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2302B - 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2302B
CN113812302B CN202111180753.1A CN202111180753A CN113812302B CN 113812302 B CN113812302 B CN 113812302B CN 202111180753 A CN202111180753 A CN 202111180753A CN 113812302 B CN113812302 B CN 113812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liquid
edible fungus
culture solution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07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2302A (zh
Inventor
符义稳
庾强
李丽丽
张海鹏
方凡
杨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21111807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2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2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2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2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2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包括:在无菌环境下,一级液体食用菌菌种接入经过灭菌的液体培养液中;发酵:在偏心力作用下使一级液体食用菌菌种和液体培养液在发酵容器内上下起伏旋转,形成正负压,使发酵容器内的一级液体食用菌菌种和液体培养液实现充氧、溶氧。本发明可直接用于栽培料进行出菇,大批量生产菌袋。为食用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之一是菌种;生产中投入最大最令人担心的也是菌种。菌种的纯度、活力、培育时间和抗杂能力,决定着生产的成败。要想实现高质量、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同时提高栽培效益,就必须解决目前菌种生产的落后方式。
传统的固体菌种需要多级转接,一转就是半年。生产中前怕污染,后怕老化,繁琐复杂。由于固体菌种萌发迟缓,污染居高不下,大面积污染的地区数不胜数。到了出菇时袋与袋之间菌丝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菌袋内,菌丝的菌龄上下也相差悬殊,上面的菌丝已经老化,而下面的还没长满,出菇难以集中,产品质量差,管理费用高。
液体菌种具有固体菌种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短而一致,纯度高、活力强,接种简便快捷,易实行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优点。所以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生产,是人们数年以前就渴求的。但是,现有的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生产存在以下缺陷,阻碍了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大面积推广。
1)液体培养基营养配比不合理(如现在市面上通用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马铃薯8wt%、红糖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余量为水),液体菌种的粘稠度不合适,导致完成整个发酵培养过程需要生产周期长达12-15天或更长的时间,菌丝(球)大小不一致,菌种质量欠佳。
2)食用菌液体菌种的生产在液体母种制备后,将液体母种接种转移到发酵罐系统进行发酵培养。发酵罐系统发酵培养中,一方面,发酵罐系统中,发酵罐及附属设备(如通气系统、搅拌系统、控制系统等)价格昂贵;另一方面,发酵罐系统操作技术繁琐,培养时间较长,普通个体生产者接受不了;工厂化批量生产厂家也时常因一罐失误,导致所接的上万个菌袋全部报废,因此也制约了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推广。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解决了液体食用菌二级菌种只能在发酵罐中发酵的问题。
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包括:
在无菌环境下,一级液体食用菌菌种接入经过灭菌的液体培养液中;
发酵:在偏心力作用下使一级液体食用菌菌种和液体培养液在发酵容器内上下起伏旋转,形成正负压,使发酵容器内的一级液体食用菌菌种和液体培养液实现充氧、溶氧。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容器体积为10-50L。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容器体积为15-25L。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容器为饮水机矿泉水大塑料桶。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偏心力是通过偏心旋转系统产生的。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偏心旋转系统包括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台和与该旋转台连接并带动其偏心旋转的偏心旋转轴。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系统还包括轨道和平衡轴,平衡轴一端与旋转台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轨道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培养液包括马铃薯粉1-10wt%、红糖粉0.1-1wt%、葡萄糖0.1-1wt%、麦麸0.1-2wt%、蛋白胨0.01-0.1wt%、磷酸二氢钾0.01-0.1wt%、硫酸镁0.01-0.05wt%、维生素0.01-0.05wt%、枇杷皮粉0.01-0.5wt%、秸秆粉1-10wt%以及油枯粉1-10wt%。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培养液还包括菜籽油0.01-0.03wt%。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培养液还包括消泡剂0.01-0.5wt%。
发明有益效果:
1.接种方便、成本低。用液体菌种接种一般每袋成本是1-3分,每人每小时可接800-1000袋以上,提高效益4-5倍。
2.适宜工厂化生产。可直接用于栽培料进行出菇,大批量生产菌袋。为食用菌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因此,适宜我国国情的简易液体菌种设备的出现,必将在食用菌生产领域引发一场新的革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塑料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仅为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下文中,如果未特别说明,本发明所用材料和操作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
