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0918A -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和相机模块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和相机模块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0918A
CN117310918A CN202310396152.7A CN202310396152A CN117310918A CN 117310918 A CN117310918 A CN 117310918A CN 202310396152 A CN202310396152 A CN 202310396152A CN 117310918 A CN117310918 A CN 117310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djustment
imaging lens
optical axis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61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田晃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Sensing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Sens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Sensing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Sensing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310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09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2Optical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justing optical elements during the assembly of optical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43/00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of photographic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制造抑制了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斜率的、更高精度的摄像镜头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具备:工作台,至少保持调整透镜以外的透镜;透镜调整机构,其保持调整透镜,并且能够调整在与摄像镜头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相对于调整透镜以外的透镜的位置;光源;标线片,其配置在摄像镜头与光源之间,具有透过来自光源的光的3个以上的狭缝;以及光检测部,其具有多个传感器,经由摄像镜头分别检测来自光源的光透过狭缝而得到的多个光束,透镜调整机构还能够调整调整透镜相对于光轴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的调整通过以位于光轴上的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调整透镜旋转来进行。

Description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和相机模块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由摄像元件拍摄到的摄像信息调整透镜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和相机模块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近来快速发展的相机模块的高分辨率化以及高性能化,难以对应上述高分辨率化来提高部件精度。在摄像镜头的制造工艺中,构成摄像镜头的多个透镜间的组装精度对摄像镜头的制造工艺中的良品率影响较大,因此需要高精度的组装精度。
然而,在摄像镜头的制造工艺中,已知有将配置于镜筒主体的多个镜头中的一部分的透镜作为调整透镜,通过调整位置来调整摄像镜头的光学性能的方法。
例如,日本特开2010-230745号公报提出了以下方法:基于由摄像元件拍摄到的摄像信息,以使子午像面(tangential image surface)相对于光轴的斜率的绝对值和弧矢像面(sagittal image surface)相对于光轴的斜率的绝对值大致相等的方式使调整透镜水平移动,从而调整像面的斜率。
发明内容
但是,在日本特开2010-230745号公报中,关于如何调整调整透镜没有记载。而且,在日本特开2010-230745号公报所记载的发明中,在调整后在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残留倾斜。因此,在日本特开2010-230745号公报中,为了有效地使用调整后的摄像镜头,需要调整摄像镜头或相机模块的图像传感器中的任一个的斜率。
本发明的一方式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制造抑制了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的更高精度的摄像镜头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以及相机模块制造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壳体,本发明的一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其制造具有多个透镜的摄像镜头,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具备:工作台,其至少保持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透镜调整机构,其保持所述调整透镜,并且能够调整在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的位置;光源;标线片,其配置在所述摄像镜头与所述光源之间,具有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透过的三个以上的狭缝;以及光检测部,其具有多个传感器,经由所述摄像镜头分别检测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透过所述狭缝而得到的多个光束,所述透镜调整机构还能够调整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的调整通过以位于所述光轴上的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透镜旋转来进行。
本发明另一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制造具有多个透镜的摄像镜头,其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具备:工作台,其至少保持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透镜调整机构,其保持所述调整透镜,并且能够调整在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的位置;图表,其以能够评价所述摄像镜头的子午方向以及弧矢方向的光学性能的方式形成有图案;摄像元件,通过所述摄像镜头拍摄所述图表,所述透镜调整机构还能够调整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的调整通过以位于所述光轴上的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透镜旋转来进行。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相机模块制造装置,其制造具有摄像镜头和摄像元件的相机模块,所述摄像镜头具有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所述相机模块制造装置具备:工作台,其保持所述相机模块;透镜调整机构,其保持所述调整透镜,并且能够调整在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的位置;以及图表,其以能够评价所述摄像镜头的子午方向以及弧矢方向的光学性能的方式形成有图案,所述镜头调整机构还能够调整所述调整镜头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的调整通过以位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镜头旋转来进行。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制造抑制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的更高精度的摄像镜头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和相机模块制造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由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的透镜调整机构进行的调整透镜的调整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的标线片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的光束路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从调整透镜的主点到旋转中心点的光轴方向的距离D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PS与焦点位置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在各光束中光轴方向的位置与光学性能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的摄像镜头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的图表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以下说明是本发明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的一个示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图示例。另外,在附图中适当记载X轴和Y轴以及Z轴相互正交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将在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设置了摄像镜头110的情况下的摄像镜头110的光轴L方向设为Z轴方向。此外,将与Z轴方向正交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宽度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及Z轴方向正交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进深方向设为Y轴方向。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是制造摄像镜头110的装置,该摄像镜头110具备多个透镜,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111。
