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35118A - 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35118A
CN117535118A CN202311544748.3A CN202311544748A CN117535118A CN 117535118 A CN117535118 A CN 117535118A CN 202311544748 A CN202311544748 A CN 202311544748A CN 117535118 A CN117535118 A CN 117535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transfer
plate
circular plate
sepa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447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35118B (zh
Inventor
孙国强
董金颖
董建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Rui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Rui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Rui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Ruizh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447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35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535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5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35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5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38Caps; Covers; Plugs; Pouring me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58Reaction vessels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parall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7/00Means for mixing,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fluids in the vessel
    • C12M27/02Stirrer or mobile mixing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3/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transport, positioning, extraction, harvesting, peeling or sampling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 or from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7/00Means for sterilizing, maintaining sterile conditions or avoiding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 C12M37/04Se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12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3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 C12M41/36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biomass, e.g. colony counters or by turbidity measur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4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645Fungi ; Processes using fungi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发酵组件和中转组件,发酵组件包括一级种子罐群、二级种子罐群、三级种子罐群、四级发酵罐群,灵芝液体菌种经过四级液态发酵合格的灵芝菌丝液再经蒸发浓缩、喷雾干燥或过滤、烘干、粉碎过筛等加工工序即可生产灵芝菌丝粉。通过设置辅助管和辅助排液管口,能够便于对中转组件和发酵罐内部清理,通过设置发酵组件,能够在第一批四级发酵罐培养的灵芝菌丝合格后达到天天放罐,从而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突破了液体培养灵芝产量低周期长的限制,让规模化批量化液体发酵生产灵芝菌丝成为现实,通过设置中转组件,使得各级罐内物料转移不必一对一,只要两级罐群各有一个发酵罐满足转移条件就可以进行转移,从而达到快速生产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素有“仙草”之称,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能双向调节人体机能,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灵芝具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清除人体自由基、保护心血管、抗辐射、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灵芝生命周期包括子实体、孢子和菌丝体三个阶段,子实体即传统食用部位为灵芝的成熟期;孢子是子实体成熟后形成的种子;菌丝体为灵芝孢子萌发后的丝状物质,是灵芝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现代研究表明灵芝子实体所需要的构成物质,有一半以上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菌丝体中的贮存养份,因而灵芝菌丝体具有灵芝相同的有效成分,其中灵芝多糖的含量是三阶段最高。
