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68449A -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68449A
CN116868449A CN202280013643.2A CN202280013643A CN116868449A CN 116868449 A CN116868449 A CN 116868449A CN 202280013643 A CN202280013643 A CN 202280013643A CN 116868449 A CN116868449 A CN 116868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or
connector
bottom wall
contact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36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崎元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68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68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4Securing in base or case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insulating parts having at least one resilient insulating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连接器(10)具备:第一绝缘体(20),具有一对第一侧壁(21b)和底壁(22);第二绝缘体(30),一部分配置在被一对第一侧壁(21b)和底壁(22)围绕的空间,且能够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可相对移动;触点(50),安装在第一绝缘体(20)的第一侧壁(21b)以及第二绝缘体(30),具有位于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之间的弹性部(53);在非嵌合状态下,第二绝缘体(30)以及弹性部(53)与第一绝缘体(20)隔开并且与底壁(22)相对。

Description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1年2月4日的日本国的发明专利申请特愿2021-016954号的优先权,并以参考为目的,将该申请的全部公开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提高和连接对象物的连接可靠性的技术,已知有例如具有浮动结构的连接器,该浮动结构通过在嵌合中以及嵌合后使连接器的一部分即可动绝缘体移动,从而吸收连接对象物和连接器之间的错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用电连接器,其在将端子分别与固定壳体以及可动壳体以一体成型牢固地保持的状态下,能够确保使连接器的高度方向尺寸减小的低高度化,并且能够增大端子在弹性部的弹性变形量。这种电路板用电连接器具有浮动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第67271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具备:
第一绝缘体,具有一对第一侧壁和底壁,且形成为矩形状;
第二绝缘体,沿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长边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绝缘体的一部分配置在被所述一对第一侧壁和所述底壁围绕的空间中,且所述第二绝缘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可相对地移动;
触点,安装在所述第一绝缘体的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绝缘体,所述触点具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
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和连接对象物未嵌合的非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二绝缘体以及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绝缘体隔开并且与所述底壁相对;
所述弹性部的所述底壁侧的端部相比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所述底壁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底壁侧。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在俯视视角下表示连接有连接对象物的状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在俯视视角下表示和连接对象物分离的状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在俯视视角下表示图1的连接器单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3的连接器的俯视视角下的爆炸立体图。
图5是沿图3的V-V箭头线的剖视立体图。
图6是沿图3的V-V箭头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虚线框部Ⅶ的放大图。
图8是沿图3的Ⅷ-Ⅷ箭头线的剖视图。
图9是以俯视视角表示和图3的连接器连接的连接对象物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连接对象物的俯视视角下的爆炸立体图。
图11是沿图1的Ⅺ-Ⅺ箭头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有浮动结构的连接器中,期望充分地得到可动绝缘体沿连接器与连接对象物相互嵌合的嵌合方向的可动量。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路板用电连接器中,主要关注可动绝缘体沿与嵌合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与电路板平行的方向的移动。假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路板用电连接器中,可动绝缘体在嵌合方向移动,则连接器的触点以及可动绝缘体等的结构部可能与电路板接触。由此,在触点中可能产生变形以及破损等不良情况。由于这种不良情况,存在连接器的浮动结构引起的可动特性下降的可能性。此外,当触点接触电路板时,可能发生短路等的电气不良。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能够容许可动绝缘体向嵌合方向的移动,并且能够抑制由浮动结构引起的可动特性的下降以及电路板的电气不良情况。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以下说明中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以图中的箭头的方向作为基准。在图1至图8、以及图11中,各箭头的方向在不同的附图之间相互一致。在图9及图10之间各箭头的方向彼此一致。在附图中,为了简单的图示,省略后述的电路板CB1以及CB2的图示。
