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2658A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2658A
CN117082658A CN202310117971.3A CN202310117971A CN117082658A CN 117082658 A CN117082658 A CN 117082658A CN 202310117971 A CN202310117971 A CN 202310117971A CN 117082658 A CN117082658 A CN 117082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emperature gradient
predetermined value
temperatur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179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庆子
野口新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82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2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F24C7/06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 F24C7/08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e.g. control panels, illumination on tops, hot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7/08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electric circuits regulating hea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3/00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 G01K3/08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giving differences of values; giving differentiated values
    • G01K3/10Thermometers giving results other than momentary value of temperature giving differences of values; giving differentiated values in respect of time, e.g. reacting only to a quick change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2207/00Application of thermometer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 G01K2207/02Application of thermometer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for measuring food temperature
    • G01K2207/06Application of thermometer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for measuring food temperature for preparation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okers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其在达到沸腾状态之前使加热输出降低。本公开中的加热烹调器具备:加热单元,其对烹调容器进行加热;温度检测单元,其直接或间接地检测所述烹调容器的温度;计算单元,其每隔规定的检测时间间隔地对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经时地检测的温度进行差分运算,计算出温度梯度;以及控制单元,其在通过所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温度梯度相对于被设定为最大值的温度梯度的差成为第一规定值以上之后、且超过沸腾状态的温度梯度相对于被设定为所述最大值的温度梯度的差即第二规定值之前,使加热单元的加热量降低。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在利用加热烹调器进行炖煮烹调的情况下,以往的烹调工序分为从加热开始到沸腾为止的第一工序和在沸腾后减弱加热输出地进行加热的第二工序,作为从第一工序向第二工序的转移条件,使用检测沸腾状态的沸腾检测方式。
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沸腾检测时不易受到电噪声的影响的电磁烹调器。
该电磁烹调器具备:温度检测部,其设置于烹调物载置部的下方;以及加热控制部,其对每隔规定时间的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检测温度相对于时间进行微分运算,并且求出连续的规定次数的微分运算值的移动平均值,在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超过规定值的温度之后,将检测到该规定值的时刻的所述微分运算值的移动平均值作为比较基准值,在得到相对于该比较基准值降低了预先设定的比率后的微分运算值的移动平均值时,判定烹调物的沸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689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达到沸腾状态之前使加热输出降低的加热烹调器。
