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7656A - 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7656A
CN117507656A CN202311478309.7A CN202311478309A CN117507656A CN 117507656 A CN117507656 A CN 117507656A CN 202311478309 A CN202311478309 A CN 202311478309A CN 117507656 A CN117507656 A CN 117507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ermal transfer
transfer sheet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tallic lu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783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叶绘美
江口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07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76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25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 B41M5/035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by sublimation or volatilisation of pre-printed design, e.g. sublista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26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inorganic compounds, e.g. metals, metal salts, metal comple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25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 B41M5/0256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the transferable ink pattern being obtained by means of a computer driven printer, e.g. an ink jet or laser printer, or by electrograph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25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 B41M5/035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by sublimation or volatilisation of pre-printed design, e.g. sublistatic
    • B41M5/0356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by sublimation or volatilisation of pre-printed design, e.g. sublistatic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for printing the pattern on the temporary support or additives therefor, e.g. dyes, transferable compounds, binders or transfer promoting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85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ferable dyes or pig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92Additives, other than colour forming substances, dyes or pigments, e.g. sensitisers, transfer promoting agents
    • B41M5/395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e.g. b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23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e.g. w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41M5/42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 B41M5/44Intermediate, backcoat, or covering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25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 B41M5/03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by transferring ink from the master sheet by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8257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n intermediate recep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基材和包含金属颜料的金属光泽层,金属光泽层的45度镜面光泽度为30%以上80%以下。

Description

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 造方法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2080063292.7,申请日为2020年9月11日,发明名称为“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各种热转印记录方法。近年来,广泛使用了下述升华型热转印方式:将具备含有升华性染料的着色层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重合,接着,利用热转印打印机所具备的热敏头将热转印片加热,由此使着色层中的升华性染料转移至被转印体上,形成图像,得到印相物。
根据被转印体的表面形状等的不同,有时难以利用升华型热转印方式形成图像。这种情况下,使用具备包含接受层的转印层的中间转印介质形成了图像。例如,将热转印片加热,使热转印片所具备的着色层中的升华性染料转移至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接受层,在形成图像后,将中间转印介质加热,使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由此形成图像。
近年来,对于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印相物,要求多种多样的美观性,例如,要求印相物具有高光泽感。
