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87920A - 旋转驱动系统和具备该系统的砻谷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驱动系统和具备该系统的砻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87920A
CN116887920A CN202280014972.9A CN202280014972A CN116887920A CN 116887920 A CN116887920 A CN 116887920A CN 202280014972 A CN202280014972 A CN 202280014972A CN 116887920 A CN116887920 A CN 116887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flat belt
pulleys
driven
driv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49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冈诚治
原本晃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ak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tak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ake Corp filed Critical Satak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87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879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2CRUSHING, PULVERISING, OR DISINTEGRATING; PREPARATORY TREATMENT OF GRAIN FOR MILLING
    • B02BPREPARING GRAIN FOR MILLING; REFINING GRANULAR FRUIT TO COMMERCIAL PRODUCTS BY WORKING THE SURFACE
    • B02B3/00Hulling; Husking; Decorticating; Polishing; Removing the awns; Degerming
    • B02B3/04Hulling; Husking; Decorticating; Polishing; Removing the awns; Degerming by means of 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10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 F16H7/12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djustment And Processing Of Grain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驱动系统。环状的第一平带(B1)卷绕在第一驱动带轮(4b)、第一张紧带轮(6a)、第二从动带轮(3B)、以及第一从动带轮(2A)上,第一平带(B1)通过第一驱动带轮(4b)的旋转动作而环绕移动,使第一脱壳辊(R 1)和第二脱壳辊(R2)旋转。在第一张紧带轮(6a)与第一驱动带轮(4b)之间,以沿着与第一平带(B1)接触的区域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摆动轴心(C3)为中心摆动自如的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引导第一平带(B1)。

Description

旋转驱动系统和具备该系统的砻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驱动旋转辊旋转的旋转驱动系统和具备该系统的砻谷机。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砻谷机具备旋转驱动系统,该旋转驱动系统包括旋转轴心平行延伸且在与该旋转轴心正交的方向上邻接的一对脱壳辊。该旋转驱动系统具有使驱动带轮旋转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各脱壳辊上并与各脱壳辊一体旋转的从动带轮、以及配设在驱动带轮与两个从动带轮之间的张紧带轮,在驱动带轮、两个从动带轮和张紧带轮上卷绕有六角带、V形带等环状带。然后,当启动驱动电机使驱动带轮旋转时,环绕移动的环状带使得各脱壳辊彼此反向旋转,将稻谷供给至旋转状态的两个脱壳辊的间隙,并且使稻谷被该两个脱壳辊的外周面挤压的同时通过该间隙,从而将稻壳剪破以从稻谷中除去。
然而,六角带、V形带等环状带具有如下特征:在环绕移动时,环状带的两个侧面主要接触各带轮的内侧面,仅靠变更为宽度尺寸增大的带轮难以提高环状带与各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力。因此,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砻谷机为了提高脱壳能力,尝试提高旋转驱动系统中驱动电机的输出并提高环状带与各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力以提高两个脱壳辊的旋转力,在此情况下需要增大各带轮在旋转轴心方向上的尺寸并增加卷绕在各带轮上的环状带的数量。
但是,例如在各带轮由悬臂式支撑轴支撑的情况下,如果增加环状带的数量并增大各带轮在旋转轴心方向上的尺寸,则施加于支撑轴的弯曲应力增大,有可能会由于反复使用而使支撑轴发生故障。另外,还存在各带轮在其旋转轴心方向上增大而导致装置整体大型化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11029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想到:为了避免由于环状带数量增加而导致支撑轴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及避免装置大型化,通过将环状带改为平带并增加与各带轮外周面的接触区域,以提高一个环状带与各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力并缩短各带轮在旋转轴心方向上的尺寸。
另外,如果将环状带改为平带,则平带与各带轮的外周面之间容易打滑,有可能使平带在沿着各带轮的轴向偏移的位置处环绕移动,或者平带沿着各带轮的轴向蛇行的同时环绕移动。对此,本发明人进行了试错,结果想到通过将适当结构的带轮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处,以获得适当的旋转驱动系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驱动系统,该旋转驱动系统即使提高驱动电机的输出也能具有高动力传递能力并进行稳定的旋转驱动动作,而且即使反复使用也不易发生故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使用平带。另外,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平带的环绕移动方向上配设朝向驱动带的下游侧摆动自如的蛇行控制带轮。
