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1570A - 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 - Google Patents

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1570A
CN117241570A CN202311349234.2A CN202311349234A CN117241570A CN 117241570 A CN117241570 A CN 117241570A CN 202311349234 A CN202311349234 A CN 202311349234A CN 117241570 A CN117241570 A CN 117241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mper
disc
unit
axis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492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海涛
李红霞
李绍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CHW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CHW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CHW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CHWI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492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415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41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15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06Lead-in-hole components, e.g. affixing or retention before soldering, spac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6Metal-working plant comprising a number of associated machines or apparat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2Recycling of waste of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该卧式插件机包括机架、工作台装置、驱动装置、输送装置、跳线装置以及头部插件装置。工作台装置的圆盘活动设置在机架上,圆盘上设置有插件输送单元,插件输送单元用于输送电路板。输送装置将电路板输送到工作台装置上。跳线装置输送跳线,头部插件装置将跳线剪断并压入到电路板上,底座剪脚装置对元件进行剪脚。圆盘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多个从动轮间隔设置在圆盘的周边,并与圆盘挤压连接。皮带的一端与主动轮连接,皮带的内侧间隔布设有多个从动轮。通过控制圆盘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来控制圆盘转动的角度,使得圆盘能转动任意的角度,大大提高了兼容性以及插件的效率。

Description

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2210836011.8”、申请日为:“2022年07月15日”发明名称为:“卧式插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插件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插件机是生产电子产品必要设备。目前市场上的插件机的工作台只能一次转动90°,插件方位兼容性差,插件效率较低。
故需要提供一种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该卧式插件机通过圆盘驱动电机、主动轮、皮带带动多个从动轮转动,从动轮与圆盘固定连接,从而带动圆盘转动。可以通过控制圆盘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来控制圆盘的转动角度,使得圆盘能转动任意的角度,大大提高了兼容性以及插件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插件机的工作台只能一次转动90°导致插件方位兼容性差、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内容为:一种工作台装置,其包括圆盘和驱动装置,所述圆盘活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圆盘上设置有插件输送单元,所述插件输送单元用于输送电路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圆盘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装置转动任意角度;
所述圆盘驱动单元包括圆盘驱动电机、主动轮、皮带、多个从动轮、调节板与两个调节轮;所述圆盘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轮连接,多个所述从动轮间隔设置在所述圆盘的周边,并与所述圆盘挤压连接;所述皮带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皮带的内侧间隔布设有多个所述从动轮;通过控制所述圆盘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来控制所述圆盘转动的角度;所述调节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两个调节槽,两个所述调节槽并排设置;一个所述调节轮对应一个所述调节槽设置,所述调节轮与所述调节板螺栓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调节轮之间的距离;所述皮带的外侧与所述调节轮挤压连接,且所述皮带位于两个所述调节轮之间,通过调节两个所述调节轮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所述皮带的松紧程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插件输送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接驳单元与右接驳单元,电路板从所述左接驳单元输送到所述插件输送单元上,所述插件输送单元将电路板输送到设定的位置进行插件作业,插件作业完成,所述插件输送单元将电路板输送至所述右接驳单元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工作台装置还包括X轴工作台与Y轴工作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X轴驱动电机、两个X轴导轨、Y轴驱动电机以及两个Y轴导轨;两个所述Y轴导轨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端,所述Y轴工作台的下端与两个所述Y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Y轴驱动电机与所述Y轴工作台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Y轴工作台沿所述Y轴导轨往复运动;两个所述X轴导轨设置在所述Y轴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X轴工作台的下端与两个所述X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X轴工作台的上端面与所述圆盘连接;所述X轴驱动电机与所述X轴工作台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X轴工作台以及所述圆盘沿所述X轴导轨滑动。
