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9221A - 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9221A
CN116869221A CN202311107552.8A CN202311107552A CN116869221A CN 116869221 A CN116869221 A CN 116869221A CN 202311107552 A CN202311107552 A CN 202311107552A CN 116869221 A CN116869221 A CN 116869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pe
generating device
heating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75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彧
张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st 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075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92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69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92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包括气雾发生装置主体,气雾发生装置主体内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油的储油腔,储油腔内设有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雾化芯内设有导油排气结构和雾气通道,以及发热腔,雾气通道与发热腔及外界大气相通,发热腔内设有用于吸收和加热烟油的发热芯,导油排气结构包括导油部和排气部,导油部与发热芯和储油腔相对应,排气部与发热腔和雾气通道以及导油部相通。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储油腔内烟油从导油部空气可从排气部进入储油腔内维持气压平衡,可加快进油速度和进油量,烟油进入发热芯时发热芯内的空气可从排气部排出使发热芯吸油快和吸油量足,从而可解决发热芯吸油不足出现干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气雾发生装置,储油腔内烟油从导油孔进入发热芯时,由于储油腔内没有空气补充来维持气压平衡,会导致进油速度和进油量减少,并且发热芯从导油孔处吸收烟油时,由于发热芯内部中间部分气体无法完全排出,会导致发热芯吸油速度减慢且吸油不饱和,此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发热芯吸油量不充足,在连续抽烟状态下极易造成发热芯干烧,从而使烟雾中产生焦糊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气雾发生装置,进油时储油腔内气压不平衡和发热芯内空气无法排出,使发热芯吸油量不足易造成干烧并产生焦糊味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包括气雾发生装置主体,所述气雾发生装置主体内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油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内设有导油排气结构和雾气通道,以及发热腔,所述雾气通道与所述发热腔及外界大气相通,所述发热腔内设有用于吸收和加热烟油的发热芯,所述导油排气结构包括导油部和排气部,所述导油部与所述发热芯和所述储油腔相对应,所述排气部与所述发热腔和所述雾气通道以及所述导油部相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油部包括导油通孔和/或导油通道。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排气部包括排气槽和/或间隙空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油排气结构还包括导油槽,所述导油槽一端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所述发热腔内还设有位于所述发热芯下方的吸油件,所述导油槽远离所述发热芯的一端与所述吸油件相对应。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化芯包括雾气管和固定管,所述雾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管的内径,所述固定管上端插入所述雾气管下端内,所述雾气管内形成所述雾气通道,所述固定管内形成所述发热腔,所述发热芯和所述吸油件设在所述固定管内,且所述发热芯与所述固定管上端内壁相抵接,所述导油槽纵向开设在所述固定管下端内壁上。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管内壁与所述雾气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空间,所述间隙空间与所述雾气通道和所述发热腔相通,所述固定管上端内壁沿水平方向内凹形成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环绕在所述发热芯外壁,所述间隙空间和所述排气槽构成所述排气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雾气管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间隙空间相对应且相通的第一导油孔,所述固定管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油孔,所述第二导油孔一侧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且与所述排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油孔另一侧与所述间隙空间和所述第一导油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导油孔和所述第二导油孔构成所述导油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雾发生装置主体包括壳体,所述雾气管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雾气管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储油腔,所述壳体上端缩颈形成所述吸嘴,所述吸嘴顶端开设有出雾口,所述吸嘴从所述出雾口处向内凸伸形成所述排雾管,所述雾气管上端插入所述排雾管内,所述雾气通道通过所述排雾管和所述出雾口与外界大气相通,所述雾气管外壁与所述排雾管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所述壳体底端开口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固定管下端插入所述进气通道内,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发热腔相对应且相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雾发生装置主体还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套设在所述壳体下端,所述底壳内设有支架和通气件,所述支架内设有导气件,所述导气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相通的导气通道,所述通气件位于所述导气件下方,所述通气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气通道相对应且相通的通气通道,所述底壳底端开设有与所述通气通道相对应且相通的进气孔。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雾发生装置主体还包括电芯和电源板,所述电芯和所述电源板均设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电芯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所述电源板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
