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7165A - 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7165A
CN116877165A CN202310938977.7A CN202310938977A CN116877165A CN 116877165 A CN116877165 A CN 116877165A CN 202310938977 A CN202310938977 A CN 202310938977A CN 116877165 A CN116877165 A CN 116877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adjacent
fixedly connected
plates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389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伟耀
陈玏昕
张悦颖
方恒宇
公绪飞
赵同彬
谭云亮
孔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9389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71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7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71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3/00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 E21D23/04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e.g. linking members between adjacent frames or sets of props; Means for counteracting lateral sliding on inclined flo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3/00Mine roof supports for step- by- step movement,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rovisions for shifting of conveyors, mining machines, or guides therefor
    • E21D23/16Hydraulic or pneumatic features, e.g. circuits, 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valves, setting or retrac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井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包括有对称分布的底座,底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底座固接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滑动架固接,滑动架固接有支架,对称分布的支架设置有主支撑板,主支撑板设置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第一推杆和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第三推杆,主支撑板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推杆和对称分布的第四推杆,第二推杆和第四推杆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本发明通过压缩活塞板与第四推杆之间的弹簧,减缓了矿井发生冲击地压时本装置受到的冲击力,同时对矿井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了矿井顶部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支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支护是指在采掘过程中,为保证矿井的稳定和安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支撑矿井壁、顶板和底板的工程技术。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巷道冲击地压的发生频率和破坏强度也逐渐增加。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中遇到的严重动力灾害,当冲击地压发生时,井下巷道远场围岩释放能量,造成支护装置的瞬间破坏。
现有的支护装置对矿井侧壁无法进行支护,无法保证实现对矿井巷道的完全支撑,同时在应对冲击地压时难以达到对冲击地压的缓冲,且当冲击力较大时,支护装置中的液压支柱会发生形变,造成支护装置的损坏,进而无法保证对矿井巷道的支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所阐述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包括有对称分布的底座,底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底座固接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滑动架固接,滑动架固接有支架,对称分布的支架设置有主支撑板,主支撑板设置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第一推杆和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第三推杆,主支撑板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推杆和对称分布的第四推杆,等间距的第一推杆连通有与相邻第二推杆连通的第一油管,等间距的第三推杆连通有与相邻第四推杆连通的第二油管,对称分布的第一推杆的伸缩端和对称分布的第三推杆的伸缩端均固接有上支护板,主支撑板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推杆和第三推杆位置的调压组件,等间距分布的上支护板固接有顶板,第二推杆和第四推杆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板,第二推杆与相邻的活塞板之间和第四推杆与相邻的活塞板之间均固接有弹簧,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和第四推杆内均有液压油。
