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8284A - 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178284A CN117178284A CN202280029623.4A CN202280029623A CN117178284A CN 117178284 A CN117178284 A CN 117178284A CN 202280029623 A CN202280029623 A CN 202280029623A CN 117178284 A CN117178284 A CN 1171782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nufacturer
- unique number
- electronic components
- user
- uniq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00456831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ams-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58 packag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6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job scheduling, proces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3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reader and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selectively switching between reader and record carrier appearance, e.g.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devices where the NFC device may function as an RFID reader or as an RFID ta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25—Manufacturing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2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the thing itself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30—Control
- G16Y40/35—Management of things, i.e. controlling in accordance with a policy or in order to achieve specified object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B65G2203/046—RFID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428—Production management for lot production and for individual components of lot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5—Nc applications
- G05B2219/45029—Mount and solder parts on boar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针对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的收纳体,能够在电子部件的制造者侧及使用者侧实现各种管理形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具备:制造者侧步骤;将已出货的散装箱进货的步骤;读取收纳于RFID标签的固有ID的步骤;以及基于读取的固有ID,获得收纳于云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的制造者侧信息的步骤,在制造者侧步骤中,包括准备具备收纳有固有ID(唯一编号)的RFID标签且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的散装箱的步骤、将制造者侧信息与固有ID相关联地收纳于云(外部存储装置)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的步骤、以及按照每个散装箱将多个电子部件出货的步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制造半导体芯片、电容器芯片等小型的电子部件的部件制造商处,将制造出的多个电子部件收纳于一个收纳体,在工厂内进行运输、保管等,并且,按照每个收纳体向组装制造商出货。作为收纳体的形式,除了在卷轴上卷绕有将电子部件一个一个地分开保持的载带的收纳体、使电子部件排列地收纳的料盒之外,还已知有以零散的状态即散装的状态收纳的散装箱、装袋方式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为了进行物品的制造管理,已知有使用无线标签系统的技术,在该无线标签系统中,在成为管理对象的个体安装RFID标签,读取预先设定于该RFID标签的ID信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248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584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伴随着电子部件的小型化显著进展,在管理大量的电子部件的情况下,考虑将收纳体作为管理对象。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2中,未提及以各种形式管理收纳体的方面,具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收纳多个电子部件的收纳体,能够在电子部件的制造者侧及电子部件的使用者侧实现各种管理形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具备:在制造者制造电子部件的制造者侧设施处进行的制造者侧步骤;以及在使用者使用由所述制造者侧设施制造出的电子部件的使用者侧设施处进行的使用者侧步骤,所述制造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收纳体,该收纳体收纳多个电子部件,并且具备收纳有唯一编号的RFID标签;将制造者侧信息与所述唯一编号相关联地收纳于外部存储装置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以及将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的所述收纳体出货,所述使用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已出货的所述收纳体进货;读取收纳于所述RFID标签的所述唯一编号;以及基于读取的所述唯一编号,获得收纳于所述外部存储装置的所述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的制造者侧信息。