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8458A - 光栅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栅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48458A CN116848458A CN202280002928.6A CN202280002928A CN116848458A CN 116848458 A CN116848458 A CN 116848458A CN 202280002928 A CN202280002928 A CN 202280002928A CN 116848458 A CN116848458 A CN 1168484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grating
- electrodes
- driving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10000001508 eye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10000005252 bulbus oculi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95 pit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28813 Nause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2173 dizzine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93 nause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86 cumul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945 sealing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02B3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involving active parallax barri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光栅调节装置(100)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光栅调节装置(1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1)、导电层(18)、介质层(19)和第二衬底(2),导电层(18)包括层叠设置的走线层(26)、第一绝缘层(27)和第一电极层(3),走线层(26)包括多条驱动线(24),第一电极层(3)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子电极(25)。驱动线(24)用于将驱动信号传输至子电极(25),子电极(25)用于在驱动信号的作用下,驱动对应位置的介质层(19)透光或不透光;光栅调节装置(100)包括光栅区(GI),光栅区(GI)包括多个共信号单元(23),共信号单元(23)包括至少一个光栅单元(20),光栅单元(20)包括多个子电极(25),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20)内的多个子电极(25)分别连接不同的驱动线(24);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20)内的多个子电极(25)沿第一方向进行排序,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且序号相同的子电极(25)连接同一条驱动线(24)。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公开要求在2022年01月2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0093757.4、名称为“一种光栅调节装置、3D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公开中。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栅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
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显示技术已成为热门研究领域。现有的3D显示装置,大多需要用户佩戴3D眼镜才能观看,非常麻烦,用户体验差。因此,不用配戴3D眼镜就可以达到3D显示效果的裸眼3D显示装置受到关注。
概述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栅调节装置,包括:
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导电层、介质层和第二衬底,所述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走线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一电极层,所述走线层包括多条驱动线,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子电极;
其中,所述驱动线分别与信号输入端以及所述子电极连接,用于将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的驱动信号传输至所述子电极,所述子电极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的作用下,驱动对应位置的介质层透光或不透光;
所述光栅调节装置包括光栅区,所述光栅区包括多个共信号单元,所述共信号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栅单元,所述光栅单元包括多个子电极,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内的多个子电极分别连接不同的驱动线;
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内的多个子电极沿第一方向进行排序,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且序号相同的子电极连接同一条驱动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光栅区内,多条驱动线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驱动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多个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共信号单元包括多个光栅单元,所述驱动线包括多个第一转接图案;
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且序号相同的多个子电极,分别与同一条驱动线上的不同第一转接图案通过过孔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走线层还包括至少一条辅助线,所述辅助线与各所述子电极相互绝缘,且在所述光栅区内,所述至少一条辅助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线与所述驱动线在所述光栅区内相互平行;和/或,
所述辅助线位于至少两条相邻的驱动线之间;和/或,
所述辅助线分别位于所述多条驱动线相对的两侧;和/或,
所述多个共信号单元包括相邻的第一共信号单元和第二共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一共信号单元连接的多条驱动线为第一走线单元,与所述第二共信号单元连接的多条驱动线为第二走线单元,所述辅助线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单元与所述第二走线单元之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线与位于所述辅助线一侧的驱动线在所述光栅区内具有相同的图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线与固定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固定电压输入端用于向所述辅助线传输固定电压信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共信号单元包括第三共信号单元和第四共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三共信号单元连接的多条驱动线为第三走线单元,与所述第四共信号单元连接的多条驱动线为第四走线单元;
其中,所述第三走线单元中的驱动线包括第二转接图案,位于所述第三走线单元上的多个第二转接图案与位于所述第四走线单元上的多个第一转接图案在第二方向上互为平移关系,所述第二转接图案与各所述子电极相互绝缘;
所述第四走线单元中的驱动线包括第三转接图案,位于所述第四走线单元上的多个第三转接图案与位于所述第三走线单元上的多个第一转接图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互为平移关系,所述第三转接图案与各所述子电极相互绝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子电极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子电极层,所述第一子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所述多个子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子电极,以及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
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层,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驱动线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一过孔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子电极层,所述第二子电极与所述驱动线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二过孔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背离所述第二过孔的一侧弯折,用于形成避让所述第二过孔的避让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光栅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任意一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栅调节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栅区至少一侧的非光栅区;
其中,所述多条驱动线位于所述非光栅区内,所述子电极延伸至所述非光栅区,并在所述非光栅区内与对应的驱动线通过过孔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共信号单元包括第五共信号单元和第六共信号单元,所述第六共信号单元为位于所述第五共信号单元靠近所述信号输入端一侧的任意一个共信号单元;
连接所述第五共信号单元的驱动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六共信号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叉。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共信号单元包括第七共信号单元和第八共信号单元,所述第八共信号单元为所述多个共信号单元中除所述第七共信号单元之外的任意一个共信号单元;
连接所述第七共信号单元的驱动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八共信号单元中的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线包括延伸线和弯折线,所述延伸线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延伸线与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且序号相同的子电极通过过孔连接,所述弯折线的一端与所述延伸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弯折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线位于所述延伸线远离所述光栅区的一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同一个共信号单元的多条驱动线分为第一走线分组和第二走线分组,所述第一走线分组和所述第二走线分组分别位于所述光栅区相对的两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子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布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内的多个第一子电极沿第一方向进行排序,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内的多个第二子电极沿第一方向进行排序;
其中,序号为奇数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走线分组中的驱动线对应连接;序号为偶数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走线分组中的驱动线对应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子电极连接两条驱动线,所述两条驱动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分组和所述第二走线分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同一个子电极的两条驱动线连接同一个信号输入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走线分组和所述第二走线分组分别位于不同的膜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走线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走线层、第三绝缘层和第二走线层;