摄像镜头110由调整透镜111、固定透镜112以及镜筒113构成。镜筒113保持固定透镜112,并将其固定于工作台140。调整透镜111及固定透镜112可以分别为多片。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具备光检测部120、透镜调整机构130、工作台140、标线片(reticle)150、光源160、散焦机构170以及控制部180。
工作台140例如通过构成为保持镜筒113,从而至少保持调整透镜111以外的透镜(固定透镜112)。工作台140保持在沿着摄像镜头110的光轴L方向驱动的散焦机构170。
散焦机构170进行使工作台140所保持的、相对于调整透镜111以外的透镜(固定透镜112)的标线片150的距离在光轴L方向上变化的散焦动作。散焦机构170通过使工作台140在光轴L方向上移动来实施散焦动作。
光源160朝向摄像镜头110射出光。
(透镜调整机构130)
透镜调整机构130保持调整透镜111,并且能够调整调整透镜111在与摄像镜头110的光轴L垂直的面内(通过X轴和Y轴的面内)相对于固定透镜112的位置。
图2是表示由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透镜调整机构130进行的调整透镜111的调整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如图2的2001所示,调整透镜111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被调整位置(图2的2001的空心箭头)。
透镜调整机构130具备2轴的微动工作台,其保持调整透镜111,并且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能够调整调整透镜111。由此,使调整透镜111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移动,实施摄像镜头110的调整。
此外,如图2的2002和2003所示,透镜调整机构130能够调整调整透镜111相对于光轴L的倾斜角度,通过以位于光轴L上的旋转中心点RC为中心旋转调整透镜111来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由此,能够抑制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能够在不使光轴L倾斜的情况下实现调整透镜111的调整。
换言之,透镜调整机构130具备4轴的微动工作台,其保持调整透镜111,并且能够在与光轴L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以及θX方向和θY方向上调整调整透镜111。以倾斜调整的旋转中心RC为中心实施θX方向及θY方向的旋转调整。通过上述构成,调整透镜111向X方向、Y方向、θX方向及θY方向移动,由此实施摄像镜头110的调整。
此外,透镜调整机构130具备能够在光轴L方向上驱动的微动工作台,能够在光轴L方向上驱动调整透镜111。由此,不仅能够调整调整透镜111与固定透镜112的适当的透镜间距离,而且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111的调整时,还能够使调整透镜111与固定透镜112分离。其结果,能够降低调整摄像镜头110时的调整透镜111与固定透镜112的摩擦阻力。
在进行上述位置调整后,调整透镜111在光轴L方向上移动至与固定透镜112接触的位置,最终固定于固定透镜112。
(标线片150)
标线片150配置在摄像镜头110与光源160之间,并具有使来自光源160的光透过的3个以上的狭缝151。来自光源160的光透过狭缝151而得到多个光束。
如图1所示,上述多个光束包括:与光轴L一致的光轴光束RL;以及在相对于光轴L对称的方向出射的一对光束组,即一对第一光束Ra、一对第二光束Rb、一对第三光束(未图示)以及一对第四光束(未图示)。
图3是表示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标线片150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狭缝151包括光轴狭缝151L、一对第一狭缝151a、一对第二狭缝151b、一对第三狭缝151c以及一对第四狭缝151d。
来自光源160的光透过光轴狭缝151L、一对第一狭缝151a、一对第二狭缝151b、一对第三狭缝151c以及一对第四狭缝151d,由此分别得到光轴光束RL、一对第一光束Ra、一对第二光束Rb、一对第三光束以及一对第四光束。
在标线片150中,各狭缝151按以下方式配置。光轴狭缝151L以通过光轴狭缝151L的光束成为沿着光轴L的光轴光束RL的方式配置。即,光轴狭缝151L配置在光轴L上。
一对第一狭缝151a以一对第一光束Ra分别相对于最大像高相当于6成以上的像高(第一调整像高)的方式配置。即,一对第一狭缝151a以各自的第一光束Ra在像面上,在相对于最大像高为6成以上的像高的位置进行聚光的方式配置。进一步换言之,以各个第一狭缝151a在像面上,在相对于最大像高为6成以上的像高的位置连接像的方式配置。
一对第二狭缝151b以一对第二光束Rb分别相对于最大像高相当于1成以上且5成以下的像高(第二调整像高)的方式配置。即,一对第二狭缝151b以各自的第二光束Rb在像面上在相对于最大像高为1成以上且5成以下的像高的位置聚光的方式配置。进一步换言之,以各自的第二狭缝151b在像面上,在相对于最大像高为1成以上且5成以下的像高的位置连接像的方式配置。
一对第三狭缝151c以各个第三光束从第一光束Ra向绕光轴L旋转的方向出射的方式配置。一对第四狭缝151d以各自的第四光束从第二光束Rb向绕光轴L旋转的方向出射的方式配置。
在此,像高是与光轴L垂直的面上的距光轴L的距离,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上,以光轴L为中心的同心圆上的像高相等。此外,最大像高也可以与垂直于光轴L的面中的像圈的半径一致。像圈半径表示能够成像的最大半径。
此外,将用于摄像镜头110的调整的像高定义为调整像高。例如,将调整像高设为最大像高的5成时,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上的通过光轴L的一个轴上,最大像高的5成的调整像高的位置存在2处。
如图3所示,例如,一对第一狭缝151a相对于光轴狭缝151L对称。并且,一对第三狭缝151c相对于光轴狭缝151L对称。第一狭缝151a和第三狭缝151c在以光轴狭缝151L为中心的同一圆上以90度间距交替地配置。
一对第二狭缝151b相对于光轴狭缝151L对称。此外,一对第四狭缝151d相对于光轴狭缝151L对称。第二狭缝151b和第四狭缝151d在以光轴狭缝151L为中心的同一圆上以90度间距交替地配置。
第二狭缝151b配置在通过光轴狭缝151L和第一狭缝151a的直线上,第四狭缝151d配置在通过光轴狭缝151L和第三狭缝151c的直线上。
另外,标线片150中的狭缝151的位置不限于上述,只要以能够生成与在摄像镜头110的调整中使用的像高(调整像高)相当的光束的方式配置于标线片150即可。摄像镜头110基于一个以上的调整图像高度进行调整。因此,例如,狭缝151也可以仅具有光轴狭缝151L及第一狭缝151a。
此外,优选基于两个以上的调整像高来调整摄像镜头110。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仅具有光轴狭缝151L、第一狭缝151a和第二狭缝151b,也可以具有光轴狭缝151L、第一狭缝151a和第四狭缝151d。关于优选基于两个以上的调整像高进行调整的理由,详情后述。
标线片150设置于与摄像镜头110的焦点面大致一致的部位,由金属的薄板构成。此外,为了测量任意的像高处的子午(tangential)方向和弧矢(sagittal)方向的光学性能,狭缝151优选为沿着各方向的十字形状。
从光源160射出的光通过狭缝151,入射到摄像镜头110,在通过摄像镜头110后,被构成光检测部120的传感器121检测。
(光检测部120)
光检测部120具有通过摄像镜头110分别检测来自光源160的光透过狭缝151而得到的多个光束的多个传感器121。
如图1所示,光检测部120具有4个以上的传感器121。具体而言,传感器121具备光轴传感器121L、第一传感器121a、第二传感器121b、第三传感器(未图示)以及第四传感器(未图示)。
光轴传感器121L检测光轴光束RL。换言之,光轴传感器121L在像圈中检测中心的光。光轴传感器121L配置在与光轴L大致一致的位置。
第一传感器121a至第四传感器在像圈中检测周边像高的光。周边像高是从光轴L隔开任意距离的位置的像高。
第一传感器121a检测一对第一光束Ra的每一束第一光束。一对第一传感器121a相对于光轴L对称地配置。第二传感器121b检测一对第二光束Rb的每一束第二光束。一对第二传感器121b相对于光轴L对称配置。
第三传感器分别检测一对第三光束的每一束第三光束。第三传感器相对于光轴L对称配置,配置在从第一传感器121a绕光轴L旋转的位置。第四传感器检测一对第四光束的每一束第四光束。第四传感器相对于光轴L对称配置,且配置在从第二传感器121b绕光轴L旋转的位置。
另外,在图1中,各传感器121配置为朝向来自光源160的光的射出方向为凸出的扇状,但不限于此。但是,通过将各传感器121配置为扇状,能够抑制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大小。
此外,在将传感器121配置为扇状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具有半球形状的支承部(未图示)在该支承部的半球形状部的内侧设置传感器121,能够将传感器121配置为扇状。这样,在使用具有半球形状的支承部将传感器121配置为扇状的情况下,通过在该支承部设置传感器121而大致决定传感器121的设置角度,因此易于调整传感器121的设置角度。
检测第一光束Ra的第一传感器121a和检测第三光束的第三传感器在以光轴L为中心的同一圆上以90度间距交替地配置。并且,检测第二光束Rb的第二传感器121b和检测第四光束的第四传感器在以光轴L为中心的同一圆上以90度间距交替地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检测部120具备9个传感器121。
在图1中,作为光检测部120,图示了在检测光轴光束RL的位置配置光轴传感器121L,在检测相当于调整像高的光的位置配置四个传感器121的情况。光检测部120还在未图示的轴向上具有另外4个传感器121。
另外,在基于1个调整像高调整摄像镜头110的情况下,例如,配置光轴传感器121L,在以光轴L为中心的同一圆上以90度间距交替地配置第一传感器121a和第三传感器。在该情况下,配置合计5个传感器121。
另外,传感器121不必以光轴L为中心一定以90度间距配置。如果每1个调整像高配置3个以上传感器121,并且传感器121以光轴L为中心以已知的角度配置,则通过将像面的倾斜转换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分量,能够求出调整透镜111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调整量。