传统人工栽培灵芝受环境、种植方式等外在因素影响较大,且生长周期长,难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液体发酵灵芝菌丝体是当下较为流行的替代方式,它是在适当培养基及培养参数控制下,通入无菌空气于摇瓶或发酵罐,能保证菌丝体质量、数量及多糖含量一种培养方式,适于工业化生产。
公告号为CN211091041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灵芝菌种培育发酵罐装置,上述专利虽然能实现对灵芝液体的发酵,但培育周期较长,并且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容易产生气泛现象,染菌率高,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上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克服了培育周期较长,并且机械搅拌式发酵罐容易产生气泛现象,染菌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发酵组件,发酵组件包括一级种子罐群、二级种子罐群、三级种子罐群、四级发酵罐群,一级种子罐群、二级种子罐群、三级种子罐群、四级发酵罐群各包括至少6个发酵罐,发酵罐内均转动安装有搅动辊,发酵罐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注气管,发酵罐上均设置有2个连接管口,底板上还设置有中转组件,中转组件包括接种圆板和3个中转圆板,接种圆板和中转圆板上均固定设置有中转环板,中转环板和中转圆板上均转动安装有圆形槽座,中转圆板的下表面和中转环板的上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环形盖板,圆形槽座上均转动安装有密闭圆板,中转环板和中转圆板下表面的环形盖板上均设置有6个接种管,接种管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管口连接,环形盖板和对应的圆形槽座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的容量均≥10L,二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的容量均≥100L,三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的容量均≥1000L,四级发酵罐群中的发酵罐的容量均≥10KL,发酵罐内均固定安装有温压传感器和菌液检测仪,同一个种子罐群中相邻的2个发酵罐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搅动辊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花键轴,发酵罐上滑动安装有分离滑板,分离滑板上转动安装有摩擦轮一,摩擦轮一和对应的花键轴构成花键滑动配合,发酵罐上均转动安装有摩擦轮二,摩擦轮二和对应的摩擦轮一接合时两者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轮二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带轮,相邻的2个发酵罐之间转动安装有限位杆,同一个种子罐群中的6个摩擦轮二上的带轮和5个限位杆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
进一步地,环形盖板和对应的圆形槽座之间存在摩擦力,环形盖板上均转动安装有棘轮环一,棘轮环一上固定设置有齿环,圆形槽座上均固定设置有棘轮环二,棘轮环一和对应的棘轮环二接合构成棘轮机构,密闭圆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分离齿轮,分离齿轮和对应的棘轮环一上的齿环啮合构成齿轮副。
进一步地,中转环板与对应的环形盖板、圆形槽座、密闭圆板之间形成密闭腔室,中转圆板与对应的环形盖板、圆形槽座、密闭圆板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同一个中转圆板上的中转环板与对应的环形盖板、圆形槽座、密闭圆板形成的密闭腔室和中转圆板与对应的环形盖板、圆形槽座、密闭圆板形成的密闭腔室之间设置有连接管。
进一步地,密闭圆板的轴线和对应的圆形槽座的轴线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密闭圆板的偏向位置均设置有接种管口,接种管口的轴线和对应的密闭圆板的轴线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接种圆板和中转圆板上均滑动安装有6个T形滑板二,中转圆板上的T形滑板二的下表面均固定设置有T形滑板一,密闭圆板上均固定设置有分离条板,分离条板上固定设置有分离半球,分离半球位于密闭圆板的偏心位置。
进一步地,接种圆板和中转圆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分离缸二,发酵罐上均固定安装有分离缸一,分离缸一内滑动安装有分离活塞杆一,分离活塞杆一和对应的分离滑板固定连接,分离缸二内滑动安装有分离活塞杆二,分离活塞杆二和对应的T形滑板二固定连接,分离缸二和分离活塞杆二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分离活塞杆一和分离缸一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分离活塞杆一和分离缸一形成的密闭腔室与对应的分离缸二和分离活塞杆二形成的密闭腔室之间设置有分离气管。
进一步地,中转环板和中转圆板下表面上的环形盖板均设置有辅助排液管口,中转圆板和中转环板上的环形盖板上均设置有辅助管,辅助管上均设置在密闭盖。
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驱动接种圆板上的棘轮环一转动,棘轮环一和棘轮环二同步发生转动,即使得圆形槽座和密闭圆板同步发生转动,最终使得密闭圆板移动到待接种的一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对应的接种管和中转环板的连通处,再驱动接种圆板上的棘轮环一反向转动,此时棘轮环一相对于棘轮环二发生转动,即使得分离齿轮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密闭圆板转动,最终使得密闭圆板上的接种管口移动到对应的接种管和中转环板的连通处,分离条板和分离齿轮同步发生转动,在分离半球的作用下,T形滑板二向上移动,在分离气管、分离缸一、分离缸二的作用下,分离滑板向上移动,即使得摩擦轮一脱离和摩擦轮二接合,即待接种的一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中的搅动辊停止转动。