其中,所述工作台装置还包括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设置在所述圆盘的下方,所述环形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X轴工作台上,所述环形导轨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从动轮的下端还设置有定位轮,所述定位轮的侧面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定位轮的上端面的端部与所述凹槽的上侧壁挤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轮的内部中空,所述定位轮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定位轮还设置有多个钢珠与螺柱,多个所述钢珠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螺柱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多个所述钢珠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用于将所述螺柱与所述定位轮固定连接;所述螺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圆盘连接。
另外,所述X轴工作台与所述Y轴工作台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用于提供作业空间,在所述环形导轨的外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上端按压在所述圆盘的上表面端部,所述保护壳的下端与所述X轴工作平台螺丝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主动轮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直齿,所述皮带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直齿,所述第一直齿与所述第二直齿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轮设置有第三直齿,所述第三直齿与所述第二直齿啮合连接。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卧式插件机,其使用所述工作台装置,所述卧式插件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装置上的跳线装置、以及架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头部插件装置,两组所述跳线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头部插件装置的两侧;
在本发明中,所述跳线装置包括固定单元、牵引单元以及校直单元,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头部插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牵引单元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靠近所述头部插件装置的一侧,用于带动跳线移动,所述校直单元设置在所述牵引单元远离所述头部插件装置的一端,所述校直单元用于使跳线对中整平;
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块、连接块、轴承座、跳线盒铝块、第一铝块与第二铝块,所述牵引单元包括伺服电机、压直跳线连接块、第一跳线齿轮与第二跳线齿轮,所述校直单元包括水平调直组件与垂直调直组件,所述水平调制组件包括滚轮固定块与多个第一小轮,所述垂直调直组件包括滚轮座与多个第二小轮;
所述固定块的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头部插件装置的头部刀架上,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一端与所述跳线盒铝块连接,所述第二铝块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铝块设置在第一间隙远离所述校直单元的一端,用于将跳线引导至所述头部插件装置处,所述第二铝块固定在所述跳线盒铝块的一端的上方,所述跳线盒铝块的另一端的上方固定有所述第二跳线齿轮,所述第一铝块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铝块设置在所述校直单元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铝块固定在所述滚轮座的端部,跳线穿过第一通槽,用于将跳线引导至校直单元中;
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跳线齿轮套装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外圆周上,所述第二跳线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跳线齿轮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跳线齿轮与所述第二跳线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跳线齿轮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跳线齿轮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跳线位于第一间隙内,且与所述第一跳线齿轮的上端、第二跳线齿轮的上端紧贴,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跳线齿轮转动,所述第一跳线齿轮带动所述第二跳线齿轮转动,所述压直跳线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滚轮固定块与所述轴承座上,用于将经过调直后的跳线引导入所述牵引单元内;
所述滚轮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滚轮固定块水平设置,所述滚轮固定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小轮,多个所述第一小轮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小轮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与第一间隙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滚轮座设置在所述滚轮固定块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所述滚轮座的侧面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滚轮固定块的上表面垂直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小轮设置在安装面上,多个所述第二小轮设置位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小轮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与第二间隙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小轮设置为7个,一组设置有4个,另一组设置有3个,一组中的所述第一小轮与另一组中的所述第一小轮错位设置,延长整形的路径;
