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5325A - 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5325A
CN117015325A CN202280022113.4A CN202280022113A CN117015325A CN 117015325 A CN117015325 A CN 117015325A CN 202280022113 A CN202280022113 A CN 202280022113A CN 117015325 A CN117015325 A CN 117015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cold
heat absorbing
agen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21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若杉庆
渡边和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char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nichar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charm Corp filed Critical Unichar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015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53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8/00Breathing masks or helmets, e.g.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chemical agents or for use at high altitudes or incorporating a pump or compressor for reducing the inhalation effort
    • A62B18/02Mask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口罩,其特征在于,具有:吸热层(17),其配置有吸热剂(70);以及冷感层(18),其配置有冷感剂(80),以与上述吸热层(17)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面或者另一侧的面相向的方式设置。

Description

口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
背景技术
已知有出于花粉症对策或感染症预防等目的来佩戴口罩的情况。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花粉症的症状缓解或佩戴时的不适感降低为目的的带香味的口罩。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60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口罩由于是与佩戴者的脸接触来进行使用,所以存在着容易因佩戴者的潮湿喘气而导致口罩内闷热这样的问题,仅依靠香味难以降低这样的不适感。尤其是在夏季的炎热时期,存在着因长时间的口罩佩戴而发生中暑的危险。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冷感的口罩。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是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具有:吸热层,该吸热层配置有吸热剂;以及冷感层,该冷感层配置有冷感剂,该冷感层以与上述吸热层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面或者另一侧的面相向的方式设置。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而变得明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冷感的口罩。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第1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口罩1的非肌肤侧观看的俯视图。
图2是从口罩1的肌肤侧观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I-I线处的口罩主体部10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口罩1的佩戴状态的图。
图5A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口罩2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图5B是展开状态的口罩2的主视图。
图6是佩戴状态的口罩2的主视图。
图7是从上方观看佩戴状态的口罩2的概略图。
图8是将图7中的部分P放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将会至少明了以下事项。
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具有:吸热层,该吸热层配置有吸热剂;以及冷感层,该冷感层配置有冷感剂,该冷感层以与上述吸热层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面或者另一侧的面相向的方式设置。
根据这样的口罩,由于能由吸热剂降低口罩的表面温度,所以,佩戴者能确实感觉到一次性口罩的冷感,另一方面,在因通过与佩戴者的潮湿喘气接触而产生的吸热反应使口罩的表面温度下降之前,通过冷感剂而容易感受到冷感,所以,佩戴者容易从佩戴上口罩时起就确实感觉到依靠口罩获得的冷感。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口罩的最靠肌肤侧的面由上述吸热层的上述一侧的面形成。
根据这样的口罩,吸热剂因通过与佩戴者的潮湿喘气接触而产生的吸热反应使口罩的表面温度降低,因而,通过将吸热层的一侧的面设为口罩的最靠肌肤侧的面,容易与佩戴者的喘气接触,并且,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因吸热剂而降低的口罩的表面温度。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挂在穿用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厚度方向,上述口罩主体部具备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上述吸热层或者上述冷感层朝非肌肤面侧折回的折回部,在上述厚度方向与上述折回部重叠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非折回部,在上述吸热层的肌肤侧的面配置有上述吸热剂,或者在上述厚度方向与上述折回部重叠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非折回部,在上述冷感层的肌肤侧的面配置有上述冷感剂。
根据这样的口罩,由于能将口罩主体部的上下端部的吸热层或者冷感层设置在靠近佩戴者的肌肤的位置,所以,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依靠吸热剂或者冷感剂获得的冷感。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挂在穿用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厚度方向,上述口罩主体部具备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上述口罩的最靠肌肤侧的面由上述吸热层的上述一侧的面形成,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上述吸热层或者上述冷感层朝非肌肤面侧折回的折回部,在上述厚度方向与上述折回部重叠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非折回部,在上述吸热层的肌肤侧的面配置有上述吸热剂。
根据这样的口罩,口罩主体部的上下端部由于是与佩戴者的鼻子或者颚部抵接的部分,所以,能将吸热层以及冷感层设置在靠近佩戴者肌肤的位置,因而,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依靠吸热剂以及冷感剂获得的冷感。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在上述折回部,上述冷感层的上述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上述吸热层的上述上下方向的长度。
根据这样的口罩,冷感剂内包在微囊中,即便冷感剂是挥发性物质,也能在折回部由吸热层从非肌肤侧或者从肌肤侧覆盖冷感层,因而,能减轻冷感剂效果消失的可能性。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挂在穿用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述口罩主体部具备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在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通过沿着上述左右方向的折线折叠成褶裥状,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左右方向的两侧部,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以折叠成上述褶裥状的状态接合,上述冷感剂配置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冷感层的整个区域,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具有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冷感剂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述上下方向的端部高的部分。
根据这样的口罩,由于口罩主体部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靠近佩戴者的鼻孔、嘴边,所以,容易感受到依靠冷感剂获得的冷感效果,因而,通过将该部分设为冷感剂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的部分,佩戴者容易得到依靠冷感剂获得的冷感效果。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吸热剂配置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吸热层的整个区域,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具有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吸热剂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述上下方向的端部高的部分。
