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2159A -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2159A
CN116802159A CN202280011203.3A CN202280011203A CN116802159A CN 116802159 A CN116802159 A CN 116802159A CN 202280011203 A CN202280011203 A CN 202280011203A CN 116802159 A CN116802159 A CN 116802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ning
roller
glass sheet
conveying
glas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12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鉴继薰
星野爱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802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21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1/00Cleaning flexible or delicate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11/04Cleaning flexible or delicate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te glass, e.g. prior to manufacture of windshie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20Cleaning of moving articles, e.g. of moving webs or of objects on a convey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041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35/00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during their manufacture, e.g. hot glass lenses, pris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3/00Other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 C03C23/0075Cleaning of glas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使搬运辊(7)与倾斜姿态的玻璃板(G)的表面(G1、G2)接触从而搬运玻璃板(G)的搬运工序。搬运工序包括使限制辊(8)与玻璃板(G)的端部(Gc)接触的接触工序。限制辊(8)具有被保持为能够旋转的辊部(11)。辊部(11)具有成为外皮的弹性体(13)、支承弹性体(13)的支承部(14)以及内包于辊部(11)的空间部(15)。

Description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玻璃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面板显示器正在推进高精细化。伴随于此,在作为显示器用的基板而使用的玻璃板,通过该显示器的制造工序而形成致密的电路。因而,对这种玻璃板要求不附着灰尘、污垢的高清洁性。
因此,在玻璃板的制造工序中,有时在从玻璃原板切出规定尺寸的玻璃板并对该切出的玻璃板的切断端面进行了加工之后,设置利用清洗装置对玻璃板进行清洗的清洗工序。
例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利用多个搬运辊将玻璃板沿着规定的搬运方向搬运的同时利用作为清洗器具的辊刷对玻璃板的表面以及背面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
在该清洗装置从玻璃板的搬运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设置有定位区域、碱清洗区域、纯水清洗区域以及干燥区域。清洗装置在碱清洗区域以及纯水清洗区域中,通过使多个辊刷与玻璃板的表面接触,从而进行玻璃板的清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895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的以往清洗装置中,为了将附着于玻璃板的表面的异物、污垢去除而需要将辊刷按压于玻璃板。因此,玻璃板即使在定位区域中已定位的情况下,也可能在通过了碱清洗区域的时刻产生位置偏移。
在干燥区域受到干燥处理的玻璃板有时被从清洗装置取出,并为了向显示器的制造工序移送而被捆包。为了效率良好地进行该捆包作业,期望在通过了清洗工序(碱清洗工序)之后进行玻璃板的定位。作为用于此的手段,考虑使辊等限制构件与搬运中的玻璃板的端部接触。
然而,当玻璃板的端部与限制构件接触时,有可能因其冲击而导致端部的破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技术课题在于不使玻璃板破损地搬运该玻璃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使搬运辊与倾斜姿态的玻璃板的表面接触从而搬运所述玻璃板的搬运工序,所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工序包括使限制辊与所述玻璃板的端部接触的接触工序,所述限制辊具有被保持为能够旋转的辊部,所述辊部具有成为外皮的弹性体、支承所述弹性体的支承部以及内包于所述辊部的空间部。
根据该结构,在接触工序中,玻璃板的端部与作为限制构件的外皮的弹性体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空间部内包于辊部,从而弹性体容易借助该空间部而弹性变形。因而,通过弹性体的弹性变形,能够减小玻璃板接触到限制辊时的冲击,防止玻璃板的端部的破损。