其中,所述第一走线分组中的驱动线与所述信号输入端均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层且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走线分组中的驱动线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层,连接同一个子电极的两条驱动线在所述非光栅区内通过过孔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子电极延伸至所述光栅区的第一侧和/或第二侧,所述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光栅区的第三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互连接的驱动线和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光栅区的同一侧,所述同一侧为所述光栅区在所述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条驱动线分别连接不同的信号输入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所述光栅调节装置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背光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与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
其中,所述光栅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显示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光栅区内,多条驱动线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驱动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多个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叉;
所述显示区包括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开口区,以及环绕各所述像素开口区的非开口区;
在行方向上,所述驱动线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区范围内,或者所述驱动线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开口区范围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灯条,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其中,所述灯条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以及相互连接的驱动线和信号输入端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同一侧,且所述同一侧为所述显示区在所述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侧。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所述光栅调节装置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
眼球追踪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观看距离;
所述光栅调节装置,还与所述眼球追踪模块连接,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观看距离,调整所述光栅单元的开口位置和/或开口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简述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的比例仅作为示意并不代表实际比例。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光栅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栅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两种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3D显示的原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避免视点水平右移后产生串扰的原理图;
图8中,a图为不发生串扰时的原理图,b图为观看距离减小后的原理图,c图为观看距离增大后的原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几种光栅单元的开口率调整原理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栅调节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至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几种光栅调节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栅调节装置中两个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栅调节装置中辅助线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栅调节装置的局部设计结构图;
图20和图2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光栅调节装置与显示面板之间的两种对位结构示意图。
详细描述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的裸眼3D显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用户稍微移动,就会出现串扰现象,从而使得用户出现恶心眩晕等不良体验。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栅调节装置100,应用于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实现2D显示或3D显示。
如图1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1、导电层18、介质层19和第二衬底2,导电层18包括:层叠设置的走线层26、第一绝缘层27和第一电极层3,走线层26包括多条驱动线24(如图11至图15所示),第一电极层3包括沿第一方向(图中的OA方向)排布的多个子电极25(如图1、以及图11至图15所示)。
如图11至图15所示,驱动线24分别与信号输入端(图中未示出,可以位于图11至图15中驱动芯片5所覆盖的区域)以及子电极25连接,用于将信号输入端输入的驱动信号传输至子电极25,子电极25用于在驱动信号的作用下,驱动对应位置的介质层19透光或不透光。
如图11至图15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包括光栅区G1,光栅区G1包括多个共信号单元23,共信号单元23包括至少一个光栅单元20,光栅单元20包括多个子电极25,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20内的多个子电极25分别连接不同的驱动线24。
如图11至图15所示,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20内的多个子电极25沿第一方向(图中的OA方向)进行排序,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且序号相同的子电极25连接同一条驱动线24。
图2b示出了一个共信号单元内驱动线与子电极的连接情况。在图2b中,该共信号单元23包括1280个光栅单元20,各光栅单元20包括40个子电极25。在各光栅单元20内,40个子电极25沿第一方向的序号分别为1、2、3……、40。在图2b所示的共信号单元内,序号相同的子电极(例如:图2b中序号为1的子电极25)与同一条驱动线24连接。图2b所示的共信号单元共与40条驱动线24连接,每条驱动线24连接1280个子电极25,这1280个子电极25分别位于不同的光栅单元20中。
图10示出了多个共信号单元内驱动线与子电极的连接情况。如图10所示,该光栅调节装置100包括1280个光栅单元20,各光栅单元20包括40个子电极25。其中,连续设置的16个光栅单元20构成一个共信号单元23,1280个光栅单元20划分为80个共信号单元23,共计80*16=1280个光栅单元20。在各光栅单元20内,40个子电极25沿第一方向的序号分别为1、2、3……、40。在各共信号单元23内,序号相同的子电极25(例如:图10中序号为1的子电极25)与同一条驱动线24连接。图10所示的光栅调节装置100,每个共信号单元23与40条驱动线24连接,共需要设置80*40条=3200条驱动线24,每条驱动线24连接16个子电极25,这16个子电极25分别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内的不同光栅单元20中。
在具体实现中,一个共信号单元23可以包括一个光栅单元20或者多个光栅单元20。与一个共信号单元23仅包括一个光栅单元20的方案相比,在共信号单元23包括多个光栅单元20的方案中,一条驱动线24可以同时控制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内的多个子电极25,能够降低控制难度,并减少驱动线24的数量,有利于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如图1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极层4。其中,第一衬底1和第二衬底2相对设置,第一电极层3设置在第一衬底1靠近第二衬底2的一侧,第二电极层4设置在第二衬底2靠近第一衬底1的一侧,即第二电极层4位于介质层19与第二衬底2之间。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电极层3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子电极层31、第二绝缘层35和第二子电极层32,第一子电极层31位于第一绝缘层27和第二绝缘层35之间。
如图11至图15所示,多个子电极25包括沿第一方向(OA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子电极33,以及沿第一方向(OA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子电极34,第一子电极33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电极34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
其中,如图1所示,多个第一子电极33位于第一子电极层31,第一子电极33与对应的驱动线24通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7上的第一过孔H1连接。多个第二子电极34位于第二子电极层32,第二子电极34与对应的驱动线24通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7和第二绝缘层35上的第二过孔H2连接。在图1中,走线层26靠近第一衬底1设置。
如图11至图15所示,多条驱动线24包括连接第一子电极33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连接第二子电极34的第二驱动线42。在具体实现中,第一驱动线41和第二驱动线42均为驱动线24,第一驱动线41和第二驱动线42可以位于同一层(如图1所示出的)或不同层。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子电极33与第一驱动线41通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7上的第一过孔H1连接;第二子电极34与第二驱动线42通过设置在第一绝缘层27和第二绝缘层35上的第二过孔H2连接。
如图11至图15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包括多条第一驱动线41、多条第二驱动线42和沿第一方向(OA方向)排布的多个光栅单元20;光栅单元20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33和多个第二子电极34。其中,光栅单元20被配置为:在光栅调节装置100加电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光栅单元20能够形成透光单元21和遮光单元22,且光栅单元20的开口位置(即透光单元21的位置)和/或开口率(即透光单元21与光栅单元20的面积之比)可调。
在光栅调节装置100加电的情况下,驱动线24可以将信号输入端输入的驱动信号传输至子电极25,子电极25在驱动信号的作用下,驱动对应位置的介质层19透光或不透光,从而使光栅单元20形成透光单元21和遮光单元22。
如图11至图15所示,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20内的多个子电极25分别连接不同的驱动线24,具体是指: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20内的多个第一子电极33分别连接不同的第一驱动线41,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20内的多个第二子电极34分别连接不同的第二驱动线42。
在同一个光栅单元20中,各第一子电极33分别由不同的第一驱动线41控制,各第二子电极34分别由不同的第二驱动线42控制,这样可以更加精细准确地控制同一个光栅单元20中的各第一子电极33和各第二子电极34的电压,进而可以更准确地调整光栅单元20的遮光单元和透光单元的尺寸和位置,从而减轻视点移动引起的串扰问题。
上述第一电极层3中,第一子电极层31可以如图1所示设置在第二子电极层32靠近第一衬底1的一侧,或者,第一子电极层31可以设置在第二子电极层32远离第一衬底1的一侧,这里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电极层31与第二子电极层32也可以设置在同一个膜层,同层设置的多个子电极25之间相互分隔开,以免发生短路。
如图1所示,介质层19设置在第一电极层3和第二电极层4之间,可以包括液晶分子等能够在第一电极层3和第二电极层4形成的电场作用下改变透过率的材料。进一步地,液晶可以为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液晶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1所示,上述第二电极层4可以包括整面设置的第三子电极25;在通电的情况下,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分别与第三子电极25形成电场,从而改变位于第一电极层3和第二电极层4之间的液晶分子的扭转情况,进而改变光线经过光栅调节装置100后的出光量,从而形成透光单元和遮光单元。