在专利文献1中,将金属光泽层从具备金属光泽层的热转印片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后,将着色层熔融转印至金属光泽层上,由此制造印相物。从而,印相物的光泽感提高,赋予了高级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93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发现了下述新课题:在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的现有的具备金属光泽层的热转印片中,转印时施加到金属光泽层的热能不足时,在金属光泽层中会发生内聚破坏,有可能无法良好地进行转印。
关于将金属光泽层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转印层上后所进行的该转印层和金属光泽层向被转印体上的转印,使被转印体和中间转印介质的转印层面侧相向地进行加热,使其热粘,在中间转印介质的基材的温度降低后有时除去基材(冷时剥离),因此尤其成为问题。
以下,将转印时所施加的热能小、或进行冷时剥离时的转印性简称为转印性。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具备具有高转印性的金属光泽层,能够制作具有高光泽感的印相物。
另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该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使用了该组合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对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本发明人发现,通过使金属光泽层的45度镜面光泽度为特定的数值范围,能够在维持金属光泽层的高光泽感的同时,显著改善转印性。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基材和包含金属颜料的金属光泽层,金属光泽层的45度镜面光泽度为30%以上80%以下。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热转印片与具备第2基材和转印层的中间转印介质。
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准备上述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被转印体的工序;将金属光泽层从热转印片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转印层上的工序;和将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转印层以及转印层上的金属光泽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热转印片,其具备具有高转印性的金属光泽层,能够制作具有高光泽感的印相物。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该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使用了该组合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的中间转印介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示出构成本发明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的中间转印介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印相物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热转印片
11:第1基材
12:金属光泽层
13:着色层
14:背面层
20:中间转印介质
21:第2基材
22:转印层
23:接受层
24:剥离层
30:印相物
31:被转印体
具体实施方式
(热转印片)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热转印片10具备第1基材11和金属光泽层12。
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热转印片10在第1基材11上按照与金属光泽层12为面顺序的方式进一步具备着色层13。如图2所示,热转印片10可以具备多个着色层13。
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热转印片10在第1基材11的与设有金属光泽层12的面相反的面具备背面层14。
以下,对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各层进行说明。
(第1基材)
作为第1基材,只要具有可承受在热转印时施加的热能的耐热性,具有可支撑设置于第1基材上的金属光泽层等的机械强度和耐溶剂性,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
作为第1基材,可以举出例如由树脂构成的膜(以下简称为“树脂膜”)。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亚甲酯、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乙二醇共聚物等聚酯;尼龙6和尼龙6,6等聚酰胺;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聚氯乙烯、聚乙烯醇(PVA)、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乙烯基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酰亚胺和聚醚酰亚胺等酰亚胺树脂;赛璐玢、乙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CAP)和乙酸丁酸纤维素(CAB)等纤维素树脂;聚苯乙烯(PS)等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以及离聚物树脂。
在上述树脂中,从耐热性和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优选PET和PEN等聚酯,特别优选PET。
本发明中,“(甲基)丙烯酸”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两者。“(甲基)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两者。
也可以使用上述树脂膜的层积体作为第1基材。树脂膜的层积体可以通过利用干式层压法、湿式层压法和挤出法等来制作。
第1基材为树脂膜时,该树脂膜可以为拉伸膜,也可以为未拉伸膜。作为树脂膜,从强度的方面出发,优选沿单轴方向或双轴方向进行了拉伸的拉伸膜。
第1基材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25μm以下、更优选为3μm以上16μm以下。由此,能够改善第1基材的机械强度和热转印时的热能的传递。
(金属光泽层)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金属光泽层的45度镜面光泽度为30%以上80%以下。由此,能够提高热转印片所具备的金属光泽层的转印性和使用该热转印片制作的印相物的光泽感。
金属光泽层的45度镜面光泽度优选为30%以上75%以下、更优选为31%以上7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2%以上75%以下
本发明中,金属光泽层的45度镜面光泽度依据JIS Z8741中记载的45度镜面光泽度测定方法使用光泽度计进行测定。
45度镜面光泽度例如可以通过金属颜料的含量、平均粒径和表面平滑性、以及金属光泽层的厚度来调整。具体而言,具有金属光泽层中的金属颜料的含量越大则光泽度越高的倾向;具有金属颜料的平均粒径越大则光泽度越高的倾向;具有金属颜料的表面平滑性越高则光泽度越高的倾向;具有金属光泽层的厚度越大则光泽度越低的倾向。