图1是在俯视视角下表示连接有连接对象物60的状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在俯视视角下表示和连接对象物60分离的状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的外观立体图。例如如图2所示,连接器10具有作为固定绝缘体的第一绝缘体20、作为可动绝缘体的第二绝缘体30、金属件40和触点50。连接对象物60具有绝缘体70、金属件80和触点90。
以下,例如,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作为插头连接器进行说明。连接对象物60作为插座连接器进行说明。将在连接器10和连接对象物60相互嵌合的嵌合状态下,在触点50中与触点90接触的部分不发生弹性变形的连接器10作为插头连接器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将在嵌合状态下,在触点90中与触点50接触的部分发生弹性变形的连接对象物60作为插座连接器进行说明。连接器10和连接对象物60的类型不限于此。例如,连接器10可以起到插座连接器的作用,而连接对象物60可以起到插头连接器的作用。
以下,对连接器10以及连接对象物60分别安装在电路板CB1以及CB2进行说明。连接器10经由与连接器10嵌合的连接对象物60,将安装有连接对象物60的电路板CB2和电路板CB1电连接。电路板CB1以及CB2既可以是刚性基板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任意的电路板。例如,电路板CB1以及CB2的至少一者也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FPC)。
以下,以连接器10以及连接对象物60在与电路板CB1以及CB2垂直的方向相互连接进行说明。作为一个例子,连接器10和连接对象物60沿上下方向相互连接。连接方法不限于此。连接器10以及连接对象物60也可以在与电路板CB1以及CB2平行的方向相互连接。连接器10以及连接对象物60也可以以一者相对于安装的电路板呈垂直方向的方式、且另一者相对于安装的电路板呈平行方向的方式相互连接。
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嵌合方向”作为一个例子是指上下方向。“连接器10的短边方向”作为一例是指前后方向。“连接器10的长边方向”作为一例是指左右方向。“第一绝缘体20的长边方向”作为一例是指左右方向。“底壁22侧”作为一例是指下侧。“与第二绝缘体30相反的一侧”作为一例是指下侧。“非嵌合状态”是指第二绝缘体30和连接对象物60相互不嵌合、并且触点50的后述的弹性部53不因为外力而弹性变形的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具有浮动结构。连接器10容许被连接的连接对象物60相对于电路板CB1在上下前后左右的6个方向相对地移动。即使在和连接器10连接的状态下,连接对象物60也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相对于电路板CB1在上下前后左右的6个方向活动。
图3是在俯视视角下表示图1的连接器10单件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图3的连接器10的俯视视角下的爆炸立体图。图5是沿图3的V-V箭头线的剖视立体图。图6是沿图3的V-V箭头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6的虚线框部Ⅶ的放大图。图8是沿图3的Ⅷ-Ⅷ箭头线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作为一例,连接器10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组装。在将第二绝缘体30配置在第一绝缘体20的内侧的状态下,从上方将金属件40压入第一绝缘体20中。同样地,从上方将触点50压入第一绝缘体20以及第二绝缘体30中。
以下,主要对非嵌合状态下的连接器10的各部件的结构进行说明。主要参照图4,主要说明第一绝缘体20的结构。
如图4所示,第一绝缘体20是将绝缘性且耐热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构件。第一绝缘体20形成为矩形状。第一绝缘体20具有外周壁21,外周壁21包括前后左右的四个侧壁,且围绕内部的空间。更具体而言,外周壁21由左右两侧的一对短边壁21a和前后两侧的一对长边壁21b形成。一对短边壁21a与一对长边壁21b正交,并与长边壁21b一起构成外周壁21。长边壁21b具有倾斜面21b1,倾斜面21b1构成长边壁21b的前后方向的内表面,并从上向下朝第一绝缘体20的内侧倾斜。
第一绝缘体20具有底壁22,外周壁21从底壁22的周向边缘部向上突出。底壁22以连结一对长边壁21b的方式连续地形成。底壁22具有抵接部22a,抵接部22a从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底壁22的上表面向上山状地隆起。抵接部22a的上表面构成抵接面。底壁22具有形成在长边壁21b以及抵接部22a之间的凹部22b。凹部22b的底面连续地形成。底壁22具有底面22c,底面22c与抵接部22a的上表面成为共面,并构成底壁22的左右两端部的上表面。第一绝缘体20具有可动空间23,可动空间23包括被外周壁21以及底壁22围绕的内部空间。
第一绝缘体20具有多个触点安装槽24,多个触点安装槽24在长边壁21b的前后方向的外侧沿上下方向凹设。多个触点安装槽24以沿左右方向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隔开的状态而形成。第一绝缘体20在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具有金属件安装槽25,金属件安装槽25凹设在沿前后方向隔开的一对长边壁21b的整个外表面。
主要参照图4以及图8对第二绝缘体30的结构进行说明。第二绝缘体30配置在第一绝缘体20的可动空间23中,并能够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移动。第二绝缘体30与连接对象物60嵌合。
如图4以及图8所示,第二绝缘体30是将绝缘性且耐热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构件。第二绝缘体30在从前方的主视视角下形成为凸字状。第二绝缘体30具有构成下部的底部31和从底部31向上突出并与连接对象物60嵌合的嵌合凸部32。底部31在左右方向比嵌合凸部32长。也如图5所示,底部31具有锥形面31a,沿上下方向越朝向底壁22侧越细。底部31具有构成其左右两端部的防脱突起33。防脱突起33形成在底部31的第一绝缘体20的长边方向的端部。