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具备:在制造者制造电子部件的制造者侧设施处进行的制造者侧步骤;以及在使用者使用由所述制造者侧设施制造出的电子部件的使用者侧设施处进行的使用者侧步骤,所述制造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收纳体,该收纳体收纳多个电子部件并具备RFID标签;准备与制造者侧信息相关联的唯一编号;将所述制造者侧信息与所述唯一编号相关联地收纳于外部存储装置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向所述RFID标签写入所述唯一编号;以及将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的所述收纳体出货,所述使用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已出货的所述收纳体进货;读取收纳于所述RFID标签的所述唯一编号;以及基于读取的所述唯一编号,获得收纳于所述外部存储装置的所述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的制造者侧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针对收纳多个电子部件的收纳体,能够在电子部件的制造者侧及电子部件的使用者侧实现各种管理形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及散装箱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的俯视图。
图3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部件制造商及组装制造商分别具备的用于管理电子部件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B是示意性示出实施方式的云内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向实施方式的散装箱具备的RFID标签写入固有ID的形象的图。
图5是示出作为实施方式的安装装置的安装器具备的部件供给装置的结构的框图,也示出向该部件供给装置写入指定固有ID的形象。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是示出部件制造商侧的制造者步骤的详情的流程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是示出组装制造商侧的使用者步骤的详情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部件制造商处读取散装箱的RFID标签的信息的方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在部件制造商处读取从保管场所拾取的散装箱的RFID标签的信息的方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在部件制造商侧粘贴了签条的散装箱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在将散装箱出货时多个散装箱的捆包方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在出货时在捆包的多个散装箱的运输中读取RFID标签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在出货时读取RFID标签的其他方式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在组装制造商侧在签条上粘贴了识别贴纸的散装箱的立体图。
图16是示意性示出在组装制造商处由箱处理者读取固有ID的情况的图。
图17是示出在部件制造商及组装制造商处分别使用独自的固有ID并将这些固有ID与共同的固有ID相关联的形象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示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收纳体的散装箱20、以及收纳在散装箱20内的电子部件10。图2示出散装箱20具备的RFID标签30的结构的一例。图3A示出制造电子部件10的部件制造商G及使用电子部件10的组装制造商S分别具备的用于管理电子部件10的硬件结构。部件制造商G是制造电子部件10的制造者侧设施的一例。组装制造商S是使用电子部件10的使用者侧设施的一例。
如图1所示,散装箱20是由树脂等刚体形成为较薄的长方体形状的箱体。散装箱20例如以几千个~几十万个的单位收纳零散的状态即散装的状态的电子部件10。散装箱20具备RFID标签30。RFID标签30被粘贴于散装箱20的一端面或者收容在散装箱20内。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10是电容器、电感器、电阻器等,例如是长边方向长度为1.2mm以下的长方体形状的小型电子部件。
如图2所示,RFID标签30是具有成为基材的长方形状的树脂制的片材30a、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的RFID芯片30b以及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多个天线30c的无源型的应答器。RFID芯片30b及天线30c被粘贴于片材30a。RFID标签30也可以是RFID芯片30b及天线30c埋设在片材30a内的类型。此外,也可以是具备电源部的类型。RFID芯片30b具备CPU、存储器、通信电路等。
RFID标签30能够使用存储器不能改写(RO:Read Only,只读)、能够改写一次(WORM:Wright Once Read Many,一次写入多次读取)、能够改写(R/W:Read and Wright,读写)等的类型。RFID标签30的类型为RO或WORM的情况下,虽然写入的信息比R/W少,但可以降低成本。
如图4所示,向RFID标签30写入作为用于识别散装箱20的唯一编号的固有ID30X。固有ID30X被写入到RFID芯片30b。需要说明的是,固有ID30X包括多个数字、符号、字母等字符串、数列,按照每个RFID标签30而不同,但这里,将这些按照每个RFID标签30而不同的固有ID总称为固有ID30X。
在RFID标签30为RO的情况下,预先写入了固有ID30X而收纳的RFID标签30被粘贴于散装箱20。在RFID标签30为WORM或R/W的情况下,通过写入部40向RFID标签30写入固有ID30X而收纳。关于固有ID30X向RFID标签30的写入,可以在将RFID标签30粘贴于散装箱20之前,也可以向粘贴于散装箱20之后的RFID标签30写入固有ID30X。
如图3A所示,部件制造商G具备能够向散装箱20具备的RFID标签30写入与部件制造商G侧的信息即制造者侧信息相关联的固有ID30X的写入部40、读取记录在散装箱20具备的RFID标签30中的与制造者侧信息相关联的固有ID30X的读取部42、以及数据库服务器44。需要说明的是,写入部40和读取部42也可以是使两者成为一体的读写部。数据库服务器44被准备在部件制造商G侧。
写入部40向RFID标签30写入固有ID30X及制造者侧信息。在数据库服务器44中,将固有ID30X及制造者侧信息相互关联地保存。读取部42读取写入到RFID标签30中的固有ID30X。部件制造商G侧在使用读取部42读取固有ID30X时,能够访问数据库服务器44,读取与固有ID30X相关联地保存于数据库服务器44的制造者侧信息。
部件制造商G侧的数据库服务器44能够与后述的组装制造商S侧的数据库服务器54一起连接到因特网上的云60。需要说明的是,云是云计算的简称。云计算是指,经由因特网等通信线路而能够利用软件、硬件、数据库、存储区域等各种资源的服务的总称。在本实施方式中,云60是外部存储装置的一例,详细而言,云计算中的存储区域是外部存储装置的一例。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外部存储装置,也可以不是云计算中的存储区域,是部件制造商G及组装制造商S经由通信线路能够访问的任意的存储装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数据库服务器44和数据库服务器54也可以位于云60上。