在本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弹性体构成为筒状,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弹性体的轴向的端部,所述空间部以与所述弹性体的轴向的中间部对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内侧。
根据该结构,在玻璃板的端部接触到弹性体的轴向的中间部的情况下,该中间部由于空间部的存在,能够不与支承部接触地弹性变形。由此,限制辊能够有效地吸收接触到玻璃板的端部时的冲击。
在本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弹性体包含橡胶。根据该方案,不仅能够赋予适度的弹性,而且能够使弹性体在耐久性、耐磨损性方面优异。因而,能够长时间使用弹性体,并且也能够防止磨损粉附着于玻璃板。
在本方法中,也可以是,所述玻璃板的厚度为0.8mm以下。如此,在制造端部容易破损的薄型玻璃板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效果变得特别显著。
在本方法中,也可以是,作为所述接触工序的前工序,包括在搬运所述玻璃板的同时擦拭清洗所述玻璃板的所述表面的清洗工序。在清洗工序中进行擦拭清洗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玻璃板的位置偏移,在之后的接触工序容易产生非意图的冲击。因而,在这种状况下通过应用本发明,其效果变得显著。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不使玻璃板破损地搬运该玻璃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玻璃板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玻璃板的清洗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玻璃板的清洗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供给部的俯视图。
图5是搬运辊的主视图。
图6是限制辊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限制辊的其他例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限制辊的其他例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限制辊的其他例的剖视图。
图10是第一清洗部的俯视图。
图11是搬运辊的主视图。
图12是第二清洗部的俯视图。
图13是冲洗部的俯视图。
图14是干燥部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搬运工序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供给搬运工序以及第一清洗搬运工序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第一清洗搬运工序以及第二清洗搬运工序的俯视图。
图19是示出第二清洗搬运工序以及冲洗搬运工序的俯视图。
图20是示出冲洗搬运工序以及干燥搬运工序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第二清洗搬运工序以及冲洗搬运工序的其他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20示出本发明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由本方法制造的玻璃板G。玻璃板G例如通过将由溢流下拉法形成的长条状的玻璃带切断从而构成。溢流下拉法是如下方法:使熔融玻璃流入在截面为大致楔形的成形体的上部设置的溢流槽,并使从该溢流槽向两侧溢出了的熔融玻璃在沿着成形体的两侧的侧壁部流下的同时,在成形体的下端部融合一体化,从而连续成形玻璃带。玻璃板G并不局限于溢流下拉法,也能由浮法、其他各种成形法制造。
玻璃板G构成为矩形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形状。玻璃板G包括第一主面G1以及第二主面G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主面G1成为保证面,第二主面G2成为非保证面。这里,“保证面”的意思是指例如在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中被实施透明导电膜等的成膜处理的一侧的面。玻璃板G的尺寸例如为500×600mm~3100×3500mm。玻璃板G的厚度优选为0.8mm以下,更优选为0.6mm以下。
玻璃板G在被沿着搬运方向(也称作行进方向)GX搬运的同时,接受规定的清洗处理。玻璃板G包括位于行进方向GX上的前侧的前端部Ga、位于前端部Ga的后方(搬运方向GX上的上游侧)的后端部Gb以及位于前端部Ga与后端部Gb之间的第一侧端部Gc及第二侧端部Gd。前端部Ga、后端部Gb、第一侧端部Gc以及第二侧端部Gd由直线状的边构成。在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中,将位于行进方向GX的前侧的一半部分称作前半部分FH,将位于前半部分FH的后侧的一半部分称作后半部分RH。
玻璃板G例如使用硅酸盐玻璃、二氧化硅玻璃,优选为由硼硅酸玻璃、钠钙玻璃、铝硅酸盐玻璃、化学强化玻璃、无碱玻璃构成。这里,无碱玻璃是指实质上不含碱成分(碱金属氧化物)的玻璃,具体而言,是指碱成分的重量比为3000ppm以下的玻璃。本发明中的碱成分的重量比优选为1000ppm以下,更优选为500ppm以下,最优选为300ppm以下。
图2以及图3示出在本方法中使用的作为玻璃板G的制造装置的一部分的清洗装置。清洗装置1主要具备供给部2、清洗部3、冲洗部4以及干燥部5。此外,清洗装置1具备将玻璃板G连续地从供给部2搬运到干燥部5的搬运装置6。
