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1339B - 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1339B
CN117081339B CN202311328406.8A CN202311328406A CN117081339B CN 117081339 B CN117081339 B CN 117081339B CN 202311328406 A CN202311328406 A CN 202311328406A CN 117081339 B CN117081339 B CN 117081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ircular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rollers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284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81339A (zh
Inventor
黄强
王强
李文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Dongsheng Alumin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Dongsheng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Dongsheng Alumin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Dongsheng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284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1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1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1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81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1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6/00Restoring or reconditioning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包括机架,机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的轴壁上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之间设有多个辊筒,多个辊筒呈周向分布,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相对的一侧均连接有传动机构,多个辊筒均安装在传动机构上,传动机构通过偏心传动的方式同时改变多个辊筒的周向分布半径,使多个辊筒同时与电机壳的内壁接触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机架的侧壁安装有驱动单元。该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可以无需多次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且能够直接对变形的胚件进行矫正整形处理,而且胚件安装固定过程简单,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是一种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装置,依靠三相交流电产生的旋转磁场带动转子转动以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者通过转子转动产生旋转磁场,进而在定子中产生感应电流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当前各类电机已成为众多工业设备的动力源,在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此外,电机的结构也比较简单,主要包括前端盖、后端盖、壳体、定子绕组、转子以及电控模块组成,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组成电机的外壳体,电机外壳体的材质也会根据电机成品的用途不同进行选择,如铸铁材质、合金材质等等,在加工电机外壳时,为了减少车削量,大多采用铸造工艺生产,之后再对壳体内壁以及两端进行车削即可,而由于铸造件在冷却过程中极易出现冷缩变形,致使胚件的圆度误差较大,因此必须要对胚件进行整形再进行加工,才能降低加工时的切削量,确保电机壳的品质。
目前,整形前需要对电机壳的胚件进行圆度测量,并标记变形位置,之后再根据变形位置以及变形量进行矫正整形处理,该处理过程不仅速度慢,且整形过程中还需要使用测量仪器多次进行测量比对,降低了生产加工电机壳体的速度。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具备能够无需多次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且能够直接对变形的胚件进行矫正整形处理,而且胚件安装固定过程简单,方便用户使用等优点,解决了电机壳体整形处理过程速度慢,且整形过程中需要使用测量仪器多次测量比对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轴壁上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所述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之间设有多个辊筒,多个所述辊筒呈周向分布,所述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相对的一侧均连接有传动机构,多个所述辊筒均安装在传动机构上;
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偏心传动的方式同时改变多个辊筒的周向分布半径,使多个辊筒同时与电机壳的内壁接触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
所述机架的侧壁安装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第一圆板的边缘处相连;
