 子纱线段的捻度的差值绝对值占第x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百分比为0~50%,当两个相邻的子 纱线段的捻度差异过大时,会造成纱线的整体断裂强力不匀率增高,从而影响纱线的成纱 质量;
的取值范围为14.5~65tex,当子纱线段的细度小于14.5tex时,与相邻的子纱 线间的细度差异过大,纺纱过程中易发生断头现象,当子纱线段的细度大于65tex时,相应 的捻度会变小,导致纱线结构松散;第x个子纱线段与其后的第1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差值 绝对值占第x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百分比为0~65%,当两个相邻的子纱线段的细度差异过大 时,会造成纱线的条干不匀率增高,细度较小的纱线容易发生断裂现象,从而影响纱线的成 纱质量。
如上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其它参数包括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和转杯负压;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为1:1,一旦两个纤维条子的喂入质量不相同,那么纺纱过程中,随着转杯的回转,两个喂入口补入的纤维落在转杯凝聚槽内的纤维量就会不相等,导致同一个子纱段里的循环纱段的长度产生波动,从而也造成每段的子纱线上的循环纱段的个数产生偏差;同时由于两种纤维喂入量的差异还会导致子纱线段的细度不匀,导致纱线的条干性能恶化,最终不能按照设定的要求实现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目标;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为4000~9000r·min-1;转杯负压为-9000~-4000Pa,这些工艺参数如此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顺利成纱,使所纺转杯纱的质量比较稳定,纺纱时不易断头。
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各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不超过50t·m-1,各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不超过7.5tex。
发明原理:
本发明依托于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技术,构建了纱线的捻度以及细度同时变化的调控机理模型,并在纺纱机上搭建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系统和纺纱执行系统。通过上位机程序控制伺服电动机运动输出,在线调控成纱线的捻度和细度;并且由于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技术属于对传统转杯纺技术的改进,因此其具有工艺流程短、纺纱速度快等优势,致使纺纱调控过程中所需的PLC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传感器等设备数量更少;不同于环锭纺技术的成纱机理,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技术属于自由端纺纱,两根纤维条子从条筒中引出后,分别被两个喂给罗拉与喂给板握持,并积极向前输送后,再分别被两个独立的分梳辊梳理形成两股纤维流,两股纤维流由各自的输纤通道的运输后,分别从两个出纤口进入转杯的凝聚槽,纱条的一端被引纱罗拉握持,另一端是依靠转杯的高速回转而加捻成纱。转杯纺技术直接让纤维条子纺成纱线,不需要经过粗纱牵伸环节。当卷绕张力牵伸倍数设置在合理范围内时,可以减少断头的发生次数。环锭纺技术属于非自由端纺纱,粗纱经过牵伸后形成的纤维条的两端被握持后加捻成纱。因此当某组分的粗纱较细时,纺纱过程中容易出现断头现象或者存在纱线过渡衔接的长度还比较长或不稳定等问题。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基于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技术,通过对转杯回转速度以及子纱线段长度的变化设置,实现对纱线的捻度和细度的精准调控,提升了纺纱生产的柔性化;
(2)本发明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生产效率高、工艺流程短;
(3)本发明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制得的纱线经实验证明其断裂强度没有显著变化,说明该纱线的强力表现良好;
(4)本发明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制得纱线具有鲜明的结构特点,丰富了新型纱线的品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捻度、细度的实际值与理论值对比图;图中,(a)为捻度的对比,(b)为细度的对比;
图2为实施例2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捻度、细度的实际值与理论值对比图;图中,(a)为捻度的对比,(b)为细度的对比;
图3为实施例3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捻度、细度的实际值与理论值对比图;图中,(a)为捻度的对比,(b)为细度的对比;
图4为实施例4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捻度、细度的实际值与理论值对比图;图中,(a)为捻度的对比,(b)为细度的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中相关指标的测试方法:
纱线捻度:参照标准GB/T 2543.1-2015进行检测;
纱线细度:参照标准GB/T 4743-2009进行检测;
纱线的断裂强度:参照标准GB/T 14344-2022进行检测。
实施例中用于纱线的纺纱设备,包括纤维条子1喂入装置、纤维条子2喂入装置、纤维条子1分梳装置、纤维条子2分梳装置、转杯、位于转杯两侧的两个输纤通道,PLC控制面板、PLC控制器、伺服驱动器1、伺服电机1、伺服驱动器2、伺服电机2、伺服驱动器3、伺服电机3和传感器;
纤维条子1喂入装置包括喂给罗拉1,纤维条子2喂入装置包括喂给罗拉2;