例如,只要是摄像镜头110基于1个调整像高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光检测部120也可以具有光轴传感器121L和如下所述配置的第一传感器121a。例如,所述第一传感器121a也可以在中心为光轴L、半径为第一调整像高的同心圆上,以光轴L为中心以120°间距配置。在该情况下,光检测部120具备合计4个传感器121。
另外,如果摄像镜头110是基于2个调整像高进行调整的情况,则光检测部120也可以在具备根据上述1个调整像高进行调整的情况下的传感器121的基础上,还具备如下所述配置的第二传感器121b。例如,上述第二传感器121b也可以在中心为光轴L、半径为第二调整像高的同心圆上,以光轴L为中心以120°间距配置。在该情况下,光检测部120具备合计7个传感器121。
并且,在摄像镜头110根据3个调整像高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具备根据上述2个调整像高进行调整的情况下的传感器121的基础上,还具备检测与如下所述配置的第三调整像高相当的第五光束的第五传感器。例如,第五传感器可以在中心为光轴L、半径为第三调整像高的同心圆上,以光轴L为中心以120°间距配置。在该情况下,光检测部120具备合计10个传感器121。
另外,配置于标线片150的狭缝151与各传感器121对应地配置。
(控制部180)
控制部180控制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各部分,并且根据由各个传感器121检测到的光束形成的图像导出各自的光学性能。具体而言,控制部180从由各个传感器121检测到的光束形成的图像导出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作为光学性能。
控制部180控制散焦机构170,基于一边进行散焦动作一边导出关于一对第一光束Ra的MTF的结果,计算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斜率。
控制部180可以通过执行摄像镜头110的散焦操作来评估对应于散焦的MTF,并且可以取得摄像镜头110的调整图像高度的焦点信息。焦点信息例如包括各光束的焦点位置的信息。控制部180还能够基于焦点信息求出子午像面与弧矢像面的焦距之差。
控制部180基于计算出的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斜率来控制透镜调整机构130。
具体而言,控制部180根据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斜率来算出(1)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111相对于固定透镜112的位置的调整量、以及(2)调整透镜111的倾斜角度的旋转调整量。此外,控制部180基于所计算的调整透镜111的调整量,控制部180通过透镜调整机构130进行(1)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111相对于固定透镜112的位置,以及(2)调整透镜111的倾斜角度的调整。
而且,控制部180控制透镜调整机构130,以使得与调整透镜111以外的透镜(固定透镜112)抵接的方式在光轴L方向上驱动调整透镜111。
(像面的斜率的计算)
以下,使用图4对由控制部180计算像面的斜率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光束路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4表示了像面倾斜的摄像镜头110。具体地,图4所示的摄像镜头110处于聚焦在透过光轴狭缝IH0的光轴光束RIH0的焦点位置的状态时,透过狭缝IH1的光束RIH1聚焦在理想像面的前方,透过狭缝IH2的光束RIH2聚焦在理想像面的后方。在此,理想像面是与通过光轴光束RIH0的光轴L垂直的面。狭缝IH1和狭缝IH2在与光轴L对称的位置配置,在像面没有倾斜的情况下,光束RIH1和光束RIH2的焦点位置在理想像面上,在理想像面上成为相对于光轴L对称的位置。
一般的摄像镜头110在所有的像高中,一般要求在平坦的理想像面上无倾斜地成像。即,理想的是使透过光轴狭缝IH0的光轴光束RIH0的焦点位置与光束RIH1和光束RIH2的焦点位置相等。但是,在制造摄像镜头110的过程中,由于各透镜的制造偏差、组装上的同轴偏移、倾斜,如图4所示那样,从理想像面向像面产生倾斜。
在此,像面的斜率如下述公式(1)那样确定:Peak Separation(PS)。
PS=FP1-FP2 式(1)
FP1是摄像镜头110的光束RIH1的T面(子午像面)或S面(弧矢像面)上的焦点位置。FP2是与FP1到光轴L的距离相同、且方向为负方向的像高处的T面或S面的焦点位置。即,FP2是光束RIH2的T面或S面上的焦点位置。这样,能够通过T面或S面上的一对传感器121位置之间的光轴L方向焦点位置之差求出斜率PS。
在像面未产生倾斜的情况下,PS为0,在像面产生倾斜的情况下,产生与倾斜角度和周边像高的位置对应的PS。
(调整透镜111的调整量的计算)
接着,以下对控制部180的调整透镜111的各调整量的求出方法进行说明。
在相对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111的位置的调整中,PS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移动量有大致线性关系,可以如下述式(2)及式(3)表示。但是,在调整透镜111与构成摄像镜头110的其他透镜相比折射率小的情况下,或者光学设计失败的大PS的情况下,不受此限制。
PS1≈k1x+PSi1…式(2)
PS2≈k2x+PSi2…式(3)
在此,PS1是T面的焦距之差,PS2是S面的焦距之差。k1是T面中的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每移动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以后,称为灵敏度k1),k2是S面中的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每移动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以后,称为灵敏度k2)。x是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111的移动量(位置的调整量),PSi1是T面的调整前的焦距之差,PSi2是S面的调整前的焦距之差。
为了从式(2)以及式(3)中通过调整透镜的水平移动而消除T面与S面的像面倾斜,即同时使PS1与PS2为0,需要满足下述式(4)。
x=-PSi1/k1=-PSi2/k2…式(4)
但是,实际上难以满足PSi1/k1=PSi2/k2。k1以及k2由光学设计决定,如果是相同规格的产品,则在各个摄像镜头110中不会大幅变化,但是PSi1与PSi2在生产工艺上是具有偏差的值,在各个摄像镜头110中取各种值。
因此,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中,在调整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111的位置的基础上,以旋转中心点RC为中心使调整透镜111旋转,调整透镜111相对于光轴L的角度。由此,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能够以消除T面和S面的像面的倾斜的方式调整透镜111来制造摄像镜头110。
如上所述,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111的位置的移动中,斜率PS与移动量大致成线性关系,但关于调整透镜111的倾斜角度,同样的关系性也成立。即,下述式(5)和式(6)成立。
PS1≈k3t+PSil…式(5)
PS2≈k4t+PSi2…式(6)
在此,PS1是T面的焦距之差,PS2是S面的焦距之差。
此外,k3是T面的每单位旋转量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以下,称为灵敏度k3),k4是S面的每单位旋转量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以下,称为灵敏度k4)。t是调整透镜111的旋转量。PSi1是T面的调整前的焦距之差,PSi2是S面的调整前的焦距之差。
另外,虽然后面将详细描述,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灵敏度k3以及灵敏度k4中,还包括由于调整透镜111的旋转量产生的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位置的移动引起的PS变动成分。
调整透镜111在与调整透镜111的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位置的移动和调整透镜111的旋转相互独立地使PS1和PS2变动。即,根据式(2)、式(3)、式(5)及式(6),下述式(7)及式(8)成立。
PS1≈(k1x+k3t)+PSi1…式(7)
PS2≈(k2x+k4t)+PSi2…式(8)
因此,为了将T面与S面的像面斜率、即PS1与PS2同时设为0,只要求解下述式(9)及式(10)的联立方程式、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111的位置的调整量x(以后,称为面内调整量x)及调整透镜111的旋转调整量t即可。
PSi1-(k1x+k3t)=0…式(9)
PSi2-(k2x+k4t)=0…式(10)
然而,若使调整透镜111旋转,则调整透镜111在垂直于光轴L的面内的位置移动,PS值变动。因此,如上所述,在每个旋转量单位变化的PS量的灵敏度k3以及灵敏度k4中,需要还包含由调整透镜111的旋转量产生的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位置的移动引起的PS变动成分。
具体说明。图5是表示从调整透镜111的主点PP到旋转中心点RC的光轴L方向的距离D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如图5所示,在调整透镜111旋转的情况下,根据旋转中心点RC的位置,如下式(11)所示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位置移动。
xt=Dsint…式(11)
在此,D是从调整透镜111的主点PP到旋转中心点RC的光轴L方向的距离(以后,称为距离D。)、xt是调整透镜111的旋转引起的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111的移动量(以后,称为基于旋转的移动量xt。)、t是调整透镜111的旋转量。例如,在D=1mm、t=0.2度的情况下,基于旋转的移动量xt大约为3.5μm。
为了减小调整透镜111的调整误差,优选面内调整量x主要是基于旋转的移动量xt。因此,基于旋转的移动量xt需要满足下述式(12)。
|x/xt|≥1…式(12)
在不满足式(12)、或者不能用式(9)和式(10)的联立方程式求解的情况下,控制部180通过调整旋转中心点RC来变更从调整透镜111的主点PP到旋转中心点RC为止的光轴L方向的距离,调整基于旋转的移动量xt。关于其调整方法在后面叙述。
(计算每个旋转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如上所述,距离D是使式(9)和式(10)的灵敏度k3以及灵敏度k4变动的主要原因。
当然,优选灵敏度k3以及灵敏度k4是不变的常数。但是,距离D有时根据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规格、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中的摄像镜头110的制造环境而变动,不能保持一定。