搬运装置6具备搬运辊7以及限制辊8来作为基本的构成要素。搬运装置6在供给部2、冲洗部4以及干燥部5中以使玻璃板G位于规定的基准位置的方式利用限制辊8来限制玻璃板G的位置。玻璃板G的基准位置是指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接触到限制辊8的状态下的该玻璃板G的位置。在图3中,利用双点划线示出将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与多个限制辊8的接触位置连结的直线(以下,称作“基准线”)BL(以下,在其他附图中相同)。位于基准位置的玻璃板G成为第一侧端部Gc与该基准线BL一致的状态。
供给部2将经过前工序(切断工序、端面加工工序)而被加工为矩形形状的玻璃板G向清洗部3供给。在供给部2中,搬运装置6将玻璃板G以限制成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朝向清洗部3搬运。如图4以及图5所示,搬运装置6包括夹持玻璃板G的多对搬运辊7a、7b以及与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接触的多个限制辊8。
成对的搬运辊7a、7b包括与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接触的上侧搬运辊7a以及与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接触的下侧搬运辊7b。各搬运辊7a、7b具备圆柱状的辊部9以及支承该辊部9的轴部10。
辊部9包括轴向上的第一端部9a以及第二端部9b。第一端部9a位于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侧,第二端部9b位于玻璃板G的第二侧端部Gd侧。辊部9例如能由弹性构件构成为圆筒状。辊部9例如能由发泡树脂成形体或发泡橡胶成形体(泡沫海绵)、或者毡状的纤维成形体(毡海绵)等构成。
轴部10例如由金属制的棒状构件构成。轴部10将辊部9的内部贯通。轴部10与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连结,并被该驱动装置驱动而旋转。
如图4所示,各搬运辊7a、7b在俯视时相对于与玻璃板G的搬运方向GX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不倾斜,而是平行。如图5所示,各搬运辊7a、7b在主视时相对于水平方向(Y轴方向)倾斜。即,各搬运辊7a、7b以辊部9的第一端部9a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二端部9b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搬运辊7a、7b相对于水平方向(Y轴方向)的倾斜角度θ1、θ2优选为2~15°。上侧搬运辊7a的倾斜角度θ1与下侧搬运辊7b的倾斜角度θ2相等。在供给部2中,搬运装置6利用如上述那样倾斜的搬运辊7a、7b夹持玻璃板G,从而能够将该玻璃板G以倾斜姿态搬运。
如图6所示,限制辊8以与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各搬运辊7a、7b的第一端部9a的附近。限制辊8具有辊部11以及将辊部11保持为能够旋转的轴部12。
辊部11具有成为外皮的弹性体13、支承弹性体13的支承部(垫环)14以及内包于支承部14的空间部15。
弹性体13例如由橡胶构成,但也可以由树脂构成。弹性体13(橡胶)的肖氏A硬度优选为40~80。弹性体13的厚度优选为2~20mm。弹性体13构成为筒状(例如圆筒状)。在弹性体13的内侧插通有支承部14。弹性体13的轴向的各端部13a、13b被支承部14支承。弹性体13的轴向的中间部13c由于空间部15的存在而未被支承部14支承。
支承部14例如由树脂、陶瓷等构成为筒状(例如圆筒状)。空间部15以与弹性体13的轴向的中间部13c对应的方式设置于弹性体13的内侧。空间部15由形成于支承部14的轴向的中间部的凹部16构成。凹部16在支承部14的整周的范围内构成为环状。支承部14的除该凹部16以外的外周面与弹性体13的内周面接触。空间部15的深度例如能够设为1~30mm,空间部15的轴向的长度例如能够设为5~30mm。
轴部12例如由金属制的棒状构件构成。轴部12插通于支承部14的内侧。轴部12以与被以倾斜姿态搬运的玻璃板G的倾斜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式相对于铅垂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需要说明的是,轴部12也可以经由轴承将辊部11(支承部14)保持为能够旋转。
如图6所示,限制辊8在空间部15的范围内使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与弹性体13的中间部13c接触。如此,弹性体13的中间部13c在与空间部15对应的位置与玻璃板G接触,因此不被支承部14的外周面限制而是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弹性体13与不存在空间部15的情况相比在玻璃板G接触到时容易弹性变形。
限制辊8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变更。例如,成为限制辊8的外皮的弹性体13也可以由发泡树脂成形体或者发泡橡胶成形体等构成。在该情况下,即使未形成凹部16,弹性体13的内部所含的气泡也作为允许弹性体13的变形的空间部15而发挥功能。即,在玻璃板G接触到具有气泡的弹性体13的情况下,作为该弹性体13所包括的空间部的气泡以允许变形的方式收缩。由此,弹性体13在玻璃板G接触到时容易弹性变形。
图7至图9示出限制辊8的其他例。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限制辊8的支承部14在其外表面具有与弹性体13的轴向的端面13d接触的突起部17。突起部17形成于支承部14的轴向的各端部14a、14b。突起部17在支承部14的外表面的整周的范围内形成为环状(或者凸缘状)。突起部17作为限制弹性体13的轴向的位置的限制部(定位部)而发挥功能。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限制辊8具备多个支承部14A、14B、即第一支承部14A以及第二支承部14B。第一支承部14A以及第二支承部14B为相同形状,并在轴向的一端部14a具有凹部16a、16b,在轴向的另一端部14b具有突起部17。第一支承部14A与第二支承部14B通过使轴向的一端部14a彼此接触,并使各凹部16a、16b一体化,从而将空间部15内包于弹性体13的中间部13c的内侧。