PLC控制器同时与PLC控制面板、伺服驱动器1、伺服驱动器2、伺服驱动器3和传感器连接;
伺服驱动器1、伺服电机1、喂给罗拉1依次连接;
伺服驱动器2、伺服电机2、喂给罗拉2依次连接;
伺服驱动器3、伺服电机3、转杯依次连接。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利用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纱技术,整体流程如下:
(i)选取直径为d的转杯,选取定量为的纤维条子1和定量为的纤维条子2;
其中,d的取值范围为32~54mm;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的纤维平均长度的取 值范围为20~68mm,差值绝对值不超过12mm;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的纤维细度的取值 范围为1.4~1.8dtex,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纤维细度的差值绝对值占纤维条子1的纤维 细度的百分比为0~20%;的取值范围为10~25g·(5m)-1
(ii)在PLC控制面板上输入引纱速度v、第x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第x个子 纱线段的捻度、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子纱线段的个数r、纱线卷绕速度vj以及其它参 数(转杯负压、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纤维条子1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纤 维条子2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
其中,r≥2,x=1,2,…,r;v的取值范围为40~120m·min-1的取值范围为14.5~ 65tex,第x个子纱线段与其后的第1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差值绝对值占第x个子纱线段的细 度的百分比为0~65%;的取值范围为450~950t·m-1,第x个子纱线段与其后的第1个子纱线 段的捻度的差值绝对值占第x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百分比为0~50%;≥0.75m;vj为v的 0.98~1.08倍;转杯负压为-9000~-4000Pa;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为1:1;纤 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为4000~9000r·min-1
(iii)令x=1;
(iv)PLC控制器通过内置的计算程序根据v、计算出,通 过伺服驱动器1控制伺服电机1驱动喂给罗拉1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 动器2控制伺服电机2驱动喂给罗拉2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动器3控 制伺服电机3驱动转杯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按vj以及其它参数进行纺纱;
的单位为g·(5m)-1的单位为m·min-1的单位为tex、v的 单位为m·min-1的单位为t·m-1的单位为r·min-1时,其数值满足下式:
(v)传感器判断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是否达到,如果否,则PLC控制器不作调 整;反之,则进入下一步;
(vi)PLC控制器判断x>r是否成立,如果否,则令x=x+1,返回步骤(iv);反之,则结束;即得捻度动态变化的纱线。
最终制得的捻度动态变化的纱线,各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不超过50t·m-1,各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不超过7.5tex。
下面结合具体数据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利用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纱技术,整体流程如下:
(i)设定纱线由2种子纱线组成;
选取直径为d的转杯,选取定量为的纤维条子1和定量为的纤维条子2;
其中,d为43mm;纤维条子1为褐色棉纤维,纤维平均长度为30mm,纤维细度为 1.81dtex;纤维条子2为白色棉纤维,纤维平均长度为29mm,纤维细度为1.80dtex;为 22.6g·(5m)-1为22.4g·(5m)-1
(ii)在PLC控制面板上输入引纱速度v、第x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第x个子 纱线段的捻度、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子纱线段的个数r、纱线卷绕速度vj以及其它参 数(转杯负压、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纤维条子1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纤 维条子2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
其中,r=2,=1、2;v为65m·min-1为34.03tex,为49tex;为600t·m-1 为500t·m-1为0.8m,为1.2m;vj为v的1.04倍;转杯负压为-7500Pa;纤维条子1和纤维 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为1:1;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均为7000r· min-1
(iii)令x=1;
(iv)PLC控制器通过内置的计算程序根据v、计算出,通 过伺服驱动器1控制伺服电机1驱动喂给罗拉1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 动器2控制伺服电机2驱动喂给罗拉2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动器3控 制伺服电机3驱动转杯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按vj以及其它参数进行纺纱;
