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7950A - 光纤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7950A
CN117177950A CN202280029195.5A CN202280029195A CN117177950A CN 117177950 A CN117177950 A CN 117177950A CN 202280029195 A CN202280029195 A CN 202280029195A CN 117177950 A CN117177950 A CN 117177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ed
resin
glass fiber
coating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91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崎岩
涩谷裕基
森田圭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177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79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104Coating to obtain optical fibres
    • C03C25/1065Multiple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5/00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 C03C25/10Coating
    • C03C25/24Coatings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s
    • C03C2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r prepoly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2Optical fibres with cladding with or without a co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AREA)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纤的制造方法,其是通过在从玻璃母材拉丝而得的玻璃纤维上涂布第1树脂,并使所述第1树脂固化以成为第1被覆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具有:在第1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以第1速度行进的第1工序;在所述第1期间之后的第2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从所述第1速度上升至第2速度的第2工序;以及在所述第2期间之后的第3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维持在所述第2速度的第3工序,在将所述第2工序中的从开始涂布所述第1树脂至达到比所述第1速度快且比所述第2速度慢的第3速度为止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1、将所述第3工序中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2时,TB2/TB1大于1.0且为11.0以下。

Description

光纤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纤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基于2021年4月23日提出的日本申请第2021-073480号的优先权,并且援引所述日本申请中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光纤的制造方法通常构成为:一边将光纤母材拉丝以形成玻璃纤维,一边在其外周涂布树脂后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树脂固化并卷取。在开始拉丝之后,玻璃纤维的速度(线速)上升,玻璃纤维的速度维持在预定的稳定制造线速。另外,树脂以一定的厚度涂布在玻璃纤维上。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光纤的拉丝方法的一个例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根据线速调节树脂的供给压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664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265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光纤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在从玻璃母材拉丝而得的玻璃纤维上涂布第1树脂,并使所述第1树脂固化以成为第1被覆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具有:在第1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以第1速度行进的第1工序;在所述第1期间之后的第2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从所述第1速度上升至第2速度的第2工序;以及在所述第2期间之后的第3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维持在所述第2速度的第3工序,在将所述第2工序中的从开始涂布所述第1树脂至达到比所述第1速度快且比所述第2速度慢的第3速度为止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1、将所述第3工序中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2时,TB2/TB1大于1.0且为11.0以下。