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88409A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88409A
CN116888409A CN202180094165.8A CN202180094165A CN116888409A CN 116888409 A CN116888409 A CN 116888409A CN 202180094165 A CN202180094165 A CN 202180094165A CN 116888409 A CN116888409 A CN 116888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refrigerant
value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41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浅良太
石山宗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88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88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2Pressure sensors nea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6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7Speeds
    • F25B2700/171Speeds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1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空调装置(10)具有:制冷剂回路(20),其包含压缩机(1)、室外热交换器(4)、室内热交换器(2)和减压装置(3),使制冷剂循环;多个传感器(61)~(68),它们检测制冷剂回路的状态;以及控制装置(100),其根据多个传感器(61)~(68)的检测结果,控制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100)对根据从多个传感器(61)~(68)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与根据从多个传感器(61)~(68)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进行比较(S5、S14、S24、S34),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在压缩机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S5、S14、S24、S34)。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包含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和减压装置并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的空调装置中,在压缩机的内部封入有制冷机油。制冷机油用于提高压缩机的润滑性、冷却性、密封性和防锈性。但是,在空调装置运转时,制冷机油与制冷剂一起被带出到制冷剂回路中,压缩机内部的制冷机油有时小于基准量。
封入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量需要与近年来的制冷剂量的限制相伴而比以往减少。由于存在这样的情况,因此,近年来,存在如下趋势:通过使溶入压缩机内部的润滑油的量比以往减少,使封入制冷剂回路中的制冷剂量比以往减少。作为能够这样使溶入压缩机内部的润滑油的制冷剂量比以往减少的制冷机油,使用相对于液体制冷剂具有弱相溶性的性质的非相溶油。
在使用非相溶油作为制冷机油的情况下,通过在制冷剂回路中,制冷机油不溶入制冷剂而彼此分离,制冷机油有可能滞留在制冷剂回路中。在制冷机油滞留在制冷剂回路中的情况下,制冷机油返回压缩机的回油性能降低,压缩机内部的制冷机油有可能更加不足。
作为现有的空调装置中的抑制压缩机内部的制冷机油不足的技术,存在如下这样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基于根据压缩机的排出温度的检测值和排出压力的检测值得到的压缩机排出气体过热与阈值之间的比较,进行抑制制冷机油不足的控制。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基于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压力的检测值和压缩机的排出侧的压力的检测值的压力比与阈值之间的比较,进行抑制制冷机油不足的控制。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基于根据压缩机的排出压力的检测值和热交换器的出口侧温度的检测值等得到的过冷度与阈值之间的比较,进行抑制制冷机油不足的控制。在专利文献3中,基于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被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的温度的温度差与阈值之间的比较,进行抑制制冷机油不足的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76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5600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0041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现有技术是如下技术:基于根据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与预先确定的阈值之间的比较,判定制冷机油是否不足,在判定为制冷机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执行回收制冷机油的运转,抑制制冷机油不足。
但是,在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现有技术中,由于与根据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进行比较的阈值是固定地预先确定的值,因此,阈值不会成为考虑到现实的运转状态的值,因此,制冷机油是否不足的判定结果有可能变得不准确。如果像这样制冷机油是否不足的判定结果变得不准确,则有可能不必要地执行回收制冷机油的运转,因此,存在运转效率降低等运转性能降低的课题。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的目的在于,通过能够准确地判定在压缩机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抑制运转性能的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其包含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和减压装置,使制冷剂循环;多个传感器,它们检测制冷剂回路的状态;以及控制装置,其根据多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对根据从多个传感器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与根据从多个传感器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在压缩机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对根据从多个传感器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与根据从多个传感器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在压缩机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由此,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中,通过与根据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进行比较的阈值成为根据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