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8489A - 踏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踏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8489A
CN116848489A CN202280012736.3A CN202280012736A CN116848489A CN 116848489 A CN116848489 A CN 116848489A CN 202280012736 A CN202280012736 A CN 202280012736A CN 116848489 A CN116848489 A CN 116848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bracket
spring
leaf spring
reaction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273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田泰久
柳田悦豪
北斗大辅
山本高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848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84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5/00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 G05G5/03Means for enhancing the operator's awareness of arrival of the controlling member at a command or datum position; Providing feel, e.g. means for creating a counterfor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30Controlling members actuated by foot
    • G05G1/44Controlling members actuated by foot pivot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5/00Means for preventing, limiting or returning the movements of parts of a control mechanism, e.g. locking controlling member
    • G05G5/05Means for returning or tending to return controlling members to an inoperative or neutral position, e.g. by providing return springs or resilient end-st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6/00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 B60K26/02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or elements
    • B60K26/021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 control devices in vehicles of initiating means or elements with means for providing feel, e.g. by changing pedal force characteri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4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 B60T7/04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using travel or force sens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搭载于车辆的踏板装置(1)具备外壳(10)、踏板垫(30)及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501、502)。外壳(10)安装于车身。踏板垫(30)可旋转地设置于外壳(10)。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501、502)包含具有规定的板簧(51)的多个弹性部件而构成,配置于与踏板垫(30)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空间,产生相对于驾驶员对踏板垫(30)施加的踏力而言的反作用力。

Description

踏板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21年2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29094号的申请,通过参照将其记载内容编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搭载于车辆的踏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搭载于车辆并作为加速器踏板装置或制动踏板装置等使用的踏板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与相对于对制动踏板装置所具备的踏板垫施加的驾驶员的踏力产生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相关的技术。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被称为踏板模拟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反作用力产生机构为多个螺旋弹簧同轴配置且沿径向重叠配置的结构。另外,该反作用力产生机构为在规定的螺旋弹簧的端部经由被称为弹簧座的部件设置另外的螺旋弹簧的端部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840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在相对于对踏板垫施加的驾驶员的踏力产生大的反作用力的情况下,必须增大多个螺旋弹簧的外径及线径。因此,若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用于踏板装置,则在与踏板垫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区域需要用于设置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大的空间,存在踏板装置的外型大型化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具备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踏板装置中将外型小型化。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观点,搭载于车辆的踏板装置具备外壳、踏板垫及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外壳安装于车身。踏板垫可旋转地设置于外壳。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包含具有规定的板簧的多个弹性部件而构成,配置于与踏板垫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空间,产生相对于驾驶员对踏板垫施加的踏力而言的反作用力。
据此,例如,假设在仅使用螺旋弹簧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弹性部件的情况下,需要使“螺旋弹簧的线径×圈数”和“挠曲量”统一的空间。与此相对,在将板簧用于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弹性部件的情况下,只要有使“板簧的板厚”和“挠曲量”统一的空间即可。因此,与为了设置螺旋弹簧所需的空间相比,为了设置板簧所需的空间小。因此,本公开的一个观点的踏板装置通过将板簧用于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弹性部件,能够减小与踏板垫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其结果,该踏板装置能够将外型小型化。
此外,对各构成要素等标注的带括号的参照标记表示该构成要素等和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构成要素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将外壳罩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与踏板旋转轴垂直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踏板垫进行了旋转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3的VI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对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对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对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中的踏力特性的图表。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15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XVI-XVI线的剖视图。
图17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18是第七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19是第八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0是第九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1是第十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2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3是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4是第十三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5是第十四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6是第十五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7是第十六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8是第十七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29是第十八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彼此中,对于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0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踏板装置1搭载于车辆,被用作通过驾驶员的踏力进行踩踏操作的加速器踏板装置或制动踏板装置等。另外,对于踏板装置1,有风琴式及吊挂式的踏板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踏板装置1的一例,对用于线控制动系统的制动踏板装置进行说明。线控制动系统是指基于从踏板装置1的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在电子控制装置的驱动控制下由主缸产生液压,并通过该液压经由制动回路驱动各车轮的制动块而对车辆进行制动的系统。
如图1~图5所示,踏板装置1是具备外壳10、轴20、踏板垫30、传感器单元40及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等的风琴式的踏板装置1。风琴式的踏板装置1是指踏板垫30中被驾驶员踩踏的部相位对于旋转中心(以下,称为“旋转轴CL”)配置于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的结构。
如图3所示,外壳10安装于车身的一部分。详细而言,外壳10通过螺钉3安装于车辆的车室内的地板2或前围板等。此外,前围板是划分车辆的发动机室等车室外部和车室内部的分隔壁,也有时称为横隔板。
如图1及图2所示,外壳10具有外壳主体11和外壳罩12。如图4所示,外壳10设置于移动到最大旋转位置的踏板垫30的背面和车身(具体而言是地板2或前围板)之间的区域。如图3~图5所示,在外壳主体11的内侧形成有设置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及传感器单元40等的空间。另外,如图5所示,在外壳主体11上设置有用于可旋转地支承轴20的轴承部13。另一方面,图1所示的外壳罩12设置于外壳主体11的侧面,将形成于外壳主体11的内侧的空间的侧面开口部封闭。
