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6018A - 一种合成海博麦布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成海博麦布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6018A
CN117186018A CN202311148780.XA CN202311148780A CN117186018A CN 117186018 A CN117186018 A CN 117186018A CN 202311148780 A CN202311148780 A CN 202311148780A CN 117186018 A CN117186018 A CN 117186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reaction
formula
alkyl
process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487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志清
刘自兵
杜加秋
许德洲
马永正
戴连科
王遥俊
吴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i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i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i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isu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487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6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8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6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海博麦布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优化,其中涉及羧基化工艺和羧基还原工艺的改进,使得中间体(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总收率提高75.3%,海博麦布总收率也提升了75.3%。

Description

一种合成海博麦布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学领域,具体涉及海博麦布及海博麦布关键中间体(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的制备,用于制备该关键中间体(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的中间体式III化合物及该中间体式I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博麦布(HS-25)是降胆固醇药,具有如下所示结构:
WO2011017907公开的海博麦布(HS-25)的合成路线长,限制了海博麦布的工业化生产。
WO2015188727公开了制备海博麦布的方法,同时公开了式V所示的中间体(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
WO2015188727公开的中间体(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的合成方法存在危险性较大,操作复杂,收率较低,成本较高的问题。
WO2022262768公开的中间体(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采用Shapiro反应,采用二甲基砜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常压反应,反应和后处理时间长,产生大量的固废。在羧酸还原过程中,第一种方法是先制成酸酐然后还原,该酸酐法制备式V,摩尔收率只有40.9%,收率太低;第二种方法是先将羧酸制成酰氯,该反应后处理比较复杂,且在后处理过程中,产物容易降解,后续酰氯还原需要在-50℃的低温下进行,反应条件苛刻,总摩尔收率低。因此WO2022262768公开的中间体(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的合成方法存在操作复杂、中间产物容易降解、反应条件苛刻,设备要求高、能耗巨大、成本较高的问题,从而限制了该方法在海泽麦布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海博麦布及海博麦布关键中间体(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海博麦布的中间体式III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式III化合物:
其中,R选自C1-C7烷基、-CH2CH=CH2或-CH2-C6H5,优选为C1-C4烷基、-CH2CH=CH2或-CH2-C6H5,更优选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CH3)3、-CH2CH=CH2或-CH2-C6H5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式III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式II化合物与三聚氰氯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其中,R选自C1-C7烷基、-CH2CH=CH2或-CH2-C6H5,优选为C1-C4烷基、-CH2CH=CH2或-CH2-C6H5,更优选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CH3)3、-CH2CH=CH2或-CH2-C6H5