实施本发明的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通过设计导油排气结构,储油腔内烟油从导油部空气可从排气部进入储油腔内维持气压平衡,可加快进油速度和进油量,烟油进入发热芯时发热芯内的空气可从排气部排出使发热芯吸油快和吸油量足,从而可解决发热芯吸油不足出现干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发明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图1是本发明气雾发生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气雾发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气雾发生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气雾发生装置的雾化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气雾发生装置的雾气管与固定管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气雾发生装置的进油时气流走向图;
图7是本发明气雾发生装置的吸油时气流走向图;
图8是本发明气雾发生装置的抽烟时气流走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发明内容中发明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发明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发明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发明了特征A+B+C,在另 一个例子中发明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在本发明中,术语“水平方向”、“之间”、“纵向”、“上”、“下”、“顶”、“底”、“内”、“外”等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而不是限定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包括气雾发生装置主体100,气雾发生装置主体100内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油的储油腔101,储油腔101内设有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200,雾化芯200内设有导油排气结构和雾气通道201,以及发热腔401,雾气通道201与发热腔401及外界大气相通,发热腔401内设有用于吸收和加热烟油的发热芯3,导油排气结构包括导油部300和排气部400,导油部300与发热芯3和储油腔101相对应,排气部400与发热腔401和雾气通道201以及导油部300相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计导油排气结构,储油腔101内烟油从导油部300空气可从排气部400进入储油腔101内维持气压平衡,可加快进油速度和进油量,烟油进入发热芯3时发热芯3内的空气可从排气部400排出使发热芯3吸油快和吸油量足,从而可解决发热芯3吸油不足出现干烧的问题。其中,雾气通道201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发热腔401用于容纳发热芯3和发热芯3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油部300包括导油通孔和/或导油通道。本实施例导油部300优选采用导油通道,不仅便于设计,而且导油路径短可使储油腔101内烟油迅速导入发热芯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部400包括排气槽403和/或间隙空间405。本实施例排气部400优选采用排气槽403和间隙空间405,其中,间隙空间405用于储油腔101内烟油从导油部300进入发热芯3内时,可使空气进入储油腔101维持气压平衡,排气槽403用于发热芯3吸收烟油时将发热芯3内排出的空气排到间隙空间405内,然后通过雾气通道201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油排气结构还包括导油槽404,导油槽404一端与发热芯3相对应,发热腔401内还设有位于发热芯3下方的吸油件5,导油槽404远离发热芯3的一端与吸油件5相对应。其中,导油槽404用于把发热芯3在重力作用下在底部产生的油滴导到吸油件5上,然后被吸油件5吸收,防止油滴从发热腔401通过气道流出造成漏油,其中,吸油件5是由棉材质制成吸油量多且锁油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芯200包括雾气管2和固定管4,雾气管2的内径大于固定管4的内径,固定管4上端插入雾气管2下端内,雾气管2内形成雾气通道201,固定管4内形成发热腔401,发热芯3和吸油件5设在固定管4内,且发热芯3与固定管4上端内壁相抵接,导油槽404纵向开设在固定管4下端内壁上。其中,雾气管2的内径大于固定管4的内径,可使固定管4能够插入雾气管2内,并且能够在两者之间产生下述的间隙空间405供气体通过,其中,发热芯3是由棉材质内包裹电加热丝形成,也可以是由陶瓷材质内镶嵌电加热丝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管4内壁与雾气管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空间405,间隙空间405与雾气通道201和发热腔401相通,固定管4上端内壁沿水平方向内凹形成排气槽403,排气槽403环绕在发热芯3外壁,间隙空间405和排气槽403构成排气部400。其中,间隙空间405的宽度小于0.2mm,可使气体能通过烟油不能通过,排气槽403环绕在发热芯3外壁中段位置,发热芯3吸收烟油时,由于发热芯3中段位置离雾气通道201远,会导致发热芯3中段位置内的空气不能及时从雾气通道201排出,此时排气槽403就可将发热芯3中段内的空气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气管2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间隙空间405相对应且相通的第一导油孔202,固定管4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油孔402,第二导油孔402一侧与发热芯3相对应且与排气槽403相连通,第二导油孔402另一侧与间隙空间405和第一导油孔202相对应,第一导油孔202和第二导油孔402构成导油部300。