如图5所示,轴20可旋转地支承在设置于外壳主体11的轴承部13。详细而言,在设置于外壳主体11的轴承部13安装有用于支承轴20的圆筒状的轴承14,轴20被该轴承14支承。因此,轴20能够以轴承部13的孔中心(即,轴承14的中心)为旋转轴CL进行旋转。此外,轴20仅被设置于外壳主体11的轴承部13支承,未被外壳罩12支承。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轴20例如被设为将圆柱状的金属弯折多次的形状,具有轴部21、固定部22及连结部23。轴部21是与轴承部13的中心线(即轴20的旋转轴CL)平行地延伸并配置于轴承部13的部位。固定部22是以不能旋转的方式固定于踏板垫30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2固定在设置于踏板垫30中的与接受来自驾驶员的踏力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以下,称为“踏板垫30的背面”)的固定件24上。连结部23是将轴部21和固定部22连结的部位。
踏板垫30例如使用金属或树脂等形成为板状,相对于地板2倾斜地配置。具体而言,踏板垫30以其上端部处于车辆前方且下端部处于车辆后方的方式倾斜地配置。而且,在踏板垫30中的上侧的部位,作为被驾驶员踩踏的部位,设置有厚壁部31。厚壁部31相对于旋转轴CL配置在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此外,踏板垫30并不限于图中所示的配置,例如,也可以与地板2大致垂直地配置。
如上所述,踏板垫30的背面和轴20的固定部22由固定件24固定。因此,踏板垫30绕与轴20相同的旋转轴CL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动作。即,踏板垫30的旋转轴CL和轴20的旋转轴CL相同。
图1~图3表示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另一方面,图4表示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踏板垫30受到该踏力而旋转的状态。这样,根据对厚壁部31施加的驾驶员的踏力的增加,踏板垫30的比旋转轴CL靠车辆前方的部位向地板2侧或前围板侧进行旋转移动。另外,根据对厚壁部31施加的驾驶员的踏力的减少,踏板垫30的比旋转轴CL靠车辆前方的部位向上侧或驾驶员侧进行旋转移动。
驾驶员进行了踩踏操作的踏板垫30的操作量(即,踏板垫30的旋转角度)与轴20的旋转角度相同。该踏板垫30及轴20的旋转角度由设置于轴20的旋转轴CL上或旋转轴CL周围的传感器单元40直接检测。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踏板垫30及轴20的旋转角度称为“踏板旋转角”。
如图5所示,传感器单元40具有设置于轴20的转动部41和设置于外壳10且输出与转动部41的相位对应的信号的信号输出部45。转动部41例如包含由磁体及磁轭等形成为圆筒状的磁路42和保持该磁路42的保持部43等而构成。转动部41通过螺栓44等固定于轴20的端部,并与轴20一起旋转。因此,转动部41的旋转中心和轴20的旋转轴CL相同。构成转动部41的磁路42以与轴20的旋转轴CL交叉的方式形成磁通流动的磁场。
另一方面,信号输出部45包含一个或多个霍尔IC46和对该霍尔IC46进行模制的传感器保持部47等而构成。霍尔IC46具有霍尔元件和进行该霍尔元件所输出的信号的放大等的集成电路。霍尔IC46输出与通过霍尔元件的感磁面的磁通密度对应的电信号。如果转动部41与轴20一起绕旋转轴CL旋转,则通过霍尔IC46所具有的霍尔元件的感磁面的磁通密度发生变化。因此,信号输出部45输出与踏板垫30及轴20的旋转角度(即,踏板旋转角)对应的电信号。
在外壳10中的与轴20的一端侧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设置信号输出部45的开口部15。另一方面,在信号输出部45的传感器保持部47,设置有与设置于外壳10的开口部15的内壁面嵌合的突起48。通过对被设置于外壳10的开口部15的内壁面嵌合被设置于信号输出部45的传感器保持部47的突起48的外壁面,将信号输出部45的传感器中心和轴20的旋转轴CL组装到同一轴线上。
如图1~图4所示,踏板垫30的最小旋转位置和最大旋转位置分别由全闭止动器32及全开止动器33规定。全闭止动器32和全开止动器33均使用树脂或橡胶形成,与踏板垫30的背面接触的面为向踏板垫30侧凸出的曲面状。
全闭止动器32设置于外壳10中的比踏板垫30及轴20的旋转轴CL靠车辆后方侧的部位。具体而言,全闭止动器32在外壳10中的车辆后方侧的部位嵌入到朝向车辆后方且斜上方的壁面18。如图1~图3所示,全闭止动器32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时与踏板垫30的背面接触,规定踏板垫30的最小旋转位置。
全开止动器33设置于外壳10中的比踏板垫30及轴20的旋转轴CL靠车辆前方侧的部位。具体而言,全开止动器33设置于外壳10中的车辆前方侧的壁面的上端部19。详细而言,全开止动器33在外壳10中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嵌入到朝向车辆后方且斜上方的壁面。如图4所示,全开止动器33在对踏板垫30施加的驾驶员的踏力增加时与踏板垫30的背面接触,规定踏板垫30的最大旋转位置。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与踏板垫30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区域,设置有产生相对于驾驶员对踏板垫30施加的踏力而言的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踏板装置1通过具备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即使在取消了踏板垫30和主缸的机械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踏板垫30和主缸被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同样的反作用力。
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包含具有规定的板簧51的多个弹性部件而构成,设置于外壳10的内侧。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通过板簧51、第一螺旋弹簧61、第二螺旋弹簧62、第一支架71、第二支架72及弹簧座73等构成。
板簧51是形成为平板状且在板厚方向上接受载荷而发生弹性变形的部件。板簧51在未接受载荷的状态下被设为长度方向向地板2侧凸出的弯曲的形状。板簧51的弯曲部设置于比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靠踏板垫30的旋转轴CL侧的区域。板簧51的长度方向沿着与旋转轴CL垂直的假想平面配置。即,板簧51的长度方向和踏板垫30的长度方向均沿着与旋转轴CL垂直的假想平面配置。踏板垫30如果从驾驶员接受踏力,则沿着与旋转轴CL垂直的假想平面旋转。而且,板簧51如果在板厚方向上接受载荷,则沿着与旋转轴CL垂直的假想平面挠曲。这样,板簧51被设为在设置于移动到最大旋转位置的踏板垫30的背面和车身之间的有限区域的外壳10的空间内尽可能大地弹性变形的形状及配置。
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相对于踏板垫30的旋转轴CL配置于车室内的地板2侧或前围板侧的区域。而且,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安装在设置于外壳10中的车室内的地板2侧或前围板侧的部位的固定台16上。具体而言,在外壳10的固定台16之上设置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在其上设置具有螺纹孔的螺母部件25。在板簧51的端部和固定台16上分别设置有孔。从固定台16中的地板2侧的面向固定台16的孔中插入螺栓26,该螺栓插通板簧51的孔并与螺母部件25的螺纹孔拧合。由此,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固定于外壳10的固定台1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板簧51的一端部安装于外壳10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将板簧51的一端部直接固定于车室内的地板2或前围板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板簧51的形状设为平板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在后述的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例如使板簧51的形状为平板的板厚或板宽中的至少一方渐变的形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板簧51的形状设为在长度方向上弯曲的形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在后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那样,例如使板簧51的形状在未施加载荷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上为直线状。
在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第一螺旋弹簧61、第二螺旋弹簧62、第一支架71、第二支架72及弹簧座73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规定的板簧51和除该规定的板簧51以外的弹性部件(即,第一螺旋弹簧61及第二螺旋弹簧62)串列配置的结构。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串列配置是指在规定的板簧51的一端或另一端配置除规定的板簧51以外的弹性部件。
具体而言,在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固定有第一支架71,在该第一支架71的内侧依次设置有第一螺旋弹簧61、弹簧座73、第二螺旋弹簧62、第二支架72。
如图6所示,第一支架71形成为有底筒状,具有圆筒状的筒部711以及设置于该筒部711中的板簧51侧的端部的底部712。第一支架71的底部712通过例如螺栓或铆钉等固定于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
第一螺旋弹簧61设置于第一支架71的内侧。第一螺旋弹簧61中,轴芯方向的一端卡定于第一支架71的底部712,轴芯方向的另一端卡定于弹簧座73的凸缘部733。
弹簧座73具有圆筒状的弹簧座筒部731、设置于该弹簧座筒部731中的板簧51侧的端部的弹簧座底部732以及被设置为从弹簧座筒部731中的踏板垫30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733。弹簧座筒部731设置于第一螺旋弹簧61的内侧。弹簧座73所具有的凸缘部733中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33a被设为向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而且,在该外壁面733a和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71a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G1。因此,弹簧座73能够在第一支架71的内侧沿轴芯方向往复移动。
弹簧座筒部731中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31a作为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的径向的移动并且引导第一螺旋弹簧61沿轴芯方向挠曲的导向面发挥作用。另外,弹簧座筒部731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731b作为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径向的移动并且引导第二螺旋弹簧62沿轴芯方向挠曲的导向面发挥作用。
第二螺旋弹簧62设置于弹簧座筒部731的内侧。第二螺旋弹簧62中,轴芯方向的一端卡定于弹簧座底部732,轴芯方向的另一端卡定于第二支架72。第二螺旋弹簧62的直径形成为比第一螺旋弹簧61的直径小。具体而言,第二螺旋弹簧62的直径形成为比弹簧座筒部731的内径小。
第二支架72形成为圆柱状,设置于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的内侧。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71a和第二支架72中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2a滑动接触。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71a和第二支架72中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2a作为用于使第一支架71的底部712和第二支架72沿彼此相向的方向呈直线状地相对移动的导向面发挥作用。
在第二支架72中的弹簧座73侧的面上,设置有卡定第二螺旋弹簧62的端部的卡定槽721。第二螺旋弹簧62中的第二支架72侧的端部卡定于该卡定槽721,被限制径向的移动。即,设置于第二支架72中的弹簧座73侧的面的卡定槽721作为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径向的移动的限制部发挥作用。
第二支架72和踏板垫30通过连结杆90连结。在第二支架72中的踏板垫30侧的面上,设置有将连结杆90的一端可旋转地连接的连接槽722。连结杆90的一端与设置于第二支架72的连接槽722连接。另一方面,如图3及图4所示,连结杆90的另一端与设置于踏板垫30的连接部34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
如图6所示,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弹簧座底部732中的板簧51侧的面732a称为“弹簧座底部下表面732a”,将第一支架71的底部712中的弹簧座73侧的面712a称为“第一支架底部上表面712a”。弹簧座底部下表面732a和第一支架底部上表面712a在第一螺旋弹簧61收缩时能够抵接。因此,弹簧座底部下表面732a和第一支架底部上表面712a作为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的挠曲量的止动器发挥作用。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弹簧座73的凸缘部733中的第二支架72侧的面733b称为“凸缘部上表面733b”,将第二支架72中的弹簧座73侧的面72b称为“第二支架下表面72b”。凸缘部上表面733b和第二支架下表面72b在第二螺旋弹簧62收缩时能够抵接。因此,凸缘部上表面733b和第二支架下表面72b作为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挠曲量的止动器发挥作用。
