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7440A - 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7440A
CN117047440A CN202311310005.XA CN202311310005A CN117047440A CN 117047440 A CN117047440 A CN 117047440A CN 202311310005 A CN202311310005 A CN 202311310005A CN 117047440 A CN117047440 A CN 117047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dust cover
grease
platform
rive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1000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47440B (zh
Inventor
程阳
涂汉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Wanxiang Qianchao Transmission Sha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Wanxiang Qianchao Transmission Sha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Wanxiang Qianchao Transmission Sha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xiang Qianch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1000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474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47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7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47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74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2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for detaching s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23P19/006Holding or positioning the article in front of the applying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10Aligning parts to be fitted together
    • B23P19/102Aligning parts to be fitted together using remote centre compliance devices
    • B23P19/105Aligning parts to be fitted together using remote centre compliance devices using sens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7/00Equipment for transferring lubricant from one container to another
    • F16N2037/006F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将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和定量注脂两个工序集中到一个设备上,节省了将工件上下料时间和操作人数,另外,压铆工艺和注脂工艺可同时进行,不仅大大缩短了装配时间,还可避免工件完成注脂工艺后切换至压铆设备的过程中,油脂从工件中流出;由于两个工序在同一设备上进行操作,能够建立两个工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方便对一个工件进行追溯。

Description

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轴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动轴总成的装配内容包括:对球笼万向节内腔注入定量油脂、装O形密封圈、压装防尘盖并铆接。对球笼万向节内腔注入定量油脂为注脂工序,压装防尘盖并铆接为压铆工序,两个工序分别采用不同的设备进行,一般为,在注脂设备中对对球笼万向节内腔注入定量油脂后,装上O形密封圈,而后将工件转移至铆压设备中,压装防尘盖并铆接;由此,一个装配工艺需要两个员工进行两次上下料,且,两个设备的系统并不关联,两个工序的加工参数无法与产品进行一件一码绑定,进行追溯,同时,缺少产品关键质量数据保护,其中压力及位移数据无法控制。
因此,需要对传动轴的装配设备进行改进,以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和定量注脂设备,包括框架、定位机构、注脂装置、旋转装置和压铆装置;
所述框架,用于安装所述定位机构、所述注脂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和所述压铆装置;