进一步地,主支撑板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侧支撑板,侧支撑板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五推杆,对称分布的第五推杆的伸缩端共同固接有侧支护板,第五推杆有液压油。
进一步地,调压组件包括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第六推杆,第六推杆固接于主支撑板,第一推杆与相邻第六推杆的伸缩端固接,第三推杆与相邻第六推杆的伸缩端固接,第六推杆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等间距分布的第一腔体连通有第三油管,第三油管与相邻的第四推杆连通,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腔体连通有第四油管,第四油管与相邻的第二推杆连通,第一推杆和第三推杆均与主支撑板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设置于主支撑板,滑动机构用于将对称的滑动架向两侧分开,滑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座,固定座固接于主支撑板,固定座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直齿轮,固定座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板,对称分布的滑动板均设置有与直齿轮啮合的齿条,对称分布的滑动板分别与相邻的滑动架配合,对称分布的滑动板与相邻的滑动架之间均固接有弹簧,对称分布的支架均滑动连接有上摩擦板,上摩擦板与相邻的滑动板之间固接有第一拉绳,上摩擦板与相邻的支架固接有拉簧,对称分布的支架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与主支撑板滑动配合,滑动座与相邻的侧支撑板固接,滑动座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的第一锁止组件,滑动座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的第二锁止组件。
进一步地,第一锁止组件包括有对称分布的棘条,对称分布的棘条分别固接于相邻的滑动座,对称分布的支架均转动连接有棘爪,棘爪与对应的棘条配合,棘爪与相邻的支架之间固接有扭簧,棘爪固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与相邻的滑动板固接。
进一步地,对称分布的侧支撑板均滑动连接有下摩擦板,下摩擦板与相邻的上摩擦板配合,支架与相邻的侧支撑板配合,上摩擦板与下摩擦板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滑动座与相邻的支架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第二锁止组件包括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弹块,对称分布的第一弹块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滑动座,第一弹块与相邻的下摩擦板之间固接有第三拉绳,主支撑板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限位槽,第一弹块与相邻主支撑板的限位槽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设置于对称分布的底座,缓冲组件用于固定对称分布的底座,缓冲组件包括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接触架,等间距分布的接触架均滑动连接于相邻的底座,底座固接有等间距分布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接触架固接,底座滑动连接有与相邻滑动架固接的锁止板,底座滑动连接有等间距分布的异形架,异形架与相邻的接触架限位配合,异形架与相邻的锁止板限位配合,底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弹块,第二弹块与接触架限位配合,第二弹块与异形架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分力组件,分力组件用于分散主支撑板的下压力,分力组件设置于滑动架,分力组件包括对称分布的上支杆,对称分布的上支杆均转动连接于滑动架,上支杆滑动连接有下支杆,下支杆与相邻的底座转动配合,上支杆设置有第三弹块,下支杆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限位槽,第三弹块与相邻下支杆的限位槽配合,第三弹块固接有第四拉绳,第四拉绳与相邻的滑动板固接。
进一步地,第一拉绳、第二拉绳、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均处于紧绷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压缩活塞板与第四推杆之间的弹簧,减缓了矿井发生冲击地压时本装置受到的冲击力,同时对矿井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了矿井顶部的稳定;通过移动第一推杆和第三推杆的位置,增大顶板对矿井坍塌部位的支撑力,进而减缓矿井发生冲击地压时本装置受到的冲击力,避免本装置在应对矿井的冲击地压时发生损坏;通过侧支护板增大对矿井顶部的支撑面积,同时通过第五推杆对矿井坍塌所引起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确保了矿井侧壁的稳定;通过第一弹块对滑动座进行限位以及棘条对棘爪的限位,防止由于矿井的坍塌而导致侧支撑板和滑动架的移动,保证了对矿井的支撑作用,同时通过滑动架和侧支撑板对矿井的两侧进行支撑,提高了矿井的稳定性;通过第三弹块对下支杆的限位,避免在矿井发生坍塌时,掉落的石块对本装置进行挤压而压坏本装置,进而使本装置失去对矿井的支撑作用,同时对称分布的上支杆和下支杆将掉落石块的挤压力分散至两侧,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通过第二弹块对接触架的限位,使接触架向下移动后无法复位,避免由于矿井底部的塌陷而导致本装置失去对矿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减缓了矿井由于塌陷时本装置受到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滑动架、主支撑板和固定座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支架、主支撑板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顶板支撑矿井顶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推杆、第二油管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腔体和第三油管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油管与