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光纤的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图2]图2是树脂涂布装置的剖面图。
[图3]图3是并列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的制造方法中的玻璃纤维的速度的变化、第1树脂和第2树脂的厚度的变化的图。
[图4]图4是良好部制造时的光纤的剖面图。
[图5]图5是示出厚度之比与断线发生概率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对光纤进行拉丝时,在玻璃纤维的速度(线速)达到稳定制造线速之前,传输特性容易偏离预定的良好范围,因此通常将该部分作为不良部而从光纤的良好部去除并废弃。因此,在玻璃纤维的速度达到稳定制造线速之前涂布的树脂成为浪费。如果减少这样的不良部的树脂的涂布量,则能够省去树脂的浪费,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减少涂布量,则玻璃纤维与外部空气接触,容易产生损伤,在线速的上升中有可能产生断线。当在线速上升中发生断线时,需要从光纤母材的引出作业重新开始,成品率大幅降低。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避免发生断线的同时减少树脂的浪费的光纤的制造方法。
[本公开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在避免发生断线的同时减少树脂的浪费。
以下对用于实施的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进行说明。
〔1〕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光纤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在从玻璃母材拉丝而得的玻璃纤维上涂布第1树脂,并使所述第1树脂固化以成为第1被覆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具有:在第1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以第1速度行进的第1工序;在所述第1期间之后的第2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从所述第1速度上升至第2速度的第2工序;以及在所述第2期间之后的第3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维持在所述第2速度的第3工序,在将所述第2工序中的从开始涂布所述第1树脂至达到比所述第1速度快且比所述第2速度慢的第3速度为止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1、将所述第3工序中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2时,TB2/TB1大于1.0且为11.0以下。
第3工序中的涂布在玻璃纤维上的第1被覆的厚度TB2相对于第2工序中的从开始涂布第1树脂至达到比第1速度快且比第2速度慢的第3速度为止的第1被覆的厚度TB1的比大于1.0。即,第2工序中的涂布在玻璃纤维上的第1树脂比第3工序中的涂布在玻璃纤维上的第1树脂少。因此,可以减少从光纤除去的不良部中所含的第1树脂的量,从而减少浪费。另外,如果上述比TB2/TB1为11.0以下,则从本申请发明人的实验可知,即使减少第1树脂的量,也能够抑制在玻璃纤维的速度上升中发生断线。
〔2〕在〔1〕中,在所述第2工序中,可以通过调节所述第1树脂向所述玻璃纤维的涂布压力来调节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高精度地调节第1树脂的厚度。
〔3〕在〔1〕或〔2〕中,在所述第2工序中,当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为所述第2速度的0.2倍以下时,可以开始向所述玻璃纤维涂布所述第1树脂。在这种情况下,容易抑制气泡向第1树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卷入。
〔4〕在〔1〕~〔3〕中,所述第3速度可以为所述第2速度的0.95倍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在玻璃纤维的速度从达到第3速度至达到第2速度之间容易稳定地涂布第1树脂,容易抑制断线的发生。
〔5〕在〔1〕~〔4〕中,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从达到所述第3速度至达到所述第2速度为止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的每10秒的增加量最大可以为1.00μm。在这种情况下,容易稳定地涂布第1树脂,容易抑制断线的发生。