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夹持工件,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装置用于带动工件旋转;
所述注脂装置用于夹持防尘盖、并将所述防尘盖压入工件的球笼后对球笼进行注脂,所述注脂装置位于工件的上方,且能够在竖直方向靠近或远离工件;
所述压铆装置用于在所述工件旋转时将防尘盖的外周铆接在工件的外周;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注脂控制子系统和运动控制子系统,
所述注脂控制子系统与所述注脂装置连通,用于控制所述注脂装置对所述球笼的注脂量;
所述运动控制子系统分别与所述注脂装置、旋转装置和压铆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注脂装置靠近或远离工件,控制所述旋转装置带动所述工件转动,控制所述压铆装置靠近或远离工件。
优选的,所述注脂装置包括防尘盖夹持组件、注脂管道和第一移动组件,
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的下端用于夹持防尘盖;
所述注脂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注脂控制子系统连通,另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中,且所述注脂管道的注脂嘴能够深入防尘盖内部;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或所述注脂管道连接,带动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和所述注脂管道靠近或远离工件。
优选的,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包括开口朝下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能够将防尘盖限制在所述开口中;
所述定位套的上部还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开口连通,所述注脂嘴穿过所述贯穿孔,能够进入位于所述开口中的防尘盖中。
优选的,所述定位套形成的所述开口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和定位螺丝,所述定位螺丝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一端能够与所述防尘盖的外壁抵接。
优选的,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注脂管道外周的从动转动套和套设在所述从动转动套外周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注脂管道与所述框架中的移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转动套和所述固定套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转动套与所述定位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立柱和设置在所述立柱顶部的顶平台,活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立柱中部的中平台,设置在所述所述立柱底部的底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位于所述中平台的上方;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固定在所述顶平台上,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和注脂管道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端向下连接在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或所述注脂管道或所述移动平台上;
所述压铆装置移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在所述移动平台和所述中平台之间移动;所述转动装置和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中平台上还设有用于周向限位工件上端的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位于工件两侧的夹持臂,两个所述夹持壁能够在所述驱动件的作用下彼此靠拢以限制所述工件的上端,或彼此远离以松开所述工件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中平台上设有密封圈防错机构,用于检测工件上是否正确设置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防错机构包括位于工件两侧的激光传感器,两个激光传感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工件上端的密封圈槽对应。
优选的,所述中平台和所述底平台之间设有工件长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中平台的高度,以适配和所述工件上端的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轴的装配方法,采用上述的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防尘盖装入所述注脂装置的下端;将密封圈套入工件的球笼外圆槽内,将工件的下端与定位机构连接,上端朝向所述注脂装置,固定工件;
检测密封圈是否正确设置在工件的球笼外圆槽内;
控制注脂装置下行,防尘盖压入工件的球笼;
所述注脂控制子系统开始通过注脂装置对工件的球笼注入定量油脂;