根据这样的口罩,口罩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不仅能得到依靠冷感剂获得的冷感效果,也能得到依靠吸热剂获得的冷感效果,因而,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该效果。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挂在穿用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述口罩主体部具备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在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通过沿着上述左右方向的折线折叠成褶裥状,在上述左右方向上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两侧部,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以折叠成上述褶裥状的状态接合,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与上述上下方向的端部相比,在上述左右方向上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两侧部具有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冷感剂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的部分。
根据这样的口罩,左右方向上的口罩主体部的两侧部由于与佩戴者的脸颊接触,所以,通过将该部分设为冷感剂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的部分,佩戴者更容易确实感觉到冷感。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与上述上下方向的端部相比,在上述左右方向上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两侧部具有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吸热剂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的部分。
根据这样的口罩,与佩戴者的脸颊接触的左右方向上的口罩主体部的两端部处的口罩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不仅能得到依靠冷感剂获得的冷感效果,也能得到依靠吸热剂获得的冷感效果,因而,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该效果。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挂在穿用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分别覆盖穿用者的右脸以及左脸的一对片部和将上述一对片部接合的接合部,上述一对片部分别具备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上述冷感剂配置在上述一对片部的整个区域,配置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冷感层的上述冷感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在上述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比在上述左右方向的端部高。
根据这样的口罩,在靠近佩戴者的鼻孔、嘴边的口罩主体部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能更加确实感觉到依靠冷感剂获得的冷感效果。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吸热剂配置在上述一对片部的上述吸热层的整个区域,配置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吸热层的上述吸热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在上述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比在上述左右方向的两端部高。
根据这样的口罩,口罩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不仅能得到依靠冷感剂获得的冷感效果,也能得到依靠吸热剂获得的冷感效果,因而,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该效果。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吸热层的透气阻力值比上述冷感层的透气阻力值高。
根据这样的口罩,由于容易在透气阻力值高的吸热层保持佩戴者的喘气(呼气),所以,容易使吸热剂与佩戴者的喘气反应,容易降低因吸热剂得到的口罩的表面温度。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口罩具有过滤层,上述冷感层设在上述过滤层与上述吸热层之间。
根据这样的口罩,冷感剂内包在微囊中,即便冷感剂是挥发性物质,通过冷感层被过滤层和吸热层夹着,能减小冷感剂效果消失的可能性。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冷感层具有内包有上述冷感剂的微囊,通过上述微囊的物理性破损,内包的上述冷感剂向外部露出。
根据这样的口罩,佩戴者能对应于佩戴的时机使冷感剂的冷感效果得到发挥。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口罩不具备由水分溶解而产生香味的香味产生体。
根据这样的口罩,即便是不具备香味产生体的口罩,佩戴者也容易在佩戴上口罩时起就确实感觉到依靠口罩获得的冷感。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吸热剂为不挥发性,上述冷感剂为挥发性。
根据这样的口罩,通过挥发性的冷感剂,佩戴者能从佩戴上口罩时起就感受到冷感剂的冷感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不挥发性的吸热剂,能减轻在口罩使用前吸热剂就挥发而导致冷感功能减弱的情况,能提高佩戴者确实感觉到冷感的持续性。
在该口罩中,优选的是,上述吸热层是在第1无纺布配置了上述吸热剂的层,上述冷感层是在第2无纺布配置了上述冷感剂的层,至少上述第1无纺布分别包含亲水性纤维。
根据这样的口罩,容易由第1无纺布的亲水性纤维在第1无纺布内保持水分,容易引起吸热剂的吸热反应,因而,冷感效果提高。
===本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口罩,在第1实施方式中,列举所谓褶裥型的一次性口罩1(以下也称为“口罩1”)为例,在第2实施方式中,列举所谓杯型的一次性口罩2(以下也称为“口罩2”)为例,进行说明。口罩1以及口罩2与可洗涤而反复使用的由纱布等棉纤维或合成纤维等的布形成的口罩、由聚氨酯材料形成的口罩不同,作为用于捕集病毒飞沫或细菌飞沫的过滤层具备过滤构件11、41(后述)。为了防止因洗涤导致过滤构件11、41的捕集效果减弱,口罩1以及口罩2是设想作为一次性用途使用的口罩。可是,作为本发明的口罩,也可以是由纱布等棉纤维或合成纤维等的布形成的口罩或是由聚氨酯材料形成的口罩。另外,也可以是不具备过滤层的口罩。进而,口罩也可以是不具备挂耳部而仅是由口罩主体部构成,通过粘接带等任意固定手段将口罩固定地佩戴在佩戴者的脸上。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从第1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口罩1的非肌肤侧观看的俯视图。图2是从口罩1的肌肤侧观看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I-I线处的口罩主体部10的剖面图。另外,图3省略表示了熔接部14。各图示出的是使用前的口罩1。
(口罩1的基本构成)
口罩1具有:能至少覆盖佩戴者的嘴边和鼻孔的口罩主体部10;以及挂在佩戴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20。口罩主体部10具有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在厚度方向上,将与佩戴者的脸相向的内侧也称为肌肤侧或者肌肤面侧,将其相反侧即外侧也称为非肌肤侧或者非肌肤面侧。
使用前的口罩主体部10在从厚度方向观看的俯视时(图1、图2),呈现在左右方向长的矩形形状。口罩主体部10具有:过滤构件(过滤层)11;设在过滤构件11的肌肤面侧的肌肤侧无纺布(吸热层)17;以及设在过滤构件11与肌肤侧无纺布17之间的非肌肤侧无纺布(冷感层)18。在俯视时,过滤构件11、肌肤侧无纺布17和非肌肤侧无纺布18是大致相同的大小,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
过滤构件11(也称为“过滤层11”)是用于至少捕集病毒飞沫、细菌飞沫或者花粉等任意微颗粒的构件。口罩1的过滤构件11是病毒飞沫、细菌飞沫或花粉等微颗粒的捕集效果高的构件。具体来讲,过滤构件11优选是满足BFE(细菌过滤效率试验:试验颗粒约3μm)为95%以上的条件以及VFE(病毒过滤效率试验:试验颗粒约1.7μm)为95%以上的条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构件。
作为过滤构件11,可例示由聚烯烃类纤维构成的无纺布经过诱电极化的(经过永久极化处理的)片。通过永久极化处理,对聚烯烃类纤维表面赋予规定量的正电荷或者负电荷而实现极化的诱电状态,可获得捕集功能。
另外,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可以是0.45kPa·s/m以下,优选的是0.3kPa·s/m以下。在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高于0.45kPa·s/m的场合,口罩1即便具有后述的吸热剂70、冷感剂80,也存在着佩戴者容易感到口罩1内的闷热的可能性。因而,除了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的冷感效果以外,通过适度地保持过滤构件11的透气性,在夏季的炎热时期等也能改善口罩1内的闷热。
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的测定可通过周知的方法来进行。例如,采用冷喷涂等从口罩1分离过滤构件11,将过滤构件11切成规定大小(例如直径100mm的圆形)并设为样本。并且,KATOTECH株式会社制造的透气性试验机(KES-F8)或者与之等同的透气性试验机,将标准透气速度设定为2cm/s,测定样本的透气阻力值。可多次(例如5次)进行该测定,将其平均值作为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
具体来讲,作为过滤构件11,可例示将包含作为聚烯烃类纤维的聚丙烯纤维并经过永久极化处理的熔喷无纺布和包含聚丙烯纤维并经过永久极化处理的纺粘无纺布形成为一体状的没有接缝等的1张无纺布片。配置在肌肤侧的熔喷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可以是0.5~3μm,单位面积重量为1.5~5g/m2。配置在非肌肤侧的纺粘无纺布的平均纤维直径可以是15~30μm,单位面积重量为18~50g/m2。另外,上述无纺布可以仅由聚丙烯纤维构成,也可以是在聚丙烯纤维上附加了例如聚乙烯纤维的构成。另外,非肌肤侧的无纺布并不限于纺粘无纺布,也可以是射流喷网无纺布、热风无纺布、针刺无纺布。可是,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过滤构件11也可以是未经过永久极化处理的构成。例如,也可以将纤维间隙小的构件且使病毒飞沫等附着于纤维间隙来进行捕集的构件(纳米过滤部件等)作为过滤构件11。