上述第一子电极33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第二子电极34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显示面板200的尺寸等情况选择。
示例性地,光栅调节装置100应用在10.95英寸的3D显示装置中,光栅单元20可以如图4所示,包括20个第一子电极33(分别标记为S2、S4、S6……S40)和20个第二子电极34(分别标记为S1、S3、S5……S39),如图5所示,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分别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可以是5.2μm,相邻第一子电极33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间距可以是4.0μm,第一子电极33的两侧边界分别与第二子电极34沿垂直于第一衬底1方向交叠的部分在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为0.6μm。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由于工艺误差的存在,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分别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以及间距等尺寸可能存在偏差,不公开对上述尺寸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第一子电极33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电极34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第一子电极33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电极34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可以部分交叠,或者不交叠,这里不做限定。由于相关工艺的限制,第一子电极33的边界与第二子电极34的边界沿垂直于第一衬底1方向存在部分交叠,则第一子电极33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电极34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部分交叠。
以第一子电极层31如图1所示设置在第二子电极层32靠近第一衬底1的一侧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子电极33中与第二子电极34沿垂直于第一衬底1方向交叠的部分(例如图5中标记为S2的第一子电极33的标黑部分)为无效电极,被第二子电极34屏蔽,对液晶不起作用;第一子电极33中与第二子电极34沿垂直于第一衬底1方向不交叠的部分为有效电极,能够控制液晶旋转;第二子电极34相比第一子电极33靠近液晶层,不会受到第一子电极33的影响,因此,第二子电极34的全部均为有效电极,能够控制液晶旋转。
当然,若第一子电极层31设置在第二子电极层32远离第一衬底1的一侧,此时,第一子电极33相比第二子电极34靠近液晶层,第一子电极33的全部均为有效电极,能够控制液晶旋转;第二子电极34中与第一子电极33沿垂直于第一衬底1方向交叠的部分为无效电极,被第一子电极33屏蔽,对液晶不起作用;第二子电极34中与第一子电极33沿垂直于第一衬底1方向不交叠的部分为有效电极,能够控制液晶旋转。
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形状不做限定,示例性地,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形状可以包括如图11至图15所示的条状,其横截面的形状可以包括长方形、正方形、正梯形或者倒梯形等等。图1和图5以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为例进行绘示。
在光栅调节装置100加电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上述光栅单元20能够形成透光单元21和遮光单元22,透光单元可以透过光线(相当于光栅单元20的开口),遮光单元不能透光;多个光栅单元20配合,最终形成具有多 个开口的光栅。光栅单元20的开口率为透光单元的面积/(透光单元的面积+遮光单元的面积)。
上述光栅调节装置100应用于3D显示装置中,如图1所示,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和光栅调节装置100,光栅调节装置100与显示面板200相对设置。光栅调节装置1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此时,该光栅调节装置100可称为前置光栅;或者,如图1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背光侧,此时,该光栅调节装置100可称为后置光栅,这里不做限定。
下面以光栅调节装置100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背光侧为例,说明实现3D显示的原理。如图6所示,用户的左眼和右眼位置分别标记为视点1和视点2(即视点数n为2),两眼之间的距离为瞳孔间距L,观看距离(即眼睛与显示面板200之间的距离)标记为S,显示面板200与光栅调节装置100之间的距离为放置高度h,显示面板200中单一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为P,光栅调节装置100中光栅单元20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为C(又称为Pitch C),其中透光单元21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为a,遮光单元22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为C-a。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20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可以包括多个子像素,例如:红色(R)子像素、绿色(G)子像素或者蓝色(B)子像素。
图6中,通过控制光栅单元20的开口尺寸和开口位置,从而使得视点1观看显示面板200的第一显示区A1时,对应透光单元21,而视点2观看显示面板200的第一显示区A1时,对应遮光单元22,即在同一观察时刻,视点1能够看到第一显示区A1,而视点2无法看到第一显示区A1。同理,还可以通过控制光栅单元20的开口尺寸和开口位置,使得在同一观察时刻,视点2能够看到第二显示区A2,而视点1无法看到第二显示区A2。这样,视点1看到的第一显示区A1的图像与视点2看到的第二显示区A2的图像可以产生视差,从而形成立体视觉,实现3D显示。
如图6所示,根据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
h/(h+S)=P/L (1)
C/nP=(S+h)/S (2)
a/P=(S+h)/S (3)
通过公式(1)、(2)、(3),可以得到C=nPL/(L-P)(4)、h=SP/(L-P)(5)、a/C=1/n(6),视点数n可以取2,光栅调节装置100中光栅单元20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C和放置高度h可以分别参考公式(4)和(5)确定。公式(6)中,视点数n取2时,光栅单元20中,透光单元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与遮光单元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相同。
在3D显示装置实际使用中,引起串扰的情况有多种。
第一种,在观看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用户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引起的串扰。如图7所示,以视点沿第一方向(OA方向)向右移动为例进行说明,视点1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a1,视点2从位置b移动到位置b1。若光栅单元20的遮光单元和透光单元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宽度不变,即光栅调节装置100结构仍为调整前结构,以视点1分别在位置a和位置a1为例进行说明,当视点1在位置a时,观看显示面板200的第一显示区A1时,对应遮光单元,那么视点1在位置a无法看到第一显示区;而当视点1在位置a1时,观看显示面板200的第一显示区A1时,对应为部分遮光单元和部分透光单元,那么视点1在位置a1可以看到第一显示区。即视点1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a1时,其能够观看的显示区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串扰现象,引起用户恶心眩晕等不良体验。图7中,为了更好地比对调整前后的光栅调节装置100结构,将二者分开绘示。
为了解决水平方向左右移动导致的串扰问题,可以控制光栅调节装置100中光栅单元20的开口位置,从而匹配移动后的视点。由于在同一光栅单元20中,不同的第一子电极33分别与不同的第一驱动线41连接,不同的第二子电极34分别与不同的第二驱动线42连接。因此,通过多条第一驱动线41和多条第二驱动线42控制对应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电压,使得透光单元的部分或者全部转换成遮光单元,遮光单元的部分或者全部转换成透光单元,实现光栅单元20的开口位置的变化。
如图7所示,以视点1为例进行说明,当视点1从位置a移动位置a1时(沿第一方向(OA方向)右移),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线41和第二驱动线42,可以使得光栅单元20的遮光单元和透光单元的位置发生变化(光栅调节装置100在整体效果上发生左移),调整后的光栅单元20如图7所示,调 整后,视点1在位置a1无法看到第一显示区,从而尽可能保证在视点移动后,观看效果一致,从而减轻串扰现象。
如图7所示,根据三角形几何关系,若视点1的移动距离为y,光栅调节装置100的左移距离为x,则x/y=h/S,h为放置高度,S为观看距离。以10.95英寸的3D显示装置为例,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分别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平均宽度可以是4.6μm,各光栅单元20包括20个第一子电极33和20个第二子电极34,像素宽度P=92.13μm,瞳孔间距L=65mm,观察距离S=450mm,则光栅调节装置100Pitch C=184.52μm,左右水平移动时,理论最大串扰约为5%,符合预期值。
如图5所示,由于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分别沿第一方向的宽度是5.21μm,相邻第一子电极33沿第一方向的间距是4.01μm,因此,相邻两个子电极25的总宽度为9.22μm,各子电极25沿第一方向的平均宽度可以近似为4.6μm,即9.22μm/2≈4.6μm。
由于子电极25的平均宽度为4.6μm,因此理论上水平移动导致的最大偏差值为4.6μm,理论最大串扰=理论上水平移动导致的最大偏差值/像素宽度=4.6μm/92.13μm=5%。
在本公开中,在同一光栅单元20中,不同的第一子电极33分别与不同的第一驱动线41连接,不同的第二子电极34分别与不同的第二驱动线42连接。这样,通过多条第一驱动线41和多条第二驱动线42控制对应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电压,使得透光单元的部分或者全部转换成遮光单元,遮光单元的部分或者全部转换成透光单元,从而实现光栅单元20的开口位置的变化,进而减轻在观看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用户水平左右移动引起的串扰现象。
第二种,观看距离发生变化引起的串扰。如图8所示,a图为最佳观看距离的视线图,在该情况下,不发生串扰,其中,视点1(左眼)能够看到第一显示区A1,右眼能够看到第二显示区A2。b图为观看距离变近时的视线图,观看距离变近后,若光栅调节装置100结构保持不变,视点1(左眼)可以看到第一显示区A1和第一显示区A1左侧的部分其它显示区,视点2(右眼)可以看到第二显示区A2和第二显示区A2右侧的部分其它显示 区,从而形成串扰。C图为观看距离变远时的视线图,观看距离变远后,若光栅调节装置100结构保持不变,视点1(左眼)可以看到全部第一显示区A1、第一显示区A1左侧的部分其它显示区、以及部分第二显示区A2,视点2(右眼)可以看到全部第二显示区A2、第二显示区A2右侧的部分其它显示区、以及部分第一显示区A1,从而形成串扰。即观看距离发生变化(包括变远或者变近),其能够观看的显示区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串扰现象,引起用户恶心眩晕等不良体验。
为了解决观看距离发生变化引起的串扰问题,可以控制光栅调节装置100中光栅单元20的开口率,使得调整后的光栅单元20的开口率=0.5*(1-h*(L-P)*|1/S-1/S’|/P)。其中,S为远近移动前的最佳观看距离,S’为远近移动后的观看距离,同时从开口率的公式可以反推出开口率最大时对应的观看距离为开口率变化后对应的最佳观看距离。同时,由三角形几何关系,可推出远近移动时,光栅调节装置100中光栅单元20沿第一方向(OA方向)的理论宽度=2P(1+h/S)。
图2b以光栅调节装置100应用在10.95英寸的3D显示装置中为例进行绘示,该光栅调节装置100可以包括1280个光栅单元20,这1280个光栅单元20均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内。各光栅单元20包括20个第一子电极33和20个第二子电极34,交替设置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序号分别为1、2、3……、40。在该共信号单元23内,序号相同的第一子电极33(例如:图2b中序号为1的第一子电极33)与同一条第一驱动线41连接,序号相同的第二子电极34(例如:图2b中序号为2的第一子电极33)与同一条第二驱动线42连接。
图2a示出了图2b所示光栅调节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各光栅单元20中,多个第一子电极33沿第一方向(OA方向)OA方向进行排序(序号为1、2、3……n的第一子电极33分别标记为t1、t2、t3……tn),多个第二子电极34沿第一方向(OA方向)OA方向进行排序(序号为1、2、3……n的第二子电极34标记为d1、d2、d3……dn)。其中,左边第一个光栅单元20和右边第一个光栅单元20中序号为t1的第一子电极33与同一条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连接,左边第一个光栅单元20和右边第一个光栅单元20中序号为d1的第二子电极34与同一条标记为M1 的第二驱动线42连接。其它序号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情况可参考上述,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光栅调节装置100中的所有光栅单元20均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的情况下,在进行远近调节时,结合前述说明,在光栅调节装置100的放置高度h、显示面板200的像素宽度P确定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不同观看距离下,光栅单元20的开口率、光栅单元20的理论宽度、设计宽度偏差、串扰≤10%的区域占比等参数,具体情况参考表1所示。