本申请中,枇杷皮粉为枇杷皮晒干磨成的粉,橘子皮粉为橘子皮晒干磨成的粉,晒干程度相同,粉的粒径分布也基本相同。
本申请中,菜籽油为欧洲油菜的菜籽所榨的油。
实施例1
用常规方法用三角瓶制做一级杏鲍菇液体菌种,育成菌球活力强,培养时间适宜的杏鲍菇液体母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粉1wt%、红糖粉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枇杷皮粉0.5wt%、秸秆粉6wt%、油枯粉1wt%、菜籽油0.03wt%、DSA-5消泡剂0.3wt%,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中,油枯粉为欧洲油菜的菜籽榨油后的油枯饼磨成的粉。
本实施例中,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秸秆粉、油枯粉和菜籽油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和DSA-5消泡剂各自分别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粉1wt%、红糖粉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枇杷皮粉0.5wt%、秸秆粉6wt%、油枯粉1wt%、菜籽油0.03wt%、DSA-5消泡剂0.3wt%,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中,油枯粉为欧洲油菜的菜籽榨油后的油枯饼磨成的粉。
本实施例中,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秸秆粉、油枯粉、菜籽油和DSA-5消泡剂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粉6wt%、红糖粉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枇杷皮粉0.5wt%、秸秆粉1wt%、油枯粉1wt%、菜籽油0.03wt%、DSA-5消泡剂0.3wt%,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中,油枯粉为欧洲油菜的菜籽榨油后的油枯饼磨成的粉。
本实施例中,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秸秆粉、油枯粉和菜籽油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和DSA-5消泡剂各自分别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粉8wt%、红糖粉0.1wt%、葡萄糖0.3wt%、麦麸1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枇杷皮粉0.5wt%、秸秆粉0.2wt%、油枯粉0.2wt%、菜籽油0.03wt%、DSA-5消泡剂0.3wt%,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中,油枯粉为欧洲油菜的菜籽榨油后的油枯饼磨成的粉。
本实施例中,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秸秆粉、油枯粉和菜籽油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和DSA-5消泡剂各自分别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粉1wt%、红糖粉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枇杷皮粉0.5wt%、秸秆粉6wt%、油枯粉1wt%、菜籽油0.03wt%、DSA-5消泡剂0.3wt%,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中,油枯粉为花生仁榨油后的油枯饼磨成的粉。
本实施例中,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秸秆粉、油枯粉和菜籽油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和DSA-5消泡剂各自分别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粉1wt%、红糖粉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橘子皮粉0.5wt%、秸秆粉6wt%、油枯粉1wt%、菜籽油0.03wt%、DSA-5消泡剂0.3wt%,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中,油枯粉为欧洲油菜的菜籽榨油后的油枯饼磨成的粉。
本实施例中,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秸秆粉、油枯粉和菜籽油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和DSA-5消泡剂各自分别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粉1wt%、红糖粉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枇杷皮粉0.5wt%、菜籽油0.03wt%、DSA-5消泡剂0.3wt%,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中,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和菜籽油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和DSA-5消泡剂各自分别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粉1wt%、红糖粉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秸秆粉6wt%、菜籽油0.03wt%、DSA-5消泡剂0.3wt%,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中,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秸秆粉和菜籽油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和DSA-5消泡剂各自分别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粉1wt%、红糖粉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油枯粉1wt%、菜籽油0.03wt%、DSA-5消泡剂0.3wt%,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中,油枯粉为欧洲油菜的菜籽榨油后的油枯饼磨成的粉。
本实施例中,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油枯粉和菜籽油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和DSA-5消泡剂各自分别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粉1wt%、红糖粉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枇杷皮粉0.5wt%、秸秆粉6wt%、油枯粉1wt%,余量为水。
