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8010A - 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8010A
CN117308010A CN202310446652.7A CN202310446652A CN117308010A CN 117308010 A CN117308010 A CN 117308010A CN 202310446652 A CN202310446652 A CN 202310446652A CN 117308010 A CN117308010 A CN 117308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ing device
emitting element
light emitting
light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466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柘植和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308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8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L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BEING PORTABLE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ATION
    • F21L4/00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 F21L4/02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of two or more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9/00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 F21S9/02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being a battery or accumul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L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BEING PORTABLE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ATION
    • F21L4/00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 F21L4/08Electric lighting de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electric batteries or cell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in situ recharging of the batteries or ce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7/0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00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 F21V3/02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00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 F21V3/04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s, surface treatments or coat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5/00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5/08Refractors for light sources producing an asymmetric light distribu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7/00Light sourc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isposed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21Y2107/40Light sourc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isposed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n the sides of polyhedrons, e.g. cubes or pyram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7/00Light sourc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isposed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21Y2107/50Light sources with three-dimensionally disposed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n planar substrates or supports, but arranged in different planes or with differing orientation, e.g. on plate-shaped supports with steps on which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are mount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高效地照明较宽的范围。照明装置具备:壳体;发光元件,其通过从电池组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以及透过部件,其被壳体支承,供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透过。壳体的外表面包含:第一外表面;以及第二外表面,其与第一外表面邻接,朝向与第一外表面不同的方向。透过部件被配置为跨越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照明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公知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便携式电灯。在专利文献1中,便携式电灯具有由LED构成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982732号公报。
在照明装置中,要求高效地照明较宽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高效地照明较宽的范围。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照明装置。照明装置也可以具备:壳体;发光元件,其通过从电池组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以及透过部件,其被壳体支承,供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透过。壳体的外表面也可以包含:第一外表面;以及第二外表面,其与第一外表面邻接,朝向与第一外表面不同的方向。透过部件也可以被配置为跨越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
