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3405A - 双拉舍尔针织物和包含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皮材料 - Google Patents

双拉舍尔针织物和包含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皮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3405A
CN117043405A CN202280023232.1A CN202280023232A CN117043405A CN 117043405 A CN117043405 A CN 117043405A CN 202280023232 A CN202280023232 A CN 202280023232A CN 117043405 A CN117043405 A CN 117043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double raschel
ridge
ridge portion
adja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323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辻雄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043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3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4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0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4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D04B21/16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incorporating synthetic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2Lofty fabric with variably spaced front and back plies, e.g. spacer fabrics
    • D10B2403/0222Lofty fabric with variably spaced front and back plies, e.g. spacer fabrics with at least one baggy or puckered ply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2Lofty fabric with variably spaced front and back plies, e.g. spacer fabrics
    • D10B2403/0223Lofty fabric with variably spaced front and back plies, e.g. spacer fabrics with apertures, e.g. with one or more mesh fabric pli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08Upholstery, matt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具有垄部的双拉舍尔针织物中,垄部和凹部的形状稳定性、针脚强度和凹部的拉伸阻力均优异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和包含该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皮材料。本发明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包含表层和里层的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以及将该表里两层的针织物彼此连结起来的连结丝,在该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中的至少一层形成有多个垄部和由该垄部夹着的凹部,该双拉舍尔针织物的特征在于,该垄部是在经向上相连的线圈列以两个线圈纵行以上地聚集而形成的,且该垄部通过沉降弧至少在单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Description

双拉舍尔针织物和包含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皮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拉舍尔针织物和表皮材料
背景技术
以往,由表里两层的针织物和连接该两层的针织物的连结丝构成的双拉舍尔针织物,通过连结丝使用单丝而在厚度方向具有缓冲性,进而通过使表里面的针织物形成垄构造,从而作为设计性较高的缓冲材料被广泛用于座椅、寝具等用途。
例如,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一种垄状双拉舍尔针织物,在对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层的针织物赋予垄状的设计性时,通过如下那样进行编织,从而在垄部不会出现歪斜,另外垄部不会在线圈横列方向上偏移,且垄部的形态稳定性良好,编织方式为:将针对一列垄部以一根的比例配置的插入丝以预定的横移宽度对于每行线圈横列以编织卡定的方式插入垄部的端部,在至少一部分的线圈横列中,将插入丝架桥地插入相邻的两列垄部并编织卡定于两垄部的外侧两端部,从而对构成垄部的线圈列进行捆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55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在垄部、凹部的线圈横列方向(横方向)上作用有较强的拉伸力时,插入丝容易滑移,因此,并不满足针脚强度、凹部的拉伸阻力等耐久性。
鉴于以上的以往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在具有垄部的双拉舍尔针织物中,垄部和凹部的形状稳定性、针脚强度和凹部的拉伸阻力均优异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和包含该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皮材料。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并反复实验,结果发现,如下的双拉舍尔针织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该双拉舍尔针织物包含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以及将该表里两层的针织物彼此连结起来的连结丝,在该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中的至少一层形成有多个垄部,其中,该垄部是在经向上相连的线圈列以两个线圈纵行以上地聚集而形成的,且该垄部通过沉降弧至少在单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即,本发明如下。