如图3B所示,云60具有收纳制造者侧信息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以及收纳后述的组装制造商S侧的使用者侧信息的使用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S。保存在部件制造商G侧的数据库服务器44中的固有ID30X及制造者侧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被复制到云60中而保存。保存在组装制造商S侧的数据库服务器54中的固有ID30X及使用者侧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被复制到云60中而保存。部件制造商G及组装制造商S均能够通过访问云60而相互共享与固有ID30X相关联的双方的信息。
写入部40包括能够以非接触的形式写入信息的多个RFID写入器41。多个RFID写入器41分别配置在部件制造商G的工厂内的规定部位。RFID写入器41将从数据库服务器44读取的固有ID30X及制造者侧信息的一部分或全部复制到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而保存。读取部42包括能够以非接触的形式读取与制造者侧信息相关联的固有ID30X的多个RFD读取器43。多个RFD读取器43分别配置在部件制造商G的工厂内的规定部位。RFID读取器43的读取信息被收纳在数据库服务器44及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
组装制造商S具备能够向散装箱20具备的RFID标签30写入与组装制造商S侧的信息即使用者侧信息相关联的固有ID30X的写入部50、读取记录在散装箱20具备的RFID标签30中的固有ID30X的读取部52、数据库服务器54、以及安装器56。安装器56是安装装置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在RFID标签30的类型是WORM、R/W的情况下,有时省略写入部50。
写入部50向数据库服务器54写入固有ID30X及使用者侧信息。在数据库服务器54中,将固有ID30X及使用者侧信息相互关联地保存。读取部52读取写入到RFID标签30中的固有ID30X。读取部52在读取固有ID30X时,能够访问数据库服务器54,读取与固有ID30X相关联地保存于数据库服务器54的使用者侧信息。
写入部50包括能够以非接触的形式写入信息的多个RFID写入器51。多个RFID写入器51分别配置在组装制造商S的工厂内的规定部位。RFID写入器51可以将与使用者侧信息及制造者侧信息相关联的固有ID30X写入到RFID标签30来记录。读取部52包括能够以非接触的形式读取固有ID30X的多个RFID读取器53。读取部52是第一读取部的一例。多个RFID读取器53分别配置在组装制造商S的工厂内的规定部位。RFID读取器53的读取信息被收纳在数据库服务器54及云60的使用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S。
在部件制造商G处,读取部42能够读取与固有ID30X相关联地保存于云60的使用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S的使用者信息的一部分(例如,电子部件10的使用数量等)或全部。此外,在组装制造商S处,读取部52能够读取与固有ID30X相关联地保存于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的制造者信息的一部分(例如,电子部件10的生产个数等)或全部。
安装器56是将至少一个电子部件10配置于电子设备组具备的电子电路基板来安装的装置。安装器56包括多个部件供给装置57。在各部件供给装置57设置有散装箱20,向安装器56供给散装箱20内的电子部件10。
如图5所示,在安装器56的各部件供给装置57中,电子地写入并收纳有所指定的指定固有ID57X。此外,安装器56的各部件供给装置57具有读取散装箱20具备的RFID标签30的RFID读取器58。指定固有ID57X是指定唯一编号的一例。RFID读取器58是第二读取部的一例。
部件制造商G将在工厂内制造出的多个电子部件10收纳于散装箱20内而运输、保管,并向组装制造商S出货。组装制造商S进货多个散装箱20,将收容在散装箱20内的电子部件10通过安装器56安装于电子设备组具备的电子电路基板。组装制造商S制造电子电路基板等。
如图6所示,在部件制造商G处进行制造者侧步骤S1。部件制造商G处的制造者侧步骤S1包括电子部件10的封装过程、产品检查/出货过程。此外,在组装制造商S处进行使用者侧步骤S2。组装制造商S处的使用者侧步骤S2包括电子部件10的进货过程、保管过程、制造过程、处理过程。在部件制造商G处,将制造出的多个电子部件10收纳于散装箱20,从部件制造商G出货多个散装箱20。从部件制造商G出货的多个散装箱20被组装制造商S进货而使用。
以下,参照图7及图8对部件制造商G及组装制造商S处的电子部件10的流程进行说明。
[部件制造商G处的制造者侧步骤]
图7示出作为组装制造商S侧的电子部件10的流程的制造者侧步骤S1的详情。
在部件制造商G处,预先准备收纳后述的制造者侧信息的数据库服务器44(步骤S101)。此外,在部件制造商G处,按照每个散装箱20来准备识别该散装箱20的固有ID30X(步骤S102)。
(封装过程)
在封装过程中,在RFID标签30为WORM或R/W的情况下,向粘贴于散装箱20之前或之后的RFID标签30写入所准备的固有ID30X(步骤S103)。接着,将制造出的多个电子部件10收纳于散装箱20(步骤S104)。由此,成为准备了收纳多个电子部件10且具备收纳有固有ID30X的RFID标签30的散装箱20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粘贴于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为RO的情况下,预先将固有ID30X收纳于该RFID标签30。在该情况下,省略上述步骤S103,向散装箱20收纳多个电子部件10。
在封装过程中,将制造者侧信息与粘贴于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所持有的固有ID30X相关联地收纳于数据库服务器44,进而收纳于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步骤S105)。制造者侧信息是与收纳于散装箱20的电子部件10相关的、在部件制造商G侧设定或持有的多个信息。作为制造者侧信息,为电子部件10的批号、收纳于散装箱20的电子部件10的数量、与电子部件10相关的性能等产品信息、与电子部件10相关的环境信息、电子部件10的检查编号等。根据电子部件10的种类而记录有MSL(Moisture Sensitivity Level:湿度敏感度等级)。MSL是表示针对由于电子部件10中包含的水分的气化而发生体积膨胀从而导致故障这样的现象的风险的等级。需要说明的是,也能够经由批号,获得电子部件10的制造过程的信息。在该情况下,将固有ID30X作为关键字或者使用一起保存于RFID标签30的关键字来获得信息。
在部件制造商G的工厂内,通过规定的RFID读取器43来读取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读取与固有ID30X相关联的制造者侧信息而管理该散装箱20。在读取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时,例如,如图9所示,通过设置于桌子61的RFID读取器43来读取放置在桌子61上的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