〔6〕在〔1〕~〔5〕中,所述第1工序可以具有将所述玻璃纤维的前端经由第1模具和第2模具而挂在拾取装置上的穿线工序,其中该拾取装置配置在比所述第2模具更靠近所述玻璃纤维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所述第2工序可以具有:通过所述第2模具将第2树脂涂布在所述玻璃纤维的外侧的工序;和将涂布有所述第2树脂的所述玻璃纤维的前端挂在卷取装置上的挂线工序,其中该卷取装置配置在比所述拾取装置更靠近所述玻璃纤维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在这种情况下,在拉丝开始时,可以将玻璃纤维的前端挂在拾取装置和卷取装置上。
〔7〕在〔6〕中,可以在所述挂线工序之前,在所述第1模具中填充所述第1树脂,在所述挂线工序中,在所述玻璃纤维上涂布所述第1树脂。在这种情况下,在每次替换玻璃母材时也可以不更换第1模具,另外,即使在第1模具内的第1树脂中混入气泡,在玻璃纤维的速度上升中气泡也容易脱落。
〔8〕在〔6〕或〔7〕中,在所述挂线工序之前,在所述第2模具中填充所述第2树脂,在所述挂线工序中,在所述玻璃纤维上涂布所述第2树脂。在这种情况下,在每次替换玻璃母材时也可以不更换第2模具,另外,即使在第2模具内的第2树脂中混入气泡,在玻璃纤维的速度上升中气泡也容易脱落。
〔9〕本公开的另一个方式涉及的光纤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在从玻璃母材拉丝而得的玻璃纤维上涂布第1树脂,并使所述第1树脂固化以成为第1被覆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具有:在第1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以第1速度行进的第1工序;在所述第1期间之后的第2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从所述第1速度上升至第2速度的第2工序;以及在所述第2期间之后的第3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维持在所述第2速度的第3工序,在将所述第2工序中的从开始涂布所述第1树脂至达到比所述第1速度快且比所述第2速度慢的第3速度为止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1、将所述第3工序中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2时,TB2/TB1大于1.0且为11.0以下,在所述第2工序中,具有:当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为所述第2速度的0.2倍以下时,开始向所述玻璃纤维涂布所述第1树脂的工序,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从达到所述第3速度至达到所述第2速度为止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的每10秒的增加量最大为1.00μm。
通过使比TB2/TB1大于1.0且为11.0以下,能够在避免断线的发生的同时减少树脂的浪费。另外,容易抑制气泡向第1树脂与玻璃纤维之间的卷入。此外,容易稳定地涂布第1树脂,容易抑制断线的发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这些。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于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构成的构成要素,有时通过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对适用于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的制造方法的光纤的制造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光纤的制造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光纤的制造装置100中,首先,通过在拉丝炉2中加热光纤用母材1,使光纤用母材1的下端部熔融并拉丝。通过拉丝而形成的玻璃纤维G1经由在玻璃纤维G1的行进方向(图1中的箭头A的方向)上设置在拉丝炉2的下游的冷却装置8而通过树脂涂布装置3。玻璃纤维G1的外径被调节为比后述的第1模具31的第1模具孔31a和第2模具32的第2模具孔32a小。光纤用母材1是玻璃母材的一个例子。
在树脂涂布装置3上连接有供给涂布于玻璃纤维G1的树脂的树脂供给装置10。通过使玻璃纤维G1通过树脂涂布装置3,在玻璃纤维G1的外周涂布2层树脂。
涂布有树脂的玻璃纤维G1通过设置在树脂涂布装置3的下游的树脂固化装置4(例如紫外线照射装置等),从而使树脂固化而成为光纤G2。光纤G2经由导辊5和绞盘6卷取在卷取卷筒(drum)7上。绞盘6是拾取装置的一个例子,卷取卷筒7是卷取装置的一个例子。
接下来,对树脂涂布装置3进行说明。图2是作为一个例子的树脂涂布装置的剖面图。
如图2所示,树脂涂布装置3具备:在玻璃纤维G1的外周涂布第1树脂21的第1模具31、和在第1树脂21的外周涂布第2树脂22的第2模具32。例如,一体地组装有第1模具31和第2模具32。树脂涂布装置3是在玻璃纤维G1的周围一并地涂布第1树脂21和第2树脂22的装置,但是也可以分别涂布第1树脂21和第2树脂22。
第1模具31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其中央部设置有用于使玻璃纤维G1和第1树脂21通过的第1模具孔31a。例如,第1模具孔31a的上游侧的部分形成为锥状,下游侧的部分形成为相同形状。