根据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高效地照明较宽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电池组的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电池组的从左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电池组的右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电池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电池组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从实施方式的电池组拆下的照明装置的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电池组的从右前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电池组的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和电池组的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输出端子罩开放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安装有实施方式的第二透过部件的照明装置的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透过部件和照明装置的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透过部件和照明装置的从左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安装有实施方式的第二透过部件的照明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安装有实施方式的悬挂部件的照明装置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照明装置;2…电池组;2A…安装面;2B…壳体;2C…滑动部;2D…突起部;2E…解除按钮;2F…电源端子;2G…信号端子;2L…左表面;2R…右表面;3…壳体;3A…前表面;3B…后表面;3C…左表面;3D…右表面;3E…上表面;3F…下表面;3L…左壳体;3R…右壳体;3S…螺钉;4…壳体罩;4A…锁定部;5…电池安装部;5B…引导部;5C…锁定部;5D…电源端子;5E…信号端子;6…照明部;7…控制器;7A…开关元件;8…电源按钮;8A…按钮部;8B…杆部;8C…螺旋弹簧;9…输出端子罩;10…输出按钮;11…第一连结部;11H…开口;12…第二连结部;12H…开口;13…电路基板;14…电路基板;15…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16…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17…散热片;17A…第一支承部;17B…第二支承部;18…反射器;18S…螺钉;19…反射器;19S…螺钉;20…透过部件;21…第一光透过部;21A…入射面;21B…射出面;22…第二光透过部;22A…入射面;22B…射出面;23…第三光透过部;23A…入射面;23B…射出面;24…输出端子;25…第二透过部件;25A…钩部;26…悬挂部件;26A…带;26B…钩;27…构造物。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也可以具备:壳体;发光元件,其通过从电池组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以及透过部件,其被壳体支承,供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透过。壳体的外表面也可以包含:第一外表面;以及第二外表面,其与第一外表面邻接,朝向与第一外表面不同的方向。透过部件也可以被配置为跨越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
在上述的结构中,透过部件被配置为跨越壳体的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因此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照射到第一外表面面对的空间和第二外表面面对的空间中的各个空间。第一外表面与第二外表面朝向不同方向,因此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照射到较宽的范围。另外,透过部件是单独部件,因此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高效地照射到透过部件的周围。因此,照明装置能够高效地照明较宽的范围。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透过部件也可以包含:第一光透过部,其与第一外表面邻接;第二光透过部,其与第二外表面邻接;以及第三光透过部,其将第一光透过部和第二光透过部相连。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经由第一光透过部、第二光透过部和第三光透过部中的各个光透过部,高效地照射到透过部件的周围。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光透过部也可以为平板状。第二光透过部也可以为平板状。第三光透过部也可以弯曲以将第一光透过部和第二光透过部相连。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经由第一光透过部、第二光透过部和第三光透过部中的各个光透过部,高效地照射到透过部件的周围。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光透过部的射出面也可以与第一外表面邻接,朝向与第一外表面相同的方向。第二光透过部的射出面也可以与第二外表面邻接,朝向与第二外表面相同的方向。第三光透过部的射出面也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一光透过部的射出面和第二光透过部的射出面相连,在与第一光透过部的射出面和第二光透过部的射出面中的各个射出面正交的剖面中为曲线状。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经由第一光透过部、第二光透过部和第三光透过部中的各个光透过部,高效地照射到透过部件的周围。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也可以包含:第一发光元件,其与第一光透过部的入射面对置;以及第二发光元件,其与第二光透过部的入射面对置。
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容易地组装照明装置。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也可以具备:第一基板,其安装有第一发光元件;以及第二基板,其安装有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也可以被配置为在与第一光透过部的射出面和第二光透过部的射出面中的各个射出面正交的剖面中正交。
在上述的结构中,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接近透过部件的角部即第三光透过部的位置,因此照明装置能够均匀地照明较宽的范围。照明装置例如能够抑制透过部件的角部即第三光透过部的附近变暗。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也可以具备电池安装部,该电池安装部设置于壳体,供电池组安装。
