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4046A - 布线部件 - Google Patents

布线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4046A
CN117044046A CN202280023659.1A CN202280023659A CN117044046A CN 117044046 A CN117044046 A CN 117044046A CN 202280023659 A CN202280023659 A CN 202280023659A CN 117044046 A CN117044046 A CN 117044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onnector housing
connector
edge
fron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36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荒井健太
西村和浩
加纳一世
中野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44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40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5Sealing means between cable and housing, e.g. gromm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aterial, e.g. gels or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2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moisture, corrosion, chemical attack or weather
    • H01B7/282Preventing penetration of fluid, e.g. water or humidity, into conductor or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27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with evacuation of penetrating liqui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防水部件的大小尽量抑制得较小,并且能够简易地对接头连接器进行防水的技术。布线部件具备多个电线、连接器及防水部件。所述防水部件以片材覆盖所述连接器壳体中包含彼此相连的前表面、上表面及侧面的区域的方式弯曲。弯曲前的所述片材在对应于所述前表面与所述上表面之间的缘部、所述前表面与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及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中的任意2个缘部的部分相连,在对应于剩余的1个缘部的部分分离。

Description

布线部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布线部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能够使用罩部件简易地对相互嵌合的两个连接器进行防水的技术。罩部件在两个连接器嵌合前,以收缩的状态设置于一方的连接器。并且,在两个连接器嵌合后,通过将罩部件扩张至另一个连接器,能够简易地对两个连接器进行防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626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期望尽可能地将防水部件的大小抑制得较小,并且能够简易地对接头连接器进行防水。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防水部件的大小尽量抑制得较小,并且能够简易地对接头连接器进行防水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布线部件具备:多个电线;连接器,与所述多个电线的端部连接;及防水部件,以片材覆盖所述连接器的周围的方式沿着所述连接器的外形弯曲而形成,所述连接器是接头连接器,该接头连接器包括形成有多个腔体的连接器壳体和将所述多个电线彼此连接的接头端子,所述防水部件包括:第一片部分,该第一片部分为所述片材的一部分且覆盖所述连接器壳体;及第二片部分,该第二片部分为所述片材的另一部分且覆盖所述多个电线中的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背面延伸出的部分,所述第一片部分以所述片材覆盖包含所述连接器壳体中彼此相连的前表面、上表面及侧面在内的区域的方式弯曲,弯曲前的所述片材在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上表面之间的缘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及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中的任意2个缘部对应的部分相连,在与剩余的1个缘部对应的部分分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尽量将防水部件的大小抑制得较小,并且能够简易地对接头连接器进行防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部件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部件的仰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部件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布线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弯曲前的片材安装于连接器的情形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布线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布线部件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制造变形例所涉及的布线部件的情形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布线部件如下。
