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0040A - 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0040A
CN116920040A CN202311109810.6A CN202311109810A CN116920040A CN 116920040 A CN116920040 A CN 116920040A CN 202311109810 A CN202311109810 A CN 202311109810A CN 116920040 A CN116920040 A CN 116920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98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20040B (zh
Inventor
陈艳
姚菁蔚
胡林
郭晨昕
武新海
刘亚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JUT
Priority to CN2023111098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0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20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0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20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0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56Materials from animals other than mammals
    • A61K35/63Arthropods
    • A61K35/64Insects, e.g. bees, wasps or fle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56Materials from animals other than mammals
    • A61K35/62Leeches; Worms, e.g. cestodes, tapeworms, nematodes, roundworms, earth worms, ascarids, filarias, hookworms, trichinella or taen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28Asteraceae or Compositae (Aster or Sunflower family), e.g. chamomile, feverfew, yarrow or echinacea
    • A61K36/286Carthamus (distaff thist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7Salvia (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53Lamiaceae or Labiatae (Mint family), e.g. thyme, rosemary or lavender
    • A61K36/538Schizonepe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60Moraceae (Mulberry family), e.g. breadfruit or fi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88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61K36/896Liliaceae (Lily family), e.g. daylily, plantain lily, Hyacinth or narcissus
    • A61K36/8965Asparagus, e.g. garden asparagus or asparagus f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30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 A61K2236/33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 A61K2236/331Extraction of the material involving extraction with hydrophilic solvents, e.g. lower alcohols, esters or ketones using water, e.g. cold water, infusion, tea, steam distillation, deco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 A61K2236/50Methods involving additional extraction steps
    • A61K2236/55Liquid-liquid separation; Phase sepa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急性心肌梗死药物中的应用。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鳖虫25‑35份,穿破石25‑35份,水蛭10‑20份,丹参15‑25份,红花10‑20份,天冬5‑15份,荆芥子5‑15份。本发明通过研究各药材组分的合理配比、协同作用得到中药组合物,首次提出以土鳖虫、穿破石作为君药,以水蛭作为臣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综合治疗及制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药物具有积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急性心肌梗死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乃至全球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呈持续升高之势,发病年龄也渐趋年轻化。其中,心梗诱发因素主要有:(1)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等;(2)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3)饱餐、大量饮酒、进食大量脂肪物质;(4)便秘,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因排便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塞;(5)寒冷刺激,特别是冷风疾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梗的年轻化和普遍化似乎并不让人意外。目前,对于心梗的治疗,一般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等,这些方法有其优点但亦有其不足之处。其中,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治疗心肌坏死,但是会受到供体来源、人体自身的排斥反应。介入治疗主要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成形术、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但经球囊扩张成功的病变部位可能会发生局灶性或弥漫性再狭窄,当心肌细胞严重损伤或坏死时,梗死面积会再次扩大,继而发生急性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等。溶栓治疗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粘膜、皮下甚至脑内出血。