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限制辊8与图8相同地包括第一支承部14A以及第二支承部14B,但不具有图8的例子中的凹部16a、16b。第一支承部14A与第二支承部14B以在其轴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分离的状态支承于轴部12。由此,第一支承部14A与第二支承部14B在其之间内包空间部15。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清洗部3能够在利用搬运装置6搬运从供给部2供给的玻璃板G的同时,进行对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以及第二主面G2的擦拭清洗。清洗部3包括位于玻璃板G的搬运方向GX上的上游侧的第一清洗部3a以及位于玻璃板G的搬运方向GX上的下游侧的第二清洗部3b。
第一清洗部3a具备第一清洗器具18a、18b以及搬运装置6中的搬运辊(以下称作“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在第一清洗部3a中,没有配备搬运装置6的限制辊8。
第一清洗器具18a、18b例如由清洗辊构成,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能由清洗盘、其他各种清洗器具构成。清洗辊能够由刷、海绵(例如PVA海绵)、无纺布构成。第一清洗器具18a、18b包括与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接触的上侧清洗器具18a以及与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接触的下侧清洗器具18b。第一清洗器具18a、18b在利用上侧清洗器具18a与下侧清洗器具18b夹着玻璃板G的状态下,对该玻璃板G进行擦拭清洗。
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包括与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接触的上侧清洗搬运辊7c以及与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接触的下侧清洗搬运辊7d。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具备辊部9以及轴部10。辊部9以及轴部10的结构与供给部2中的搬运辊7a、7b的辊部9以及轴部10相同。
如图10所示,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在俯视时以辊部9的第一端部9a位于比第二端部9b靠玻璃板G的行进方向GX上的前方(下游侧)的位置的方式倾斜。上侧清洗搬运辊7c相对于与玻璃板G的搬运方向GX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的倾斜角度θ3和所对应的下侧清洗搬运辊7d的倾斜角度θ4相等。该倾斜角度θ3、θ4优选为0.05~1°。
如图11所示,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在主视时相对于水平方向(Y轴方向)以规定的角度θ5、θ6倾斜。即,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以辊部9的第一端部9a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二端部9b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
上侧清洗搬运辊7c相对于水平方向(Y轴方向)的倾斜角度θ5和所对应的下侧清洗搬运辊7d的倾斜角度θ6不同。即,上侧清洗搬运辊7c的倾斜角度θ5比下侧清洗搬运辊7d的倾斜角度θ6小。
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的倾斜角度θ5、θ6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式。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只要以随着从辊部9的第一端部9a趋向第二端部9b而上侧清洗搬运辊7c与下侧清洗搬运辊7d的轴间距离逐渐变短的方式配置即可。
根据上述那样的倾斜角度θ5、θ6的差异,上侧清洗搬运辊7c的第二端部9b与下侧清洗搬运辊7d的第二端部9b的间隔(轴心间的距离)D2比上侧清洗搬运辊7c的第一端部9a与下侧清洗搬运辊7d的第一端部9a的间隔(轴心间的距离)D1小。间隔D1与间隔D2之差(D1-D2)优选为1~4mm。
根据该结构,在利用上侧清洗搬运辊7c与下侧清洗搬运辊7d夹持着玻璃板G的情况下,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中的辊部9的第二端部9b侧的部分与第一端部9a侧的部分相比较大幅度弹性变形。因而,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的各辊部9在搬运玻璃板G的情况下,第二端部9b侧的部分以比第一端部9a侧的部分大的接触压力(弹性复原力)按压该玻璃板G。
如图2、图3以及图12所示,第二清洗部3b具备第二清洗器具19a、19b以及搬运装置6的搬运辊(以下称作“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在第二清洗部3b中,没有配备搬运装置6的限制辊8。
第二清洗器具19a、19b通过使多个清洗盘沿玻璃板G的宽度方向排列地配置而构成,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由清洗辊、其他各种清洗器具构成。第二清洗器具19a、19b包括与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接触的上侧清洗器具19a以及与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接触的下侧清洗器具19b。