(1)一种布线部件,具备:多个电线;连接器,与所述多个电线的端部连接;及防水部件,以片材覆盖所述连接器的周围的方式沿着所述连接器的外形弯曲而形成,所述连接器是接头连接器,该接头连接器包括形成有多个腔体的连接器壳体和将所述多个电线彼此连接的接头端子,所述防水部件包括:第一片部分,该第一片部分为所述片材的一部分且覆盖所述连接器壳体;及第二片部分,该第二片部分为所述片材的另一部分且覆盖所述多个电线中的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背面延伸出的部分,所述第一片部分以所述片材覆盖包含所述连接器壳体中彼此相连的前表面、上表面及侧面在内的区域的方式弯曲,弯曲前的所述片材在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上表面之间的缘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及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中的任意2个缘部对应的部分相连,在与剩余的1个缘部对应的部分分离。片材沿着连接器的外形弯曲而形成了防水部件。该片材在对应于前表面与上表面之间的缘部、前表面与侧面之间的缘部、及上表面与侧面之间的缘部中的任意2个缘部的部分相连,在对应于剩余的1个缘部的部分分离。由此,能够尽量将防水部件的大小抑制得较小,并且能够简易地对接头连接器进行防水。
(2)在(1)的布线部件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一片部分具有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部分。由此,在连接器壳体与第一片部分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部分,连接器壳体与第一片部分能够不经由其他部件而固定。
(3)在(1)或(2)的布线部件中,也可以是,所述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一片部分具有进行带卷绕而固定的部分。由此,在连接器壳体与第一片部分进行带卷绕而固定的部分,连接器壳体与第一片部分能够简易地固定。
(4)在(1)至(3)中任一个布线部件中,也可以是,在所述防水部件形成有开口,该开口位于靠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与所述上表面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侧。由此,即使水等通过在防水部件产生的间隙等而浸入防水部件的内部,水等也能够通过防水部件的开口向防水部件的外部排出。
(5)在(1)至(4)中任一个布线部件中,也可以是,所述多个电线中的至少一根和所述第二片部分进行接触部位固定。由此,片材能够在电线的延伸方向上被定位。
(6)在(1)至(5)中任一个布线部件中,也可以是,弯曲前的所述片材在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上表面之间的缘部及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这2个缘部对应的部分相连,在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对应的部分分离。由此,在防水部件中,在上表面的缘部不易产生间隙,在从上表面施加了水的情况下,更容易对连接器内部进行防水。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布线部件的具体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意图由请求保护的范围示出,包含与请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以下,对实施方式1的布线部件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布线部件10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布线部件10的仰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布线部件10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布线部件10的分解立体图。
布线部件10将搭载于车辆的电气设备等连接。布线部件10的端部在车辆中配置于例如车室内等有一些溅水的可能性的部位。布线部件10的端部具有针对该溅水(特别是来自上方的溅水)的简易的防水结构。布线部件10具备多个电线20、连接器30以及防水部件40。
多个电线20的端部与连接器30连接。各电线20是具有芯线和包覆层的包覆电线。芯线例如包含由金属等形成的一根或多根线材。包覆层例如通过将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等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在芯线的周围挤出成形而形成。例如,在各电线20的端部设置端子22。电线20经由端子22与连接器30连接。端子22通过卷压、压接或焊接等与电线20的芯线电连接。
多个电线20中的从连接器30延伸出的部分被粘接带、捆扎带、管状部件等捆扎部件24捆扎成圆形。捆束部件24设置在沿着电线20的延伸方向与连接器30分离的位置。