一个实施方式中,金属光泽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金属颜料。作为金属颜料,可以举出例如铝、镍、铬、黄铜(真鍮)、锡、黄铜(黄銅)、青铜、锌、银、铂、金和它们的氧化物、以及实施了金属蒸镀的玻璃等的颗粒。这些之中,从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光泽层的转印性和所制作的印相物的光泽感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铝颜料。
铝颜料可以为浮型,也可以为非浮型。从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光泽层的转印性和所制作的印相物的光泽感的方面出发,优选非浮型的铝颜料。
金属颜料的平均粒径优选为4μm以上10μm以下、更优选为6.5μm以上9.5μm以下。由此,能够提高热转印片的细线印刷性。平均粒径是指中值粒径(D50)。
本发明中,金属颜料的平均粒径依据JIS Z8825:2013进行测定。
金属颜料的遮盖力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特别优选为4以上。由此,能够有效地遮盖被转印体的色调,能够防止形成于印相物的图像对色调的影响。金属颜料的遮盖力优选为6以下、更优选为5.5以下。
本发明中,金属颜料的遮盖力依据JIS K5600-4-1进行测定。
金属光泽层中的金属颜料的含量优选为23质量%以上83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3质量%以上67质量%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光泽层的转印性和使用热转印片制作的印相物的光泽感。
一个实施方式中,金属光泽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酯、聚酰胺、聚烯烃、乙烯基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树脂、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和离聚物树脂。这些之中,从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光泽层的转印性和细线印刷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聚酯、乙烯基树脂(特别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进一步优选乙烯基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
金属光泽层中的树脂材料的含量优选为17质量%以上77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3质量%以上67质量%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光泽层的转印性。
金属光泽层中的金属颜料的含量与树脂材料的含量之比(PV比=金属颜料的含量/树脂材料的含量)以质量基准计优选为0.3以上5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上2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光泽层的转印性和使用热转印片制作的印相物的光泽感。
一个实施方式中,金属光泽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添加材料。作为添加材料,可以举出例如填充材料、增塑材料、抗静电材料、紫外线吸收材料、无机颗粒、有机颗粒、脱模材料和分散材料。
金属光泽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7μm以下、更优选为0.2μm以上4.5μm以下。由此,能够提高金属光泽层的细线印刷性。
金属光泽层例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通过公知的手段将所得到的涂布液涂布到第1基材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金属光泽层。作为上述公知的手段,可以举出例如辊涂法、反向辊涂法、凹版涂布法、反向凹版涂布法、棒涂(bar coating)法和棒涂(rod coating)法。
(着色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热转印片在第1基材上按照与金属光泽层为面顺序的方式进一步具备着色层。热转印片可以具备多个着色层。
着色层可以为仅着色层中包含的升华性染料发生转印的升华转印型的着色层,也可以为着色层本身发生转印的熔融转印型的着色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热转印片在第1基材上以面顺序具备升华转印型的着色层、包含白色颜料的白色层、以及金属光泽层。
着色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着色材料。着色材料可以为颜料,也可以为染料。另外,染料可以为升华性染料。
作为着色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炭黑、乙炔黑、灯黑、黑烟、铁黑、苯胺黑、二氧化硅、碳酸钙、氧化钛、镉红、cadmopone红、铬红、朱红、氧化铁红、偶氮系颜料、茜素色淀、喹吖啶酮、胭脂虫红色淀苝、黄铁华、钴黄、镉黄、镉橙、铬黄、锌黄、那不勒斯黄、镍黄、偶氮系颜料、葱黄、佛青、铜绿、钴、酞菁、蒽醌、靛青、朱红绿、镉绿、铬绿、酞菁、偶氮甲碱、苝、铝颜料、以及二芳基甲烷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噻唑染料、部花青染料、吡唑啉酮染料、次甲基染料、靛苯胺染料、苯乙酮偶氮甲碱染料、吡唑并偶氮甲碱染料、呫吨染料、噁嗪染料、噻嗪染料、吖嗪染料、吖啶染料、偶氮染料、螺吡喃染料、吲哚螺吡喃染料、荧烷染料、萘醌染料、蒽醌染料和喹酞酮染料等升华性染料。
一个实施方式中,着色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酯、聚酰胺、聚烯烃、乙烯基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树脂、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丁缩醛树脂、苯氧基树脂和离聚物树脂。
着色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上述添加材料。
着色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3μm以下。
着色层例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通过上述公知的手段将所得到的涂布液涂布到第1基材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着色层。
(背面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热转印片在第1基材的与设有金属光泽层的面相反的面具备背面层。由此,能够提高热转印片的抗粘连性。
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纤维素树脂、苯乙烯树脂、乙烯基树脂、聚酯、聚氨酯、硅酮改性聚氨酯、氟改性聚氨酯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
一个实施方式中,背面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无机或有机的颗粒。由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热转印时的加热导致的粘着和褶皱的产生。
作为无机颗粒,可以举出例如:滑石和高岭土等粘土矿物;碳酸钙和碳酸镁等碳酸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氢氧化物;硫酸钙等硫酸盐;二氧化硅等氧化物;石墨、硝石以及氮化硼等无机颗粒。
作为有机颗粒,可以举出例如:由(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特氟龙(注册商标)树脂、有机硅树脂、月桂酰树脂、酚醛树脂、缩醛树脂、苯乙烯树脂和聚酰胺等构成的有机树脂颗粒;或者使它们与交联材料反应而成的交联树脂颗粒。