第2模具32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其中央部设置有用于使涂布有第1树脂21的玻璃纤维G1和第2树脂22通过的第2模具孔32a。例如,第2模具孔32a的上游侧的部分形成为锥状,下游侧的部分形成为相同形状。第2模具32配置在第1模具31的下游侧。在第2模具32的上部形成有形成流过第2树脂22的流路的一部分的第2连接流路32b。第2连接流路32b以与第2模具孔32a连续的方式形成。
在第1模具31的上游侧设置有将玻璃纤维G1导入第1模具31的管接头(nipple)33。管接头33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在其中央部设置有使玻璃纤维G1通过的锥状的通孔33a。另外,在管接头33的下部形成有形成流过第1树脂21的流路的一部分的第1连接流路33b。第1连接流路33b以与通孔33a连续的方式形成。
在管接头33、第1模具31及第2模具32的外周设置有圆筒状的模具支架(dieholder)34。管接头33、第1模具31及第2模具32以各自的外周面无间隙地嵌合于模具支架34的内周面的状态容纳于模具支架34内。在该容纳的状态下,以以下方式构成:在管接头33的第1连接流路33b与第1模具31的上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作为流过第1树脂21的第1树脂流路35而发挥功能。另外,以以下方式构成:在第1模具31的下面与第2模具32的第2连接流路32b之间形成的间隙作为流过第2树脂22的第2树脂流路36而发挥功能。在模具支架34的侧壁部形成有与第1树脂流路35连通的贯通孔37和与第2树脂流路36连通的贯通孔38。第2树脂流路36位于第1树脂流路35的玻璃纤维G1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
用于供给第1树脂21的第1树脂供给管39的前端侧与贯通孔37连接。该第1树脂供给管39的基端侧与树脂供给装置10(参照图1)的第1树脂供给源连接。另外,用于供给第2树脂22的第2树脂供给管40的前端侧与贯通孔38连接。该第2树脂供给管40的基端侧与树脂供给装置10的第2树脂供给源连接。从树脂供给装置10经由第1树脂供给管39和贯通孔37向第1树脂流路35供给第1树脂21,从树脂供给装置10经由第2树脂供给管40和贯通孔38向第2树脂流路36供给第2树脂22。然后,使用在第1树脂流路35中填充有第1树脂21的第1模具31将第1树脂21涂布在玻璃纤维G1上,使用在第2树脂流路36中填充有第2树脂22的第2模具32将第2树脂22涂布在玻璃纤维G1上。第1树脂21和第2树脂22例如是紫外线固化树脂,涂布后照射紫外线以使其固化。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的制造方法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制造在玻璃纤维G1的周围设置有厚度TB为厚度TB2的第1被覆、且在第1被覆的周围设置有厚度TC为厚度TC1的第2被覆的良好部的光纤G2。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达到稳定制造线速之前所制造的光纤成为不良部。图3是并列示出实施方式涉及的光纤的制造方法中的玻璃纤维的速度(线速)V的变化、和涂布在玻璃纤维上的第1被覆和第2被覆的厚度的变化的图。图3中的横轴表示时刻t。图3中的玻璃纤维G1的速度V是树脂涂布装置3内的速度。图3中的第1被覆的厚度TB和第2被覆的厚度TC是由树脂涂布装置3涂布树脂并由树脂固化装置4固化后的厚度。
首先,对玻璃纤维G1的速度V的变化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时刻t0,假设玻璃纤维G1的前端经由冷却装置8、树脂涂布装置3、树脂固化装置4及导辊5而挂在绞盘6上,从光纤用母材1的下端部拉丝玻璃纤维G1,玻璃纤维G1的速度V维持在速度V1直至时刻t2。需要说明的是,速度V1可以不是恒定的,也可以稍微变动。时刻t1是如后所述开始涂布第2树脂22的时刻,在时刻t1以后,将涂布有树脂的光纤G2从绞盘6挂线到卷取卷筒7,从而卷取在卷取卷筒7上。然后,在从时刻t2至时刻t5之间,玻璃纤维G1的速度V上升至速度V2。然后,在时刻t5以后,玻璃纤维G1的速度V维持在速度V2。速度V2为稳定制造线速,在时刻t5以后,光纤G2作为良好部而被卷取。速度V2例如为2000m/分钟以上3000m/分钟以下左右。另外,从时刻t0至时刻t5之间所卷取的光纤G2作为不良部而在后工序中被废弃。从时刻t0至时刻t2的期间为第1期间的一个例子,从时刻t2至时刻t5的期间为第2期间的一个例子,时刻t5以后的期间为第3期间的一个例子。另外,速度V1为第1速度的一个例子,速度V2为第2速度的一个例子。
接着,对第1被覆的厚度TB和第2被覆的厚度TC的变化进行说明。从时刻t0至时刻t1之间,不进行第1树脂21和第2树脂22的涂布。然后,在时刻t1,开始涂布第2树脂22。第2树脂22的涂布量从时刻t1至时刻t5上升,以使在时刻t5第2被覆的厚度TC达到厚度TC1。在时刻t1不开始涂布第1树脂21,在时刻t2之后的时刻t3开始涂布第1树脂21。因此,在从时刻t1至时刻t3之间,第2树脂22直接涂布在玻璃纤维G1上。
在时刻t3与时刻t5之间,直至玻璃纤维G1的速度V成为比速度V1快且比速度V2慢的速度V3的时刻t4为止,将第1树脂21的涂布量调节为第1被覆的厚度TB成为厚度TB1。厚度TB1与厚度TB2之间成立“1.0<TB2/TB1≤11.0”的关系。即,厚度TB1是与厚度TB2之比大于1.0且为11.0以下的厚度。当在时刻t3开始涂布第1树脂21时,第1树脂21直接涂布在玻璃纤维G1上,在其上涂布第2树脂22。即,在玻璃纤维G1上一并地涂布第1树脂21和第2树脂22。需要说明的是,厚度TB1不需要是恒定的,只要“1.0<TB2/TB1≤11.0”的关系成立,也可以是变化的。例如也可以控制厚度TB1逐渐地增加。速度V3为第3速度的一个例子。
然后,第1树脂21的涂布量从时刻t4至时刻t5上升,以使第1被覆的厚度TB在时刻t5达到厚度TB2。