具体而言,以驱动旋转辊旋转的旋转驱动系统为对象,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即,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带轮,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从动带轮,与旋转辊一体旋转;环状的平带,卷绕在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上,通过所述驱动带轮的旋转动作环绕移动,经由所述从动带轮使所述旋转辊旋转;以及张紧带轮,能够调整该平带的张紧状态;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张紧带轮中在所述平带的环绕移动方向下游侧邻设于所述驱动带轮下游的带轮为邻设带轮,在所述邻设带轮与所述驱动带轮之间,以沿着与所述平带接触的区域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摆动轴心为中心摆动自如的蛇行控制带轮引导所述平带。
第二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蛇行控制带轮位于所述邻设带轮与所述驱动带轮之间比中央位置更靠近所述邻设带轮侧的位置。
第三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和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邻设带轮为所述张紧带轮。
第四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一至第三任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辊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旋转辊的旋转轴心平行地延伸,并且设置在邻接的位置处,所述平带依次卷绕在与各所述旋转辊一体旋转地设置于各所述旋转辊上的各从动带轮上,使得所述平带环绕移动时各所述旋转辊彼此反向旋转,两个所述旋转辊构成为:在旋转状态下供给至两个该旋转辊的间隙的粒状体被两个旋转辊的外周面挤压的同时通过该间隙。
第五方面的发明是,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包括一对所述驱动电机、一对所述驱动带轮、一对所述平带、一对所述张紧带轮、以及一对所述蛇行控制带轮,所述从动带轮包括一对第一从动带轮和一对第二从动带轮,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和一个所述第二从动带轮设置在一个所述旋转辊上并与该旋转辊一体旋转,而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和另一个所述第二从动带轮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旋转辊上并与该旋转辊一体旋转,一个所述平带卷绕在一个所述驱动带轮、一个所述蛇行控制带轮、一个所述张紧带轮、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以及另一个所述第二从动带轮上,形成第一驱动体系,而另一个所述平带卷绕在另一个所述驱动带轮、另一个所述蛇行控制带轮、另一个所述张紧带轮、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以及一个所述第二从动带轮上,形成第二驱动体系,在所述第一驱动体系和所述第二驱动体系中设置有离合器机构,所述离合器机构在使一个所述平带离开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并且使另一个所述平带接触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的状态与使一个所述平带接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并且使另一个所述平带离开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切换驱动两个所述旋转辊旋转的驱动体系。
第六方面的发明是,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包括可获取各所述平带的行进数据的带行进检测传感器、以及与各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离合器机构和所述带行进检测传感器连接的控制部,该控制部包括预先存储有用于判定所述平带的行进为蛇行状态的阈值的存储部、以及将由所述带行进检测传感器获得的行进数据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以判定所述平带是否处于蛇行状态的判定部,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当该判定部判定处于蛇行状态时,使所述离合器机构运转以切换至不同的驱动体系,并且由不同的驱动体系驱动两个所述旋转辊旋转,直到所述判定部判定在原驱动体系中所述平带不是蛇行状态。
第七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砻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砻谷机具备第四至第六任一方面的发明所述的旋转驱动系统,所述粒状体为稻谷,所述砻谷机构成为:当稻谷被旋转状态的两个所述旋转辊的外周面挤压的同时通过两个所述旋转辊的间隙时将稻壳除去。
-发明的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将平带应用于使旋转辊旋转的环状带,因此当增加驱动电机的输出以提高旋转辊的旋转力时,能够在不增加平带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增大该平带的宽度尺寸来提高环状带与各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力。因此,即使在各带轮由悬臂式支撑轴支撑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各带轮在旋转轴心方向上的尺寸,所以施加于支撑轴的弯曲应力减小,即使反复使用也不易产生故障,并且能够使系统整体小型化。另外,当旋转驱动系统运转时,如果平带相对于各带轮的外周面在各带轮的旋转轴心方向上偏移,则蛇行控制带轮对引导的平带朝着与该平带偏移方向的相反侧施加抵抗力并随着平带的移动而摆动。因此,如果平带反复进行环绕移动动作,则平带在各带轮的旋转轴心方向上的偏移逐渐减小,平带返回可以进行稳定的环绕移动动作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系统的旋转驱动动作稳定。
