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2140A - 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2140A
CN116742140A CN202310632428.7A CN202310632428A CN116742140A CN 116742140 A CN116742140 A CN 116742140A CN 202310632428 A CN202310632428 A CN 202310632428A CN 116742140 A CN116742140 A CN 116742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adjusting
work
m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24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子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uox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uox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uox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uoxu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242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421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42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21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包括运输室和检测室,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驱动单元,设于所述运输室内的位置调节单元,位于驱动单元与位置调节单元之间、且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抬料单元,位于运输室与检测室之间的上料单元,设于所述检测室内的运输设备、升降台和位移单元,与所述位移单元连接的夹持单元与初速度赋予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检测室顶部的修复设备;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位移组件与夹持单元的配合使用,进而能够根据位于升降台上的电池的位置,通过位移组件对夹持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便于夹持单元能够对电池进行夹持工作,然后修复设备能够对电池进行修复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修复装置,具体是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涉及锂离子电池修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生活所消耗的能源不断增多,预测到2100年全球的能源消耗将会是现在的三倍。因此,大量的化石燃料如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被不断开采利用,不仅导致化石能源日益枯竭,而且严重地破坏了环境和生态。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发新型清洁的新能源已经迫在眉睫。其中,二次电池高效、清洁无污染,将其作为内燃机车辆的动力或者辅助电源,可以有效的降低燃料的消耗。相比于传统的铅蓄电池和镍金属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在循环寿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环境友好性能上优势明显。虽然,在能量密度上与燃料电池有一定差距,但是燃料电池高昂的制造成本以及复杂的生产工艺使其实现商业化难度很大。因此,锂离子电池是未来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电池的理想动力电源。
随着锂电池的大量应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安全性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大部分企业在生产电池过程中,发现会有一部分负极对壳低电压电池,这些电池长时间充放电,会将电解液中的锂离子还原成锂进入到壳体表面形成松散的锂铝合金,导致壳体逐渐腐蚀,严重时将壳体蚀穿,从而漏液,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修复,是目前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包括:
运输室和检测室,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驱动单元,设于所述运输室内的位置调节单元,位于驱动单元与位置调节单元之间、且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抬料单元,位于运输室与检测室之间的上料单元,设于所述检测室内的运输设备、升降台和位移单元,与所述位移单元连接的夹持单元与初速度赋予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检测室顶部的修复设备;
所述第一吸嘴与第二吸嘴分别与气泵连接;所述检测设备和修复设备为现有技术。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连接座,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位移气缸与限位座,与所述位移气缸输出端连接的位移板,以及设于所述位移板上的多个调节爪;
所述连接座长度方向上还设有多个腰型孔,所述调节爪贯穿腰型孔;
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至少一组调节滑轨,以及与所述调节滑轨滑动连接、且与所述位移板连接的位移滑块。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抬料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运输时上的升降气缸,设于所述升降气缸输出端的升降架,与所述升降架连接的翻转气缸,设于所述翻转气缸输出端活动连接的第一铰接件,与所述第一铰接件连接的连接架,设于所述连接架多个第一吸嘴,以及对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的一组第二铰接件;
所述第二铰接件与升降架活动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包括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调节电机,设于所述调节电机输出端的正反牙丝杆,套设于所述正反牙丝杆上的两个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调节气缸,设于所述调节气缸输出端的调节座,以及设于所述调节座上的多个夹爪。
所述位置调节单元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运输室上的上料电机,与所述上料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轴,以及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一组驱动轮;
与所述运输室连接、且位于所述位置调节单元上方的检测设备;