在上述的踏板装置1的结构中,参照图7~图9及图4来说明驾驶员对踏板垫30施加踏力而使踏板垫30向地板2侧或前围板侧旋转时的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动作。此外,图8是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动作的一例,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有时也进行与图8不同的动作,因此也对其一并进行说明。
图7表示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沿轴芯方向伸长。如果驾驶员从该状态对踏板垫30施加踏力,则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沿轴芯方向收缩,板簧51也以固定第一支架71等的部位靠近地板2侧或前围板侧的方式挠曲。
接下来,如图8所示,如果驾驶员逐渐增大对踏板垫30施加的踏力,则多个弹性部件中弹簧常数最小的第二螺旋弹簧62的收缩量最大。因此,凸缘部上表面733b和第二支架下表面72b抵接。由此,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挠曲量。
此外,在图8中,表示了凸缘部上表面733b和第二支架下表面72b抵接的状态,但并不限于此。虽然省略图示,但有时弹簧座底部下表面732a和第一支架底部上表面712a也会先抵接。此例如为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弹簧座底部下表面732a和第一支架底部上表面712a的间隙比凸缘部上表面733b和第二支架下表面72b的间隙小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使弹簧座底部下表面732a和第一支架底部上表面712a先抵接,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的挠曲量。
接着,如果驾驶员从图8所示的状态增大对踏板垫30施加的踏力,则多个弹性部件中的第一螺旋弹簧61的收缩量也变大。因此,如图9所示,弹簧座底部下表面732a和第一支架底部上表面712a抵接。由此,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的挠曲量。
而且,如图4所示,如果驾驶员进一步增大对踏板垫30施加的踏力,则多个弹性部件中的板簧51的挠曲量也变大,板簧51以靠近外壳10中的地板2侧或前围板侧的部位的方式挠曲。然后,踏板垫30的背面和全开止动器33抵接。由此,规定踏板垫30的最大旋转位置,并且限制板簧51的挠曲量。
图10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中表示相对于踏板垫30的行程量(以下,称为“踏板行程”)的驾驶员的踏力的一例。
在踏板行程为0~θ1时,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所具有的全部弹性部件(即,板簧51、第一螺旋弹簧61以及第二螺旋弹簧62)挠曲。因此,踏板行程为0~θ1时的踏力的增加率较小。在踏板行程为θ1时,如图8所示,凸缘部上表面733b和第二支架下表面72b抵接,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挠曲量。
此外,如上所述,并不限于图8所示的状态,有时弹簧座底部下表面732a和第一支架底部上表面712a也会先抵接。在该情况下,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的挠曲量。
因此,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中的某一方的弹簧的挠曲量。
在踏板行程为θ1~θ2时,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所具有的多个弹性部件中的板簧51和第一螺旋弹簧61或第二螺旋弹簧62中的挠曲量未被限制的一方的螺旋弹簧挠曲。如果从三个弹簧的串列配置变为两个弹簧的串列配置,则踏力的增加率变大。因此,踏板行程为θ1~θ2时的踏力的增加率比踏板行程为0~θ1时的踏力的增加率大。在踏板行程为θ2时,如图9所示,弹簧座底部下表面732a和第一支架底部上表面712a抵接,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及第二螺旋弹簧62的挠曲量。
在踏板行程为θ2~θ3时,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所具有的多个弹性部件中,仅板簧51挠曲。因此,踏板行程为θ2~θ3时的踏力的增加率比踏板行程为θ1~θ2时的踏力的增加率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中使用板簧51,能够在踏板行程为θ2~θ3的区间获得高的弹簧常数。在踏板行程为θ3时,如图4所示,踏板垫30的背面和全开止动器33抵接,规定踏板垫30的最大旋转位置,并且限制板簧51的挠曲量。
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实现了如下的作用效果。
(1)第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所具备的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包含具有规定的板簧51的多个弹性部件而构成。
据此,例如,假设在仅使用螺旋弹簧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弹性部件的情况下,需要使“螺旋弹簧的线径×圈数”和“挠曲量”统一的空间。与此相对,在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弹性部件使用板簧51的情况下,只要有使“板簧51的板厚”和“挠曲量”统一的空间即可。因此,与为了设置螺旋弹簧所需的空间相比,为了设置板簧51所需的空间小。因此,踏板装置1通过将板簧51用于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弹性部件,能够减小与踏板垫30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其结果,该踏板装置1能够将外型小型化。
(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所具有的板簧51为平板状,在未施加载荷的状态下为在长度方向上弯曲的形状。此外,板簧51的形状可以设为平板的板厚或板宽中的至少一方渐变的形状,也可以设为在未施加载荷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上为直线状。
据此,通过改变板簧51的形状,能够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多个弹性部件中除规定的板簧51以外的弹性部件(即,第一螺旋弹簧61及第二螺旋弹簧62)列联配置于规定的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据此,通过将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多个弹性部件串列配置,能够使踏板的踩踏感良好。
(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具有将第一螺旋弹簧61的轴芯方向的一端卡定的第一支架71和将第二螺旋弹簧62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卡定的第二支架72。
据此,通过在第一螺旋弹簧61的轴芯方向的一端配置第一支架71,在第二螺旋弹簧62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配置第二支架72,能够利用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按压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
(5)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在第一支架71、弹簧座73以及第二支架72上分别具有作为止动器发挥作用的部位。具体而言,弹簧座底部下表面732a和第一支架底部上表面712a作为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的挠曲量的止动器发挥作用。另外,凸缘部上表面733b和第二支架下表面72b作为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挠曲量的止动器发挥作用。
据此,能够调节第一螺旋弹簧61及第二螺旋弹簧62的挠曲量,所以能够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6)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具有作为用于使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沿彼此相向的方向呈直线状地相对移动的导向面发挥作用的部位。具体而言,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71a和第二支架72中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2a作为用于使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沿彼此相向的方向呈直线状地相对移动的导向面发挥作用。
据此,即使在规定的板簧51挠曲,配置于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之间的第一、第二螺旋弹簧61、62的轴芯与踏板垫30的角度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第一、第二螺旋弹簧61、62进行直线移动。因此,能够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7)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71是具有底部712的圆筒状的部件。另外,第二支架72是配置于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的内侧的圆柱状的部件。
据此,第一支架71是圆筒状的部件,第二支架72是圆柱状的部件,因此,均没有周向的朝向,容易组装。
(8)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架72具有作为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沿径向移动的限制部发挥作用的部位。具体而言,设置于第二支架下表面72b的卡定槽721作为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径向的错位的限制部发挥作用。
据此,防止第二螺旋弹簧62沿径向错位,因此,能够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9)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多个弹性部件中除规定的板簧51以外的弹性部件为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
据此,作为除规定的板簧51以外的弹性部件,例示出螺旋弹簧。
(10)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在将多个螺旋弹簧配置于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之间的情况下,在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之间具有弹簧座73。
据此,通过在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之间配置弹簧座73,能够将该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串列配置。
(1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弹簧61的直径和第二螺旋弹簧62的直径不同。
据此,能够将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配置为在径向上重叠的状态。
(1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弹簧座73具有圆筒状的弹簧座筒部731、被设置为从弹簧座筒部731的轴芯方向的一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733以及设置于弹簧座筒部731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的弹簧座底部732。
由此,通过在弹簧座73的凸缘部733和第一支架71之间配置第一螺旋弹簧61,在弹簧座底部732和第二支架72之间配置第二螺旋弹簧62,能够分别调整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的最大挠曲量。由此,能够获得具有多个拐点的踏力特性。
(1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弹簧座筒部731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731b和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31a作为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的径向的移动并且引导这些螺旋弹簧沿轴芯方向挠曲的导向面发挥作用。