[1]一种双拉舍尔针织物,其包含表层和里层的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以及将该表里两层的针织物彼此连结起来的连结丝,在该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中的至少一层形成有多个垄部和由该垄部夹着的凹部,该双拉舍尔针织物的特征在于,该垄部是在经向上相连的线圈列以两个线圈纵行以上地聚集而形成的,且该垄部通过沉降弧至少在单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2]根据所述[1]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在所述垄部中,左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右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连结,右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左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连结。
[3]根据所述[2]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在所述垄部中,左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右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在不夹着线圈的情况下通过沉降弧连结,右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左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在不夹着线圈的情况下通过沉降弧连结。
[4]根据所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在形成有所述垄部的那侧的针织物上包含多个非垄部,该非垄部通过由不存在凹部的针织组织形成的线圈横列以两个线圈横列以上地连续而形成,在经向上相邻的该非垄部分开两个线圈横列以上。
[5]根据所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在所述垄部中,每9个线圈横列中的1个线圈横列以上通过沉降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6]根据所述[5]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在所述垄部中,每3个线圈横列中的1个线圈横列以上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7]根据所述[5]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在所述垄部中,全部的线圈横列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8]根据所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从所述里层侧向着所述表层侧的针织物透过的透气性为50cc/cm2/sec以上。
[9]一种表皮材料,其中,该表皮材料包含所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10]一种表皮材料,其包含所述[3]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在所述垄部中,全部的线圈横列通过沉降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垄状双拉舍尔针织物和包含该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皮材料中,垄部和凹部的形状稳定性、针脚强度和凹部的拉伸阻力均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层的针织物形成有垄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其中,省略局部的沉降弧的图示。)。
图2是表层的针织物形成有垄部和非垄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其中,省略局部的沉降弧的图示。)。
图3是实施例1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编织图。左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右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夹着0个线圈(未夹着线圈)地通过沉降弧连结,右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左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夹着0个线圈(未夹着线圈)地通过沉降弧连结。
图4是实施例2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编织图。左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右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夹着1个线圈(开口线圈)地通过沉降弧连结,右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左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夹着1个线圈(开口线圈)地通过沉降弧连结。
图5是比较例1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编织图。未利用沉降弧将相邻的垄部彼此连结起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一种双拉舍尔针织物,该双拉舍尔针织物包含表层和里层的表里两层的针织物和将该表里两层的针织物彼此连结起来的连结丝,在该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中的至少一层形成有多个垄部和由该垄部夹着的凹部,其特征在于,该垄部是在经向上相连的线圈列以两个线圈纵行以上地聚集而形成的,且该垄部通过沉降弧至少在单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本实施方式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由表里两层的针织物和将该两层的针织物连结起来的连结丝构成。所述双拉舍尔针织物通过双拉舍尔经编机编织,针织机的机号优选使用18~28机号。