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蛇行控制带轮设置在靠近邻接带轮的位置,因此由蛇行控制带轮施加于平带的抵抗力对滑过邻接带轮外周面的平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即使在平带蛇行的情况下,平带的环绕移动动作也容易恢复稳定状态(蛇行容易复原),从而能够使系统的旋转驱动动作更稳定。
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蛇行控制带轮位于靠近张紧带轮的位置,因此在由张紧带轮调整平带的张紧状态时,蛇行控制带轮对滑过张紧带轮外周面的平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即使由张紧带轮调整平带的张紧状态,也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由其引起的平带的蛇行。
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使两个旋转辊同时旋转的平带在环绕移动时不易蛇行,因此当粒状体被两个旋转辊的外周面挤压的同时通过两个旋转辊时,可以将驱动电机的驱动力无损失地传递至各旋转辊。
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可以由离合器机构切换两个驱动体系并且驱动一对旋转辊旋转,因此例如通过将第一从动带轮和第二从动带轮设定为不同直径,能够在切换驱动体系时改变各旋转辊的圆周速度。
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平带不会在蛇行状态下继续环绕移动,因此不但能够使系统的旋转驱动动作稳定,而且还能够防止由于平带长时间蛇行所产生的故障。
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可以有效地剪破稻壳,从而能够制成脱壳能力高的砻谷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具备旋转驱动系统的砻谷机,是示出内部结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从图1的II箭头方向观察的示意图。
图3是切换驱动体系后与图2相对应的图。
图4是表示控制部、振动传感器、驱动电机和离合器机构的关系的框图。
图5是平带蛇行时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予说明,以下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本质上仅为示例。
图1表示组装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驱动系统1的砻谷机10。该砻谷机10呈具有厚度的大致矩形板状,包括机架10a,该机架10a在上部一侧形成有向斜下方延伸的倾斜面10b,在该机架10a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将稻谷(未图示)投入机架10a内部的投入口10c。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机架10a的中央大致靠近一侧上方的位置处由第一支撑轴r1可旋转地轴支撑有第一脱壳辊R1(旋转辊),该第一脱壳辊R1的旋转轴心C1沿着机架10a的厚度方向延伸,而在该第一脱壳辊R1的另一侧下方的位置处由第二支撑轴r2轴支撑有第二脱壳辊R2(旋转辊),该第二脱壳辊R2的旋转轴心C2与旋转轴心C1平行地延伸。
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具有相同的直径,并且位于彼此邻接的位置。
在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侧方配设有能够分别检测该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转速的第一旋转传感器s1和第二旋转传感器s2。
另外,在第二脱壳辊R2的上方配设有辊压调节缸S1,该辊压调节缸S1使第一脱壳辊R1接触或离开该第二脱壳辊R2,调节该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接触压。
在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一从动带轮2和一个直径小于该第一从动带轮2的第二从动带轮3,第一从动带轮2和第二从动带轮3与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一体旋转,在第一脱壳辊R1上从第一支撑轴r1的前端侧依次安装有第二从动带轮3和第一从动带轮2,而在第二脱壳辊R2上从第二支撑轴r2的前端侧依次安装有第一从动带轮2和第二从动带轮3。
应予说明,以下为方便起见,将安装在第一脱壳辊R1上的第一从动带轮2和第二从动带轮3称为第一从动带轮2A、第二从动带轮3A,将安装在第二脱壳辊R2上的第一从动带轮2和第二从动带轮3称为第一从动带轮2B、第二从动带轮3B。
在第一脱壳辊R1的上方配设有第一驱动电机4,该第一驱动电机4的旋转轴4a与旋转轴心C 1同向延伸,在旋转轴4a上安装有第一驱动带轮4b,该第一驱动带轮4b由第一驱动电机4驱动旋转,与旋转轴4a一体旋转。
另一方面,在第二脱壳辊R2的与第一脱壳辊R2相反侧的斜上方配设有第二驱动电机5,该第二驱动电机5的旋转轴5a与旋转轴心C2同向延伸。
在旋转轴5a上安装有第二驱动带轮5b,该第二驱动带轮5b由第二驱动电机5驱动旋转,与该旋转轴5a一体旋转,该第二驱动带轮5b具有与第一驱动带轮4b相同的直径。
在第一脱壳辊R1的与第二脱壳辊R2的相反侧配设有具备第一张紧带轮6a(邻设带轮)的第一张力变更机构6,该第一张紧带轮6a的旋转轴与旋转轴心C1同向延伸。
该第一张力变更机构6包括第一转动架6b,该第一转动架6b的前端轴支撑第一张紧带轮6a,而该第一转动架6b的基端可转动地轴支撑在机架10a上,在该第一转动架6b的上方配设有第一气缸6c,该第一气缸6c通过杆部6d的伸缩动作使第一转动架6b上下移动。
在第二脱壳辊R2的下方配设有具备第二张紧带轮7a(邻设带轮)的第二张力变更机构7,该第二张紧带轮7a的旋转轴与旋转轴心C2同向延伸,第二张紧带轮7a具有与第一张紧带轮6a相同的直径。
第二张力变更机构7包括第二转动架7b,该第二转动架7b的前端轴支撑第二张紧带轮7a,而该第二转动架7b的基端可转动地轴支撑在机架10a上,在该第二转动架7b与第二驱动电机5之间配设有第二气缸7c,该第二气缸7c通过杆部7d的伸缩动作使第二转动架7b上下移动。
在第一驱动带轮4b与第一张紧带轮6a之间配设有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该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的旋转轴与旋转轴心C1同向延伸,该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以从该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朝向与第一气缸6c相反侧的斜上方延伸的摆动轴心C3为中心摆动自如。