换言之,在实际生产中,有时难以将式(9)和式(10)中的灵敏度k3和灵敏度k4的值保持为一定。这可以考虑例如在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为多个的情况下,难以使各装置的调整保持一定的情况、在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运转过程中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状态发生变动的情况等。并且,例如,在摄像镜头110的制造过程中,还考虑把持调整透镜111的高度在该时刻变动的情况、调整透镜111的主点PP的高度的个体差无法忽略的情况等。
因此,控制部180通过以旋转中心点RC为中心使调整透镜111旋转预定角度tc来计算灵敏度k3和灵敏度k4,该灵敏度k3是子午像面的每旋转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该灵敏度k4是弧矢像面的每旋转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即,控制部180通过使调整透镜111旋转预定角度tc,计算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固有的灵敏度k3以及灵敏度k4。预定角度tc能够任意地决定,但如果过大,则有可能产生误差,所以优选设为|tc|<1度。例如,预定角度tc能够在θX方向上为0.5度。
控制部180首先对调整之前的摄像镜头110执行散焦MTF测量,并且对调整之前的摄像镜头110计算T平面的斜率PSi1和S平面的斜率PSi2。控制部180对于计算出斜率PSi1和斜率PSi2的摄像镜头110,使调整透镜111旋转预定角度tc。控制部180在使调整透镜111旋转预定角度tc的状态下测量摄像镜头110的散焦MTF。然后,控制部180计算使调整透镜111旋转了预定角度tc的状态下的斜率PS、即使调整透镜111旋转了预定角度tc的状态下的T面的斜率PS1c、以及使调整透镜111旋转了预定角度tc的状态下的S面的斜率PS2c。
在使调整透镜111旋转预定角度tc时,根据式(7)和式(8),下述关系成立。
PS1c≈(k1x+k3tc)+PSi1…式(7-1)
PS2c≈(k2x+k4tc)+PSi2…式(8-1)
在此,在式(7-1)以及式(8-1)中,tc是已知的,PS1c、PS2c、PSi1、PSi2根据光学性能的测量是已知的,并且k1和k2根据设计值不变是已知的,k3和k4是未知的参数。
因此,控制部180解析上述式(7-1)、式(8-1),基于下述式(13)以及式(14)进行灵敏度k3以及灵敏度k4的识别,从而计算灵敏度k3以及灵敏度k4。
k3=(PS1c-PSi1)/tc…式(13)
k4=(PS2c-PSi2)/tc…式(14)
(旋转中心点RC的调整)
如上所述,在不满足式(12)、或者不能用式(9)和式(10)的联立方程式求解的情况下,控制部180调整旋转中心点RC的位置。具体而言,计算从调整透镜111的主点PP到原本要存在的旋转中心点RC为止的光轴L方向上的距离r(以后,距离r),导出原本要存在的旋转中心点RC的位置。距离r通过下述式(15)算出。
r=(k3tc-k3ctc)/(k1sintc)…式(15)
在此,tc是以旋转中心点RC为中心使调整透镜111旋转的预定角度。k3是子午像面的每旋转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k1是子午像面的与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每移动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k3c是旋转中心点RC的位置与调整透镜111的主点PP的位置一致时(距离r=0时)在子午像面的每旋转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以后,称为灵敏度k3c)。灵敏度k3c与灵敏度k1、灵敏度k2相同,是调整透镜111的设计值,是不根据环境而变化的透镜固有的常数。
式(15)的导出过程如下所示。通过将r代入式(11)中的D中的xt=rsint,使调整透镜111旋转预定角度tc时所产生的旋转所引起的移动量xt为式(11-1)。
xt=r×sintc…式(11-1)
将基于上述xt的TanPS作为ΔPS,乘以灵敏度k1,得到式(11-2)。
ΔPS=rk1sintc…式(11-2)
在式(11-2)中,r=0时ΔPS=0。此外,即使距离r的值改变,式(7)的k1和PSil的值也不改变。
设x=0、不是t=tc且不是r=0时的PS为PS1c、为t=tc且r=0时的PS为PS1c’时,其差仅是tc倾斜时产生的由xt引起的PS、即ΔPS。因此,下述式(11-3)成立。
PS1c-PC1c’=ΔPS…式(11-3)
根据式(11)且x=0和式(11-2),下述式(11-4)成立。
k3tc-k3ctc=rk1sintc…式(11-4)
由此,导出r=(k3tc-k3ctc)/(k1sintc)…式(15)。
控制部180调整旋转中心点RC的位置,使得成为距离r。控制部180也可以根据从调整透镜111的主点PP到使调整透镜111旋转了预定角度tc时的旋转中心点RC为止的在光轴L方向上的距离与距离r之差,调整旋转中心点RC的位置。另外,使调整透镜111旋转预定角度tc时的旋转中心点RC的位置例如由过去的实际值等决定。
控制部180在调整旋转中心点RC的情况下,也可以手动地对装置执行手动调整。此外,控制部180也可以具备未图示的旋转中心点RC的自动调整机构,自动地进行旋转中心点RC的调整。由此,由于在计算出距离r后能够迅速地进行调整,从而可以连续地操作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而不会因旋转中心点RC的调整而长时间停止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
此外,距离r优选调整为0mm≤r≤6mm。这是因为,当距离r比0小时,由于调整透镜111的旋转,调整透镜111与固定透镜112有可能碰撞,当距离r比6mm大时,难以满足式(12)。
例如,在调整透镜111的面内调整量x=100μm、调整透镜111的旋转调整量t=1度时,根据式(11)和式(12),r≤(x/sint),满足式(12)的距离r的上限为约5.7mm。另外,在此,将式(11)的距离D作为距离r来说明。
假设调整透镜111的面内调整量x以及调整透镜111的旋转调整量t以上述所例示的调整透镜111的面内调整量x为100μm左右、调整透镜111的旋转调整量t为1度左右为限度。这是因为,在需要超过上述限度的调整量的情况下,通常对于要求严格装配精度的面向智能手机等的摄像镜头110完全没有光学性能,也不能测量斜率PS。因此,优选距离r被调整为0mm≤r≤6mm。
(调整像高的设定)
调整像高的设定与像面的斜率的计算相关。使用图6和图7对调整像高的设定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斜率PS与焦点位置的关系的示意图。图6的横轴表示理想像面上的像高的位置,纵轴表示光轴L方向的焦点位置。图6所示的FP0、FP1以及FP2分别是图4所示的光轴光束RIH0、光束RIH1以及光束RIH2的焦点位置。此外,图6所示的像高IH1G以及像高IH2G是在像面没有倾斜的情况下的光束RIH1以及光束RIH2的理想像面上的对焦点,与调整像高一致。
如图6所示,斜率PS为焦点位置FP1与焦点位置FP2的差。因此,很明显,即使像面的倾斜角度相同,调整像高越大,斜率PS的绝对值也越大。换言之,调整像高越大,则由像面的倾斜产生的影响越容易反映,因此,可以说调整像高越大,相对于调整透镜111的调整量的斜率PS的灵敏度越大。因此,在计算调整透镜111的调整量时,优选调整像高越大,精度越高。
用于求出斜率PS的调整像高的绝对值优选为摄像镜头110的像圈半径的6成以上。此外,在作为光学系统的像圈端的10成(最大像高)以后,在通常的光学设计中各公差变大,因此在取得焦点位置的基础上,有时会导致调整精度的恶化。因此,调整像高优选为像圈半径的6成至9成。
但是,基于像圈半径的6成以上的调整像高(第一调整像高,以后称为大调整像高)的调整透镜111的调整,由于斜率PS的灵敏度变大,因此存在下述这样的问题。即,例如在调整透镜111的调整前的设置位置从固定透镜112的光轴L较大地偏离那样的情况下,调整透镜111需要较大的调整量。在该情况下,如果焦点位置FP1和焦点位置FP2偏离散焦范围,则可能无法进行MTF的评价,从而无法检测像面的倾斜。
作为上述问题的对策,可以考虑扩大散焦范围,但这会增加在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进行生产所需要的时间,降低生产效率。
另外,即使扩大散焦范围,在斜率PS大的情况下,通常大调整像高中的MTF也具有大的值下降的趋势,焦点位置FP1及焦点位置FP2的检测精度显著降低。
因此,在大调整像高无法检测像面的斜率的情况下,以从像圈半径的1成到5成(第二调整像高,以下称作小调整像高)进行调整透镜111的调整也是有效的。
图7是表示各光束中光轴L方向的位置与光学性能的关系的示意图。图7的横轴表示光轴L方向的位置,纵轴表示光学性能。作为一个示例,以下使用图1所示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来对图7进行说明。
图7的图表60表示图1所示的光轴光束RL在光轴L方向的位置的光学性能。在此,能够将MTF适用于光学性能。图7的图表61以及图表62表示图1所示的一对第一光束Ra在光轴L方向的位置的光学性能。图7的图表63以及图表64表示图1所示的一对第二光束Rb在光轴L方向的位置的光学性能。即,图7的图表61以及图表62表示与大调整像高对应的第一光束Ra的光学性能,图7的图表63以及图表64表示与小调整像高对应的第二光束Rb的光学性能。
从图表60到图表64中,光学性能成为最大的光轴L方向的位置分别成为各光束的焦点位置,焦点位置FP3以及焦点位置FP4表示与小调整像高对应的一对第二光束Rb各自的焦点位置。
在图7中示出了通过与小调整像高对应的第二光束Rb而计算出的斜率PS以及散焦范围。如图7所示,在小调整像高下,相对于调整透镜111的调整量的灵敏度小,因此焦点位置FP3及焦点位置FP4(基于小调整像高的斜率PS)难以偏离散焦范围。此外,由于光学性能的劣化也比较少,因此容易检测焦点位置FP3以及焦点位置FP4。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在与大调整像高对应的位置配置有传感器121以及狭缝151,在与小调整像高对应的位置也配置有传感器121以及狭缝151。由此,关于两个调整像高,能够通过一次散焦动作同时取得斜率PS,因此能够进行更高精度的调整。
此外,例如在大调整像高处的斜率PS的值超过一定阈值的情况下、或不能测量大调整像高处的斜率PS的情况下,能够以小调整像高处的斜率PS计算调整量,从而进行调整透镜111的调整。
此外,例如,通过将调整透镜111的调整以大调整像高和小调整像高分成粗调整和正式调整两次以上,能够抑制粗调整中的调整量。由此,即使在需要大的调整量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散焦范围并且进行高精度的摄像镜头110的调整。
(摄像镜头的制造方法)
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对实现摄像镜头110的制造的方法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例子中,调整像高是大调整像高和小调整像高两种,对于1个调整像高,在同心圆上的各四个点检测用于调整的MTF。即,传感器121与图1所示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同样地配置有9个,配置于标线片150的狭缝151也与传感器121对应地配置。另外,大调整像高表示像圈半径的6成以上的调整像高(第一调整像高),小调整像高表示像圈半径的1成至5成的调整像高(第二调整像高)。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的摄像镜头11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在步骤S01中,控制部180实施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测量(散焦MTF测量)。更详细而言,首先,每当通过散焦机构170将摄像镜头110以微小步幅进行散焦时,进行通过光检测部120对透过狭缝151的光束的检测。