本实施方式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在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中的至少一层形成有多个垄部和由该垄部夹着的凹部。本实施方式中的垄部是指,在表层或里层的针织物中,在经向上相连的线圈列通过在一部分或全部的线圈横列中以两个线圈纵行以上地聚集而形成的部分。另外,相邻的所述垄部在线圈横列方向(横方向)上隔开间隙地形成凹部。形成垄部的经向的线圈列需要以两个线圈纵行以上地聚集,但从形状保持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以4个线圈纵行以上地聚集,从设计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以4个线圈纵行以上且8个线圈纵行以下地聚集。另外,相邻的垄部的间隔(凹部的宽度)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0.8mm以上,此时,在视觉上,设计性变高。
垄部通过沉降弧至少在单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通过采用这样的构造,从而使垄部和凹部的形态稳定,提高针脚强度、凹部的拉伸阻力。
为了形成垄部,能够使用任意的方法。例如,优选为以下方法:在使用针织机的至少两张筘并从筘供给丝时,设为1进1出、2进2出等脱针排列,在从两张筘供给的针织物的在长度方向(经向)上相连的至少两列以上线圈列中,通过两张筘的运动,从而设为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沉降弧将左侧的线圈列向右方向拉拽的状态且将右侧的线圈列向左方向拉拽的状态,由此使线圈列靠近而形成凸状的垄构造。即,在本实施方式的针织物的垄部中,优选的是,左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右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连结,右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左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连结。另外,与相邻的垄部连结的沉降弧可以从任意的线圈列与相邻的垄部的任意的线圈列连结,从1个线圈伸出的两根的沉降弧可以从线圈向相同方向伸出,也可以向左右反方向地伸出。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左”和“右”这样的术语被用作表示针织物纬方向上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的术语。另外,在形成1个垄部的线圈列为奇数个的情况下,比中心的线圈列靠左侧的线圈列成为“左半部分的线圈列”,比中心部的线圈列靠右侧的线圈列成为“右半部分的线圈列”,中心的线圈列不属于“左半部分的线圈列”和“右半部分的线圈列”中的任一者。
在图1中示出垄部由4列线圈列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针织物的一个例子。图1示出如下状态:沉降弧8和13、以及沉降弧6和11分别向左右反方向地拉拽垄部2的4列线圈列的左右各两列线圈列,使线圈列靠近而形成凸状的垄构造,沉降弧6、7、8、9、10、11、12、13将相邻的垄部连结起来。
在本实施方式的垄部,为了使垄部和凹部的形态更稳定且提高针脚强度、凹部的拉伸阻力,优选每9个线圈横列中的1个线圈横列以上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更优选每3个线圈横列中的1个线圈横列以上与相邻的垄部连结,最优选全部的线圈横列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另外,为了充分发挥作为表皮材料的性能,针脚强度优选为500N以上,另外,从形态保持的观点考虑,表示凹部的拉伸阻力的拉伸变形量优选为1.5mm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垄部可以在针织物的全部的线圈横列中均为相同的垄构造,也可以在一部分的线圈横列中为由不同的针织组织组合而成的构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形成有垄部的那侧的针织物上作出包含由不存在凹部的针织组织形成的线圈横列以两个线圈横列以上地连续形成的非垄部、且在经向上相邻的该非垄部彼此分开两个线圈横列以上的形态,从而能够赋予块风格、方格风格的外观。
在图2中,以从连结层侧隔着沉降弧观察表层的针织物时的图来示出重复出现由4列的纵方向的线圈列形成的垄部和由不存在凹部的针织组织形成的非垄部的本实施方式的针织物的一个例子。所述非垄部能够为任意的针织组织,但从减小单位面积重量的观点考虑,期望为横移1针的针织组织。经向上相邻的该非垄部的间隔越大,垄部的形状越明显,设计性越高,经向上相邻的该非垄部的间隔越窄,相对于凹部的线圈横列方向(横方向)的拉伸阻力越高,考虑这两个性质,非垄部的间隔优选分开4个线圈横列~8个线圈横列。另外,从形状稳定性的观点考虑,本实施方式的针织物优选不具有非垄部,但在设置非垄部的情况下,非垄部彼此越分开越好,具体而言,优选分开4个线圈横列以上,更优选分开8个线圈横列以上。
表层的针织物中使用的纤维的原材料没有限定,可以为单一原材料,也可以通过混纤、并捻、混纺、交织等将多种原材料复合化,但是从原丝强度、耐光性方面考虑,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长纤维。另外,从抑制针织物表面的眩光这样的观点考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优选为假捻加工丝、交织加工丝或捻丝。
对于表层的针织物中使用的纤维的纤度,为了提高针脚强度,优选使用100分特以上且350分特以下的纤度的纤维。另外,从同样的观点考虑,由形成表层的针织物的纤维形成的1个线圈的总纤度优选为150分特以上且800分特以下。
另外,表层的针织物中使用的纤维为复丝的情况下,其单丝纤度优选为1分特以上且6分特以下,更优选为单丝的强度更高的3分特以上且6分特以下。
连结丝中使用的纤维优选为单丝。在连结丝使用单丝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单丝向针织物表面突出且保持良好的缓冲性,其纤度优选为30分特以上且300分特以下,更优选为50分特以上且250分特以下。
在本实施方式的双拉舍尔针织物被用作座位的表皮材料之际,为了在就座时使源自人体的热、湿气传递而使清凉性、闷热防止性良好,从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之间的连结层(以下也仅称为“连结层”)侧向着表层的针织物透过的透气性优选为50cc/cm2/sec以上,更优选为60cc/cm2/sec以上。
本说明书中,用语“从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之间的连结层侧向着表层的针织物透过的透气性”指的是,根据JIS L1096透气性试验方法(A法)的吸引条件测量双拉舍尔针织物的透气性时,将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试验片尺寸形成15cm见方,使表层的针织物为下侧来放置于透气性试验机的开口部,在里层的针织物的外侧面重叠厚度3mm、20cm见方的硅橡胶板,由此阻断透过里层的针织物的空气,从双拉舍尔针织物的4边的截面进入、通过连结层而透过表层的针织物的空气的透气性。