在上述的结构中,发光元件通过从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的电池组供给的电力而工作。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电池安装部也可以设置于壳体的下表面。电池组也可以通过从电池安装部的后方相对于电池安装部滑动,从而安装于电池安装部。第一外表面也可以为壳体的上表面。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照射到照明装置的上方的空间。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外表面也可以为壳体的前表面。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照射到照明装置的前方的空间。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也可以具有锁定部,该锁定部供以覆盖透过部件的方式配置的第二透过部件钩挂。
在上述的结构中,第二透过部件固定于壳体。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透过部件也可以为扩散部件。
在上述的结构中,透过部件是使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扩散的扩散部件,因此照明装置能够均匀地照明更宽的范围。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外表面也可以包含与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中的各个外表面正交的第三外表面。第三外表面也可以不从电池组的侧面突出。
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使电池组的侧面与支承面对置地将照明装置设置于支承面。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三外表面也可以与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中的各个外表面邻接。透过部件也可以被配置为不跨越第三外表面。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照射到第一外表面面对的空间和第二外表面面对的空间,但不照射到第三空间面对的空间。因此,抑制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照射到不必要的空间。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壳体的外表面也可以包含配置于第二外表面的相反侧的第四外表面。壳体也可以具有第一连结部,该第一连结部设置于第四外表面,供悬挂部件安装。
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使第二外表面朝向下方地将壳体悬挂于悬挂部件,从而从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照射到照明装置的下方的空间。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壳体也可以具有第二连结部,该第二连结部设置于第二外表面,供悬挂部件安装。
在上述的结构中,悬挂部件能够更稳定地悬挂壳体。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能够适当地组合。另外,有时也不使用一部分的结构要素。
在实施方式中,使用“前”、“后”、“左”、“右”、“上”和“下”的用语对各部分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这些用语表示以照明装置1的中心为基准的相对位置或者方向。另外,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假想的轴适当地称为前后轴,将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假想的轴适当地称为左右轴,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的轴适当地称为上下轴。前后轴与左右轴正交。左右轴与上下轴正交。上下轴与前后轴正交。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和电池组2的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和电池组2的从左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和电池组2的右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和电池组2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和电池组2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从实施方式的电池组2拆下的照明装置1的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的从下方观察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和电池组2的从右前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和电池组2的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剖视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1和电池组2的侧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1是照明装置1的使用者能够自行抬起或者搬运的便携式照明装置。照明装置1是通过从充电式的电池组2供给的电力而工作的充电式照明装置。
使用者能够在作业现场使用照明装置1。例如,在作业现场实施使用电动工具的作业的情况下,照明装置1用于电动工具或者作业对象的照明。照明装置1例如用于使使用者的手边变亮。
照明装置1具备:壳体3、壳体罩4、电池安装部5、照明部6、控制器7、电源按钮8、输出端子罩9、输出按钮10、第一连结部11、第二连结部12。
壳体3收纳照明部6的至少一部分和控制器7。壳体3为合成树脂制。作为形成壳体3的合成树脂,例示ABS树脂。
壳体3的外表面包含:前表面3A、后表面3B、左表面3C、右表面3D、上表面3E、以及下表面3F。前表面3A、后表面3B、左表面3C、右表面3D、上表面3E以及下表面3F各自实质上为平面。前表面3A朝向前方。后表面3B朝向后方。左表面3C朝向左方。右表面3D朝向左方。上表面3E朝向上方。下表面3F朝向下方。前表面3A与前后轴实质上正交。后表面3B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左表面3C与左右轴实质上正交。右表面3D与左右轴实质上正交。上表面3E与上下轴实质上正交。
前表面3A的上端部与上表面3E的前端部邻接。前表面3A的左端部与左表面3C的前端部邻接。前表面3A的右端部与右表面3D的前端部邻接。上表面3E的左端部与左表面3C的上端部邻接。上表面3E的右端部与右表面3D的上端部邻接。后表面3B的上端部与上表面3E的后端部邻接。后表面3B的左端部与左表面3C的后端部邻接。后表面3B的右端部与右表面3D的后端部邻接。
壳体3包含左壳体3L和配置于左壳体3L的右方的右壳体3R。左壳体3L与右壳体3R通过多个螺钉3S固定。壳体3由一对对开壳体构成。
壳体罩4覆盖壳体3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壳体罩4为弹性体制。在实施方式中,壳体罩4被配置为覆盖前表面3A的一部分、左表面3C的一部分、右表面3D的一部分以及上表面3E的一部分。壳体罩4被配置为覆盖前表面3A与上表面3E的边界部、前表面3A与左表面3C的边界部、前表面3A与右表面3D的边界部、上表面3E与左表面3C的边界部以及上表面3E与右表面3D的边界部中的各个边界部。