本公开中的加热烹调器具备:加热单元,其对烹调容器进行加热;温度检测单元,其直接或间接地检测所述烹调容器的温度;温度梯度计算单元,其每隔规定的检测时间间隔地对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经时地检测的温度进行差分运算,计算出温度梯度;以及控制单元,其在所述温度梯度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温度梯度相对于被设定为最大值的最大温度梯度的差成为第一规定值以上之后、且超过沸腾状态的温度梯度相对于所述最大温度梯度的差即第二规定值之前,使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量降低。
本公开中的加热烹调器在温度梯度相对于最大温度梯度的差成为第一规定值以上之后、且超过沸腾状态的温度梯度相对于最大温度梯度的差即第二规定值之前,使加热单元的加热量降低。由此,能够在达到沸腾状态之前可靠地使加热输出降低。因此,与沸腾检测方式相比,能够降低产生飞沫、溢出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温度梯度计算值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炖煮烹调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炖煮烹调的温度梯度与加热输出值以及时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炖煮烹调的温度梯度与加热输出值以及时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炖煮烹调的温度梯度与加热输出值以及时间的关系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顶板;2:烹调容器;3:加热线圈;4:第一温度检测单元;5:商用电源;6:整流平滑部;7:逆变器电路;8:输入电流检测部;9:全波整流器;10:开关元件;11:二极管;12:谐振电容器;13:操作部;14:控制部;14a:温度控制单元;14b:温度梯度计算单元;15:扼流线圈;16:平滑电容器;17:第二温度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但有时省略必要以上的详细说明。例如,有时省略已经公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或者对实际上相同的结构的重复说明。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变得不必要地冗长,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
另外,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而提供的,并不是要通过这些来限定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主题。
(实施方式1)
下面,使用图1~图4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1-1.结构]
在图1中,作为加热烹调器的感应加热烹调器具备:顶板1,其设置于设备上表面;以及加热线圈3,其构成加热单元,通过产生高频磁场来对载置于顶板1之上的烹调容器2进行感应加热。顶板1由玻璃等电绝缘物构成。加热线圈3设置于顶板1的下方。加热线圈3被二分割成同心圆状而形成外线圈3a和内线圈3b。在外线圈3a与内线圈3b之间设置有间隙。烹调容器2通过由加热线圈3的高频磁场产生的涡电流而发热。
在顶板1的使用者侧设置有用于使用者指示加热的开始/停止等的操作部13。另外,在操作部13与烹调容器2之间设置有显示部(未图示)。
作为由热敏电阻等构成的温度检测单元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4设置于外线圈3a与内线圈3b的同心圆的中央,第二温度检测单元17设置于外线圈3a与内线圈3b之间。另外,关于第一温度检测单元4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17的设置场所,只要能够检测被加热物的温度即可,位置没有特别限定。第一温度检测单元4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17经由顶板1检测温度。另外,第一温度检测单元4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17也可以是对从光电二极管或热电堆等对象物放射的红外线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在加热线圈3的下方设置有:整流平滑部6,其将从商用电源5供给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及逆变器电路7,其从整流平滑部6被供给直流电压而生成高频电流,将生成的高频电流输出到加热线圈3。另外,在商用电源5与整流平滑部6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从商用电源5流向整流平滑部6的输入电流的输入电流检测部8。
整流平滑部6具有:全波整流器9,其由桥式连接的二极管构成;以及低通滤波器,其连接在全波整流器9的输出端子之间,由扼流线圈15和平滑电容器16构成。逆变器电路7具有开关元件1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中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开关元件10反向并联连接的二极管11、以及与加热线圈3并联连接的谐振电容器12。通过将逆变器电路7的开关元件10接通/断开,产生高频电流。逆变器电路7和加热线圈3构成高频逆变器。