控制旋转装置带动工件旋转,控制所述压铆装置靠近防尘盖,将防尘盖的外周下端压铆在工件的端部外周,铆接完成后,控制旋转装置带动工件停止旋转,控制压铆装置远离工件;
所述注脂控制子系统判断注脂完成后,停止注脂,控制注脂装置上行远离工件;
取下工件。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和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将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和定量注脂两个工序集中到一个设备上,节省了将工件上下料时间和操作人数,另外,压铆工艺和注脂工艺可同时进行,不仅大大缩短了装配时间,还可避免工件完成注脂工艺后切换至压铆设备的过程中,油脂从工件中流出;由于两个工序在同一设备上进行操作,能够建立两个工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方便对一个工件进行追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和定量注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和定量注脂设备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工件;11轴管;12球笼式万向节;13密封圈;14防尘盖;141通孔;15焊接叉;16十字轴式万向节;17卡簧;18突缘叉;
20框架;21立柱;22顶平台;23移动平台;231导向套筒;232安装孔;24中平台;25底平台;26壳体;
30防尘盖夹持组件;31定位套;311开口;312定位孔;313贯穿孔;32从动转动套;33固定套;34转动轴承;35限位环;
40注脂管道;41注脂嘴;411螺纹管;
50第一移动组件;51移动端;52固定端;
60压铆装置;61第二移动组件;62压铆控制组件;63压铆轮;
70夹持机构;71驱动件;72夹持臂;
80密封圈防错机构;81激光传感器;
90工件长度调节机构;91外筒;92内杆;93调节螺母;
1定位机构;2旋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4所示,装配完成的传动轴包括轴管11,设置在轴管11一端球笼式万向节12、密封圈13和防尘盖14,设置在轴管11另一端的焊接叉15、十字轴式万向节16、卡簧17和突缘叉18,其中,球笼式万向节12中需要注入油脂,起到润滑作用,然后在球笼式万向节12的外周套上密封圈13,而后再套上防尘盖14,密封圈13的作用在于提高防尘盖14与球笼式万向节12之间的密封性,而防尘盖14还需要铆接在球笼式万向节12的外周,以提高防尘盖14与球笼式万向节12的连接强度,因此,传动轴装有球笼式万向节12的一端的装配工艺包括:对球笼式万向节12注入定量油脂;装上密封圈13;压装防尘盖14并铆接。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和定量注脂设备,图1展示了设备的正面示意图,图3展示了设备的侧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设备包括框架20、定位机构1、注脂装置、旋转装置和压铆装置60,其中,框架20用于安装定位机构1、注脂装置、旋转装置和压铆装置60,且框架20内设有工作空间,定位机构1、注脂装置、旋转装置和压铆装置60均位于工作空间内,装配时需将工件10竖直放入工作空间,并通过定位机构1固定,工件10的上端为球笼式万向节12,注脂装置位于工件10的上方,在压铆时,压铆装置60的高度与工件10的上端对应,并保持静止,旋转装置带动工件10和防尘盖14转动,实现铆接,因此,注脂装置位于框架20的上部,工件10的下端通过位于框架20底部的定位机构1固定,上端与框架20的中部对应,压铆装置60也可移动至框架20中部,靠近工件10的上端。
如附图1所示,为了安装不同高度的装置和机构,本实施例的框架20包括若干立柱21和设置在立柱21顶部的顶平台22,活动设置在立柱21上的移动平台23、设置在立柱21中部的中平台24,设置在立柱21底部的底平台25,移动平台23位于中平台24的上方,立柱21的数量可为四根,均竖直设置,上端与顶平台22固定连接,下端与底平台25固定连接,立柱21之间可还设置壳体26,用于对立柱21上的部件和装置进行遮蔽和保护,移动平台23和中平台24均可在立柱21上移动,而移动平台23和中平台24的移动方式可不同。
具体的,注脂装置包括防尘盖夹持组件30、注脂管道40和第一移动组件50,防尘盖夹持组件30的下端用于夹持防尘盖14;注脂管道40的一端与注脂控制子系统连通,另一端贯穿设置在防尘盖夹持组件30中,且注脂管道40的注脂嘴41能够深入防尘盖14内部;第一移动组件50与防尘盖夹持组件30或注脂管道40连接,带动防尘盖夹持组件30和注脂管道40靠近或远离工件10。
第一移动组件50受运动控制子系统控制,第一移动组件50可为伺服电动缸,包括可伸缩的移动端51和固定端52,固定端52固定在顶平台22上,防尘盖夹持组件30和注脂管道40设置在移动平台23上,移动端51与防尘盖夹持组件30或注脂管道40或移动平台23固定连接,在需要将防尘盖14压入工件10的球笼式万向节12上并注脂的时候,伺服电动缸控制移动端51带动防尘盖夹持组件30、注脂管道40和移动平台23向工件10上端移动靠近,当注脂完成,伺服电动缸控制移动端51防尘盖夹持组件30或注脂管道40或移动平台23远离工件10的上端。
移动平台23的两端具有导向套筒231,导向套筒231套设在立柱21上,与立柱21滑动配合,并在第一移动机构的作用下使得移动平台23平稳地上下移动。