能够与空调装置的运转状态对应地准确判定在压缩机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能够抑制运转性能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装置10的主要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压缩机1与体积效率的关系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运转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实施方式2中的运转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实施方式3中的运转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空调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空调装置10的主要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9是实施方式4中的运转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从申请最初就已预想到将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适当地组合。另外,对图中相同或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不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20的结构的图。在图1中,由实线的箭头表示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循环方向,由实线的箭头表示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循环方向。
参照图1,空调装置10具有包含压缩机1、室内热交换器2、减压装置3、室外热交换器4和流路切换装置5在内的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是在空调装置10中使制冷剂循环的路径。
室外热交换器4是在室外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4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室外热交换器4的附近设置有向室外热交换器4供给空气的鼓风机风扇。鼓风机风扇具有吸入室外的空气并将通过室外热交换器4在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外排出的功能。
室内热交换器2是在省略图示的室内机的水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水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2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功能。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室内热交换器2的附近设置有向室内热交换器2供给空气的鼓风机风扇。鼓风机风扇具有吸入室内的空气并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在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内排出的功能。
在室外热交换器4与室内热交换器2之间的制冷剂路径中,设置有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机1。压缩机1例如由被进行逆变器控制的马达驱动。
在室外热交换器4与室内热交换器2之间的制冷剂路径中,设置有减压装置3。室外热交换器4、压缩机1、室内热交换器2和减压装置3在制冷剂回路20中以串联关系设置。
减压装置3具有使制冷剂减压而膨胀的功能,例如由能够调节流量的电子膨胀阀构成。减压装置3能够在制冷运转时和制热运转时双方调节制冷剂路径中的制冷剂的流量,用于使制冷剂减压而膨胀。
流路切换装置5设置于压缩机1的排出侧与室外热交换器4和室内热交换器2各自之间。压缩机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路径经由流路切换装置5而与室外热交换器4和室内热交换器2中的任意一方连接。流路切换装置5切换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例如由四通阀构成。
接着,说明空调装置10的主要控制结构。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空调装置10的主要控制结构的框图。
控制装置100构成为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2、存储器104(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用于输入输出各种信号的输入输出缓冲器(未图示)等。在控制装置中,各种电子部件安装于控制基板上。控制基板具有用于输入例如各种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等信号的多个输入端口和用于输出例如压缩机1、减压装置3和流路切换装置5的控制信号等致动器的控制所需的信号的多个输出端口。
CPU 102将ROM中存储的程序展开到RAM等并执行。ROM中存储的程序是记述有控制装置100的处理过程的程序。控制装置100根据这些程序,执行空调装置10中的各设备的控制。该控制不限于通过软件处理,还能通过专用硬件(电子电路)处理。
在空调装置10中设置有各种传感器。作为传感器,例如设置有如下部件。在压缩机1中设置有第1传感器61,该第1传感器61检测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F。在压缩机1中设置有第2传感器62,该第2传感器62检测压缩机1的吸入温度Ts。在压缩机1中设置有第3传感器63,该第3传感器63检测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Td。在室内热交换器2中设置有第4传感器64,该第4传感器64检测冷凝温度CT。在室内热交换器2中设置有第5传感器65,该第5传感器65检测室内热交换器2的制冷剂的出口温度Tco。在室内热交换器2中设置有第6传感器66,该第6传感器66检测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吸入温度Tai。在室内热交换器2中设置有第7传感器67,该第7传感器67检测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吹出温度Tao。
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各自的检测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00。控制装置100分别向压缩机1、减压装置3和流路切换装置5提供控制信号。控制装置10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F。控制装置10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减压装置3的开度。控制装置100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切换流路切换装置5的流路的控制。
接着,使用图1和图2,对空调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1中,实线的箭头表示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流动的方向,虚线的箭头表示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流动的方向。
首先,对空调装置10中的制热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制热运转时,由控制装置100控制成流路切换装置5中的流路成为如图1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流路。减压装置3通过控制装置100根据过冷度对开度进行控制。