第二腔体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直齿轮和滑动板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滑动板和滑动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支架和主支撑板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棘条和棘爪限位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上摩擦板和下摩擦板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弹块和主支撑板限位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下摩擦板、第三拉绳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接触架、伸缩杆、锁止板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锁止板、异形架、第二弹块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下支杆和第三弹块限位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滑动板、第一拉绳、第三拉绳等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底座,102-滑动架,103-液压杆,104-支架,105-主支撑板,106-第一推杆,107-第二推杆,108-第一油管,109-第三推杆,110-第四推杆,111-第二油管,112-上支护板,113-活塞板,114-侧支撑板,115-第五推杆,116-侧支护板,117-顶板,201-第六推杆,202-第一腔体,203-第二腔体,204-第三油管,205-第四油管,301-固定座,302-伺服电机,303-直齿轮,304-滑动板,305-上摩擦板,306-第一拉绳,401-滑动座,402-棘条,403-棘爪,404-第二拉绳,405-下摩擦板,406-第一弹块,407-第三拉绳,601-接触架,602-伸缩杆,603-锁止板,604-异形架,605-第二弹块,701-上支杆,702-下支杆,703-第三弹块,704-第四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某些实施例于后方将参照所附附图做更全面性地描述,其中一些但并非全部的实施例将被示出。实际上,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此数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对地,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发明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如图1-图5所示,包括有对称分布的底座101,底座101为L形板,对称分布的两个底座101的上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架102,滑动架102呈L形板,滑动架102与底座101之间固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液压杆103,滑动架102的上部固接有支架104,支架104呈三角形,两个支架104的上侧设置有主支撑板105,主支撑板105的右半部分设置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十个第一推杆106,主支撑板105前后两侧的左部均固接有第二推杆107,同一侧的五个第一推杆106连通有与第二推杆107连通的第一油管108,主支撑板105的左半部分设置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十个第三推杆109,主支撑板105前后两侧的右部均固接有第四推杆110,同一侧的五个第三推杆109连通有第二油管111,第四推杆110与相邻的第二油管111连通,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推杆106的伸缩端共同固接有上支护板112,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三推杆109共同固接有上支护板112,主支撑板105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推杆106和第三推杆109位置的调压组件,十个上支护板112的上侧共同固接有顶板117,第二推杆107内和第四推杆110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13,第四推杆110内的活塞板113位于相邻第四推杆110的右部,第二推杆107内的活塞板113位于相邻第二推杆107的左部,活塞板113与第二推杆107和第四推杆110之间均固接有用于减缓冲击力的弹簧,主支撑板10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支撑板114,侧支撑板114内固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五推杆115,两个第五推杆115的伸缩端共同固接有侧支护板116,第一推杆106、第二推杆107、第三推杆109、第四推杆110和第五推杆115内均有液压油。
如图6和图7所示,调压组件包括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二十个第六推杆201,第六推杆201用于调节第一推杆106和第三推杆109的位置,第六推杆201内有活塞杆,第六推杆201固接于主支撑板105,第六推杆201为水平状态,第六推杆201的伸缩端与第一推杆106和第三推杆109固接,第六推杆201活塞杆的右部设置有第一腔体202,第六推杆201活塞杆的左部设置有第二腔体203,第一腔体202连通有第三油管204,第三油管204与第四推杆110的左侧连通,第二腔体203连通有第四油管205,第四油管205与第二推杆107的右侧连通,第一推杆106和第三推杆109均与主支撑板105滑动配合。
在工作人员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工作人员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随后工作人员开启四个液压杆103,四个液压杆103带动两个滑动架102向上移动,滑动架102带动相邻的支架104向上移动,两个支架104带动主支撑板105向上移动,主支撑板105带动其上所有零件同步向上移动,当顶板117与矿井的顶面接触时,本装置对矿井起到支撑作用,此时工作人员关闭四个液压杆103。