为了提高从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连结层侧向着表层的针织物透过的透气性,减小空气通过连结层时的压力损耗是特别有效的,为此,优选相对于表层的针织物的线圈数、相对地减少形成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连结层的连结丝的根数。从上述观点考虑,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被织入到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层的针织物的连结丝的线圈数为表层的针织物的总线圈数的1/4以上且1/2以下。表层的针织物的总线圈数指的是处于表面侧针织物2.54cm见方之中的线圈数,通过线圈横列数/2.54cm和线圈纵行数/2.54cm的乘积求出。
另外,通常利用一般的JIS L1096透气性试验方法(A法)测量的从双拉舍尔针织物的里层的针织物透过表层的针织物的透气性优选为50cc/cm2/sec以上。
构成双拉舍尔针织物的纤维能够使用任意的原材料,另外可以将各种纤维原材料复合,从材料再循环、化学再循环等再循环的容易程度方面考虑,表层的针织物、连结丝、里层的针织物均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100%。这些纤维可以为未染色,在抑制染色加工时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性量变动上优选使用原液染色丝或纺前染色丝。进而,更优选使用可以不需要染色工序的揉合有颜料等的原液染色丝。
本实施方式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厚度能够任意设定,从作为表皮材料的缝制性、处理性观点考虑,优选为3mm以上且12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且8mm以下。另外,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能够任意设定,优选为400~1000g/m2,更优选为400~900g/m2
在本实施方式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精加工方法中,在使用了纺前染色丝、原液染色丝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精练、热定形等工序将坯布精加工,但是从工序简化方面考虑,更优选仅通过热定形进行精加工。在表里两层的针织物或连结丝中使用的纤维中的任意一者为未着色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预定形、精练、染色、热定形等工序将坯布精加工。
本实施方式的双拉舍尔针织物被用于座椅、汽车的表皮材料,能够如以往的表皮材料那样在背面层压聚氨酯,但是从再循环性方面考虑优选不层压地使用。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等中使用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各种物性的测量方法如以下所述。
(a)相邻的垄部的间隔A(mm)
使用基恩士制的ONESHOT 3D测定显微镜VR-3000,以倍率25倍~38倍对得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层的针织物的外侧面自动对焦,通过3D测定进行拍摄。使用平面测量的两地点间距离功能,用显微镜测量相邻线圈列隔开间隙地形成有凹部的相邻的线圈彼此的最短距离,记录为最短的距离。在5处进行测量并求出平均值。在凹部的线圈横列数小于5个线圈横列的情况下,测量全部的相邻的线圈彼此的最短距离,并求出平均值。
(b)针脚强度
从所得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中,以宽度100mm、长度100mm的大小准备试验片,试验片在纵·横合计两个方向上分别以两张为一组,准备三组。以使两张试验片的长度方向上的朝向为同一方向的方式将表侧叠合,对距端部6mm的位置进行缝制。在缝制时,使用聚酯#8的缝纫丝和ORGAN针KK的21号―S的缝纫针,以针脚间距25±2针/100mm条件进行缝合。使用夹持间隔为76±1.0mm且表25.4×25.4mm、里25.4mm×50.8mm宽度的“夹具”,将缝制后的试验片安装于定速伸长型的拉伸试验机。以200mm/min来拉伸试验片,测量断裂所需的载荷(N)。
(c)凹部的拉伸变形量(凹部的拉伸阻力)
从所得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中,提取出3张纵50mm、横260mm的试验片。利用所述(a)项的方法来测量提取出的试验片的相邻的垄部的间隔。接下来,使用拉伸试验机,在打开试验片的状态下以夹持间隔100mm来夹持试验片,以50mm/min的拉伸速度赋予147.1N的载荷,之后从夹具拆下试验片,在保持试验片1小时之后,再次利用所述(a)项的方法来测量相邻的垄部的间隔,通过下式算出凹部的变形量并将3张平均值记为结果,
凹部的拉伸变形量(mm)=拉伸前的相邻的垄部的间隔(mm)-拉伸后的相邻的垄部的间隔(mm)。
该拉伸变形量越小,表示凹部的拉伸阻力越高。
(d)垄部和凹部的设计性(形状稳定性)
以目视来评价所得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垄形状,以以下的基准进行了等级判断,以此作为形状稳定性的评价。
○:不存在垄形状的走形等,明确地形成有垄部
△:因组织的偏移等而使垄形状稍微走形,但在设计性上没有问题
×:垄形状明显走形,在设计性上存在问题
[实施例1]
使用装备有6张筘的18机号、针筒间7mm的双拉舍尔经编机,由形成表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1、L2),将222dtex72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并丝两根,以2进2出(L1)和2进2出(L2)的排列供给,由形成连结部的两张筘(L3、L4),以2进2出(L3)和2进2出(L4)的排列供给89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单丝,进而,由形成里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5、L6),均以全进的排列供给167dtex36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
以以下所示的针织组织,机上线圈横列设为30线圈横列/2.54cm,编织了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坯布。将所得到的坯布在拉幅率0%、超喂率0%、175℃×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干热定形,得到具有以下的表1的各种物性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针织组织)
L1:1033/6733/(2进2出)
L2:6733/1033/(2进2出)
L3:1043/6734/(2进2出)
L4:6734/1043/(2进2出)
L5:0001/1110/(全进)
L6:2234/2210/(全进)
[实施例2]