肌肤侧无纺布17是配置有吸热剂70的吸热层17。以下,将肌肤侧无纺布17也称为“吸热层17”。肌肤侧无纺布17只要是能配置吸热剂70的无纺布即可。优选的是,可以是肌肤触感良好的无纺布,可例示包含聚丙烯纤维的纺粘无纺布等。
非肌肤侧无纺布18是配置有冷感剂80的冷感层18。以下,将非肌肤侧无纺布18也称为“冷感层18”。非肌肤侧无纺布18只要是能配置冷感剂80的无纺布即可。优选的是,可以是肌肤触感良好的无纺布,可例示包含聚丙烯纤维的纺粘无纺布等。
口罩1是褶裥型,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过滤构件11、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通过沿着左右方向的折线F折叠成褶裥状,形成出褶子。图3所示的口罩主体部10具有:能从非肌肤侧可见的4个折线F1~F4;以及能从肌肤侧可见的4个折线F5~F8。折线F1、F2、F7、F8是朝上侧凸出的山折部,折线F3、F4、F5、F6是朝下侧凸出的谷折部。可是,折线F的数量、朝向并不限定于图3所例示的构成。
如图1等所示那样,使用前的口罩1维持着褶裥状的折叠形状,口罩主体部10是大致平坦的状态。通过褶裥状的折线F1~F8,口罩主体部10能在上下方向扩开,另外,能朝非肌肤侧呈Ω形状隆起。由此,如图4所示那样,口罩1的佩戴者根据鼻子至颚部的长度将口罩主体部10在上下方向扩开,能由口罩主体部10覆盖嘴边和鼻孔。图4是示出口罩1的佩戴状态的图。
另外,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100X以及下端部100Y分别具有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朝非肌肤面侧折回的折回部101。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厚度方向与折回部101重叠的口罩主体部10的部位称为非折回部102。通过折回部101,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端部的强度提高。另外,能抑制肌肤侧无纺布17、非肌肤侧无纺布18以及过滤构件11的散开。
口罩主体部10具有将重叠的片彼此接合一体化的熔接部14,例如具有通过热熔接或超声波熔接等形成的熔接部14。如图1等所示那样,在口罩主体部10的横向的两侧部,将过滤构件11、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接合的多个熔接部14沿着上下方向设置。另外,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端部以及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将过滤构件11、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接合的多个熔接部14沿着左右方向设置。可是,熔接部14的式样并不限定于图1所例示的方式。另外,重叠的构件彼此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等(例如热熔粘接剂)进行接合。
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在折回部101和非折回部102,在折回的非肌肤侧无纺布18彼此之间配置形状保持构件15。形状保持构件15是薄板矩形的构件,是佩戴者能容易弯曲且只要不再施加外力就可保持其形状的构件。作为形状保持构件15,可例示由挠性的热塑性树脂或金属片形成的构成等。口罩1的佩戴者能对应于鼻子的形状使形状保持构件15变形,能抑制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与佩戴者的脸之间出现间隙。另外,在形状保持构件15的上下方向的两侧设置熔接部14,可抑制形状保持构件15的位置偏移。
挂耳部20是在佩戴时分别从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延伸出的环状构件。挂耳部20优选是具有伸缩性的构件,例如可例示橡胶绳、伸缩性无纺布、伸缩性膜等。具体来讲,如图2所示那样,口罩1的一对挂耳部20由伸缩性无纺布形成,分别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用于挂在耳朵上的开口部21。另外,当从肌肤面侧观看使用前的口罩1时,以收敛在口罩主体部10的平面形状内的方式在左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挂耳部20。挂耳部20在位于左右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接合部16与口罩主体部10的肌肤侧面接合。接合部16沿着上下方向,将伸缩无纺布(20)接合于口罩主体部10。在使用前,一对挂耳部20通过口罩主体部10的肌肤面侧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连结部22而连续。佩戴者在佩戴时,通过使连结部22断裂,如图4所示那样,能将各挂耳部20挂在佩戴者的两个耳朵上来佩戴口罩1。另外,作为接合部16的接合,可例示依靠熔接或粘接剂实现的接合。
(关于具有吸热层17以及冷感层18的口罩1)
通过口罩的佩戴能抑制病毒飞沫等微颗粒的侵入,另一方面,会产生容易因佩戴者的潮湿喘气导致口罩内变闷热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夏季的炎热时期等,存在着因口罩内的闷热发生中暑的可能性。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具备吸热剂70的吸热层17(肌肤侧无纺布17)和具备冷感剂80的冷感层18在厚度方向邻接,冷感层18以与吸热层17的非肌肤面侧相向的方式设置。吸热剂70是指与水反应而引起吸热反应的药剂。冷感剂80是指当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时给佩戴者带来冷感或清凉感的药剂。
吸热层17是在肌肤侧的无纺布(肌肤侧无纺布17)配置有吸热剂70的层,冷感层18是在非肌肤侧的无纺布(非肌肤侧无纺布18)配置有冷感剂80的层。肌肤侧无纺布17优选包含亲水性纤维。更优选的是,可以在肌肤侧无纺布17中包含50%以上的亲水性纤维。通过这样设置,在肌肤侧无纺布17中容易保持佩戴者的喘气所含的水分,肌肤侧无纺布17的吸热剂70容易与水分接触,接触时间也变长。由此,容易引起由吸热剂70形成的吸热反应。
作为亲水性纤维,例如可列举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棉或粉碎纸浆等天然纤维素纤维、醋酸酯等半合成纤维素纤维等。另外,也可以是疏水性纤维(例如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实施亲水性处理而变性成亲水性的纤维。关于亲水性纤维的判断,例如若纤维的接触角小于90度,则能判断成是亲水性高的纤维。可是,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肌肤侧无纺布17也可以不必包含亲水性纤维。
口罩1通过具备吸热层17,佩戴者的潮湿喘气与肌肤侧无纺布17的吸热剂70接触,吸热剂70通过吸热反应而使口罩1的表面温度降低,因而能改善口罩1内的闷热。
尤其是,口罩1具有过滤构件11,用于捕集病毒飞沫等的过滤构件11与肌肤侧无纺布17、非肌肤侧无纺布18相比透气性低(透气阻力值高)。因而,与不具有过滤构件11的纱布等的口罩相比,口罩1在佩戴期间难以将佩戴者的喘气向口罩1之外排出,口罩1内的空间的密闭度容易变高。也就是,佩戴者的吐出的喘气、吸热剂70难以通过过滤构件11,容易滞留在口罩1内。相对于此,口罩1具备吸热剂70,能通过佩戴者的喘气与吸热剂70的接触使口罩1的表面温度降低,改善口罩1内的闷热,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口罩1内的冷感。另外,通过佩戴者的呼吸,包含吸热剂70的喘气容易在过滤构件11的内侧循环,因而冷感效果的持续性也提高。
另外,通常,口罩的外周端部容易紧贴于佩戴者的肌肤,而在口罩的中央部容易在与佩戴者之间产生空间。因而,在赋予接触冷感的口罩中,在容易因佩戴者的喘气而变闷热的口罩的中央部(鼻孔或嘴边部分),佩戴者的肌肤难以与保湿剂接触,佩戴者难以确实感觉到冷感。相对于此,通过利用吸热剂70的吸热反应,变得难以被外气温度影响,即使在夏季的炎热时期也能降低口罩1的表面温度,能改善口罩1内的闷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由于使口罩1的表面温度下降,所以,即便是口罩1与佩戴者的肌肤不接触的部分,佩戴者也能确实感觉到冷感。尤其是在虽然容易因佩戴者的喘气而变闷热但在与佩戴者的肌肤之间容易产生空间的口罩1的中央部(鼻孔、嘴边部分),佩戴者也能确实感觉到冷感。
但是,假设在口罩1仅具有吸热层17(吸热剂70)而不具有冷感层18(冷感剂80)的场合,佩戴者的喘气的水分与吸热剂70接触,吸热剂70引起吸热反应,在使口罩1的表面温度降低之前都需要耗费规定时间,因而,在佩戴者从佩戴口罩1起直至通过吸热反应使口罩1的表面温度降低的期间,存在着佩戴者会感受到因口罩1的佩戴导致的闷热的可能性。
因而,口罩1不仅具备吸热层17,还具备冷感层18。冷感层18的冷感剂80由于能通过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而给佩戴者提供冷感,所以,在佩戴上口罩1时,通过口罩1的外周端部直接与佩戴者的肌肤抵接,冷感剂80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或是在冷感剂80为挥发性物质的场合,通过挥发的冷感剂80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佩戴者能确实感觉到依靠冷感剂80得到的冷感。口罩1如图3所示那样,挥发的冷感剂80经过设在比冷感层80靠肌肤面侧的位置的吸热层17而到达佩戴者的肌肤,佩戴者能感受到冷感剂80的效果。
也就是,佩戴者在佩戴了口罩1时,首先,能感受到依靠冷感层18的冷感剂80形成的冷感或清凉感。并且,随后,能确实感觉到依靠吸热剂70的吸热反应实现的口罩1的表面温度的降低。因而,佩戴者能从佩戴上口罩1时起就能确实感觉到冷感,改善了因口罩1的佩戴导致的闷热,能减轻喘气难受感,还能抑制中暑的产生。另外,佩戴者在刚刚佩戴上口罩1之后,能确实感觉到依靠冷感剂80获得的冷感效果,在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能确实感觉到依靠吸热剂70获得的冷感效果,因而,与仅具备吸热剂70的口罩或者仅具备冷感剂80的的口罩相比,能在刚刚佩戴口罩1之后起的长时间内获得冷感效果。
优选的是,作为吸热剂70(吸热成分),包括糖乙醇类以及糖类之中的任意1种。作为糖乙醇类,可例示木糖醇、赤藓糖醇、葡萄糖、山梨糖醇等。作为糖类,可例示海藻糖、蔗糖(蔗糖)、乳糖(乳糖)、麦芽糖(麦芽糖)等。若是这些吸热剂70,则在与口罩1的佩戴者的嘴边接触时也是安全的。另外,吸热剂70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包含使冷感成分溶解或分散的溶剂成分。
优选的是,冷感剂80自身并不吸热,而是包括刺激佩戴者的皮肤的冷感知觉受体(温度敏感TRP通道)而使佩戴者感知到冷感的冷感成分。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包含使冷感成分溶解或分散的溶剂成分。作为冷感剂80(冷感成分),例如可列举:薄荷醇(例如l-薄荷醇);薄荷醇衍生物(例如乳酸薄荷酯、薄荷甘油醚等);水杨酸甲酯;薄荷或桉树等植物来源精油等。通过使用这样的刺激冷感知觉受体的冷感剂80,容易使佩戴者感受到冷感。另外,优选的是,作为冷感剂80,使用能比直至使因吸热剂70的吸热反应实现的口罩1的表面温度降低为止的时间更早地使佩戴者感知到依靠冷感剂80获得的冷感的物质。