接着,针对光检测部120检测出的各光束的像,控制部180导出T面和S面的MTF作为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然后,控制部180根据由MTF计算的焦点位置,计算与调整前的T面的斜率相当的T面上的调整前的焦距之差PSi1、以及与调整前的S面的斜率相当的S面上的调整前的焦距之差PSi2。
在步骤S02中,控制部180控制透镜调整机构130,使调整透镜111旋转预定角度tc。另外,此时的旋转中心点RC例如由过去的实际值等决定。
在步骤S03中,控制部180在使调整透镜111旋转了预定角度tc的状态下,再次进行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测量(散焦MTF测量)。控制部180计算使调整透镜111旋转了预定角度tc的状态下的T面的焦距之差PS1c、S面的焦距之差PS2c。
在步骤S04中,控制部180使用式(13)和式(14)进行灵敏度k3和灵敏度k4的识别。
之后,在步骤S04-1中,使从调整透镜111旋转了预定角度tc的状态返回到旋转预定角度tc之前的状态(S01的状态)。
在步骤S05中,控制部180通过求解式(9)以及式(10)的联立方程式,求出满足式(12)的面内调整量x和旋转调整量t。另外,在步骤S05中,将在步骤S04中计算出的值代入到式(9)以及式(10)的k3以及k4,将在步骤S01中计算出的PSi1以及PSi2代入到式(9)以及式(10)的PSi1以及PSi2。
此外,从前述的步骤S02到步骤S05的步骤记载了实施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互相垂直的2个轴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中的任意一个轴方向(例如X轴方向)上的调整透镜111的面内调整量x和旋转调整量t的步骤。但是,传感器121及狭缝151的对分别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配置。因此,不只是针对任意一个轴方向(例如X轴方向),还同时算出其他轴方向(例如Y轴方向)上的调整透镜111的面内调整量x及旋转调整量t。
接着,在步骤S06中,控制部180判断在步骤S05中是否得到了面内调整量x和旋转调整量t的解。当在步骤S05中得到了面内调整量x和旋转调整量t的解时(步骤S06中为是),在步骤S07中,透镜调整机构130从调整透镜111返回到旋转预定角度tc之前的状态(S01的状态),实施调整透镜111的面内调整量x和旋转调整量t的调整。
另一方面,在步骤S05中未得到面内调整量x和旋转调整量t的解的情况下(步骤S06中为否),步骤S08中,控制部180通过式(15)计算距离r。接着,在步骤S09中,在使调整透镜111返回到旋转预定角度tc之前的状态(S01的状态)下,控制部180调整旋转的中心点RC,以使从调整透镜111的主点PP到旋转的中心点RC的光轴L方向的距离为计算出的距离r,并返回步骤S01的处理。
另外,在本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步骤S01之前,使摄像镜头110中的调整透镜111与固定透镜112分离。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构件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此外,关于像高的说明、控制部180A的摄像镜头110的像面的斜率的求取方法、根据像面的斜率的调整透镜111的调整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调整透镜111的调整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的概要构成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与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不同之处在于,具备图表210、摄像元件220及控制部180A取代光检测部120、标线片150、光源160及控制部180,,其他构成相同。
由此,能够基于摄像元件220的输出进行调整透镜111的调整,因此能够在更接近产品的条件下实现调整透镜111的调整。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是制造摄像镜头110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该摄像镜头110具备多个透镜,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111。
此外,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具备透镜调整机构130、工作台140、散焦机构170、控制部180A、图表210以及摄像元件220。透镜调整机构130、工作台140及散焦机构170具有与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同样的功能。
在图表210中,以能够评价摄像镜头110的子午方向以及弧矢方向的光学性能的方式形成了图表图案211(图案)。
图10是表示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的图表210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如图10所示,图表210具有多个图表图案211。在图10中,图表图案211以长方形的形状形成,但不限于上述。图表图案211只要能够直接或通过计算间接地求出子午方向和弧矢方向上的光学性能即可,无需限制其大小和形状。例如,图表图案211可以是梯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形状。
图表图案211,例如,一个图表图案211,被配置在摄像镜头110的中心像高的位置,除此以外的图表图案211,被配置在摄像镜头110的周边像高的位置。
具体而言,图表图案211具备配置在光轴L的位置的图表图案211L、以及位于周边像高的其他的图表图案211。位于周边像高的其他的图表图案211分别构成一对。在图10中,作为多个一对图表图案211的一部分的例子,示出一对图表图案211a、211b。一对图表图案211a相对于光轴L对称,同样地,一对图表图案211b相对于光轴L对称。例如,一对图表图案211a可以配置在第一调整像高(像圈半径的6成以上的调整像高),一对图表图案211b可以配置在第二调整像高(像圈半径的1成到5成的调整像高)。但是,图表图案211的数量不限于图示,只要有图表图案211L和至少一个一对图表图案211即可。
图表210相对于摄像镜头110配置于预定侧,固定于未图示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的固定部。
摄像元件220通过摄像镜头110拍摄图表210。摄像元件220相对于摄像镜头110配置在与图表210相反的一侧。摄像元件220配置成能够拍摄各图表图案211,经由摄像镜头110拍摄各图表图案211。摄像元件220将拍摄到的图表图案211的拍摄数据向控制部180A输出。
控制部180A控制散焦机构170,在进行散焦动作的同时从摄像元件220的输出信号导出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此外,控制部180A基于导出光学性能的结果,计算子午像面与弧矢像面的焦距之差,并基于计算出的子午像面与弧矢像面的焦距之差,控制透镜调整机构130。
具体而言,控制部180A根据摄像元件220输出的图表图案211的摄像数据,导出SFR(Spatial Frequency Response)作为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在此,MTF和SFR是检测单元不同但都评价光学性能(分辨率)的指标,在本发明中的光学性能评价中,作为同等的测量指标进行处理。
此外,控制部180A通过控制散焦机构170驱动工作台140,进行散焦动作的同时从摄像元件220的输出信号导出摄像镜头的光学性能,能够进行与散焦对应的SFR的评价。由此,控制部180A能够取得摄像镜头110的调整像高处的焦点信息。
进一步地,控制部180A能够根据摄像镜头110的图像表面的斜率求出调整透镜111的调节量,对于由控制部180A求出的摄像镜头110的调整量,控制部180A控制透镜调节机构130来调节摄像镜头110。
(摄像镜头的制造方法)
参照图8,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实现摄像镜头110的制造的方法。另外,在以下的例子中,将图表图案211配置于大调整像高和小调整像高,针对1个调整像高,在同心圆上的各4个点检测用于调整的SFR。即,配置有9个图表图案211,摄像元件220配置成能够拍摄各图表图案。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中的摄像镜头110的制造方法中,仅步骤S01及步骤S03与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不同,其他步骤与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相同。
在步骤S01中,控制部180A实施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测量(散焦SFR测量)。更详细而言,首先,每当通过散焦机构170将摄像镜头110以微小步幅散焦时,通过摄像元件220拍摄图表图案211。
接着,关于摄像元件220拍摄的图表图案211的摄像数据,控制部180A导出T面和S面的SFR作为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然后,控制部180A根据由SFR计算出的焦点位置,计算与调整前的T面的倾斜相当的T面中的调整前的焦距之差PSi1、以及与调整前的S面的倾斜相当的S面中的调整前的焦距之差PSi2。
在步骤S02中,控制部180A控制透镜调整机构130,使调整透镜111旋转预定角度tc。
在步骤S03中,控制部180A在使调整透镜111旋转了预定角度tc的状态下,再次进行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测量(散焦SFR测量)。控制部180A计算使调整透镜111旋转了预定角度tc的状态下的T面的焦距之差PS1c、S面的焦距之差PS2c。之后,关于步骤S04至步骤S09,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进行说明。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于具有与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此外,关于像高的说明、控制部180A的摄像镜头110的像面的斜率的求出方法、根据像面的斜率的调整透镜111的调整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调整透镜111的调整方法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的概略构成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与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不同之处在于,对于相机模块半成品310,通过调整透镜111进行光学性能的调整,其他构成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相机模块的最终产品调整为最佳的光学性能。其结果,能够实现能够制造抑制了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斜率的更高精度的摄像镜头的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