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还具有控制部14,该控制部14通过控制逆变器电路7的开关元件10的接通/断开,来控制从逆变器电路7向加热线圈3供给的高频电流。控制部14根据从操作部13发送的信号和第一温度检测单元4检测出的温度,对开关元件10的接通/断开进行控制。
控制部14包括:温度控制单元14a,其基于第一温度检测单元4的输出来控制加热线圈3的高频电流,从而控制针对烹调容器2的加热电力量;以及温度梯度计算单元14b,其计算由第一温度检测单元4检测到的温度的检测值的时间变化量。另外,这些控制动作由微型计算机(未图示)进行。
操作部13设置于显示部的近前侧(使用者侧)。操作部13包括轻触式的开关13a~13d。开关13a~13d是用于输入与烹调有关的指示的开关,与加热部对应地设置。对各开关13a~13d分别分配有特定的功能。例如,开关13a是被分配了控制烹调的开始以及结束的功能的切断/接通开关。此外,开关并不限定于轻触式,也可以是静电电容检测式那样的触摸式。
以下,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动作进行说明。
[1-2.动作]
对如上构成的加热烹调器的动作进行说明。下面,首先,使用图2来说明基本的动作原理,接着,使用图3、图4来说明具体的动作。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温度梯度计算值与时间的关系的图,例如描绘了在烹调容器2中收纳有水并进行加热时的温度梯度Δθ。图2中实线所示的温度梯度曲线例如通过每1秒地输出通过第一温度检测单元4得到的检测温度(摄氏温度)的40秒间的温度差而求出。
然后,在检测到所得到的温度梯度Δθ的最大值之后(时间T1),在与该最大温度梯度的温度梯度的差成为比作为沸腾状态下的温度梯度差的规定值a小的值的规定值b时(时间T2),使加热输出降低。由此,在烹调容器内的水达到沸腾状态之前,能够可靠地降低加热输出。在此,规定值b与第一规定值对应,规定值a与第二规定值对应。另外,作为使加热输出降低的定时,并不限定于温度梯度相对于最大温度梯度的差成为规定值b的时刻,只要在规定值b以上且小于规定值a的时间范围内即可。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特征在于,基于相对于最大温度梯度的温度梯度差,使加热单元的加热输出降低。
以下,对想到该特征的技术的原委、研究事项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使加热单元的加热输出降低的条件,假定使用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温度。在该情况下,在检测温度达到事先设定的规定值时,有时由于室温、锅的种类、加热开始时的烹调物的温度等,针对锅的加热量的总和产生过量或不足。因此,若基于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温度本身使加热单元的加热输出降低,则在加热量的总和大的情况下产生飞沫、溢出,在加热量的总和少的情况下烹调品质有可能降低。
为了减少这样的干扰的影响,在本公开中,着眼于作为检测温度的相对差的温度梯度。并且,通过使用温度梯度作为使加热单元的加热输出降低的条件,从而不使用检测温度本身而使用检测温度的差,因此容易进行控制以使得不会产生因室温、锅的种类、加热开始时的烹调物的温度等引起的锅加热量的总和过量或不足。其结果,能够减少飞沫、溢出的产生,容易维持烹调品质。
并且,本公开的特征在于,规定的温度梯度是相对于最大温度梯度的差。在该情况下,温度梯度是相对于最大温度梯度的差,因此作为用于使加热单元的加热输出降低的规定的温度梯度值,能够在尽可能宽的数值范围中设定,或者,能够设定为尽可能大的值。因此,容易检测到达到沸腾状态以前的沸腾前状态。
并且,在本公开中,通过将规定的温度梯度(第一规定值、规定值b)设为比与沸腾状态下的最大温度梯度的差(第二规定值、规定值a)小的值,能够在到达沸腾状态以前的沸腾前状态下可靠地降低加热单元的加热量。
通过重复以上的研究,本发明人等得到了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另外,在上述的动作原理的说明中,说明了对收纳在烹调容器内的水进行加热的情况,但可认为对烹调容器内的多个食材进行煮制的炖煮烹调也表现出同样的倾向,接着,对实际应用于炖煮烹调的方式进行说明。
下面,基于表示加热烹调器的炖煮烹调的控制的流程图(图3)、以及表示炖煮烹调的温度梯度与加热输出值以及时间的关系的特性图(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具体的炖煮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烹调容器2内收纳炖煮材料,按下操作部13的炖煮烹调开始开关而开始加热。在步骤1(S1)中由第一温度检测单元4开始温度检测之后,进入步骤2(S2),每隔规定的检测时间间隔(40秒)地对在S1中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差分运算,计算出温度梯度Δθ。接着,在步骤3(S3)中,判定Δθ的值达到最大值且最大值不更新的情况。在判定为Δθ的最大值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否),返回到S2,进行温度梯度Δθ的计算,重复上述步骤。在S3中,如图4所示,在判定为从温度检测开始经过时间T1而最大值的更新停止的情况下(是),进入步骤4(S4),判定温度梯度差Δθ中的温度梯度相对于最大值的差是否为作为第一规定值的规定值b以上。在S4中,如图4所示,在判定为从温度检测开始经过时间T2,与最大温度梯度的差达到规定值b的情况下(是),进入步骤5(S5)。
在S5中,根据所选择的菜单使加热输出降低并且开始计时,从转移到步骤6(S6)起继续加热直到成为规定时间c以上为止,如果成为规定时间c以上(Y),则转移到确认是否继续加热的步骤7(S7),在不需要的情况下(Y),停止加热。