背面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上述添加材料。
背面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2μm以下。
背面层例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通过上述公知的手段将所得到的涂布液涂布到第1基材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背面层。
(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
本发明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由上述热转印片、与具备第2基材和转印层的中间转印介质构成。
关于构成本发明的组合的热转印片,在上文中进行了记载,因此此处省去记载。
(中间转印介质)
如图3所示,构成本发明的组合的中间转印介质20具备第2基材21和转印层22。
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转印层22具备接受层23。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转印层22在第2基材21与接受层23之间具备剥离层24。
一个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介质20所具备的转印层22可以在接受层23与剥离层24之间具备保护层(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中间转印介质20可以为不具备剥离层24并在接受层23下设有保护层的构成。
(第2基材)
作为第2基材,可以使用例如树脂膜。作为构成树脂膜的树脂,可以举出例如:PET、PBT、PEN、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二亚甲酯、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乙二醇共聚物等聚酯;尼龙6和尼龙6,6等聚酰胺;PE、PP和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聚氯乙烯、PVA、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和PVP等乙烯基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酰亚胺和聚醚酰亚胺等酰亚胺树脂;赛璐玢、乙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CAP和CAB等纤维素树脂;PS等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以及离聚物树脂。
一个实施方式中,作为第2基材,可以使用将上述树脂膜的表面粗糙化的基材(以下,根据情况称为粗糙化第2基材)。
转印层是通过将基材的粗糙面铸型并剥离而转印的,因此能够对由此制造的印相物赋予哑光感。通过哑光感、即抑制印相物的表面反射,可强调位于转印后的转印层的里侧的金属光泽层的光泽感,能够进一步提高印相物的美观性。
粗糙化第2基材的雾度值优选为15%以上50%以下。由此,能够在维持所制造的印相物的清晰性的同时赋予良好的哑光感,能够进一步提高印相物的美观性。
本发明中,粗糙化第2基材的雾度值依据JIS K 7136进行测定。
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树脂膜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填充材料,能够使第2基材粗糙化。作为填充材料,可以举出例如:SYLOID、Aerosil、沸石、滑石和二氧化硅等的无机颗粒;以及二羧酸酯酰胺和聚乙烯等的有机颗粒。
树脂膜中的填充材料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下。由此,能够使粗糙化第2基材的雾度值为良好的数值。
粗糙化第2基材可以使用市售的物质,例如,优选Unitika株式会社制造的EMBLET(注册商标)PTH-12(雾度值:20%)、EMBLET(注册商标)PTHZ-12(雾度值:50%)。
第2基材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50μm以下、更优选为6μm以上25μm以下。
(接受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接受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烯烃、聚氯乙烯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乙烯基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树脂、聚酯、聚酰胺、聚碳酸酯、苯乙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和离聚物树脂。
这些之中,从能够进一步提高接受层与热转印片所具备的金属光泽层的密合性的方面出发,优选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环氧树脂。
接受层中的上述树脂材料的含量优选为80质量%以上98质量%以下。
一个实施方式中,接受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脱模材料。由此,能够提高从热转印片的脱模性。
作为脱模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蜡、聚酰胺蜡、特氟龙(注册商标)粉末等固体蜡类、氟系或磷酸酯系表面活性材料、硅油、反应性硅油、固化型硅油等各种改性硅油、以及有机硅树脂。
作为上述硅油,可以使用油状的物质,优选改性硅油。作为改性硅油,优选氨基改性硅酮、环氧改性硅酮、芳烷基改性硅酮、环氧-芳烷基改性硅酮、醇改性硅酮、乙烯基改性硅酮、氨基甲酸酯改性硅酮,特别优选环氧改性硅酮、芳烷基改性硅酮、环氧-芳烷基改性硅酮。
接受层中的脱模材料的含量优选为0.5质量%以上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接受层与热转印片的脱模性。
接受层可以包含上述添加材料。
接受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20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10μm以下。由此,能够提高形成于接受层上的图像的浓度。
接受层例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通过上述公知的手段将所得到的涂布液涂布到第2基材或第2基材上的任意的层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接受层。
(剥离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转印层在接受层下方具备剥离层。由此,能够提高转印层的转印性。
一个实施方式中,剥离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树脂、乙烯基树脂、聚氨酯、有机硅树脂、聚酯和氟树脂。
一个实施方式中,剥离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蜡。作为蜡,可以举出例如:蜂蜡、鲸蜡、木蜡、米糠蜡、巴西棕榈蜡、小烛树蜡和褐煤蜡等天然蜡;石蜡、微晶蜡、氧化蜡、地蜡、纯白地蜡、酯蜡和聚乙烯蜡等合成蜡;十七酸、月桂酸、十四酸、棕榈酸、硬脂酸、糠酸和山嵛酸等高级饱和脂肪酸;硬脂醇和山嵛醇等高级饱和一元醇;山梨糖醇酐的脂肪酸酯等高级酯;硬脂酰胺以及油酸酰胺等高级脂肪酰胺。
剥离层可以同时包含上述的树脂材料和蜡,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这些物质。