为了夹持防尘盖14,防止其从防尘盖夹持组件30上脱落,防尘盖夹持组件30包括开口311朝下的定位套31,定位套31能够将防尘盖14限制在开口311中,具体的,开口311的形状与防尘盖14的上端相适配,为阶梯状凹槽,防尘盖14位于开口311中时,其最大外径的外壁与开口311的内壁贴合,第二大外径的外壁也与开口311的内壁贴合,使得防尘盖14与开口311内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防尘盖14在开口311中定位更稳定,更不易掉落。更进一步的,定位套31形成的开口311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312和定位螺丝,定位螺丝设置在定位孔312,一端能够与防尘盖14的外壁抵接,使得防尘盖14在开口311中受到的抵接力更大,防尘盖14能够更稳定牢固地嵌入开口311中,当防尘盖14压在球笼式万向节12后,调松定位螺丝,防尘盖14与球笼式万向节1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防尘盖14与定位套31之间的摩擦力,则防尘盖14跟随工件10转动,而定位套31可能静止或只转动较小的角度,且不会影响注脂装置,直至其与工件10的球笼式万向节12铆接,注脂完成,此时,防尘盖14与工件10铆接,注脂装置向上移动,将定位套31与防尘盖14分离,远离工件10。定位孔312为螺丝孔,定位螺丝可为普通螺丝或滚珠螺丝。
如附图2所示,防尘盖14顶端具有通孔141,防尘盖14压在球笼式万向节12后,可通过通孔141向球笼式万向节12中注入油脂,因此,本实施例的定位套31上还设有贯穿孔313,贯穿孔313与开口311连通,也与防尘盖14的通孔141连通;而注脂管道40的下端为注脂嘴41,注脂嘴41能够通过贯穿孔313和通孔141深入防尘盖14内部,进而对球笼式万向节12注入油脂。作为优选,贯穿孔313的下端内径大于注脂嘴41的外径,防尘盖14的通孔141的内径也大于注脂嘴41的外径,由此,可避免当工件10在旋转受到压铆装置60的径向力作用而稍微偏离旋转轴线时,带动防尘盖14或定位套31装上注脂嘴41,进而损坏注脂嘴41,内径较大的贯穿孔313下端和通孔141能够对注脂嘴41起到防撞保护作用,也避免注脂嘴41歪斜而导致注油失效。
而贯穿孔313的上端内径与注脂嘴41的外径相当,或具有微小间隙,从而使得注脂嘴41能够稳定竖直设置在贯穿孔313中,但又不跟着定位套31转动。
注脂嘴41可与注脂管道40的主体分体设置,注脂嘴41的顶端具有螺纹管411,注脂管道40的主体下端具有内螺纹,注脂嘴41通过螺纹管411与注脂管道40固定连接并连通,分体式的结构方便将注脂嘴41安装在定位套31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注脂嘴41可与注脂管道40的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如附图2所示,防尘盖夹持组件30还包括套设在注脂管道40外周的从动转动套32和套设在从动转动套32外周的固定套33,固定套33和注脂管道40与框架20中的移动平台23固定连接,从动转动套32和固定套33转动连接,从动转动套32与定位套31固定连接,由此,当防尘盖14压在球笼式万向节12的外周,并跟随工件10转动时,防尘盖14的转动摩擦力传递到定位套31上,进而传递到从动转动套32上,从动转动套32转动较小角度,固定套33保持,依然稳定地将从动转动套32、注脂管道40和定位套31安装在移动平台23上,将从动转动套32和固定套33之间设为转动连接,可以抵消一些防尘盖14的转动摩擦力,避免防尘盖14与防尘盖夹持组件30为硬连接而产生较大的扭矩,损坏防尘盖14和防尘盖夹持组件30。
更优的,从动转动套32与定位套31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从动转动套32的至少一半内壁与注油管道的外壁间隔设置,从动转动套32和固定套33之间设于至少两个转动轴承34,其中,从动转动套32和固定套33的上端与移动平台23的底面形成容纳一个转动轴承34的轴承腔,从动转动套32和固定套33的上端与另一个限位环35形成容纳另一个转动轴承34的轴承腔,限位环35与固定套3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移动平台23上设有安装孔232,注油管道的上端与移动平台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端穿过安装孔232,与从动转动套32间隙配合,且注油管道与固定套33配合将移动平台23夹持在当中,从而实现防尘盖夹持组件30和注脂管道40在移动平台23上的稳定安装。
注油管道的一端与注脂控制子系统连通,另一端贯穿设置在防尘盖夹持组件30中,注油控制子系统能够输入注油管道内的油量和压力,从而实现对注油的精准控制,并记录相关数据,与工件10关联,方便追溯。注油控制子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附图3所示,压铆装置60移动设置在立柱21上,在移动平台23和中平台24之间移动;压铆装置60包括第二移动组件61、压铆控制组件62和压铆轮63,压铆轮63转动设置在压铆控制组件62上,第二移动组件61带动压铆控制组件62在立柱21上竖直移动,压铆控制组件62可包括距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压铆轮63与防尘盖14需铆接位置的距离,并反馈给第二移动组件61,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压铆轮63对防尘盖14的铆接力,并反馈给第二移动组件61,第二移动组件61受运动控制子系统控制,从而改变压铆轮63和防尘盖14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铆接力。压铆的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压铆时,压铆装置60对工件10的上端会施加较大的力,可能导致工件10偏斜,进而影响铆接效果,因此,中平台24上还设有用于夹持工件10上端的夹持机构70;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夹持机构70包括驱动件71和位于工件10两侧的夹持臂72,两个夹持壁能够在驱动件71的作用下彼此靠拢以夹持工件10的上端,或彼此远离以松开工件10的上端,夹持机构70固定设置在中平台24上,且位于工件10两侧的夹持臂72能够抵消压铆装置60对工件10的上端施加的力,从而使工件10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且夹持臂72只对工件10上端起到周向限位作用,不会影响工件10的转动。