表1
表1中,观看距离为450mm时对应的结构无串扰;从表1可以看出,在观看距离为450mm,远近偏移50mm的情况下,串扰≤10%的区域仅剩20%左右。
初始多个光栅单元20的结构如图9中的W所示;在观看距离调整后(即远近移动后),所需要的光栅单元20结构如图9中的W1所示,光栅单元20的开口率减小;若采用所有的光栅单元20均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内的方案,即对所有的光栅单元20进行整体调节,开口率调整后的光栅单元20结构如图9中的W2所示,由于是整体调节,导致透光区域的位置出现累积偏差,如图9中的区域A所示,因此不能彻底消除串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中,如图10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中的多个光栅单元20分为多组,位于同一组的光栅单元20构成一个共信号单元23。 也就是,光栅区G1包括多个共信号单元23,共信号单元23包括至少一个光栅单元20,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20内的多个子电极25沿第一方向(OA方向)进行排序,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内的多个子电极25中,序号相同的子电极25连接同一条驱动线24。
如图10所示,以光栅调节装置100应用在10.95英寸的3D显示装置中为例进行绘示。各光栅单元20包括20个第一子电极33和20个第二子电极34。在各光栅单元20内,20个第一子电极33和20个第二子电极34的序号分别为1、2、3……、40。在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内,序号相同的第一子电极33与同一条第一驱动线41连接,序号相同的第二子电极34与同一条第二驱动线42连接。
具体地,如图11至图15所示,光栅单元20中,多个第一子电极33沿第一方向(OA方向)OA方向进行排序(序号为1、2、3……n的第一子电极33分别标记为t1、t2、t3……tn),多个第二子电极34沿第一方向(OA方向)OA方向进行排序(序号为1、2、3……n的第二子电极34标记为d1、d2、d3……dn)。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内,如图11至15所示,序号相同的第一子电极33(如标记为t1的第一子电极33)与同一条第一驱动线41连接,序号相同的第二子电极34(如标记为d1的第二子电极34)与同一条第二驱动线42连接。
如图9所示,通过将多个光栅单元20分为多个共信号单元23,多个共信号单元23可以分别进行调整,不同共信号单元23之间的调整互不影响。采用该方案对光栅单元20进行开口率调节后的结构如图9中的W3所示,由于不同共信号单元23可以分别进行调整,不同共信号单元23中的光栅单元20的开口率调整相互独立,可以分别调低图9中标记为组1的共信号单元中光栅单元20的开口率,以及标记为组2的共信号单元中光栅单元20的开口率,因此可以避免出现累积偏差,进而降低远近移动时引起的串扰问题。同时不会因为调整开口率,导致亮度陡降的问题。
采用与表1相同的设计参数,不同在于:将1280个光栅单元20分为80个共信号单元23分别进行控制。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宽度为5.21μm,相邻第一子电极33的间距为4.01μm,结合前述说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表2。
表2
表2中,观看距离为450mm时对应的结构无串扰;从表2可以看出,在观看距离为400mm-600mm的情况下,最大串扰均小于5%,串扰情况大幅降低,远低于设计需求。需要说明的是,共信号单元23的数量为N,各共信号单元23对应的最大偏移量为N1,光栅单元20的宽度为C,以设计串扰值≤5%为例,可根据N1/N≤5%*C确定N的数值。其中,最大偏移量N1为光栅单元20中子电极25沿第一方向的平均宽度。
如图10至图15所示,位于不同共信号单元23的两个子电极25分别连接不同的驱动线24。
当光栅调节装置100中的多个光栅单元20划分为多个共信号单元23时;可选地,多条驱动线24可以划分为多个走线单元,走线单元的数量与共信号单元23的数量相同,多个走线单元分别连接不同的共信号单元23,走线单元中驱动线24的数量与光栅单元20中子电极25的数量相同。
如图12所示,左边第一个共信号单元23中,多个第一子电极33与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连接,多个第二子电极34与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连接,这些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和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构成一个走线单元。右边第一个共信号单元23中,多个第一子电极33与标记为L2的第一驱动线41连接,多个第二子电极34与标记为M2的第二驱动线42连接,这些标记为L2的第一驱动线41和标记为M2的第二驱动线42构成另一个走线单元。
这样,不同的共信号单元23与不同的走线单元连接,通过多个走线单元分别控制不同的共信号单元23,从而实现精确调节光栅单元20的开口位置和开口率,进一步减轻串扰问题。
如图1、图11至图15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还包括位于光栅区G1至少一侧的非光栅区G2。
在具体实现中,多条驱动线24在光栅调节装置100中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下面对几种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在光栅区G1内,多条驱动线24沿第二方向(图11中OB方向)排布,驱动线24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多个子电极25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叉。相互连接的驱动线24和子电极25在二者交叉的位置处通过过孔连接。
其中,第二方向可以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施方式中,信号输入端可以位于光栅区G1的任意一侧。为了缩短驱动线24的长度,减小传输电阻,可选地,如图11所示,信号输入端可以位于光栅区G1在第一方向(图中OA方向)上的任意一侧。
在图11中,第一方向为竖向,因此信号输入端可以位于光栅区G1的上侧或下侧(如图11所示出的)。在图11中,多个信号输入端设置在驱动芯片5所覆盖的区域中。信号输入端用于绑定驱动芯片5,信号输入端与驱动芯片5的通道可以一一对应。
本实施方式中,多条驱动线24与多个信号输入端可以同层设置或不同层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驱动线设置在光栅区G1,只需要在光栅区G1的一侧(如图11所示的下侧)设置信号输入端即可,光栅区G1的左侧、右侧和上侧不需要布线,因此可以实现三侧窄边框。
可选地,共信号单元23包括多个光栅单元20,各驱动线24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转接图案P1,如图16中的左图所示,图16中的左图为图11中虚线框A处的放大图。其中,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且序号相同的多个子电极25,分别与同一条驱动线24上的不同第一转接图案P1通过过孔连接。
其中,第一转接图案P1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相互连接的驱动线24和子电极25的交叉位置处。驱动线24上的第一转接图案P1与对应的 子电极25通过过孔连接,从而可以实现驱动线24与对应的子电极25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如图11所示,走线层26还包括至少一条辅助线29,辅助线29与各子电极25相互绝缘,且在光栅区G1内,至少一条辅助线29沿第二方向(图11中OB方向)排布。
如图16中的左图或图11所示,辅助线29与子电极25不连接。由于辅助线29和驱动线24均为沿第二方向排布的走线,通过设置辅助线29,可以提高走线的分布均一性,从而可以提高显示均一性,避免仅局部设置走线导致亮度摩尔纹的出现。
进一步地,走线层26内的走线(包括辅助线29和驱动线24)在第二方向(图11中OB方向)上可以均匀排布,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显示均一性。
可选地,如图11所示,辅助线29与驱动线24在光栅区G1内相互平行。
可选地,如图11所示,辅助线29位于至少两条相邻的驱动线24之间。通过在两条相邻的驱动线24之间设置辅助线29,可以降低位于辅助线29两侧的驱动线24之间的信号串扰。
可选地,如图17所示,辅助线29分别位于多条驱动线24相对的两侧。具体地,辅助线29可以分别位于多条驱动线24在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例如,一部分辅助线29(在图17中为两条)位于光栅区G1内多条驱动线24的左侧,一部分辅助线29(在图17中为两条)可以位于光栅区G1内多条驱动线24的右侧。
可选地,如图17所示,多个共信号单元23包括相邻的第一共信号单元231和第二共信号单元232,与第一共信号单元231连接的多条驱动线24构成第一走线单元171,与第二共信号单元232连接的多条驱动线24构成第二走线单元172,辅助线29可以位于第一走线单元171与第二走线单元172之间。
这样,辅助线29可以作为第一走线单元171与第二走线单元172的分界线,在工艺过程中起到定位标记的作用;另外,位于第一走线单元171与第二走线单元172之间的辅助线,还可以降低第一走线单元171与第二走线单元172之间的信号串扰。
其中,第一共信号单元231可以为多个共信号单元23中的任意一个共信号单元23。第二共信号单元232为与第一共信号单元231相邻的任意一个共信号单元23。
可选地,如图16中的左图所示,辅助线29与位于辅助线29一侧的驱动线24在光栅区G1内具有相同的图案。
具体地,辅助线29上可以设置有虚拟转接图案P0。该虚拟转接图案P0可以与位于辅助线29左侧的驱动线24上的第一转接图案P1具有相同的大小和/或位置(在第一方向(OA方向)上的位置),如图16中的左图所示出的;也可以与位于辅助线29右侧的驱动线24上的第一转接图案P1具有相同的大小和/或位置(在第一方向(OA方向)上的位置);另外,在第一方向上,该虚拟转接图案P0还可以位于两侧第一转接图案P1之间,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如图11所示,辅助线29与固定电压输入端111连接,固定电压输入端111用于向辅助线29传输固定电压信号。
如图11所示,辅助线29与位于非光栅区G2的固定电压引线112连接,固定电压引线112与位于非光栅区G2的固定电压输入端111连接。
由于辅助线29上的电压为固定电压,因此辅助线29可以起到屏蔽干扰信号的作用,防止位于其两侧的驱动线24之间发生信号串扰。
可选地,如图11所示,多个共信号单元23包括第三共信号单元233和第四共信号单元234,与第三共信号单元233连接的多条驱动线24构成第三走线单元113,与第四共信号单元234连接的多条驱动线24构成第四走线单元114。
其中,图16中的左图为图11中虚线框A处(对应第四走线单元114的局部)的放大图。图16中的右图为图11中虚线框B处(对应第三走线单元113的局部)的放大图。
如图16所示,第三走线单元113中的驱动线24包括第二转接图案P2,位于第三走线单元113上的多个第二转接图案P2与位于第四走线单元114上的多个第一转接图案P1在第二方向(图中OB方向)上互为平移关系。也就是,位于第四走线单元114上的多个第一转接图案P1沿第二方向平移至第三走线单元113中的驱动线24可以得到多个第二转接图案P2。
其中,第二转接图案P2与各子电极25相互绝缘,即第二转接图案P2与子电极25不连接。
图16中的左图还可以为图11中虚线框C处(对应第三走线单元113的局部)的放大图。图16中的右图还可以为图11中虚线框D处(对应第四走线单元114的局部)的放大图。
同样,第四走线单元114中的驱动线24还包括第三转接图案P3,位于第四走线单元114上的多个第三转接图案P3与位于第三走线单元113上的多个第一转接图案P1在第二方向(图中OB方向)上互为平移关系。也就是,位于第三走线单元113上的多个第一转接图案P1沿第二方向平移至第四走线单元114中的驱动线24可以得到多个第三转接图案P3。
第三转接图案P3与各子电极25相互绝缘,即第三转接图案P3与子电极25不连接。
通过在第三走线单元113上设置多个第二转接图案P2,在第四走线单元114上设置多个第三转接图案P3,并且第二转接图案P2与第一转接图案P1在第二方向上互为平移关系,第三转接图案P3与第一转接图案P1在第二方向上互为平移关系,这样可以提高驱动线24上转接图案(包括第一转接图案P1、第二转接图案P2和第三转接图案P3)的分布均一性,避免仅局部设置转接图案(如仅设置第一转接图案P1)导致的宏观可见性,避免出现摩尔纹。
对比图16中的左图和右图,位于第四走线单元114中辅助线29上的虚拟转接图案P0与位于第三走线单元113中辅助线29上的虚拟转接图案P0在第二方向(图中OB方向)上互为平移关系。
可选地,位于第三走线单元113中的驱动线走向与位于第四走线单元114中的驱动线走向可以相同或不同(如图16所示出的)。
参照图11和图16,虚线框A与虚线框B中的驱动线走向不同,虚线框C与虚线框D中的驱动线走向不同。在实际应用中,虚线框A与虚线框B中的驱动线走向可以相同,虚线框C与虚线框D中的驱动线也可以相同,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如图11所示,虚线框A以及多个虚线框B中的转接图案(包括第一转接图案P1、第二转接图案P2和第三转接图案P3)在第二方向(图中OB方向)上均互为平移关系,虚线框C以及多个虚线框D中的转接图案(包 括第一转接图案P1、第二转接图案P2和第三转接图案P3)在第二方向(图中OB方向)上均互为平移关系。
可选地,如图16中的左图所示,第一子电极33包括弯折部161,弯折部161朝背离第二过孔H2的一侧弯折,用于形成避让第二过孔H2的避让区。
如图1所示,连接第二子电极34与第二驱动线42的第二过孔H2经过第一子电极层31,为了避免第一子电极33与第二子电极34发生短路,第一子电极33上的弯折部161朝远离第二过孔H2的一侧弯折,从而可以增大第一子电极33与第二过孔H2之间的距离,在第二过孔H2周围形成避让区,进而可以降低对工艺控制精度的要求。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至图15所示,多条驱动线24位于非光栅区G2内,子电极25延伸至非光栅区G2,并在非光栅区G2内与对应的驱动线24通过过孔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所有的驱动线24均设置在非光栅区G2,可以避免在光栅区G1内形成亮度摩尔纹,避免对显示装置的开口率造成影响,另外还可以降低光栅调节装置100与显示面板200之间的贴合精度要求。