然后,在时刻t5以后,玻璃纤维G1的速度V维持在速度V2,第1被覆的厚度TB维持在厚度TB2,第2被覆的厚度TC维持在厚度TC1。即,在时刻t5以后,光纤G2以稳定制造线速制造良好部。图4是光纤G2的良好部制造时的剖面图。在图4中,用21X的参照符号表示良好部中的第1被覆,用22X的参照符号表示第2被覆。
涂布在玻璃纤维G1上的第1树脂21和上述第2树脂22在树脂固化装置4中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需要说明的是,在从时刻t1至时刻t5之间涂布的第1树脂21、第2树脂22比在时刻t5以后涂布的第1树脂21、第2树脂22少,厚度也薄。因此,用于使在从时刻t1至时刻t5之间涂布的第1树脂21、第2树脂22固化的紫外线的功率也可以比用于使在时刻t5以后涂布的第1树脂21、第2树脂22固化的紫外线的功率低。通过降低功率,可以获得减少耗电、延长紫外线源的寿命、以及抑制树脂固化装置4内的石英管的模糊等效果。
在通过本实施方式制造的光纤G2中,在从时刻t0至时刻t3之间不涂布第1树脂21,在从时刻t3至时刻t4之间厚度TB1和厚度TB2之间成立“1.0<TB2/TB1”的关系,因此第1树脂21的涂布量少也可以。因此,能够减少不良部中所含的第1树脂21的涂布量,但是为了抑制树脂的浪费,TB2/TB1优选大于2.0、更优选大于5.0。另外,如后所述,由于在不良部中的第1被覆的厚度TB1与良好部中的第1被覆的厚度TB2之间成立“TB2/TB1≤11.0”的关系,因此能够在减少不良部中所含的第1树脂21的涂布量的同时抑制断线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法中,在向模具填充树脂之前,使玻璃纤维穿过模具并涂布树脂,但是也可以在第1模具31中填充有第1树脂21、第2模具32中填充有第2树脂22的状态下穿线。通常,在每次替换玻璃母材时更换模具,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对下一个玻璃母材进行拉丝时,可以不更换第1模具31和第2模具32,能够将光纤的制造装置100的运转率维持得较高。另外,也可以在穿线时将第1树脂21薄薄地涂布在玻璃纤维G1上。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第1模具31内的第1树脂21中混入气泡,在线速上升中气泡也容易脱落。同样地,也可以在穿线时将第2树脂22薄薄地涂布在玻璃纤维G1上。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第2模具32内的第2树脂22中混入气泡,在线速上升中气泡也容易脱落。
第1被覆的厚度TB例如可以根据树脂涂布装置3中的第1树脂21的涂布条件来调节。在调节第1被覆的厚度TB时,特别优选调节涂布压力。这是因为容易高精度地调节厚度TB。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冷却装置8中的冷却条件来调节第1被覆的厚度TB;也可以通过改变冷却装置8中的冷却条件和树脂涂布装置3中的第1树脂21的涂布条件来调节第1被覆的厚度TB。
需要说明的是,当在开始涂布第1树脂21时玻璃纤维G1的速度V过高时,气泡容易卷入到玻璃纤维G1与第1树脂21之间,玻璃纤维容易损伤,因此有可能产生断线。例如,当在涂布第1树脂21时玻璃纤维G1的速度V超过速度V2的0.2倍时,容易产生断线。因此,开始涂布第1树脂21的时刻t3的玻璃纤维G1的速度Vp优选为速度V2的0.2倍以下。即,优选的是,在玻璃纤维G1的速度V为速度V2的0.2倍以下时,开始向玻璃纤维G1涂布第1树脂21。另外,开始涂布第1树脂21的时刻t3的玻璃纤维G1的速度Vp更优选为速度V2的0.1倍以下。需要说明的是,速度Vp的下限值为速度V1。
另外,在速度V3与速度V2之差较小的情况下,速度V从速度V3上升至速度V2的时间、即时刻t4与时刻t5之间的时间缩短。因此,在时刻t4的第1被覆的厚度TB1相对于厚度TB2显著变小的情况下、例如为0.1倍左右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使第1被覆的厚度TB从厚度TB1上升至厚度TB2,有可能引起第1树脂21的涂布变得不稳定而容易产生断线。例如,当速度V3超过速度V2的0.95倍时,有可能容易产生断线。因此,速度V3优选为速度V2的0.95倍以下、更优选为0.90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0倍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获得减少树脂的浪费的效果,速度V3优选为速度V2的0.5倍左右以上。
另外,从抑制断线的观点来看,第1被覆的厚度TB的每10秒的上升量最大优选为1.00μm、更优选为0.8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0μm以下。例如,即使存在以阶梯状供给第1树脂21、第1被覆的厚度TB急剧上升的瞬间,包括该瞬间的10秒内的上升量也优选为1.00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获得减少树脂的浪费的效果,第1被覆的厚度TB的每10秒的上升量优选为0.10μm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第1被覆的厚度TB和第2被覆的厚度TC线性地变化,但是第1被覆的厚度TB和第2被覆的厚度TC的变化也可以不是线性的。
这里,对本申请发明人进行的实验进行说明。
在该实验中,按照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方法,在厚度TB2相对于厚度TB1的比(TB2/TB1)不同的多个条件下制造光纤。然后,针对各条件研究了断线发生概率。这里所说的断线发生概率是指在线速上升中产生断线的次数的比例(%)。该结果如图5所示。图5的横轴表示厚度TB2相对于厚度TB1的比(TB2/TB1),纵轴表示断线发生概率。