将被读取了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的多个散装箱20在工厂内运输而保管于规定的保管场所(步骤S106)。而且,在直至下一次产品检查/处理过程的期间,基于收纳于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例如进行工厂内的库存信息管理、基于移动路径的位置管理、防盗管理等。库存信息管理、位置管理、防盗管理是基于配置在工厂内的RFID读取器43的读取信息而进行的。RFID读取器43例如配置在设置于通道的门、针对室内的进出口等,当散装箱20通过时,读取记录于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
库存信息管理通过确认是否在规定的保管场所保管有散装箱20来进行库存的管理。例如,如果通过配置在针对规定的保管场所的进出口的门,则由配置于该门的RFID读取器43读取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由此确认有库存。
位置管理是通过在工厂内运输的散装箱20通过了多个门或者相对于规定的室内进出来逐一掌握散装箱20在工厂内的所处位置的管理。当RFID标签30被收纳于金属箱内时,无法由RFID读取器43等进行检测,因此,通过同时使用金属探测器、X射线检查装置,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所处位置。
防盗管理例如是在一个散装箱20未进行例如基于RFID标签30的出货的确认的状态下来到工厂的外部时判断为不是正规路线的出货的管理,采取发出警告等的处置。
(产品检查/出货过程)
在产品检查/出货过程中,从保管场所拾取散装箱20(步骤S107),接着,读取在所拾取的散装箱20上粘贴的RFID标签30所收纳的固有ID30X(步骤S108)。
例如如图10所示,从保管货架等保管场所62拾取散装箱20并将其载置于运输用的推车63,在推车63上,经由传感器64由RFID读取器43读取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RFID读取器43设置在推车63的适当部位。由此,向数据库服务器44输入该散装箱20被出货这样的信息。RFID在散装箱20距读取器43具备的可读取距离更远的情况下,可以像这样经由接近散装箱20的传感器64来读取记录于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
这里,经由数据库服务器44进一步将新的制造者侧信息与拾取的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具备的固有ID30X相关联地收纳于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步骤S109)。这里的新的制造者侧信息例如是组装制造商S所使用的零件编号、来自组装制造商S的订单编号、部件制造商G的工厂编号、与制造相关的日期、供应商编号等,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在散装箱20粘贴签条71(步骤S110)。在签条71上预先印刷有与固有ID30X相关联地收纳于数据库服务器44及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的制造者侧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制造者侧信息、或者除此以外的在出货时需要的制造者侧信息。在签条71上印刷的制造者侧信息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在签条71上也可以包括与制造者侧信息相关联的一维条形码和二维条形码中的至少一方。
由RFID读取器43读取一个一个的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进行散装箱20的产品检查(步骤S111)。
产品检查过的多个散装箱20被捆包到箱中而向组装制造商S出货(步骤S112)。例如,如图12所示,将规定数量的散装箱20收纳于一个外装箱81,将多个外装箱81以堆叠两层的状态收纳于一个运输用外箱82,进而将多个运输用外箱82装载到托盘83上。
外装箱81也可以具备记录有收纳于外装箱81的多个散装箱20各自的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的RFID标签31。此外,运输用外箱82也可以具备记录有收纳于运输用外箱82的多个外装箱81各自的RFID标签31的RFID标签32。此外,托盘83也可以具备记录有装载于托盘83的多个运输用外箱82各自的RFID标签32的RFID标签33。在该情况下,将所收纳的散装箱20具备的固有ID30X与RFID标签31、RFID标签32及RFID标签33相关联地收纳于数据库服务器44及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由此,能够按照每个外装箱81、按照每个运输用外箱82、按照每个托盘83,一并读取多个散装箱20的固有ID30X。
在如上述那样将多个运输用外箱82装载于托盘83的情况下,该托盘83如图13所示那样由叉车65运输至出货场所。在叉车65通过门66时,RFID读取器43经由配置于门66的传感器64来读取RFID标签31、RFID标签32及RFID标签33,由此,能够进行确认与这些RFID标签31、RFID标签32及RFID标签33相关联的多个散装箱20被出货的出货管理。
图14示出在出货时读取RFID标签30的其他方式。在图14中,一边使由搬运台67正在搬运的收纳有散装箱20的外装箱81在隧道状的门68内搬运,一边由RFID读取器43经由设置于门68的传感器64来读取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利用访问数据库服务器44的RFID读取器43,来读取与所读取的固有ID30X相关联的制造者信息。
[组装制造商S处的使用者侧步骤]
图8示出作为组装制造商S侧的电子部件10的流程的制造者侧步骤S2的详情。
在组装制造商S处,预先准备收纳后述的使用者侧信息的数据库服务器54(步骤S201)。
(进货过程)
在进货过程中,首先将多个散装箱20进货到组装制造商S的工厂(步骤S202)。在进货过程中,利用规定的RFID读取器53来读取进货的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读取该RFID标签30所收纳的固有ID30X(步骤S203)。由此,在组装制造商S处,基于读取的固有ID30X,经由云60而获得制造者侧信息(步骤S204)。作为要获得的制造者侧信息,为上述的电子部件10的批号、收纳于散装箱20的电子部件10的数量、与电子部件10相关的性能等产品信息、与电子部件10相关的环境信息、电子部件10的检查编号等。
如图12所示,在将多个散装箱20收纳于外装箱81或者进而将多个外装箱81收纳于运输用外箱82而将电子部件10进货到组装制造商S的情况下,由RFID读取器53读取外装箱81具备的RFID标签31、运输用外箱82具备的RFID标签32。由此,能够按照每个外装箱81或者按照每个运输用外箱82,一并读取多个散装箱20的固有ID30X。
在组装制造商S处,将基于从进货的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读取的固有ID30X而得到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于云60的使用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S(步骤S205)。在组装制造商S处,有时也将组装制造商S所需的规定的使用侧信息作为追加信息收纳于云60的使用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S(步骤S206)。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在散装箱20粘贴组装制造商S侧的独自的识别贴纸72(步骤S207)。识别贴纸72是具备红、蓝、黄等单色中的一个颜色的贴纸,可以粘贴于签条71。根据识别贴纸72的颜色,在组装制造商S内对散装箱20进行区别的处置。例如,按照识别贴纸72的颜色来选择制造线、制造顺序等。