所述第二小轮设置有7个,得到安装面的下端设置有4个得到第二小轮,所述安装面的上端设置有3个所述第二小轮,上端的所述第二小轮与下端的所述第二小轮错位设置,延长整形的路径。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卧式插件机,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插件机,该卧式插件机包括机架、工作台装置、驱动装置、输送装置、跳线装置以及头部插件装置。工作台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工作台装置包括圆盘,圆盘活动设置在机架上,圆盘上设置有插件输送单元,插件输送单元用于输送电路板。输送装置用于将电路板输送到工作台装置上。跳线装置设置在工作台装置上,用于输送跳线。头部插件装置架设在机架上,且位于跳线装置的一侧,用于将跳线装置输送的跳线剪断并压入到电路板上。底座剪脚装置设置在头部装置的下方,用于对插入电路板上的元件进行剪脚。驱动装置包括圆盘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工作台装置转动任意角度。圆盘驱动单元包括圆盘驱动电机、主动轮、皮带与多个从动轮。圆盘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多个从动轮间隔设置在圆盘的周边,并与圆盘挤压连接。皮带的一端与主动轮连接,皮带的内侧间隔布设有多个从动轮。通过控制圆盘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来控制圆盘转动的角度,使得圆盘能转动任意的角度,大大提高了兼容性以及插件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插件机的工作台只能一次转动90°导致插件方位兼容性差、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机的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机的两个跳线装置布设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机的工作台装置与驱动装置的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机的X轴工作台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机的从动轮与定位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机的跳线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头的头部插件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头的头部插件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头的刀组驱动组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头的刀盒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头的连接头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头的刀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头的刀组单元的实施例一的侧视图。
图16为图12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头的内部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头的刀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卧式插件头的成型刀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卧式插件机,20.机架,21.横梁,30.工作台装置,31.圆盘,32.环形导轨,321.凹槽,33.X轴工作台,34.Y轴工作台,35.插件输送单元,40.驱动装置,41.圆盘驱动单元,411.圆盘驱动电机,412.主动轮,413.从动轮,414.定位轮,4141.第一限位槽,4142.钢珠,4143.螺柱,4144.第二限位槽,415.调节板,416.调节轮,42.X轴驱动电机,43.X轴导轨,44.Y轴驱动电机,45.Y轴导轨,50.跳线装置,511.固定块,512.连接块,513.轴承座,514.跳线盒铝块,515.第一铝块,516.第二铝块,521.伺服电机,522.压直跳线连接块,523.第一跳线齿轮,524.第二跳线齿轮,531.滚轮固定块,532.第一小轮,533.滚轮座,534.第二小轮,60.头部插件装置,61.头部支架,611.导轨,62.刀组驱动单元,621.刀组驱动组件,6211.电机,6212.同步轮,6213.从动轮,6214.皮带,6215.传动齿轮轴,6216.Z轴齿条,6217.转杆,6218.连接头,622.刀架,6221.架体,6222.固定板,6223.减重孔,6224.第一凹槽,6225.第二凹槽,6226.卡槽,623.刀盒,6231.盒盖,6232.盒框,6233.调节支架,624.第一滚珠盒,625.第二滚珠盒,626.连接器盖,63.刀组单元,631.切刀,632.成型刀,6321.避位槽,633.推刀,634.第一支撑架,6341.第一通孔,635.第二支撑架,6351.第二通孔,636.成型刀片,637.下弯刀,638.V形凹槽,70.输送装置,71.左接驳单元,72.右接驳单元,80.U轴调节装置,90.底座剪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请参照图1、图2、图3,在本实施例中,该卧式插件机10包括机架20、工作台装置30、驱动装置40、跳线装置、头部插件装置60、输送装置70、U轴调节装置80以及底座剪脚装置90。机架20的上端设置有横梁21,头部插件装置60设置在横梁21上,两组跳线装置分别设置在头部插件装置60的左右两侧。U轴调节装置80安装在横梁21上,U轴调节装置80的上端与头部插件装置60连接,U轴调节装置80的下端与底座剪脚装置90连接,调解时可以使得头部插件装置60与底座剪脚装置90同步调节。U轴调节装置80调整正反螺旋丝杆带动左右刀架相对运动,从而完成左右刀架之间的跨距的调整。跨距以两个成型刀之间的间距计算。工作台装置30设置在机架20的上端,且位于头部插件装置60的下方。底座剪脚装置90设置在机架20上,位于工作台装置30的下方,用于对插件后的元件进行剪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图4、图5,该工作台装置30包括圆盘31、环形导轨32、X轴工作台33与Y轴工作台34。圆盘31、X轴工作台33与Y轴工作台34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用于提供作业空间。Y轴工作台34与机架20上的Y轴导轨45滑动连接,X轴工作台33与Y轴工作台34上的X轴导轨43滑动连接。环形导轨32固定设置在X轴工作台33上,环形导轨3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321。圆盘31通过多个从动轮413设置在环形导轨32的上方。在环形导轨32的外周设置有保护壳,保护壳的上端按压在圆盘31的上表面端部,保护壳的下端与X轴工作平台螺丝连接,便于保护皮带以及从动轮413,防止水或者灰尘影响皮带带动从动轮413转动。