例如,如图8所示,防脱突起33在底壁22侧的底面包括第一面33a,第一面33a在底部31和与抵接部22a相对的部分共面地形成。防脱突起33在底壁22侧的底面包括倾斜面33b,倾斜面33b从第一面33a朝向与底壁22相反的一侧倾斜。防脱突起33在底壁22侧的底面包括第二面33c,第二面33c与倾斜面33b连续并大致平行于第一面33a。
第二绝缘体30在嵌合凸部32的下端部具有减小嵌合凸部32的左右宽度的缩颈部34。缩颈部34具有从上朝下向斜内侧倾斜的锥形面34a、和在锥形面34a的下侧与锥形面34a连续地形成的相对面34b。缩颈部34具有被锥形面34a、相对面34b、以及防脱突起33的上表面包围的避让空间34c。
第二绝缘体30具有引入部35,引入部35横跨嵌合凸部32的左右两端部的上边缘而形成。引入部35包括在嵌合凸部32的左右两端部的上边缘从上朝下向斜外侧倾斜的倾斜面。
第二绝缘体30具有多个触点安装槽36,多个触点安装槽36以沿左右方向而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隔开的状态形成。触点安装槽36在嵌合凸部32的前后方向的外表面,在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体延伸。触点安装槽36具有凹设在嵌合凸部32的上端的第一卡止部36a。触点安装槽36具有凹设在其下端的第二卡止部36b。
主要参照图4对金属件40的结构进行说明。
金属件40使用级进模(冲压)将任意的金属材料的薄板加工成型成图4所示的形状。金属件40的加工方法包含在进行冲裁加工后使其在板厚方向弯曲的工序。金属件40在从左右方向的主视视角下形成为U字状。
金属件40在其前后两侧的下端部具有L字状地向外侧延伸的安装部41。金属件40具有从安装部41的上端向上延伸的卡止部42。金属件40具有以连结前后两侧的卡止部42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防脱部43。金属件40具有突出部44,突出部44在防脱部4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从左右方向的内边缘部向内侧突出一段。突出部44沿防脱部43的左右方向的内边缘部在前后方向延伸。
主要参照图4至图7,对触点50的结构进行说明。
触点50例如是使用级进模(冲压)将包含磷青铜、铍铜或者钛铜的具备弹簧弹性的铜合金或者科森系铜合金的薄板加工成型为如图4至图7所示的形状的部件。触点50在进行冲裁加工后使其在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触点50的加工方法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包括冲裁加工的工序。触点50例如由弹性模量小的金属材料形成,以使得随着弹性变形的形变大。触点50的表面在通过镀镍形成基底后,进行镀金或者镀锡等。
如图4所示,触点50沿左右方向排列多个。如图5所示,触点50安装在第一绝缘体20以及第二绝缘体30。如图5以及图6所示,排列在同一左右位置的一对触点50沿前后方向相互对称地形成以及配置。一对触点50以相对于穿过其之间的中心的上下轴相互地线对称的方式形成以及配置。
触点50具有第一卡止部51,第一卡止部51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被第一绝缘体20支撑。触点50具有安装部52,安装部52从第一卡止部51的下端部L字状地向外侧延伸。触点50具有弹性部53,弹性部53位于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之间。
弹性部53具有第一延长部53a,第一延长部53a从第一卡止部51的上端部向上方直线地延伸。弹性部53具有第一折返部53b,第一折返部53b从第一延长部53a倒U字状地折返。弹性部53具有第二延长部53c,第二延长部53c从第一折返部53b朝向第二绝缘体30侧向斜下方直线地延伸。弹性部53具有第二折返部53d,第二折返部53d从第二延长部53c U字状地折返。弹性部53具有第三延长部53e,第三延长部53e从第二折返部53d向上直线地延伸到后述的第二卡止部54a。在图6等中,使第一折返部53b上下反转的形状和第二折返部53d的形状并非相互相同的,而是不同的U字形状,但是不限于此。使第一折返部53b上下反转的形状和第二折返部53d的形状也可以是相互相同的U字形状。
触点50具有被支撑部54,被支撑部54沿上下方向倒U字状地延伸并被第二绝缘体30支撑。被支撑部54具有第二卡止部54a,第二卡止部54a从弹性部53的第三延长部53e的上端部连续而形成。被支撑部54具有第四延长部54b,第四延长部54b从第二卡止部54a向上直线地延伸。被支撑部54具有第三折返部54c,第三折返部54c从第四延长部54b折返成倒U字状。被支撑部54具有第三卡止部54d,第三卡止部54d与第三折返部54c连续地形成,并位于触点50的第二绝缘体30侧的远端。触点50具有构成为第四延长部54b的前后方向的外表面的接触部55。
如图5至图7所示,触点50的第一卡止部51与形成在第一绝缘体20的长边壁21b的触点安装槽24卡止。触点50的第二卡止部54a与在第二绝缘体30的嵌合凸部32形成的触点安装槽36的第二卡止部36b卡止。触点50的第三卡止部54d与在第二绝缘体30的嵌合凸部32形成的触点安装槽36的第一卡止部36a卡止。如图5所示,触点50的接触部55在第二绝缘体30的触点安装槽36中沿前后方向露出。
如图5至图8所示,在第一绝缘体20的内侧,在第二绝缘体30和第一绝缘体20隔开且浮动的状态下,触点50支撑第二绝缘体30。
第二绝缘体30在第一绝缘体20的内侧与第一绝缘体20隔开而配置。第二绝缘体30沿第一绝缘体20的长边方向延伸。第二绝缘体30的一部分配置在被一对长边壁21b和底壁22围绕的空间中。此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可相对移动。
当第二绝缘体30被触点50保持在第一绝缘体20时,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配置在第一绝缘体20的可动空间23中。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被第一绝缘体20的外周壁21包围。此时,底部31与第一绝缘体20的抵接部22a相对。凹部22b相比于抵接部22a中的与第二绝缘体30相对的抵接面,凹设在与第二绝缘体30相反的一侧。第二绝缘体30的嵌合凸部32在从第一绝缘体20的可动空间23向上突出并能够与连接对象物60嵌合的状态下被配置。
如图5至图7所示,触点50的弹性部53位于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之间并连接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在触点50被安装在第一绝缘体20的长边壁21b以及第二绝缘体30的嵌合凸部32的状态下,弹性部53从第一绝缘体20和第二绝缘体30露出。此时,弹性部53的下部位于第一绝缘体20的可动空间23内。
如图7所示,在非嵌合状态下,第二绝缘体30以及触点50的弹性部53与第一绝缘体20的底壁22在嵌合方向隔开并相对。例如,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的下表面与底壁22的抵接部22a的上表面相对。例如,弹性部53的第二折返部53d的下端与底壁22的凹部22b的底面相对。底壁22的抵接部22a与第二绝缘体30相对并从与弹性部53相对的部分朝第二绝缘体30的一侧隆起。包括凹部22b的底壁22配置在安装有连接器10的电路板CB1与触点50的弹性部53之间。