当矿井顶部的左部发生坍塌时,掉落的石块挤压顶板117的左部,在此过程中,顶板117左部所受的挤压力大于顶板117右部所受的挤压力,顶板117向下移动并挤压左部的上支护板112,随后上支护板112挤压相邻的第三推杆109,第三推杆109压缩并将其内部的液压油通过第二油管111挤压进第四推杆110内部,随后由第二油管111进入第四推杆110内部的液压油推动活塞板113,并挤压活塞板113与第四推杆110之间的弹簧,通过压缩活塞板113与第四推杆110之间的弹簧,减缓了矿井发生冲击地压时本装置受到的冲击力,同时对矿井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了矿井顶部的稳定性。
随着第四推杆110内部的液压油逐渐增多,活塞板113向第四推杆110的右侧移动,第四推杆110通过第三油管204将液压油挤压进第一腔体202内,随后第一腔体202内部的液压油逐渐增多,第一腔体202内部的液压油带动第六推杆201的伸缩端向左移动,第六推杆201的伸缩端带动第一推杆106和第三推杆109向左移动,上支护板112同步向左移动,并增加对顶板117左侧的支撑力。
当矿井顶部的右侧发生坍塌时,在顶板117的右部向下移动时,顶板117挤压第一推杆106,第一推杆106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一油管108进入第二推杆107,第二推杆107内的液压油挤压内部的活塞板113,活塞板113向外侧移动并挤压其与第二推杆107之间的弹簧,当活塞板113移动至第二推杆107的左侧时,第二推杆107内部的液压油通过进入第四油管205进入第二腔体203内,第二腔体203内的液压油挤压第六推杆201的伸缩端,第六推杆201的伸缩端推动第一推杆106和第三推杆109向右移动,并增加顶板117右侧的支撑力,通过移动第一推杆106和第三推杆109的位置,增大顶板117对矿井坍塌部位的支撑力,进而减缓矿井发生冲击地压时本装置受到的冲击力,避免本装置在应对矿井的冲击地压时发生损坏。
在主支撑板105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主支撑板105带动两个侧支撑板114同步向上移动,当顶板117接触至矿井顶部时,侧支护板116接触至矿井顶部,通过侧支护板116增大对矿井顶部的支撑面积,同时通过第五推杆115对矿井坍塌所引起的冲击力进行缓冲,确保了矿井侧壁的稳定。
在本装置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开启四个液压杆103,随后四个液压杆103回复原位,并带动滑动架102、支架104、主支撑板105及其上的所有零件同步向下移动,在顶板117与矿井顶部失去接触后,本装置失去对矿井顶部的支撑作用,随后工作人员关闭四个液压杆103并结束本装置的使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8-图10和图18所示,还包括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设置于主支撑板105,滑动机构用于将底座101和滑动架102向两侧分开,滑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座301,固定座301为T字状,固定座301固接于主支撑板105中部的下侧,固定座301的前侧安装有伺服电机302,伺服电机302的输出轴固接有直齿轮303,固定座301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动板304,滑动板304分为矩形板部分和T形板部分,两个滑动板304以伺服电机302输出轴圆心呈中心对称分布,两个滑动板304矩形板部分的相对面均设置有与直齿轮303啮合的齿条,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动板304的T形板部分分别与相邻的滑动架102配合,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动板304的T形板部分与相邻的滑动架102之间固接有弹簧,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架104的前侧滑动连接有上摩擦板305,上摩擦板305的下侧为橡胶材质,上摩擦板305的下侧与相邻的滑动板304之间固接有第一拉绳306,当滑动板304与相邻的滑动架102限位配合时,第一拉绳306处于紧绷状态,上摩擦板305的上侧与相邻的支架104固接有拉簧,对称分布的两个支架104的上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座401,滑动座401与相邻的侧支撑板114固接,滑动座401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104的第一锁止组件,滑动座401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的第二锁止组件。
如图10、图11和图18所示,第一锁止组件包括有对称分布的两个棘条402,两个棘条402分别固接于相邻滑动座401的下侧,两个支架104的上部均转动连接有与对应的棘条402配合的棘爪403,棘爪403与相邻的支架104之间固接有扭簧,棘爪403的下侧面固接有第二拉绳404,第二拉绳404与相邻的滑动板304固接,第二拉绳404处于紧绷状态。
如图9和图12所示,下摩擦板405滑动连接于侧支撑板114的下侧,下摩擦板405为L形板,下摩擦板405的表面为橡胶材质,下摩擦板405与相邻的上摩擦板305接触,滑动座401与主支撑板105滑动配合,支架104与相邻的侧支撑板114限位配合,当对称分布的滑动板304向中间移动时,滑动板304拉动第一拉绳306,第一拉绳306拉动上摩擦板305,上摩擦板305向下移动,并与下摩擦板405紧密贴合,上摩擦板305与下摩擦板405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滑动座401与支架104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二锁止组件包括有对称分布的两个第一弹块406,对称分布的第一弹块406设置于滑动座401,第一弹块406的上侧倾斜,滑动座401上开设有与第一弹块406倾斜面配合的限位槽,第一弹块406与相邻的下摩擦板405之间固接有第三拉绳407,第三拉绳407处于紧绷状态,第一弹块406与主支撑板105限位配合。
在顶板117与矿井顶部接触后,工作人员开启伺服电机302,伺服电机302的输出轴带动直齿轮303转动,直齿轮303通过齿条带动两个滑动板304向两侧移动,两个滑动板304分别带动相邻的滑动架102背向移动,同时两个滑动架102带动其上所有零件同步移动,在两个支架104向左右两侧移动的过程中,当支架104接触至相邻的侧支撑板114时,上摩擦板305位于相邻下摩擦板405的上方,同时支架104带动侧支撑板114及其上所有零件移动,同时侧支撑板114带动相邻的滑动座401及其上的所有零件同步移动,在两个支架104向两侧移动的过程中,棘条402挤压相邻的棘爪403,并使棘爪403摆动,在两个侧支撑板114向左右两侧滑动的过程中,主支撑板105挤压两个第一弹块406。
当侧支撑板114接触至矿井的两侧时,工作人员关闭伺服电机302,此时第一弹块406进入主支撑板105所对应的斜槽内,并且棘条402卡住棘爪403,通过第一弹块406对滑动座401进行限位以及棘条402对棘爪403的限位,防止由于矿井的坍塌而导致侧支撑板114和滑动架102的移动,保证了对矿井的支撑作用,同时通过滑动架102和侧支撑板114对矿井的两侧进行支撑,提高了矿井的稳定性。