步骤二:打开接种圆板上的辅助管上的密闭盖,将在恒温摇床内培养合格的灵芝液体菌种按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容量的10%接入该发酵罐中,重复上述步骤,每隔24小时逐次将在恒温摇床内培养合格的灵芝液体菌种接入一级种子罐群中的一个发酵罐中,灵芝液体菌种在一级种子罐群中处于温度29±0.5℃和罐压0.08-0.1Mpa的环境下进行培养,0-24h静置培养,24h后通过注气管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并且在花键轴、摩擦轮一、摩擦轮二的作用下,搅动辊发生转动对灵芝液体菌种进行搅拌,每分钟通气量与发酵罐内容物体积等同,搅拌速度100-120rpm,培养时间120-160h。
步骤三:在一级种子罐群中的6个发酵罐中的其中一个发酵罐中的灵芝菌丝培养合格后,驱动该发酵罐下端连接管口对应的中转圆板上的棘轮环一转动,使得该发酵罐对应的接种管和中转环板的连接处与密闭圆板上的接种管口连通,再驱动该中转圆板下表面的棘轮环一转动,使得二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对应的接种管和中转圆板下表面的环形盖板的连接处与中转圆板下表面的密闭圆板上的接种管口连通,在连接管的作用下,并且通过注气管调节发酵罐内的压强,从而通过压差法实现将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中的灵芝菌丝液转入二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中。
步骤四:在发酵罐中的灵芝菌丝液培养合格后,重复上述步骤,各级种子罐群中培养合格的灵芝菌丝液即可通过中转组件转入下一级种子罐群中的一个发酵罐中继续培养。
步骤五:经过四级液态发酵培养的灵芝菌丝液在四级发酵罐群培养合格后,将四级发酵罐群中培养合格的灵芝菌丝液从发酵罐中转移出去后,再对转移出的灵芝菌丝液进行蒸发浓缩、喷雾干燥或过滤、烘干、粉碎过筛等加工工序,最终即可完成灵芝菌丝粉的生产制造。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设置辅助管和辅助排液管口,能够便于对中转组件和发酵罐内部清理。(2)本发明通过设置发酵组件,能够在第一批四级发酵罐培养的灵芝菌丝合格后达到天天放罐,从而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突破了灵芝产量低周期长的限制,让规模化批量化液体发酵生产灵芝菌丝成为现实。(3)本发明通过设置中转组件,使得各级种子罐物料转移不必一对一,只要两级罐群各有一个发酵罐满足转移条件就可以进行转移,从而达到快速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发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发酵罐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接种圆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转环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圆形槽座处结构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转圆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环形盖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T形滑板一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转圆板处结构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中转圆板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密闭圆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1-底板;102-发酵罐;103-T形滑板一;104-辅助管;105-搅动电机;106-接种圆板;107-中转圆板;108-注气管;109-分离滑板;110-连接管口;111-分离气管;112-分离缸一;113-花键轴;114-摩擦轮一;115-摩擦轮二;116-传动皮带;117-限位杆;118-搅动辊;119-连接管;120-分离活塞杆一;121-温压传感器;122-菌液检测仪;123-中转环板;124-环形盖板;125-调位电机;126-圆形槽座;127-棘轮环一;128-棘轮环二;129-T形滑板二;130-分离缸二;131-分离活塞杆二;132-分离齿轮;133-分离条板;134-分离半球;135-接种管;136-辅助排液管口;137-密闭圆板;138-接种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参考图1-图19,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包括底板101,底板101上设置有发酵组件,发酵组件包括一级种子罐群、二级种子罐群、三级种子罐群、四级发酵罐群,一级种子罐群、二级种子罐群、三级种子罐群、四级发酵罐群各包括至少6个发酵罐102,发酵罐102均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的容量均≥10L,二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的容量均≥100L,三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的容量均≥1000L,四级发酵罐群中的发酵罐102的容量均≥10KL。
发酵罐102内均转动安装有搅动辊118,搅动辊118用于对发酵罐102内的灵芝菌丝液进行搅动,发酵罐102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注气管108,注气管108用于向发酵罐102内注入无菌空气和调节发酵罐102内部的压强,发酵罐102上均设置有2个连接管口110,发酵罐102内均固定安装有温压传感器121和菌液检测仪122,温压传感器121用于监测发酵罐102内部的温度和压强,菌液检测仪122用于检测发酵罐102内部的灵芝菌丝液是否培养合格,同一个种子罐群中相邻的2个发酵罐102之间固定连接。
搅动辊118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花键轴113,发酵罐102上滑动安装有分离滑板109,发酵罐102和分离滑板109之间设置有弹簧,分离滑板109上转动安装有摩擦轮一114,摩擦轮一114和对应的花键轴113构成花键滑动配合,发酵罐102上均转动安装有摩擦轮二115,摩擦轮二115和对应的摩擦轮一114接合时两者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轮二115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带轮,相邻的2个发酵罐102之间转动安装有限位杆117,同一个种子罐群中的6个摩擦轮二115上的带轮和5个限位杆117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16,同一个种子罐群中的6个发酵罐102中的其中1个发酵罐102上固定安装有搅动电机105,搅动电机105的输出轴和对应的摩擦轮二115固定连接。