工作时,通过调节电机调整锂离子电池的位置,使其位于既定区域并使其与驱动轮抵接,然后通过上料电机的转动,带动锂离子电池进行运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料单元包括阻挡组件和翻转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翻转组件上的限位组件;
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运输室的一组阻挡气缸和一组铰接座,所述阻挡气缸输出端还设有第一连接销,与所述铰接座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销,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销与第二连接销的限位杆,以及与所述限位杆连接的限位板;
所述限位杆长度方向上还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销贯穿通孔、且与所述通孔活动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翻转电机,设于所述翻转电机输出端的翻转轴,套设于所述翻转轴上的翻转块,与所述翻转块连接的翻转杆,设于所述翻转杆上的翻转气缸,与所述翻转气缸输出端连接的传动件,以及与所述传动件与翻转杆活动连接的翻转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翻转架上的一组限位气缸,设于所述限位气缸输出端的调节板,以及设于所述调节板上的多个第二吸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位移单元包括与所述检测室连接的位移电机和滑动座,设于所述位移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连接的连接块,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活动架,以及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的一组限位轮;
所述限位轮位于滑动座上、且与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
所述活动架为“凹”型结构,运输装置位于凹字型的凹陷处;
所述升降台位于运输装置一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的一组第一夹持气缸,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输出端活动连接的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一调节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架上的夹持板。
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初速度赋予单元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的一组第二夹持气缸,与所述第二夹持气缸输出端活动连接的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二调节架,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架上的放置座,设于所述放置座上的多个从动轮,用于连接所述从动轮的驱动皮带,以及设于所述放置座上、且与其中一个从动轮连接的转动电机。
一种基于上述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采用铝片将若干个被修复电池进行并联;然后采用导流片将某一个被修复电池的正极柱与壳体连接起来,然后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在连接座上,然后位移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位移气缸能够带动位移板进行运动,然后运动的位移板能够带动调节爪进行运动,进而使调节爪能够带动位于连接座上的锂离子电池进行运动,进而使其能够与限位座抵接;
S2:当锂离子电池与限位座抵接后,此时升降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升降气缸能够带动升降架开始运动,进而能够使第一吸嘴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然后通过与第一吸嘴连接的气泵的工作,进而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吸附工作,然后升降气缸反向运动,进而能够抬升锂离子电池的高度,然后翻转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翻转气缸能够带动第一铰接件开始运动,在第一铰接件与第二铰接件的配合下,能够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在既定位置,进而完成上料工作;
S3:当锂离子电池位于运输室内时,此时调节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调节电机能够带动正反牙丝杆开始转动,进而能够带动两连接件开始运动,进而能够缩短两调节座之间的间距,然后调节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对调节座的位置进行二次调整工作,进而使夹爪能够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限位工作,然后检测设备开始对位于锂离子电池上的铝片和导流片位置和连接状况进行检测;
当检测结果合格时,此时上料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上料电机能够带动传动轴开始运动,然后转动的传动轴能够带动驱动轮进行运动,此时驱动轮顺时针转动,进而使锂离子电池靠近上料单元,反之,当检测结果不合格时,驱动轮逆时针转动,进而使锂离子电池远离上料单元;
S4:当锂离子电池靠近上料单元后,此时阻挡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阻挡气缸能够带动第一连接销开始运动,进而第一连接销能够在通孔内活动,通过杠杆原理,进而使限位杆能够发生倾斜,进而能够带动限位板进行运动,进而能够将限位板抬起,进而限位板能够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阻挡工作;
当将锂离子电池阻挡在既定位置后,此时限位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限位气缸能够带动调节板进行运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二吸嘴的位置,进而使第二吸嘴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进而能够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工作;然后阻挡气缸反向运动,进而使限位板远离锂离子电池,然后翻转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翻转电机能够带动翻转轴进行运动,在翻转块的传动下,翻转轴能够带动翻转杆进行运动,进而能够使锂离子电池放置在升降台上,然后翻转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带动传动件进行运动,然后运动的传动件能够带动翻转架进行运动,进而能够对锂离子电池的位置进行二次调整,进而使其能够顺利位于升降台上;
S5:当锂离子电池位于升降台上后,然后升降台能够将锂离子电池抬升至既定高度,此时位移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位移电机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杆进行转动,然后运动的第一连接杆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杆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二连接杆能够带动连接块开始运动,然后运动的连接块能够带动活动架开始运动,进而活动架在限位轮的配合下能够在滑动座长度方向上进行运动,进而能够调节活动架在滑动座上的位置,进而完成对夹持单元的位置调整工作;