为了减少走线设置,简化工艺,第一子电极33的一端或两端延伸至非光栅区G2、且与对应的第一驱动线41相连;第二子电极34的一端或两端延伸至非光栅区G2、且与对应的第二驱动线42相连,这样无需额外设置引线,即可实现第一子电极33和第一驱动线41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子电极34和第二驱动线42之间的连接,简单易实现。
可选地,如图12所示,多个共信号单元23包括第五共信号单元235和第六共信号单元236,第六共信号单元236为位于第五共信号单元235靠近信号输入端一侧的任意一个共信号单元23;连接第五共信号单元235的驱动线24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六共信号单元236中的至少一个子电极25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叉。
具体地,如图12所示,连接第五共信号单元235的任一驱动线24(如图12中标记为L1或M1的驱动线)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六共信号单元236中的多个子电极25延伸至非光栅区G2的部分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均有交叠。
可选地,如图13至15所示,多个共信号单元23包括第七共信号单元237和第八共信号单元238,第八共信号单元238为多个共信号单元23中除第七共信号单元237之外的任意一个共信号单元23。
其中,连接第七共信号单元237的驱动线24(如图13至图15中标记为L1和M1的驱动线)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八共信号单元238中的子电极25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参照图19示出了图13中虚线框E位置处的设计结构图。如图19所示,各驱动线24包括延伸线191(如图19中细黑线所示)和弯折线192(如图19中粗黑线所示),延伸线191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图中OA方向),延伸线191与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且序号相同的子电极在非光栅区G2内通过过孔连接,弯折线192的一端与延伸线191连接,另一端与信号输入端连接,这样通过弯折线192可以实现延伸线191与信号输入端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如图19所示,弯折线192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多个子电极25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无交叠。即弯折线192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任意一个子电极25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可选地,如图19所示,弯折线192位于延伸线191远离光栅区G1的一侧。
通过合理排布弯折线192,可以实现连接第七共信号单元237的驱动线24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八共信号单元238中的子电极25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参照图19,在第二方向(图中的OB方向)上,连接同一条驱动线24的子电极25的长度可以相同(如图19所示出的),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13至图14所示,当第八共信号单元238位于第七共信号单元237靠近信号输入端的一侧时,连接第七共信号单元237的弯折线192,位于与连接第八共信号单元238的弯折线192远离光栅区G1的一侧,即连接第七共信号单元237的弯折线192位于连接第八共信号单元238的弯折线192的外围。这样可以避免驱动线之间发生短路。
可选地,如图12至图14所示,连接同一个共信号单元23的多条驱动线24分为第一走线分组R1和第二走线分组R2。即各走线单元中的多条驱动线24分为第一走线分组R1和第二走线分组R2。
其中,第一走线分组R1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线41,也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线42。第二走线分组R2可以包括第一驱动线41,也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线42。
可选地,第一走线分组R1和第二走线分组R2分别位于光栅区G1相对的两侧。进一步地,第一走线分组R1和第二走线分组R2分别位于光栅区G1在子电极25的延伸方向上相对的两侧。
通过设置第一走线分组R1和第二走线分组R2分别位于光栅区G1相对的两侧,可以增大驱动线24的走线空间,增大驱动线24的宽度,降低驱动线24的传输电阻,提高驱动能力和响应速度,另外还可以避免走线设置过密导致的相互干扰。
如图12所示,子电极25的延伸方向为竖向,因此第一走线分组R1和第二走线分组R2位于光栅区G1的上侧和下侧。
如图13和图14所示,子电极25的延伸方向为横向,因此第一走线分组R1和第二走线分组R2位于光栅区G1的左侧和右侧。
在图12中,连接左侧第一个共信号单元235的多条驱动线24包括多条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多条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对应的第一走线分组R1包括位于光栅区G1下方,且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对应的第二走线分组R2包括位于光栅区G1上方,且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
在图12中,连接右侧第一个共信号单元236的多条驱动线24包括多条标记为L2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多条标记为M2的第二驱动线42。对应的第一走线分组R1包括位于光栅区G1下方,且标记为L2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标记为M2的第二驱动线42。对应的第二走线分组R2包括位于光栅区G1上方,且标记为L2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标记为M2的第二驱动线42。
在图13中,连接上侧第一个共信号单元237的多条驱动线24包括多条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多条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对应的第一走线分组R1包括位于光栅区G1右侧,且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以 及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对应的第二走线分组R2包括位于光栅区G1左侧,且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
在图14中,连接上侧第一个共信号单元237的多条驱动线24包括多条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多条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对应的第一走线分组R1包括位于光栅区G1左侧,且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对应的第二走线分组R2包括位于光栅区G1右侧,且标记为L1的第一驱动线41以及标记为M1的第二驱动线42。
可选地,为了充分利用每个驱动芯片5,同时便于设计,如图12至图14所示,第一走线分组R1包括的驱动线数量和第二走线分组R2包括的驱动线数量相同。
其中,第一走线分组R1(如图12中光栅区G1下方的第一驱动线L1和第二驱动线M1)和第二走线分组R2(如图12中光栅区G1上方的第一驱动线L1和第二驱动线M1)可以镜像对称。另外,由于第一走线分组R1与第二走线分组R2连接的子电极不同,因此第一走线分组R1与第二走线分组R2在第一方向上也可以存在错位。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走线分组R1中的驱动线24和第二走线分组R2中的驱动线24可以位于同一个膜层(如图12至图13中所示出的),也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膜层(如图14所示出的,下文会详细介绍)。
在具体实现中,信号输入端可以与第一走线分组R1中的驱动线24同层设置或者不同层设置。信号输入端可以与第二走线分组R2中的驱动线24同层设置或者不同层设置。
可选地,第一走线分组R1和第二走线分组R2可以分别连接相同或不同的驱动芯片5。
如图12所示,位于光栅区G1下方的第一走线分组R1与一个驱动芯片5连接,位于光栅区G1上方的第二走线分组R2与另一个驱动芯片5连接。
如图13所示,位于光栅区G1右侧的第一走线分组R1与一个驱动芯片5连接,位于光栅区G1左侧的第二走线分组R2与另一个驱动芯片5连接。
如图14所示,位于光栅区G1左侧的第一走线分组R1以及位于光栅区G1右侧的第二走线分组R2连接同一个驱动芯片5。具体地,第一走线分组 R1中的驱动线与第二走线分组R2中的驱动线在接入信号输入端之前先通过过孔连接,之后再连接至一个驱动芯片5。
可选地,如图12或图13所示,多个子电极25包括沿第一方向(OA方向)交替排布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20内的多个第一子电极33沿第一方向(OA方向)进行排序,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20内的多个第二子电极34沿第一方向(OA方向)进行排序。
如图12或图13所示,多个第一子电极33沿第一方向(OA方向)OA方向进行排序(序号为1、2、3……n的第一子电极33分别标记为t1、t2、t3……tn),多个第二子电极34沿第一方向(OA方向)OA方向进行排序(序号为1、2、3……n的第二子电极34标记为d1、d2、d3……dn)。
为了进一步减轻相邻走线的互相干扰,如图12或图13所示,序号为奇数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分别与第一走线分组R1中的驱动线24对应连接;序号为偶数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分别与第二走线分组R2中的驱动线24对应连接。
如图12或图13所示,各共信号单元23中,序号为奇数(例如:标记为t1、t3、t5等)的第一子电极33与第一走线分组R1中的第一驱动线41连接,序号为偶数(例如:标记为t2、t4、t6等)的第一子电极33与第二走线分组R2中的第一驱动线41连接。
如图12或图13所示,各共信号单元23中,序号为奇数(例如:标记为d1、d3、d5等)的第二子电极34与第一走线分组R1中的第二驱动线42连接,序号为偶数(例如:标记为d2、d4、d5等)的第二子电极34与第二走线分组R2中的第二驱动线42连接。
如图12或图13所示,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分别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图12中各子电极25的下端,图13中各子电极25的右端)和第二端(图12中各子电极25的上端,图13中各子电极25的右端)。各光栅单元20中,序号为奇数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第一端延伸至非光栅区G2,序号为偶数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第二端延伸至非光栅区G2,从而实现序号为奇数的第一子电极33与第一走线分组R1中的第一驱动线41连接,序号为偶数的第一子电极33与第二走线分组R2中的第一驱动线41连接,同时,实现序号为奇数的第二子电极34与第一走线分组 R1中的第二驱动线42连接,序号为偶数的第二子电极34与第二走线分组R2中的第二驱动线42连接。
在图13中,各光栅单元20包括40个子电极,其中20个子电极延伸至光栅区G1的左侧(如图19所示出的),另外20个子电极延伸至光栅区G1的右侧(图19中未示出)。
可选地,如图14所示,各子电极25连接两条驱动线24,两条驱动线24分别位于第一走线分组R1和第二走线分组R2。
如图14所示,各子电极25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非光栅区G2,即光栅区G1的左侧和右侧,子电极25延伸至光栅区G1左侧的部分与第一走线分组R1中对应的驱动线24通过过孔连接,子电极25延伸至光栅区G1右侧的部分与第二走线分组R2中对应的驱动线24通过过孔连接。
由于各子电极25连接两条驱动线24,且两条驱动线24分别位于光栅区G1相对的两侧,因此可以实现子电极25的双边驱动,提高子电极25的驱动能力,缩短充放电时间。
图14中虚线框E位置处的设计结构图也可以参考图19。不同的是,图19所示光栅单元20中只有20个子电极延伸至光栅区G1的左侧,而图14所示光栅单元20中的每一个子电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光栅区G1的左侧和右侧,也就是,当光栅单元20包括40个子电极时(如图19所示出的),40个子电极均延伸至光栅区G1的左侧。
其中,如图14所示,连接同一个子电极25的两条驱动线24可以连接同一个信号输入端。这样,可以确保连接同一个子电极25的两条驱动线24上输入的信号同步,缩短充放电时间。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走线分组R1和第二走线分组R2可以分别位于不同的膜层。示例性地,如图18所示,走线层26还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走线层51、第三绝缘层52和第二走线层53。
如图18所示,第一走线分组R1中的驱动线24与信号输入端可以位于第一走线层51且相互连接,第二走线分组R2中的驱动线24可以位于第二走线层53,连接同一个子电极25的两条驱动线24在非光栅区G2内通过过孔连接。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走线分组R1中的多条驱动线24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信号输入端。如图14所示,连接同一个子电极25的两条驱动线24在光栅区G1与信号输入端之间通过设置在第三绝缘层52上的过孔连接,从而确保连接同一个子电极25的两条驱动线24连接同一个信号输入端。
可选地,如图12至图14所示,子电极25延伸至光栅区G1的第一侧和/或第二侧,与对应的驱动线24连接,信号输入端位于光栅区G1的第三侧。
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均为光栅区G1在子电极25延伸方向上的一侧。第三侧为不同于第一侧或第二侧的一侧。