电池安装部5设置于壳体3的下表面3F。电池组2安装于电池安装部5。电池组2相对于电池安装部5装卸。电池组2包含充电式电池。作为充电式电池,例示有充电式锂离子电池。电池组2为滑动式的电池组。电池组2为电动工具用的电池组。
电池组2具有:具有安装面2A的壳体2B、一对滑动部2C、被壳体2B支承为能够移动的突起部2D、用于操作突起部2D的解除按钮2E、一对电源端子2F、以及一对信号端子2G。壳体2B具有内部空间。在壳体2B的内部空间收纳有未图示的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包含充电式锂离子电池。滑动部2C沿前后方向延伸。突起部2D被弹簧支承为能够移动。突起部2D通过弹簧的弹力而从安装面2A突出。电源端子2F配置于一对滑动部2C之间。信号端子2G配置于一对电源端子2F之间。
电池安装部5具有引导部5B、锁定部5C、电源端子5D以及信号端子5E。
壳体3的下表面3F与电池组2的安装面2A对置。
引导部5B在规定的引导方向上引导电池组2。电池组2的滑动部2C由引导部5B引导。在左右方向上设置2个引导部5B。引导部5B的引导方向为前后方向。
锁定部5C设置于壳体3的下表面3F。电池组2的突起部2D钩挂于锁定部5C。通过将突起部2D钩挂于锁定部5C来固定电池安装部5和电池组2。通过操作解除按钮2E来解除电池安装部5与电池组2的固定。
电源端子5D与电池组2的电源端子2F连接。信号端子5E与电池组2的信号端子2G连接。通过将电池安装部5的电源端子5D和电池组2的电源端子2F连接而从电池组2向照明装置1供给电力。
在将电池组2安装于电池安装部5时,照明装置1的使用者在使电池组2的滑动部2C的前端部与电池安装部5的引导部5B的后端部接触之后,使电池组2相对于电池安装部5向前方滑动。电池组2一边被引导部5B引导一边向前方移动。通过将电池组2的突起部2D钩挂于电池安装部5的锁定部5C,来将电池组2固定于电池安装部5。这样,电池组2通过从电池安装部5的后方相对于电池安装部5向前方滑动而安装于电池安装部5。另外,通过将电池组2的电源端子2F和电池安装部5的电源端子5D连接而从电池组2向照明装置1供给电力。
在从电池安装部5拆下电池组2时,照明装置1的使用者操作解除按钮2E。通过操作解除按钮2E来从锁定部5C拆下突起部2D。通过从锁定部5C拆下突起部2D来解除电池安装部5与电池组2的固定。在解除了电池安装部5与电池组2的固定之后,电池组2向后方滑动,由此从电池安装部5拆下电池组2。
在左右方向上,照明装置1的尺寸比电池组2的尺寸小。在将电池组2安装于电池安装部5的状态下,壳体3的左表面3C不从电池组2的壳体2B的左表面2L向左方突出。壳体3的右表面3D不从电池组2的壳体2B的右表面2R向右方突出。即,与前表面3A和上表面3E中的各个表面正交的壳体3的左表面3C和右表面3D分别不从电池组2的壳体2B的侧面向外侧突出。
照明部6具有:电路基板13;电路基板14;多个发光元件15,它们搭载于电路基板13;多个发光元件16,它们搭载于电路基板14;散热片17,其与电路基板13和电路基板14中的各个电路基板连接;反射器18,其配置于发光元件15的周围的一部分;反射器19,其配置于发光元件16的周围的一部分;以及透过部件20,其供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中的至少一方射出的光透过。
电路基板13以电路基板13的表面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电路基板14以电路基板14的表面朝向前方的方式配置。
发光元件15通过从电池组2供给的电力而工作。发光元件15搭载于电路基板13的表面(上表面)。发光元件15为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元件15的光射出面朝向上方。多个发光元件15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15在左右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4个。
发光元件16通过从电池组2供给的电力而工作。发光元件16搭载于电路基板14的表面(前表面)。发光元件16为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元件16的光射出面朝向前方。多个发光元件16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16在左右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4个。
散热片17使电路基板13的热和电路基板14的热向周围扩散。散热片17为金属制。作为形成散热片17的金属,例示有铝。散热片17具有:与电路基板13的里面(下表面)连接的第一支承部17A、以及与电路基板14的里面(后表面)连接的第二支承部17B。
反射器18反射从发光元件15射出的光。反射器19反射从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反射器18和反射器19分别具有主体部、以及设置于主体部的表面的反射膜。主体部例如为聚碳酸酯树脂制。反射膜为金属膜。作为形成反射膜的金属,例示有银。通过对主体部进行镀敷处理而形成反射膜。反射器18的反射膜的表面是反射从发光元件15射出的光的反射面。反射器19的反射膜的表面是反射从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的反射面。
反射器18的反射面被配置为包围多个发光元件15。反射器18的反射面反射光以使从发光元件15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上方行进。反射器18与电路基板13的表面(上表面)连接。
反射器19的反射面被配置为包围多个发光元件16。反射器19的反射面反射光以使从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向前方行进。反射器19与电路基板14的表面(前表面)连接。
反射器18、电路基板13和散热片17的第一支承部17A通过2个螺钉18S固定。反射器19、电路基板14和散热片17的第二支承部17B通过2个螺钉19S固定。电路基板13、电路基板14、散热片17、反射器18以及反射器19分别由左壳体3L和右壳体3R夹持。电路基板13、电路基板14、散热片17、反射器18以及反射器19分别固定于壳体3。
透过部件20被配置为覆盖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透过部件20具有透光性。来自发光元件15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在透过部件20中透过。透过部件20是使从发光元件15射出的光向周围扩散的扩散部件。来自发光元件16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在透过部件20中透过。透过部件20是使从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向周围扩散的扩散部件。透过部件20保护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中的各个发光元件。
透过部件20由光扩散树脂形成。在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的指向性较强的情况下,也通过透过部件20来抑制直进光明显,减轻亮度不均。通过透过部件20,照明部6能够以均匀的照度分布对周围进行照明。
透过部件20可以为透明的合成树脂制,也可以为玻璃制。
壳体3的外表面包含:上表面3E;以及前表面3A,其与上表面3E邻接,朝向与上表面3E不同的方向。透过部件20由壳体3支承。透过部件20被配置为跨越壳体3的上表面3E和前表面3A。
壳体3的外表面具有与上表面3E和前表面3A中的各个表面邻接的左表面3C和右表面3D。左表面3C朝向与上表面3E和前表面3A不同的方向。右表面3D朝向与上表面3E和前表面3A不同的方向。透过部件20没有跨越左表面3C和右表面3D。
透过部件20包含:与上表面3E邻接的第一光透过部21;与前表面3A邻接的第二光透过部22;以及将第一光透过部21和第二光透过部22相连的第三光透过部23。