S6:当完成对夹持单元的位置调整工作后,此时第一夹持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一夹持气缸能够带动第三连接杆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三连接杆能够带动第一调节架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一调节架能够带动夹持板开始运动,进而夹持板能够与锂离子电池抵接,进而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工作,然后锂离子电池与修复设备连接后进行充电,从而将被修复电池壳体表面已沉积的锂全部或部分氧化成锂离子,重新进入电解液内继续使用,进而完成锂离子电池的修复工作;
S7:当完成对电池的修复工作后,此时位移单元开始工作,工作过程与S5相同,进而能够使电池位于运输设备上此时,第二夹持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二夹持气缸能够带动第四连接杆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四连接杆能够带动第二调节架开始运动,从而能够缩短两第二调节架之间的距离,进而使第二调节架上的驱动皮带能够与锂离子电池抵接,然后转动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转动电机能够通过设置的从动轮带动驱动皮带进行运动,进而能够施加给锂电池一个初始的速度,进而当运输装置上过多或者过少时,通过调节驱动皮带的初始速度的方向与大小,进而能够控制电池在运输装置上的位移速度;
S8:当电池在运输装置的带动下,能够位于既定的位置,然后通过人工将导流片从被修复电池拿走,防止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被还原重新进入到壳体中,然后通过设置的另一个修复装置完成对电池的放电工作,最后测量负极与壳体的电压,以确定不会再次出现负极对壳低电压现象。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为了完成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修复,进而本装置中设有修复设备,为了保证修复设备能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修复工作,保障修复设备能够与锂离子电池上的既定位置进行连接,进而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位移组件与夹持单元的配合使用,进而能够根据位于升降台上的电池的位置,通过位移组件对夹持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便于夹持单元能够对电池进行夹持工作,然后修复设备能够对电池进行修复工作,同时由于本装置后期还需要通过人工将导流片从被修复电池拿走,而由于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而会导致位于运输装置上的电池的数量时多时少,进而通过设置的初速度赋予单元,从而能够根据运输装置上面的数量,进而能够改变相邻锂电池之间的间距,进而避免运输速度过快而导致人工不能够对锂离子电池上的导流片进行去除工作,进而保证锂离子电池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能够避免充放电现象的产生,进而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和保存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驱动单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抬料单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位置调节单元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上料单元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夹持单元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运输室1、驱动单元2、位移气缸21、连接座22、位移板23、调节爪24、位移滑块25、限位座26、抬料单元3、升降气缸31、升降架32、翻转气缸33、第一铰接件34、连接架35、第一吸嘴36、第二铰接件37、位置调节单元4、调节电机41、正反牙丝杆42、连接件43、调节气缸44、调节座45、夹爪46、上料电机47、传动轴48、驱动轮49、上料单元5、阻挡组件51、阻挡气缸511、铰接座512、第一连接销513、第二连接销514、限位杆515、限位板516、翻转组件52、支撑架521、翻转电机522、翻转轴523、翻转块524、翻转架525、翻转杆526、传动件527、限位组件53、限位气缸531、调节板532、第二吸嘴533、升降台6、位移单元7、位移电机71、第一连接杆72、第二连接杆73、连接块74、活动架75、滑动座76、限位轮77、初速度赋予单元8、第二夹持气缸81、第四连接杆82、第二调节架83、放置座84、转动电机85、从动轮86、驱动皮带87、夹持单元9、第一夹持气缸91、第三连接杆92、第一调节架93、夹持板94、运输设备10、检测室11、修复设备12。
具体实施方式
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出现这一问题(壳体逐渐腐蚀,严重时将壳体蚀穿,从而漏液,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在于有一部分负极对壳低电压电池,这些电池长时间充放电,会将电解液中的锂离子还原成锂进入到壳体表面形成松散的锂铝合金,导致壳体逐渐腐蚀,严重时将壳体蚀穿,本发明为了完成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修复,进而本装置中设有修复设备,为了保证修复设备能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修复工作,保障修复设备能够与锂离子电池上的既定位置进行连接,进而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位移组件与夹持单元的配合使用,进而能够根据位于升降台上的电池的位置,通过位移组件对夹持单元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便于夹持单元能够对电池进行夹持工作,然后修复设备能够对电池进行修复工作,同时由于本装置后期还需要通过人工将导流片从被修复电池拿走,而由于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而会导致位于运输装置上的电池的数量时多时少,进而通过设置的初速度赋予单元,从而能够根据运输装置上面的数量,进而能够改变相邻锂电池之间的间距,进而避免运输速度过快而导致人工不能够对锂离子电池上的导流片进行去除工作,进而保证锂离子电池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能够避免充放电现象的产生,进而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和保存时的安全。