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包括与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接触的上侧清洗搬运辊7e以及与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接触的下侧清洗搬运辊7f。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具备辊部9以及轴部10。辊部9以及轴部10的结构与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的辊部9以及轴部10相同。
如图12所示,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在俯视时以辊部9的第一端部9a位于比第二端部9b靠玻璃板G的行进方向GX上的前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的倾斜角度θ7、θ8与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的倾斜角度θ3、θ4相等。并不限定于此,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的倾斜角度θ7、θ8也可以与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的倾斜角度θ3、θ4不同。
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在主视时以辊部9的第一端部9a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位于比第二端部9b靠下方的位置的方式倾斜(参照图11)。上侧清洗搬运辊7e相对于水平方向(Y轴方向)的倾斜角度θ9(参照图11)与第一清洗部3a中的上侧清洗搬运辊7c的倾斜角度θ5相等。下侧清洗搬运辊7f相对于水平方向(Y轴方向)的倾斜角度θ10(参照图11)与第一清洗部3a中的下侧清洗搬运辊7d的倾斜角度θ6相等。并不局限于该结构,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的倾斜角度θ9、θ10也可以与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的倾斜角度θ5、θ6不同。
如图2、图3以及图13所示,冲洗部4具备冲洗液供给部4a、4b以及搬运装置6中的搬运辊7g、7h及限制辊8。冲洗液供给部4a、4b包括向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供给冲洗液的第一冲洗液供给部4a以及向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供给冲洗液的第二冲洗液供给部4b。
第一冲洗液供给部4a配置于比搬运辊7g、7h靠上方的位置。第一冲洗液供给部4a朝向下方喷出冲洗液。第二冲洗液供给部4b配置于比搬运辊7g、7h靠下方的位置。第二冲洗液供给部4b朝向上方喷出冲洗液。
搬运辊7g、7h包括与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接触的上侧搬运辊7g以及与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接触的下侧搬运辊7h。冲洗部4中的搬运辊7g、7h以及限制辊8的结构与供给部2中的搬运辊7a、7b以及限制辊8相同。搬运辊7g、7h以与供给部2中的搬运辊7a、7b相同的角度θ1、θ2倾斜。
如图2、图3以及图14所示,干燥部5具备气刀5a、5b以及搬运装置6中的搬运辊7i、7j及限制辊8。气刀5a、5b包括向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吹送空气的上侧气刀5a以及向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吹送空气的下侧气刀5b。
搬运辊7i、7j包括与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接触的上侧搬运辊7i以及与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接触的下侧搬运辊7j。干燥部5中的搬运辊7i、7j以及限制辊8的结构与冲洗部4中的搬运辊7g、7h以及限制辊8相同。搬运辊7i、7j以与供给部2中的搬运辊7a、7b相同的角度θ1、θ2倾斜。需要说明的是,在干燥部5中的限制辊8也可以不具有空间部15。
以下,对使用上述结构的清洗装置1来制造玻璃板G的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本方法主要包括清洗工序S1、冲洗工序S2以及干燥工序S3。此外,本方法包括将玻璃板G从清洗工序S1搬运至干燥工序S3的搬运工序。
清洗工序S1包括利用第一清洗部3a清洗玻璃板G的第一清洗工序以及利用第二清洗部3b清洗玻璃板G的第二清洗工序。
在第一清洗工序中,在使上侧清洗器具18a与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接触并使下侧清洗器具18b与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接触的状态下,使各清洗器具18a、18b旋转。此时,向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以及第二主面G2供给规定的清洗液。由此,附着于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以及第二主面G2的异物、污垢被去除。
在第二清洗工序中,在使上侧清洗器具19a与被搬入第二清洗部3b的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接触并使下侧清洗器具19b与玻璃板G的第二主面G2接触的状态下,使各清洗器具19a、19b旋转。此时,向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以及第二主面G2供给规定的清洗液。由此,残留于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以及第二主面G2的异物、污垢被去除。
在冲洗工序S2中,在冲洗部4中,将从第一冲洗液供给部4a以及第二冲洗液供给部4b排出的冲洗液向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以及第二主面G2供给。由此,在清洗工序S1中附着于玻璃板G的清洗液被去除。