而中药辅助西医进行治疗,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上也不例外。
急性心肌梗死在中医中属于“胸痹”的重症“真心痛”的范畴。《灵枢厥论》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种真心痛,就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绞痛,症见:心痛剧烈,持续不能缓解,胸痛彻背、胸闷、气喘不能平卧,患者有濒死感,伴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数,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危重证候,中医称之为“心血瘀阻”,“亡阳”之证。且心梗在临床上多见心气亏虚或气阴两虚证型,表现为动则气促、自汗心悸,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声息低微等,唇则色紫暗,舌紫暗或有瘀斑,脉虚弱或涩、结代等。如上所述急性期痰、瘀、热、毒邪壅盛,而慢性期多以瘀血停留为主。据此,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活血散瘀为主。
因而,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望从“益气养阴、活血散瘀”出发,从推进中药组分的配合使用出发,进一步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中药组合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仍需改进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以克服上述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鳖虫25-35份,穿破石25-35份,水蛭10-20份,丹参15-25份,红花10-20份,天冬5-15份,荆芥子5-15份。
在本发明的配方中,虽然各组分都是较为常见的中药,看似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并且其中许多药也都被现有技术公开了用于治疗急性心梗等相关疾病。但是本发明想要强调的是,在本发明中各味药除了发挥其各自的功效外,将其组合在一起后在整体上取得了额外的效果,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其中,经检索,本发明首次将土鳖虫、穿破石作为君药,水蛭作为臣药,将三者结合作为君臣药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在本发明中,各味药除了发挥上述的单独药效外,将其组合在一起,在整体上还起到了额外的预料不到的药效,起到了1+1+…+1>n的作用,其配伍机理以及药效如下:
在上述组方中:
土鳖虫:咸,寒;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血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癥瘕痞块。
穿破石:味淡微苦,凉,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络,祛风湿,去瘀血,凉血散瘀等功效。
水蛭: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用于血瘀经闭,癥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
天冬:甘、苦,寒。归肺、肾经。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荆芥子: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以上药物成分中以土鳖虫、穿破石为君药,破血行瘀,通经止痛;水蛭长于活血,且有化瘀活血而不伤气分之妙,是为臣药。在中医理论中,心梗被认为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坏死引起的,而瘀血是导致冠状动脉阻塞的一个因素。土鳖虫可通过破解瘀血,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从而减轻心肌梗死的程度。而穿破石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状态,促进冠状动脉的血流,减轻心肌损伤。此外,水蛭中含水蛭素,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可对抗垂体后叶素造成的心率加快和心律不齐。水蛭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值得注意地是,水蛭其力较猛,在使用时应注意使用的剂量和方法,否则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出血、感染等。将土鳖虫、穿破石、水蛭结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相互增强“活血散瘀”的效果。
丹参、红花助水蛭活血祛瘀。丹参作为活血化瘀的常用的一味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状态;同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丹参与水蛭和红花的活血祛瘀作用相结合,可以增强治疗急性心梗的效果。
天冬、荆芥子滋阴清热,均为佐药。天冬滋润阴液,清除体内的热邪。在治疗急性心梗中,通过滋养阴液,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减轻心脏的炎症反应和损伤。荆芥子清热解毒,散寒止痛。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心绞痛等症状。两者可起到“益气养阴”的作用。
诸药合用,通利血脉,以利“血府”瘀浊之消除,可广泛用于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防治。