通过启动搅动电机105驱动对应的摩擦轮二115转动,在限位杆117的作用下,使得传动皮带116和摩擦轮二115始终处于贴合状态,进而在传动皮带116的作用下,摩擦轮二115均同步发生转动,初始位置时,分离滑板109和发酵罐102之间的弹簧未被压缩,即摩擦轮一114和摩擦轮二115处于接合状态,摩擦轮二115转动,在摩擦轮一114和摩擦轮二115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摩擦轮一114同步发生转动,在花键轴113的作用下,搅动辊118同步发生转动,即搅动辊118对发酵罐102内的灵芝菌丝液进行搅动。
底板101上还设置有中转组件,中转组件包括接种圆板106和3个中转圆板107,接种圆板106和中转圆板107均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接种圆板106和中转圆板107上均固定设置有中转环板123,中转环板123和中转圆板107上均转动安装有圆形槽座126,中转圆板107的下表面和中转环板123的上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上均转动安装有密闭圆板137,中转环板123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之间形成密闭腔室,中转圆板107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同一个中转圆板107上的中转环板123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形成的密闭腔室和中转圆板107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形成的密闭腔室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19。
中转环板123和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环形盖板124上均设置有6个接种管135,接种管135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管口110连接,接种圆板106上的6个接种管135分别与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上端的连接管口110连接,距离接种圆板106最近的中转圆板107上表面的6个接种管135分别与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下端的连接管口110连接,距离接种圆板106最近的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6个接种管135分别与二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上端的连接管口110连接,3个中转圆板107中间位置的中转圆板107上表面的6个接种管135分别与二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下端的连接管口110连接,3个中转圆板107中间位置的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6个接种管135分别与三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上端的连接管口110连接,距离接种圆板106最远的中转圆板107上表面的6个接种管135分别与三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下端的连接管口110连接,距离接种圆板106最远的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6个接种管135分别与四级发酵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上端的连接管口110连接,四级发酵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下端的连接管口110上有密闭盖。
环形盖板124和圆形槽座126转动配合,环形盖板124和对应的圆形槽座126之间存在摩擦力,环形盖板124上均转动安装有棘轮环一127,环形盖板124上均固定安装有调位电机125,调位电机125的输出轴和对应的调位电机125固定连接,棘轮环一127上固定设置有齿环,圆形槽座126上均固定设置有棘轮环二128,棘轮环一127和对应的棘轮环二128接合构成棘轮机构,密闭圆板137上均固定安装有分离齿轮132,分离齿轮132和对应的棘轮环一127上的齿环啮合构成齿轮副。
启动调位电机125驱动对应的棘轮环一127转动,由于棘轮环一127和棘轮环二128构成棘轮机构,此时棘轮环一127和棘轮环二128同步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圆形槽座126、分离齿轮132、密闭圆板137均同步发生转动,启动调位电机125驱动对应的棘轮环一127反向转动,由于棘轮环一127和棘轮环二128构成棘轮机构,在环形盖板124和圆形槽座126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此时棘轮环一127相对于棘轮环二128发生转动,即棘轮环一127驱动分离齿轮132发生转动。
密闭圆板137的轴线和对应的圆形槽座126的轴线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密闭圆板137的偏向位置均设置有接种管口138,接种管口138的轴线和对应的密闭圆板137的轴线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接种圆板106和中转圆板107上均滑动安装有6个T形滑板二129,接种圆板106和T形滑板二129之间设置有弹簧,中转圆板107和T形滑板二129之间设置有弹簧,中转圆板107上的T形滑板二129的下表面均固定设置有T形滑板一103,密闭圆板137上均固定设置有分离条板133,分离条板133上固定设置有分离半球134,分离半球134位于密闭圆板137的偏心位置。
接种圆板106和中转圆板107上均固定安装有分离缸二130,发酵罐102上均固定安装有分离缸一112,分离缸一112内滑动安装有分离活塞杆一120,分离活塞杆一120和对应的分离滑板109固定连接,分离缸二130内滑动安装有分离活塞杆二131,分离活塞杆二131和对应的T形滑板二129固定连接,分离缸二130和分离活塞杆二131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分离活塞杆一120和分离缸一112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分离活塞杆一120和分离缸一112形成的密闭腔室与对应的分离缸二130和分离活塞杆二131形成的密闭腔室之间设置有分离气管111。
中转环板123和中转圆板107下表面上的环形盖板124均设置有辅助排液管口136,中转圆板107和中转环板123上的环形盖板124上均设置有辅助管104,辅助管104上均设置在密闭盖。