如图5所示,如果比(TB2/TB1)为11.0以下,则断线发生概率低至20%以下。另外,如果比(TB2/TB1)为10.0以下,则断线发生概率进一步低至10%左右以下。因此,比(TB2/TB1)优选为10.0以下。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
符号的说明
1:光纤用母材
2:拉丝炉
3:树脂涂布装置
4:树脂固化装置
5:导辊
6:绞盘
7:卷筒
8:冷却装置
10:树脂供给装置
21:第1树脂
21X:第1被覆
22:第2树脂
22X:第2被覆
31:第1模具
31a:第1模具孔
32:第2模具
32a:第2模具孔
32b:第2连接流路
33:管接头
33a:孔
33b:第1连接流路
34:模具支架
35:第1树脂流路
36:第2树脂流路
37:贯通孔
38:贯通孔
39:第1树脂供给管
40:第2树脂供给管
100:制造装置
A:箭头
G1:玻璃纤维
G2:光纤
TC1、TB1、TB2:厚度

Claims (9)

1.一种光纤的制造方法,其是通过在从玻璃母材拉丝而得的玻璃纤维上涂布第1树脂,并使所述第1树脂固化以成为第1被覆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具有:
在第1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以第1速度行进的第1工序;
在所述第1期间之后的第2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从所述第1速度上升至第2速度的第2工序;以及
在所述第2期间之后的第3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维持在所述第2速度的第3工序,
在将所述第2工序中的从开始涂布所述第1树脂至达到比所述第1速度快且比所述第2速度慢的第3速度为止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1、将所述第3工序中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2时,TB2/TB1大于1.0且为11.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2工序中,通过调节所述第1树脂向所述玻璃纤维的涂布压力来调节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2工序中,当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为所述第2速度的0.2倍以下时,开始向所述玻璃纤维涂布所述第1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1项所述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3速度为所述第2速度的0.95倍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1项所述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从达到所述第3速度至达到所述第2速度为止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的每10秒的增加量最大为1.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1项所述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1工序具有将所述玻璃纤维的前端经由第1模具和第2模具而挂在拾取装置上的穿线工序,其中该拾取装置配置在比所述第2模具更靠近所述玻璃纤维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
所述第2工序具有:
通过所述第2模具将第2树脂涂布在所述玻璃纤维的外侧的工序;和
将涂布有所述第2树脂的所述玻璃纤维的前端挂在卷取装置上的挂线工序,其中该卷取装置配置在比所述拾取装置更靠近所述玻璃纤维的行进方向的下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挂线工序之前,在所述第1模具中填充所述第1树脂,
在所述挂线工序中,在所述玻璃纤维上涂布所述第1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挂线工序之前,在所述第2模具中填充所述第2树脂,
在所述挂线工序中,在所述玻璃纤维上涂布所述第2树脂。
9.一种光纤的制造方法,其是通过在从玻璃母材拉丝而得的玻璃纤维上涂布第1树脂,并使所述第1树脂固化以成为第1被覆的光纤的制造方法,具有:
在第1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以第1速度行进的第1工序;
在所述第1期间之后的第2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从所述第1速度上升至第2速度的第2工序;以及
在所述第2期间之后的第3期间中,使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维持在所述第2速度的第3工序,
在将所述第2工序中的从开始涂布所述第1树脂至达到比所述第1速度快且比所述第2速度慢的第3速度为止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1、将所述第3工序中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设为TB2时,TB2/TB1大于1.0且为11.0以下,