使用装备有6张筘的18机号、针筒间7mm的双拉舍尔经编机,由形成表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1、L2),将222dtex72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并丝两根,以2进2出(L1)和2出2进(L2)的排列供给,由形成连结部的两张筘(L3、L4),以2进2出(L3)和2出2进(L4)的排列供给89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单丝,进而,由形成里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5、L6),均以全进的排列供给167dtex36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
以以下所示的针织组织,机上线圈横列设为30线圈横列/2.54cm,编织了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坯布。将所得到的坯布在拉幅率0%、超喂率0%、175℃×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干热定形,得到具有以下的表1的各种物性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针织组织)
L1:1011/2344/6766/5433/(2进2出)
L2:8988/7655/3233/4566/(2出2进)
L3:6734/1043/(2进2出)
L4:3265/8956/(2出2进)
L5:0001/1110/(全进)
L6:2234/2210/(全进)
[实施例3]
使用装备有6张筘的18机号、针筒间7mm的双拉舍尔经编机,由形成表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1、L2),将222dtex72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并丝两根,以2进2出(L1)和2出2进(L1)的排列供给,由形成连结部的两张筘(L3、L4),以2进2出(L3)和2出2进(L4)的排列供给89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单丝,进而,由形成里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5、L6),均以全进的排列供给167dtex36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
以以下所示的针织组织,机上线圈横列设为30线圈横列/2.54cm,编织了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坯布。将所得到的坯布在拉幅率0%、超喂率0%、175℃×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干热定形,得到具有以下的表1的各种物性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针织组织)
L1:1011/2322/1011/2322/
1011/2322/1011/2333/
6766/5455/6766/5455/
6766/5455/6766/5444/
(2进2出)
L2:8988/7677/8988/7677/
8988/7677/8988/7666/
3233/4544/3233/4544/
3233/4544/3233/4555/
(2出2进)
L3:6734/1043/(2进2出)
L4:3265/8956/(2出2进)
L5:0001/1110/(全进)
L6:2234/2210/(全进)
[实施例4]
使用装备有6张筘的18机号、针筒间7mm的双拉舍尔经编机,由形成表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1、L2),将222dtex72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并丝两根,以2进2出(L1)和2出2进(L2)的排列供给,由形成连结部的两张筘(L3、L4),以2进2出(L3)和2出2进(L4)的排列供给89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单丝,进而,由形成里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5、L6),均以全进的排列供给167dtex36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
以以下所示的针织组织,机上线圈横列设为30线圈横列/2.54cm,编织了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坯布。将所得到的坯布在拉幅率0%、超喂率0%、175℃×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干热定形,得到具有以下的表1的各种物性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针织组织)
L1:1011/2344/6766/5433/
1011/2344/6766/5433/
1011/3233/
(2进2出)
L2:8988/7655/3233/4566/
8988/7655/3233/4566/
8988/10111010/
(2出2进)
L3:6734/1043/6734/1043/
6734/1043/6734/1043/
7689/7678/
(2进2出)
L4:3265/8956/3265/8956/
3265/8956/3265/8956/
3256/6745
(2出2进)
L5:0001/1110/(全进)
L6:2234/2210/(全进)
[实施例5]
使用装备有6张筘的18机号、针筒间7mm的双拉舍尔经编机,由形成表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1、L2),将222dtex72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并丝两根,以2进2出(L1)和2出2进(L2)的排列供给,由形成连结部的两张筘(L3、L4),以2进2出(L3)和2出2进(L4)的排列供给89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单丝,进而,由形成里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5、L6),均以全进的排列供给167dtex36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
以以下所示的针织组织,机上线圈横列设为30线圈横列/2.54cm,编织了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坯布。将所得到的坯布在拉幅率0%、超喂率0%、175℃×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干热定形,得到具有以下的表1的各种物性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针织组织)
L1:1011/2344/6766/5433/
1011/3233/
(2进2出)
L2:8988/7655/3233/4566/
8988/10111010/
(2出2进)
L3:6734/1043/6734/1043/
7689/7678/