多个电线20在与连接器30连接的区间(以下称为连接区间)中分散在与各个连接对象相对应的位置。多个电线20在由捆扎部件24捆扎的区间(以下称为捆扎区间)中以相互紧贴的方式集中。多个电线20在连接区间与捆扎区间之间的区间(以下称为转变(shift)区间)中,集中方式在连接区间中的相互分散的配置与捆扎区间中的集中的配置之间转变。具体而言,在转变区间中,多个电线20以彼此的间隔从连接区间朝向捆扎区间逐渐变窄的方式集中。在转变区间中,多个电线20以彼此的间隔从捆扎区间朝向连接区间逐渐扩大的方式离散。
连接器30是接头连接器30。连接器30包括连接器壳体32和接头端子36。在连接器壳体32形成有多个腔体33。电线20的端部(在此为端子22及电线20中的与端子22连接的部分)插入各腔体33。接头端子36将多个电线20彼此连接。在此,接头端子36通过与多个端子22连接而将多个电线20彼此连接。
连接器壳体32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等形成。在此,对连接器壳体32形成为长方体状并具有6个面的情况进行说明。若将六个面中的相互朝向相反侧的两个面设为一组面,则六个面被分为前表面32A以及背面32B的组、上表面32C以及下表面32D的组、以及第一侧面32E以及第二侧面32F的组这三组的面。前表面32A是供接头端子36插入的面。背面32B是供电线20的端部插入的面。上表面32C、下表面32D、第一侧面32E以及第二侧面32F是前表面32A以及背面32B之间的四个面。上表面32C是在布线部件10配置于车辆时朝向铅垂方向上方的面,下表面32D是在布线部件10配置于车辆时朝向铅垂方向下方的面。此外,在此,由于前表面32A为长方形状,因此前表面32A与背面32B之间的四个面具有与前表面32A的长边相连的宽度较宽的两个面和与前表面32A的短边相连的宽度较窄的两个面。在此,与前表面32A的长边相连的宽度较宽的两个面被设为上表面32C及下表面32D。也可以将与前表面32A的短边相连的宽度较窄的两个面作为上表面以及下表面。
接头端子36由金属等形成为板状。接头端子36具有多个连接部37和一个连结部38。各连接部37与电线20的端部(在此为端子22)连接。连结部38连结多个连接部37。多个连接部37以与多个腔体33相对应的间隔从连结部38向一方突出。
多个腔体33在前表面32A侧和背面32B侧这双方开口。在各腔体33中,从前表面32A侧的开口向腔体33内插入接头端子36的连接部37。在各腔体33中,电线20的端部从背面32B侧的开口插入到腔体33内。
在此,一个连接器壳体32保持电线20和接头端子36这两者。因此,在比多个腔体33靠前表面32A侧形成有收容接头端子36的连结部38的收容空间34。多个腔体33通过前表面32A侧的开口与该收容空间34连通。并且,在前表面32A形成有该收容空间34的开口。
不过,一个连接器壳体32也可以不保持电线20和接头端子36这两者。连接器壳体32也可以具有保持电线20的第一壳体和保持接头端子36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也可以在相互独立地成形之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连接器壳体32以2级4列的配置形成有8个腔体33。当然,连接器壳体32中的腔体33的数量和配置不限于此,能够适当设定。例如,连接器壳体32中的腔体33的配置可以是1级,也可以是3级以上。另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收纳于各级的腔体33的电线20通过一个接头端子36连接。当然,连接器30中的接头端子36的连接对象不限于此,能够适当设定。例如,收纳于多级多列的腔体33的电线20也可以通过一个接头端子36连接。
防水部件40以片材41覆盖连接器30的周围的方式沿着连接器30的外形弯曲而形成。防水部件40包括第一片部分42和第二片部分44。第一片部分42是片材41的一部分,是覆盖连接器壳体32的部分。第二片部分44是片材41的另一部分,是覆盖多个电线20中的从连接器壳体32的背面32B延伸出的部分的部分。
第一片部分42以片材41覆盖包含连接器壳体32中彼此连接的前表面32A、上表面32C及侧面32E(在此为第一侧面32E及第二侧面32F双方)的区域的方式弯曲。第一片部分42具有前表面覆盖部42A、上表面覆盖部42C及侧面覆盖部42E、42F。在前表面覆盖部42A的侧方设置有突出片43。突出片43以与侧面覆盖部42E、42F重叠的方式弯曲。
在布线部件10设置有连接器壳体32和第一片部分42被带卷绕而固定的部分。如图1、图2所示,卷绕于连接器壳体32以及第一片部分42的粘接带50卷绕于上表面32C以及侧面32E、32F的周围。粘接带50卷绕在突出片43与侧面覆盖部42E、42F重叠的部分的周围。此外,在图1、图2所示的例子中,突出片43和侧面覆盖部42E、42F中的侧面覆盖部42E、42F位于连接器壳体32侧,但突出片43也可以位于连接器壳体32侧。
第二片部分44覆盖多个电线20中的至少转变区间的部分。在此,第二片部分44也覆盖多个电线20中的捆扎区间的部分。第二片部分44中的位于转变区间的基端部44A与第一片部分42相连。第二片部分44中的基端部44A以与第一片部分42相同的形状延伸。第二片部分44中的位于捆扎区间的前端部44B通过捆扎部件24与多个电线20一起捆扎。在转变区间中,第二片部分44和多个电线20未被捆束部件24捆束。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比基端部44A更紧密地覆盖多个电线20。第二片部分44的基端部44A比前端部44B更松弛地覆盖多个电线20。
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包围多个电线20的整周,第二片部分44的基端部44A不包围多个电线20的整周。不过,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也可以不包围多个电线20的整周。第二片部分44的基端部44A也可以包围多个电线20的整周。沿着电线20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的范围是任意的。例如,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可以遍及捆扎区间的整体而设置,也可以仅设置于捆扎区间的一部分。例如,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也可以设置为从作为捆扎部件24的捆扎带稍微伸出的程度的长度。另外,例如,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也可以设置为比作为捆扎部件24的粘接带的宽度尺寸稍大的程度的长度。
