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2558A -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2558A
CN116742558A CN202310977470.2A CN202310977470A CN116742558A CN 116742558 A CN116742558 A CN 116742558A CN 202310977470 A CN202310977470 A CN 202310977470A CN 116742558 A CN116742558 A CN 116742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us duct
connector
clamping
linea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774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42558B (zh
Inventor
石文超
陈安
崔北顺
许锋
龚冬梅
李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9774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25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2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2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425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25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5/00Installations of bus-bars
    • H02G5/06Totally-enclosed installations, e.g. in metal ca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23P19/06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11/00Lif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包括移动车体、固定安装于移动车体顶部一侧并垂向设置的第一线性模组,第一线性模组的动力输出端侧面固定安装有升降台,升降台的顶部沿移动车体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母线槽送料机构、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和组装定位机构;母线槽送料机构用于放置待组装的母线槽;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用于夹持连接器,实现螺栓与螺母分离,配合母线槽送料机构完成母线槽与连接器插接,并完成螺栓与螺母重新组配,完成母线槽安装;组装定位机构用于安装工装组装作业前的位置调整。本发明可以实现直线段母线槽之间的自动插接组装和紧固,替代人工高空作业,提升母线槽的组装作业效率,降低组装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大型厂房车间和高层建筑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已经不能满足大电流输送系统的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母线槽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
公告号为CN109510142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母线槽,其技术方案中采用连接装置实现两个母线槽单元的PE排连接区和N排连接区电连接,其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绝缘管体,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分别压接在两个母线槽单元连接处的相对两侧;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夹持导电组件、连接部上均设置有使绝缘管体穿过的孔,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固定。
该种母线槽的安装工艺及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母线槽整体水平度的保证。因整段母线槽全厂由多根标准直线段加非标弯头段通过连接器组合在一起。水平度偏差大或安装成蛇形会增加接触电阻,为后期的稳定运行带来安全隐患。为保证整条母线槽的水平度达到水平度与垂直度偏差小于1.5%、全厂最大偏差小于20 mm的标准,需要提前预制满足母线载荷要求的支架,支架的高度需要保持一致。支架位置避开母线接头,位于连接器两端,使用压板将母线槽外壳固定在支架上。对于通丝支架形式,每隔8~10m安装一副防晃固定支架,角钢或槽钢都可以,在母线拐弯处单独加装支架。除此之外还需50~70m位置加装膨胀(伸缩)节,母线跨建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处也需设置沉降(伸缩)节,沉降(伸缩)节两边需支架固定。
其次,作为将母线槽与母线槽连接到一起的关键部件,连接器安装不平整或者贴合不紧同样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连接器安装前需按照母线编号、相序、走向正确放置。节与节连接时相邻母线需对准,连接器各个零件无脱落、断裂等现象。连接器由母线的一段插入,螺杆的方向由N线指向PE线,母线端头侧板须刚好接触到连接器的限位处,保证连接器螺栓中心到母线型材端面尺寸无明显偏差。将另一节母线从侧面插入到连接器的限位处,调整连接器的铝侧板与母线端头侧板保持齐平,调整连接器内的绝缘隔板保持水平,需将螺杆稍作紧固以防止偏移。为保证连接器的有效贴合,连接器安装前需确保母线槽端部导体的搭接面及连接器无磕碰损伤、铜排表面及连接器内部清洁干净,无异物,连接器内连接铜片齐全未缺少。连接作业时,使用套扭力扳手缓慢拧断螺杆头直至“红色指示片”脱落,达到螺杆的预紧力矩,并用记号笔做上紧固标记。
