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62C - 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62C
CN1169262C CNB001347632A CN00134763A CN1169262C CN 1169262 C CN1169262 C CN 1169262C CN B001347632 A CNB001347632 A CN B001347632A CN 00134763 A CN00134763 A CN 00134763A CN 1169262 C CN1169262 C CN 11692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holding unit
cable
electric connecto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347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55579A (zh
Inventor
池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B001347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62C/zh
Publication of CN1355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5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2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6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包括有步骤(a)去除导线的部分绝缘层,露出芯线;(b)提供一具有若干槽道及通孔的固持装置;(c)将导线自通孔穿过而装配在固持装置上,利用固持块组入通孔压紧导线,芯线经弯折位于上述槽道内;(d)再将固持装置组配在绝缘本体上,同时使导线的芯线与设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相抵接;(e)最后将固持装置朝绝缘本体内部压入,使芯线与端子实现电性接触。

Description

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尤指一种组装方便、省时且电性连接可靠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及创新,各种电子装置的功能不断增加、改善,尤其电子新产品的快速研发及上市,使不同电子产品或装置之间的连接及信息传输更为频繁。不同电子装置之间常采用线缆连接方式,当线缆与各种电子装置组接时,首先必须在其导线末端加设一连接器形成线缆连接器组件,通过导线与设于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结合实现电性连接,其次通过线缆连接器组合与对接电子装置相配接,从而达到线缆与电子装置的连接及传输信息的目的。一般而言,导线与导电端子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导线与导电端子采用焊接方式结合。但是,在焊接过程中,一般以63%的锡与37%的铅或者60%的锡与40%的铅配成锡焊料作为熔合金,由于铅为重金属,在操作过程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因而这种方式显然不符合环保要求。
导线与导电端子的另一种连接方法是借助导电端子与导线的绝缘刺破以达成电性接触。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2213773、81204867、84114087号及美国专利第5,624,274、5,688,145、4,934,947号等。但是,在这些技术中,用于绝缘刺破的若干个导电端子与若干个并列导线之间需要有准确的对应位置,才可达成一一对应刺破的目的,如果若干个导电端子或若干个导线的其中之一的位置稍有偏差,则整个对应关系就会因此错位,影响电性传输的准确性。再者,在刺破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因刺破力的不均,使得部分导线产生接触不良或无法导通的缺陷。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性能优良、组装方便快速、固持紧密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去除若干条导线的未端部分绝缘层,露出芯线;(b)提供一具有若干槽道及设在邻近这些槽道端部位置处的通孔的固持装置;(c)将导线自通孔穿过而装配在固持装置上,其中导线的芯线收容在上述槽道内;(d)再将固持装置组配在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同时使每一导线的芯线与设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相抵接;(e)进一步将固持装置朝绝缘本体内部压入,使导线的芯线与端子实现电性接触。
上述步骤(b)中进一步利用固定块组入所述通孔中而紧密地压住导线以防止松动,且在固持装置的通孔的内壁设置弧形槽道以区隔和定位导线,同时在固持装置的通孔附近设置若干个固持孔,并且将导线先穿过这些固持孔后再改变方向而穿过前述通孔。步骤(d)中进一步在绝缘本体后表面处设置收容上述固持装置的收容槽,并在绝缘本体收容槽的相对两侧壁开设导引槽,在固持装置的相应于导引槽处设置导引部;步骤(e)中进一步在绝缘本体收容槽的相对两侧壁的下端开设固定槽,在固持装置的相应于上述固定槽处设置锁定部,以稳固组接固持装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提供一固持装置,再将导线缠绕于其上,而使每一导线的芯线可与设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相抵接,通过这种连接方法使导线的芯线与端子之间的导电性能优良,同时也达到了组装方便快速、固持紧密稳固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适用本发明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适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去除遮蔽壳体的后视立体组合图。