在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上安装有能够获取该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的振动数据(后述第一平带B1的行进数据)的第一振动传感器8a(带行进检测传感器)。
另一方面,在第二驱动带轮5b与第二张紧带轮7a之间配设有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该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的旋转轴与旋转轴心C2同向延伸,该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具有与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相同的直径。
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以从该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朝向与第二气缸7c相反侧的斜下方延伸的摆动轴心C4为中心摆动自如。
在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上安装有能够获取该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的振动数据(后述第二平带B2的行进数据)的第二振动传感器9a(带行进检测传感器)。
在第一驱动带轮4b、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第一张紧带轮6a、第二从动带轮3B和第一从动带轮2A上卷绕有环状的第一平带B1,形成第一驱动体系K1。
从第一支撑轴r1和第二支撑轴r2的前端侧观察,第一平带B1以S字形依次卷绕在第二从动带轮3B和第一从动带轮2A上,当第一驱动带轮4b的旋转动作使第一平带B1环绕移动时,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经由第二从动带轮3B和第一从动带轮2A彼此反向旋转。应予说明,从第一支撑轴r1和第二支撑轴r2的前端侧观察,第一平带B1逆时针环绕移动,由此,在第一驱动体系K1中,从投入口10c投入并供给至旋转状态的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之间的间隙的稻谷能够被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外周面挤压的同时通过该间隙并将稻壳除去。
第一张紧带轮6a可以通过使第一转动架6b上下移动来调整第一平带B1的张紧状态。
另外,第一张紧带轮6a、第二从动带轮3B和第一从动带轮2A中在第一平带B1的环绕移动方向下游侧邻设于第一驱动带轮4b下游的带轮为第一张紧带轮6a,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位于第一张紧带轮6a与第一驱动带轮4b之间比中央位置P1更靠近第一张紧带轮6a侧的位置处,以沿着与第一平带B1接触的区域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摆动轴心C3为中心摆动并引导第一平带B1。
另一方面,在第二驱动带轮5b、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第二张紧带轮7a、第二从动带轮3A和第一从动带轮2B上卷绕有环状的第二平带B2,形成第二驱动体系K2。
从第一支撑轴r1和第二支撑轴r2的前端侧观察,第二平带B2以S字形依次卷绕在第二从动带轮3A和第一从动带轮2B上,当第二驱动带轮5b的旋转动作使第二平带B2环绕移动时,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经由第二从动带轮3A和第一从动带轮2B彼此反向旋转,由此,在第二驱动体系K2中,从投入口10c投入并供给至旋转状态的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之间的间隙的稻谷也能够被其外周面挤压的同时通过该间隙并将稻壳除去。应予说明,从第一支撑轴r1和第二支撑轴r2的前端侧观察,第二平带B2顺时针环绕移动。
第二张紧带轮7a可以通过使第二转动架7b上下移动来调整第二平带B2的张紧状态。
另外,第二张紧带轮7a、第二从动带轮3A和第一从动带轮2B中在第二平带B2的环绕移动方向下游侧邻设于第二驱动带轮5b下游的带轮为第二张紧带轮7a,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位于第二张紧带轮7a与第二驱动带轮5b之间比中央位置P2更靠近第二张紧带轮7a侧的位置处,以沿着与第二平带B2接触的区域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摆动轴心C4为中心摆动并引导第二平带B2。
在第一驱动体系K1和第二驱动体系K2中设置有离合器机构20,该离合器机构20切换驱动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旋转的驱动体系。
该离合器机构20包括:配设在第一脱壳辊R1与第一从动带轮2A之间的第一离合器单元11、以及配设在第二脱壳辊R2与第二从动带轮3B之间的第二离合器单元12。
第一离合器单元11设置成可绕旋转轴心C1转动,在第一脱壳辊R1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处沿着以旋转轴心C1为中心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有一对第一离合器带轮11a,该第一离合器带轮11a能够以与旋转轴心C1同向延伸的旋转轴心为中心旋转自如。
另一方面,第二离合器单元12设置成可绕旋转轴心C2转动,在第二脱壳辊R2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处沿着以旋转轴心C2为中心的周向隔开规定间隔设置有一对第二离合器带轮12a,该第二离合器带轮12a能够以与旋转轴心C2同向延伸的旋转轴心为中心旋转自如。
在第一离合器单元11上安装有第一链轮13,该第一链轮13的中心与旋转轴心C1重合,在第二离合器单元12上安装有第二链轮14,第二链轮14的中心与旋转轴心C2重合。
在第一链轮13的下方配设有旋转轴心与旋转轴心C1同向延伸的中继双链轮15,而在第二链轮14的与第一链轮13相反侧配设有旋转轴心与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的旋转轴心重合的第三链轮16。
在第二张紧带轮7a的下方配设有第三气缸17,该第三气缸17通过杆部17a的伸缩动作使第三链轮16正逆旋转。
在第一链轮13、以及中继双链轮15中的一个链轮上卷绕有第一链条18,在第二链轮14、中继双链轮15中的另一个链轮、以及第三链轮16上卷绕有第二链条19。
然后,当第三链轮16正逆旋转时,第一离合器单元11和第二离合器单元12经由第一链轮13、第二链轮14、中继双链轮15、第一链条18和第二链条19分别沿着正转方向和逆转方向转动180度,离合器机构20可以在图2所示的状态和图3所示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该图2所示的状态为:第二离合器单元12的各第二离合器带轮12a使第二平带B2离开第一从动带轮2B,并且第一离合器单元11的各第一离合器带轮11a使第一平带B1接触第一从动带轮2A;该图3所示的状态为:第一离合器单元11的各第一离合器带轮11a使第一平带B1离开第一从动带轮2A,并且第二离合器单元12的各第二离合器带轮12a使第二平带B2接触第一从动带轮2B。应予说明,当由离合器机构20切换驱动体系时,利用第一张力变更机构6和第二张力变更机构7分别调节第一平带B1的张紧状态和第二平带B2的张紧状态。