因此,母线槽在安装阶段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后期的安全和稳定生产,而该种母线槽在实际组装过程中,相邻母线槽与连接装置的插接以及螺栓帽头的拧紧和扭断往往均需要手动完成。具体为,在地面操作工位完成母线槽的连接,再整体吊升至房顶固定设置的桁架上,进而人工高空作业完成母线槽在桁架上的位置调整以及固定;或者逐个吊升母线槽单元,组装人员高空作业,调整母线槽单元的位姿,进而完成其与连接装置的对接以及螺栓与螺母的连接。组装人员高空作业,需要完成母线槽单元位置的调整、与连接装置的插接,以及螺栓拧紧扭断等工作,工作位置跟随组装的进行而不断调整,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更是存在操作不便、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不易保证安装的精度。因而,现在人工安装工程存在工期长、工作量大等特点,且需要安装人员自身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及素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实现直线段母线槽之间的自动插接组装和紧固,替代人工高空作业,提升母线槽的组装作业效率,降低组装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两个母线槽的端部分别插接于连接器内的各个导电母排之间间隔的两端,连接器的两侧分别嵌设有第一连接垫圈和第二连接垫圈,螺栓依次贯穿第二连接垫圈、连接器和第一连接垫圈而与螺母组配,母线槽的底部外侧固定套设有壳体,壳体的外侧面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感应块和第二感应块,所述定位安装工装包括移动车体、固定安装于移动车体顶部一侧并垂向设置的第一线性模组,所述第一线性模组的动力输出端侧面固定安装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顶部沿移动车体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母线槽送料机构、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和组装定位机构;
所述母线槽送料机构包括与移动车体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线性模组、固定安装于第二线性模组的动力输出端顶部的预装定位槽,预装定位槽用于放置待组装的母线槽;
所述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包括与移动车体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的滑轨、滑动连接于滑轨顶部的滑块、固定安装于滑块顶部的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输出轴与滑块的行进方向垂直且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第一安装架的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夹持气缸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气缸和位于第二夹持气缸一侧的第三线性模组,所述第二夹持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定位块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三线性模组的动力输出端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螺丝批,所述螺丝批的动力输出端活动贯穿第二定位块的侧壁,第一安装架的顶面还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感应块配合工作的第一感应器;
所述组装定位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至少一个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架的顶面上并垂向设置的定位气缸、分别相对且水平设置于第二安装架的顶面两侧的调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顶部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可活动插接于壳体底壁内的定位销,所述调位气缸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可与壳体的外侧面滚动接触的滚轮,第二安装架的顶面还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感应块配合工作的第二感应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台包括托板、固定连接于托板顶面上的框架、固定连接于框架顶面上的顶板,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位于托板上方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垂向设置的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内活动套设有固定连接于移动车体顶部的垂直导向柱。
进一步的,所述母线槽送料机构还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台顶面上的固定支座和电动推杆,所述固定支座的顶部铰接有摆动支架,所述第二线性模组固定安装于摆动支架的顶面上,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垫块,所述摆动支架远离固定支座的一端底部与楔形垫块的顶面或斜面活动接触,楔形垫块位于摆动支架正下方时,摆动支架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楔形垫块位于摆动支架的侧方时,摆动支架的顶面处于倾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支架远离固定支座的一端底部转动安装有辊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第一支撑辊的轴线与第二线性模组的送料方向垂直,摆动支架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辊的最顶端与预装定位槽的底壁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座的侧面设置有定位面,摆动支架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时,摆动支架的端部侧面与定位面相抵靠。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升降台的顶面上并位于第一安装架下方的导向板,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活动贯穿导向板的水平导向柱,所述水平导向柱的外侧套设有位于导向板和移动板之间的定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架的顶部靠近母线槽送料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辊轮支架,所述辊轮支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辊,第二支撑辊的轴线与第二线性模组的送料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块远离第一夹持气缸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夹持第一连接垫圈的第一夹持凹槽,第一夹持凹槽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夹持螺母的第一沉槽、与第一沉槽同轴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容纳螺栓的尾