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8313A - 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遮光环、光圈构件、快门构件、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遮光环、光圈构件、快门构件、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8313A
CN117348313A CN202311297589.1A CN202311297589A CN117348313A CN 117348313 A CN117348313 A CN 117348313A CN 202311297589 A CN202311297589 A CN 202311297589A CN 117348313 A CN117348313 A CN 117348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ielding
light
shielding layer
film
optic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75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扩辉
长滨豪士
富泽秀造
丰岛靖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o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mo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o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mot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48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8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ghost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提供具有光学设备用途所需要的遮光性以及低反射性、并且降低了由近红外光的吸收引起的发热、冒烟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遮光环、光圈构件、快门构件、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特征在于,遮光膜(100)具有如下层叠结构:具备基材膜(11)、设置于基材膜的一个主面(11a)侧的遮光层、以及设置于另一个主面(11b)侧的遮光层(31),遮光层(21、31)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以及分散于粘结剂中的颜料,并且具有1.5以上的光密度以及小于10%的60度光泽度,遮光膜的依据JIS R 3106测定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为20%以上。另外,优选为,基材膜、遮光层和/或遮光层具有使膜宽度从遮光层朝向遮光层而扩宽的倾斜端面(12、22、32)。

Description

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遮光环、光圈构件、快门构件、透镜单 元及相机模块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3月27日、申请号为201980024965.5、发明名称为“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层叠遮光膜、遮光环、光圈构件、快门构件、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及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使用了它们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例如在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等信息通信终端、袖珍相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投影仪、车载相机等电子设备中,内置有用于拍摄被摄体而变换为图像信号的相机模块。该相机模块通常具备拍摄被摄体的拍摄元件、以及用于将被摄体的图像成像于该拍摄元件上的透镜单元。另外,透镜单元通常由多个透镜的组合构成。
在该种光学设备中,期望去除不需要的入射光、反射光,防止产生光晕、透镜眩光(Lensflare)、重影等,提高拍摄图像的画质。因此,对于用于限制受光范围或者防止构件间的光泄露的遮挡板、环状构件等固定构件、快门叶片、光圈叶片等可动构件、模块内壁件等,通常需要高的遮光性。因此,提出了各种配置有具有那样的高的遮光性的遮光构件的透镜单元、相机模块等。
作为这样的遮光构件,提出了在基材膜的两面形成有作为遮光颜料而含有碳黑、润滑剂、微粒以及粘结剂树脂等的遮光层的遮光膜(参照专利文献1~3)。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742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6/01655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1330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光学设备用的遮光构件中,从遮光性、黑色度、导电性以及成本等的平衡的观点出发,使用碳黑作为遮光颜料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然而,根据本发明者们的见解,发现作为遮光颜料而使用了较多的碳黑的以往技术的遮光构件容易由于吸收近红外光而发热,当在太阳光、疑似太阳光等中暴露例如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以上时,涂膜的表面温度达到几百度左右。
因此,在将这样的以往技术的遮光构件用于例如近红外相机、近红外线传感器、近红外区域的分光光度计等的情况下,模块内部成为高温,由于其热量的影响而引起产生眩光、重影等测定误差变大等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者们的见解,发现当以往技术的遮光构件的涂膜的表面温度达到几百度左右时,根据情况而从涂膜产生冒烟。当像这样从遮光构件产生冒烟时,引起不能得到正常的图像、得到的图像变得不清晰、得到的图像的分辨率下降等问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横跨世界的模块化正在推进,以将透镜和遮光板在光轴方向上排列而成的透镜单元、在该透镜单元进一步组装了拍摄元件而成的相机模块、传感器等的形态,分别在世界各国的制造工厂中被制造及管理。与此相伴,作为各模块的一部件的遮光膜、遮光构件也在各个地方分别被搬运及制造管理。
这里,若在由遮光膜制作所期望形状的遮光构件时或者将遮光构件组装于模块时,无法进行遮光膜、遮光构件的表面和背面的判别,则会成为组装不良等的制造故障的原因。并且,在横跨世界的模块化正在推进的当今,难以在全世界范围彻底实现遮光膜、遮光构件的管理(表面和背面的确认)。
尤其是,由于相机模块的小型化及薄膜化的推进,逐渐开始搭载极小尺寸的遮光构件。并且,例如在设置有黑色的遮光层的遮光膜中,若尺寸为几厘米见方以下,则极难进行遮光膜的表面和背面判别。特别是在光密度高的遮光膜中,该倾向变得显著。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光学设备用途所需要的遮光性以及低反射性、且降低了由近红外光的吸收引起的发热、冒烟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以及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等。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使用上述光学设备用遮光膜以及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等、且抑制了检测能力的下降、分辨率的下降、测定误差的增大等不良状况的产生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等。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除了上述的特性以外,虽然具有通常表背判别困难的光密度高的遮光层,但表背面的判别容易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及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和使用了它们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用作事实上的标准的碳黑的使用、尤其是较多碳黑的使用是引起上述的不希望的各种不良的原因,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各种具体的方案。
(1)一种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其至少具备第一遮光层,所述光学设备用遮光膜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以及分散于所述粘结剂中的颜料,并且具有1.5以上的光密度以及小于10%的60度光泽度,所述光学设备用遮光膜的依据JIS R 3106测定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中的分光反射率为20%以上。
(2)根据(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其中,在所述第一遮光层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粘结剂树脂而含有5~50质量份的隔热颜料以及0~10质量份的碳黑。
(3)根据(1)或(2)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不含有碳黑。
(4)一种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是具有如下层叠结构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至少具备基材膜、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膜的一个主面侧的第一遮光层,所述光学设备用遮光膜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以及分散于所述粘结剂中的颜料,并且具有1.5以上的光密度以及小于10%的60度光泽度,所述光学设备用遮光膜的依据JIS R3106测定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为20%以上。