在干燥工序S3中,将从上侧气刀5a以及下侧气刀5b喷出了的空气向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以及第二主面G2吹送。由此,在冲洗工序S2中附着于玻璃板G的冲洗液被去除。
以下,参照图16至图20对与上述的清洗工序S1、冲洗工序S2以及干燥工序S3同时进行的玻璃板G的搬运工序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搬运工序包括供给搬运工序S10、清洗搬运工序S11、冲洗搬运工序S21以及干燥搬运工序S31。其中,在清洗搬运工序S11中,不限制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的位置地进行搬运,在后续的冲洗搬运工序S21中,在使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与限制辊8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搬运。因此,冲洗搬运工序S21包括使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与限制辊8接触的接触工序。
在供给搬运工序S10中,搬运装置6在利用供给部2中的搬运辊7a、7b支承玻璃板G的第一主面G1以及第二主面G2,并且使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与限制辊8接触的状态下,将该玻璃板G向下游侧的清洗部3搬运(参照图17)。由此,玻璃板G在维持基准位置的同时,以第一侧端部Gc位于下方且第二侧端部Gd位于上方的倾斜姿态向清洗部3供给。
清洗搬运工序S11包括利用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搬运玻璃板G的第一清洗搬运工序以及利用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搬运玻璃板G的第二清洗搬运工序。
如图17所示,在第一清洗搬运工序中,利用第一清洗部3a的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以夹持玻璃板G的状态将该玻璃板G朝向第二清洗部3b搬运。在这种情况下,玻璃板G在维持第一侧端部Gc位于下方且第二侧端部Gd位于上方的倾斜姿态的同时,向搬运方向GX的下游侧移动。
该移动时,第一侧端部Gc与基准线BL的间隔逐渐变大。另外,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中的前半部分FH与基准线BL的间隔(前半间隔)比该第一侧端部Gc的后半部分RH与基准线BL的间隔(后半间隔)大。换言之,如图17所示,玻璃板G的前端部Ga与第一侧端部Gc之间的角部C1和基准线BL的间隔D3比玻璃板G的后端部Gb与第一侧端部Gc之间的角部C2和基准线BL的间隔D4大。
玻璃板G与基准线BL的间隔D3、D4随着该玻璃板G向下游侧(第二清洗部3b侧)移动而逐渐变大。该作用的原因在于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以上述那样的角度θ3、θ4倾斜以及辊部9中的第二端部9b侧的部分以比第一端部9a侧的部分大的接触压力按压玻璃板G。
如图18所示,在第二清洗搬运工序中,利用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将从第一清洗部3a转移到第二清洗部3b的玻璃板G向下游侧的冲洗部4搬运。在这种情况下,玻璃板G被与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相同地构成的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搬运,从而使第一侧端部Gc以从基准线BL进一步分离的方式移动。
因此,在第二清洗搬运工序中,玻璃板G的前侧的角部C1与基准线BL的间隔D5比第一清洗搬运工序中的该角部C1与基准线BL的间隔D3大。另外,玻璃板G的后侧的角部C2与基准线BL的间隔D6比第一清洗搬运工序中的该角部C2与基准线BL的间隔D4大。
与第一清洗搬运工序相同,玻璃板G在第二清洗搬运工序中,也以前侧的角部C1与基准线BL的间隔D5比后侧的角部C2与基准线BL的间隔D6大的俯视倾斜状态被搬运。
在清洗部3与冲洗部4的边界处,玻璃板G与基准线BL的间隔D5以及D6例如设为4~90mm即可。在该情况下,玻璃板G的前侧的角部C1与基准线BL的间隔D5和玻璃板G的后侧的角部C2与基准线BL的间隔D6之差(D5-D6)例如设为2~45mm即可。
玻璃板G与基准线BL的间隔D5、D6随着该玻璃板G向下游侧移动而逐渐变大。该作用的原因在于第二清洗搬运辊7e、7f与第一清洗搬运辊7c、7d相同地以上述那样的角度θ7、θ8倾斜以及辊部9中的第二端部9b侧的部分以比第一端部9a侧的部分大的接触压力按压玻璃板G。
玻璃板G以第一侧端部Gc从基准线BL分离了的状态从第二清洗部3b向冲洗部4搬入。
在冲洗搬运工序S21中,利用搬运辊7g、7h以及限制辊8将从第二清洗部3b搬入冲洗部4的玻璃板G向下游侧的干燥部5搬运。冲洗搬运工序S21包括:第一冲洗搬运工序(接触工序),在搬运玻璃板G的同时使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与限制辊8接触;以及第二冲洗搬运工序,在第一冲洗搬运工序后,以使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与限制辊8接触的状态进行搬运。
在图19中如单点划线所示,在第一冲洗搬运工序中,玻璃板G以第一侧端部Gc从基准线BL分离了的状态仅被搬运辊7g、7h向下游侧搬运(搬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侧端部Gc的前半部分FH和与该前半部分FH对置的限制辊8的间隔比该第一侧端部Gc的后半部分RH和与该后半部分RH对置的限制辊8的间隔大。即,玻璃板G在维持前侧的角部C1与基准线BL的间隔D7比后侧的角部C2与基准线BL的间隔D8大的俯视倾斜状态的同时被向下游侧搬运。
如已叙述的那样,配置于冲洗部4的上侧搬运辊7g以及下侧搬运辊7h平行并且以规定的角度θ1、θ2倾斜。因此,玻璃板G在仅被搬运辊7g、7h搬运的期间,在其自重的作用下以逐渐靠近限制辊8(基准线BL)的方式移动(沿着倾斜方向下降)。因此,在第一冲洗搬运工序中,随着玻璃板G向下游侧移动,上述的间隔D7、D8逐渐变小。