驱动件71和夹持臂72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只要能够实现两个夹持臂72展开或合拢即可,由于能实现上述功能的常规技术较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如附图1所示,中平台24上设有密封圈防错机构80,用于检测工件10上是否正确设置密封圈13;密封圈防错机构80包括位于工件10两侧的激光传感器81,两个激光传感器81相对设置,并与工件10上端的密封圈13槽对应,激光传感器81通过距离判断对应侧的密封圈13槽中是否嵌有密封圈13,若激光传感器81检测到与工件10上端的距离大于设定距离,则判断密封圈13槽中未套设密封圈13,若激光传感器81检测到与工件10上端的距离等于设定距离,则判断密封圈13槽中套设密封圈13,若激光传感器81检测到与工件10上端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则判断密封圈13槽中的密封圈13套设错误;需要注意的是,激光传感器81检测到与工件10上端的距离等于设定距离时,设定距离具有允许误差范围,检测距离落入允许误差范围则均判定等于设定距离,密封圈13槽中套设密封圈13。
由于不同工件10的长度不同,安装在框架20内时,工件10上端的高度不同,中平台24、和压铆装置60的高度需调整,压铆装置60上自带第二移动组件61,而中平台24需要另外调节,而在对同一高度的工件10进行装配时,中平台24调整好高度后,一般不再移动,直至需对另一高度的工件10进行装配。具体的,如附图3所示,中平台24和底平台25之间设有工件长度调节机构90,用于调整中平台24的高度,以适配和工件10上端的高度,工件长度调节机构90包括可伸缩套筒和调节螺母93,可伸缩套筒的外筒91的底端与底平台25固定连接,内杆92的顶端与中平台24固定连接,调节螺母93套设在内杆92上,并与内杆92螺纹连接,当将中平台24调节到适当高度后,将调节螺母93移动至外筒91的顶端,调节螺母93的底面与外筒91的顶面抵接,从而将内杆92相对外筒91的高度固定,进而固定中平台24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机构1和旋转机构2为常规技术,旋转机构2包括旋转电机和旋转件,旋转件与定位机构1固定连接,旋转件的具体结构可参考从动转动套32和固定套33,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设备,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传动轴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防尘盖14装入注脂装置的下端;将密封圈13套入工件10的球笼外圆槽内,将工件10的下端与定位机构1连接,上端朝向注脂装置,固定工件10;
具体的,S1.1、将防尘盖14装入定位套31的开口311中,并用定位螺丝固定防尘盖14;S1.2、将密封圈13套入工件10的球笼外圆槽内;S1.3、将工件10的下端与定位机构1连接,上端朝向注脂装置,固定工件10。
需要注意的是,S1.1、S1.2、S1.3不分先后,只要保证S1完成后,防尘盖14位于定位套31的开口311中,且套好密封圈13的工件10与定位机构1固定即可。
S2:检测密封圈13是否正确设置在工件10的球笼外圆槽内;
具体的,S2.1、通过密封圈防错机构80检测密封圈13,若激光传感器81检测到与工件10上端的距离大于设定距离,则判断密封圈13槽中未套设密封圈13,若激光传感器81检测到与工件10上端的距离等于设定距离,则判断密封圈13槽中套设密封圈13,若激光传感器81检测到与工件10上端的距离小于设定距离,则判断密封圈13槽中的密封圈13套设错误;需要注意的是,激光传感器81检测到与工件10上端的距离等于设定距离时,设定距离具有允许误差范围,检测距离落入允许误差范围则均判定等于设定距离,密封圈13槽中套设密封圈13。而后,S2.2,控制夹持机构70夹持工件10的上端,两个夹持壁能够在驱动件71的作用下彼此靠拢以夹持工件10的上端。
S3:控制注脂装置下行,防尘盖14压入工件10的球笼;
具体的,控制系统中运动控制子系统驱动伺服电动缸,控制移动端51带动防尘盖夹持组件30、注脂管道40和移动平台23向工件10上端移动靠近,将防尘盖14压入工件10的球笼,此时,密封圈13位于防尘盖14的内壁和球笼式万向节12的外壁之间,起到密封作用,而后调松定位螺丝,使得防尘盖14与球笼式万向节1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防尘盖14与定位套31之间的摩擦力。
S4:注脂控制子系统开始通过注脂装置对工件10的球笼注入定量油脂;
控制旋转装置带动工件10旋转,控制压铆装置60靠近防尘盖14,将防尘盖14的外周下端压铆在工件10的端部外周,铆接完成后,控制旋转装置带动工件10停止旋转,控制压铆装置60远离工件10;
注脂控制子系统判断注脂完成后,停止注脂,控制注脂装置上行远离工件10;
具体的,S4.1、在注脂控制子系统上设置注入压力和油脂量,对注脂管道40输入油脂,油脂通过插入防尘盖14的通孔141的注脂嘴41进入工件10的球笼式万向节12中;S4.2、控制系统的运动控制子系统,驱动旋转装置中的旋转电机,带动工件10旋转;S4.3、控制系统的运动控制子系统,驱动第二移动组件61,将压铆装置60沿立柱21移动至与防尘盖14需铆接位置相对的位置,并通过压铆控制组件62中的距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调整与压铆轮63和防尘盖14的相对位置,使得对防尘盖14的铆接力适中,将防尘盖14的外周下端压铆在工件10的端部外周。
需要注意的是,S4.1、S4.2、S4.3不分先后,可先开始注脂,也可以先开始转动工件10,也可先将压铆装置60移动到位,然后开始旋转工件10和注脂。