如图4所示,在机架10a上安装有能够显示砻谷机10的状态的显示监视器40。
第一旋转传感器s1、第二旋转传感器s2、第一驱动电机4、第二驱动电机5、第一振动传感器8a、第二振动传感器9a、离合器机构20和显示监视器40与控制部30连接。
该控制部30向第一驱动电机4输出工作信号以驱动第一驱动带轮4b旋转,从而在第一驱动体系K1中驱动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旋转。
另一方面,控制部30向第二驱动电机5输出工作信号以驱动第二驱动带轮5b旋转,从而在第二驱动体系K2中驱动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旋转。
为了在开始驱动第一驱动电机4或第二驱动电机5时防止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由于突然驱动而发生蛇行,控制部30控制第一驱动电机4或第二驱动电机5花费比正常到达目标转速的设定时间更长的时间到达目标转速。例如,控制部30利用逆变器等以1~5秒、最佳为2秒左右到达目标转速。
另外,当砻谷机10发生错误时,控制部30向显示监视器40输出显示信号以对使用者显示报错消息。
另外,控制部30包括:存储部30a,预先存储有用于判定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行进为蛇行状态的阈值T1;以及判定部30b,将由第一振动传感器8a或第二振动传感器9a获得的振动数据与阈值T1进行比较以判定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是否处于蛇行状态。
另外,存储部30a预先存储有阈值T2,该阈值T2用于判定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与第一从动带轮2或第二从动带轮3之间发生打滑的状态。
进而,判定部30b将由第一旋转传感器s1或第二旋转传感器s2获得的转速数据与阈值T2进行比较,以判定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是否发生打滑。
当判定部30b判定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处于蛇行状态时,控制部30使离合器机构20运转以切换至不同的驱动体系,并且由不同的驱动体系驱动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旋转,直到判定部30b判定在原驱动体系中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不是蛇行状态。
接着,详细说明砻谷机10由第一驱动体系K1驱动时,在第一平带B1发生蛇行的情况下控制部30的动作。
如图5所示,首先,在步骤S1中,控制部30开始从第一振动传感器8a获取环绕移动的第一平带B1的行进数据(振动数据),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中,判定部30b将从第一振动传感器8a获得的振动数据与存储在存储部30a中的阈值T1进行比较,判定第一平带B1是否处于蛇行状态。
当步骤S2的判定为否(NO)时,即如果判定部30b判定第一平带B1不是蛇行状态,则第一驱动体系K1继续使砻谷机10运转。
另一方面,当步骤S2的判定为是(YES)时,即如果判定部30b判定第一平带B1处于蛇行状态时,进入步骤S3,向第一驱动电机4输出停止信号,并且向离合器机构20输出工作信号,将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旋转驱动切换为由第二驱动体系K2进行的旋转驱动之后,向第二驱动电机5输出工作信号,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将第二驱动电机5的停止次数计数N重置为N=0之后,进入步骤S5。
在步骤S5中,控制部30开始从第一振动传感器8a获取环绕移动的第一平带B1的行进数据(振动数据),进入步骤S6。
在步骤S6中,判定部30b将从第一振动传感器8a获得的振动数据与存储在存储部30a中的阈值T1进行比较,判定第一平带B1是否处于蛇行状态。
当步骤S6的判定为否(NO)时,即如果判定部30b判定第一平带B1不是蛇行状态,则进入步骤S11,向第二驱动电机5输出停止信号,并且向离合器机构20输出工作信号,将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旋转驱动切换为由第一驱动体系K1进行的旋转驱动之后,向第一驱动电机4输出工作信号,返回步骤S1。
另一方面,当步骤S6的判定为是(YES)时,即如果判定部30b判定第一平带B1处于蛇行状态,则进入步骤S7,控制部30向第二驱动电机5输出停止信号,使该第二驱动电机5暂时停止,然后向第二驱动电机5输出工作信号,重新启动之后,进入步骤S8。
在步骤S8中,第二驱动电机5的停止次数计数N增加1,然后进入步骤S9。
在步骤S9中,判定部30b判定停止次数计数N是否达到预定次数X次。
当步骤S9的判定为否(NO)时,即如果判定部30b判定停止次数计数N未达到次数X,则返回步骤S5,继续观察第一平带B1的蛇行状态。
另一方面,当步骤S9的判定为是(YES)时,即如果判定部30b判定停止次数计数N达到次数X时,进入步骤S10,控制部30向显示监视器40输出显示信号显示报错消息,并且向第二驱动电机5输出停止信号,使砻谷机10停止。
应予说明,砻谷机10由第二驱动体系K2驱动时,在第二平带B2发生蛇行的情况下控制部30的动作除了驱动体系相反之外,其他控制部30的动作均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将第一平带B1和第二平带B2应用于使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旋转的环状带,因此当增加第一驱动电机4和第二驱动电机5的输出以提高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旋转力时,能够在不增加第一平带B1和第二平带B2的数量的情况下通过增大该第一平带B1和第二平带B2的宽度尺寸来提高第一平带B1和第二平带B2与各带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能力。因此,即使在各带轮由悬臂式支撑轴支撑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各带轮在旋转轴心方向上的尺寸,所以施加于支撑轴的弯曲应力减小,即使反复使用也不易产生故障,并且能够使系统整体小型化。