(v)传感器判断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是否达到,如果否,则PLC控制器不作调 整;反之,则进入下一步;
(vi)PLC控制器判断x>r是否成立,如果否,则令x=x+1,返回步骤(iv);反之,则结束;即得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
最终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第1个子纱线段、第2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实际值分别为586.5t·m-1、489.7t·m-1,第1个子纱线段、第2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实际值为35.53tex、46.35tex。
如图1所示,将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各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细度的实际值都与理论设定值进行对比,两种子纱线段的捻度和细度的实际值均都与理论值相差不大,说明该纱线按照设定的数值实现了捻度和细度同时变化的目标。
同时对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断裂强度进行测试,并与两种单一捻度以及细度的纱线进行对比,这两种纱线的原料以及其它纺纱工艺参数与实施例的纱线相同;对比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明本实施例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并没有因为捻度和细度的动态变化造成断裂强度的下降。
表1 纱线断裂强度对比
实施例2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利用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纱技术,纺纱的整体流程如下:
(i)设定纱线由3种子纱线组成;
选取直径为d的转杯,选取定量为的纤维条子1和定量为的纤维条子2;
其中,d为48mm;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均为白色粘胶,纤维平均长度均为40mm,纤 维细度为1.38dtex;均为19.2g·(5m)-1
(ii)在PLC控制面板上输入引纱速度v、第x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第x个子 纱线段的捻度、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子纱线段的个数r、纱线卷绕速度vj以及其它参 数(转杯负压、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纤维条子1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纤 维条子2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
其中,r=3,=1、2、3;v为60m·min-1为59.17tex,为34.6tex、为 44.44tex;为650t·m-1为850t·m-1为750t·m-1===1m;vj为v的1.03倍;转 杯负压为-7500Pa;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为1:1;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 自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均为7000r·min-1
(iii)令x=1;
(iv)PLC控制器通过内置的计算程序根据v、计算出,通 过伺服驱动器1控制伺服电机1驱动喂给罗拉1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 动器2控制伺服电机2驱动喂给罗拉2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动器3控 制伺服电机3驱动转杯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按vj以及其它参数进行纺纱;
(v)传感器判断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是否达到,如果否,则PLC控制器不作调 整;反之,则进入下一步;
(vi)PLC控制器判断x>r是否成立,如果否,则令x=x+1,返回步骤(iv);反之,则结束;即得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
最终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第1个子纱线段、第2个子纱线段、第3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实际值分别为634.7t·m-1、835.5t·m-1、741.9t·m-1,第1个子纱线段、第2个子纱线段、第3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实际值为55.86tex、32.1tex、39.08tex。
如图2所示,将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各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细度的实际值都与理论设定值进行对比,三种子纱线段的捻度和细度的实际值均都与理论值相差不大,说明该纱线按照设定的数值实现了捻度和细度同时变化的目标。
实施例3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利用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纱技术,整体流程如下:
(i)设定纱线由2种子纱线组成;
选取直径为d的转杯,选取定量为的纤维条子1和定量为的纤维条子2;
其中,d为32mm;纤维条子1为白色粘胶纤维,纤维平均长度为20mm,纤维细度为 1.40dtex;纤维条子2为黑色粘胶纤维,纤维平均长度为30mm,纤维细度为1.60dtex;为 10g·(5m)-1为12.4g·(5m)-1