剥离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3μm以下、更优选为0.7μm以上2μm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印层的转印性。
剥离层例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通过上述公知的手段将所得到的涂布液涂布到第2基材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剥离层。
(保护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中间转印介质在接受层下方具备保护层。
一个实施方式中,保护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作为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酯、(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环氧树脂、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多元醇树脂、聚氨酯、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和紫外线吸收性树脂。
一个实施方式中,保护层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二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保护层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上述添加材料。
保护层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7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5μm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层的耐久性。
保护层例如可以如下形成:将上述材料分散或溶解于水或适当的有机溶剂中,通过上述公知的手段将所得到的涂布液涂布到第2基材或第2基材上的任意的层等上而形成涂膜,使其干燥,由此可以形成保护层。
(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具备:
准备上述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被转印体的工序;
将金属光泽层从热转印片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转印层上的工序;和
将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转印层以及转印层上的金属光泽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工序。
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具备下述工序:在金属光泽层的转印前,使用热转印片在中间转印介质的转印层所具备的接受层上形成图像。
如图5所示,通过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印相物30具备被转印体31、金属光泽层12和转印层22。
在印相物30中,金属光泽层12和转印层22可以设置于被转印体31的整个面,也可以设置于其一部分。
作为印相物所具备的被转印体,可以使用:高级纸、美术印刷纸、铜版纸、树脂铜版纸、高光泽印刷纸、纸板、合成纸和浸渗纸等纸基材;以及与上述第1基材同样的树脂膜。
作为被转印体,可以使用它们的层积体。
被转印体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上2000μm以下。
本发明例如涉及下述[1]~[11]。
[1]一种热转印片,其具备第1基材和包含金属颜料的金属光泽层,金属光泽层的45度镜面光泽度为30%以上80%以下。
[2]如上述[1]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金属颜料的平均粒径为4μm以上10μm以下。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金属光泽层包含树脂材料,金属光泽层中的金属颜料的含量与树脂材料的含量之比(金属颜料的含量/树脂材料的含量)以质量基准计为0.3以上5.0以下。
[4]如上述[3]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树脂材料为选自聚酯、乙烯基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1种以上的树脂材料。
[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金属光泽层的厚度为0.1μm以上7μm以下。
[6]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金属颜料为铝颜料。
[7]如上述[6]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铝颜料为非浮型。
[8]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金属颜料的遮盖力为2.5以上。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其中,在第1基材上按照与金属光泽层为面顺序的方式进一步具备着色层。
[10]一种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其为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中间转印介质具备第2基材和转印层。
[11]一种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准备上述[10]所述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被转印体的工序;将金属光泽层从热转印片转印至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转印层上的工序;和将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转印层以及转印层上的金属光泽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的工序。
实施例
接着,举出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另外,以下,除了另行说明的情况以外,含量、混配比等为质量基准。
(热转印片的制作)
实施例1
作为第1基材,准备厚度4.5μm的PET膜(东丽株式会社制造、Lumiror(注册商标))。在PET膜的一个面以面顺序涂布下述组成的着色层形成用涂布液A、B、C和D并进行干燥,分别形成厚度0.7μm的着色层A~D。
<着色层形成用涂布液A>
·黄色升华性染料 5质量份
·聚乙烯醇缩醛 5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MEK) 90质量份
<着色层形成用涂布液B>
·品红色升华性染料 5质量份
·聚乙烯醇缩醛 5质量份
·MEK 90质量份
<着色层形成用涂布液C>
·青色升华性染料 5质量份
·聚乙烯醇缩醛 5质量份
·MEK 90质量份
<着色层形成用涂布液D>
·炭黑 5质量份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5质量份
·MEK 90质量份
按照与着色层为面顺序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金属光泽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2μm的金属光泽层。依据JIS Z8741中记载的45度镜面光泽度测定方法,使用光泽度计(日本电色株式会社制造、VG 7000)测定金属光泽层的45度镜面光泽度,结果为46.6%。