如图12所示,子电极25的延伸方向为竖向,因此第一侧和第二侧为光栅区G1的上侧和下侧,相应地,第三侧可以为光栅区G1的左侧或右侧。
如图13至图14所示,子电极25的延伸方向为横向,因此第一侧和第二侧为光栅区G1的左侧和右侧,相应地,第三侧可以为光栅区G1的上侧或下侧。
如图12所示,序号为奇数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延伸至光栅区G1的下侧,序号为偶数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延伸至光栅区G1的上侧,信号输入端位于光栅区G1的右侧。
如图13所示,序号为奇数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延伸至光栅区G1的右侧,序号为偶数的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延伸至光栅区G1的左侧,信号输入端位于光栅区G1的下侧。
如图14所示,各子电极25延伸至光栅区G1的左侧和右侧,信号输入端位于光栅区G1的下侧。
可选地,如图15所示,相互连接的驱动线24和信号输入端位于光栅区G1的同一侧,同一侧为光栅区G1在子电极25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侧。
如图15所示,子电极25的延伸方向为横向,因此相互连接的驱动线24和信号输入端可以位于光栅区G1的左侧或右侧。
在图15中,各子电极25延伸至光栅区G1的左侧,与位于光栅区G1左侧的驱动线对应连接,信号输入端也位于光栅区G1的左侧。
由于相互连接的驱动线24和信号输入端位于光栅区G1的同一侧,一方面可以缩短驱动线24的长度,降低方阻,提高驱动能力,缩短充放电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三侧窄边框。
图15中虚线框E位置处的设计结构图也可以参考图19。不同的是,图19所示光栅单元20中只有20个子电极延伸至光栅区G1的左侧,而图15所示光栅单元20中的每一个子电极都延伸至光栅区G1的左侧,也就是,当光栅单元20包括40个子电极时(如图19所示出的),40个子电极均延伸至光栅区G1的左侧。
可选地,多条驱动线24分别连接不同的信号输入端。确保不同的驱动线24可以输入不同的驱动信号,有助于实现精细化驱动。
可选地,为了向第一驱动线41和第二驱动线42提供驱动信号,光栅调节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芯片5。
在图11至图15中,多个信号输入端设置在驱动芯片5所覆盖的区域中。信号输入端用于绑定驱动芯片5,信号输入端与驱动芯片5的通道一一对应。
这里对于驱动芯片5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示例性地,可以如图2a所示包括一个驱动芯片5,或者,如图11至图15所示包括两个驱动芯片5。驱动芯片5可以与第一驱动线41和第二驱动线42直接相连,从而提供驱动电压信号。如图1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还包括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6,驱动芯片5可以绑定在FPC6上。
在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光栅调节装置100的出光量,第二电极层4、第一子电极33和第二子电极34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示例性地,该透明导电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等金属氧化物,还可以为透明度较高的金属材质如纳米银线等,采用金属材质可以降低方阻。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艺中,由于工艺条件的限制或其他因素,上述各特征中的相同并不能完全相同,可能会有一些偏差,因此上述各特征之间的相同关系只要大致满足上述条件即可,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例如,上述相同可以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所允许的相同。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200和上述的光栅调节装置100;光栅调节装置100与显示面板200相对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显示装置具有前面光栅调节装置100的优点,可以实现3D显示。
光栅调节装置1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此时,该光栅调节装置100可称为前置光栅;或者,如图1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背光侧,此时,该光栅调节装置100可称为后置光栅,这里不做限定。
该显示面板200的类型不做限定,其类型可以是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型、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或ADS(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高级超维场转换)型等液晶显示面板200,这里不做限定。另外,若该显示面板200为液晶显示面板200,则该3D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背光模组,以提供背光。在光栅调节装置100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背光侧的情况下,该背光模组可以设置在光栅调节装置100的背光侧。当然,在光栅调节装置100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的情况下,该背光模组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背光侧。
该显示装置能够大幅减小在观看者移动过程中出现的串扰现象,从而大幅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
可选地,显示面板200包括触控显示面板200,如图1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背光侧;这样可以避免光栅调节装置100对于触控效果的影响,从而提升触控品质。
该触控显示面板200可以采用TDDI(触控和显示集成)触控技术,这里对于触控结构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相关技术获得。
可选地,为了实现3D显示效果,如图1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包括光栅区G1、以及位于与光栅区G1至少一侧的非光栅区G2;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AA、以及位于显示区AA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BB;其中,光栅区G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显示区AA。
可选地,如图11所示,在光栅区G1内,多条驱动线24沿第二方向排布,驱动线24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多个子电极25在第一衬底1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叉,相互连接的驱动线24和子电极25在二者交叉的位置处通过过孔连接。
相应地,参照图20和图21,显示区包括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开口区,以及环绕各像素开口区的非开口区(图20和图21中的黑 色填充区域);在行方向上,驱动线2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开口区范围内,或者驱动线2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非开口区范围内。
如图20所示,驱动线2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像素开口区范围内,即驱动线24在显示面板200上的正投影沿列方向穿过多个像素开口区。这种设置方式可以降低光栅调节装置100与显示面板200之间的贴合精度要求。
如图21所示,驱动线24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非开口区范围内。示例性地,驱动线24在显示面板200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数据线的范围内。其中,数据线用于传输显示信号,以控制各像素开口发光或不发光。通过设置驱动线24在显示面板20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位于非开口区范围内,可以提高开口率。这种情况下,驱动线24上的第二转接图案P2、第三转接图案P3以及虚拟转接图案P0都可以取消设置。
在实际工艺过程中,为了确保驱动线24在显示面板20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数据线的范围内,光栅调节装置100与显示面板200之间的贴合精度可以控制在5μm以内,避免对开口率的影响。
可选地,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背光侧的灯条。其中,灯条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以及相互连接的驱动线24和信号输入端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显示区的同一侧,且同一侧为显示区在子电极25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侧。
由于相互连接的驱动线24和信号输入端位于显示区的同一侧(左侧或右侧),对应显示区的长侧边,通过将灯条放置在长侧边(信号输入端所在长边侧或者对侧),可以增大灯条中LED灯的数量,提高显示装置的亮度。
上述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区用于设置像素,以实现显示;非显示区用于设置驱动电路等。
可选地,为了简化工艺,如图1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衬底1和第二衬底2,显示面板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衬底9和第四衬底10;第二衬底2与第三衬底9贴合,示例性地,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双面胶带13贴合。另外,为了避免外界杂散光的影响,如图1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的第一衬底1的外侧还可设置第一偏光层16。若显示面板200为液 晶显示面板200,则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第二偏光层11和第三偏光层12,其中,第二偏光层11设置在第三衬底9靠近第二衬底2的一侧,第三偏光层12设置在第四衬底10远离第三衬底9的一侧。
当然,如图1所示,上述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彩膜层17、第一封框胶15、驱动芯片57和电路板8等结构;光栅调节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封框胶14等结构。这里仅介绍与发明点相关的内容,其余结构可以参考相关技术获得。
可选地,为了实时追踪人眼的移动情况,3D显示装置还包括拍摄单元,光栅调节装置100与拍摄单元连接,且被配置为根据拍摄单元的拍摄信息,调整光栅调节装置100的光栅单元20的开口位置和/或开口率。
上述拍摄单元可以包括摄像头,光栅调节装置100可以根据拍摄单元的拍摄信息,并根据相关眼球追踪技术,从而解析出人眼位置等信息,并实时调整光栅单元20的开口位置和/或开口率,从而尽可能地匹配移动后的视点位置,进而减小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的串扰现象,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3D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200和上述的光栅调节装置100;光栅调节装置100与显示面板200相对设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3D显示装置具有前面光栅调节装置100的优点,可以实现3D显示。该3D显示装置能够大幅减小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的串扰现象,从而大幅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
另外,使用光栅调节装置形成3D显示装置,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2D显示和3D显示之间的自由切换,且在2D显示时,光栅调节装置中的光栅单元为透光状态,对2D显示透过率影响较小。
光栅调节装置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此时,该光栅调节装置可称为前置光栅;或者,如图1所示,光栅调节装置1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背光侧,此时,该光栅调节装置可称为后置光栅,这里不做限定。
该显示面板的类型不做限定,其类型可以是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型、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或ADS(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高级超维场转换)型等液晶显示面板,这里不做限定。另外,若该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则该3D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背光模组,以提供背光。在光栅调节装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情况下,该背光模组可以设置在光栅调节装置的背光侧。当然,在光栅调节装置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情况下,该背光模组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光侧。
可选地,3D显示装置包括眼球追踪模块,眼球追踪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观看距离。相应地,光栅调节装置100还可以与眼球追踪模块连接,还被配置为根据观看距离,调整光栅单元的开口位置和/或开口率。