弹性部53的底壁22侧的端部相比于第二绝缘体30的底壁22侧的端部位于底壁22侧。第二折返部53d的下端相比于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的下表面位于底壁22侧。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的下表面以及第二折返部53d的下端位于第一绝缘体20的可动空间23内。在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的下表面以及第二折返部53d的下端和底壁22之间,形成有能够使弹性部53弹性变形且第二绝缘体30朝向底壁22沉入的空间。
例如,凹部22b的深度h2可以大于第二绝缘体30的在底壁22侧的端部和弹性部53的在底壁22侧的端部之间的在嵌合方向的间隔h1。凹部22b的深度h2可以大于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的下表面和第二折返部53d的下端之间的上下间隔h1。凹部22b的深度h2相当于从抵接部22a的上表面到凹部22b的底面的上下间隔。
长边壁21b的倾斜面21b1以与触点50的第二延长部53c相对的方式向斜下方倾斜。例如,倾斜面21b1以与第二延长部53c大致平行的方式倾斜。同样地,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的朝向底壁22逐渐变细的部分的前后方向的锥形面31a以与第二延长部53c大致平行的方式倾斜。
如图5所示,金属件40的卡止部42卡止到第一绝缘体20的金属件安装槽25。金属件40被压入第一绝缘体20的金属件安装槽25,并配置在第一绝缘体20的左右两端部。
在金属件40被安装到第一绝缘体20的状态下,金属件40的防脱部43从上覆盖可动空间23的左右方向的端部。如图8所示,当第二绝缘体30被触点50保持在第一绝缘体20时,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的防脱突起33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与防脱部43的下表面相对。第二绝缘体30的缩颈部34的相对面34b与金属件40的突出部44在左右方向相对。
此时,防脱突起33和与抵接部22a共面地形成在第一绝缘体20的底壁22的底面22c相对。例如,防脱突起33的下表面与第一绝缘体20的底面22c在上下方向相对。同样地,防脱突起33与一对长边壁21b以及短边壁21a相对。例如,防脱突起33的前后方向的两侧面与第一绝缘体20的一对长边壁21b在前后方向相对。例如,防脱突起33的左右方向的侧面与第一绝缘体20的短边壁21a在左右方向相对。
具有以上结构的连接器10例如安装在形成于电路板CB1的安装面的电路形成面。更加具体地,金属件40的安装部41载置在涂布于电路板CB1上的图案的焊料膏上。触点50的安装部52载置在涂布于电路板CB1上的图案的焊料膏上。通过在回流炉等中加热熔融各焊料膏,安装部41以及安装部52被焊接在上述图案。结果是,完成连接器10向电路板CB1的安装。在电路板CB1的电路形成面安装有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控制器或存储器等的和连接器10不同的电子部件。
主要参照图9以及图10对连接对象物6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9是以俯视视角表示和图3的连接器10连接的连接对象物60的外观立体图。图10是图9的连接对象物60的俯视视角下的爆炸立体图。
如图10所示,连接对象物60作为大的技术特征具有绝缘体70、金属件80和触点90。通过将金属件80以及触点90从下方压入绝缘体70,从而对连接对象物60进行组装。
绝缘体70是将绝缘性且耐热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注塑成型的、四棱柱状的部件。绝缘体70具有在上表面沿左右方向直线状地凹设的嵌合凹部71。绝缘体70具有在嵌合凹部71的左右两端部的上边缘部形成的引入部72。引入部72由在嵌合凹部71的上边缘部朝下并向斜内侧倾斜的倾斜面构成。绝缘体70具有金属件安装槽73,金属件安装槽23从左右两侧的底面朝上凹设到绝缘体70的内部。
绝缘体70具有多个触点安装槽74,多个触点安装槽74形成在底部的前后两侧和嵌合凹部71的前表面以及后表面。多个触点安装槽74以沿左右方向相互以规定的间隔隔开的状态而形成。
金属件80是使用级进模(冲压)将任意的金属材料的薄板加工成型成图10所示的形状的部件。金属件80形成为在左右方向的主视视角下为H字状。金属件80在其下端部具有U字状地向外侧延伸的安装部81。金属件80具有与安装部81在上方连续地形成的卡止部82。
触点90是例如使用级进模(冲压)将包含磷青铜、铍铜或者钛铜的具备弹簧弹性的铜合金或者科森系铜合金的薄板加工成型为如图10所示的形状的部件。触点90的表面在通过镀镍形成基底后,进行镀金或者镀锡等。
触点90沿左右方向排列多个。触点90具有向外侧延伸的安装部91。触点90具有与安装部91连续地形成的第一卡止部92。触点90具有从第一卡止部92朝上以相互分支的方式延伸的第二卡止部93以及弹性接触部94。第二卡止部93从第一卡止部92朝上直线状地延伸。弹性接触部94向前后方向的内侧弯曲并从第一卡止部92向上延伸。
如图9所示,金属件80被安装到绝缘体70的金属件安装槽73。例如,金属件80的卡止部82卡止到绝缘体70的金属件安装槽73。金属件80分别配置在绝缘体70的左右两端部。多个触点90分别安装在绝缘体70的多个触点安装槽74中。例如,触点90的第一卡止部92以及第二卡止部93分别卡止到绝缘体70的触点安装槽74。此时,触点90的弹性接触部94的远端从绝缘体70的触点安装槽74露出在嵌合凹部71的内部。弹性接触部94在触点安装槽74中能够在前后方向弹性变形。
具有以上结构的连接对象物60例如安装在形成于电路板CB2的安装面的电路形成面。更加具体地,金属件80的安装部81载置在涂布于电路板CB2上的图案的焊料膏上。触点90的安装部91载置在涂布于电路板CB2上的图案的焊料膏上。通过在回流炉等中加热熔融各焊料膏,安装部81以及安装部91被焊接在上述图案。结果是,完成连接对象物60向电路板CB2的安装。在电路板CB2的电路形成面上,例如安装有包含相机模块及传感器等的和连接对象物60不同的其他的电子部件。
图11是沿图1的Ⅺ-Ⅺ箭头线的剖视图。主要参照图11,主要对具有浮动结构的连接器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将触点50的安装部52焊接到电路板CB1,第一绝缘体20被固定到电路板CB1。由于触点50的弹性部53弹性变形,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固定在电路板CB1的第一绝缘体20可移动。
如图4以及图8所示,第一绝缘体20的长边壁22b限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在前后方向的过度移动。例如,当第二绝缘体30随着触点50的弹性部53的弹性变形而超过设计值较大地在前后方向移动时,第二绝缘体30的防脱突起33和长边壁21b接触。由此,第二绝缘体30不再向前后方向的外侧移动。
如图8所示,第一绝缘体20的短边壁21a以及金属件40的突出部44限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在左右方向的过度移动。例如,当第二绝缘体30随着触点50的弹性部53的弹性变形而超过设计值较大地在左右方向移动时,第二绝缘体30的防脱突起33和短边壁21a接触。或者,第二绝缘体30的相对面34b与突出部44接触。此时,金属件40的防脱部43的一部分以及突出部44收纳在第二绝缘体30的避让空间34c中。由此,第二绝缘体30不再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移动。