(ii)在PLC控制面板上输入引纱速度v、第x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第x个子 纱线段的捻度、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子纱线段的个数r、纱线卷绕速度vj以及其它参 数(转杯负压、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纤维条子1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纤 维条子2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
其中,r=2,=1、2;v为40m·min-1为65tex,为47.75tex;为450t·m-1 为525t·m-1为0.75m,为0.75m;vj为v的0.98倍;转杯负压为-4000Pa;纤维条子1和纤 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为1:1;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均为 4000r·min-1
(iii)令x=1;
(iv)PLC控制器通过内置的计算程序根据v、计算出,通 过伺服驱动器1控制伺服电机1驱动喂给罗拉1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 动器2控制伺服电机2驱动喂给罗拉2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动器3控 制伺服电机3驱动转杯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按vj以及其它参数进行纺纱;
(v)传感器判断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是否达到,如果否,则PLC控制器不作调 整;反之,则进入下一步;
(vi)PLC控制器判断x>r是否成立,如果否,则令x=x+1,返回步骤(iv);反之,则结束;即得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
最终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第1个子纱线段、第2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实际值分别为466.3t·m-1、520.4t·m-1,第1个子纱线段、第2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实际值为60.02tex、41.95tex。
如图3所示,将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各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细度的实际值都与理论设定值进行对比,两种子纱线段的捻度和细度的实际值均都与理论值相差不大,说明该纱线按照设定的数值实现了捻度和细度同时变化的目标。
同时对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断裂强度进行测试,并与两种单一捻度以及细度的纱线进行对比,这两种纱线的原料以及其它纺纱工艺参数与实施例的纱线相同;对比结果如下表2所示,表明本实施例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并没有因为捻度和细度的动态变化造成断裂强度的下降。
表2 纱线断裂强度对比
实施例4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利用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纱技术,整体流程如下:
(i)设定纱线由2种子纱线组成;
选取直径为d的转杯,选取定量为的纤维条子1和定量为的纤维条子2;
其中,d为54mm;纤维条子1为黑色涤纶纤维,纤维平均长度为68mm,纤维细度为 1.80dtex;纤维条子2为白色粘胶纤维,纤维平均长度为48mm,纤维细度为1.50dtex;为 25g·(5m)-1为23.3g·(5m)-1
(ii)在PLC控制面板上输入引纱速度v、第x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第x个子 纱线段的捻度、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子纱线段的个数r、纱线卷绕速度vj以及其它参 数(转杯负压、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纤维条子1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纤 维条子2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
其中,r=2,=1、2;v为120m·min-1为14.5tex,为17.09tex;为950t·m-1为875t·m-1为1.5m,为2m;vj为v的1.08倍;转杯负压为-9000Pa;纤维条子1和纤 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为1:1;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均为 9000r·min-1
(iii)令x=1;
(iv)PLC控制器通过内置的计算程序根据v、计算出,通 过伺服驱动器1控制伺服电机1驱动喂给罗拉1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 动器2控制伺服电机2驱动喂给罗拉2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动器3控 制伺服电机3驱动转杯的转轴以转速进行运动,同时按vj以及其它参数进行纺纱;
(v)传感器判断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是否达到,如果否,则PLC控制器不作调 整;反之,则进入下一步;
(vi)PLC控制器判断x>r是否成立,如果否,则令x=x+1,返回步骤(iv);反之,则结束;即得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