而后,S4.4、控制旋转装置至少带动工件10旋转一周,直到铆接完成,控制旋转装置带动工件10停止旋转,控制压铆装置60远离工件10;S4.5,注脂控制子系统持续通过注脂管道40对球笼式万向节12进行注脂,待注脂控制子系统判断注脂完成后,停止注脂,控制注脂装置上行远离工件10。
一般情况下,S4.4和S4.5可同时进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工件10的注脂量和铆接速度不同,因此,不同工件10的注脂时间和铆接时间,可根据具体时长配置S4.4和S4.5的先后顺序,若注脂时间较长,则在进行S4.5的同时进行S4.4,且S4.4先完成;若铆接时间较长,则在进行S4.4的同时进行S4.5,且先停止注脂,等S4.4完成后,再控制注脂装置上行远离工件10,避免注脂装置影响工件10转动;
S5:取下工件10;具体的,当S4.4和S4.5均完成,则控制驱动件71使两个夹持壁彼此远离以松开工件10的上端,而后拆开定位机构1,解除对工件10下端的定位,取下工件10。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和定量注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定位机构、注脂装置、旋转装置和压铆装置;
所述框架用于安装所述定位机构、所述注脂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和所述压铆装置;
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夹持工件,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所述旋转装置用于带动工件旋转;
所述注脂装置用于夹持防尘盖、并将所述防尘盖压入工件的球笼后对球笼进行注脂,所述注脂装置位于工件的上方,且能够在竖直方向靠近或远离工件;
所述压铆装置用于在所述工件旋转时将防尘盖的外周铆接在工件的外周;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注脂控制子系统和运动控制子系统,
所述注脂控制子系统与所述注脂装置连通,用于控制所述注脂装置对所述球笼的注脂量;
所述运动控制子系统分别与所述注脂装置、旋转装置和压铆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注脂装置靠近或远离工件,控制所述旋转装置带动所述工件转动,控制所述压铆装置靠近或远离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脂装置包括防尘盖夹持组件、注脂管道和第一移动组件,
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的下端用于夹持防尘盖;
所述注脂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注脂控制子系统连通,另一端贯穿设置在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中,且所述注脂管道的注脂嘴能够深入防尘盖内部;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或所述注脂管道连接,带动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和所述注脂管道靠近或远离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包括开口朝下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能够将防尘盖限制在所述开口中;
所述定位套的上部还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开口连通,所述注脂嘴穿过所述贯穿孔,能够进入位于所述开口中的防尘盖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形成的所述开口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和定位螺丝,所述定位螺丝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一端能够与所述防尘盖的外壁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注脂管道外周的从动转动套和套设在所述从动转动套外周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和所述注脂管道与所述框架中的移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转动套和所述固定套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转动套与所述定位套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包括若干立柱和设置在所述立柱顶部的顶平台,活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移动平台、设置在所述立柱中部的中平台,设置在所述所述立柱底部的底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位于所述中平台的上方;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固定在所述顶平台上,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和注脂管道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端向下连接在所述防尘盖夹持组件或所述注脂管道或所述移动平台上;