在本装置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开启伺服电机302,伺服电机302的输出轴带动直齿轮303反向转动,直齿轮303通过滑动板304上的齿条分别上下两个滑动板304向中间移动并复位,滑动板304带动支架104向中间移动,在滑动板304向中间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板304拉动第一拉绳306,第一拉绳306移动并拉动对应的上摩擦板305,上摩擦板305向下移动并挤压相邻的下摩擦板405并使下摩擦板405向下移动,在下摩擦板40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下摩擦板405拉动第三拉绳407,第三拉绳407拉动第一弹块406向下移动,使第一弹块406失去对主支撑板105的限位,随后,在支架104向中间移动的过程中,由于上摩擦板305与下摩擦板405之间具有摩擦力,因此支架104带动对应的滑动座401向内移动。
在滑动板304向中间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板304拉动第二拉绳404,第二拉绳404拉动棘爪403并使棘爪403失去与棘条402的接触,进而,当支架104带动滑动座401向内移动至原位时,支架104向内移动并恢复至原位,滑动架102及其上的所有零件和主支撑板105及其上的所有零件同步向中间移动,当滑动架102回复原位后,工作人员关闭伺服电机302,并结束本装置的使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15和图16所示,还包括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设置于底座101,缓冲组件用于固定对称分布的底座101,缓冲组件包括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四个接触架601,接触架601为L形板,等间距分布的两个接触架601均滑动连接于同一底座101的外侧,两个底座101的外侧均固接有等间距分布的两个伸缩杆602,伸缩杆602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接触架601固接,滑动架102固接有锁止板603,锁止板603与相邻的底座101滑动配合,底座101滑动连接有等间距分布的两个异形架604,异形架604的上部为方板,异形架604的中部为方板,异形架604的下部为楔形块,异形架604上部的方板与相邻的接触架601的上部限位配合,异形架604中部的方板与相邻的锁止板603的下侧限位配合,底座101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弹块605,第二弹块605的外侧为倾斜面,第二弹块605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接触架601开设有斜槽,第二弹块605的外侧与接触架601的斜槽限位配合,第二弹块605中部的限位槽与异形架604的下侧限位配合。
如图1、图17和图18所示,还包括有分力组件,分力组件用于分散主支撑板105的下压力,分力组件设置于滑动架102,分力组件包括对称分布的四个上支杆701,四个上支杆701分别转动连接于对称分布的两个滑动架102的前后两侧,上支杆701的下侧滑动连接有下支杆702,下支杆702的下侧与相邻的底座101转动配合,上支杆701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弹块703,第三弹块703由对称分布的分的两个楔形块和一个弹簧组成,下支杆702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斜槽,第三弹块703的两个楔形块与相邻的下支杆702的斜槽限位配合,第三弹块703固接有第四拉绳704,第四拉绳704处于紧绷状态,第四拉绳704与相邻的滑动板304固接。
本装置的初始状态,接触架601与底座101的下侧面接触,此时接触架601与异形架604顶部的凸起接触,同时异形架604与相邻的第二弹块605尚未接触,且第二弹块605由于其自身弹簧的作用插入接触架601内部并对接触架601进行限位,此时伸缩杆602处于压缩状态,在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开启四个液压杆103,液压杆103的伸缩端带动滑动架102及其上的所有零件向上移动,同时滑动架102带动相邻的两个上支杆701向上移动,上支杆701带动第三弹块703向上移动,在第三弹块703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下支杆702挤压第三弹块703,当顶板117接触至矿井的顶部时,工作人员关闭四个液压杆103,同时第三弹块703由于其弹簧的作用而插进下支杆702相邻的斜槽内,通过第三弹块703对下支杆702的限位,避免在矿井发生坍塌时,掉落的石块对本装置进行挤压而压坏本装置,进而使本装置失去对矿井的支撑作用,同时对称分布的上支杆701和下支杆702将掉落石块的挤压力分散至两侧,提高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当本装置的底部发生塌陷时,伸缩杆602的伸缩端推动接触架601向下移动,在接触架60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接触架601挤压相邻的第二弹块605,使第二弹块605向内移动,随后第二弹块605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并插进接触架601上相邻的限位槽内,通过第二弹块605对接触架601的限位,使接触架601向下移动后无法复位,避免由于矿井底部的塌陷而导致本装置失去对矿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减缓了矿井由于塌陷时本装置受到的冲击力。
在本装置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开启四个液压杆103,液压杆103的伸缩端带动滑动架102向下移动,滑动架102带动锁止板603向下移动,当锁止板603与异形架604中部的凸起接触时,在锁止板603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锁止板603挤压异形架604中部的凸起,锁止板603带动异形架604向下移动,异形架604挤压第二弹块605中部的斜槽,第二弹块605向内移动,在第二弹块605移动至底座101内部后,第二弹块605与相邻的接触架601事情接触并失去对接触架601的限位。
在第二弹块605失去对接触架601的限位后,底座101及其上的所有零件同步向下移动,直至底座101的底部与接触架601接触后,底座101及其上的所有零件不再向下移动,随后工作人员关闭四个液压杆103,并结束本装置的使用。