据此,因为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即,多个螺旋弹簧)均沿轴芯方向挠曲,所以能够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1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弹簧座73所具有的凸缘部733中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33a被设为向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在该外壁面733a和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的内壁面71a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G1。
据此,即使在板簧51发生了挠曲的情况下,也会防止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的内壁面71a和弹簧座73的凸缘部733的外壁面733a的摩擦变大,所以能够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15)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配置于外壳10的内侧。
据此,能够抑制异物从外壳10的外部侵入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
(16)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外壳10通过螺钉3固定于车身中的车室内的地板2或前围板。
据此,能够在车身中的车室内的地板2或前围板上可靠地固定外壳10,使其不移动。
(17)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配置于比踏板垫30的旋转轴CL靠车室内的地板2侧或前围板侧的区域。
据此,板簧51从其一端部到另一端部配置于与踏板垫30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因此,通过在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中使用板簧51,能够减小与踏板垫30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空间。因此,该踏板装置1能够将外型小型化。
(18)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规定的板簧51的一端部安装于外壳10中的车室内的地板2或前围板侧的部位、或者安装于车室内的地板2或前围板。
据此,成为将规定的板簧51的一端部经由外壳10支承于车身或者由车身直接支承的结构,因此能够提高与板簧51的安装部相关的刚性。
<第二~第十八实施方式>
第二~第十八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了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结构,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此外,在第二~第十八实施方式所参照的附图中,简化表示了踏板装置1的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1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具备外壳10、轴20、踏板垫30、传感器单元及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等。
外壳10安装于车室内的地板或前围板等。此外,在图11中,仅简化表示了外壳10的一部分。这在后述的第三~第十八实施方式所参照的附图中也是相同的。
轴20所具有的轴部21被外壳10的轴承部13可旋转地支承。而且,踏板垫30将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固定于轴20。因此,踏板垫30能够以轴承部13的中心为旋转轴CL进行旋转。另外,在踏板垫3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厚壁部31作为被驾驶员踩踏的部位。
在图11中,将未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的踏板垫30记载为在纸面中呈水平,但此为示意性表示。例如,在踏板装置1为风琴式的情况下,踏板垫30的被驾驶员踩踏的厚壁部31相对于旋转轴CL配置在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另外,例如,在踏板装置1为吊挂式的情况下,踏板垫30的被驾驶员踩踏的厚壁部31相对于旋转轴CL配置在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上的下方。这在后述的第三~第十八实施方式所参照的附图中也是相同的。
此外,踏板垫30及轴20的旋转角度(即,踏板旋转角)由未图示的传感器单元检测。传感器单元向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输出与踏板旋转角对应的电信号。
在与踏板垫30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区域设置有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产生相对于驾驶员对踏板垫30施加的踏力而言的反作用力。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是使用板簧51及弹性部件60等构成的。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就板簧51而言,从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将板厚设为恒定,在未受到载荷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上设为直线状。另外,如图12所示,就板簧51而言,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矩形状,从板厚方向的一侧到另一侧将板宽设为恒定。
如图11所示,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配置于比踏板垫30的旋转轴CL靠车室内的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区域。而且,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6等安装在设置于外壳10中的车室内的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部位的固定台16上。
此外,在图11中,表示了将板簧51的一端部安装于外壳10的固定台16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板簧51的一端部直接固定于车室内的地板或前围板。这在后述的第三~第十八实施方式中也是相同的。
在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一部分的弹性部件60。即,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也是将规定的板簧51和除该规定的板簧51以外的弹性部件60串列配置的结构。作为弹性部件60,例示出螺旋弹簧等。此外,弹性部件60并不限于是一个螺旋弹簧,例如也可以设为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的多个螺旋弹簧、支架及弹簧座等组合的部件。弹性部件60与设置于踏板垫30的抵接销91抵接。此外,也可以设置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连结杆90来取代抵接销91。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也从踏板垫30经由抵接销91向弹性部件60和板簧51施加载荷。由此,弹性部件60向自身的轴芯方向收缩,并且板簧51也以固定弹性部件60的部位靠近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方式挠曲。由此,第二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为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并列配置的结构。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并列配置是指以使规定的板簧51固定于外壳10或车身的部位和除该规定的板簧51之外的弹性部件60固定于外壳10或车身的部位不同的方式配置。
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配置于比踏板垫30的旋转轴CL靠车室内的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区域。而且,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6等安装于外壳10的固定台16。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与设置于踏板垫30的第一抵接销91抵接。
弹性部件60中的轴芯方向的一端部安装于外壳10中的与固定台16不同的部位101。弹性部件60中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部与设置于踏板垫30的第二抵接销92抵接。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从踏板垫30经由第一抵接销91对板簧51施加载荷,并且从踏板垫30经由第二抵接销92对弹性部件60也施加载荷。由此,板簧51以靠近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方式挠曲,并且弹性部件60也在自身的轴芯方向上收缩。由此,第三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并列配置,使得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容易配置。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变更了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的安装方法。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是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串列配置的结构。
在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中的与踏板垫30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一部分的弹性部件60。弹性部件60的轴芯方向的一端与板簧51连接。另外,弹性部件60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与设置于外壳10的抵接销93抵接。
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通过螺栓27等固定在设置于踏板垫30中的远离旋转轴CL的部位的安装部35。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也从踏板垫30对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施加载荷。由此,板簧51以靠近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方式挠曲,并且弹性部件60也在自身的轴芯方向上收缩。由此,第四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变更了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51的形状。板簧51被设为板厚从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渐变的形状。另外,如图16所示,就板簧51而言,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梯形状,即设为板宽从板厚方向的一侧到另一侧渐变的形状。由此,第五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改变了形状的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第六实施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变更了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51的形状。板簧51被设为在未受到载荷的状态下长度方向向地板侧凸出的弯曲的形状。板簧51能够以同与踏板垫30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空间的大小及形状匹配的方式采用各种形状。而且,第六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弯曲的板簧51和弹性部件60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七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第七实施方式相对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变更了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结构的一部分。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使用板簧51、螺旋弹簧63、第一支架71及第二支架72等构成。
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6等安装于外壳10的固定台16。在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架71、螺旋弹簧63、第二支架72。
第一支架71例如形成为圆盘状,固定于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螺旋弹簧63中,轴芯方向的一端卡定于第一支架71,轴芯方向的另一端卡定于第二支架72。第二支架72例如形成为圆盘状。第二支架72与设置于踏板垫30的抵接销91抵接。