由压缩机1压缩并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制冷剂路径中通过流路切换装置5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对水放热,被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制冷剂路径中,从室内热交换器2流出到制冷剂路径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减压装置3,被膨胀及减压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在制冷剂路径中,从减压装置3流出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4。流入室外热交换器4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4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5被吸入到压缩机1,再次被压缩。
接着,对空调装置10中的制冷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制冷运转时,由控制装置100控制成流路切换装置5中的流路成为如图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的流路。减压装置3由控制装置100根据过热度对开度进行控制。
由压缩机1压缩并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制冷剂路径中通过流路切换装置5流入室外热交换器4。流入室外热交换器4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对室外空气等放热,被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4流出到制冷剂路径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减压装置3,被膨胀及减压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从减压装置3流出到制冷剂路径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流入室内热交换器2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与水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2流出到制冷剂路径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5被吸入到压缩机1,再次被压缩。
接着,说明被封入到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的液面与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的关系。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中的压缩机1与体积效率的关系的图。在图3中,示出表示压缩机1的内部结构以及制冷机油的液面的高度与体积效率的相关关系的曲线图。
参照图3,压缩机1的内部结构大致划分包含具有马达的驱动部12和具有压缩功能且由驱动部12驱动的机构部11。在图3中,表示制冷机油的液面的高度与体积效率的相关关系的曲线图的液面的高度例如与由虚线表示对应关系的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的液面的高度对应。
参照图3,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的液面的高度例如以机构部11被制冷机油完全浸没的高度为标准高度。如曲线图所示,随着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的液面的高度降低,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降低。其理由在于,在制冷循环稳定时,在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的液面的高度降低而机构部11中的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情况下,机构部11的密封性降低,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降低。当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降低时,压缩性能降低。
关于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的贮留量,例如设定有将机构部11被制冷机油完全浸没的油量设为最大值且将确保机构部11的最低限的压缩性能的油量设为最小值的范围内的油量作为基准量。
在空调装置10中,控制装置100判定制冷机油是否小于基准量,在判定为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情况下,进行执行使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临时高于通常运转模式时的运转频率而回收制冷机油的油回收运转模式的控制,由此抑制制冷机油的不足。
控制装置100执行如图4所示的运转控制程序,以执行这样的制冷机油是否小于基准量的判定、以及根据该判定结果以通常运转模式和回收运转模式中的任意一方使空调装置10运转的控制。
图4是实施方式1中的运转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运转控制程序是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执行的。图4所示的运转控制程序例如是在制热运转时执行的。
在步骤S1中,控制装置100根据从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输入的检测信号,取得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F、压缩机1的吸入温度Ts、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Td、室内热交换器2的冷凝温度CT、室内热交换器2的出口温度Tco、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吸入温度Tai和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吹出温度Tao各自的检测值。
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100使用将在步骤S1中取得的检测值中的压缩机1的吸入温度Ts设为变量的线性近似函数“fρs(Ts)”,计算吸入密度ρs。接着,在步骤S3中,控制装置100使用将在步骤S1中取得的检测值中的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Td、室内热交换器2的冷凝温度CT和室内热交换器2的出口温度Tco设为变量的线性近似函数“fΔHc(Td,CT,Tco)”,计算冷凝器焓差ΔHc。
接着,在步骤S4中,控制装置100使用运算式“α1=β1×ρs×F×ΔHc”,计算油量降低判定阈值α1。油量降低判定阈值α1是如下阈值:用于根据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吹出温度Tao与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吸入温度Tai的温度差“Tao-Tai”与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的相关关系,在使用“Tao-Tai”作为判定值的情况下,判定压缩机1中的制冷机油是否处于油量降低状态。即,温度差“Tao-Tai”是由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吹出温度Tao与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吸入温度Tai的温度差,表示用于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的贮留量是否低于基准量的范围内的下限值的判定值而得到的判定值。“β1”为常数,通过运算式“β1=η×Vst×(A0K0)-1”求出。在此,“η”为体积效率的常数值,“Vst”为行程容积的常数值,“A0K0”为热交换器容量的常数值。
接着,在步骤S5中,控制装置100对在步骤S4中求出的油量降低判定阈值“α1”与基于在步骤S1中取得的检测值的温度差“Tao-Tai”进行比较,判定是否为“α1>Tao-Tai”。