(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
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制造具有摄像镜头110和摄像元件220的相机模块,该摄像镜头110具有多个透镜,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111。
如上所述,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是对相机模块半成品310通过调整透镜111进行光学性能的调整,并进行相机模块的制造的装置。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包括透镜调整机构130、工作台140、散焦机构170、控制部180A以及图表210。透镜调整机构130、工作台140、散焦机构170、控制部180A和图表210具有与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同样的功能。
相机模块半成品310具备摄像镜头110、镜筒113、摄像元件220、透镜架320、传感器罩330以及基板340。
透镜架320在透镜架320的内面通过粘接剂固定保持固定透镜112的镜筒113,保持固定透镜112。透镜架320固定在传感器罩330的上表面。此外,传感器罩330经由基板340固定在工作台140。由此,工作台140保持相机模块半成品310。并且,由此,工作台140至少保持固定透镜112。
透镜架320可以具有用于在光轴L方向或与光轴L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驱动摄像镜头110的致动器功能。摄像镜头110通过在光轴L方向或与光轴L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驱动,能够实现自动对焦、手抖动校正功能。
传感器罩330在内部收容摄像元件220。在传感器罩330的上方(Z轴方向+侧)的面以不妨碍摄像元件220的图表图案211的拍摄的方式设置有开口部330a。传感器罩330的下端与基板340的上表面通过粘结剂固定。期望摄像镜头110中的固定透镜112相对于摄像元件220在光轴L方向上的位置被精密地保持。
基板340内置有将摄像元件220的输入输出信号与控制部180A进行通信的电路。摄像元件220的下表面(与摄像镜头110侧相反的一侧的面)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基板340的上表面(摄像镜头110侧的面)。
此外,相机模块半成品310也可以内置未图示的红外线截止滤波器。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在传感器罩330以盖在开口部330a的方式粘接,不仅具有防止不需要的波长的光线侵入摄像元件220,而且具有防止异物附着于摄像元件220的作用。
另外,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的相机模块制造方法中的摄像镜头110的调整与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同样地进行。
〔效果〕
结合摄像镜头110的光轴L的斜率来调整摄像镜头110或图像传感器的斜率的制造手法一般被称为主动对准(以后,称为AA),作为相机模块的制造方法是已知的。但是,为了进行AA而需要专用的装置,存在装置昂贵、制造工艺复杂的问题。
此外,AA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摄像镜头110的性能,因此是有效的相机模块的制造方法,但不能无限制地吸收摄像镜头110的光轴L倾斜。使用光轴L严重倾斜的摄像镜头110很可能导致降低相机模块制造工艺的良品率。
因此,在摄像镜头110的调整单元中,应极力避免光轴L的倾斜,上述的日本特开2010-230745号公报的调整单元从相机模块制造的观点出发存在问题。
与此相对,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200以及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中,在摄像镜头110的调整中不使光轴L倾斜,而是使调整透镜111在与光轴L垂直的面内移动和旋转而进行摄像镜头110的调整。其结果,能够制造抑制了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即摄像镜头110的光轴L的倾斜的、高精度的摄像镜头110或相机模块。此外,由此能够抑制相机模块制造工艺的良品率的降低。
〔基于软件的实现例〕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200以及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的控制部180、180A的功能能够通过用于使计算机作为该控制部180、180A发挥作用的程序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装置具备至少具有一个控制装置(例如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装置(例如存储器)作为用于执行上述程序的硬件的计算机。通过由该控制装置和存储装置执行上述程序,从而实现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功能。
上述程序也可以不是临时的,而是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一个或多个记录介质中。该记录介质既可以具备上述装置,也可以不具备上述装置。在后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任意传输介质向上述装置提供上述程序。
此外,上述各控制块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通过逻辑电路实现。例如,形成有作为上述各控制块发挥作用的逻辑电路的集成电路也包括于本发明的范畴。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通过量子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各控制模块的功能。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各处理也可以由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执行。在该情况下,AI可以在上述控制装置中动作,也可以在其他装置(例如边缘计算机或云服务器等)中动作。
〔总结〕
本发明的形态1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是制造具有多个透镜的摄像镜头(110),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111),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具备:工作台(140),其至少保持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固定透镜112);透镜调整机构(130),其保持所述调整透镜,并且能够调整在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的位置;光源(160);标线片(150),其配置在所述摄像镜头与所述光源之间,具有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透过的三个以上的狭缝(151);以及光检测部(120),其具有多个传感器(121),经由所述摄像镜头分别检测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透过所述狭缝而得到的多个光束,所述透镜调整机构还能够调整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的调整通过以位于所述光轴上的旋转中心点(RC)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透镜旋转来进行。
根据上述的构成,摄像镜头制造装置能够调整相对于光轴的调整透镜的倾斜角度,因此能够抑制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能够在不使光轴L倾斜的情况下实现调整透镜的调整。其结果,能够实现制造抑制了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的更高精度的摄像镜头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方式2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在上述方式1中还可以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基于所述传感器(121)检测出的所述光束的图像导出所述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并根据导出所述光学性能的结果,计算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斜率;以及基于算出的所述子午像面和所述弧矢像面的斜率来控制所述透镜调整机构(130)。
根据上述构成,摄像镜头制造装置能够基于透镜的作为产品的光学性能来进行摄像镜头的调整,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摄像镜头的制造。
本发明的方式3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制造具有多个透镜的摄像镜头(110),其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111),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具备:工作台(140),其至少保持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固定透镜112);透镜调整机构(130),其保持所述调整透镜,并且能够调整在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的位置;图表(210),其以能够评价所述摄像镜头的子午方向以及弧矢方向的光学性能的方式形成有图案(211);摄像元件(220),通过所述摄像镜头拍摄所述图表,所述透镜调整机构还能够调整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的调整通过以位于所述光轴上的旋转中心点(RC)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透镜旋转来进行。