在防水部件40,在与连接器壳体32中上表面32C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32D侧形成有开口45、46。该开口45、46用作水等浸入到防水部件40的内部的情况下的排水孔。在此,在防水部件40设置有两个开口45、46。开口45位于比粘接带50靠前表面32A侧的位置。开口46位于比粘接带50靠背面32B侧的位置。粘接带50未卷绕于前表面32A。粘接带50隔开前表面32A与下表面32D之间的缘部而卷绕。因此,前表面32A与前表面覆盖部42A的前端部44B之间未被完全堵塞,形成开口45。另外,在第二片部分44的基端部44A既未卷绕粘接带50也未卷绕捆扎部件24。第二片部分44中的基端部44A以与第一片部分42相同的形状延伸。由此,在第二片部分44中,在下表面32D侧形成有开口46。
<关于弯曲前的片材41>
除了图1至图4之外,还参照图5对弯曲前的片材41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将弯曲前的片材41安装于连接器30的情形的仰视图。此外,以下,对于弯曲前的片材41,如片材41B那样标注附图标记B来进行说明。
片材41B在与前表面32A与上表面32C之间的缘部32X、前表面32A与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Y、以及上表面32C与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Z中的任意两个缘部对应的部分相连,在与剩余的一个缘部对应的部分分离。在本例中,片材41B在与前表面32A和上表面32C之间的缘部32X以及上表面32C和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Z的两个缘部32X、32Z对应的部分相连,在与前表面32A和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Y对应的部分分离。
片材41B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沿着第一方向依次相连。第一区域具有在成为防水部件40的状态下覆盖连接器壳体32的前表面32A的部分。第二区域具有在成为防水部件40的状态下覆盖连接器壳体32的上表面32C以及侧面32E、32F的部分。在此,第二区域也具有在成为防水部件40的状态下覆盖电线20的部分。第三区域具有在成为防水部件40的状态下覆盖电线20的部分。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分别是具有沿着第一方向(图5的上下方向)的缘部和沿着第二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的缘部的矩形状。以下,将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分别作为第一方形部分47A、第二方形部分47B以及第三方形部分47C进行说明。
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方形部分47A的尺寸比第二方形部分47B的尺寸小。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方形部分47A的尺寸与连接器壳体32的高度尺寸(上表面32C与下表面32D的间隔)相同。在第一方向上,第二方形部分47B的尺寸与连接器壳体32的进深尺寸(前表面32A与背面32B的间隔)相同或比其大。在此,在第一方向上,第二方形部分47B的尺寸比连接器壳体32的进深尺寸大了图5的尺寸L。在第一方向上,第二方形部分47B中的比连接器壳体32大的部分(图5的带有尺寸L的部分)在成为防水部件40的状态下覆盖从连接器壳体32延伸出的电线20。
尺寸L能够适当设定,例如也可以是连接器壳体32的宽度尺寸W的三分之二以上。在从连接器壳体32延伸出的多个电线20被捆扎成圆形的情况下,在多个电线20从连接区间朝向捆扎区间集中的过程中,可能在一部分电线20中施加连接器壳体32的宽度方向的力,电线20与腔体33的开口的周缘部接触的力变大,或者腔体33内的端子22的姿势倾斜。此时,若捆扎多个电线20的部分远离连接器壳体32,则电线20与腔体33的开口的周缘部接触的力被抑制或者腔体33内的端子22的姿势倾斜变得不容易。此时,若尺寸L为连接器壳体32的宽度尺寸W的三分之二以上,则能够抑制施加于电线20的连接器壳体32的宽度方向的力变得过大,电线20与腔体33的开口的周缘部接触的力以及腔体33内的端子22的姿势容易收敛于适当的范围。
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方形部分47B的尺寸与连接器壳体32的高度尺寸的2倍和连接器壳体32的宽度尺寸W(第一侧面32E与第二侧面32F的间隔)之和相同。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方形部分47A的尺寸与第二方形部分47B的尺寸相同。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方形部分47A的尺寸也可以比第二方形部分47B的尺寸小。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方形部分47A的尺寸只要为连接器壳体32的宽度尺寸W以上即可。
第一方形部分47A和第二方形部分47B在沿着第二方向的一部分相连,在另一部分不相连。第一方形部分47A和第二方形部分47B的沿着第二方向的中间部相连。第一方形部分47A和第二方形部分47B相连的部分是对应于前表面32A与上表面32C之间的缘部32X的部分。第一方形部分47A和第二方形部分47B不在沿着第二方向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相连。第一方形部分47A和第二方形部分47B不相连的部分是对应于前表面32A与侧面32E、32F之间的缘部32Y的部分。在片材41B形成有从沿着第一方向的缘部向第二方向延伸的狭缝48。形成有该狭缝48的部分是对应于前表面32A与侧面32E、32F之间的缘部32Y的部分。