如图7以及图11所示,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的下表面限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向下方向的过度移动。例如,当第二绝缘体30随着触点50的弹性部53的弹性变形而超过设计值较大地向下方向移动时,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的下表面与底壁22的抵接部22a的上表面接触。同样地,防脱突起33的第一面33a和与底壁22的抵接部22a的上表面共面地形成的底面22c接触。由此,第二绝缘体30不再向下方向移动。此时,如图7所示,如果凹部22b的深度h2比上下间隔h1大,则触点50的第二折返部53d不与第一绝缘体20的凹部22b的底面接触。通常,第二绝缘体30随着触点50的弹性部53的弹性变形而向下方移动的量与弹性部53向下方移动的量不同。
如图8所示,金属件40的防脱部43抑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向上方的脱离。金属件40的防脱部43限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向上方向的过度移动。例如,当第二绝缘体30随着触点50的弹性部53的弹性变形而超过设计值较大地朝上方向移动时,第二绝缘体30的防脱突起33和防脱部43接触。由此,第二绝缘体30不再向上方向移动。连接器10能够通过金属件40的这种高强度的构件来限制第二绝缘体30向上方向的过度移动。
在使连接对象物60的上下方向的朝向与具有以上的这种浮动结构的连接器10相反的状态下,在使连接器10以及连接对象物60的前后位置以及左右位置大致一致的同时,使其相互在上下方向相对。然后,使连接对象物60向下方移动。此时,即使相互的位置例如在前后左右方向稍微偏移,连接器10的引入部35和连接对象物60的引入部72也接触。
其结果是,第二绝缘体30通过连接器10的浮动结构而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相对地移动。更具体而言,第二绝缘体30的嵌合凸部32被引入到绝缘体70的嵌合凹部71。当使连接对象物60进一步朝下方移动时,第二绝缘体30的嵌合凸部32和绝缘体70的嵌合凹部71相互嵌合。
如图11所示,在连接器10的第二绝缘体30和连接对象物60的绝缘体70嵌合的嵌合状态下,连接器10的触点50和连接对象物60的触点90相互接触。更具体而言,触点50的接触部55和触点90的弹性接触部94相互接触。此时,触点90的弹性接触部94的远端朝向前后方向的外侧稍微弹性变形,朝向触点安装槽74的内部而弹性移位。
由此,连接器10和连接对象物60完全地连接。此时,电路板CB1和电路板CB2经由触点50及触点90电连接。
在此状态下,触点90的一对弹性接触部94通过沿前后方向的向内侧的弹性力,而从前后两侧夹持连接器10的一对触点50。在通过由此产生的对连接器10的触点50的按压力而将连接对象物60从连接器10拔出的情况下,第二绝缘体30经由触点50承受向拔出方向、即向上方向的力。由此,即使第二绝缘体30向上方移动,被压入第一绝缘体20的金属件40的防脱部43也能抑制第二绝缘体30向上方的脱落。
以上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容许作为可动绝缘体的第二绝缘体30向嵌合方向的移动。例如,由于使第二绝缘体30与第一绝缘体20隔开而配置在第一绝缘体20的内侧,因此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除向前后左右方向之外,还能够向嵌合方向相对地移动。例如,第二绝缘体30以及触点50的弹性部53在非嵌合状态下与第一绝缘体20的底壁22分离。由此,第二绝缘体30能够随着弹性部53向底壁22侧的弹性变形而朝向底壁22侧移动。
除此之外,第一绝缘体20的底壁22在非嵌合状态下与第二绝缘体30以及弹性部53相对。包括凹部22b的底壁22配置在可安装连接器10的电路板CB1与弹性部53之间。由此,即使在配置为第二绝缘体30朝底壁22侧移动且电路板CB1与嵌合方向正交的情况下,连接器10也能够抑制其结构部与电路板CB1之间的接触。底壁22处在第二绝缘体30以及弹性部53和电路板CB1之间。因此,例如即使第二绝缘体30朝底壁22侧较大地移动,连接器10也能够抑制包括第二绝缘体30以及弹性部53的连接器10的结构部与电路板CB1的接触。由此,可抑制触点50中的变形以及破损等的不良情况。作为结果,连接器10能够抑制浮动结构所引起的可动特性的下降。此外,连接器10能够抑制触点50与电路板CB1接触时的短路等的电气不良情况。
触点50的弹性部53的底壁22侧的端部,相比于第二绝缘体30的底壁22侧的端部位于底壁22侧,从而能够使第二延长部53c更长地延伸。由此,能够将弹性部53整体形成得更长。因此,第二绝缘体30沿平行于底壁22的方向、即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时的可动量得以增加。因此,连接器10实现第二绝缘体30的平滑的移动,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浮动结构。
由于底壁22具有与第二绝缘体30相对的抵接部22a,因此连接器10能够限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向底壁22侧的过度移动。同样地,由于防脱突起33和与抵接部22a共面地形成在第一绝缘体20的底壁22的底面22c相对,因此连接器10能够限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向底壁22侧的过度移动。由此,连接器10能够抑制由于触点50的弹性部53的过度的弹性变形而触点50与底壁22接触。因此,可抑制触点50的破损等的不良情况。
由于底壁22具有与触点50的弹性部53相对的凹部22b,因此即使是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向底壁22侧移动时,也可抑制弹性部53与底壁22的接触。例如,如图7所示,由于凹部22b的深度h2大于上下间隔h1,因此即使第二绝缘体30较大地移动,也能充分抑制弹性部53与底壁22的接触。由此,可抑制伴随着与触点50的接触而产生的第一绝缘体20的变形以及破损等的不良情况。
由于底壁22以连结一对长边壁21b的方式连续地形成,因此第一绝缘体20的强度得以提高。除此之外,由于第一绝缘体20包括与一对长边壁21b正交并与长边壁21b一起构成外周壁21的一对短边壁21a,因此第一绝缘体20的强度得以进一步提高。因此,具有第一绝缘体20的连接器10的坚固性得以提高。除此之外,在电路板CB1的被底壁22覆盖的部分中,可抑制该部分与连接器10的触点50的接触。因此,也可以将该部分作为电路形成面的一部分来形成图案。
由于触点50的弹性部53具有图7所示的形状,因此能够缩短连接器10的短边方向的宽度并且维持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移动时的可动量。连接器10能够兼顾向短边方向的小型化和维持相对于第二绝缘体30所需要的可动量。