根据上述构成,摄像镜头制造装置能够调整调整透镜相对于光轴的倾斜角度,因此能够抑制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能够在不使光轴L倾斜的情况下实现调整透镜的调整。
此外,由于基于摄像元件的输出进行调整透镜的调整,因此能够在更接近产品的条件下实现调整透镜的调整。其结果,能够实现制造抑制了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的、更高精度的摄像镜头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方式4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200)在上述方式3中,也可以还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从所述摄像元件(220)的输出信号导出所述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并且基于导出所述光学性能的结果,算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斜率,基于算出的所述子午像面和所述弧矢像面的斜率来控制所述透镜调整机构(130)。
根据上述构成,摄像镜头制造装置能够基于透镜的作为产品的光学性能来进行摄像镜头的调整,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摄像镜头的制造。
本发明的方式5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200)也可以在上述方式1至4中,在调整所述调整透镜(111)在与所述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位置的情况下的所述调整透镜的位置的调整量x以及调整所述倾斜角度的情况下的所述调整透镜的旋转调整量t满足式(E1)、式(E2)以及式(E3),PSi1-(k1x+k3t)=0…式(E1);PSi2-(k2x+k4t)=0…式(E2);|x/xt|≥1…式(E3),PSi1:子午像面的焦距之差,PSi2:弧矢像面的焦距之差,k1:子午像面的与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每移动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k2:弧矢像面的与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每移动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k3:子午像面的每旋转量单元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k4:弧矢像面的每旋转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xt:在与基于调整透镜的旋转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移动量。
根据上述构成,式(E1)及式(E2)规定在调整透镜的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的位置调整量及调整透镜的旋转调整量。通过满足式(E1)和式(E2),能够抑制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调整透镜。此外,能够通过式(E1)和式(E2)抑制摄像镜头整体的光轴倾斜,并且通过简易的计算,瞬时计算调整透镜的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的位置的调整量和调整透镜的旋转调整量。
本发明的方式6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200)在上述方式5中,所述子午像面的每旋转量单元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k3)、以及所述弧矢像面的每旋转量单元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k4)也可以通过以所述旋转中心点(RC)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透镜(111)旋转预定角度(tc)来算出。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不受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及摄像镜头的保持状态的影响,算出最佳的调整透镜的垂直的面内的调整透镜的位置的调整量及调整透镜的旋转调整量。
本发明的方式7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200)在上述方式6中,也可以是所述调整透镜的从主点到所述旋转中心点的光轴方向的距离r满足式(E4),r=(k3tc-k3ctc)/(k1sintc)…式(E4),tc:使调整透镜以旋转中心点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预定角度;k3:子午像面的每旋转量单元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k1:子午像面的与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每移动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k3c:r=0时子午像面的每旋转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式(E4),能够瞬时计算从调整透镜的主点到旋转中心点的光轴方向的距离,能够监视旋转中心点的位置的变动,因此在摄像镜头制造装置的维护中是有效的。
本发明的方式8的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是制造具有摄像镜头(110)和摄像元件(220)的相机模块(310),所述摄像镜头具有多个透镜(111),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制造装置具备:工作台(140),其保持所述相机模块;透镜调整机构(130),其保持所述调整透镜,并且能够调整在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L)垂直的面内的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固定透镜112)的位置;以及图表(210),其以能够评价所述摄像镜头的子午方向以及弧矢方向的光学性能的方式形成有图案(211),所述镜头调整机构还能够调整所述调整镜头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的调整通过以位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旋转中心点(RC)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镜头旋转来进行。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相机模块制造装置能够调整调整透镜相对于光轴的倾斜角度,因此能够抑制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能够在不使光轴L倾斜的情况下实现调整透镜的调整。
此外,由于基于摄像元件的输出进行调整透镜的调整,因此能够在更接近产品的条件下实现调整透镜的调整。进而,能够在相机模块的最终产品调整为最佳的光学性能。其结果,能够实现制造抑制了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各自的像面的倾斜的更高精度的摄像镜头的相机模块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方式9的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在上述方式8中,也可以还具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从所述摄像元件(220)的输出信号导出所述摄像镜头(110)的光学性能,并且基于导出所述光学性能的结果,算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倾斜;以及基于算出的所述子午像面和所述弧矢像面的倾角来控制所述透镜调整机构(130)。
根据上述构成,相机模块制造装置能够基于透镜的作为产品的光学性能来进行摄像镜头的调整,因此能够实现具有高精度的摄像镜头的相机模块的制造。
本发明的各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200以及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作为上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200以及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所具备的各部(软件要素)进行动作而通过计算机实现上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200以及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100、200以及相机模块制造装置300的控制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进入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对于适当组合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而且,通过组合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Claims (9)

1.一种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其制造具有多个透镜的摄像镜头,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具备:
工作台,其至少保持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
透镜调整机构,其保持所述调整透镜,并且能够调整在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的位置;
光源;
标线片,其配置在所述摄像镜头与所述光源之间,具有使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透过的三个以上的狭缝;以及
光检测部,其具有多个传感器,经由所述摄像镜头分别检测来自所述光源的光透过所述狭缝而得到的多个光束,
所述透镜调整机构还能够调整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的调整通过以位于所述光轴上的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透镜旋转来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还具有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根据基于所述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光束的图像导出所述摄像镜头的光学性能,并根据导出所述光学性能的结果,计算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斜率;以及