最终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第1个子纱线段、第2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实际值分别为925.4t·m-1、901.1t·m-1,第1个子纱线段、第2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实际值为15.11tex、16.06tex。
如图4所示,将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各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细度的实际值都与理论设定值进行对比,两种子纱线段的捻度和细度的实际值均都与理论值相差不大,说明该纱线按照设定的数值实现了捻度和细度同时变化的目标。
同时对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断裂强度进行测试,并与两种单一捻度以及细度的纱线进行对比,这两种纱线的原料以及其它纺纱工艺参数与实施例的纱线相同;对比结果如下3所示,表明本实施例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并没有因为捻度和细度的动态变化造成断裂强度的下降。
表3 纱线断裂强度对比
/>

Claims (9)

1.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利用双喂入双分梳转杯纺纱技术,纺纱设备包括纤维条子1喂入装置、纤维条子2喂入装置、转杯,纤维条子1喂入装置包括喂给罗拉1,纤维条子2喂入装置包括喂给罗拉2,其特征在于,选取直径为d的转杯,选取定量为S1的纤维条子1和定量为S2的纤维条子2,选取引纱速度v,同时设定子纱线段的个数r、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Lx、第x个子纱线段的捻度Tx、第x个子纱线段的细度Ntx、纱线卷绕速度vj以及其它参数后,计算纺制第x个子纱线段所需要的喂给罗拉1的转速u1x、喂给罗拉2的转速u2x以及转杯回转速度nx,进行纺纱,即得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
r≥2,x=1,2,…,r;
当S1和S2的单位为g·(5m)-1、u1x和u2x的单位为m·min-1、Ntx的单位为tex、v的单位为m·min-1、Tx的单位为t·m-1、nx的单位为r·min-1时,其数值满足下式:
vj为v的0.98~1.08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纺纱设备还包括PLC控制面板、PLC控制器、伺服驱动器1、伺服电机1、伺服驱动器2、伺服电机2、伺服驱动器3、伺服电机3和传感器;PLC控制器同时与PLC控制面板、伺服驱动器1、伺服驱动器2、伺服驱动器3和传感器连接;伺服驱动器1、伺服电机1、喂给罗拉1依次连接;伺服驱动器2、伺服电机2、喂给罗拉2依次连接;伺服驱动器3、伺服电机3、转杯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体流程如下:
(i)选取直径为d的转杯,选取定量为S1的纤维条子1和定量为S2的纤维条子2;
(ii)在PLC控制面板上输入v、Ntx、S1、S2、Tx、Lx、r、vj以及其它参数后;
(iii)令x=1;
(iv)PLC控制器通过内置的计算程序根据v、Ntx、S1、S2、Tx计算出u1x、u2x、nx,通过伺服驱动器1控制伺服电机1驱动喂给罗拉1的转轴以u1x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动器2控制伺服电机2驱动喂给罗拉2的转轴以u2x转速进行运动,同时通过伺服驱动器3控制伺服电机3驱动转杯的转轴以nx转速进行运动,同时按vj以及其它参数进行纺纱;
(v)传感器判断第x个子纱线段的长度是否达到Lx,如果否,则PLC控制器不作调整;反之,则进入下一步;
(vi)PLC控制器判断x>r是否成立,如果否,则令x=x+1,返回步骤(iv);反之,则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的纤维平均长度的取值范围为20~68mm,差值绝对值不超过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的纤维细度的取值范围为1.4~1.8dtex;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纤维细度的差值绝对值占纤维条子1的纤维细度的百分比为0~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d的取值范围为32~54mm,S1和S2的取值范围为10~25g·(5m)-1,v的取值范围为40~120m·min-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Lx≥0.75m;
Tx的取值范围为450~950t·m-1;第x个子纱线段与其后的第1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差值绝对值占第x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百分比为0~50%;
Ntx的取值范围为14.5~65tex;第x个子纱线段与其后的第1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差值绝对值占第x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百分比为0~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它参数包括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和转杯负压;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的喂入质量比为1:1;纤维条子1和纤维条子2各自左、右分梳辊梳理速度为4000~9000r·min-1;转杯负压为-9000~-4000Pa。
9.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的纺制方法制得的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其特征在于,各个子纱线段的捻度的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不超过50t·m-1,各个子纱线段的细度的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差值绝对值不超过7.5tex。