该反应中式II化合物与三聚氰氯的摩尔比为1∶1~3,优选1∶1。
该反应的温度为-10℃~50℃,优选为0℃~30℃。
该反应的溶剂为二氯甲烷、甲苯或四氢呋喃,优选为二氯甲烷或甲苯。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式II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式I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O2加热加压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
其中,R选自C1-C7烷基、-CH2CH=CH2或-CH2-C6H5,优选为C1-C4烷基、-CH2CH=CH2或-CH2-C6H5,更优选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CH3)3、-CH2CH=CH2或-CH2-C6H5;R’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优选为C1-C3烷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更优选为对甲苯基或甲基,最优选为对甲苯基。
该反应的压力加压至0.3~2.0Mpa,优选1.0Mpa。
该反应所用的碱为无机碱或有机碱,优选地,所述无机碱为碳酸铯(Cs2CO3)、磷酸钾(K3PO4)、碳酸钾(K2CO3)、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化钠(NaH),优选地,所述有机碱为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丁基锂、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钠、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钾、二异丙基氨基锂(LDA)、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DBN)、三亚乙基二胺或四甲基胍;更优选地,所用的碱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
该反应所用的碱与式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3.0∶1,优选2.6∶1。
该反应的温度为50~95℃,优选为80~85℃。
该反应的时间为4~5小时。
该反应所用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式III化合物制备式V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式III化合物经还原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
步骤2:步骤1得到式IV化合物经水解反应得到式V化合物:
其中,R选自C1-C7烷基、-CH2CH=CH2或-CH2-C6H5,优选为C1-C4烷基、-CH2CH=CH2或-CH2-C6H5,更优选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CH3)3、-CH2CH=CH2或-CH2-C6H5
上述反应,在步骤1中,所述还原反应的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优选为硼氢化钠;所述还原反应的还原剂与式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优选1.1~3.0∶1;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10℃~50℃,优选-5℃~30℃,更优选-5℃~5℃。
在步骤2中,水解反应所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优选为氢氧化钠。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制备式II的工艺,采用加压,首先将WO2022262768中对应的反应时间从13小时缩短到本发明的5小时;其次,采用加压不仅仅不使用二甲基砜,而且碱DBU的用量也减少,大大减少辅料的用量,进而降低成本;再者,该工艺中不使用二甲基砜,反应后理中不需要过滤回收二甲基砜,减少后处理的操作,简化后处理的复杂性,减少固废的大量产生。经过实验,意外地发现本发明该工艺的产物纯度(92%)比现有技术工艺的产物纯度(90%)略有增加;同时E式异构体杂质从5%减少到2%,E式异构体杂质明显减少,有利于后续步骤的质量和收率的提升;并且产物的摩尔收率从现有技术的71%提高到本发明的81%(摩尔收率),提高了14%。
2、更重要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海博麦布的中间体式III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羧酸转化为中间体式III化合物,其后处理简单,避免了WO2022262768工艺制成酰氯的路线中后处理使用水洗,碱洗的复杂操作和中间产物容易降解的缺点;生成中间体式III化合物的反应在室温下进行,中间体式III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只要需要在-5~5℃进行,克服了WO2022262768生成酰卤化物或混酐的反应在0~10℃或-10~0℃的低温下进行;还原反应在-50~-40℃的低温下进行,需要低温反应罐,能耗巨大的问题。此外本发明由中间体式III化合物制备(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V的合成方法减少了副反应,提高了反应收率,摩尔收率从WO2022262768酰氯法的43.9%(按其实施例10公开的数据计算得到的)提高到67.5%,提高了53.7%。