第一光透过部21具有:供来自发光元件15的光入射的入射面21A;以及供来自发光元件15的光射出的射出面21B。第一光透过部21实质上为平板状。入射面21A和射出面21B分别实质上为平面。入射面21A与射出面21B平行。入射面21A和射出面21B分别与上下轴实质上正交。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射出面21B是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上方稍微膨出的曲面状。
入射面21A朝向下方。射出面21B朝向上方。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与壳体3的上表面3E邻接。壳体3的上表面3E配置于射出面21B的周围的一部分。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朝向与壳体3的上表面3E相同的方向。
第二光透过部22具有:供来自发光元件16的光入射的入射面22A;以及供来自发光元件16的光射出的射出面22B。第二光透过部22实质上为平板状。入射面22A和射出面22B分别实质上为平面。入射面22A与射出面22B平行。入射面21A和射出面21B分别与前后轴实质上正交。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射出面22B是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向前方稍微膨出的曲面状。
入射面22A朝向后方。射出面22B朝向前方。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与壳体3的前表面3A邻接。壳体3的前表面3A配置于射出面22B的周围的一部分。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朝向与壳体3的前表面3A相同的方向。
第一光透过部21与第二光透过部22所成的角度实质上为直角。第一光透过部21与第二光透过部22所成的角度能够视为入射面21A与入射面22A所成的角度中的较小的角度、或者射出面21B与射出面22B所成的角度中的较小的角度。
第三光透过部23具有:供来自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的光入射的入射面23A;以及供来自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中的一方或者双方的光射出的射出面23B。第三光透过部23弯曲以将第一光透过部21的前端部和第二光透过部22的上端部相连。第三光透过部23的入射面23A被配置为将第一光透过部21的入射面21A的前端部和第二光透过部22的入射面22A的上端部相连。第三光透过部23的射出面23B被配置为将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的前端部和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的上端部相连。
在与第一光透过部21的入射面21A和第二光透过部22的入射面22A中的各个入射面正交的剖面中,第三光透过部23的入射面23A为曲线状。在与入射面21A和入射面22A中的各个入射面正交的剖面中,入射面23A为向上前方凹陷的圆弧状。
在与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和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中的各个射出面正交的剖面中,第三光透过部23的射出面23B为曲线状。在与射出面21B和射出面22B中的各个射出面正交的剖面中,射出面23B为向上前方膨出的圆弧状。
发光元件15配置于第一光透过部21的下方。发光元件15与第一光透过部21的入射面21A对置。从发光元件15射出的光入射到第一光透过部21的入射面21A。入射到入射面21A的光从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射出。入射到入射面21A的光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三光透过部23的射出面23B射出。
发光元件16配置于第二光透过部22的后方。发光元件16与第二光透过部22的入射面22A对置。从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入射到第二光透过部22的入射面22A。入射到入射面22A的光从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射出。入射到入射面22A的光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三光透过部23的射出面23B射出。
从发光元件15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到第三光透过部23的入射面23A。从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的至少一部分入射到第三光透过部23的入射面23A。入射到入射面23A的光从第三光透过部23的射出面23B射出。
发光元件15安装于电路基板13。发光元件16安装于电路基板14。电路基板13与电路基板14被配置为在与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和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中的各个射出面正交的剖面中正交。发光元件15搭载于电路基板13的搭载面亦即上表面。发光元件16搭载于电路基板14的搭载面亦即前表面。电路基板13的上表面与电路基板14的前表面在与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和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中的各个射出面正交的剖面中实质上正交。
电路基板13与电路基板14也可以接触地配置。电路基板13与电路基板14也可以设置电路基板13和电路基板14的厚度以下的间隙而配置。
控制器7至少分别控制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控制器7具有电路基板以及搭载于电路基板的多个电子部件。作为电子部件,例示有微型计算机。在实施方式中,4个发光元件15同时点亮或者熄灭。4个发光元件16同时点亮或者熄灭。发光元件15与发光元件16能够同时点亮。发光元件15与发光元件16能够单独点亮。控制器7能够切换朝向上方的发光元件15点亮且前方的发光元件16熄灭的第一点亮状态、朝向前方的发光元件16点亮且朝向上方的发光元件15熄灭的第二点亮状态、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双方点亮的全点亮状态、以及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双方熄灭的全熄灭状态。
为了使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点亮或者熄灭,由使用者操作电源按钮8。电源按钮8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壳体3的上表面3E。如图9和图10所示,电源按钮8包含:按钮部8A,其配置于壳体3的上表面3E;以及杆部8B,其从按钮部8A向下方延伸。在与杆部8B的下端部对置的位置配置有开关元件7A。开关元件7A搭载于控制器7的电路基板的表面。若按钮部8A被使用者从上方向下方按压,则开关元件7A被杆部8B按压。若开关元件7A被按压,则控制器7使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点亮或者熄灭。在杆部8B的周围配置有螺旋弹簧8C。螺旋弹簧8C产生弹力以使电源按钮8向上方移动。若使用者对电源按钮8的操作被解除,则电源按钮8通过螺旋弹簧8C的弹力而返回初始位置。
电源按钮8的操作包含:短时间按压电源按钮8的短按压操作、以及长时间按压电源按钮8的长按压操作。
若在全点亮状态下对电源按钮8进行一次短按压操作,则从全点亮状态切换为第一点亮状态。若在第一点亮状态下对电源按钮8进行一次短按压操作,则从第一点亮状态切换为第二点亮状态。若在第二点亮状态下对电源按钮8进行一次短按压操作,则从第二点亮状态切换为全熄灭状态。若在全点亮状态、第一点亮状态以及第二点亮状态中的各个状态下对电源按钮8进行长按压操作,则切换为全熄灭状态。