上述配方严格按照君臣佐使关系组方,配伍合理,起到“益气养阴、活血散瘀”效果,且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可代替氯吡格雷(CLP)在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优选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鳖虫28-32份,穿破石28-32份,水蛭13-22份,丹参18-22份,红花13-17份,天冬8-12份,荆芥子8-12份。
优选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鳖虫30份,穿破石30份,水蛭15份,丹参20份,红花15份,天冬10份,荆芥子10份。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下列之一的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和汤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中药原料按配比混合;
S2、在S1中混合好的原料中加水,加热回流提取得到水提浓缩液;
S3、将水提浓缩液加乙醇进行醇沉,离心后浓缩得到水提醇沉浓缩液;
S4、水提醇沉浓缩液浓缩并干燥得到水提醇沉提取物,再粉碎后得到中药组合物。
得到中药组合物后,可加入一定量的糊精,用乙醇进行喷洒,制成软材,软材以“捏之成团,松之即散”为度,整粒,干燥,过筛,得散剂、片剂、颗粒剂或汤剂等相关中药类型制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加热回流次数为1~3次,每次1~3h;加热温度为55~75℃;水提浓缩液比重为1.05-1.10。
通过维持比重在1.05-1.10之间,可以控制水提浓缩的程度,使得最终得到的浓缩液在药材活性成分的含量上达到理想的水平。过高的浓缩度可能导致活性成分的损失或降解,而过低的浓缩度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药效。
优选地,所述步骤S3,水提醇沉浓缩液比重为1.05-1.10。
通过维持比重在1.05-1.10之间,可以控制水提醇沉浓缩的程度,使得最终得到的浓缩液在药材活性成分的含量上达到理想的水平。过高的浓缩度可能导致活性成分的损失或降解,而过低的浓缩度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药效。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水提醇沉浓缩液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10-1.15。
在干燥得到水提醇沉提取物之前,对水提醇沉提取物浓缩液进行进一步的浓缩,增大活性成分的浓度,来增强其药效和疗效。此外,减少了溶剂的含量,可帮助缩短干燥时间。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干燥方式为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减压干燥或是喷雾干燥均适用于作为本发明中提到的中药组合物的干燥处理方式。区别是由于两种的干燥方式不同,减压干燥的温度控制在40-50℃即可,而喷雾干燥的加热管温度控制在120-13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用途。
本发明通过构建心肌缺血损伤大鼠模型,观测上述中药组合物对大鼠LVSP、LVEDP、dp/dtmax、dp/dtmin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有明显改善,可证实本发明提出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提高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收缩能力,维持缺血心脏收缩功能。并通过对大鼠心脏组织Masson染色病理切片进行光镜观察,可知本发明提出的中药组合物能减轻心梗后心肌纤维化程度。这些试验结果均可有效说明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药物中极具前景,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领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且毒副作用小,所用中药原料价格低廉,利于广泛应用;
(2)本发明通过研究各药材组分的合理配比、协同作用得到中药组合物,首次提出以土鳖虫、穿破石作为君药,以水蛭作为臣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综合治疗及制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药物具有积极意义;
(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不仅可用于治疗心梗,还可用于其他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极具普适性;
(4)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合剂的制备方法中,通过以水提醇沉的方式并选用合理的浓缩温度、比重,使得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中有效组分的浸出率较高,使得最终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大鼠心脏组织Masson染色病理切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土鳖虫30g,穿破石30g,水蛭15g,丹参20g,红花15g,天冬10g,荆芥子10g。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称取:按照上述组合物的中药原料的配比进行称取混合。
(2)水提:将(1)称取的各原料混合后加入水并在60℃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收集水提药液浓缩,放置室温,得到比重为1.05的水提浓缩液。
(3)醇沉:将水提浓缩液加乙醇进行醇沉,冷藏24h,离心,取上清液,再次浓缩,得到比重为1.05的水提醇沉浓缩液,冷藏备用。其中,加入的乙醇的体积占总溶液体积的60%。
(4)浓缩干燥:将水提醇沉浓缩液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10,并在40℃下进行减压干燥,备用。
(5)成品制备:将水提醇沉提取物混合均匀,粉碎,过筛,即得所需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土鳖虫28g,穿破石25g,水蛭10g,丹参22g,红花17g,天冬12g,荆芥子8g。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称取:按照上述组合物的中药原料的配比进行称取混合。
(2)水提:将(1)称取的各原料混合后加入水并在40℃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收集水提药液浓缩,放置室温,得到比重为1.10的水提浓缩液。
(3)醇沉:将水提浓缩液加乙醇进行醇沉,冷藏24h,离心,取上清液,再次浓缩,得到比重为1.10的水提醇沉浓缩液,冷藏备用。其中,加入的乙醇的体积占总溶液体积的60%。
(4)浓缩干燥:将水提醇沉浓缩液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10,并在50℃下进行减压干燥,备用。