综上,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后处理操作简单,产品质量好,收率高,从式I到式V反应的总摩尔收率提高了75.3%(海博麦布总收率相应地也提升了75.3%),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成本低,固废少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具体操作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原料和试剂的来源和规格:
式I-1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参见WO2022262768,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溶剂,硼氢化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碱类,盐酸等酸类,三聚氰氯,N-甲基吗啉,均为市售商品,化学纯或分析纯。
下面简写词的使用贯穿本发明:
NMP:N-甲基吡咯烷酮
DBU: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
EA:乙酸乙酯
室温:0℃~30℃
对比例1:重复WO2022262768实施例5的工艺操作制备Z-5-甲氧羰基-2-(4氟苯基)-2-烯戊酸(II-1)
向500L干燥反应罐中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200L,二甲基砜125Kg,DBU 70Kg,然后加入5-(4-氟苯基)-5-对甲苯磺酰腙基-戊酸甲酯(I-1)45Kg,持续通CO2并升温至80~83℃,反应至HPLC检测原料消失,即为终点,降至室温,过滤回收二甲基砜,用3M稀盐酸400L酸化,加入120L EA提取三次,合并EA相,50L饱和盐水洗涤,加入碳酸钾水溶液60Kg/200L成盐,分出的水相用5M盐酸酸化至PH~4,用乙酸乙酯120L提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20.75Kg Z-5-甲氧羰基-2-(4氟苯基)-2-烯戊酸(II-1)[HPLC纯度90%,II-1的E式异构体5.0%,摩尔收率71%]。
该反应需要13小时以上才能达到反应终点;该反应后理中需要过滤回收二甲基砜,后处理复杂;该工艺制备出的化合物II-1浓缩液中的E式异构体HPLC含量高达5%。因此WO2022262768公开的制备化合物II-1的反应存在反应时间长,后处理复杂的问题。
针上述反应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对制备化合物II-1的工艺进行了改进,同时研究反应时间,反应压力,DBU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主要考察产物的纯度以及产物E式异构体的含量。如下所示:
Z-5-甲氧羰基-2-(4氟苯基)-2-烯戊酸(II-1)的制备
实施例A:反应时间对该反应的影响
准确称量4份115g(0.29mol)I-1分别加入四个加压釜中,再分别加入300mL NMP,192g(1.26mol)DBU,搅拌均匀,加压釜密闭后二氧化碳置换三次后,二氧化碳都加压至1.0MPa,开启搅拌,升温至80~85℃反应,四个加压分别在3,4,5,6小时后分别取样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在压力和碱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反应时间4~5小时产物纯度较高,再继续延长反应时间,产物纯度增加的幅度远不如E式杂质增加的幅度大,由于E式杂质在后续反应中较难去除,因此反应时间选择4~5小时。
实施例B:考察反应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准确称量5份115g(0.29mol)I-1分别加入四个加压釜中,再分别加入300mL NMP,192g(1.26mol)DBU,搅拌均匀,加压釜密闭后二氧化碳置换三次后,二氧化碳将四个加压釜分别加压至0.3Mpa,0.6Mpa,0.8Mpa,1.0Mpa,1.2Mpa,开启搅拌,升温至80~85℃反应。反应5小时后分别取样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分别尝试了0.3Mpa到1.2Mpa不同压力的反应试验,结果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加,产物纯度也增加,E式杂质也在增加,压力在1.0Mpa和1.2Mpa时产物纯度较高,但对比压力1.0Mpa和压力1.2Mpa的反应情况,随着压力增加,产物纯度增加幅度远小于E式杂质增加幅度,E式杂质的后续纯化难度也增加,因此反应压力选择1.0Mpa。
实施例C:考察DBU减量对加压反应的影响
准确称量3份115g(0.29mol)I-1分别加入三个加压釜中,各加入NMP 300mL,再分别加入DBU192g(1.26mol,4.3eq)、112g(0.74mol,2.6eq)、67g(0.44mol,1.5eq),搅拌均匀,加压釜密闭后二氧化碳置换三次,二氧化碳都加压至1.0MPa后,开启搅拌,升温开始反应,升温至80~85℃反应5小时后分别取样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分别做了碱用量4.3eq,2.6eq和1.5eq(DBU与I-1摩尔比)的试验,结果显示,2.6eq时产物纯度较高,E式副产物较小;4.3eq时,产物纯度稍高,E式副产物也较高,DBU用量大成本更高,当碱用量为1.5eq时,产物纯度只有54.42%,产物纯度低。综合考虑产物纯度、成本、后续E式杂质的去除难度,碱的用量选择2.6eq。
通过对加压反应的压力、时间和碱用量等参数的筛选,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压力1.0Mpa、反应时间4-5小时、DBU用量2.6eq。
实施例1:Z-5-甲氧羰基-2-(4氟苯基)-2-烯戊酸(II-1)的制备