本实施例中,油枯粉为欧洲油菜的菜籽榨油后的油枯饼磨成的粉。
本实施例中,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秸秆粉和油枯粉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8wt%、红糖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余量为水。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1的母液以5v/v%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50ml实施例2-11制备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实施例12制备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各母液和液体发酵培养基在25℃下在摇瓶中恒温振荡培养(摇瓶放在生物摇床上),振荡频率80-100次/分,振幅6cm-10cm,培养6天后,滤出摇瓶中的菌丝,洗涤3次,然后放入干燥箱100℃烘干90Min,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称重,测定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结果如下表1。
表1
试样 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g)
实施例2 0.48
实施例3 0.46
实施例4 0.47
实施例5 0.45
实施例6 0.38
实施例7 0.32
实施例8 0.35
实施例9 0.26
实施例10 0.32
实施例11 0.42
实施例12 0.22
备注: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为经格拉布斯准则进行排除可疑数据后计算的平均值。
从表1可以得知,DSA-5消泡剂加入的时间不同,对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不同,在接种时加入具有较好的效果。菜籽油、DSA-5消泡剂的加入对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枇杷皮较橘子皮有更好的效果,菜籽油的油枯较花生油枯有更好的效果,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秸秆粉、油枯粉、菜籽油、DSA-5消泡剂整体组合成的配方对杏鲍菇菌丝体生物量的增加具有较优的效果。
实施例14发酵罐发酵
将实施例1的母液以10v/v%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12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各母液和液体发酵培养基在发酵罐(发酵罐为市购,带温控系统、供气系统、冷却系统、搅拌系统)中发酵,通气量为10L/min,搅拌转速为225r/min,25℃下恒温培养36h,分别制得杏鲍菇发酵液菌种。
将分别制得的杏鲍菇发酵液菌种分别接种至菌棒上,每个菌棒扎5个孔;接着将菌棒置于培养室内遮光培养,控制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期间刺孔增氧2次;菌丝长满菌棒后刺孔增氧,给予光线照射,控制出菇温度为15-25℃,空气相对湿度为85%,出菇,采收。
观察两试验菌种栽培过程中杂菌感染状况及发菌时间,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2
试验菌种 杂菌感染率(%) 发菌时间(天)
实施例2 1.5 23
实施例12 6.5 30
备注:杂菌感染率和发菌时间均为经格拉布斯准则进行排除可疑数据后计算的平均值。
由表2可知,本申请液体发酵培养基较实施例12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在杂菌感染率及发菌时间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1的母液以10v/v%的接种量分别接种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12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各母液和液体发酵培养基在塑料桶(塑料桶1如图3,塑料桶放置在图2-3所示的旋转系统的旋转台11上,发酵时,旋转台11偏心旋转)中发酵,转速为225r/min,室温下(20-25℃)培养36h,分别制得杏鲍菇发酵液菌种。
将分别制得的杏鲍菇发酵液菌种分别接种至菌棒上,每个菌棒扎5个孔;接着将菌棒置于培养室内遮光培养,控制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期间刺孔增氧2次;菌丝长满菌棒后刺孔增氧,给予光线照射,控制出菇温度为15-25℃,空气相对湿度为85%,出菇,采收。
观察两试验菌种栽培过程中杂菌感染状况及发菌时间,统计结果如下表3。
表3
试验菌种 杂菌感染率(%) 发菌时间(天)
实施例2 1.6 25
实施例12 6.8 32.5
备注:实施例2对应的杂菌感染率和发菌时间为经格拉布斯准则进行排除可疑数据后计算的平均值
本实施例中,图1的塑料桶3为矿泉水塑料桶,容量约20L,塑料桶3包括的桶身31,桶身31上设置有通气管32,母液和液体发酵培养基进入桶身31,通气管32的出口塞有气体过滤塞。
图2-3的旋转系统中,该旋转系统包括旋转装置1,该旋转装置1包括旋转台11和与旋转台11连接并带动其偏心旋转的偏心旋转轴12。
母液和液体发酵培养基在桶内发酵时,动力源(可以为电机,也可以为其它现有的能提供动力的设备)带动偏心旋转轴12旋转,产生偏心力,使桶身31内的母液和液体发酵培养基产生上下起伏旋转,形成正负压,使瓶内母液和液体发酵培养基实现充氧、溶氧,达到培养液菌丝生长必需的综合条件,促使菌丝球快速繁生。由于矿泉水塑料桶体积为20L左右,旋转台11上可以放置若干矿泉水塑料桶。因此从气体过滤塞进入的气体在本实施例的旋转装置下可以使瓶内母液和液体发酵培养基实现充氧、溶氧,达到培养液菌丝生长必须的综合条件,在无温控系统、供气系统、冷却系统和搅拌系统存在的条件下发酵,杂菌感染率与发菌时间与实施例15的效果相差不大,但是,整个设备的成本大大降低,操作也非常方便,非常适合推广使用。
图2-3的旋转系统中,该旋转系统还包括轨道2和平衡轴13,平衡轴13一端与旋转台11连接,另一端放置在轨道2内,发酵时,旋转台11转动时,平衡轴13在轨道内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包括:
在无菌环境下,一级液体食用菌菌种接入经过灭菌的液体培养液中;
发酵:在偏心力作用下使一级液体食用菌菌种和液体培养液在发酵容器内上下起伏旋转,形成正负压,使发酵容器内的一级液体食用菌菌种和液体培养液实现充氧、溶氧;
所述发酵容器体积为15-25L,所述发酵容器为饮水机矿泉水大塑料桶,所述饮水机矿泉水大塑料桶包括桶身,桶身上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的出口塞有气体过滤塞;
所述偏心力是通过偏心旋转系统产生的,所述偏心旋转系统包括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包括旋转台和与该旋转台连接并带动其偏心旋转的偏心旋转轴,所述旋转系统还包括轨道和平衡轴,平衡轴一端与旋转台连接,另一端设置在轨道内;
其中液体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秸秆粉、油枯粉和菜籽油搅拌混合均匀;