(5)根据(4)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具有如下层叠结构:至少具备所述基材膜、设置于所述基材膜的一个主面侧的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膜的另一个主面侧的第二遮光层。
(6)根据(5)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1.5以上的光密度以及小于10%的60度光泽度。
(7)根据(5)或(6)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合计具有2.5以上的光密度。
(8)根据(5)~(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60度光泽度之差为1.5~4.0。
(9)根据(5)~(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色差ΔE*ab为0.2以上。
(10)根据(5)~(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二遮光层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以及分散于所述粘结剂中的颜料。
(11)根据(5)~(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在所述第二遮光层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粘结剂树脂而含有5~50质量份的隔热颜料以及0~10质量份的碳黑。
(12)根据(5)~(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所述第二遮光层不含有碳黑。
(13)一种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其特征在于,具备(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和/或(4)~(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且具有在俯视下呈环状的外形形状。
(14)一种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和/或(4)~(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
(15)一种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和/或(4)~(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
(16)一种透镜单元,其由至少一个以上的透镜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遮光板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排列而成,所述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的至少一个以上包括(13)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4)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和/或(15)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
(17)一种相机模块,其至少具有:透镜单元,其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透镜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遮光板,且由所述透镜以及所述遮光板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排列而成;以及拍摄元件,其通过所述透镜单元来拍摄被摄体,所述相机模块的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的至少一个以上包括(13)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4)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和/或(15)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
在此,作为优选的一方案,可举出如下方案:所述第一遮光层具有在剖视下使膜宽度扩宽的倾斜端面,在从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的俯视下,所述倾斜端面露出。
另外,作为其他优选的一方案,可举出如下方案:在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有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的内周具有在剖视下使膜宽度扩宽的倾斜端面。
另外,作为其他优选的一方案,可举出如下方案: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或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从所述第一遮光层朝向所述第二遮光层而使膜宽度扩宽的倾斜端面,在从所述第一遮光层的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的俯视下,所述倾斜端面露出。
另外,作为其他优选的一方案,在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或所述第二遮光层设置有中空部,在所述中空部的内周具有倾斜端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具有光学设备用途所需要的遮光性以及低反射性、并且降低了由近红外光的吸收引起的发热、冒烟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以及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等,能够实现抑制了检测能力的下降、分辨率的下降、测定误差的增大等不良状况的产生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等。另外,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一方案,能够实现虽然具有通常表背判别困难的光密度高的遮光层但表背面的判别容易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以及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等,因此提高模块制造现场的操作性,能够轻减部件管理的负担。因此,能够抑制组装不良等制造故障的产生,能够提高成品率。因此,使用了它们的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等的生产性以及经济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一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及其卷筒坯料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剖视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遮光膜100的分光反射率的实测数据的一例的曲线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一实施方式的遮光环(遮光膜)、使用了其的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一实施方式的遮光环(遮光膜)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一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基材膜;
11a…表面(主面);
11b...表面(主面);
12…倾斜端面;
13…倾斜端面;
21…遮光层;
21a…表面(主面);
22…倾斜端面;
23…倾斜端面;
31…遮光层;
31a…表面(主面);
32…倾斜端面;
33…倾斜端面;
41…透镜单元;
42…透镜组;
42A...透镜;
42B…透镜;
42C...透镜;
42D...透镜;
42E...透镜;
43…保持器;
43a...台阶部;
43b...台阶部;
43c...台阶部;
44…拍摄元件;
51…相机模块;
100…遮光膜;
100A...遮光环(层叠遮光膜);
100B…遮光环(层叠遮光膜);
100C...遮光环(层叠遮光膜);
200…坯料卷筒;
300…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
300A...光圈叶片;
θ…倾斜角;
S…中空部;
MD...流动方向;
TD...垂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另外,附图的尺寸比率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比率。其中,以下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例如“1~100”的数值范围的表述包括其上限值“100”以及下限值“1”双方。另外,其他数值范围的表述也是同样的。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层叠遮光膜100)及其坯料卷筒200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遮光膜1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1的II-II截面)。图3是遮光膜100的俯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至少具备基材膜11、设置于该基材膜11的一个主面11a侧的第一遮光层21、以及设置于另一个主面11b侧的第二遮光层31。并且,遮光膜100具有至少依次排列有遮光层21、基材膜11以及遮光层31的层叠结构(3层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层叠结构中,第一遮光层21配置于表侧的最表面并且第二遮光层31配置于背侧的最表面,且如图2所示,第一以及第二遮光层21、31分别以露出的状态配置于表侧以及背侧的最表面。并且,将该遮光膜100收卷为有芯或者无芯的卷筒状,从而构成作为卷绕体的卷筒坯料200。
在此,在本说明书中,“设置于基材膜的一方(另一个)主面侧”不仅指包括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基材膜11的表面(例如主面11a、主面11b)直接载置遮光层21、31的方式,还包括在基材膜11的表面与遮光层21、31之间夹设任意的层(例如底涂层,粘接层等)而分离地配置遮光层21、31的方式。另外,至少具备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层叠结构不仅指包括仅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直接层叠而得到的结构,还包括上述的3层结构、以及在3层结构的层间还设置有任意的层的结构。