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包括:运输室1、驱动单元2、位移气缸21、连接座22、位移板23、调节爪24、位移滑块25、限位座26、抬料单元3、升降气缸31、升降架32、翻转气缸33、第一铰接件34、连接架35、第一吸嘴36、第二铰接件37、位置调节单元4、调节电机41、正反牙丝杆42、连接件43、调节气缸44、调节座45、夹爪46、上料电机47、传动轴48、驱动轮49、上料单元5、阻挡组件51、阻挡气缸511、铰接座512、第一连接销513、第二连接销514、限位杆515、限位板516、翻转组件52、支撑架521、翻转电机522、翻转轴523、翻转块524、翻转架525、翻转杆526、传动件527、限位组件53、限位气缸531、调节板532、第二吸嘴533、升降台6、位移单元7、位移电机71、第一连接杆72、第二连接杆73、连接块74、活动架75、滑动座76、限位轮77、初速度赋予单元8、第二夹持气缸81、第四连接杆82、第二调节架83、放置座84、转动电机85、从动轮86、驱动皮带87、夹持单元9、第一夹持气缸91、第三连接杆92、第一调节架93、夹持板94、运输设备10、检测室11、修复设备12。
本装置包括运输室1和检测室11,与所述运输室1连接的驱动单元2,设于所述运输室1内的位置调节单元4,位于驱动单元2与位置调节单元4之间、且与所述运输室1连接的抬料单元3,位于运输室1与检测室11之间的上料单元5,设于所述检测室11内的运输设备10、升降台6和位移单元7,与所述位移单元7连接的夹持单元9与初速度赋予单元8,以及设于所述检测室11顶部的修复设备12;所述驱动单元2包括与所述运输室1连接的连接座22,设于所述连接座22上的位移气缸21与限位座26,与所述位移气缸21输出端连接的位移板23,以及设于所述位移板23上的多个调节爪24;所述连接座22长度方向上还设有多个腰型孔,所述调节爪24贯穿腰型孔;所述连接座22上还设有至少一组调节滑轨,以及与所述调节滑轨滑动连接、且与所述位移板23连接的位移滑块25;首先采用铝片将若干个被修复电池进行并联;然后采用导流片将某一个被修复电池的正极柱与壳体连接起来,然后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在连接座22上,然后位移气缸2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位移气缸21能够带动位移板23进行运动,然后运动的位移板23能够带动调节爪24进行运动,进而使调节爪24能够带动位于连接座22上的锂离子电池进行运动,进而使其能够与限位座26抵接;为了保证修复设备12能够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修复工作,保障修复设备12能够与锂离子电池上的既定位置进行连接,进而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位移组件与夹持单元9的配合使用,进而能够根据位于升降台6上的电池的位置,通过位移组件对夹持单元9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便于夹持单元9能够对电池进行夹持工作,然后修复设备12能够对电池进行修复工作,同时由于本装置后期还需要通过人工将导流片从被修复电池拿走,而由于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而会导致位于运输装置上的电池的数量时多时少,进而通过设置的初速度赋予单元8,从而能够根据运输装置上面的数量,进而能够改变相邻锂电池之间的间距,进而避免运输速度过快而导致人工不能够对锂离子电池上的导流片进行去除工作,进而保证锂离子电池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能够避免充放电现象的产生,进而保证锂离子电池使用和保存时的安全。
所述抬料单元3包括固定安装在运输时上的升降气缸31,设于所述升降气缸31输出端的升降架32,与所述升降架32连接的翻转气缸33,设于所述翻转气缸33输出端活动连接的第一铰接件34,与所述第一铰接件34连接的连接架35,设于所述连接架35多个第一吸嘴36,以及对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35上的一组第二铰接件37;所述第二铰接件37与升降架32活动连接;当锂离子电池与限位座26抵接后,此时升降气缸3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升降气缸31能够带动升降架32开始运动,进而能够使第一吸嘴36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然后通过与第一吸嘴36连接的气泵的工作,进而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吸附工作,然后升降气缸31反向运动,进而能够抬升锂离子电池的高度,然后翻转气缸33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翻转气缸33能够带动第一铰接件34开始运动,在第一铰接件34与第二铰接件37的配合下,能够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在既定位置,进而完成上料工作。
所述位置调节单元4包括与所述运输室1连接的调节电机41,设于所述调节电机41输出端的正反牙丝杆42,套设于所述正反牙丝杆42上的两个连接件43,与所述连接件43连接的调节气缸44,设于所述调节气缸44输出端的调节座45,以及设于所述调节座45上的多个夹爪46;所述位置调节单元4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运输室1上的上料电机47,与所述上料电机47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轴48,以及套设于所述传动轴48上的一组驱动轮49;与所述运输室1连接、且位于所述位置调节单元4上方的检测设备;工作时,通过调节电机41调整锂离子电池的位置,使其位于既定区域并使其与驱动轮49抵接,然后通过上料电机47的转动,带动锂离子电池进行运动;当锂离子电池位于运输室1内时,此时调节电机4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调节电机41能够带动正反牙丝杆42开始转动,进而能够带动两连接件43开始运动,进而能够缩短两调节座45之间的间距,然后调节气缸44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对调节座45的位置进行二次调整工作,进而使夹爪46能够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限位工作,然后检测设备开始对位于锂离子电池上的铝片和导流片位置和连接状况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合格时,此时上料电机47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上料电机47能够带动传动轴48开始运动,然后转动的传动轴48能够带动驱动轮49进行运动,此时驱动轮49顺时针转动,进而使锂离子电池靠近上料单元5,反之,当检测结果不合格时,驱动轮49逆时针转动,进而使锂离子电池远离上料单元5;通过设置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进而能够将不合格产品排出,进而将不能够通过修复工作修复完成的电池排出,进而保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所述上料单元5包括阻挡组件51和翻转组件52,以及设于所述翻转组件52上的限位组件53;所述阻挡组件51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运输室1的一组阻挡气缸511和一组铰接座512,所述阻挡气缸511输出端还设有第一连接销513,与所述铰接座512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销514,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销513与第二连接销514的限位杆515,以及与所述限位杆515连接的限位板516;所述限位杆515长度方向上还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销513贯穿通孔、且与所述通孔活动连接;所述翻转组件52包括与所述运输室1连接的支撑架521,与所述支撑架521连接的翻转电机522,设于所述翻转电机522输出端的翻转轴523,套设于所述翻转轴523上的翻转块524,与所述翻转块524连接的翻转杆526,设于所述翻转杆526上的翻转气缸33,与所述翻转气缸33输出端连