(5)成品制备:将水提醇沉提取物混合均匀,粉碎,过筛,即得所需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土鳖虫25g,穿破石28g,水蛭22g,丹参25g,红花10g,天冬5g,荆芥子15g。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称取:按照上述组合物的中药原料的配比进行称取混合。
(2)水提:将(1)称取的各原料混合后加入水并在60℃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收集水提药液浓缩,放置室温,得到比重为1.06的水提浓缩液。
(3)醇沉:将水提浓缩液加乙醇进行醇沉,冷藏24h,离心,取上清液,再次浓缩,得到比重为1.07的水提醇沉浓缩液,冷藏备用。其中,加入的乙醇的体积占总溶液体积的60%。
(4)浓缩干燥:将水提醇沉浓缩液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15,并在40℃下进行减压干燥,备用。
(5)成品制备:将水提醇沉提取物混合均匀,粉碎,过筛,即得所需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土鳖虫35g,穿破石35g,水蛭20g,丹参15g,红花13g,天冬8g,荆芥子12g。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称取:按照上述组合物的中药原料的配比进行称取混合。
(2)水提:将(1)称取的各原料混合后加入水并在60℃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收集水提药液浓缩,放置室温,得到比重为1.08的水提浓缩液。
(3)醇沉:将水提浓缩液加乙醇进行醇沉,冷藏24h,离心,取上清液,再次浓缩,得到比重为1.08的水提醇沉浓缩液,冷藏备用。其中,加入的乙醇的体积占总溶液体积的60%。
(4)浓缩干燥:将水提醇沉浓缩液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13,并在120℃下进行喷雾干燥,备用。
(5)成品制备:将水提醇沉提取物混合均匀,粉碎,过筛,即得所需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土鳖虫32g,穿破石32g,水蛭13g,丹参18g,红花20g,天冬15g,荆芥子15g。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称取:按照上述组合物的中药原料的配比进行称取混合。
(2)水提:将(1)称取的各原料混合后加入水并在60℃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收集水提药液浓缩,放置室温,得到比重为1.06的水提浓缩液。
(3)醇沉:将水提浓缩液加乙醇进行醇沉,冷藏24h,离心,取上清液,再次浓缩,得到比重为1.09的水提醇沉浓缩液,冷藏备用。其中,加入的乙醇的体积占总溶液体积的60%。
(4)浓缩干燥:将水提醇沉浓缩液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14,并在130℃下进行喷雾干燥,备用。
(5)成品制备:将水提醇沉提取物混合均匀,粉碎,过筛,即得所需中药组合物。
对比例1(没有土鳖虫)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不含土鳖虫。
对比例2(没有穿破石)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不含穿破石。
对比例3(没有水蛭)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不含水蛭。
对比例4(土鳖虫、穿破石含量过低)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土鳖虫24g,穿破石24g。
对比例5(土鳖虫、穿破石含量过高)
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土鳖虫36g,穿破石36g。
对比例6(土鳖虫高、穿破石低)
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土鳖虫36g,穿破石24g。
对比例7(水蛭含量过低)
对比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水蛭9g。
对比例8(水蛭含量过高)
对比例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水蛭21g。
对比例9(丹参含量过低)
对比例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丹参14g。
对比例10(丹参含量过高)
对比例1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丹参26g。
对比例11(红花含量过低)
对比例1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红花9g。
对比例12(红花含量过高)
对比例1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红花21g。
对比例13(丹参、红花过低)
对比例1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丹参14g,红花9g。
对比例14(丹参、红花过高)
对比例1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丹参26g,红花21g。
对比例15(天冬过低)
对比例1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天冬4g。
对比例16(天冬过高)
对比例1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天冬16g。
对比例17(荆芥子过低)
对比例1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荆芥子4g。
对比例18(荆芥子过高)
对比例1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荆芥子16g。
对比例19(天冬、荆芥子过低)
对比例1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天冬4g,荆芥子4g。
对比例20(天冬、荆芥子过高)
对比例20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天冬16g,荆芥子16g。
对比例21(天冬过低、荆芥子过高)
对比例2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药组合物中天冬4g,荆芥子16g。
对比例22(浓缩液比重低)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称取:按照上述组合物的中药原料的配比进行称取混合。
(2)水提:将(1)称取的各原料混合后加入水并在60℃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收集水提药液浓缩,放置室温,得到比重为1.00水提浓缩液。
(3)醇沉:将水提浓缩液加乙醇进行醇沉,冷藏24h,离心,取上清液,再次浓缩,得到比重为1.00水提醇沉浓缩液,冷藏备用。