基材膜11只要能够支承遮光层21、31,则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从尺寸稳定性、机械强度以及轻型化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合成树脂膜。作为合成树脂膜的具体例子,可举出聚酯膜、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膜、聚酰亚胺膜、聚酰胺膜、聚酰胺酰亚胺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等。另外,也可以使用丙烯系、聚烯烃系、纤维素系、聚砜系、聚苯硫醚系、聚醚砜系、聚醚醚酮系的膜。在这些中,作为基材膜11,优选使用聚酯膜、聚酰亚胺膜。尤其,单轴或者双轴拉伸膜、特别是双轴拉伸聚酯膜的机械强度以及尺寸稳定性优异,因此特别优选。另外,在耐热用途中,特别优选单轴或者双轴拉伸的聚酰亚胺膜、聚酰胺酰亚胺膜、聚酰胺膜,最优选聚酰亚胺膜,聚酰胺酰亚胺膜。这些能够单独地使用一种,另外也能够将两种以上组合而使用。
基材膜11的厚度能够根据要求性能以及用途而适当设定,没有特别限定。从轻型化以及薄膜化的观点出发,基材膜11的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且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且4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0μm以上且30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从提高与遮光层21、31之间的粘接性的观点出发,还能够根据需要而在基材膜11表面进行锚固处理、电晕处理等各种公知的表面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材膜11的外周侧面(外周端面)设置有倾斜端面12。通过该倾斜端面12,基材膜11的截面结构成为下底比上底长的梯形形状,基材膜11的膜宽度成为从遮光层21朝向遮光层31扩宽的结构(参照图2)。
倾斜端面12被设置为在从基材膜11的主面11a的法线方向的俯视下露出,以使得在如图2所示那样将基材膜11设为平坦状态时,能够从基材膜11的主面11a侧视觉辨识(参照图3)。具体而言,基材膜11的主面11a与倾斜端面12连结的倾斜角θ(俯角θ)被设定为10~87°。从提高从主面11a侧的俯视下的倾斜端面12的视觉辨识性、维持基材膜11端面的强度、维持生产性等观点出发,倾斜角θ优选为30~85°,更优选为40~83°,进一步优选为45~80°。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倾斜端面12能够从基材膜11的主面11a侧视觉辨识,例如为了膜端面强化,也可以在倾斜端面12设置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保护层等。
需要说明的是,基材膜11的外观也可以是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中的任一种,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能够使用发泡聚酯膜等发泡了的合成树脂膜、含有各种颜料的合成树脂膜。从提高从主面11a侧的俯视下的倾斜端面12的视觉辨识性的观点出发,基材膜11优选为具有80.0~99.9%的总光线透过率,更优选为83.0~99.0%,进一步优选为85.0~99.0%。另外,从抑制由近红外光的吸收引起的发热、冒烟的观点出发,基材膜11优选依据JIS R3106测定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为4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上,其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为99%以下。
从具备作为遮光构件的高的遮光性的观点出发,遮光层21、31的光密度(OD)分别优选为1.5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光密度(OD)设为依据JIS-K7651:1988、并使用光密度计(TD-904:Gretag Macbeth公司)以及UV滤波器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从具备更高的遮光性的观点出发,遮光层21、31分别更优选为在单层具有1.7以上的光密度(OD)的遮光膜,分别进一步优选为在单层具有2.0以上的光密度(OD)的遮光膜。另外,在层叠了遮光层21、31的情况下,其层叠体的整体的光密度(OD)优选为2.5~6.0,更优选为4.5~6.0,进一步优选为5.0~6.0。
另外,从具备作为遮光构件的高的消光性以及低的光泽性等观点出发,遮光层21、31的60度光泽度分别优选为小于10%。在此,60度光泽度设为依据JIS-Z8741:1997、并使用数字变角光泽计(UGV-5K:Suga试验机公司制)对入射受光角60°下的遮光层21、31表面的光泽度(镜面光泽度)(%)进行测定而得到的值。从遮光性、低光泽、低反射性、光吸收性等的平衡的观点出发,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的至少一方优选具有超过2%且10%以下的60度光泽度。在此,若设定有遮光层21、31的60度光泽度的差异,则表背判别变得更容易。作为其优选的方案之一,可举出如下方案:遮光层21的60度光泽度为0.01%以上且小于10%,更优选为0.1%以上且小于8%,进一步优选为0.3%以上且小于5%,遮光层31的60度光泽度为超过2%且10%以下,更优选为2.2%以上且小于8%,进一步优选为2.4%以上且小于10%。另外,从表背判别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以60度光泽度之差为1.0~4.5%、优选为1.5~4.0%、进一步优选为1.8~3.5%的方式具有不同的60度光泽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中,从人体工学的途径出发,在具有上述的光密度以及60度光泽度的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中,进一步优选为色差ΔE*ab为0.2以上。需要说明的是,色差ΔE*ab是指依据JIS-Z8730:2009、使用色度计分别求出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色相L*值、a*值、b*值并作为它们的差量而计算的值。此时,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色差ΔE*ab只要考虑目视下的表背面的判别性、光密度(遮光性)的平衡而适当设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4以上,更优选为0.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6以上,特别优选为3.2以上。需要说明的是,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色差ΔE*ab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通常25.0为基准。
并且,若使遮光层21的亮度与遮光层31的亮度不同,则遮光膜100的表背的判别变得更容易。在此,亮度之差能够用CIE1976L*a*b*表色系中的亮度指数L*来表示。具体而言,遮光层21、31的亮度指数L*优选为1以上且35以下,更优选为1以上30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28,特别优选为3~26。并且,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亮度指数L*之差优选为1以上且30以下,更优选为2以上且2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以上且10以下。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被设为依据JIS R 3106测定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平均为20%以上。更优选为2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以上,其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99%以下,更优选为95%以下。通过像这样设为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高的(换言之,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透过率高的)遮光膜100,从而作为所谓的隔热遮光膜而发挥功能,抑制由近红外光的吸收引起的发热、冒烟,抑制检测能力的下降、分辨率的下降、测定误差的增大等不良状况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的测定是指依据JIS R 3106而进行并使用标准白板(Spectralon SRS99)而校正后的值。
在此,在遮光膜100是遮光层21的单层膜的情况下,遮光层21只要满足上述的分光反射率即可。另一方面,在遮光膜100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是层叠膜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由近红外光的吸收引起的发热、冒烟等,不仅遮光层21,在层叠体整体上也需要满足上述的分光反射率。从上述观点出发,在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中,对于遮光层31也同样地,上述的分光反射率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上,其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99%以下,更优选为95%以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中,依据JIS R 3106测定的700nm以上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与分光透过率的合计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6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其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99%以下,更优选为95%以下。通过像这样设为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与分光透过率的合计高的(换言之,近红外区域内的吸收率低的)遮光膜100,从而抑制由近红外光的吸收引起的发热、冒烟,并抑制检测能力的下降、分辨率的下降、测定误差的增大等不良状况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透过率的测定是指依据JIS R 3106而进行并使用标准白板(Spectralon SRS99)而校正后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遮光膜100的分光反射率、分光透过率例如能够根据基材膜11的分光反射率、分光透过率、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分光反射率、分光透过率、基材膜11的厚度、材料、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厚度、处理方法等而适当调整,其调整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作为构成遮光层21、31的材料,能够使用本行业中公知的材料,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若举出一例,则通过使用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以及分散于该粘结剂中的颜料的遮光膜,能够实现满足上述的各种物质性质的遮光层21、31。以下,进一步详述其具体例子。