接的传动件527,以及与所述传动件527与翻转杆526活动连接的翻转架525;所述限位组件53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翻转架525上的一组限位气缸531,设于所述限位气缸531输出端的调节板532,以及设于所述调节板532上的多个第二吸嘴533;当锂离子电池靠近上料单元5后,此时阻挡气缸51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阻挡气缸511能够带动第一连接销513开始运动,进而第一连接销513能够在通孔内活动,通过杠杆原理,进而使限位杆515能够发生倾斜,进而能够带动限位板516进行运动,进而能够将限位板516抬起,进而限位板516能够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阻挡工作;当将锂离子电池阻挡在既定位置后,此时限位气缸53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限位气缸531能够带动调节板532进行运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二吸嘴533的位置,进而使第二吸嘴533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进而能够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工作;然后阻挡气缸511反向运动,进而使限位板516远离锂离子电池,然后翻转电机522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翻转电机522能够带动翻转轴523进行运动,在翻转块524的传动下,翻转轴523能够带动翻转杆526进行运动,进而能够使锂离子电池放置在升降台6上,然后翻转气缸33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带动传动件527进行运动,然后运动的传动件527能够带动翻转架525进行运动,进而能够对锂离子电池的位置进行二次调整,进而使其能够顺利位于升降台6上;通过设置的上料单元5,不仅能够完成对电池的上料工作,而且通过设置的阻挡组件51、翻转组件52和限位组件53,进而还能够使电池在既定地方完成上料工作,进而能够使锂电池位于升降台6上的既定位置,然后通过夹持单元9的配合,进而能够使电池位于升降台6上的既定位置,进而便于修复设备12与电池之间进行连接,进而保证修复设备12能够完成对电池的修复工作,保证修复后的电池能够正常进行充放电工作。
所述位移单元7包括与所述检测室11连接的位移电机71和滑动座76,设于所述位移电机71输出端的第一连接杆72,与所述第一连接杆72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73,与所述第二连接杆73另一端连接的连接块74,与所述连接块74连接的活动架75,以及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架75上的一组限位轮77;所述限位轮77位于滑动座76上、且与所述滑动座76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架75为“凹”型结构,运输装置位于凹字型的凹陷处;所述升降台6位于运输装置一侧;当锂离子电池位于升降台6上后,然后升降台6能够将锂离子电池抬升至既定高度,此时位移电机7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位移电机71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杆72进行转动,然后运动的第一连接杆72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杆73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二连接杆73能够带动连接块74开始运动,然后运动的连接块74能够带动活动架75开始运动,进而活动架75在限位轮77的配合下能够在滑动座76长度方向上进行运动,进而能够调节活动架75在滑动座76上的位置,进而完成对夹持单元9的位置调整工作;通过设置的位移单元7,进而能够调节电池的位置,进而能够调节夹持单元9的位置,从而能够完成对电池的夹持工作,同时还能够起到对电池的搬运工作,进而能够将升降台6上的电池搬运至运输装置上,进而能够将修复后的电池运输至既定位置。
所述夹持单元9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架75上的一组第一夹持气缸91,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91输出端活动连接的第三连接杆92,与所述第三连接杆92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一调节架93,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架93上的夹持板94;当完成对夹持单元9的位置调整工作后,此时第一夹持气缸9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一夹持气缸91能够带动第三连接杆92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三连接杆92能够带动第一调节架93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一调节架93能够带动夹持板94开始运动,进而夹持板94能够与锂离子电池抵接,进而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工作,然后锂离子电池与修复设备12连接后进行充电,从而将被修复电池壳体表面已沉积的锂全部或部分氧化成锂离子,重新进入电解液内继续使用,进而完成锂离子电池的修复工作;通过设置的夹持单元9,进而能够使电池位于升降台6上的既定位置,进而保证修复设备12能够与电池上的既定位置进行连接,进而保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所述初速度赋予单元8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架75上的一组第二夹持气缸81,与所述第二夹持气缸81输出端活动连接的第四连接杆82,与所述第四连接杆82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二调节架83,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架83上的放置座84,设于所述放置座84上的多个从动轮86,用于连接所述从动轮86的驱动皮带87,以及设于所述放置座84上、且与其中一个从动轮86连接的转动电机85;当完成对电池的修复工作后,此时位移单元7开始工作,工作过程与S5相同,进而能够使电池位于运输设备10上此时,第二夹持气缸8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二夹持气缸81能够带动第四连接杆82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四连接杆82能够带动第二调节架83开始运动,从而能够缩短两第二调节架83之间的距离,进而使第二调节架83上的驱动皮带87能够与锂离子电池抵接,然后转动电机85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转动电机85能够通过设置的从动轮86带动驱动皮带87进行运动,进而能够施加给锂电池一个初始的速度,进而当运输装置上过多或者过少时,通过调节驱动皮带87的初始速度的方向与大小,进而能够控制电池在运输装置上的位移速度;当电池在运输装置的带动下,能够位于既定的位置,然后通过人工将导流片从被修复电池拿走,防止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被还原重新进入到壳体中,然后通过设置的另一个修复装置完成对电池的放电工作,最后测量负极与壳体的电压,以确定不会再次出现负极对壳低电压现象。