当在步骤S5中不为“α1>Tao-Tai”的情况下,由于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处于不小于基准量的状态,因此,在步骤S6中,执行通常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并返回。通常运转模式例如是以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Td的检测值达到基准值的方式控制减压装置3的运转模式。当在步骤S5中为“α1>Tao-Tai”的情况下,由于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因此,在步骤S7中,执行油回收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并返回。油回收运转模式例如是为了将制冷机油回收到压缩机1而进行使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临时高于通常运转模式下的运转频率的控制的运转模式。
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在基于检测值的“Tao-Tai”的值小于基于检测值的“Tao-Tai”的阈值α1的情况下,能够估计为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降低,因此,通过判定为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执行油回收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由此将从压缩机1流出到制冷剂路径的制冷机油回收到压缩机1。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中,对根据从检测制冷剂回路的状态的多个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Tao-Tai”与根据从所述多个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α1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在压缩机1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由此,通过与根据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进行比较的阈值成为根据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能够与空调装置10的运转状态对应地准确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能够抑制空调装置10的运转性能的降低。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判定在压缩机1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的判定处理的另一例子。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使用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Td的检测值(过热)作为判定值进行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的不足判定的例子。
图5是实施方式2中的运转控制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运转控制程序是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执行的。图5所示的运转控制程序例如是在制热运转时执行的。
在步骤S11中,控制装置100根据从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输入的检测信号,取得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F、压缩机1的吸入温度Ts、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Td、室内热交换器2的冷凝温度CT、室内热交换器2的出口温度Tco、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吸入温度Tai和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吹出温度Tao各自的检测值。
在步骤S12中,控制装置100计算在步骤S11中取得的检测值中的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排出温度Td、冷凝温度CT、出口温度Tco和“Tao-Tai”各自的检测值在基准时间内的平均值。接着,在步骤S13中,控制装置100对在步骤S12中计算出的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冷凝温度CT和“Tao-Tai”各自的平均值与在步骤S11中取得的基于检测值的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冷凝温度CT和“Tao-Tai”的值进行比较,针对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冷凝温度CT和“Tao-Tai”各自的值,判定与对应的平均值之差是否小于常数“α2”。常数“α2”是接近“0”的极小值。即,在步骤S13中,针对基于检测值的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冷凝温度CT和“Tao-Tai”各自的值,判定与对应的平均值之差是否充分小。
当在步骤S13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执行通常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并返回。在步骤S15中执行的通常运转模式是与上述的在步骤S6中执行的通常运转模式相同的运转模式。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3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14中,对在步骤S12中计算出的排出温度Td的平均值与在步骤S11中取得的排出温度Td的检测值进行比较,针对已取得的排出温度Td的检测值,判定与在步骤S12中计算出的排出温度Td的平均值之差是否大于常数“α3”。常数“α3”是大于常数“α2”的值。即,在步骤S14中,判定是否不符合排出温度Td的检测值与排出温度Td的平均值之差充分小的情况。另外,常数“α2”和常数“α3”也可以是相同的值。
当在步骤S14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执行通常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并返回。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5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16中,执行油回收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并返回。在步骤S16中执行的油回收运转模式是与上述的在步骤S7中执行的油回收运转模式相同的运转模式。
在实施方式2中,关于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冷凝温度CT和“Tao-Tai”各自的值,检测值与平均值的差异充分小,并且关于排出温度Td,检测值与平均值的差异大到某种程度以上的情况下,能够估计为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降低,因此,通过判定为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执行油回收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由此将从压缩机1流出到制冷剂路径的制冷机油回收到压缩机1。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2中,对根据从检测制冷剂回路的状态的多个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即排出温度Td与作为根据从多个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的排出温度Td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在压缩机1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由此,通过与根据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进行比较的阈值成为根据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能够与空调装置10的运转状态对应地准确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能够抑制空调装置10的运转性能的降低。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判定在压缩机1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的判定处理的另一例子。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使用室内热交换器2的出口温度Tco(过冷度)的检测值作为判定值进行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的不足判定的例子。