第二方形部分47B中的与第一方形部分47A相连的部分成为防水部件40的上表面覆盖部42C。以下,以该部分为基准,第一方形部分47A中的与第二方形部分47B相连的部分以成为防水部件40的前表面覆盖部42A的方式弯曲。第一方形部分47A和第二方形部分47B中的彼此不连接的部分(通过狭缝48分离的部分)在防水部件40中以覆盖侧面32E、32F的方式弯曲。此外,第二方形部分47B中的不与第一方形部分47A相连的部分覆盖侧面32E、32F整体,成为防水部件40的侧面覆盖部42E、42F。第一方形部分47A中的不与第二方形部分47B相连的部分覆盖侧面32E、32F中的前表面32A侧的一部分,成为防水部件40中的突出片43。
第二方形部分47B中的第三方形部分47C侧的一部分从连接器壳体32突出。第二方形部分47B中的从连接器壳体32突出的部分成为防水部件40中的第二片部分44的基端部44A。第三方形部分47C成为防水部件40中的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第二方形部分47B中的与第三方形部分47C相连的一部分通过捆扎部件24与多个电线20一起捆扎。
第三方形部分47C的尺寸是任意的。第一方向上的第三方形部分47C的尺寸根据沿着电线20的延伸方向的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的尺寸而适当设定。在此,在第二方向上,第三方形部分47C的尺寸比第一方形部分47A的尺寸及第二方形部分47B的尺寸小。在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包围电线20束的整周的情况下,在第二方向上,第三方形部分47C的尺寸可以具有包围电线20束的整周的尺寸。在第二片部分44的前端部44B不包围电线20束的整周的情况下,在第二方向上,第三方形部分47C的尺寸也可以不具有包围电线20束的整周的尺寸。
该片材41B只要能够弯曲即可。片材41B可以在一个主面与另一个主面之间具有水等无法穿过的防水层。该防水层例如可以是具有均匀充实截面的片材(也称为非发泡片材或固体片材等)。另外,例如,防水层也可以是独立发泡片等。片材41B也可以具有仅由防水层构成的单层结构。片材41B也可以具有将防水层与附加层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附加层也可以不具有防水性。附加层除了上述防水层中列举的片材以外,也可以是连续发泡片材。附加层可以是针织布、织布或无纺布等纤维材料片。构成片材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树脂、金属等。
<效果等>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布线部件10,片材41B沿着连接器30的外形弯曲而形成防水部件40。该片材41B在对应于前表面32A与上表面32C之间的缘部32X、前表面32A与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Y、以及上表面32C与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Z中的任意两个缘部的部分相连,在对应于剩余的一个缘部的部分分离。由此,能够尽量将防水部件40的大小抑制得较小,并且能够简易地对接头连接器30进行防水。另外,通过改变片材41B的形状,也能够简易地应对不同种类的连接器30。
另外,具有连接器壳体32和第一片部分42通过粘接带50被带卷绕而固定的部分。由此,在连接器壳体32和第一片部分42被带卷绕而固定的部分,能够简易地固定连接器壳体32和第一片部分42。
另外,在防水部件40,在连接器壳体32中的与上表面32C相反侧的下表面32D侧形成有开口45、46。由此,即使水等通过在防水部件40产生的间隙等浸入防水部件40的内部,水等也能够通过防水部件40的开口45、46向防水部件40的外部排出。
另外,弯曲前的片材41B在对应于前表面32A和上表面32C之间的缘部32X、以及上表面32C和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Z这两个缘部32X、32Z的部分相连,在对应于前表面32A与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Y的部分分离。由此,在防水部件40中,在上表面32C的缘部32X、32Z不易产生间隙,在从上表面32C泼溅了水的情况下,更容易对连接器30内部进行防水。
[变形例]
图6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布线部件110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布线部件110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制造变形例所涉及的布线部件110的情形的仰视图。
在布线部件110中,具有连接器壳体32与第一片部分42被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固定部52。由此,在连接器壳体32与第一片部分42被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固定部52中,连接器壳体32与第一片部分42能够不经由其他部件而固定。
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是指连接器壳体32与第一片部分42不经由另行设置的粘接剂等而直接紧贴固定。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中,例如考虑通过使连接器壳体32和片材41B中的至少一方所包含的树脂熔化而紧贴固定。
在形成该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时,树脂例如也考虑通过热而熔化,也考虑通过溶剂而熔化。即,作为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可以是基于热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也可以是基于溶剂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优选为基于热的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