作为粘结剂树脂,可以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聚苯乙烯/聚丁二烯树脂、聚氨酯类树脂、醇酸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不饱和聚酯类树脂、环氧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环氧丙烯酸酯类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类树脂、聚酯丙烯酸酯类树脂、聚醚丙烯酸酯类树脂、酚醛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尿素类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类树脂等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另外,也能够使用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弹性体、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电子射线固化型树脂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一种,另外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粘结剂树脂能够根据性能要求及用途来适当地选择并使用。例如,在要求耐热性的用途中,优选热固性树脂。
遮光层21、31中的粘结剂树脂的含有量(总量)没有特别限定,但粘接性、遮光性、耐损伤性、滑动性以及消光性等观点出发,优选为40~90质量%,更优选为50~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5~80质量%。
作为分散于粘结剂树脂中的颜料,能够使用本行业中公知的颜料,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在此,优选使用不吸收700nm以上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的光或者其吸收率小的颜料(隔热颜料)。通过使用这样的隔热颜料,能够实现由近红外光的吸收引起的发热被抑制了的近红外区域的分光反射率高的隔热遮光膜。作为隔热颜料,使用依据JIS K 5602而测定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透过率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的隔热颜料。作为具有这样的物质性质的隔热颜料,例如已知有白色系、黄色系、红色系、蓝色系、黑色系的隔热颜料,能够从本行业中公知的隔热颜料中适当选择而使用。
作为隔热颜料的具体例子,作为无机系隔热颜料,例如可举出由氧化铝、二氧化硅等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氧化钛(例如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的钛黑色“TIPAQUE R-820N”、DuPont株式会社制的“Ti-Pure R706”),氧化镁,氧化钡,氧化钙,氧化锌,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铟,钛酸钠,氧化硅,氧化镍,氧化锰,氧化铬,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铈,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系隔热颜料;钙-钛-锰复合氧化物(例如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的“MPT-370”、“LPC-707”),铁-钴-铬复合氧化物(例如大日精化株式会社制的“Daipyroxide Color Brown#9290”、“Daipyroxide Color Black#9590”)、铁-铬复合氧化物(例如大日精化株式会社制的“Daipyroxide Color Black#9595”、Asahi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Black6350”),铁-锰复合氧化物,铜-镁复合氧化物(例如大日精化株式会社制的“Daipyroxide Color Black#9598”),铋-锰复合氧化物(例如Asahi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Black6301”),锰-钇复合氧化物(例如Asahi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Black6303”),铁-钴-铬复合氧化物、铁-钴-锌-铬复合氧化物(例如东罐材料科技株式会社制的“近红外线反射型颜料”),铁-钴复合氧化物(例如Shepherd Color株式会社制的“Arctic Black 10C909A”、“Arctic Black411A”)等复合氧化物系隔热颜料;硅,铝,铁,镁,锰,镍,钛,铬,钙等金属系隔热颜料;铁-铬,铋-锰,铁-锰,锰-钇等合金系隔热颜料等。
另外,作为有机系隔热颜料,例如可举出偶氮系颜料、偶氮甲碱黑(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hromofine Black A1103)等偶氮甲碱系颜料、偶氮甲碱偶氮系颜料、色淀系颜料、硫靛系颜料、蒽醌系颜料(蒽嵌蒽二酮颜料、二氨基蒽醌颜料、阴丹酮颜料、黄烷士酮颜料、蒽嘧啶颜料等)、二萘嵌苯黑(BASF公司制的K0084、K0086)等二萘嵌苯系颜料、紫环酮系颜料、二酮吡咯并吡咯系颜料、二恶嗪系颜料、酞花青系颜料、喹酞酮系颜料、喹吖啶酮系颜料、异吲哚啉系颜料、异吲哚啉酮系颜料等。
在这些中,作为隔热颜料,优选复合氧化物颜料、有机系隔热颜料。另外,从对遮光层21、31赋予高的遮光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使用黑色或者接近黑色的暗色系的隔热颜料。需要说明的是,隔热颜料能够单独地使用一种,另外也能够将两种以上组合而使用。
遮光层21、31中的隔热颜料的含有量(总量)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分散性、制膜性、操作性、粘接性、光滑性、消光性、耐磨耗性等观点出发,以相对于遮光层21、31中包含的全部树脂成分的固体成分换算(phr)计,优选为5~50质量%,更优选为8~4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40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遮光层21、31也可以含有上述的隔热颜料以外的其他颜料(之后,有时简称为“其他颜料”。)或染料。即,能够同时使用黑色、灰色、紫色、蓝色、茶色、红色、绿色等暗色系的颜料或者染料中的一种以上而设为光密度高的遮光膜。例如,作为黑色系的遮光膜,优选使用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隔热颜料以及根据需要而调配的暗色系的其他颜料或者染料的黑色遮光膜(换言之,黑色遮光层21、31)。
作为其他颜料、染料,能够从本行业中公知的颜料、染料中适当选择而使用,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黑色系的其他颜料,可举出黑色树脂粒子、磁铁矿系黑、铜、铁、锰系黑,钛黑,碳黑等。在这些中,从隐蔽性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黑色树脂粒子、钛黑、碳黑。这些之中能够单独地使用一种,也能够将两种以上组合而使用。
作为碳黑,已知有油炉黑、灯黑、槽黑、天然气炉黑、乙炔黑、热碳黑、科琴黑等通过各种公知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碳黑,但其种类并没有特别限制。从对遮光层21、31赋予导电性并防止由静电引起的带电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使用导电性碳黑。碳黑的历史久远,例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旭硝子株式会社、御国色素株式会社、Resino Color工业株式会社、Cabot公司、DEGUSSA公司等出售有各种等级的碳黑单体以及碳黑分散液,只要根据要求性能、用途来从这些中适当选择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碳黑的粒子尺寸能够根据要求性能等来适当设定,没有特别限定。碳黑的平均粒子直径D50优选为0.01~2.0μm,更优选为0.05~0.1.0μm,进一步优选为0.08~0.5μm。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平均粒子直径是指由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岛津制作所公司:SALD-7000等)测定的体积基准的中位数直径(D50)。
但是,在同时使用隔热颜料以外的其他颜料、染料的情况下,有时得到的遮光膜100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下降。因此,希望不大量使用其他颜料、染料。从上述观点出发,遮光层21、31中的其他颜料、染料的含有量(总量)相对于遮光层21、31的总量优选为小于50质量%,更优选为小于30质量%。
尤其,作为其他颜料,碳黑的近红外光的吸收率高,因此希望其使用量被控制在所需最低限度。例如,为了调整表面电阻值、黑色度等,也可以对遮光层21、31同时使用碳黑、导电性碳黑。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成分的调配比例优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结剂树脂为5~50质量份的隔热颜料、0~10质量份的碳黑、以及0~50质量份的其他颜料以及染料,更优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粘结剂树脂为8~30质量份的隔热颜料、0~5质量份的碳黑、以及0~30质量份的其他颜料以及染料。从将近红外光的吸收率限于最小限度的观点出发,希望遮光层21、31实质上不含有碳黑。