(4)浓缩干燥:将水提醇沉浓缩液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00并在40℃下进行减压干燥,备用。
(5)成品制备:将水提醇沉提取物混合均匀,粉碎,过筛,即得所需中药组合物。
对比例23(浓缩液比重高)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称取:按照上述组合物的中药原料的配比进行称取混合。
(2)水提:将(1)称取的各原料混合后加入水并在60℃下回流提取2次,每次2h,收集水提药液浓缩,放置室温,得到比重为1.15水提浓缩液。
(3)醇沉:将水提浓缩液加乙醇进行醇沉,冷藏24h,离心,取上清液,再次浓缩,得到比重为1.15水提醇沉浓缩液,冷藏备用。
(4)浓缩干燥:将水提醇沉浓缩液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25并在40℃下进行减压干燥,备用。
(5)成品制备:将水提醇沉提取物混合均匀,粉碎,过筛,即得所需中药组合物。
【性能测试】
1、试验前准备
①心肌缺血损伤大鼠模型的制作
对大鼠进行称重,腹腔注射20%乌拉坦,剂量0.6mL/100g,待大鼠麻醉后,将其仰卧固定于鼠板上,进行气管插管,连接小动物呼吸机(调节潮气量为5ml,呼吸频率60~70次/min)。连接心电图,左下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左下肢接地。观察心电图,若出现心电图不正常的鼠则不用于实验。大鼠左胸部位进行剃毛,75%酒精消毒皮肤,从胸骨左侧切开皮肤,切口约2cm,并使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和肌肉组织,完全暴露第三四肋骨。用止血钳分离三四的肋间肌,使心脏暴露在视野中,撕开心包膜,沿动脉圆锥及左心耳之间寻找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选择7-0细丝线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心肌穿过,进入心肌深度应为3mm左右,过深可能会导致贯穿左心室。丝线打结扎紧心肌,缺血部分心肌变白,心电图ST段弓背抬高,表明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确认造模成功后,立即缝合肋骨,肋骨缝合完毕后,逐层缝合肌肉和皮肤。用碘伏消毒手术区域,并连续三天肌注8万单位的青霉素,撤出呼吸机保留气管插管观察大鼠是否恢复自主呼吸,若已恢复则拔掉气管插管,清理口腔内异物,放在保温毯上待其完全苏醒。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低剂量5.2g/kg)、中药对照组(高剂量,10.4g/kg)、CLP组(7.5mg/kg)。给药时间为4周,每天一次。其中,中药组所灌药对应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中药组合物,每组实施例/对比例大鼠10只。
2、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测定对象:中药组分别灌入实施例1~5、对比例1~23所得的中药组合物,中药高剂量对照组灌入实施例1所得中药组合物,及其余各组。
评价方式:麻醉后的大鼠仰卧固定于鼠板,剪开颈部皮肤,小心分离右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4-0缝合线,近心端使用血管夹夹住。右颈总动脉使用眼科剪V字型开口,眼科镊撑开血管插入PE-10导管,松开血管夹,检测主动脉压,待动物状态平稳后,继续插入PE-10导管至左心室内检测心室内压。测量完成后小心取出导管放入生理盐水中,扎紧大鼠右颈总动脉上的缝合线,避免流血。数据分析时计算LVSP、LVEDP、dp/dtmax、dp/dtmin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3、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纤维化测定测定对象:中药组灌入实施例1所得的重要组合物,中药高剂量对照组灌入实施例1所得中药组合物,及其余各组。
评价方式:处死大鼠后迅速取出大鼠心脏,用冰的生理盐水冲洗,将其浸泡于4%多聚甲醛中,在装标本的瓶中塞入棉花,使肺组织完全浸没于多聚甲醛中,常温固定24h后将心脏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进行Masson染色。
【测定结果】
上述测定结果如表1~2和图1所示,由表1~2可知:
本发明各实施例大鼠的LVSP、dp/dtmax、dp/dtmin值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升高,而LVEDP值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证明本发明所提出的中药组合物确切可提高大鼠的心肌收缩能力及心脏舒张能力,以维持缺血心脏收缩功能和心脏舒缩功能。且中药组合物在高剂量条件下,可将心脏收缩功能和心脏舒缩功能维持在更佳水平。
其中,土鳖虫、穿破石作为君药,水蛭作为臣药,在整个组合物中起到主要的“活血散瘀”的效果;观察对比例1~3的数据可知,三者缺一后,组合物的效果下滑严重。而当土鳖虫、穿破石、水蛭的用量超出或低于本发明所限定范围外时,其治疗效果均有所下滑。
观察对比例9~14的数据可知,丹参和红花的份数变化同样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而共同起活血散瘀的土鳖虫、穿破石、水蛭等的存在下,其治疗效果的下滑幅度弱于土鳖虫、穿破石、水蛭的改变。证明,土鳖虫、穿破石、水蛭是起主导作用的,而丹参和红花起到佐药的效果。
观察对比例15~21的数据可知,天冬和荆芥子作为“益气养阴”的重要组分,其组分值的变化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缺少了重要的益气养阴的组分,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与君臣药的组分变化相当。由此可证明,在本发明提出的中药组合物中,活血散瘀和益气养阴的作用同样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活血散瘀外还需要益气养阴,阴阳调和,才能发挥出各组分之间协同产生的巨大疗效。
观察对比例22~23的数据可知,水提醇沉中每步的浓缩液比重对中药组合物的药效存在影响,当浓缩液比重无法在合理范围内时,将会导致中药组合物的药效下滑使得治疗效果下滑。而当浓缩液比重过高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同样使得治疗效果下降。
观察表2中数据可知:冠脉结扎后,各组LVSP均较结扎前降低,且模型组LVSP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剂量组(5.2g/kg)可以明显减小LVSP的下降幅度(P<0.01)。模型组大鼠LVSP在结扎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反映心脏在缺血条件下其收缩功能明显受损,试验结果显示使用中药组合物可提高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收缩能力,以维持缺血心脏收缩功能。