(2进2出)
L4:3265/8956/3265/8956/
3256/6745/
(2出2进)
L5:0001/1110/(全进)
L6:2234/2210/(全进)
[实施例6]
使用装备有6张筘的18机号、针筒间7mm的双拉舍尔经编机,由形成表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1、L2),将222dtex72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并丝两根,以2进2出(L1)和2出2进(L2)的排列供给,由形成连结部的两张筘(L3、L4),以2进2出(L3)和2出2进(L4)的排列供给89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单丝,进而,由形成里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5、L6),均以全进的排列供给167dtex36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
以以下所示的针织组织,机上线圈横列设为30线圈横列/2.54cm,编织了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坯布。将所得到的坯布在拉幅率0%、超喂率0%、175℃×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干热定形,得到具有以下的表1的各种物性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针织组织)
L1:1011/2344/6766/5433/
1011/2344/6766/5433/1011/
3233/4566/8988/7655/
3233/4566/8988/7655/3233/
(2进2出)
L2:8988/7655/3233/4566/
8988/7655/3233/4566/8988/
10111010/9877/5455/6788/
10111010/9877/5455/6788/10111010/
(2出2进)
L3:6734/1043/6734/1043/
6734/1043/6734/1043/6765/
8956/3265/8956/3265/
8956/3265/8956/3265/6765/
(2进2出)
L4:3265/8956/3265/8956/
3265/8956/3265/8956/3256
5487/101178/5487/101178/
5487/101178/5487/101178/5478/
(2出2进)
L5:0001/1110/(全进)
L6:2234/2210/(全进)
[实施例7]
使用装备有6张筘的22机号、针筒间6mm的双拉舍尔经编机,由形成表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1、L2),将222dtex72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并丝两根,以1进1出(L1)和1出1进(L2)的排列供给,由形成连结部的两张筘(L3、L4),以1进1出(L3)和1进1出(L4)的排列供给89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单丝,进而,由形成里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5、L6),均以全进的排列供给167dtex36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
以以下所示的针织组织,机上线圈横列设为35线圈横列/2.54cm,编织了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坯布。将所得到的坯布在拉幅率0%、超喂率0%、175℃×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干热定形,得到具有以下的表1的各种物性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针织组织)
L1:2111/4555/(1进1出)
L2:3444/1000/(1出1进)
L3:4521/4367/(1进1出)
L4:4367/4521/(1进1出)
L5:0001/1110/(全进)
L6:0034/4410/(全进)
[实施例8]
使用装备有6张筘的18机号、针筒间7mm的双拉舍尔经编机,由形成表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1、L2),将222dtex72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并丝两根,以2进2出(L1)和2出2进(L2)的排列供给,由形成连结部的两张筘(L3、L4),以2进2出(L3)和2出2进(L4)的排列供给89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单丝,进而,由形成里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5、L6),均以全进的排列供给167dtex36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
以以下所示的针织组织,机上线圈横列设为30线圈横列/2.54cm,编织了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坯布。将所得到的坯布在拉幅率0%、超喂率0%、175℃×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干热定形,得到具有以下的表1的各种物性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针织组织)
L1:5455/6766/5455/6766/
5455/6766/5455/6766/5444/
1011/2322/1011/2322/
1011/2322/1011/2322/1033
(2进2出)
L2:2322/1011/2322/1011/
2322/1011/2322/1011/2333/
6766/5455/6766/5455/
6766/5455/6766/5455/6744
(2出2进)
L3:6734/1043/6734/1043/
6734/1043/6734/1043/
7689/7678/
(2进2出)
L4:3265/8956/3265/8956/
3265/8956/3265/8956/
3256/6745
(2出2进)
L5:0001/1110/(全进)
L6:2234/2210/(全进)
[比较例1]
使用装备有6张筘的18机号、针筒间7mm的双拉舍尔经编机,由形成表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2),将222dtex72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并丝两根,以全进(L2)进行供给,由向该表层的针织物插入插入丝的筘(L1),将222dtex72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并丝两根,以1进3出的排列进行供给,由形成连结部的两张筘(L3、L4),以2进2出(L3)和2出2进(L4)的排列供给89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单丝,进而,由形成里层的针织物的两张筘(L5、L6),均以全进的排列供给167dtex36长丝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黑色原液染色丝)的假捻加工丝。