图3为适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去除遮蔽壳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显示固持装置组入绝缘本体时,导线与导电端子电性接触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沿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适用本发明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请参阅图1及图2,适用本发明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组件1,包括电连接器10、固持装置20及导线30,其中电连接器10,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用于有线电话RJ-11与用于计算机网络的RJ-45插座组合式的电连接器,其包括具有遮蔽壳体12的绝缘本体11、第一、第二导电端子13、13′、指示装置14及固定指示装置14的固定键15,而绝缘本体11具有前端面111、后端面112及与前、后端面相邻接的顶部113,贯穿该前、后端面111、112设有分别可供RJ-45、RJ-11线缆插头插入的第一收容空间115及第二收容空间115′,其中第一收容空间115内设有若干个第一端子收容槽1150,于第二收容空间115′内设有若干个第二端子收容槽1150′。在绝缘本体11的顶部113设有固持槽116,而在绝缘本体11的后端面112处设有第一、第二收容槽117、117′(如图2所示),且收容槽117与117′的外侧分别设有导引槽118以及固定槽119。
第一端子13及第二端子13′分别收容在上述第一端子收容空间115及第二端子收容空间115′内,这些第一、二端子13、13′分别包括有可与对接插头连接器(未图示)达成电性接触的接触部131、131′,可与导电芯线相接触的抵接部132、132′及连接接触部与抵接部的连接部133、133′。第一端子13的连接部133固定在第一端子收容槽1150内,接触部131自连接部133一端向上弯折延伸而与连接部133成一锐角,抵接部132则自连接部133另一端延伸出并向上弯折而与连接部133成一钝角。第二端子13′的连接部133′固定在第二端子收容槽1150′内,第二端子13′的结构与第一端子13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详述。
请参阅图1、图2、图4及图5,本发明所提供的若干个导线30最外层为绝缘层31,其内为导电芯线32,首先去除导线30未端部分的绝缘层,露出芯线32;再提供一大体呈「U」状的固持装置20,其包括第一基部21及第二基部21′,基部21、21′分别具有前、后表面,贯穿其前、后表面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固持孔22及第二固持孔22′,自第一基部21及第二基部21′的前表面分别向前凸伸设有第一收纳部23及第二收纳部23′,其中第一收纳部23及第二收纳部23′的表面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槽道24及第二槽道24′。固持装置20两侧表面对应上述固定槽119及导引槽118向外凸设有锁定部20a及导引部20b,在第一固持孔22下方邻近第一槽道24端部位置处设有贯穿第一基部21前、后表面的矩形第一通孔25,第一通孔25上端壁面上对应第一固持孔22形成有相应数目的第一弧形槽道250,首先将导线30自第一基部21的前表面穿过第一固持孔22,使导线30自第一基部21后表面进入第一通孔25的第一弧形槽道250内,再将导线30的芯线32弯折而置于前述第一槽道24内,并利用第一固定块26自基部21的后表面组入第一通孔25内而将导线30紧密地固定在固持装置20上。又,在第二固持孔22′下方邻近第二槽道24′端部位置处设有贯穿第二基部21′的前、后表面的第二通孔25′,在第二通孔25′上端壁面上对应第二固持孔22′形成有若干个第二弧形槽道250′,首先将导线30自第二基部21′的前表面穿过第二固持孔22′,使导线30自第二基部21′后表面进入第二通孔25′的第二弧形槽道250′内,再将导线30的芯线32弯折而置于前述第二槽道24′内,并利用第二固定块26′自基部21′的后表面组入该第二通孔25′内而将导线30紧密地固定在固持装置20上。
请配合参阅图3、图5及图6,在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过程中,首先将第一端子13及第二端子13′自绝缘本体11的后端面112分别压入第一收容空间115及第二收容空间115′内,使第一端子13的连接部133及第二端子13′的连接部133′分别固定在第一端子收容槽1150及第二端子收容槽1150′中;将上述已组装有线缆的固持装置20,通过固持装置20的导引部20b与绝缘本体11上的导引槽118的配合作用,自绝缘本体11的底部向上组入绝缘本体11内,其中第一基部21及第二基部21′分别收容在第一收容槽117及第二收容槽117′内,并且使得导线芯线32分别对应在相应端子13、13′的抵接部132、132′,进一步将固持装置20向绝缘本体11内压入,使固持装置20的锁定部20a卡扣在绝缘本体11的固定槽119内,这时,导电端子13、13′的抵接部132、132′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而产生一弹性压力,借助弹性压力将使导线线芯32稳定地夹止在相应端子13、13′的抵接部132、132′与第一、第二槽道24、24′之间,从而使导电端子13、13′与导线30实现稳固电性接触;将指示装置14压入绝缘本体11的上表面的固持槽116中,再将固定键15盖置在指示装置14上;最后将遮蔽壳体12自绝缘本体11的前端面111包覆在绝缘本体11外。