在下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也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了金属光泽层的45度镜面光泽度。将测定结果示于表1和表2。
<金属光泽层形成用涂布液>
·铝颜料A 20质量份
(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FD-5060、平均粒径6μm、遮盖力3.4、非浮型)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20质量份
(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SOLBIN(注册商标)CNL)
·MEK 30质量份
·甲苯 30质量份
在第1基材的另一面涂布下述组成的背面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0.1μm的背面层,得到热转印片。
<背面层形成用涂布液>
·聚乙烯醇缩丁醛 2质量份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S-LEC(注册商标)BX-1)
·多异氰酸酯 9.2质量份
(DIC株式会社制造、BURNOCK(注册商标)D750)
·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 1.3质量份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Plysurf(注册商标)A208N)
·滑石 0.3质量份
(日本滑石工业株式会社、Micro Ace(注册商标)P-3)
·甲苯 43.6质量份
·MEK 43.6质量份
实施例2~16和比较例1~11
如表1和表2所示变更金属光泽层的构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热转印片。
表1和表2中的各成分的详细情况如下。表1和表2中,将铝颜料记为“Al颜料”。
·铝颜料A: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FD-5060、
平均粒径6μm、遮盖力3.4、
非浮型
·铝颜料B: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AM-1501、
平均粒径8μm、遮盖力5.0、
非浮型
·铝颜料C: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S-8801T、
平均粒径15μm、遮盖力2.4、
非浮型
·铝颜料D: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BS-120、
平均粒径13μm、遮盖力3.7、
非浮型
·铝颜料E: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FD-508H、
平均粒径8μm、遮盖力4.8、
非浮型
·铝颜料F:旭化成株式会社制造、8NL-S、
平均粒径8μm、遮盖力2.3、
非浮型
·铝颜料G:东洋铝业株式会社制造、2173、
平均粒径11μm
非浮型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
SOLBIN(注册商标)CNL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DIANAL(注册商标)BR-87
·聚酯:Unitika株式会社制造、
elitel(注册商标)UE3200
(中间转印介质A的制作)
作为第2基材,准备厚度12μm的PET膜(东丽株式会社制造、Lumiror(注册商标))。在PET膜的一个面涂布下述组成的剥离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1μm的剥离层。
<剥离层形成用涂布液>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 9.5质量份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造、DIANAL(注册商标)BR-87)
·聚酯 0.5质量份
(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Vylon(注册商标)200)
·甲苯 20质量份
·MEK 20质量份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剥离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保护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2μm的保护层。
<保护层形成用涂布液>
·(甲基)丙烯酸多元醇树脂 100质量份
(Taisei Fine Chemical Co.,Ltd.制造、6KW-700、固体成分36.5%、Tg102℃、Mw55000、羟值30.1)
·异氰酸酯化合物 3.6质量份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Takenate(注册商标)D110N、固体成分75%)
·MEK 92质量份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保护层上涂布下述组成的接受层形成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厚度2μm的接受层,得到中间转印介质A。
<接受层形成用涂布液>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95质量份
(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SOLBIN(注册商标)CNL)
·环氧改性硅油 5质量份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KP-1800U)
·甲苯 200质量份
·MEK 200质量份
(中间转印介质B的制作)
将第2基材变更为粗糙化第2基材(Unitika株式会社制造、EMBLET(注册商标)PTH-12),除此以外与上述同样地制作中间转印介质B。
<转印性评价>
使用下述打印机,以能量灰度128/255的条件将升华性染料从各实施例、比较例的热转印片所具备的着色层A~C升华转印至如上所述制作的中间转印介质A和B(以下统称为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接受层上,形成灰度图像后,将金属光泽层转印至形成有图像的接受层上。
(打印机)
HDP5000(FARGO公司制造)
再转印温度:175℃
再转印速度:2.3秒/英寸
准备氯乙烯卡作为被转印体,在其一个面上,使用上述打印机将由中间转印介质层积的剥离层、保护层、接受层和金属光泽层转印至被转印体整个面,得到印相物。
上述转印如下进行:使氯乙烯卡与中间转印介质热粘后,中间转印介质的温度降低,之后剥离第2基材,由此进行转印。
通过目视确认金属光泽层、接受层、保护层和剥离层的转印面积,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评价了金属光泽层在氯乙烯卡上的转印性。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和表2。
(评价基准)
A:金属光泽层、接受层、保护层和剥离层的转印面积为氯乙烯卡的面积的95%以上。
B:金属光泽层、接受层、保护层和剥离层的转印面积为氯乙烯卡的面积的70%以上且小于95%。
NG:金属光泽层、接受层、保护层和剥离层的转印面积小于氯乙烯卡的面积的70%,在金属光泽层确认到内聚破坏的发生。
<美观性(光泽感)评价>
通过目视观察在上述转印性评价中制作的印相物,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和表2。
(评价基准)
A:确认到印相物具有极高的光泽感,具有高美观性。
B:印相物具有高光泽感。
C:印相物具有光泽感。
NG:印相物缺乏光泽感,美观性存在改善的余地。
<细线印刷性评价>
按照成为1点的细线的方式,在上述转印性评价中的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形成有图像的接受层上进行金属光泽层的转印。
按照成为2点的细线和3点的细线的方式进行上述转印。