上述眼球追踪模块可以包括摄像头,光栅调节装置可以根据眼球追踪模块的拍摄信息,并根据相关眼球追踪技术,从而解析出眼球位置等信息,从而根据眼球位置等信息获取观看距离,并实时调整光栅单元的开口位置和/或开口率,从而尽可能地匹配移动后的视点位置,进而减小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的串扰现象,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
本公开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公开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公开所提供的一种光栅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公开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所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此外,请注意,这里“在一个实施例中”的词语例子不一定全指同一个实施例。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30)
- 一种光栅调节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衬底、导电层、介质层和第二衬底,所述导电层包括层叠设置的走线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一电极层,所述走线层包括多条驱动线,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子电极;其中,所述驱动线分别与信号输入端以及所述子电极连接,用于将所述信号输入端输入的驱动信号传输至所述子电极,所述子电极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的作用下,驱动对应位置的介质层透光或不透光;所述光栅调节装置包括光栅区,所述光栅区包括多个共信号单元,所述共信号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光栅单元,所述光栅单元包括多个子电极,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内的多个子电极分别连接不同的驱动线;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内的多个子电极沿第一方向进行排序,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且序号相同的子电极连接同一条驱动线。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在所述光栅区内,多条驱动线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驱动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多个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叉。
-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共信号单元包括多个光栅单元,所述驱动线包括多个第一转接图案;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且序号相同的多个子电极,分别与同一条驱动线上的不同第一转接图案通过过孔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走线层还包括至少一条辅助线,所述辅助线与各所述子电极相互绝缘,且在所述光栅区内,所述至少一条辅助线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辅助线与所述驱动线在所述光栅区内相互平行;和/或,所述辅助线位于至少两条相邻的驱动线之间;和/或,所述辅助线分别位于所述多条驱动线相对的两侧;和/或,所述多个共信号单元包括相邻的第一共信号单元和第二共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一共信号单元连接的多条驱动线为第一走线单元,与所述第二共信号 单元连接的多条驱动线为第二走线单元,所述辅助线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单元与所述第二走线单元之间。
-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辅助线与位于所述辅助线一侧的驱动线在所述光栅区内具有相同的图案。
- 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辅助线与固定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固定电压输入端用于向所述辅助线传输固定电压信号。
- 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共信号单元包括第三共信号单元和第四共信号单元,与所述第三共信号单元连接的多条驱动线为第三走线单元,与所述第四共信号单元连接的多条驱动线为第四走线单元;其中,所述第三走线单元中的驱动线包括第二转接图案,位于所述第三走线单元上的多个第二转接图案与位于所述第四走线单元上的多个第一转接图案在第二方向上互为平移关系,所述第二转接图案与各所述子电极相互绝缘;所述第四走线单元中的驱动线包括第三转接图案,位于所述第四走线单元上的多个第三转接图案与位于所述第三走线单元上的多个第一转接图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互为平移关系,所述第三转接图案与各所述子电极相互绝缘。
- 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叠层设置的第一子电极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子电极层,所述第一子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所述多个子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子电极,以及沿第一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交替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层,所述第一子电极与所述驱动线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第一过孔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子电极位于所述第二子电极层,所述第二子电极与所述驱动线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上的第二过孔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朝背离所述第二过孔的一侧弯折,用于形成避让所述第二过孔的避让区。
- 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光栅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任意一侧。
-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光栅调节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栅区至少一侧的非光栅区;其中,所述多条驱动线位于所述非光栅区内,所述子电极延伸至所述非光栅区,并在所述非光栅区内与对应的驱动线通过过孔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共信号单元包括第五共信号单元和第六共信号单元,所述第六共信号单元为位于所述第五共信号单元靠近所述信号输入端一侧的任意一个共信号单元;连接所述第五共信号单元的驱动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六共信号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叉。
-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共信号单元包括第七共信号单元和第八共信号单元,所述第八共信号单元为所述多个共信号单元中除所述第七共信号单元之外的任意一个共信号单元;连接所述第七共信号单元的驱动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八共信号单元中的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线包括延伸线和弯折线,所述延伸线的延伸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延伸线与位于同一个共信号单元且序号相同的子电极通过过孔连接,所述弯折线的一端与所述延伸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弯折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无交叠。
-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弯折线位于所述延伸线远离所述光栅区的一侧。
-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连接同一个共信号单元的多条驱动线分为第一走线分组和第二走线分组,所述第一走线分组和所述第二走线分组分别位于所述光栅区相对的两侧。
-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子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布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内的多个第一子电极沿第一方向进行排序,位于同一个光栅单元内的多个第二子电极沿第一方向进行排序;其中,序号为奇数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走线分组中的驱动线对应连接;序号为偶数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二走线分组中的驱动线对应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各所述子电极连接两条驱动线,所述两条驱动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分组和所述第二走线分组。
-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连接同一个子电极的两条驱动线连接同一个信号输入端。
- 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走线分组和所述第二走线分组分别位于不同的膜层。
-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走线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走线层、第三绝缘层和第二走线层;其中,所述第一走线分组中的驱动线与所述信号输入端均位于所述第一走线层且相互连接,所述第二走线分组中的驱动线位于所述第二走线层,连接同一个子电极的两条驱动线在所述非光栅区内通过过孔连接。
- 根据权利要求11至21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子电极延伸至所述光栅区的第一侧和/或第二侧,所述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光栅区的第三侧。
- 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相互连接的驱动线和信号输入端位于所述光栅区的同一侧,所述同一侧为所述光栅区在所述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侧。
-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多条驱动线分别连接不同的信号输入端。
-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所述光栅调节装置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背光侧。
-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与位于所述显示区至少一侧的非显示区;其中,所述光栅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显示区。
-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光栅区内,多条驱动线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驱动线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多个子电极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叉;所述显示区包括沿行方向和列方向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开口区,以及环绕各所述像素开口区的非开口区;在行方向上,所述驱动线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区范围内,或者所述驱动线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非开口区范围内。
-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灯条,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其中,所述灯条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以及相互连接的驱动线和信号输入端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同一侧,且所述同一侧为所述显示区在所述子电极的延伸方向上的任意一侧。
- 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所述的光栅调节装置,所述光栅调节装置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 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3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眼球追踪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观看距离;所述光栅调节装置,还与所述眼球追踪模块连接,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观看距离,调整所述光栅单元的开口位置和/或开口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937574 | 2022-01-26 | ||