以以下所示的针织组织,机上线圈横列设为30线圈横列/2.54cm,编织了双拉舍尔针织物的坯布。将所得到的坯布在拉幅率0%、超喂率0%、175℃×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干热定形,得到具有以下的表1的各种物性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针织组织)
L1:0000/4444/0000/8888(1进3出)
L2:1000/0111/(全进)
L3:6734/1043/(2进2出)
L4:3265/8956/(2出2进)
L5:0001/1110/(全进)
L6:2234/2210/(全进)
[表1]
如表1那样,相对于未利用沉降弧将相邻的垄部彼此连结起来的比较例1,在表层的针织物中利用沉降弧将相邻的垄部彼此连结起来的实施例1~实施例8的双拉舍尔针织物示出较高的针脚强度和凹部的拉伸阻力。
另外,在不具有非垄部且垄部由4个以上线圈纵行的线圈列形成的实施例1、2、3中和具有非垄部且非垄部的间隔为8个以上线圈横列的实施例4、6中,得到了垄部的形状稳定性特别优异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双拉舍尔针织物能够被用作在交通工具、家具等的座椅的聚氨酯衬垫等缓冲构件之上配置的表皮材料、张架于椅框架而形成的座椅的表皮材料、以及在交通工具的顶棚、车门内饰板等内饰材料中可以使用的表皮材料,即使在针织物表面呈现基于垄部的立体的设计性且在线圈横列方向(横方向)上施加有较强的拉伸负荷,也能够抑制垄部的走形。并且,在作为座椅使用时,能够较佳地用作在就座时实现较高的清凉性、闷热防止性的表皮材料。
附图标记说明
1、具有垄部的层的针织物;2、垄部;3、凹部;4、面对凹部的一个线圈;5、面对凹部的另一个线圈;6、沉降弧;7、沉降弧;8、沉降弧;9、沉降弧;10、沉降弧;11、沉降弧;12、沉降弧;13、沉降弧;14、非垄部;15、将垄部和非垄部连结起来的组织的沉降弧;16、将垄部和非垄部连结起来的组织的沉降弧;A、相邻的垄部间隔。

Claims (10)

1.一种双拉舍尔针织物,其包含表层和里层的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以及将该表里两层的针织物彼此连结起来的连结丝,在该表里两层的针织物中的至少一层形成有多个垄部和由该垄部夹着的凹部,该双拉舍尔针织物的特征在于,
该垄部是在经向上相连的线圈列以两个线圈纵行以上地聚集而形成的,且该垄部通过沉降弧至少在单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
在所述垄部中,左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右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连结,右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左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
在所述垄部中,左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右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在不夹着线圈的情况下通过沉降弧连结,右半部分的线圈列与在左侧同该垄部相邻的垄部在不夹着线圈的情况下通过沉降弧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
在形成有所述垄部的那侧的针织物上包含多个非垄部,该非垄部通过由不存在凹部的针织组织形成的线圈横列以两个线圈横列以上地聚集而形成,在经向上相邻的该非垄部分开两个线圈横列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
在所述垄部中,每9个线圈横列中的1个线圈横列以上通过沉降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
在所述垄部中,每3个线圈横列中的1个线圈横列以上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
在所述垄部中,全部的线圈横列夹着0~1个线圈地通过沉降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
从所述里层侧向着所述表层侧的针织物透过的透气性为50cc/cm2/sec以上。
9.一种表皮材料,其中,
该表皮材料包含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
10.一种表皮材料,其包含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拉舍尔针织物,其中,
在所述垄部中,全部的线圈横列通过沉降弧与相邻的垄部连结。
CN202280023232.1A 2021-06-01 2022-05-30 双拉舍尔针织物和包含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皮材料 Pending CN1170434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2254 2021-06-01
JP2021-092254 2021-06-01
PCT/JP2022/021954 WO2022255309A1 (ja) 2021-06-01 2022-05-30 ダブルラッセル編地及びそれを含む表皮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3405A true CN117043405A (zh) 2023-11-10

Family

ID=84323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3232.1A Pending CN117043405A (zh) 2021-06-01 2022-05-30 双拉舍尔针织物和包含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皮材料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50060A4 (zh)
JP (1) JP7237260B1 (zh)
KR (1) KR20230144101A (zh)
CN (1) CN117043405A (zh)
WO (1) WO2022255309A1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9552A (ja) * 1991-08-21 1993-03-02 Kurashiki Seni Kako Kk 編物地
EP0687949A1 (en) * 1994-06-17 1995-12-20 Milliken Research Corporation Teremp fabric
JPH11323705A (ja) * 1998-05-01 1999-11-26 Hokuriku Esuteaaru Kyodo Kumiai 土木、建設用接着補強材