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块远离第二夹持气缸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夹持第二连接垫圈的第二夹持凹槽,第二夹持凹槽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螺丝批的动力输出端活动贯穿第二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线性模组实现升降台及其上各部件的整体升降,实现地面位置上料、高空位置自动作业,替代人工进行高空作业,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危险性;通过设置母线槽送料结构,实现待组装的母线槽的自动送料,通过设置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实现连接器的夹持、螺栓与螺母的旋松作业,而后配合母线槽送料机构完成连接器与已固定的母线槽的对接,再完成螺栓与螺母的拧紧和扭断;通过设置组装定位机构,实现安装工装的作业位置调整和定位;可自动完成抬升、送料、夹持、松螺栓、插接、拧螺栓、复位等作业过程,从而自动完成母线槽的自动安装,作业效率高、组装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组装的母线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用于组装的母线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所述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所述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所述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升降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所述升降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所述顶板上各机构的位置分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所述母线槽夹持组装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所述母线槽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所述母线槽送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所述母线槽送料机构处于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所述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为所述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为所述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6为所述第一定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所述第二定位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所述组装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车体、2第一线性模组、3升降台、301托板、302框架、303顶板、304固定板、305导向套筒、306垂直导向柱、4母线槽送料机构、401第二线性模组、402预装定位槽、403固定支座、404电动推杆、405摆动支架、406楔形垫块、407第一支撑辊、408辊子、409推杆固定座、410限位块、5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01滑轨、502滑块、503第一安装架、504第一夹持气缸、505第一定位块、5051第一夹持凹槽、5052第一沉槽、5053第一通孔、5054第一导向杆、5055第一底托板、506第二夹持气缸、507第二定位块、5071第二夹持凹槽、5072第二通孔、5073第二导向杆、5074第二底托板、508第三线性模组、509螺丝批、510第一感应器、511导向板、512移动板、513水平导向柱、514定位弹簧、515辊轮支架、516第二支撑辊、6组装定位机构、601第二安装架、602定位气缸、603调位气缸、604定位销、605滚轮、606第二感应器、7第一安装座、8第二安装座、100母线槽、200连接器、300壳体、310第一感应块、320第二感应块、400第一连接垫圈、500第二连接垫圈、600螺栓、700螺母、800桁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用于图中所示的水平直线段的母线槽100之间的对接。该种母线槽100的连接方式为:两个母线槽100的端部分别插接于连接器200内的各个导电母排之间间隔的两端,连接器2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嵌槽,两侧的嵌槽内分别嵌设有第一连接垫圈400和第二连接垫圈500,螺栓600依次贯穿第二连接垫圈500、连接器200和第一连接垫圈400而与螺母700组配,从而可将母线槽100内的导电母排拧紧而将插接于其两端内的母线槽100的端部固定夹持,从而通过对应的导电母排将两个母线槽的端部对应连接。连接器200的两侧嵌槽的槽壁垂直中心位置开设有垂向开口,垂向开口的宽度小于第一连接垫圈400和第二连接垫圈500的直径。母线槽100的底部外侧固定套设有壳体300,用于母线槽100的防护,以及母线槽安装工装的定位。壳体300的外侧面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感应块310和第二感应块320,用于实现母线槽安装工装的定位控制。
请参阅图3至图18,本申请的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包括移动车体1、固定安装于移动车体1顶部一侧并垂向设置的第一线性模组2。移动车体1采用能够沿规定的导航路径行驶的AGV小车,以实现整个安装工装的直线行进和位置调整,车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小车行进控制的控制器,移动车体1采用现有市售装置,其具体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此处不做赘述。由于本申请中,采用的动力装置为伺服电机驱动的线性模组或气缸,因此在移动车体1的车体内部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源和高压气泵,驱动电源分别与各个线性模组的输入端电连接,高压气泵的输出端则通过输气管路和电磁阀门与各个气缸的进气口连接,通过控制各个驱动电源即电磁阀门的工作时序即可启动各个线性模组和各个气缸工作以执行对应的动力输出,因而控制程序仅涉及简单的逻辑控制,采用AGV小车的控制器作为总控制器,或对AGV小车的控制器进行适当扩展,编译相应的控制程序即可。