图6是实施方式3中的运转控制的流程图。图6所示的运转控制程序是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执行的。图6所示的运转控制程序例如是在制热运转时执行的。
在步骤S21中,控制装置100根据从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输入的检测信号,取得运转频率F、压缩机1的吸入温度Ts、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Td、室内热交换器2的冷凝温度CT、室内热交换器2的出口温度Tco、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吸入温度Tai和室内热交换器2的空气的吹出温度Tao各自的检测值。
在步骤S22中,控制装置100计算在步骤S2中取得的检测值中的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排出温度Td、冷凝温度CT、出口温度Tco和“Tao-Tai”各自的检测值在基准时间内的平均值。接着,在步骤S23中,控制装置100对在步骤S22中计算出的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冷凝温度CT和“Tao-Tai”各自的平均值与在步骤S21中取得的基于检测值的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冷凝温度CT和“Tao-Tai”的值进行比较,针对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冷凝温度CT和“Tao-Tai”各自的值,判定与对应的平均值之差是否小于常数“α2”。常数“α2”是接近“0”的极小值。即,在步骤S23中,针对基于检测值的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冷凝温度CT和“Tao-Tai”各自的值,判定与对应的平均值之差是否充分小。
当在步骤S23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25中,执行通常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并返回。在步骤S25中执行的通常运转模式是与上述的在步骤S6中执行的通常运转模式相同的运转模式。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3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24中,对在步骤S22中计算出的出口温度Tco的平均值与在步骤S21中取得的出口温度Tco的检测值进行比较,针对已取得的出口温度Tco的检测值,判定与在步骤S22中计算出的出口温度Tco的平均值之差是否大于常数“α3”。常数“α3”是大于常数“α2”的值。即,在步骤S24中,判定是否不符合出口温度Tco的检测值与出口温度Tco的平均值之差充分小的情况。
另外,常数“α2”和常数“α3”也可以是相同的值。在实施方式3中使用的常数“α2”可以是与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常数“α2”相同的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值。在实施方式3中使用的常数“α3”可以是与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常数“α3”相同的值,也可以是不同的值。
当在步骤S24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25中,执行通常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并返回。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5中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26中,执行油回收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并返回。在步骤S26中执行的通常运转模式是与上述的在步骤S7中执行的通常运转模式相同的运转模式。
在实施方式3中,在关于运转频率F、吸入温度Ts、冷凝温度CT和“Tao-Tai”的值,检测值与平均值的差异充分小,并且关于出口温度Tco,检测值与平均值的差异大到某种程度以上的情况下,能够估计为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降低,因此,通过判定为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执行油回收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由此能够将从压缩机1流出到制冷剂路径的制冷机油回收到压缩机1。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3中,对根据从检测制冷剂回路的状态的多个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即出口温度Tco与作为根据从多个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的出口温度Tco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在压缩机1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由此,通过与根据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进行比较的阈值成为根据第1传感器61~第7传感器67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能够与空调装置10的运转状态对应地准确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能够抑制空调装置10的运转性能的降低。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中,说明使用由于压缩机1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中的压力损失引起的压力差ΔP的检测值作为判定值进行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的不足判定的例子。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空调装置10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图。图7所示的制冷剂回路结构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有检测由于压缩机1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中的压力损失引起的压力差ΔP的第8传感器68。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4中的空调装置10的主要控制结构的框图。图8所示的框图与图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8传感器68的检测信号输入到控制装置100。
图9是实施方式4中的运转控制的流程图。图9所示的运转控制程序是控制装置100的CPU 101执行的。图9所示的运转控制程序在制热运转时执行的。