圆盘31的上表面架设有插件输送单元35,输送装置70包括左接驳单元71与右接驳单元72,左接驳单元71与右接驳单元72的结构相同设置。左接驳单元71与右接驳单元72分别设置在插件输送单元35的两端,电路板从左接驳单元71输送到插件输送单元35上,插件输送单元35将电路板输送到设定的位置,然后进行插件作业。等插件作业完成后,插件输送单元35将电路板输送至右接驳单元72上,右接驳单元72将电路板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图5,该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工作台装置30转动任意角度,其包括圆盘驱动单元41、X轴驱动电机42、两个X轴导轨43、Y轴驱动电机44以及两个Y轴导轨45。两个Y轴导轨45设置在机架20的两端,Y轴工作台34的下端与两个Y轴导轨45滑动连接,Y轴驱动电机44与Y轴工作台34固定连接,用于驱动Y轴工作台34、X轴工作台33与圆盘31共同沿Y轴导轨45往复运动。两个X轴导轨43设置在Y轴工作台34的上表面,X轴工作台33的下端与两个X轴导轨43滑动连接,X轴工作台33的上端面与圆盘31连接。X轴驱动电机42与X轴工作台33固定连接,用于驱动X轴工作台33以及圆盘31沿X轴导轨43滑动。可以提高圆盘31活动的范围,增加兼容性。
该圆盘驱动单元41包括圆盘驱动电机411、主动轮412、皮带、多个从动轮413、定位轮414、调节板415与两个调节轮416。圆盘驱动电机411的输出轴与主动轮412连接,多个从动轮413间隔设置在圆盘31的周边。皮带的一端与主动轮412连接,皮带的内侧间隔布设有多个从动轮413。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圆盘驱动电机411的转动角度来控制圆盘31转动的角度,使得圆盘31能转动任意角度。主动轮412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直齿,皮带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直齿,第一直齿与第二直齿啮合连接。从动轮413设置有第三直齿,第三直齿与第二直齿啮合连接。提高传动的效率,便于控制圆盘31转动的角度。
请参照图6、图7,从动轮413的下端还设置有定位轮414,定位轮414的侧面位于凹槽321内,定位轮414的上端面的端部与凹槽321的上侧壁挤压连接。可以提高定位轮414与环形导轨32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圆盘31转动的精度。
定位轮414的内部中空,定位轮41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4141,第一限位槽4141至少设置有一组。定位轮414还设置有多个钢珠4142与螺柱4143,多个钢珠4142的一端位于第一限位槽4141内。螺柱4143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4141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4144,多个钢珠4142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限位槽4144内,用于将螺柱4143与定位轮414固定连接。螺柱414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定位轮414、从动轮413与圆盘31连接。安拆便捷,有利于维修。
请参照图4,调节板415固定设置在机架20上,调节板415上设置有两个调节槽,两个调节槽并排设置。一个调节轮416对应一个调节槽设置,调节轮416与调节板415螺栓连接,用于调节两个调节轮416之间的距离。调节轮416设置在主动轮412与从动轮413之间,皮带的外侧与调节轮416挤压连接,且皮带从两个调节轮416之间的空隙中穿过。通过调节两个调节轮416之间的距离来调节皮带的松紧程度,提高圆盘31的转动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图8,两组跳线装置50分别设置在头部插件装置60的一侧的两端,且与头部插件装置60的中心对称设置,可以提供更大的工作区间,防止相互干扰,提高工作效率。请参照图2,跳线装置50包括固定单元、牵引单元以及校直单元。固定单元与头部插件装置60固定连接,牵引单元设置在固定单元靠近头部插件装置60的一侧,用于带动跳线移动。校直单元设置在牵引单元远离头部插件装置60的一端,校直单元用于使跳线对中整平。提高跳线的输送效率以及跳线的整形质量,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块511、连接块512、轴承座513、跳线盒铝块514、第一铝块515与第二铝块516。固定块511的通过螺栓固定在头部插件装置60的头部刀架上。连接块512的一端与固定块511连接,连接块512的另一端与轴承座513连接,轴承座513的一端与跳线盒铝块514连接。第二铝块516设置有第二通槽,第二铝块516设置在第一间隙远离校直单元的一端,用于将跳线引导至头部插件装置60处,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铝块516固定在跳线盒铝块514的一端的上方,跳线盒铝块514的另一端的上方固定有第二跳线齿轮524。第一铝块515设置有第一通槽,第一铝块515设置在校直单元远离伺服电机521的一端,且第一铝块515固定在滚轮座533的端部,跳线穿过第一通槽,用于将跳线引导至校直单元中。
该牵引单元包括伺服电机521、压直跳线连接块522、第一跳线齿轮523与第二跳线齿轮524。伺服电机521设置在轴承座513上,第一跳线齿轮523套装在伺服电机521的输出轴的外圆周上,第二跳线齿轮524设置在第一跳线齿轮523的一侧,且第一跳线齿轮523与第二跳线齿轮524啮合连接。第一跳线齿轮523的上端与第二跳线齿轮524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跳线位于第一间隙内,且与第一跳线齿轮523的上端、第二跳线齿轮524的上端紧贴。伺服电机521带动第一跳线齿轮523转动,第一跳线齿轮523带动第二跳线齿轮524转动。由于跳线与第一跳线齿轮523、第二跳线齿轮524的上端挤压连接,使得在转动过程中,可以牵引跳线前移。压直跳线连接块522设置在滚轮固定块531与轴承座513上,用于将经过调直后的跳线引导入牵引单元内。
该校直单元包括水平调直组件与垂直调直组件。水平调制组件包括滚轮固定块531与多个第一小轮532。滚轮固定块531的一端与轴承座513连接,滚轮固定块531水平设置,滚轮固定块53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小轮532。多个第一小轮532设置为两组,两组第一小轮532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与第一间隙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便于跳线穿过。跳线挤压穿过第二间隙,用于使跳线左右拉直并对中,提高跳线的成型质量,节约成本。
其中,第一小轮532可以设置为7个,一组设置有4个,另一组设置有3个,一组中的第一小轮532与另一组中的第一小轮532错位设置,延长整形的路径,节约成本。每组中的第一小轮532也可以间隔设置,节约成本。当跳线穿过时,受到两侧的第一小轮532的挤压作用,使得跳线水平弯曲的部分拉直,起到水平整形对中的效果。
垂直调直组件包括滚轮座533与多个第二小轮534。滚轮座533设置在滚轮固定块531远离伺服电机521的一端,滚轮座533的侧面设置有安装面,安装面与滚轮固定块531的上表面垂直设置。多个第二小轮534设置在安装面上,多个第二小轮534设置位两组,两组第二小轮534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与第二间隙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便于跳线穿过。跳线挤压穿过第三间隙,用于使跳线竖向拉直并对中,提高跳线的成型质量,节约成本。