工作原理:启动接种圆板106上的调位电机125驱动棘轮环一127转动,使得棘轮环一127和棘轮环二128同步发生转动,即使得圆形槽座126和密闭圆板137同步发生转动,最终使得密闭圆板137移动到待接种的一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102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环板123的连通处的位置。
再启动接种圆板106上的调位电机125驱动棘轮环一127反向转动,此时棘轮环一127相对于棘轮环二128发生转动,在环形盖板124和圆形槽座126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即使得分离齿轮132发生转动,分离条板133同步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密闭圆板137转动,最终使得密闭圆板137上的接种管口138移动到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环板123的连通处,即使得该发酵罐102和接种圆板106上的中转环板123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形成的密闭腔室连通。
由于分离条板133和分离齿轮132同步发生转动,分离半球134同步发生转动,在分离半球134的作用下,T形滑板二129向上移动,T形滑板二129和接种圆板106之间的弹簧被压缩,分离活塞杆二131向上移动,在分离气管111、分离缸一112、分离缸二130的作用下,分离活塞杆一120向上移动,即使得分离滑板109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摩擦轮一114脱离和摩擦轮二115接合,即待接种的一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102中的搅动辊118停止转动。
打开接种圆板106上的环形盖板124上的辅助管104上的密闭盖,将在恒温摇床内培养合格的灵芝液体菌在辅助管104、中转环板123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形成的密闭腔室、接种管135的作用下,按照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容量的10%接种到该发酵罐102中,接种完成后,使得摩擦轮一114和摩擦轮二115重新接合,即搅动辊118对发酵罐102内的菌液进行搅动,并且继续驱动棘轮环一127转动,使得分离半球134回到初始位置,即接种管口138脱离和接种管135与对应的中转环板123的连接处接合。
重复上述步骤,每隔24小时逐次将在恒温摇床内培养合格的灵芝液体菌种接入一级种子罐群中的一个发酵罐102中,灵芝液体菌种在一级种子罐群中处于温度29±0.529℃和罐压0.08-0.10.085Mpa的环境下进行培养,0-24h静置培养,24h后通过注气管(108)向发酵罐(102)内通入无菌空气,并且在花键轴(113)、摩擦轮一(114)、摩擦轮二(115)的作用下,搅动辊(118)发生转动对灵芝液体菌种进行搅拌,每分钟通气量与发酵罐内容物体积等同,搅拌速度100-120rpm,培养时间120-160h,通过温压传感器121对发酵罐102内部的温度和压强进行监测,通过菌液检测仪122对发酵罐102内部的灵芝液体菌种是否培养合格进行检测。
在一级种子罐群中的6个发酵罐102中的其中一个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培养合格后,启动距离接种圆板106最近的中转圆板107上方的调位电机125,驱动该中转圆板107上方的棘轮环一127发生转动,最终使得该发酵罐102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环板123的连接处与中转圆板107上方密闭圆板137上的接种管口138连通,并且在分离条板133和分离半球134的作用下,该发酵罐102上的摩擦轮一114脱离和摩擦轮二115接合,即该发酵罐102内的搅动辊118停止转动。
再启动该中转圆板107下方的调位电机125,驱动该中转圆板107下方的棘轮环一127转动,使得二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102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环形盖板124的连接处与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密闭圆板137上的接种管口138连通,即使得中转圆板107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形成的密闭腔室和二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102连通,在连接管119的作用下,并且通过注气管108调节发酵罐102内的压强,从而通过压差法实现将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液转入二级种子罐群中的空闲发酵罐102中。
在二级种子罐群中的6个发酵罐102中的其中一个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培养合格后,重复上述步骤,将二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液转入三级种子罐群中的空闲的发酵罐102中,在三级种子罐群中的6个发酵罐102中的其中一个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培养合格后,重复上述步骤,将三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液转入四级发酵罐群中的空闲的发酵罐102中。
经过四级液态发酵培养的灵芝菌丝液在四级发酵罐群培养合格后,将四级发酵罐群中培养合格的灵芝菌丝液从发酵罐102中转移出去后,再对转移出的灵芝菌丝液进行蒸发浓缩、喷雾干燥等加工工序,最终即可完成灵芝菌丝粉的生产制造。
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棘轮环一127转动时,分离半球134使得T形滑板一103向上移动,即使得T形滑板二129同步向上移动,即使得对应的发酵罐102上的摩擦轮一114和摩擦轮二115脱离接触。
通过使得密闭圆板137上的接种管口138和对应的辅助排液管口136连通,即可使得中转环板123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形成的密闭腔室和外部环境连通或者使得中转圆板107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形成的密闭腔室和外部环境连通,再通过辅助管104从而便于对密闭腔室内部以及发酵罐102内部进行清洗。