在步骤S31中,控制装置100根据从第1传感器61、第2传感器62和第8传感器68输入的检测信号,取得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F、压缩机1的吸入温度Ts和压缩机1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中的压力差ΔP各自的检测值。
在步骤S32中,控制装置100使用将在步骤S31中取得的检测值中的压缩机1的吸入温度Ts设为变量的线性近似函数“fρs(Ts)”,计算吸入密度ρs。
接着,在步骤S33中,控制装置100使用运算式“α4=β2×ρs3×F 2”,计算油量降低判定阈值α4。油量降低判定阈值α4是如下阈值:用于根据压缩机1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中的压力差ΔP与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的相关关系,在使用压力差ΔP作为判定值的情况下,判定是否处于压缩机1中的制冷机油的油量降低状态。即,压力差ΔP是由压力差ΔP表示用于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的贮留量是否低于基准量的范围内的下限值的判定值而得到的判定值。“β2”为常数,通过运算式“β2=η2×λ×L/2dA2”求出。在此,“η”为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的常数值,“λ”为制冷剂路径的管道的管内摩擦系数的常数值,“L”为检测压力差ΔP的一部分区间的区间管道长度的常数值,d为制冷剂路径的管道直径的常数值,A为制冷剂路径的管道面积的常数值。管内是指制冷剂路径的管道内。
接着,在步骤S34中,控制装置100对在步骤S32中求出的油量降低判定阈值“α4”与在步骤S31中取得的基于检测值的压力差ΔP进行比较,判定是否为“α4>ΔP”。
当在步骤S34中不为“α4>ΔP”的情况下,由于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处于不小于基准量的状态,因此,在步骤S35中,执行通常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并返回。在步骤S35中执行的通常运转模式是与上述的在步骤S6中执行的通常运转模式相同的运转模式。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34中为“α4>ΔP”的情况下,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处于小于基准量的状态,因此,在步骤S36中,执行油回收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并返回。在步骤S36中执行的油回收运转模式是与上述的在步骤S7中执行的油回收运转模式相同的运转模式。
在实施方式4中,在基于检测值的压力差ΔP小于基于检测值的压力差ΔP的阈值α4的情况下,能够估计为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降低,因此,通过判定为压缩机1内部的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执行油回收运转模式下的空调装置10的运转,由此将从压缩机1流出到制冷剂路径的制冷机油回收到压缩机1。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4中,对根据从检测制冷剂回路的状态的多个第1传感器61、第2传感器62和第8传感器68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即压力差ΔP与作为根据从多个第1传感器61、第2传感器62和第8传感器68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的压力差ΔP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在压缩机1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由此,通过与根据第8传感器68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进行比较的阈值成为根据第1传感器61和第2传感器62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能够与空调装置10的运转状态对应地准确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能够抑制空调装置10的运转性能的降低。
另外,只要实施方式1~4所示的判定值是能够估计为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降低的判定值,则也可以根据多种传感器的检测值,使用其他种类的判定值。
此外,作为用于得到实施方式1~4所示的判定值和阈值的检测对象,说明了上述的检测与室内热交换器2相关的各种压力和各种温度的例子,但是,也可以通过检测与室外热交换器4相关的各种压力和各种温度,得到用于判定如上所述的制冷机油不足的判定值和阈值。
此外,在实施方式1~4中示出了如下例子:通过在制热运转时检测制冷剂回路20的状态,根据该检测结果,得到用于判定在压缩机1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的判定值和阈值,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是否小于基准量。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在制冷运转时检测制冷剂回路20的状态,根据该检测结果,得到用于判定在压缩机1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的判定值和阈值,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是否小于基准量。
此外,在实施方式4中示出了如下例子:使用由于压缩机1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中的压力损失引起的压力差ΔP的检测值作为判定值,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是否小于基准量。用于这样的判定的压缩机1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不限于上述的压缩机1与室内热交换器2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也可以是室内热交换器2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此外,用于判定的压缩机1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也可以是压缩机1与室外热交换器4之间的一部分区间,还可以是室外热交换器4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
[实施方式的总结]
再次参照附图对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涉及空调装置10。空调装置10具有:制冷剂回路,其包含压缩机1、室外热交换器4、室内热交换器2和减压装置3,使制冷剂循环;多个传感器61~68,它们检测制冷剂回路的状态;以及控制装置100,其根据多个传感器61~68的检测结果,控制制冷剂回路,控制装置100对根据从多个传感器61~68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与根据从多个传感器61~68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进行比较(S5、S14、S24、S34),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在压缩机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S5、S14、S24、S34)。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与根据从多个传感器61~68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进行比较的阈值成为根据从多个传感器61~68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能够与空调装置10的运转状态对应地准确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能够抑制空调装置10的运转性能的降低。