(保管过程)
在组装制造商S处,在转移到制造过程之前散装箱20被保管在规定的保管场所或者从保管场所将其拾取而运输的情况下,在组装制造商S侧也利用规定的RFID读取器53来读取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进行散装箱20的位置管理,即检测所处位置的管理(步骤S208)。需要说明的是,除此之外,与部件制造商G同样地,能够通过读取RFID标签30来进行散装箱20的库存信息管理、防盗管理等。当RFID标签30被收纳于金属箱内时,无法通过RFID读取器53等进行检测,因此,同时使用金属探测器、X射线检查装置。
此外,在组装制造商S处,如图16所示,处理散装箱20的箱处理者90读取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根据所读取的固有ID30X,将箱处理者90确定为该散装箱20的处理者(步骤S209)。箱处理者90是收纳体处理者的一例,例如举出作业人员、作业机器人、运输散装箱20的无人搬运车等搬运装置等。在箱处理者90是作业人员的情况下,利用便携型的RFID读取器来读取RFID标签30。此外,在箱处理者是作业机器人、无人搬运车的情况下,利用搭载于这些作业机器人、无人搬运车的RFID读取器来读取RFID标签30。
(制造过程)
在制造过程中,从保管场所朝向安装器56送出散装箱20,向安装器56具备的多个部件供给装置57分别设置散装箱20。在各部件供给装置57中,利用RFID读取器58来读取散装箱20具备的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将所读取的固有ID30X与对部件供给装置57自身指定的指定固有ID57X进行核对(步骤S210)。
由此,确认散装箱20是否为收纳有应由部件供给装置57安装的电子部件10的散装箱20,将电子部件10的取错防患于未然。例如,在设置了收纳不适合于部件供给装置57的电子部件10的散装箱20的情况下,部件供给装置57不工作,从部件供给装置57取下该散装箱20,设置下一个散装箱20。
从设置于部件供给装置57的散装箱20向安装器56一个一个地供给电子部件10,将电子部件10安装于电子电路基板(步骤S211)。
在各部件供给装置57中,基于在步骤S204中获得的制造者侧信息中的收纳于散装箱20的电子部件10的数量信息,来掌握配置在电子电路基板上的电子部件10的消耗量以及基于该消耗量的散装箱20内的电子部件10的剩余量。而且,如果电子部件10的剩余量低于规定量,则准备已进货的其他的散装箱20(步骤S212)。
此外,将电子部件10的消耗量与固有ID30X相关联地保存于数据库服务器54,进而保存于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步骤S213)。在部件制造商G处,通过读取固有ID30X,能够迅速地确认组装制造商S处的电子部件10的消耗量。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组装制造商S处的电子部件10的消耗量也可以通过因特网、LAN等电子传递手段、或者收纳于存储器设备、CD-ROM等记录介质而交付等的物理传递手段而被传递到部件制造商G。
另一方面,通过上述方式从组装制造商S向部件制造商G传递电子部件10的消耗量。在部件制造商G处,根据从组装制造商S传递的电子部件10的消耗量来预测组装制造商S处的电子部件10的剩余量。如果电子部件10的剩余量低于预先设定的剩余量,则在部件制造商G处,开始进行向散装箱20收纳电子部件10的作业,准备出货。
在组装制造商S处,在安装了散装箱20内的全部的电子部件10后,从部件供给装置57取下空的散装箱20并将其废弃(步骤S214)。空的散装箱20有时为了重新利用而被返回到部件制造商G。
在制造过程后的处理过程中,例如,将残留有电子部件10的散装箱20作为中途库存而保管于规定的场所。在该情况下,由RFID读取器53读取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作为中途库存的散装箱20进行剩余量管理(步骤S215)。
此外,在处理过程中,通过读取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能够进行基于所使用的电子部件10的种类或者要制造的电子设备组的量等的制造趋势管理、散装箱20的防盗管理等。
步骤S206中的使用者侧信息也可以保存于云60。
此外,也可以是,能够从部件制造商G侧访问保存于云60的使用者侧信息。通过能够从部件制造商G侧访问,部件制造商G能够掌握组装制造商S的规格形态、库存信息,因此,能够事先预料组装制造商S的要求,能够灵活地应对组装制造商S的要求。
保存在云60上的数据也可以使用区块链来保存。通过使用区块链,难以篡改保存在云60上的数据,保存在云60上的数据的可靠性变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向RFID标签30写入的固有ID30X在部件制造商G和组装制造商S处是共同(共同固有ID)的,从部件制造商G到组装制造商S始终如一地使用一个固有ID30X,但如图17所示,可以在部件制造商G侧,使用部件制造商G独自的固有ID30Y,在组装制造商S侧,使用组装制造商S独自的固有ID30Z。在该情况下,部件制造商侧固有ID30Y和组装制造商侧固有ID30Z能够与共同的固有ID30X相关联地共享向RFID标签30写入的各种信息。
此外,也可以是,部件制造商侧固有ID30X及组装制造商侧固有ID30Z中的任意一方与固有ID30X相同,部件制造商侧固有ID30X及组装制造商侧固有ID30Z中的任意一方与固有ID30X相关联。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的效果。
(1)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具备:在作为制造者制造电子部件10的制造者侧设施的部件制造商G处进行的制造者侧步骤;以及在作为使用者使用由部件制造商G制造出的电子部件10的使用者侧设施的组装制造商S处进行的使用者侧步骤,该制造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准备作为收纳体的散装箱20,该收纳体收纳多个电子部件10,并且具备收纳有作为唯一编号的固有ID30X的RFID标签30;将制造者侧信息与固有ID30X相关联地收纳于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以及将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10的散装箱20出货,该使用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已出货的散装箱20进货;读取收纳于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以及基于所读取的固有ID30X,获得收纳于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的制造者侧信息。
由此,针对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10的散装箱20,能够利用散装箱20具备的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在部件制造商G侧及组装制造商S侧双方实现各种管理形式。此外,能够利用向RFID标签30写入的固有ID30X,从部件制造商G到组装制造商S始终如一地进行电子部件10的管理。