此时,形成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状态的手段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溶接、熔接、焊接等公知的手段。在此,连接器壳体32与第一片部分42熔接。在该情况下,连接器壳体32和第一片部分42中的至少一方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在第一片部分42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防水层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附加层也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在此,防水层包含热塑性树脂。该热塑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烯烃等。在连接器壳体32和第一片部分42这两者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连接器壳体32中包含的热塑性树脂与第一片部分42中包含的热塑性树脂可以具有相容性。
固定部52的位置能够适当设定。在本例中,上表面32C与上表面覆盖部42C被接触部位直接固定。另外,侧面32E、32F与侧面覆盖部42E、42F被接触部位直接固定。在侧面32E、32F与侧面覆盖部42E、42F被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固定部52中,突出片43也可以被接触部位直接固定。此外,在本例中,省略了连接器壳体32与第一片部分42的基于带卷绕的固定。在本例中,仅通过固定部52来固定连接器壳体32和第一片部分42。
当然,作为连接器壳体32与第一片部分42的固定,也可以并用接触部位直接固定和基于带卷绕的固定。在该情况下,连接器壳体32与第一片部分42被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固定部52也可以用于直至带卷绕为止的连接器壳体32与第一片部分42之间的定位固定。例如,连接器壳体32中的一部分面也可以与片材41B的对应的部分被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片材41B也可以以与连接器壳体32固定的部分为基准,以覆盖连接器壳体32的其他面的方式弯曲。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多个电线20中的至少一根与第三方形部分47C被进行接触部位固定而形成有固定部54。第三方形部分47C是在防水部件40中成为第二片部分44的部分。因此,在布线部件10中,成为多个电线20中的至少一根与第二片部分44被接触部位固定的状态。由此,片材41能够在电线20的延伸方向上被定位。
作为该接触部位固定的方式,除了上述接触部位直接固定以外,也可以是接触部位间接固定。在此,所谓接触部位间接固定,是指电线20与第二片部分44经由设置在其间的粘接剂、粘合剂、双面粘接带等粘接部件间接地粘在一起而固定。
在电线20与第二片部分44熔接的情况下,电线20和第二片部分44中的至少一方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在第二片部分44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防水层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附加层也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在此,防水层包含热塑性树脂。该热塑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烯烃等。在电线20和第二片部分44这两者包含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电线20中包含的热塑性树脂与第二片部分44中包含的热塑性树脂可以具有相容性。例如,电线20中包含的热塑性树脂和第二片部分44中包含的热塑性树脂可以是相同种类的树脂。
电线20可以在避开连接区间及转变区间的区间与第二片部分44进行接触部位固定。电线20可以在捆扎区间与第二片部分44进行接触部位固定。固定部54可以设置于捆扎区间。固定部54沿着电线20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部54也可以沿着电线20的延伸方向设置一个。电线20也可以在与第三方形部分47C进行接触部位固定之后,进行端部的剥皮、端子22的安装、向连接器30的连接。另外,仅多个电线20中的一部分电线20与第二片部分44进行接触部位固定。一部分电线20的选择方法是任意的。例如,可以选择上表面32C侧层的电线20,也可以选择下表面32D侧层的电线20。另外,例如,可以选择位于列的正中间的电线20,也可以选择位于列的端部的电线20。多个电线20中的全部电线20也可以与第二片部分44进行接触部位固定。
此外,至此,说明了在防水部件40上,在与连接器壳体32中上表面32C相反侧的下表面32D侧形成有开口45、46,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在防水部件40,也可以在与连接器壳体32中上表面32C相反侧的下表面32D侧不形成开口45、46。
另外,片材41也可以在对应于前表面32A和上表面32C之间的缘部32X以及前表面32A和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Y这两个缘部32X、32Y的部分相连,在对应于上表面32C和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Z的部分分离。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代替防水部件40中的侧面覆盖部42E而构成为突出片43覆盖侧面32E整体。该情况下的片材41的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方形部分47A的尺寸为连接器壳体32的进深尺寸的2倍与连接器壳体32的宽度尺寸W之和,第二方形部分47B具有与第三方形部分47C相同程度的宽度尺寸。