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两个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对称分布在中心轴的两侧,所述机架的侧壁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两个定位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转轴,多个所述转轴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的侧壁上,所述中心轴的轴壁上通过滚针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侧壁啮合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齿轮,多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多个转轴的轴壁固定连接,所述辊筒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转盘,且转盘偏心固定在转轴的一端,两个所述转盘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凸台,所述辊筒内固定连接有圆环;
所述第一圆板的上端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液压缸,多个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内套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一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中心处设有下凹部,所述下凹部延伸至辊筒内并通过圆孔套接有螺栓,所述辊筒内套接有内螺纹管,所述螺栓穿过圆孔并与内螺纹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圆环与凸台的一侧接触并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共同滑动连接有多个滚珠。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齿圈,所述齿圈固定在第一圆板的边缘处,所述齿圈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通过滚动轴承与机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一侧啮合有蜗杆,所述机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与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机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两端均竖直固定连接有T形结构的顶杆,所述机架的侧壁通过导向孔与顶杆的竖直部杆壁套接,所述顶杆的水平部侧壁通过销钉倾斜转动连接有两个拉杆,且拉杆远离推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上端与定位杆的一端相连;
所述机架的上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横轴,所述传动杆的下端与横轴的轴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杆壁上设有防滑纹路,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固定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内套接有半轴,所述半轴的一端与传动杆的杆壁固定连接,所述半轴的另一端与盲孔的一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内圈和外圈,所述内圈和外圈均为橡胶材质,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件,多个所述缓冲件均为Z形结构,相邻的所述缓冲件的弯折处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板的上端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圆形,所述支撑板的圆心处通过中心孔与中心轴套接,所述支撑板的侧壁通过装配孔与转轴的轴壁套接。
(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将电机壳套在多个辊筒上,之后开启传动机构通过偏心传动的方式同时改变多个辊筒的周向分布半径,使多个辊筒同时与电机壳的内壁接触,此时电机壳被多个辊筒自动定心,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辊筒与电机壳内壁紧密接触,然后启动定位机构工作使两个定位杆夹持电机壳的两侧,防止电机壳随辊筒运动,之后开启液压马达带动蜗杆使蜗轮旋转,蜗轮旋转带动支撑轴使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旋转时带动齿圈使第一圆板旋转,进而利用旋转的第一圆板和传动机构带动多个辊筒在电机壳内滚动,如此即可实现对电机壳胚件进行矫正整形。
2、本发明设置有的传动机构,在使用时,多个液压缸共同推动轴套使传动轴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旋转带动第二齿轮使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转盘使产生偏心旋转,转盘偏心旋转时通过凸台带动辊筒做偏心运动,同时辊筒在进行偏心运动时通过圆环和滚珠与转盘之间能够形成转动的连接关系,进而使得辊筒在发生偏心运动时能够在电机壳内侧滚动,减少对电机壳内侧的磨损,在多个辊筒发生偏心旋转时其周向分布半径逐渐增大,进而能够对电机壳实现由内向外的挤压力,此时可开启驱动单元使第一圆板带动多个辊筒在电机壳内滚动,进而能够实现对电机的矫正整形加工。
3、本发明设置有的定位机构,在使用时,启动电动推杆工作推出其活塞杆,此时电动推杆受反向力带动推杆时顶杆下移,顶杆下移时带动拉杆使传动杆倾斜摆动,传动杆摆动时带动定位杆移动与电机壳接触,并利用定位杆上的防滑纹路与电机壳之间保持足够的摩擦力,并且在夹持时,安装在定位杆一端的缓冲组件利用内圈、外圈和缓冲件共同实现一个吸能空间,即两个定位杆的中心点不在被定心后的电机壳中心线上时,缓冲件能够通过自身的形变能力吸收该误差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图1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辊筒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图5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支撑板、中心轴第一圆板的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第一圆板、齿圈、第二齿轮和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图8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第一圆板上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驱动单元的平面图;