另外,如前述那样,过滤构件11是由聚烯烃类纤维构成的无纺布经过诱电极化的(经过永久极化处理的)片。这样,通过电荷而具有捕集功能的过滤构件11会因酒精的附着而导致捕集功能减弱。因而,在采用上述的过滤构件11的场合,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优选不包含酒精。通过这样设置,能防止过滤构件11的捕集效果减弱。例如,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所包含的溶剂优选是水系溶剂。另外,例如,在将在酒精系溶剂中溶解、分散了吸热成分的溶液涂敷于肌肤侧无纺布17、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场合,在口罩1的生产线中,可以在酒精系溶剂气化之后,使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向过滤构件11合流。这样,在配置成口罩1的状态的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中可以不包含酒精。
另外,优选的是,冷感剂80是挥发性的物质,吸热剂70是不挥发性的物质。借助挥发性的冷感剂80,在刚刚使用口罩1之后就挥发的冷感剂80容易给佩戴者的肌肤赋予冷感或爽快感,另一方面,借助不挥发性的吸热剂70,由于在使用口罩1前吸热剂70不挥发,所以,能减小吸热剂70的效果降低的可能性。另外,由于能使冷感剂80发挥冷感效果的时间和吸热剂70发挥冷感效果的时间错开,所以,佩戴者能从刚刚佩戴口罩1之后起跨越长时间地确实感觉到冷感效果。另外,挥发性的冷感剂80在一般生活环境下为气体,是沸点小于100℃的物质。不挥发性的吸热剂70在一般生活环境下不是气体,是沸点为100℃以上的物质。
吸热剂70既可以是液体状,也可以是固体状(也包括凝胶状、粉体状等)。在口罩1的吸热层17,配置有内包了液体状的吸热剂70的微囊。该微囊通过来自外部的压力(冲击、摩擦)等物理性刺激使膜材崩裂(破损),使得内部的吸热剂70露出或释放。口罩1的内包吸热剂70的微囊的膜材是聚氨酯树脂。将在封闭的微囊的膜材内包了吸热剂70的状态的微囊也称为“吸热剂70”。另外,吸热剂70也可以不必内包在微囊中,还可以将液体状或者固体状的吸热剂70直接涂敷或者散布在作为吸热层17的无纺布(肌肤侧无纺布17)上。
冷感剂80既可以是液体状,也可以是固体状(也包括凝胶状、粉体状等)。在口罩1的冷感层18,配置有内包了液体状的冷感剂80的微囊。该微囊与吸热剂70同样,因来自外部的压力(冲击、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导致膜材崩裂(破损),使得内部的冷感剂80露出或释放。口罩1的内包冷感剂80的微囊的膜材与吸热剂70的微囊同样,是聚氨酯树脂。将在封闭的微囊的膜材中内包了冷感剂80的状态的微囊也称为“冷感剂80”。另外,冷感剂80也可以不必内包在微囊中,还可以将液体状或者固体状的冷感剂80直接涂敷或者散布到作为冷感层18的无纺布(非肌肤侧无纺布18)上。
口罩1所使用的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分别内包在以聚氨酯树脂为膜材的微囊中,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是通过来自外部的压力(物理性刺激)而崩裂(冲击、摩擦)的具有规定强度的构成即可。例如,也可以是明胶、明胶/阿拉伯树胶、三聚氰胺树脂、尿素/福马林树脂等。这些树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的树脂。另外,作为微囊,例如也可以是通过热、光、液体等物理性或者化学性的刺激而使膜材破损从而释放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的构成。通过将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内包在微囊中,容易留在吸热层17以及冷感层18的无纺布的纤维间。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将吸热剂70和冷感剂80分别内包在微囊中,能减小在佩戴口罩1之前直接涂敷的液体状或者固体状的吸热剂70和冷感剂80从口罩1滑落、或是像冷感剂80那样挥发性的物质挥发而消失的可能性。优选的是,佩戴者在佩戴口罩1时,首先,遍及口罩主体部10的整个区域地轻轻敲打。通过敲打,可施加规定物理性刺激(压力),吸热层17和冷感层18各自的微囊破损(崩裂),内包的吸热剂70和冷感剂80分别向外部露出。佩戴了吸热剂70和冷感剂80露出的状态的口罩1的佩戴者容易获得吸热剂70和冷感剂80的效果。另外,通过将吸热剂70和冷感剂80分别内包在相同材料的微囊的膜材中,通过佩戴者在使用前敲打口罩1这样的1个动作,能使吸热剂70和冷感剂80一下露出,容易发挥其效果。
另外,吸热层17以及冷感层18的形成能以同样的方法形成。例如,冷感剂80可以被揉搓到构成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纤维的至少一部分中。也就是,可采用在形成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前阶段配置冷感剂80的方式,例如使形成非肌肤侧无纺布18前的纤维网含浸在冷感剂80(溶液)中,或是在将冷感剂80混入到树脂中以后形成纤维。另外,也可以将混合有冷感剂80的粘合剂涂敷于纤维网。通过这样设置,冷感剂80难以从非肌肤侧无纺布18脱落,可逐渐地发挥冷感剂80的功能,依靠冷感剂80获得的冷感效果的持续性得到提高。
但是,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也可以在构成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纤维的表面配置冷感剂80。例如,也可以通过喷雾法或辊涂法、刷毛涂敷法等各种公知的涂敷方法,在非肌肤侧无纺布18涂敷冷感剂80,或在冷感剂80(溶液)中浸渍非肌肤侧无纺布18。
吸热剂70既可以配置在肌肤侧无纺布17的整个区域,也可以配置在肌肤侧无纺布17的平面的一部分。另外,吸热剂70可以按一定的单位面积重量(每单位面积的量:g/m2)配置在肌肤侧无纺布17,也可以根据肌肤侧无纺布17的区域按不同的单位面积重量配置。
冷感剂80既可以配置在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整个区域,也可以配置在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平面的一部分。另外,冷感剂80可以按一定的单位面积重量(每单位面积的量:g/m2)配置在非肌肤侧无纺布18,也可以根据肌肤侧无纺布17的区域按不同的单位面积重量配置。
另外,优选的是,配置在吸热剂70的吸热层17形成出口罩1中的最靠肌肤侧的面。具体来讲,优选的是,如图3所示的口罩1的口罩主体部10那样,在最靠肌肤侧的面配置吸热层17,在最靠非肌肤侧的面配置过滤层11,在吸热层17与过滤层11之间设置冷感层18。
如上所述,吸热剂70通过与佩戴者的潮湿喘气的接触而发生吸热反应,使口罩的表面温度降低。因而,通过将配置有吸热剂70的肌肤侧无纺布17设置在口罩主体部10的最靠肌肤侧的位置,吸热剂70容易与佩戴者的喘气接触,冷感效果得到提高。另外,由于能在与佩戴者的肌肤靠近的位置发生吸热反应,所以,口罩1的表面温度下降,这样,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冷感。
另外,通过将冷感层18设在过滤层11与吸热层17之间,形成为冷感层18被过滤层11和吸热层17夹着的构成。因而,在冷感剂80以内包在微囊中的状态配置于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场合,微囊也难以从冷感层18脱落,能减小冷感剂80的效果降低的可能性。另外,在冷感剂80未内包在微囊中而冷感剂80本身以液体涂敷于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场合,通过由过滤层11和吸热层17覆盖冷感层18的两面,也能减少冷感剂80的挥发,能减小冷感剂80的效果降低的可能性。
进而,优选的是,过滤层11的非肌肤侧面形成了口罩主体部10(口罩1)的非肌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吸热层17的肌肤侧面形成了口罩主体部10(口罩1)的肌肤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过滤层11与吸热层17之间设有冷感层18。通过这样设置,即便是具备过滤层11那样的口罩1,也能减少在口罩主体部10中在厚度方向层积的片的数量,能使口罩1内的空间难以变闷热。
可是,口罩主体部1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例如也可以在比过滤层11靠非肌肤侧的位置、比吸热层17靠肌肤侧的位置、过滤层11与吸热层17之间配置其他的片。另外,关于过滤层11、吸热层17以及冷感层18,也可以使的层积顺序不同。
优选的是,吸热层17的透气阻力值比冷感层18的透气阻力值高(吸热层17的透气阻力值>冷感层18的透气阻力值)。由此,容易在透气阻力值高的吸热层17内保持更多的佩戴期间的佩戴者的喘气(呼气),所以,容易引发吸热剂70与佩戴者的喘气的吸热反应,容易使口罩1的表面温度降低。另外,吸热层17的透气阻力值以及冷感层18的透气阻力值的测定能分别通过周知的方法来进行。例如,可使用上述的过滤构件11的透气阻力值的测定方法。
进而,优选的是,过滤层11的透气阻力值比吸热层17的透气阻力值高。也就是,更优选的是,过滤层11的透气阻力值比吸热层17的透气阻力值高,吸热层17的透气阻力值比冷感层18的透气阻力值高(过滤层11的透气阻力值>吸热层17的透气阻力值>冷感层18的透气阻力值)。通过这样设置,在维持着过滤层11中的病毒飞沫、细菌飞沫、花粉等微颗粒的捕集效果的同时,容易促进适度留在吸热层17的佩戴者的喘气与吸热剂70的吸热反应,因而能提高吸热效果以及其持续性。另外,由于能减小冷感剂80经过过滤层11向外部流出(挥发)的可能性,所以,能提高冷感效果以及其持续性。
更优选的是,吸热剂70可以被涂敷在肌肤侧无纺布17的肌肤侧面上。通过将吸热剂70配置在靠近佩戴者的肌肤的位置,吸热剂70更容易与佩戴者的喘气接触,促进了吸热反应,冷感效果得到提高。另外,由于在靠近佩戴者的肌肤的位置发生吸热反应,所以,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口罩1的表面温度下降。同样,冷感剂80也可以被涂敷在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肌肤侧面上。通过将冷感剂80配置在靠近佩戴者的肌肤的那侧,冷感剂80容易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佩戴者确实感觉到依靠冷感剂80获得的冷感效果。可是,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也可以在肌肤侧无纺布17的非肌肤侧面或者两面涂敷吸热剂70,还可以在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非肌肤侧面或者两面涂敷冷感剂80。
另外,对于口罩1,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过滤构件11、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折叠成褶裥状。在佩戴口罩1时,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褶裥部分在上下方向扩开。但是,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过滤构件11、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以折叠成褶裥状的状态通过熔接部14接合。另外,遍及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在上端部100X以及下端部100Y,过滤构件11、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以折回的状态通过熔接部14接合。