S2,将S1的混合物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成混合液;
S3,将S2的混合液和DSA-5消泡剂各自分别在121℃下灭菌60min,得液体培养液;
所述马铃薯粉、红糖粉、葡萄糖、麦麸、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枇杷皮粉、秸秆粉、油枯粉、菜籽油、DSA-5消泡剂和水的含量为马铃薯粉1wt%、红糖粉0.6wt%、葡萄糖0.5wt%、麦麸2wt%、蛋白胨0.1wt%、磷酸二氢钾0.1wt%、硫酸镁0.05wt%、维生素0.05wt%、枇杷皮粉0.5 wt%、秸秆粉6wt%、油枯粉1 wt%、菜籽油0.03 wt%、DSA-5消泡剂0.3wt%,余量为水;
所述油枯粉为欧洲油菜的菜籽榨油后的油枯饼磨成的粉;
所述液体培养液为杏鲍菇液体食用菌培养液。
CN202111180753.1A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Active CN113812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0753.1A CN113812302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0753.1A CN113812302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2302A CN113812302A (zh) 2021-12-21
CN113812302B true CN113812302B (zh) 2023-07-21

Family

ID=78920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0753.1A Active CN113812302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23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5767A (zh) * 2022-01-11 2022-04-22 吉林大学 一种桑黄培养用培养基及培养桑黄的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1568A (zh) * 2004-02-03 2005-08-10 李勇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工艺
CN101731097A (zh) * 2009-12-18 2010-06-1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
CN101940129A (zh) * 2010-09-06 2011-01-12 阜阳市德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CN103168613B (zh) * 2011-12-23 2015-04-08 何寒 一种液体菌种快速制作的方法
CN102630493B (zh) * 2012-04-26 2014-03-12 刘德育 利用常规饮用水制备食药用菌液体菌种的方法及设备
CN202738500U (zh) * 2012-08-31 2013-02-20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生产液体菌种的摇床
CN104025903A (zh) * 2014-05-22 2014-09-10 河北绿地久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培养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及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5647778A (zh) * 2014-11-14 2016-06-08 詹洪忠 液体菌种培植用摇床
CN104770213A (zh) * 2015-04-20 2015-07-15 何翔 一种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培养装置
CN105062896B (zh) * 2015-08-11 2016-04-13 苏州慧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有序运动的真菌培植方法及菌种培养装置
CN206768094U (zh) * 2017-05-26 2017-12-19 赵朗明 一种适用于规模化培养液体菌种的新型摇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2302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37366B2 (ja) 黒麹種菌の連続培養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クエン酸製造方法
CN103168613B (zh) 一种液体菌种快速制作的方法
CN102057836B (zh) 一种采用子母式培养罐快速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方法
CN109082385B (zh) 羊肚菌液体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7937329B (zh) 一种提高液体菌种活力的方法
CN104928202A (zh) 一种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方法
CN101550401B (zh) 一种低产尿素黄酒酵母的筛选方法
CN113812302B (zh) 一种制备液体食用菌菌种的方法
JP4673354B2 (ja) 菌糸体培養抽出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菌糸体培養装置
CN108076973A (zh) 一种香菇浓缩菌种的生产方法
CN110184200A (zh) 一种高产绣球菌菌丝体发酵培养基及制备方法
CN114009272B (zh) 一种液体食用菌培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33570A (zh) 一种黑曲霉及其应用及发酵制备柠檬酸的方法
CN108641961B (zh) 一种高密度培养番石榴叶内生菌的方法
CN105420130A (zh) 一种饲用酿酒酵母液固两相发酵方法
CN113317131A (zh) 一种冬荪鬼笔液体菌种制作及生产菌棒的配套方法
CN1944625A (zh) 虫草饮品用大米固态发酵的蛹虫草菌丝培育方法
CN109536533A (zh) 一种制备番茄红素的方法
CN111642326A (zh) 一种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母种培养方法
CN111615995A (zh) 杏鲍菇液体发酵的培养基
CN105018410A (zh) 一种诱导三孢布拉氏霉老化菌株快速大量产孢的方法
CN104498542A (zh) 连续法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CN110129205A (zh) 一种白灵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白灵菇液体菌种制备方法
CN109536559A (zh) 一种制备β-胡萝卜素的方法
CN108998404A (zh) 一种诱导炭疽菌产生分生孢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