(2)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具备:在作为制造者制造电子部件10的制造者侧设施的部件制造商G处进行的制造者侧步骤;以及在作为使用者使用由部件制造商G制造出的电子部件10的使用者侧设施的组装制造商S处进行的使用者侧步骤,该制造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准备作为收纳体的散装箱20,该收纳体收纳多个电子部件10并具备RFID标签30;准备作为与制造者侧信息相关联的唯一编号的固有ID30X;将制造者侧信息与固有ID30X相关联地收纳于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向RFID标签30写入固有ID30X;以及将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10的散装箱20出货,该使用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将已出货的散装箱20进货;读取收纳于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以及基于所读取的固有ID30X,获得收纳于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的制造者侧信息。
由此,针对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10的散装箱20,能够利用散装箱20具备的RFID标签30的固有ID30X,在部件制造商G侧及组装制造商S侧双方实现各种管理形式。此外,能够利用RFID标签30,从部件制造商G到组装制造商S进行始终如一的部件的管理。
(3)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在制造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基于固有ID30X来读取制造者侧信息,制作基于读取的该制造者侧信息的签条71,将该签条71粘贴于散装箱20。
由此,能够通过观看签条71而目视地确认制造者侧信息,不需要RFID读取器等读取设备,能够迅速地进行基于制造者侧信息的管理。
(4)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在制造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在进行将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10的散装箱20出货的步骤时,从多个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中一并读取固有ID30X。
由此,在部件制造商G处,能够省略一个一个地读取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的精力,能够实现管理的高效化。
(5)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在使用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在将已出货的散装箱20进货时,从多个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中一并读取固有ID30X。
由此,在组装制造商S处,能够省略一个一个地读取散装箱20的RFID标签30的精力,能够实现管理的高效化。
(6)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在使用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利用设置在组装制造商S的规定部位的作为第一读取部的RFID读取器53来读取RFID标签30,检测散装箱20的所处位置。
由此,能够始终掌握散装箱20的所处位置,能够进行库存信息管理、位置管理、防盗管理等各种管理。
(7)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在使用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通过由配置在组装制造商S的规定部位的作为收纳体处理者的箱处理者读取RFID标签30,来确定该箱处理者。
由此,在组装制造商S处,能够始终确认处理了散装箱20的作业人员、搬运车等,能够进行例如可靠地掌握散装箱20的当前的所处位置等的管理。
(8)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在使用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作为安装装置的部件供给装置57将收纳于散装箱20的多个电子部件10分别配置于电子电路基板,部件供给装置57收纳有作为被指定的指定唯一编号的指定固有ID57X,并且具有读取RFID标签30的作为第二读取部的RFID读取器58,将RFID读取器58读取的RFID标签30所收纳的固有ID30X与对部件供给装置57指定的指定固有ID57X进行核对。
由此,确认散装箱20的固有ID30X是否为收纳有应由部件供给装置57安装的电子部件10的散装箱20,作为结果,能够将电子部件10的取错防患于未然。
(9)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在制造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将收纳于散装箱20的电子部件10的数量信息作为制造者侧信息而收纳于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在使用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根据基于固有ID30X获得的数量信息,掌握部件供给装置57配置于电子电路基板的电子部件10的消耗量,并且基于该消耗量,准备已进货的其他的散装箱20。
由此,在组装制造商S处,能够在电子部件10的供给完成后迅速地进行将对部件供给装置57结束了电子部件10的供给的散装箱20更换为新的散装箱20的更换作业,即便存在散装箱20的更换也能够连续地进行电子部件10的安装。其结果是,能够实现生产性的提高。
(10)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中,电子部件10的消耗量与固有ID30X相关联,该固有ID30X保存于云60的使用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S,并且传递给制造者。
由此,能够在部件制造商G侧基于组装制造商S处的电子部件10的消耗量,可靠地进行向散装箱20收纳电子部件10的工序的准备。
(11)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中,制造者基于从使用者传递的电子部件10的消耗量,向散装箱20收纳电子部件10。
由此,在部件制造商G处,能够基于组装制造商S侧的电子部件10的消耗高效地进行将电子部件10收纳于散装箱20的工序。
(12)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中,在部件制造商G处,作为固有ID而使用部件制造商G侧的固有ID30Y,在组装制造商S处,作为固有ID而使用组装制造商S侧的固有ID30Z,部件制造商G侧的固有ID30Y及组装制造商S侧的固有ID30Z中的任意一方与固有ID30X相同,部件制造商G侧的固有ID30Y及组装制造商S侧的固有ID30Z中的任意一方与固有ID30X相关联。
(13)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中,在部件制造商G处,作为固有ID而使用部件制造商G侧的固有ID30Y,在组装制造商S处,作为固有ID而使用组装制造商S侧的固有ID30Z,部件制造商侧固有ID30Y及组装制造商侧固有ID30Z与共同的固有ID30X相关联。
由此,在部件制造商G及组装制造商S处、或者在部件制造商G及组装制造商S中的任意一方,能够分别使用独自的固有ID(固有ID30Y、固有ID30Z),因此,能够在各个制造商不变更以往的固有ID的附加方法、模式等的情况下进行运用。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制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中包括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