另外,第二支架72具有止动器74。止动器74从第二支架72中的第一支架71侧的面向第一支架71侧延伸。止动器74能够通过在螺旋弹簧挠曲时与第一支架71抵接来限制螺旋弹簧63的挠曲量。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也从踏板垫30经由抵接销91对螺旋弹簧63和板簧51施加载荷。由此,螺旋弹簧63沿轴芯方向收缩,并且板簧51也以固定第一支架71等的部位靠近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方式挠曲。而且,如果踏板行程变为规定的大小,则止动器74和第一支架71抵接,限制螺旋弹簧63的挠曲量。之后,如果踏板行程进一步变大,则仅板簧51挠曲。由此,第七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八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第八实施方式也是相对于所述第二实施方式变更了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结构。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也使用板簧51、螺旋弹簧63、第一支架71及第二支架72等构成。
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6等安装于外壳10的固定台16。在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架71、螺旋弹簧63、第二支架72。
第一支架71形成为有底筒状,具有圆筒状的筒部711以及设置于该筒部711中的板簧51侧的端部的底部712。第一支架71的底部712通过未图示的螺栓或铆钉等固定于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
螺旋弹簧63中,轴芯方向的一端卡定于第一支架71,轴芯方向的另一端卡定于第二支架72。
第二支架72形成为圆柱状,设置于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的内侧。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71a和第二支架72中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2a滑动接触。第一支架71的筒部711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71a和第二支架72中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2a作为用于使第一支架71的底部712和第二支架72沿彼此相向的方向呈直线状地相对移动的导向面发挥作用。
另外,在第八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71具有限制螺旋弹簧63的轴芯方向的一端沿径向错位的第一限制部75。第一限制部75被设置为包围在螺旋弹簧63的轴芯方向的一端的外侧。
另外,第二支架72具有限制螺旋弹簧63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沿径向错位的第二限制部76。第二限制部76设置于螺旋弹簧63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的内侧。由此,第八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限制螺旋弹簧63沿径向错位,因此能够通过该螺旋弹簧63和板簧51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九实施方式>
如图20所示,第九实施方式使用多个板簧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在第九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使用第一板簧511、第二板簧512、第三板簧513等构成。此外,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的数量并不限于三个,也可以设为两个或四个以上。
第一板簧5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6等固定于外壳10的固定台16。第一板簧5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和第二板簧51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第一紧固螺栓52等紧固。第二板簧51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和第三板簧51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第二紧固螺栓53等紧固。第三板簧51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与设置于踏板垫30的抵接销91抵接。
在外壳10的内侧,在与第一紧固螺栓5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下抵接销94。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一紧固螺栓52和第一下抵接销94隔开规定的间隔。
另外,在外壳10的内侧,在与第二紧固螺栓5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下抵接销95。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二紧固螺栓53和第二下抵接销95隔开规定的间隔。第二紧固螺栓53和第二下抵接销95的间隔被设定为比与第一紧固螺栓52和第一下抵接销94的间隔大。
在第九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从踏板垫30经由抵接销91对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施加载荷。由此,以第一板簧5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即,第一板簧511中的固定于固定台16的部位)为固定端,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以靠近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方式挠曲。
然后,如果踏板行程变为规定的大小,则第一紧固螺栓52和第一下抵接销94抵接,限制第一板簧511的挠曲量。之后,如果踏板行程进一步变大,则第二板簧512和第三板簧513挠曲。然后,如果第二紧固螺栓53和第二下抵接销95抵接,则限制第二板簧512的挠曲量。之后,如果踏板行程进一步变大,则仅第三板簧513挠曲。由此,第九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通过将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串列配置,能够以较高的弹簧常数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而且,第九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具备限制第一、第二板簧511、512的挠曲量的第一、第二下抵接销94、95。因此,通过规定第一、第二板簧511、512的挠曲量,能够在踏板行程的中途改变弹簧特性,能够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十实施方式>
如图21所示,第十实施方式也使用多个板簧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但是,在第十实施方式中,在第九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板簧511、第二板簧512、第三板簧513的配置在长度方向上相反。
第一板簧5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7等固定在设置于踏板垫30中的远离旋转轴CL的部位的安装部35。第一板簧5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和第二板簧51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第一紧固螺栓52等紧固。第二板簧512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和第三板簧51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第二紧固螺栓53等紧固。第三板簧51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与设置于外壳10的下抵接销94抵接。
在踏板垫30的背面,在与第一紧固螺栓5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上抵接销97。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一紧固螺栓52和第一上抵接销97隔开规定的间隔。
另外,在踏板垫30的背面,在与第二紧固螺栓5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上抵接销98。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二紧固螺栓53和第二上抵接销98隔开规定的间隔。第二紧固螺栓53和第二上抵接销98的间隔被设定为比第一紧固螺栓52和第一上抵接销97的间隔大。
在第十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从踏板垫30对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施加载荷。由此,以第一板簧5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即,第一板簧511中的固定于踏板垫30的安装部35的部位)为固定端,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以靠近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方式挠曲。
然后,如果踏板行程变为规定的大小,则第一紧固螺栓52和第一上抵接销97抵接,限制第一板簧511的挠曲量。之后,如果踏板行程进一步变大,则第二板簧512和第三板簧513挠曲。然后,如果第二紧固螺栓53和第二上抵接销98抵接,则限制第二板簧512的挠曲量。之后,如果踏板行程进一步变大,则仅第三板簧513挠曲。由此,第十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将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串列配置,以较高的弹簧常数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另外,第十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具备限制第一、第二板簧511、512的挠曲量的第一、第二上抵接销97、98。因此,通过规定第一、第二板簧511、512的挠曲量,能够在踏板行程的中途改变弹簧特性,能够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十一实施方式>
如图22所示,第十一实施方式也使用多个板簧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第一板簧511、第二板簧512、第三板簧513均被设为向踏板垫30的旋转轴CL侧凸出的弯曲的形状。而且,在第一板簧511的弯曲部的内侧配置有第二板簧512的弯曲部,在该第二板簧512的弯曲部的内侧配置有第三板簧513的弯曲部。此外,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的数量并不限于三个,也可以设为两个或四个以上。
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6等固定于外壳10中的车室内的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部位。
在踏板垫30的背面,在与第一板簧5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上抵接销97。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一板簧511和第一上抵接销97相接。
另外,在踏板垫30的背面,在与第二板簧5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上抵接销98。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二板簧512和第二上抵接销98隔开规定的间隔。
另外,在踏板垫30的背面,在与第三板簧51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上抵接销99。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三板簧513和第三上抵接销99隔开规定的间隔。第三板簧513和第三上抵接销99的间隔被设定为比第二板簧512和第二上抵接销98的间隔大。
在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从踏板垫30经由第一上抵接销97对第一板簧511施加载荷。由此,第一板簧511以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变小且比弯曲部靠踏板垫30侧的部位靠近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方式挠曲。
然后,如果踏板行程变为规定的大小,则第二板簧512和第二上抵接销98抵接。如果踏板行程从此进一步变大,则第一板簧511和第二板簧512挠曲。