移动车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基板,安装基板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座7,第一线性模组2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7的侧面上。第一线性模组2的动力输出端侧面固定安装有升降台3,升降台3的顶部沿移动车体1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母线槽送料机构4、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和组装定位机构6(如图8所示)。通过第一线性模组2的驱动升降台3垂向移动,当升降台3处于最低位置时,可方便安装人员将待安装的母线槽100放置并固定在母线槽送料机构4上,当升降台3上升至预设的高度时,可通过母线槽送料机构4、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和组装定位机构6自动完成待组装的母线槽100与已固定的母线槽之间的对接安装,对接安装状态如图9所示。第一线性模组2的垂向高度、有效行程、升降台3的垂向高度以及其顶部装置的高度可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下所要求的安装高度而选择设定。
如图6和图7所示,升降台3包括托板3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托板301顶面上的框架3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框架302顶面上的顶板303,框架302的内部焊接固定设置有位于托板301上方的固定板304,固定板304和托板301之间固定连接有垂向设置的导向套筒305,导向套筒305内活动套设有固定连接于移动车体1顶部的垂直导向柱306。托板301的一侧边缘一体设置有垂直向上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线性模组2的动力输出端上。导向套筒305分为同轴设置的两段,导向套筒305位于托板301下方的一段的顶端一体设置有连接法兰,该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托板301的底面上;导向套筒305位于托板301上方的一段的顶端和底端均一体设置有连接法兰,其顶部的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板304的底面上,其底部的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托板301的顶面上。垂直导向柱306的底端一体设置有连接法兰,该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移动车体1的顶盖顶面上。导向套筒305可在垂直导向柱306的外侧垂向滑动,则当第一线性模组2驱动升降台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垂直导向柱306对导向套筒305的导向限位,进一步保证升降台3上下移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如图10和图11所示,母线槽送料机构4包括与移动车体1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线性模组401、固定安装于第二线性模组401的动力输出端顶部的预装定位槽402,预装定位槽402用于放置待组装的母线槽100。当两个相邻的用于搭载母线槽100的桁架之间的距离明显大于单个母线槽100的长度时,第二线性模组401水平地固定安装在顶板303的顶面上即可。在进行母线槽的安装作业时,将放置在第二线性模组401上的母线槽100位置调整至位于两个桁架之间的空挡位置,通过第一线性模组2驱动升降台3上升,从而垂直地将放置在第二线性模组401上的母线槽100抬升至桁架的顶部上方,进而通过第二线性模组401水平地推动放置在其上的母线槽100向前送进至预设的对接位置。
而当两个相邻的桁架之间的距离不明显大于单个母线槽100的长度时,可使第二线性模组401处于倾斜状态,使放置在其上的母线槽100也处于倾斜状态,如图12所示,则在进行母线槽的安装作业时,将放置在第二线性模组401上的母线槽100的顶部位置调整至位于两个桁架800之间的空挡位置,通过第一线性模组2驱动升降台3上升,从而将母线槽100的头部顶端抬升至桁架800的顶部上方,进而通过第二线性模组401推动放置在其上的母线槽100向前送进,使母线槽100的头部顶端搭设在桁架800的顶面上、母线槽100的尾部底端位于两个桁架800之间的空挡位置,进而再使第二线性模组401恢复至水平状态,可使母线槽100恢复至水平状态并搭设在桁架800的上方,通过第二线性模组401可进一步将母线槽100水平地推进至预设的对接位置。
为此,如图10和图11所示,母线槽送料机构4还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台3顶面上的固定支座403和电动推杆404,固定支座403设置于第二线性模组401的出料端一侧,电动推杆404设置于第二线性模组401上料端一侧。第二线性模组401和电动推杆404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以精确控制输出端的位移输出。固定支座403的顶部铰接有摆动支架405,第二线性模组401固定安装于摆动支架405的顶面上,摆动支架405的底部前端与固定支座403的顶部铰接,使得摆动支架405的后端可围绕铰接轴线上下摆动,从而使第二线性模组401可在水平状态与倾斜状态之间实现切换。顶板303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推杆固定座409,电动推杆404的尾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推杆固定座409上,使电动推杆404的动力输出轴轴线与第二线性模组401的摆动轴线相垂直。电动推杆404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垫块406,摆动支架405远离固定支座403的一端(即摆动支架405的尾端)底部与楔形垫块406的顶面或斜面活动接触。则当电动推杆404的动力输出轴伸出时,楔形垫块406位于摆动支架405尾端底部的正下方,摆动支架405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使第二线性模组401处于水平状态;当电动推杆404的动力输出轴收缩时,楔形垫块406位于摆动支架405尾部底端的侧方,摆动支架405的顶面处于倾斜状态,从而使第二线性模组401处于头部高、尾部低的倾斜状态,如图12所示。
为保证楔形垫块406的平稳行进,顶板303上沿楔形垫块406的行进方向开设有条形通孔,楔形垫块406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410,限位块406活动嵌设在条形通孔内,以约束楔形垫块406的行进方向。优选的,摆动支架405远离固定支座403的一端底部转动安装有辊子408。楔形垫块406的顶部设置有阶梯面,阶梯面与其斜面光滑过度,通过辊子408在楔形垫块406的斜面与阶梯面上的滚动,实现摆动支架405尾部底端位置的变化调整,调整过程更加顺畅。进一步的,固定支座403的侧面设置有定位面,摆动支架405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时,摆动支架405的端部侧面与定位面相抵靠,则当楔形垫块406位于摆动支架405尾端底部的正下方位置时,摆动支架405向上翻动至最大位置而处于水平状态,电动推杆404掉电状态下,通过楔形垫块406和固定支座403的配合作用,可保证摆动支架405依然可靠地保持水平状态。