在所述第2工序中,具有:当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为所述第2速度的0.2倍以下时,开始向所述玻璃纤维涂布所述第1树脂的工序,
所述玻璃纤维的速度从达到所述第3速度至达到所述第2速度为止的所述第1被覆的厚度的每10秒的增加量最大为1.00μm。
CN202280029195.5A 2021-04-23 2022-03-31 光纤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1779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3480 2021-04-23
JP2021073480 2021-04-23
PCT/JP2022/016563 WO2022224798A1 (ja) 2021-04-23 2022-03-31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7950A true CN117177950A (zh) 2023-12-05

Family

ID=83722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9195.5A Pending CN117177950A (zh) 2021-04-23 2022-03-31 光纤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224798A1 (zh)
CN (1) CN117177950A (zh)
WO (1) WO202222479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87546A (ja) * 1990-11-21 1992-07-0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JP3430987B2 (ja) * 1999-08-30 2003-07-2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素線の製造方法
JP4008243B2 (ja) * 2002-01-24 2007-11-1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JP2004231427A (ja) * 2003-01-28 2004-08-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の線引き方法
JP2005263545A (ja) * 2004-03-17 2005-09-2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製造方法
JP5242209B2 (ja) * 2008-03-24 2013-07-2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224798A1 (zh) 2022-10-27
WO2022224798A1 (ja)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0042847A (ko) 광섬유 인출 방법 및 장치
CN114538796A (zh) 用于施涂光纤涂层的设备和方法
CN109531999B (zh) 退丝方法、fdm打印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01544465A (zh) 光纤制造方法
US9676659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fiber
CN117177950A (zh) 光纤的制造方法
JP5251306B2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3430987B2 (ja) 光ファイバ素線の製造方法
JP4442493B2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CN110225896B (zh) 具有减小的润湿长度的光纤涂覆模头
JP2011144087A (ja) 光ファイバの線引き方法
CN107108326B (zh) 光纤母材以及光纤的制造方法
US2004006511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end effect of an optical fiber preform
CN112979154A (zh) 光纤的制造方法
JP2023083734A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JPH07146428A (ja) 帯状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のコーティングヘッド
WO2023248944A1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JPS627141B2 (zh)
JP2571796Y2 (ja) 光ファイバ線引き用コーティングダイス
CN109836054B (zh) 光纤用树脂涂敷装置及光纤的制造方法
JP2005289729A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JP2005263545A (ja) 光ファイバ製造方法
JP2005289764A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JPS62148347A (ja) 光フアイバの樹脂被覆方法および樹脂被覆装置
JP2022032525A (ja) 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