下面,作为具体的实施例,示出使用不锈钢的1层且底面厚度1.2mm的烹调锅2来炖煮土豆炖牛肉的情况的例子。在烹调锅2中,按照土豆600g、胡萝卜150g、肉300g、洋葱300g、魔芋丝300g的顺序重叠放入,在盖上沉盖和锅盖后开始加热。第一工序的加热输出为1000W,测量40秒钟的温度差Δθ。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事先测量的结果是,最大温度梯度为3.5℃,达到沸腾状态时的规定值a(第二规定值)为3.0℃。考虑到这一点,通过将规定值b(第一规定值)预先设定为2.0℃,能够在达到沸腾状态之前可靠地使加热输出降低到370W,转移到第二工序。在第二工序中,以加热输出370W持续加热直到经过作为规定时间c的15分钟为止。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实验,确认出通过满足本条件,没有溢出地结束烹调,土豆炖牛肉料理完成。
[1-3.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烹调器具备:加热单元,其对烹调容器进行加热;温度检测单元,其直接或间接地检测所述烹调容器的温度;温度梯度计算单元,其每隔规定的检测时间间隔地对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单元随时间检测的温度进行差分运算,计算温度梯度;以及控制单元,其在通过所述温度梯度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温度梯度相对于被设定为最大值的最大温度梯度的差成为第一规定值以上之后、且超过沸腾状态的温度梯度相对于所述最大温度梯度的差即第二规定值之前,使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量降低。
由此,能够在达到沸腾状态之前可靠地降低加热输出。因此,与检测沸腾而使加热输出降低的沸腾检测方式相比,能够降低产生飞沫、溢出的可能性。另外,只要2个阶段地控制加热输出即可,能够简单地进行烹调。
(实施方式2)
[2-1.结构、动作]
首先,对实施方式1与实施方式2的特征性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工序之后的第二工序由单一的加热工序构成,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2中,第二工序具备多个加热工序。
接着,对实施方式2进行具体说明。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温度梯度计算值与时间的关系的图,例如描绘了在烹调容器2中收纳水并进行加热时的温度梯度Δθ。温度梯度例如通过每1秒地输出由第一温度检测单元4得到的检测温度(摄氏温度)的50秒间的温度差而求出。
作为本实施例,示出使用不锈钢的1层且底面厚度1.2mm的烹调锅2来烹调黑豆的情况的例子。在烹调锅2中放入黑豆140g、砂糖100g、酱油27g、水800g、食盐1g以及小苏打1g并混合,在室温下放置18小时后,盖上落盖和锅盖开始加热。第一工序的加热输出为1450W,测量50秒间的温度差Δθ。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事先测量的结果是,最大温度梯度为2.1℃,沸腾状态的规定值a(第二规定值)为0.7℃。考虑到这一点,通过将规定值b(第一规定值)预先设定为0.5℃,能够在达到沸腾状态之前可靠地使加热输出降低至260W,并转移至第二工序。在第二工序中,以加热输出260W继续加热直到经过作为规定时间c的90分钟为止。然后,使加热输出降低至75W,持续加热直到经过作为规定时间d的90分钟。
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实验,确认出通过满足本条件,没有溢出地结束烹调,完成了黑豆的炖煮料理。
[2-2.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第一工序转移到第二工序之后,在第二工序中多级地控制加热输出和加热时间,由此容易设定与菜单对应的加热输出、烹调时间。因此,适合于长时间使烹调物入味的炖煮烹调。
(实施方式3)
[3-1.结构、动作]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感应加热烹调器的温度梯度计算值与时间的关系的图,描绘了将第一工序分为2个阶段的加热输出(W1、W2)进行加热时通过温度梯度计算单元得到的温度梯度Δθ。
在第一阶段以高的加热输出W1进行加热的情况下,烹调物的温度上升快,能够缩短烹调时间。但是,由于温度梯度Δθ的斜率变陡,因此检测到处于过渡性上升状态的急剧的大斜率,比设想更早地超过期望的阈值,沸腾前检测精度有可能下降。
因此,在加热输出比第一阶段低的第二阶段(W2)中进行沸腾前检测,但在第一阶段中测量到的温度梯度Δθ的过冲结束,从之后的温度梯度Δθ的斜率稳定的时刻起开始取得最大温度梯度值而设定最大温度梯度,与实施方式1、2同样地,在与最大温度梯度的温度梯度的差达到规定值b的时刻使加热输出降低。由此,能够在维持沸腾前检测的精度的基础上,在达到沸腾状态之前可靠地降低加热输出。
在此,温度梯度Δθ的斜率稳定是指从由高加热输出切换为低加热输出后的最大温度梯度开始降低时起经过了数秒的时刻后成为稳定状态。
[3-2.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第一工序,能够应用分别具有不同的加热输出的多个加热工序,与使用由1个阶段的加热输出构成的单一的加热工序的方式相比,能够缩短第一工序整体的烹调时间,并且还能够缩短沸腾前检测所需的时间。
(其他实施方式)
本公开中的最大温度梯度除了如实施方式1、2所记载的那样是温度梯度中的最大值以外,也可以从包含该最大值的附近的峰值区域中选择,进而,还包括如实施方式3那样从温度梯度的最大值附近的偏差减少且梯度稳定的梯度稳定区域中选择的情况。这样,最大温度梯度除了包含数值上的最大值以外,还包含技术意义上的实质的最大值。
并且,考虑到烹调菜单、烹调锅的种类等,最大温度梯度的数值范围优选在大于1℃且50℃以下的范围内设定,更优选在2℃以上且20℃以下的范围内设定。进一步优选的是,基于实施方式1、2所记载的实施例,最大温度梯度为2.1℃以上且3.5℃以下。
由此,在能够应用于实用的烹调的范围内,能够将最大温度梯度设定得尽可能大,与此相伴,规定值b的数值设定的自由度增加,另外,能够将规定值b设定得尽可能大。因此,容易检测到达到沸腾状态以前的沸腾前状态,能够在达到沸腾状态以前可靠地降低加热量。