其中,第二小轮534设置有7个,安装面的下端设置有4个第二小轮534,安装面的上端设置有3个第二小轮534,上端的第二小轮534与下端的第二小轮534错位设置,延长整形的路径,节约成本。每组中的第二小轮534间隔设置,节约成本。当跳线穿过第三间隙时,跳线受到两侧的第二小轮534的挤压作用,使得跳线垂直弯曲的部分拉直,起到竖向的整形对中的效果。
使用时,根据跳线的规格选择其中一组跳线装置50作业。人工将跳线的端部依次穿过第一通槽、第三间隙、第二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二通槽,启动伺服电机521,跳线在第一跳线齿轮523与第二跳线齿轮524的牵引力的作用下朝头部插件装置60移动,跳线后续的部分依次经过垂直调直组件、水平调直组件进行竖向、水平的整形对中,提高跳线的使用率以及工作的效率。加装该跳线装置50并不会影响到另一侧的跳线装置50的使用,也不会和头部插件装置60发生干涉,反而增加插件机的功能,性价比得到提高。使机器可适应不同直径的跳线,增加了机器的功能,提高了机器的性价比。跳线装置50对不同直径的跳线增加了兼容性,其性能稳定,安装及调试方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请参照图9,该头部插件装置60包括头部支架6111、刀组驱动单元62以及刀组单元63。头部支架6111架设在横梁21上,刀组驱动单元62设置在头部支架6111上,刀组单元63与刀组驱动单元62连接,刀组驱动单元62用于带动刀组单元63上下运动,对元件进行裁剪、成型、插件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图11、图12,该刀组驱动单元62包括刀组驱动组件621、刀架622、刀盒623、第一滚珠盒624、第一滚珠、第二滚珠盒625与第二滚珠。刀组驱动组件621设置在头部支架6111上,刀架622与头部支架6111滑动连接,刀组驱动组件621用于驱动刀架622上下往复运动。
请参照图11,该刀组驱动组件621包括电机6211、同步轮6212、从动轮6213、皮带6214、传动齿轮轴6215、Z轴齿条6216、转杆6217与连接头6218。电机6211设置在头部支架6111的一侧,电机6211的输出轴与同步轮6212连接,传动齿轮轴6215的一端套设有从动轮6213,皮带6214设置在同步轮6212与从动轮6213上。传动齿轮轴6215转动设置在头部支架6111上,传动齿轮轴6215上设置有第一齿轮。头部支架6111的侧面设置有导轨611,Z轴齿条6216的一侧与导轨611滑动连接,Z轴齿条6216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Z轴齿条6216的下端与刀架622连接,合理利用空间,节约成本。电机6211用于通过传动齿轮轴6215带动Z轴齿条6216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刀架622以及刀架622上的刀组单元63上下运动进行作业。
Z轴齿条6216的下端设置有转杆6217,连接头6218的一端套设在转杆6217上。刀架622的上端设置有卡槽6226,连接头6218的另一端卡设在卡槽6226内。安拆便捷,便于维修以及搬运。其中,请参照图13,连接头6218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设置为圆杆状,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转杆6217连接。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段的杆直径小于第一连接段的杆直径。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段的一端连接,第三连接段设置为球状结构,第三连接段的直径小于第一连接段的直径。卡槽6226与第三连接段相匹配设置,提高卡设的牢固性以及安拆效率。刀架622的架体622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器盖626,连接器盖626与架体6221的上端螺丝连接,连接器盖626与刀架622之间设置有卡槽6226,用于将第三连接段卡设在卡槽6226内,提高安拆效率。
请参照图12,该刀盒623包括盒盖6231、盒框6232与调节支架6233,盒框6232的一侧与头部支架6111固定连接,且位于滑轨的下方。调节支架6233的一端与盒框6232连接,调节支架6233的另一端与盒盖6231螺栓连接,用于调节盒盖6231的位置,第二滚珠盒625设置在盒盖6231上。通过调节盒盖6231的高度来调节第二滚珠盒625的高度,从而调整推刀633的下降高度,提高兼容性。盒框6232上下开口设置,刀架622与刀组单元63均穿过盒框6232。
请参照图14,该刀架622设置为十字形结构,刀架622包括架体6221与固定板6222。架体6221竖向设置,架体6221的上端与连接头6218连接。架体6221设置为长方体结构,架体622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架634、第二支撑架635接触,架体6221上还至少设置有一个减重孔6223,减重孔6223用于减重,提高运动效率以及节约成本。固定板6222水平设置在架体6221上,第一凹槽6224与第二凹槽6225设置在架体6221的相对的两侧,且位于固定板6222的下方。结构紧凑,节约占用空间。
请参照图15,第一滚珠盒624设置在盒框6232的一侧,第一滚珠盒624内设置有第一滚珠槽。第一支撑架634位于第一滚珠盒624与刀架622之间。刀架622与第一滚珠盒624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凹槽6224,初始时,第一滚珠位于第一凹槽6224与第一通孔6341之间。第一支撑架634设置有第一通孔6341,第一通孔6341用于连通第一滚珠槽与第一凹槽6224。当切刀631剪切元件脚时,第一滚珠从第一凹槽6224内滚入到第一滚珠槽内,使得第一滚珠位于第一通孔6341与第一滚珠槽之间,可以固定第一支撑架634,使得切刀631不再随着刀架622下降。使用灵活,结构简单,安拆便捷。
第一滚珠盒624设置在盒盖6231的一侧,第二滚珠盒625内设置有第二滚珠槽。第二支撑架635位于第二滚珠盒625与刀架622之间。刀架622与第二滚珠盒62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凹槽6225,第二滚珠位于第二凹槽6225与第二通孔6351之间。第二支撑架635设置有第二通孔6351,第二通孔6351用于连通第二滚珠槽与第二凹槽6225。当成型刀632成型元件脚时,第二滚珠从第二凹槽6225内滚入到第二滚珠槽内,使得第二滚珠位于第二通孔6351与第二滚珠槽之间,可以固定第二支撑架635,使得成型刀632停止下降。使用灵活,结构简单,安拆便捷。在第一滚珠盒624与第二滚珠盒625内均设置有弹簧,第一滚珠、第二滚珠卡设在弹簧与刀架622之间。当刀架622上移时,在弹簧的作用力下,第一滚珠从第一滚珠槽内回复到第一凹槽6224内、第二滚珠从第二滚珠槽内回复到第二凹槽6225内,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架634、第二支撑架635回复到初始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6、图17、图18,刀组单元63包括两把切刀631、两把成型刀632、两把推刀633、第一支撑架634、第二支撑架635、两把成型刀片636以及两把下弯刀637。第一支撑架634与第二支撑架635分别设置在刀架622的两侧。两把切刀631与第一支撑架634连接,且两把切刀631位于第一支撑架634的两侧。两把成型刀632设置在第二支撑架635上,两把推刀633设置在刀架622上,两把推刀633位于两把成型刀632之间。两把成型刀632位于两把切刀631之间,两把切刀631、两把成型刀632与两把推刀633均竖向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且两侧的刀与刀架622对称设置。请参照图19,成型刀632的侧端设置有避位槽6321。两把成型刀片636分别设置在两个成型刀632相对的两个侧面,且分别位于推刀633的下方。下弯刀637的一端与成型刀片636的一端连接,下弯刀637的另一端悬空设置。当成型刀632完成成型作业前,两个成型刀片636水平设置,下弯刀637悬空设置。当成型刀632完成成型作业后,成型刀片636后摆,带动下弯刀637后摆,使得下弯刀637的另一端位于成型刀632的避位槽6321内,使得成型刀片636给推刀633避位,便于推刀633下移。切刀631、成型刀632、推刀633的下端部均设置有一个V形凹槽638,可以在作业的时候卡住元件,提高作业效率以及作业的精度。