基于算出的所述子午像面和所述弧矢像面的斜率来控制所述透镜调整机构。
3.一种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制造具有多个透镜的摄像镜头,其中,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具备:
工作台,其至少保持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
透镜调整机构,其保持所述调整透镜,并且能够调整在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的位置;
图表,其以能够评价所述摄像镜头的子午方向以及弧矢方向的光学性能的方式形成有图案;
摄像元件,通过所述摄像镜头拍摄所述图表,
所述透镜调整机构还能够调整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的调整通过以位于所述光轴上的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透镜旋转来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镜头制造装置还具有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导出所述摄像镜头的光学性能,并且基于导出所述光学性能的结果,算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斜率,
基于算出的所述子午像面和所述弧矢像面的斜率来控制所述透镜调整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调整所述调整透镜在与所述光轴垂直的面内的位置的情况下的所述调整透镜的位置的调整量x以及调整所述倾斜角度的情况下的所述调整透镜的旋转调整量t满足式(E1)、式(E2)以及式(E3),
PSi1-(k1x+k3t)=0…式(E1);
PSi2-(k2x+k4t)=0…式(E2);
|x/xt|≥1…式(E3),
PSi1:子午像面的焦距之差,
PSi2:弧矢像面的焦距之差,
k1:子午像面的与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每移动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k2:弧矢像面的与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每移动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k3:子午像面的每旋转量单元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k4:弧矢像面的每旋转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xt:在与基于调整透镜的旋转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移动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以所述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透镜旋转预定角度,算出所述子午像面的每个旋转量单元处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以及所述弧矢像面的每个旋转量单元处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透镜的从主点到所述旋转中心点的光轴方向的距离r满足式(E4),
r=(k3tc-k3ctc)/(k1sintc)…式(E4),
tc:使调整透镜以旋转中心点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预定角度;
k3:子午像面的每旋转量单元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k1:子午像面的与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每移动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k3c:r=0时子午像面的每旋转量单位的焦距之差变化的灵敏度。
8.一种相机模块制造装置,其制造具有摄像镜头和摄像元件的相机模块,所述摄像镜头具有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中的一部分透镜构成为组装时的调整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模块制造装置具备:
工作台,其保持所述相机模块;
透镜调整机构,其保持所述调整透镜,并且能够调整在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垂直的面内的所述调整透镜相对于所述调整透镜以外的所述透镜的位置;以及
图表,其以能够评价所述摄像镜头的子午方向以及弧矢方向的光学性能的方式形成有图案,
所述镜头调整机构还能够调整所述调整镜头相对于所述光轴的倾斜角度,所述倾斜角度的调整通过以位于所述摄像镜头的光轴上的旋转中心点为中心使所述调整镜头旋转来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机模块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模块制造装置还具有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导出所述摄像镜头的光学性能,并且基于导出所述光学性能的结果,算出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倾斜;以及
基于算出的所述子午像面和所述弧矢像面的倾角来控制所述透镜调整机构。
CN202310396152.7A 2022-06-28 2023-04-13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和相机模块制造装置 Pending CN1173109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03920A JP2024004317A (ja) 2022-06-28 2022-06-28 撮像レンズ製造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製造装置
JP2022-103920 2022-06-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0918A true CN117310918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85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6152.7A Pending CN117310918A (zh) 2022-06-28 2023-04-13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和相机模块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7743A1 (zh)
JP (1) JP2024004317A (zh)
CN (1) CN11731091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7743A1 (en) 2024-03-07
JP2024004317A (ja)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74413B2 (ja) 投影露光装置、投影露光方法、並びに集積回路製造方法
JP5230236B2 (ja) 露光装置
US7123345B2 (en) Automatic focusing apparatus
US20020060793A1 (en) Optical positional displacement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adjustment method thereof
US5747202A (en) Projection exposure method
US11567293B2 (en) Autofocus device, and optical apparatus and microscop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1332595A (ja) 焦点合わせ制御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検査装置
US20060018560A1 (en) Exposure device and exposure method
JP2003066341A (ja) レチクル検査装置
US9910371B2 (en) Exposure apparatus, exposure method,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20188761A1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製造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製造方法
JP2007333987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18188440A1 (zh) 成像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544085B1 (ko) 카메라 모듈 제조 장치
CN117310918A (zh) 摄像镜头制造装置和相机模块制造装置
US20150247987A1 (en) Position adjustment device and position adjustment method
KR20180043176A (ko) 리소그래피 장치 및 물품 제조 방법
JP2001318302A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自動焦点顕微鏡
CN117075287A (zh) 摄像透镜制造装置
US10635005B2 (en) Exposure apparatus, method thereof,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rticle
JP2012190945A (ja) 露光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4329146B2 (ja) 位置検出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露光装置
JP6522529B2 (ja) マスク検査方法およびマスク検査装置
JP2000164680A (ja) ウェハ位置調整装置
JPH06224101A (ja) 二重焦点レンズ及び位置合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