也就是,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在佩戴口罩1时,可维持图3所示的剖面的状态。具体来讲,在口罩1的上下端部100X、100Y,通过折回部101,吸热层17在厚度方向按2层重叠,冷感层18在厚度方向按2层重叠。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具有通过褶裥使吸热层17以及冷感层18分别在厚度方向按3层重叠的部分。
另外,如口罩1那样,在具有上侧以及下侧的折回部101的场合下的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100X”是上侧的折回部101,“下端部100Y”是下侧的折回部101,“中央部100Z”是不具有折回部101的部分,且是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100X与下端部100Y之间的部分。在是不具有像口罩1那样的折回部101的口罩的场合,将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的上半部分的长度4等分时的、最上侧的部分(上半部分的上侧的1/4的长度的部分)是“上端部”,将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的下半部分的长度4等分时的、最下侧的部分(下半部分的下侧的1/4的长度的部分)是“下端部”,上下方向上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的部分是“中央部”。另外,关于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将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左侧)的长度4等分时的、最靠一侧的部分(左半部分的左侧的1/4的长度的部分)是一侧的“侧部”,将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右侧)的长度4等分时的、最靠另一侧的部分(右半部分的右侧的1/4的长度的部分)是另一侧的“侧部”,将两侧部之间的部分称为“中央部”。
在具有这样的褶裥状的折线F的口罩1中,在形成口罩主体部10时,在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整个区域均匀地配置了冷感剂80之后形成折线F,由此,与非肌肤侧无纺布18按2层重叠的上下端部100X、100Y相比,能在非肌肤侧无纺布18按3层重叠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100Z设置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g/m2)高的部分。具体来讲,如图3所示那样,使用前的口罩主体部10的非肌肤侧无纺布18按3层重叠的部分H成为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下端部100X、100Y高的部分。
由此,在口罩主体部10整体的上下方向,相比上下端部100X、100Y,能提高中央部100Z的冷感效果。在佩戴口罩1时,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褶裥部分在上下方向扩开但并非是完全扩开,在一部分是非肌肤侧无纺布18按3层重叠,可维持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的部分H。另外,在佩戴时,由于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100Z靠近佩戴者的鼻孔或嘴边,所以,容易感受到依靠冷感剂80获得的冷感效果。因而,通过提高配置在该部分的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佩戴者更容易得到依靠冷感剂80获得的冷感效果。
进而,通过在肌肤侧无纺布17的整个区域均匀地配置了吸热剂70,形成褶裥状的折叠部F,与肌肤侧无纺布17按2层重叠的上下端部100X、100Y相比,在肌肤侧无纺布17按3层重叠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100Z,能设置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g/m2)高的部分。如图3所示那样,使用前的口罩主体部10的肌肤侧无纺布17按3层重叠的部分H成为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下端部100X、100Y高的部分。另外,即使在佩戴口罩1时,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褶裥部分在上下方向扩开但并非是完全扩开,在一部分是肌肤侧无纺布17按3层重叠,可维持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的部分H。
不仅是冷感剂80,还将配置在中央部100Z的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设定得比配置在上下端部100X、100Y的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由此,能更加提高中央部100Z的冷感效果。在靠近佩戴者的鼻孔或嘴边的中央部100Z,佩戴者的喘气容易与更多的吸热剂70接触,因而,容易感受到吸热剂70的效果,容易确实感觉到口罩1的冷感效果。
另外,如上所述,在具有褶裥状的折线F的口罩1的左右方向上的口罩主体部10的两侧部,在佩戴口罩1时,也通过熔接部14在口罩1的上下端部100X、100Y通过折回部101使冷感层18在厚度方向按2层重叠,上下方向的中央部100Z具有通过褶裥使冷感层18在厚度方向按3层重叠的部分(图3)。因而,通过在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整个区域均匀地配置了冷感剂80之后形成折线F,与非肌肤侧无纺布18按2层重叠的上下端部100X、100Y相比,能提高非肌肤侧无纺布18按3层重叠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100Z的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g/m2)。口罩主体部10的两侧部也同样,使用前的口罩主体部10的非肌肤侧无纺布18按3层重叠的部分H成为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下端部100X、100Y高的部分(图3)。
佩戴期间的口罩主体部10之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两侧部是与佩戴者的脸颊接触或者接近的部分。在该与佩戴者的脸颊接触的部分或者接近的部分,通过将靠近佩戴者的鼻孔或嘴边的中央部100Z的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设定得比上下端部100X、100Y的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高,佩戴者容易在靠近佩戴者脸颊的鼻孔或嘴边的中央部100Z确实感觉到口罩的冷感。尤其是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接合有挂耳部20。因而,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容易通过挂耳部20的拉伸力而紧贴于佩戴者的肌肤(脸颊),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冷感剂80的冷感效果。
进而,在肌肤侧无纺布17的整个区域均匀地配置了吸热剂70,形成褶裥状的折叠部F,由此,在具有褶裥状的折线F的口罩1的左右方向上的口罩主体部10的两侧部,与肌肤侧无纺布17按2层重叠的上下端部100X、100Y相比,在肌肤侧无纺布17按3层重叠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100Z,能提高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g/m2)。吸热剂70也是同样,使用前的口罩主体部10的肌肤侧无纺布17按3层重叠的部分H成为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下端部100X、100Y高的部分(图3)。
在左右方向上的口罩主体部10的两侧部,不仅是冷感剂80,还将配置在中央部100Z的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设定得比配置在上下端部100X、100Y的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由此,在与佩戴者的脸颊接触的部分或者与之接近的部分的、靠近鼻孔或嘴边的中央部100Z,佩戴者的喘气容易与更多的吸热剂70接触。因而,不仅是冷感剂80,还容易得到依靠吸热剂70获得的冷感效果,容易确实感觉到口罩1的冷感效果。
另外,针对在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分别配置有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的情况的确认可通过周知的方法来进行。首先,从口罩1取出测定对象的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形成规定大小的样本,例如使用气体色谱法装置(Agilent公司制造的7890B或者与之等同的装置)对该样本进行成分解析,由此,能确认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样本是否分别含有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在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被收容在微囊中的场合,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样本,能确认微囊(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的有无。
另外,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上下端部100X、100Y和中央部100Z的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g/m2)的比较、以及肌肤侧无纺布17的上下端部100X、100Y和中央部100Z的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g/m2)的比较也能使用上述气体色谱法装置来进行。
(1)首先,从口罩1取出测定对象的非肌肤侧无纺布18,分离成上端部100X、下端部100Y、中央部100Z。将分离的上端部100X、下端部100Y、中央部100Z进一步裁减成规定尺寸(例如上下方向×左右方向=20mm×40mm等)的精细的样本。
(2)接下来,通过将精细地裁减出的样本浸渍在特定的溶剂内等,使微囊溶解,从样本提取出冷感剂80(具有冷感效果的成分)和其他成分(溶剂等)的混合物。