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驱动接种圆板106上的棘轮环一127转动,棘轮环一127和棘轮环二128同步发生转动,即使得圆形槽座126和密闭圆板137同步发生转动,最终使得密闭圆板137移动到待接种的一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102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环板123的连通处,再驱动接种圆板106上的棘轮环一127反向转动,此时棘轮环一127相对于棘轮环二128发生转动,即使得分离齿轮132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密闭圆板137转动,最终使得密闭圆板137上的接种管口138移动到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环板123的连通处,分离条板133和分离齿轮132同步发生转动,在分离半球134的作用下,T形滑板二129向上移动,在分离气管111、分离缸一112、分离缸二130的作用下,分离滑板109向上移动,即使得摩擦轮一114脱离和摩擦轮二115接合,即待接种的一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102中的搅动辊118停止转动。
步骤二:打开接种圆板106上的辅助管104上的密闭盖,将在恒温摇床内培养合格的灵芝液体菌种按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容量的10%接入该发酵罐102中,重复上述步骤,每隔24小时逐次将在恒温摇床内培养合格的灵芝液体菌种接入一级种子罐群中的一个发酵罐102中,灵芝液体菌种在一级种子罐群中处于温度29±0.5℃和罐压0.08-0.1Mpa的环境下进行培养,0-24h静置培养,24h后通过注气管108向发酵罐102内通入无菌空气,并且在花键轴113、摩擦轮一114、摩擦轮二115的作用下,搅动辊118发生转动对灵芝液体菌种进行搅拌,每分钟通气量与发酵罐内容物体积等同,搅拌速度100-120rpm,培养时间120-160h。
步骤三:在一级种子罐群中的6个发酵罐102中的其中一个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培养合格后,驱动该发酵罐102下端连接管口110对应的中转圆板107上的棘轮环一127转动,使得该发酵罐102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环板123的连接处与密闭圆板137上的接种管口138连通,再驱动该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棘轮环一127转动,使得二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102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环形盖板124的连接处与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密闭圆板137上的接种管口138连通,在连接管119的作用下,并且通过注气管108调节发酵罐102内的压强,从而通过压差法实现将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液转入二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中。
步骤四:在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液培养合格后,重复上述步骤,各级种子罐群中培养合格的灵芝菌丝液即可通过中转组件转入下一级种子罐群中的一个发酵罐102中继续培养。
步骤五:经过四级液态发酵培养的灵芝菌丝液在四级发酵罐群培养合格后,将四级发酵罐群中培养合格的灵芝菌丝液从发酵罐102中转移出去后,再对转移出的灵芝菌丝液进行蒸发浓缩、喷雾干燥或过滤、烘干、粉碎过筛等加工工序,最终即可完成灵芝菌丝粉的生产制造。
本发明不局限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包括底板(101),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101)上设置有发酵组件,发酵组件包括一级种子罐群、二级种子罐群、三级种子罐群、四级发酵罐群,一级种子罐群、二级种子罐群、三级种子罐群、四级发酵罐群各包括至少6个发酵罐(102),发酵罐(102)内均转动安装有搅动辊(118),发酵罐(102)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注气管(108),发酵罐(102)上均设置有2个连接管口(110);
所述底板(101)上还设置有中转组件,中转组件包括接种圆板(106)和3个中转圆板(107),接种圆板(106)和中转圆板(107)上均固定设置有中转环板(123),中转环板(123)和中转圆板(107)上均转动安装有圆形槽座(126),中转圆板(107)的下表面和中转环板(123)的上表面上均固定设置有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上均转动安装有密闭圆板(137),中转环板(123)和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环形盖板(124)上均设置有6个接种管(135),接种管(135)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管口(110)连接,环形盖板(124)和对应的圆形槽座(126)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的容量均≥10L,二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的容量均≥100L,三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的容量均≥1000L,四级发酵罐群中的发酵罐(102)的容量均≥10KL,发酵罐(102)内均固定安装有温压传感器(121)和菌液检测仪(122),同一个种子罐群中相邻的2个发酵罐(102)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搅动辊(118)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花键轴(113),发酵罐(102)上滑动安装有分离滑板(109),分离滑板(109)上转动安装有摩擦轮一(114),摩擦轮一(114)和对应的花键轴(113)构成花键滑动配合,发酵罐(102)上均转动安装有摩擦轮二(115),摩擦轮二(115)和对应的摩擦轮一(114)接合时两者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轮二(115)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带轮,相邻的2个发酵罐(102)之间转动安装有限位杆(117),同一个种子罐群中的6个摩擦轮二(115)上的带轮和5个限位杆(117)