之后,在第一冲洗搬运工序中以靠近基准线BL的方式移动的玻璃板G与限制辊8接触。在该情况下,在图19中如双点划线所示,玻璃板G的后半部分RH的一部分比前半部分FH先与位于最上游侧的限制辊8接触。之后,玻璃板G的前半部分FH与位于下游侧的限制辊8接触。具体而言,前半部分FH以及后半部分RH与限制辊8的弹性体13的中间部13c接触。通过该接触,中间部13c向空间部15侧弹性变形。因此,能够缓和接触时的冲击,能够使玻璃板G不破损地搬运该玻璃板G。
如图20所示,玻璃板G在配置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被搬运辊7g、7h向干燥部5搬运。
在干燥搬运工序S31中,在利用限制辊8将从冲洗部4搬入干燥部5的玻璃板G限制在基准位置的同时,利用搬运辊7i、7j将该玻璃板G沿着搬运方向GX搬运。
根据以上说明了的本实施方式的玻璃板G的制造方法,在供给搬运工序S10、第二冲洗搬运工序以及干燥搬运工序S31中,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与作为限制辊8的外皮的弹性体13的中间部13c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在支承部14内包有空间部15,从而弹性体13的中间部13c容易借助空间部15而弹性变形。由此,减小玻璃板G接触到限制辊8时的冲击,能够防止玻璃板G的第一侧端部Gc的破损。另外,也能够抑制由玻璃板G的接触以及摩擦带来的弹性体13的起尘(磨损粉的产生)。
另外,在第二冲洗搬运工序以及干燥搬运工序S31中,通过将玻璃板G配置于基准位置并搬运,从而能够效率良好并且精度良好地进行干燥搬运工序S31的结束后的玻璃板G的取出以及捆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也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作用效果。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在第一冲洗搬运工序(接触工序)中使与限制辊8分离地移动的玻璃板G在其自重的作用下移动而使第一侧端部Gc与限制辊8接触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
例如,如图21所示,也可以是,在第一冲洗搬运工序中,利用具有能够与玻璃板G的第二侧端部Gd接触的抵接构件20a、20b的推出装置20A、20B使玻璃板G朝向限制辊8强制移动。
推出装置20A、20B包括配置于玻璃板G的搬运方向GX的上游侧的第一推出装置20A以及配置于第一推出装置20A的下游侧的第二推出装置20B。各推出装置20A、20B中的抵接构件20a、20b例如由橡胶等弹性体构成。抵接构件20a、20b构成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致动器而相对于玻璃板G接近、远离。
各推出装置20A、20B使位于从玻璃板G的第二侧端部Gd分离的待机位置(在图21中如实线表示的位置)的抵接构件20a、20b朝向玻璃板G移动。在图21中如双点划线所示,抵接构件20a、20b与在从限制辊8分离的位置移动的玻璃板G的第二侧端部Gd接触。
具体而言,第一推出装置20A使其抵接构件20a比第二推出装置20B的抵接构件20b先与玻璃板G的第二侧端部Gd中的后半部分RH接触。之后,第二推出装置20B使其抵接构件20b与玻璃板G的第二侧端部Gd中的前半部分FH接触。
由此,玻璃板G在维持其倾斜姿态的同时,被抵接构件20a、20b以靠近限制辊8的方式施力。需要说明的是,推出装置20A、20B之后使抵接构件20a、20b向待机位置移动。
如上述那样利用抵接构件20a、20b对玻璃板G施力,从而能够使玻璃板G朝向限制辊8迅速移动。由此,能够缩短玻璃板G的搬运路径,并且使玻璃板G的制造效率提高。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推出装置20A、20B的抵接构件20a、20b,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结构,也可以使用辊(例如限制辊8)。
清洗工序的清洗器具能由清洗盘、清洗辊、其他各种清洗器具构成,但优选为包括清洗盘。伴随着清洗盘的旋转而俯视时玻璃板非意图地旋转,其结果是,玻璃板容易与限制辊碰撞。因此,若清洗器具包括清洗盘,则在清洗工序后能够使玻璃板不破损地搬运该玻璃板这样的本发明的效果进一步变得显著。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针对在利用清洗装置1清洗玻璃板G时应用本发明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例如,也可以在利用加工装置加工玻璃板G的情况下、利用姿态变更装置变更玻璃板G的姿态的情况下等应用本发明。
附图标记说明
7搬运辊
8限制辊
11限制辊的辊部
12限制辊的轴部
13弹性体
14支承部
15空间部
13a弹性体的轴向的端部
13b弹性体的轴向的端部
13c弹性体的轴向的中间部
G玻璃板
G1玻璃板的第一主面(表面)
G2玻璃板的第二主面(表面)
Gc玻璃板的第一侧端部
S1清洗工序
S10供给搬运工序
S21冲洗搬运工序
S31干燥搬运工序。

Claims (5)

1.一种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使搬运辊与倾斜姿态的玻璃板的表面接触从而搬运所述玻璃板的搬运工序,
所述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搬运工序包括使限制辊与所述玻璃板的端部接触的接触工序,
所述限制辊具有被保持为能够旋转的辊部,
所述辊部具有成为外皮的弹性体、支承所述弹性体的支承部以及内包于所述辊部的空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弹性体构成为筒状,
所述支承部支承所述弹性体的轴向的端部,
所述空间部以与所述弹性体的轴向的中间部对应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弹性体包含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玻璃板的厚度为0.8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接触工序的前工序,包括在搬运所述玻璃板的同时擦拭清洗所述玻璃板的所述表面的清洗工序。