需要说明的是,储油腔101内的烟油可通过第一导油孔202和第二导油孔402进入发热芯3,此时外界空气可进入雾气通道201内,然后通过间隙空间405从第一导油孔202进入储油腔101内维持气压平衡,发热芯3吸收烟油排出的空气可从排气槽403通过第二导油孔402进入间隙空间405,然后通过雾气通道201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主体100包括壳体1,雾气管2设在壳体1内,雾气管2外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储油腔101,壳体1上端缩颈形成吸嘴102,吸嘴102顶端开设有出雾口103,吸嘴102从出雾口103处向内凸伸形成排雾管104,雾气管2上端插入排雾管104内,雾气通道201通过排雾管104和出雾口103与外界大气相通,雾气管2外壁与排雾管104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203,壳体1底端开口内设有用于密封储油腔101的密封件6,密封件6上开设有进气通道601,固定管4下端插入进气通道601内,进气通道601与发热腔401相对应且相通。需要说明的是,吸嘴102用于含在口中吸烟,发热芯3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可从发热腔401排到雾气通道201,然后依次通过排雾管104和出雾口103排出供用户吸食,外界空气可依次通过出雾口103和排雾管104进入雾气通道201内,进气通道601用于将雾化气流导入发热腔401内带动烟雾流动,其中,密封件6是由硅胶材质制成,质地柔软便于组装,形变系数大密封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主体100还包括底壳12,底壳12套设在壳体1下端,底壳12内设有支架7和通气件10,支架7内设有导气件8,导气件8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601相通的导气通道801,通气件10位于导气件8下方,通气件10上开设有与导气通道801相对应且相通的通气通道1001,底壳12底端开设有与通气通道1001相对应且相通的进气孔1201。需要说明的是,抽烟时外界气流可从进气孔1201进入,然后依次通过通气通道1001和导气通道801从进气通道601进入发热腔40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主体100还包括电芯11和电源板9,电芯11和电源板9均设在支架7上,且电芯11与电源板9电连接,电源板9与发热芯3电连接。其中,电芯11用于给电源板9导电使其启动电控功能,电源板9用于给发热芯3导电使其发热对吸收的烟油进入至产生烟雾。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气雾发生装置包括:壳体1、雾气管2、发热芯3、固定管4、吸油件5、密封件6、支架7、导气件8、电源板9、通气件10、电芯11、底壳12,其中,雾气管2安装在壳体1内固定,雾气管2外壁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储油腔101用于储存烟油,壳体1上端缩颈形成吸嘴102用于含在口中吸烟,吸嘴102顶端开设有出雾口103用于排出烟雾,吸嘴102从出雾口103处向内凸伸形成排雾管104用于排烟雾,雾气管2上端插入排雾管104内连接,雾气管2外壁与排雾管104内壁之间设有两个密封圈203用于密封两者之间的缝隙防止漏气漏油,雾气管2的内径大于固定管4的内径,固定管4上端插入雾气管2下端内连接,雾气管2内形成雾气通道201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雾气通道201通过排雾管104和出雾口103与外界大气相通,固定管4内形成发热腔401用于容纳发热芯3和发热芯3产生的烟雾及吸油件5,发热芯3安装在固定管4上端内用于吸收烟油并加热烟油至产生烟雾,且发热芯3与固定管4上端内壁相抵接,吸油件5安装在固定管4下端内用于吸收发热芯3产生的油滴,固定管4下端内壁沿着向开设有导油槽404用于把发热芯3产生的油滴导到吸油件5内被吸收,固定管4内壁与雾气管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空间405用于通气来维持储油腔101内气压平衡促进进油速度,间隙空间405与雾气通道201和发热腔401相通,固定管4上端内壁沿水平方向内凹形成排气槽403,排气槽403环绕在发热芯3外壁用于发热芯3吸收烟油时将空气排出,雾气管2外壁开设有四个与间隙空间405相对应且相通的第一导油孔202用于导油,固定管4外壁开设有四个第二导油孔402,第二导油孔402一侧与发热芯3相对应且与排气槽403相连通,用于将烟油导入发热芯3内同时可将发热芯3吸油时排出的空气排到间隙空间405内,第二导油孔402另一侧与间隙空间405和第一导油孔202相对应,壳体1底端开口内设有密封件6用于密封储油腔101,密封件6上开设有进气通道601用于雾化气流进入,固定管4下端插入进气通道601内,进气通道601与发热腔401相对应且相通用于使雾化气流进入发热腔401内带动烟雾流动,支架7和通气件10安装在底壳12内固定,导气件8安装在支架7内固定,底壳12套设在壳体1下端连接固定,导气件8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601相通的导气通道801用于雾化气流通过,通气件10位于导气件8下方,通气件10上开设有与导气通道801相对应且相通的通气通道1001也用于雾化气流通过,底壳12底端开设有与通气通道1001相对应且相通的进气孔1201用于雾化气流进入,电芯11和电源板9均安装在支架7上固定,且电芯11与电源板9电连接用于给电源板9导电使其启动电控功能,电源板9与发热芯3电连接用于给发热芯3导电使其发热对吸收的烟油进入至产生烟雾。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进油时的气流走向具体实施说明,储油腔101内烟油依次从第一导油孔202和第二导油孔402进入发热芯3内过程中,外界的空气可依次从出雾口103和排雾管104进入雾气通道201内,然后通过间隙空间405和第一导油孔202进入储油腔101内维持储油腔101气压平衡,从而促进进油速度和进油量。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的发热芯3吸油时的气流走向具体实施说明,发热芯3从第一导油孔202和第二导油孔402处吸烟时,发热芯3内排出的空气可通过排气槽403从第二导油孔402排到间隙空间405内,然后依次通过雾气通道201、排雾管104、出雾口103排出,从而使发热芯3吸油速度加快和吸油量加大,防止出现干烧。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气雾发生装置的抽烟工作时的气流走向具体实施说明,抽烟时外界气流可从进气孔1201进入,然后依次通过通气通道1001、导气通道801及进气通道601进入发热腔401内,然后带动发热芯3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排到雾气通道201内,然后在依次通过排雾管104和出雾口103排出供用户吸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雾发生装置主体,所述气雾发生装置主体内形成有用于储存烟油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内设有导油排气结构和雾气通道,以及发热腔,所述雾气通道与所述发热腔及外界大气相通,所述发热腔内设有用于吸收和加热烟油的发热芯,所述导油排气结构包括导油部和排气部,所述导油部与所述发热芯和所述储油腔相对应,所述排气部与所述发热腔和所述雾气通道以及所述导油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部包括导油通孔和/或导油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包括排气槽和/或间隙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排气结构还包括导油槽,所述导油槽一端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所述发热腔内还设有位于所述发热芯下方的吸油件,所述导油槽远离所述发热芯的一端与所述吸油件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