115g(0.29mol)I-1加入加压釜中,再分别加入300mL NMP,112g(0.74mol)DBU,搅拌均匀,加压釜密闭后二氧化碳置换三次后,二氧化碳加压至1.0MPa,开启搅拌,升温至80~85℃反应,反应5小时,反应至HPLC检测原料消失,降至室温加入600mL乙酸乙酯,控制<20℃,用3M盐酸500ml溶液调至pH=3~4,静置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300mL/次萃取1次,合并有机相,130mL饱和盐水洗涤,加入碳酸钾水溶液150g/500mL成盐,分出的水相用5M盐酸酸化至PH=3~4,用乙酸乙酯300mL提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60g Z-5-甲氧羰基-2-(4氟苯基)-2-烯戊酸(II-1)60g[HPLC纯度92%,E式异构体2.0%,摩尔收率81%。前述对比例1对照WO2022262768工艺HPLC纯度90%,E式异构体5.0%,摩尔收率71%]。
实施例2:
向1000L干燥反应罐中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300L,DBU 112Kg(730mol),然后加入5-(4-氟苯基)-5-对甲苯磺酰腙基-戊酸甲酯(I-1)115Kg(290mol),搅拌均匀,加压釜密闭后二氧化碳置换三次后,二氧化碳加压至1.0MPa,开启搅拌,升温至80~85℃反应,反应5小时,反应至HPLC检测原料消失,即为终点,降至室温,加入600L乙酸乙酯,控制<20℃,用3M盐酸500L溶液调至pH=3~4,静置分液,水相用乙酸乙酯300L/次萃取1次,合并有机相,180L饱和盐水洗涤,加入碳酸钾水溶液150kg/500L成盐,分出的水相用5M盐酸酸化至PH=3~4,用乙酸乙酯300L提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60g Z-5-甲氧羰基-2-(4氟苯基)-2-烯戊酸(II-1)60kg[HPLC纯度92%,E式异构体2.0%,摩尔收率81%]
实施例3:(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V)的制备
步骤A:在1500mL的反应釜中加入39.4(214.3mmol)g三聚氰氯和400mL二氯甲烷,搅拌溶解,然后加入23.5mL(214.3mmol)N-甲基吗啉,室温搅拌1h。然后将60g(HPLC纯度92%,214.3mmol)Z-5-甲氧羰基-2-(4氟苯基)-2-烯戊酸(化合物II-1)溶解在300mL二氯甲烷中,将溶解溶液加到上述反应好的溶液中,室温反应3h后,TLC检测,反应完毕,过滤,滤液冷却到-5~5℃,加入8.0g硼氢化钠与200mL饮用水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5~5℃反应30min,TLC检测,反应完毕后,滴加200mL水淬灭,分液,水相200mL二氯甲烷提取一次,有机相合并,减压浓缩至干,然后加入200mL甲苯得待用料液。
化合物III-1的1H NMR(400MHz,DMSO-d6):δ2.33~2.38(m,2H),2.47~2.55(m,2H),3.68(s,3H),6.52(t,1H,J=7.2Hz)7.19(t,2H,J=8.6Hz),7.34-7.38(m,2H);MS(m/z):400[M+H]+
步骤B:将步骤A所得待用料液投入500mL反应釜中,加入100mL氢氧化钠水溶液(配置方法:10.5g氢氧化钠溶于130mL水中),控温10~20℃搅拌反应,直至原料反应完全。静置分层,有机相用饮用水30mL萃取1次,合并水相,用稀盐酸调至pH=3~4,再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70mL/次),合并乙酸乙酯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50mL洗涤一次后再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减压浓缩至干,然后加入甲苯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结晶,过滤,真空干燥得约36.0g化合物V(含量:99.50%;摩尔收率67.5%)。
实施例4:(Z)-5-(4-氟苯基)-6-羟基-己-4-烯酸(V)的制备
步骤A:在1500L的反应釜中加入39.4(214.3mol)kg三聚氰氯和400L二氯甲烷,搅拌溶解,然后加入23.5L(214.3mol)N-甲基吗啉,室温搅拌1h。然后将60kg(HPLC纯度92%,214.3mol)Z-5-甲氧羰基-2-(4氟苯基)-2-烯戊酸(化合物II-1)溶解在300L二氯甲烷中,将溶解溶液加到上述反应好的溶液中,室温反应3h后,TLC检测,反应完毕,过滤,滤液冷却到-5~5℃,加入8.0kg硼氢化钠与200L饮用水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5~5℃反应30min,TLC检测,反应完毕后,滴加200L水淬灭,分液,水相200L二氯甲烷提取一次,有机相合并,减压浓缩至干,然后加入200L甲苯待用得待用料液。
步骤B:将步骤A所得还待用料液投入500L反应釜中,加入100L氢氧化钠水溶液(配置方法:10.5kg氢氧化钠溶于130L水中),控温10~20℃搅拌反应,直至原料反应完全。静置分层,有机相用饮用水30L萃取1次,合并水相,用稀盐酸调至pH=3~4,再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70L/次);合并乙酸乙酯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50L洗涤一次后再8kg无水硫酸钠脱水,过滤,减压浓缩至干,然后加入甲苯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结晶,过滤,真空干燥得约36kg化合物V(含量:99.50%,摩尔收率67.5%)。
实施例5:VIIIa化合物的制备
步骤A:N2保护,往500L反应罐中加入36kg化合物V(160mol)、180LN,N-二甲基乙酰胺,搅拌溶清,降温,在25℃~30℃加入35.6kg(192mol)的间硝基苯甲酰氯,保温反应2小时,HPLC检测反应完全,反应液留着待用。
步骤B:向1000L反应瓶中加入360L二氯甲烷,32.6kg(176mol)3-硝基苯甲酰氯,氮气保护,在温度25℃~30℃下滴加64.8g(640mol)三乙胺,然后在25℃~30℃温度下滴加步骤A的反应液(1~2小时滴完),滴加完毕保温反应5分钟,再加入23.5kg(0.072mol)(S)-4-苯基-2-噁唑烷酮和8.8k g(72mol)4-二甲胺基吡啶,保温反应6~7小时,HPLC检测反应完全。