CN202280011203.3A 2021-03-25 2022-03-04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8021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2158A JP2022149835A (ja) 2021-03-25 2021-03-25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JP2021-052158 2021-03-25
PCT/JP2022/009410 WO2022202224A1 (ja) 2021-03-25 2022-03-04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2159A true CN116802159A (zh) 2023-09-22

Family

ID=83396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1203.3A Pending CN116802159A (zh) 2021-03-25 2022-03-04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49835A (zh)
KR (1) KR20230161417A (zh)
CN (1) CN116802159A (zh)
TW (1) TW202237545A (zh)
WO (1) WO202220222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5882A (ja) * 1996-07-23 1998-02-10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板状物の作業位置への非接触連続搬送装置
JP4776859B2 (ja) * 2002-06-24 2011-09-21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位置合せ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方法
JP3929393B2 (ja) * 2002-12-03 2007-06-13 株式会社日本エミック 切断装置
JP3901635B2 (ja) * 2002-12-25 2007-04-04 カワサキプラント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板材の酸処理設備
JP5228445B2 (ja) * 2007-11-01 2013-07-03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リボンの搬送補助装置
KR101227356B1 (ko) * 2008-03-11 2013-01-28 히라따기꼬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반송롤러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반송장치
JP2015089546A (ja) 2013-11-07 2015-05-11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洗浄装置
JP6861949B2 (ja) * 2017-06-26 2021-04-21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及びガラス板の製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61417A (ko) 2023-11-27
JP2022149835A (ja) 2022-10-07
WO2022202224A1 (ja) 2022-09-29
TW202237545A (zh) 2022-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66215B1 (ko) 유리판의 세정장치 및 유리판의 제조방법
CN110248903B (zh) 板状玻璃的制造方法及板状玻璃的折断装置
JP6315547B2 (ja) 基板処理装置
CN116802159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US1145927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glass plate
CN1602652B (zh) 基板清洁装置
TW201908023A (zh) 清掃系統、透明基板的清掃方法及電子設備的製造方法
CN114867670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KR102228820B1 (ko) 유리판, 유리판의 제조 장치 및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CN217017852U (zh) 玻璃板的清洗装置
CN215480583U (zh) 玻璃板的清洗装置
CN112154128A (zh)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板的清洗装置
CN104668217A (zh) 基板处理装置
KR102666022B1 (ko) 유리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유리판의 세정 장치
CN216324041U (zh) 玻璃板的清洗装置
JP2007099553A (ja) 板ガラスの加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4937037U (zh) 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CN210557972U (zh) 搬运装置
JP3990696B2 (ja) パネル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20044502A (ja) 基板の洗浄方法
JP2006303355A (ja) 洗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