工作原理说明:首先采用铝片将若干个被修复电池进行并联;然后采用导流片将某一个被修复电池的正极柱与壳体连接起来,然后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在连接座22上,然后位移气缸2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位移气缸21能够带动位移板23进行运动,然后运动的位移板23能够带动调节爪24进行运动,进而使调节爪24能够带动位于连接座22上的锂离子电池进行运动,进而使其能够与限位座26抵接;当锂离子电池与限位座26抵接后,此时升降气缸3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升降气缸31能够带动升降架32开始运动,进而能够使第一吸嘴36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然后通过与第一吸嘴36连接的气泵的工作,进而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吸附工作,然后升降气缸31反向运动,进而能够抬升锂离子电池的高度,然后翻转气缸33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翻转气缸33能够带动第一铰接件34开始运动,在第一铰接件34与第二铰接件37的配合下,能够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在既定位置,进而完成上料工作;当锂离子电池位于运输室1内时,此时调节电机4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调节电机41能够带动正反牙丝杆42开始转动,进而能够带动两连接件43开始运动,进而能够缩短两调节座45之间的间距,然后调节气缸44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对调节座45的位置进行二次调整工作,进而使夹爪46能够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限位工作,然后检测设备开始对位于锂离子电池上的铝片和导流片位置和连接状况进行检测;当检测结果合格时,此时上料电机47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上料电机47能够带动传动轴48开始运动,然后转动的传动轴48能够带动驱动轮49进行运动,此时驱动轮49顺时针转动,进而使锂离子电池靠近上料单元5,反之,当检测结果不合格时,驱动轮49逆时针转动,进而使锂离子电池远离上料单元5;当锂离子电池靠近上料单元5后,此时阻挡气缸51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阻挡气缸511能够带动第一连接销513开始运动,进而第一连接销513能够在通孔内活动,通过杠杆原理,进而使限位杆515能够发生倾斜,进而能够带动限位板516进行运动,进而能够将限位板516抬起,进而限位板516能够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阻挡工作;当将锂离子电池阻挡在既定位置后,此时限位气缸53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限位气缸531能够带动调节板532进行运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二吸嘴533的位置,进而使第二吸嘴533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进而能够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工作;然后阻挡气缸511反向运动,进而使限位板516远离锂离子电池,然后翻转电机522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翻转电机522能够带动翻转轴523进行运动,在翻转块524的传动下,翻转轴523能够带动翻转杆526进行运动,进而能够使锂离子电池放置在升降台6上,然后翻转气缸33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带动传动件527进行运动,然后运动的传动件527能够带动翻转架525进行运动,进而能够对锂离子电池的位置进行二次调整,进而使其能够顺利位于升降台6上;当锂离子电池位于升降台6上后,然后升降台6能够将锂离子电池抬升至既定高度,此时位移电机7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位移电机71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杆72进行转动,然后运动的第一连接杆72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杆73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二连接杆73能够带动连接块74开始运动,然后运动的连接块74能够带动活动架75开始运动,进而活动架75在限位轮77的配合下能够在滑动座76长度方向上进行运动,进而能够调节活动架75在滑动座76上的位置,进而完成对夹持单元9的位置调整工作;当完成对夹持单元9的位置调整工作后,此时第一夹持气缸9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一夹持气缸91能够带动第三连接杆92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三连接杆92能够带动第一调节架93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一调节架93能够带动夹持板94开始运动,进而夹持板94能够与锂离子电池抵接,进而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工作,然后锂离子电池与修复设备12连接后进行充电,从而将被修复电池壳体表面已沉积的锂全部或部分氧化成锂离子,重新进入电解液内继续使用,进而完成锂离子电池的修复工作;当完成对电池的修复工作后,此时位移单元7开始工作,工作过程与S5相同,进而能够使电池位于运输设备10上此时,第二夹持气缸81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二夹持气缸81能够带动第四连接杆82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四连接杆82能够带动第二调节架83开始运动,从而能够缩短两第二调节架83之间的距离,进而使第二调节架83上的驱动皮带87能够与锂离子电池抵接,然后转动电机85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转动电机85能够通过设置的从动轮86带动驱动皮带87进行运动,进而能够施加给锂电池一个初始的速度,进而当运输装置上过多或者过少时,通过调节驱动皮带87的初始速度的方向与大小,进而能够控制电池在运输装置上的位移速度;当电池在运输装置的带动下,能够位于既定的位置,然后通过人工将导流片从被修复电池拿走,防止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被还原重新进入到壳体中,然后通过设置的另一个修复装置完成对电池的放电工作,最后测量负极与壳体的电压,以确定不会再次出现负极对壳低电压现象。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运输室和检测室,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驱动单元,设于所述运输室内的位置调节单元,位于驱动单元与位置调节单元之间、且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抬料单元,位于运输室与检测室之间的上料单元,设于所述检测室内的运输设备、升降台和位移单元,与所述位移单元连接的夹持单元与初速度赋予单元,以及设于所述检测室顶部的修复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连接座,设于所述连接座上的位移气缸与限位座,与所述位移气缸输出端连接的位移板,以及设于所述位移板上的多个调节爪;
所述连接座长度方向上还设有多个腰型孔,所述调节爪贯穿腰型孔;