向反应液中加入180L水,静置分层,收集有机相,水相再用二氯甲烷萃取(100L×2次),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2M盐酸调至pH=4~6,再用180L水洗涤至中性,然后加入咪唑水溶液(54kg咪唑溶于100L水),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收集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蒸干溶剂,粗品用乙酸乙酯/石油醚(2/3)混合溶剂重结晶,过滤,烘干得60kg化合物VIIIa(HPLC纯度:97.5%;收率74.0%)。
实施例6:3-硝基苯甲酸[(Z,5R)-5-[(S)-(4-氟苯胺基)-[4-(3-硝基苯甲酰氧基)苯基]甲基]-2-(4-氟苯基)-6-氧代-6-[(4S)-2-氧代-4-苯基-噁唑烷酮-3-基]己-2-烯基]酯(XIa)的制备
向500L反应罐中加入240L二氯甲烷、24.0Kg(126.4mol)四氯化钛,氮气保护,搅拌,降温,在温度-5~0℃加12.0Kg(42.6mol)四异丙氧基钛,接着在温度-5~0℃搅拌30分钟,得钛试剂。向2000L反应罐中加入60.0Kg(106.4mol)式VIIIa的化合物、42.4Kg(116.4mol)式IXa的亚胺、880L二氯甲烷搅拌溶解,加入33.2Kg(257.2mol)二异丙基乙胺,搅拌10分钟,降温,在温度-25~-20℃缓慢滴加钛试剂,滴加完毕和继续保温反应1~2小时,取样HPLC检测,直至原料(化合物VIIIa)含量<5%。
在温度-25~-20℃滴加72L乙酸,接着搅拌5分钟;在温度10℃以下滴加360L硫酸(2M),接着搅拌10分钟;静置分层,收集有机相,水相再用120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盐水洗涤3次,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蒸干溶剂,粗品用甲苯重结晶,过滤,烘干,得49.2Kg化合物XIa(HPLC纯度:92.1%;收率:48.4%)。
实施例7
(3R,4S)-4-[4-(3-硝基苯甲酰氧基)苯基]-3-[3-(4-氟苯基)-4-(3-硝基苯甲酰氧基)丁-2(Z)-烯基]-1-(4-氟苯基)-2-氮杂环丁酮(XIIa)、(3R,4S)-4-(4-羟基苯基)-3-[3-(4-氟苯基)-4-(3-硝基苯甲酰氧基)丁-2(Z)-烯基]-1-(4-氟苯基)-2-氮杂环丁酮(XIIIa)、(3R,4S)-4-(4-三甲基硅氧基苯基)-3-[3-(4-氟苯基)-4-(3-硝基苯甲酰氧基)丁-2(Z)-烯基]-1-(4-氟苯基)-2-氮杂环丁酮(XIVa)的制备
向1000L反应罐中加入49.2kg XIa、490L甲苯,搅拌;升温至(50~60)℃加入41.8kg(205mol)N,O-双(三甲硅基)乙酰胺(BSA),保温反应(2~3)小时;接着加入2.5kg(7.8mol)四丁基氟化铵,继续保温下反应2小时后,HPLC检测,直至原料中间体XIa符合要求,结束反应。降温25℃以下,滴加120L冰水,搅拌10分钟,再加入410L正庚烷,继续搅拌30分钟,析出固体,过滤,滤液静置分层,收集有机相,水相再用甲苯萃取(40L×2次),合并有机相,真空浓缩至干,得一混合物。取少量该混合物进行分离,得三种产物,即化合物XIIa、XIIIa、XIVa。
实施例8:(3R,4S)-4-(4-羟基苯基)-3-[3-(4-氟苯基)-4-羟基丁基-2(Z)-烯]-1-(4-氟苯基)-2-氮杂环丁酮(海博麦布)的制备
向500L反应罐内加入实例7反应全部产物,加入200L丙酮,搅拌溶解,室温下加入53.3L(159.9mol)氢氧化锂水溶液(3M)搅拌反应0.5~1小时。取样TLC检测,直至原料(化合物XIIa、XIIIa、XIVa)斑点消失。
室温用2M盐酸调至pH=4~6,接着真空浓缩(温度30~40℃)至小体积,加入250L乙酸乙酯,搅拌5分钟,静置分层,收集有机相,水相再用乙酸乙酯萃取(40L×2次),合并有机相,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8.2Kg碳酸氢钠溶于80L水),搅拌30分钟,静置分层,有机相用2M盐酸调至pH=6左右,静置分层,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1次,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柱层析分离,然后用乙酸乙酯和正庚烷的混合溶剂结晶两次,过滤,烘干,得8.6Kg海博麦布(HPLC纯度:98.9%;收率:39.4%(根据实施例7中化合物XIa的投料量计算))。

Claims (21)

1.一种式III化合物:
其中,R选自C1-C7烷基、-CH2CH=CH2或-CH2-C6H5,优选为C1-C4烷基、-CH2CH=CH2或-CH2-C6H5,更优选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CH3)3、-CH2CH=CH2或-CH2-C6H5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II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式II化合物与三聚氰氯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其中,R选自C1-C7烷基、-CH2CH=CH2或-CH2-C6H5,优选为C1-C4烷基、-CH2CH=CH2或-CH2-C6H5,更优选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CH3)3、-CH2CH=CH2或-CH2-C6H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化合物与三聚氰氯的摩尔比为1∶1~3,优选1∶1。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50℃,优选为0℃~30℃。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溶剂为二氯甲烷、甲苯或四氢呋喃,优选为二氯甲烷或甲苯。