另外,当旋转驱动系统1运转时,如果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相对于各带轮的外周面在各带轮的旋转轴心方向上偏移,则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或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对引导的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朝着与该偏移方向的相反侧施加抵抗力并随着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移动而摆动。因此,如果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反复进行环绕移动动作,则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在各带轮的旋转轴心方向上的偏移逐渐减小,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返回可以进行稳定的环绕移动动作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旋转驱动系统1的旋转驱动动作稳定。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或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设置在靠近第一张紧带轮6a或第二张紧带轮7a的位置,因此由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或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施加于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抵抗力对滑过第一张紧带轮6a或第二张紧带轮7a外周面的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即使在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蛇行的情况下,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环绕移动动作也容易恢复稳定状态(蛇行容易复原),从而能够使旋转驱动系统1的旋转驱动动作更稳定。
另外,如上所述,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和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分别位于靠近第一张紧带轮6a的位置和靠近第二张紧带轮7a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在由第一张紧带轮6a或第二张紧带轮7a调整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张紧状态时,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或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对滑过第一张紧带轮6a或第二张紧带轮7a外周面的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即使由第一张紧带轮6a或第二张紧带轮7a调整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张紧状态,也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由其引起的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蛇行。
另外,使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同时旋转的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在环绕移动时不易蛇行,因此当稻谷被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外周面挤压的同时通过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时,可以将第一驱动电机4或第二驱动电机5的驱动力无损失地传递至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
另外,可以由离合器机构20切换第一驱动体系K1和第二驱动体系K2并且驱动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旋转,因此例如通过将第一从动带轮2和第二从动带轮3设定为不同直径,能够在切换驱动体系时改变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圆周速度。
另外,在控制部30中判定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是否处于蛇行状态,并且切换驱动体系,因此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不会在蛇行状态下继续环绕移动,不但能够使旋转驱动系统1的旋转驱动动作稳定,而且还能够防止由于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长时间持续蛇行所产生的故障。
由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砻谷机10具有高脱壳能力,能够有效地剪破并除去稻壳。
应予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从动带轮2A、第二从动带轮3B和第一张紧带轮6a中在第一平带B1的环绕移动方向下游侧邻设于第一驱动带轮4b下游的邻设带轮是第一张紧带轮6a,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配设在第一张紧带轮6a与第一驱动带轮4b之间,但是在邻设带轮为第一从动带轮2A或第二从动带轮3B的情况下,即使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配设在这些带轮与第一驱动带轮4b之间也能够控制蛇行。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从动带轮2B、第二从动带轮3A和第二张紧带轮7a中在第二平带B2的环绕移动方向下游侧邻设于第二驱动带轮5b下游的邻设带轮是第二张紧带轮7a,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配设在第二张紧带轮7a与第二驱动带轮5b之间,但是在邻设带轮为第一从动带轮2B或第二从动带轮3A的情况下,即使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配设在这些带轮与第二驱动带轮5b之间也能够控制蛇行。