雾气管和固定管,所述雾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管的内径,所述固定管上端插入所述雾气管下端内,所述雾气管内形成所述雾气通道,所述固定管内形成所述发热腔,所述发热芯和所述吸油件设在所述固定管内,且所述发热芯与所述固定管上端内壁相抵接,所述导油槽纵向开设在所述固定管下端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内壁与所述雾气管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空间,所述间隙空间与所述雾气通道和所述发热腔相通,所述固定管上端内壁沿水平方向内凹形成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环绕在所述发热芯外壁,所述间隙空间和所述排气槽构成所述排气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气管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间隙空间相对应且相通的第一导油孔,所述固定管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油孔,所述第二导油孔一侧与所述发热芯相对应且与所述排气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油孔另一侧与所述间隙空间和所述第一导油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导油孔和所述第二导油孔构成所述导油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发生装置主体包括壳体,所述雾气管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雾气管外壁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储油腔,所述壳体上端缩颈形成所述吸嘴,所述吸嘴顶端开设有出雾口,所述吸嘴从所述出雾口处向内凸伸形成所述排雾管,所述雾气管上端插入所述排雾管内,所述雾气通道通过所述排雾管和所述出雾口与外界大气相通,所述雾气管外壁与所述排雾管内壁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所述壳体底端开口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固定管下端插入所述进气通道内,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发热腔相对应且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发生装置主体还包括底壳,所述底壳套设在所述壳体下端,所述底壳内设有支架和通气件,所述支架内设有导气件,所述导气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相通的导气通道,所述通气件位于所述导气件下方,所述通气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气通道相对应且相通的通气通道,所述底壳底端开设有与所述通气通道相对应且相通的进气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雾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发生装置主体还包括电芯和电源板,所述电芯和所述电源板均设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电芯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所述电源板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
CN202311107552.8A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 Pending CN1168692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7552.8A CN116869221A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7552.8A CN116869221A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9221A true CN116869221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60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7552.8A Pending CN116869221A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6922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9330U (zh) 一种电子烟
WO2020252810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068871A (zh) 一种气压平衡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38198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21190394A1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07296300A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WO2023000786A1 (zh) 雾化器和电子烟
CN111150101A (zh) 一种带气压缓冲仓的雾化器及其应用
CN220859451U (zh) 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
CN210782912U (zh) 雾化器、电子烟及气溶胶递送系统
CN116869221A (zh) 一种可导油排气的气雾发生装置
CN220044931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4103213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2754251U (zh) 一种带气压缓冲仓的雾化器
CN211910522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20403098U (zh) 一种通气隔液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0248388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3455709A (zh) 一种多口味的雾化器
CN209768981U (zh) 一种电子烟
CN114098154A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9556331U (zh) 一种雾化组件和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741865U (zh) 一种注油方便的气雾发生装置
CN220403102U (zh) 一种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36060U (zh) 一种可散热的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85262U (zh) 雾化组件及气雾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