CN202410065502.6A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Active CN117568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5502.6A CN117568961B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10065502.6A CN117568961B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8961A CN117568961A (zh) 2024-02-20
CN117568961B true CN117568961B (zh) 2024-04-12

Family

ID=8989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10065502.6A Active CN117568961B (zh) 2024-01-17 2024-01-17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6896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1502A (en) * 1984-09-26 1989-04-18 Frantisek Burysek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yarn spinning-in in the open-end spinning process
CN105063821A (zh) * 2015-08-21 2015-11-18 江南大学 三棉条异步输入和多级分梳的转杯纺纺纱方法及装置
CN111501150A (zh) * 2020-04-13 2020-08-07 东华大学 一种转杯纺膨体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8887A (zh) * 2020-04-13 2020-10-09 东华大学 一种转杯纺花式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90816A (zh) * 2023-05-22 2023-08-15 东华大学 一种双组分混纺纱的纺制方法
CN117144524A (zh) * 2023-08-11 2023-12-01 东华大学 一种间隔长度可调控的双组份混纺纱的纺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1502A (en) * 1984-09-26 1989-04-18 Frantisek Burysek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yarn spinning-in in the open-end spinning process
CN105063821A (zh) * 2015-08-21 2015-11-18 江南大学 三棉条异步输入和多级分梳的转杯纺纺纱方法及装置
CN111501150A (zh) * 2020-04-13 2020-08-07 东华大学 一种转杯纺膨体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48887A (zh) * 2020-04-13 2020-10-09 东华大学 一种转杯纺花式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16590816A (zh) * 2023-05-22 2023-08-15 东华大学 一种双组分混纺纱的纺制方法
CN117144524A (zh) * 2023-08-11 2023-12-01 东华大学 一种间隔长度可调控的双组份混纺纱的纺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68961A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4774B (zh) 一种多组分多色彩段彩纱线的纺纱方法
CN100580163C (zh) 超细柔软毛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3305997B (zh) 一种纯棉高支纱包纱包芯纱的生产方法
CN205635925U (zh) 一种转杯纺混色成纱装置
CN103556319A (zh) 一种高效纺织工艺
CN110699809B (zh) 一种差异化捻度复合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3469382B (zh) 一种四罗拉三粗纱喂入全集聚纺纱装置、纺纱方法和彩纱
CN102704120B (zh) 双长丝不等张力夹持短纤须条的光洁复合纺纱机构与方法
CN106811850A (zh) 一种用棉纤维、粘胶纤维与涤纶纤维生产的a/b赛络纺竹节纱线及其混纺工艺
CN104726977B (zh) 五组份异同步二级牵伸纺制多彩竹节或点点纱方法
CN102242424A (zh) 紧密纺竹节高支纱线的制造方法
CN111455519A (zh) 一种半精纺毛绒包芯纱加工工艺
CN103614831A (zh) 一种可溶变变色多组分针织炫彩纱的生产方法
CN109750400A (zh) 交变牵伸三通道纺纱装置及变支变比变捻纱线的纺制方法
CN103388208B (zh) 竹节弹力针织纱及其制作工艺
CN117568961B (zh) 一种捻度和细度同时动态变化的纱线及其纺制方法
CN116590816A (zh) 一种双组分混纺纱的纺制方法
US20020059702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arded woolen yarn
KR102440100B1 (ko) 하이브리드 소모방 방적사 제조장치 및 그에 따라 제조된 하이브리드 사이로스펀 방적사
CN105714417B (zh) 一种梳棉方法及其装置
Islam Comparing quality parameters of yarn produced by ring, rotor, and compact spinning system
CN209702955U (zh) 交变牵伸三通道纺纱装置
CN210104151U (zh) 交变牵伸四通道纺纱装置
CN209741346U (zh) 交变牵伸五通道纺纱装置
CN113684577A (zh) 一种涡流纺短片段段彩纱的纺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