图1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传动杆和定位杆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中缓冲件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使用时的效果图;
图1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使用时辊筒做偏心运动时的效果图。
图中:1、机架;2、拉杆;3、传动杆;4、定位杆;5、第二齿轮;6、第二圆板;7、中心轴;8、辊筒;9、横轴;10、齿圈;11、顶杆;12、第三齿轮;13、液压马达;14、转盘;15、支撑板;16、铰接件;17、内螺纹管;18、圆环;19、凸台;20、滚珠;21、第一齿轮;22、液压缸;23、第一圆板;24、推杆;25、电动推杆;26、螺栓;27、转轴;28、下凹部;29、传动轴;30、轴套;31、支撑轴;32、蜗轮;33、蜗杆;34、半轴;35、外圈;36、盲孔;37、缓冲件;38、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参照附图1-16,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轴7,中心轴7的轴壁上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板23和第二圆板6,第一圆板23和第二圆板6之间设有多个辊筒8,多个辊筒8呈周向分布,第一圆板23和第二圆板6相对的一侧均连接有传动机构,多个辊筒8均安装在传动机构上,传动机构通过偏心传动的方式同时改变多个辊筒8的周向分布半径,使多个辊筒8同时与电机壳的内壁接触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
机架1的侧壁安装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与第一圆板23的边缘处相连,驱动单元包括齿圈10,齿圈10固定在第一圆板23的边缘处,齿圈10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齿轮12,第三齿轮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31,支撑轴31通过滚动轴承与机架1的侧壁转动连接,支撑轴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蜗轮32,蜗轮32的一侧啮合有蜗杆33,机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马达13,液压马达13的输出端与蜗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机架1的上端设有两个定位杆4,两个定位杆4对称分布在中心轴7的两侧,机架1的侧壁安装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与两个定位杆4相连。
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利用现有的测量设备(图中未示出)检测出有圆度误差的电机壳胚件,然后将电机壳套在多个辊筒8上,开启传动机构通过偏心传动的方式同时改变多个辊筒8的周向分布半径,使多个辊筒8同时与电机壳的内壁接触,此时电机壳被多个辊筒8自动定心,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辊筒8与电机壳内壁紧密接触,然后启动定位机构工作使两个定位杆夹持电机壳的两侧,防止电机壳随辊筒8运动,之后开启液压马达13带动蜗杆33使蜗轮32旋转,蜗轮32旋转带动支撑轴31使第三齿轮12旋转,第三齿轮12旋转时带动齿圈10使第一圆板23旋转,进而利用旋转的第一圆板23和传动机构带动多个辊筒8在电机壳内滚动,如此即可实现对电机壳胚件进行矫正整形。
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
参照附图3-10,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转轴27,多个转轴27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圆板23和第二圆板6的侧壁上,中心轴7的轴壁上通过滚针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1,第一齿轮21的侧壁啮合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齿轮5,多个第二齿轮5分别与多个转轴27的轴壁固定连接,辊筒8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转盘14,且转盘14偏心固定在转轴27的一端,两个转盘14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凸台19,辊筒8内固定连接有圆环18;
第一圆板23的上端通过铰接件16转动连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液压缸22,多个液压缸2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轴套30,轴套30内套接有传动轴29,传动轴29的一端与第一齿轮21的一侧固定连接,转盘14的中心处设有下凹部28,下凹部28延伸至辊筒8内并通过圆孔套接有螺栓26,辊筒8内套接有内螺纹管17,螺栓26穿过圆孔并与内螺纹管17相连,凸台19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槽,圆环18与凸台19的一侧接触并开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共同滑动连接有多个滚珠20,第一圆板23的上端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为圆形,支撑板15的圆心处通过中心孔与中心轴7套接,支撑板15的侧壁通过装配孔与转轴27的轴壁套接。
本发明设置有的传动机构,在使用时,多个液压缸22共同推动轴套30使传动轴29带动第一齿轮21旋转,第一齿轮21旋转带动第二齿轮5使转轴27旋转,转轴27旋转带动转盘14使产生偏心旋转,转盘14偏心旋转时通过凸台19带动辊筒8做偏心运动,同时辊筒8在进行偏心运动时通过圆环18和滚珠20与转盘14之间能够形成转动的连接关系,进而使得辊筒8在发生偏心运动时能够在电机壳内侧滚动,减少对电机壳内侧的磨损,在多个辊筒8发生偏心旋转时其周向分布半径逐渐增大,进而能够对电机壳实现由内向外的挤压力,此时可开启驱动单元使第一圆板23带动多个辊筒8在电机壳内滚动,进而能够实现对电机的矫正整形加工,此外,辊筒8在一处施加一个挤压力之后随即撤销该挤压力,之后由驱动单元带动第一圆板23使多个辊筒8移动一定的角度(例如15°角),再通过液压缸22工作恢复辊筒8对电机壳的作用力,进而能够实现对电机壳胚件进行定点挤压整形的作用。
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