DE19910785A1 (de) * 1999-03-11 2000-09-28 Titv Greiz Dreidimensionales klimatisierendes Flächengebilde
JP3088807U (ja) * 2002-03-25 2002-10-04 山口ニット株式会社 表面に起伏柄を有するダブルラッセル編地
JP2004232109A (ja) * 2003-01-29 2004-08-19 Yamaguchi Knit Kk 経畝構造のダブルラッセル編地
KR200378068Y1 (ko) * 2004-12-20 2005-03-14 정재균 더블 라셀 기모직물
JP3139758U (ja) * 2007-12-13 2008-02-28 北陸エステアール協同組合 浴用ボディタオル
CN103388236A (zh) * 2012-05-07 2013-11-13 株式会社华歌尔 伸缩性经编织物
US20140041141A1 (en) * 2012-08-09 2014-02-13 George Clarke Textile with Ribs on One Side, Smooth on the Other
CN207210654U (zh) * 2017-08-14 2018-04-10 东莞润信弹性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褶皱织带
CN110662860A (zh) * 2017-06-22 2020-01-07 世联株式会社 双拉舍尔编织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3346A (ja) * 2001-06-27 2003-01-15 Suminoe Textile Co Ltd 三次元立体編物
JP3765783B2 (ja) * 2001-09-28 2006-04-12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凹凸を有する立体編物
JP3887201B2 (ja) * 2001-10-05 2007-02-28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畝状ダブル・ラッシェル地
JP4849411B2 (ja) 2007-04-02 2012-01-11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畝状ダブルラッセル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11859B2 (ja) * 2014-10-24 2018-10-24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畝状ダブルラッセル編地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9552A (ja) * 1991-08-21 1993-03-02 Kurashiki Seni Kako Kk 編物地
EP0687949A1 (en) * 1994-06-17 1995-12-20 Milliken Research Corporation Teremp fabric
JPH11323705A (ja) * 1998-05-01 1999-11-26 Hokuriku Esuteaaru Kyodo Kumiai 土木、建設用接着補強材
DE19910785A1 (de) * 1999-03-11 2000-09-28 Titv Greiz Dreidimensionales klimatisierendes Flächengebilde
JP3088807U (ja) * 2002-03-25 2002-10-04 山口ニット株式会社 表面に起伏柄を有するダブルラッセル編地
JP2004232109A (ja) * 2003-01-29 2004-08-19 Yamaguchi Knit Kk 経畝構造のダブルラッセル編地
KR200378068Y1 (ko) * 2004-12-20 2005-03-14 정재균 더블 라셀 기모직물
JP3139758U (ja) * 2007-12-13 2008-02-28 北陸エステアール協同組合 浴用ボディタオル
CN103388236A (zh) * 2012-05-07 2013-11-13 株式会社华歌尔 伸缩性经编织物
US20140041141A1 (en) * 2012-08-09 2014-02-13 George Clarke Textile with Ribs on One Side, Smooth on the Other
CN110662860A (zh) * 2017-06-22 2020-01-07 世联株式会社 双拉舍尔编织物
CN207210654U (zh) * 2017-08-14 2018-04-10 东莞润信弹性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褶皱织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50060A1 (en) 2024-04-10
EP4350060A4 (en) 2024-06-05
KR20230144101A (ko) 2023-10-13
JP7237260B1 (ja) 2023-03-10
WO2022255309A1 (ja) 2022-12-08
JPWO2022255309A1 (zh)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46034A1 (en) Fabric and fiber product
EP1680982B1 (en) Sheet material for seat
US20210254277A1 (en) Synthetic leather
WO2018235738A1 (ja) ダブルラッセル編地
CN112352073B (zh) 圆型针织物
US9382649B2 (en) Warp knitted fabric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17043405A (zh) 双拉舍尔针织物和包含双拉舍尔针织物的表皮材料
CN114906025A (zh) 表皮、成形品及车辆用座椅
CN117178086A (zh) 表皮材料
WO2023058578A1 (ja) 立体編物を含む表皮材
EP4350061A1 (en) Upholstery material for seat and seat including same
WO2019055726A1 (en) HIGH PERFORMANCE MIXED WOOL FABRIC
CN115244236B (zh) 高伸展织物
JPH0327514Y2 (zh)
CN218812466U (zh) 一种悬浮炫光贾卡面料
JP7292994B2 (ja) 車両用複合材
JP4340447B2 (ja) 座席および車両
JP7063674B2 (ja) 経編地および繊維製品
JP2006200068A (ja) 縫製品
CN116546906A (zh) 表皮材料
JP374891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カバー
JP2023054536A (ja) 複合糸を含む表皮材
EP4324969A1 (en) Freely cropped warp-knitted fabric and use thereof
CN118147801A (zh) 衣料服装
JPS6212341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