固定支座40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407,第一支撑辊407的轴线与第二线性模组401的送料方向垂直,摆动支架405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支撑辊407的最顶端与预装定位槽402的底壁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一支撑辊407对放置于第二线性模组401上的母线槽100的输出端一侧的底部进行支撑,使得母线槽100在被第二线性模组401水平推动至其前端部位到达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的夹持位置的过程中可保持水平状态,同时行进更加平稳。
如图13至图15所示,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包括与移动车体1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的滑轨501、滑动连接于滑轨501顶部的滑块502、固定安装于滑块502顶部的第一安装架503,第一安装架503可沿滑轨501的长度方向水平往返移动。第一安装架503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安装座,第一气缸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气缸504,第一夹持气缸504的输出轴与滑块502的行进方向垂直且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505。第一安装架503的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安装座,第二气缸安装座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夹持气缸504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气缸506,第二夹持气缸50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定位块505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块507。本实施例中,连接器200及其上的第一连接垫圈400、第二连接垫圈500、螺栓600和螺母700成组配状态预装在待组装的母线槽100的头部连接端。第二线性模组401将待组装的母线槽100水平推进至于已安装的母线槽的端部相抵位置时,第二线性模组401暂停工作,此时连接器200位于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的夹持位置。第一夹持气缸504推动第一定位块505靠近连接器200,第二夹持气缸506推动第二定位块507靠近连接器200,第一定位块505和第二定位块507相互靠近而将连接器200夹持。
如图16所示,第一定位块505的主体为与连接器200的侧方嵌槽的槽壁开设的垂向开口相匹配的垂向条形块,垂向条形块的背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导向杆5054,第一导向杆5054活动贯穿第一气缸安装座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一夹持气缸504可推动第一定位块505水平移动并插入垂向开口内,从而实现连接器200水平行进方向上的位置锁定。第一定位块505远离第一夹持气缸504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夹持第一连接垫圈400的第一夹持凹槽5051,第一夹持凹槽5051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夹持螺母700的第一沉槽5052、与第一沉槽5052同轴设置的第一通孔5053,当第一定位块505插入连接器200一侧的垂向开口内后,第一连接垫圈400正好水平地嵌入第一夹持凹槽5051内、螺母700正好水平地嵌入第一沉槽5052内,螺栓600的尾部则容纳于第一通孔5053内。优选的,第一定位块505的主体底部一体设置有第一底托板5055,当第一定位块505插入连接器200一侧的垂向开口内后,第一底托板5055插入连接器200的一侧底部,对连接器200起到承托作用,防止连接器200在螺栓600与螺母700旋松状态下出现位置倾斜。
如图17所示,第二定位块507的主体为与连接器200的另一侧方嵌槽的槽壁开设的垂向开口相匹配的垂向条形块,垂向条形块的背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导向杆5073,第二导向杆5073活动贯穿第二气缸安装座的顶部侧壁,通过第二夹持气缸506可推动第二定位块507水平移动并插入垂向开口内,从而与第一定位块505相配合实现连接器200水平行进方向上的位置锁定。第二定位块507远离第二夹持气缸506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夹持第二连接垫圈500的第二夹持凹槽5071,第二夹持凹槽5071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5072。当第二定位块507插入连接器200另一侧的垂向开口内后,第二连接垫圈500正好水平地嵌入第二夹持凹槽5071内,螺栓600的头部则正好位于第二通孔5072的内侧。优选的,第二定位块507的主体底部一体设置有第二底托板5074,当第二定位块507插入连接器200另一侧的垂向开口内后,第二底托板5074插入连接器200的另一侧底部,对连接器200起到承托作用,与第一底托板5055相配合,防止连接器200在螺栓600与螺母700旋松状态下出现位置倾斜。
第一安装架503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夹持气缸506一侧的第二安装座8,第二安装座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三线性模组508,第三线性模组508的动力输出方向与第二夹持气缸506的输出轴轴线方向相平行。第三线性模组508的动力输出端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螺丝批509,螺丝批509的动力输出端自由贯穿第二定位块507上的第二通孔5072。当连接器200被第一定位块505和第二定位块507夹持后,第三线性模组508正向工作,推动螺丝批509逐渐靠近螺栓600的头部位置,螺丝批509的动力输出端穿过第二通孔5072并套接在螺栓600的头部外侧(预先调整螺栓600的头部位姿与螺丝批509的刀头角度相匹配),第三线性模组508反向工作,同时螺丝批509启动反向工作,使螺丝批509缓慢向外侧移动的过程中驱动螺栓600反向转动而与螺母700旋松,螺丝批509水平移动预设的距离后,第三线性模组508和螺丝批509均暂停工作,此时螺栓600的尾部部分与螺母700仍处于螺纹连接状态,且连接器200内的各个导电母排处于松弛状态,且不会影响已固定的母线槽的端部自由插入连接器200的对应导电母排内。