另外,片材41也可以在对应于上表面32C与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Z、以及前表面32A与侧面32E之间的缘部32Y这两个缘部32Y、32Z的部分相连,在对应于前表面32A与上表面32C之间的缘部32X的部分分离。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在防水部件40中,突出片从侧面覆盖部42E突出,该突出片代替前表面覆盖部42A而覆盖前表面32A整体。在该情况下的片材41中,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方形部分47A的尺寸为连接器壳体32的宽度尺寸,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方形部分47A的尺寸为连接器壳体32的高度尺寸。另外,第一方形部分47A和第二方形部分47B与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方形部分47B的一端部相连。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结构只要不相互矛盾就能够适当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0、110布线部件
20 电线
22 端子
24 捆扎部件
30 连接器
32 连接器壳体
32A 前表面
32B 背面
32C 上表面
32D 下表面
32E 第一侧面
32F 第二侧面
32X、32Y、32Z缘部
33 腔体
34 收容空间
36 接头端子
37 连接部
38 连结部
40 防水部件
41、41B片材
42 第一片部分
42A 前表面覆盖部
42C 上表面覆盖部
42E 第一侧面覆盖部
42F 第二侧面覆盖部
43 突出片
44 第二片部分
44A 基端部
44B 前端部
45、46 开口
47A 第一方形部分
47B 第二方形部分
47C 第三方形部分
48 狭缝
50 粘接带
52、54 固定部

Claims (6)

1.一种布线部件,具备:
多个电线;
连接器,与所述多个电线的端部连接;及
防水部件,以片材覆盖所述连接器的周围的方式沿着所述连接器的外形弯曲而形成,
所述连接器是接头连接器,该接头连接器包括形成有多个腔体的连接器壳体和将所述多个电线彼此连接的接头端子,
所述防水部件包括:第一片部分,该第一片部分为所述片材的一部分且覆盖所述连接器壳体;及第二片部分,该第二片部分为所述片材的另一部分且覆盖所述多个电线中的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背面延伸出的部分,
所述第一片部分以所述片材覆盖包含所述连接器壳体中彼此相连的前表面、上表面及侧面在内的区域的方式弯曲,
弯曲前的所述片材在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上表面之间的缘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及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中的任意2个缘部对应的部分相连,在与剩余的1个缘部对应的部分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部件,其中,
所述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一片部分具有进行接触部位直接固定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线部件,其中,
所述连接器壳体和所述第一片部分具有进行带卷绕而固定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线部件,其中,
在所述防水部件形成有开口,该开口位于靠所述连接器壳体中的与所述上表面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线部件,其中,
所述多个电线中的至少一根和所述第二片部分进行接触部位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布线部件,其中,
弯曲前的所述片材在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上表面之间的缘部及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这2个缘部对应的部分相连,在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侧面之间的缘部对应的部分分离。
CN202280023659.1A 2021-03-29 2022-03-08 布线部件 Pending CN1170440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5884A JP2022152925A (ja) 2021-03-29 2021-03-29 配線部材
JP2021-055884 2021-03-29
PCT/JP2022/009987 WO2022209626A1 (ja) 2021-03-29 2022-03-08 配線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4046A true CN117044046A (zh) 2023-11-10

Family

ID=83458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3659.1A Pending CN117044046A (zh) 2021-03-29 2022-03-08 布线部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45984A1 (zh)
JP (1) JP2022152925A (zh)
CN (1) CN117044046A (zh)