此外,冠脉结扎后,各组LVEDP均较结扎前升高;模型组在整个试验期间均保持较高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LVEDP在给药后并没有继续升高,而相反地呈现了下降趋势,其中中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给药后对LVEDP的升高有显著对抗作用(P<0.01),其余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LVEDP在结扎后升高并维持在一定水平,反映大鼠心肌收缩功能受损的同时由于心输出量的减少使心脏前负荷增加而导致舒张功能达到极限,而试验结果显示使用中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可通过降低扩张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舒张能力而使前负荷减轻,由此提高心肌缺血大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
冠脉结扎后,各组dp/dtmax、dp/dtmin均较结扎前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减小了dp/dtmax的降低幅度(P<0.01)。表明中药组合物可以通过抵抗dp/dtmax、dp/dtmin的下降有效提高心肌缺血大鼠心脏收缩/舒张能力,以维护心脏舒缩功能。
由图1可知,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大鼠红色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蓝色胶原纤维少见。模型组模拟心梗后大鼠心肌细胞坏死,心肌组织结构紊乱,梗死区可见大面积蓝色胶原纤维。中药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有一定程度改善,梗死区红色心肌细胞与蓝色胶原交互分布,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表明4周中药组(5.2g/kg)可减轻心梗后心肌纤维化程度。
表1不同配比下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表
表中,LVSP:左心室收缩压;LVED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dp/dtmax:左心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速率;dp/dtmin:左心室内压下降段最大下降速率。
表2不同处理方法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表
表中,LVSP:左心室收缩压;LVED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dp/dtmax:左心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速率;dp/dtmin:左心室内压下降段最大下降速率。

Claims (10)

1.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鳖虫25-35份,穿破石25-35份,水蛭10-20份,丹参15-25份,红花10-20份,天冬5-15份,荆芥子5-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鳖虫28-32份,穿破石28-32份,水蛭13-22份,丹参18-22份,红花13-17份,天冬8-12份,荆芥子8-1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土鳖虫30份,穿破石30份,水蛭15份,丹参20份,红花15份,天冬10份,荆芥子10份。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组合物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下列之一的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和汤剂。
5.一种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中药原料按配比混合;
S2、在S1中混合好的原料中加水,加热回流提取得到水提浓缩液;
S3、将水提浓缩液加乙醇进行醇沉,离心后浓缩得到水提醇沉浓缩液;
S4、水提醇沉浓缩液浓缩并干燥得到水提醇沉提取物,再粉碎后得到中药组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加热回流次数为1~3次,每次1~3h;加热温度为55~75℃;水提浓缩液比重为1.05-1.1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水提醇沉浓缩液比重为1.05-1.1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中,水提醇沉浓缩液继续浓缩至比重为1.10-1.15。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中,干燥方式为减压干燥或喷雾干燥。
10.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5~9之一所述的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用途。
CN202311109810.6A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Active CN116920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9810.6A CN116920040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9810.6A CN116920040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0040A true CN116920040A (zh) 2023-10-24
CN116920040B CN116920040B (zh) 2024-04-19

Family

ID=88384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9810.6A Active CN116920040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004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787A (zh) * 2005-05-30 2005-11-23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脑血栓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911297A (zh) * 2006-08-22 2007-02-14 李浪辉 脑血栓胶囊的临床新用途