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第一振动传感器8a或第二振动传感器9a检测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蛇行状态,但是只要能够检测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蛇行状态,则也可以使用其他传感器进行检测,例如可以使用光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检测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蛇行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振动传感器8a和第二振动传感器9a安装在第一蛇行控制带轮8和第二蛇行控制带轮9上,但是也可以通过安装在其他带轮上检测振动,以检测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的蛇行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传感器s1和第二旋转传感器s2分别配设在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侧方,但是不限于此,只要能够检测第一脱壳辊R1和第二脱壳辊R2的转速,则也可以安装在其他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判定部30b将由第一旋转传感器s1或第二旋转传感器s2获得的转速数据与预设的阈值T2进行比较以判定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是否发生打滑,但是例如判定部30b也可以计算出由第一旋转传感器s1获得的转速数据与由第二旋转传感器s2获得的转速数据之差即转速差数据,将该转速差数据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较以判定第一平带B1或第二平带B2是否发生打滑。
进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任意平带发生蛇行时进行“驱动体系的切换控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方式以抑制平带的蛇行状态。
作为用于抑制平带的蛇行状态的方式,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不切换驱动体系的情况下,将当前驱动的驱动体系的速度减速,确认到在减速状态下蛇行复原之后,重新进行加速(以下称为“驱动体系的减速控制”)。另外,例如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不切换驱动体系的情况下,停止当前驱动的驱动体系,重新启动同一驱动体系,确认到蛇行复原再继续驱动(以下称为“驱动体系的停止控制”)。
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将上述三种控制适当组合。例如,在实施了“驱动体系的减速控制”,并且经过规定时间蛇行也未复原的情况下,可以实施“驱动体系的停止控制”;在实施了“驱动体系的停止控制”,并且经过规定时间蛇行也未复原的情况下,可以实施“驱动体系的切换控制”。进而,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利用机械学习等,根据需要实施“驱动体系的减速控制”、“驱动体系的停止控制”和“驱动体系的切换控制”中的任一种。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驱动系统1适用于砻谷机10,但是也可以适用于其他装置,例如可以应用于辊磨装置等。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例如驱动旋转辊旋转的旋转驱动系统和具备该系统的砻谷机。
-符号说明-
1:旋转驱动系统
2:第一从动带轮
3:第二从动带轮
4:第一驱动电机
4b:第一驱动带轮
5:第二驱动电机
5b:第二驱动带轮
6a:第一张紧带轮
7a:第二张紧带轮
8:第一蛇行控制带轮
9:第二蛇行控制带轮
10:砻谷机
20:离合器机构
30:控制部
30a:存储部
30b:判定部
B1:第一平带
B2:第二平带
K1:第一驱动体系
K2:第二驱动体系
R1:第一脱壳辊(旋转辊)
R2:第二脱壳辊(旋转辊)
8a:第一振动传感器(带行进检测传感器)
9a:第二振动传感器(带行进检测传感器)
T1:阈值

Claims (7)

1.一种旋转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包括:
驱动带轮,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从动带轮,与旋转辊一体旋转;
环状的平带,卷绕在所述驱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上,通过所述驱动带轮的旋转动作环绕移动,经由所述从动带轮使所述旋转辊旋转;以及
张紧带轮,能够调整该平带的张紧状态;
所述从动带轮和所述张紧带轮中在所述平带的环绕移动方向下游侧邻设于所述驱动带轮下游的带轮为邻设带轮,在所述邻设带轮与所述驱动带轮之间,以沿着与所述平带接触的区域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摆动轴心为中心摆动自如的蛇行控制带轮引导所述平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蛇行控制带轮位于所述邻设带轮与所述驱动带轮之间比中央位置更靠近所述邻设带轮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邻设带轮为所述张紧带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辊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旋转辊的旋转轴心平行地延伸,并且设置在邻接的位置处,
所述平带依次卷绕在与各所述旋转辊一体旋转地设置于各所述旋转辊上的各从动带轮上,使得在环绕移动时各所述旋转辊彼此反向旋转,
两个所述旋转辊构成为:在旋转状态下供给至两个该旋转辊的间隙的粒状体被两个旋转辊的外周面挤压的同时通过该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包括一对所述驱动电机、一对所述驱动带轮、一对所述平带、一对所述张紧带轮、以及一对所述蛇行控制带轮,
所述从动带轮包括一对第一从动带轮和一对第二从动带轮,
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和一个所述第二从动带轮设置在一个所述旋转辊上并与该旋转辊一体旋转,而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和另一个所述第二从动带轮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旋转辊上并与该旋转辊一体旋转,
一个所述平带卷绕在一个所述驱动带轮、一个所述蛇行控制带轮、一个所述张紧带轮、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以及另一个所述第二从动带轮上,形成第一驱动体系,而另一个所述平带卷绕在另一个所述驱动带轮、另一个所述蛇行控制带轮、另一个所述张紧带轮、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以及一个所述第二从动带轮上,形成第二驱动体系,