若在全熄灭状态下对电源按钮8进行一次短按压操作,则从全熄灭状态切换为全点亮状态、第一点亮状态以及第二点亮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点亮状态。控制器7存储全熄灭状态的的前一点亮状态。例如,在全熄灭状态的前一点亮状态为全点亮状态的情况下,若在全熄灭状态下对电源按钮8进行一次短按压操作,则从全熄灭状态切换为全点亮状态。在全熄灭状态的前一点亮状态为第一点亮状态的情况下,若在全熄灭状态下对电源按钮8进行一次短按压操作,则从全熄灭状态切换为第一点亮状态。在全熄灭状态的前一点亮状态为第二点亮状态的情况下,若在全熄灭状态下对电源按钮8进行一次短按压操作,则从全熄灭状态切换为第二点亮状态。
也可以如图1至图11所示,在电池组2配置于照明装置1的下方的状态下使用照明装置1。照明装置1也可以在电池组2的下表面与作业现场的地面或者作业台的上表面这样的任意的支承面对置地放置的状态下使用。
在左右方向上,照明装置1的尺寸比电池组2的尺寸小。壳体3的左表面3C不从电池组2的壳体2B的左表面2L向左方突出。壳体3的右表面3D不从电池组2的壳体2B的右表面2R向右方突出。即,与前表面3A和上表面3E中的各个表面正交的壳体3的左表面3C和右表面3D分别不从电池组2的壳体2B的侧面向外侧突出。因此,照明装置1例如也可以在电池组2的左表面2L和壳体3的左表面3C与支承面对置地放置的状态下使用。照明装置1例如也可以在电池组2的右表面2R和壳体3的右表面3D与支承面对置地放置的状态下使用。即,照明装置1例如也可以在从图1所示的状态防倒的状态下使用。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输出端子罩9开放的状态的立体图。输出端子罩9覆盖输出端子24。输出端子罩9配置于壳体3的前表面3A。在实施方式中,输出端子24是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端子。输出端子24能够输出来自电池组2的电力。在例如移动终端这样的电子设备具有充电电池的情况下,照明装置1能够对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电子设备与输出端子24经由USB电缆连接,由此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池被经由输出端子24从电池组2输出的电力充电。
为了切换来自输出端子24的电力的输出和停止,由使用者操作输出按钮10。输出按钮10配置于壳体3的前表面3A。若在没有输出来自输出端子24的电力的状态下对输出按钮10进行一次按压操作,则经由USB电缆从输出端子24向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池输出电力,开始充电电池的充电。若在输出来自输出端子24的电力的状态下对输出按钮10进行一次按压操作,则停止来自输出端子24的电力的输出,停止充电电池的充电。在实施方式中,在输出按钮10内置有发光元件。在从输出端子24输出电力的期间,输出按钮10的发光元件点亮。在停止来自输出端子24的电力的输出的期间,输出按钮10的发光元件熄灭。
图12是表示安装有实施方式的第二透过部件25的照明装置1的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透过部件25和照明装置1的从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二透过部件25和照明装置1的从左方观察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安装有实施方式的第二透过部件25的照明装置1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透过部件20也可以被第二透过部件25覆盖。第二透过部件25变更从透过部件20射出的光的颜色,射出变更后的颜色的光。第二透过部件25为添加了有色颜料的合成树脂制。第二透过部件25的颜色例如为橙色、黄色或者红色这样的暖色。通过第二透过部件25射出暖色光。此外,第二透过部件25的颜色也可以不是暖色,也可以是蓝色这样的冷色,也可以是绿色或者紫色这样的中间色。即,从第二透过部件25射出的光可以不是暖色光,也可以是蓝色这样的冷色光,也可以是绿色或者紫色这样的中间色光。此外,第二透过部件25也可以具有减轻从透过部件20射出的光的眩光的减光功能。
第二透过部件25具有钩挂于壳体3的至少一部分的钩部25A。壳体3具有锁定部4A,该锁定部4A供被配置为覆盖透过部件20的第二透过部件25钩挂。在实施方式中,锁定部4A设置于壳体3与壳体罩4的边界。通过将钩部25A钩挂于锁定部4A,从而第二透过部件25被安装于壳体3以覆盖透过部件20。通过将钩部25A从锁定部4A拆下,从而第二透过部件25能够从壳体3分离。
第一连结部11设置于前表面3A的相反侧的壳体3的后表面3B。第一连结部11从后表面3B向后方突出。第一连结部11为环状。第一连结部11的开口11H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第一连结部11为合成树脂制。
第二连结部12设置于壳体3的前表面3A。第二连结部12从前表面3A向前方突出。第二连结部12为环状。第二连结部12的开口12H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第二连结部12为金属制。
在第一连结部11和第二连结部12安装有悬挂部件26。
图16是表示安装有实施方式的悬挂部件26的照明装置1的图。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悬挂部件26具有:安装于第一连结部11的带26A、以及与带26A的一部分连接的钩26B。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带26A的一部分安装于第一连结部11,带26A的一部分安装于第二连结部12。带26A通过插入第一连结部11的开口11H而安装于第一连结部11。带26A通过插入第二连结部12的开口12H而安装于第二连结部12。通过将钩26B钩挂于作业现场的构造物27,从而照明装置1和电池组2经由悬挂部件26悬挂于构造物27。通过使第二光透过部22朝向下方地悬挂,从而照明装置1能够从上方照明对象。
像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1具备:壳体3;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其通过从电池组2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以及透过部件20,其被壳体3支承,供来自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透过。壳体3的外表面包含:作为第一外表面的上表面3E;以及作为第二外表面的前表面3A,其与上表面3E邻接,朝向与上表面3E不同的方向。透过部件20被配置为跨越上表面3E和前表面3A。
在上述的结构中,透过部件20被配置为跨越壳体3的上表面3E和前表面3A,因此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照射到上表面3E面对的空间和前表面3A面对的空间中的各个空间。上表面3E与前表面3A朝向不同方向,因此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照射到较宽的范围。另外,由于透过部件20是单独部件,因此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高效地照射到透过部件20的周围。因此,照明装置1能够高效地照明较宽的范围。