例如,在部件制造商G处,也可以省略数据库服务器44,将固有ID30X及制造者侧信息直接保存于云60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G。在组装制造商S处同样也可以省略数据库服务器54,将固有ID30X及使用者侧信息直接保存于云60的使用者侧信息收纳区域60S。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子部件;
20散装箱(收纳体);
30RFID标签;
30X固有ID(唯一编号);
30Y部件制造商侧固有ID(制造者侧唯一编号);
30Z组装制造商侧固有ID(使用者侧唯一编号);
52读取部(第一读取部);
56安装器(安装装置);
57X指定固有ID(指定唯一编号);
58RFID读取器(第二读取部);
60云(外部存储装置);
60G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
60S使用者侧信息收纳区域;
71签条;
90箱处理者(收纳体处理者);
G部件制造商(制造者侧设施);
S组装制造商(使用者侧设施)。
Claims (13)
1.一种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具备:
在制造者制造电子部件的制造者侧设施处进行的制造者侧步骤;以及
在使用者使用由所述制造者侧设施制造出的电子部件的使用者侧设施处进行的使用者侧步骤,
所述制造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收纳体,该收纳体收纳多个电子部件,并且具备收纳有唯一编号的RFID标签;
将制造者侧信息与所述唯一编号相关联地收纳于外部存储装置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以及
将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的所述收纳体出货,
所述使用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已出货的所述收纳体进货;
读取收纳于所述RFID标签的所述唯一编号;以及
基于读取的所述唯一编号,获得收纳于所述外部存储装置的所述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的制造者侧信息。
2.一种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具备:
在制造者制造电子部件的制造者侧设施处进行的制造者侧步骤;以及
在使用者使用由所述制造者侧设施制造出的电子部件的使用者侧设施处进行的使用者侧步骤,
所述制造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收纳体,该收纳体收纳多个电子部件并具备RFID标签;
准备与制造者侧信息相关联的唯一编号;
将所述制造者侧信息与所述唯一编号相关联地收纳于外部存储装置的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
向所述RFID标签写入所述唯一编号;以及
将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的所述收纳体出货,
所述使用者侧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已出货的所述收纳体进货;
读取收纳于所述RFID标签的所述唯一编号;以及
基于读取的所述唯一编号,获得收纳于所述外部存储装置的所述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的制造者侧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制造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基于所述唯一编号来读取所述制造者侧信息,制作基于读取的该制造者侧信息的签条,将该签条粘贴于所述收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制造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在进行将收纳有多个电子部件的所述收纳体出货的步骤时,从多个所述收纳体的所述RFID标签中一并读取所述唯一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使用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在将已出货的所述收纳体进货时,从多个所述收纳体的所述RFID标签中一并读取所述唯一编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使用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所述使用者利用设置在所述使用者侧设施的规定部位的第一读取部来读取所述RFID标签,检测所述收纳体的所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使用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通过由配置在所述使用者侧设施的规定部位的收纳体处理者读取所述RFID标签,来确定该收纳体处理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使用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安装装置将收纳于所述收纳体的多个电子部件分别配置于电子电路基板,
所述安装装置收纳有被指定的指定唯一编号,并且具有读取所述RFID标签的第二读取部,将所述第二读取部读取的所述RFID标签所收纳的所述唯一编号与对所述安装装置指定的指定唯一编号进行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制造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将收纳于所述收纳体的电子部件的数量信息作为所述制造者侧信息而收纳于所述外部存储装置的所述制造者侧信息收纳区域,
在所述使用者侧步骤中还具备以下步骤:根据基于所述唯一编号获得的所述数量信息,掌握所述安装装置配置于所述电子电路基板的电子部件的消耗量,并且,基于该消耗量,准备已进货的其他的所述收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所述电子部件的消耗量与所述唯一编号相关联,该唯一编号被保存于所述外部存储装置的所述使用者侧信息收纳区域,并且传递给所述制造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所述制造者基于从所述使用者传递的所述电子部件的消耗量,向所述收纳体收纳电子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制造者侧设施处,作为所述唯一编号而使用制造者侧唯一编号,
在所述使用者侧设施处,作为所述唯一编号而使用使用者侧唯一编号,
所述制造者侧唯一编号及所述使用者唯一编号中的任意一方与所述唯一编号相同,所述制造者侧唯一编号及所述使用者侧唯一编号中的任意一方与所述唯一编号相关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其中,
在所述制造者侧设施处,作为所述唯一编号而使用制造者侧唯一编号,
在所述使用者侧设施处,作为所述唯一编号而使用使用者侧唯一编号,
所述制造者侧唯一编号及所述使用者侧唯一编号与所述唯一编号相关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83809 | 2021-05-18 | ||