参照附图11-14定位机构包括推杆24,推杆2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5,电动推杆25的输出端与机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推杆24的两端均竖直固定连接有T形结构的顶杆11,机架1的侧壁通过导向孔与顶杆11的竖直部杆壁套接,顶杆11的水平部侧壁通过销钉倾斜转动连接有两个拉杆2,且拉杆2远离推杆24的一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3,传动杆3的上端与定位杆4的一端相连;
机架1的上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横轴9,传动杆3的下端与横轴9的轴壁固定连接,定位杆4的杆壁上设有防滑纹路,定位杆4的一端开设有盲孔36,盲孔36内固定连接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内套接有半轴34,半轴34的一端与传动杆3的杆壁固定连接,半轴34的另一端与盲孔36的一侧接触,缓冲组件包括内圈38和外圈35,内圈38和外圈35均为橡胶材质,内圈38和外圈35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件37,多个缓冲件37均为Z形结构,相邻的缓冲件37的弯折处均固定连接。
本发明设置有的定位机构,在使用时,启动电动推杆25工作推出其活塞杆,此时电动推杆25受反向力带动推杆24时顶杆11下移,顶杆11下移时带动拉杆2使传动杆3倾斜摆动,传动杆3摆动时带动定位杆4移动与电机壳接触,并利用定位杆4上的防滑纹路与电机壳之间保持足够的摩擦力,并且在夹持时,安装在定位杆4一端的缓冲组件利用内圈38、外圈35和缓冲件37共同实现一个吸能空间,即两个定位杆4的中心点不在被定心后的电机壳中心线上时,缓冲件37能够通过自身的形变能力吸收该误差量,且最大限度可实现内圈38和外圈35中的缓冲件37被完全压缩贴合,对应另一侧的缓冲件37被完全拉伸,此外,半轴34与盲孔36的一侧接触,能够对定位杆4受到轴向力时进行限位,即电机壳在传动机构工作时所受到的作用到定位杆4杆壁上的旋转扭力。
液压马达13和液压缸22的进回油端均安装电磁阀,由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通断进而控制液压缸22的顶升距离以及液压马达13的旋转,此技术在生活中已被广泛的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知晓,故不再做过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中心轴(7),所述中心轴(7)的轴壁上通过滚珠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圆板(23)和第二圆板(6),所述第一圆板(23)和第二圆板(6)之间设有多个辊筒(8),多个所述辊筒(8)呈周向分布,所述第一圆板(23)和第二圆板(6)相对的一侧均连接有传动机构,多个所述辊筒(8)均安装在传动机构上;
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偏心传动的方式同时改变多个辊筒(8)的周向分布半径,使多个辊筒(8)同时与电机壳的内壁接触并施加一定的作用力;
所述机架(1)的侧壁安装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第一圆板(23)的边缘处相连;
所述机架(1)的上端设有两个定位杆(4),两个所述定位杆(4)对称分布在中心轴(7)的两侧,所述机架(1)的侧壁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两个定位杆(4)相连;
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转轴(27),多个转轴(27)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圆板(23)和第二圆板(6)的侧壁上,中心轴(7)的轴壁上通过滚针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1),第一齿轮(21)的侧壁啮合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齿轮(5),多个第二齿轮(5)分别与多个转轴(27)的轴壁固定连接,辊筒(8)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转盘(14),且转盘(14)偏心固定在转轴(27)的一端,两个转盘(14)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凸台(19),辊筒(8)内固定连接有圆环(18);
第一圆板(23)的上端通过铰接件(16)转动连接有多个倾斜设置的液压缸(22),多个液压缸(2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轴套(30),轴套(30)内套接有传动轴(29),传动轴(29)的一端与第一齿轮(21)的一侧固定连接;
转盘(14)的中心处设有下凹部(28),下凹部(28)延伸至辊筒(8)内并通过圆孔套接有螺栓(26),辊筒(8)内套接有内螺纹管(17),螺栓(26)穿过圆孔并与内螺纹管(17)相连,凸台(19)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槽,圆环(18)与凸台(19)的一侧接触并开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共同滑动连接有多个滚珠(20),第一圆板(23)的上端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为圆形,支撑板(15)的圆心处通过中心孔与中心轴(7)套接,支撑板(15)的侧壁通过装配孔与转轴(27)的轴壁套接;
传动机构在使用时,多个液压缸(22)共同推动轴套(30)使传动轴(29)带动第一齿轮(21)旋转,第一齿轮(21)旋转带动第二齿轮(5)使转轴(27)旋转,转轴(27)旋转带动转盘(14)使产生偏心旋转,转盘(14)偏心旋转时通过凸台(19)带动辊筒(8)做偏心运动,同时辊筒(8)在进行偏心运动时通过圆环(18)和滚珠(20)与转盘(14)之间能够形成转动的连接关系,进而使得辊筒(8)在发生偏心运动时能够在电机壳内侧滚动,减少对电机壳内侧的磨损,在多个辊筒(8)发生偏心旋转时其周向分布半径逐渐增大,进而能够对电机壳实现由内向外的挤压力,此时可开启驱动单元使第一圆板(23)带动多个辊筒(8)在电机壳内滚动,进而能够实现对电机的矫正整形加工,此外,辊筒(8)在一处施加一个挤压力之后随即撤销该挤压力,之后由驱动单元带动第一圆板(23)使多个辊筒(8)移动一定的角度,再通过液压缸(22)工作恢复辊筒(8)对电机壳的作用力,进而能够实现对电机壳胚件进行定点挤压整形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齿圈(10),所述齿圈(10)固定在第一圆板(23)的边缘处,所述齿圈(10)的一侧啮合有第三齿轮(12),所述第三齿轮(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31),所述支撑轴(31)通过滚动轴承与机架(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蜗轮(32),所述蜗轮(32)的一侧啮合有蜗杆(33),所述机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液压马达(13),所述液压马达(13)的输出端与蜗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推杆(24),所述推杆(24)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5),所述电动推杆(25)的输出端与机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24)的两端均竖直固定连接有T形结构的顶杆(11),所述机架(1)的侧壁通过导向孔与顶杆(11)的竖直部杆壁套接,所述顶杆(11)的水平部侧壁通过销钉倾斜转动连接有两个拉杆(2),且拉杆(2)远离推杆(24)的一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的上端与定位杆(4)的一端相连;