第一安装架503的顶面还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感应块310配合工作的第一感应器510。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块310采用磁体材料制成,第一感应器510采用霍尔接近开关。在第二线性模组401水平推动带有连接器200的待组装的母线槽100前进过程中,当母线槽100底部的壳体100前端侧壁上的第一感应块310到达第一感应器510的感应动作位置时,第一感应器510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线性模组401暂停工作,此时连接器200则正好处于第一定位块505和第二定位块507的夹持位置,如此可保证后续夹持过程的准确实现和顺利进行。
当螺丝批509完成螺栓600与螺母700的旋松过程后,第二线性模组401再次启动工作,将待组装的母线槽100及其上的连接器200整体向前推进预设的距离,由于第一定位块505和第二定位块507已将连接器200夹持,则通过第一定位块505和第二定位块507带动第一安装架503及其上的各个部件整体与连接器200同步向前移动。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已固定的母线槽的端部从另一侧完全插入连接器200的对应导电母排内。第三线性模组508和螺丝批509均正向工作,第三线性模组508再次推动螺丝批509逐渐靠近连接器200,螺丝批509的刀头则在前进过程中驱动第二驱动螺栓600正向转动而与螺母700再次拧紧并已预设的额定转矩将螺母700的头部从杆部上拧断,从而将已固定的母线槽的端部夹紧在连接器200的对应导电母排内,即完成两个母线槽之间的自动组装过程。组装完成后,第一夹持气缸504和第二夹持气缸506同时反向工作,驱动第一定位块505和第二定位块507相互远离并与连接器200分离而复位。
如图15所示,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升降台3的顶面上并位于第一安装架503下方的导向板511,第一安装架503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移动板512,移动板51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活动贯穿导向板511的水平导向柱513,水平导向柱513的外侧套设有位于导向板511和移动板512之间的定位弹簧514。通过水平导向柱513与导向板511的配合,可保证第一安装架503跟随连接器200同步水平前移,此时移动板512使定位弹簧514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定位块505和第二定位块507复位后,定位弹簧514自然回复而推动第一安装架503反向水平移动而复位。
优选的,第一安装架503的顶部靠近母线槽送料机构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辊轮支架515,辊轮支架51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如图13中所示的3个)第二支撑辊516,第二支撑辊516的轴线与第二线性模组401的送料方向垂直,且第二支撑辊516的最顶端均与第一支撑辊407的最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则由第二线性模组401向前推送的母线槽100的前端搭设在第二支撑辊516的顶端,第二支撑辊516与第一支撑辊407相配合,可进一步保证母线槽100在行进过程中保持水平状态。
如图18所示,组装定位机构6包括固定安装于顶板303顶面上的第二安装架601、至少一个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架601的顶面上并垂向设置的定位气缸602、分别相对且水平设置于第二安装架601的顶面两侧的调位气缸603。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架6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突出于第二安装架601靠近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的一侧,定位气缸602为左、右并排设置的两个,其输出轴垂直向上;调位气缸603共4个,两两相对分布,分别对称地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架601的顶面两侧边缘位置。定位气缸602的顶部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可活动插接于壳体300底壁内的定位销604,通过定位气缸602可驱动定位销604的垂向升降。调位气缸603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可与壳体300的外侧面滚动接触的滚轮605,通过两侧的调位气缸603同步工作,推动两侧的滚轮605同时与壳体300的两侧侧壁接触或与壳体300的表面分离。第二安装架601的顶面还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感应块320配合工作的第二感应器606,通过第二感应器606与已固定的母线槽上的第二感应块320的配合,可控制移动车体1停止移动,从而使安装工装原地定位。第二感应块320与第一感应块310采用相同的结构,第二感应器606与第一感应器510采用相同的结构,两组感应组件的工作原理相同。
在实际组装作业中,在第二线性模组401上放置待组装的母线槽之前,需要先确定安装工装的具体位置,具体过程为:先将安装工装移动至已固定的母线槽正下方的大致位置,而后启动工装开始作业,第一线性模组2工作,将升降台3抬升至预设的组装高度,此时两组滚轮605分别位于已固定的母线槽的底部壳体的两侧,此时两侧的调位气缸603同步正向工作,将滚轮605推向已固定的母线槽的壳体并与壳体的表面接触,在移动车体1前进的过程中,滚轮605沿壳体的表面滚动,通过两侧的调位气缸603的推动力作用,两侧的滚轮605在滚动行进过程中在壳体的两侧达到对称状态,如此使得安装工装的中心对称面与已固定的母线槽的中心对称面基本处于同一垂直面内,以保证母线槽端部与连接器200插接位置的准确性。移动车体1继续行进过程中,当第二感应块320到达第二感应器606的感应动作位置时,第二感应器606通过控制器控制移动车体1暂停工作而使安装工装整体定位。此时,定位销604正好位于壳体300底面上的定位孔330的正下方,两个定位气缸602同时正向工作,推动两个定位销604向上移动并插入定位孔330内,从而锁定安装工装的位置,此时移动车体1切换为滚轮锁定状态。如此,可使安装工装处于准备的安装位置。第一线性模组2反向移动,使升降台3下降,现场组装人员手动地或通过搬运装置将预装有连接器200的待组装的母线槽100准确放置在预装定位槽402内,启动安装工装执行自动安装程序,即可自动完成抬升、送料、夹持、松螺栓、插接、拧螺栓、复位等作业过程,从而自动完成母线槽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两个母线槽(100)的端部分别插接于连接器(200)内的各个导电母排之间间隔的两端,连接器(200)的两侧分别嵌设有第一连接垫圈(400)和第二连接垫圈(500),螺栓(600)依次贯穿第二连接垫圈(500)、连接器(200)和第一连接垫圈(400)而与螺母(700)组配,其特征在于:母线槽(100)的底部外侧固定套设有壳体(300),壳体(300)的外侧面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感应块(310)和第二感应块(320),所述定位安装工装包括移动车体(1)、固定安装于移动车体(1)顶部一侧并垂向设置的第一线性模组(2),所述第一线性模组(2)的动力输出端侧面固定安装有升降台(3),所述升降台(3)的顶部沿移动车体(1)的行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母线槽送料机构(4)、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和组装定位机构(6);