DE (1) DE112022001832T5 (zh)
WO (1) WO20222096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78640B2 (en) * 2019-03-29 2024-01-23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Wiring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6219Y2 (zh) * 1990-08-24 1993-12-02
JPH06124746A (ja) * 1992-10-14 1994-05-06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カバー
US6145280A (en) * 1998-03-18 2000-11-14 Ntk Powerdex, Inc. Flexible packaging for polymer electrolytic cell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JP2000294060A (ja) * 1999-04-06 2000-10-2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端末スプライス部の保護構造
JP2008198410A (ja) * 2007-02-09 2008-08-28 Fujikura Ltd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ハーネスおよび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ハーネス用コネクタ
JP5732901B2 (ja) * 2011-02-24 2015-06-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における短絡回路の形成方法
JP2013134964A (ja) * 2011-12-27 2013-07-0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防水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及び防水コネクタ
JP5838821B2 (ja) * 2012-01-16 2016-01-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固定方法
JP2016062675A (ja) 2014-09-16 2016-04-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52925A (ja) 2022-10-12
US20240145984A1 (en) 2024-05-02
DE112022001832T5 (de) 2024-01-11
WO2022209626A1 (ja)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57650A (en) Molded circuit component unit for connecting lead wires
US8851935B2 (en) Electrical wire harness connector
US10457229B2 (en) Branch structure and wire harness
KR20140052037A (ko) 방수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6707689B2 (en) Junction box
US20030077927A1 (en) Junction box, connector, and connecting terminal for use in the box and connector
CN117044046A (zh) 布线部件
CN116525179A (zh) 布线构件及包装形态的布线构件
JP2000353566A (ja)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JP2002170627A (ja)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403967B1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accessory device and cable waterproofing structure for accessory device and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ccessory device
CN109478738A (zh) 连接器及具备该连接器的电连接组件
JPH07106014A (ja) コネクタ
JP6673399B2 (ja) 配線部材の固定構造
JP2004119293A (ja) フラット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14366A (zh) 布线件的连接结构
JP2008226809A (ja) 電子部品内蔵コネクタ
US11993213B2 (en) Fixing structure of wiring member
CN109478752A (zh) 电连接组件的制造方法
US20220209517A1 (en) Wiring member
CN114762177B (zh) 线束、蓄电模块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WO2012093665A1 (ja) 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
JP2009289550A (ja) 分割ジョイントボックスの接続構造
JP3923413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02320314A (ja) 自動車用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