6.一种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II化合物制备式V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式III化合物经还原反应得到式IV化合物;
步骤2:步骤1得到式IV化合物经水解反应得到式V化合物:
其中,R选自C1-C7烷基、-CH2CH=CH2或-CH2-C6H5,优选为C1-C4烷基、-CH2CH=CH2或-CH2-C6H5,更优选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CH3)3、-CH2CH=CH2或-CH2-C6H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还原反应的还原剂为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优选为硼氢化钠。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还原反应的还原剂与式I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1,优选1.1~3.0∶1。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还原反应的温度为:-10℃~50℃,优选-5℃~30℃,更优选-5℃~5℃。
10.如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水解反应所用的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优选为氢氧化钠。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式II化合物与三聚氰氯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
其中,R选自C1-C7烷基、-CH2CH=CH2或-CH2-C6H5,优选为C1-C4烷基、-CH2CH=CH2或-CH2-C6H5,更优选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CH3)3、-CH2CH=CH2或-CH2-C6H5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化合物与三聚氰氯的摩尔比为1∶1~3,优选1∶1。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50℃,优选为0℃~30℃。
14.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溶剂为二氯甲烷、甲苯或四氢呋喃,优选为二氯甲烷或甲苯。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式I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O2加热加压反应得到式II化合物:
其中,R选自C1-C7烷基、-CH2CH=CH2或-CH2-C6H5,优选为C1-C4烷基、-CH2CH=CH2或-CH2-C6H5,更优选为-CH3、-CH2CH3、-CH2CH2CH3、-CH(CH3)2、-C(CH3)3、-CH2CH=CH2或-CH2-C6H5;R’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优选为C1-C3烷基、取代或未取代苯基,更优选为对甲苯基或甲基,最优选为对甲苯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的压力加压至0.3~2.0Mpa,优选1.0Mpa。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所用的碱为无机碱或有机碱,优选地,所述无机碱为碳酸铯(Cs2CO3)、磷酸钾(K3PO4)、碳酸钾(K2CO3)、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化钠(NaH),优选地,所述有机碱为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丁基锂、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钠、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钾、二异丙基氨基锂(LDA)、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DBN)、三亚乙基二胺或四甲基胍;更优选地,所用的碱为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
18.如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碱与式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3.0∶1,优选2.6:1。
19.如权利要求15~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的时间为4~5小时。
20.如权利要求15~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的温度为50~95℃,优选为80~85℃。
21.如权利要求15~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所用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