在所述第一驱动体系和所述第二驱动体系中设置有离合器机构,所述离合器机构在使一个所述平带离开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并且使另一个所述平带接触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的状态与使一个所述平带接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并且使另一个所述平带离开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带轮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切换驱动两个所述旋转辊旋转的驱动体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系统包括:
可获取各所述平带的行进数据的带行进检测传感器、以及
与各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离合器机构和所述带行进检测传感器连接的控制部,
该控制部包括:
预先存储有用于判定所述平带的行进为蛇行状态的阈值的存储部、以及
将由所述带行进检测传感器获得的行进数据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以判定所述平带是否处于蛇行状态的判定部,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当该判定部判定处于蛇行状态时,使所述离合器机构运转以切换至不同的驱动体系,并且由不同的驱动体系驱动两个所述旋转辊旋转,直到所述判定部判定在原驱动体系中所述平带不是蛇行状态。
7.一种砻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砻谷机具备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驱动系统,
所述粒状体为稻谷,
所述砻谷机构成为:当稻谷被旋转状态的两个所述旋转辊的外周面挤压的同时通过两个所述旋转辊的间隙时将稻壳除去。
CN202280014972.9A 2021-02-18 2022-02-04 旋转驱动系统和具备该系统的砻谷机 Pending CN1168879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4669A JP7074220B1 (ja) 2021-02-18 2021-02-18 回転駆動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を備えた籾摺機
JP2021-024669 2021-02-18
PCT/JP2022/004463 WO2022176647A1 (ja) 2021-02-18 2022-02-04 回転駆動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を備えた籾摺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87920A true CN116887920A (zh) 2023-10-13

Family

ID=81731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4972.9A Pending CN116887920A (zh) 2021-02-18 2022-02-04 旋转驱动系统和具备该系统的砻谷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74220B1 (zh)
CN (1) CN116887920A (zh)
WO (1) WO20221766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21155A (ja) * 2022-08-03 2024-02-16 株式会社サタケ 籾摺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3692B2 (ja) * 2005-05-09 2010-06-16 株式会社サタケ 脱ぷ機における脱ぷロール駆動装置
JP4871146B2 (ja) * 2007-01-15 2012-02-08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ベルト車及びベルト駆動装置
JP5110299B2 (ja) * 2007-08-30 2012-12-26 株式会社サタケ 籾摺機における脱ぷロール駆動装置
BR102014005562A2 (pt) * 2014-03-11 2015-02-10 Zaccaria Ind Mach Sa Sistema de troca de rotação automatizado voltado para máquinas descascadoras de arroz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74220B1 (ja) 2022-05-24
JP2022126534A (ja) 2022-08-30
WO2022176647A1 (ja) 2022-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25604A1 (ja) 籾摺機
US7296511B2 (en) Rice hulling roll driving apparatus in rice huller
CN116887920A (zh) 旋转驱动系统和具备该系统的砻谷机
JP2006312151A5 (zh)
JP2007115433A (ja) 電線癖取り装置
JP2009219983A (ja) 籾摺機
TWI460016B (zh) 脫穀殼機中之脫穀殼滾輪驅動裝置
US20080089985A1 (en)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olled sushi
JP6809026B2 (ja) コード入りゴムシート部材の切断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057859B2 (ja) 紙葉類取出装置
JP3756633B2 (ja) 米飯圧縮成形移送装置
US9611120B2 (en) Sheet discharge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heet discharge trays
KR100916076B1 (ko) 절단장치
JP2019124338A (ja) 伝動システム
JP3615465B2 (ja) 生地延ばし装置
JPH0615482U (ja) 製麺装置
JP4830590B2 (ja) ゴム材料の混練方法
JP5151885B2 (ja) シート折り装置
WO2024029146A1 (ja) 籾摺機
JP2008260619A (ja) 羽根車のシート状物減速機構
JP2023034738A (ja) 籾摺装置
JP7269043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954127B2 (ja) 帯状シート材の切断装置
JP2017129013A (ja) 制御装置
JP2021126604A (ja) 籾摺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