由于长边壁21b具有以与第二延长部53c相对的方式向斜下方倾斜的倾斜面21b1,因此与例如长边壁21b的前后方向的内表面垂直地形成的情况相比,弹性部53能够在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的空间变大。同样地,由于第二绝缘体30的底部31具有锥形面31a,因此例如与底部31的前后方向的侧面垂直地形成的情况相比,弹性部53能够在前后方向弹性变形的空间变大。由此,增大第二绝缘体30在前后方向移动时的可动量。因此,连接器10实现第二绝缘体30的平滑的移动,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浮动结构。
由于防脱突起33与一对长边壁21b以及短边壁21a相对,因此连接器10能够限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向前后左右方向的过度移动。即使弹性部53整体较长地形成,第二绝缘体30向前后左右方向的可动量增加,连接器10也能够可靠地限制第二绝缘体30向该方向的过度移动。由此,连接器10能够抑制由于触点50的弹性部53的过度的弹性变形而触点50与第一绝缘体20接触。因此,可抑制触点50的破损等的不良情况。
由于防脱突起33在底壁22侧的底面包括第一面33a以及第二面33c,因此例如在图8中,第二绝缘体30可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沿左右方向倾斜。连接器10还容许第二绝缘体30沿第一绝缘体20的长边方向的倾斜。除此之外,由于第一面33a在底部31和与抵接部22a相对的部分共面地形成,因此第二绝缘体30和底壁22相互接触时的面积变大。因此,可抑制第二绝缘体30的破损。
由于第二绝缘体30具有引入部35,因此容易地进行连接对象物60的嵌合凹部71和第二绝缘体30的嵌合凸部32之间的引入,能够在连接器10中实现良好的浮动结构。连接对象物60插入到连接器10的操作变得容易。
由于第二绝缘体30具有缩颈部34,因此能够向左右方向的外侧移动避让空间34c的量。由此,增大第二绝缘体30在左右方向移动时的可动量。因此,连接器10实现第二绝缘体30的平滑的移动,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浮动结构。
由于触点50被第二卡止部54a以及第三卡止部54d两个卡止在第二绝缘体30中,因此第二绝缘体30对触点50的保持力得以提高。由此,可抑制在第二绝缘体30在上下前后左右方向移动时,触点50从第二绝缘体30的脱落。
由于触点50由弹性模量小的金属材料形成,因此即使在施加到第二绝缘体30的力较小的情况下,连接器10也能够确保所需要的第二绝缘体30的可动量。第二绝缘体30能够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平滑地移动。由此,连接器10能够容易地吸收和连接对象物60嵌合时的错位。
在连接器10中,触点50的弹性部53吸收由某些外因产生的振动。由此,可抑制对安装部52施加大的力的可能性。因此,可抑制和电路板CB1的连接部分的破损。能够抑制在电路板CB1和安装部52的连接部分的焊料产生裂纹。因此,即使在连接器10和连接对象物60连接的状态下,连接可靠性也得以提高。
由于金属件40被压入第一绝缘体20,且安装部41被焊接在电路板CB1,因此金属件40能够将第一绝缘体20稳定地固定在电路板CB1。通过金属件40,第一绝缘体20安装到电路板CB1的强度得以提高。
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其精神或者其本质的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外的其他特定的方式实现。因此,前面的描述是示例性的,并不限于此。公开的范围并非由前面的记述而是由附加的权利要求来确定。所有的变更中的处于其等同的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包括在其中。
例如,上述的各结构部的形状、配置、朝向以及个数并不限于上述的说明以及附图中图示的内容。各结构部的形状、配置、朝向以及个数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则可以任意地构成。
上述的连接器10以及连接对象物60的组装方法,并不限于上述说明的内容。连接器10以及连接对象物60的组装方法只要能够以分别发挥功能的方式组装,则也可以是任意的方法。例如,金属件40以及触点50的至少一者也可以并非压入而是通过嵌件成型从而与第一绝缘体20以及第二绝缘体30的至少一者一体成型。例如,金属件80以及触点90也可以并非压入而是通过嵌件成型从而与绝缘体70一体成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弹性部53的底壁22侧的端部相比于第二绝缘体30的底壁22侧的端部位于底壁22侧,但不限于此。只要对于第二绝缘体30可得到所需要的可动量,弹性部53的底壁22侧的端部也可以相比于第二绝缘体30的底壁22侧的端部位于与底壁22相反的一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底壁22具有与第二绝缘体30相对的抵接部22a,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限制第二绝缘体3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20向底壁22侧的过度移动,连接器10也可以不具有抵接部22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底壁22具有与触点50的弹性部53相对的凹部22b,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抑制弹性部53与底壁22的接触,连接器10也可以不具有凹部22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底壁22以连结一对长边壁21b的方式连续地形成,但不限于此。底壁22也可以不连续地形成。例如,可以在上下方向的整体切除底壁22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底壁22的一部分形成有贯通孔。同样地,凹部22b的底面也可以不连续地形成。例如,可以在上下方向的整体切除凹部22b的底面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凹部22b的底面的一部分形成有贯通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长边壁21b具有以与触点50的第二延长部53c相对的方式向斜下方倾斜的倾斜面21b1,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维持弹性部53在前后方向可弹性变形的空间,连接器10也可以不具有倾斜面21b1。同样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底部31具有锥形面31a,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维持弹性部53在前后方向可弹性变形的空间,连接器10也可以不具有锥形面31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绝缘体20具有与一对长边壁21b正交并与长边壁21b一起构成外周壁21的一对短边壁21a,但不限于此。第一绝缘体20也可以不具有一对短边壁21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防脱突起33的底壁22侧的底面包括第一面33a、倾斜面33b和第二面33c,但不限于此。防脱突起33的底壁22侧的底面也可以形成为一个平面。相反地,可以在防脱突起33的底壁22侧的底面追加突起等,使该突起与底壁22部分接触。第一面33a也可以在底部31不和与抵接部22a相对的部分共面地形成。与第二绝缘体30侧同样地,第一绝缘体20的底面22c可以不与抵接部22a的抵接面共面地形成。