(3)使用气体色谱法装置对按照每个样本提取出的混合物进行成分解析。并且,按照每个样本,取得冷感剂(具有冷感效果的成分)的峰值和其他成分(溶剂等)的峰值,计算冷感剂的峰值相对于其他成分的峰值的比例(冷感剂的峰值/其他成分的峰值)。该比例与设在样本中的冷感剂的量相当。
(4)最后,计算构成上端部100X、下端部100Y、中央部100Z的多个样本的冷感剂的比例(冷感剂的峰值/其他成分的峰值≈冷感剂80的量)的平均值,由此,能作为与上端部100X、下端部100Y、中央部100Z的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相当的数值进行比较。
另外,在冷感剂80内包在微囊中的场合、或者没有内包的场合,从非肌肤侧无纺布18之中的成为比较对象的部分分别裁减出规定大小的样本,从裁减出的样本去除冷感剂80,计算冷感剂80去除前后的重量之差,对该差进行比较,由此,能作为各样本的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之差进行比较。例如,在冷感剂80内包在微囊中的场合,从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成为比较对象的部分分别裁减出规定大小的样本,关于各样本,以干燥状态测定重量,然后通过流体(水流或风流)使微囊落下,再次测定成为干燥状态的各样本的重量,计算微囊落下前后的重量之差,对该差进行比较,由此,能作为各样本的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进行比较。
另外,肌肤侧无纺布17的上下端部100X、100Y、中央部100Z的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g/m2)的比较也同样。
另外,优选的是,如图3所示那样,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100X以及下端部100Y中的在厚度方向与折回部101重叠的非折回部102的肌肤侧面102A、即肌肤侧无纺布17的肌肤侧的面,配置吸热剂70。
通过将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端部100X、100Y分别朝非肌肤面侧折回,能由吸热层17从肌肤面侧遍及至非肌肤面侧地覆盖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100X以及下端部100Y。也就是,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下端部100X、100Y,能将配置有吸热剂70的肌肤侧无纺布17设在肌肤侧。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100X(上部)、下端部100Y(下部)是在佩戴时与佩戴者的鼻子、脸颊、颚部抵接的部分。由此,容易在靠近佩戴者肌肤的位置发生吸热剂70的吸热反应,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冷感。
另外,优选的是,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100X朝非肌肤面侧折回的场合,在上端部的折回部101的非肌肤侧面(外侧面)101A、即肌肤侧无纺布17的非肌肤侧面也配置吸热剂70。佩戴者的吐出喘气由于是温热的,所以,排出到口罩主体部10之外的佩戴者的喘气容易上升。因而,排出到口罩主体部10之外的喘气能与配置在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的非肌肤侧面101A的吸热剂70接触。由此,能使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附近的表面温度降低,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冷感。另外,由于排出到口罩主体部10之外的喘气的温度也降低,所以,佩戴者的眼镜难以变模糊。
进而,优选的是,如图3所示那样,在折回部101,冷感层18的上下方向的长度18X(18Y)比吸热层17的上下方向的长度17X(17Y)短(18X<17X、18Y<17Y)。如口罩1那样,在冷感剂80内包在微囊中的场合,在折回部101,由吸热层17从非肌肤面侧覆盖冷感层18,由吸热层17从厚度方向的两面侧覆盖冷感层18,因而,在使用口罩1前,能减小内包有冷感剂80的微囊落下或是破损的可能性。另外,在挥发性的冷感剂80未内包在微囊中而是以液体状或者固体状配置在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场合,通过由吸热层17覆盖,能减小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冷感剂80挥发的可能性。
可是,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构成。例如,也可以使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朝肌肤面侧折回,还可以仅使口罩主体部10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中的任意一方朝非肌肤面侧折回。另外,也可以不在上侧的折回部101的非肌肤侧面配置吸热剂70。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吸热层17和冷感层18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朝非肌肤侧折回而形成折回部101,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吸热层17和冷感层18中的至少一方朝非肌肤面侧折回。例如也可以是以下构成:仅将吸热层17朝非肌肤面侧折回,在与折回部101在厚度方向重叠的非折回部102的肌肤侧面102A(吸热层17的肌肤侧的面)配置吸热剂70,不将冷感层18朝非肌肤面侧折回。进而,除了吸热层17以及冷感层18以外,过滤构件11也可以折回。另外,折回部101并不限于从肌肤面侧朝非肌肤面侧折回的部分,也可以是从非肌肤面侧朝肌肤面侧折回的部分。也可以是吸热层17和冷感层18都不朝非肌肤面侧或者不朝肌肤面侧折回的构成。
优选的是,如图1等所示那样,口罩1具有形状保持构件15。借助形状保持构件15,难以在口罩1与佩戴者(脸)之间产生间隙,口罩1内的空间的密闭度提高。因而,由于容易使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留在口罩1的空间内,所以,能提高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的冷感效果,另外,佩戴者的喘气与吸热剂70的接触时间、循环增加,能提高冷感效果及其持续性。可是,并不限于上述构成,口罩1也可以不具有形状保持构件15。
另外,优选的是,在口罩主体部10中,过滤构件11的外周端与肌肤侧无纺布17以及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外周端一致。在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中,如图1等所示那样,过滤构件11的左端11c、肌肤侧无纺布17的左端17c和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左端18c一致,过滤构件11的右端11d、肌肤侧无纺布17的右端17d和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右端18d一致。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过滤构件11的上端11a、肌肤侧无纺布17的上端17a、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上端18a一致,过滤构件11的下端11b、肌肤侧无纺布17的下端17b和非肌肤侧无纺布的下端18b一致。另外,不包含与上下的折回部101的片的厚度相当的量的位置偏移。由此,能遍及口罩主体部10的平面的大范围地配置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因而,能在口罩1的大范围使佩戴者确实感觉到口罩1的冷感。另外,能遍及口罩主体部10的平面的大范围地配置过滤构件11,可获得捕集效果。可是,并不限定于上述构成,过滤构件11的外周端和肌肤侧无纺布17的外周端、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外周端也可以错开。
另外,优选的是,与肌肤侧无纺布17相比,过滤构件11的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低,更优选的是,可不在过滤构件11配置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能抑制因在过滤构件11附着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而导致过滤构件11的捕集功能减弱。
本实施方式的口罩1具有在厚度方向接合了过滤层11(过滤构件11)、吸热层17(肌肤侧无纺布17)和冷感层18(非肌肤侧无纺布18)的口罩主体部10,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口罩主体部10也可以是在厚度方向仅重叠了吸热层17和冷感层18的口罩,还可以使过滤层11、吸热层17、冷感层18以及与它们不同的构件在厚度方向重叠。
另外,也可以具备过滤构件11、吸热层17(肌肤侧无纺布17)和冷感层18(非肌肤侧无纺布18),进而具备以从肌肤侧以及非肌肤侧夹着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的方式设置的侧方片(未图示)。也可以在该侧方片上配置另外的吸热剂70或者冷感剂80,使冷感效果提高。作为侧方片,优选是透气性、肌肤触感良好的片,例如可例示熔喷无纺布、纺粘无纺布、SMS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等。
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口罩1的挂耳部20通过将伸缩无纺布接合于肌肤侧面而形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将伸缩无纺布、橡胶绳等接合于非肌肤侧面来形成挂耳部20。通过从非肌肤侧面接合挂耳部20,能防止挂耳部20从肌肤侧覆盖口罩主体部10。由此,在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端部,也能使在靠近佩戴者的肌肤的位置配置有吸热剂70的吸热层17以及配置有冷感剂80的冷感层18接近佩戴者的肌肤(能朝肌肤侧露出),因而,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冷感。尤其是接近接合挂耳部20的接合部16的部分由于容易通过挂耳部20的拉伸力而紧贴于佩戴者的肌肤,因而,佩戴者更容易确实感觉到冷感。
==第2实施方式==
图5A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口罩2(以下也称为“口罩2”)的折叠状态的俯视图,图5B是展开状态的口罩2的主视图。图6是佩戴状态的口罩2的主视图。图7是从上方观看佩戴状态的口罩2的概略图。以下,主要对第2实施方式的口罩2之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口罩1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口罩2具有口罩主体部40和挂耳部50。口罩主体部40在口罩2的展开状态以及口罩2的佩戴状态下,具有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将与佩戴者相向的那侧设为肌肤侧(肌肤面侧),将其相反侧设为非肌肤侧(非肌肤面侧)。另外,口罩主体部40具有:分别将佩戴者的右脸以及左脸覆盖的一对片部43、44;将一对片部43、44相互接合的接合部45;形状保持构件46;以及在一对片部43、44接合挂耳部50的接合部47。接合部45、47可通过熔接、压缩、粘接剂等周知方法接合。