优选地,判定值是根据室内热交换器2中的空气的吹出温度Tao的检测值和室内热交换器2中的空气的吸入温度Tai的检测值得到的温度差“Tao-Tai”。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根据室内热交换器2中的空气的吹出温度Tao的检测值和室内热交换器2中的空气的吸入温度Tai的检测值得到的温度差与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的降低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能够准确地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
更优选地,判定值是根据压缩机1中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Td的检测值得到的排出温度。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压缩机1中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Td与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的降低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能够准确地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
更优选地,判定值是室内热交换器2中的制冷剂的出口温度Tco的检测值。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压缩机1中的制冷剂的出口温度Tco与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的降低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能够准确地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
更优选地,判定值是由于压缩机1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中的压力损失引起的压力差TΔ的检测值。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压缩机1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中的压力差TΔ与压缩机1的体积效率的降低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能够准确地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
更优选地,控制装置100根据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F的检测值、压缩机中的制冷剂的吸入温度Ts的检测值、压缩机中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Td的检测值、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CT的检测值、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出口温度Tco的检测值和室内热交换器中的空气的吹出温度Tao的检测值,得到阈值。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阈值成为考虑到现实的运转状态的值,因此,能够提高制冷机油是否小于基准量的判定结果的准确性。
更优选地,控制装置100基于根据压缩机1中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Td的检测值得到的排出温度的平均值,得到阈值。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阈值成为考虑到现实的运转状态的值,因此,能够提高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是否小于基准量的判定结果的准确性。
更优选地,控制装置100基于根据室内热交换器2中的制冷剂的出口温度Tco的检测值得到的出口温度的平均值,得到阈值。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阈值成为考虑到现实的运转状态的值,因此,能够提高制冷机油是否不足的判定结果的准确性。
更优选地,控制装置100基于压缩机1的运转频率F的检测值、压缩机1中的制冷剂的吸入温度Ts的检测值以及根据压缩机1与减压装置3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中的压力损失的检测值得到的压力差TΔ,得到阈值。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阈值成为考虑到现实的运转状态的值,因此,能够提高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是否小于基准量的判定结果的准确性。
更优选地,控制装置100在判定为未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的情况下,进行使压缩机以回收从压缩机1流出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机油的回收动作模式进行动作的控制(S7、S16、S26、S36)。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在判定为未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的情况下,执行以回收从压缩机1流出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机油的回收动作模式使压缩机动作的控制,因此,能够抑制不必要地执行回收制冷机油的运转,提高运转效率。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10中,通过与根据传感器61~68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进行比较的阈值成为根据传感器61~68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能够准确地判定在压缩机1中制冷机油小于基准量的状态,能够抑制运转性能的降低。
应该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都是例示的而不受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意思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标号说明
10:空调装置;1:压缩机;4:室外热交换器;2:室内热交换器;3:减压装置;61:第1传感器;62:第2传感器;63:第3传感器;64:第4传感器;65:第5传感器;66:第6传感器;67:第7传感器;68:第8传感器;100:控制装置。

Claims (10)

1.一种空调装置,其中,该空调装置具有:
制冷剂回路,其包含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和减压装置,使制冷剂循环;
多个传感器,它们检测所述制冷剂回路的状态;以及
控制装置,其根据所述多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制冷剂回路,