当本装置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开启伺服电机302,随后在滑动板304向中间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板304拉动相邻的第四拉绳704,使第三弹块703向中间移动,并与下支杆702失去接触,进而失去对下支杆702的限位,随后在滑动架10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架102挤压上支杆701,并使上支杆701恢复原位,随后工作人员关闭伺服电机302,并结束本装置的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发明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有了清楚的认识。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对称分布的底座,底座滑动连接有滑动架,底座固接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滑动架固接,滑动架固接有支架,对称分布的支架设置有主支撑板,主支撑板设置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第一推杆和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第三推杆,主支撑板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推杆和对称分布的第四推杆,等间距的第一推杆连通有与相邻第二推杆连通的第一油管,等间距的第三推杆连通有与相邻第四推杆连通的第二油管,对称分布的第一推杆的伸缩端和对称分布的第三推杆的伸缩端均固接有上支护板,主支撑板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推杆和第三推杆位置的调压组件,等间距分布的上支护板固接有顶板,第二推杆和第四推杆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板,第二推杆与相邻的活塞板之间和第四推杆与相邻的活塞板之间均固接有弹簧,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和第四推杆内均有液压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主支撑板设置有对称分布的侧支撑板,侧支撑板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五推杆,对称分布的第五推杆的伸缩端共同固接有侧支护板,第五推杆有液压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调压组件包括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第六推杆,第六推杆固接于主支撑板,第一推杆与相邻第六推杆的伸缩端固接,第三推杆与相邻第六推杆的伸缩端固接,第六推杆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等间距分布的第一腔体连通有第三油管,第三油管与相邻的第四推杆连通,等间距分布的第二腔体连通有第四油管,第四油管与相邻的第二推杆连通,第一推杆和第三推杆均与主支撑板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设置于主支撑板,滑动机构用于将对称的滑动架向两侧分开,滑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座,固定座固接于主支撑板,固定座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直齿轮,固定座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滑动板,对称分布的滑动板均设置有与直齿轮啮合的齿条,对称分布的滑动板分别与相邻的滑动架配合,对称分布的滑动板与相邻的滑动架之间均固接有弹簧,对称分布的支架均滑动连接有上摩擦板,上摩擦板与相邻的滑动板之间固接有第一拉绳,上摩擦板与相邻的支架固接有拉簧,对称分布的支架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滑动座与主支撑板滑动配合,滑动座与相邻的侧支撑板固接,滑动座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的第一锁止组件,滑动座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的第二锁止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锁止组件包括有对称分布的棘条,对称分布的棘条分别固接于相邻的滑动座,对称分布的支架均转动连接有棘爪,棘爪与对应的棘条配合,棘爪与相邻的支架之间固接有扭簧,棘爪固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与相邻的滑动板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称分布的侧支撑板均滑动连接有下摩擦板,下摩擦板与相邻的上摩擦板配合,支架与相邻的侧支撑板配合,上摩擦板与下摩擦板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滑动座与相邻的支架之间的摩擦力。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二锁止组件包括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弹块,对称分布的第一弹块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滑动座,第一弹块与相邻的下摩擦板之间固接有第三拉绳,主支撑板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限位槽,第一弹块与相邻主支撑板的限位槽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设置于对称分布的底座,缓冲组件用于固定对称分布的底座,缓冲组件包括有等间距且对称分布的接触架,等间距分布的接触架均滑动连接于相邻的底座,底座固接有等间距分布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伸缩端与相邻的接触架固接,底座滑动连接有与相邻滑动架固接的锁止板,底座滑动连接有等间距分布的异形架,异形架与相邻的接触架限位配合,异形架与相邻的锁止板限位配合,底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弹块,第二弹块与接触架限位配合,第二弹块与异形架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分力组件,分力组件用于分散主支撑板的下压力,分力组件设置于滑动架,分力组件包括对称分布的上支杆,对称分布的上支杆均转动连接于滑动架,上支杆滑动连接有下支杆,下支杆与相邻的底座转动配合,上支杆设置有第三弹块,下支杆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限位槽,第三弹块与相邻下支杆的限位槽配合,第三弹块固接有第四拉绳,第四拉绳与相邻的滑动板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拉绳、第二拉绳、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均处于紧绷状态。