CN202210093757.4A CN116540455A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一种光栅调节装置、3d显示装置 |
PCT/CN2022/115925 WO2023142476A1 (zh) | 2022-01-26 | 2022-08-30 | 光栅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48458A true CN116848458A (zh) | 2023-10-03 |
Family
ID=874547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93757.4A Pending CN116540455A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一种光栅调节装置、3d显示装置 |
CN202280002928.6A Pending CN116848458A (zh) | 2022-01-26 | 2022-08-30 | 光栅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93757.4A Pending CN116540455A (zh) | 2022-01-26 | 2022-01-26 | 一种光栅调节装置、3d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160034A1 (zh) |
CN (2) | CN116540455A (zh) |
WO (2) | WO2023142476A1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09193A (ja) * | 2004-04-23 | 2005-11-04 | Sharp Corp | 表示装置 |
CN102033324A (zh) * | 2010-12-17 | 2011-04-27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光栅屏障式3d显示系统可视范围的调节方法及系统 |
CN202306062U (zh) * | 2011-09-14 | 2012-07-04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狭缝光栅及立体显示装置 |
CN103197474A (zh) * | 2013-03-29 | 2013-07-10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995402A (zh) * | 2013-07-02 | 2014-08-20 |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4020625A (zh) * | 2014-06-25 | 2014-09-03 |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 3d分光器及立体显示装置 |
CN106918956A (zh) * | 2017-05-12 | 2017-07-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光栅、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7577092A (zh) * | 2017-06-29 | 2018-01-12 |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
CN108572489A (zh) * | 2018-04-28 | 2018-09-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光栅和液晶光栅驱动方法及3d显示器 |
CN108873362A (zh) * | 2018-07-03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d显示器及3d观看系统 |
US20210142707A1 (en) * | 2019-08-22 | 2021-05-13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Foldable oled display pane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684489B2 (en) * | 2009-06-23 | 2020-06-16 | 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Light modulation device for a display for representing two- and/or three-dimensional image content |
JP6250535B2 (ja) * | 2011-06-06 | 2017-12-20 | シーリア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Seereal Technologies S.A. | 薄型体積格子スタックを積層生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ホログラフィックディスプレイのビームコンバイナ |
CN102710956B (zh) * | 2012-06-04 | 2014-12-31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裸眼立体追踪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2830555B (zh) * | 2012-08-31 | 2015-01-07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液晶光栅及3d触控显示装置 |
EP3040759A1 (en) * | 2014-12-30 | 2016-07-06 | Shenzhen Esta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3D display apparatus and dynamic grating |
CN104656338B (zh) * | 2015-03-20 | 2017-09-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栅、显示装置及光栅的制作方法 |
CN206057761U (zh) * | 2016-09-09 | 2017-03-29 | 万维云视(上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光栅、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095871B (zh) * | 2018-01-30 | 2020-12-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栅驱动电路、驱动方法以及裸眼3d显示器 |
-
2022
- 2022-01-26 CN CN202210093757.4A patent/CN11654045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8-30 CN CN202280002928.6A patent/CN116848458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8-30 WO PCT/CN2022/115925 patent/WO202314247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3
- 2023-01-03 US US18/283,953 patent/US2024016003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1-03 WO PCT/CN2023/070196 patent/WO202314291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309193A (ja) * | 2004-04-23 | 2005-11-04 | Sharp Corp | 表示装置 |
CN102033324A (zh) * | 2010-12-17 | 2011-04-27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光栅屏障式3d显示系统可视范围的调节方法及系统 |
CN202306062U (zh) * | 2011-09-14 | 2012-07-04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狭缝光栅及立体显示装置 |
CN103197474A (zh) * | 2013-03-29 | 2013-07-10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 |
CN103995402A (zh) * | 2013-07-02 | 2014-08-20 | 深圳市亿思达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4020625A (zh) * | 2014-06-25 | 2014-09-03 |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 3d分光器及立体显示装置 |
CN106918956A (zh) * | 2017-05-12 | 2017-07-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光栅、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7577092A (zh) * | 2017-06-29 | 2018-01-12 |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
CN108572489A (zh) * | 2018-04-28 | 2018-09-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光栅和液晶光栅驱动方法及3d显示器 |
CN108873362A (zh) * | 2018-07-03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3d显示器及3d观看系统 |
US20210142707A1 (en) * | 2019-08-22 | 2021-05-13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Foldable oled display pane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42910A1 (zh) | 2023-08-03 |
US20240160034A1 (en) | 2024-05-16 |
CN116540455A (zh) | 2023-08-04 |
WO2023142476A1 (zh) | 2023-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7477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8358399B2 (en) | Electrically-driven liquid crystal lens and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EP2813886B1 (en) | 3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KR101318615B1 (ko) | 화상 표시 장치, 표시 패널 및 단말 장치 | |
US9185396B2 (en) | Lens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JP5667752B2 (ja) |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 |
JP2021535415A (ja) |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 |
CN102662283B (zh) | 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及其校正方法 | |
JP2006189764A (ja) |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用パララックスバリヤー液晶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20120106295A (ko)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 |
CN110768731A (zh) | 功能面板及其制造方法、终端 | |
JP2002196342A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に用いる基板 | |
CN105511138A (zh) | 具有窄边框区的平板显示器 | |
CN114488373B (zh) | 一种光栅调节装置、3d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TW201539040A (zh) | 立體顯示裝置 | |
CN103443841B (zh) | 显示装置 | |
KR20090006472A (ko) | 액정 전계 렌즈,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 |
KR20200082739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US20150109570A1 (en) | Liquid crystal lens and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lens panel | |
US9983445B2 (en) | Liquid crystal lens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lens panel | |
CN116848458A (zh) | 光栅调节装置及显示装置 | |
CN115004095B (zh) | 镜面切换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07561750B (zh) | 液晶屏障 | |
US20130265510A1 (en) |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device and active optical element thereof | |
WO2024021051A1 (zh) | 一种光栅调节装置、3d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