在实施方式中,透过部件20包含:第一光透过部21,其与上表面3E邻接;第二光透过部22,其与前表面3A邻接;以及第三光透过部23,其将第一光透过部21和第二光透过部22相连。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经由第一光透过部21、第二光透过部22和第三光透过部23中的各个光透过部,高效地照射到透过部件20的周围。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光透过部21为平板状。第二光透过部22为平板状。第三光透过部23弯曲以将第一光透过部21和第二光透过部22相连。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经由第一光透过部21、第二光透过部22和第三光透过部23中的各个光透过部,高效地照射到透过部件20的周围。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与上表面3E邻接,朝向与上表面3E相同的方向。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与前表面3A邻接,朝向与前表面3A相同的方向。第三光透过部23的射出面23B被配置为将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和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相连,在与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和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中的各个射出面正交的剖面中为曲线状。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经由第一光透过部21、第二光透过部22和第三光透过部23中的各个光透过部,高效地照射到透过部件20的周围。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15与第一光透过部21的入射面21A对置。作为第二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16与第二光透过部22的入射面22A对置。
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容易地组装照明装置1。
在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1具备:作为第一基板的电路基板13,其安装有发光元件15;以及作为第二基板的电路基板14,其安装有发光元件16。电路基板13与电路基板14被配置为在与第一光透过部21的射出面21B和第二光透过部22的射出面22B中的各个射出面正交的剖面中正交。
在上述的结构中,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各自配置于接近透过部件20的角部即第三光透过部23的位置,因此照明装置1能够均匀地照明较宽的范围。照明装置1例如能够抑制透过部件20的角部即第三光透过部23的附近变暗。
在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1具备电池安装部5,该电池安装部5设置于壳体3,安装有电池组2。
在上述的结构中,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通过从安装于电池安装部5的电池组2供给的电力而工作。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3具有锁定部4A,该锁定部4A供配置为覆盖透过部件20的第二透过部件25钩挂。
在上述的结构中,第二透过部件25固定于壳体3。
在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透过部件20为扩散部件。
在上述的结构中,透过部件20是使来自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的光的至少一部分扩散的扩散部件,因此照明装置1能够均匀地照明更宽的范围。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3的外表面包含与上表面3E和前表面3A中的各个表面正交的作为第三外表面的左表面3C和右表面3D。左表面3C不从作为电池组2的一个侧面的左表面2L向左侧(外侧)突出。右表面3D不从作为电池组2的另一个侧面的右表面2R向右侧(外侧)突出。
在上述的结构中,能够使电池组2的侧面与支承面对置地将照明装置1设置于支承面。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三外表面的左表面3C和右表面3D与上表面3E和前表面3A中的各个表面邻接。透过部件20被配置为不跨越左表面3C和右表面3D。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照射到上表面3E面对的空间和前表面3A面对的空间,但不照射到左表面3C和右表面3D面对的空间。因此,抑制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照射到不必要的空间。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3的外表面包含配置于前表面3A的相反侧的后表面3B。壳体3具有第一连结部11,该第一连结部11设置于后表面3B,供悬挂部件26安装。
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使前表面3A朝向下方地将壳体3悬挂于悬挂部件26,从而从发光元件15和发光元件16射出的光照射到照明装置1的下方的空间。
在实施方式中,壳体3具有第二连结部12,该第二连结部12设置于前表面3A,供悬挂部件26安装。
在上述的结构中,悬挂部件26能够更稳定地悬挂壳体3。

Claims (15)

1.一种照明装置,其具备:
壳体;
发光元件,其通过从电池组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以及
透过部件,其被所述壳体支承,供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的至少一部分透过,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含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邻接,并朝向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不同的方向,
所述透过部件被配置为跨越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透过部件包含:第一光透过部,其与所述第一外表面邻接;第二光透过部,其与所述第二外表面邻接;以及第三光透过部,其将所述第一光透过部和所述第二光透过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透过部为平板状,
所述第二光透过部为平板状,
所述第三光透过部弯曲以将所述第一光透过部和所述第二光透过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光透过部的射出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邻接,朝向与所述第一外表面相同的方向,
所述第二光透过部的射出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邻接,朝向与所述第二外表面相同的方向,
所述第三光透过部的射出面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光透过部的射出面和所述第二光透过部的射出面相连,在与所述第一光透过部的射出面和所述第二光透过部的射出面中的各个射出面正交的剖面中为曲线状。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元件包含:第一发光元件,其与所述第一光透过部的入射面对置;以及第二发光元件,其与所述第二光透过部的入射面对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该照明装置具备:
第一基板,其安装有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以及
第二基板,其安装有所述第二发光元件,
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被配置为在与所述第一光透过部的射出面和所述第二光透过部的射出面中的各个射出面正交的剖面中正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照明装置具备电池安装部,该电池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供所述电池组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电池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表面,