通过目视观察转印后的金属光泽层,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和表2。
(评价基准)
A:在1点、2点和3点的细线中均未观察到变形和模糊的发生。
B:在2点和3点的细线中未观察到变形和模糊的发生,但在1点的细线中观察到了变形和模糊的发生。
C:在3点的细线中未观察到变形和模糊的发生,但在1点和2点的细线中观察到了变形和模糊的发生。
D:在1点、2点和3点的细线中均观察到了变形和模糊的发生。
/>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本发明的热转印片等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的记载,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就能进行各种改变或改善,这些改变或改善均包含在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包括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还包括其等同物。

Claims (9)

1.一种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其中,
所述热转印片具备:
第1基材、和
包含金属颜料和选自聚酯、乙烯基树脂和(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中的一种以上树脂材料的金属光泽层,
所述金属光泽层的45度镜面光泽度为30%以上80%以下,
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具备:
第2基材、和
具备包含选自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以上树脂材料的接受层的转印层,
所述第2基材的依据JIS K 7136测定的雾度值为15%以上5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其中,所述金属颜料的平均粒径为4μm以上10μ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其中,所述金属光泽层中的所述金属颜料的含量与所述树脂材料的含量之比即金属颜料的含量/树脂材料的含量以质量基准计为0.3以上5.0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其中,所述金属光泽层的厚度为0.1μm以上7μm以下。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其中,所述金属颜料为铝颜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其中,所述铝颜料为非浮型。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其中,所述金属颜料的遮盖力为2.5以上。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其中,所述热转印片在所述第1基材上按照与所述金属光泽层为面顺序的方式进一步具备着色层。
9.一种印相物的制造方法,其具备:
准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被转印体的工序;
将所述金属光泽层从所述热转印片转印至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所述转印层上的工序;和
将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所具备的所述转印层以及所述转印层上的所述金属光泽层转印至所述被转印体上的工序。
CN202311478309.7A 2019-09-11 2020-09-11 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5076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5620 2019-09-11
JP2019-165620 2019-09-11
PCT/JP2020/034536 WO2021049632A1 (ja) 2019-09-11 2020-09-11 熱転写シート、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CN202080063292.7A CN114364543A (zh) 2019-09-11 2020-09-11 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3292.7A Division CN114364543A (zh) 2019-09-11 2020-09-11 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7656A true CN117507656A (zh) 2024-02-06

Family

ID=7486700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78309.7A Pending CN117507656A (zh) 2019-09-11 2020-09-11 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CN202080063292.7A Pending CN114364543A (zh) 2019-09-11 2020-09-11 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3292.7A Pending CN114364543A (zh) 2019-09-11 2020-09-11 热转印片、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以及印相物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1350A1 (zh)
EP (1) EP4029701A4 (zh)
JP (2) JP7097010B2 (zh)
KR (1) KR20220054684A (zh)
CN (2) CN117507656A (zh)
WO (1) WO20210496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49648A (ja) * 2019-09-20 2021-04-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第1熱転写シートと第2転写シートとの組合せ、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第1熱転写シートと第2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画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4602B2 (ja) * 1993-12-02 2003-05-1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物
JPH07195836A (ja) * 1993-12-29 1995-08-01 Pilot Corp:The 熱転写記録媒体
JPH0939399A (ja) 1995-07-31 1997-02-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記録方法、及び金属光沢を有するカラー熱転写記録物
JP3630346B2 (ja) * 1996-02-08 2005-03-16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可逆性感熱記録媒体
JP2002370422A (ja) * 2000-08-07 2002-12-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画像形成方法