关于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对于口罩主体部40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之中的最短的部分,将一侧(左侧)的长度4等分时的、最靠一侧的部分(左半部分的左侧的1/4的长度的部分)是一侧的“端部”,将口罩主体部10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右侧)的长度4等分时的、最靠另一侧的部分(右半部分的右侧的1/4的长度的部分)是另一侧的“端部”,将左右方向上的两侧端部之间的部分称为“中央部”。
如图5A所示那样,一对片部43、44以相互的肌肤侧面相向地重叠的状态,通过沿着一对片部43、44的端缘43a、44a的接合部45而接合。该端缘43a、44a是朝外侧凸出的曲线形状。因而,若将折叠状态(平面状)的口罩2展开成一对片部43、44分离开(图5B),则口罩主体部40成为其肌肤侧面凹陷的立体形状(杯形状)。
另外,口罩2与第1实施方式的口罩1同样是设想作为一次性用途来使用的口罩。并且,口罩主体部40(一对片部43、44)如图7所示那样,一对片部43、44具有:捕集病毒飞沫以及细菌飞沫中的至少一方的作为过滤层的过滤构件41;以及设在过滤构件41的肌肤面侧且配置有吸热剂70的肌肤侧无纺布(吸热层)42。另外,口罩2的过滤构件41是过滤层,并且也是配置有冷感剂80的冷感层41。如图7所示那样,吸热层42和冷感层41在厚度方向邻接,冷感层41以与吸热层42的非肌肤面侧相向的方式设置。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可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的口罩1同样的物质,另外,关于口罩2,也是将吸热剂70以及冷感剂80内包在微囊中,配置于肌肤侧无纺布42以及过滤构件41。
由于口罩2具备吸热层42和冷感层41,所以,佩戴者在佩戴上口罩2时,首先,能感受到依靠冷感层41的冷感剂80获得的冷感或清凉感。并且,随后,能确实感觉到因吸热剂70的吸热反应导致的口罩2的表面温度的降低。因而,佩戴者能在佩戴口罩2时确实感觉到冷感,改善了因口罩2的佩戴造成的闷热,能减轻喘气难受感,还能抑制中暑的产生。另外,佩戴者在刚刚佩戴上口罩2之后,就能确实感觉到依靠冷感剂80获得的冷感效果,在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能确实感觉到依靠吸热剂70获得的冷感效果,因此,与仅具备吸热剂70的口罩或仅具备冷感剂80的口罩相比,能获得从刚刚佩戴上口罩2之后起的较长时间的冷感效果。尤其是口罩2在佩戴时成为立体形状,容易在口罩2与佩戴者之间产生空间。因而,挥发的冷感剂80留存在口罩2内的空间中,容易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容易由吸热剂70使口罩2的表面温度降低,由此,改善了口罩2内的闷热,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冷感。
另外,一对片部43、44在各自的上端部在过滤构件41与肌肤侧无纺布42之间具有形状保持构件46。因而,口罩2内的空间的密闭度提高,冷感效果及其持续性提高。可是,口罩2也可以不具有形状保持构件46。
另外,一对片部43、44以重叠在平面上的状态(图5A)在接合部45接合。因而,如图7所示那样,在口罩2的佩戴状态下,在从接合部45起至片部43、44的端缘43a、44a为止的区域(即片部43、44的接缝部分),维持肌肤侧无纺布42按2层重叠的状态。
因而,通过在过滤构件41的整个区域均匀地配置冷感剂80,对于从接合部45起至片部43、44的端缘43a、44a为止的区域,与此外的区域相比,能提高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也就是,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左右方向的两端部高的部分。图8是将图7中的部分P放大的图。如图8所示那样,在佩戴状态下,冷感层41(过滤构件41)之中的在厚度方向(佩戴者的前后方向)与接合部45重叠的部分H80是冷感剂80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左右方向的两端部高的部分。另外,在图5B所示的展开状态下,关于部分H,也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口罩2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由于是在佩戴时靠近佩戴者的鼻孔或嘴边的部分,所以,是容易因佩戴者的喘气而变闷热的部分,但由于配置较多的冷感剂80,佩戴者容易确实感觉到依靠冷感剂80获得的冷感效果。
同样,通过在肌肤侧无纺布42均匀地配置吸热剂70,对于从接合部45起至片部43、44的端缘43a、44a为止的区域,与此外的区域相比,能提高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也就是,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具有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左右方向的两端部高的部分。如图8所示那样,在佩戴状态下,吸热层42(肌肤侧无纺布42)之中的在厚度方向(佩戴者的前后方向)与接合部45重叠的部分H70是吸热剂70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左右方向的端部高的部分。另外,在图5B所示的展开状态下,关于部分H,也是大致同样的构成。口罩2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由于是在佩戴时靠近佩戴者的鼻孔或嘴边的部分,所以,虽然容易因佩戴者的喘气而变闷热,但通过在中央部配置更多的吸热剂70,容易使更多的吸热剂70与佩戴者的喘气接触,容易促进吸热反应,能容易使口罩2的表面温度降低。另外,冷感剂80以及吸热剂70的各单位面积重量的比较方法可以与前述的比较方法同样地进行。
优选的是,在过滤构件41按2层重叠的中央部之中的片部43、44的接缝部分,从口罩主体部40的上端40a起至下端40b为止在上下方向连续地配置冷感剂80。同样,优选的是,肌肤侧无纺布42按2层重叠的中央部具有从口罩主体部40的上端40a起至下端40b为止在上下方向连续地配置吸热剂70的部分。
另外,在佩戴时成为立体形状(杯状)的口罩2中,在口罩主体部4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容易在与佩戴者之间产生空间。在口罩主体部40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口罩2内的空间,容易留下挥发的冷感剂80,因而,留下的冷感剂80与佩戴者的肌肤接触,容易给佩戴者带来依靠冷感剂80获得的冷感效果。进而,由于滞留在口罩2内的空间中的佩戴者的喘气能与更多的吸热剂70接触,所以,容易促进吸热反应,容易给佩戴者带来依靠吸热剂70获得的冷感效果。
另外,口罩2的挂耳部50是形成有用于挂在耳朵上的开口部51的伸缩性片。如图7所示那样,挂耳部50通过接合部47与口罩主体部40的肌肤侧面接合。即便在挂耳部50与配置有吸热剂70的肌肤侧无纺布42的肌肤侧面接合的场合,也容易通过挂耳部50的拉伸力使一对片部43、44的两侧端部紧贴于佩戴者的肌肤,因而,能使吸热层42以及冷感层41分别更靠近佩戴者的肌肤,因此,佩戴者能确实感觉到冷感。另外,在相对佩戴者肌肤的紧贴度高的部分,通过使吸热剂70不与佩戴者的肌肤直接接触,也能减少对佩戴者肌肤的刺激。
另外,在口罩2中,将过滤构件41设为具备冷感剂80的冷感层41,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口罩2的一对片部43、44也可以是包括具备吸热剂70的肌肤侧无纺布、具备冷感剂80的非肌肤侧无纺布和具备过滤构件的过滤层并将它们从肌肤侧起依次重叠的构成。另外,一对片部43、44也可以是具备配置有吸热剂70的过滤构件和配置有冷感剂80的肌肤侧无纺布的构成。另外,一对片部43、44也可以不具备过滤层,而是仅由吸热层和冷感层构成。
===其他的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变容易的示例,并非意在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性解释。另外,本发明在不脱离其构思的范围内可进行变更、改进,并且本发明当然还包括其等同构成。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口罩1以及口罩2中,吸热层(17、42)和冷感层(18、41)相邻,相互接触地配置,但并不限于此。吸热层和冷感层也可以分离开,还可以在吸热层与冷感层之间设置其他的片状构件等。
另外,本发明的口罩除了具备吸热层的吸热剂和冷感层的冷感剂以外,还可以具备能提供凉感的香料。另外,能提供凉感的香料可以配置在吸热层或者冷感层,也可以配置在与吸热层及冷感层不同的构件上。
进而,本发明的口罩也可以不具备由水分溶解而产生香味的香味产生体。即便不具备由水分溶解而产生香味的香味产生体,通过口罩具备吸热层以及冷感层,佩戴者也能确实感觉到依靠口罩获得的冷感。
附图标记的说明
1、2 一次性口罩、口罩;
10 口罩主体部;
11 过滤构件(过滤层);
14 熔接部;
15 形状保持构件;
16 接合部;
17 肌肤侧无纺布(吸热层);
18 非肌肤侧无纺布(冷感层);
20 挂耳部;
70 吸热剂;
80 冷感剂;
40 口罩主体部;
41 过滤构件(过滤层、冷感层);
42 肌肤侧无纺布(吸热层);
43、44 一对片部;
45 接合部;
46 形状保持构件;
47 接合部;
50 挂耳部。

Claims (17)

1.一种口罩,其特征在于,该口罩具有:
吸热层,该吸热层配置有吸热剂;以及
冷感层,该冷感层配置有冷感剂,该冷感层以与上述吸热层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的面或者另一侧的面相向的方式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罩的最靠肌肤侧的面由上述吸热层的上述一侧的面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挂在佩戴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
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厚度方向,
上述口罩主体部具备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
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上述吸热层或者上述冷感层朝非肌肤面侧折回的折回部,
在上述厚度方向与上述折回部重叠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非折回部,在上述吸热层的肌肤侧的面配置有上述吸热剂,或者
在上述厚度方向与上述折回部重叠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非折回部,在上述冷感层的肌肤侧的面配置有上述冷感剂。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挂在佩戴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
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以及厚度方向,
上述口罩主体部具备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