图4是示出遮光膜100的分光反射率的实测数据的一例的曲线图。在此,示出本发明产品1(具有遮光层21、基材膜11以及遮光层31的3层层叠结构的产品)、本发明产品2(具有遮光层21、以及基材膜11的2层层叠结构的产品)、以及以往产品(具有使用了碳黑的遮光层、基材膜11以及使用碳黑的遮光层的3层层叠结构的产品)这三个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产品1的遮光膜100是作为基材膜11而使用了厚度25μm的聚酰亚胺膜、作为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而使用了厚度8.5μm的隔热遮光膜(遮光颜料11.7质量%(phr)、4.24质量份的导电填料、剩余部分为固化剂以及粘结剂前体(作为粘结剂为12.9质量份)的膜)的总厚度42μm的层叠遮光膜。本发明产品1的遮光膜100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为25%。另外,本发明产品2的遮光膜100是作为基材膜11而使用了厚度25μm的聚酰亚胺膜、作为遮光层21而使用了厚度15.5μm的隔热遮光膜(遮光颜料11.7质量%(phr),4.24质量份的导电填料,剩余部分为固化剂以及粘结剂前体(作为粘结剂为12.9质量份)的膜)的总厚度42μm的层叠遮光膜。本发明产品2的遮光膜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为30%。另外,以往产品的遮光膜是在本发明产品1中代替隔热颜料而使用了碳黑的遮光膜。以往产品的遮光膜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为5%。
遮光层21、31的厚度能够根据要求性能以及用途而适当设定,没有特别限定。从高的光密度、轻型化以及薄膜化的观点出发,遮光层21、31的厚度分别优选为0.1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μm以上,上限侧优选为23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μm以下。
另外,从轻型化以及薄膜化的观点出发,遮光膜100的总厚度优选为0.5μm以上且80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7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μm以下。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的优选方案,从人体工学的途径出发,在具有上述的光密度以及60度光泽度的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能够进一步采用将60度光泽度之差设为1.5~4.0的结构、将色差ΔE*ab设为0.2以上的结构。通过像这样采用进一步赋予了60度光泽度和/或色差ΔE*ab的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从而光密度、光泽、光润、色差等相结合的结果是知觉色差增强,由此,通过非接触即目视判别遮光膜100的表背变得极其容易。
作为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色差ΔE*ab的调整方法,例如有在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使隔热颜料的含有量不同的方法、在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使用黑色度不同的隔热颜料的方法、在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使用大小不同的隔热颜料的方法、在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使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方法、在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使用色相不同的粘结剂树脂的方法、仅在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中的一方同时使用其他颜料或者染料的方法、在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中使所使用的隔热颜料和其他颜料或者染料的种类不同的方法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另外,还能够通过调配用于遮光膜的各种公知的添加剂来调整亮度、色相和/或彩度。对于这些调整方法,能够将各种方法分别单独进行或者适当组合而进行。
另外,作为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60度光泽度的调整方法,例如有在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使隔热颜料的含有量不同的方法、在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使用黑色度不同的隔热颜料的方法、在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使用大小不同的隔热颜料的方法、在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使表面粗糙度不同的方法、在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中使用色相不同的粘结剂树脂的方法、仅在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中的一方同时使用其他暗色系的颜料或者染料的方法、使在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中所使用的隔热颜料和其他颜料或者染料的种类不同的方法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另外,还能够通过调配用于遮光膜的各种公知的添加剂来调整60度光泽度。对于这些调整方法,能够将各种方法分别单独进行或者适当组合而进行。
在遮光层21、31的外周侧面,在两侧面(两个部位)设置有具有与上述的倾斜端面12对应的倾斜角θ的倾斜端面22、32(外周端面22、32)。这些倾斜端面22、32被设置为在从遮光层21的主面21a的法线方向的俯视下露出,以使得在将遮光层21、31如图2所示设为平坦状态时,能够从遮光层21的主面21a侧视觉辨识(参照图3)。具体而言,将遮光层21的主面21a与倾斜端面22、32连结的倾斜角θ被设定为10~87°。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倾斜端面22、32能够从遮光层21的主面21a侧视觉辨识,则例如为了膜端面强化,也可以在倾斜端面22、32设置透明或者半透明的保护层等。若像这样构成并利用基材膜11与遮光层21、31的色相、彩度、亮度、透明度、60度光泽度、全光线透过率等的不同,则遮光层21、31的判别性进一步提高。在此,倾斜端面22、32的倾斜角θ没有特别限定,但与倾斜端面12同样地优选为10~87°,更优选为30~85°,进一步优选为40~83°,特别优选为45~80°。通过设定为与倾斜端面12相同或者同等程度的倾斜角,从而存在容易将端面强度维持得高的倾向,另外,存在生产性容易提高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遮光层21、31也可以含有本行业中公知的各种添加剂。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举出去光剂(消光剂)、润滑剂、导电剂、阻燃剂、抗菌剂、防霉剂、抗氧化剂、增塑剂、整平剂、流动调整剂、消泡剂、分散剂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作为去光剂,可举出架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架桥聚苯乙烯粒子等有机系微粒,二氧化硅、偏硅酸铝镁、氧化钛等无机系微粒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作为润滑剂,可举出聚乙烯,石蜡,蜡等炭化氢系润滑剂;硬脂酸,12-羧基硬脂酸等脂肪酸系润滑剂;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等酰胺系润滑剂;硬脂酸丁酯,硬脂酸单甘油酯等酯系润滑剂;醇系润滑剂;金属皂,滑石,二硫化钼等固体润润滑剂;硅酮树脂粒子,聚四氟乙烯蜡,聚偏氟乙烯等氟树脂粒子等,但并不特别限定于这些。在这些中,特别优选使用有机系润滑剂。另外,在作为粘结剂树脂而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电子束固化型树脂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用正丁胺、三乙胺、三正丁基膦等敏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这些能够单独地使用一种,另外,也能够将两种以上组合而使用。这些的含有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但以相对于遮光层21、31中所含的全树脂成分的固体成分换算,通常分别优选为0.01~5质量%。
另外,遮光层21、31优选为具有15%以下的可见光反射率。在此,可见光反射率是指使用分光光度计(岛津制作所社制、分光光度计SolidSpec-3700等)以及作为标准板的硫酸钡且相对于遮光层21、31以入射角8°入射光时的相对全光线反射率。从具备更高的遮光性等观点出发,遮光层21、31的可见光反射率更优选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以下,特别优选为4%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从提高遮光层21、31的判别性的观点出发,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可见光反射率之差优选为1%以上。
并且,遮光层21、31从具备充分的带电防止性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具有小于1.0×1010Ω的表面电阻率,更优选为小于1.0×108Ω,进一步优选为小于5.0×107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表面电阻率设为依据JIS-K6911:1995而测定的值。
关于遮光膜100的制造方法,只要能够得到上述的结构便没有特别限定。从在基材膜11上再现性良好、简易且低成本地制造遮光层21、31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刮涂、浸涂、辊涂、棒涂、模涂、板涂、气刀涂、吻涂、喷涂、旋涂等以往公知的涂敷方法。