JP2002154275A (ja) * 2000-08-30 2002-05-28 Konica Corp 中間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中間転写受像シート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4028271B2 (ja) * 2002-03-20 2007-12-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メタリック画像付き画像表示媒体及び熱転写シート
US6899988B2 (en) * 2003-06-13 2005-05-31 Kodak Polychrome Graphics Llc Laser thermal metallic donors
JP2005096357A (ja) * 2003-09-26 2005-04-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熱転写記録材料
JP4504785B2 (ja) * 2004-11-02 2010-07-14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金属光沢調印刷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89667B2 (ja) * 2004-12-01 2010-06-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印画物の形成方法
JP2007083472A (ja) * 2005-09-21 2007-04-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中間転写記録媒体と、これを用いた印画物の形成方法及び印画物
JP2008132773A (ja) * 2006-10-27 2008-06-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記録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形成物
JP4753435B2 (ja) * 2007-03-19 2011-08-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熱転写記録用受容体
JP2009083146A (ja) * 2007-09-27 2009-04-2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214339A (ja) * 2008-03-07 2009-09-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
JP2015093387A (ja) * 2013-11-08 2015-05-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と熱転写インクシートのセットおよ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09239B2 (ja) 2023-01-20
EP4029701A1 (en) 2022-07-20
EP4029701A4 (en) 2023-09-20
WO2021049632A1 (ja) 2021-03-18
CN114364543A (zh) 2022-04-15
US20220371350A1 (en) 2022-11-24
KR20220054684A (ko) 2022-05-03
JP7097010B2 (ja) 2022-07-07
JPWO2021049632A1 (ja) 2021-11-11
JP2022078263A (ja)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083146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WO2015147288A1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用支持体および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7248095B2 (ja) 熱転写シート、印画物、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熱転写シートと受像シートとの組合せ
JP7209239B2 (ja) 熱転写シート、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WO2015147289A1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用支持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US6819348B2 (en) Thermal transfer film,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image formation using said thermal transfer film
WO2021066016A1 (ja) 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画物
JP2009083166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6657697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7028007B2 (ja) 中間転写媒体
JP6917017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WO2021049334A1 (ja) 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及び該組合せを用いた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2021049648A (ja) 熱転写シート、第1熱転写シートと第2転写シートとの組合せ、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第1熱転写シートと第2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印画物
JP4489332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4467851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7093511B2 (ja) 熱転写シート、該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み合わせ、ピールオフ方法、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2020163775A (ja) 熱転写シート、熱転写シート及び保護層転写シートの組合せ、並びに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2022043878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2020199686A (ja) 積層体、積層体と熱転写シートとの組合せ、積層体と熱転写シートと中間転写媒体との組合せ、及び印画物
JP2021160349A (ja) 熱転写シートと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との組合せ
JP2021104629A (ja) 感熱記録媒体及び剥離基材付感熱記録媒体
CN117615913A (zh) 热转印片
JP2022134519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印画物、及び熱転写シートと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との組合せ
JP2021142737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2021011105A (ja) 記録媒体及び剥離基材付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