所述母线槽送料机构(4)包括与移动车体(1)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线性模组(401)、固定安装于第二线性模组(401)的动力输出端顶部的预装定位槽(402),预装定位槽(402)用于放置待组装的母线槽(100);
所述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包括与移动车体(1)的行进方向平行设置的滑轨(501)、滑动连接于滑轨(501)顶部的滑块(502)、固定安装于滑块(502)顶部的第一安装架(503),所述第一安装架(503)的顶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夹持气缸(504),所述第一夹持气缸(504)的输出轴与滑块(502)的行进方向垂直且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定位块(505),第一安装架(503)的顶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夹持气缸(504)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气缸(506)和位于第二夹持气缸(506)一侧的第三线性模组(508),所述第二夹持气缸(50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定位块(505)相对设置的第二定位块(507),所述第三线性模组(508)的动力输出端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螺丝批(509),所述螺丝批(509)的动力输出端活动贯穿第二定位块(507)的侧壁,第一安装架(503)的顶面还固定设置有与第一感应块(310)配合工作的第一感应器(510);
所述组装定位机构(6)包括第二安装架(601)、至少一个固定安装于第二安装架(601)的顶面上并垂向设置的定位气缸(602)、分别相对且水平设置于第二安装架(601)的顶面两侧的调位气缸(603),所述定位气缸(602)的顶部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可活动插接于壳体(300)底壁内的定位销(604),所述调位气缸(603)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可与壳体(300)的外侧面滚动接触的滚轮(605),第二安装架(601)的顶面还固定设置有与第二感应块(320)配合工作的第二感应器(6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3)包括托板(301)、固定连接于托板(301)顶面上的框架(302)、固定连接于框架(302)顶面上的顶板(303),所述框架(30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位于托板(301)上方的固定板(304),所述固定板(304)和托板(301)之间固定连接有垂向设置的导向套筒(305),所述导向套筒(305)内活动套设有固定连接于移动车体(1)顶部的垂直导向柱(3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送料机构(4)还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升降台(3)顶面上的固定支座(403)和电动推杆(404),所述固定支座(403)的顶部铰接有摆动支架(405),所述第二线性模组(401)固定安装于摆动支架(405)的顶面上,所述电动推杆(404)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垫块(406),所述摆动支架(405)远离固定支座(403)的一端底部与楔形垫块(406)的顶面或斜面活动接触,楔形垫块(406)位于摆动支架(405)正下方时,摆动支架(405)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楔形垫块(406)位于摆动支架(405)的侧方时,摆动支架(405)的顶面处于倾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架(405)远离固定支座(403)的一端底部转动安装有辊子(40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40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辊(407),第一支撑辊(407)的轴线与第二线性模组(401)的送料方向垂直,摆动支架(405)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辊(407)的最顶端与预装定位槽(402)的底壁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403)的侧面设置有定位面,摆动支架(405)的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时,摆动支架(405)的端部侧面与定位面相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夹持组装机构(5)还包括固定设置于升降台(3)的顶面上并位于第一安装架(503)下方的导向板(511),所述第一安装架(503)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移动板(512),所述移动板(51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活动贯穿导向板(511)的水平导向柱(513),所述水平导向柱(513)的外侧套设有位于导向板(511)和移动板(512)之间的定位弹簧(51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503)的顶部靠近母线槽送料机构(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辊轮支架(515),所述辊轮支架(51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辊(516),第二支撑辊(516)的轴线与第二线性模组(401)的送料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505)远离第一夹持气缸(504)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夹持第一连接垫圈(400)的第一夹持凹槽(5051),第一夹持凹槽(5051)的中心处开设有用于夹持螺母(700)的第一沉槽(5052)、与第一沉槽(5052)同轴设置的第一通孔(5053),第一通孔(5053)用于容纳螺栓(600)的尾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块(507)远离第二夹持气缸(506)的一侧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夹持第二连接垫圈(500)的第二夹持凹槽(5071),第二夹持凹槽(5071)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5072),所述螺丝批(509)的动力输出端活动贯穿第二通孔(5072)。