初始状态至切刀631切断元件脚时,切刀631、成型刀632、推刀633相对静止设置,切刀631的下端部位于最下方,推刀633的下端部位于最上方。当切刀631切断元件脚至时,切刀631与第一支撑架634固定设置,刀架622带动成型刀632与推刀633下移。当成型刀632成型完元件脚时,成型刀632固定不动,刀架622带动推刀633下移。当推刀633将成型后的元件脚压入到电路板时,推刀633位于最低点。
下面对本头部插件装置60的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电机6211通过传动齿轮轴6215带动Z轴齿条6216沿导轨611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刀架622、第一支撑架634、第二支撑架635、切刀631、成型刀632、推刀633、第一滚珠以及第二滚珠共同向下运动。
二、当切刀631碰到元件并将元件脚剪断时,此时的第一滚珠正好到达第一滚珠槽的位置。随着刀架622的继续下移,第一滚珠从第一凹槽6224内滚入到第一滚珠槽内,第一支撑架634与盒框6232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支撑架634、切刀631与刀架622分离并停止运动。同时,在刀架622的挤压下,第一滚珠盒624内的弹簧压缩。
三、刀架622继续下移,当成型刀632触碰到切好的元件脚时,在成型刀632的作用下,元件脚弯折90°,完成成型作业。此时,第二滚珠位于第二滚珠槽的位置,随着刀架622的继续下移,第二滚珠从第二凹槽6225内滚入到第二滚珠槽内,第二支撑架635与盒盖6231固定连接,使得第二支撑架635、成型刀632与刀架622分离并停止运动。同时,在刀架622的挤压下,第二滚珠盒625内的弹簧压缩。成型刀片636带动下弯刀637向后旋转,与推刀633错开位置。
四、刀架622继续下移,推刀633在刀架622的推力作用下把成型的元件脚插入到对应的电路板上的跨距孔内,完成插件作业。
五、电机6211反转,带动刀架622上移。当第二凹槽6225上直至第二滚珠孔位置时,第二滚珠在弹簧的推力作用下回到第二凹槽6225内,使得第二支撑架635与刀架622固定连接。继续上移,当第一凹槽6224上直至第一滚珠孔位置时,第一滚珠在弹簧的推力作用下回到第一凹槽6224内,使得第一支撑架634与刀架622固定连接。刀架622继续上移,直至回复到初始位置,开始下一次插件作业。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启动控制系统,左接驳单元71将电路板输送到插件输送单元35上,插件输送单元35将电路板输送到设定的位置。
二、Y轴驱动电机44驱动Y轴工作台34、X轴驱动电机42驱动X轴工作台33移动到设定的位置,圆盘驱动电机411启动,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圆盘31驱动装置40转动一定的角度,皮带带动从动轮413以及圆盘31转动相同的角度。
三、双跳线装置将跳线输送到头部插件装置60的下端,切刀剪切跳线,成型刀对跳线进行成型作业,推刀将成型后的跳线插入到电路板上的相应位置。
四、底座剪脚装置90对电路板下端多余的跳线结构进行剪脚作业。
五、圆盘31转动设定角度,重复步骤二至步骤四,直至电路板的插件作业全部完成。
六、插件输送单元35将电路板输送至右接驳单元72上,右接驳单元72将完成插件的电路板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一种卧式插件机,该卧式插件机包括机架、工作台装置、驱动装置、输送装置、跳线装置以及头部插件装置。工作台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工作台装置包括圆盘,圆盘活动设置在机架上,圆盘上设置有插件输送单元,插件输送单元用于输送电路板。输送装置用于将电路板输送到工作台装置上。跳线装置设置在工作台装置上,用于输送跳线。头部插件装置架设在机架上,且位于跳线装置的一侧,用于将跳线装置输送的跳线剪断并压入到电路板上。底座剪脚装置设置在头部装置的下方,用于对插入电路板上的元件进行剪脚。驱动装置包括圆盘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工作台装置转动任意角度。圆盘驱动单元包括圆盘驱动电机、主动轮、皮带与多个从动轮。圆盘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多个从动轮间隔设置在圆盘的周边,并与圆盘挤压连接。皮带的一端与主动轮连接,皮带的内侧间隔布设有多个从动轮。通过控制圆盘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来控制圆盘转动的角度,使得圆盘能转动任意的角度,大大提高了兼容性以及插件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插件机的工作台只能一次转动90°导致插件方位兼容性差、效率较低的问题。
综上,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工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装置包括圆盘和驱动装置,所述圆盘活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圆盘上设置有插件输送单元,所述插件输送单元用于输送电路板,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圆盘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装置转动任意角度;
所述圆盘驱动单元包括圆盘驱动电机、主动轮、皮带、多个从动轮、调节板与两个调节轮;所述圆盘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轮连接,多个所述从动轮间隔设置在所述圆盘的周边,并与所述圆盘挤压连接;所述皮带的一端与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皮带的内侧间隔布设有多个所述从动轮;通过控制所述圆盘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来控制所述圆盘转动的角度;所述调节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两个调节槽,两个所述调节槽并排设置;一个所述调节轮对应一个所述调节槽设置,所述调节轮与所述调节板螺栓连接,用于调节两个所述调节轮之间的距离;所述皮带的外侧与所述调节轮挤压连接,且所述皮带位于两个所述调节轮之间,通过调节两个所述调节轮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所述皮带的松紧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输送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接驳单元与右接驳单元,电路板从所述左接驳单元输送到所述插件输送单元上,所述插件输送单元将电路板输送到设定的位置进行插件作业,插件作业完成,所述插件输送单元将电路板输送至所述右接驳单元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装置还包括X轴工作台与Y轴工作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X轴驱动电机、两个X轴导轨、Y轴驱动电机以及两个Y轴导轨;两个所述Y轴导轨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