CN202310938977.7A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 Pending CN1168771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8977.7A CN116877165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8977.7A CN116877165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7165A true CN116877165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6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38977.7A Pending CN116877165A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71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7656A (zh) * 2023-11-29 2023-12-29 泰州市凯华柴油发电机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多重减震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11628A3 (ru) * 1983-07-16 1987-05-15 Геверкшафт Эйзенхютте Вестфалия (Фирма)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а крепь
CN112727521A (zh) * 2021-01-22 2021-04-30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超前液压支架的复合型抗冲击吸能装置
GB202200922D0 (en) * 2022-01-25 2022-03-09 Caterpillar Inc Roof support unit for a mining machine
CN216077163U (zh) * 2021-09-03 2022-03-18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矿冲击地压支护装置
CN216691115U (zh) * 2021-12-24 2022-06-07 郑州固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冲永久支护架
CN218542299U (zh) * 2022-12-05 2023-02-28 平顶山市天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击液压支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11628A3 (ru) * 1983-07-16 1987-05-15 Геверкшафт Эйзенхютте Вестфалия (Фирма)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а крепь
CN112727521A (zh) * 2021-01-22 2021-04-30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超前液压支架的复合型抗冲击吸能装置
CN216077163U (zh) * 2021-09-03 2022-03-18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矿冲击地压支护装置
CN216691115U (zh) * 2021-12-24 2022-06-07 郑州固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防冲永久支护架
GB202200922D0 (en) * 2022-01-25 2022-03-09 Caterpillar Inc Roof support unit for a mining machine
CN218542299U (zh) * 2022-12-05 2023-02-28 平顶山市天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抗冲击液压支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7656A (zh) * 2023-11-29 2023-12-29 泰州市凯华柴油发电机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多重减震装置
CN117307656B (zh) * 2023-11-29 2024-03-29 泰州市凯华柴油发电机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多重减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77165A (zh) 一种矿井用抗冲击地压的自动支护装置
CN112878552A (zh) 一种建筑幕墙支撑结构
CN114412454A (zh) 一种具有高强抗震功能的石油钻井用随钻测井仪
CN109109795B (zh) 一种新能源载货汽车保险杠
CN112502332B (zh) 一种建筑工程幕墙安装用连接组件
CN210526457U (zh) 一种可多级缓能的汽车防撞梁
CN211032479U (zh) 一种带有缓冲机构的赛车用保险杠
CN116215220B (zh) 一种具有悬置软垫的散热器
CN211312276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的警示牌
CN115962730A (zh) 煤矿巷道顶板形变密集光栅在线监测装置
CN218176209U (zh) 一种可释放温度应力的连接伸缩装置
CN112376897A (zh) 一种二次防震抗冲击建筑铝模板
CN215519415U (zh) 一种用于玻璃幕墙的转角连接装置
CN215518528U (zh) 一种防撞式公路护栏
CN214411857U (zh) 一种防震配电柜
CN115405583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液压设备
CN214002542U (zh) 一种绿色建材运输设备
CN210591919U (zh) 一种单车气液缓冲挡车器
CN110065870B (zh) 一种施工吊笼限速保护二次防护装置
CN113982350A (zh) 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412544U (zh) 一种电梯井道缓冲保护结构
CN216110787U (zh) 一种煤矿支架
CN212864001U (zh)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
CN215164978U (zh) 可伸缩的路边安全路障
CN211338422U (zh) 一种电梯缓冲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