之后,如果踏板行程变为比所述规定的大小大的另外的规定的大小,则第三板簧513和第三上抵接销99抵接。然后,如果踏板行程从此进一步变大,则第一板簧511、第二板簧512以及第三板簧513挠曲。由此,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在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中使用多个板簧而以较高的弹簧常数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另外,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具备以规定的踏板行程与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抵接的第一~第三上抵接销97、98、99。因此,随着踏板垫30的旋转角的增加,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依次对踏板垫30施加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在踏板行程的中途改变弹簧特性,能够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另外,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通过在规定的板簧的弯曲部的内侧配置另外的板簧的弯曲部,能够将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接近地配置,能够减小踏板装置1的外型。
以上说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十二实施方式>
如图23所示,第十二实施方式也是使用多个板簧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第一板簧511、第二板簧512、第三板簧513被设为以包围踏板垫30的旋转轴CL的方式弯曲的形状。而且,在第一板簧511的弯曲部的内侧配置有第二板簧512的弯曲部,在该第二板簧512的弯曲部的内侧配置有第三板簧513的弯曲部。此外,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的数量并不限于三个,也可以设为两个或四个以上。
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固定于踏板垫30中的旋转轴CL侧的端部。
在外壳10上,在与第一板簧5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下抵接销94。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一板簧511和第一下抵接销94相接。
另外,在外壳10上,在与第二板簧5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下抵接销95。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二板簧512和第二下抵接销95隔开规定的间隔。
另外,在外壳10上,在与第三板簧51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下抵接销96。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三板簧513和第三下抵接销96隔开规定的间隔。第三板簧513和第三下抵接销96的间隔被设定为比第二板簧512和第二下抵接销95的间隔大。
在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从踏板垫30对与第一下抵接销94抵接的第一板簧511施加载荷。由此,第一板簧511以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变小的方式挠曲。
然后,如果踏板行程变为规定的大小,则第二板簧512和第二下抵接销95抵接。如果踏板行程从此进一步变大,则第一板簧511和第二板簧512挠曲。
之后,如果踏板行程变为比所述规定的大小大的另外的规定的大小,则第三板簧513和第三下抵接销96抵接。然后,如果踏板行程从此进一步变大,则第一板簧511、第二板簧512以及第三板簧513挠曲。由此,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在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中使用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而以较高的弹簧常数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另外,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具备以规定的踏板行程与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抵接的第一~第三下抵接销94、95、96。因此,随着踏板垫30的旋转角的增加,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依次对踏板垫30施加反作用力。因此,能够在踏板行程的中途改变弹簧特性,能够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另外,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在规定的板簧的弯曲部的内侧配置另外的板簧的弯曲部而将第一~第三板簧511、512、513接近地配置,能够减小踏板装置1的外型。
以上说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十三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第十三实施方式是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并列配置的结构。
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6等安装于外壳10的固定台16。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与设置于踏板垫30的第一抵接销91抵接。
螺旋弹簧63中的轴芯方向的一端部卡定于外壳10中与固定台16不同的部位。在螺旋弹簧63中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支架77。支架77具有止动器74。止动器74从支架77向外壳10侧延伸。止动器74能够通过在螺旋弹簧63挠曲时与外壳10抵接来限制螺旋弹簧63的挠曲量。
在踏板垫30中的与支架77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第二抵接销92。第二抵接销92和支架77隔开规定的间隔。
在第十三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从踏板垫30经由第一抵接销91对板簧51施加载荷。由此,板簧51以第一抵接销91侧的部位靠近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方式挠曲。然后,如果踏板行程变为规定的大小,则第二抵接销92和支架77抵接。之后,如果踏板行程进一步变大,则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挠曲。然后,如果止动器74和外壳10抵接,则限制螺旋弹簧63的挠曲量,并且规定踏板垫30的最大旋转位置。由此,第十三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在第十三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并列配置,使得它们容易配置。
此外,作为上述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有第一抵接销91和板簧51隔开间隔且第二抵接销92和支架77抵接的模式。在该情况下,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螺旋弹簧63先挠曲,之后,如果第一抵接销91和板簧51抵接,则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挠曲。第十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能够通过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第十四实施方>
如图25所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相对于所述第十三实施方式变更了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被固定的部位。
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7等固定在设置于踏板垫30的安装部35。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与设置于外壳10的第一下抵接销94抵接。
螺旋弹簧63中的轴芯方向的一端部卡定于踏板垫30中的比安装部35远离旋转轴CL的部位。在螺旋弹簧63中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部设置有支架77。支架77具有止动器74。止动器74从支架77向踏板垫30侧延伸。止动器74通过在螺旋弹簧63挠曲时与踏板垫30抵接来限制螺旋弹簧63的挠曲量。
在外壳10中的与支架77对应的部位设置有第二下抵接销95。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二下抵接销95和支架77隔开规定的间隔。
在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对固定于踏板垫30的安装部35的板簧51施加载荷,板簧51挠曲。然后,如果踏板行程变为规定的大小,则第二下抵接销95和支架77抵接。之后,如果踏板行程进一步变大,则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挠曲。然后,如果止动器74和踏板垫30抵接,则限制螺旋弹簧63的挠曲量,并且规定踏板垫30的最大旋转位置。由此,第十四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通过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另外,在第十四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并列配置,使得它们容易配置。
此外,作为上述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有第一下抵接销94和板簧51隔开间隔且第二下抵接销95和支架77抵接的模式。在该情况下,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螺旋弹簧63先挠曲,之后,如果第一下抵接销94和板簧51抵接,则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挠曲。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能够通过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第十五实施方式>
如图26所示,第十五实施方式为通过串列配置和并列配置双方来配置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多个弹性部件的结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具有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并列配置。
与所述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具有板簧51、螺旋弹簧63、第一支架71及第二支架72等。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串列配置。在踏板垫30的背面,在与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第二支架7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抵接销91。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第二支架72和第一抵接销91相接。
此外,在所述第七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支架72上设置有止动器74,但在该第十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中,在第一支架71上设置有止动器74。止动器74通过在螺旋弹簧63挠曲时与第二支架72抵接来限制螺旋弹簧63的挠曲量。此外,止动器74也可以设置于第二支架72。
另一方面,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相对于第一反作用力构成机构设置于踏板垫30的远离旋转轴CL的位置。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从外壳10侧起依次具有第一螺旋弹簧61、第一支架71、第二螺旋弹簧62及第二支架72。第一螺旋弹簧61的轴芯方向的一端卡定于外壳10,第一螺旋弹簧61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卡定于第一支架71。第二螺旋弹簧62的轴芯方向的一端卡定于第一支架71,第二螺旋弹簧62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卡定于第二支架72。即,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所具有的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串列配置。
在踏板垫30的背面,在与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所具有的第二支架7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抵接销92。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二抵接销92和第二支架72隔开规定的间隔。