说明了触点50由具有低弹性模量的金属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确保所需要的弹性变形量,触点50可以由具有任意的弹性模量的金属材料形成。
说明了连接对象物60是连接到电路板CB2的插座连接器,但不限于此。连接对象物60可以是除连接器之外的任何对象物。例如,连接对象物60可以是FPC、柔性扁平电缆、刚性基板或任何电路板的卡件边缘。
以上的这种连接器10可搭载在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包括例如摄像头、雷达、行车记录仪以及发动机控制单元等的任意的车载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例如汽车导航系统、高级驾驶辅助以及安全系统等在内的在车载系统中使用的任意的车载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例如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多功能机等在内的任意的信息设备。其他的,电子设备包括任意的工业设备。
这种电子设备,在具有浮动结构的连接器10中,能够容许作为可动绝缘体的第二绝缘体30向嵌合方向的移动,并且能够抑制由浮动结构引起的可动特性的下降以及电路板CB1的电气不良情况。例如,可抑制连接器10的触点50和电路板CB1的接触。由此,可抑制触点50中的变形以及破损等的不良情况。因此,具有连接器10的电子设备的作为产品的可靠性得以提高。
由于通过连接器10的良好的浮动结构来吸收电路板间的错位,因此电子设备组装时的作业性得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制造变得容易。由于通过连接器10可抑制和电路板CB1的连接部分的破损,因此作为电子设备的产品的可靠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符号说明
10连接器
20第一绝缘体
21外周壁
21a短边壁(第二侧壁)
21b长边壁(第一侧壁)
21b1倾斜面
22底壁
22a抵接部
22b凹部
22c底面
23可动空间
24触点安装槽
25金属件安装槽
30第二绝缘体
31底部
31a锥形面
32嵌合凸部
33防脱突起
33a第一面
33b倾斜面
33c第二面
34缩颈部
34a锥形面
34b相对面
34c避让空间
35引入部
36触点安装槽
36a第一卡止部
36b第二卡止部
40金属件
41安装部
42卡止部
43防脱部
44突出部
50触点
51第一卡止部
52安装部
53弹性部
53a第一延长部
53b第一折返部
53c第二延长部
53d第二折返部
53e第三延长部
54被支撑部
54a第二卡止部
54b第四延长部
54c第三折返部
54d第三卡止部
55接触部
60连接对象物
70绝缘体
71嵌合凹部
72引入部
73金属件安装槽
74触点安装槽
80金属件
81安装部
82卡止部
90触点
91安装部
92第一卡止部
93第二卡止部
94弹性接触部
CB1、CB2电路板。

Claims (11)

1.连接器,具备:
第一绝缘体,具有一对第一侧壁和底壁,且形成为矩形状;
第二绝缘体,沿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长边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绝缘体的一部分配置在被所述一对第一侧壁和所述底壁围绕的空间中,且所述第二绝缘体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可相对地移动;
触点,安装在所述第一绝缘体的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二绝缘体,所述触点具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
在所述第二绝缘体和连接对象物相互未嵌合的非嵌合状态下,所述第二绝缘体以及所述弹性部与所述第一绝缘体隔开并且与所述底壁相对;
所述弹性部的所述底壁侧的端部相比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所述底壁侧的端部,位于所述底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底壁具有:
抵接部,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相对;
凹部,相比于所述抵接部中的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相对的抵接面,凹设在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相反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凹部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形成,并与所述弹性部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凹部的底面连续地形成;
所述凹部配置在可安装所述连接器的电路板与所述弹性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凹部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所述底壁侧的端部与所述弹性部的所述底壁侧的端部之间的、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连接对象物相互嵌合的嵌合方向的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弹性部具有:
第一延长部,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侧向上方延伸;
第一折返部,从所述第一延长部倒U字状地折返;
第二延长部,从所述第一折返部朝向所述第二绝缘体侧向斜下方延伸;
第二折返部,从所述第二延长部U字状地折返;
第三延长部,从所述第二折返部向上方延伸到所述第二绝缘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二绝缘体具有:
底部,配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所述空间,且与所述抵接部相对;
防脱突起,在所述底部的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一绝缘体具有一对第二侧壁,所述一对第二侧壁与所述一对第一侧壁正交,且与所述第一侧壁一起构成外周壁;
在所述非嵌合状态下,所述防脱突起与所述一对第一侧壁以及所述一对第二侧壁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连接器,在所述非嵌合状态下,所述防脱突起和与所述抵接部共面地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体的所述底壁的底面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防脱突起的所述底壁侧的底面包括:
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在所述底部和与所述抵接部相对的部分共面地形成;
第二面,所述第二面相比于所述第一面位于与所述底壁相反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面大致平行。
11.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CN202280013643.2A 2021-02-04 2022-02-02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8684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16954 2021-02-04
JP2021016954A JP2022119669A (ja) 2021-02-04 2021-02-04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PCT/JP2022/004121 WO2022168886A1 (ja) 2021-02-04 2022-02-02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68449A true CN116868449A (zh) 2023-10-10

Family

ID=82741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3643.2A Pending CN116868449A (zh) 2021-02-04 2022-02-02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9197A1 (zh)
EP (1) EP4290704A1 (zh)
JP (1) JP2022119669A (zh)
KR (1) KR20230128106A (zh)
CN (1) CN116868449A (zh)
WO (1) WO202216888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46144A (ja) 1985-12-20 1987-06-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包装箱
JPH0427103A (ja) 1990-05-22 1992-01-30 Murata Mfg Co Ltd 高周波用磁性材料
JP2007220542A (ja) * 2006-02-17 2007-08-30 Iriso Denshi Kogyo Kk コネクタ
JP6116056B2 (ja) * 2013-08-07 2017-04-1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49166B1 (ja) * 2014-12-12 2016-01-27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基板間接続構造
JP6415609B2 (ja) * 2017-01-11 2018-10-31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
JP7310396B2 (ja) 2019-07-17 2023-07-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ヘッド払拭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467236B2 (ja) * 2020-05-28 2024-04-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JP7467234B2 (ja) * 2020-05-28 2024-04-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19669A (ja) 2022-08-17
US20240039197A1 (en) 2024-02-01
EP4290704A1 (en) 2023-12-13
WO2022168886A1 (ja) 2022-08-11
KR20230128106A (ko)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9591B2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486351B1 (ko) 커넥터 및 전자 기기
CN112259979B (zh)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JP6941131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7379408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2019125583A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2019079787A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WO2021045090A1 (ja) ソケ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CN116868449A (zh) 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KR20230022222A (ko) 커넥터 및 전자기기
US20240120671A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243471A1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WO2023223874A1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WO2023243443A1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19079816A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US20230261426A1 (en) First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module
WO2022196536A1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535831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WO2023017766A1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2023067119A (ja) 第1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