所述控制装置对根据从所述多个传感器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判定值与根据从所述多个传感器选择出的传感器的检测值得到的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定在所述压缩机的内部是否贮留有基准量的制冷机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值是根据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空气的吸入温度的检测值和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空气的吹出温度的检测值得到的温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值是根据所述压缩机中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的检测值得到的排出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值是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出口温度的检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值是由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减压装置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中的压力损失引起的压力差的检测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检测值、所述压缩机中的制冷剂的吸入温度的检测值、所述压缩机中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的检测值、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冷凝温度的检测值、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出口温度的检测值以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空气的吹出温度的检测值,得到所述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根据所述压缩机中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的检测值得到的排出温度的平均值,得到所述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根据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出口温度的检测值得到的出口温度的平均值,得到所述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压缩机的运转频率的检测值、所述压缩机中的制冷剂的吸入温度的检测值以及根据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减压装置之间的一部分区间中的压力损失的检测值得到的压力差,得到所述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在判定为未贮留有所述基准量的制冷机油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压缩机以回收从所述压缩机流出到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机油的回收动作模式进行动作的控制。
CN202180094165.8A 2021-02-26 2021-02-26 空调装置 Pending CN1168884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07497 WO2022180820A1 (ja) 2021-02-26 2021-02-26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88409A true CN116888409A (zh) 2023-10-13

Family

ID=83049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4165.8A Pending CN116888409A (zh) 2021-02-26 2021-02-26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85049A1 (zh)
EP (1) EP4300005A4 (zh)
JP (1) JPWO2022180820A1 (zh)
CN (1) CN116888409A (zh)
WO (1) WO202218082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2468A (ja) * 1998-06-16 2000-01-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凍サイクルの潤滑油制御装置
JP4525515B2 (ja) * 2005-08-03 2010-08-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8128517A (ja) * 2006-11-17 2008-06-05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5414482B2 (ja) 2009-12-01 2014-02-12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6171468B2 (ja) * 2013-03-28 2017-08-02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621275B2 (ja) * 2015-09-10 2019-12-18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6716960B2 (ja) 2016-03-01 2020-07-01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装置
JP6615056B2 (ja) 2016-06-28 2019-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85049A1 (en) 2024-03-14
EP4300005A1 (en) 2024-01-03
WO2022180820A1 (ja) 2022-09-01
EP4300005A4 (en) 2024-04-17
JPWO2022180820A1 (zh)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84725A2 (en) Two-stage expansion refrigerating device
JP5169295B2 (ja) 冷凍装置
US20160356534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KR101297972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108139119B (zh) 制冷循环装置
EP16575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clogged state of a pipe of a multi-unit air conditioner
JP7190682B2 (ja)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US20110174005A1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KR100748519B1 (ko) 이차냉매 펌프구동형 공기조화기
JP4905018B2 (ja) 冷凍装置
JP5783783B2 (ja) 熱源側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220011020A1 (en)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CN108954501B (zh) 空调机
US20210055024A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2002147905A (ja) 冷凍装置
KR20090089950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JP5436645B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4730318B2 (ja) 冷凍装置
JP2003074990A (ja) 冷凍装置
CN116888409A (zh) 空调装置
KR20140093846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850347B (zh) 制冷装置
KR20070077639A (ko) 멀티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061665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油戻し構造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WO2017094172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