所述压铆装置移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在所述移动平台和所述中平台之间移动;所述转动装置和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平台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平台上还设有用于周向限位工件上端的夹持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驱动件和位于工件两侧的夹持臂,两个所述夹持壁能够在所述驱动件的作用下彼此靠拢以限制所述工件的上端,或彼此远离以松开所述工件的上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平台上设有密封圈防错机构,用于检测工件上是否正确设置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防错机构包括位于工件两侧的激光传感器,两个激光传感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工件上端的密封圈槽对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平台和所述底平台之间设有工件长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所述中平台的高度,以适配和所述工件上端的高度。
10.一种传动轴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防尘盖装入所述注脂装置的下端;将密封圈套入工件的球笼外圆槽内,将工件的下端与定位机构连接,上端朝向所述注脂装置,固定工件;
检测密封圈是否正确设置在工件的球笼外圆槽内;
控制注脂装置下行,防尘盖压入工件的球笼;
所述注脂控制子系统开始通过注脂装置对工件的球笼注入定量油脂;
控制旋转装置带动工件旋转,控制所述压铆装置靠近防尘盖,将防尘盖的外周下端压铆在工件的端部外周,铆接完成后,控制旋转装置带动工件停止旋转,控制压铆装置远离工件;
所述注脂控制子系统判断注脂完成后,停止注脂,控制注脂装置上行远离工件;
取下工件。
CN202311310005.XA 2023-10-11 2023-10-11 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 Active CN1170474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0005.XA CN117047440B (zh) 2023-10-11 2023-10-11 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0005.XA CN117047440B (zh) 2023-10-11 2023-10-11 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7440A true CN117047440A (zh) 2023-11-14
CN117047440B CN117047440B (zh) 2023-12-26

Family

ID=8865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0005.XA Active CN117047440B (zh) 2023-10-11 2023-10-11 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4744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6779B1 (en) * 1999-12-22 2003-03-25 Dana Corporation Sleeved dust cover
JP2004359100A (ja) * 2003-06-04 2004-12-24 Toyota Motor Corp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部品および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CN102794636A (zh) * 2012-09-13 2012-11-28 昆山市圣吉川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Mp3产品外壳压合组装装置
CN203823403U (zh) * 2014-04-30 2014-09-10 山东莱阳市昌誉密封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油封自动加注润滑脂和装配防尘盖工作台
CN206904092U (zh) * 2017-06-20 2018-01-19 万向钱潮传动轴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高速球笼结构
CN206936778U (zh) * 2017-06-28 2018-01-30 杭州思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自动压装旋铆设备
CN110043781A (zh) * 2019-03-29 2019-07-23 吉林北方捷凯传动轴有限公司 传动轴防尘罩联动控制注脂打箍装置
CN209705683U (zh) * 2018-12-27 2019-11-29 武汉联航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注脂装置
CN211924739U (zh) * 2020-04-14 2020-11-13 株洲市特种链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滚轮轴承注脂装置
CN212145218U (zh) * 2020-03-17 2020-12-15 万向钱潮传动轴有限公司 一种轴叉防尘罩的压铆工装
CN113464580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轴使用的球碗式防尘罩