所述连接座上还设有至少一组调节滑轨,以及与所述调节滑轨滑动连接、且与所述位移板连接的位移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抬料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运输时上的升降气缸,设于所述升降气缸输出端的升降架,与所述升降架连接的翻转气缸,设于所述翻转气缸输出端活动连接的第一铰接件,与所述第一铰接件连接的连接架,设于所述连接架多个第一吸嘴,以及对称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的一组第二铰接件;
所述第二铰接件与升降架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位置调节单元包括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调节电机,设于所述调节电机输出端的正反牙丝杆,套设于所述正反牙丝杆上的两个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调节气缸,设于所述调节气缸输出端的调节座,以及设于所述调节座上的多个夹爪;
所述位置调节单元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运输室上的上料电机,与所述上料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传动轴,以及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的一组驱动轮;
与所述运输室连接、且位于所述位置调节单元上方的检测设备;
工作时,通过调节电机调整锂离子电池的位置,使其位于既定区域并使其与驱动轮抵接,然后通过上料电机的转动,带动锂离子电池进行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料单元包括阻挡组件和翻转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翻转组件上的限位组件;
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运输室的一组阻挡气缸和一组铰接座,所述阻挡气缸输出端还设有第一连接销,与所述铰接座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销,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销与第二连接销的限位杆,以及与所述限位杆连接的限位板;
所述限位杆长度方向上还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销贯穿通孔、且与所述通孔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翻转组件包括与所述运输室连接的支撑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翻转电机,设于所述翻转电机输出端的翻转轴,套设于所述翻转轴上的翻转块,与所述翻转块连接的翻转杆,设于所述翻转杆上的翻转气缸,与所述翻转气缸输出端连接的传动件,以及与所述传动件与翻转杆活动连接的翻转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翻转架上的一组限位气缸,设于所述限位气缸输出端的调节板,以及设于所述调节板上的多个第二吸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位移单元包括与所述检测室连接的位移电机和滑动座,设于所述位移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另一端连接的连接块,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的活动架,以及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的一组限位轮;
所述限位轮位于滑动座上、且与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
所述活动架为“凹”型结构,运输装置位于凹字型的凹陷处;
所述升降台位于运输装置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单元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的一组第一夹持气缸,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输出端活动连接的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一调节架,以及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架上的夹持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初速度赋予单元包括对称安装在所述活动架上的一组第二夹持气缸,与所述第二夹持气缸输出端活动连接的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二调节架,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架上的放置座,设于所述放置座上的多个从动轮,用于连接所述从动轮的驱动皮带,以及设于所述放置座上、且与其中一个从动轮连接的转动电机。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采用铝片将若干个被修复电池进行并联;然后采用导流片将某一个被修复电池的正极柱与壳体连接起来,然后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在连接座上,然后位移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位移气缸能够带动位移板进行运动,然后运动的位移板能够带动调节爪进行运动,进而使调节爪能够带动位于连接座上的锂离子电池进行运动,进而使其能够与限位座抵接;
S2:当锂离子电池与限位座抵接后,此时升降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升降气缸能够带动升降架开始运动,进而能够使第一吸嘴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然后通过与第一吸嘴连接的气泵的工作,进而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吸附工作,然后升降气缸反向运动,进而能够抬升锂离子电池的高度,然后翻转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翻转气缸能够带动第一铰接件开始运动,在第一铰接件与第二铰接件的配合下,能够将锂离子电池放置在既定位置,进而完成上料工作;
S3:当锂离子电池位于运输室内时,此时调节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调节电机能够带动正反牙丝杆开始转动,进而能够带动两连接件开始运动,进而能够缩短两调节座之间的间距,然后调节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对调节座的位置进行二次调整工作,进而使夹爪能够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限位工作,然后检测设备开始对位于锂离子电池上的铝片和导流片位置和连接状况进行检测;
当检测结果合格时,此时上料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上料电机能够带动传动轴开始运动,然后转动的传动轴能够带动驱动轮进行运动,此时驱动轮顺时针转动,进而使锂离子电池靠近上料单元,反之,当检测结果不合格时,驱动轮逆时针转动,进而使锂离子电池远离上料单元;
S4:当锂离子电池靠近上料单元后,此时阻挡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阻挡气缸能够带动第一连接销开始运动,进而第一连接销能够在通孔内活动,通过杠杆原理,进而使限位杆能够发生倾斜,进而能够带动限位板进行运动,进而能够将限位板抬起,进而限位板能够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阻挡工作;