所述机架(1)的上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横轴(9),所述传动杆(3)的下端与横轴(9)的轴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4)的杆壁上设有防滑纹路,所述定位杆(4)的一端开设有盲孔(36),所述盲孔(36)内固定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内套接有半轴(34),所述半轴(34)的一端与传动杆(3)的杆壁固定连接,所述半轴(34)的另一端与盲孔(36)的一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内圈(38)和外圈(35),所述内圈(38)和外圈(35)均为橡胶材质,所述内圈(38)和外圈(35)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件(37),多个所述缓冲件(37)均为Z形结构,相邻的所述缓冲件(37)的弯折处均固定连接。
CN202311328406.8A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 Active CN117081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8406.8A CN117081339B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28406.8A CN117081339B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1339A CN117081339A (zh) 2023-11-17
CN117081339B true CN117081339B (zh) 2023-12-22

Family

ID=88717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28406.8A Active CN117081339B (zh) 2023-10-13 2023-10-13 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133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997247U (zh) * 2019-10-22 2020-07-14 江阴海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特制焊接用支架
CN113787154A (zh) * 2021-10-09 2021-12-14 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盖梁施工用钢筋下料装置
CN114102294A (zh) * 2021-10-30 2022-03-01 全南县超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壳打磨装置
CN115815495A (zh) * 2022-11-21 2023-03-21 宋延坤 一种GCr15辊套的锻造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997247U (zh) * 2019-10-22 2020-07-14 江阴海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特制焊接用支架
CN113787154A (zh) * 2021-10-09 2021-12-14 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盖梁施工用钢筋下料装置
CN114102294A (zh) * 2021-10-30 2022-03-01 全南县超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壳打磨装置
CN115815495A (zh) * 2022-11-21 2023-03-21 宋延坤 一种GCr15辊套的锻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1339A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5941B (zh) 一种纳米薄壁管件自动焊接装置
CN110548797B (zh) 一种大比例多次变径空心轴的无芯旋压加工方法
CN113878418A (zh) 一种弯管内壁智能检测与精密打磨机器人
CN106695530A (zh) 轴承滚子球面磨超机构
CN205271996U (zh) 一种新型的水平多关节机械手的zr轴组件
CN100457311C (zh) 用于矫正圆导管和管道的装置和方法
CN210756869U (zh) 一种油气管路焊缝打磨机构
CN117081339B (zh) 一种电机壳体整形装置
JP2004521751A (ja) 環状部材を形成するための冷間圧延方法と装置
CN1044206C (zh) 切削加工由摩擦辊驱动的轮对的方法及实施方法的机器
CN216747573U (zh) 一种无缝钢管超声波涡流自动探伤用旋转辊道
CN113290092B (zh) 一种型材正反弯曲机构及其弯曲方法
CN115592481A (zh) 一种阀门及其组件的抛光打磨设备
CN216116751U (zh) 一种轴承抗疲劳模拟检测装置
CN115608806A (zh) 一种连续线上不锈钢焊管盘管机
CN213318697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车轮滚压装置
CN115091349A (zh) 一种钢管千叶轮抛光装置
CN111203785A (zh) 一种船用曲轴抛光机
CN209774581U (zh) 一种免拆外模板翻转装置
CN112355093A (zh) 一种不锈钢管制管机万能卧架成型结构
CN113103074A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汽车轮毂制造工艺
CN112191729A (zh) 无芯模锥形件旋压成形机
CN110549066A (zh) 一种辊芯焊接装置的辊体定位组件
CN113953367B (zh) 适用于剪普复合旋压成形的多自由度旋压模具及设备
CN214442092U (zh) 一种不锈钢管制管机卧架成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