CN215432462U (zh) * 2021-08-12 2022-01-07 青岛卡库再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球笼组装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6779B1 (en) * 1999-12-22 2003-03-25 Dana Corporation Sleeved dust cover
JP2004359100A (ja) * 2003-06-04 2004-12-24 Toyota Motor Corp プロペラシャフト部品およびプロペラシャフト
CN102794636A (zh) * 2012-09-13 2012-11-28 昆山市圣吉川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Mp3产品外壳压合组装装置
CN203823403U (zh) * 2014-04-30 2014-09-10 山东莱阳市昌誉密封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轴承油封自动加注润滑脂和装配防尘盖工作台
CN206904092U (zh) * 2017-06-20 2018-01-19 万向钱潮传动轴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高速球笼结构
CN206936778U (zh) * 2017-06-28 2018-01-30 杭州思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轴自动压装旋铆设备
CN209705683U (zh) * 2018-12-27 2019-11-29 武汉联航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注脂装置
CN110043781A (zh) * 2019-03-29 2019-07-23 吉林北方捷凯传动轴有限公司 传动轴防尘罩联动控制注脂打箍装置
CN212145218U (zh) * 2020-03-17 2020-12-15 万向钱潮传动轴有限公司 一种轴叉防尘罩的压铆工装
CN211924739U (zh) * 2020-04-14 2020-11-13 株洲市特种链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滚轮轴承注脂装置
CN113464580A (zh) * 2021-06-30 2021-10-01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轴使用的球碗式防尘罩
CN215432462U (zh) * 2021-08-12 2022-01-07 青岛卡库再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球笼组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7440B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00334B1 (ko) 부품조립장치
CN109358115B (zh) 核主泵法兰螺栓在线超声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US9038798B2 (en) Shaft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shaft connection method
JP5643082B2 (ja) 作業の良否判定システム及び良否判定方法
US10118262B2 (en) Bearing insertion device
KR101769270B1 (ko) 로봇 용접 장치
JPS61286096A (ja) 取付治具の装着方法とその装置
US7798387B2 (en) Friction stir weld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027020A (zh) 一种轴承滚珠装配用定位器及其定位方法
KR20100004063A (ko) 경사각 조정 장치 및 워크 장착 장치
CN108500422A (zh) 一种密封焊缝堆焊维修装置
CN117047440B (zh) 传动轴的防尘罩压铆、定量注脂设备及装配方法
JP2009028822A (ja) 受け治具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用いる加工機
CN116984862A (zh) 一种新能源车等速驱动轴装配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9852935U (zh) 一种驱动桥轴头焊接系统
KR100915719B1 (ko) 소형 노즐의 내표면 클래딩 장치, 그것을 이용한 내표면클래딩 방법 및 소형 노즐의 접합 구조
JPS63210419A (ja) カルダン継手組立装置
US20230042406A1 (en) System for machining and positioning automobile hub and production line for intelligent cleaning and precision machining
CN211163085U (zh) 一种机床工件掉头装置
CN209294267U (zh) 一种轴承滚珠装配用定位器
JP3688867B2 (ja) ギヤポンプの組み付け装置
CN210879561U (zh) 锁定机构及旋转工作台
CN109838350B (zh) 风电机组变桨轴承智能装配方法
JP2008073797A (ja) ねじ部材締結装置および組立て体の製造方法
KR102569693B1 (ko) 원형으로 용접하기에 용이한 용접용 지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