例如,将在溶剂中含有上述的粘结剂树脂及隔热颜料、以及根据需要而调配的作为任意成分的其他颜料或染料、或者添加剂等的涂敷液涂敷于基材膜11的主面上,并在干燥后,根据需要而进行热处理、加压处理等,由此能够在基材膜11上制造遮光层21、31。作为在此使用的涂敷液的溶剂,能够使用水;甲基-乙基甲酮,甲基异丁基甲酮,环己酮等酮系溶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系溶剂;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醚系溶剂;甲醇,乙醇,异丙醇等醇系溶剂,以及这些的混合溶剂等。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加强基材膜11与遮光层21、31的粘接,也能够根据需要而进行锚固处理、电晕处理等。并且,也能够根据需要而在基材膜11与遮光层21、31之间设置底涂层、粘接层等中间层。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压缩成形、注塑成形、吹塑成形、传递成形、挤出成形等各种公知的成形方法,也能够简易地得到具有所希望形状的遮光膜100。另外,还能够暂时成形为片状后,进行真空成形、压空成形等。
另外,对于倾斜端面12、22、32的形成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应用各种公知的方法来制作具有任意的倾斜角θ的倾斜端面12、22、32。例如,准备在基材膜11上设置有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层叠遮光膜,对其外周侧面以上述的倾斜角θ进行切除(裁断),由此能够简易地设置倾斜端面12、22、32。另外,在不需要倾斜端面22、32的情况下,准备预先设置有具有任意的倾斜角θ的倾斜端面12的基材膜11,在该基材膜11上设置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即可。
(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以及坯料卷筒200中,采用使颜料分散于粘结剂树脂且具有1.5以上的光密度以及小于10%的60度光泽度的遮光层21、31,将依据JIS R 3106测定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遮光膜100的分光反射率设为20%以上。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等具有光学设备用途所需要的遮光性以及低反射性,并且与使用了碳黑的以往技术相比,缓和与近红外光的吸收相伴的发热、或者降低发热量,其结果是,抑制检测能力的下降、分辨率的下降、测定误差的增大等不良状况的产生。
另外,由于采用了具有1.5以上的光密度以及小于10%的60度光泽度的遮光层21、31,因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等用作透镜单元、相机模块等的光学设备用隔热遮光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去除不需要的入射光、反射光,能够防止光晕、透镜眩光、重影等的产生,能够提高拍摄图像的画质。
并且,在上述的层叠结构中,通过如上述那样调整在表背面露出的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的光密度、60度光泽度以及色差ΔE*ab,从而增强知觉色差,由此能够通过非接触即目视极为容易地进行表背面的判别。另外,在俯视下以能够视觉辨识的方式露出的倾斜端面12在膜外周缘能够作为有光泽感、光润的亮部而认知,因此能够通过非接触即目视特别容易地进行遮光膜100的表背面的判别。这是由于遮光层21、遮光层31与倾斜端面12(基材膜11)的色相、彩度、亮度、透明度、60度光泽度、全光线透过率等的不同而得到的。
另外,在暗处处理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等的情况下,倾斜端面12也特别有效地发挥功能。即,倾斜端面12(基材膜11)与遮光层21、遮光层31的不同,因此即使是少许的光,也能够作为具有光泽感、光润的亮部而明确地认知。另外,也能够通过用手指等直接触摸倾斜端面12以确认其倾斜方向,从而进行表背面的判别。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任意进行变更而实施。例如,也可以不设置倾斜端面22、32而仅设置倾斜端面12。另外,倾斜端面12的形成部位设置于基材膜11的外周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或者,倾斜端面12的形成部位设置于遮光层21(遮光层31)的外周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并且,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以沿遮光膜100的MD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基材膜11的两侧面(两个部位),也可以以沿基材膜11的TD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基材膜11的一侧面(一个部位)或者两侧面(两个部位)。或者,也可以在基材膜11的外周侧面的整个面(整周)设置倾斜端面12。另外,沿MD方向和/或TD方向延伸的倾斜端面12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连续地形成,另外,也可以断续地形成。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基材膜11的表背设置有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方案,但也可以不设置基材膜11而设为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层叠结构(2层结构),另外,也可以设为仅遮光层21(仅遮光层31)的单层结构。并且,隔热遮光层设置有一层以上即可,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一方设为遮光层21并将另一方(非隔热)设为遮光层31。另外,上述的层叠结构体在遮光膜100的操作时是在表背面露出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的状态即可,在之后的使用时、安装时,也可以以覆盖遮光层21、遮光层31的露出面的方式形成保护层、其他遮光层等追加的层。并且,也可以由两个以上的遮光膜形成遮光层21、31。例如,也能够将层叠有隔热遮光膜21a以及遮光膜21b的层叠遮光层应用为遮光层21。对于遮光层31也是同样的。此时,作为隔热遮光膜21a以及遮光膜21b的层叠体,只要满足遮光层21所谋求的上述的各种性能、物质性质即可。对于遮光层31也是同样的。
(第二实施方式)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41以及相机模块51的分解立体图。透镜单元41由透镜组42(透镜42A、42B、42C、42D、42E)、多级圆筒状的保持器43、以及作为遮光性分隔件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遮光膜100)构成。在保持器43的内周部设置有多个台阶部43a、43b、43c。并且,利用该台阶部43a、43b、43c,将透镜组42以及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以配置于同轴上(同一光轴上)且堆叠的状态收纳配置于保持器43内的规定位置。在此,作为透镜42A、42B、42C、42D、42E,能够使用凸透镜、凹透镜等各种透镜,其曲面可以是球面,也可以是非球面。另一方面,相机模块51由上述的透镜单元41、以及配置于该透镜单元41的光轴上并通过透镜单元41对被摄体进行拍摄的CCD图像传感器、CMOS图像传感器等拍摄元件44构成。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的剖视图。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是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冲裁加工为环状(中空筒状)而得到的。因此,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具有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相同的层叠结构。
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是在俯视下在大致中央位置设置有圆状的中空部S且外形呈环状(中空筒状)的遮光板。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的外周侧面未设置上述的倾斜端面12、22、32,它们的外周侧面形成为在剖视下呈矩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中,外周端面的倾斜角θ成为90°。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中,在内周端面设置有与上述的倾斜端面12、22、32对应的倾斜端面13、23、33。需要说明的是,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B、100C除了外径的尺寸以及中空部S的外径的尺寸各自不同以外,具有与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相同的结构,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作用)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也同样地,采用使隔热颜料分散于粘结剂树脂且具有1.5以上的光密度以及小于10%的60度光泽度的遮光层21、31,由此,将依据JIS R 3106测定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的分光反射率设为20%以上。因此,通过将该光学设备用遮光环用作透镜单元、相机模块等的光学设备用隔热遮光构件,从而具有光学设备用途所需要的遮光性以及低反射性,并且与使用了碳黑的以往技术相比,缓和与近红外光的吸收相伴的发热、或者降低发热量,其结果是,抑制检测能力的下降、分辨率的下降、测定误差的增大等不良状况的产生。
另外,由于采用了具有1.5以上的光密度以及小于10%的60度光泽度的遮光层21、31,因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等用作透镜单元、相机模块等的光学设备用隔热遮光构件的情况下,能够去除不需要的入射光、反射光,能够防止光晕、透镜眩光、重影等的产生,能够提高拍摄图像的画质。
并且,在上述的层叠结构中,通过如上述那样调整在表背面露出的遮光层21与遮光层31的光密度、60度光泽度以及色差ΔE*ab,从而增强知觉色差,由此,能够通过非接触即目视极为容易地进行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的表背面的判别。因此,使用了这些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的透镜单元41以及相机模块51在其保管时、组装时,也抑止基于表背面的误认引起的组装不良等制造故障。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中,设置有倾斜端面13、23、33,进一步提高了遮光层21、31的判别性。通过像这样在光轴侧的端面(内周端面)设置倾斜端面13、23、33,能够去除不需要的反射光,防止光晕、透镜眩光、重影等的产生,能够提高拍摄图像的画质。