上述口罩的最靠肌肤侧的面由上述吸热层的上述一侧的面形成,
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上述吸热层或者上述冷感层朝非肌肤面侧折回的折回部,
在上述厚度方向与上述折回部重叠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非折回部,在上述吸热层的肌肤侧的面配置有上述吸热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折回部,上述冷感层的上述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上述吸热层的上述上下方向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挂在佩戴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
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
上述口罩主体部具备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
在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通过沿着上述左右方向的折线折叠成褶裥状,
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左右方向的两侧部,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以折叠成上述褶裥状的状态接合,
上述冷感剂配置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冷感层的整个区域,
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具有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冷感剂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述上下方向的端部高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热剂配置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吸热层的整个区域,
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具有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吸热剂的单位面积重量比上述上下方向的端部高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挂在佩戴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
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
上述口罩主体部具备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
在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通过沿着上述左右方向的折线折叠成褶裥状,
在上述左右方向上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两侧部,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以折叠成上述褶裥状的状态接合,
与上述上下方向的端部相比,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在上述左右方向上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两侧部具有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冷感剂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的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上下方向的端部相比,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在上述左右方向上的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两侧部具有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吸热剂的单位面积重量高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罩具有口罩主体部和挂在佩戴者的耳朵上的挂耳部,
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
上述口罩主体部具有分别覆盖佩戴者的右脸以及左脸的一对片部和将上述一对片部接合的接合部,
上述一对片部分别具备上述吸热层以及上述冷感层,
上述冷感剂配置在上述一对片部的整个区域,
配置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冷感层的上述冷感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在上述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比在上述左右方向的端部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热剂配置在上述一对片部的上述吸热层的整个区域,
配置在上述口罩主体部的上述吸热层的上述吸热剂的单位面积重量在上述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比在上述左右方向的两端部高。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热层的透气阻力值比上述冷感层的透气阻力值高。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罩具有过滤层,
上述冷感层设在上述过滤层与上述吸热层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感层具有内包有上述冷感剂的微囊,
通过上述微囊的物理性破损,内包的上述冷感剂向外部露出。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口罩不具备由水分溶解而产生香味的香味产生体。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上述吸热剂为不挥发性,
上述冷感剂为挥发性。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热层是在第1无纺布配置了上述吸热剂的层,
上述冷感层是在第2无纺布配置了上述冷感剂的层,
至少上述第1无纺布分别包含亲水性纤维。
CN202280022113.4A 2021-04-20 2022-02-08 口罩 Pending CN1170153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1449 2021-04-20
JP2021071449A JP7167238B1 (ja) 2021-04-20 2021-04-20 マスク
PCT/JP2022/004875 WO2022224546A1 (ja) 2021-04-20 2022-02-08 マス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5325A true CN117015325A (zh) 2023-11-07

Family

ID=83722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2113.4A Pending CN117015325A (zh) 2021-04-20 2022-02-08 口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7167238B1 (zh)
CN (1) CN117015325A (zh)
WO (1) WO20222245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3595Y1 (zh) * 1969-12-08 1979-02-19
JPH0956839A (ja) * 1995-08-29 1997-03-04 Setsuo Kuroki フイルター
JP4658688B2 (ja) * 2005-05-27 2011-03-23 花王株式会社 香り付マスク
JP6867022B2 (ja) 2017-06-13 2021-04-28 サンエムパッケージ 株式会社 マスク及びマスクの製造方法
CN111513389B (zh) 2020-05-05 2022-07-12 南通大学 一种透气舒适凉感的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02904A (zh) 2020-06-30 2020-09-01 江苏省健尔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
JP3229411U (ja) 2020-09-07 2020-12-03 株式会社ときわ商会 波形状の端辺を有する形状保持材を備えたマス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67238B1 (ja) 2022-11-08
WO2022224546A1 (ja) 2022-10-27
JP2022166072A (ja) 2022-11-01
JP2022165872A (ja)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7298B (zh) Masks
CN104884132B (zh) 具有包括可透过水蒸气的层的面密封件的过滤面具呼吸器
JP6068135B2 (ja) マスク
CN101668564B (zh) 包括易抓取凸片的免维护平折式呼吸器
KR101283518B1 (ko) 마스크
US11083231B1 (en) Sanitizing face mask
CN105246552A (zh) 具有一个或多个纳米纤维层的口罩
JP2007021025A5 (zh)
JP2011072479A (ja) マスク
JP4594181B2 (ja) マスク
CN210078649U (zh) 用于呼吸面罩中的湿气管理的环形单元
JP6862078B1 (ja) 使い捨てマスク
CN117015325A (zh) 口罩
WO2007007669A1 (ja) マスク
JP6695177B2 (ja) マスク
TW202211951A (zh) 用後即棄式口罩
JP6245927B2 (ja) マスク
JP6918380B1 (ja) マスク用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が装着されたマスク
JP4127489B2 (ja) 鼻腔用吸収性物品
CN106964198A (zh) 面罩用过滤器基材及其制造方法
JP7113863B2 (ja) マスク
JP2020183586A (ja) マスク
KR102530409B1 (ko) 탄소 나노 튜브 시트를 포함하는 전도성 마스크, 전도성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도성 마스크를 포함하는 기능성 보호복
JP3236786U (ja) マスク
JPH0724117Y2 (ja) 花粉症防止鼻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