Claims (7)

1.一种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步骤(a)去除若干个导线的未端部分的绝缘层,露出芯线;(b)提供一具有若干槽道及设在邻近这些槽道端部位置处的通孔的固持装置;(c)将导线自通孔穿过而装配在该固持装置上,其中导线的芯线收容在上述槽道内;(d)再将固持装置组配在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同时使每一导线的芯线与设在绝缘本体内的端子相抵接;(e)进一步将固持装置朝绝缘本体内部压入,端子的抵接部产生弹性压力而与导线的芯线固接,使导线的芯线与端子实现电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进一步利用固定块组入所述通孔中而紧密地压住导线以防止其松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进一步在固持装置的通孔的内壁设置弧形槽道以区隔和定位导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进一步在固持装置的通孔附近设置若干个固持孔,并且导线系先穿过这些固持孔后再改变方向而穿过前述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进一步在绝缘本体后表面处设置收容上述固持装置的收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进一步在绝缘本体收容槽的相对两侧壁开设导引槽,在固持装置的相应于导引槽处设置导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进一步在绝缘本体收容槽的相对两侧壁的下端开设固定槽,于固持装置的相应于上述固定槽处设置锁定部。
CNB001347632A 2000-12-01 2000-12-01 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926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347632A CN1169262C (zh) 2000-12-01 2000-12-01 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347632A CN1169262C (zh) 2000-12-01 2000-12-01 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5579A CN1355579A (zh) 2002-06-26
CN1169262C true CN1169262C (zh) 2004-09-29

Family

ID=4596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476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9262C (zh) 2000-12-01 2000-12-01 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6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4842A (zh) * 2011-08-12 2012-02-15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器及该网络连接器中的连接器主体
CN104121944A (zh) * 2014-08-07 2014-10-29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08346952B (zh) * 2018-01-25 2020-11-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固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5579A (zh) 2002-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462562Y (zh) 线缆连接器
CN1108007C (zh) 小间距的双排齿连接器
JP2004528692A (ja) フラット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の使用方法及び装置
JPH082825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921439A (en) Center wire trap terminal and connector
EP1533868B1 (en) Pressure connection structure with coaxial cable
US6645001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film shaped conductive part
CN1169262C (zh) 线缆与电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US20020049001A1 (en) Wire connected modular jack connector assembly
CN2452151Y (zh) 组合式线缆连接器
TW459427B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connector
CN210074218U (zh) 互联连接器
CN2488196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125511C (zh) 线缆连接器及其与线缆的连接方法
CN2422755Y (zh) 线缆连接器
JPH0817491A (ja) 異種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CN2519452Y (zh) 电连接器组件
JPH04359875A (ja) 可撓性平型導体ケーブルの導体間接続導通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電気接続子
CN2459781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140493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458188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12908446U (zh) 一种整合式转接数据线
CN2554822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20368176U (zh) 线缆电连接器
JPS6212846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