两端,所述Y轴工作台的下端与两个所述Y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Y轴驱动电机与所述Y轴工作台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Y轴工作台沿所述Y轴导轨往复运动;两个所述X轴导轨设置在所述Y轴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X轴工作台的下端与两个所述X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X轴工作台的上端面与所述圆盘连接;所述X轴驱动电机与所述X轴工作台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X轴工作台以及所述圆盘沿所述X轴导轨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装置还包括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设置在所述圆盘的下方,所述环形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X轴工作台上,所述环形导轨的外圆周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从动轮的下端还设置有定位轮,所述定位轮的侧面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定位轮的上端面的端部与所述凹槽的上侧壁挤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轮的内部中空,所述定位轮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至少设置有一组;所述定位轮还设置有多个钢珠与螺柱,多个所述钢珠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螺柱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多个所述钢珠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用于将所述螺柱与所述定位轮固定连接;所述螺柱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定位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圆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工作台与所述Y轴工作台的中部均设置有通孔,用于提供作业空间,在所述环形导轨的外周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上端按压在所述圆盘的上表面端部,所述保护壳的下端与所述X轴工作平台螺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的外周设置有第一直齿,所述皮带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直齿,所述第一直齿与所述第二直齿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轮设置有第三直齿,所述第三直齿与所述第二直齿啮合连接。
8.一种卧式插件机,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工作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装置上的跳线装置、以及架设在所述机架上的头部插件装置,两组所述跳线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头部插件装置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卧式插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跳线装置50包括固定单元、牵引单元以及校直单元,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头部插件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牵引单元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靠近所述头部插件装置的一侧,用于带动跳线移动,所述校直单元设置在所述牵引单元远离所述头部插件装置的一端,所述校直单元用于使跳线对中整平;
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块、连接块、轴承座、跳线盒铝块、第一铝块与第二铝块,所述牵引单元包括伺服电机、压直跳线连接块、第一跳线齿轮与第二跳线齿轮,所述校直单元包括水平调直组件与垂直调直组件,所述水平调制组件包括滚轮固定块与多个第一小轮,所述垂直调直组件包括滚轮座与多个第二小轮;
所述固定块的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头部插件装置的头部刀架上,所述连接块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轴承座的一端与所述跳线盒铝块连接,所述第二铝块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铝块设置在第一间隙远离所述校直单元的一端,用于将跳线引导至所述头部插件装置处,所述第二铝块固定在所述跳线盒铝块的一端的上方,所述跳线盒铝块的另一端的上方固定有所述第二跳线齿轮,所述第一铝块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铝块设置在所述校直单元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铝块固定在所述滚轮座的端部,跳线穿过第一通槽,用于将跳线引导至校直单元中;
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跳线齿轮套装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的外圆周上,所述第二跳线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跳线齿轮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跳线齿轮与所述第二跳线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跳线齿轮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跳线齿轮的上端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隙,跳线位于第一间隙内,且与所述第一跳线齿轮的上端、第二跳线齿轮的上端紧贴,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一跳线齿轮转动,所述第一跳线齿轮带动所述第二跳线齿轮转动,所述压直跳线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滚轮固定块与所述轴承座上,用于将经过调直后的跳线引导入所述牵引单元内;