(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任意进行变更而实施。例如,遮光膜100(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的外形形状例如能够采用在俯视下呈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形状等多边形形状、椭圆形状、不定形状等任意的形状。另外,光学设备用遮光环100A、100B、100C的中空部S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俯视下呈圆状,但其外形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在俯视下呈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形状等多边形形状、椭圆形状、不定形状等任意的形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设置上述的倾斜端面12、22、32,但也能够根据必要而适当设置倾斜端面12以及倾斜端面22、32中的任一方或双方。并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基材膜11的表背设置有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方案,但也可以不设置基材膜11而设为遮光层21以及遮光层31的层叠结构(2层结构),另外,也可以设为仅遮光层21(仅遮光层31)的单层结构。另外,上述的层叠结构体只要在遮光膜100的操作时为在表背面露出遮光层21和遮光层31的状态即可,在之后的使用时、安装时,也可以以覆盖遮光层21、遮光层31的露出面的方式形成保护层、其他遮光层等追加的层。并且,也可以由两层以上的遮光膜形成遮光层21、31。例如,能够将层叠有遮光膜21a以及隔热遮光膜21b的层叠遮光层应用为遮光层21。对于遮光层31也是同样的。此时,作为遮光膜21a以及隔热遮光膜21b的层叠体,只要满足遮光层21所谋求的上述的各种性能、物质性质即可。对于遮光层31也是同样的。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300的俯视图。该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300是搭载于单反用的照片拍摄用透镜的光量调整用的光圈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重叠有6片光圈叶片300A的虹膜光圈,通过未图示的光圈环以及省电自动光圈驱动机构,而手动地和/或通过通电进行规定的光量调整。
各个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300是将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冲裁加工为规定形状而得到的。因此,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300具有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相同的层叠结构。在像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300中,也起到与上述的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因此,在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300中,光圈叶片300A的形状以及片数并不限定图示,能够设为任意的形状以及片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了虹膜光圈的光圈构件为例子,但也能够采用沃特豪斯光圈、旋转光圈等公知的形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应用于光量调整用的光圈构件的例子,但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的遮光膜100也能够同样地用作帘幕快门、透镜快门等的快门构件、快门叶片。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作为精密机械领域、半导体领域、光学设备领域、电子设备等中的高性能的光学设备用隔热遮光构件而广泛且有效地利用。尤其,能够特别有效地用作在搭载于高性能单反相机、袖珍相机、摄像机、数码摄像机、便携电话、投影仪、车载相机、车载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的透镜单元、相机模块、传感器单元等中所使用的遮光构件、光圈构件、快门构件等,并且能够特别有效地用作在近红外线相机、近红外线传感器等中所使用的遮光构件、光圈构件、快门构件等。

Claims (11)

1.一种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是具有如下层叠结构的光学设备用遮光膜:至少具备基材膜、设置于所述基材膜的一个主面侧的第一遮光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材膜的另一个主面侧的第二遮光层,
所述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遮光层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以及分散于所述粘结剂中的颜料,并且具有1.5以上的光密度以及小于10%的60度光泽度,
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60度光泽度之差为1.5~4.0、和/或所述第一遮光层与所述第二遮光层的色差ΔE*ab为0.2以上,
所述光学设备用遮光膜的依据JIS R 3106从所述第一遮光层侧或所述第二遮光层侧测定的70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近红外区域内的分光反射率平均为2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
所述第二遮光层具有1.5以上的光密度以及小于10%的60度光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
所述第一遮光层以及所述第二遮光层合计具有2.5以上的光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
所述第二遮光层至少含有粘结剂树脂、以及分散于所述粘结剂中的颜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
在所述第二遮光层中,相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粘结剂树脂而含有5~50质量份的隔热颜料以及0~10质量份的碳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其中,
所述第二遮光层不含有碳黑。
7.一种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且具有在俯视下呈环状的外形形状。
8.一种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
9.一种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
10.一种透镜单元,其由至少一个以上的透镜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遮光板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排列而成,
所述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板的至少一个以上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和/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
11.一种相机模块,其至少具有:透镜单元,其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透镜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遮光板,且由所述透镜以及所述遮光板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排列而成;以及拍摄元件,其通过所述透镜单元来拍摄被摄体,
所述相机模块的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板的至少一个以上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和/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
CN202311297589.1A 2018-04-11 2019-03-27 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遮光环、光圈构件、快门构件、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Pending CN1173483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6190 2018-04-11
JP2018076190A JP7128569B2 (ja) 2018-04-11 2018-04-11 光学機器用遮光フィルム及び光学機器用積層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用遮光リング、光学機器用絞り部材、光学機器用シャッター部材、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201980024965.5A CN112041706A (zh) 2018-04-11 2019-03-27 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及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使用了它们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PCT/JP2019/013288 WO2019198511A1 (ja) 2018-04-11 2019-03-27 光学機器用遮光フィルム及び光学機器用積層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用遮光リング、光学機器用絞り部材、光学機器用シャッター部材、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4965.5A Division CN112041706A (zh) 2018-04-11 2019-03-27 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及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使用了它们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8313A true CN117348313A (zh) 2024-01-05