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螺旋弹簧63先挠曲。之后,如果第二抵接销92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抵接,则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螺旋弹簧63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所具有的第一、第二螺旋弹簧61、62挠曲。
如以上说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那样,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多个弹性部件可以使用板簧或螺旋弹簧中的任一种,能够通过串列配置及并列配置双方来进行配置。而且,第十五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作为上述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有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和第一抵接销91隔开间隔且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和第二抵接销92接触的模式。在该情况下,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所具有的第一、第二螺旋弹簧61、62先挠曲。之后,如果第一抵接销91和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抵接,则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螺旋弹簧63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所具有的第一、第二螺旋弹簧61、62挠曲。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能够通过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第十六实施方式>
如图27所示,第十六实施方式也是通过串列配置和并列配置双方来配置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多个弹性部件的结构。第十六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具有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并列配置。
与所述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具有板簧51、螺旋弹簧63、第一支架71及第二支架72等。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串列配置。在踏板垫30的背面,在与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第二支架7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抵接销91。在未对踏板垫30施加驾驶员的踏力的状态下,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第二支架72和第一抵接销91相接。
另一方面,与所述第七实施方式相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也具有板簧51、螺旋弹簧63、第一支架71及第二支架72等。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所具有的板簧51和螺旋弹簧63也串列配置。在踏板垫30的背面,在与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所具有的第二支架7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抵接销92。第二抵接销92和第二支架72隔开规定的间隔。
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螺旋弹簧63先挠曲。之后,如果第二抵接销92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抵接,则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螺旋弹簧63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所具有的螺旋弹簧63挠曲。
如以上说明的第十六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那样,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多个弹性部件可以使用板簧或螺旋弹簧中的任一种,能够通过串列配置及并列配置双方来进行配置。而且,第十六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作为上述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也可以有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和第一抵接销91隔开间隔且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和第二抵接销92接触的模式。在该情况下,如果驾驶员对踏板垫30进行踩踏操作,则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所具有的螺旋弹簧63先挠曲。之后,如果第一抵接销91和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抵接,则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所具有的螺旋弹簧63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所具有的螺旋弹簧63挠曲。第十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能够通过第一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1和第二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2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第十七实施方式>
如图28所示,在第十七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使用板簧51、第一螺旋弹簧61、第二螺旋弹簧62、第一支架71、第二支架72及弹簧座73等构成。
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6等安装于外壳10的固定台16。在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架71、第一螺旋弹簧61、弹簧座73、第二螺旋弹簧62、第二支架72。
第一支架71例如形成为圆柱状,通过未图示的螺栓或铆钉等固定于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
第一螺旋弹簧61中,轴芯方向的一端卡定于第一支架71,轴芯方向的另一端卡定于弹簧座73。
第二螺旋弹簧62中,轴芯方向的一端卡定于弹簧座73,轴芯方向的另一端卡定于第二支架72。第二支架72中的踏板垫30侧的面与设置于踏板垫30的抵接销91抵接。
弹簧座73例如形成为圆柱状,配置于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之间。弹簧座73具有设置于第一螺旋弹簧61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的内侧的第一突部78。第一突部78作为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沿径向错位的“限制部”发挥作用。另外,第一突部78也具有通过与第一支架71抵接来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的挠曲量的作用。
另外,弹簧座73具有设置于第二螺旋弹簧62的轴芯方向的一端的内侧的第二突部79。第二突部79作为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轴芯方向的一端沿径向错位的“限制部”发挥作用。另外,第二突部79也具有通过与第二支架72抵接来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挠曲量的作用。
由此,第十七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因为也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沿径向错位,所以能够通过该第一螺旋弹簧61、第二螺旋弹簧62以及板簧51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十七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十八实施方式>
如图29所示,第十八实施方式是所述第十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第十八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也使用板簧51、第一螺旋弹簧61、第二螺旋弹簧62、第一支架71、第二支架72及弹簧座73等构成。
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通过螺栓26等安装于外壳10的固定台16。在板簧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架71、第一螺旋弹簧61、弹簧座73、第二螺旋弹簧62、第二支架72。第一支架71、第一螺旋弹簧61、第二螺旋弹簧62的结构与所述第十七实施方式相同。
弹簧座73例如形成为圆柱状,配置于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之间。弹簧座73具有以包围在第一螺旋弹簧61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的外侧的方式设置的第一环状突部81。第一环状突部81作为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沿径向错位的“限制部”发挥作用。另外,第一环状突部81也具有通过与第一支架71抵接来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的挠曲量的作用。
另外,弹簧座73具有以包围在第二螺旋弹簧62的轴芯方向的一端的外侧的方式设置的第二环状突部82。第二环状突部82作为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轴芯方向的一端沿径向错位的“限制部”发挥作用。另外,第二环状突部82也具有通过与第二支架72抵接来限制第二螺旋弹簧62的挠曲量的作用。
由此,第十八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因为也限制第一螺旋弹簧61和第二螺旋弹簧62沿径向错位,所以能够通过该第一螺旋弹簧61、第二螺旋弹簧62以及板簧51来获得希望的踏力特性。
以上说明的第十八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1也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等同样的作用效果。
<其它实施方式>
(1)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踏板装置1的一例,对风琴式的制动踏板装置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踏板装置1例如也可以设为吊挂式的制动踏板装置、风琴式的加速器踏板装置或吊挂式的加速器踏板装置等。
此外,如上所述,风琴式的踏板装置1是指踏板垫30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部位相对于旋转轴CL配置在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上的上方的结构。风琴式的踏板装置1与吊挂式的踏板装置1相比,能够搭载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空间狭窄,要求外型的小型化,因此,将板簧51用于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弹性部件是有效的。
另一方面,吊挂式的踏板装置1是指踏板垫30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部位相对于旋转轴CL配置在车辆搭载时的上下方向上的下方的结构。在吊挂式的踏板装置1中,也能够通过将板簧51用于构成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的弹性部件来将踏板装置1的外型小型化。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踏板装置1的一例,对踏板垫30和主缸未机械连接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踏板装置1也可以是踏板垫30和主缸机械连接的结构。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踏板装置1的旋转轴周围设置有传感器单元40,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传感器单元40也可以设置于踏板垫30或与其连动的部件(例如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等)。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并不是相互无关,除了明确不能组合的情况以外,能够适当地组合。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就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而言,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以及在原理上明确认为必须的情况等以外,当然不一定是必须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示为必须的情况以及在原理上明确限定于特定的数字的情况等以外,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字。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构成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以及在原理上限定于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以外,并不限定于该形状、位置关系等。