另外,在最大温度梯度小于2℃的情况下,在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精度低的情况下,难以检测到达到沸腾状态以前的沸腾前状态,有可能难以在达到沸腾状态以前可靠地降低加热输出。另一方面,在最大温度梯度大于20℃的情况下,每单位时间的温度变化量变得过大,难以实用性地应用于烹调。
本公开中的作为第一规定值的规定值b并不限定于基于事先测量而求出的最大温度梯度以及规定值a而预先设定的方式(实施方式1、2),例如,也可以是在开始炖煮烹调后,通过在温度梯度的实测中求出最大温度梯度而在该定时进行设定的方式。
该规定值b是比作为第二规定值的规定值a小的值,并且考虑烹调菜单、烹调锅的种类等,优选在大于0℃且9℃以下的范围内设定,更优选在0.5℃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设定。进一步优选的是,基于实施方式1、2所记载的实施例,规定值b为0.5℃以上且2.0℃以下。由此,容易检测到达到沸腾状态以前的沸腾前状态,能够在达到沸腾状态以前可靠地降低加热量。
考虑到烹调菜单、烹调用锅的种类等,作为本公开中的第二规定值的规定值a优选在大于0℃且9℃以下的范围内设定,更优选在0.5℃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内设定。进一步优选的是,基于实施方式1、2所记载的实施例,规定值a为0.7℃以上且3.0℃以下。
对上述的最大温度梯度、规定值b以及规定值a的关系性进行说明。在可靠地检测到达到规定值b这一点上,规定值b需要设定为考虑了温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精度的所需的较大值。另一方面,为了可靠地检测到达沸腾状态以前的沸腾前状态,规定值b需要是比规定值a小的值,还考虑检测单元的检测精度、干扰的影响,优选将规定值b设定为相对于规定值a具有规定差的值。
根据以上内容,考虑将规定值b优选设定为包含与规定值a对应的温度梯度与最大温度梯度的中央值(具体而言为a/2)在内的数值范围。在此,在实施方式1中,最大温度梯度为3.5℃,规定值b为2.0℃,规定值a为3.0℃,将规定值b设定为相对于与规定值a对应的温度梯度与最大温度梯度的中央值(具体而言为a/2)即1.5℃大0.5℃的值。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最大温度梯度为2.1℃,规定值b为0.5℃,规定值a为0.7℃,将规定值b设定为相对于与规定值a对应的温度梯度与最大温度梯度的中央值(具体而言为a/2)即0.35℃大0.15℃的值。
由此,在满足下述的式1的情况下,规定值b和规定值a满足实施方式1、2双方。另外,规定值b和规定值a也可以如下述的式2那样,将根据实施方式1、2求出的数值分别作为上限值、下限值。
b-(a/2)≤|0.5℃|…(式1)
0.15℃≤b-(a/2)≤0.5℃…(式2)
进而,规定值a与规定值b之差(a-b)也可以如下述的式3那样将根据实施方式1、2求出的数值分别设为上限值(3.0℃-2.0℃=1.0℃)、下限值(0.7℃-0.5℃=0.2℃)。
0.2℃≤(a-b)≤1.0℃…(式3)
另外,规定值b与规定值a的比(b/a)根据实施方式1、2分别通过2.0℃/3.0℃、0.5℃/0.7℃求出,为0.67、0.71,在满足下述的式4的情况下,满足实施方式1、2这两者。
(b/a)<0.72…(式4)
此外,在想要使烹调容器内的食材温度尽快上升的烹调菜单或者与烹调时间的缩短化对应的情况等下,考虑延迟使加热输出降低的时刻。在该情况下,规定值b与规定值a的差优选小于与规定值b对应的温度梯度与最大温度梯度的差(具体而言为规定值b)。即,(a-b)<b,也可以满足下述的式5。
(b/a)>0.5…(式5)
另外,在容易产生飞沫、溢出的情况下,优选根据烹调菜单适当设定。
并且,以每1秒地输出一定时间的温度差而求出的温度梯度Δθ来设定的检测时间间隔例如优选为大于10秒且100秒以下,更优选在30秒以上且50秒以下的范围内设定。更优选的是,基于实施方式1、2所记载的实施例,检测时间间隔为40秒以上且50秒以下。由此,能够提供实用的烹调,并且能够将最大温度梯度设定得尽可能大,与此相伴,规定值b的设定的自由度增加,另外能够将规定值b设定得尽可能大。因此,容易检测到达到沸腾状态以前的沸腾前状态。
另外,关于使加热单元的加热输出降低的定时,在实施方式1~3中,设定为温度梯度相对于最大温度梯度的差达到规定值b的时刻,但不限于此,温度梯度相对于最大温度梯度的差只要是在达到规定值b后且达到规定值a以前即可。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仅用于例示本公开的技术,在技术方案或其等同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置换、附加、省略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在进行将烹调容器内的液体煮制后降低加热输出的炖煮烹调的一般家庭等中使用的电磁感应烹调器等所有的加热烹调器。

Claims (9)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烹调器具备:
加热单元,其对烹调容器进行加热;
温度检测单元,其直接或间接地检测所述烹调容器的温度;
温度梯度计算单元,其每隔规定的检测时间间隔地对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经时地检测的温度进行差分运算,计算出温度梯度;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所述温度梯度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温度梯度相对于被设定为最大值的最大温度梯度的差成为第一规定值以上之后、且超过沸腾状态的温度梯度相对于所述最大温度梯度的差即第二规定值之前,使所述加热单元的加热量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若将所述第一规定值设为b,将所述第二规定值设为a,则b和a满足下述式1:
b-(a/2)≤|0.5℃|…(式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若将所述第一规定值设为b,将所述第二规定值设为a,则b和a满足下述式2:
0.15℃≤b-(a/2)≤0.5℃…(式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若将所述第一规定值设为b,将所述第二规定值设为a,则b和a满足下述式3:
0.2℃≤(a-b)≤1.0℃…(式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若将所述第一规定值设为b,将所述第二规定值设为a,则b和a满足下述式4:
(b/a)<0.72…(式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若将所述第一规定值设为b,将所述第二规定值设为a,则b和a满足下述式5:
(b/a)>0.5…(式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最大温度梯度为2.0℃以上且20℃以下,
所述第一规定值为0.5℃以上且6.0℃以下,
所述第二规定值为0.5℃以上且3.0℃以下,
所述检测时间间隔为30秒以上且50秒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最大温度梯度为2.1℃以上且3.5℃以下,
所述第一规定值为0.5℃以上且2.0℃以下,
所述第二规定值为0.7℃以上且3.0℃以下,
所述检测时间间隔为40秒以上且50秒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最大温度梯度是通过所述温度梯度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温度梯度中的斜率稳定的区域的温度梯度。
CN202310117971.3A 2022-05-17 2023-02-02 加热烹调器 Pending CN1170826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80582A JP2023169471A (ja) 2022-05-17 2022-05-17 加熱調理器
JP2022-080582 2022-05-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2658A true CN117082658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599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17971.3A Pending CN117082658A (zh) 2022-05-17 2023-02-02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69471A (zh)
CN (1) CN117082658A (zh)
DE (1) DE10202310366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84986B2 (ja) 1999-03-15 2006-06-14 東芝コンシューママーケ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電磁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69471A (ja) 2023-11-30
DE102023103662A1 (de) 2023-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6565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9491808B2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ware
CN107436198B (zh) 锅具温度检测系统、方法和电磁炉
JP4910667B2 (ja) 加熱調理器
EP3200560B1 (en) Induction cooking apparatus
CN106610038B (zh) 电磁炉的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磁炉
JP549364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17082658A (zh) 加热烹调器
JP5747178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6101930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20240114601A1 (en) Induction heating type cooktop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JP200904358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109963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182172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10282860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915187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4185829A (ja) 電磁調理器
JP201115079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9140638A (ja) 加熱調理器
JP5029550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661141B2 (ja) 炊飯器
US20240060653A1 (en) Cooktop
JP200923868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661142B2 (ja) 炊飯器
JP2014086197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