所述滚轮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滚轮固定块水平设置,所述滚轮固定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小轮,多个所述第一小轮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小轮的外圆周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与第一间隙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滚轮座设置在所述滚轮固定块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所述滚轮座的侧面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滚轮固定块的上表面垂直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小轮设置在安装面上,多个所述第二小轮设置位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小轮之间设置有第三间隙,第三间隙与第二间隙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卧式插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轮设置为7个,一组设置有4个,另一组设置有3个,一组中的所述第一小轮与另一组中的所述第一小轮错位设置,延长整形的路径;
所述第二小轮设置有7个,得到安装面的下端设置有4个得到第二小轮,所述安装面的上端设置有3个所述第二小轮,上端的所述第二小轮与下端的所述第二小轮错位设置,延长整形的路径。
CN202311349234.2A 2022-07-15 2022-07-15 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 Pending CN1172415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9234.2A CN117241570A (zh) 2022-07-15 2022-07-15 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6011.8A CN115041939B (zh) 2022-07-15 2022-07-15 卧式插件机
CN202311349234.2A CN117241570A (zh) 2022-07-15 2022-07-15 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6011.8A Division CN115041939B (zh) 2022-07-15 2022-07-15 卧式插件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1570A true CN117241570A (zh) 2023-12-15

Family

ID=8316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5074.9A Pending CN117600850A (zh) 2022-07-15 2022-07-15 头部插件装置
CN202311349234.2A Pending CN117241570A (zh) 2022-07-15 2022-07-15 工作台装置及相应的卧式插件机
CN202210836011.8A Active CN115041939B (zh) 2022-07-15 2022-07-15 卧式插件机
CN202310260775.1A Pending CN116170962A (zh) 2022-07-15 2022-07-15 头部插件装置及其对应的卧式插件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75074.9A Pending CN117600850A (zh) 2022-07-15 2022-07-15 头部插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6011.8A Active CN115041939B (zh) 2022-07-15 2022-07-15 卧式插件机
CN202310260775.1A Pending CN116170962A (zh) 2022-07-15 2022-07-15 头部插件装置及其对应的卧式插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760085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46668Y (zh) * 2007-12-21 2008-11-05 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跳线卧式插件机
KR20120002548U (ko) * 2010-10-04 2012-04-13 한전케이피에스 주식회사 회전기기의 끼워맞춤 부품의 분해장치
CN206389691U (zh) * 2016-12-29 2017-08-08 深圳市中禾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卧式插件机圆转盘工作台过板
CN206389625U (zh) * 2016-12-29 2017-08-08 深圳市中禾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插件机自动过板装置
CN110149792B (zh) * 2019-06-20 2024-02-02 广东岩田智慧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插件机
CN110357409B (zh) * 2019-08-09 2020-07-24 佛山市博觉水晶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型玻璃裁切机
CN111263521A (zh) * 2020-02-29 2020-06-09 崔亮 一种pcb线路板安装机构
CN113231804A (zh) * 2021-05-25 2021-08-10 林建伟 一种纽扣自动装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00850A (zh) 2024-02-27
CN116170962A (zh) 2023-05-26
CN115041939B (zh) 2023-11-10
CN115041939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5454A (zh) 一种散热片距离可调式等距自动化切割设备
CN115041939B (zh) 卧式插件机
CN106944671B (zh) 一种棒材切割机
CN210208921U (zh) 一种加工效率高的开槽机
CN209737022U (zh) 一种边框矫正工作台加工折弯装置
CN209380322U (zh) 一种龙门铣床定位夹具
CN110978085B (zh) 一种便于调节切割位置的电路板切割装置
CN116408657A (zh) 一种铝合金冷却弯管连续折弯设备
CN213052554U (zh) 一种高速凸轮插针机
CN212374581U (zh) 一种用于线材的牵引裁切下料一体机
CN114147785A (zh) 一种智能手机生产用电路板剪切设备及剪切工艺
CN211415779U (zh) 一种立式打孔机
CN208450694U (zh) 一种剪板机
CN112743009A (zh) 一种钢丝产品自动切断设备
CN217884363U (zh) 卧式插件头
CN220428445U (zh) 一种切纸机调整机构
CN212600200U (zh) 用于制造焊环的焊丝整平切割机
CN220760651U (zh) 一种具有防断裂溅射功能的建筑工程折弯机
CN218949721U (zh) Pcb板自动贴码机
CN215998473U (zh) 一种剪切机构及加工装置
CN216298688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铝材加工剪板机
CN213318715U (zh) 一种可自动调节角度的产品埋钉机
CN220605185U (zh) 一种通用插端子机
CN217666798U (zh) 波剪铁侧规装置
CN220067832U (zh) 一种小型异型插件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