JP2021-083809 | 2021-05-18 | ||
PCT/JP2022/012295 WO2022244438A1 (ja) | 2021-05-18 | 2022-03-17 | 電子部品の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178284A true CN117178284A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4141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29623.4A Pending CN117178284A (zh) | 2021-05-18 | 2022-03-17 | 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77851A1 (zh) |
JP (1) | JP7571876B2 (zh) |
KR (1) | KR20230159505A (zh) |
CN (1) | CN117178284A (zh) |
WO (1) | WO202224443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358494A (ja) | 2001-06-01 | 2002-12-13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移動体識別用無線タグ |
JP4134947B2 (ja) | 2004-05-17 | 2008-08-20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電子部品の出荷方法 |
JP2006027773A (ja) * | 2004-07-13 | 2006-02-02 | Ntn Corp | Icタグ利用検品システム |
JP2006103929A (ja) | 2004-10-08 | 2006-04-20 | Sato Corp | 入出荷検品システム |
JP4220490B2 (ja) | 2005-04-07 | 2009-02-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製品生産システム |
JP2007106557A (ja) | 2005-10-14 | 2007-04-26 | Seiken Ika Kogyo Kk | 病院内医療品追跡システムとこれに用いる医療品ピッキング用カートおよび備品用ラック |
JP5878262B1 (ja) | 2015-08-10 | 2016-03-08 | 株式会社ファーストリテイリング | 配送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配送管理方法 |
-
2022
- 2022-03-17 WO PCT/JP2022/012295 patent/WO202224443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3-17 CN CN202280029623.4A patent/CN117178284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3-17 KR KR1020237035623A patent/KR20230159505A/ko unknown
- 2022-03-17 JP JP2023522274A patent/JP7571876B2/ja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11-10 US US18/506,183 patent/US20240077851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30159505A (ko) | 2023-11-21 |
WO2022244438A1 (ja) | 2022-11-24 |
JPWO2022244438A1 (zh) | 2022-11-24 |
US20240077851A1 (en) | 2024-03-07 |
JP7571876B2 (ja) | 2024-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86888B2 (en) |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control system | |
KR101132116B1 (ko) | 부품 관리 프로그램을 기억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억 매체, 부품 관리 방법 및 부품 관리 장치 | |
US7142121B2 (en) | Radio frequency device for tracking goods | |
EP1818285B1 (en) | Automatic warehouse | |
JPWO2006059674A1 (ja) | 保管システム | |
JP2006076644A (ja) | 物品搬送資材 | |
US20240086673A1 (en) | Electronic compone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housing body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 |
JP4552574B2 (ja) | 物品搬送資材、及び物流管理システム | |
JP2006027773A (ja) | Icタグ利用検品システム | |
CN117178284A (zh) | 电子部件的管理方法 | |
WO2023074159A1 (ja) | 電子部品の管理方法 | |
JP2003226434A (ja) | 荷物搬送用ボックス、個数管理システム、廃棄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位置管理システム | |
US20240164079A1 (en) | Electronic component accommodation system | |
JP4860978B2 (ja) | コンテナの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5231882A (ja) | 自動倉庫システム | |
TWI784429B (zh) | 晶粒儲料器、儲存晶粒載體的方法以及半導體晶粒製造系統 | |
WO2022270052A1 (ja) | 電子部品の製造システム、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 |
CA2321009A1 (en) |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control system | |
JP2002104632A (ja) | ピッキング・検品システム | |
CA2326301A1 (en) |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control system | |
CA2306304A1 (en) |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control system | |
KR20200016326A (ko) | Erp 기초 부품 대차 관리 시스템 | |
JPH06171721A (ja) | 物品の搬送箱 | |
CA2326218A1 (en) |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control system | |
JP2005289618A (ja) | 物品搬送処理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