所述电池组通过从所述电池安装部的后方相对于所述电池安装部向前方滑动,从而安装于所述电池安装部,
所述第一外表面为所述壳体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外表面为所述壳体的前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锁定部,该锁定部供以覆盖所述透过部件的方式配置的第二透过部件钩挂。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透过部件为扩散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含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中的各个外表面正交的第三外表面,
所述第三外表面不从所述电池组的侧面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第三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和所述第二外表面中的各个外表面邻接,
所述透过部件不跨越所述第三外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的相反侧的第四外表面,
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连结部,该第一连结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外表面,供悬挂部件安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第二连结部,该第二连结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供所述悬挂部件安装。
CN202310446652.7A 2022-06-29 2023-04-24 照明装置 Pending CN1173080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04157 2022-06-29
JP2022104157A JP2024004541A (ja) 2022-06-29 2022-06-29 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8010A true CN117308010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16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46652.7A Pending CN117308010A (zh) 2022-06-29 2023-04-24 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3503A1 (zh)
JP (1) JP2024004541A (zh)
CN (1) CN117308010A (zh)
DE (1) DE10202311570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9225A (en) * 1991-11-25 1992-12-08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wer tool with light
US6814461B2 (en) * 2003-03-03 2004-11-09 One World Technologies Limited Battery-operated power tool with light source
US20070278995A1 (en) * 2006-05-31 2007-12-06 Steven Lynn Batdorff Recharging power source with lighting accessory
US9163792B2 (en) * 2013-07-23 2015-10-20 Zacaabel, Llc Illuminated hand wand
DE102015218447A1 (de) * 2014-12-16 2016-06-16 Robert Bosch Gmbh Akkupack für eine Handwerkzeugmaschine
NZ734170A (en) * 2015-02-04 2019-05-31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Light including a heat sink and leds coupled to the heat sink
CN215174285U (zh) * 2016-02-25 2021-12-14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区域灯
JP6982732B2 (ja) 2018-02-16 2021-12-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携帯電灯
JP7447024B2 (ja) * 2018-05-24 2024-03-11 アトラス・コプコ・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テクニーク・アクチボラグ 電動工具
JP2022187761A (ja) * 2021-06-08 2022-12-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04541A (ja) 2024-01-17
DE102023115704A1 (de) 2024-01-04
US20240003503A1 (en)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8379B2 (ja) 消防士用照明装置および方法
US9660395B2 (en) Terminal connection device having light source module
US9046232B2 (en) Lighting system with light-emitting diode(s)
JP2020113555A (ja) 照明装置
AU2008207968A1 (en) Headlamp with adjustable diffuser lens
JP4756391B2 (ja) 照明器具
JP4161972B2 (ja) 照明器具
EP1754933A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Military Use
US11262038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with emergency light module and interface
CN117308010A (zh) 照明装置
JP2008204698A (ja) 照明器具
JP5775607B2 (ja) 車室内照明装置システム
JP6796803B2 (ja) 照明器具
KR20200107513A (ko) 다운라이트형 led 조명장치
JP5725998B2 (ja) 表示装置
JP2011000974A (ja) 室内照明装置
JP6857850B2 (ja) 照明装置
TWI552186B (zh) 開關
US4052610A (en) Flashlight case assembly and flashlight
CN219821178U (zh) 汽车用可拆卸发光镜结构
JP5617537B2 (ja) 表示装置
CN217928368U (zh) 手电筒
JP6778900B2 (ja) 照明器具
CN215764733U (zh) 一种大范围配光的车尾箱照明灯系统
JP2022009645A (ja)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