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盖板(124)和对应的圆形槽座(126)之间存在摩擦力,环形盖板(124)上均转动安装有棘轮环一(127),棘轮环一(127)上固定设置有齿环,圆形槽座(126)上均固定设置有棘轮环二(128),棘轮环一(127)和对应的棘轮环二(128)接合构成棘轮机构,密闭圆板(137)上均固定安装有分离齿轮(132),分离齿轮(132)和对应的棘轮环一(127)上的齿环啮合构成齿轮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环板(123)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之间形成密闭腔室,所述中转圆板(107)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同一个中转圆板(107)上的中转环板(123)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形成的密闭腔室和中转圆板(107)与对应的环形盖板(124)、圆形槽座(126)、密闭圆板(137)形成的密闭腔室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圆板(137)的轴线和对应的圆形槽座(126)的轴线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密闭圆板(137)的偏向位置均设置有接种管口(138),接种管口(138)的轴线和对应的密闭圆板(137)的轴线平行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接种圆板(106)和中转圆板(107)上均滑动安装有6个T形滑板二(129),中转圆板(107)上的T形滑板二(129)的下表面均固定设置有T形滑板一(103),密闭圆板(137)上均固定设置有分离条板(133),分离条板(133)上固定设置有分离半球(134),分离半球(134)位于密闭圆板(137)的偏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接种圆板(106)和中转圆板(107)上均固定安装有分离缸二(130),发酵罐(102)上均固定安装有分离缸一(112),分离缸一(112)内滑动安装有分离活塞杆一(120),分离活塞杆一(120)和对应的分离滑板(109)固定连接,分离缸二(130)内滑动安装有分离活塞杆二(131),分离活塞杆二(131)和对应的T形滑板二(129)固定连接,分离缸二(130)和分离活塞杆二(131)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分离活塞杆一(120)和分离缸一(112)之间形成密闭腔室,分离活塞杆一(120)和分离缸一(112)形成的密闭腔室与对应的分离缸二(130)和分离活塞杆二(131)形成的密闭腔室之间设置有分离气管(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环板(123)和中转圆板(107)下表面上的环形盖板(124)均设置有辅助排液管口(136),中转圆板(107)和中转环板(123)上的环形盖板(124)上均设置有辅助管(104),辅助管(104)上均设置在密闭盖。
10.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驱动接种圆板(106)上的棘轮环一(127)转动,棘轮环一(127)和棘轮环二(128)同步发生转动,即使得圆形槽座(126)和密闭圆板(137)同步发生转动,最终使得密闭圆板(137)移动到待接种的一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102)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环板(123)的连通处,再驱动接种圆板(106)上的棘轮环一(127)反向转动,此时棘轮环一(127)相对于棘轮环二(128)发生转动,即使得分离齿轮(132)发生转动,进而使得密闭圆板(137)转动,最终使得密闭圆板(137)上的接种管口(138)移动到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环板(123)的连通处,分离条板(133)和分离齿轮(132)同步发生转动,在分离半球(134)的作用下,T形滑板二(129)向上移动,在分离气管(111)、分离缸一(112)、分离缸二(130)的作用下,分离滑板(109)向上移动,即使得摩擦轮一(114)脱离和摩擦轮二(115)接合,即待接种的一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102)中的搅动辊(118)停止转动;
步骤二:打开接种圆板(106)上的辅助管(104)上的密闭盖,将在恒温摇床内培养合格的灵芝液体菌种按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容量的10%接入该发酵罐(102)中,重复上述步骤,每隔24小时逐次将在恒温摇床内培养合格的灵芝液体菌种接入一级种子罐群中的一个发酵罐(102)中,灵芝液体菌种在一级种子罐群中处于温度29±0.5℃和罐压0.08-0.1Mpa的环境下进行培养,0-24h静置培养,24h后通过注气管(108)向发酵罐(102)内通入无菌空气,并且在花键轴(113)、摩擦轮一(114)、摩擦轮二(115)的作用下,搅动辊(118)发生转动对灵芝液体菌种进行搅拌,每分钟通气量与发酵罐内容物体积等同,搅拌速度100-120rpm,培养时间120-160h;
步骤三:在一级种子罐群中的6个发酵罐(102)中的其中一个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培养合格后,驱动该发酵罐(102)下端连接管口(110)对应的中转圆板(107)上的棘轮环一(127)转动,使得该发酵罐(102)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环板(123)的连接处与密闭圆板(137)上的接种管口(138)连通,再驱动该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棘轮环一(127)转动,使得二级种子罐群中空闲的发酵罐(102)对应的接种管(135)和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环形盖板(124)的连接处与中转圆板(107)下表面的密闭圆板(137)上的接种管口(138)连通,在连接管(119)的作用下,并且通过注气管(108)调节发酵罐(102)内的压强,从而通过压差法实现将一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液转入二级种子罐群中的发酵罐(102)中;
步骤四:在发酵罐(102)中的灵芝菌丝液培养合格后,重复上述步骤,各级种子罐群中培养合格的灵芝菌丝液即可通过中转组件转入下一级种子罐群中的一个发酵罐(102)中继续培养;
步骤五:经过四级液态发酵培养的灵芝菌丝液在四级发酵罐群培养合格后,将四级发酵罐群中培养合格的灵芝菌丝液从发酵罐(102)中转移出去后,再对转移出的灵芝菌丝液进行蒸发浓缩、喷雾干燥或过滤、烘干、粉碎过筛等加工工序,最终即可完成灵芝菌丝粉的生产制造。