Family

ID=681635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7589.1A Pending CN117348313A (zh) 2018-04-11 2019-03-27 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遮光环、光圈构件、快门构件、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CN201980024965.5A Pending CN112041706A (zh) 2018-04-11 2019-03-27 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及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使用了它们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4965.5A Pending CN112041706A (zh) 2018-04-11 2019-03-27 光学设备用遮光膜及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使用了它们的光学设备用遮光环、光学设备用光圈构件、光学设备用快门构件、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779524A4 (zh)
JP (2) JP7128569B2 (zh)
KR (1) KR20200143411A (zh)
CN (2) CN117348313A (zh)
TW (2) TW201943566A (zh)
WO (1) WO20191985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5199B (zh) * 2020-04-15 2022-03-22 浙江美迪凯光学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晶圆摄像模组侧壁镀膜膜系及其加工工艺
KR102427084B1 (ko) * 2020-09-01 2022-07-29 (주)코원티엔에스 광학기기 렌즈용 차광필름
TWI740675B (zh) * 2020-10-12 2021-09-2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鏡頭裝置(六)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30202A (ja) * 1985-08-01 1987-02-09 Dainichi Color & Chem Mfg Co Ltd 赤外線反射性材料
JPH09274218A (ja) 1996-04-05 1997-10-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遮光性フィルム
JPH11301117A (ja) * 1997-09-29 1999-11-02 Konica Corp 転写箔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材料
JP2001081431A (ja) 1999-09-16 2001-03-27 Asahi Kasei Corp 芯地用接着剤および接着芯地
JP2002002099A (ja) 2000-06-21 2002-01-08 Asahi Glass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シート
JP2002060698A (ja) * 2000-08-15 2002-02-26 Origin Electric Co Ltd 赤外線透過層形成用組成物及び赤外線反射体並びに処理物
JP4666900B2 (ja) * 2003-10-23 2011-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投射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投射型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201935A (ja) * 2004-01-13 2005-07-28 Fujin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レンズ
CN100498381C (zh) 2004-08-10 2009-06-10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设备用遮光部件
JP5097381B2 (ja) 2006-11-02 2012-12-12 ソマール株式会社 遮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92520B2 (ja) * 2007-02-06 2012-12-05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耐熱遮光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絞り又は光量調整装置
JP5372417B2 (ja) 2007-06-25 2013-12-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KR20100055356A (ko) 2007-08-22 2010-05-26 미쓰비시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지 블랙 매트릭스, 차광성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tft 소자 기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0069760A (ja) 2008-09-19 2010-04-02 Kyocera Chemical Corp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材料用離型シート、カバーレイ及びボンディングシート
KR101319070B1 (ko) * 2008-10-15 2013-10-29 다이니치 세이카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아조 안료, 착색 조성물, 착색 방법 및 착색 물품
JP5313722B2 (ja) 2009-02-26 2013-10-09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レンズ組立体
JP5499724B2 (ja) 2010-01-12 2014-05-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有機el表示装置
JP5725842B2 (ja) 2010-12-21 2015-05-27 株式会社きもと 光学機器用遮光部材
JP5316575B2 (ja) 2011-03-01 2013-10-16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遮光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用途
KR101828121B1 (ko) 2011-03-28 2018-02-09 키모토 컴파니 리미티드 광학기기용 차광재
JP2013023802A (ja) 2011-07-21 2013-02-04 Tokyo Tagawa Kaisha Ltd 遮熱性を有する遮光性布帛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05123A (ja) 2011-11-16 2013-05-30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黒色高放熱性遮光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絞り、羽根材、光量調整モジュール、並びに遮光テープ
TW201411217A (zh) 2012-09-14 2014-03-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鏡頭模組
TWI581030B (zh) * 2015-04-27 2017-05-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JP6730006B2 (ja) * 2015-05-21 2020-07-29 株式会社きもと 光学機器用遮光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15815A (ja) 2015-06-29 2017-01-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遮光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A2998306C (en) * 2015-10-23 2020-05-05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mposite pane having an infrared-reflecting coating on a carrier fil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98511A1 (ja) 2019-10-17
KR20200143411A (ko) 2020-12-23
JP2022166194A (ja) 2022-11-01
CN112041706A (zh) 2020-12-04
EP3779524A1 (en) 2021-02-17
EP3779524A4 (en) 2022-04-13
JP2019184848A (ja) 2019-10-24
TW202348443A (zh) 2023-12-16
JP7128569B2 (ja) 2022-08-31
TW201943566A (zh) 2019-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25968B1 (ko) 적층 차광 필름, 이것을 사용한 광학기기용 차광 링, 렌즈 유닛 및 카메라 모듈
TWI758439B (zh) 層積遮光薄膜,以及使用其的光學機器用遮光環,透鏡單元及攝影機模組
CN117348313A (zh) 光学设备用层叠遮光膜、遮光环、光圈构件、快门构件、透镜单元及相机模块
JP2021140060A (ja) 低反射材
KR102477662B1 (ko) 적층 차광 필름,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광학기기용 차광 링, 렌즈 유닛 및 카메라 모듈
JP6814170B2 (ja) 光学機器用積層遮光フィルム、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用遮光リング、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24030665A (ja) 遮光塗料、遮光フィルム、遮光部材、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