CN101019926A (zh) * 2007-02-13 2007-08-22 张宗保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7657A (zh) * 2015-08-04 2016-02-03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癫痫病的银杏叶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15192583A (zh) * 2022-08-19 2022-10-18 浙江工业大学 多沙普仑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15645402A (zh) * 2022-11-22 2023-01-31 浙江工业大学 阿雷地平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急性心肌梗死药物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8787A (zh) * 2005-05-30 2005-11-23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脑血栓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911297A (zh) * 2006-08-22 2007-02-14 李浪辉 脑血栓胶囊的临床新用途
CN101019926A (zh) * 2007-02-13 2007-08-22 张宗保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7657A (zh) * 2015-08-04 2016-02-03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癫痫病的银杏叶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15192583A (zh) * 2022-08-19 2022-10-18 浙江工业大学 多沙普仑在制备防治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15645402A (zh) * 2022-11-22 2023-01-31 浙江工业大学 阿雷地平在制备治疗或预防急性心肌梗死药物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冰: "脑心通胶囊降低心脑疾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中国实用医药, no. 01, 10 January 2007 (2007-01-10), pages 42 - 43 *
缪平,等: "灯盏花注射液合血栓心脉宁治脑梗塞32例",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no. 02, 30 June 2001 (2001-06-30), pages 95 *
费鲜明;陈艳;吴万飞;蒋雷;邱莲女;周永列;: "仙鹤草水提物体外对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vol. 18, no. 01, 26 January 2013 (2013-01-26), pages 10 - 16 *
黄志恩,等: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清CD63和CD62P因子表达的影响", 中成药, vol. 38, no. 04, 20 April 2016 (2016-04-20), pages 735 - 74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0040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1287B (zh)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淤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7138A (zh) 一种保健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3882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丹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705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596777A (zh) 一种疏通血管降血压的中药
CN104069446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16920040B (zh) 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2872335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87788A (zh) 一种软化血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012873A (zh) 一种降血脂的月见草保健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6132A (zh) 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烫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712659B1 (ko) 당뇨병 및 이로 인한 합병증 치료 및 예방용 한약조성물
CN1315516C (zh)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
CN102228596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制剂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
CN105535335A (zh) 一种治疗下肢溃疡膏药
CN104857121A (zh) 一种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06832A (zh) 一种治疗邪毒犯心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1567A (zh) 一种中草药扶正化瘀排毒化肿瘤的配方
CN105687962A (zh) 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冲剂及制备方法
CN108420877A (zh) 一种治疗跌打损伤与消肿止痛中药制剂
CN102743437B (zh) 一种具有清除体内毒素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6536A (zh) 一种治疗偏瘫的中药组合物
CN106259079A (zh) 一种河蟹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7260833B (zh)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7861A (zh) 一种用于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中药组合物、口服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