当将锂离子电池阻挡在既定位置后,此时限位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限位气缸能够带动调节板进行运动,从而能够调节第二吸嘴的位置,进而使第二吸嘴与锂离子电池表面抵接,进而能够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工作;然后阻挡气缸反向运动,进而使限位板远离锂离子电池,然后翻转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翻转电机能够带动翻转轴进行运动,在翻转块的传动下,翻转轴能够带动翻转杆进行运动,进而能够使锂离子电池放置在升降台上,然后翻转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能够带动传动件进行运动,然后运动的传动件能够带动翻转架进行运动,进而能够对锂离子电池的位置进行二次调整,进而使其能够顺利位于升降台上;
S5:当锂离子电池位于升降台上后,然后升降台能够将锂离子电池抬升至既定高度,此时位移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位移电机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杆进行转动,然后运动的第一连接杆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杆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二连接杆能够带动连接块开始运动,然后运动的连接块能够带动活动架开始运动,进而活动架在限位轮的配合下能够在滑动座长度方向上进行运动,进而能够调节活动架在滑动座上的位置,进而完成对夹持单元的位置调整工作;
S6:当完成对夹持单元的位置调整工作后,此时第一夹持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一夹持气缸能够带动第三连接杆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三连接杆能够带动第一调节架开始运动,进而运动的第一调节架能够带动夹持板开始运动,进而夹持板能够与锂离子电池抵接,进而完成对锂离子电池的夹持工作,然后锂离子电池与修复设备连接后进行充电,从而将被修复电池壳体表面已沉积的锂全部或部分氧化成锂离子,重新进入电解液内继续使用,进而完成锂离子电池的修复工作;
S7:当完成对电池的修复工作后,此时位移单元开始工作,工作过程与S5相同,进而能够使电池位于运输设备上此时,第二夹持气缸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二夹持气缸能够带动第四连接杆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第四连接杆能够带动第二调节架开始运动,从而能够缩短两第二调节架之间的距离,进而使第二调节架上的驱动皮带能够与锂离子电池抵接,然后转动电机开始工作,进而运动的转动电机能够通过设置的从动轮带动驱动皮带进行运动,进而能够施加给锂电池一个初始的速度,进而当运输装置上过多或者过少时,通过调节驱动皮带的初始速度的方向与大小,进而能够控制电池在运输装置上的位移速度;
S8:当电池在运输装置的带动下,能够位于既定的位置,然后通过人工将导流片从被修复电池拿走,防止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被还原重新进入到壳体中,然后通过设置的另一个修复装置完成对电池的放电工作,最后测量负极与壳体的电压,以确定不会再次出现负极对壳低电压现象。
CN202310632428.7A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67421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2428.7A CN116742140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2428.7A CN116742140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2140A true CN116742140A (zh) 2023-09-12

Family

ID=87912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2428.7A Pending CN116742140A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421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0654A (zh) * 2023-12-14 2024-01-16 长安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压调整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10654A (zh) * 2023-12-14 2024-01-16 长安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压调整结构
CN117410654B (zh) * 2023-12-14 2024-03-01 长安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压调整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742140A (zh) 一种修复锂离子电池负极对壳低电压的装置及方法
CN108089129A (zh) 一种用于固态蓄电池的放电测试装置
CN11199461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安全性能检测设备
CN202259526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真空注液设备
CN210243686U (zh) 一种汽车锂电池检测用夹具
CN117233640A (zh) 一种集装箱储能电池性能综合测试设备
CN20545324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均衡充电系统
CN116275711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焊接装置
CN101439747A (zh) 具有太阳能供电装置的电力自行车
CN206883004U (zh) 动力电池焊接装置
CN216686444U (zh) 一种可防止锂离子电池损坏的夹持装置
CN11356019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质量检测装置
CN114577605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性能检测设备
CN210359896U (zh) 一种管式电池翻转焊接设备及焊接入壳一体化装置
CN220412062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测试的上料装置
CN112605516A (zh) 一种用于绿色电池制造的电池片点焊装置
CN215587201U (zh) 一种电池生产用的分选机
CN211179928U (zh) 一种电动车ev高压安全试验仪器
CN213497433U (zh) 一种sc电池多次点底机构
CN220356452U (zh) 一种检测锂离子电池注液冒液的注液装置
CN221019082U (zh) 一种锂电池点底焊装置
CN21993606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质量检测用检测台
CN220998282U (zh) 电池托盘上料装置
CN218949151U (zh) 一种用于换电版电动轿车的四轮定位平台
CN214669488U (zh) 一种电池检测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