Claims (24)

1.一种踏板装置,搭载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10),其安装于车身(2);
踏板垫(30),其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壳;以及
反作用力产生机构(50、501、502),其包含具有规定的板簧(51)的多个弹性部件而构成,配置于与所述踏板垫中的被驾驶员踩踏的面相反的一侧的空间,产生相对于所述驾驶员对所述踏板垫施加的踏力而言的反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板簧是在板厚方向上受到载荷而弹性变形的部件,被设为平板状、或者平板的板厚或板宽中的至少一方渐变的形状,且在未被施加载荷的状态下在长度方向上为直线状或者弯曲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多个所述弹性部件中的除所述规定的板簧之外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部件(60~63)被串列配置于所述规定的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或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多个所述弹性部件中的所述规定的板簧和除所述规定的板簧之外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部件以固定于所述外壳或所述车身的部位分别不同的方式并列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具有将除所述规定的板簧之外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卡定的第一支架(71)和将除所述规定的板簧之外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卡定的第二支架(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中的一方的止动器(74、72b、733b、732a、712a),
所述止动器通过在除所述规定的板簧之外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部件挠曲时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中的另一方抵接来限制所述弹性部件的挠曲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彼此相向的方向呈直线状地相对移动的导向面(71a、72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中的一方是具有底面的圆筒状的部件,
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中的另一方是配置于所述圆筒状的部件的内侧的圆柱状的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具有限制部(721),该限制部限制作为除所述规定的板簧之外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部件的螺旋弹簧沿径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多个所述弹性部件中的除所述规定的板簧之外的所述弹性部件是螺旋弹簧(61、62、63),
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在将多个所述螺旋弹簧配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螺旋弹簧和其它的螺旋弹簧之间具有弹簧座(7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座具有限制多个所述螺旋弹簧沿径向移动的限制部(78、79、81、82)。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螺旋弹簧的直径和所述其它的螺旋弹簧的直径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座具有圆筒状的弹簧座筒部(731)、被设置为从所述弹簧座筒部的轴芯方向的一端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凸缘部(733)以及设置于所述弹簧座筒部的轴芯方向的另一端的弹簧座底部(73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座筒部中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731b)和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31a)作为限制多个所述螺旋弹簧的径向的移动并且引导多个所述螺旋弹簧沿轴芯方向挠曲的导向面发挥作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座所具有的所述凸缘部中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面(733a)被设为向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
在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中的圆筒状的部件的径向内侧的内壁面(71a)和所述弹簧座所具有的所述凸缘部中的径向外侧的外壁面之间设置有规定的间隙(G1)。
1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是在所述规定的板簧(511、512、513)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或另一端配置另外的板簧(511、512、513)的一端或另一端的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装置具备抵接销(91~99),该抵接销设置于所述规定的板簧或所述另外的板簧在挠曲的状态下能够抵接到的位置,限制所述规定的板簧及所述另外的板簧中的至少一个的挠曲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规定的板簧的弯曲部的内侧配置有另外的板簧的弯曲部,构成为随着所述踏板垫的旋转角的增加,所述规定的板簧和所述另外的板簧依次对所述踏板垫施加反作用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多个所述弹性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其一端被固定于所述踏板垫或所述外壳中的一方且另一端能够与设置于所述踏板垫或所述外壳中的另一方的抵接销抵接的方式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的多个所述弹性部件使用板簧或螺旋弹簧构成,通过串列配置及并列配置双方进行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作用力产生机构配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通过螺钉(3)固定于所述车身中的车室内的地板(2)或前围板。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配置于比所述踏板垫的旋转轴靠车室内的地板侧或前围板侧的区域。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的板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安装于所述外壳中的车室内的地板或前围板侧的部位、或者安装于车室内的所述地板或所述前围板。
CN202280012736.3A 2021-02-25 2022-02-09 踏板装置 Pending CN1168484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29094 2021-02-25
JP2021029094A JP2022130113A (ja) 2021-02-25 2021-02-25 ペダル装置
PCT/JP2022/005054 WO2022181328A1 (ja) 2021-02-25 2022-02-09 ペダ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8489A true CN116848489A (zh) 2023-10-03

Family

ID=83048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2736.3A Pending CN116848489A (zh) 2021-02-25 2022-02-09 踏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3606A1 (zh)
JP (1) JP2022130113A (zh)
CN (1) CN116848489A (zh)
DE (1) DE112022001189T5 (zh)
WO (1) WO202218132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52816U (zh) * 1987-09-29 1989-03-31
US6298746B1 (en) * 1999-04-01 2001-10-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Brake pedal for motor vehicle
JP2001294058A (ja) * 2000-04-11 2001-10-23 Unisia Jecs Corp アクセルペダル装置
US20040040408A1 (en) * 2002-08-27 2004-03-0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Pedal emulator assembly and method
WO2008153204A1 (ja) * 2007-06-12 2008-12-18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足踏み式操作装置
DE102014202581A1 (de) * 2014-02-12 2015-08-13 Muhr Und Bender Kg Blattfeder und Blattfederanordnung
JP2017053796A (ja) * 2015-09-11 2017-03-16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ペダル操作検出装置
JP7279576B2 (ja) 2019-08-13 2023-05-23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載モータ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93606A1 (en) 2023-12-07
JP2022130113A (ja) 2022-09-06
WO2022181328A1 (ja) 2022-09-01
DE112022001189T5 (de)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66052B2 (en)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boos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n electromechanical brake booster
US9592783B2 (en) Steering wheel unit
JP6831240B2 (ja) アクセルペダル装置
JP2019132754A (ja) センサユニット
JP2011238638A (ja) ブレーキ装置
CN111853230B (zh) 旋转致动器
CN111824104A (zh) 用于车辆的电动助推器
US20220263395A1 (en) Electric Actuating Unit
CN116848489A (zh) 踏板装置
JP6948127B2 (ja) アクセルペダル装置
CN117279809A (zh) 踏板装置
JP5837398B2 (ja) 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とそれを用いた能動型制振器
CN117279808A (zh) 踏板装置
WO2022239499A1 (ja) ペダル装置
WO2022181326A1 (ja) ペダル装置
CN116982012A (zh) 踏板装置
JP7088927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これを含むヘッドランプ
JP5525342B2 (ja) センサ装置
US20230393605A1 (en) Pedal device
WO2022239498A1 (ja) ペダル装置
WO2024053492A1 (ja) ペダル装置
WO2023210807A1 (ja) ペダル装置
US20230391298A1 (en) Pedal device
CN118234646A (zh) 踏板装置
JP2024516011A (ja) 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の操作装置のためのブレーキ力発生器、および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