CN202311148780.XA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合成海博麦布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 Pending CN117186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8780.XA CN117186018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合成海博麦布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48780.XA CN117186018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合成海博麦布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6018A true CN117186018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8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48780.XA Pending CN117186018A (zh) 2023-09-07 2023-09-07 一种合成海博麦布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601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24806A1 (en) * 2004-12-09 2007-08-29 AstraZeneca AB Chemical compounds
WO2015188727A1 (zh) * 2014-06-09 2015-12-17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氮杂环丁酮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06565707A (zh) * 2016-11-03 2017-04-19 杭州科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帕博西尼新合成方法
CN108586356A (zh) * 2017-03-16 2018-09-28 杭州科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瑞博西尼新中间体及其制备瑞博西尼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24806A1 (en) * 2004-12-09 2007-08-29 AstraZeneca AB Chemical compounds
WO2015188727A1 (zh) * 2014-06-09 2015-12-17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氮杂环丁酮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
CN106565707A (zh) * 2016-11-03 2017-04-19 杭州科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帕博西尼新合成方法
CN108586356A (zh) * 2017-03-16 2018-09-28 杭州科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瑞博西尼新中间体及其制备瑞博西尼的合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23452B (zh) 瑞卢戈利的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94351A (zh) 一种匹莫范色林关键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02617335B (zh) 一种对叔丁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
CN117186018A (zh) 一种合成海博麦布关键中间体的新方法
CN103450201B (zh) 手性8‑(3‑氨基哌啶‑1‑基)‑黄嘌呤的制备方法
CN113292456B (zh) 一种n-芴甲氧羰基-l-天冬氨酸-4-叔丁脂的制备方法
CN113278021B (zh) 1,7-二氮杂螺[3.5]壬烷-7-甲酸叔丁酯及其草酸盐的制备方法
WO2011010579A1 (ja) 光学活性ニペコタミドの製造方法
CN114933523A (zh) 用于制备卡龙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CN108947919A (zh) 一种抗痛风药Lesinurad的新型制备方法及其关键中间体
CN108947908B (zh) 具咪唑环的布瓦西坦新中间体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11285914B (zh) 一种奥贝胆酸的制备方法
CN111269149A (zh) 一种5-(3,3-二甲基胍基)-2-氧代戊酸的生产工艺
CN109651234B (zh) 一种盐酸多奈哌齐的合成方法
CN108658961A (zh) 一种阿齐沙坦的制备方法
CN104086475A (zh) 一种n-苄氧羰基-l-脯氨酰胺的制备方法
CN106431885B (zh) 顺丁烯二酸酐混合溶剂臭氧化合成乙醛酸的方法
CN111533699B (zh) 一种2-(三氟甲基)嘧啶-5-醇的合成方法
CN112079739B (zh) 一种氮卓斯汀关键中间体n-甲基六氢杂卓-4-酮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CN113354660A (zh) 噻吩并嘧啶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36186B (zh) 一种由氨基甲酸叔丁酯合成维兰特罗中间体的方法
CN116354855B (zh) 一种西维来司他钠的制备方法
CN117327021A (zh) 一种去除六氢哒嗪合成中粘稠物杂质的方法
EP178312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2-(4-methyl-2-phenylpiperazine-1-yl)-3-cyanopiridine
CN115611737A (zh) 一种制备苯培酸中间体的方法及其中间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