CN202311544748.3A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7535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4748.3A CN117535118B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4748.3A CN117535118B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5118A true CN117535118A (zh) 2024-02-09
CN117535118B CN117535118B (zh) 2024-04-30

Family

ID=89785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44748.3A Active CN117535118B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3511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61700U (zh) * 2015-05-28 2015-09-23 湖南龙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用菌种转接接种器
CN108254025A (zh) * 2018-01-25 2018-07-06 曹凯 一种全自动碳基微生物菌肥连续化生产系统
WO2019095437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江南大学 一种液体静置培养食药用真菌的方法
CN211091041U (zh) * 2019-12-10 2020-07-28 山东锦绣川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灵芝菌种培育发酵罐装置
CN116530364A (zh) * 2023-06-13 2023-08-04 山西瑞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萌芽谷物培养食药用菌发酵设备及生产工艺
CN116716170A (zh) * 2023-07-28 2023-09-08 广州市浩鑫洁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磁力搅拌不锈钢多级发酵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61700U (zh) * 2015-05-28 2015-09-23 湖南龙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用菌种转接接种器
WO2019095437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江南大学 一种液体静置培养食药用真菌的方法
CN108254025A (zh) * 2018-01-25 2018-07-06 曹凯 一种全自动碳基微生物菌肥连续化生产系统
CN211091041U (zh) * 2019-12-10 2020-07-28 山东锦绣川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灵芝菌种培育发酵罐装置
CN116530364A (zh) * 2023-06-13 2023-08-04 山西瑞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萌芽谷物培养食药用菌发酵设备及生产工艺
CN116716170A (zh) * 2023-07-28 2023-09-08 广州市浩鑫洁净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磁力搅拌不锈钢多级发酵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35118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95437A1 (zh) 一种液体静置培养食药用真菌的方法
CN105925653B (zh) 含有β-胡萝卜素的微胶囊及脂肪粉
CN102057836B (zh) 一种采用子母式培养罐快速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方法
US20030138943A1 (en) Gas dual-dynamic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technique and apparatus
CN202077430U (zh) 罐外带灭菌器的发酵罐
CN201459137U (zh) 微生物透析培养器
CN109810927B (zh) 一种幽门螺杆菌液体培养方法
CN101897270A (zh) 一种冬虫草菌丝体的生产工艺
CN107177512A (zh) 一种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
CN113122456A (zh) 一种发酵饲料的发酵菌剂的制备工艺及其辅助混合发酵罐
JP4673354B2 (ja) 菌糸体培養抽出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菌糸体培養装置
CN117535118B (zh) 一种灵芝菌丝粉液体发酵设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3110B (zh) 一株产灰黄霉素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08841889B (zh)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松刚霉素主份——灰黄霉素的方法
CN112703969A (zh) 一种生物热灭菌生产食用菌棒方法及一体机
CN101988075A (zh) 一种利用专性厌氧巴氏梭菌发酵制氢的方法
CN113812302B (zh) 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CN213835333U (zh) 一种促进作物生长的混合微生物菌剂发酵设备
CN204550594U (zh) 卧式液固体耦联式食用菌菌体发酵罐
CN110684700B (zh) 一株短波单胞菌2b及其应用
CN107034169B (zh) 一种肠杆菌10-17及其在产乙醇中的应用
CN107686818A (zh) 一种灰树花多糖产生菌及灰树花多糖制备方法
CN111876450A (zh) 一种生产l-氨基酸的方法
CN109666710A (zh) 富硒的花生四烯酸油脂制品、富硒高山被孢霉和制备方法
KR100225049B1 (ko) 담자균류의 액체종균 배양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