CN202310977470.2A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 Active CN1167425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7470.2A CN116742558B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7470.2A CN116742558B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2558A true CN116742558A (zh) 2023-09-12
CN116742558B CN116742558B (zh) 2023-11-10

Family

ID=87908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77470.2A Active CN116742558B (zh) 2023-08-04 2023-08-04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255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6997A (ja) * 2003-12-19 2004-03-25 Kyodo Ky Tec Corp バスダクトハウジン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スダクト組み立て方法
CN111250750A (zh) * 2020-03-24 2020-06-09 李宗利 一种铝合金具母线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113714800A (zh) * 2021-09-11 2021-11-30 艾博母线有限公司 新型母线槽的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CN114226629A (zh) * 2021-12-14 2022-03-25 青岛东山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母线槽铆接线
CN216290082U (zh) * 2021-11-18 2022-04-12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t型母线槽快速安装夹持装置
CN114799976A (zh) * 2022-03-23 2022-07-29 江苏冠卓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信领域的母线槽用夹持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19420235U (zh) * 2023-03-22 2023-07-25 嘉兴市恒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平湖分公司 一种用于母线槽的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6997A (ja) * 2003-12-19 2004-03-25 Kyodo Ky Tec Corp バスダクトハウジング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スダクト組み立て方法
CN111250750A (zh) * 2020-03-24 2020-06-09 李宗利 一种铝合金具母线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113714800A (zh) * 2021-09-11 2021-11-30 艾博母线有限公司 新型母线槽的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CN216290082U (zh) * 2021-11-18 2022-04-12 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t型母线槽快速安装夹持装置
CN114226629A (zh) * 2021-12-14 2022-03-25 青岛东山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母线槽铆接线
CN114799976A (zh) * 2022-03-23 2022-07-29 江苏冠卓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信领域的母线槽用夹持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19420235U (zh) * 2023-03-22 2023-07-25 嘉兴市恒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平湖分公司 一种用于母线槽的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2558B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7343B2 (en) Self-climbing robot for installing elevator guide rail
CN110224336B (zh) 一种穿刺线夹安装装置
CN105401768A (zh) 滑触供电系统及具有其的立体循环车库
CN204651745U (zh) 一种gis电缆终端安装辅助设备
CN114530800B (zh) 一种线缆拉线排线设备
CN116742558B (zh)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定位安装工装
CN112809377B (zh) 一种母线槽装配设备
CN206684191U (zh) 一种电气车钩耐压短路工装对接装置
CN111843501A (zh) 一种建筑钢构件的智能运维加工生产线
CN110606001A (zh) 一种时速160km地铁刚性接触网汇流排安装施工方法
CN216109816U (zh) 装配式建筑用定位装置
CN111660250B (zh) 一种地铁车辆车门螺母副滚动销拆装装置
CN114552506B (zh) 一种能够分类穿插线缆的铝合金桥架
WO2022028344A1 (zh) 墙角装置及方法
CN220775345U (zh) 66千伏及以上电缆入井传导装置
CN219136270U (zh) 一种管道支架自动提升安装装置
CN116572259B (zh) 一种门链装具t型机械手
CN215911833U (zh)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
CN109412084B (zh) 墙体线缆牵引机
CN116730108B (zh) 一种电力施工架线用放线滑轮结构
CN22033610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构件
CN219633837U (zh) 一种机器人巡检导轨装置
CN216504798U (zh) 一种列车污物箱专用位姿调节工装
CN220754199U (zh) 一种线缆布线辅助装置
CN220754594U (zh) 一种船舶用马达定转子的拆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